浅析新形势下劳动竞赛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时间:2019-05-13 04:51: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析新形势下劳动竞赛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析新形势下劳动竞赛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第一篇:浅析新形势下劳动竞赛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浅析新形势下劳动竞赛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摘要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生产力结构、生产运行方式不断变化,传统的劳动竞赛逐步暴露出许多不足,影响了劳动竞赛效果的发挥。本文就此浅析新形势下劳动竞赛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关键词劳动 竞赛 企业 管理 思想

劳动竞赛是调动企业员工积极性、激发员工创造性、增强员工凝聚力的有效手段。如何改进和创新群众性劳动竞赛方式,使竞赛活动形式多样,富有特色,由体力型向智力型转变,由单纯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复合型转变。因此,努力构建全方位多维立体式劳动竞赛网络,对促进企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现阶段劳动竞赛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新疆油田公司开展了全员“节约挖潜,降本增效”劳动竞赛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各种文化生活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使劳动竞赛形式与现代企业管理方式出现不相适应的环节,员工参与竞赛的积极性不高,效果不是很理想。笔者通过多年来的具体实践,认为当前劳动竞赛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原动力。主要表现:被动应付,缺乏主动性;照搬照行,缺乏创造性;虎头蛇尾,缺乏持久性。

2.缺乏吸引力。主要表现:形式老套,缺乏感召力;思路老调,缺乏感染力;内容老样,缺乏推动力。

3.缺乏实效力。主要表现:追求指标,脱离实际;重心偏离,抓小丢大;重视表面数字,忽视实际效果。

4.缺乏向心力。主要表现:管理不规范,缺乏系统性;部门不协调,缺乏统一性;奖惩不及时,缺乏积极性。

二、现阶段劳动竞赛活动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认识存在一定偏差。在劳动竞赛中有些活动开展得较好,有些活动开展得有头无尾。例如,有些单位年初动员会开展的轰轰烈烈,但后续的考核机制不完善,到年尾就悄无声息了。另一方面,各个单位之间工作也存在不平衡,有的单位开展得好一些,有的就差一些,甚至没有开展劳动竞赛。主要是一些基层单位对开展劳动竞赛的意义和目的理解不透、认识不深。有的单位开展劳动竞赛多年一贯制,使员工参与的积极性日渐衰减,竞赛没有生命力。有的领导存有畏难情绪,认为“挖潜增效,已没有啥可挖的了”。特别是在一些亏损企业,本身成本就一压再压,没有多少缝隙了,但为了完成上级的挖潜目标,还要制定一些虚的东西,一级骗一级。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组织者心中没底,参与者行动没劲”的局面。

2.竞赛活动流于形式,缺乏吸引力。目前,各单位开展的劳动竞赛是一个传统项目,在做法上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固定模式,所以往往在形式上缺乏新意。劳动竞赛年年搞,每年的内容都差不多,基层产生了厌倦心理或应付态度,直接影响了竞赛的组织开展以及最终的效果。最终,参与人员越来越少,一年不如一年,个别基层单位的劳动竞赛更是内容虚,管理松,流于形式,存在着只说不做、敷衍应付、蜻蜓点水等现象。

3.重心偏离,竞赛缺乏实效力。一是竞赛追求速度、忽视效益。二是个别竞赛活动与生产流程脱节,打乱了生产程序。三是以工作量堆积式竞赛为重点,忽视科技进步在竞赛活动中的作用。四是脱离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忽视劳动者综合素质的提高。五是表现为奖惩比例不协调,存在着重奖轻罚的思想,有的队伍将管理的规章制度作为竞赛考核依据,对奖励和处罚说得多,兑现少,部分活动甚至无奖无罚。

4.管理松散,竞赛缺乏向心力。在竞赛活动的检查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单位在竞赛上处于松散状态,无法形成一种强劲合力。竞赛活动往往由工会唱“独角戏”,长期处于孤军奋战的尴尬境地。竞赛制度不健全,缺乏长效机制。

三、改进竞赛活动的主要措施和方法

在建设智能化、数字化油田背景下,我们要继续通过组织职工群众开展劳动竞赛,引导职工群众学习先进知识、文化和技能,增强岗位竞争能力,使竞赛活动向体现个人价值方向深化。1.强化劳动竞赛理念宣贯,确保竞赛活动深入开展。一是要强化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开展劳动竞赛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使竞赛活动有一个正确的发展方向。二是努力营造全员市场竞争意识,使广大员工以良好的思想状态,主动参与到竞赛中去。三是要利用各种宣传媒体,舆论工具,大力营造浓厚的竞赛氛围,将职工参与竞赛的热情发挥到最大化。四是确立科学竞赛目标,将竞赛的目标确定在通过技术创新提升指标、创造效益上,实现管理水平的全面均衡提升。

2.强化生产管理,确保竞赛活动组织有方。工会在组织开展劳动竞赛活动时,要熟知企业的各种情况,了解市场行情,了解职工的思想动向,并预见竞赛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竞赛的组织者必须要懂生产,懂经营,会管理,会做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当外行。

3.强化竞赛活动日常管理,确保竞赛活动组织有序。一是健全组织,加强领导,形成“党委领导、行政支持、工会组织、部门联动、全员参与”,逐级负责,责任到人,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的竞赛组织格局和组织管理体系。二是抓好衔接,加强管理。坚持科学组织、合理运行的原则,抓好运行,确保活动环环相扣,不断实现劳动竞赛向科技创新、自动化和信息化方向转轨。三是选准方案,全程控制。制定一个好方案,选准一个好内容,确定一个好形式,并进行竞赛全过程控制,随时发现好典型以推广,及时发现问题以解决,抓好竞赛活动的总结、评比、表彰,使整个竞赛管理有一个圆满的结局。四抓公开,使竞赛“沐浴阳光”,健康发展。以内部局域网站、简报等有效载体作为活动的信息平台,开办劳动竞赛专栏,定期通报活动的开展情况,规范各类数据资料的收集、提交、管理等程序,激发职工竞赛热情。

4.强化竞赛活动重点突出,确保竞赛活动效果明显。一是紧紧咬住提高经济效益不放松,开展劳动竞赛活动,其目标就是以市场为导向,追求企业效益的最大化,离开了这个中心,劳动竞赛就失去了意义。二是紧紧咬住提高员工素质这一目标不放松。市场经济环境中的企业竞争,某种程度上是人才的竞争,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以人为本的企业将是战无不胜的企业。三是紧紧咬住科技进步不放松。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拥有先进科学技术的企业必将在市场竞争占领制高点,将推动企业的科技进步和科技应用,使企业发展驶上快车道。四是紧紧咬住班组竞赛不放松。要把班组作为竞赛的着力点,给企业班组这个企业有机细胞注入活力,让企业焕发出勃勃生机。

5.强化竞赛活动方式创新,确保竞赛活动不断发展。企业工会在组织竞赛时,要从求实效的角度,根据需要,长短结合、大小结合、动静结合、纵横结合,灵活运用,才能使劳动竞赛呈现出一派繁花似锦、生机勃勃的崭新局面。一是要在继承中创新,原来的好形式、好做法,只要符合企业的实际的竞赛形式就不能一概否定,就要坚持发扬。二是要实现由“大而全”向“小而专”的竞赛方式转变,既受职工欢迎,又有利于竞赛的开展。三是要实现“马拉松”式向“短、平、快”竞赛方式转变,充分体现竞赛的特色,职工又乐于参与。四是由“体力型”向“智力型”竞赛方式转变,既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日益激烈的企业发展要求,又符合员工的求知,提高素质的强烈愿望。

6.强化竞赛活动奖惩措施,确保竞赛热情持续向前。公司开展劳动竞赛多年,在考核中,应坚持做到该奖必奖,该罚必罚,增强竞赛的严肃性。一方面,注重褒奖激励。在范围上,对成绩突出、事迹典型的单位和个人高度关注,将政策向创效重点、技术弱点、生产关键的部位倾斜,端正导向。在形式上,应对获得优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经济犒赏的同时,强化精神激励,让职工创新创效热劲充足。对工作要强的管理人员,积极提供有挑战性的工作,实施工作激励;对年轻职工选送参加培训学习,进行知识激励。另一方面,注重惩罚鞭策。对劳动竞赛中敷衍工作,造成损失和负面影响的,及时进行经济处罚,并配套采取说服教育、通报批评、建议行政处罚等措施,使之重新端正态度,调动工作热情,促进企业健康长效发展。

第二篇:当前劳动竞赛中存在问题的改进和思考

在新形势下,作为国有企业,怎样充分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其中很重要的一条途径,就是发挥工会组织的独特优势,通过广泛开展具有行业特点的劳动竞赛,促进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那么如何改进目前劳动竞赛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凝聚——就是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的要求,以调动职工积极性为目的,从塑造领导者个人或领导班子的整体形象入手,建立积极、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当前,在劳动竞赛活动中存在的这样那样的问题,最根本的是职工的思想认识问题。思想不通,情绪不顺,工作起来就没有积极性,也就是所谓的缺乏“人气”。“人气”即凝聚力。一个没有凝聚力的企业是没有明天的。凝聚力的获得有三个途径:首先是领导者的率先垂范。领导者的人格魅力是战胜困难、保持稳定必不可少的条件。现阶段,由于社会变革、企业改制、劳动关系的调整等使劳动竞赛在对象、环境、内容、任务等方面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客观上给其组织实施者——企业领导提出了新的要求。领导者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工作态度、工作能力,甚至自身形象都成为其领导艺术的组成部分。领导者亲力亲为、以身示范显得尤为重要。原来那种口头上重视,行动上疏淡的现象,将越来越引起职工的反感甚至抵触,必须变“要你干”为“我要干”,变“让你干”为“我先干”。事实证明,由领导者的表率行为形成的凝聚力是企业保持活力、迎接挑战的巨大动力。其次,是对企业精神、企业文化的培育。企业精神是由企业职工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逐渐凝结起来的一种共同价值取向。如果注重在职工中倡导、培育并能在实践中形成一种不畏艰险、勇攀高峰、领先行业、创誉中外的企业精神,那么企业就能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群体意识,而职工群体意识的凝聚点也是支配企业行为强有力的支撑点。在开展全民性的劳动竞赛中,注重以典型引路,选树各行业的标兵、模范并给予相应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奖励,营造“劳动伟大,劳模光荣”的争先氛围,使广大职工学有榜样、干有标准、赶有目标,人人争当先进,个个争创劳模,企业何愁没有凝聚力,劳动竞赛又何愁开展不起来。第三,来自于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对企业认同感的高低决定了职工是否能将自己的命运同企业的命运联结在一起,视企业为“家”,建家爱家奉献家。这也决定了职工是否能以积极的姿态和满腔热情在劳动竞赛活动中实现自身能力和价值的再挖掘和再创造。激励——就是运用政治、经济手段,进行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激活其参与动力。而广义上的激励,还应当包括理顺各种利益关系,营造宽松环境,使职工以健康、愉悦的心情干好工作。人都有物质的精神的需要。吃、穿、住等是基本的物质需求,成就感和荣誉感是高层次的精神追求。与此相对应的是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两种,对劳动竞赛的奖励恰是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的结合。劳动竞赛正是在职工物质需求和精神追求的结合点上运行的。两种奖励结合,就要把精神奖励建立在物质基础上,使受奖者得到实惠,以便通过物质利益来鼓励人们上进;同时,物质奖励要发挥出精神鼓舞作用,使受奖者不但经济上多得而且政治上光荣,以激励受奖者物质变精神,坚定信心再创佳绩。对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要敢于重奖,及时兑现。在今年年初的工作会上,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北方公司重奖了一批优秀项目副经理、优秀总工、劳动模范等先进人物和一些先进科室和项目部。其中优秀项目总工奖励高达8万,在公司内部引起了不小的震撼,其引起的反思和激励将会长久地影响其他职工的思想和行动。这便是物质奖励的真正目的,也是其价值之所在。诚然,我们强调物质奖励的重要,也并不否认精神鼓励的无能。二者应是互为映衬,共同作用的。总之,就是要通过两奖并行,相济互补运用,激发人们积极向上的心理,使竞赛活力永驻。激励作用在广义上的涵盖,以往常常被我们所忽视。劳动竞赛中,调动职工积极性并不是单靠一两个奖励办法就能办到,往往需要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如领导体制、竞赛内容、阵地载体、途径方法、运行机制、人员设置、硬件保证等。要根据劳动竞赛工作的内在要求,把这个系统中的各种要素进行“磨合”,使之以良好的状态加入到“运转”之中。在确定劳动竞赛的主题时,要充分考虑企业当前最需要的是什么?职工最关心的是什么?要找准其最佳“切合点”。在制定竞赛标准时要掌握适度原则,即:跳起来摸得到,才不至于标准太低,缺乏竞争性;标准太高,又失去信心。只有在同一水平线上的竞争才会产生强烈的竞争欲望,才能出成绩,出效益,出人才。在具体操作中,可以考虑分项目、分层次、分等级进行优势高效企业间的竞赛和劣势企业间的竞赛,使大家跳起来都能摸得到。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是创造科学宽松的竞赛环境。创新——就是善于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寻找新机制,探索新途径,掌握新手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经济成份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思想观念的多样化,致使各项工作出现了大量我们未曾预料和难以预料的新情况、新问题。如果我们无视这些变化,一味停留在过去的老方式、老做法里因循守旧,故步自封,必将被现代社会所淘汰。瞬息万变的现代生活迫使我们转变观念,改进方法,以全新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工作作风、工作方法去适应劳动竞赛的新要求。只有这样,劳动竞赛工作才能在改进中得到加强,在创新中得到提高。如果没有创新,劳动竞赛也就失去了生命力。寻找新机制就是要求我们以全新的视角看待劳动竞赛在企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形成涵盖企业全面建设的“大竞赛”格局。要把工作重点由过去的单纯依靠施工现场搞竞赛辐射到队伍建设、职工管理、宣传教育、科技进步等企业建设的方方面面,要形成党政一把手领导下的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干部职工全员参与,机关基层通力合作,组织实施科学规范的竞赛新格局。要把贯穿生产经营的施工生产竞赛同科技创新、管理创效、创优达标竞赛相结合,由过去那种常规的、单一的生产型和体力型竞赛向全方位的、多功能的经营型和科技型竞赛转变,积极推行目标管理、过程管理。要善于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合理制定竞赛的目标任务、方式方法、实施步骤和控制措施,确保竞赛优质、高效和顺利开展。探索新途径就是寻找实现劳动竞赛的有效方法。要注重由过去的大而全向小型多样转变,如开展班组与班组、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对手赛、擂台赛、攻关赛。竞赛内容上要注重由以往的拼体力、赛速度向赛质量、赛效益、赛管理、赛素质转变,通过竞赛不仅达到提高工作效率、增创经济效益的目的,还要提升管理效能,提高队伍素质,增强企业的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掌握新手段就是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改进和完善劳动竞赛的管理工作。要注重运用录像、摄像、网络这些现代大众传媒手段,以其速度快、覆盖面广、信息量大、形象生动的优势,及时记录、宣扬劳动竞赛的先进事迹和竞赛成果、经验做法,渲染竞赛气氛,鼓动职工干劲。

第三篇:领导绩效考评存在问题及改进方法参考

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

2009-12-23 07:09:00 来源: 北京日报 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为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推进干部工作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9〕30号)要求,现就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含市属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和企业负责人)考核评价机制,提出以下意见。

一、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

1.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于为首都科学发展选干部、配班子、建队伍、聚人才,进一步健全考核制度,完善考核内容,改进考核方式,扩大考核民主,强化考核结果运用,重点考察了解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科学发展中的表现,在推动科学发展中培养选拔干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用人导向,全面加强局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为加快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实现“繁荣、文明、和谐、宜居的首善之区”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2.基本原则。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既重能力,更重品行,注重考核政治品质、理论素养、责任意识、思想作风、勤政廉政和道德修养,引导领导干部坚持原则、勇于负责,敢抓善管、真抓实干。

——坚持注重实绩、科学发展。服务科学发展、促进科学发展,把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履行职责的实际成效作为考核的基本内容和评价的基本依据,引导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全心全意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坚持民主公开、群众公认。充分保障和扩大干部群众对干部考核评价工作程序与内容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以干部群众满意度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标尺。

——坚持分类考核、量化评价。科学设置考核内容和指标,坚持共性与个性考核相结合、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分层分类,突出重点,体现特点,为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提供依据。

——坚持综合考评、成果运用。将不同考核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相互印证,将最终评价结果运用到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各个环节,促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牢固

树立、自觉实践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推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改进工作、提高水平、增强能力,形成促进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

——坚持于法周延、于事简便。与贯彻《公务员法》、《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相统一,科学严谨、讲求实效,力戒繁琐、便于操作。

3.工作目标。以促进科学发展为根本目的,以综合考核评价为主要方式,以考核结果运用为关键环节,围绕工作目标责任制和岗位职责规范,制定完善区县、党政工作部门、事业单位、高等学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市属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和企业负责人综合考核评价办法(试行)以及考核办法(试行)。把平时考核、考核与换届(任期)考察、任职考察结合起来,逐步构建共性要求与岗位职责特殊要求相统一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形成有机联系、相互配套、有效运行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为全面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提供制度保障,为建设善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提供有力支撑。

二、完善考核内容,增强考核工作科学性

4.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坚持发展为第一要义,以人为本为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为基本要求,统筹兼顾为根本方法,既注重考核发展速度,又注重考核发展方式、发展质量;既注重考核经济建设情况,又注重考核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特别是履行维护稳定第一责任、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际成效;既注重考核已经取得的显绩,又注重考核打基础、利长远的潜绩,注重综合分析局部与全局、效果与成本、主观努力与客观条件等各方面因素。注重增强新形势下依法办事能力和应急管理、舆论引导、新兴媒体运用等方面能力。提高谋划发展、统筹发展、优化发展、推动发展的本领和群众工作、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维护稳定的本领。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正确政绩观有机统一,坚持从实绩看德才,促进领导干部以正确政绩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5.充分体现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坚持以党性作为德的核心内容,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德的具体内涵和评价标准。注重考核理想信念,重点看是否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注重考核政治品质,重点看是否确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注重考核作风建设,重点看是否真抓实干、敢于负责、锐意进取;注重考核道德品行,重点看是否作风正派、清正廉洁、情趣健康。积极探索德的考察途径,注意从履行岗位职责中考察干部的工作动机、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工作成效和工作中表现出的团结协作精神;注意从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考察干部的胆识、意志品质和对群众的感情;注意从关键时刻的表现考察干部政治立场、政治态度和坚持原则情况;注意从对待个人名利的态度中考察干部服从组织、顾全大局情况、品行和心态,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6.充分体现不同区域、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特点。

对领导班子,全面考核思想政治建设、领导能力、工作实绩、反腐倡廉建设,以及完成重点任务等情况,同时体现分类考核重点。

——区县。按照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和区县功能定位,重点考核区域经济社会实绩和党建工作实绩。设置的考核指标和权重既体现全市工作的发展需要,又有利于加快所在功能区建设。对党委领导班子侧重考核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科学决策、党的建设等情况;对政府领导班子侧重考核大局观念、围绕中心推动落实、行政效能建设等情况。

——党政工作部门。对综合管理部门,重点考核发挥职能作用、制定政策措施、加强综合协调等情况;对行政执法部门和服务群众的窗口部门,重点考核依法行政、履行职责、服务质量等情况;对专业技术性较强的部门,重点考核提高专业管理水平、推进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工作等情况。设置的考核指标和权重要充分满足推动首善之区建设、创一流业绩的工作需要,同时体现部门或者岗位特点。

——市属事业单位。按照承担的社会管理与服务职责,重点考核事业创新、基础管理、人才培养。设置的考核指标和权重要有利于推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激发事业单位高质量提供人民满意的公共产品和公众服务。

——市属高等学校。按照办学定位和任期目标要求,重点考核高校党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根据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总体要求,设置的考核指标和权重要有利于加快培养高素质人才,实现科研与教学均衡发展,办学特色鲜明,社会认可。

——市属国有企业。按照推动国有企业体制机制创新和持续健康发展,促进国有企业“四好”(政治素质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领导班子和高素质企业领导人员队伍建设的要求,重点考核企业的经营业绩和综合绩效。设置的考核指标和权重要有利于引导企业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在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可持续贡献率,有利于推进企业党建工作。

对领导干部,全面考核德、能、勤、绩、廉,同时体现分层考核重点。

——正职。重点考核其领导科学发展、驾驭全局、抓班子带队伍、民主作风、道德修养、清正廉洁等情况。

——副职。重点考核工作思路、工作基础、工作作风、精力投入、执行能力、效能提升、分管工作制度完善、廉洁自律等情况。

7.充分发挥考核内容的激励性和约束性。突出对理论素养、学习能力的考核,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引导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突出对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的考核,把作风建设情况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范围,强化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和优良作风养成的意识。突出对科学发展实践中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业成效的考核,突出对各领域改革综合效益和长远效益的考核,激励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进取。突出对与首都发展密切相关的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社会稳定、群众满意度等约束性指标的考核,不断强化对违反科学发展观行为的刚性约束,把握舆论导向,促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三、改进考核方式方法,以经常考核为基础,以换届(任期)考察和任职考察为重点,科学实施,全面了解和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

8.加强平时考核。认真研究平时考核工作计划,保证考核工作内容全面、重点突出、有序推进。定期列席市政府常务会和市有关工作机构专项协调会,跟踪了解重大事项。通过参加区县局级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理论中心组学习、工作会议、党校(行政学院)学习培训班等形式,及时了解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日常表现。坚持在应对重大任务、重大事件以及面对个人利益时,注重考核领导干部的政治态度、思想境界、负责精神、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等现实表现。坚持在干部任职考察、与领导干部定期谈心中,深入了解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思想工作表现。继续采取多种形式和渠道,准确了解领导干部“八小时之外”情况,加强各类信息积累和综合分析,不断丰富平时考核的基础性资料。

9.健全考核。根据工作目标和履行岗位职责,主要考核领导班子发挥职能作用情况和领导干部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现实表现。进一步健全领导班子工作总结和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办法,科学设定考核内容,引导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动工作。根据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测评分类分项结果,对不同评价主体和不同评价档次的测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合总结述职、个别谈话和平时考核情况,研究提出评价意见和考核等次。发挥考核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管理监督和激励鞭策作用,对反映出来的突出问题,及时督促整改,推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总结经验、改进工作。

10.完善换届(任期)考察。围绕考核完成届期(含届中)或任期目标情况,全面考察领导班子领导科学发展能力和领导干部德才素质。

规范考察工作程序。换届(任期)考察主要分为以下步骤:研究制定换届(任期)工作意见和考察工作方案;组成考察组,制定考察工作实施办法,做好考察准备工作;与单位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商定具体考察工作安排;召开领导干部大会,对现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进行民主测评,全额定向推荐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进行个别谈话推荐;研究确定考察对象;实行差额考察和公示;对拟新提拔人选考察对象,通过民主测评、实地调查、实绩分析、查阅档案、集体面谈等方式进行深入考察;对廉洁自律情况进行重点考察;提出领导班子评价意见和领导干部使用建议;形成有关材料;考察组汇报考察情况。

完善干部推荐提名。按照主体清晰、程序科学、责任明确的要求,研究完善干部初始提名办法。鼓励多种渠道推荐干部,广开举贤荐能之路,拓宽干部选拔来源。完善有关部门、团体推荐干部办法。鼓励干部自荐。坚持和完善从基层一线选拔领导干部制度,树立重视基层的用人导向。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应把民主推荐作为必经程序。进一步扩大民主推荐人员范围,不断增强民主推荐人员的广泛性、代表性,除《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规定外,要有部分担任过本级正职领导职务的老同志,根据实际也可在一定范围内随机抽样确定其他需要参加的人员,人数应占一定比例。交流提拔任职的,应在人选所在单位进行民主推荐。

对一次会议投票推荐结果比较分散的,推广运用二次会议投票推荐方法。在领导班子换届(任期)中,现班子成员会议投票推荐得票数、民主测评优秀和称职得票率未达到规定要求、经组织考察认定不宜提名的,以及不称职得票率超过规定比例的,不列为继续提名人选。新提名人选,推荐得票数应位居前列、干部群众口碑好、平时和考核评价高,符合人岗相宜和改善领导班子结构要求。经查实发现有拉票行为的,不能列为提名人选。

深入开展考察谈话。坚持扩大谈话范围。加强对拟提拔人选考察对象综合素质和岗位匹配度考察,对年轻干部要注重考察其党性修养和发展潜力。强化实地考察和延伸考察,对在现单位任职不满三年的拟提拔人选考察对象,应到其原工作单位进行延伸考察。认真听取纪检监察机关意见,在考察中对少数甚至个别人反映领导干部的问题,必须认真调查核实,根据需要也可请有关单位党委(党组)调查核实后形成结论性意见,把好选人用人廉政关。完善考察对象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深入了解干部情况。

提出综合评价意见。在民主推荐、民主测评、个别谈话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民意调查、实绩分析、综合评价等办法,深化应用领导人才工作价值观评价工具、领导干部胜任特征模型、心理素质测评等新的考评方法,加强对领导班子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干部德才素质情况全面分析。坚持把定量分析作为重要手段运用到考核的各个环节,进行量化对比研究,充分反映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群众满意度调查、个别谈话等定量考评结果,形成既有定性评价、又有定量分析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意见。根据职数设置、班子结构要求和考察情况,研究提出新一届领导班子人事安排方案,保证人事安排方案个体素质优秀、结构合理、得到最大多数群众拥护。

11.改进任职考察。领导职位出现空缺时,根据岗位的性质、任务和要求,研究岗位职责规范及匹配能力素质标准,制定推荐职位说明书。拟提拔人选的提名,应首先听取区县局级单位党委(党组)成员意见,充分发挥党委(党组)在研究确定考察对象时的作用。新任党政正职领导干部的提名,按照《关于民主推荐区县局级党政正职考察对象人选的实施办法(试行)》执行。推行差额推荐、考察、酝酿和考察公示,特殊情况需要进行等额考察的,应当经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同意。任职考察按换届(任期)考察的程序和要求执行,有的方法可适当简化。

12.拓宽考核视野。注意把上级评价、相关职能部门评价、本单位评价、基层群众评价、社会评价以及自我评价结合起来,多层次、多渠道了解和评价干部。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通过巡视组巡视、政府绩效管理、行风政风评议、行政执法检查、经济责任审计等,系统收集相关职能部门提供的重要数据和评价意见。应当将那些关联度大、知情度深的工作对象和服务对象纳入考察谈话范围,进一步听取意见,努力使考核评价工作更加全面、客观、准确。

四、扩大民主,增强干部考核工作透明度

13.加强党内民主与监督。继续完善市委组织部与市委市政府主管领导间的干部工作沟通机制。对区县党政正职拟任人选和推荐人选,实行全委会无记名投票表决和全委会闭会期

间征求全委会成员意见,探索区县局级单位党委(党组)任免干部票决制。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一报告两评议”制度,党委常委会每年向全委会专题报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情况,全委会成员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和新选拔任用领导干部进行民主评议。坚持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拓宽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意见表达渠道,鼓励和保护党员讲真话、讲心里话,营造党内民主讨论、民主监督环境。

14.扩大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以扩大知情权为重点,进一步公开考核内容、考核程序、考核方法。实行考核评价指标评议制度,组建专家队伍,对不同区域、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单位的考核评价目标值和权重进行评估,采用民主、公开形式听取干部群众意见,接受评议和监督。在换届(任期)考察、任职考察和考核中,探索实行领导班子工作总结、领导干部思想工作小结“公开、公示、公议”做法,深入了解群众对推动科学发展实际成效的直接感受和现实要求,深入了解领导干部在群众中的公认度。开展群众满意度调查,选择来自基层的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定期对党政领导班子工作状态和成效,以及领导干部工作作风、工作成效和公众形象等内容进行测评,加大群众满意度在考核评价中的分量。

15.进一步公开考核结果。提拔担任领导干部的民主推荐结果、谈话同意提拔的得票情况和考察情况,应向干部所在单位党委(党组)进行反馈,向本单位中层以上干部通报。领导班子考核测评和群众满意度调查结果,应向领导班子集体反馈,向本单位中层以上干部通报;领导干部的考核测评结果,应向本人进行反馈。

16.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以明确权责为重点,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坚持把执行民主集中制贯彻落实到干部选拔任用、管理监督的各个环节。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要带头发扬民主,广纳群贤,广纳群言,善于集中绝大多数人意见,善于运用民主方法达成共识,防止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严格选人用人标准和条件,严格按程序办事,加强集体研究和综合分析,既尊重民意,又不简单以票取人。领导班子其他成员要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认真发表意见,为选好用好人发挥重要作用。

17.健全考核申诉制度。对考核中反映领导干部重大问题的,考核组应向本人核实,听取意见,根据需要也可在一定范围内通报调查核实结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对考核结果有异议,或对考核结果不认同的,可以向考核部门提请复核,也可直接向上一级组织部门或考核部门提出申诉。有关部门须认真调查受理,及时给予答复。

五、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提高干部队伍建设针对性

18.提高考核结果科学性,充分发挥导向作用。定期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平时考核、考核、换届(任期)考察、任职考察结果进行历史与现实情况的全面分析,开展干部考核评价工作质量和成效评估,增强考核的真实性、准确性。坚持把考核结果作为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激励约束的重要依据,促进从严管理干部,加大治懒治庸力度,着力形成注重品行、科学发展、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群众公认的正确用人导向。

19.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对坚定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领导班子,总结经验,充分发挥典型带动作用。对坚持原则、勇于负责,敢抓善管、真抓实干,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要表彰奖励,注意提拔重用。对干部出现的苗头性问题早提醒早纠正;对不讲原则、不负责任、不干实事、搞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以及完成约束性指标方面发生问题的,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批评教育、诫勉谈话、督促整改和组织调整;对因工作失职造成严重后果或者廉洁自律存在问题的,要依法依纪处理。

六、切实加强对干部考核评价工作的组织领导

20.明确考评工作职责。各级党委(党组)要把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协调,推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干部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各区县局级单位组织人事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参照本意见和相关实施办法,研究制定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实施细则。要注意整合各种考核方式,避免重复考核。

21.抓好组织实施。健全考核工作责任制,加强监督检查,切实保证考核工作公平公正。对在考核工作中不坚持标准、不负责任,收集数据弄虚作假,考核材料隐瞒问题以及造成泄密的,严肃批评教育;情节严重造成不良后果的,实行责任追究。加强考核人员队伍建设,选配具有较高素质和相应资格的人员组成考核组,挑选公道正派、坚持原则、经验丰富的同志担任组长,选派区县局级后备干部参与考核组工作。注意培训教育,努力提高考核人员综合素质。

22.不断创新考评工作机制。创建促进科学发展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工作机制,需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要加大实践创新力度,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对实践证明比较成熟的做法,及时总结推广;对符合改革方向和考评内在规律的创新做法,鼓励大胆探索;对长期困扰干部考评工作的难点问题,积极试点,努力突破。

23.建立干部考核评价工作信息平台。依托现有干部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干部考核评价工作服务平台,集合相关部门和单位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各类考核评价结果,为深入开展考核评价工作提供信息支撑。

领导干部绩效考核的机制创新 考 评 指 标 不系统。一方面,强调经济指标特别是经济总量和增长指标的考核,而忽视社会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考核;另一方面,没有把项目的权重科学配比,比如“一票否决”问题,就是凌驾于绩效之外的。

2.考 评 办 法不科学。一方面是主要注重传统的模拟思维,很少采用量化模式。即使采用二者也没有有机结合,另一方面,把强调群众公认简单化为群众划票。而参加划票的人群又无法科学圈定,造成了从主要领导的意愿出发定人员的现象,缺乏相应的制度和法律作保障,考评程序没有规范化,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3.考 评 资 源利用不够。目前对市县级党政领导干部的绩效结论主要由组织部门作出。但对县级的各种评价是很多的,有来自于上级各相关部门的指标达标情况,有统计部门的统计年鉴,有审计部门的年终、离任审计,这些都是有详实的数据资料的,完全可以经过整合成为绩效考评的有效资源,但目前各部门之间都是各行其是,没有很好地整合,造成了一种事实上的考评资源的浪费。

4.绩 效 认 定不够科学准确。由于评价方法的简单和过于定性化,使得对绩效构成中的显绩与潜绩真绩与假绩没有区别对待,缺乏认定过程。对市县的整体绩效中哪些是班子绩效,哪些是个人绩效,无法准确区分。缺乏对取得绩效的过程和环境等绩效成因性内容进行客观的分析,没有对绩效的成本性分析。

5.结 果 运 用 不充分,考评与使用脱节。有的地方没有看绩效用干部,没有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奖惩、升降的依据。结果运用不充分还表现在公开度上不够,目前领导干部的考评结论对广大群众是保密的,这实际上不利于群众认知和进一步评价领导干部。

(一)建 立 规 范化的绩效考评制度

第 一,对 领 导干部工作绩效考评要建立规范的周期,可半年或一年进行一次考评,合并原有平时考核、任职前考核、定期考核为单一周期考评。任前和调动只需提取数据乙为使用干部方便可考虑周期的起点在每年干部调动之前。

第 二,组 织 部门成立领导干部绩效考评委员会,专门负责考评的组织和实施。只有建立一支门类齐全相互配套的具有考察干部资格权威的专业队伍,干部评价机制才能高质量运行,也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第 三,干 部 考评修正制度。干部绩效考评是一个经常需要进行修正的动态过程,对每一个干部都不可能一“评”定终身。因此,应当完善干部考核评价结果的备案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开展考核评价反馈修正,不断提高干部考核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二)完 善 干部定性与定量分析考评办法。定 性 分 析 与 定量分析是党政领导干部绩效考核评价中两个重点方法,各有长处,不可偏废。当前定性分析要克服对了解的情况鉴别不够、分析不透及考核评价不全的问题,特别要注意对少数人的意见也要探索个体定性基础上数值化。定量科学整合个体的定性结论。开展定量分析考核评价时,也要注意克服指标量化不够科学、权重设置不够合理等具体问题。另外,定量的指标总是无法穷尽和完全符合现实,必须要保留一定的定性评价。

(三)建 立 绩 效考核评价信息收集制度。一 是 健 全 相 关制度,完善信息收集渠道,使干部考核评价标准体系真正成为一个相对开放的系统,让来自群众、领导及部门的考核评价信息都能及时反馈进来。二是组织人事部门要积极改进考察考核评价信息的收集方式和办法,如个别谈话中要注意谈话内容的针对性、谈话方式的多样化等。在考察业务性较强的部

门对象时,要注意吸纳熟悉相应业务的干部参与考察考核评价,以尽可能多地获取准确信息。同时要适当增加干部专项调查和实地考察内容,以增加了解的深度。(四)建立党政领导干部人才贵源开发制度。

领导干部绩效考核评价是为干部使用、培养服务的。以建立全面、科学的干部绩效考核评价标准体系为契机,有必要建立机关党政领导千部人才资源库。在此基础上,组织人事部门还应进一步转变传统的干部人事管理观念,积极借鉴人力资源开发的原则、办法,研究建立健全一整套立足长远、分门别类的科学的干部人才整体开发机制。

(五)建立党政领导干部绩效细节测评委托评定制度。党政领导干部的绩效考评,经常要涉及心理、素质和其他抽象的内容,这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仅靠组织人事部门是不够的,一些具体的绩效细节情况可以采取委托方式,委托社会权威机构进行评定,这不仅使考核评价更为科学准确,而且也有利于促进干部绩效考核评价与社会考核评价两个体系的相互兼容。如群众满意程度类可委托社会调研机构,对领导创新及效率类可委托领导学研究机构或心理学机构等等。(六)建立绩效考评的评佑制度。

目标。为了防止绩效考评领导委员会在绩效考评中营私舞弊和违规操作,要对领导千部绩效本身加强评估。一是上级党委对考评工作情况进行评估。绩效考评工作结束后,上级党委要全面分析政绩考核结果,调查了解考评工作环节,又寸考评组的工作情况进行评估。二是征询人大、政协等部门的意见,把考评过程和考评结论向人大、政协征询,主动接受评估。三

(七)建立科学的考评结果运用制度。

绩效考评结果的运用是绩效考评的必然延伸,也是绩效考评的根本目的。但考评结果不能简单化、随意化地来运用,要建立规范的绩效考评结果运用制度。一是要坚持精神鼓励与物质鼓励相结合的方法,进一步调动广大领导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鼓励他们为地方经济发展再立新功。建立党政干部绩效考评奖励基金,对绩效突出的领导千部给予物质奖励。二是把绩效考评结果作为调整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三是针对绩效 考核中发现的问题开展教育,全面提高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素质。对绩效较差和一般的领导干部,要帮助他们总结经验,分析原因,制定措施,限期改进。要抓住绩效考核的契机,引导班子成员开展谈心活动,增强团结,形成合力。同时,应根据考核中发现的干部知识、经验、修养等方面的不足,适时安排必要的培训学习或轮岗锻炼,以全面提高干部素质。

第四篇:社区文化建设的存在问题及改进方法

社区文化建设的存在问题及改进方法

公管04 0422310123 吴丽娟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社区居民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社区文化作为和谐社会主义文化的一部分,具有地域性、导向性等特点。然而,目前我国的社区文化的建设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努力改进在社区文化的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关键词]:社区文化建设 特点 存在问题 改进方法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的城镇化程度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社区作为城镇的基本组成单位,愈发成为人们一个重要的生活共同体。经济的增长促使了人民生活水平以及认知水平的提高,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社区文化在满足城镇居民精神需求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社区文化指在一定社区内,从居民日常生活行为所反映出来的,区别于其他社区的心理倾向、行为特征和文化特性的总和,对社区成员的价值取向、行为标准以及道德标准具有重大影响。因而建设社区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在和谐社区文化的基础上的。

社区文化作为和谐社会主义文化的一部分,具有与别的文化不一样的特点。

1、地域性

不同的社区,由于各方面条件的不同,必定具有不同的特色。在比较富裕的社区,其治安水平、物业管理水平、居民素质、公共设施会比较贫困的社区的各方面水平要好。在较贫困的社区人员组成会比较复杂,比如待业青年、下岗工人、外来务工人员等会较富裕社区多,这样就使得不同的社区具有地域性的特点。由于社区文化工作负责人的管理风格不一样,社区也会呈现出多样化的风格。比如有的是学习型社区,社区内设置有名目众多的兴趣班、培训班以及学习小组,整个社区学习气氛浓郁;有的社区则是娱乐型的社区,经常举行各种晚会、舞会以及组织旅游等等,社区居民更乐于通过参加这样那样的娱乐活动来放松身心,增进交流。

2、导向性

社区文化对于社区居民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社区文化对居民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其社区传承下来的道德标准、行为规则对社区居民具有约束力,在日常生活中指引着居民作出符合该社区价值观的行为。比如说某社区的传统是敬老爱幼,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个新搬来的住户虐待老人,那么他们就会受到该社区居民的谴责,如果该住户不改变作风,就有可能受到别的住户的排挤,最后导致无法在该社区生活下去。人是社会性的动物,该住户为了在这个群体当中生存下去,就有可能改变作风以适应该社区的生存环境。就这样,社区文化无形中就起到了价值导向的作用,为社区居民的行为起到导向作用。

3、整合性

社区一般是指聚集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根据一套规范和制度结合而成的关系密切、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这样,社区就具有了整合性。在社区文化的作用下,居民通过不同的活动以及集会得到交流、合作、共处的机会,通过这些相互之间得互动,居民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评判标准趋同,渐渐变成一个紧密的整体。居民在社区生活中得到归属观,认为社区是不能分割的大整体,自我认同为这个大整体的一分子,与整体关系密不可分。

4、娱乐性

社区是由一个个家庭组成的,是居民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放松、休息、进行自我调整的地方,因而社区一个很重要的特性就是具有娱乐功能。在茶余饭后社区常会举行各种活动,如书画展、联欢晚会、体育比赛等,让居民得到身心的放松之余,更在各方面得到发展提高。有的社区组成离退休老年人合唱团、秧歌队、篮球队什么的,其组员经常一起排练、训练,丰富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并让居民在各种各样的交流中满足了社会需要。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社区文化的发展也生机勃勃。然而在社区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局面的背后,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可能会导致社区文化的发展萎缩不前或者畸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及早发现问题,尽快解决问题,让社区文化朝着更为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让社区文化的发展成为我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

目前,在社区文化的建设途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经费不足

精神文明的建设要以物质文明的发展作为基础,社区文化的建设同样也离不开经费的支撑。社区要搞什么活动,或者建设一些有益居民身心发展的公共设施,都需要经费的支持。然而国家对于基层文化建设的投入毕竟是有限的,这就需要社区居民通过各种渠道自行筹集款项。这样就导致了比较富裕的社区因为经费充裕,活动能够充分开展,社区文化发展较好;而另一方面较贫困的社区因为经费不足,各种活动缺乏支撑,社区文化发展萎缩不前。由此社区文化的差异也发映出贫富差异。

2、片面发展

有些社区在进行社区文化建设时理解片面,把社区文化的建设纯粹理解为娱乐活动的开展,认为只要多些娱乐设施,居民在闲暇的时候能够有更多的消遣,便是丰富了社区文化,便是进行社区文化的建设。于是社区内大量建设歌厅、网吧、甚至赌博场所,给居民带来负面影响,社区文化畸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正确理解社区文化的建设,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引领社区文化的发展,让社区成为居民提高自身综合水平、完善自我的场所。

3、居民参与意识不强

有些社区居民对社区文化理解不到位,认为社区活动就是离退休的老人在家没事唱唱歌跳跳舞,与自己无关,社区公告栏的什么活动通知都一扫而过,漠不关心,更谈不上积极参与了,造成了参与人数少、年龄结构不合理、文化素质偏低等情况。殊不知社区的建设是关乎社区内每一个居民的事,关系到每一位居民的切身利益。人是具有社会性的动物,只有在集体的交流与合作中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实现自我存在的意义。社区作为人们重要的生活共同体,是居民参加集体生活的一个重要途径。积极参加社区活动,可以让居民发掘自己多方面的兴趣爱好,让自己的才能得到发挥,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同时也促进了社区文化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补充。

4、法规不健全

目前关于社区建设的法规还不健全,在管理上存在漏洞,工作亦存在很大的随意性与盲目性,让一些不法分子钻了空子,污染了社区的环境。但社区文化的发展一定会在曲折中前进。

要想让社区文化健康有序地发展,让居民安居乐业,让社区发展得更为繁荣昌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下手,努力改进在社区文化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面向社会募集资金

既然经费在社区文化的发展中是必不可少的,那么首先就要解决发展的经费问题。有些社区无力承担的大型公共设施可以向社会开放,引入社会上的资金。比如说某社区想建立一所图书馆,但是基金不足,他就可以向社会招募,吸引社会的资金在该社区建立图书馆,这样的话社区就比较轻易地解决了图书馆问题。各种活动中心也可以合理收取一定费用来支持自身的运转。应“鼓励多种形式”、“多种投入” 充分利用现有的文化设施逐渐增加资金来源。

2、把活动设置得更贴近公民生活

有些居民对社区活动不感兴趣是因为活动设置不切合居民实际,比如说在说普通话地区举办粤剧的表演,居民都听不懂台词,摸不透剧情的发展,自然就提不起兴趣了。因而在设置社区活动时一定要从居民的实际出发,以人为本,贯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访谈等形式对社区成员的兴趣爱好作广泛的了解分析,在组织活动的时候尽量满足到不同层次的人的需求。社区还应从自己的地域环境、历史文化、成员的文化价值取向等实际状况出发,形成具有个性的社区精神,并组织一些具有导向性的活动,寓教于乐,带动居民文化活动的整体提高。

3、提高居委会、社区居民素质

成立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主导的领导班子,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并选择有特长并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人进居委会,处理居委会的一些日常问题。进一步提高社区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理论素质和文化素质, 使社区干部在社区文化建设中, 形成一支思想政治素质高、业务素质精、领导能力强的社区队伍。对社区文化工作者队伍应实行“稳定队伍、提高素质”的方针,加强对社区文化的宣传,对居委会以及以下的各个组织进行培训,提高活动质量,提高社区的整体素质。

4、社区建设要量力而行

在建设社区文化时一定要正确理解社区文化建设,综合考虑社区的经济状况、地理环境、人员组成、兴趣爱好等各方面情况,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实际需要量力而行,切不可劳民伤财,大费周章摆花架子,搞形象工程,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甚至破坏。

5、大力加强社区的制度建设

因法制不健全而导致社区工作在运行时出现众多问题,要想消除因管理或者是机制上的漏洞出现的问题,就要健全社区的各种制度措施、管理措施和服务措施, 然后要严格规范各项制度措施的贯彻与执行,最后要建立健全社区建设的监督机制,为社区工作的开展形成良好的运行环境。良好的制度环境是社区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刘文娟.论社区文化资源的德育功能.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第21卷68期

王丽华.关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

02期

丁桂英.吴寿松.盛爱兰.金华市社区文化建设探析.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2 王艳艳.浅谈和谐社会建设中社区文化的建构.民主.2007年 02期

文化建设课题组.关于恩施州社区文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清江论坛.2006.3.

第五篇: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方法

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方法

目前,就我们农村基础教育来说,教师队伍建设急待加强。农村教师数量不足、素质偏低、结构不够合理、编制标准不够科学等问题比较突出,影响了教育的质量,因此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势在必行。

一、当前学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目前就我工作的地区而言农村教师编比适当。但教师队伍由五六十年代的民转公教师、六七十年代的中专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和八九十年代的新生力量三部分组成。其中80后、90后教师由于种种原因只占教师总数的25%左右。而75%的教师虽然对农村教育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然而这些教师接近50岁,这些教师中的部分教师知识结构跟不上新形势下教育教学的要求,接受新理念的能力也日渐下降,教学方法还是老一套,无法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教学质量低下。

2、专业人才奇缺。

农村学校的教师年纪都较大,多数是半路出家,没有受过严格的专业训练,文凭也多是通过函授学习取得的,没有对专业知识进行过系统的学习。特别是对音乐、美术、体育等科目几乎无法胜任。但是这些科目都要开设,既然开设了这些科目,就得有教师去上,结果,只能是应付教学。因此,农村小学没有什么专业教师,但是农村小学的教师什么课都得上,往往一个教师要拿语文、数学、音乐、美术、体育、科学、品德等五至六个科目,教学的压力可想而知。

3、外出学习、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不多。农村学校由于人手少,每个教师承担的课时多,加在外出的条件相当不便,因此,能到外地学习、取经的机会相当少。对新课改应接受的知识了解得不多,无法将新的教学理念融入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去。

二、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策略

1、加强师德教育,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广大教师要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与祖国发展、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其实现在农村教师的思想还是很单纯的,只不过是日复一日地简单重复着一件事情,生活圈子又小,没有什么文化娱乐,因此产生了职业倦怠,造成了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效率较低。加强对教师的心理疏导,强化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提高他们对工作的信心和热情,做到以人为本,相信通过努力,还是能帮助教师端正思想,让他们甘于在农村奉献自己的力量。

2、校本培训。提高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校本培训。农村地区学校分散,集中培训困难,培训经费紧张,任务繁重,而校本培训立足学校,教师全员参与,解决了工学矛盾,降低了培训成本,是较实际的教师继续教育方式。而且校本培训实效性强,能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师教学中的问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3、针对教学实践问题开展教育科研。农村学校应结合本校的教学实践,对教师进行有关教育理论和教育科研方法的培训,使农村教师认识到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是应用教育理论和方法反思和研究自己的教学实践,改进教育教学实践,提高自身素质的过程。

4、运用现代远程教育。现代远程教育既可进行学历教育,又可进行非学历教育。现代远程教育能够突破地域和时空的局限,快捷、高效地对农村教师进行培训。开展小学教师现代远程教育,是实现大容量、广覆盖、跨越式发展农村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有效途径。

总之,培训学习提高能力在自己,但新鲜血液的充实在于政府部门的决策。

下载浅析新形势下劳动竞赛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析新形势下劳动竞赛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劳动竞赛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劳动竞赛是调动广大工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企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方法。近年来,为开拓市场、提高经营效益,各家基层银行均结合实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劳动竞赛活动,并且......

    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机关作风建设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的思考(★)

    新时期、新形势下加强机关作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 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的思考 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机关作风建设是机关党......

    中国个人所得税税收制度存在问题及改进方法分析

    中国个人所得税税收制度存在问题及改进方法分析 本文作者:评职称论文360期刊网 网址:http://www.xiexiebang.com/ 摘要:要逐步完善个人所得税税制,建立起能够覆盖全部个人,综......

    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

    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四大问题: 1 )班级物质文化滞后。班级物质文化主要包括班级的教育环境布置、班级规划以及班级卫生状况等。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 " 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

    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润镇五爱小学 寇利娟一、存在的问题 小学数学新课程已实施了六年。六年来,小学数学教学已经从新课程开始实施时的兴奋转向冷静,从华丽走向......

    新形势下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新形势下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内容提要:近两年来,面对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和出现的新情况,农村信用社在信贷支农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改进和......

    谈现行成本核算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谈现行成本核算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摘要 随着企业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我国现行成本会计核算方法受技术性因素等的影响而面临新的挑战,我国现行的成本核算方法,经过......

    机械自动化设计与制造存在问题及改进方法

    机械自动化设计与制造存在问题及改进方法 摘 要:机械自动化设计与制造是科技不断发展的产物,将自动化技术应用的工业机械生产中,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而且可以为工业企业带来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