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时期扶贫开发需要关注和研究的十个问题
新时期扶贫开发需要关注和研究的十个问题权威言论 刘 坚 约2352字近几年尽管大家对扶贫开发工作很重视但社会上也确实存在着对扶贫开发有所放松的苗头和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呢 第一是对扶贫开发任务的艰巨性缺乏认识。扶贫开发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一些特困地区依然非常贫困解决这些地方的问题难度很大。再则是刚刚脱离贫困的人口有很大的脆弱性稍有变故就会返贫。有些同志对这方面的情况了解不多、不深。第二是对扶贫开发的目标缺乏全面的理解。我们扶贫开发的最终目标不单纯是解决温饱或者叫饥饿问题而是要实现小康目标要实现社会的公平这将是一个长期的工作。扶贫开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贫困地区是全面建设小康的重点和难点。扶贫最根本的目标是解决社会公平问题。贫困的“贫”字为什么上面是个“分”下面是个“贝”啊就是要解决经济分配的问题“贝”就是钱就是个经济问题。我们一定要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有的同志认为现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了没有必要再搞扶贫开发了。实际上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进行扶贫开发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不是相互替代的关系。我们对大多数贫困户一方面要采取社会保障制度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另一方面要继续通过加大扶贫开发力度解决他们的致富问题。通过和省、市、县政府和有关部门同志们的座谈大家在一些大的问题上的看法非常一致都认为要把扶贫开发摆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要始终坚持开发式扶贫不动摇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全面发展”。对开发式扶贫的“一个瞄准、三项重点”大家觉得成效是显著的要继续坚持总结经验狠抓落实。当前扶贫开发要进一步关注和研究以下一些问题 第一扶贫资源要进一步向重点地区倾斜。一定要进一步把资金和各种力量更加向贫困边区、贫困山区、贫困库区倾斜要紧紧瞄准这些贫困地区。要把分散的资金捆绑得更紧发挥它的乘数效应、叠加效应要紧紧瞄准我们的对象。对重点贫困地区如何集中力量搞建设广西自治区“东巴凤”东兰、巴马、凤山三个县大会战的做法值得借鉴。广西自治区党委、政府集全区之力由扶贫办统一协调组织花了两年半的时间会同各方面力量集中投入21亿元在3个县实行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完成了75000多个项目有效改变了县乡面貌缓解了贫困状况拉动了经济发展。他们的主要做法就是自治区和市县的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主要负责同志亲自协调统一各方面的认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做到“统一规划、突出重点用途不变、渠道不乱各负其责、各记其功。” 第二要坚定不移地抓好整村推进、培训转移和产业化扶贫三项重点工作。整村推进不但是扶贫开发的好形式同样是建设新农村的好平台、好抓手、好形式。已经实施整村推进的村产生了明显的示范作用。实践证明这是个好办法。整村推进一定要各个部门联合来抓要充分发挥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协调作用首先要在计划、规划上提早做准备明年的计划今年就要谋划。“雨露计划”和产业化扶贫是“一体两翼”中的两项重点工作要继续抓好。第三要紧紧瞄准贫困群体。我们一定要瞄准贫困群体实行区别对待工作要过细操作要公开透明。第四要重视对农民工的培训和管理。这要作为农村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农民工非城非乡有许多新的情况。要重视研究这方面的新情况、新问题。比如培训、维权、子女教育、老人的问题、夫妻和睦问题、伦理道德问题这些都是涉及社会稳定、百姓生活的民生问题。第五关注和研究今年的淮河洪涝灾害对贫困人口的影响。2003年全国贫困人口增加了80万主要是洪涝灾害后返贫人口增加。今年的情况如何要密切关注。第六要重视贫困地区的观念改变和文化道德扶贫的问题。贫困地区要转变观念需要走出去、引进来需要加强文化道德的教育。一个地方文化精神的东西非常重要。当前影响农村和谐的除了我们讲的贫富差距大之外还有文化、道德、社会风气等方面的问题如农村经常碰到的夫妻之间的矛盾、邻里之间的矛盾、婆媳之间的矛盾、基层干部和农民的矛盾这些问题怎么解决怎么把总书记讲的新的和谐观、新的荣辱观融入新农村建设中去这是一个新的课题。扶贫问题不完全是钱的问题还有班子问题、观念问题、文化道德教育和人的素质问题等等。第七要探索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促进扶贫开发。贫困地区的面貌最终要靠这个地区的农民自己来改变。近几年来我们基层干部的配备出现了一个很大的变化文化素质上有了很大的提高。支部书记、村主任包括妇女主任一是有文化二是许多都成了村里致富的带头人。支部书记、村干部先富起来很好但不能仅仅自己富起来更要带动村里的人富起来。建立合作经济组织是一种好模式。第八如何搞好小额信贷要研究可行的办法。农民贷款难特别是贫困农民贷款难是个共性的问题要探索解决问题的路子。去年开始我们与财政部共同在全国开展了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此事意义深远希望大家认真抓好。第九要从宏观层面研究中国的扶贫问题。比如说生态补偿问题区域发展的功能定位问题。许多省包括市、县的发展规划雷同性很强。要从宏观层面定好位然后研究配套的政策。第十要重视社会扶贫问题。动员社会力量不仅仅是扩大扶贫资源问题而是一个促进社会和谐的问题是为贫富两个阶层搭建桥梁、寻找共同语言的问题。对社会扶贫我们要有更好的机制、更好的政策、更好的氛围。本文节选自刘坚同志7月11日—13日在河南省调研时的讲话题目系编者所加。责任编辑王建平
第二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需要深入学习研究的十个问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需要深入学习研究的十个问题
李慎明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这是党的十六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不仅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共产党执政党建设理论,而且已经并将继续对当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全面进步产生重大而深刻的影响。
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党的十六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境界。《决定》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现实与理论问题,值得我们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进一步研究阐释。
1.《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本质属性与邓小平同志所说的“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什么关系呢?能不能说,“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而社会和谐则是这一本质的外在表现或体现。在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征程,就是不断实现社会主义内在本质并不断体现社会和谐外在特征的过程。
2.《决定》指出:“新世纪新阶段,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决定》又指出:“特别要看到,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为什么说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进入了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所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挑战都是前所未有的?这些机遇与挑战都表现在什么地方?如何理解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的四个深刻变化?我的理解,这是一篇大文章,必须好好做。我认为,我们之所以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关键时期所面临的所有的机遇与挑战,千言万语,归根结底,都是我们“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所决定的,都最终表现在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能否有机、有效的结合上。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与四个深刻变化,其基础主要是表现在经济方面。从国外说,主要体现在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特别是从2007年起,我国将全面入世,并全面履行我们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承诺;从国内看,主要是经济基础的变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对形势的分析与判断,应主要放在经济方面,从经济这一基础与事实出发,对形势的分析与判断才能准确、科学。
3.《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这一目标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党的最低纲领、与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这一党的最高纲领是什么关系?《决定》又指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如何理解社会和谐这一目标与富强、文明、民主这三个目标之间的关系?我认为,社会和谐这一
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与我们党的其它奋斗的目标,是一个有着内在统一、有机联系的但又有不同内涵的目标。全社会最高和最终的和谐,则是我们所不懈奋斗并最终必然实现的共产主义社会。社会的最终、最高的和谐,决不仅仅是我们的价值目标,而是我们必然实现的最终社会形态。
4.《决定》指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一主要矛盾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一基本矛盾是什么关系?我认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将长期存在,但在无始无终的历史长河里,这仅仅是特定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上的特定历史现象;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决定的,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表现。但是,这一主要矛盾也并不排斥如城乡、工农、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甚至在一定范围内阶级斗争等其它次要矛盾的存在。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一基本矛盾则是贯穿于人类社会,其中包括社会主义这一社会形态的始终,这一基本矛盾的存在、发展与解决,则是推动社会不断前进的动力。
5.《决定》指出:“我们党要带领人民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如何理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之间的关系?能不能说,从一定意义上说,正确处理这一关系,主要就是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为了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这一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就是为了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一基本矛盾中,特别是人与人的关系中收入分配差距等方面出现的新情况与新问题,就是要在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坚决纠正各级领导干部以GDP增长为中心的不正确的政绩观,并真正转到坚持以人为本和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思路和轨道上来。
6.《决定》指出:“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上述六个矛盾和问题中,矛盾的性质是不是完全相同?能不能这么理解,前四个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第五个问题是人民内部矛盾与敌我矛盾的交叉,而第六个矛盾是敌我矛盾?可以不可以这么说?我们的社会性质不仅是社会主义社会,并且依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个有阶级且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里,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依然存在,并还可能在一定条件下激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题目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但也不可忽视敌我矛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正确区分与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7.《决定》指出:“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什么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我认为干部群众最关心的热点比如“一大二难三高”,即收入分配差距大,说真话难、反腐败难,教育收费高、看病收费高、买房价格高等问题,就属于这方面的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给人民群众以感受真切的权益,就会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迈进了一大步。但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一些根本的外在条件,这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这一基本路线,就是要坚决贯彻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在党的领导下,搞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这四位一体的建设。在党的建设领域,始终坚持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和纲领不动摇,切实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在经济领域,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我的理解,这也就是真正坚持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在政治领域,真正实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相统一。在文化领域,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指导地位,反对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社会领域,真正落实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
8.《决定》指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加强收入分配宏观调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促进共同富裕。”这里实质讲的仍然是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究竟是效率优先还是公平优先,这已经争论很久了。有的说,发展是硬道理,应该始终强调效率优先;也有的说,过去经济不发达时,应该强调效率优先,现在经济已经有了极大的发展,应该强调公平优先。我认为,这两者并不矛盾,是辩正统一的,是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关系,举个可能不太恰当的例子:鸡和蛋哪个优先?不能把二者对立起来、割裂开来理解。只有提高效率,才能为实现社会公平创造条件;只有实现社会公平,才能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极大地提高效率。另外,更加重要的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永远不变的根本宗旨,也只有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才能从根本有了效率之源。不知这样看问题,能否解释清楚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我是这样看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有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我们才可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最基础、最重要的社会的第一次分配中,做到效率与公平的同时兼顾,而不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也只有我们在社会的第一次分配中,做到了效率与公平兼顾,才能为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打下一个根本的基础。第二、第三次分配只是也只能是作为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必要补充。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特别是基本工农群众都能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从而逐步达到胡锦涛同志所说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程也确实表明:在人均GDP达到1000至3000美元的阶段容易进入动荡时期。但有人把这一现象绝对化,认为在这一阶段就必然会出现各种大的社会问题。我认为,这种观点值得商榷。让我们来看以下事实:前苏联1950年的人均已达到2834国际美元(国际美元是一个假想的货币单位,实际上就是购买力平价。它更能反映各国人均的实际生活标准。以下数据系英国经济学安格斯·麦迪森用国际美元所作的统计。),1973年为6058国际美元,1990年为6871国际美元,1998年为3893国际美元。而前苏联是在1990年前后达到6800多国际美元时发生巨大灾难的。日本1890年时达到1012国际美元,1957年达到3138国际美元。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泰国等国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已达到1000国际美元以上。这些国家并未发生大的社会动荡。我认为,在中国,只要坚持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可以避免动荡。相反,倘若搞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根据中国国情,迟早必然发生重大的灾难。正因如此,胡锦涛同志在讲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特别强调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至少有这样两个基本要义:一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二是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
9.《决定》指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如何认识胡锦涛同志所反复强调的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与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我认为,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是对全体共产党人的要求,而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主要是对全体人民的要求。
10.《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论断,我们应该高度重视。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党的领导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没有党的坚定正确的领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根本无从谈起。为什么关键在党呢?我认为有五点,一是关键在于我们党的自身的先进性。因为我们共产党是领导党、执政党。我们党只有首先抓好了自身建设这个主体,才能抓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这个客体。二是关键在于党的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本领。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这仍然是一条没有过时的真理。各级干部应该理想正确、信念坚定;出以公心、不谋私利;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艰苦奋斗、真抓实干。有了这样的好干部,党的各项制度和国家的各项法规,才能真正落到实处。三是关键在于党的理论的正确,这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毫不动摇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既要一脉相承,又要与时俱进;对二者决不可偏废。四是关键在于充分发扬党内民主。这不仅仅是一个工作方法问题,也不仅仅是手段或目的问题,说到底,它涉及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真谛唯物史观问题,是人民创造历史还是英雄创造历史的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的事,没有全体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只能是一句空话。从一定意义上讲,发扬党内民主的关键,就在于坚决贯彻胡锦涛同志最近所反复强调的“要讲真话、实话、心里话”;只有营造讲真话、实话、心里话的氛围,建立健全并落实讲真话、实话、心里话的制度,充分发展党内民主就有了根本的前提和保证。五是关键在于不断提高党驾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能力。这是党的先进性的外在表现与本质体现。党要管党,搞好自身的建设,但同时党也要执政,并执好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征程中,要进一步搞好党政职能分工,决不能以党代政;同时也必须进一步加强党的政治、思想、组织的领导,加强对路线、方针、政策方面的领导。(本文是作者2006年11月8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学者学习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座谈会上讲话的摘要)
第三篇:新时期农民收入问题研究综述
新时期农民收入问题研究综述
[摘要]农民收入是农民问题中最根本的问题。在新时期,如何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切实解决好农民增收问题,是中国农村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一大课题。文章对近年来学界对农民收入问题研究作一系统综述,并指出当前农民收入增长遇到的新问题和不断显现的新困局,原因在于缺乏根本性、全局性和长期性的多元化农民持续增收机制。
[关键词]农民收入;研究综述;可持续增收
[中图分类号]F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3)03-0099-03
一、关于农民收入问题的总体认识
毋庸置疑,自1978年以来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农村改革,开启了中国农业发展的历史性契机,它不仅突破了传统农业体制的束缚,而且实现了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农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有力地保证了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更是支撑了中国经济的快速持续增长。但自1980年代中后期以来,农民收入增长开始变得缓慢,甚至还出现了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2003年高达3.23:1,之后虽有所缩小,其幅度很小且有反复。当前农民切实可行的增收之策大门正处于关闭之中,增收的空间日益变窄,形势不容乐观,2006年达3.28:1,2007年城乡收入差距继续扩大,高达3.32:1。最近几年,城乡收入差距虽在缩小,但仍保持在3倍以上。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1年城乡收入差距为3.13:1,农民收入问题仍非常突出。
不可否认,当前农民增收难的问题在中国是客观存在的,中国农民收入问题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民收入绝对水平较低;二是增长速度缓慢;三是城乡差距加大。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将会严重危及到农村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毋庸置疑,农民是中国人口最多且占总人口比例最大的一个群体,如果农民发展水平过低(收入少、负担重等),与其他阶层差距过大的话,农民的不满就会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来。农民收入问题无论于农民自身还是于国家发展都有根本性的影响。就农民与国家的关系而言,在中国,没有农民的持续发展就不可能有国家的稳定发展;农民发展状况的好坏,必定会对中国政权基础稳固与否产生直接影响。国外文献研究早就显示:农民收入低且不稳的这种状况,不但是发展中国家的难题,而且是发达国家的难题,更是现代国家发展中存在的一大难题。这对中国来说,不仅是当前紧迫而繁重的任务,而且是今后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仅是农村工作的基本目标,而且是整个经济工作的重大课题;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
当前,不管政界抑或学术界都一致承认“三农问题的根本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特别是近年来,中央连续下发有关“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更是凸显了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就相关研究文献而言,具体集中在:一是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因素分析。二是农民收入增加的途径思考等方面,既有宏观层面的理论性政策研究,也有微观层面的实证性分析。
二、关于制约农民收入的因素研究
就农民收入增加缓慢这一社会经济现象,理论界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认为阻碍农民收入增长的制约因素是多方面的。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1)以陈锡文、张秀生等为代表的制度性因素观。陈锡文分析指出农民增收缓慢的问题,不仅有农产品市场不健全和非农就业难度加大等表层制约因素,而且还有制度等更深层次制约因素,制度因素是导致农民收入增长率下降的根本原因。张秀生等则从制度视角,围绕土地制度、税费制度、金融体制、公共品供给体制、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指出当前农民增收缓慢的成因,认为中国农村的制度缺陷是阻碍农民增收的关键因素。具体来说,一是在宏观上缺乏制度的外在推动力;
二是在微观上缺乏内在的创新力。(2)以吴敬琏、温铁军为代表的资源性因素观。很多学者借用罗格纳·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来解释中国农民收入水平低的原因,这就是中国农民长期处于低收入状态的“资本积累的循环集”原因。吴敬琏认为当前农民增收难的根源是农民总体太多,农村资源普遍匮乏,并指出农村人力资源的质量低下是农民收入增加的“瓶颈”所在。温铁军分析认为,中国农村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现实与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体制共同导致了农民贫困。(3)以朱明侠、胡晔为代表的结构性因素观。在朱明侠等看来,农业结构不合理是影响农民增收的首要因素,当前农业结构问题主要表现在农产品名优产品比例低、产品标准化和品牌管理滞后、区域特专产品比较优势不明显等方面。胡晔也认为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产品由于结构性过剩,势必造成低档次上的过度竞争,农民收入也只能是处于徘徊不前的状态。(4)以柯炳生为代表的综合性因素观。柯炳生分析认为造成中国农民收入低的原因很多,但将农民收入问题简单化地归结为就是体制问题或政策问题是不全面的,我国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城乡分割政策,这是造成城乡收入差别的最重要原因,但体制问题并不是全部原因,制约中国农民收入问题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是多种因素的综合反映,是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国民经济结构、农业内部结构、体制与政策原因、农民本身素质密切结合在一起的。
三、关于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研究
梳理已有的如何增加农民收入的理论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几种代表性观点:(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论。这无疑是被众多学者较为认同的观点,具有较大的代表性。最典型的就是以吴敬琏为代表,认为通过工业化与城市化来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从而增加农民的非农收入。持这种观点的论者认为中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工业化,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减少农民,把农民转移出来,即农村人口就业的非农业化,或称“农民的非农工业化”,使农民能够“就业最大化”,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这才是今后一个时期农民收入增长的方向。这种观点在近年来更是得到进一步的论证,比如蔡昉研究指出,在20世纪80年代,农业和农村政策对农民收入增长有重要的影响。而进入1990年代之后,农民收入增长的源泉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新的经济增长和发展阶段上,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如工业化和城市化、财税政策、信贷政策、贸易政策等)对农民收入增长尤为重要。就目前而言,农民增收问题已经从本质上演变为农民非农就业问题。因此,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就要统筹劳动力市场,真正实现农民平等的主体地位。刘明国等指出,中国农民想凭借人均大约2亩的耕地来解决农民持续增收问题,这应该是不切实际的。而要彻底地解决中国农民收入低的问题,根本道路就是积极推进农民非农就业和大力发展农村工业。(2)市场化论。持这种观点的论者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就要立足于市场,农民应该成为一个平等的经济主体,主动去适应市场,通过加大农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以提高农业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这是农民增收的前提条件。蔡昉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农民增收问题是与市场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因此,国家要积极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的市场环境,大力支持农民进入市场,熟悉市场,最终提升其竞争力和增收能力。张永林等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经济多样性和产业化所产生的资源循环和创新是解决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加收入的源泉。(3)制度创新论。周其仁是产权制度改革论的典型代表,认为要增加农民收入必须从产权界定问题寻求突破,如政府要永久地废除一切农产品市场的行政命令;废除“民土变国土”的城市用地制度;在村庄一级要做到“政经分开”以明确“集体产权”。张秀生等认为,要实现农民收入快速持续地增长,必须进行制度创新,积极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的制度框架。温涛等专题研究了农村金融体制的创新,提出通过金融发展抑或是农村金融发展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从而实现农民收入的增长。(4)加大资源投入力度论。林毅夫指出国家应加大财政支农的力度来促进农民收入增长,通过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大力开展新农村建设;王春超认为提高农村人力资源质量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
途径,在理论上提出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着眼点应是对现代生产要素和人力资本的投资。温涛、王煜宇对农业贷款和财政支农投入与农民增收的关系作了深入的实证分析,认为只有农业投资的增加才能够推动农民收入的增长。也有学者研究指出要加大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5)综合推进论。柯炳生认为解决中国农民收入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农民自身的努力,而且更需要各级政府的大力帮助。就政府而言,需要从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外流动、提高农村人口的基础教育水平、改革农业补贴政策、完善土地管理政策、完善市场与农民组织政策、改革农村金融政策、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政策、建立农村社会保障政策等方面综合推进来切实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张红宇研究指出要实现农民不断增收,就必须从农业、非农业和农业外部环境等三方面来综合考虑,牢固树立起可持续的、统筹兼的和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四、农民收入问题研究的总结性评述
上述的研究涉及到了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学科,无疑拓展了农民收入问题的研究领域,这对深化农民收入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文献梳理后,我们发现鲜有用可持续发展理论来审视农民收入增长问题,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而在当前农民收入增长方式已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发展的情况下,农民固有的局限性则表现得更为明显,这些局限性包括农民自身素质、环境与资源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等多个方面,因此,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克服这些局限性,对于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地增长,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目前而言,中国农村已经总体上实现了小康,并将快速地进入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农民收入增长的新困局也在不断显现,农民增收的道路也非一帆风顺。蔡昉指出,在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业经济的比重持续下降是一种历史必然现象,由此而造成农民收入低下的问题只能是通过劳动力市场的调节才能得到妥善的解决。实际上,中国农民家庭经营二、三产业的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比重已经在日益增加,而且在今后农民收入的增长对这两项收入的依赖程度会越来越高,这就意味着农民收入问题是一个与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和国际经济变化大环境密切关联的大问题。所以,新时期中国农村发展的重点就要着眼于改革农村要素市场,并加以不断完善,进而摆脱较高收入水平的均衡陷阱(“温饱陷阱”)的制约,让农民在全面实现小康的基础上,能够持续健康快速地走上富裕的道路,这就要针对农民收入的性质和特征,着眼于建立和完善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把当前收入增长与未来收入再增长统一起来,以多元化为导向实现农民持续增收,为农村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1]陈锡文,当前的农村经济发展形势与任务[J],新华文摘,2006,(7)
[2]柯炳生,关于我国农民收入问题的若干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5,(1)
[3]张秀生,等,构建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1)
[4]温铁军,“三农问题”:世纪末的反思[J],读书,1999,(12)
[5]朱明侠,等,增加农民收入的理论分析与政策选择[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3,(2)
[6]吴敬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三农”问题[J],宏观经济研究,2002,(6)
[7]蔡昉,农村发展与增加农民收入[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121
[8]刘明国,等,可持续地提高我国农民相对收入水平需要什么?[J],农村经济,2007,(4)
[9]张永林,等,农村经济多样性和产业化与农民增加收入的内因和机理[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9)
[10]周其仁,增加农民收入不能回避产权界定[J],发展,2002,(3)
[11]温涛,等,中国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J],经济研究,2005,(9)
[12]林毅夫,“三农”问题与我国农村的未来发展[J],农业经济问题,2003,(1)
[13]王春超,农村土地流转、劳动力资源配置与农民收入增长:基于中国17省份农户调查的实证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1,(1)
[14]沈坤荣,等,中国农村公共支出及其绩效分析——基于农民收入增长和城乡收入差距的经验研究[J],管理世界,2007,(1)
[15]张红宇,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期思路和政府行为[J],农业经济问题,2005,(2)
[责任编辑:胡彩芬]
第四篇:新时期廉政文化建设问题研究
新时期廉政文化建设问题研究
廉政文化建设是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载体。为深入研究新时期廉政文化建设的规律和特点,掌握新情况和新问题,积极探索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新方法、新途径,近期到舞阳文峰乡、莲花镇等乡镇和农林局、粮食局、教体局等11个县直单位的廉政文化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
一、廉政文化建设机制完善、内容丰富、成效显著
近年来,舞阳立足实际,创新方法、拓宽领域、突出特色,深入推进廉政文化建设,使廉政文化走进城镇乡村,渗入千家万户,促进了全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归纳起来,呈现以下三个显著特点:
一是健全机制,廉政文化建设合力初步形成。建立健全廉政文化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努力形成廉政文化建设整体合力,是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保证。县委、县政府把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反腐倡廉、构建惩防体系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成立高规格的廉政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加强对廉政文化工作的组织领导,把廉政文化建设纳入党的建设和文化建设整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强力推进。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积极参与廉政文化建设工作,自觉成为廉政文化建设的倡导者、实践者和传播者,率先垂范,严于律己。县纪委监察局切实加强对廉政文化建设的组织协调,针对廉政文化建设的特点,明确责任,统筹安排,分类指导,坚持软任务硬抓、抽象要求具体抓,虚功实做,推动了全县廉政文化建设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合力初步形成。
二是主旨明确,廉政文化影响力日益扩大。全县各级各单位按照《惩防体系建设实施纲要》和《工作规划》的要求,把廉政文化建设融入到“大文化”建设之中,扎实开展廉政文化建设 “五进”活动,不断增强党员干部以贪为耻、以廉为荣意识。进机关,按照走廊有字画、办公室有牌匾、会议室有阵地、公共环境有显示、网络系统有板块的标准,做到机关廉政文化的警示性、艺术性和谐统一;进学校,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营造了“小手牵大手,大手扯小手”的反腐倡廉良好氛围;进企业,把廉政文化纳入企业文化,使廉政文化成为企业的经营警示牌、安全防火墙,促进企业依法经营、廉洁从业;进家庭,以“家庭教育工程”为载体,积极开展家庭助廉活动,发放家庭助廉倡议书800多份,倡导以“勤”为贵、以“廉”为荣的良好家风,筑牢家庭拒腐防线;尤其在廉政文化进农村活动中,按照“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的工作思路,以56个示范村建设为重点,以廉政教育经常化、干部监督规范化、为民服务亲情化为目标,从完善“三个一”着手加强阵地建设,即:配置一个功能齐全的党风廉政教育室,定期对农村党员干部进行反腐倡廉教育;建立一个廉政文化书屋,图书内容涵盖党政纪法规、科普知识、实用技术、卫生、计划生育保健等方面,方便村民阅读、查询和观看;建成廉政文化宣传一条街,在村里显要位置、主要街道张贴廉政漫画,刷写墙体固定标语,设置大型墙体宣传画,悬挂廉政标牌,使村民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廉政文化的熏陶。据统计,止2008年底,全县14个乡镇397个行政村共悬挂廉政宣传牌2000余个,大型墙体宣传画400余幅,张贴廉政漫画1300余幅,新增各类图书8万多册。
三是整合资源,廉政文化渗透力不断增强。积极发挥廉政文化的教育、示范、熏陶、导向、凝聚、辐射作用,坚决摒弃空洞、枯燥、教条性的教育方式,通过生动活跃的形式,独特新颖的载体,不断增强廉政文化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以增强党员干部勤政廉政自觉性为目的,开展教育活动,学习思廉。为惩防体系联席单位负责人、乡镇和县直单位纪委书记专题举办学习贯彻《工作规划》报告会,在财政局、孟寨镇等单位举办廉政教育报告会4场;组织全县3400多名党员干部集中收看了《徐光春同志讲党课录像》;先后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观看孔繁森、郑培民等先进典型人物电教片和王怀忠、王有杰等违纪违法案例警示教育片30多部,做到榜样激励,警钟长鸣。强化引导,倡导“以廉立身、以勤立业”的从政理念,示范促廉。2008年国庆节前,县委常委共同签发《关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廉洁过节的通知》,带头廉洁自律;在县处级干部中开展“忆往昔艰苦岁月、谈幸福人生”廉政主题征文活动,11位县处级领导干部结合自身成长经历撰写稿件;向全县科级干部发送廉政短信4500多条,发放《廉政教育读本》、《廉政漫画》3200多册,赠送廉政春联2000多幅;组织全县各单位股级以上干部和单位“一把手”共1500余人参观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图片展,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创新载体,不断扩大廉政文化的覆盖面和影响力,环境倡廉。以贾湖广场为依托,投资10万余元,建成了廉政宣教基地——“廉韵园”,高标准建成了人民路廉政文化宣传一条街,设置廉政标牌200多块,使广大人民群众接受廉政文化熏陶。立足实际、突出特色,通过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活动兴廉。2008年9月27日,为纪念改革开放和纪检机关恢复重建三十周年,举办了“颂清廉、扬正气、促发展”廉政文艺晚会,县委书记携全县500多名党员干部集中观看;举办“兴清廉之风、树浩然正气”少儿廉政故事大赛等廉政文艺表演、演讲比赛活动50多场(次);组织全县150多支文艺演出队伍,展演贴近实际、内容丰富的廉政歌曲、小品、地方戏等文艺节目;组织开展“百场廉政电影下乡”活动,演出《村官李天成》等廉政电影200多场次;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身边人,先后树立了林国杰、李红伟等15名勤廉兼优的先进基层干部典型,通过新闻媒体集中宣传报道他们的先进事迹,使广大干部学有榜样,比有目标,在全县城乡上下营造了守廉、尊廉、崇廉的浓厚氛围。
二、当前廉政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虽然近年来我县廉政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通过对调查情况的综合思考和分析,我认为,目前我县廉政文化建设仍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对廉政文化建设重要性认识不够,工作尚未形成整体合力。当前,我县廉政文化建设存在着“单边突进”的问题。虽然县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对廉政文化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各单位也制定了相应的措施,强化推进廉政文化建设。但个别单位或主要领导的认识还没有完全到位,认为廉政文化建设可抓可不抓,把廉政文化建设当成份外事,造成了领导不重视,职工不了解,任务不明确,工作无部署,口号多、务实少,能推则推,能拖则拖的滞后局面。还有的把廉政文化建设理解为是纪委的事,认为与己无关,不愿意配合,不主动参与,把纪委组织协调变成了主要负责承担,导致了纪委在廉政文化建设中单个作战,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能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难以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其次,廉政文化教育受众面窄,基础建设还不够广泛。目前,在廉政文化建设中普遍把党员领导干部作为教育的主要对象,采取的廉政教育措施,如推行“一把手”讲廉政党课,廉政谈话、警示教育等,从廉洁自律的角度考虑的多,重在教育机关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多,而针对普通党员、一般干部和广大群众开展广泛廉洁教育的比较少,基层站所、学校、企业的廉政文化建设基本上处于边缘地带,许多站所职工、学校师生、农村党员干部及群众、企业员工、个体私营企业负责人等平时很少接触廉政文化,更谈不上接受廉政文化教育和熏陶。另外,廉政文化开展面还不够广,重点单位开展活动较好,个别单位廉政文化仍然存在空白点。廉政文化的社会市场不宽,书店、图书馆、阅览室、音像制品等文化氛围最浓的地方,属于廉政文化教育的书籍报刊却很少。电视是传播廉政文化的最佳途径,但相对于其播放的商品广告和爱情片、武侠片而言,播放的廉政文化公益广告和影视剧仍然偏少。在农村,土地法、人口计划生育政策法规的宣传栏、标语随处可见,有关廉政文化教育的宣传栏较少。
再次,机制不活,形式单一,廉政文化建设的效果还不太明显。虽然我县在廉政文化建设上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上来看,主要还是“推动型”,主动性不够,还存在着“四多四少”现象,即:会上强调多,会后抓落实的少;突击性开展工作的多,有计划、有组织开展工作的少;认为临时性工作的多,长期抓、抓长期的少;实用主义多,真正占领的阵地少。加之领导体制,工作机制不够健全和完善,得不到有力的组织和制度保证,廉政文化建设往往陷入“推推动动、拨拨转转”的被动应付局面。在活动开展上缺乏生动活泼和群众喜闻乐见的素材与形式。例如:个别单位和乡镇廉政文化建设过程中,其表达形式、宣传载体、文化阵地,大多是记在纸上,贴在墙上,停留在口头上,落实在会议上,外加标语和口号,送上口头宣传而已。同时,在廉政文化内容的选择上也存在着理论和实际脱节等问题。如有的村选择了古人名言作为廉政格言来宣传,可是群众却看不懂,不能理解其中精髓,忽略了文化的渗透性,使廉政文化同地方传统、民族风情、广大干部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和网络信息等现代传媒割裂开来,缺少了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综合分析,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路还不够宽。目前,廉政文化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一套全面系统可行的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经验和模式,不少单位和干部,特别是基层的同志感到工作无从下手,致使廉政文化在不少地方产生棚架;二是廉政文化建设的机制还不够健全。现阶段,廉政文化建设主要是以纪委或单位为主,没有纪委牵头,其他单位很少主动抓廉政文化建设。各有关单位抓廉政文化建设的分工合作责任机制虽然有,但尚不完善,廉政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机制、考核机制、长效机制尚不健全;三是廉政文化产品创作乏力。切合本地实际,并具有感染力的廉政文化作品较少,尤其是群众易学、易记、易传、富有渗透力的廉政文化歌曲、民谣、格言、对联、顺口溜等的创作显得乏力。相对于其他流行文化,廉政文化的声音还很微弱,吸引力和渗透力还有待于提高;四是经济基础薄弱,在客观上影响了廉政文化建设成效。一方面,个别乡镇和部门把工作的主要精力放在了抓发展经济上,忽视了廉政文化建设,造成廉政文化建设开展不平衡。另一方面,由于经济欠发达,廉政文化建设的投入明显不足,致使开展廉政文化活动所需的财力、物力、人力得不到保障,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廉政文化向纵深发展。
三、加强新时期廉政文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廉政文化建设既是一项系统工程,又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基础性工作。纵观国内外廉政文化建设经验和我县廉政文化建设实际,我认为,加强新时期廉政文化建设,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建立健全组织协调机制,完善制度体制;必须抓住重点,形成特色,着力提高廉政文化的吸引力、影响力、感染力和参与度;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活动,才能在全社会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
一要切实提高对廉政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廉政文化建设作为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工作的一个有效载体和重要抓手,在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首先,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廉政文化的支持,和谐社会为廉政文化建设提供有利条件和环境,两者相辅相成。和谐社会就是要建立“不易”腐败的防范机制、“不能”腐败的约束机制、“不敢”腐败的惩治机制、“不需”腐败的保障机制、“不愿”腐败的自律机制的社会。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就是要用文化的影响力来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廉政文化建设并不是由行政命令完成,而是靠营造文化舆论氛围,靠潜移默化影响,靠社会感染力和公众的力量去推动。只有搞好廉政文化建设,群众的道德素质提高了,法制观念增强了,良好的社会风气形成了,才能构建和谐社会。其次,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迫切需要。近年来,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反腐败斗争形势总体上是好的。但应该看到,当前的反腐败斗争也面临着负面文化的严峻挑战。我国是一个封建社会历史很长的国家,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至今仍有一定的影响;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难免产生一些腐败褪化现象,给党风廉政建设带来严峻的挑战;改革开放以来,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社会价值观念日益多样化,特别是外来文化中消极因素的侵入,使一些人对某些社会行为的评判标准发生了动摇甚至颠倒。因此,要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就必须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二要积极探索建立廉政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决不能满足于在一定阶段开展轰轰烈烈的活动,而是要研究和建立持续性开展廉政文化教育活动的长效机制,使廉政文化建设不仅要立足当前,更要着眼长远,着眼于从机制、制度、管理等方面解决廉政文化建设深层次的问题,不断巩固和扩大廉政文化建设成效。要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的支持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努力形成廉政文化建设的整体合力。要强化目标管理,将廉政文化建设与经济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形成一套完整的目标管理体系,;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变“要我抓”为“我要抓”,相关单位切实履行工作职责,保证工作的主动性及工作效果;要强化责任追究,变“不时抓”为“经常抓”,在廉政文化建设中,单位是基础,领导是关键,监督是保证,要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为廉政文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要积极探索筹资的畅通渠道,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完善廉政文化建设的硬件设施。
三要着力加大廉政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和宣传力度。各单位的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廉政文化建设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廉政文化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加强对廉政文化宣传,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媒体,广泛宣传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普通群众积极参与到廉政文化建设之中。要通过宣传教育,使广大干部群众理解到廉政文化建设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基础性工作,帮助党员干部群众及时消除“无用论”、“与己无关论”、“形式主义论”等不正确认识,克服“图形式走过场”的表面现象,摆正廉政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要通过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干部群众参与廉政文化建设的热情。要全面整合文化资源,大力拓展廉政文化市场,以城镇带动农村,以党员干部带动群众,延伸廉政文化的触角,使廉政文化深深扎根于基层。
四要不断丰富廉政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形式。廉政文化建设必须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必须在途径上有所创新。在内容上要力求体现通俗性,不仅要把廉政文化内容融入到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中,而且要拓宽思路,积极探索,选择适合舞阳实际、群众参与度高、易于接受的内容,如,及时总结提炼勤政廉政先进典型和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倡导尊廉崇廉的社会风尚。要注重人性化,讲求实效,以理服人、以情感人,防止和克服就事论事、生搬硬套、空洞无物,不解决问题的说教,把廉政文化建设同基层组织建设、干部作风建设结合起来,使廉政文化更贴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做到入脑、入心,真学、真信、真用。在形式上要力求体现生动性,廉政文化建设必须全力打造鲜活生动的大众文化,做到形式生动活泼、灵活多样。在农村,要以树“清廉村风”为主题,坚持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加强农村基层廉政建设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抓手,积极组织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观看廉政影视片、举办廉政文化演出,弘扬正气,倡导新风,鞭挞丑恶,促进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奉公,增强村民崇尚廉洁和民主法治意识;在机关,要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以廉政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为重点,以培养廉洁高效、公道正派的机关作风为目的,将廉政文化建设与提高机关干部素质相结合,不断规范机关工作人员的从政行为,增强机关工作人员的拒腐防变能力;进学校,要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心理需求出发,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按照寓教于文、寓教于理、寓教于乐的理念,将廉政文化融入学生的德育教育和素质教育之中,引导和影响青少年学生树立尊廉崇洁、积极向上的高尚情操,使廉洁、诚信、守法等良好道德意识和法纪观念从小就植根于学生头脑之中;进企业,要以“诚信廉洁、依法经营”为主题,紧密结合企业特点,把廉政文化融入到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建设中去,增强职工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意识,促使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诚信经营、廉洁从业;进家庭,要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家庭成员进行清廉勤俭、移风易俗的思想道德教育,做到“家庭设防线、常敲廉政钟”,增强家庭成员整体廉洁意识,筑牢家庭拒腐防线。(舞阳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吕孟奇)
来源:人民网
第五篇:新时期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探索与研究
新时期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探索与研究
珙县扶贫办主任游家纯
以人为本,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统筹兼顾,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缩小贫富差距,促进共同富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
一、正确审视新时期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艰巨任务
八七扶贫攻坚以来,党和国家采取多种措施解决我国农村贫困问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使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基于多种原因,特别是区域因素,农村发展极不平衡,局部区域贫困,贫困问题仍然十分突出。至2008年末,我国尚有农村贫困人口4007 万人,珙县还有42个省级贫困村,农村贫困人口24896 人,因灾因病返贫人口还可能增加。贫困问题不有效解决,将严重阻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进程。
二、坚定信心,抢抓扶贫开发机遇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要不断提高扶贫开发水平”。其基本精神就是要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提高扶贫标准,把低收入贫困人口全部纳入扶贫范围,要抓好扶贫政策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有效衔接。要继续做好整村推进、培训转移、产业化扶贫、移民扶贫工作,集中力量解决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特殊类地区的贫困问题,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事业。在农村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大背景下,国家继续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出台了一系列扶农、护农、强农政策,综合反映出当前国家财力向农村倾斜,多种资源向农村汇聚的大好形势,这为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综合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因此,我们要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加强工作研究,超前谋划扶贫开发工作。
三、努力开创扶贫开发工作新局面
面对新时期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形势和任务,机遇与挑战并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瞄准对象,整合资源,创新机制的思路,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增强工作实效。
(一)把握治本之策,增强造血功能。
贫困户贫困的原因很多,主要有因灾、因病、没有文化知识和技术,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恶劣等。纵观贫困现状,最根本原因在于缺文化和技术,最直接的原因在于贫困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滞后。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必须真正将救济式扶贫变为开发式扶贫,增强贫困户自身的造血功能。一是坚定不移地按照县委、县政府确定的“特色富民”的总体思路,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农村专合组织建设,进一步优化环境,鼓励和培植更多具有带动力和影响力的农业龙头企业,提高农业生产集约化发展力,实现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不断推进农副产品深加工,将更多农副产品打入市场,全面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为贫困农民户创造固定的增收来源。二是扶贫先扶智。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步伐,加大教育扶贫力度;充分利用职业培训基地,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和应用;大力开展劳务扶贫培训,打造“僰乡”劳务品牌,加大劳务输出,真正实现“培训一人,带动一家,致富一家”的目的。三是加强贫困地区农村路水气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四是加强农村信息服务,让贫困农户了解更多外界信息增强致富信心,拓宽致富渠道。
(二)树立大扶贫理念,整合扶贫资源。
扶贫开发工作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基础的工作。要坚持以农村经济大发展,实现对贫困农户脱贫致富的大带动,切实有效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当前,各级财政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发展的资金和项目较多,要有效用好用活这些涉农资金,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创新机制、整合资源、各履其职、各尽其力、各记其功”的思路,捆绑使用项目资金,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工作的要求,因地制宜,整村推进,达到“建设一村发展一村,带动一片”的目的。
(三)用好扶贫政策,加大扶贫投入。
扶贫问题,最根本的问题是投入不足。因此,要抢抓机遇,加大项目的储备和争取立项工作力度。珙县是革命老区县,又属盆周山区县,要加强政策性项目信息对接,加大对外宣传力度,让上级更多地了解珙县的发展,更多地了解珙县发展中存在的困难,争取更多的支持。
(四)调动社会力量,落实社会责任。
切实解决好贫困人口的具体困难和问题,是党和政府的历史重任,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倡导下,社会各界在扶贫济困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解决了大量历史性问题,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为消除贫困问题做出了贡献,也造就了许多扶贫史上的典范。新时期新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依然任重道远,必须发动和集中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扶贫开发工作。一是要进一步摸清家底,深入了解和掌握农村贫困户的贫困现状及致贫原因,完善对贫困户的建档立卡工作,做到户有卡、村有簿、乡有册、县有电子档案。二是认真落实好对贫困户的结队帮扶,有钱出钱,无钱出主意,帮助和引导贫困户理清发展思路,寻找增收来源,提供信息咨询,协调各方积极支援,鼓励贫困户增强致富信心,积极发展生产,增加收入,早日实现脱贫致富。落实结对帮扶双向责任,要坚持“帮扶对象不脱贫、帮扶人不脱钩”,认真做到帮扶责任、帮扶目标、帮扶物资资金、帮扶项目覆盖四落实。三是要认真抓好扶贫规划,扎实做好项目储备和争取立项工作。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性资金,支持贫困地区和贫困户发展。四是完善定点扶贫激励和约束机制,把定点扶贫情况作为考核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依据,表彰先进促后进。
(五)认真落实制度,强化资金监管。
要继续发扬“三苦”精神,坚持“三实”作风,切实做到“真扶贫,扶真贫”。扶贫工作的目的是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因此,要推行“首扶制”,多做雪中送炭的事,不做锦上添花的事,如果锦上添花是在继续拉大贫富悬殊,是与扶贫宗旨背道而驰的。要认真落实项目资金监管制度,争取项目资金是解决有钱办事的问题,强化资金监管是解决有钱能办得好事的问题。要坚持项目资金公示公告制,项目实施承诺制和责任制,县级财政报账制,项目资金绩效考评制,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扶贫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