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产业研究报告[大全5篇]

时间:2019-05-13 04:07: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3d打印产业研究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3d打印产业研究报告》。

第一篇:3d打印产业研究报告

(一)世界最知名的两家公司

Stratasys 3D打印领域的全球领先企业Stratasys有限公司 [Stratasys, Ltd.(NASDAQ: SSYS)]发布公司迄今为止最大型的3D打印机 Objet1000, 该产品可以为多行业带来全球效果最佳的工业级3D模型宽幅打印,包括汽车、国防航空航天、工业机械、消费品、家电,以及需要制作工业级1:1尺寸模型的高端服务领域。

3D Systems

3D Systems(NYSE:DDD)公司主要生产三维立体打印机,可以打印从吉他到玩具等各类产品。今年年初以来,3D Systems公司的表现优于苹果公司和Facebook公司,该公司股票在2011年年中从纳斯达克转到纽约证券交易所,此后获得了丰厚的投资回报。在转板后,该公司股价上升了89.7%,涨幅超过软件应用行业平均水平的四倍。不过好戏还在后头。

正如苹果公司改变数字音乐播放器和智能手机行业的游戏规则那样,尽管3D Systems并不是3D打印领域唯一的公司,但是这家公司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最实用、最简化的技术。3D Systems公司的竞争对手包括最近与Objet公司合并的Stratasys(纳斯达克股票代码:SSYS),两家场外交易公司 MakerBot 和Solidoodle。借助3D Systems公司的专利技术,惠普公司在5月份发布了第一款3D打印产品,不过Designjet 3D打印机只面向欧洲消费者出售,售价高达1.75万美元。

MakerBot公司的最新款3D打印机Replicator 2售价为2200美元,而Stratasys公司的旗舰产品Mojo3D打印机的售价略低于1万美元。Solidoodle公司的产品售价为499美元,不过产品设计粗糙,显示这家公司依然是3D打印领域的新手。与此同时,从3D Systems公司创始人查克·赫尔在1986年发明这项技术以来,这家公司一直在3D打印领域所向披靡。3D Systems公司推出了多种型号的打印机,其中最方便消费者的选择是Cube 3D打印机,这款产品的售价只有1299美元。

(二)3D 打印技术中国龙头企业(上市公司)

目前国内3D打印企业主要有紫金立德、湖南华曙、滨湖机电、北京隆源、银邦飞而康、昆山永年、中航激光、闪铸科技、太尔时代、临界四维、先临三维、中科院广州电子、爱科实业、福斐科技、随尔激光,铭展。华中数控(300161)

据中国机床网报道,2012年7月13日,由富士康集团成型&机构产品技委会举办的Q2季技术发表大会在富士康深圳龙华园区举行,华中数控受邀参加本次大会,将华中8型总线式高档数控系统、全电动注塑机控制系统、节能型电液混合伺服驱动和马达、3D打印设备等最新技术、产品进行全面展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陈吉红董事长等公司领导就华中8型的功能特点及应用情况、塑料注射机工艺参数的智能设置与优化、快速成形制造技术及其应用三个主题进行了演讲,吸引了富士康与会嘉宾及各相关部门领导及员工参加。演讲现场更通过网络同步直播到富士康成都、烟台、晋城园区,共吸引了1000多名相关人员实时在线参与。

在交流会展厅,与会嘉宾及富士康部分员工对华中数控所展示的新产品、新技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与公司领导及相关项目负责人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和交流。

中航重机(600765)

中航重机去年7月公告,激光快速成形技术,是以钛合金等金属粉末为原料,通过激光熔化逐层沉积(“生长制造”),直接由零件CAD 模型一步完成高性能大型整体结构件的“近净成形”,与传统制造技术相比,激光快速成形技术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

激光快速成形技术,通过“技术创新”,摆脱对传统大型锻造等重型高端装备的依赖,为我国大型整体钛合金结构件等高端装备零部件的“制造技术瓶颈”提供了一条新的技术途径,在航空、航天、船舶、核能等高端装备制造以及高端民品零部件加工等领域具有应用价值和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为更好地推进激光项目形成生产能力,公司、中航高新、北航资产、王华明及其研发团队、中航投资及北京工业投资公司决定共同投资成立中航激光成形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激光”).中航激光注册资本1亿元,其中:中航高新以现金出资3,100 万元,公司以现金出资2,000 万元,王华明及其研发团队以现金出资3,000 万元,北航资产以现金出资1,000 万元,中航投资以现金出资500 万元,北京工业投资公司以现金出资400 万元。

南风股份(300004)

南风股份8月25日发布公告称,子公司南方风机研究所将投资“重型金属构件电熔精密成型技术项目”,总投资1.68亿元,资金由南方风机研究所自筹。据披露,这种技术广义的说法就是国际上流行的3D打印技术,以金属粉末、丝材为原料,通过高能束熔化沉积“直接生长”,从CAD模型完成高性能重大型金属构件成型。

公告称,南方风机研究所已在成型工艺、质量及工艺装置、金属构件原材料关键技术取得突破进展,成功成型制造重量超过10吨、直径超过2米的高强度低合金钢核电蒸发器筒体缩比件精密坯件样,并已掌握并完成了重型金属构件批量产业化大型成套装备系统的设计和优化。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预计为5亿元,净利润为1.2亿元。

据介绍,南方风机自主研发的“重型金属构件电熔精密成型技术”是新一代的重型金属构件快速成型加工技术,可广泛应用于百万千瓦核电装备、百万千瓦超临界和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及水电、石化、冶金、船舶等行业现代重大工业装备合金钢等重型金属构件的制造。

银邦股份(300337)

据了解,到2015年,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要从2010年的约1.6万亿元增长到6万亿元以上,在装备制造业中的占比从8%提高到15%。未来10~15年将是我国推进工业化的关键时期,核电、火电、水电、冶金、化工、船舶等行业都将继续快速发展,孕育着对大型铸锻件的空前需求。

银邦股份因进军3D打印而备受市场关注。

银邦股份董秘张稷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金属3D打印技术其实就是电脑设计3D图形,利用激光产生的高温烧结金属粉末,产生金属构件。因为每个金属部件的设计、工艺、毛利都不一样,很难给出一个统一的毛利率,但总体毛利率还是比较高的。

华泰证券认为,公司是国内钎焊用铝合金材料的龙头企业之一。在稳定原有业务的基础上,公司积极创新,2010 年成功研发铝钢复合带材,成为国内唯一批量生产企业,填补国内重大技术空白。同时标志着公司业务迈入多金属复合材料领域,这一领域在国内尚属起步阶段,长期成长空间可期。

持续性创新,助力公司成长跨越单一产品生命周期。回顾公司隶属的铝板带箔加工行业,行业内单一产品无法摆脱“成长-、成熟、衰退”的周期规律。公司 1998 年进入该行业,持续性创新使公司主营领域发生两次跳跃,帮助公司跨越单一产品的生命周期的羁绊,长期保持较高的增速,在技术产品更替频繁的铝加工行业实属难得。

完善的研发体系是创新持续化的保障。公司成立院士流动站,拥有专门的研发部门,定期向公司提交研发成果。并针对金属复合材料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研发流程;将研发活动专业化、常态化。确保公司有持续的新产品项目储备,以供升级换代。前期研发成果逐渐进入收获期,利润增长不断有新的贡献点。公司持续性的研发已有多年,除铝钢复合带材外,前期的其他研发成果,也将逐步产业化,成为高毛利的产品,为公司贡献业绩。

宏昌电子(603002)

据证券时报报道,宏昌电子主要从事电子级环氧树脂的生产和销售,是国内领先的电子级环氧树脂专业生产商,2010年公司销售环氧树脂6.44万吨,市场占有率为8.02%,其中覆铜板用阻燃环氧树脂市场占有率为15.63%。截至2011年年底,宏昌电子拥有液态型环氧树脂5.5万吨/年产能、阻燃型环氧树脂5.3万吨/年产能,固态型环氧树脂1万吨/年产能、溶剂型环氧树脂1万吨/年产能,合计7.3万吨/年环氧树脂产能。

随着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国外电子信息制造业向中国的产业转移,国内印制电路板需求旺盛,持续快速发展,因此宏昌电子将受益于行业集中度提升、产业转移。环氧树脂还广泛应用于风机叶片的制造以及特种涂料,而宏昌电子是国内首家获得德国劳氏船级社认证的风机叶片用环氧树脂生产厂商,国内风电行业的高速发展必将带动公司的复合材料用环氧树脂制造快速增长。目前公司产能使用已达到最大限度,募投项目将能够有效解决公司的产能瓶颈;项目投产后,产能实现倍增,规模效应明显,有利于降低成本、巩固公司的行业优势地位,进一步提升公司产品的市场份额。

源机械(002529)与清华大学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签订《建立“海源3D打印制造实验室”合作意向书》,未来将联合各类材料专家,开展复合材料、陶瓷、硅酸盐等材料3D打印制造技术的研究。

(三)全球十大最酷的3D打印创业公司

第十名:Shapeways 成立于2007年的Shapeways是一个虚拟的3D印刷市场,是全球领先的3D打印交易平台。它的口号是“Make, buy, and sell products with 3D Printing.How it works”,专门提供3D打印服务。客户可以通过该平台制作及与全球用户分享自己的设计,促进品设计的便捷、个性和启发性。通过Shapeways平台,用户可以制作、购买、出售他们设计的产品。平台主要是为每个用户提供先进技术服务,使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个性化产品。也就是说,Shapeways提供个性化的3D打印产品制作服务。

第九名:MakerBot 3D印刷行业者最耳熟能详的名字应属MakerBot。位于布鲁克林的MakerBot是一家领先的桌面3D打印机生产商。任何人从工程师到业余爱好者可以购买MakerBot打印机,来制作自己的创意作品。MakerBot公司成立于2009年,为3D印刷社区提供了宝贵资源,其Thingiverse网站提供了一个开放平台,使设计爱好者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设计,网站提供免费下载的源文件数以千计。

第八名:Pirate 3D

另一个启动3D打印世界狂潮的是Pirate 3D公司。,Pirate 3D为每一个人的家庭办公带来了3D打印机的梦想。该公司的 Buccaneer 桌面3D打印机已在Kickstarter筹集了近100万美元,用户可以从Android和iOS设备无线打印,据称拥有极好的用户体验,口碑极佳,而且拥有极低的价格,预计售价为350美元,是MakerBot的最新的桌面打印机1/6的价格,因此在市场中拥有极大竞争能力。

第七名:那些着“眼”于未来的公司

一些仍在寻找资金的创业公司可能旨在为世界带来时尚冲击。这些公司专注于利用3D打印技术大规模生产的高度可定制的产品如眼镜或iPhone手机壳。Make eyewear就是一家运用3D打印技术制作新型眼睛的公司。所有公司产品都是很轻且可拆卸安装的镜框配有色镜片。另一家公司Protos则主要利用3D打印技术提供用户设计喜爱的眼镜框的服务,深受用户欢迎。第六名:Spuni

中国俗语用“含着金钥匙出生”隐喻出生富裕。国外有“含着汤勺出生”一举。Spuni公司提供3D打印技术让准爸爸妈妈为未出生的孩子制作小宝宝第一个汤勺,表达父母最孩子的爱。是不是很新颖?

第五名:Tecnologia Humana 3D

Tecnologia Humana 3D是一家巴西公司,业务主要是3D打印建模制型,它可以使准爸爸妈妈通过屏幕看看自己心爱的胎儿在母亲肚子里的三维动态。Spuni与Tecnologia Humana 3D,便是父母爱无敌了!

第四名:Organovo

Organovo总部设在圣地亚哥,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研究生物技术及生物材料的3D印刷公司,尤其重视对人体组织的研究。该公司率先利用3D生物印刷研究,创造人工合成的细胞组织,时期实现就像真正的人体组织的功能。Organovo携手疾病研究中心,研究不在任何风险的情况下测试药物对人体组织的影响。该公司还致力于新型印刷材料如肝脏组织的研究。

第三名:The Dreambox

如果你亟需一个东西,那就找The Dreambox。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本科生开设的The Dreambox,可以在几分钟内打印出你想要的东西,就像在自动售货机购买东西一样快捷方便。

第二名Thinker Thing

有没有期待过“脑部想象就能成为实现”的超能力?我们都不是在做白日梦!位于智利的Thinker Thing公司可以把人的大脑神经电波与计算机、3D打印机机连接,换句话说,他们创建的软件,使得它可能通过耳机使用户脑中描绘的图像最终显示在计算中显示屏并通过3D打印机实现。Thinker Thing让一切皆有可能!

第一名:Freedom of Creation

成立于2000年的荷兰设计工作室Freedom of Creation是3D打印领域的先驱,公司创始人自诩是利用3D打印技术创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Freedom of Creation制作的创新家居摆设和照明灯具声名显赫,被珍藏在各种现代艺术博物馆或装置在希尔顿酒店。

(四)中国针对3d打印的解读与政策

目前,我国在3D打印技术的核心领域已经与美国3D公司,以色列objet公司等国际巨头基本处于同一水平。但是,在材料和软件开发,装备等方面,我们还有一定的差距,还需要引起政府主管部门的重视,并在重大技术专项等方面给予扶持。(核心技术领域尼玛就是材料,软件开发与装备吧。不是说的屁话?)

中国3D打印技术正迅速“生长”,北京、西安已建立“3D照相馆”,顾客只需经过10分钟的360度扫描照相,再加上几个小时的3D打印制作,就能够得到一个形象逼真立体的人物塑像。

华中科技大学3D打印工业园已确定落户光谷未来科技城,首期规划用地约500亩,投资额1亿元左右。武汉已经制定了增材产业发展的五年行动计划,3D打印技术作为增材产业发展的一部分,相关部门将不断跟踪产业发展状况,适时的推动相关的产业发展。

政策建议: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建议中国应该高度重视3D打印技术可能带来的制造业变革,深入研判全球3D打印技术及产业化的发展趋势,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3D打印技术及产业化中长期发展战略和行动计划。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如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科技部、中科院、工程院等参与)成立3D打印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研究制定相关行动计划,并负责组织、协调和管理。建立多部委协同推进机制,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等国家部委组织相关科研机构专家研究制定3D打印技术发展路线图和中长期发展战略,明确这一产业的发展原则、阶段目标、技术路线、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做好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同时,建议工业和信息化部为3D打印技术设立重大专项,开展3D打印相关软件、工艺、材料、装备、应用、标准及产业化的系统性整体性攻关,推进建设3D打印制造技术与其他先进制造技术融合的新型数字化制造体系。

二是加大对3D打印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投入。充分利用现有政策渠道,加大对3D打印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支持力度。推动设立3D打印产业发展资金,探索相关税收优惠政策。重点支持3D打印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第三方检测试验平台建设、加强应用示范和产业化。建议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与工艺。加强与发达国家的技术交流与合作,研究建立以现有的研究机构和主要企业为主体的产业创新联盟,加强官产学研的沟通与交流。

三是加快3D打印的试点示范与推广。3D打印发展初期要靠国家相关部门来统筹布局、合理安排,在有技术积累、人才资源、市场基础的地方先行先试,根据效果进行推广。可以先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生物医疗等领域开展一些示范应用,在示范的过程中制定相关行业标准,积累发展经验。建议在全国范围内筛选技术条件好、应用需求大的代表性省市建立3D打印应用示范基地,分步骤、分层次开展应用示范,形成通用性、标准化、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平台,加快推进产业、技术与应用协同发展,积极探索和积累3D打印机的运营和管理经验。

在推广应用和试点示范中,要根据市场需求,结合各地的工业基础和特色,选择发展相应的3D打印技术。必须清楚地知道,当地的主要产业或者优先发展的产业需要哪些3D打印技术。另外可开设类似3D照相馆式的工作站,开展3D打印的应用推广和普及。因此,对于3D技术,各级地方政府应针对当地产业实际需要的技术,进行大力、持续性的扶持。

目前,已有南京、武汉、东莞等城市先后表态要在3D打印上有所作为。2013年3月24日,中国首个3D打印技术产业创新中心正式落户南京栖霞区,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总部基地落户南京经济开发区。南京市政府表示,争取把南京打造成中国3D打印技术的制高点。武汉则抢先成立了“中国首个3D打印工业园”。在“世界工厂”东莞,3D打印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写入了201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

四是尽快建立共性技术研发体系。在发达国家比较完善的创新体系中,大学主要进行基础研究,研究所侧重于共性技术研究,企业主要致力于应用性研究和最后的产品化,产研学三方在市场机制下合作互补。但在中国,这三者的关系,却呈现出错位竞争的局面,致使科研与产业严重脱节。一方面,中国的大学越来越热衷于应用研究,甚至自办企业。中国的3D打印产业目前就呈现出浓厚的“高校”的色彩:除清华大学的北京殷华外,西安交通大学派生出陕西恒通智能机器有限公司,武汉滨湖机电技术产业有限公司则依托于华中科技大学。另一方面,中国科研院所转制为企业后,绝大多数放弃了长期的共性技术研究,转向能在短期内解决生存问题的应用开发。在这样的格局下,制约着诸多产业升级的共性技术难题,事实上却处于无人攻坚的状态。

建议尽快建立共性技术研发体系,具体做法可以借鉴美国的“先进技术计划”(ATP)。该计划是美国政府促进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典范。ATP由政府提供引导资金,但承担项目的公司要配套一半以上的研发投入。政府的资助经费直接拨付到企业,大学和研究院所只能通过与企业联合,参加项目的实施。最终的知识产权为以营利为目的的美国公司所拥有,参与项目的大学、研究院所和政府机构等不享有任何知识产权,但可以分享专利使用费。美国政府为了国家利益有权免费使用ATP支持的技术成果。其他企业想使用该项目成果,可通过支付费用获得使用权。

五是建立激励的税收和政府采购政策。建议政府对中国3D打印产品实施早期采购政策。同时,还将鼓励金融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首台套保险业务,建立支持3D打印发展的多渠道、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引导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向3D打印领域倾斜,鼓励民营资本进入3D打印领域等。特别是建议政府当前尤其要重视桌面级市场和个人打印服务市场,给桌面级产品研发企业和个人打印服务企业提供更多的关注和支持,特别是人才、资金支持和税收减免等扶持。建议重点对消费者、使用者和对采购这些设备的企业进行政府补贴和增值税抵扣,以扩大内需市场。

展望3D打印技术及产业化的未来,可以借鉴哥本哈根未来研究学院(CIFS)的名誉主任约翰·彼得·帕鲁坦(Johan Peter Paludans)的一句话:我们的社会通常会高估新技术的可能性,同时却又低估它们的长期发展潜力。我们相信,只要把握发展机遇,发挥我们的政策优势和市场大国优势,3D打印技术及其产业化一定会在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也一定会在新一轮的产业竞争中抢得新的先机。

(五)3D打印人才情况以及学校

清华、北航、华科、南航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特种加工方向有这方面的研究。本科生基本不学这个,研究生才有。(四川的情况是没有,但是据我了解可以从其他专业转型侧面进入3d打印领域。今天去咨询下相关的大学学习课程是哪些,然后进一步研究)

第二篇:5G产业研究报告

5G产业研究报告

定义:5G,全称第五代移动电话行动通信标准,也称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2013年5月13日,韩国三星电子有限公司宣布,已成功开发第5代移动通信技术(5G)的核心技术。2015年5月29日,酷派首提5G新概念:终端基站化。2016年1月7日,工信部召开“5G技术研发试验”启动会。2017年2月9日,国际通信标准组织3GPP宣布了“5G”的官方

Logo。中国三大通信运营商于2018年迈出5G商用第一步,并力争在2020年实现5G的大规模商用。2018年6月26日,中国联通表示在2019年进行5G试商用。8月13日,北京市首批5G站点同步正式启动。​12月1日,韩国三大运营商SK、KT与LG

U+同步在韩国部分地区推出5G服务。12月10日,工信部正式对外公布,已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发放了5G系统中低频段试验频率使用许可。2019年1月24日,华为发布5G基带芯片Balong5000。2019年6月6日,工信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

5G网络主要有三大特点,极高的速率,极大的容量,极低的时延。相对4G网络,传输速率提升10~100倍,峰值传输速率达到10Gbit/s,端到端时延达到ms级,连接设备密度增加10~100倍,流量密度提升1000倍,频谱效率提升5~10倍,能够在500km/h的速度下保证用户体验。与2G、3G、4G仅面向人与人通信不同,5G在设计之时,就考虑了人与物、物与物的互连,全球电信联盟接纳的5G指标中,除了对原有基站峰值速率的要求,对5G提出了8大指标:基站峰值速率、用户体验速率、频谱效率、流量空间容量、移动性能、网络能效、连接密度和时延。

分类:5G使能千行百业,虽然行业种类丰富,企业众多,但是总而言之,可以归纳为三大类应用。ITU定义了5G三大应用场景: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海量机器类通信(mMTC)和低时延高可靠通信(uRLLC)。

eMBB场景主要提升以“人”为中心的娱乐、社交等个人消费业务的通信体验,适用于高速率、大带宽的移动宽带业务。mMTC和uRLLC则主要面向物物连接的应用场景,其中mMTC主要满足海量物联的通信需求,面向以传感和数据采集为目标的应用场景。uRLLC则基于其低时延和高可靠的特点,主要面向垂直行业的特殊应用需求。

将这三类要求细化到更多行业,便衍生出多姿多彩的5G应用,如:AR/VR、超高清视频、车联网、网联无人机、远程医疗、智慧能源、智能工厂、智慧城市等。

1.AR/VR。该类应用被认为是可能最早被普及的应用之一。采用AR/VR,可以实现远程教育、远程运维、远程手术等,还可以足不出户玩实景游戏,看高清电影,AR/VR将成为文化宣传、教育科普、社交娱乐领域培育5G的第一波“杀手级应用”。

2.超高清视频。随着网络带宽逐渐增大,4K、8K等清晰度的视频已经可以实现高速传输,将5G与高清视频技术进行融合,可以用于大型赛事活动直播、视频监控、远程教学演示等,市场前景广阔。

3.车联网。5G应用在车联网领域可以提供信息服务、安全与效率服务和协同服务。基于2G/3G/4G公众移动网的在线导航、拥塞提醒和多媒体下载等信息娱乐服务,以及逐步衍生出的共享出行、车辆个性化体验、车辆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创新服务。另外,基于低时延、高可靠的网络还可以实现自动驾驶、安全预警等安全服务,避免大量碰撞事故。基于5G-V2X等技术,可以构建“人车路云”高度协同的互连环境。

4.网联无人机。利用网联无人机,可以实现很多人力不能及的应用。5G为无人机提供低时延保障,可使无人机应用在农药喷洒、森林防火、电力巡检、物流运输等方面,极大地解放人力。

5.远程医疗。基于医疗设备数据无线采集的医疗监测和护理类应用,可以实现远程患者信息的实时采集,再加上远程诊断,可以让更多患者享受大医院的就诊待遇。随着远程控制类应用的完善,5G远程手术将使更多患者免收奔波就医之苦。

6.智慧能源。能源的高效和清洁利用一直是各方关注的重点话题。5G网络在偏远地区部署成本低,具有大连接能力,可以助力能源行业对数据和信息进行有效监控和管理。

7.智能工厂。5G可助力企业实现“熄灯工厂”,高清监控与传感器监测可以让企业实时了解生产线状态,及时作出生产调整,并减少人力资源的使用,将更多产线工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8.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建设需要更多的传感器,借助5G大连接的能力,城市里的每一个物体都可以接入网络,让更多的物体“活”了起来。可随时监控城市里的火灾隐患等,使城市生活更加安全有保障。

这些应用是目前行业正在努力也是被认为可能是5G最先落地的应用。高清视频、文体娱乐等eMBB类业务,是5G最早成熟的业务;uRLLC业务是5G初期的重点业务,需要随着5G网络成熟和覆盖完善进行试验推广;mMTC场景初期可以依托于NB-IoT及eMTC等技术。

目前这些应用的研发工作已经在逐步开展中。中国联通对全球5G应用进行了统计,其中超高清视频、AR/VR、无人机、机器人四类通用型应用的占比近一半,其中以超高清视频和AR/VR为主所开展的5G直播收到了最广泛的关注。在行业应用方面,5G+工业互联网应用受到的关注显著提升,其中智能制造与电力行业是各大运营商5G+工业互联网应用关注的重点,涉及到的业务包括了远程控制、物流、远程监控、巡检、物联网业务等。

研究逻辑:为构建满足三大应用场景且综合成本较低的移动网络系统,传统4G基站的网络架构将升级为5G基站全新的AAU+CU+DU结构,由此推动基站天线实现“量价齐升”。

从天线数量的角度来看:

1.5G网络的频段上移、单站覆盖能力减弱,基站数量增加,天线用量同步攀升。我们预测,5G基站总数将超过500万座,达到4G基站数的1.3至1.5倍。

2.基于5G时代扩充网络容量的需求,天线列阵升级为MassiveMIMO技术。5G基站将以64T64R的大规模阵列天线为主,通道数同比增加了8-16倍,对应搭载64个天线振子、64个滤波器、64个PA及增量的高频PCB和连接器等器件。

从天线价值量的角度来看:

1.基站天线结构变化。分离式无源天线向一体集成化有源天线AAU发展促使单个天线整体价值量提升。

2.零部件材料+工艺变化。技术迭代催生高频PCB及塑料振子新需求,材料和工艺升级促使附加值大幅提高。

从“量”和“价”两个角度,我们对5G基站AAU射频端市场规模的增量进行测算。在整个5G建设周期中,振子的市场规模达75亿元、滤波器的市场规模达445亿元、高频PCB的市场规模达255亿元、连接器的市场规模达39亿元、PA的市场规模达511亿元,5G基站AAU射频端增量市场规模高达1322亿元。

新型代工模式OGM介于OEM模式与ODM模式之间。与OEM相比,OGM厂商除了提供厂房和劳动力之外,还负责物料采购和产品测试等服务;与ODM相比,OGM厂商则不负责产品的设计和研发。从主设备商的角度来看,OGM代工模式符合诉求。在资源分配方面,5G基站订单规模及价值量的扩张引发主设备商向上游传导资本压力的诉求,主设备商将附加值不高的加工环节导外交由OGM企业完成,加大其拥有资源在有源天线的研发设计、服务营销等高附加值领域的配置。在技术协作方面,5G时期天线结构的有源化要求天线厂商和设备商对AAU进行联合测试,推动OEM向OGM转型。

从天线生产商的角度来看:

OGM的获利空间远超OEM。传统OEM模式中,受托方收入来源单一,仅由加工组装环节的加工费组成;而OGM模式下,受托厂商掌控的生产环节涉及整个中游的制造流程,增加获利环节,扩大利润调配空间。

5G标准规范了三大业务场景,催生5G基站系统新架构下的技术演进。站在用户视角上,5G是通信产业的全新变革,可以承载三大应用场景: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和海量机器类通信(mMTC)。

不同的业务场景催生对5G网络功能的新需求,为构建一个能够同时满足三个场景且综合成本较低的网络系统,5G基站系统的网络架构将重塑和升级。

根据《中国联通5G无线网演进策略研究》(移动通信2017年9期于黎明、赵峰著)中对3.5GHz及1.8GHz在密集城区和普通城区覆盖能力的模拟测算,密集城区中3.5GHz频段上行需要的基站数量是1.8GHz的1.86倍,普通城区中3.5GHz频段上行需要的基站数量则是1.8GHz的1.82倍;2017年“面向5G的LTE网络创新研讨会”上,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院无线技术研究部高级专家李福昌预计,从连续覆盖角度来看,5G的基站数量可能是4G的1.5-2倍;考虑到5G独立组网和非独立组网的结合,我们预测5G基站总数将达到4G基站数的1.3至1.5倍。

运营商在5G建设初期将采用NSA部署策略,推动LTE向5G平滑演进,节约5G建设成本,但将逐渐建设起SA方案。5G主要有两种部署方案:独立组网(SA)和非独立组网(NSA)。SA将形成全新的5G网络,包括新基站、回程链路和核心网。我们预测5G基站总数将达到4G基站数的1.3至1.5倍,根据工信部的数据,截至2018年底,我国4G基站数达到372万座,我们预测5G基站总数将超过500万座。

基站天线逐代演化,移动通信技术同步发展。随着2G到4G的代际推移,基站天线,从全向天线逐步演变为定向单/双极化天线、电调双极化天线、双/多频电调双极化天线。网络容量由频谱带宽、小区数量、频谱利用率和信噪比等因素决定,受限于稀缺的频谱资源和紧张的基站选址空间,提高频谱利用率、抑制传输干扰成为网络扩容的主要途径。

波束赋形和空分复用技术的实现需要大规模天线阵列的硬件支持。空分复用技术在传统4GMIMO中已经得到广泛的运用,但仅仅支持2/4/8通道,5GMassiveMIMO技术下的天线数量将呈几何级数增加,达到64/128/256个,驱动单基站天线数量剧增。

5G时代仅在国内AAUPCB市场规模将达到4G时代的5倍。国内4G基站投资建设期主要为2013年-2017年,其中2016年三大运营商新建基站达到最高峰112万个,单个天线PCB的需求量约为0.2m2,则大致可计算出国内4G建设高峰期基站RRUPCB市场规模为13亿元/年,因此5G基站仅在AAUPCB市场规模将达到4G时代的5倍。国内5G基站建设周期天线振子市场规模超过88亿元。

代表企业:

英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Deutsche

Telekom、爱立信、富士通、华为、英特尔、韩国电信公司、LG电子、LG

Uplus、联发科技、NEC、诺基亚、NTT

DOCOMO、Orange、Qualcomm

Incorporated子公司Qualcomm

Technologies,Inc.、三星电子、SK电讯、索尼移动通信、Sprint、TIM、西班牙电信、Telia、T-Mobile、Verizon、沃达丰和中兴通讯、国能通信

第三篇:2009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

本文节选自《2009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 文/韩云杰

十六大以来,伴随着国家文化体制转轨及政府主管部门一系列政策利好推动,从业人员细致经营,以及终端消费市场的日趋活跃,中国电影产业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市场活力。在这其中,终端影院建设步伐尤为快速。2005年到2008年,我国影院及银幕数增幅逐年上升。2008年底,全国加入院线影院数由上年1427家增至1545家。仅2005—2008年四年间,就新建影院397家。在经过几个月市场培育后,绝大多数影院迅速进入票房回收成熟期。而且,其中一个显著特点是,银幕增长数量远高于影院增长数量,折算每个新建影院的银幕数,已经从2005年的2.86块上升到2008年的4.83块,表明影院厅数在逐年上升。上座人次、票房产出高,成本回收周期快,管理运营科学等成为新建影院的突出特点。电影终端得到有效激活,并对电影产业上游制片环节产生积极推动。

鉴于此,本报告将关注焦点聚焦于产业链条终端环节———加入院线的城市影院。以影院投资建设作为论述内容,在走访调研基础上就“中国城市影院投资建设”这一研究对象展开分析。

中影集团作为电影行业的国家队,在制片、制作、发行放映等方面长期占有显著地位,但长期以来在影院投资领域比较谨慎。对终端影院板块的建设力度则是从2006—2007年开始逐渐加大的。2007年,中影集团为了强化主体产业、整合优良资源,裁撤负责影院投资项目的原投资管理部,将职能转由新组建的全资子公司中影影院投资有限公司运作。影院投资公司的主要业务板块包括电影院的开发、投资、建设、运营管理、高管人员培训及咨询服务等。公司管理运作团队体系包括开发部、投资部、建设部,运营部、影院管理部、统计部等职能部门,涵盖了一个影院项目从选址、建造到运营管理的流程。出于打造完整产业链考虑,影院终端市场开发已经成为中影集团一个重要的拓展板块。

中影集团在影院布局上重点挖掘发达地级市以上影院项目;票房产出上集中体现在深圳、武汉、常州等经济发达城市;此外,物业资源储备方面,中影与知名品牌地产公司结成战略合作伙伴,集团影院的投资发展跟随与这些地产公司新的购物中心项目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建造影院土地储备量。而且,2008年底,发布了自己的Logo标识,树立起统一的视觉识别体系,对公司与影院的品牌塑造,培养观众忠诚度有积极推动。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依托中影集团的资金优势、制片发行优势、品牌优势、宣传营销优势,中影集团及中影影院投资有限公司陆续投资建设100家控股影院,最终达到800—1000块银幕、8—10亿元资产的规模。届时,影院板块在中影集团整个业务板块中的比重会有明显提升。

万达院线在影院投资特点上建立健全项目投资组织结构;影院项目发展建设流程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影院发展方面:建立科学决策机制与风险评估机制。影院建设方面:优化设计标准,在控制成本同时提高项目质量;影院发展选址、布局上,坚持全国范围内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地级市、县级市等不同层次城市项目并行推进,坚持对大型城市市场的细致挖掘,坚持万达购物广场项目与非万达广场项目相结合。从票房产出看,2008年票房产出最高的是北京万达国际电影城(CBD店)和武汉万达国际电影城,两家影院票房总量都在4000万元以上,显示出大型城市核心商圈的票房号召力。同时也可以看出万达影院的票房排名与单座产出排名之间是基本对应的。这同时也表明万达院线在影院座位数设计上的科学合理。

河南文化影视集团公司由河南省电影公司改制发展而来。截至2008年底,河南文化影视集团公司有独资影院8家,关联影院4家,联营影院两家,全部加入公司下属二级公司河南奥斯卡电影院线,负责选址建造的是公司市场拓展部。在影院投资特点上,河南文化影视集团通过“土地置换”获取发展影院启动资金;布局选址上通过“东驱西进,三点一线”向四周辐射;在地级市发展模式上通过样本示范,以点带面,推行品牌输出、委托经营等发展模式;与商业地产开发商合作模式上同商家联合、按比例分账。发展迅速。

大地影院发展有限公司隶属于大地时代文化传播(北京)有限公司,负责大地数字影院的选址、规划、建造过程。建造完成后,最初是加入中影南方电影新干线,从2008年起,大地数字院线单独运营,成为全国第34家全国性院线。所有大地数字影院委托广东大地数字院线管理经营,两家公司同属大地时代文化传播公司。大地影院全部为数字影院,并且全部为自主产权影院。自2006年9月,佛山南海第一家数字影院开业,截至2008年底,正常运营的影院一共21家。2008

年,所有营业影院累计票房6174.66万元,观影人次294.31万人次,平均票价20.98元。大地在影院投资特点方面,发展建设过程标准化、规范化;影院布局上以珠三角地县级市、小城镇作为影院发展重点,并逐步向其他区域扩展;影院收入上,市辖区成熟商圈影院收入最高,建于购物中心内的新影院高于改造的单体旧影院;并且单座产出量与票房排名基本对位,个别优质影院具备与大院线优质影院抗衡能力

西安电影长安院线(以下简称长安院线)成立于2002年5月,隶属西安市文化局。从成立至今,院线旗下影院数量不断萎缩,截至2008年8月份,长安院线在西安市内的影院正常营业的只有西北影城、阿房宫电影院、钟楼电影院、和平电影院及边家村工人娱乐部五家,此间没有建设新影院项目。长安院线几家影院的这种生存处境也是国内相当一批老式电影院的真实写照。

长安院线面临的生存困境不断加大,通过对影院进行改造,完成其功能与现代多厅影院的接轨,进而重树在西安电影市场的地位是长安院线实现突破的一种有效措施,但是长安院线旗下影院在2002年至今并没有进行过任何影院改造,也没有异地重建影院项目启动。究其原因,主要有下面几点:缺乏启动资金;牵扯层面广;改造旧影院成本过高;其他棘手问题,在此,不妨引入另外一家老影院的改造经验加以借鉴。福建省人民剧场建把重建后主业定位为以电影为主、以时尚一族为主要客户群体的综合性多厅现代影城。经过一年多营销宣传,最后与福州移动公司达成合作协议,福州移动公司出资2200万元用于剧场重建项目,并在施工期间额外补偿员工180万元以获得地面一层1000多平米的商场及广场的命名权,以及地下室9个停车位20年使用权。合作使剧场建筑面积增加5100平米,固定资产价值提高到8000多万元。在此基础上,2006年8月,双方再次合作,利用5个影厅的冠名权、休息区300多平米的20年使用权,借此融资1000万元,完成影城装修及设备投入。影院目前经营状况良好,2008年票房排名位居全国影院第103名。

影院投资幅度的加快得益于国家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涉及国有、民营投资主体的政策:《电影管理条例》、《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涉及港澳及外资主体的政策:《外商投资电影院暂行规定》、《〈外商投资电影院暂行规定〉的补充规定》、《〈外商投资电影院暂行规定〉补充规定二》、《关于文化领域引进外资的若干意见》;其他政策:《国家电影专项资金资助城市影院改造办法》、《北京市文化局支持新建改造多厅影院资金补助办法(试行)》等。

影院投资建设目前几乎都是建造在Mall里面的,本报告根据业内惯用标准,把商业地产完成影院土建、隔墙起坡、消防设计等基础性建造后,影院投资方进行二次装修,即根据自身影院设计风格、空间布局二次建设作为开始的标志,一直到影院建设完成,这中间产生的费用即为影院的投资成本。商业地产商先期开发所投入的土地出让金、建造成本等费用不作为影院投资成本出现。这样,就有利于厘清房地产商全资建造影院时的成本界定问题。根据资金来源以及投资主体资本属性不同,目前投资影院的资金主要包括:电影相关行业的资金:国有资金、民营资金、香港资金、海外资金;政府资金;房地产等行业资金;金融资本。总之,以上各种属性的资金共同推动了影院投资金额的大幅高涨,而在资金注入上除了自己全资投建影院项目以外,另外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联合投资、共担风险、优势互补”成为投资主体在影院建设过程中的一个热点。以有限的电影行业资金拉动整个社会资本对影院投资领域的关注将是一种比较务实的做法。影院项目投资模式可以简单划为以下几类:影院投资主体租赁商业地产模式;商业地产商将影院投资方纳入业务板块模式;商业地产开发商入股影院投资主体模式;商业地产商负责影院投资建设,委托院线管理或输入院线品牌模式;政府负责影院投资建设,委托院线管理或输入院线品牌模式;同时也可积极发挥影院项目服务咨询机构在影院发展建设中的作用。

对影院投资建设而言,接下来一个工作是规划与选址工作。而如果放到对整个中国电影产业中影院项目发展的高度,这种规划与选址则是影院发展的布局问题,亦即,在全国范围内究竟有哪些地域、哪些省份、哪些城市是影院项目的投入产出比比较高的地方,这对影院项目投资建设而言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基于这种考虑,我们以2008年全国城市主流影院的票房排名作为展开论述的依据,综合考虑GDP、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消费性支出、消费习惯等指数,对这一论题进行梳理。而且,为了研究的科学性和全面性,我们将影院排名的范围扩大至全国前205名,最后一名的广东南海嘉州广场影院的票房为519万元。以此作为数据采样的起点,有助于我们去科学发现影院发展的一般规律。根据这一指数,参照上面提到的各种参考指数,我们将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全国到地区到省份到城市的流程对我国影院投资建设的布局问题进行阐述,现有影院的地区布局、省份布局、城市群布局、城市布局不仅意味着现有的影院分布结构,而且,也意味着将来影院投资的主要目的地。在本部分要完成的不仅是对现有影院布局的梳理,而且也是对未来影院投资建设主要地域的一种研判。根据国家统计局对我国行政区域的划分标准,全国分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四大板块。影院消费是一种建立在GDP数据及人均可支配收入基础上的城市当中的服务性消费方式,所以,与GDP、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排序对应,对东部地区大中城市、乃至县级市和少数发达乡镇的挖掘细致程度将会高于其他地区的速度,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的影院投资发展则主要体现在一些大型城市以及部分中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身上。除此以外,不同区域的气候差异与消费习惯差异也是影响影院投资建设的重要因素。此外,这种差异性同样体现在不同地区消费习惯方面。从省份布局方面看,我国目前优质影院主要集中在广东、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四川五个省市,其中广东省优质影院的城市数与影院比后八名的总数还多,该省的广州、深圳两市与北京、上海同为国内票房产出最高的城市,广东省进入这一排行的9个城市数量在全省地级以上城市中占到43%。这些省份将是影院投资资金的主要流向地。在国家“十一五”总体发展规划中,提出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根据当下我国城市经济发展实际,主要城市群包括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发展起来的已形成城市群发展格局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个区域。除此以外,山东半岛、辽中南、中原、长江中游、海峡西岸、川渝、关中也是目前发展比较成熟的城市群。为了更直观地分析这十大城市群与我国主要优质影院城市布局之间的对应性强弱,我们在图中把票房前205名的58个城市的分布与十大城市群的领域作了阴影覆盖处理,发现我国优质影院的城市布局主要集中在这十大城市群当中。

从新建影院的选址角度看,与美国影院发展中出现的郊区化趋势不同,我国几乎所有新建影院都是在城市中的商圈里面,作为购物中心(Mall)的一个商业业态存在。而一个城市中商圈的布局、规模、定位、特色以及相应的Mall的布局、特色、结构又相当程度上影响着影院可以发展的数量、档次、空间布局,并最终通过观影人次、票房收入这些数据体现出来。伴随着商业网点建设速度的加快,各个城市综合式购物中心也在不断兴起。GDP水平一般的城市一般都有的这样一个购物中心。所以,“影院+Mall”捆绑式发展的模式是当下投资影院项目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组合方式。也是最值得推广的一种组合方式。

影院建设标准问题受到两方面因素影响:第一,从决定影院标准的宏观指数来看,是一个地区、省份、城市群、城市、商圈的经济发展情况、人口数量、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水平及文化消费水平、商圈特点、其他影院分布、发展潜力等,这些因素对一个影院装修档次与建设标准有重要影响。第二,影院投资主体的影院定位。综合GDP、区域、省份、商圈分布等各种因素,放到全国来分析,一个现代多厅影院的平均投资额约为单座1.2万—1.5万元左右。影院建设成本、标准定位与城市发展水平基本成正比,而且,影院投资标准涉及因素众多,投资时需要通盘综合考虑。作为一项投资活动,必然要求投入产出,而回收周期、利润率这些问题都是影院投资方在项目规划选址阶段就需要结合项目具体特点作出预测。投资影院是一项“投入资金大、回收周期长、运营风险小”的项目。“投入资金大”是指以单座成本计算,约在8000元到2万元乃至3万元不等,折算座位数后将是一个三四百万到两三千万的投资规模。“回收周期长”是指影院投资资金回笼主要依赖于票房渠道,其他渠道的赢利潜力尚未得到有效开拓,一般回收周期在三年到八年之间,比较普遍的回收周期为五六年左右。“运营风险小”是指影院在选址成功后,不像其他许多行业一样,可能受制于多方面的因素制约而出现较高的运营压力和经营风险,影院经济则是依靠现金流来支撑收益,相对运营风险比较低。

以中影集团、万达院线、上影集团、金逸影视等为第一方阵,珠影集团、四川太平洋、大地等为第二方阵的影院投资主体格局将会继续在全国范围内跑马圈地,开拓影院项目。“Mall+影院”这一发展模式已为广大业内投资主体所认识。注重对地产信息的挖掘,借助于商业地产行业组织、行业年会等平台推广自己,以及根据自身实力逐渐与不同规模的地产开发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将逐渐成为一种普遍性的发展共识。由此而来,对影院项目的挖掘、竞争将在相当大程度上体现为对国内商业地产商的挖掘、竞争。而以房地产为代表的其他行业投资商也将可能以单独或联合出资、品牌输出、托管经营等方式投资兴建影院项目,多元化的资金、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投资模式将为影院发展带来巨大活力,而且,在影院的快速发展下,现有院线格局将可能有相应调整,院线整体发展水平也将会逐步提高,培养社会资本对影院投资项目的热情应该被高度重视。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武汉、杭州、重庆、大连等主要票房贡献城市的都市型商圈、区域型商圈乃至个别社区型商圈仍将是投资影院的主要区域;所有副省级城市与绝大多数省会城市的都市型商圈及区域型商圈也将是影院

投资的重要区域;发达地区、省份以及十大城市群里的地级市的区域型商圈是影院投资关注的另一区域;少数发达地区的县城乃至乡镇等小城镇的中心商圈也是投资建设影院项目的一个方向。

挑战方面,选址成功与否是影院投资发展的症结;营造良性竞争环境是一个重要课题;老影院现代化改造任重道远;影院的票房攀升受制于国产电影制作水平的提高;科学评估经济危机带来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在将来几年直至十余年的时间内,一个涵盖几乎所有大型城市、副省级城市、沿海城市、省会城市的各都市型、区域型商圈,涵盖主要地级市、涵盖部分发达县城、少数发达乡镇的区域型商圈,与多功能超级购物中心捆绑发展的不同装修标准、影厅规模、票价定位的影院布局体系将最终建立。伴随着这一在终端放映平台的扩展,制片环节国产影片能见度较低问题,影院片源雷同、放映同质化现象以及由此带来的影院尚不能做到特色经营的问题,票价偏高问题都会得到有效解决。从这一角度看,影院建设是涉及电影产业良性、健康发展的战略性全局问题,关乎一个完整的产业价值链的建构,而且也是目前整个产业链条中发展最为良性的环节之一。在终端影院环节的推动下,中国电影市场总的盘子也将会进一步做大。曾有业内人士预计,在将来三到五年时间,中国电影票房总量将有望达到100亿元乃至更多。伴随着终端市场的不断扩大,以及整个产业链条的日趋良性,这一预测离产业发展实际并不遥远。

第四篇:中国润滑油产业研究报告

中国润滑油产业研究报告

2006-12-28

[报告目录]

中国润滑油产业作为中国石化行业四大产品之一,在相关行业的需求带动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润滑油产业关系着国计民生的特殊性,使得它的何去何从成为众所瞩目的焦点。

本研究报告依据国家统计局、国家海关总署、国家经贸委、国际产业传媒、中国竞争情报网、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中国石化行业有关协会、国内及国外1000多种相关报刊杂志及专业网站的基础信息以及润滑油专业研究单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资料,运用宏观、微观及产业经济学的相关原理,对中国润滑油产业的供给与需求、各子产业的发展状况、进出口形势、消费与市场、竞争与发展机会、产业整合状况、产业领先企业、WTO对产业的影响与对策、产业发展趋势等进行了独到的、深入详细的研究与分析,是润滑油生产、经营企业、研究机构等单位准确了解目前润滑油产业发展动态,把握企业定位和发展方向的重要决策依据之一。

前言„„„„„„„„„„„„„„„„„„„„„„„ⅰ

第一部分 润滑油基本定义与投资特性分析

第一章 基本定义与分类„„„„„„„„„„„1

第一节 基本定义

一、润滑油基本定义

二、润滑油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第二节 分类

一、基本分类

二、润滑油基础油的分类

三、添加剂

四、内燃机油

五、齿轮油

六、液压油

七、全损耗系统用油

八、润滑脂

第二章 润滑油产业投资特性分析„„„„„„„13

第二部分 润滑油产业现状

第三章 国际润滑油产业现状分析„„„„„„„19

一、美国润滑油产业现状

二、欧洲润滑油产业现状

三、日本润滑油产业现状

四、亚太地区其它国家润滑油产业现状

第四章 中国润滑油产业现状分析„„„„„„„25

第一节 现阶段中国润滑油产业结构特征

第二节 产品结构由低档转向高档

第三节 中国润滑油产业供需现状

第四节 中国润滑油企业生产情况

第五节 中国润滑油进出口状况分析

一、中国润滑油近几年的进出口情况

二、主要进口品种

三、进出口情况按地区分布

第六节 中国工业设备用润滑油发展情况

第五章 主要子产业分析„„„„„„„„„„„37

第一节 中国内燃机油产业发展现状

一、国际风燃机油发展现状

二、中国内燃机油发展现状

三、润滑油生产技术对车用发动机润滑油发展影响

四、中国内燃机油供需现状及预测

五、中国内燃机油市场竞争状况

六、中国内燃机油发展趋势

第二节 齿轮油市场发展现状

一、齿轮油市场发展状况

二、中国齿轮油需求结构及预测

三、齿轮油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三节 液压油市场发展状况

一、液压油市场发展状况

二、液压油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四节 自动传动液(ATF)市场发展状况

一、中国自动传动液(ATF)市场发展状况

二、汽车自动传动液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六章 润滑油市场需求预测„„„„„„„„„58

第一节 影响润滑油需求的因素分析

一、宏观环境

二、中国成品油价格机制分析

第二节 润滑油市场需求预测

第三节 润滑油供求发展趋势

一、润滑油消费的特点

二、润滑油供求结构变化与分流

三、中高档车与中高档润滑油成国内市场需求主流

四、汽车润滑油需求结构变化

五、生产过剩竞争激烈

第七章 润滑油销售渠道分析„„„„„„„„„72

第三部分 润滑油市场竞争分析

第八章 国际润滑油产业竞争分析„„„„„„75

第一节 全球石油化工兼并重组浪潮热度不减

第二节 全球石油石化业界形成4强鼎立的新格局

第三节 应对竞争的发展趋势—兼并联合第四节 能组成松散的联盟已经成为兼并之外的重要联合与合作形式

第五节 精兵简政 增创效益

一、阿莫科公司对其组织机构进行了重大的调整

二、美孚公司注重机构调整战略

三、加德士石油公司机构调整情况

四、壳牌集团进行机构调整战略

第九章 中国润滑油产业竞争现状分析„„„„87

第一节 中国润滑油产业竞争格局

一、主要竞争品牌

二、各品牌所占市场份额

三、高端润滑油市场硝烟弥漫

四、新的国外品牌不断涌入中国市场

第二节 现阶段中国润滑油产业竞争特点

一、高档油:国际品牌一统天下;低档油:国产品牌 腹背受敌

二、国内润滑油市场竞争机制

三、汽车工业产品的全面升级将带动车用润滑油产品的 升级使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第三节 中国润滑油产业竞争战略分析

一、产业扩张战略竞争

二、品牌竞争战略

三、国内销售渠道竞争战略

第十章 中国润滑油竞争格局发展预测„„„109

一、环境保护对润滑油技术及生产的要求更为严格

二、国内环境对润滑油工业发展的影响

三、全球化经济对中国润滑油产业的影响

四、超大规模跨国公司重组带来战略性挑战

第十一章 加入WTO对中国润滑油工业的影响112

一、WTO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二、加入WTO对中国润滑油工业的直接影响

三、加入WTO对中国润滑油工业的间接影响

四、加入WTO对润滑油营销方式的影响

五、WTO将为中国润滑油市场带来机遇

六、中国润滑油工业的发展对策

第十二章 主要润滑油企业的竞争战略分析„118

一、中国长城润滑油

二、帝王润滑油

三、壳牌润滑油

四、BP润滑油

五、美孚润滑油

第四部分 原材料供应情况

第十三章 原油供给现状分析„„„„„„„„139

一、全球原油总体供求情况

二、原油分布与消费特点

三、全球原油价格波动因素分析

四、中国原油需求状况

五、应对国际油价巨幅波动的策略

第十四章 润滑油添加剂发展状况„„„„„„149

一、国外润滑油添加剂发展情况

二、国内润滑油添加剂的发展情况

三、国内润滑油添加剂市场发展对策

第十五章 润滑油基础油发展现状„„„„„„152

第一节 世界润滑油基础油市场发展

一、世界润滑油基础油发展史

二、润滑油的发展趋势及其对基础油的要求

三、世界各石油大公司在基础油方面的动向

第二节 中国润滑油基础油市场发展状况

一、中国制定新的优质基础油标准

二、中国润滑油基础油的来源

三、中国基础油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第五部分 润滑油产业发展趋势

第十六章 石化行业未来发展大趋势„„„„„160 第十七章 润滑油产业发展趋势„„„„„„„167

第一节 中国润滑油未来发展的大方向

第二节 润滑油产品的发展趋势

一、环境友好润滑剂

二、天然气合成润滑油技术的开发

三、纳米润滑油上市

四、加氢技术生产润滑油基础油

五、醇类燃料发动机用润滑油

六、绿色环保型水-乙二醇抗燃液

第三节 润滑油市场发展趋势——全球化大市场营销

一、高档润滑油是未来竞争的主战场

二、品牌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

第四节 润滑油竞争的未来战场---终端零售

一、市场规模构建竞争基础

二、配送体系保证零售网络运转

三、信息技术实现高效管理

四、单站销售体现竞争实力

五、加油站如何竞争

第五节 润滑油IT发展趋势分析

一、建立网络营销观念

二、根据市场环境和业务状况,确定网络营销的具体目标

三、规划网站的建设,网站力争做到富有个性、具有特定功能

四、充分利用“概念直销”的销售模式

五、企业网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六节 润滑油企业发展战略趋势

一、提高基础油质量和改进基础油结

二、加快技术进步和设备淘汰与更新

三、加快润滑油升级换代和新产品的开发

四、实施积极的营销战略

五、继续实施名牌战略

六、调整管理模式适应新的发展形势

第七节 中国润滑油标准的发展方向

第十八章 SWOT分析„„„„„„„„„„„188

第一节 中国润滑油产品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中国润滑油企业如何面对市场挑战

一、面对竞争机制的变化

二、打破“技术壁垒”

三、面对激烈品牌竞争

四、环境保护

第十九章 润滑油产业投资机会分析„„„„„194

第一节 影响润滑油产业投资的因素

第二节 投资机会分析

一、废润滑油再生

二、船用润滑油

附录

附录1 华东润滑油市场分析专题信息

附录2 石化工业“十五”规划

附录3 国家经贸委关于印发经清理整顿保留的小炼油厂名单 的通知

附录4 生物燃料前景广阔

第五篇:2012年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

2012年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

《2012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是国家专项资金支持的文化产业研究项目,中国电影家协会产业研究中心聚合业内研究精英,在掌握翔实数据与丰厚的调研基础上,深入研究中国电影产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机遇并提出战略发展建议。《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自2007年推出以来,以权威的数据与精湛的分析广受业内好评。

第一部分 2011年电影产业研究报告

第一章 2011年电影投融资分析

第一节 2011年电影投融资背景

一、电影产业继续蓬勃发展二、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继续为电影投融资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经济转型和房地产紧缩政策,使得大量业外资本转投电影产业

四、随着文化体制改革步伐加快,诸多电影制片厂转企改制后,电影投资成为其重要业务之一

第二节 2011年电影投融资状况分析

一、投融资方式分析

二、电影产业投融资风险分析

第三节 2011年电影投融资特点

一、2011年电影投融资的投入资金大幅增加,投资主体更为丰富,投融资方式有所创新,投融资领域不断扩展

二、在具体操作方面,我国电影投融资运作手段更为专业成熟,投融资体系更为完备

三、中低成本电影越来越吸引投资目光

四、电影投融资出现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向全媒体融合的趋势

第四节 电影投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主要问题

二、对策研究

第二章 2011年电影制片生产与制片主体分析

第一节 2011年电影刨作生产分析

一、2011年电影创作生产基本概况分析

二、国产片类型分析:主打类型不变,多元化格局渐显

第二节 2011年重点国产影片分析

一、票房排名前30位的国产电影制作团队核心人才分析

二、合拍片:发展势头良好,仍需纵深推进

第三节 2011年电影制片企业发展分析

一、国有制片企业发展分析

二、民营制片企业发展分析

三、其他制片企业

第三章 2011年电影院线和影院经营分析

第一节 2011年电影院线整体发展态势分析

一、各大院线迅速扩张与局部市场过热现象并存

二、民营企业竞相圈地与国企缺乏后劲、外部借力现象并存

三、院线外延式发展模式与经营多元化现象并存

四、市场竞争加剧,市场秩序有待加强

第二节 重点院线发展分析

一、万达模式独树一帜,坚持全资建设影院强化品牌管理

二、民营院线积极扩张,成就市场上升动力

三、国营院线作为市场中坚,改革调整、稳步发展

四、2011年院线发展总结

第三节 2011年强势影院分析

一、2011年票房排行前100名影院分析

二、近三年票房十强影院对比分析

第四节 代表性影院经营情况分析

一、中心城区影院经营分析

二、城市郊区影院经营分析

第五节 全国城镇影院布局特点、问题及发展趋势

一、影院布局和特点

二、影院发展的问题和趋势

附:20ll影院调查问卷分析

第四章 2011年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战略分析

第一节 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第二节 2011年战略发展的效果概况

一、延续十年的票房增长

二、国产片的市场主导份额

第三节 国际比较视野下的2011年整体发展战略分析

一、2011年中国电影产业票房成绩的原因

二、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战略弱点和潜力

三、中国电影产业发展面临的外部挑战

四、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战略原则

第四节 2011年以后的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战略对策

一、中国电影产业的投融资战略对策

二、中国电影产业的制片业发展战略对策

三、中国电影产业的发行放映业战略对策

第二部分 2011年申影市场研究报告

第五章 2011年电影市场总体态势分析

第一节 2011年电影市场发展概述

一、2011年电影市场新特点

二、电影市场升值与市场主体的转变

第二节 电影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促进电影市场健康发展的对策

第六章 2011年电影市场分析

第一节 新片放映市场分析一、十大国产片的市场表现及特点二、十大进口片的市场表现及特点

三、中小影片的经典案例

第二节 影片市场类型分析

第三节 2011年发行市场与发行公司

第七章 2011年电影票房分析

第一节 城镇化进程中对电影市场的推动

第二节 周档期、新片首映、次周放映市场分析

一、2011年周档期票房分析

二、新片首映周票房数据分析及价值评估

三、新片放映第二周票房数据分析

第三节 节 假日档期市场

一、节 假日档市场分析

二、喜忧参半的国庆档分析

三、暑期档影片实力均衡,联手推高市场

四、贺岁档的“蝴蝶效应”

第四节 市场评估与拐点的到来

第八章 2011年电影观众分析

第一节 观众构成与观影偏好分析

一、电影观众的自然构成二、电影观众的社会构成三、电影观众的观影习惯分析

四、电影观众的影院选择分析

五、电影观众的广告态度分析

六、结论

第二节 电影观影人次分析

一、电影观众人次的演变

二、影响观影人次提升的外在因素

三、影响电影观众人次的内在原因

四、2011年电影观众人次结构变化的拐点

五、市场的蓝海——创造更广泛的观影群

第九章 2011年暑期档电影市场消费调查报告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2011年暑期档公映影片分析

一、影片的观看率

二、观看因由分析

三、观众满意度分析

四、满意成分分析

第三节 重点影片深层消费元素分析

一、《建党伟业》

二、《武侠》

三、《变形金刚3》

四、《窃听风云2》

第三部分 单项研究报告

第十章 2011年电影映前广告市场分析

第一节 电影广告的兴起

第二节 电影广告的媒体化时代

第三节 电影广告经营主体与经营模式

一、电影媒体的经营主体——央视三维电影传媒

二、电影媒体的经营主体——晶茂电影传媒

三、院线自营电影广告的“万达银幕”映前广告公司

第四节 影院广告发展前景与对产业之作用

第五节 电影广告市场存在的问题

下载3d打印产业研究报告[大全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3d打印产业研究报告[大全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文档2012年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

    2011-2012 年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简版) China Film Industry Report 2011-2012(Brief Version) 3 I 研究背景 国务院在2010 年陆续収布一系列针对电影及文化行业的指导意见,......

    电影产业研究报告发布(定稿)

    电影产业研究报告发布 腾讯娱乐讯 (文/曾剑) 尽管2011年生产电影558部,全年票房达131亿,但在16日举办的《2012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新书发布研讨会上,专家认为,中国电影产业的拐......

    动画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文化局动画产业研究报告一、动画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产业现状: 1、投资规模有限。投资没有合理的回报机制。 首先,动画片是个高投资,高风险,高回报的行业,也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产......

    中国茶产业市场研究报告[推荐]

    中国茶产业市场研究报告 2007年07月27日 08:08来源:中国食品产业网 当前,在茶文化热、有机茶热、保健茶热、名优茶兴起等多重因素下,茶叶的传统区域性消费习惯正在走向分解,取而......

    智能传感器产业研究报告

    智能传感器研究报告 一、智能传感器的定义 智能传感器系统是一门现代综合技术,是当今世界正在迅速发展的高新技术,至今还没有形成规范化的定义。 定义1:《智能传感器系统》书上......

    电竞产业可行性研究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 首先,我们应该充分的认识到电子竞技与传统网络游戏之间的区别。从性质上看,电子竞技接近于传统的体育项目,对抗性和竞技性是它的特点。它有着可定量、可重复、......

    切割钢线产业深度研究报告

    2011年中国切割钢线产业深度研究报告 No30065293 168报告网 推荐给朋友 2011-7-2 【报告名称】2011年中国切割钢线产业深度研究报告 【出版日期】2011年7月 【交付方式】EMA......

    中国健康服务产业研究报告

    中国健康服务产业研究报告(修订版) 附:《中国健康服务产业研究报告》目录 详细内容可访问百研资讯(www.baiyan.info)网站 课题说明 一、本研究课题资讯均源于《健康报》、《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