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岗李乡教师现状及对策
农村中小学教师现状及对策
温家宝总理在河北省兴隆县六道河中学与教师座谈中强调:“农村教育尤为重要。我国13亿人口超过半数生活在农村,一半以上的学龄儿童也在农村。要提高我国整体教育水平,必须加强农村教育这个薄弱环节。这个问题能不能解决好,关系到教育事业的现代化,关系到农村的长远发展,关系到整体国民素质的提高。要办好农村教育,重视和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师待遇。要让广大农村教师留得住、干得好、受尊重,培养和造就一支宏大的优秀农村教师队伍。”。
那么,我们的农村中小学教师现状到底是怎样的?他们能不能承担起打下坚实基础的重任?带着这些问题,我对大岗李乡教师师资队伍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具体情况是:
一、大岗李乡教师现状
(一)、教师数量严重不足
大岗李乡全乡在编教师230人,其中小学教师138名,全乡小学生总数为2555人,全乡师生比为1:18,按照上级核定师生比,教师严重超编。
但是大岗李乡的实际情况是全乡现有小学16所,138名小学教师是按照5级5班8人配备的,一个教学点配备教师5人,只有11名学生,如果按照省定师生比去配备教师,1名教师都超编,就是采用复式班,但是四个级段配备1名教师如何上课呢。(二)、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 农村小学教师老龄化现象已经日趋严重。以我乡为例,我乡共有教师138人,其中46岁以上教师53人,占全乡教师38.4%。教师年龄偏大,体力、精力不济,缺乏创新精神;二是因为通许县教师超编,2013、2014两年省里不准通许县招录特岗教师。年轻教师补充太慢,造成教师年龄结构失衡。
(三)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定
由于城乡学校差距悬殊,农村教师受利益驱动,工作不安心,千方百计想调入城镇学校。农村教师队伍呈现出不稳定的态势。
(四)、教师待遇低、工作环境落后
今年通许县招录了50名特岗教师,其中有一部分不愿意上岗,最后有1名补录的特岗教师分配到了大岗李乡上班。这名教师是开封市人,来到大岗李乡一中一看就说,我们回去再商量一下吧。第二天人就不来了。(五)、教师专业化水平低,学科教师不配套现象严重。
目前小学教师很不配套,外语、体育、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教师严重不足,数学教师教外语,语文教师教数学现象较为普遍。英语、体育、音乐、美术都没有专业教师。
二、解决当前农村小学教师状况的对策: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1、在核定编制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农村中小学区域广、生源分散、教学点较多等特点,保证农村地区教学编制的基本需求。调整中小学布局,坚决撤并在校学生少、办学效益差的农村中小学,优化教师资源配置。
2、加强教师培训。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以新课程、新知 识、新技术、新方法为重点。以提高教师实际教学能力为主要内容。培训要有计划、有针对性,符合农村教师的需求,不贪大求全,只求对农村教师的素质提高有教学实际作用。
(3)、抓好全科教师的订单培养。订单式培养也叫“人才定做”。用人单位向劳动保障部门提出用工需求,由劳动保障部门有计划地委托培训机构根据用人单位用工需求组织实施。例如大岗李乡根据本乡实际情况向上级申请增加教师,上级劳动保障部门应根据大岗李乡的实际情况培养一批能留的住、安下心的教师。
(二)、减轻负担,提高待遇。在解决好教师工资县级统一发放之后,还要充分考虑适当提高农村偏远地区的教师待遇,让他们能工作的有尊严,有激情。要像宣传劳动模范、科学家那样,大力宣传农村优秀教师的先进模范事迹,以待遇留人,以事业留人,以感情留人。
(三)、加强城乡教育交流与互助,逐步缩小城乡知识差距。从城镇学校富余人员中,选派教师到边远穷乡支教,支教要落到实处,不能走过场。城乡知识差距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现在的问题是首先不要继续拉大这种差距,然后逐步创造条件力求缩小差距。要有硬性规定,例如评聘高级教师时必须有1—3年的农村学校支教经历。
(四)、教育投入落实到位。
政府应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逐步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达到真正的公平教育,使年轻教师留在农村安心从教。
农村中小学教师现状及对策
侯永军 大岗李乡中心校 2015年9月24日
第二篇:大岗李乡团委工作总结
青春铸丰碑
———通许县大岗李乡团委书记秦伟在豫东平原地处黄河故道上的淮阳县大岗李乡,有一个平凡的年轻人,他的不平凡工作业绩,令众多的有志青年钦佩不已。他就是扎根基层,用青春铸就丰碑的县“优秀团干 部”、县“优秀共产党员”、大岗李乡团委书记秦伟。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一种立志改变农村现状的火热愿望,使他无怨无悔地扎根农村,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的青春才智。他自任大岗李乡团委书记,近十年来,他不仅自觉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认真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而且严于律自己,以严谨的学风、端正的党风坚持不懈地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勤奋耕耘。尤其近几年,他以顽强的意志探索和实践农村工作方法和方式,以超常的秉性始终坚持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切实提高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并在五彩缤纷的社会氛围中,一如继往地保持与党中央及各级党委、政府言行一致。最令大岗李乡干部群众所称道的是:在不足15平方公里的热土上,他的足迹踏遍全乡个行政村的街头巷尾,村庄院户有他工作的背影,年年岁岁留下他桩桩件件感人至 深的故事。
(一)秦伟上任大岗李乡团委书记之初,给他的第一印像是全
乡中青年群众思想陈旧,不思进取,赌博、酗酒、打架斗欧、攀比摆阔之风盛行。更有甚者,一些青年经不住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袭,吃喝玩乐、游手好闲或偷盗抢劫,走上了令人可悲的违法犯罪道路。面对这种状况,他首先对全乡个行政村的团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分析,并写出了内容详实的调查报告,其次,对各个行政村团员青年文化、思想素质划类排序,并查找出存在问题的症结和原因。根据自己掌握的第一手资料,他向乡党委提出了《关于加强青少年道德规范教育,努力转变社会风气的建议》,受到党委和政府的充分肯定和重视,于是,他采取因村施治、因人施教的方法,主动联合工会、妇联、司法、教育等部门,在全乡倡导开展起“反封建迷信、树文明新风,争做四有新人”为主题的社会大讨论,在活动中,他不畏困难,不畏路途劳顿,坚持巡回各村举办法纪知识、移风易俗、科技致富演讲报告,现身说教,爱党、爱国,明礼诚信、勤俭持家、守法致富的重大意义。一次,他在北岗行政村开展爱国守法教育时身患感冒 疾病,却不顾众人的劝阻坚持到报告会结束。为唤醒全乡青年建设精神文明意识,秦伟还利用工作之余时间,收集整理身边典型事例,编写乡土教材,组织民间艺人以群众喜欢乐见的快板书、曲艺坠子等形式,宣传到田间地关、村头巷尾,很快在全乡引起强烈反响。为提高全民科技致富水平,他采取聘请专家、技术员来乡举办实用技术讲座,组织科技致富
能手巡回作报告等措施,教育全乡青年崇尚科学,发挥优势,科技兴家。年来,秦伟参与组织开展送科技、送法律、送文化下乡达多场次,使全乡个行政村团支部建起“青年之家”、“文明公民夜校”,使300人以上的中青年农民人均掌握—项实用新技术。
(二)抓典型,树标兵,充分发挥团员骨干的模范带头作用,是秦伟抓团建的工作重心。为此,他从强化引团委自身建设入手,竭诚为全乡团员青年发展市场经济提供优质服务。在他的倡导下,乡团委一班人根据各自的优势,每人联系三至五个团部、名团员青年,并建立健全了扶贫助困联系卡制度。南岗村、大岗游两个行政村群众富有养鸡的传统习惯,秦伟就主动深入这两个村团员青年中,建议他们走规模养殖、集约经营之路。为解决部分团员青年养猪生产资金投入难题,他求亲拜友,疏通各种关系先后解决贷款多万元,扶持南岗村游红磊等3名青年相继建起了养鸡场,年出栏肉鸡6万多 只,纯收入5万多元,一举脱脱贫致富。
户岗、苏刘庄、吴召三个村是远近出了名的瓜菜生产专业村。由于受种植不科学、管理松散、信息不灵等因素的影响,以致效益不高。为提高菜农收入,2011年,秦伟先后组织多名团员青年到乡政府三楼会议室观看专业日光温室生产技术,并聘请名技术员现场指导。当年建起塑料大棚6个,实现一年五种五收,亩均效益近2万元。户岗村三组青年农赵迎春对种植地膜西瓜有特长,但愁于资金投入不足。秦伟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拿出自己的15000元工资借给赵迎春,帮助其种植双膜无籽西瓜亩,还不定期到他的瓜田进行技术指导,使彭作俊的西瓜获得丰产丰收,亩均收入9000元。于是,他及时抓住彭作俊这一典型,在附近任张、宋营、苏刘庄、游庄普遍推广。两年来,全乡无籽西瓜种植面积连年扩大,有户农民靠种植地膜西瓜致富发家。
(三)两个文明一齐抓,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是秦伟一贯工作的原则。在他的建议下,个村团部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农技协会”;6个行政村团部以团员青年为骨干建起“共青团科技示范园区”和“共青团民营工业基地”。与此同时,秦伟多方协调,组织县工商局、税务局等单位在北岗村小学开展了“服务儿童 爱心捐赠活动”,为该村小学捐赠图书6000余册,桌椅300余套,募捐3500元,使2名辍学儿童重返校园,安心读书,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几年来,连年被市县表彰为“先进基层团委”、“五四红旗团委”,他本人也连年被团县委表彰为“模范团干部”,被通许县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
第三篇:县、乡人大代表工作现状及对策
县、乡人大代表工作现状及对策
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体,是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参加行使国家权力,参与管理国家和地方事务。为了保障各级人大代表依法行使代表职权、履行代表义务、发挥代表作用,全国人大早在1992年4月就颁布了代表法。然而,目前基层人大代表履职现状与依
法治国、基层民主法制建设进程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总体要求尚有一定差距,离人民群众的企盼和要求相差甚远。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代表入口形式不够民主。我国宪法、选举法对各级人大代表的当选条件没作具体规定,都只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和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举法第二十九条也规定:“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候选人,按选区或者选举单位提名产生。”“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可以联合或者单独推荐代表候选人。选民或者代表,十人以上联名,也可以推荐代表候选人。”法律规定政党、团体与选民十人以上联名推荐的代表候选人处于同等地位,但在间接选举中,一般都是上一级人大分配代表指标、下一级人大确定候选人,能公示一下候选人名单就算民主的了;在直接选举中,县、乡两级人大基本上也是效仿上级人大的做法,代表候选人提名推荐几乎被政党、团体包揽了,选民十人以上联名推荐的很少。在基层选举工作中,代表、选民的提名推荐权利难以得到应有的尊重,也难以获得与各政党、人民团体提名推荐的候选人同等对待的法律保障。因而在有些地方选民对选举工作冷漠,对谁当选代表并不关心。由于代表入口形式单
一、不够民主,给人的感觉是“当代表是组织安排的”,结果出现想当代表的人难以当选,当选代表的却不主动履职的现状。
——代表工作机构设置不够合理。从有关资料获悉,我国现有各级人大代表320万人,全国人大代表近3000人。据测算,间接选举产生的市以上人大代表不足10%,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占90%以上。从各级人大代表的分布层次看明显呈现宝塔形状,而从各级人大代表工作机构设置看明显呈现倒宝塔形状。占代表总数不足10%的市级以上人大常委会均设有人大代表工作机构,配有专职工作人员,拨有专项经费;而占代表总数90%以上的县、乡两级人大从事代表工作的人员少,经费紧缺,这种现状不仅与法定的代表地位、性质、职责和义务不相称,而且与县乡代表工作的实际需要相差甚远。目前不少县级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仅设主任一人,且很少有连任两届的,致使代表工作缺少连续性。从乡镇一级人大看,地方组织法第十四条规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设主席,并可以设副主席一人至二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副主席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负责联系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组织代表开展活动,并反映代表和群众对本级人民政府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但大多数乡、镇人大目前仅配有主席一人,加之乡镇人大主席处于最基层,工作千头万绪,他们难以把主要精力用来抓代表工作,长期以来乡镇人大的代表工作基本上处于松散型状态,缺少有力的组织保障和法制制约。从某种意义上讲,乡镇人大代表工作开展得如何,代表作用发挥得如何,完全取决于乡镇人大主席个人的工作责任感和事业心。
——代表参政渠道不够通畅。我国实行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即通过人民自己选出的人大代表,代表人民集体行使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众所周知,我国各级人大代表的主体作用,主要是靠代表在会议期间行使职权、闭会期间参加各项活动来体现和完成的。但我国各级人大代表(除当选为常委会组成人员的)都是兼职的,代表履行职责完全是义务性的。人大代表虽是一种法定职务,但不是一种职业,他们都不脱离自己的工作岗位和生产岗位;加之代表分布广泛、居住分散,在无人组织的情况下代表工作难以形成合力。县、乡人大代表都有本职工作,难以有充足的时间、充沛的精力投入代表工作。从代表的结构、素质看,县、乡人大代表中,党政干部一般占50%以上,他们不仅平时没时间考虑代表工作、参与代表活动,而且会议期间也不可能无所顾忌地言民声、表民意,当好人民的代言人;一些无官职代表由于文化水平、法律知识等局限,在会议期间不敢发言,偶尔发言也讲不到点子上,甘愿当“听”长,当“会议代表”、“举手代表”。闭会期间的代表活动开展得不够正常,有的代表面对当地官员顾虑重重,生怕直言遭不测,往往是述职评议讲好话,执法检查不说话,上级调研讲假话。从县级的“一府两院”看,长期以来缺少将本地的重大决策、(来源:公务员在线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农村中小学教师现状及对策
农村中小学教师现状及对策
摘要:国家发展希望在教育,教育发展的希望在教师。温家宝总理强调“农村教育尤为重要。我国13亿人口超过半数生活在农村,一半以上的学龄儿童也在农村。要提高我国整体教育水平,必须加强农村教育这个薄弱环节。这个问题能不能解决好,关系到教育事业的现代化,关系到农村的长远发展,关系到整体国民素质的提高。农村教育的发展出路事关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但是从目前的情形来看,农村教育正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严重的困难。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着实质上的差距:师资力量薄弱、整体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教师负担较重、学科教师不配套。针对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现状,具体分析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滞后的原因,提出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 教师 现状 对策
温家宝总理在河北省兴隆县六道河中学与教师座谈中强调:“农村教育尤为重要。我国13亿人口超过半数生活在农村,一半以上的学龄儿童也在农村。要提高我国整体教育水平,必须加强农村教育这个薄弱环节。这个问题能不能解决好,关系到教育事业的现代化,关系到农村的长远发展,关系到整体国民素质的提高。要办好农村教育,重视和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师待遇。要让广大农村教师留得住、干得好、受尊重,培养和造就一支宏大的优秀农村教师队伍。”。
那么,我们的农村中小学教师现状到底是怎样的?他们能不能承担起打下坚实基础的重任?带着这些问题,我对全县农村小学教师师资队伍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具体情况是:
一、农村中小学教师现状
(一)、师资力量薄弱
从师资来看,城市教师质量明显高于农村教师质量。表3比较了城乡义务教育专任教师学历状况。2001年,城乡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都在96%以上,两者差距不大,相差不到3个百分点,但城市小学教师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比例大大超出农村比例,两者相差超过20个百分点。初中教师队伍质量城乡之间差距更大,城市 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超过92%,而农村初中专任教师合格率不到85%,城市比农村高出将近8个百分点。城市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初中教师的比例是农村2倍以上。
(二)、整体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
从教师来源来看,有的是民办教师转正的,有的是“学历合同”转正的,有的是向社会招收的;从学历层次来看,第一学历合格率低;从年龄结构上看,老龄化严重;从学科结构上看,英、音、体、美教师奇缺。
(三)、教学科研水平偏低。对新课改感到“水土不服”。加之受农村文化的内在影响,经验主义文化模式占主导地位,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对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文化冲突普遍感到不适应。
(四)、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定。由于城乡学校差距悬殊,农村教师受利益驱动,工作不安心,千方百计想调入城镇学校。城镇教育又发展迅速,亟需调配师资,于是通过招考等方式从农村学校挖走了大批优秀的教师。农村教师队伍呈现出不稳定的态势。
(五)、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
农村小学教师老龄化现象已经日趋严重。以我校为例,我校共有教师26人,其中50—59岁12人,40—49岁9人,30—39岁5人,平均年龄47.19岁。教师年龄偏大,体力、精力不济,缺乏创新精神;二是年龄偏大的教师大多是上世纪90年代转正的民办教师,他们中只有极少数受过专业教育,大部分是凭借自己日积月累的教学经验开展工作的。他们教育理念落后,知识结构老化,教学能力、水平难以提高,仍延用传统的应试教育教学模式,面对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面对改革后的义务教育新课程,他们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使当前正在进行的新课改举步维艰;三是年龄偏大的教师多数都是“半边农(教师的配偶是农民)”,后顾之忧颇多,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不高,因此,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缺乏生机和活力。
(六)、农村编制不合理、教师负担较重。
城镇所有小学都是严格按照师生比1:24配置教师的,但农村学校学生数少班级多,政府要求开办的学前班也不在比例之列。这样就造成农村小学教师异常紧缺。农村中小学教师都担任两个及两个以上个年级的课程;有的甚至实行“包 2 班制”,无论语文、数学还是其他科目,都由一位教师担任(一般在10科左右),我们经常戏称我们农村教师是“万金油”“是全才”。如此一来,教师应付正常教学尚且力不从心,又谈什么教研活动,谈什么教学效果呢?实施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行素质教育那就更谈不上了。
(七)、教师专业化水平低,学科教师不配套现象严重。
目前小学教师很不配套,外语、体育、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教师严重不足,数学教师教外语,语文教师教数学现象较为普遍。在一些学校,课程是按上级规定开设了,但教师不能保证,课表形同虚设。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小学三年级以上都要求必须开设英语,而全乡没有一名专业英语教师,学校只好赶鸭子上架,只要稍微懂一点点英语懂教师去上英语课;可想而知教学效果如何了。体育、音乐、美术同样没有专业教师,二、解决当前农村小学教师状况的对策: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讲:“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1、要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认真做好教职工定岗、定员、分流工作。在核定编制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农村中小学区域广、生源分散、教学点较多等特点,保证农村地区教学编制的基本需求。调整中小学布局,坚决撤并在校学生少、办学效益差的农村中小学,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建立向农村流动的教师调节制度。
2、加强教师教育。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以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重点。应该加强对教师的考核和聘期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给予待岗和降级处理,以实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目标。教师设立岗位制,如管理岗位、任教岗位、后勤岗位等,让现有教师充分发挥各自的才能。以提高教师实际教学能力为主要内容,开展好教师全员培训和继续教育,使教师成为热爱学习、学会学习、终身学习的楷模,成为全社会的表率。
(3)、抓住青年教师的培养,实际上就是抓住了学校的未来,抓住了教育的未来,为使青年教师尽快成熟起来,成为学校的青年骨干教师,以致成为名师,3 必须通过三条渠道,落实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通过建立全方位的带教网络,层层带教,使青年教师干有方向、学有榜样。特别对一些持续发展有望的青年骨干教师推行“导师带教”制。加大中、青年教师培养力度,要有切实培养计划,详细记载培养过程。千方百计创造机会,搭建大、中、小各种舞台,让青年教师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组织全体教师进行教学大比武、举行公开课、优质课评比等教学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风气,合适的校园土壤,丰富的校园养分,让青年教师在优化的环境里迅速成长。
(二)、减轻负担,提高待遇。在解决好教师工资县级统一发放之后,还要妥善解决好教师的就医、保险、养老等问题,吸收农村教师中的优秀代表入党,参加各级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对于耕教矛盾比较突出的,各中小学可根据自身情况,尽可能缩短教师本人的农耕时间,充分保证教学时间。每年的农忙假要帮助教师在有效的时间内把庄稼收好种好。要像宣传劳动模范、科学家那样,大力宣传农村优秀教师的先进模范事迹,以待遇留人,以事业留人,以感情留人。将农村教师的退休年龄提前,将教师退休年龄提前几年,然后招聘一批实力派的大专毕业生来充实农村教师队伍。
(三)、加强城乡教育交流与互助,逐步缩小城乡知识差距。从城镇学校富余人员中,选派教师到边远穷乡支教,支教要落到实处,不能走过场。城乡知识差距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现在的问题是首先不要继续拉大这种差距,然后逐步创造条件力求缩小差距。跨地区的城乡差距有待于全国经济的均衡发展,而现在需要努力的首先是在一个县域范围内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马蹄镇在这一点上一曲的一定的成绩,如到有经验的地方学习交流等,但是还远远不够。现在有可能做到的,首先是政府公共教育经费和其他教育资源的分配应该按照公平的原则分配给每一所学校,农村“示范性学校”的建设既要有适当的超前性,更应有公平的竞争性。可以先从年青教师做起,即规定城市年青教师要有在农村学校任教的经历,才能晋升职务或职称。但是,做的力度和广度显然还不够,除了本地区的交流外,还应采取多种形式,鼓励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发达地区的学校与欠发达地区的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包括校长、教师之间的交流任职,定期组织专题研讨,有条件的还可进行学生之间的交流,实际上这种做法不仅对农村学校、同时对城市学校都会有帮助。在城乡学校、教师以及东中部与西部的交流方面,不仅 4 是教育资源的合理使用,而且从现代化的进程而言,应该看作是现代教育与现代文明的传播过程,应该认识到人员的交流在某种程度上更为重要。可以在团中央现在组织的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基础上,扩大其范围,适当提高其服务期的待遇,让各类高校的毕业研究生到贫困地区的农村学校服务1~2年,除了从事教育工作外,可以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培训教师,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因为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农村教育持续发展的根本条件。
(四)、教师设立岗位制,如管理岗位、任教岗位、后勤岗位等,让现有教师充分发挥各自的才能。
(五)、教育投入落实到位。
政府应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逐步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达到真正的公平教育,使年轻教师留在农村安心从教。温家宝指出:“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关键是让农村教师留得住,干得好,受尊重!”
第五篇:乡村教师普通话现状及对策
乡村教师普通话现状及对策
提要:
语言是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其规范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社会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为了促进国家发展,普及普通话势在必行。我国自实施推广普通话至今,已取得长足进步。而作为传播普通话的窗口单位——学校,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但是,北方乡村教师的普通话水平还问题重重,本文主要针对北方乡村教师的普通话现状,探讨了一些对策。关键词:北方乡村教师普通话现状对策
随着国家城镇化脚步的加快,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消除城乡和区域间语言隔阂,语言文字工作任重道远。加快国家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步伐,需要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全民语言文字的应用和信息化水平。不过农村的语言文字基础仍然薄弱,区域不平衡明显,城乡差别很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程度和规范化、信息化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作为窗口单位的学校,尤其是北方乡村教师的普通话水平急待提高。
当然,自从1998年国家推广普通话以来,北方乡村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问题依然很多。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思想轻视化
国家规定:普通话就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全国各民族通用的语言。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我们是北方人,隶属河北省秦皇岛市。所以学起普通话和南方人比较起来要容易得多。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强推广普通话力度。教师学习后,普通话水平就会有相应提高。这时,会有大部分教师觉得自己的普通话水平已经很不错了,自以为是的心态相当严重。再加上环境影响,会自动弱化自己的缺陷。反而把这些方言当成普通话来对待。这样就会停滞不前,从而影响教学。
二、学习运动化
河北省自推广普通话以来,我市共举行过两次大型的全体教师普通话过关活动。学校也非常重视,为了督促教师学习,把普及和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要求纳入培养目标,纳入管理常规,纳入基本功训练。这样教师们为了本身利益不得不积极学习,不过却有运动化倾向。在考试前,教师们积极备战。可以看见,学校培训、教师之间自行练习纠错,课堂上也尽量标准。整个考试期间,普通话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但教师们这样做,只是为了过关,评职称,评优评先。等考试一结束,就又自由散漫,不当回事儿。也就是活动一过,又恢复原貌。方言满天飞了。普通话就变成了“用时一阵风,不用一边扔”的运动。
三、行为地方化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由于农村地处偏远,学校本身就处于方言区,教师受环境影响严重。首先,师生大都是本地人,不存在听懂听不懂的问题。有些教师觉得普通话不如方言说着过瘾,痛快!个别的甚至觉得教学生知识才是第一位的,而怎样说就无所谓了。还有些语文教师通过学习以后,说普通话意识增强了,在课堂上基本能保持说普通话,但和同事们之间,却还是方言交流,更不用说相互纠正,相互学习了。我是个测试员,自己注重普通话的发音,所以,回
家也常常纠正爱人的发音。他兴致好的那天,可能会欣然接受;心烦那天就会眉头紧皱,特别反感;有时干脆说我发神经。所以在社会上,教师怕别人笑话的思想普遍存在。这些都或多或少的妨碍了普通话的普及及发展。
普及普通话和语言文字规范化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教育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对学生进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是造就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数以万计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需要。所以,作为乡村教师的普通话问题很关键。针对以上种种现状,我个人认为,要想改变北方乡村教师普通话现状,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制度加强化:
学校不仅要健全制度,将普及普通话和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要求纳入培养目标和常规考核中,而且要加强监督机制。督促教师时时刻刻说好普通话。比如,在安排学生各种普通话竞赛活动时,教师也要参与其中;不仅仅是指导,也要亲自比赛。学校可以适当给予奖励。而不是只在年终考核时才想起普通话的要求。还可以开展自查自纠活动,教师之间,师生之间都可以交流监督。前几天,我们班长兴冲冲地和我说,他将了地理老师一军。原来,地理老师常常把“太平洋”的“洋”读成阴平,几个同学听着实在别扭,就果断的纠正老师的发音,地理老师也欣然接受了。这不是很好嘛!通过学生的监督反而更容易促进教师学好普通话。
2、学习常态化
其实教师们心里非常明白学习普通话的意义,如果连学校这个最适宜普通话生长的环境都保不住的话,那么国家的要求是很难达到的。所以必须提高教师认识,牢牢把握住这个传播文化的主阵地,才能真正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合格人才。因此,只有把学习普通话变成像吃饭穿衣一样普通平常,才可能改变现状。熟能生巧的道理大家都懂,只是坚持起来有相当难度。学校一定要想方设法让老师们无论在家里还是学校都乐意说普通话才行!
2、行为专业化
正是因为我们北方的方言很接近普通话,所以学起来应该也容易也不容易。说它容易,是因为语音和普通话相差不大,改动也不会太大;说它不易,正是因为差别不大,所以区分起来更难,所以更要注意其中细微的差别。学校要针对本地教师的缺陷对症下药,进行专项练习。首先要找准本地缺陷,定期学习、培训,不断强化练习,改错纠错。然后还要多听听标准的国家级主持人的发音,以促提高。比如,秦皇岛市青龙地区儿化音发不好,就可以专门针对此项做练习,多听多读多练,普通话水平自会提高。
总而言之,学习推广普通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提高认识,笃定信念,坚持不懈地为了国家大计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普通话水平测试指导用书(河北版)》,商务印书馆,2012年3月;
2、《河北省语言文字工作文件资料汇编(增订本)》,河北语言文字培训测试中心,2008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