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精准扶贫的三个关键点
精准扶贫的三个关键点
2016年04月25日09:02
来源:学习时报
原标题:精准扶贫的三个关键点
建立精准扶贫识别机制
准确识别贫困对象。扶贫要精准,就必须先弄清楚贫困对象是谁,究竟有哪些人需要被纳入扶贫对象之中,解决这一问题的核心做法便是深入全县各乡镇,挨家挨户的调查了解情况。在了解情况之前应该成立由村委、“驻村工作队”和乡镇干部组成的联合调查小组,到每一个贫困户家中及其邻里亲友中展开调查、走访,并进行登记造册,不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不丢下一个贫困群众,做到“户有卡、村有薄、乡有册、县有档”,建立起贫困人口信息网络系统,并做好动态管理工作,每年根据扶贫对象发展实际,对扶贫对象进行相应调整,使稳定脱贫的村与户及时退出,使应该扶持的扶贫对象及时纳入,从而实现扶贫对象有进有出,扶贫信息真实、可靠、管用。
准确识别贫困原因。扶贫要精准,还必须找出各贫困个体的贫困原因。应该及时地对不同的贫困类型进行归纳分类,根据贫困原因、贫困程度“量身定做”扶贫脱困方案:针对丧失劳动力的百姓,通过低保或直接的社会帮助来保障其基本生活;针对劳动力少但学龄儿童多的家庭,通过加强教育培训来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针对农村贫困地区的青年劳动力,则通过创造更多的市场机会来保证其就业。这种缺啥补啥的工作方法真正实现了逐户落实帮扶责任人、帮扶项目和帮扶资金的精准目标,使得民众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切实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准确识别贫困标准。扶贫要精准,同样要确定合理的贫困标准,不能单纯以收入水平来衡量生活质量。以巫溪县为例,2015年县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了19687元和7121元,从绝对数额上来看,许多城市居民的收入要高于农村百姓的收入,但因为城区生活成本高,特别是一些城市住户受大病困扰,实际生活状况比农村百姓还要糟糕。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不能严格规定一个死标准,而是要充分发挥基层民主,透明程序、规范操作,把识别权交给基层群众,让老百姓按照自己的“标准”识别谁是穷人,在不同地区,合理科学布局不同的收入标准,建立一个多元化、自主性的贫困评价体系。
建立产业扶贫机制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优先培育重点项目。一般来说,贫困地区大都比较偏远,交通不便,工业生产较为落后,但在农业和旅游业上却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在精准扶贫工作过程中,应该着力找到适合当地发展的产业,以产业发展带动当地整体经济发展。以湖南十八洞村为例,该村充分利用自身特点,大力发展农村旅游、猕猴桃生产基地、当地特产出售等项目,当地居民受益颇丰,从这些项目发展中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加快整合社会资源,统筹推进扶贫工作。在推进扶贫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整合各种社会资源,积极争取各方支持。一方面,可以通过互联网、手机微信等新媒体持续、深入、全面宣传脱贫攻坚工作,营造出人人关心、支持脱贫攻坚的浓厚氛围,使各行业部门和社会力量拧成一气,共同参与到攻坚克难的实际工作中;另一方面,要不断探索农户与企业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按照“政府主导、企业经营、群众参与、收益共享、有偿使用、滚动发展”的运作模式,通过企业把农民的原料、土地、劳动力和市场、技术、资金等联为一体,实现农产品到市场商品的成功转变。
创新教育管理模式,实现自主就业创收。教育是斩断穷根的关键手段。提升产业劳动者的专业素质是实现永久脱贫的重要举措。一方面,推动教育资源向贫困乡镇倾斜,提高贫困乡镇的教育水平,加大农村边远学校投入;另一方面,推进贫困农户的技能培训工程,以村为单位开展乡村旅游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手工艺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等,让贫困户通过自己的双手实现早日脱贫,走向发家致富。
建立可持续扶贫机制
改善生态环境建设,为共同富裕创造条件。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一定要始终贯穿于精准扶贫的工作过程中,经济的发展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作为代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生态环境也是我们拥有的财富,而且不仅是当代人的财富,更是与子孙后代共同拥有的财富。如果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即使能脱贫致富,这种致富也只是一时的、是不可持续的,迟早我们会为此付出更大的代价。在精准扶贫工作过程中,不仅要完成脱贫致富的历史任务,也要保护好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切实做到生态保护和扶贫脱贫的“双赢”。
转变干部群众思想,让新贫返贫断绝后路。在全国部分地区的扶贫工作中,一些干部思想落后,认为扶贫就是送钱送物,在扶贫对象上不作具体细分,“撒胡椒面”,均衡用力;部分地区贫困群众也并不主动寻求发家致富,而是单纯地等待政府的相关救济。这些腐朽思想不转变,就会不断出现新的贫困户,脱困的民众也会再次重返贫困。为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必须不断革新思想观念,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对精准扶贫的认识把握,拒绝走过场、搞面子工程的假大空做法,展现出万众一心思扶贫、抓扶贫、干扶贫的精神气。群众也要自力更生,树立脱贫信心,拿出敢想敢干的毅力和决心,在精神上与贫困绝缘。
(作者系重庆市巫溪县委书记)
第二篇:找准精准扶贫关键点 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找准精准扶贫关键点 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深化双联精准脱贫典型材料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xx镇认真落实市委“深化双联、精准帮扶、责任到人、限期脱贫”的工作思路和“四个六”的工作要求,根据区委、区政府精准扶贫总体部署,把精准扶贫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履行主体责任,狠抓政策扶贫、产业扶贫和基础设施扶贫关键点,着力建立“五双”工作机制,形成了市、区、镇、村、组五级立体式全覆盖的精准帮扶工作体系,确保了精准扶贫各项目标任务的有效落实。我们的做法是:
一、狠抓精准识别关键点,着力落实各级帮扶责任
全镇现辖12个村,83个村民小组,4639户、16889人。按照对象精准的要求,我们通过认真摸底,精准识别,建档立卡,筛选确定435户、1538人为精准扶贫对象,全部由1名市级领导、27名县级领导、58名科级领导、144名副科级干部,共229人进行包抓联系。同时,根据区委、区政府总体脱贫目标和“十百千万工程”任务的要求,我镇提出2015年打基础,2016年实现整体脱贫目标,确定的西寨、观山口、丰乐口三个重点扶贫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全履盖。
为了有力推进各项扶贫措施和任务目标的落实,镇党委及时安排动员部署,层层传导压力,并结合实际建立了xx镇“五双”工作推进机制。
一是建立“双包挂”机制。全镇科级领导干部对12个村包村挂户,全程指导包挂村开展工作;镇村全体干部对83个村民小级包组联户,与市区帮联干部齐心协力共同开展帮扶工作。
二是建立“双方案”机制。镇党委立足实际研究制定了《xx 镇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方案》,从全镇的层面对精准扶贫工作进行安排部署;镇党委也组织各村按照因村施策、因户施法的要求,在区镇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经过村“三委会”充分研究论证,量身制定了符合各村实际的《村级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使村上进一步统一了思想认识,明确了工作任务。
三是建立“双承诺”机制。市区镇帮联干部就与贫困户对接确定的帮扶措施做出承诺,贫困户就落实扶贫措施和使用小额贴息贷款用途做出承诺,两份承诺上墙公示,做到了互相监督、互相促进。
四是建立“双公示”机制。全镇建立了科级领导包挂扶贫户工作进度日公示制度和各村小额贴息贷款发放、牛羊调引及新改建圈舍任务完成进度日公示制度,每天下午7点以前在全镇进行上墙公示,促使使每个科级领导干部带头抓落实、带头抓督查、带头抓进度,在全镇营造了比拼赶超的工作氛围。
五是建立“双考核”机制。镇党委将深化双联精准扶贫工作进一步细化分解,与各村党组织、村委会和镇属部门签订了单项目标管理责任书,加大了考核分值权重,层层靠实了责任,传导了工作压力,保障了精准扶贫工作务实有序开展。
二是狠抓政策扶贫关键点,着力落实各项扶贫措施
xx镇贫困面广,整体脱贫任务艰巨。特别是有的贫困户思想观念落后转不过弯子,有的因病因残劳动力少失去了发展信心,有的想发展缺资金又放不开胆子,致使市区非常好的到户扶持政策得不到很好的落实。扶贫攻坚成效如何,关键在干部能否主动作为、群众能否鼓足干劲。为此,镇党委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着力破解阻碍精准脱贫的的观念束缚、思想障碍和制约瓶颈。从思想发动上、人文关怀上、提振了贫困户脱贫的信心,帮助贫困户从思想上精神上首先实现了脱贫。通过深入细致地工 作,在全镇形成了“党员干部受教育、扶贫工作上水平、贫困群众得实惠、精准脱贫促发展”的深度共识。
通过落实,全镇435户贫困户计划新建圈舍69栋,改建圈舍128栋,调引基础母牛492头,调引基础母羊362只。目前已新建圈舍71栋,占计划的102.9%;已改建圈舍132栋,占计划的103%;已调引基础母牛520头,占计划的105.7%;已调引基础母羊410只,占计划的113.2%。有324户贫困户计划申请精准扶贫贴息贷款928万元,现已发放327户930.5万元,占计划的100.4%。全镇享受产业政策扶贫、贴息贷款扶贫的户有347户,其它88户通过劳务输转、种植高效田、低保等措施实现整体脱贫。
三是狠抓产业扶贫关键点,着力助推整体脱贫步伐
针对全镇地处祁连山脚下、水资源调蓄能力差、农业结构调整难、农民增收缓慢的实际,镇党委、政府充分利用当地海拔高、昼夜温差大的优势条件,规划制定了发展以李广杏为主的特色林果产业1万亩,以花卉为主的高效经作制种1万亩,以有机小米为主的小杂粮1万亩的“三个1万亩”的特色产业发展目标,以保障广大群众和贫困户持续增收。今年新发展李广杏2944亩,累计达到7300亩,发展花卉等高效经作制种7800亩,发展谷子等小杂粮950亩。特别是在林果产业发展上,为扩大我镇李广杏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成功举办了第一届xx李广杏招商推介会和采摘节,有效地促进了销售、稳定了价格,保障了群众收入。经测算,今年全镇人均来自李广杏的收入达到500元,来自花卉等高效经作制种的收入达到1000元。我们计划明年再发展李广杏3000亩,总体达到1万亩,积极联系种子公司,发展花卉等高效经作制种1万亩,同时,我们在认真总结今年200亩小杂粮试验示范基地对比成果的基础上,逐年扩大小杂粮种植面积,力争到2018年达到1万亩。这些特色产业的发展,为我镇贫困户按期实现脱贫、巩固脱贫成果提供了有力 保障。
四是狠抓基础设施扶贫关键点,着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镇党委以夯实发展基础,助力精准扶贫,造福子孙后代为已任,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建点扩面,年内完成小城镇主干道路铺油造面1.47万平方米,架设太阳能路灯96盏,村组架设太阳能路灯150盏,全镇硬化村组道路15公里,铺筑砂石道路5.1公里,修建渠道11.4公里,建设村容村貌整治示范点3个,修建组级文化室13个,投资1064万元的红山小学教学楼、师生公寓楼已竣工交付使用,全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条件得到了有力改善,为实现精准脱贫目标奠定了基础。
同时极争取将西寨、观山口、丰乐口等3个村列为全区精准扶贫重点示范村,力争2016年基础设施达到全履盖。今年面对贫困村林果基地道路交通条件差、道路不通畅的问题,经多次协调请区主要领导亲临现场办公,确定并重点实施了观山口村、观山村8公里的道路硬化工程,建成了连接2个千亩林果基地的林果运输大通道,解决了沿途3个居民点的道路硬化,1个居民点的整治改造,不但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还对进一步扩大林果基地规模,打造全镇生态农业观光、休闲采摘、生态文化旅游风情线创造了便利条件。
五是狠抓典型培树关键点,着力提高精准脱贫成效
镇党委始终把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培树推广典型作为助推精准扶贫的有力抓手。截止目前,全镇培育“各级领导以上率下、驻村工作队蹲点敬业、镇村干部爱心帮助、贫困户借势发展”等各类典型16个,涌现出了很多感人的情节。市政协成茂和副主席多次亲临动员、督查指导,百忙之中集中三天对全镇12个村及30多户贫困户走访了解,召开座谈会,为全镇精准扶贫工作指明方向。区委李效雄副书记带头为镇村产业发展及基础设施改善出谋划策、积 极争取,使观山口及观山村林果大道项目得以实施。区教育局杜建生局长为包挂户帮扶水泥5吨,空心砖300块,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增强了包挂户的信心和决心。致富典型上,上三截5组张本贵下决心脱贫,加大投入调牛2头、新建圈舍160平方米;红寺堡村5组陈国栋借势发展,调羊20只,调牛3头、不断扩大养殖规模;丰乐口村4组闫国林鼓足干劲,调牛2头,改圈60平方米,并硬化了院子,翻新了前门墙,家庭条件大为改善。驻村帮扶方面,区工会、区东苑学校、区教育局、区农牧局、区林业局、区工业园区等驻村工作队,长时间驻村蹲点,帮助村上宣传政策、发展产业、争取项目,帮助贫困户新改建圈舍、调引牛羊,发挥了很好的驻村帮联作用。
第三篇:精准营销的三个关键
精准营销的三个关键
引:“精准营销”这种有别于传统粗放型营销模式的新模式近阶段在烟草行业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毋庸置疑,精准营销是“营销上水平”的最直接体现,那么,实施精准营销需要重点把握哪些关键要领呢?如何真正发挥出精准营销的功效呢?本文就认为“精确的信息”、“精准的投放”、“精细的管理”这是成功实施精准营销的三个关键。
“精准营销”,即在精准定位的基础上,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起个性化的、一对一的顾客沟通服务体系,以实现企业可度量的低成本扩张之路。“精准营销”,有别于传统的粗放型营销模式,在消费者越来越讲究差异化、个性化、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下,传统的粗放型营销模式已经很难再满足于消费者的差异化、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企业需要借助日益发展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消费者建立起个性化、一对一的沟通服务体系。
“精准营销”,这种有别于传统粗放型营销模式的新模式具有三个层面的含义。第一个层面,即“精准”的营销思想。精准营销是建立在精准定位的基础上,这是成功实施精准营销的第一步。企业在实施精准营销时,需要对市场进行准确细分,找到企业的目标消费群体,只有事先对市场进行准确细分,才能保证企业的精准营销能够真正做到“精准”,才能真正对目标消费群体的消费行为进行精准衡量和分析,这是“精准”营销思想所要求的。第二个层面,即实施“精准”的体系保证和手段,且这种手段是可衡量的。精准营销需要企业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目标消费群体建立起个性化的、一对一的沟通服务体系。第三个层面,即达到低成本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目标。精准营销的目的是让企业以最低的营销成本赢取最大的收益,以达到低成本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目标,这也是越来越多的企业热衷于推行精准营销的真正原因。
在消费者越来越讲究差异化、个性化、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下,烟草企业更需要采用精准营销去做好重点骨干品牌的培育,去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差异化、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与此同时,做好精准营销也是烟草企业实施“按客户订单组织货源”的一个有效保障。“按客户订单组织货源”是国内烟草行业的一项重大改革,“按客户订单组织货源”摆脱了传统卷烟生产的浓厚计划经济色彩,做到了一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烟草商业企业如实提升零售户的订单,烟草工业企业按订单生产、备货,卷烟品牌实现优胜劣汰。而精准营销讲究的是精确的信息、精准的投放、精细的管理,精确信息是基础、精准投放是核心、精细管理是保障,这也实现了精准的货源投放,更有利于确保“按客户订单组织货源”的顺利实施。那么,实施精准营销需要重点把握哪些关键要领呢?如何真正发挥出精准营销的功效呢?“精确的信息”、“精准的投放”、“精细的管理”这是成功实施精准营销的三个关键。关键一:精确的信息
精确信息是基础。实施精准营销需要以事实为依据,需要有精确信息做为支撑,脱离了市场的真实数据或是曲解了市场的真实数据,精确营销只能变成一种无用的“空话”。在这个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的时代,谁为消费者想得更多,谁就能够成为市场的赢家。因此,企业需要去挖掘消费者的需求,分析消费者的需求。信息是市场的组成要素之一,只有精确采集信息,才能精准把握市场,才能精准把握消费者的真实需求。
那么,如何精确采集信息呢?具体来说,较为常用的信息采集方式主要有三种,即“实地调研”、“文案调研”、“特殊调研”。“实地调研”主要包括了拜访询问法、观摩法、电话沟通法、客户建议法、投诉分析法、消费者沟通法等,如“拜访询问法”这一信息采集的类型,客户经理在对零售户的拜访中,带有目的性地与零售户或零售户店里的消费者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了解到有用的信息,在询问的过程中客户经理需要注意沟通技巧和沟通时机的把握,注意避开零售户或零售户店里消费者的忌讳话题,以便能够获得零售户或零售户店里消费者的支持,做好有用信息的采集。“文案调研”主要包括了资料调查法、数据计算法等;“特殊调查法”主要包括了库存分析法、会议采集法等。其实,在信息采集过程中,采取哪种方式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要确保信息的真实、完整、客观、准确,真实、完整、客观、准确,这是信息采集工作的最基本要求。在信息采集工作过程中,我们不能凭经验、凭直觉出发,而是要以实实在在的数据来说话,要真正做到从市场的真实需求出发。只有精确采集信息,才能精准把握市场,才能精准把握消费者的真实需求。
关键二:精准的投放
精准投放是核心。精准投放是建立在精确信息的基础上,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系统分析,对市场进行有效的细分,再根据市场的细分有效组织货源,然后把组织到的货源相对均衡、合理地分配下去,实现货源投放与零售户经营能力的精准匹配。精准投放是核心,精准投放就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于消费者的真实需求。
举个例子,“中华”品牌在山西的精准投放策略。“中华”品牌在山西的精准投放策略可以归纳为三个词,即“卖给谁”、“怎么卖”、“卖多少”。“卖给谁”,在“中华”品牌适销零售户的甄选方面,山西省局(公司)与上烟集团共同商讨确立了“业态全覆盖、商圈抓特点、城网有倾斜、价值可衡量、操作分规格、量价控节奏”的原则。“怎么卖”,精准营销是订单供货的延伸,其核心是“烟草商业企业主动调控意识增强”。自开展“中华”品牌在山西的精准营销试点以来,山西省局(公司)就以“存销比”、“动销率”、“断货率”、“价格”、“覆盖率”等五个要素为核心,逐步摸索出一套多层面、差异化的货源投放动态平衡办法。“卖多少”,即一次批销量。山西省局(公司)旗下各市局(公司)根据商圈和零售户特点,结合历史销售数据和需求预测数据,确定一次批销量,并根据市场实时情况进行微调。同时,山西省局(公司)还组织专人分析研究社会库存指标,初步建立起综合考虑时间、区域、业态三个因素,基于一次批销量的“中华”品牌投放验证模型。
山西省局(公司)实施“中华”品牌在当地的精准投放策略是建立在精确信息的基础上。在实施“中华”品牌的精准营销之前,山西省局(公司)就对全省高档卷烟市场进行了调查,尤其围绕“中华”品牌的市场容量、消费对象、零售户态度、消费者认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信息收集,并借助电子化采集和人工采集两种方式的互为补充,确保采集到信息的真实、完整、客观、准确。在实施“中华”品牌的精准营销之后,“中华”品牌在当地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品牌形象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关键三:精细的管理
精细管理是保障。精准营销中的精细管理就是要确保精准营销的顺利实施,确保精准营销这枚“精制导弹”在发射过程中不偏离轨道,能够准确无误地命中既定的“目标”。一般来说,要做好精细管理还需要确保烟草工商企业之间、烟草工商企业与零售户之间、烟草工商企业与有关单位之间的对接、衔接、分工、执行、监测、考核得到有效的实施。
如在对某个重点培育的品牌实施精准营销的过程中,烟草工商企业就需要共同跟踪这个重点品牌在零售终端的销售活动,对这个重点品牌在零售终端的一些异常情况及时地进行改善,以确保精准营销的顺利实施。又如对某个重点培育的品牌进行精细考核,这就需要建立起适合于这个重点品牌培育的长效考核机制,这套长效考核机制的具体考核指标主要包括了品牌的“上柜率”、品牌的“动销率”、品牌的“增长率”等多项考核指标,目的就是为了实施精细管理,让品牌培育达到既定的效果。
如今,消费者的需求越来越讲究差异化、个性化、多样化,在这种发展趋势下,传统的粗放型营销模式已经很难再满足于消费者的这种需求,企业需要借助日益发展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消费者建立起个性化、一对一的沟通服务体系。同样,对于烟草企业来说,我们也需要采用精准营销去做好重点骨干品牌的培育,去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差异化、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与此同时,烟草企业在实施精准营销时,更需要讲究精确的信息、精准的投放、精细的管理,精确信息是基础、精准投放是核心、精细管理是保障,从而真正发挥出精准营销的功效。
第四篇:关于“精准扶贫”,你需要了解的十个关键点
关于“精准扶贫”,你需要了解的十个关键点
发布时间: 2016-03-03 15:57 25年前,我在中国福建省宁德地区工作,我记住了中国古人的一句话:“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至今,这句话依然在我心中。——习近平《携手消除贫困 促进共同发展》 2015.10.16
一、现状
“足寒伤心,民寒伤国。贫困及其衍生出来的饥饿、疾病、社会冲突等一系列难题依然困扰着许多发展中国家。”
“学习笔记”评述:
——从贫困人口的数量看,贫困人口仍然较多。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14年底,我国还有贫困人口7017万人。
——从贫困人口的分布看,都是难啃的“硬骨头”。经过多轮扶贫攻坚,目前的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角落里”——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偏远山区,无论采取何种扶贫方式,难度都比以往增加,不少地方面临“保护生态”与“加快发展”的矛盾。
——从贫困群众的诉求看,日益呈现多样化。一方面,我国扶贫开发已经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另一方面,“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社会”的要求也增加了扶贫开发难度。
目前,我国贫困地区发展滞后问题没有根本改变。在民生问题中,困难群体往往有更多更强烈的诉求,因此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扶。距2020年还有不到6年时间,要确保7000多万人全部如期脱贫,每年要减贫1200万人,每个月要减贫100万人,任务非常重。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人民幸福。尽管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缩小城乡和区域发展差距依然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全面小康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不能出现有人掉队。未来5年,我们将使中国现有标准下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是中国落实2015年后发展议程的重要一步。”
“学习笔记”评述:
减贫与发展是反映经济转型、社会进步的一面镜子,认识和掌握贫困化发生机理、演化特征及分布规律,是制定扶贫规划的重要依据。总书记明确指出,扶贫开发是我们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是最艰巨的任务。自己花精力最多的是扶贫,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日渐紧迫,“不容一个人掉队”的“全面建成”目标的实现与扶贫成败与否有巨大的关联。“精准扶贫”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迫切期待一系列“超常规”举措和政策“组合拳”取得看得见的成效。三、六个精准
“我们注重抓六个精准,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确保各项政策好处落到扶贫对象身上。” 四、四个施策
“我们坚持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 五、五种渠道
“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
六、十项工程
干部驻村帮扶、职业教育培训、扶贫小额信贷、易地扶贫搬迁、电商扶贫、旅游扶贫、光伏扶贫、构树扶贫、致富带头人创业培训、龙头企业带动。
“学习笔记”评述:
有些地方扶贫投入不少,但实际效果不佳,主要原因在于扶贫对象的精准性、因贫施策的科学性不够。而精准扶贫,正是扶贫工作科学性的体现。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制胜之道也在于精准。“六个精准、四个施策、五种渠道,十项工程”,就体现出精准扶贫中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和更加的行动。贫穷是一种系统性弊病,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都要提高精准度,找到“贫根”,对症下药,靶向治疗,扶到点上、根上,才能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理解“精准扶贫”的要义,用我们老百姓的话,就是“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其中,精确识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前提,扶贫工作要到村到户,首先要了解哪一村贫,哪一户穷,摸清底数、建档立卡,被称为精准扶贫的“第一战役”。2014年全国共识别贫困村12.8万个、贫困人口8800多万,并录入扶贫业务管理系统。信息化、动态化管理,为实施精准扶贫打下了坚实基础。
七、多元主体
“我们坚持动员全社会参与,发挥中国制度优势,构建了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形成了跨地区、跨部门、跨单位、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主体的社会扶贫体系。”
“学习笔记”评述:
众人拾柴火焰高。我国已将每年的10月17日设为“扶贫日”,不少人将“1017”谐音为“邀您一起”,意在最广泛地动员社会力量投入扶贫济困工作。目前,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互为支撑,拓展着全新的扶贫格局。从各方“单打独斗”到整合资源“握拳出击”,这也是精准扶贫思维的重要体现。从各地实践看,在吃透当地情况的基础上,搞对症下药、靶向治疗,常常成效更加明显。以政府一元主体为核心的扶贫计划往往多依赖于行政力量,搞大水漫灌、一刀切,从而忽视市场与社会,群众不但没有富起来,大量的投入还打了水漂。精准扶贫的思路动员了我国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广泛参与到扶贫的行列中来,开创了多维联动的社会扶贫新格局,真正反映民情民心,将脱贫致富带入到寻常生活中。
八、管理
“我们坚持中国制度的优势,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一起抓扶贫,层层落实责任制的治理格局。”
“学习笔记”评述:
我国自1986年起开始设立贫困县,旨在集中资源扶助最贫困的地区。然而,在原有考核机制下,为争取政策扶持,部分地区出现了“哭穷”争戴“贫困帽”的现象。为创新扶贫县考核机制,2014年中组部、扶贫办印发了《关于改进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工作的意见》,全面推进扶贫县考核、约束、退出三项机制改革。国务院扶贫办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建立贫困县约束机制的文件,对贫困县必须作为、提倡作为、禁止作为等事项作出了明确规定。在退出机制上,扶贫办会同有关部门进行了调查研究,河北、贵州、甘肃等省份制定了贫困县退出标准、程序、奖励办法和脱贫时间表。
正在编制的“十三五”规划将把扶贫开发放在重要位置,从顶层设计着手,谋划了一整套制度保障,尤其强调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充分调动各级党委政府主动作为抓扶贫。除地方政府外,规划还拟对行业部门的扶贫责任做出明确要求,今后行业部门扶贫工作将不再是“可有可无”的“顺手之举”,而是有一系列制度体系予以监督保障。
九、扶志与扶智
“我们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把发展作为解决贫困的根本途径,既扶贫又扶志,调动扶贫对象的积极性,提高其发展能力,发挥其主体作用。”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学习笔记”评述:
扶贫扶贫,关键是一个“扶”字。给钱给物,只能解一时之困,合理安排扶贫项目和扶贫资金,恢复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才能断掉穷根、开掘富源。贫困人口致贫原因各不相同,有的读不起书,有的看不起病,有的住危房,有的没有劳动能力,有的缺乏启动资金,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诺贝尔经济奖得主安格斯·迪顿认为,没有国家与积极活跃的公民的有效互动,就很难形成战胜全球贫困所需要的增长。精准扶贫不是强行脱贫,而是要拔除贫根。用科学的态度营造起扶贫扶志扶智的制度环境,转变一些地区“等靠要”观念,才能解决“人的素质性脱贫”问题,引导民众主动参与乡村建设。说到底,扶起贫穷的人们,最终是要让他们自己站立。精准扶贫摆脱了以往社会保障制度中被动盲目投入的趋势,政府着力于建设一个环境,培育脱贫的能力。
十、展望
让精准扶贫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学习笔记”评述:
总书记在听取云南和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时均指出,守住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培植后发优势,奋力后发赶超,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在精准扶贫政策影响下,贫困地区的人口红利、改革红利和开放红利正在逐步释放,人力资源的运用,改革开放带来的新技术都在刺激着贫困地区在经济结构和产业调整上找到新的“效益生长点”。
随着扶贫工作进入冲刺期,单纯依靠一个政策、一项举措让上百万人脱贫已不现实,扶贫政策边际效应不断递减。顺应这一趋势,针对不同致贫原因分类施策,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职业技能培训、整村推进、易地搬迁、保障兜底等举措将成为扶贫开发工作“主轴”。而这些举措的实施,将形成巨大的规模效应,给中国经济下一步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第五篇:学丰田的三个关键点
学丰田的三个关键点
文/ [日] 佐佐木元
译/胡光书
现在,中国企业对丰田生产方式的研究如火如荼,但丰田生产方式却在99.9%的企业无法扎根,为什么?
在近两年半的时间以来,我每个月都要来中国,跟中国很多企业的经营高层进行沟通和交流。和他们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每个公司都在分析因果关系,然后再从手 法、技法上寻求问题的解决。他们希望通过制定一些规则、制度、规章、手册、标准等等这些东西,来解决企业现实存在的问题。但是实际上不管你制定什么样的规 则、规章、制度、手册、标准,如果不能明白“造物即造人”的真理的话,问题是不可能得到根本性解决的。
解决问题的“型”——模式
在日本制造业企业里面,一直有这么一个理念或者信念,就是“造物即造人”。而中国的制造业企业作为产品制造的企业,对于如何制作产品抱有非常大的兴趣,但是对于如何造就人才、培养员工却没有过多的思考。
“造物即造人”,就是在制造产品的过程中培育员工和培养人才,这种理念背后的东西是什么?首先它意味着培养能够进行实践活动的员工和人才,这个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行为的过程,一个是沟通的过程。
在中国制造业企业,如果真正想让企业的生产、经营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应该去思考一下如何改变行动层面的东西,企业的领导行动是什么?如何改变员工?我们可 以这样去认识:思考的流程相当于一个“形”,包括外在的表象、形式。而行动的流程,首先需要“刑”,它是制度、规范,但这些仍都是外在的,不是根本的。只 有在“刑”下面加入土壤,也就是企业的风气、文化,成为“型”,才能构成一种有文化底蕴的行为模式。三者之间由表及里递进,但只有到“型”,才形成质变。借用中国传统思想里面的表述方式:上面的形与刑是阳,下面的土是阴,阴阳合二为一,就成为一个活生生的有个性的生命体。
那么,引导 “型”这种模式的是什么?我认为首先是目标。目标、计划和预算,是让这个“型”不断运转起来的重要原动力。我们如果把一个企业比作一辆行驶的 汽车,目标就是它的发动机,计划就是它的变速箱。变速箱里面有各种各样的齿轮,在计划的变速箱里面,有各种各样尺寸大小的PDCA(P(Plan)计划; D(Do)执行;C(Check)检查;A(Action)处理)齿轮。日常管理的齿轮每天都在运转。每个月进行一次月度结算,一个月就有一个PDCA的 循环。目标和计划是联动的,而且这个计划一定要随着外部各种因素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我认为预算就是这辆车的燃料。
也就是说,引领一个“型”的模式向前不断发展的,就是目标、计划和预算。通过它的引领,在不断往前发展过程中按此思路进行各种各样问题的解决。从这个思路上来讲,我认为中国企业所需要解决的(或者所面临的)问题,非常非常多。
我们的目标是否都能够渗透到一线每一个员工的作业里面?说到计划,我们的营销计划、采购计划和生产计划,它们三者之间是否非常贴切或者默契?部门和部门之 间是否没有高墙壁垒?预算应该是推动业务向前发展的动力之一,而中国企业的预算经常是由上往下分配给各个部门,各个环节,或者说强加给下面的各个部门、环 节的,并没有成为推动企业现场的各个部门、环节之间进行业务活动的动力。
改善,与现金流直接相关
现在对丰田生产方式的研究可以说是如火如荼,但如果将丰田生产方式在盈亏平衡表的范畴之内进行讨论,我们得不到任何答案。我希望大家能够这样去理解:我们 的改善活动的成果实际上是直接和现金流结合在一起的,或者是联动在一起的。但是,现在绝大多数企业还是从盈亏表上来看一个企业的状况。而实际上,报表上的 收益和利润,是通过贷款生产大量的库存,然后将成本摊平到库存上之后,算出账面的利润的。许多企业应该都存在这种状况:一到年底就发现仓库里面的库存非常 多。为什么会将库存增大呢?就是为了获得账面的利润。但是,库存增加的情况下,借贷对照表看起来就非常难看了。我希望大家能够认识到一点:对一个企业而 言,成本和费用是不同的概念!你只要生产产品就会发生成本,但是只要产品没有卖出去,它就不能够转变为费用。你生产的越多,只要没有卖出去,借贷对照表就 越难看。
所以,企业的改善活动一定要从现金流的角度去看待。但是全球制造业99.9%的企业对此的认识是错误的,因为目前应用的管理会计与准时化生产,是无法联动或不相关的。
时间,TPS的核心要素
企业在进行改善时,离不开缩短周期时间和减少库存这样的大课题。现在很多企业都在强调要缩短过程周期时间,要减少库存,要将各工序之间的滞留时间减少或者 排除掉。但是,我们所改的就是等待加工的时间,等待搬运的时间,形成批量的时间,或者是设备保修的时间,或者是进行返工的时间等等。但这些本来就没有计算 入目前管理会计成本之中,也就是说改善的活动在财务上是不能够得到评价或者反应的。因此不管你怎样改善,在目前的财务体系上都没有意义。
基于上述情况,我们就没法讲清为什么要缩短过程周期时间?没法讲清它的本质是什么?而改善活动本身,实际上就是如何防止现金流出的活动。当你防止了现金流 的流出时,你的自有现金流就会增大。因此我们一定要很好地去认识、理解过程周期时间的概念。过程周期时间是什么概念呢?很多人单纯地认为它就是一个时间的 概念或者时间段的概念。实际上它应该是物料数量乘以单价,再乘以它在加工过程中所经过的时间。
也就是说在丰田生产方式中,时间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概念,是非常核心的一个要素。这样,成本的计算就从原来的二维转向三维,就是物料数量乘以单价再乘以时 间。而用时越少成本则越低。在用时少的情况下,企业运营的速度也更快。而高速度运营的情况下,我们所能够获得的营收就会非常大。如果不进行思路上的根本改 变,就无法理解和认识丰田生产方式。
所以,丰田生产方式不能够在各个企业得以扎根,不能够稳定和固化下来,就是因为在成本计算方面的这种错误的方式,不能够反映它的本质。如果企业的高层不能够从三维的角度认识成本,仍然是二维思路的话,那么丰田生产方式就不可能在你的企业里扎根、固化。
二维的计算方式造成实际成本比标准成本高,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让它靠近标准成本呢?很多企业采取了外包、裁员,设法降低采购价格等方式来应对。本来就是一个错误的命题,却要想方设法给出一个正确的答案,这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