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影产业研究报告发布(定稿)
电影产业研究报告发布 腾讯娱乐讯(文/曾剑)尽管2011年生产电影558部,全年票房达131亿,但在16日举办的《2012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新书发布研讨会上,专家认为,中国电影产业的拐点已经出现,值得引起重视,今年不管大片还是小片基本都没得钱赚,而两三年内,将有一大批制片公司倒闭。
现状:
银幕扩张已现瓶颈
业内人士刘嘉在研讨会上说,电影产业在这么多年的高速发展中一直是外延型增长的模式,即依靠新建影院带来票房增长,但在去年,这样的外延型增长不太管用了。
腾讯娱乐在今年1月就已经关注到这种现象,《电影局:2011票房超131亿 将向偷票房者亮红牌》一文中说,2011年银幕增长了接近了一半,但是票房却只增长了不到三分之一。而最近几年,一直是票房增长超过了银幕增长。
《2012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中说,外延式的发展模式在2011年已现瓶颈,还表现在,观影人次增长长期赶不上票房增长,院线虽都加速扩张,但业绩增长幅度放缓。靠填补空白市场增加银幕数来达到高收益的时期已经步入尾声。
该报告还指出,从产品到服务再到赢利模式的差异化经营是未来院线发展的必经之路。预言:两年内倒闭一批制片企业
盛世华锐老总高军也认为拐点已经出现。
高军说,2011年的大片没有赚钱的,但还是有许多中小投资的黑马出现,但是2012年不管大片还是中小投资基本没有赚钱的,高军说,很多投资公司,已经放慢了投资的步伐。高军甚至预言,两三年之内一定会有一批制片企业倒闭。
高军说,从年初到现在一共上映了115部电影,其中国产片有81部,但是票房仅占38%到39%。高军说,国产片赢利能力急剧下降。“我以前投资了20多部影片还没有过亏损,都是赚钱的。但是现在开始出现有要赔钱的迹象了,比如说我们做的密室系列的密室系列二就出现了小幅亏损20%,以前是赚钱的。”
呼吁:建立档期协调机制
因此,高军呼吁,应该建立一个有效的档期运作协调机制。其实,在贺岁档,或者有中影大片如《建党伟业》
上映的时候,这种档期协调机制会产生作用,给国产片赢利的空间。
最近,国产片《黄金大劫案》、《杀生》、《匹夫》、《飞越老人院》等上映的时候,都受到了好莱坞大片《复仇者联盟》、《超级战舰》和《泰坦尼克号》的猛烈冲击,市场排片迅速减少,《杀生》、《匹夫》很快下档。措施:“万块银幕”需要分线发行
2011年走入了“万块银幕”时代,这也意味着发行业要走出粗放的发展,需要创新和精细。
《2012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指出,当博纳与新画面干架的时候,博纳系影城仅排映《龙门飞甲》,不排《金陵十三钗》,后来发现,这些影城当时的票房收入与同规模且排映《龙门飞甲》和《金陵十三钗》的影院相差无几。这提供了一个案例,证实市场银幕数已经到了能够同时满足至少两部大片同时上映。
该报告指出,分线发行是以后的一个方向。该报告还举了另外一个例子,《三傻大闹宝莱坞》
首周收获740万票房后,次周遭遇《金陵十三钗》和《龙门飞甲》,很多影院当即下线《三傻大闹宝莱坞》,但该片引进方安乐公司旗下的百老汇影院一直保持每天两到三场的长线排映,上座率均高出平均水平,数周后,该片票房达1400万,创印度片在国内市场最好成绩。这一案例则提供了中小影片在市场分线发行的可能。
解读中国观众观影习惯:女性比男性爱走进影院
此外,该报告还发放了1000份问卷,对观众的观影偏好做了调查。
该问卷调查显示,女性观众占54.4%,男性观众占454%(0.2%未填写),在该报告连续6年的观众调查中,女性观众数量一直高于男性观众。18-30岁是观影的主体,占75.5%,其次是31-40岁,占15.7%。
调查还显示,4成多的观众选择在下午看电影,27.7%的观众选择在晚上看电影,只有5.1%的观众选择在上午,2%的观众选择深夜观影。他们对影院的选择,交通便利是影响最大的因素,占了66.1%。
54.9%的观众会提前关注上映影片再制定观看计划,这样看来,片方的宣传还是很重要的。64%的观众选择影片时首选影片的类型和故事,这样的结果回应了当今电影创作的现状:不缺大片缺类型,不缺投资缺故事,中小成本类型片有好的故事同样能够赢得观众赢得市场。其次,有46.5%的观众仍然比较看重影片的明星和导演团队。
中国证劵报5月16日报道 艺恩咨询最新发布的《2011-2012年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电影产业总收入达到178亿元,增长率为16%,其中,票房收入131.15亿元,非票房收入26亿元,海外销售收入有所降低,仅有20亿元。
艺恩咨询预计,2012年中国电影总收入可以达到近290亿元,票房收入有望突破200亿元。得益于电影产业的迅速扩张及政策鼓励文化产业大发展,影视类企业迎来上市潮。越来越多开始盈利并谋求更大发展空间的电影企业开始将融资触角伸向资本市场。
艺恩分析认为,一些具有良好业绩的影视企业在IPO准备阶段受到大量投资机构青睐,也从侧面证明了目前国内影视市场的巨大吸引力
第二篇:首份《中国产业升级研究报告》发布
首份《中国产业升级研究报告》发布 2013-4-8 5:06:09来源:《 光明日报 》(2013年04月08日 03 版)光明日报博鳌4月7日电(记者牛梦笛、王晓樱)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开幕前夕,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共同发布中国首份《中国产业升级研究报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魏建国,国务院参事室特邀研究员、中华民营企业联合会会长保育钧,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轷震宇共同出席发布会。
该报告用六个章节,重点对高端装备制造业、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商贸(流通)服务业、文化产业等六个新兴产业领域的发展现状、主要问题、影响因素以及思路途径进行了深入探析,对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提出了思路和政策建议,是我国第一份对产业升级做出全面解读的研究成果。保育钧认为,这个报告为广大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升级换代、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提供了参考。轷震宇表示,这份报告的发布,是华夏幸福基业十五年来产业升级实践经验的总结,同时,也希望报告给深陷产业升级困境的企业以启发。此份《报告》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和发达经济体再工业化的大背景下,对中国乃至亚洲产业转型升级和全球战略突破途径的一次全面、细致的剖析。
第三篇:电影产业未来发展战略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
电影产业未来发展战略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
电影产业未来发展战略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引言:
1系统的名称:中国电影产业未来发展战略系统
2系统的目标:结合我国国情和电影产业的实际情况,全面、准确地对影响到电影产业发展的各方面因素进行科学的分析,从而推动中国电影产业高速发展。大力传播中国文化的同时,继而带动中国总体GDP水平的持续攀升。
3系统的功能:深刻剖析我国电影产业现状,细致拟定未来发展方向,严格制定中国电影产业未来发展计划。
4项目的由来:
1、电影产业市场机制的不完善。主要问题体现在:资本市场不发达,电影产业的融资机制不完善,各种市场管理法律规章缺乏,行业市场中介组织缺乏等等,这些问题致使电影产业的上下游整合能力不强,产业集中度低,无法更好地提高各环节专业化水平和取得规模效益。
2、电影产业的市场化程度不高。具体体现在中国电影产业的专业分工程度低,上下游整合营销的运作能力不强,产业的市场化运作在品牌建设、类型化制作、明星经纪、后产品开发、广告植入、版权开发等方面缺乏经验。
3、中国电影产业在新的数字技术研发方面没有掌握核心技术,技术应用开发不配套。同时,中国电影产业在特技制作、数字电影认证系统、加解密系统、远程压缩与传送等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也没有做到完善配套,这些对于中国电影产业的未来大发展都会造成深远的影响。
4、中国电影产业的国际化水平较低。
二:系统建设的背景、必要性和意义:
1背景:
根据各国电影官方机构公布数据及有关媒体发布的信息显示,2009年美国继续领跑全球电影市场,国内票房为98.7亿美元;日本继续位居国家票房排名第二位,票房22.01亿美元;美国依然领先第二名的日本4倍多票房;排名第三至第十一位的国家按票房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印度、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西班牙、中国、意大利、韩国、加拿大、俄罗斯。2009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折合9.09亿美元,第一次进入前十,位列第9位,比2008年第12位前进了3位。
综观目前电影市场的现状,尽管已对电影产业进行了某些改革,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如院线的建立,引进片的额度增多,周二半价的推出,以及各种优惠促销等活动,各类题材、片类、数量、质量也有很大提高,但中国电影市场依然没有走出低迷,观众人气不旺,仍是不争的客观事实。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状,业内人士认为:网络电影的泛滥,盗版影碟的猖獗,各种文化休闲娱乐的多元化,电影题材的不尽人意,票价的昂贵,宣传营销人才的缺乏,一些老影院环境设施服务滞后等,都导致了电影票房危机重重,票房难以上升。中国电影市场目前仍然主要靠美国好莱坞大片和国内几位知名导演的影片吸引观众。如果不改变这种情况,中国电影市场是危险的。
中国电影已经走过了跌宕起伏的百年历史,新的百年已经拉开了序幕。中国人似乎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迫切而坚定地强调电影的商品属性和产业建设。长期以来,中国电影一直处于“电影艺术的不断突破与电影经济状况日趋窘迫”的失衡状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影企业被推入市场经济轨道,电影以商品的形态步入市场,已成为很自然的事了。原因很简单,无论电影是否具有宣教功能,它的生存基础主要取决于观众是否愿意出钱买票去看。电影是艺术中的商品,商品中的艺术,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不仅震动着中国的经济领域,也震动着文化艺术领域,尤对电影这个影响面广、经济阵容强的部门形成了强烈的冲击波,对它的生存状态以及供需格局提出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问题。
2调查过程:
我们小组依据本次可行性报告内容,作出了如下调查:在校内网上发起投票。调查周围同学目前选择去电影院观看的影片类型,以及吸引他们去电影院观看的因素。例如:导演和演员、内容、类型、价格等等。印发100份传单在各大高校发放。调查内容大致和网上投票内容一致。成员分为两个小分队分别对首都时代影城、UME两家国内知名大影院的观众进行了抽样调查,主要目的是调查社会上各个年龄层对电影选择的看法,而不是局限于大学生 从而让本次调查更加全面各组员把之前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并且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和著作最后确定本小组的研究结论。
3必要性和意义:
目前我国电影产业发展虽然近年来有很快发展,但是呈现不平衡趋势,国外大片仍旧占据主导位置,国产片提升并不快。与外来引进片竞争力很大,国产片还有很多需要完善和进步的空间。例如,影片自身质量是影响电影市场票房的首要因素;影片排映档期是影响电影市场票房的重要因素;影片宣传策划是影响电影市场票房的关键因素;映期社会环境是影响电影市场票房的潜在因素;映期天气情况是影响电影市场票房的运气因素。并且,我国作为人口大国,潜在消费能力很大,掏钱去影院观看的观众还可以增多,这就需要好好分析目前的国内外形势,扬长避短,吸收各方优点,争取让我过电影产业能更加进步,发展更加迅速。三:拟建立的信息系统
该项目计划于2010年5月开始设计,为期一个月。
于2010年6月开始实验,为期一个月。
于2010年7月开始进行修改,为期半个月。
于2010年7月中旬进行再次进行实验,为期半个月。
于2010年8月正式运作。
四:可行性论证:
1.技术可行性:
(1)硬件:我们是用小组成员笔记本做成的,做该系统最多用了100M的空间,包括资料的存储、系统资料的存储以及系统的存储等。
做系统的地点是校内三号楼120室,大家聚集到一起商量和讨论。
通信设备我们主要使用手机、QQ、MSN,方便大家将散落的信息进行汇总。
(2)系统软件:操作系统提供的接口能力符合需要,安装VBA程序,进行数据的分类汇总。
(3)应用软件:我组主要使用word、photoshop、excel做一些文字、图表和表格的制作。
(4)技术人员:我组人员均参加此次系统技术讨论活动。技术支持方面主要是耿谦和张一萌在做;董丽娟、臧艳楠进行了校园问卷调查、网上发动投票及电影院实地考察调研的活动;陈川整理数据分析。
(5)资金的可得性:
车费:70元左右
调查问卷工本费:50元左右
电影票:180元
2.经济可行性:
经济合理性:
该系统具有较强的经济性,电影作为这个时代文化创意产业的一部分,为群众的文化生活以及思想境界带来了新的活力,使百姓的生活更加的丰富多彩;也能为社会学专家、电影制作公司等带来可依靠的理论及数据分析,为中国电影的未来指出一条光明的大道。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影企业被推入市场经济轨道,电影以商品的形态步入市场,已成为很自然的事了。原因很简单,无论电影是否具有宣教功能,它的生存基础主要取决于观众是否愿意出钱买票去看。电影是艺术中的商品,商品中的艺术,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震动着中国的经济领域。
3.社会可行性分析:
中国电影已经走过了跌宕起伏的百年历史,新的百年已经拉开了序幕。中国人似乎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迫切而坚定地强调电影的商品属性和产业建设。长期以来,中国电影一直处于“电影艺术的不断突破与电影经济状况日趋窘迫”的失衡状态。电影震动着文化艺术领域,尤对电影这个影响面广、经济阵容强的部门形成了强烈的冲击波,对它的生存状态以及供需格局提出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越来越丰富,电影独占鳌头的历史地位已不复存在,电影已经不是人们惟一或首选的文化娱乐形式,特别是电视节目的极大丰富化,VCD、DVD进入千家万户,电脑的普及率越来越高,甚至手机都想来插一杠。电视早已作为生活必需品走进大众家庭,人们足不出户便能欣赏到丰富多彩求新求异的节目,而且基本是无须付费的;日益猖獗还无法从根本上铲除的盗版音像制品,其成本与电影相比绝对低廉(影碟平均10元一张,可供全家甚至多群体观看;电影票价动辄几十元,而且仅供一人定点定时定片观看),在经济上孰优孰劣一目了然;电脑游戏对年轻人的诱惑远远超过电影,上网由当初的时尚已经过渡到人们的生活必需,娱乐休闲的同时了解相关新资讯,何乐而不为。电影的替代品对电影的威胁可见一斑。
从以上分析结果看来,中国电影人对中国电影的改革势在必行,我们小组希望通过我们的各种问卷调查以及校内网投票更深入的了解当代大学生以及社会人士对于当今中国电影现状的评价,真正做到从公众的角度剖析电影,希望电影人们能够综合我们的结论从文化,经济等多个角度更加专业的为中国电影产业今后发展方向指点迷津。
第四篇:三项中国储能产业研究报告将发布
三项中国储能产业研究报告将发布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2013-3-1 21:00:07我要投稿 关键词: 储能动力电池储能产业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今年以来,国内多个重点城市陷入“雾霾危机”,PM2.5浓度迭创新高大气污染以一种异常凶猛的方式激起各方关注。在业内看来,此次事件将大大加快中国能源结构调整的进程,提高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实现能源结构调整已刻不容缓,而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对电力系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储能则是达到上述目标的重要手段和支撑技术之一。
2013年1月国务院正式印发的《国家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中五次提到储能,为国家十二五期间储能的发展明确了方向,规划在“面临形势”中提到“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主要国家竞相加大能源科技研发投入,着力突破节能、低碳、储能、智能等关键技术”,这说明中国政府已经注意到国际上对储能的关注,已将储能列入国家战略层面予以扶持发展。
但在中国,储能产业才刚刚起步,近两年才开始受到各方重视,产业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第一,储能厂商目前都是技术导向型,绝大多数处于产品研发的初期,核心技术有待突破,成规模的企业少。第二,中国储能产业处于发展初期,缺乏谁为储能买单的商业机制,目前还没有与日本、美国类似的将储能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而出台的相关扶持政策。中国储能产业亟需一个权威的、专业的机构来为产业链各方参与者,如政策制定者、电网、发电集团、储能厂商、科研院所、储能解决方案供应商等提供对话平台,使政策、技术、资本三者有效的互动和对接,以推动储能的商业模式尽早出现。
由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主办的大型研讨会“储能国际峰会2013”将于5月29-30日在北京举办,本届峰会将在“储能国际峰会2012”深入探讨储能在三个核心领域应用的基础上,为打破储能产业机制建立所面临的困境做具体的研讨工作:峰会将对储能的经济性展开初步探索,探讨储能经济性研究方法,并在“风电并网”、“分布式和微网系统”、“电力服务市场”、“电动汽车”四个储能应用领域展开深入研讨。每个专题研讨均设置产业链对接小组讨论,增加电网、发电集团、以及对储能的价值更有发言权的用户方的参与,参与方将共同预测储能在未来电力系统中的应用领域、机会点和潜力,以促进储能技术更多、更快的纳入国家能源产业战略布局,为建立适应中国发展的储能市场机制而努力,为储能产业的发展争取空间和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主办方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将在峰会上组织“产业高层研讨会”,研讨会上“千人计划”专家将与中国储能产业发展推进者们共同探讨产业发展面临的具体问题,以及如何入手推动更多的储能示范项目、引导政策走向,为政策制定者建言献策,并制定出下一步行动纲领,提交相关部委,这是各方切实参与并推动产业发展有力平台。峰
会上还将同步发布《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13》、《我国大规模储能技术和政策发展路线图》、《储能及动力电池标准体系研究》三项权威研究报告,这三项中国储能产业研究报告将成为中国储能产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业内普遍预期,新一任中国政府将继续着力调整能源结构,储能也将在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不断提升的过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此次峰会创造的全产业链沟通平台将启发各方创造更多商业机会,广阔的发展前景更将成为峰会成功的最佳注脚。
第五篇:2009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
本文节选自《2009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 文/韩云杰
十六大以来,伴随着国家文化体制转轨及政府主管部门一系列政策利好推动,从业人员细致经营,以及终端消费市场的日趋活跃,中国电影产业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市场活力。在这其中,终端影院建设步伐尤为快速。2005年到2008年,我国影院及银幕数增幅逐年上升。2008年底,全国加入院线影院数由上年1427家增至1545家。仅2005—2008年四年间,就新建影院397家。在经过几个月市场培育后,绝大多数影院迅速进入票房回收成熟期。而且,其中一个显著特点是,银幕增长数量远高于影院增长数量,折算每个新建影院的银幕数,已经从2005年的2.86块上升到2008年的4.83块,表明影院厅数在逐年上升。上座人次、票房产出高,成本回收周期快,管理运营科学等成为新建影院的突出特点。电影终端得到有效激活,并对电影产业上游制片环节产生积极推动。
鉴于此,本报告将关注焦点聚焦于产业链条终端环节———加入院线的城市影院。以影院投资建设作为论述内容,在走访调研基础上就“中国城市影院投资建设”这一研究对象展开分析。
中影集团作为电影行业的国家队,在制片、制作、发行放映等方面长期占有显著地位,但长期以来在影院投资领域比较谨慎。对终端影院板块的建设力度则是从2006—2007年开始逐渐加大的。2007年,中影集团为了强化主体产业、整合优良资源,裁撤负责影院投资项目的原投资管理部,将职能转由新组建的全资子公司中影影院投资有限公司运作。影院投资公司的主要业务板块包括电影院的开发、投资、建设、运营管理、高管人员培训及咨询服务等。公司管理运作团队体系包括开发部、投资部、建设部,运营部、影院管理部、统计部等职能部门,涵盖了一个影院项目从选址、建造到运营管理的流程。出于打造完整产业链考虑,影院终端市场开发已经成为中影集团一个重要的拓展板块。
中影集团在影院布局上重点挖掘发达地级市以上影院项目;票房产出上集中体现在深圳、武汉、常州等经济发达城市;此外,物业资源储备方面,中影与知名品牌地产公司结成战略合作伙伴,集团影院的投资发展跟随与这些地产公司新的购物中心项目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建造影院土地储备量。而且,2008年底,发布了自己的Logo标识,树立起统一的视觉识别体系,对公司与影院的品牌塑造,培养观众忠诚度有积极推动。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依托中影集团的资金优势、制片发行优势、品牌优势、宣传营销优势,中影集团及中影影院投资有限公司陆续投资建设100家控股影院,最终达到800—1000块银幕、8—10亿元资产的规模。届时,影院板块在中影集团整个业务板块中的比重会有明显提升。
万达院线在影院投资特点上建立健全项目投资组织结构;影院项目发展建设流程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影院发展方面:建立科学决策机制与风险评估机制。影院建设方面:优化设计标准,在控制成本同时提高项目质量;影院发展选址、布局上,坚持全国范围内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地级市、县级市等不同层次城市项目并行推进,坚持对大型城市市场的细致挖掘,坚持万达购物广场项目与非万达广场项目相结合。从票房产出看,2008年票房产出最高的是北京万达国际电影城(CBD店)和武汉万达国际电影城,两家影院票房总量都在4000万元以上,显示出大型城市核心商圈的票房号召力。同时也可以看出万达影院的票房排名与单座产出排名之间是基本对应的。这同时也表明万达院线在影院座位数设计上的科学合理。
河南文化影视集团公司由河南省电影公司改制发展而来。截至2008年底,河南文化影视集团公司有独资影院8家,关联影院4家,联营影院两家,全部加入公司下属二级公司河南奥斯卡电影院线,负责选址建造的是公司市场拓展部。在影院投资特点上,河南文化影视集团通过“土地置换”获取发展影院启动资金;布局选址上通过“东驱西进,三点一线”向四周辐射;在地级市发展模式上通过样本示范,以点带面,推行品牌输出、委托经营等发展模式;与商业地产开发商合作模式上同商家联合、按比例分账。发展迅速。
大地影院发展有限公司隶属于大地时代文化传播(北京)有限公司,负责大地数字影院的选址、规划、建造过程。建造完成后,最初是加入中影南方电影新干线,从2008年起,大地数字院线单独运营,成为全国第34家全国性院线。所有大地数字影院委托广东大地数字院线管理经营,两家公司同属大地时代文化传播公司。大地影院全部为数字影院,并且全部为自主产权影院。自2006年9月,佛山南海第一家数字影院开业,截至2008年底,正常运营的影院一共21家。2008
年,所有营业影院累计票房6174.66万元,观影人次294.31万人次,平均票价20.98元。大地在影院投资特点方面,发展建设过程标准化、规范化;影院布局上以珠三角地县级市、小城镇作为影院发展重点,并逐步向其他区域扩展;影院收入上,市辖区成熟商圈影院收入最高,建于购物中心内的新影院高于改造的单体旧影院;并且单座产出量与票房排名基本对位,个别优质影院具备与大院线优质影院抗衡能力
西安电影长安院线(以下简称长安院线)成立于2002年5月,隶属西安市文化局。从成立至今,院线旗下影院数量不断萎缩,截至2008年8月份,长安院线在西安市内的影院正常营业的只有西北影城、阿房宫电影院、钟楼电影院、和平电影院及边家村工人娱乐部五家,此间没有建设新影院项目。长安院线几家影院的这种生存处境也是国内相当一批老式电影院的真实写照。
长安院线面临的生存困境不断加大,通过对影院进行改造,完成其功能与现代多厅影院的接轨,进而重树在西安电影市场的地位是长安院线实现突破的一种有效措施,但是长安院线旗下影院在2002年至今并没有进行过任何影院改造,也没有异地重建影院项目启动。究其原因,主要有下面几点:缺乏启动资金;牵扯层面广;改造旧影院成本过高;其他棘手问题,在此,不妨引入另外一家老影院的改造经验加以借鉴。福建省人民剧场建把重建后主业定位为以电影为主、以时尚一族为主要客户群体的综合性多厅现代影城。经过一年多营销宣传,最后与福州移动公司达成合作协议,福州移动公司出资2200万元用于剧场重建项目,并在施工期间额外补偿员工180万元以获得地面一层1000多平米的商场及广场的命名权,以及地下室9个停车位20年使用权。合作使剧场建筑面积增加5100平米,固定资产价值提高到8000多万元。在此基础上,2006年8月,双方再次合作,利用5个影厅的冠名权、休息区300多平米的20年使用权,借此融资1000万元,完成影城装修及设备投入。影院目前经营状况良好,2008年票房排名位居全国影院第103名。
影院投资幅度的加快得益于国家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涉及国有、民营投资主体的政策:《电影管理条例》、《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涉及港澳及外资主体的政策:《外商投资电影院暂行规定》、《〈外商投资电影院暂行规定〉的补充规定》、《〈外商投资电影院暂行规定〉补充规定二》、《关于文化领域引进外资的若干意见》;其他政策:《国家电影专项资金资助城市影院改造办法》、《北京市文化局支持新建改造多厅影院资金补助办法(试行)》等。
影院投资建设目前几乎都是建造在Mall里面的,本报告根据业内惯用标准,把商业地产完成影院土建、隔墙起坡、消防设计等基础性建造后,影院投资方进行二次装修,即根据自身影院设计风格、空间布局二次建设作为开始的标志,一直到影院建设完成,这中间产生的费用即为影院的投资成本。商业地产商先期开发所投入的土地出让金、建造成本等费用不作为影院投资成本出现。这样,就有利于厘清房地产商全资建造影院时的成本界定问题。根据资金来源以及投资主体资本属性不同,目前投资影院的资金主要包括:电影相关行业的资金:国有资金、民营资金、香港资金、海外资金;政府资金;房地产等行业资金;金融资本。总之,以上各种属性的资金共同推动了影院投资金额的大幅高涨,而在资金注入上除了自己全资投建影院项目以外,另外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联合投资、共担风险、优势互补”成为投资主体在影院建设过程中的一个热点。以有限的电影行业资金拉动整个社会资本对影院投资领域的关注将是一种比较务实的做法。影院项目投资模式可以简单划为以下几类:影院投资主体租赁商业地产模式;商业地产商将影院投资方纳入业务板块模式;商业地产开发商入股影院投资主体模式;商业地产商负责影院投资建设,委托院线管理或输入院线品牌模式;政府负责影院投资建设,委托院线管理或输入院线品牌模式;同时也可积极发挥影院项目服务咨询机构在影院发展建设中的作用。
对影院投资建设而言,接下来一个工作是规划与选址工作。而如果放到对整个中国电影产业中影院项目发展的高度,这种规划与选址则是影院发展的布局问题,亦即,在全国范围内究竟有哪些地域、哪些省份、哪些城市是影院项目的投入产出比比较高的地方,这对影院项目投资建设而言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基于这种考虑,我们以2008年全国城市主流影院的票房排名作为展开论述的依据,综合考虑GDP、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消费性支出、消费习惯等指数,对这一论题进行梳理。而且,为了研究的科学性和全面性,我们将影院排名的范围扩大至全国前205名,最后一名的广东南海嘉州广场影院的票房为519万元。以此作为数据采样的起点,有助于我们去科学发现影院发展的一般规律。根据这一指数,参照上面提到的各种参考指数,我们将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全国到地区到省份到城市的流程对我国影院投资建设的布局问题进行阐述,现有影院的地区布局、省份布局、城市群布局、城市布局不仅意味着现有的影院分布结构,而且,也意味着将来影院投资的主要目的地。在本部分要完成的不仅是对现有影院布局的梳理,而且也是对未来影院投资建设主要地域的一种研判。根据国家统计局对我国行政区域的划分标准,全国分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四大板块。影院消费是一种建立在GDP数据及人均可支配收入基础上的城市当中的服务性消费方式,所以,与GDP、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排序对应,对东部地区大中城市、乃至县级市和少数发达乡镇的挖掘细致程度将会高于其他地区的速度,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的影院投资发展则主要体现在一些大型城市以及部分中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身上。除此以外,不同区域的气候差异与消费习惯差异也是影响影院投资建设的重要因素。此外,这种差异性同样体现在不同地区消费习惯方面。从省份布局方面看,我国目前优质影院主要集中在广东、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四川五个省市,其中广东省优质影院的城市数与影院比后八名的总数还多,该省的广州、深圳两市与北京、上海同为国内票房产出最高的城市,广东省进入这一排行的9个城市数量在全省地级以上城市中占到43%。这些省份将是影院投资资金的主要流向地。在国家“十一五”总体发展规划中,提出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根据当下我国城市经济发展实际,主要城市群包括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发展起来的已形成城市群发展格局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个区域。除此以外,山东半岛、辽中南、中原、长江中游、海峡西岸、川渝、关中也是目前发展比较成熟的城市群。为了更直观地分析这十大城市群与我国主要优质影院城市布局之间的对应性强弱,我们在图中把票房前205名的58个城市的分布与十大城市群的领域作了阴影覆盖处理,发现我国优质影院的城市布局主要集中在这十大城市群当中。
从新建影院的选址角度看,与美国影院发展中出现的郊区化趋势不同,我国几乎所有新建影院都是在城市中的商圈里面,作为购物中心(Mall)的一个商业业态存在。而一个城市中商圈的布局、规模、定位、特色以及相应的Mall的布局、特色、结构又相当程度上影响着影院可以发展的数量、档次、空间布局,并最终通过观影人次、票房收入这些数据体现出来。伴随着商业网点建设速度的加快,各个城市综合式购物中心也在不断兴起。GDP水平一般的城市一般都有的这样一个购物中心。所以,“影院+Mall”捆绑式发展的模式是当下投资影院项目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组合方式。也是最值得推广的一种组合方式。
影院建设标准问题受到两方面因素影响:第一,从决定影院标准的宏观指数来看,是一个地区、省份、城市群、城市、商圈的经济发展情况、人口数量、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水平及文化消费水平、商圈特点、其他影院分布、发展潜力等,这些因素对一个影院装修档次与建设标准有重要影响。第二,影院投资主体的影院定位。综合GDP、区域、省份、商圈分布等各种因素,放到全国来分析,一个现代多厅影院的平均投资额约为单座1.2万—1.5万元左右。影院建设成本、标准定位与城市发展水平基本成正比,而且,影院投资标准涉及因素众多,投资时需要通盘综合考虑。作为一项投资活动,必然要求投入产出,而回收周期、利润率这些问题都是影院投资方在项目规划选址阶段就需要结合项目具体特点作出预测。投资影院是一项“投入资金大、回收周期长、运营风险小”的项目。“投入资金大”是指以单座成本计算,约在8000元到2万元乃至3万元不等,折算座位数后将是一个三四百万到两三千万的投资规模。“回收周期长”是指影院投资资金回笼主要依赖于票房渠道,其他渠道的赢利潜力尚未得到有效开拓,一般回收周期在三年到八年之间,比较普遍的回收周期为五六年左右。“运营风险小”是指影院在选址成功后,不像其他许多行业一样,可能受制于多方面的因素制约而出现较高的运营压力和经营风险,影院经济则是依靠现金流来支撑收益,相对运营风险比较低。
以中影集团、万达院线、上影集团、金逸影视等为第一方阵,珠影集团、四川太平洋、大地等为第二方阵的影院投资主体格局将会继续在全国范围内跑马圈地,开拓影院项目。“Mall+影院”这一发展模式已为广大业内投资主体所认识。注重对地产信息的挖掘,借助于商业地产行业组织、行业年会等平台推广自己,以及根据自身实力逐渐与不同规模的地产开发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将逐渐成为一种普遍性的发展共识。由此而来,对影院项目的挖掘、竞争将在相当大程度上体现为对国内商业地产商的挖掘、竞争。而以房地产为代表的其他行业投资商也将可能以单独或联合出资、品牌输出、托管经营等方式投资兴建影院项目,多元化的资金、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投资模式将为影院发展带来巨大活力,而且,在影院的快速发展下,现有院线格局将可能有相应调整,院线整体发展水平也将会逐步提高,培养社会资本对影院投资项目的热情应该被高度重视。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武汉、杭州、重庆、大连等主要票房贡献城市的都市型商圈、区域型商圈乃至个别社区型商圈仍将是投资影院的主要区域;所有副省级城市与绝大多数省会城市的都市型商圈及区域型商圈也将是影院
投资的重要区域;发达地区、省份以及十大城市群里的地级市的区域型商圈是影院投资关注的另一区域;少数发达地区的县城乃至乡镇等小城镇的中心商圈也是投资建设影院项目的一个方向。
挑战方面,选址成功与否是影院投资发展的症结;营造良性竞争环境是一个重要课题;老影院现代化改造任重道远;影院的票房攀升受制于国产电影制作水平的提高;科学评估经济危机带来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在将来几年直至十余年的时间内,一个涵盖几乎所有大型城市、副省级城市、沿海城市、省会城市的各都市型、区域型商圈,涵盖主要地级市、涵盖部分发达县城、少数发达乡镇的区域型商圈,与多功能超级购物中心捆绑发展的不同装修标准、影厅规模、票价定位的影院布局体系将最终建立。伴随着这一在终端放映平台的扩展,制片环节国产影片能见度较低问题,影院片源雷同、放映同质化现象以及由此带来的影院尚不能做到特色经营的问题,票价偏高问题都会得到有效解决。从这一角度看,影院建设是涉及电影产业良性、健康发展的战略性全局问题,关乎一个完整的产业价值链的建构,而且也是目前整个产业链条中发展最为良性的环节之一。在终端影院环节的推动下,中国电影市场总的盘子也将会进一步做大。曾有业内人士预计,在将来三到五年时间,中国电影票房总量将有望达到100亿元乃至更多。伴随着终端市场的不断扩大,以及整个产业链条的日趋良性,这一预测离产业发展实际并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