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藏的历史与文化》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藏族文化的三大板块不包括()。
1.0 分
卫藏 A、 B、安多地区
康区 C、
滇藏 D、
我的答案:D 2
三岩地区的社会形态中,执行严格的父系社会是()。
1.0 分
帕措 A、
戈巴 B、
萨迦 C、
克玛 D、
我的答案:A 3
西藏苯教发源于()一带。
1.0 分
A、冈底斯山
B、喜马拉雅山
C、喀喇昆仑山
D、唐古拉山
我的答案:A 4
公元()世纪,吐蕃部落已经成为当时整个西藏高原最强盛的一个部落。
1.0 分
4.0 A、
5.0 B、
6.0 C、
7.0 D、
我的答案:D 5
藏语的三大方言区是()。
1.0 分
A、卫藏、安多、康方言区 B、羌塘、阿里、安多方言区
C、阿里、羌塘、康方言区
D、阿里、卫藏、安多方言区
我的答案:A 6
没有与阿里地区接壤的是()。
1.0 分
新疆 A、 B、日喀则地区
C、那曲地区
D、林芝地区
我的答案:D 7
西藏的早期金属时代可以划定为()。
1.0 分
A、约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
B、约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000年
C、约公元前2000年至吐蕃王朝时期
D、约公元前1000年至吐蕃王朝时期
我的答案:C 8
下列关于西藏高原气候,说法不对的是()。
1.0 分
A、白天由于太阳辐射强烈,氧气相对晚上更加稀薄。
B、大部分地区最暖月均温在10℃以下。
C、降水等量线略呈环形。
D、固态降水多余液态降水。
我的答案:A 9
喜马拉雅地区人民通过用()与外界交换必要的生活用品、粮食等。
1.0 分
乳制品 A、 B、牛羊毛制品
C、牛羊肉制品
盐 D、
我的答案:D 10
文化之间的差异最重要的是()的差异。
1.0 分
语言 A、
习俗 B、
价值观 C、
历史 D、
我的答案:C 11
隋代史书中所记载的“女国”在今天西藏的()。
1.0 分
羌塘 A、
卫藏 B、
阿里 C、
康 D、
我的答案:C 12
根据地质学家的估算,青藏高原在上升过程中的上升速度是()。
1.0 分
A、1.2米/万年
B、12米/万年
C、120米/万年 D、1200米/万年
我的答案:B 13
阿里地区位于西藏的()。
1.0 分
东部 A、
西部 B、
南部 C、
北部 D、
我的答案:B 14
严格意义上讲,藏传佛教兴起于()。1.0 分
A、8世纪后期
B、9世纪后期
C、10世纪后期
D、11世纪后期
我的答案:C 15
下列不属于西藏高原三条地理线划分的是()。
1.0 分
A、高原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南/北界线
B、山脉与平原的东/西界线
C、半湿润与半干旱的东南/西北界线
D、寒冷与温凉气候的东/西界线
我的答案:B 16
**和**属于藏传佛教()的两大**转世系统。
1.0 分
萨迦派 A、
格鲁派 B、
宁玛派 C、
噶举派 D、
我的答案:B 17
阿里三围中没有()。
1.0 分
芒玉纳 A、 B、古格王国
拉达克 C、
普兰 D、
我的答案:A 18
李安宅于1935年对()进行了研究。
1.0 分
拉祜族 A、 B、塔塔尔族
藏族 C、
祖尼族 D、
我的答案:D 19
从出土文物看,吐蕃时期的金银器主要受()的文化影响。
1.0 分
A、唐和东欧
B、唐和蒙古
C、唐和南亚
D、唐和中亚
我的答案:D 20
一般来说,藏族不食用()。
1.0 分
猪 A、
牛 B、
羊 C、
鱼 D、
我的答案:D 21
象雄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1.0 分
A、公元前7-8世纪
B、公元7-8世纪
C、公元前4-5世纪
D、公元4-5世纪
我的答案:C 22
现代的羌族主要分布在()。
1.0 分
A、北川、汶川、青川
B、北川、茂县、青川
C、北川、汶川、茂县
D、汶川、青川、茂县
我的答案:C 23
1938年,李安宅进行长期研究的甘肃寺庙是()。
1.0 分
A、敏珠林寺
B、扎什伦布寺
C、拉卜楞寺
楚布寺 D、
我的答案:C 24
在西藏,以牧区为主的藏族生存区域是()。
1.0 分
A、阿里-羌塘-安多 B、山南-林芝-康
C、日喀则-山南-那曲
D、玉树-昌都-林芝
我的答案:A 25
曾经与吐蕃部落抗衡的羊同,历史上也被称为()。
1.0 分
女国 A、
苏毗 B、
附国 C、 D、宝髻
我的答案:A 26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收藏的吐蕃小孩衣服上的纹饰是()。
1.0 分
对狮纹 A、
对马纹 B、
对鸟纹 C、
对猴纹 D、
我的答案:C 27
藏民为了表达对客人最隆重的欢迎,通常会杀()来表达他们的心情。
1.0 分
A、牛
猪 B、
羊 C、
鸡 D、
我的答案:A 28
藏传佛教在藏区的三大寺不包括()。
1.0 分
色拉寺 A、
甘丹寺 B、
哲蚌寺 C、
昌珠寺 D、
我的答案:D 29
带有“王侯羊王”“胡王”汉字字样的吐蕃丝绸其来源是()。
1.0 分
A、吐蕃人自制用于出口贸易
B、占领汉人地区所掠夺的财物
C、赏赐、交换
D、吐蕃人找汉人定制
我的答案:C 30
古藏语保存得比较好的区域是()。
1.0 分 A、卫藏地区
B、安多地区
康区 C、 D、滇藏地区
我的答案:B 31
()的发现是昌果沟遗址具有重大意义的考古成果。
1.0 分
小米 A、
水稻 B、
青稞 C、
小麦 D、
我的答案:C 32
四条进藏的路线中,由于西藏地形特征而最容易通行的是()。
1.0 分
新藏线 A、
滇藏线 B、
川藏线 C、
青藏线 D、
我的答案:D 33
文化人类学中,倡导尊重各个种族自身文化,各种文化应该和谐发展的时期是()。1.0 分
A、种族论时期
B、进化论时期
C、结构论时期
D、相对论时期
我的答案:D 34
下列关于“乔戈里峰”说法不正确的是()。
1.0 分
A、它位于西藏与巴基斯坦项交界的地方
B、是世界第二高峰
C、国际登山界公认的攀登难度较大的山峰之一
D、在国外又被称为“K2峰”
我的答案:A 35
康区北部的服饰一般有三层,其中没有()。
1.0 分
袍 A、
衣 B、
衬 C、
衫 D、
我的答案:C 36
西藏与印度存在领土争议的地区是()。
1.0 分
A、阿克赛钦和藏南
B、查谟-克什米尔邦和藏南
C、阿克赛钦和查谟-克什米尔邦
D、藏南和麦克马洪线
我的答案:A 37
洛域地区允许的是()。
1.0 分
A、交表通婚
B、平表通婚
C、亲表通婚
D、从表通婚
我的答案:A 38
努尔人的社会形式是()。
1.0 分
A、分化、合组模式
B、裂分、阶层模式
C、分化、阶层模式
D、裂分、合组模式
我的答案:D 39
藏民所说的中阴共有()天。
1.0 分
A、
B、
C、
D、
我的答案:C 40
西藏的腹心地区,也是吐蕃部落起源地的是()。
1.0 分
羌塘 A、
卫藏 B、
安多 C、
康 D、
我的答案:B 41
公元10世纪,通过上下两路的弘传,佛教得以在西藏地区振兴。这里的上下两路是指()。
1.0 分
A、阿里和康巴
B、安多和康巴
C、阿里和羌塘
D、阿里和安多
我的答案:D 42
昌都卡若遗址是我们目前发现最早的()的遗址。
1.0 分
A、旧石器时代
B、中石器时代
C、新时期时代
D、吐蕃王朝
我的答案:C 43
根据藏族传统,最好的丧葬方式是()。
1.0 分
火葬 A、
土葬 B、
水葬 C、
天葬 D、
我的答案:D 44
下列关于西藏地理信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1.0 分
A、西藏是我国西南部的一个边疆省区。
B、西藏从纬度上来说应该算是我国的一个北方区域。
C、西藏约占全国面积的八分之一。
D、西藏是我国第二大省区。
我的答案:B 45
藏族形成的关键性文化凝聚内核,也是维系藏族各支系的文化纽带的是()。
1.0 分
A、藏族语言
B、藏族服饰
C、藏传佛教
D、区域认同
我的答案:C 46
巴厘岛的达迪亚制度在通婚方面优先的是()。
1.0 分
A、父系平表婚
B、父系交表婚
C、母系平表婚
D、母系交表婚
我的答案:A 47
目前阿里地区唯一的苯教寺院是()。
1.0 分
A、色果查姆寺
B、热拉雍仲林寺
C、古鲁甲寺
D、喇普德庆寺
我的答案:C 48
李安宅在()开始学习社会工作的相关内容。
1.0 分
A、齐鲁大学
B、清华大学
C、燕京大学
D、河南大学
我的答案:C 49
青藏高原是以下哪些主要河流的发源地?()
1.0 分 A、黄河、长江、珠江
B、黄河、恒河、湄南河
C、湄公河、湄南河
D、恒河、印度河、萨尔温江
我的答案:D 50
藏族人口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的()。
1.0 分
北部 A、
南部 B、
中部 C、
东南部 D、
我的答案:D
二、判断题(题数:50,共 50.0 分)
西藏青铜器的出现时代较晚,目前该地区考古发现出土的青铜器最早距今2500年左右。()
1.0 分
我的答案: ×
象雄文化的兴起要晚于吐蕃。()
1.0 分
我的答案: ×
所谓的藏族地区,实际就是指西藏地区。()
1.0 分
我的答案: ×
藏族为了让死者更能得到安息,通常会让尸体平躺双手摊开以示安宁。()
1.0 分
我的答案: × 5
与西方学者相比,中国学者更倾向与把婚姻制度和继嗣制度区分开研究。()
1.0 分
我的答案: ×
各个民族的文化会相互交流或影响,但最终仍然会多元共存而不是趋于统一。()
1.0 分
我的答案: √
各个民族的文化有自身的特点,是没有高低之分的。()
1.0 分
我的答案: √
西藏宗教的三种取向包括菩提、业报和实践。()
1.0 分
我的答案: √
唐代,吐蕃朝贡唐的贡品主要是金银器。()
1.0 分
我的答案: √ 10
一般认为现代最早的藏文文献是在敦煌发现的藏文文书。()
1.0 分
我的答案: √
与汉族相比,藏族面对死亡的时候更为淡然,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他们相信生死轮回。()
1.0 分
我的答案: √
曲贡遗址出土的带柄铜镜是一个完全属于西方文化色彩的文物。()
1.0 分
我的答案: ×
康区受横断山脉阻隔交通不便,民族迁徙困难,从而导致在这个区域生活的民族数量较少。()
1.0 分
我的答案: ×
从目前考古出土的文物来看,喜马拉雅地带早期金属时代与恒河流域已有密切关联。()
1.0 分
我的答案: √ 15
白马藏族的服装最大的特点是其服装的花纹组合不同于其他藏族。()
1.0 分
我的答案: ×
前苏联考古学家小罗里赫(N.Roerich)在《藏北游牧民族动物纹饰风格》中首次提出西藏应该有史前人类活动。()
1.0 分
我的答案: √
皮央东嘎石窟的考古发现结束了西藏地区没有石窟室的假说和推测。()
1.0 分
我的答案: √
嘉绒藏族活动区域的藏民一般被称为绒巴。()
1.0 分
我的答案: √
“神猴与罗刹女”的神话传说是关于西藏人类起源的。()
1.0 分
我的答案: √ 20
西藏的农牧混合区受汉族影响较多,居民流动性强,所以文化上的差异更小。()
1.0 分
我的答案: ×
和服装的情况类似,不同区域的藏民在饮食的内容上也是完全不同的。()
1.0 分
我的答案: ×
西藏高原最早的栽培作物是小米。()
1.0 分
我的答案: √
唐朝时期,西藏被归入唐朝版图,设立了三个行政区。()
1.0 分
我的答案: ×
相较于汉族,藏民的饮食内容上更为简单。()
1.0 分
我的答案: √ 25
一般来说,康区的藏族人普遍要比其他地区的藏族人更为健壮。()
1.0 分
我的答案: √
研究其他民族的文化应当理解该民族的习俗,不能从自身的角度来评判其他民族的文化。()
1.0 分
我的答案: √
西藏石构遗迹与西藏苯教的“苍天崇拜”有关。()
1.0 分
我的答案: √
从出土文物看,吐蕃时期的角杯保留了西方“来通杯”的神圣功用。()
1.0 分
我的答案: √
公元7世纪是吐蕃王朝最鼎盛的时期。()
1.0 分
我的答案: × 30
松赞干布统一过青藏高原,建立了吐蕃王朝。()
1.0 分
我的答案: √
除了吐蕃王朝崩溃之际,西藏在历史上很少出现大规模的农奴起义。()
1.0 分
我的答案: √
羌塘地区泛指藏北、藏西的高海拔宽谷平原,该地区以狩猎、游牧业为主。()
1.0 分
我的答案: √
西藏4000米以上地区空气含氧量约为平原地区的60%,高原沸点为70度左右。()
1.0 分
我的答案: √
细石器是中石器时代的遗存,是新旧石器过渡阶段的产物。()
1.0 分
我的答案: √ 35
一般来说,民族内部使用语言是否相同会从其服饰、饮食、丧葬等习俗是否相同上反映出来。()
1.0 分
我的答案: √
西藏的托林寺受到中国、印度和尼泊尔三国信徒的共同供奉。()
1.0 分
我的答案: ×
广义的阿里地区不仅仅指现在的阿里,还包括印度的一部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从丹巴到扎坝到泸沽湖形成了一条神秘的女国文化带。()
1.0 分
我的答案: √
藏民不同的习俗是因为受到环境的制约,并非是民族间的差异。()
1.0 分
我的答案: √ 40
西藏高原地理环境复杂,既有荒芜的无人区,也有富饶的绿洲地带。()
1.0 分
我的答案: √
“西藏”一词来自于元朝时期的“西番”“西域”词汇。()
1.0 分
我的答案: ×
冈仁波齐和玛旁雍错是印度教、佛教、苯教、耆那教所认为的宇宙中心。()
1.0 分
我的答案: √
西藏早期金属时代所发现的墓葬类型主要有:石丘墓、石棺墓、石室墓、土坑墓和洞室墓。()
1.0 分
我的答案: √
西藏高原最早的青稞、小麦、小米共存种植业发生在雅鲁藏布江下游。()
1.0 分
我的答案: × 45
达磨灭佛促使佛教由民间走向了王室贵族。()
1.0 分
我的答案: ×
阿里地区北部山脉河谷众多,地形崎岖落差大。()
1.0 分
我的答案: ×
藏区各地最高级别的宗教人员是喇嘛。()
1.0 分
我的答案: ×
仁钦桑布最大的贡献在于翻译、校订了大量佛教经典。()
1.0 分
我的答案: √
藏族生活的主要区域基本上不存在纯粹的农区。()
1.0 分
我的答案: √ 50
喜马拉雅地带出土文物与欧亚大陆、恒河流域及其他地方的相似性,学界认为是贸易交流的结果。()
1.0 分
我的答案: √
第二篇:西藏的历史与文化期末考试满分答案_2016版
《西藏的历史与文化》期末考试 新2016版 姓名:### 班级:默认班级 成绩: 99.0分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 藏民所说的中阴共有()天。1.0 分 A、9 B、36 C、49 D、81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2巴厘岛的达迪亚制度在通婚方面优先的是()。1.0 分 A、父系平表婚 B、父系交表婚 C、母系平表婚 D、母系交表婚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3象雄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0 分 A、公元前7-8世纪 B、公元7-8世纪 C、公元前4-5世纪 D、公元4-5世纪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曾经与吐蕃部落抗衡的羊同,历史上也被称为()。1.0 分 A、女国 B、苏毗 C、附国 D、宝髻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5西藏与印度存在领土争议的地区是()。1.0 分 A、阿克赛钦和藏南 B、查谟-克什米尔邦和藏南 C、阿克赛钦和查谟-克什米尔邦 D、藏南和麦克马洪线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6李安宅在()开始学习社会工作的相关内容。1.0 分 A、齐鲁大学 B、清华大学 C、燕京大学 D、河南大学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7藏传佛教在藏区的三大寺不包括()。1.0 分 A、色拉寺 B、甘丹寺 C、哲蚌寺 D、昌珠寺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8青藏高原是以下哪些主要河流的发源地?()1.0 分 A、黄河、长江、珠江 B、黄河、恒河、湄南河 C、湄公河、湄南河 D、恒河、印度河、萨尔温江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9藏传佛教最大的特点是与()进行了结合。1.0 分 A、拜火教 B、萨满教 C、苯教 D、伊斯兰教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10古藏语保存得比较好的区域是()。1.0 分 A、卫藏地区 B、安多地区 C、康区 D、滇藏地区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11“喜马拉雅”在梵语、藏语里的意思一样,都是()。1.0 分 A、天之极界 B、地之边缘 C、雪之家乡 D、神之天堂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12在地球的海洋变为陆地的过程中,青藏高原的()最早成为今天的陆地。1.0 分 A、东部 B、西部 C、南部 D、北部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13阿里东南部的一山二湖四河中的四河不包括()。1.0 分 A、马泉河 B、狮泉河 C、象泉河 D、鹤泉河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14昌都卡若遗址是我们目前发现最早的()的遗址。1.0 分 A、旧石器时代 B、中石器时代 C、新时期时代 D、吐蕃王朝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15新石器时代人类文明的标志是()。1.0 分 A、定居生活和农耕生产 B、农耕生产和土陶出现 C、土陶出现和学会磨制工具 D、学会磨制工具和定居生活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16阿里这个名称出现于()。1.0 分 A、象雄王朝灭亡后 B、吐蕃王朝灭亡后 C、南宋灭亡后 D、元朝灭亡后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17下列不属于西藏高原三条地理线划分的是()。1.0 分 A、高原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南/北界线 B、山脉与平原的东/西界线 C、半湿润与半干旱的东南/西北界线 D、寒冷与温凉气候的东/西界线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18现代的羌族主要分布在()。1.0 分 A、北川、汶川、青川 B、北川、茂县、青川 C、北川、汶川、茂县 D、汶川、青川、茂县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191938年,李安宅进行长期研究的甘肃寺庙是()。1.0 分 A、敏珠林寺 B、扎什伦布寺 C、拉卜楞寺 D、楚布寺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20阿里三围中没有()。1.0 分 A、芒玉纳 B、古格王国 C、拉达克 D、普兰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21藏族人口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的()。1.0 分 A、北部 B、南部 C、中部 D、东南部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22在渗透融合了佛教之后,西藏苯教发展到了()阶段。1.0 分 A、笃本 B、伽本 C、觉本 D、宗本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23下列关于西藏周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1.0 分 A、北边只于新疆相接 B、东邻居四川、云南和重庆 C、南边与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等国接壤 D、边境线有1000余公里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24**和**属于藏传佛教()的两大**转世系统。1.0 分 A、萨迦派 B、格鲁派 C、宁玛派 D、噶举派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25下列关于西藏高原气候,说法不对的是()。1.0 分 A、白天由于太阳辐射强烈,氧气相对晚上更加稀薄。B、大部分地区最暖月均温在10℃以下。C、降水等量线略呈环形。D、固态降水多余液态降水。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26藏族形成的关键性文化凝聚内核,也是维系藏族各支系的文化纽带的是()。1.0 分 A、藏族语言 B、藏族服饰 C、藏传佛教 D、区域认同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27西藏区域内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自然环境较为恶劣但地势平坦的是()。1.0 分 A、阿里-羌塘-安多 B、山南-林芝-康 C、日喀则-山南-那曲 D、玉树-昌都-林芝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28佛教真正在西藏扎下根来是在公元()世纪。1.0 分 A、6 B、7 C、8 D、9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29根据地质学家的估算,青藏高原在上升过程中的上升速度是()。1.0 分 A、1.2米/万年 B、12米/万年 C、120米/万年 D、1200米/万年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30在南亚、东南亚,佛教的地位是()。1.0 分 A、佛教是国家的附庸 B、佛教是国家的统治阶层 C、佛教被当地宗教逐渐同化 D、佛教与政治并存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31三岩地区的社会形态中,执行严格的父系社会是()。1.0 分 A、帕措 B、戈巴 C、萨迦 D、克玛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32带有“王侯羊王”“胡王”汉字字样的吐蕃丝绸其来源是()。1.0 分 A、吐蕃人自制用于出口贸易 B、占领汉人地区所掠夺的财物 C、赏赐、交换 D、吐蕃人找汉人定制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33没有与阿里地区接壤的是()。1.0 分 A、新疆 B、日喀则地区 C、那曲地区 D、林芝地区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34三岩地区夭折的孩子会采用()的方式。1.0 分 A、土葬 B、壁葬 C、树葬 D、水葬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35下列关于西藏早期部落时期墓葬特点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1.0 分 A、存在祭礼的遗迹 B、墓主或动物身下铺有朱砂 C、墓地分散,与游牧生活相关 D、出土了一些青铜器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36第一次用现代地理学知识把喜马拉雅很多地理要素正确记录下来的探险家是()。1.0 分 A、斯塔因 B、斯文·赫定 C、李安宅 D、彭加木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37 藏民所说的中阴共有()天。1.0 分 A、9 B、36 C、49 D、81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38西藏的早期金属时代可以划定为()。1.0 分 A、约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 B、约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000年 C、约公元前2000年至吐蕃王朝时期 D、约公元前1000年至吐蕃王朝时期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39康区北部的服饰一般有三层,其中没有()。1.0 分 A、袍 B、衣 C、衬 D、衫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0西藏教派治理的制度不包括()。1.0 分 A、父系家族 B、**制 C、萨迦派 D、集权政府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41西藏苯教发源于()一带。1.0 分 A、冈底斯山 B、喜马拉雅山 C、喀喇昆仑山 D、唐古拉山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42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收藏的吐蕃小孩衣服上的纹饰是()。1.0 分 A、对狮纹 B、对马纹 C、对鸟纹 D、对猴纹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3()是青藏高原藏族人民向南部迁移、扩散的主要通道。1.0 分 A、尼泊尔与西藏接壤处 B、阿克赛钦地带 C、横断山脉 D、西藏与新疆相接处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4藏族的分布基本上与()的范围重合。1.0 分 A、西藏自治区 B、青藏高原 C、中国西部 D、青藏-云贵高原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45在西藏,以农牧混合区为主的藏族生存区域是()。1.0 分 A、阿里-羌塘-安多 B、山南-林芝-康 C、日喀则-山南-那曲 D、玉树-昌都-林芝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46文化人类学的三个阶段不包括()。1.0 分 A、种族论时期 B、进化论时期 C、结构论时期 D、相对论时期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47越靠近()的藏区,藏民的饮食越偏向以肉食为主。1.0 分 A、东部 B、西部 C、南部 D、北部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481938年,李安宅进行长期研究的甘肃寺庙是()。1.0 分 A、敏珠林寺 B、扎什伦布寺 C、拉卜楞寺 D、楚布寺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9藏族文化的三大板块不包括()。1.0 分 A、卫藏 B、安多地区 C、康区 D、滇藏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50藏民族分布的三大传统区是()。1.0 分 A、卫藏、安多、康巴 B、羌塘、阿里、安多 C、阿里、羌塘、康巴 D、阿里、卫藏、安多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二、判断题(题数:50,共 50.0 分)
1传统的藏族民居最底层是用来会客的。()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西藏的山脉主要是东西走向,且由东向西逐渐降低。()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唐代,吐蕃朝贡唐的贡品主要是金银器。()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松赞干布统一过青藏高原,建立了吐蕃王朝。()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5公元7世纪是吐蕃王朝最鼎盛的时期。()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6现存藏史以宗教、王统传承内容为多,记述社会、经济、文化的很少。()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7藏族为了让死者更能得到安息,通常会让尸体平躺双手摊开以示安宁。()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8西藏早期金属时代所发现的墓葬类型主要有:石丘墓、石棺墓、石室墓、土坑墓和洞室墓。()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9李安宅在晚年依然对藏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10康区受横断山脉阻隔交通不便,民族迁徙困难,从而导致在这个区域生活的民族数量较少。()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11喜马拉雅地带出土文物与欧亚大陆、恒河流域及其他地方的相似性,学界认为是贸易交流的结果。()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12前苏联考古学家小罗里赫(N.Roerich)在《藏北游牧民族动物纹饰风格》中首次提出西藏应该有史前人类活动。()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13喜马拉雅山脉的北坡和南坡差异很大。()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14西藏东部与四川盆地的成都平原有6000米的高差。()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15皮央东嘎石窟的考古发现结束了西藏地区没有石窟室的假说和推测。()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16从目前考古出土的文物来看,喜马拉雅地带早期金属时代与恒河流域已有密切关联。()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17西藏的托林寺受到中国、印度和尼泊尔三国信徒的共同供奉。()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18除了吐蕃王朝崩溃之际,西藏在历史上很少出现大规模的农奴起义。()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19西藏安多地区主要以盛产马匹而著名。()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0各个民族的文化有自身的特点,是没有高低之分的。()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1“神猴与罗刹女”的神话传说是关于西藏人类起源的。()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2从丹巴到扎坝到泸沽湖形成了一条神秘的女国文化带。()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3阿里东南部地区靠近喜马拉雅山脉,海拔较高温度较低,不适宜农业发展。()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4冈仁波齐和玛旁雍错是印度教、佛教、苯教、耆那教所认为的宇宙中心。()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5吐蕃最强盛的时候曾攻下河西走廊,攻入过长安,打入过南诏国。()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6从智人出现到现在,青藏高原的海拔高度变化不大。()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7白马藏族主要分布于汶川地区。()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8与汉族相比,藏族面对死亡的时候更为淡然,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他们相信生死轮回。()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9印度古普塔时期之后,中部地区和马达亚德萨地区的人们逐渐改变把一妻多夫制看作是受尊敬的风俗。()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0苯教转经的方向是顺时针的。()0.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1与西方学者相比,中国学者更倾向与把婚姻制度和继嗣制度区分开研究。()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2西藏青铜器的出现时代较晚,目前该地区考古发现出土的青铜器最早距今2500年左右。()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3在西藏,**被确定以后,如果人品和学识过于低下,是可以被罢免的。()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4仁钦桑布最大的贡献在于翻译、校订了大量佛教经典。()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5巴厘岛达迪亚模式下以父系社会为主,讲究男性继承,不存在分家的情况。()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6西藏宗教的三种取向包括菩提、业报和实践。()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7曲贡遗址出土的带柄铜镜是一个完全属于西方文化色彩的文物。()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8一般来说,民族内部使用语言是否相同会从其服饰、饮食、丧葬等习俗是否相同上反映出来。()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9“西藏”一词来自于元朝时期的“西番”“西域”词汇。()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0所谓的藏族地区,实际就是指西藏地区。()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1《大唐天竺使出铭》是目前发现的西藏地区最早的唐碑。()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2藏区各地最高级别的宗教人员是喇嘛。()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3藏族生活的主要区域基本上不存在纯粹的农区。()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4藏民不同的习俗是因为受到环境的制约,并非是民族间的差异。()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5研究其他民族的文化应当理解该民族的习俗,不能从自身的角度来评判其他民族的文化。()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6象雄文化的兴起要晚于吐蕃。()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7与汉族相比,藏族面对死亡的时候更为淡然,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他们相信生死轮回。()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8广义的阿里地区不仅仅指现在的阿里,还包括印度的一部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9相较于汉族,藏民的饮食内容上更为简单。()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50仁钦桑布之前西藏的佛经被称为前译派,其后的佛经被称为新译派。()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第三篇:西藏历史与文化课后答案及考试题库
西藏历史与文化课后答案及考试题库
1.1已完成 1 下列关于西藏周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北边只于新疆相接
B、东邻居四川、云南和重庆
C、南边与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等国接壤 D、边境线有1000余公里 我的答案:C 2 西藏与印度存在领土争议的地区是()。A、阿克赛钦和藏南
B、查谟-克什米尔邦和藏南 C、阿克赛钦和查谟-克什米尔邦 D、藏南和麦克马洪线 我的答案:A 3 下列关于西藏地理信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西藏是我国西南部的一个边疆省区。
B、西藏从纬度上来说应该算是我国的一个北方区域。C、西藏约占全国面积的八分之一。D、西藏是我国第二大省区。我的答案:B
1.2已完成 1 根据地质学家的估算,青藏高原在上升过程中的上升速度是()。A、1.2米/万年 B、12米/万年 C、120米/万年 D、1200米/万年 我的答案:B 2 在地球的海洋变为陆地的过程中,青藏高原的()最早成为今天的陆地。A、东部 B、西部 C、南部 D、北部 我的答案:D 3 四条进藏的路线中,由于西藏地形特征而最容易通行的是()。A、新藏线 B、滇藏线 C、川藏线 D、青藏线 我的答案:D 4 青藏高原是以下哪些主要河流的发源地?()A、黄河、长江、珠江 B、黄河、恒河、湄南河 C、湄公河、湄南河
D、恒河、印度河、萨尔温江 我的答案:D 5 下列关于西藏高原气候,说法不对的是()。
A、白天由于太阳辐射强烈,氧气相对晚上更加稀薄。B、大部分地区最暖月均温在10℃以下。C、降水等量线略呈环形。D、固态降水多余液态降水。我的答案:A 6 西藏的农业主要分布在()。A、东部、南部 B、东部、东南部 C、中部、东南部 D、东部、北部 我的答案:B 7 从智人出现到现在,青藏高原的海拔高度变化不大。()我的答案:√ 8 西藏东部与四川盆地的成都平原有6000米的高差。()我的答案:× 9 西藏4000米以上地区空气含氧量约为平原地区的60%,高原沸点为70度左右。()我的答案:√ 10 西藏的山脉主要是东西走向,且由东向西逐渐降低。()我的答案:×
1.3已完成 1 下列不属于西藏高原三条地理线划分的是()。A、高原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南/北界线 B、山脉与平原的东/西界线
C、半湿润与半干旱的东南/西北界线 D、寒冷与温凉气候的东/西界线 我的答案:B 2 藏语的三大方言区是()。A、卫藏、安多、康方言区 B、羌塘、阿里、安多方言区 C、阿里、羌塘、康方言区 D、阿里、卫藏、安多方言区 我的答案:A 3 藏族人口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的()。A、北部 B、南部 C、中部 D、东南部 我的答案:D 4 西藏的腹心地区,也是吐蕃部落起源地的是()。A、羌塘 B、卫藏 C、安多 D、康
我的答案:B 5 在西藏,以登山向导而著名的人群是()。A、夏尔巴 B、僜人 C、康巴 D、珞巴 我的答案:A 6 藏民族分布的三大传统区是()。A、卫藏、安多、康巴 B、羌塘、阿里、安多 C、阿里、羌塘、康巴 D、阿里、卫藏、安多 我的答案:A 7 所谓的藏族地区,实际就是指西藏地区。()我的答案:× 8 羌塘地区泛指藏北、藏西的高海拔宽谷平原,该地区以狩猎、游牧业为主。()我的答案:√
1.4已完成 1 现代的羌族主要分布在()。A、北川、汶川、青川 B、北川、茂县、青川 C、北川、汶川、茂县 D、汶川、青川、茂县 我的答案:C 2 隋代史书中所记载的“女国”在今天西藏的()。A、羌塘 B、卫藏 C、阿里 D、康
我的答案:C 3 松赞干布统一过青藏高原,建立了吐蕃王朝。()我的答案:√ 4 唐朝时期,西藏被归入唐朝版图,设立了三个行政区。()我的答案:× 5 “西藏”一词来自于元朝时期的“西番”“西域”词汇。()我的答案:×
2.1已完成 1 现在学界普遍认为,古藏文字出现在()。A、汉朝 B、隋朝 C、唐朝 D、元朝 我的答案:C 2 现存藏史以宗教、王统传承内容为多,记述社会、经济、文化的很少。()我的答案:√ 3 一般认为现代最早的藏文文献是在敦煌发现的藏文文书。()我的答案:√
2.2已完成 1 根据现有的考古所得,西藏高原上新石器时代遗址主要分布在高原的()。A、北部 B、西部 C、南部 D、东部 我的答案:D 2 下列关于西藏卡若遗址说法不正确的是()。A、西藏东部的昌都地区
B、它是西藏新石器时代的聚落址
C、三次考古结果认为,卡若人当时的主食是青稞 D、这里的考古成是发现了早期的种植农业的证据 我的答案:C 3 西藏高原最早的栽培作物是小米。()我的答案:√ 4 西藏高原最早的青稞、小麦、小米共存种植业发生在雅鲁藏布江下游。()我的答案:×
2.3已完成 1 根据西藏早期金属时代的考古发现,下列关于当时文化特点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牧业兴盛 B、文化交流频繁 C、军事技术发达
D、草原文化特征突出 我的答案:C 2 西藏高原考古发现的岩画类型大致分为()。A、刻画、洞穴岩画、石堆岩画
B、洞穴岩画、岩阴岩画、石堆岩画、大石岩画 C、刻画、石堆岩画、大石岩画
D、刻画、洞穴岩画、岩阴岩画、大石岩画 我的答案:D 3 下列关于西藏早期部落时期墓葬特点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存在祭礼的遗迹
B、墓主或动物身下铺有朱砂 C、墓地分散,与游牧生活相关 D、出土了一些青铜器 我的答案:C 4 西藏石构遗迹与西藏苯教的“苍天崇拜”有关。()我的答案:√ 5 西藏早期金属时代所发现的墓葬类型主要有:石丘墓、石棺墓、石室墓、土坑墓和洞室墓。()
我的答案:√ 6 西藏青铜器的出现时代较晚,目前该地区考古发现出土的青铜器最早距今2500年左右。()我的答案:×
3.1已完成 1 第一次用现代地理学知识把喜马拉雅很多地理要素正确记录下来的探险家是()。A、斯塔因 B、斯文·赫定 C、李安宅 D、彭加木 我的答案:B 2 冈仁波齐和玛旁雍错是印度教、佛教、苯教、耆那教所认为的宇宙中心。()我的答案:√ 3 从考古学、历史学来看,西藏的古代是一个非常开放的地方,并非一个文化孤岛。()我的答案:√
最新公认的珠穆拉玛峰高度是()。A、8848米 B、8850米 C、8840米 D、8844米 我的答案:D 2 下列关于“乔戈里峰”说法不正确的是()。A、它位于西藏与巴基斯坦项交界的地方 B、是世界第二高峰
C、国际登山界公认的攀登难度较大的山峰之一 D、在国外又被称为“K2峰” 我的答案:A 3 “喜马拉雅”在梵语、藏语里的意思一样,都是()。A、天之极界 B、地之边缘 C、雪之家乡 D、神之天堂 我的答案:C 4 喜马拉雅山脉的北坡和南坡差异很大。()我的答案:√
3.3已完成 1 西藏的早期金属时代可以划定为()。A、约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 B、约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000年 C、约公元前2000年至吐蕃王朝时期 D、约公元前1000年至吐蕃王朝时期 我的答案:C 2 从目前考古出土的文物来看,喜马拉雅地带早期金属时代与恒河流域已有密切关联。()我的答案:√ 3 前苏联考古学家小罗里赫(N.Roerich)在《藏北游牧民族动物纹饰风格》中首次提出西藏应该有史前人类活动。()我的答案:√ 4 西藏早期岩画中的人物风格与欧亚草原岩画的几乎一模一样,说明那时已有文化交流。()我的答案:×
3.4已完成 1 喜马拉雅地区人民通过用()与外界交换必要的生活用品、粮食等。A、乳制品 B、牛羊毛制品 C、牛羊肉制品 D、盐
我的答案:D 2 喜马拉雅地带出土文物与欧亚大陆、恒河流域及其他地方的相似性,学界认为是贸易交流的结果。()我的答案:√
4.1已完成 1()是青藏高原藏族人民向南部迁移、扩散的主要通道。A、尼泊尔与西藏接壤处 B、阿克赛钦地带 C、横断山脉
D、西藏与新疆相接处 我的答案:C 2 西藏高原地理环境复杂,既有荒芜的无人区,也有富饶的绿洲地带。()我的答案:√
4.2已完成 1 新石器时代人类文明的标志是()。A、定居生活和农耕生产 B、农耕生产和土陶出现 C、土陶出现和学会磨制工具 D、学会磨制工具和定居生活 我的答案:D 2 昌都卡若遗址是我们目前发现最早的()的遗址。A、旧石器时代 B、中石器时代 C、新时期时代 D、吐蕃王朝 我的答案:C 3 下列关于曲贡遗址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地点位于拉萨
B、时间距今5000年左右
C、出土的猕猴陶器说明当时可能已产生原始宗教 D、出土的陶器具有压印的纹饰 我的答案:B 4()的发现是昌果沟遗址具有重大意义的考古成果。A、小米 B、水稻 C、青稞 D、小麦 我的答案:C 5 曾经与吐蕃部落抗衡的羊同,历史上也被称为()。A、女国 B、苏毗 C、附国 D、宝髻 我的答案:A 6 “神猴与罗刹女”的神话传说是关于西藏人类起源的。()我的答案:√ 7 细石器是中石器时代的遗存,是新旧石器过渡阶段的产物。()我的答案:√ 8 曲贡遗址出土的带柄铜镜是一个完全属于西方文化色彩的文物。()我的答案:×
4.3已完成 1 公元()世纪,吐蕃部落已经成为当时整个西藏高原最强盛的一个部落。A、4.0 B、5.0 C、6.0 D、7.0 我的答案:D 2 吐蕃最强盛的时候曾攻下河西走廊,攻入过长安,打入过南诏国。()我的答案:√ 3 公元7世纪是吐蕃王朝最鼎盛的时期。()我的答案:×
4.4已完成 1 松赞干布埋葬在烈山墓地。()我的答案:× 2 西藏出土的吐蕃时期的棺板画选用骑马狩猎的题材,表明所葬之人生前是以狩猎为生的。()我的答案:×
4.5 1 从出土文物看,吐蕃时期的金银器主要受()的文化影响。A、唐和东欧 B、唐和蒙古 C、唐和南亚 D、唐和中亚 我的答案:D 2 唐代,吐蕃朝贡唐的贡品主要是金银器。()我的答案:√ 3 从出土文物看,吐蕃时期的角杯保留了西方“来通杯”的神圣功用。()我的答案:√
4.6已完成 1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收藏的吐蕃小孩衣服上的纹饰是()。A、对狮纹 B、对马纹 C、对鸟纹 D、对猴纹 我的答案:C 2 出土的吐蕃丝织品反映出当时吐蕃贵族的丝绸纹饰主要是()。A、团绣纹 B、团兽纹 C、团锦纹 D、团窠纹 我的答案:D 3 带有“王侯羊王”“胡王”汉字字样的吐蕃丝绸其来源是()。A、吐蕃人自制用于出口贸易 B、占领汉人地区所掠夺的财物 C、赏赐、交换
D、吐蕃人找汉人定制 我的答案:C 4 现在学界普遍认为,吐蕃人并不会制作丝绸,主要是由汉人制作,尤其可能是成都地区。()我的答案:√
4.7已完成 1 《大唐天竺使出铭》是目前发现的西藏地区最早的唐碑。()我的答案:√ 2 王玄策出使印度最大的贡献是开发了一条新的出境去印度的路线。()我的答案:√
4.8已完成 1 藏传佛教最大的特点是与()进行了结合。A、拜火教 B、萨满教 C、苯教
D、伊斯兰教 我的答案:C 2 佛教真正在西藏扎下根来是在公元()世纪。A、6 B、7 C、8 D、9 我的答案:C 3 第一个同时具备“佛法僧”,成为佛教扎根西藏标志的寺庙是()。A、建立大昭寺 B、建立桑耶寺 C、建立布达拉宫 D、建立色拉寺 我的答案:B 4 公元10世纪,通过上下两路的弘传,佛教得以在西藏地区振兴。这里的上下两路是指()。A、阿里和康巴 B、安多和康巴 C、阿里和羌塘 D、阿里和安多 我的答案:D 5 **和**属于藏传佛教()的两大**转世系统。A、萨迦派 B、格鲁派 C、宁玛派 D、噶举派 我的答案:B 6 仁钦桑布最大的贡献在于翻译、校订了大量佛教经典。()我的答案:√ 7 皮央东嘎石窟的考古发现结束了西藏地区没有石窟室的假说和推测。()我的答案:√
文化人类学的三个阶段不包括()。A、种族论时期 B、进化论时期 C、结构论时期 D、相对论时期 我的答案:A 2 文化人类学中,倡导尊重各个种族自身文化,各种文化应该和谐发展的时期是()。A、种族论时期 B、进化论时期 C、结构论时期 D、相对论时期 我的答案:D 3 各个民族的文化有自身的特点,是没有高低之分的。()我的答案:√ 4 各个民族的文化会相互交流或影响,但最终仍然会多元共存而不是趋于统一。()我的答案:√
5.2已完成 1 文化之间的差异最重要的是()的差异。A、语言 B、习俗 C、价值观 D、历史 我的答案:C 2 藏族的分布基本上与()的范围重合。A、西藏自治区 B、青藏高原 C、中国西部
D、青藏-云贵高原 我的答案:B 3 藏族文化的三大板块不包括()。A、卫藏 B、安多地区 C、康区 D、滇藏 我的答案:D 4 青藏高原面积约为290多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达到5000-5500米。()我的答案:× 5 宗教组织是解放前西藏最基本的社会组织。()我的答案:√
5.3已完成 1 在渗透融合了佛教之后,西藏苯教发展到了()阶段。A、笃本 B、伽本 C、觉本 D、宗本 我的答案:C 2 严格意义上讲,藏传佛教兴起于()。A、8世纪后期 B、9世纪后期 C、10世纪后期 D、11世纪后期 我的答案:C 3 苯教转经的方向是顺时针的。()我的答案:× 4 达磨灭佛促使佛教由民间走向了王室贵族。()我的答案:×
6.1已完成 1 在西藏,以牧区为主的藏族生存区域是()。A、阿里-羌塘-安多 B、山南-林芝-康 C、日喀则-山南-那曲 D、玉树-昌都-林芝 我的答案:A 2 在西藏,以农牧混合区为主的藏族生存区域是()。A、阿里-羌塘-安多 B、山南-林芝-康 C、日喀则-山南-那曲 D、玉树-昌都-林芝 我的答案:B 3 西藏区域内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自然环境较为恶劣但地势平坦的是()。A、阿里-羌塘-安多 B、山南-林芝-康 C、日喀则-山南-那曲 D、玉树-昌都-林芝 我的答案:A 4 西藏的农牧混合区受汉族影响较多,居民流动性强,所以文化上的差异更小。()我的答案:× 5 藏族生活的主要区域基本上不存在纯粹的农区。()我的答案:√
6.2已完成 1 藏区第一座佛教寺院是()。A、萨迦寺 B、甘丹寺 C、昌珠寺 D、桑耶寺 我的答案:D 2 藏传佛教在藏区的三大寺不包括()。A、色拉寺 B、甘丹寺 C、哲蚌寺 D、昌珠寺 我的答案:D 3 古藏语保存得比较好的区域是()。A、卫藏地区 B、安多地区 C、康区
D、滇藏地区 我的答案:B 4 西藏安多地区主要以盛产马匹而著名。()我的答案:√ 5 一般来说,康区的藏族人普遍要比其他地区的藏族人更为健壮。()我的答案:√
6.3已完成 1 康区内部根据语言的不同也可以划分出不同的区域。其中不包括()。A、东部方言区 B、南部方言区 C、卓尼土语 D、乌苏土语 我的答案:D 2 越靠近()的藏区,藏民的饮食越偏向以肉食为主。A、东部 B、西部 C、南部 D、北部 我的答案:D 3 康区受横断山脉阻隔交通不便,民族迁徙困难,从而导致在这个区域生活的民族数量较少。()
我的答案:× 4 白马藏族主要分布于汶川地区。()我的答案:× 5 一般来说,民族内部使用语言是否相同会从其服饰、饮食、丧葬等习俗是否相同上反映出来。()
我的答案:√
6.4已完成 1 康区北部的服饰一般有三层,其中没有()。A、袍 B、衣 C、衬 D、衫
我的答案:C 2 与巴塘地区相比,理塘地区的女装更注重于()。A、服装款式 B、服装颜色 C、头饰 D、鞋子 我的答案:C 3 昌都地区的藏族女性头上带()个头饰代表其已婚。A、1 B、2 C、3 D、4 我的答案:C 4 白马藏族的服装最大的特点是其服装的花纹组合不同于其他藏族。()我的答案:× 5 嘉绒藏族活动区域的藏民一般被称为绒巴。()我的答案:√
6.5已完成 1 藏区北部藏民的主要粮食作物是()。A、青稞 B、水稻 C、玉米 D、土豆 我的答案:A 2 猪膘肉不仅仅是一种食物,在一些西藏地区也是()的象征。A、声誉 B、历史 C、权力 D、人缘 我的答案:C 3 藏民为了表达对客人最隆重的欢迎,通常会杀()来表达他们的心情。A、牛 B、猪 C、羊 D、鸡
我的答案:A 4 相较于汉族,藏民的饮食内容上更为简单。()我的答案:√ 5 和服装的情况类似,不同区域的藏民在饮食的内容上也是完全不同的。()我的答案:×
6.6已完成 1 三岩地区的社会形态中,执行严格的父系社会是()。A、帕措 B、戈巴 C、萨迦 D、克玛 我的答案:A 2 扎坝地区走婚的形式是()。A、男居女走 B、女居男走 C、老居少走 D、少居老走 我的答案:B 3 传统的藏族民居最底层是用来会客的。()我的答案:× 4 从丹巴到扎坝到泸沽湖形成了一条神秘的女国文化带。()我的答案:√
6.7已完成 1 藏民所说的中阴共有()天。A、9 B、36 C、49 D、81 我的答案:C 2 根据藏族传统,最好的丧葬方式是()。A、火葬 B、土葬 C、水葬 D、天葬 我的答案:D 3 三岩地区夭折的孩子会采用()的方式。A、土葬 B、壁葬 C、树葬 D、水葬 我的答案:C 4 与汉族相比,藏族面对死亡的时候更为淡然,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他们相信生死轮回。()我的答案:√ 5 藏族为了让死者更能得到安息,通常会让尸体平躺双手摊开以示安宁。()我的答案:×
6.8已完成 1 藏族文化的主要特征不包括()。A、高原性 B、多元性 C、宗教性 D、汉化性 我的答案:D 2 一般来说,藏族不食用()。A、猪 B、牛 C、羊 D、鱼
我的答案:D 3 藏族形成的关键性文化凝聚内核,也是维系藏族各支系的文化纽带的是()。A、藏族语言 B、藏族服饰 C、藏传佛教 D、区域认同 我的答案:C 4 藏民不同的习俗是因为受到环境的制约,并非是民族间的差异。()我的答案:√ 5 藏区各地最高级别的宗教人员是喇嘛。()我的答案:×
7.1已完成 1 阿里地区位于西藏的()。A、东部 B、西部 C、南部 D、北部 我的答案:B 2 没有与阿里地区接壤的是()。A、新疆
B、日喀则地区 C、那曲地区 D、林芝地区 我的答案:D 3 阿里东南部的一山二湖四河中的四河不包括()。A、马泉河 B、狮泉河 C、象泉河 D、鹤泉河 我的答案:D 4 阿里地区北部山脉河谷众多,地形崎岖落差大。()我的答案:× 5 阿里东南部地区靠近喜马拉雅山脉,海拔较高温度较低,不适宜农业发展。()我的答案:×
7.2已完成 1 象雄的历史可以追溯到()。A、公元前7-8世纪 B、公元7-8世纪 C、公元前4-5世纪 D、公元4-5世纪 我的答案:C 2 阿里这个名称出现于()。A、象雄王朝灭亡后 B、吐蕃王朝灭亡后 C、南宋灭亡后 D、元朝灭亡后 我的答案:B 3 阿里三围中没有()。A、芒玉纳 B、古格王国 C、拉达克 D、普兰 我的答案:A 4 象雄文化的兴起要晚于吐蕃。()我的答案:× 5 广义的阿里地区不仅仅指现在的阿里,还包括印度的一部分。()我的答案:√
7.3已完成 1 西藏苯教发源于()一带。A、冈底斯山 B、喜马拉雅山 C、喀喇昆仑山 D、唐古拉山 我的答案:A 2 目前阿里地区唯一的苯教寺院是()。A、色果查姆寺 B、热拉雍仲林寺 C、古鲁甲寺 D、喇普德庆寺 我的答案:C 3 西藏的托林寺始建于()。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南宋 我的答案:C 4 仁钦桑布之前西藏的佛经被称为前译派,其后的佛经被称为新译派。()我的答案:√ 5 西藏的托林寺受到中国、印度和尼泊尔三国信徒的共同供奉。()我的答案:×
8.1已完成 1 藏族的双系血亲婚姻禁忌和双系继嗣观念给人口比例带来的影响是()。A、男性出生比例极高 B、男女性出生数量接近C、更为希望生男孩 D、更为希望生女孩 我的答案:B 2 赫郎布人的婚姻中,优先考虑的是()。A、单系交表婚 B、双系平表婚 C、单系平表婚 D、双系交表婚 我的答案:D 3 赫郎布人多采用一妻多夫制,与藏族类似。()我的答案:×
8.2已完成 1 拉萨地区的婚姻制度多采用()。A、单系交表婚 B、单系交表婚
C、七代以内双系外婚 D、七代以内双系内婚 我的答案:C 2 贡布地区的婚姻制度与拉萨地区相同的是()。A、都有交表婚 B、都有父系氏族
C、都有固定的亲属称谓 D、都有一妻多夫制 我的答案:D 3 巴厘岛代表的“剧场国家”的特点不包括()。A、典范中心
B、精神性等级递减 C、政治权力通过作为戏剧的仪式来实现 D、通过道德而非法律维护社会秩序 我的答案:D 4 在西藏,**被确定以后,如果人品和学识过于低下,是可以被罢免的。()我的答案:× 5 与西方学者相比,中国学者更倾向与把婚姻制度和继嗣制度区分开研究。()我的答案:×
8.3已完成 1 巴厘岛的达迪亚制度在通婚方面优先的是()。A、父系平表婚 B、父系交表婚 C、母系平表婚 D、母系交表婚 我的答案:A 2 印度在公元前1200年-公元前900年期间实行的是()。A、一夫一妻制 B、一夫多妻制 C、一妻多夫制 D、混合婚姻制 我的答案:C 3 洛域地区允许的是()。A、交表通婚 B、平表通婚 C、亲表通婚 D、从表通婚 我的答案:A 4 巴厘岛达迪亚模式下以父系社会为主,讲究男性继承,不存在分家的情况。()我的答案:× 5 印度古普塔时期之后,中部地区和马达亚德萨地区的人们逐渐改变把一妻多夫制看作是受尊敬的风俗。()我的答案:√
8.4已完成 1 李安宅在()开始学习社会工作的相关内容。A、齐鲁大学 B、清华大学 C、燕京大学 D、河南大学 我的答案:C 2 李安宅于1935年对()进行了研究。A、拉祜族 B、塔塔尔族 C、藏族 D、祖尼族 我的答案:D 3 1938年,李安宅进行长期研究的甘肃寺庙是()。A、敏珠林寺
B、扎什伦布寺 C、拉卜楞寺 D、楚布寺 我的答案:C 4 李安宅在晚年依然对藏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我的答案:× 5 研究其他民族的文化应当理解该民族的习俗,不能从自身的角度来评判其他民族的文化。()我的答案:√
8.5已完成 1 努尔人的社会形式是()。A、分化、合组模式 B、裂分、阶层模式 C、分化、阶层模式 D、裂分、合组模式 我的答案:D 2 西藏教派治理的制度不包括()。A、父系家族 B、**制 C、萨迦派 D、集权政府 我的答案:D 3 在南亚、东南亚,佛教的地位是()。A、佛教是国家的附庸 B、佛教是国家的统治阶层 C、佛教被当地宗教逐渐同化 D、佛教与政治并存 我的答案:A 4 除了吐蕃王朝崩溃之际,西藏在历史上很少出现大规模的农奴起义。()我的答案:√ 5 西藏宗教的三种取向包括菩提、业报和实践。()我的答案:√
第四篇:西藏历史概述
西藏历史概述
来源:中国西藏信息中心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早在公元前,居住在这里的藏族先民就与生活在中原的汉族有着联系。以后,经过漫长的岁月,西藏高原上分散的众多部落逐渐统一,成为现在的藏族。
吐蕃王朝 公元七世纪初,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唐朝(618-907年)建立起强大的统一政权,结束了中原地区三百多年的混乱分裂局面。与此同时,藏族的民族英雄松赞干布兼并十余个部落和部族,在西藏高原实现统一,正式建立了吐蕃王朝,定都逻娑(今拉萨)。松赞干布在位期间,锐意修好唐廷,吸取唐朝的先进生产技术和政治文化 成果。他曾两次派遣大臣赴唐廷求婚,于公元641年迎娶了唐太宗的宗女文成公主。松赞干布还从唐朝引入造酒、碾磨、纸墨等生产技术,遣贵族子弟到长安(今西安)学习诗书,聘汉族文人入蕃代典表疏,与唐朝在政治、经济、文化 等方面保持了极为友好的关系。唐高宗封松赞干布为“附马都尉”、“西海郡 王”,后又晋封为“宾王”。松赞干布奠定了吐蕃与唐朝二百余年频繁往来的“甥舅亲谊”。
公元710年,唐金城公主携带绣花锦缎数万匹,工技书箱多种和一应使用器物入蕃,嫁吐 蕃王赤德祖赞。金城公主入蕃后曾资助于田(今新疆境内)等地佛教僧人入蕃建 寺译经,并向唐朝求得《毛诗》、《礼记》、《左传》、《文选》等典籍。公元821年,吐蕃王赤热巴巾三次派员到长安请求会盟。唐穆宗命宰相等官员与吐蕃会盟官员在长安西郊举行了隆重的会盟仪式。次年,唐朝派刘元鼎等人 到吐蕃寻盟,与吐蕃僧相钵阐布和大相尚绮心儿等人结盟于拉萨东郊。此次会盟 时在唐长庆元年(822年)和二年(823年),史称“长庆会盟”。会盟双方重申 了历史上“和同为一家”的甥舅亲谊,商议今后“社稷如一”。记载这次会盟内 容的石刻“唐蕃会盟碑”共有三块,其中一块立于拉萨大昭寺前。
西藏地区的分裂割据
公元842年,吐蕃王朝因王室内讧和部族之间、边将之间的混战而分裂瓦解,出现众多互不统属的地方势力。它们各占一方,互相征伐,战争连绵持续了四百余年。十三世纪中叶西藏统一于中国 十三世纪初,蒙古族领袖成吉思汗在中国北部 建立蒙古汗国。1247年,萨迦派高僧班智达·贡嘎坚赞同蒙古汗国皇子阔端在 凉州(今甘肃武威)议定了西藏诸部归顺蒙古汗国和接受所规定的地方行政制度 的内容;萨迦地方政权建立。1271年,蒙古汗政权定国号为元,并于1279年统 一全中国,建立了统一的中央政权,西藏成为中国元朝中央政府直接治理下的一 个行政区域。1260年,元朝皇帝忽必烈(1215-1294年)即蒙古汗王位后,封贡嘎坚赞的侄子、萨迦派法王八思巴为国师。1264年,忽必烈设释教总制院,命八思巴以国师身份兼领院事。在总制院(后改宣政院)下,设有“宣慰使司都元帅府”,负责处理和管辖现今西藏大部分地区的军政事务。宣慰使司下面辖有管理民政的万户府、千户所。1265年,忽必烈封八思巴为大宝法王、帝师,并通过八思巴举荐,任命了总管西藏事务的行政长官和13个万户府的万户长。1268年、1287年和1334年,元朝中央曾三次派官员在西藏清查户口,还在西藏地区设立了15个驿站,联成通往大都(今北京)的交通线,推行并确立了西藏地方的“乌拉”(意为徭役、差役)制度。历代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 自十三世纪中叶西藏地区正式归入元朝版图后,中国虽然经历了几代王朝的兴替,多次更换中央政权,但西藏一直处于中央政? 府的管辖之下。十四世纪中叶,萨迦地方政权逐渐衰落。
1354年,以降曲坚赞为首的帕竹噶举派成为西藏大部分地区的统治者,形成了政教合一的帕竹地方政权。在西藏帕竹时期,元中央政府承认了这一事实,封降曲坚赞为大司徒。1368年明朝建立后,采取了普遍封赐的政策,对具有政治实力的地方诸教派首领均赐加以“王”、“法王”、“灌顶国师”等名号;王位的继承必须经皇帝批准,遣使册封。这时,**喇嘛和**喇嘛两大**系统所属的格鲁派兴起,三世**喇嘛索南嘉措向明廷入贡,获得明朝中央封赐的“朵儿只唱”名号。明朝中央对西藏地方的治理,沿袭了元朝的办法,先后设置乌思藏、朵甘两个 “卫指挥使司”和“俄力思军民元帅府”,分别管理前后藏、昌都和阿里地区的军政事务。其间,帕竹地方政权在西藏部分地区建立了宗本制度,所任各宗的行政首脑,明朝皆授以官职,使其既为宗本(相当于县长)又为中央命官。
1644年清朝取代明朝,对西藏的治理更加严密,使中央政府在西藏行使主 权管辖的施政进一步制度化、法律化。清顺治皇帝数次邀请五世**进京,1652年,五世**进京入见。1653年,顺治皇帝颁赐金册、金印,敕封五世**,正式确定了**喇嘛的封号。1713年,康熙皇帝册封五世**罗桑益西为“**额尔德尼”,正式确定了**喇嘛的名号。自此,**喇嘛在拉萨统治西藏的大部分地区,**额尔德尼在日喀则统治西藏的另一部分地区。
1727年,清朝设立驻藏大臣,代表中央监督西藏地方行政;西藏与四川、云南、青海的区界,就是于此时派员正式勘定的。1721年,清朝中央政府在西藏建立噶伦制度;1750年,再次调整管理西藏的行政体制,废除郡王制度,建立西藏地方政府(即“噶厦”),规定了驻藏大臣与**喇嘛共同掌握西藏事务的体制。1793年,清朝政府就驻藏大臣的职权、**与**及其他大**转世、边界军事防务、对外交涉、财政税收、货币铸造与管理,以及寺院的供养和管理等,颁 布了著名的《钦定藏内善后章程》,共二十九条。此后一百余年,二十九条章 程确定的基本原则一直是西藏地方行政体制和法规的规范。
1911年,中国爆发辛亥革命,建立了合汉、满、蒙、回、藏等民族为一体 的共和国——中华民国。中央政府一如元、明、清三朝,实行对西藏地方的治 理。1912年中央政府设蒙藏事务局(1914年改称蒙藏院),主管西藏地方事务,并任命了中央驻藏办事长官。南京国民政府于1927年成立,1929年设立蒙藏 委员会,主管藏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地区行政事宜。1940年,国民政府在拉 萨设立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作为中央政府在西藏的常设机构。西藏地方政 府多次选派官员参加国民代表大会。中华民国期间,外患不已,内乱频仍,中央政府孱弱,而**喇嘛、**额尔德尼继续接受中央政府册封,获得在西藏地方的政治、宗教上的合法地位。现在的十四世**喇嘛拉木登珠的任职,就是经由国民政府主席颁令批准的。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央人民政府根据西藏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决定采取和平解放的方针。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的代表就西藏和平解放的一系列问题达成协议,签订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十七条协议”的主要内容是:一方面,中央政府要求西藏地方政府积极协助人民解放军进驻西藏,巩固国防,坚决驱逐帝国主义势力;西藏地区一切涉外事务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处理;藏军逐步改编为人民解放军。另一方面,中央人民政府对西藏现行制度及**喇嘛的固有地位及职权不予变更;尊重西藏人民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自由得到保护,西藏的社会改革,采取与西藏领导人员协商解决,在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等。**喇嘛和**额尔德尼分别致电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表示拥护“十七条协议”,决心维护祖国主权的统 一;西藏各阶层僧俗人士和各地藏族领袖也表示坚决支持。从此,西藏历史翻 开了新的一页。
1954年,**喇嘛、**额尔德尼联袂赴北京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这次会议上,**喇嘛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额尔德尼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1956年,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喇嘛就任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 会主任委员。1959年3月,西藏地方政府多数噶伦和上层反动集团全面发动了旨在分裂祖国、维护封建农奴制、反对民主改革的武装叛乱。中央人民政府命令驻西藏的人民解放军坚决平息了叛乱。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于同年3月28日发布命令,宣布解散西藏地方政府,由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行使西藏地方政府职权。与此同时,中央人民政府顺应西藏人民的意愿,在西藏进行了民主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百万农奴和奴隶翻身解放,不再被作为农奴主的个人财产加以买卖、转让、交换、抵债,不再被农奴主强迫劳动,从此获得了人身自由,成为新社会的主人。又经过几年的稳定发展,1965年9月正式成立了西藏自治区。
第五篇:七年级历史文成公主与西藏
第六课 文成公主与西藏 ——探究活动
(一)(建议方案)
课程内容标准的要求:了解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
教学活动建议:以文成公主入藏等故事为题材,编演历史短剧。
活动目标:高耸入云的皑皑雪山,碧波荡漾的清清海子,牛羊成群的茫茫草原,巍峨耸峙的金色庙宇,这是电影《红河谷》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迷人景象,也是我们一直向往的祖国大西南圣地西藏的真实写照。早在1300多年之前,唐代的文成公主就已入藏,带去了大唐的文化和物产,成为汉藏两族友好交往的历史佳话。西藏人民亲切地称文成公主为“阿姐甲沙”(意为汉族阿姐)。至今青藏高原还留下许多赞颂文成公主的诗歌和传说。今天我们不妨追踪一下当年文成公主的入藏经历,重温汉藏民族友好传统。
1、识读历史地图,运用地图了解文成公主入藏的艰难。
2、复习收集、整理历史材料的方法与途径,强化动手、动脑的能力。
3、学习文成公主促进民族团结友好的精神,加深认识汉藏两族人民的友好传统。活动形式:“重游文成公主入藏之路”。活动资源:
1、课文内的文字与图片。
2、《中国历史》地图册七年级(下)4、5、6、7页。
3、图书馆中有关的图片与资料。
4、有关的电视摄像资料。
5、有关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的课外读物。
6、《新思维·随堂练》七年级(下)第17页《文成公主入藏》、18页《布达拉宫》。教学参考书55——59页。
7、网址推荐:
活动建议:[以下为准备阶段]
1、全班学生以小组形式,选择专题,比如:展示文成公主进藏路线以及重大事件的图片及摄像资料;有关文成公主入藏的历史故事和生动情景,有关文成公主在西藏的文化传播和友好交往活动;有关藏族人民颂扬文成公主的诗歌、传说和学生自行创作赞颂文成公主的诗歌等。
2、各组同学按自己所选的专题的要求,根据前述活动资源提供的途径收集相关资料。
3、各组将收集的文字、地图、图片、影像资料以及自己创作的诗歌,分别进行整理、筛选和编辑,制作成几组图文并貌、文字说明流畅优美的主题陈列系列。[以下为活动展示]
4、在黑板上挂出“文成公主进藏路线图”。由一位同学担任导游,简要介绍“文成公主入藏之行”的历史背景、入藏路线和活动意义。以下推出入藏各站的导游,沿途分别讲解。(1)长安站:出示图片《步辇图》,欣赏图片。描述松赞干布派遣禄东赞赴长安请求通婚的故事,介绍唐长安城风光。
(2)青海站:描述文成公主从青海入藏的路线以及在入藏过程中的生动情景和艰难历程(介绍青海风光,并可联系青藏公路和即将修筑的青藏铁路进行对比)。(3)拉萨站:欣赏布达拉宫和大昭寺等有关图片、幻灯片或影视资料等,介绍拉萨地名的由来以及布达拉宫、大昭寺建成与文成公主的关系。介绍拉萨风光。[以下为演讲、朗诵]
5、同学演讲、朗诵有关赞颂文成公主的传说、故事和诗歌(包括自己创作的诗歌),总结文成公主入藏之行的体会感想。活动说明:
1、运用从长安到拉萨的历史地图和图片、影像资料,不仅能熟悉中国地理,加强空间概念,而且能帮助学生真切地感受历史。
2、讲解、描述、演讲、朗诵等活动,既可以锻炼口头表达能力,也可以提高写作水平。
3、全部的准备活动,可以帮助同学进一步了解收集、整理、筛选和编辑资料的全过程,培养图文、影视编辑能力。在全过程中,要提倡个人创造与群体协作以及发挥集体智慧相结合的精神。
一、活动目标:
(一)、知识目标:
让学生通过这节课进一步熟悉掌握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有关史实。
(二)、能力目标:
1、识读历史地图,运用地图了解文成公主入藏之路的艰难。
2、复习收集、整理历史材料的方法与途径,强化动脑、动手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学习文成公主促进民族团结友好的精神,加深认识汉藏两族人民的友好传统。
2、坚定他们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势力的信心。
二、活动形式: “重游文成公主入藏之路”主题班会
三、活动资源(让学生用一班的时间+课外时间准备;分组分专题):
1、课文内的文字和图片。
2、地图册。
3、图书馆中有关的图片与资料。
4、有关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课文读物。
四、活动过程:
1、导课:
高耸入云的皑皑雪山,碧波荡漾的清清海子,牛羊成群的茫茫草原,巍峨耸峙的金色庙宇,这是电影《红河谷》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迷人景象,也是我们一直向往的祖国大西南圣地西藏的真实写照。早在1300多年前,唐代的文成公主就已入藏,带去了大唐的文化和物产,成为汉藏两族友好交往的历史佳话。西藏人民亲切地称文成公主为“阿姐甲沙”(意为汉族阿姐)。至今青藏高原还留下许多赞颂文成公主的诗歌和传说。今天我们不妨追踪一下当年文成公主的入藏经历,重温汉藏民族的友好传统。
在黑板上挂出“文成公主入藏之路图”让一个学生照图说一下文成公主入藏的路线。然后让每组选出的代表按“路线”的先后讲:
现在先请一位同学把吐蕃的历史简单讲一下:(不一定和下边完全相符)
唐朝时期,吐蕃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高原,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国家。吐蕃东临中国,西临新崛起的阿拉伯帝国,南临印度戒日王朝和尼婆罗(尼泊尔),北临突厥。为了进行统治,把战略位置重要的逻些作为都城,就是现在的拉萨。
松赞干布热心地接受周围各族的先进文化,派贵族子弟到天竺留学,招揽了天竺的学者、尼婆罗的技师、大食的医生。所有这些国家中,以中国的文明程度最高,松赞干布非常仰慕中原文明,决心要和唐朝建立友好关系。公元634年,第一批吐蕃使臣来到了长安。(显示《松赞干布像》和《吐蕃赞普图》)
唐朝很快派使者到吐蕃,松赞干布见到唐朝使者的礼物,更增加了他对中原文化的无限向往,两次向唐朝皇家求婚。尤其是第二次,派宰相禄东赞携带大量珍宝到长安。(出示《步辇图》)(并让学生找出哪个是禄东赞,哪个是 唐太宗)
唐太宗认识到吐蕃是西部疆域重要的力量,要保证安宁,与吐蕃建立友好关系是必要的,准备答应松赞干布的请求。但是几位年龄合适的公主都害怕到吐蕃吃苦,太宗很为难。江夏王李道宗的女儿得知以后,很欣赏太宗讲的“一桩婚姻顶得上十万雄兵”这句话,自愿前去。但是又怕边远地区的人是不是太粗俗?因此她出了三个难题,如果使臣能够答上,她就自愿嫁到吐蕃。太宗非常高兴,封她为文成公主(显示《文成公主像》);禄东赞也接受了挑战。
现在请三个同学分别讲一下三个难题 第一道题
是要求把一根很细的丝线,穿过一颗有九曲坑道的明珠。禄东赞把丝线系在蚂蚁的腰部,蚂蚁带着丝线,爬过明珠的九曲坑道,丝线也就带过来了。第二道题
是把100匹母马和100匹小马驹儿放在一起,要求辨认哪匹小马驹儿是哪匹母马生的。禄东赞把母马和小马驹儿分开关了一天,断绝了小马驹儿的饲料和水。第二天再把它们放在一起。饿慌了的小马驹儿分别奔向自己的母亲那里去吃奶,它们的母子关系也就认出来了。第三道题
考完第二道题后的当天夜里,宫里钟鼓齐鸣,皇帝传召各国使臣入宫。其他几位使臣急忙穿戴整齐赶到宫里。只有禄东赞想得周到,他因为初来长安,路途不熟,怕回来的时候找不到路,就让随从带着红染料,在去皇宫途中的十字路口都做了记号。原来唐太宗是请各国使臣到宫里看戏。看完后,唐太宗说:“你们各寻归路吧,谁能最先回到住处,就把公主许给谁的国王。”禄东赞有记号指引,很快就回到了住处。其他使臣由于不熟悉路途,摸来摸去,直到天亮以后才找到住处。
唐太宗也出了两个难题。经过五次这样类似的考试,禄东赞都取得了胜利。唐太宗非常高兴,心里想:松赞干布的臣子这样聪明、机智,松赞干布自己就更不 用说了,于是,决定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禄东赞不仅顺利地解答了难题,还在公主面前展示了吐蕃人的机智和能歌善舞,取悦于文成公主,使文成公主心悦诚服地愿意嫁给松赞干布。
经过了充分的准备,一支庞大的送亲队伍从长安出发了。
下面请几位同学来讲一讲文成公主嫁吐蕃的故事。(经过准备的三位学生分别讲述下面的故事)
学生甲:公主带着乳娘、宫女、乐队、工匠,加上江夏王率领的3000羽林军,组成一支庞大的队伍。他们带着华贵而丰富的妆奁。其中有金银、珍宝、绸帛,显示了唐朝国力的充沛:有经史、诗文、佛经、佛像以及种树、工艺、医药、历法等书籍,送去了中原文化的精英;他们还带着种子、工具等物,成为传播中原先进的农业手工业技术的队伍。一行人浩浩荡荡出了长安,长安城的居民纷纷赶来送行。大路两旁有几十万人,排出二十里长的队伍。人们挥舞着香花和彩带,祝愿他们的“女儿”一路平安。文成公主由礼部尚书李道宗护送入蕃。先向西,后向南。西行经过日月山、到淌河等地,到达黄河源附近的柏海。这时,松赞干布也从吐蕃远道赶来迎接,他穿上汉族的服装,打扮成唐朝的驸马,并且以子婿之礼和李道宗相见。然后李道宗返回长安,文成公主由松赞干布亲自护送到吐蕃。学生乙:因为青海的吐谷浑首领早已接受了唐朝的册封,娶了唐朝的公主,所以热烈欢迎文成公主的到来。他们在事先建好的“行馆”里休息了三个月,以适应高原的气候和吐蕃的风俗习惯。继续行进中,公主看到青海的土地平坦,河流纵横,但是居民只会种植疏朗的青稞,于是让随行的工匠教他们种植大麦和燕麦,还为他们装上水磨。当地人为了纪念公主,在山上树立了一尊公主的石刻像。
学生丙:文成公主经过长途跋涉到达拉萨时,吐蕃人民万人空巷喜迎这位汉妃。看到赞普娶的是一位仪态大方的美丽公主,并带着典雅华美的中原物品,鲜明的仪仗,十分高兴。接着,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举行了隆重的婚礼。文成公主笃信佛教,由她选址设计建成了大昭寺、小昭寺,至今我们都可以在大昭寺看到文成公主带来的释迦牟尼像。松赞干布在创制藏文的同时,还派遣贵族子弟到长安学习诗书,聘请汉族文人入蕃代典奏疏。公元648年,王玄策去西域,被天竺抢劫,于是向吐蕃军队求援;松赞干布当即出兵天竺,击败天竺为王玄策出气。公元649年,唐太宗卒,唐高宗即位,松赞干布特派专使吊祭。
学生丁:
680年,文成公主去世,她在吐蕃总共生活了40年。吐蕃为文成公主举行了最隆重的葬礼。
青藏高原上的日月山、到淌河、大昭寺前的唐柳都和文成公主入藏有关。吐蕃人民为了纪念她,特地规定了两个纪念日。一个是十月十五日,据说是文成公主的生日。这一天,吐蕃境内男女老少都到寺庙里祈福。另一个是五月七日,女孩子门化装跳舞,歌唱文成公主的事迹。直到现在,拉萨市的布达拉宫和大昭寺里,还供奉着他们结婚洞房的遗迹。文成公主为汉藏两族的友谊做出了贡献,一直受到藏族人民的怀念和称赞。
学生戊: 下面是一首歌颂文成公主的歌谣:
“从汉族地区来的王后文成公主,带来不同的粮食共有三千八百类,给西藏的粮食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汉族地区来的王后文成公主,带来不同手工艺的工匠五千五百人,给西藏的工艺打开了发展的大门。
从汉族地区来的王后文成公主,带来不同的牲畜共有五千五百种,使西藏的乳酪酥油从此年年丰收。”
以上歌谣中的数字显然是夸张了的,但可以肯定,随着文成公主嫁到吐蕃,中原地区的农具制造、纺织、缫丝、建筑、造纸、酿酒、制陶、碾磨、冶金等生产技术和历算、医药等科学知识,陆续传到吐蕃,这些物质和精神的文化对吐蕃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五、教师小结:
同学们讲述得特别好。今天,在拉萨布达拉宫的墙壁上,保存着蔚为壮观的两组壁画。一组记述着禄东赞用智慧争取到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的故事。另一组壁画则描绘了唐中宗时期接受尺带珠丹的请求,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的故事。金城公主和文成公主一样,也在吐蕃地区留下了许多美好的民间传说和历史古迹„„公元821年,在唐蕃会盟时双方决心以后要“患难相恤,暴掠不作”。会盟碑现立于西藏拉萨市大昭寺门前,是汉藏两族友好关系的见证。唐蕃关系,说明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任何挑拨汉藏关系、想把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的言行,必将遭到汉藏人民的谴责,因为汉藏团结坚如磐石,牢不可破。可选用资料:
1、吐蕃的社会生活
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蕃,在此处既可读作bō,也可读作fān。当前,多数人将“蕃”读作bō。早在旧石器时代,青藏高原就有人类居住。从战国到东汉,诸多西羌部落,如越(即牦牛部)、发羌、唐旄羌等先后进入西藏地区,并逐渐同当地土著居民融合,成为吐蕃人的祖先。隋朝时,在今西藏和青海西南等地分布着苏毗(今藏北和青海西南)、羊同(今藏西北)、女国(今藏西、葱岭南)、附国(今川西和西藏昌都地区)、牦牛部(今西藏山南地区)等部落和政权。其中,以牦牛部落建立的吐蕃政权实力最强。约在隋末唐初,吐蕃赞普(赞普,藏语,意为有权势的君王,沿用为吐蕃国王的专称)朗日论赞兼并了苏毗。六七世纪之交,吐蕃人已经经营农业,有小麦、青稞麦、荞麦等农产品,但畜牧业仍是重要的生产部门。家畜有牦牛、马、羊、猪和独峰驼等,取牛羊乳酪为食,用毛织衣,住毡帐中。矿产有金、银、铜、铁、锡。人民爱用赭(zhě,土红)色涂面以避风寒。乐器有海螺和鼓。用五行(金、木、水、火、土)和十二属(鼠、牛、虎„„)纪年,以麦熟时为一年的开始。
2、松赞干布统一吐蕃
松赞干布是吐蕃王国的创建者,629年继位为赞普,当时年仅13岁。他父亲朗日论赞在奴隶主集团相互争夺中被毒死,国内混乱,父王诸臣和母后诸族举兵公开叛乱,与羊同、苏毗诸部内外呼应。松赞干布“骁武多英略”“少年奋发”,在叔父论科耳和宰相尚囊等帮助下,查出阴谋进毒为首诸人,将其满门抄斩,消灭了宫廷内部的敌对力量。他团结支持王朝的力量,经过二三年的准备,组织训练了一支精锐军队,随即出兵平叛,攻取了判乱者所据地区。平定内乱后,决定迁都逻些,因为那里形势险要,原野秀美。布达拉山居高临下,雄峙原中,就在布达拉山修筑王宫,即碉堡式的布达拉宫。迁都后真正据有了西藏高原的心脏地区,接着又征服了强大的苏毗、羊同等部,统一了西藏高原,建立起吐蕃王朝。
为稳定内部,巩固王权,松赞干布仿照唐朝的府兵制,在吐蕃建立了四个被称为“如”(藏语意为部或翼)的军政组织。此外,还有四个禁卫军千户所分镇四个如。每个支如的马匹呈不同毛色,旗帜也各不相同,以示区别。千户所统兵一万,既是军事组织,又是行政组织。军队的百夫长、千夫长等平时就是地方行政长官。军法很严,战时前队皆死,后队方进。以战死为荣,几代都战死的人家被视为高门大族。在政治制度上,松赞干布仿唐朝的官制。赞普是最高统治者。赞普之下设大相、副相各一人,总管全国政事。其下又设都护一人,主持管理属部、军事征讨等事务。设内
大相、内副相、内下相各一人,主管王朝内部政事。主管王朝司法事务的官员是刑部尚书、整事大相、副整事、小整事各一人。这些官员都是父死子继,无子则由近亲承袭。担任官职的人,通常在其名字前面冠以“论”或“尚”的字样。“论”是与王室有直接亲属关系的大臣;“尚”是和王室通婚的大贵族出身的官员,原义是舅舅。由赞普及赞普以下三部分组成的统治机构,藏语称“尚论掣逋突瞿”,意思是由王室和贵族掌握着的吐蕃全部政权。赞普与群臣每年举行一次小盟,三年举行一次大盟,通过盟誓,使臣下保证世代无条件地效忠王室。松赞干布在大相噶东赞(《新唐书》作禄东赞)的协助下制定了严酷的法律。其法律的内容大致是“对争斗(者)罚款,对杀人者依死者的地位罚命价。对盗窃的人罚赔8倍,连同原物共为9倍。对说谎的人拔断其舌头„„对贤良的人和出身高贵的人,不能与他们争斗,要听他们的吩咐„„按期还债,称量时勿行欺骗”(《王统世系明鉴》第61页)。吐蕃刑法严峻,“虽小罪必抉目,或刖,劓,以皮为鞭抉之,从喜怒,无常算。其狱,窟地深数丈,内囚于中,二三岁乃出。”(《新唐书·吐蕃传》)
松赞干布是藏族历史上也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他在位的时候,创制了吐蕃文字,即今天的藏文。制定官制、兵制和法律。原来寂寞无闻的中国广大西部地区,因强有力的吐蕃奴隶制政权的出现,变得有声有色了。
3、文成公主入吐蕃
年轻的松赞干布决心跟唐朝建立友谊。贞观八年(634年)第一批吐蕃使臣访问长安,唐朝使臣很快到吐蕃回访,成为汉藏两族友好关系的良好开端。松赞干布遣使献贵重礼物向唐王室求婚,唐太宗未允。贞观十四年(640年),又命大相(宰相)禄东赞为使官,以黄金5 000两及珍宝数百件作聘礼,请许婚。唐太宗允将宗室女文成公主出嫁到吐蕃。
贞观十五年(641年),唐太宗命江夏王李道宗护送文成公主入吐蕃。公主携带大批丝织品、手工艺品,还有史书、营造与工技著作60种,医方100种,诊断法5种,医疗器械6种,医学论著4种。又带了耐寒抗旱的芜菁(通称大头菜)种子和其他谷种。还带着通晓所带书籍的文士和制造各种物品的工匠以及乳娘、宫女、乐队等。
松赞干布到吐蕃东部边境亲自迎接公主。公主到逻些时,吐蕃人民穿着节日的盛装,迎接这位远道而来的赞蒙(藏语王后)。松赞干布说:“我父祖没有和上国通婚的,我能娶大唐公主,深感荣幸,当为公主筑一城以夸示后代。”他在逻些为公主修筑了唐式宫室。松赞干布也改服唐人服装,派遣贵族子弟到长安入太学学习诗书,聘请唐朝文士掌握与唐往来的文书。到长安学习的吐蕃人很多取得成就,如唐高宗时吐蕃使臣仲琮,唐中宗时使臣明悉猎,都是著名的汉学者。
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近四十年(680年逝世),为汉藏两族的友谊做了许多工作。随公主入藏的工匠,把中原地区的农具制造、纺织、缫丝、建筑、造纸、酿酒、制陶、碾磨、冶金等生产技术传入西藏。吐蕃的农业技术原来比较粗疏,土地不加平整,不打畦,没有阡陌,水土容易流失。汉族农业技术传入后,吐蕃劳动人民开始挖畦沟,田野间阡陌纵横,大大提高了产量。公主带的水磨,深受劳动人民欢迎,公主和她的侍女,还把纺织、刺绣技术传授给吐蕃妇女。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对汉藏两族的友谊和吐蕃社会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天拉萨市的布达拉宫和大昭寺内还供奉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布达拉宫还保存着他俩结婚的洞房遗迹,大昭寺前的唐柳传说是公主亲手所栽。藏族的史书用大量篇幅来记载公主的事迹。
4、金城公主嫁到吐蕃
景龙四年(710年),唐中宗以亲王女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并赐锦帛数万匹,大批杂伎工匠及龟兹乐队。工匠将生产技术传到吐蕃,至今拉萨还保存着许多唐代乐器。《毛诗》《礼记》《左传》《文选》等书籍也在这时传入吐蕃。汉族文化进一步传播,唐蕃关系更加密切。开元十八年(730年),尺带珠丹给唐玄宗上书说:“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旧唐书·吐蕃传》)
5、大昭寺
大昭寺建于647年,是拉萨最早的木结构建筑。松赞干布统一吐蕃以后,先后迎娶了尼泊尔的尺尊公主和唐朝的文成公主。由于这两位公主都是虔诚的佛教信徒,松赞干布因此决定修这座收藏佛像和经书的宫廷佛堂。大昭寺大殿坐东向西,高四层,上覆金顶,具有唐代建筑风格,也吸收了尼泊尔和印度的建筑艺术特色。大殿正中供奉着释迦牟尼佛像,两侧配殿有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尺尊公主的塑像。大昭寺正门前还立有823年镌刻的唐蕃会盟碑和文成公主手植的柳树,这是汉藏团结的历史见证。
6、对“吐蕃”一词的由来的不同看法
对“吐蕃”一词的由来,学术界有两种不同的看法。
一种意见认为,汉文古文献的“吐蕃”一称,很可能是由我国北方最早使用文字的突厥人和突厥语言传过来的。汉文古文献中的“吐蕃”一词中的“吐”,很可能就是古突厥语“TuP”一词的汉语音译。
另一种意见认为,唐宋元时期汉文汉语正式法定文稿都称“吐蕃”(Tubo)不叫TuFan,系用中古“中原变音”前的古文语音。明清前有“补过切”。语义系来自当时的藏民自称,原意是“大蕃(bo)”。此词的汉文字面音读,因有涵义和其后的衍化、扩展产生的影响,则表现出唐代汉族人民对当年西藏地方藏族先民的颂祝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