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 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

时间:2019-05-13 05:00: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 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 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

第一篇: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 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

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 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

近年来,临夏州科技特派员工作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科技厅的关心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实施“科教兴州”、“人才强州”战略,认真贯彻国家、省上关于科技特派员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全面落实州委、州政府《关于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的意见》,不断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健全管理、激励机制,探索适合当地特点的科技特派员发展模式,培养、树立了不同服务领域的科技特派员优秀典型。广大科技特派员立足本职,发挥特长,扎根一处,带活一方,紧紧围绕区域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依靠科技,情系“三农”,服务企业,为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仅2009年,全州组织实施科技项目39项,引进各类新品种111个、推广新技术57项,培训农民技术骨干2570人(次),发放科普资料12.7万份,创建经济利益共同体56个,服务农民7.35万多人(次),通过技术承包、技术入股、领办企业、建设基地等互利共赢形式,使服务区域农民人均收入明显增加。科技特派员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个人也增加了收入,得到了实惠,取得了双赢的效果。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1、加强领导,精心安排。2005年12月,州委、州政府召开全州科技特派员启动会议,对科技特派员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动员、部署和安排。州上成立了科技特派员工作领导小组,健全了科技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科技工作会、座谈会,分析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保证了科技特派员工作的正常运行。同时,在州科技局设立了科技特派员工作办公室,由科技局主要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主任,并配备工作人员,各县(市)也成立了相应的机构,为全面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提供了组织保障。

2、健全机制,强化管理。为加强科技特派员工作的检查指导、日常管理和年度考核,结合实际及时制定印发了《临夏州科技特派员管理办法(试行)》,各县市制定了办法。州上从2007年起把这项工作纳入县(市)科技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范畴,实行动态管理,量化考核。县(市)科技局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负责辖区内特派员的日常管理。坚持每年由科技部门牵头,组织、人事、涉农等部门参加的考核领导小组,专项开展科技特派员年度考核。

3、拓展领域,壮大队伍。坚持“政府引导,个人自愿”的原则,在双向选择的基础上严格程序,不断壮大科技特派员队伍,每年从州县(市)农林牧、科研、经济等部门选派责任性强,有技术、有能力、有经验,热心“三农”、服务企业的一批专业人员作为科技特派员,深入乡村社、畜牧养殖场、民营企业及经济实体、示范园区等基层单位,开展创新创业服务活动。据统计,全州已累计下派科技特派员1000余人(次)。目前,仍有420多名科技特派员服务于312个基层单位,其中154人在91家民营企业及经济实体开展科技创业服务,占现有科技特派员数的36.7%。

4、树立典型,表彰先进。经过几年的实践,在科技项目开发、特色产业培育和新农村建设中涌现出了一批传技术、谋经营、促管理,工作扎实、指导有方、群众满意的科技特派员,先后有18名优秀个人、6个先进集体受到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等部门的表彰,其中临夏州科技特派员工作办公室被授予“全国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对先进人物的表彰奖励,大大地鼓舞了广大科技人员深入基层创业服务的积极性,起到了典型引路,促进工作的作用。

5、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利用《民族日报》、临夏电视台、临夏州科技管理网等媒体,全方位、多视角宣传了特派员依靠科技推动新农村建设中的先进事迹和典型事例,为尊重人才、尊重知识,鼓励创新创业,稳步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健康有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取得的主要成效

几年来,广大科技特派员从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形成了项目支撑、科农联姻、创办实体、科企结合的服务模式。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全面推行,充分调动了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为他们施展才华,创新创业提供了机会、搭建了平台,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形成了政府推动,部门配合,科技人员积极参与,科技特派员充分发挥作用,深受农民和企业欢迎的态势。

1、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科技特派员通过建立利益共同体、创办实体和有偿服务等有效形式,进行全方位的技术服务,把党和政府的富民政策带进农村,把科技送给农民,让群众拿上致富的“金钥匙”,尝到了依靠科技致富的甜头。和政县城关镇张家庄村科技特派员武文芳从省农科院引进新品种双孢菇进行反季节种植,使单棚收入提高到7000多元,是种植蔬菜收入的1.8倍;三合镇石虎家村科技特派员殷彩玲为驻点村引进“尖角王”等辣椒新品种3个,建立示范棚24个,棚均增收1500多元。

2、增强了示范带动效应。科技特派员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特长,通过多种形式建立科技示范基地,既发挥了辐射带动作用,又提高了自身影响力。临夏县土桥镇辛付村科技特派员王正礼租赁土地30亩,新建高效日光节能温室20座,发展白灵菇、双孢菇等特色食用菌生产,实现了当年投产,当年见效。周边群众看在眼里,喜在心上,纷纷向他请教取经,目前在他的带领下,全村已建成日光温室60座。由于技术服务到位,管理科学,种植户仅食用菌一项创收2万多元,经济效益好,赢得了群众的信任,树立了科技特派员良好的形象。

3、提高了农民科技素质。科技特派员采取手把手现场讲解、亲身示范操作、入户面授交流、集中进行培训等形式,有效提高了农民群众科技文化素质,培养和带动了一批农村乡土人才,帮助和引导农民走上了依靠科技脱贫致富的路子。永靖县退休干部苏永棋,充分发挥自己在柿树嫁接、修剪等方面的技术特长,在适宜推广种植柿树的川区乡镇举办“科技特派员林果栽培技术培训讲座”4场,参加人员500多人(次),培训技术骨干10名。目前全县柿子挂果树已达5千余株,可产鲜果5万多斤。柿树寿命长,挂果期长,已成为永靖川区亮丽的风景树和“摇钱树”。

4、加快了科技成果推广步伐。科技特派员立足实际,瞄准市场需求,推广了一批新品种、新技术,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东乡县坪庄乡园艺场科技特派员章文江,从定西引进了克新4号、LK99、夏坡蒂、陇薯6号、陇薯5号、大西洋等6个马铃薯品种开展试验种植,筛选出了适宜当地栽培的陇薯5号、陇薯6号等4个优良品种,并积极推广“脱毒马铃薯标准化生产技术”,完成机械播种示范田880多亩,平均亩产1860公斤,比传统品种增产660公斤,亩增收264元。

几年来的探索与实践表明,科技特派员制度是民族地区破解“三农”问题、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举措。科技特派员制度是一个全新的事物,在我州这项工作起步时间晚,运行时间短,处于边实践边摸索边完善的阶段,在制度建设、运行机制上存在着诸多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科技特派员管理制度和政策措施不够完善和健全,考核制度也缺乏硬性指标和可操作性;二是大部分科技特派员是派出单位的骨干,与原单位没有完全脱离,只是兼职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两头跑”的现象比较普遍;三是由于各县(市)财政困难,科技投入不足,选派的科技特派员普遍存在着缺乏启动资金和无科技项目等问题;四是部分科技特派员思想不够解放,未能突破无偿服务的思想,在利益共同体的建设上心存疑虑,大部分农民习惯于接受无偿服务,还没有树立起知识有价的意识,这给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推行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五是宣传不到位,对科技特派员制度的重要意义、政策精神和先进典型的宣传报道力度还不够。

我们深信随着科技进步与创新事业的深入发展,临夏州科技特派员工作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将紧紧围绕州委州政府新思路、新目标、新战略,深化改革,锐意进取,全面推进,努力开创新局面,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临夏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二篇: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促进城市建筑,改善城市面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按照市政府新政发【2009】46号文件《新泰市关于加快推进“城中村”开发改造工作的意见》,依据该文件规定,结合孙村社区实际情况,经社区两委认真考察论证,并征得居民同意,拟对我社区进行旧村改造,计划三年时间将旧村全部经行改造完毕,将我社区建成环境优美、生化便利、设备齐全、社会保障体系健全、人际关系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孙村社区基本情况

孙村社区本次改造范围:本次开发建设范围,集中在蒙馆路以北及新枣路以东,分部在孙村路东西两侧,东至孙村煤矿宿舍区,西至新枣路,南至新都路,北至汶河路。全社区总户数3864户,总人口12362人。其中未安置人口4395人,1372户。共建3个回迁住宅小区、2个商品楼住宅区和2个商贸服务区,建设占地面积约728亩,48.58公顷。其中,需安置用地:约230亩,15.38公顷;集体发展用地:约498亩,33.21公顷。

二、孙村社区“城中村”开发改造总体实施方案

“城中村”改造计划

孙村社区拟将全社区一次性批复,共需拆迁1372户,回迁安置用地230亩,集体经济发展用地498亩,批复后分三期进行开发建设。第一期(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拆迁100户,在新矿路以北建新府铭座商住楼一栋。建筑面积 26000平方。在新矿榴苑小区以南,孙村路以西,建设回迁住宅小区高层住宅楼8栋,占地约50.5亩,建筑面积90000平方。在孙村路以西(原孙村计生办)建设一栋小高层回迁住宅楼。建筑面积8624平方。在石龙小区建2栋多层回迁住

宅楼,建筑面积6000平方。可安置回迁居民748户。

第二期(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拆迁636户,在蒙馆路以北建设商贸服务区2处,占地约179.5亩。第三期(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拆迁636户,在新建一路以北,孙村路东西两侧分别建设:回迁住宅楼占地约202亩。

截止目前

1、全村计划共需拆迁1372户,现已签订拆除协议为823户,已拆除旧房屋378户。下一步打算分三年拆迁改造完毕。

2、新矿路以北中心医院对面新府铭座商住楼,图纸设计完毕,土地挂牌手续待土地局签字,土地公示一个月并购得土地以后,进行相关的立项开工手续。

2、孙村社区整体城中村改造实施方案,已上报市规划局,待市政府第20次规划会议审议批复。

目前难度:

第三篇: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试点工作经验介绍

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努力推动科技特派员制

度试点工作向纵深发展

——昌吉市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试点工作经验介绍

(2008年1月17日)

各位领导、特派员,大家好!

近年来,昌吉市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市场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以建立经济利益共同体为目标,不断加大科技特派员选派力度,加快建设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优化完善科技特派员管理服务机制,突出特色,狠抓落实,有力地推动了科技特派员制度试点工作,为昌吉市新农村建设及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主要做法

(一)加大选派力度,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开展。紧紧围绕我市主导产业对科技人员的需求,乡镇、企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要,不断加大科技科技特派员选派力度。一是高度重视,组织到位。市委、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主要领导亲自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在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试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明确工作重点;同时在全市13个农牧区乡镇、办事处成立了科技特派员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理顺领导关系,为科技特派员制度试点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二是主动协调,政策到位。根据区、州科技特派员工作会议精神,不断修订完善《昌吉市科技特派员管理暂行办法》,制定出台了《昌吉市科技特派员考核评议暂行办法》,建立了考核与奖励机制、动态管理机制和创业启动项目支持制度,为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试点工作提供了政策保障。三是紧扣重点,落实到位。根据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聘请区内外76名高素质科技人员任我市科技特派员,在科技特派员的选派工作中,坚持做到“四个结合”,即将科技特派员选派工作与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专家顾问团、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技示范户发展工作相结合;为全市各支柱产业和各乡镇陆续选派了1名专家顾问型科技特派员,为州、市确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各选派了1名科技特派员,通过科技特派员领办、创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使分散的农户经营与大市场实现有效对接;将科技特派员与种植大户、养殖大户结合起来,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利益共同体,推进科技特派员和农户“双赢”。

(二)完善管理机制,促进科技特派员作用发挥。科技特派员制度的生命力在于科技特派员作用的发挥,为充分调动科技特派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我市进一步健全了各项激励机制。一是搭建平台。采取财政投一些、乡镇补一些、村上集一些的办法,筹集资金60万元,分别在各乡镇建立了4个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即为科技特派员学习、交流、研讨、培训搭建了平台,也为农牧民群众联系科技特派员提供了便利。二是项目扶持。启动实施区、州、市科技特派员项目88项,匹配资金145万元,支持科技特派员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研究解决企业在关键技术、关键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进农牧区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牧民增收;截止目前,组织验收科技特派员项目22个,其中通过州级科技成果鉴定的项目4个,科技成果获自治州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三是考核激励。根据《昌吉市科技特派员考核评议暂行办法》,印发了《昌吉市科技特派员考核评议方案》,从2004年开始,每年对全市科技特派员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一次考核评价;依据考核结果兑现考核奖,对表现

突出的科技特派员,由市委、市政府授予“十佳”、“优秀”科技特派员荣誉称号。四是动态管理。在保持科技特派员数量相对稳定的前提下,“严把进口,疏通出口”,分别对2002年、2003年、2004年下派的56名科技特派员进行了任期考核评价,依据考核结果,续聘13名,自动解聘43名,形成了“能上能下”的动态管理机制,确保了科技特派员队伍的高素质。

(三)创新服务形式,提高科技特派员工作实效。结合各乡镇、各行业工作实际,通过实践总结,积极组织科技特派员开展“五型”科技服务。一是开展“技术服务型”服务。安排科技特派员根据下派点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进行科技服务,下派到佃坝乡土梁村的科技特派员尤丽群,积极推广温室大棚生产技术,取得显著成效,亩均纯收入可达5000—6000元。在她的指导和带动下,佃坝乡反季节温室蔬菜大棚已扩大到161座;编写的《昌吉市主要蔬菜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昌吉市名、特、优、稀蔬菜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等25项规程由昌吉州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并列为昌吉地区行业标准。二是开展“技术入股型”服务。引导科技特派员龚绪,以技术参股的方式,注册了“昌吉市葡萄产业化技术服务部”,积极引进葡萄新品种,解决了该村在发展葡萄产业中的技术难题,并注册了“玉樽”牌商标,制定了“玉樽”牌无公害葡萄田间管理及保鲜技术应用操作规程,该村6000亩葡萄基地通过了自治区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实现了产业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三是开展“资金入股型”服务。鼓励科技特派员何文,注入资金注册成立了“昌吉市农凤蓖麻科技服务中心”,积极引进法国蓖麻新品种,通过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签订订单等方式,与广大农户形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利益共同体,为农民增收拓宽了渠道。四是开展“带头创业型”服务。通过制定优惠政策,积极鼓励科技特派员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创建民营科技企业;科技特派员韩德俊,注册了民营科技企业“昌吉市新世纪农业高新技术开发中心”,研究开发的早、中、晚熟制酱番茄新品种,不仅解决了北疆地区制酱番茄集中交售难的问题,还在同等条件下比常规品种亩增产1.5—2吨,亩均增收420—560元。五是开展“带动产业型”服务。引导科技特派员通过实施科技项目,培育发展新产业,拓宽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渠道;科技特派员钟元伦教授,通过提纯复壮,筛选出5000套(5.5万只)纯种的拜城油鸡种鸡(天山玉鸡),以佃坝乡种鸡养殖场为基地进行推广,带动起了拜城油鸡(天山玉鸡)产业的起步与发展;科技特派员何丰忠结合硫磺沟镇逆温带的实际,引进伊犁大白杏栽种,实现亩收入5000元以上,带动了硫磺沟镇鲜食杏产业的发展。

二、初步成效

1、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不断加快。以科技特派员项目为载体,按照天山面粉、昌通番茄、西域农科、麦趣尔公司等龙头企业生产标准,组织科技特派员研究编写20余项农产品标准化技术操作规程,普及推广农作物膜下加压滴灌技术、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等农业实用新技术33项,引进农畜优良品种28种;由科技特派员承担实施的《蔬菜无公害生产技术示范》、《鲜食葡萄优质栽培与产业化》、《加工番茄新品种制种技术示范及推广》等6个项目分别通过了州级科技成果鉴定,2个项目获得了州级科技进步奖。

2、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不断完善。通过科技特派员,扶持发展农村技术协会58家,其中大西渠镇玉堂村葡萄协会被命名为“自治区百强协会”,榆树沟镇民心合作社和六工镇西五工村葡萄保险协会被命名为“昌吉州十佳农技协”,大西渠镇奶农协会和佃坝乡土梁村蔬菜协会被命名为“昌吉市农技协建设先进单位”;设立乡镇科技信息服务中心10个,带动培养农牧民技术员1300名,逐步建立了以市派科技特派员、乡镇农口站所、村组农民技术员为主体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3、科技特派员作用发挥不断加强。科技特派员李红权不断研发新产品,通过申报专利,提升了企业知识产权自主能力;科技特派员张扬,积极引进现代化新技术、新品种,通过推广应用,加快了昌吉市现代畜牧业进程;科技特派员孙九胜,承担并完成了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重大专项课题,推动了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目前,全市科技特派员共引进推广新技术33项,新品种28个,开发新产品15项,实现了现代科技与传统经济的高位嫁接。昌吉市被评为了自治州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集体,有12名科技特派员荣获区、州优秀科技特派员荣誉称号。

4、科技特派员工作不断规范。聘请区内外76名高素质科技人员任我市科技特派员,形成了一支高素质的科技队伍;设立了科技特派员办公室,制定完善了科技特派员选派、考核、管理机制;引导科技特派员注册成立了10余家科技服务实体,在乡镇、企业建立了4个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科技特派员考核奖励、日

常管理、作用发挥不断加强,科技特派员工作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重要。

三、几点体会

1、领导重视是关键。市委、市政府对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认真解决好科技项目、经费、待遇政策等方面的问题,形成了强有力的科技特派员工作领导核心,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抓落实,促进了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的持续有序开展。

2、创业项目是载体。项目是科技特派员创业的基础和载体,必须使项目跟着产业走,资金围绕产业转。我们围绕全市的优势产业,按照做大做强,做精做优的原则,积极慎重地筛选项目,扎实有效地实施项目,有力地促进了全市主导产业的优化升级。

3、经济利益共同体是生命力。科技特派员与企业、农牧民建立利益共同体,实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是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具有生命力的有效保障,也是科技特派员与过去农牧业技术人员搞技术服务、技术承包的区别之所在。有了利益共同体,通过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得利,农牧民得利,特派员得利,最终才能使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形成旺盛的生命力。

4、科技特派员的高素质是根本。多年试点工作的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到,科技特派员之所以受到农牧民和企业干部群众的普遍欢迎,其根本原因是科技特派员自身素质过硬。在选派科技特派员时,我们十分重视对他们综合素质的考察,注重把那些政治素质好、熟悉农业农村工作、有强烈的敬业精神、技术精湛的业务骨干分子选拔进来。

各位领导、特派员,我市科技特派员制度试点工作,在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取得了显著成效,广大群众科技意识明显增强,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尚处在初级阶段,离上级部门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我们将以今天的工作会议为契机,学习借鉴兄弟县市好的经验和做法,积极贯彻区、州科技特派员工作会议精神,不断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试点工作深入开展。

第四篇:加快新农村建设 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加快新农村建设 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关于对余庆、三圣两地新农村及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考察报告

县委、县政府: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由县农办牵头,建设局等部门8位同志组成新农村建设及城乡一体化发展考察组,于2010年9月2日至5日分别对遵义市余庆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开展“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及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三圣乡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进行了实地考察。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9月2日出发,下午对余庆县以“四在农家”创建活动为载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考察工作在余庆县农办的大力支持和精心安排下,分别对县城郊的龙溪镇、红军村新农村社区示范点、千秋榜新农村示范点和白泥镇的满溪村“黔北民居”示范点、赵家沟新村示范点建设情况进行实地考察。9月3日由余庆至成都,4日对成都市锦江区三圣乡进行考察,9月5日由成都返回独山。

(一)在余庆考察过程中,考察组一面听取该县新农办领导的情况介绍,一面深入创建点实地观摩与两个乡镇领导进行交流了解创建点的作法、取得的成效及经验并亲身感受开展“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建设给农村经济、社会带来的新变化。在参观学习的基础上,还与余庆县农办的领导进行了专题座谈,深入了解余庆县以“四在农家”创建活动为载体、建设示范及村庄整治推动

扎实有效。从干部的话语听出了县委、县政府的信心,从群众安居乐业的景像感受到群众通过创建活动真正得到了实惠,从新村的建设看到了余庆县的农村景象在突变,农民的居住环境在突变,农村经济发展在加快,农民在向小康方向阔步前进。同时,深感我县的差距。

(二)在三圣乡考察过程中,通过参观创建成果展示厅、观看情况简介光碟、查阅创建资料、实地观摩感受、听工作人员介绍等方式仔细了解三圣乡依托成都市以文化润色农业,以景观改造农村,以经营保障农民,以市场托举发展,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和乡村旅游成功打造“五朵金花”,统筹城乡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三圣花乡”坐落于素有“中国花木之乡”之称的成都市锦江区三圣乡街道办事处,总面积达15000亩,涉及五个村(红砂村、幸福村、驸马村、万福村、江家堰村),全乡人口总数达3.2万人,是全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范,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城乡统筹配套的试验区。目前,三圣乡已是一个以观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主题,集休闲度假、观光旅游、餐饮娱乐、商务会议等于一体的城市近郊生态休闲度假胜地。在加快城乡一体化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三圣乡按照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紧紧把握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抓住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这个核心,着力体制机制创新,着力综合配套改革。坚持“三改”促“五化”。即:明晰

一是县财政支持优惠政策。县财政每年安排“四在农家”专项资金400万元,以物化形式投入扶持农民。二是每年拿100万元贴息贷款优惠政策。凡创建点上建房农民均享受政府贴息优惠,属新建住房户享受政府贴息两年2万元贷款,属原地改造住房户享受政府贴息一年1万元贷款;三是建房补助政策。2007年县委、县政府规定,凡按统一提供的黔北民居图纸集中15户、10户、5户以上建住房的农户,经验收合格,每户可享受5000元、4000元、3000元补助。四是房屋设计优惠政策。县建设部门针对农村实际,结合沼气改造、畜牧饲养等因素,设计6套房屋设计图交由乡镇无偿提供给农民建房使用。五是房屋宅基地审批优惠政策。在创建点上的建房农户,相关部门根据有关规定减化手续或免除相关审批费用,尽可能给农户提供方便。同时,提供“社会赞助”和“群众自助”广泛发动社会力量支持“四在农家”创建活动,群众在创建中作为投入主体,直接投入资金和投工投劳。形成“领导、部门、乡镇、村和群众“四位一体”齐抓共建的良好氛围。

(二)三圣模式:

一是以“三改”为突破口,统筹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1、明晰农村产权,改革过去农村产权不清晰的状况。实施区域范围集体土地按照自然村界进行现状实测,将其所有权登记到11个村级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将农用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到农户;集体建设用地(包括宅基地)使用权确权到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记载到组(注明各组台账面积)。通过确权、登记、颁证

经济组织之间的利益连接机制。把分散经营转为规模经营,把土地集中连片统一规划和利用,从而实现经济组织化,土地利用集约化。在此基础上,2004年,政府因势利导,根据区域传统农民种花习俗,明确打造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三圣花乡”目标,以花卉产业为载体,统一规划,大力发展新型都市观光、休闲农业。充分挖掘梅、菊、荷等花文化内涵,将全乡资源开发与特色文化旅游景区建设紧密结合,把全乡五个村分别建设成为各具特色的农业文化旅游观光区,发展了各具特色的“五朵金花”:幸福梅林、东篱菊园、江家菜地、花香农居、荷塘月色等五个分景区。“五朵金花”特色各异,观赏性、娱乐性、参与性不同,营造出的文化氛围也有区别,但拥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产、供、销一体化,观光,旅游、休闲、度假、购物、美食、消费一条龙。三圣乡鼓励多元投入,广泛引资建设,不断提高管理标准和经营水平,旅游业快速发展。目前,锦江区可整理臵换出集体建设用地指标3264亩,可集中使用、规模经营的农用地近1.7万亩。农用地租金每亩由1000元提升至3000元。

2、健全完善新型集体经济组织,走集体化集约化道路。一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对原有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股份化改造,成立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进行土地的整理、土地流转经营、新型社区建设建设等。二是加大财政扶持。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和“城市支持农村”的要求,每年设立10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同时将规划区域内各经济主体产生税收的区级

进村庄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要科学制定乡村及城郊建设发展规划,并与整个县城建设总体规划、资源环境保护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相衔接,在充分考虑投入能力、市场容量的基础上,坚持因地制宜,适度开发,有序发展。

启示二,充分发挥政府宏观指导作用,加强对各部门资金、项目的统筹。注重资金项目的集中捆绑使用政策体系,形成联动管理机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从政策、资金、技术、业务培训等方面,特别是税费优惠上给予统筹扶持,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加强监管,防止无序发展。

启示三:坚持多元投入和市场运作。借鉴成都锦江区三圣乡成功经验,积极吸引多元投资,鼓励集体、企业、社会资本、农户、个人一起上,国有、民营资本和外资多元投资乡村建设和发展旅游。提高乡村旅游经营市场化程度,提升经营品质,推进我县乡村旅游发展。地方政府应减少审批程序,设立专项资金用于重点乡村发展旅游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补助,蓄水养鱼,扶持健康发展。

启示四:依托新农村建设,突出地方特色和打造旅游亮点。农家小院随处可见,农家饭菜各地都有,我县农居、农家饭菜特色不明。如何营造特色,打造亮点,是我县发展乡村旅游建设新农村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借鉴三圣经验,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观光型农业,以具有观光价值的果园、茶园、花园、菜园、荷塘及畜禽渔养殖场等为载体,培育发展具有观光、采摘品尝、参观考

察等功能的乡村旅游。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型农家乐,依托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结合发展区域特色产业,以自主参与作为主要特色,培育集种养、观赏、住宿、餐饮等服务于一体的乡村旅游。重点扶持利用农家庭院、民俗风情和农家生活,开展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农家乐主题活动。

启示五:政府需要有强有力推进手段。如土地审批、建房审批等需要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确保工作的推进。

第五篇: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 探索服务“三农”新模式

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

探索服务“三农”新模式

为了加速农业科技推广的步伐、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促进科技与农村经济更紧密地结合,使我市农业科技更好地服务于“三农”,尽快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要求,我市自2005年起推行了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几年来,全体科技特派员本着“办实事、求实效、出实招”的原则,紧紧围绕我市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发展,深入农村,贴近农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农业科技服务工作,解决了农业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难题,提高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科技素质和科学种、养水平,加速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全市农业及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强化管理,创新体制,建立科技特派员长效运行机制

2005年我市建立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以来,机制体制不断创新,先后制定出台了《兰州市农业科技特派员零距离服务行动实施方案》、《兰州市农业科技特派员管理办法》、《兰州市农业科技特派员服务联系涉农企业农民合作社管理办法》等制度,印发了《兰州市农业科技特派员承包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一览表》与服务联系卡。每年投入特派员工作经费100多万元,用于科技研发、农业科技培训及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逐步形成了以特派员工作组、中心区站、专家直通车、12316“三农”服务热线“四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全市207名农业科技特派员分40个工作组、7个中心区站承包200个村,120个企业、合作社,开展一对一的全方位、零距离、跟踪式服务,全程参与服务对象生产经营中的技术、信息等服务工作。每年引进农作物新品种500多个,先进适用农业新技术50余项,实用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达到90%以上。基本实现了科研、推广和生产良性互动,技术人员到户,良种良法到田,技术要领到人。2009年,全市共推广先进适用技术66项,引进新品种631个,建立示范基地80个,实施科技项目22项。组建合作经济组织104个,发展科技示范户2000余户,辐射带动周边农户3万余户。特派员示范户年均增收10%以上,为推动全市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农民增收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

二、服务产业基地,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优化蔬菜产业,强化特色产业,发展设施农业。农业科技特派员紧紧围绕全市主导优势特色产业,建设产业基地,推进产业化经营,实施品牌战略,拓展销售市场。按照产业布局,依托农牧业基地建设,试验、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一是把蔬菜产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最大优势产业来培育,发展生产基地,建立销售网络,拓展销售市场。市农委按照兰州高原夏菜“大产业、大发展”战略,蔬菜种植逐年扩大,到 2009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达到71.65万亩,总产量达到186万吨。蔬菜产业收入达到25.21亿元,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在30%以上。经过连续三年在长三角、珠三角及部分中部城市开展大规模高原夏菜推介活动,对外推介和宣传兰州“高原夏菜”品牌,强化与市场对接,推动蔬菜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09年全市蔬菜外销量达80万吨以上。兰州高原夏菜品牌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也得到很大的提升。二是把百合、玫瑰、红提葡萄和优质瓜果产业作为优势特色产业一个新的增长点来抓,按照原产地域保护范围,特派员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因地制宜,选育良种,推广新技术,逐步形成了百合、玫瑰、红提葡萄和优质瓜果产业聚集区和产业带,优势产业发展壮大,规模产量稳步提高,经济效益逐年显现,为当地农民找到的一条致富之路。2009年兰州市百合种植面积6.5万亩以上,产量达到3万吨;玫瑰种植面积3.12万亩,产量0.24万吨;瓜果播种6.53万亩,产量11万吨。三是将发展设施农业作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及农民增收新的突破点,五个千亩设施农业基地建设,秦王川农业综合开发日光温室建设,从扣棚建设到温室育苗、栽培和病虫害防治,以及新品种引进,实用技术推广等,通过特派员零距离、跟踪式、全程性的技术服务,设施农业发展迅速,农民收入稳定增加,示范带动效益显著,止目前,全市设施农业面积已达到 11.8万亩,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全面带动了全市设施农业发展。

三、研发推广农业适用技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农业科技特派员始终坚持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为工作重点,以市场为导向,培育了一批适合当地生产发展的优势特色绿色产业。逐步形成了以蔬菜、畜牧养殖、经济林果、优质专用粮生产为主的产业服务区域,为全市农牧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一是农业科技特派员在工作实践中勇于探索,反复实践,试验示范推广了具有抗旱保墒功效的“双垄全膜覆盖集雨沟播技术”。为我市乃至全省的旱作农业找到了出路。2005年我市双垄全膜沟播玉米种植试验不到1000亩,2009年推广种植面积已达到38.5万亩,产量增加7.7万吨以上,为旱灾之年全市粮食生产的基本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榆中县农技中心科技特派员进一步实践试验,创新发明了旱作蔬菜全膜“双垄三沟”栽培技术,在榆中县南部高海拔贫困二阴山区开展新品种引进、不同播期、不同栽培模式的冷凉型绿色蔬菜多点试验、示范和推广种植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原来亩均收入只有300元左右的山旱地,种植蔬菜亩均收入达4000多元,大幅度提高了农民收入,使榆中县高寒二阴地区农业产业化结构进一步趋于科学合理,农民收入稳步提高。二是引进、探索、发展发酵床生态养猪项目,提高猪的抵抗力和养殖效益,实现省水、省力及猪粪污零排放,解决环境污染难题。鼓励支持发展肉羊养殖,推广青贮饲料技术。2009年在全市7个县区48个乡镇实施推广青贮饲料,玉米秸秆青贮达到6万吨,有效解决了干旱山区冬季肉羊养殖饲料匮乏问题。三是挖掘水地增产增收潜力,提高复种指数。特派员在常年蹲点基层一线的农技推广工作中,研究分析当地的气候、土壤等条件,进行粮食蔬菜油料等作物新品种引进及综合栽培技术推广研究。试验成功并重点推广粮-菜、粮-油、粮-饲等间作、套种、复种模式,使复种指数提高到目前的30%。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单位土地面积经济效益。今年到目前已完成复种42.9万亩的目标任务。同时,促进农艺、农机有机结合,推广保护性耕作、机械深松、秸秆还田、精量半精量播种及机械起垄覆膜等技术;加强良种良法集成配套,推广集雨补灌、药剂拌种、测土配方施肥等配套技术,提升作物抗旱增产能力。这些实用技术的推广普及,在给农民群众带来巨大实惠的同时,也助推了全市农业健康、快速发展。

四、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水平

科技特派员坚持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和应用,依托服务种养大户和龙头企业,建立各类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模式,开展技术服务,拓宽销售渠道,有效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永登县科技特派员引进推广了日光温室红提葡萄栽培技术,通过项目申请、协调贷款、成立专业技术协会、组建营销公司,基本形成了“农户+基地+协会+公司”的运行模式。带动引导全县发展基地17个,建成二代日光温室4700亩,种植户1568户,年产红提葡萄200万公斤以上,产值约5300万元;榆中县北山特派员中心区站经过几年的科技服务工作,总结出一条种养业相结合,适合北山地区的经济发展之路,即“养殖场+农户+科技服务+扶持”的养殖基地建设。通过利用玉米秸秆生产青贮饲料,发展肉羊养殖,使农户的经济效益得到不断的提升;皋兰县农牧局去年首聘70名村级农民技术员,延伸农技服务网络,拓展了农技服务覆盖面,完善了基层农技服务体系建设。城关区特派员通过建立蔬菜专业合作社,实现农产品与超市对接,拓展销售市场,增加菜农收入。

五、以科技项目做支撑 促进农业生产提质增效

科技特派员以科技项目为载体开展工作,已形成我市科技特派员工作的一大特色。特派员立足于全市地域、气候、海拔差异明显的优势和特点,紧紧围绕全市农业发展的重点、产业布局、发展现状,紧紧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及时掌握国家、省、市农业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动态,结合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中的科技需求,认真调查研究,突出农业科技进步,积极论证、申报农业科技项目,每年申报争取到国家、省、市农业科技项目50多项,科技项目经费200多万元。2009年全市科技特派员申请市科技局项目22项,争取项目资金90万元,这些科技项目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和转化,加速了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科技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全市科技特派员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六、开展科技培训,提高劳动技能 从2009年开始由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市农委联合开展的新型农民培训工程,以农业科技特派员为主,以承包村为基本单位,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民以及种养业能手、致富带头人、专业合作组织领办人和村组干部等农村实用人才为重点,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坚持“按需培训、学以致用、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立足当地生产和经济、科普现状及特点。分批次开展了培训:一是围绕农牧业生产中心工作开展了引大秦王川灌区农业开发重大项目的培训;支柱产业重点乡镇、村的培训;循环农业秸秆青贮、畜牧养殖的培训;沼气日常管理、安全使用和“三沼”综合利用培训。二是应对干旱、雹洪、霜冻等自然灾害等农业突发事件应急培训,为群众解难答疑,提高了广大农民应对自然灾害等农业突发事件的意识和能力。三是依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新型农民培训工程、支柱产业带头人培训工程等项目,开发培养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带动能力强的农村实用人才,基本形成门类齐全、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农村实用人才新格局。经统计,2009年以科技特派员为主的各类实用技术培训2200余期,培训农民达12万人次,其中,新型农民培训班40期,培训农民2200多人,发展科技示范户2000余户,辐射带动周边农户3万余户。培训村农户基本掌握了一些特色产业生产实用技术,解决了农户农业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难题,提高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科技素质和科学种养水平。

几年来,我市农业科技特派员围绕全市优势特色产业,深入农村,因地制宜,辛勤工作,总结出许多适宜地域、气候、海拔的农业丰产增收实用技术,也促进了全市农牧业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下一步我市的农业科技特派员工作要继续围绕全市农村农业中心工作为政府决策提供服务;要围绕农民增收为农户生产、销售服务;要围绕市场销售为政府、企业、农户提供市场需求品种、价格信息等服务。争取做出更大的贡献。

下载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 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word格式文档
下载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 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6〕32号[范文模版]

    【发布单位】国务院办公厅 【发布文号】国办发〔2016〕32号 【发布日期】2016-05-01 【生效日期】2016-05-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国务院办公厅......

    加快新农村建设

    加快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11月19日,随县理论学习中心组赴邯郸市肥乡县、河南长垣县、山东平原县进行了为期四天的学习考察,亲身感受了三个县城乡一体化和社会主义新农......

    科技特派员制度试点工作纪实

    科技特派员制度试点工作纪实——宁夏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 在宁夏石嘴山市的一片农田里,听说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前来参观,农民听说了,都跑上来围着他。“请你跟科技特派员说说......

    加快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切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

    文章标题:加快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切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中共......

    从富裕农民入手,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精选五篇)

    从富裕农民入手 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青冈县农委张德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其根本是解决“三农”问题。而“三农”问题的......

    建设绿色**加快小康进程

    建设“绿色??”加快小康进程——致全镇人民的一封信同志们:2008年是实施区政府“绿色??”建设的重要之年,也是建设生态镇和“绿色??”的关键之年,抢抓发展机遇,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对于全......

    加快房山新农村建设

    (专刊)第 27期房山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办公室2006年6月26日携手共建新农村合力建设新家园按照区委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由区委组织部与区新农村建设办公室牵头,研......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访护家乡党委书记何莉、乡长杨荣 近日,护家乡党委书记何莉、乡长杨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11年是 “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国共产党建党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