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镇化进程中流动人口问题研究
城镇化进程中流动人口问题研究
编者按:《城镇化进程中流动人口问题研究》调研报告内容祥实,收集提供了许多基础性信息,分析了流动人口的新变化新特征及服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外地的经验做法,提出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必须贯彻一个理念、坚持三个原则、采取六项措施。赵正永书记、娄勤俭省长、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安东分别作出重要批示。现将全文予以刊发,供有关市区、部门及领导参阅。
流动人口问题事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按照正永书记批示精神,近期我们深入雁塔、莲湖、渭滨三个区进行了实地调研,召开了公安、计生和街道流动人口座谈会,考察了外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做法和经验。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省流动人口的新变化新特征
近年来,我省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流动人口规模、流向、结构、需求等出现了新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流动人口流量流向发生新变化。流动人口数量庞大,遍及全省各地和社会各个角落。据省统计局人口变动抽样调查,2012年末,全省流动人口为398.49万人。据省公安厅统计,截止2013年5月,全省流动人口为315.50万人。数据之所以出现差异,一是统计口径和时间截点不同,统计部门以常住人口为准,公安部门以户籍人口为准;二是我省经济处于上升通道,许多流动人口返乡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县域工业化建设;三是有条件农村居民进城落户;四是前期低生育水平导致目前进入劳动年龄的增量减少;五是相当数量的隐形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难以掌握。从省内流动情况看,跨市流动人口为247.22万人,占流动人口的62%。西安、宝鸡、咸阳三市流动人口占全省的81%。从省际间人口流量看,全省流出到外省人口为151.27万人,主要流向广东、上海、北京、山西、内蒙等省市区。外省流入陕西的为75.38万人,流入较多的五个省是河南、四川、安徽、甘肃和山西。据抽样调查,流动人口平均年龄为25.9岁,男性占52.9%,女性占47.1%,农村居民占91.1%,在流入地连续居住三年以上占41.9%。
二是“80后”新生代农民工成为流动人口主体。据省公安厅统计,到2013年5月,1980年以后出生的流动人口为128.4万人,占总数的40.70%,其中1980—1989年出生的“80后”为85.85万人,占流动人口的27.21%。在“80后”流动人群中,出生在农村、生活在城市者80.54万人,占93.81%,出生、生活均在城市者5.31万人,占6.18%。80%的“第二代”农民工基本不会务农,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民。调研中,“80后”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三难一偏低一不便”。“三难”是指,子女上学难,教育部门按照户籍所在地划分学籍招录学生,使流动人口在居住地享受义务教育难,期盼政府能出台政策使他们的子女可以就近享受教育;城市落户难,90%以上的流动人口愿意在目前生活的城市落户,但受进城落户政策限制意愿难以实现;享受公租房、廉租房难,91.30%的流动人口希望享受,但由于数量有限,在实际中很难实现。“一偏低”是指工资福利待遇偏低,88.5%的流动人口反映其目前的工资待遇不高,劳动强度较大,希望提高工资福利待遇。“一不便”是指农村合作医疗与城镇医疗保险存在接转不便,81.92%的流动人口希望和城市居民享受同样的医疗保障。
三是流动人口融入社会困难。流动人口因户籍等诸多障碍,在住房、就业、子女就学、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城市居民反差很大,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调查显示,流动人口中,参与社区卫生、教育活动者占34.9%,社会公益活动的占33.1%,计划生育协会活动的占28%,社区文体活动的占21.4%,仅有9.2%的人参加过选举活动,79%的人租住城乡结合部及城中村,80%的人就业主要集中在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社会服务、建筑、制造五大行业,平均每月收入2146元,平均每周工作6.50天,每天工作9.72小时。特殊人群生活困难多,就业难度大,特别是无家可归、无亲可投、无业可就的“三无人员”,易形成强烈反社会倾向和报复心理。
四是农民工市民化步伐加快。从2010年开始,我省实施有条件农村居民进城落户,到2012年,全省公安机关共办理进城落户219万人,其中2010年办理23万人,2011年办理92万人,2012年办理104万人。2012年,我省户籍人口为3926.22万人,其中城镇居民1456.17万人、农村居民2470.04万人,户籍登记城镇化率达到37.09%。虽然我省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58个百分点,但户籍登记城镇化率高出全国2.09个百分点。
二、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工作成效和存在问题
我省高度重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为了引导人口合理流动,促进经济社会繁荣稳定发展,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主要是建全了组织领导机构,制定了一批政策措施,基层的基础建设得到了加强。莲湖区成立了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搭建了区、街、社区三级工作网络,推行了“以证管人、以业管人、以房管人、以卡管人”工作机制,探索了房屋出租税收征管机制,成立了政府部门、社区流动人口、出租屋服务工作站。雁塔区全面强化基层单元化管理机制,建立基层人口管理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建立实有人口和房屋基础信息库,逐步建立“以房找人”、“查人知住”的人房一致、双向互联的动态管控机制,实现了流动人口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渭滨区在8个镇街建立了流动人口管理所,在121个社区、村建立了管理站,招聘专职协管员294人,专业信息员359人,形成了覆盖全区、分布均匀的站点网格化服务管理,搭建了三个信息平台,建立了集居住、治安、计划生育等管理功能于一体的“一家采集,多家使用”的信息采集合作机制,实现了“底数清、情况明、信息准、服务好”的流动人口综合管理目标。
目前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政策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我省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实行一元化户籍制度改革,但与户籍挂钩的社会福利、社保等公共服务方面的37项制度并没有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剥离,造成流动人口与城市户籍人口之间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差距明显。《陕西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办法》规定,我省实行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但调研发现,目前除宝鸡、莲湖外,其他市区的居住证均未发放,《办法》规定的持居住证可依法参加居住地社会保险、可与当地居民享受同等计生服务等政策难以落实。《办法》规定流动人口享受政府保障性住房,但实际上连户籍居民都在等待排队,对流动人口来说更是画饼充饥。在免费就业培训上,绝大多数从业者未接受职业培训,接受培训流动人口中,普遍反映培训效果不明显。《陕西省计划生育条例》明确规定,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实行双向管理,以流入地管理为主,但由于各地服务管理标准不一,往往是“流出地管不着,流入地管不了”,致使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成为“盲区”,为部分流动人口超生造成可乘之机。
2、管理体制运行不畅。流动人口的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社会性工作,虽然省政府专门成立了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以及与之配套的联席会议制度,但从现实情况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仍侧重于文件的上传下达,基本处于各自为政、单打独斗的状态,造成了职能和权限分散,职责界定不清、多头管理,步调不一,有限资源难以发挥整体效应。一些县城、重点镇产业规模不大,吸纳劳动力就地转移能力有限,就业、住房、培训等方面服务得不到保障,导致中小城镇对流动人口缺乏吸引力。
3、共享联动的信息服务管理平台尚未建成。长期以来,作为公共资源的人口信息基本上由各职能部门独自管理。目前,除宝鸡外,全省其他市区还没有做到信息资源共享,公安、民政、劳动、卫生、计划生育等部门均建有各自的流动人口信息库,由于行政管理体制和管理权限不同,有相当一部分信息(特别是基础性信息)是相互交叉的,造成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的设施资源和信息资源的巨大浪费。在有限的采集费用和建设成本条件下,各部门信息的丰裕度不能保证,使得人口信息既不充分,也未共享。由于缺乏有效沟通、协调与合作,各部门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4、社会组织发育滞后。香港、深圳社区用人机制多采用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而我省采用的都是增加机构、增加编制的办法,这样不利于社会组织发展。以莲湖区青年路街道办为例,目前共有13个社区,但取得资质的社会工作者仅有1名。虽然我省已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社区工作人员,仍难以满足社区工作需求。
5、经费难以保障。按照流动人口以流入地管理为主的原则,流入地要实现对流动人口公共服务均等化,就需要加大财政投入。但由于流动人口底数不清,服务管理经费按照户籍人口基数进行预算,未纳入正常的财政预算支出的范围,加上缺乏制度性规定,各地对流动人口管理的投入主要靠挤占户籍人口经费运作,事权和财权很不对等。一些社区租用办公场所,因为租金原因,需要经常更换地方,造成工作不便。有的社区组织由于经费限制,已难以有效开展工作。
三、外省市服务管理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上海、广东、浙江、山东、海南等外来人口数量大的省市,对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做了积极的探索,并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1、健全和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机制
山东省设立了省、市、县三级党委、政府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领导小组,在乡镇(街道)设立了管理中心,在社区、村设立了管理站(点),形成了分工合作、运转高效的服务管理体系。广东省将特大镇升为“镇级市”,不改变行政级别,赋予这些特大镇市级管理权限和发展条件,建成小型城市,提升集聚能力和辐射带动功能,从而提升吸纳流动人口的能力。海南省琼山区通过强化社区工作站建设,把社区划分为若干个管理网格,由社区工作人员、社区民警、计生协管员等执行分片包干制度,深入各自网格辖区开展服务管理工作,形成了“社区有网、网中有格、格中定人、人负其责”的良好局面。上海市按每500名流动人口配备1名协管员的比例,组建了专职的服务管理队伍,制定和完善了工作机制,强化了基层队伍建设。
2、建立信息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
广东省通过开发政府外网流动人口管理信息系统与公安内网警综系统数据交换平台,实现了外网受理、内网制证,一次录入、两网共享;研发了居住证密钥管理系统和居住证相片管理系统,实现了居住证统一管理、制证相片全省共享。江西省通过建立省内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平台,初步实现了省内流动育龄妇女婚育信息的异地查询和实时交换,并通过国家PADIS流动人口子系统交换平台实现了与外省及省内各部门及时收发交换信息,为进一步做好流动人口计生工作提供了信息保障。深圳市通过建立“1+3+N”信息化应用系统,把流动人口的就业登记、居住证申办、居住登记三个信息采集入口合为一体,使流动人口信息与劳动就业和房屋租赁信息挂钩,实现了服务管理工作动态化和精细化。
3、构筑以人为本的服务管理新理念
上海市将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等服务向农民工等外来人员开放,可以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劳动保障服务网免费获取培训信息,自主选择参加国家职业资格培训和鉴定,合格后可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为流动人口就业创造了良好环境。宁波市推出了符合企业实际情况和外来务工人员特点,全覆盖、低费率、可选择、能衔接的“五险合一”的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政策,规定用人单位按月缴纳178元,外来务工人员不花钱就可以享受工伤、大病医疗、养老、失业、生育保险等社保政策。浙江省海曙区流动人口子女就读率在2009年就达到了100%,他们同当地孩子一样在公办学校学习,确保了子女就学,享受“同质”教育。青岛市在流动人口聚集的区域设立便民维权服务点,提供免费的人口计生法律法规、优生优育、生殖保健等方面的咨询服务。
4、积极推行居住证制度
上海、浙江、广东等地积极推行居住证制度,把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社会保险、考驾照、办理住房手续等功能纳入其中。浙江省通过出台子女就学借读费减免、享受公共医疗、主动上门免费服务等多项居住证优惠政策,引导流动人口及时办理证件。广东省通过新闻媒体、网络、条幅、宣传栏等各种形式进行宣传,同步举办了推行居住证制度主题宣传日活动和居住证首发式,摄制了专题公益广告在电视滚动播出,有效推动了居住证的受理发放。上海市实行居住证积分管理制度,外来人员可申领的居住证分为三类,临时居住证、就业居住证、人才居住证,持有就业居住证和人才居住证的外来人员,可以申办上海市常住户口。
四、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对策措施
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必须贯彻一个理念,即“以人为本”理念,坚持三个原则,即农村转移人口有序流动和就地转移相结合的原则,流入地和流出地协作配合以流入地管理为主的原则,服务管理相结合以服务为主的原则,通过采取推行居住证管理制度、创新管理体制、健全参与式管理机制等六项措施,建立以社区为依托,政府与社会共同管理的新模式,为人们自由迁徙、安居乐业创造必要条件和良好环境。
1、加快推行居住证管理制度 彻底改革现行户籍制度,取消非农和农业户口的划分,实行户籍制度一元化,弱化户籍制度,强化居住证管理制度,把户籍与公共服务彻底脱钩。建议今年出台《陕西省居住证管理办法》,大力宣传、统一制作、统一管理,推广使用居住证。拓展居住证的社会应用功能,逐步实现公交服务、社会保障、小额消费、医疗服务、门禁应用等“一证通”,使流动人口尽可能融入所在城市,同等享受市民待遇,增强流动人口的归属感。推进有条件农村居民进城落户,解决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中存在的政策性、体制性问题,重点解决好在城市出生并生活3年以上农村户籍青少年,在城市务工的进城农民,农村籍退伍军人等群体进城落户,带动更多农民安居乐业。
2、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
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构建设,建议统一建立省、市、县区三级政府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领导小组,明确公安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街道办设立服务管理中心,社区设立服务站。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力度,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
构建流动人口社区化服务管理体系,充分发挥社区群众自治组织、其他社会组织和社区公众的作用,形成社区服务管理网络,协助有关部门为包括流动人口在内的社区居民做好各项服务管理工作。学习香港和深圳经验,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社会组织聘用社工,一个社区至少配备一名社工人员,每500名流动人口至少配备1名专职协管员。整合基层各种协管力量,组建一支专兼职协管人员、社工和义工相结合的社区工作队伍,实施网格化、精细化服务管理,把社区建成流动人口之家。
计划生育服务管理要统筹城乡发展,工作重心要由过去的农村转向城镇,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作为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关键,加强对流动人口居住地管理,严格控制超生和非法生育行为。
党团组织应当为流动人口提供服务和管理,倾听民意、解决民难,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密切党和群众的联系,促进社会管理。
3、引导健全流动人口参与式管理机制
政府应根据流动人口的现状、特征和发展趋势,在充分考虑流动人口各项权益的基础上,制定出相应的政策法规,对具体内容、方式、途径都要有明确规定,从而使流动人口参与式管理走向法制化、制度化轨道。另一方面,引导流动人口组织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有效弥补政府服务管理的不足,更好保障其合法权益。
4、构建流动人口综合信息服务管理系统
按照“数字陕西·智慧城市”建设计划,依托政府信息平台,打造覆盖全省的信息化、智能化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平台。建议整合资源,高标准建立具有信息采集、整理传递、分析预测、定期发布等多功能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开发居住证密钥管理系统和相片管理系统,实现居住证统一管理、制证相片全省共享。规范街路巷、门楼牌名称,夯实房屋信息码,建立动态流动人口个人信息档案,“流入一个,登记一个,流出一个,取消一个”。强化流动人口信息网络建设,建成省、市、县区到社区,相关部门联动,互联互通、动态管理、信息共享的流动人口综合信息服务管理系统。
5、增强县城和重点镇吸纳流动人口的能力 全方位、立体式发展县域经济,以重点县城建设为主要抓手,以重点镇建设为主战场,进一步扩大重点示范镇范围,推动农民就近就地转移,推进一批县改市,扩大一批镇级市试点,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做实做强工业园区,着力发展二、三产业,提升服务业水平,增强扩大吸纳农村转移人口的功能。加快完善县城、重点镇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吸纳更多流动人口在县城和重点镇创业就业、落户定居。
6、推动流动人口公共服务上台阶上水平
认真落实省政府关于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相关法规政策。提高流动人口就业创业能力,大力开展流动人口职业技能培训、引导性培训和创业培训。加大监管力度,依法推进全员劳动合同签定,合理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进一步规范企业工资支付制度,推广农民工工资银行卡按月支付制度,杜绝工资拖欠。
将流动人口住房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推广流动人口居住公寓化管理模式;鼓励有条件的用工单位建立配套设施完善的流动人口集体宿舍;结合城中村改造,集中建设一批公租房、廉租房供流动人口居住,改善流动人口居住条件。
完善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制度。挖掘教育资源,满足流动人口子女流入地义务教育需求,通过义务教育制度和财政拨付的机制改革,推行教育机会均等化,改革高考制度,使高考资格与户籍脱钩,体现教育机会的均等和公平。
继续推进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工作。以建筑、采矿等高风险行业和商贸、住宿、餐饮等服务业为重点,推进流动人口参加工伤、医疗保险。健全创业就业、住房保障、社会保障、子女教育、医疗生育、困难救助等六大服务体系,使流动人口个人融入企业、子女融入学校、家庭融入社区、群体融入社会,让流动人口平等分享改革发展和现代化的成果。
课题组顾问:钱远刚 孙守平
课题组组长:屈志勇
成 员:张玉民 田民孝 宋元梁
石 冰 李靖宇 杨 霖
第二篇:城市化进程的人口问题
城市化关于人口的问题
1、难以实施计划生育。流动人口形成的“盲区”。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需要大量的民工,大量的民工流入城市,有的住所相对固定,而有的住所不相当固定;有的工作相对固定,也有的工作不相对固定,这必然给城市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带来了错综复杂的情况。对于流动人口来说,流出地尽管有共同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的责任,但毕竟流出他乡,动态难掌握,思想难了解,沟通难进行,容易形成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流出地有力使不上,流入地有力不想使的“真空”状况,使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容易出现“流动中超生,超生中流动”的现象。
2、户籍难管理的问题。由于现在国家对农业户口的人实施了更多的优惠政策,例如,非农业户口与农业户口在计划生育政策上的要求不一样,农业户口可以生二胎,而非农业户口只能生一胎。在医疗等补助方面都有不同的政策。致使农业户口的人不愿意转为非农业户口,不利于真正的城市化。城市规模不断扩张、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常住人口急剧增长,但在现行的制度下,长期在城市生活就业的农村人口并没有同步城市化,或者只能是被一些专家学者称为浅层次的城市化,大部分富余劳动力没有实现真正转移,这实际上是对经济规律的扭曲。
3、人口流动量大。“城中村”成为村民、流动人口和城市居民的混合社区,尤其是成分复杂的大量外地流动人口的涌入,加上管理的滞后,使“城中村”的社会治安问题十分突出、复杂。特别应当指出的是,由于租金低廉,“城中村”容易吸引外来人口,出租房中聚居了大量缺乏有效管理且职业构成和宗教信仰十分复杂的人员,因此可能成为滋生“黄赌毒”的温床和违法事件发生的策源地,这种状况的存在制约着城市的健康发展。
参考资料: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我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问题日益突出,流动人口大量涌入,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给我区资源环境的承载带来巨大的压力;商品房大面积开发,行政管理盲区显现,近30个“城中村”、4万多户家庭的拆迁,大量村民变为居民,使得计划生育服务与管理难度加大;受传统生育观念影响以及社会保障的不健全,群众的生育观念比较强烈,思想教育以及法律、经济等制约手段显得苍白无力,稳定低生育水平的任务相当艰巨。要解决上述问题,唯一的选择就是进行综合改革。为此,我区于2003年全面启动了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统筹解决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口问题。在具体实践中:
——我们坚持把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放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去把握。下发了《关于推进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综合改革的意见》(津辰党发〔2003〕43号),把统筹解决城市化建设中的人口问题,纳入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格局之中,围绕着构建和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调控体系、计划生育宣传教育、依法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利益导向等方面建立了11个综合改革项目文本,以项目形式推进综合改革。2006年,我们将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列入《北辰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之中,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同步推进。
——我们坚持把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放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高度上去落实。建立了以政府投入为主,逐年稳定增长的事业经费保障机制,宣传教育、流动人口、优质服务、奖励扶助、人口早期发展等专项经费得到保障。2009年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经费投入1701.4万元,人均投入31.5元。村级干部工资纳入区镇财政统筹、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纳入镇财政预算。形成了区镇村三级联动、多元化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退二胎指标奖励费、长效奖励费以及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落实率均达100%。
——我们坚持把群众的权益需求和保障作为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高对以人为本服务理念的再认识,牢牢把握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主动权。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区“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初步形成,为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我区先后获得“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区”、“全国优质服务先进区”、“全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扶工作先进区”、“全国计划生育法制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人口文化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一、主要做法
实践证明,人口计生工作是在改革创新中前进的,只有坚持用改革创新的办法应对和解决前进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人口计生工作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为此,我们把改革创新作为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的主要手段,努力健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体制机制。
1、部门联动,建立和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统筹协调机制。全区牢固树立“大人口”理念,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决策、“大宣传”格局、精神文明创建、评先评优之中。成立了区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统一协调,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实行综合施治。建立了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导小组会议制度、违法生育综合治理工作制度、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综合治理工作制度、出生人口信息核查工作制度、计划生育利益导向联动等多项制度。针对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每年确定一个综合治理专题,协调相关部门予以综合施治。我们先后开展了流动人口警计联合清理、征收社会抚养费、计划生育药械市场、非婚生育、出生性别比偏高等方面的专项治理工作。28个综合治理成员单位与区政府签订三年一周期的《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每年一考核,三年兑现奖惩,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区委区政府对各部门联绩考核之中。人口和计划生育国策首位意识在我区凸显。
2、宣传带动,建立和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舆论导向机制。我区探索建立了“宣传环境温馨化、群众参与广泛化、开展活动经常化、媒体宣传立体化”的计划生育宣教模式。组织、纪检等部门把人口理论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纳入党员教育、党风廉政建设、中心组学习、干部培训、新录用公务员培训的内容;教育系统在全区中小学校开办人口理论、计划生育知识和青春期保健知识等专题讲座;农业、科技部门在开展农民转移性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时,安排了计生政策和科普知识课程;司法部门把计划生育“一法三规”纳入普法规划;宣传部门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和互联网“四位一体”的媒体网络平台,将人口计生宣传任务落实到各个部门。计生部门采取“区带镇”、“镇带村”的模式分批培训镇、村计生宣传报道员。开展优秀宣传品征集和评选,提高宣传质量和档次。进一步加强宣传阵地建设,在全区各镇街建成了精品宣传一条街,生育文化园,形成了具有北辰特色的“生育文化风景线”。充分利用“5•29”纪念日和“7•11”世界人口日等重大节日组织大规模的计生宣传活动,连续开展了“婚育新风进万家”、“关爱女孩行动”、“人口大讲堂”、“计划生育新家庭创建”、人口文化艺术作品评选、人口文化舞台作品展演以及“兴辰天使”宝贝大赛等系列活动,大力倡导新型生育文化和健康文明生活方式。
3、服务推动,人口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提质提速。投入500余万元,完成了区生殖健康服务中心的改扩建和7个镇级计划生育服务站的布局调整。开展了村居级示范服务室创建活动,共计投入210万元,提升了105个村居级服务室的服务环境和功能,健全了区镇村三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为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了有效载体。在各镇服务站和村居服务室设立了避孕药具展示柜,在流动人口聚集居住地和农贸市场、建筑工地以及主要繁华街道设立避孕药具自取箱,方便育龄群众选择适宜的避孕药具。对大型企业定期送药具上门,消除药具发放盲点,确保免费药具全覆盖。坚持开展情感式系列访视服务。全区各村居普遍开展了“四道四送”访视服务活动。即:新婚时道一声贺喜,送一份新婚保健知识光盘
和优生宣传资料;生育后道一声祝福,送一份避孕药具和优育宣传资料;节育术后道一声问候,送一份保健品和补助金;康检时道一声叮咛,送一份生殖保健知识宣传资料和治疗药品。全面启动“家庭健康惠民”行动,大力实施“三促进”工程,对新婚及高危孕妇进行孕早期干预及跟踪服务,在全市率先实行了叶酸免费发放。建成虚拟智能孕育保健系统服务平台,运用现代网络科技手段为新婚家庭、怀孕家庭提供个性化的孕前孕期保健指导服务。将服务对象拓展到母婴、青春期学生及青年农民工,并针对不同人群开展特色服务。启动青春健康校园行活动;以项目为载体,深入企业对青年农民工进行恋爱与家庭、生殖健康、安全与维权为内容的生活技能培训;区服务分中心设立优生咨询门诊、专家门诊、准妈妈培训室,开通计生QQ、优生优育网站、短信平台和优孕通、孕事通、育婴通、育儿通等服务平台,为怀孕人员提供政策咨询、生殖保健、优生指导等服务。
4、奖励驱动,不断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我区2006年全面启动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率先在全市建立了独生子女意外死亡家庭救助制度。2008年在全市率先制定了“一非一农”独生子女家庭奖扶制度。坚持区镇村三级联动,在不断完善区级奖励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各镇村普遍建立了晚婚晚育奖励、退二胎指标家庭奖励、独生子女升学奖励、采取长效措施奖励等措施。在新农合报销、老年人退休费方面提高了5—15个百分点的奖励。随着我区城市化进程加快,拆迁还房、占地补偿、土地入股、集体分红、养老保障等新情况不断增多。在制定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政策时我们始终坚持不让计划生育家庭吃亏的原则,避免按人头分配,确保计划生育家庭分配标准高于其他家庭10%—20%的比例。2006年我区建立了养老保险制度,对全区60岁以上老年人每人每月发放300元-600元养老金。各镇村在此基础上每月向独生子女父母多发放100元。2010年我区制定政策,将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标准由每月10元提高到20元;对于符合农村五保供养条件的独生子女死亡家庭,按照农村五保户落实供养待遇;对入住社会养老机构的独生子女死亡家庭父母,由区政府每人每月给予500元的生活补贴。与此同时,我们积极整合利益导向政策并与其他经济社会政策进行衔接,各政府部门在制定子女入学、参加新农合、推荐就业、技能培训、科技立项、资金扶持、法律援助、社会救济等方面政策时,向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倾斜。我区连续多年开展了计划生育少生快富“十百千”工程,累计帮扶资金达到800多万元,全区有1万多户独生子女家庭受益。大力实施“生育关怀民心工程”,全区60多个区属委办局和公司每年都要帮扶1-2户特困计生家庭,多年来各单位共送去慰问品和慰问金达144万元,形成了全社会关心、关爱计划生育困难家庭的氛围。2007年到2009年,区财政在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建设方面投入达到了581.5万元;镇、村投入达到1200余万元。2010年截止到目前,我区在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建设方面投入达400万元,镇村投入达到890万元。
5、关怀感动,实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率先在全市建立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管员队伍。制定下发了《北辰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免费技术服务暂行办法》,印制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卡》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手册》,开展了“五免费”服务,即技术咨询免费、健康检查免费、上取环免费、流产术免费、办理孕情检查免费,全面落实了流动人口免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待遇。对采取长效、带环流产、结扎的外来育龄妇女落实一次性奖励政策,对流动人口晚婚晚育或在现居住地实行计划生育手术的,享有与户籍人口同等的休假待遇。建立了区行政许可中心,对外来流动人口申请行政审批进行一站式服务;在东西两片分别建立了流动人口服务大厅,对流动人口登记注销、建立档案、审批办证等进行综合服务;在农民工聚集的工业园区,建立了流动人口服务站,免费为流动人口提供登记办证、健康查体和劳务中介等服务;在流动人口聚居的村和社区还建立了流动人口服务室,形成了流动人口全方位网络式服务体系。开展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需求问卷调查,针对他们的需求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技术咨询、生殖健康检查和疾病跟踪治疗。连续多年广泛开展了针对流动人口和农民工的“四海一家亲送温暖”活动,集中在两节前后,走访慰
问流动人口困难家庭,平均每年走访流动人口家庭近千户,发放慰问品近50万元。率先在全市创办了集捐赠、慰问、便民于一体的“爱心超市”,实行民政、计生、残联、计生协部门联动,把过去单一的、阶段性的“送温暖”活动变成常态化、社会化的爱心行动。积极落实流动人口政治待遇。外来流动人口在我区民主政治建设和参与企业、村务、社区事务管理中的作用进一步得到发挥,到目前,已有30 余名优秀外来务工人员被聘入镇街治安协管、市容执法队伍,有800余名农民工加入企业、社区党组织。在部分工业园区为流动人口建成了公寓楼,实行公寓式服务。实施“百万职工技能培训计划”,3.2万名外来务工人员取得初、中、高级工技能等级证书,5万名外来务工人员接受在岗培训和市民教育,落实财政补贴249万元;2009年全区中小学校接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0.6万人,减免学杂费35万余元,尤其是全市唯一一所以外来务工人员子弟为生源的杨嘴小学升学率位居全区前列;外来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率达99%。
二、取得的成效
在多年的实践中,我区坚持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统筹解决城市化建设中问题,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是确保了我区城市化进程中人口形势的稳定。连续多年完成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任务,符合政策生育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出生人口性别比保持在108以下,为我区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创造了良好人口环境。
二是保障了流动人口合法权益。从创新服务理念,整合部门资源,形成社会合力入手,积极探索流动人口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有效载体和运作模式,推动落实流动人口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各项内容和要求,努力使基本公共服务更多地覆盖到流动人口,促进了全区人口协调健康发展。
三是基层基础工作更加扎实。进一步完善了分类指导、分线考核的目标管理体系,强化辖区负责,就近管理,消除了计划生育管理盲区,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重心下移、关口前置,基层基础工作不断夯实。
四是具有北辰特色生育文化初步形成。坚持“大宣传、大联合、出精品”的工作思路,“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不断深化,被国家人口计生委列为第四批示范区。人口文化大院、人口文化社区、新家庭创建、特色楼门(胡同)创建和生育文化园建设成为创新“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是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提质提速。基本建立起了满足事业发展和群众需求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家庭健康惠民”行动得以深化,初步形成了“民意我应,民需我为,民乐我求”的优质服务模式。
三、几点体会
在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的实践过程中,我们体会到:
1、思想认识是前提。开展综合改革,首先必须解决为什么改的问题。只有思想问题解决了,才能激发改革的内在动力,变“要我改”为“我要改”。一直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综合改革,把推进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改革作为创建和谐北辰的必然要求,作为统筹解决我区城市化进程中人口问题的必然选择,摆上重要位置,列入全局中来抓,并广泛组织了大学习、大调查、大研讨活动,进一步解决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问题。特别是我区人口计生系统注重理性思考,开展了系统大调研活动,坚持调查在前,决策在后,不断探索改革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主动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和助手,为顺利推进改革创造了先决条件。
2、领导重视是关键。多年来,区政府主要领导对综合改革亲自抓、负总责,亲自参与研究改革方案,帮助解决重点和难点问题,作出了许多有利于推进改革的重要决策。在撤乡并镇和机构改革工作中,切实稳定和加强了基层计划生育机构和队伍,确保了必要的工作经费。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各级计生干部队伍建设,把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的同志充实
到计划生育部门。通过高层倡导和高位推动,落实了计划生育党政职责和部门职责,推动综合改革深入开展。
3、以人为本是主线。坚持在综合改革中贯穿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促进了新时期的人口计生工作方式方法进一步转变:一是工作思路由社会制约为主向逐步建立利益导向、奖励扶助、优质服务、宣传教育、科学管理相统一的机制转变;二是工作方式由政府管理、行政干预为主向依法管理、基层群众自治转变;三是工作内容由以人口控制为主向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转变;四是工作重心由政府要求、强制命令为主向群众需求、自主选择转变;五是工作对象由已婚育龄妇女为主向扩大到包括男性、青少年、婴幼儿、老年人群转变。六是工作职能由单纯行政管理到寓管理于服务中,推进计划生育公共服务转变。
4、建立机制是核心。我们始终围绕建立新的工作机制这个核心下功夫、求突破。在综合改革项目设计上,我们规划了11个方面改革,基本覆盖了新的工作机制要求的所有重要内容,体现了改革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在工作部署上,我们根据各镇街不同情况,把项目分别落实到基层,分类指导,有所侧重,一个机制一个机制地突破,进而上升为总体的机制创新。在改革推进上,我们以项目运作的方式组织实施,每项改革都有项目文本,并有专门项目组具体负责,明确规定了项目目标、项目要求、项目周期、推进步骤、保障措施和考核评估指标,确保任务到人,责任到人。由于我们的综合改革以机制创新为核心,同时又有良好的运行机制做保障,使得改革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深入。
5、群众参与是根本。综合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使计划生育事业真正成为造福于人民的事业。综合改革能否取得成效,关键看它能不能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拥护,能不能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我区在推进改革中,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发挥群众的主人翁地位作用,从改革方案的制定到具体项目的实施,始终把满足群众的需求放在首位,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活动,让群众成为活动的主角,成为推动改革深入的强大动力,经过几年的实践,群众对计划生育工作的热情高、觉悟高、满意程度高,一个有利于综合改革的社会氛围已经形成。
第三篇:城镇化进程 及现状
中国城市化进程即中国农村转化成城市的过程。从十九世纪下半叶,到二十世纪中叶,由于受到世界列强的侵略,以及受到军阀割据的困扰,导致中国城市化的发展不均衡。自50年代中期以后建立了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结构,使得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由于中国的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如何依照可持续发展理论,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进程,是21世纪中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
1978年以前 1.城市化水平。
从1949年建国到1978年“三中全会”以前,中国大陆的城市化相当缓慢,在1950至1980年的30年中,全世界城市人口的比重由28.4%上升到41.3%,其中发展中国家由16.2%上升到30.5%,但是中国大陆仅由11.2%上升到19.4%。这种城市化的缓慢并不是建立在工业发展停滞或缓慢的基础上,正相反,改革开放前的29年,中国大陆的工业和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并不算慢,工业总产值1978年比1949年增长了38.18倍,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30%提高到1978年的72.2%;社会总产值增长12.44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全社会总
上海 产值中的比重,则由1949年的41.4%上升到1978年的77.1%;国民收入总额则从1949年的358亿元增长到1978年的3010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提高7.41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国民收入构成中的比重,也由1949年的31.6%上升到1978年的64.6%。从1950年到1973年,世界GDP总量年均增长4.9%,人均GDP增长2.9%,其中中国大陆GDP年均增长5.1%,人均增长2.9%,高于和等于世界平均水平,高于同期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
2.城市化特点。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城市化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政府是城市化动力机制的主体。(2)城市化对非农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很低。(3)城市化的区域发展受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的制约。(4)劳动力的职业转换优先于地域转换。(5)城市运行机制具有非商品经济的特征。
这种城市化的结果,是形成了城乡之间相互隔离和相互封闭的“二元社会”。这里所说的二元社会结构,是指政府对城市和市民实行“统包”,而对农村和农民则实行“统制”,即由财产制度、户籍制度、住宅制度、粮食供给制度、副食品和燃料供给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制度、就业制度、养老制度、劳动保险制度、劳动保护制度、甚至婚姻制度等具体制度所造成的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异,构成了城乡之间的壁垒,阻止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自由流动。
1978年以后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的城市化,是在国民经济高速增长条件下迅速推进的,城乡之间的壁垒逐渐松动并被打破,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发展,使得中国的城市化呈现出以小城镇迅速扩张、人口就地城市化为主的特点。
1.城市化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1978-1984年,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要动力推动城市化阶段。这个阶段的城市化带有恢复性性质,“先进城后建城”的特征比较明显。第一,表现在大约有2000万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和下放干部返城并就业,高考的全面恢复和迅速发展也使得一批农村学生进入城市;第二,城乡集市贸易的开放和迅速发展,使得大量农民进入城市和小城镇,出现大量城镇暂住人口;第三,这个时期开始崛起的乡镇企业也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第四,国家为了还过去城市建设的欠帐,提高了城市维护和建设费,结束了城市建设多年徘徊的局面。这个阶段,就人口来看,城市化率由1978年的17.92%提高到1984年的23.01%,年均提高0.85个百分点。2)1985-1991年,乡镇企业和城市改革双重推动城市化阶段。这个阶段以发展新城镇为主,沿海地区出现了大量新兴的小城镇。
3)1992-2000年,城市化全面推进阶段,以城市建设、小城镇发展和普遍建立经济开发区为主要动力。1992年到1998年,城市化率由27.63%提高到30.42%,年均提高0.42个百分点。
进入90年代以后,中国城市化,已从沿海向内地全面展开。1995年底与1990年相比,建制市已从467个增加到640个,建制镇则从12000个增加到16000多个;从人口来看,城市化水平也从1990年的26.41%提高到28.62%。
2.城市化政策的变化。
1978年以后,在经济高速增长而城乡户籍分隔的背景下,积极发展小城镇就必然成为可供政府选择的最佳城市化政策。中国的城市化终于由被压制转为松动和放开,过去那种控制城市人口增长和城乡分隔的政策被鼓励小城镇发展的政策所取代。1980年,在当时城乡分隔、大城市基础设施滞后的情况下,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提出了“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城市发展总方针。为贯彻上述政策,80年代初,开始实行市地级市管理县级市制度,地级市数量增加较快,1983-1998年间,共有100多个县级市升格为地级市,其中仅1983-1985年的3年里,地级市的数量净增加50个。
1983年,加强小城镇建设,以小城镇为主,大中小城市为辅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
1984-1986年“撤社建乡”,并降低建制镇标准,3年里建制镇数量增加7750个;1992-1994年,国家对乡镇实行“撤、扩、并”,结果3年里建制镇又增加7750个。这6年里建制镇增加数相当于1979-1999年间(21年)净增加数的71%。
1986年国家有关部门修订“建市”标准后,县级市也增加很快。1986-1996年的11年间,县级市数量净增加286个。1992年,国务院再次修订小城镇建制标准,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
1993年10月,建设部召开全国村镇建设工作会议,确定了以小城镇建设为重点的村镇建设工作方针,提出了到21世纪末中国小城镇建设发展目标。会后,经国务院原则同意,建设部等6个部委联合颁发了《关于加强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1995年4月,国家体改委、建设部、公安部等11个部委联合下达《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指导意见》,并在全国选择了57个镇作为综合改革试点。1997年6月10日,国务院批转了公安部《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和《关于完善农村户籍管理制度意见》的通知。通知认为,应当适时进行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允许已径在小城镇就业、居住并符合一定条件的农村人口在小城镇办理城镇常住户口,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有序地向小城镇转移,促进小城镇和农村的全面发展。农村新生婴儿可以随母或者随父登记常住户口。此后,许多小城市为促进经济发展,基本放开了户籍限制;不少大中城市,甚至北京、上海等,也放松了外地人口进入本市的限制。
1998年10月,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进一步提升了发展小城镇的重要地位。200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抓住机遇,适时引导小城镇健康发展,应当成为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农村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2000年10月,中共中央在关于“十五”规划的建议中提出:“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中国推进城市化条件已渐成熟,要不失时机实施城镇化战略。”为了加快城镇化,2001年5月,国务院批转了公安部《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2001年5月,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意见》指出: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实施范围,是县级市市区、县人民政府驻地镇及其他建制镇;凡在上述范围内有合法固定的住所、稳定的职业或生活来源的人员及与其共同居住生活的直系亲属,均可根据本人意愿办理城镇常住户口;已在小城镇办理的蓝印户口、地方城镇居民户口、自理口粮户口等,符合上述条件的,统一登记为城镇常住户口。这标志着小城镇已经废除了城乡分隔制度。有些地方甚至采取了鼓励农民到小城镇居住和创业的政策。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政策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过去实行城乡分隔,限制人口流动逐渐转为放松管制,允许农民进入城市就业,鼓励农民迁入小城镇;二是确立了以积极发展小城镇为主的城市化方针。
发展现状
2012年8月17日国家统计局今日发布报告显示,十六大以来中国人口总量低速平稳增长,人口生育继续稳定在低水平,人口文化素质不断改善,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口婚姻、家庭状况保持稳定。报告显示,2011年城镇化率达51.27%。
城市化水平稳步提高 十六大以来,中国城镇化发展迅速,2002年至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以平均每年1.35个百分点的速度发展,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长2096万人。2011年,城镇人口比重达到51.27%,比2002年上升了12.18个百分点,城镇人口为69079万人,比2002年增加了18867万人;乡村人口65656万人,减少了12585万人。
历次普查城市化水平-柏加镇信息网 历次人口普查城市化水平
根据中国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历次人口普查城市化水平依次为:12.84%,17.58%,20.43%,25.84%,35.39%,49.68%。
质量不高
从宏观层面来看,城市化的质量不高突出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是人口,1.6亿多农民工不能市民化,仍然处于半城市化的状态,没有享受或者没有完整地享受城市居民应该有的国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低保、社会救助、住房保障。特别是没有享受到住房保障这些公共服务,还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样一些政治权利。如果扣掉2亿多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没有真正融入城市化的人口,中国实质的城市化率只有36%。
二是布局,布局的混乱主要表现在一些城市不顾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物理极限,盲目地扩张城市功能,放大城市规模,增大经济总量。这样使全国大跨度的调水、输电、输气,治污的压力越来越大,其中水带来的问题尤为突出,全国657座城市400多座城市是缺水的,必须依靠地下水维持生产生活,其中110座属于严重缺水,严重缺水就必须靠超采地下水维系生产生活。当然地下水是可以采了,但是地下水如果过度超采会带来地面沉降,部分城市地面沉降的面积越来越大,国土资源部正在做一个治理措施的全面规划。
三是城市形态。对全国有代表性的55座城市20世纪70年代以来扩张过程的遥感监测表明,平原地区的城市多数以原来的城市中心区为中心进行环形扩张了。
城市化率偏低
日本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农业人口下降了65%;美国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农业人口下降了72%;而中国在1985~1990年期间,从农业人口转移出去的人口,即使包括临时流动人口在内,也不超过10%,如果不计算农民进城打工的人数,真正转移出去的农业人口仅有10.5%,这将大大限制中国经济总量的进一步扩张。
统计数据表明,在200年前的1800年,当时全世界的城市化率仅有3%,到1850年达到7%,1900年为15%,到2000年,全世界的城市化率达到48%。
2000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为36.2%,比1978年提高18.3个百分点,但由于受到传统体制和户籍制度改革滞后的影响,中国城市化发展仍然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发展和经济发展水平。在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下,城市化率偏低将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与实现现代化目标的“巨大瓶颈”,成为限制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保持竞争优势的“巨大瓶颈”,也将成为中国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和知识经济时代新一轮财富集聚中的一大困难。
问题挑战
在2050年之前,中国的城市化率必须从36%提高到70%以上,这就意味着每年平均需增长1%左右的城市化率(即每年约1000至1200万人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在这个过程中,下列挑战不可避免:
人口问题
人口总量、劳动就业人口总量、老龄人口总量高峰相继来临,由此产生的城市的生存保障问题,解决劳动力的就业机会问题,全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问题,老龄化社会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等,都是城市化进程面临的巨大挑战。
环境能源
能源和自然资源的超常规利用对中国城市化的压力。从2011起到2050年之间,中国城市要达到资源和能源消耗速率的“零增长”和“负增长”的要求,要实现联合国提出的城市“四倍跃进”的目标(即能源消费总量在2000年的水平上降低一半,而GDP要在2000年的基础上增加一倍),要全面达到城市土地利用的合理平衡,要全面达到城市的能源清洁化并逐步将能源结构中煤炭所占四分之三的比重,下降到40%以下,都是严重挑战。
中国城市的生态环境(大气环境、水环境、固体废弃物环境、社区环境和居室环境)仍然处于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状态。
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其中基本要素有4大类,分别为地形、气候、水文、生态。
地形:对原来的地形进行改造,使之趋向平坦或起伏更大(如摩天大楼)。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滑坡、泥石等地质灾害。
气候:强烈改变了下垫面的原有性质,使气温、降水等要素发生变化,使城市产生热岛效应,也影响了日照、风速和风向。形成城市热岛效应,将城市大气污染带到郊区,也将郊区大气污染带到城区,扩大了污染物的污染范围,加快了净化速度。
水文:市政建设破坏了原有的河网系统,使城区水系出现紊乱,也使降水、蒸发、径流出现再分配。易使城市在暴雨时排水不畅,造成地面积水,也使水质、水量和地下水运动出现变化;过量抽取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
生态:城市的生产生活污染、交通工具、尤其是工业“三废”,破坏了所在地区的环境生态,也影响了生物的多样性。城市生态系统成为一个脆弱的系统。城市是人类对自然地理环境影响和改变最大的地方。
2)城市化过程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农村转变为城市,农业用地变成城市建设用地,居民就业方式由第一产业转变为第二、三产业。人口由分散变的密集,信息更加发达,文化观念得到提升,教育程度变高。
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1)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2)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3)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扩大绿化面积。
基础设施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和质量对于中国城市化亦有压力。到2050年前后,中国城市发展所需要的基础投入,大约在40万亿~45万亿元人民币的数额,相当于每年平均投入8000亿至9000亿元人民币,这大约是2001年GDP总量的十分之一。只有基础设施的健全与完善,城市才能担当起新一轮财富集聚的经济增长点。
城镇平衡
加速不同地区间城市发展的平衡和地区内城乡之间的共同富裕。如何实现区域之间城市发展的平衡,并最终达到克服社会的二元结构,实现国家整体的共同富裕,是长期任务。
国家信息化
国家信息化进程的急速推进和国际竞争力的培育。城市信息化水平是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基本标志,2011年中国城市的信息化水平只是发达国家的8%至10%左右,离现代化的要求尚有遥远的路程。
发展措施
如何克服中国城市化进程中表现出的各种问题,是城市化战略推行的中心思考。以下六项基本措施是未来中国城市发展的要点。
一、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要求,尽快修改《城市规划法》,放松对大型、超大型城市的规模控制,构建2—3个世界级城市,作为我国城市体系的龙头。同时要十分加强城市功能与基础设施的完善、积极投入数字城市的建设、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城市服务体系的提升等,将中国城市的竞争力置于国际的大背景之中。
二、将中国城市的发展视作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系统。城市化进程中的规模设计应统筹考虑城市大中小分布的系列谱和不同规模城市的“生态位”,不能人为地强调只能发展城市体系中的某个部分而忽略另一个部分。应当进一步调整全国城市布局,优化城市功能和加强产业转移力度,放大城市扩散效应,将其真正塑造成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中国超大型、特大型城市现有32个,其中东部16个,西部6个.中部10个,基本覆盖全国。可以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建立以广州、深圳为核心的城市群,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建立以上海、南京、杭州为核心的城市群,在环渤海地区建立以北京、天津为核心的城市群,作为进入国际竞争前沿的中国高地。
三、认真规划国家大城市的规模和数量,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第三产业发展,将其塑造成国际级和国家级的人才中心、贸易中心、物流中心、金融中心、技术中心、信息中心、文化中心等,充分发挥城市的集聚效应、辐射作用、带动作用。大城市在城市体系重复发挥了城市的规模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国家城市化战略的核心主力。
四、加大中小城市的建设步伐,重点提升城市建设的质量,尤其要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服务业和社区建设的力度。中小城市是中国城市体系的中坚力量,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目标。
五、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选择合适的路径,对于乡镇企业比较发达且分布比较集中,城镇密度比较高的地区,鼓励城镇集中合并,选择以中心城镇为中心、卫星城镇分布周围的方式发展小城镇。对于乡镇企业不发达地区,首先大力发展经济、培育实力,为城镇的建设创造条件。对于有大型企业的地区,可以在其周围建立城镇,但一定要注意城镇的区位分布,注意其他配套产业的发展,防止企业风险转化为城镇风险。
六、改革户籍管理制度,逐步打破“二元结构、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体制,积极引导,加强管理,实现人员自由流动,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一体化。
第四篇:城镇化进程0
“三农”问题的困扰,如何解决?富余劳动力出路何在?城市发展后劲源自哪里?城乡怎样才能在有机互动中发展?加快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建设无疑为此提供了有效途径。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这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它道出了城市发展的本质。
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是加速县域经济现代化的需要。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城镇化促进工业化,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可以推动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调整,加快县域经济产业升级。通过加快农村城镇化,促使县域工业从分散逐步集中,形成聚集效应。要坚持工业化与城镇化同步推进,充分发挥城镇化与工业化的互动效应,增强城镇在资源、人才、技术、产业、商品和信息的集聚功能和带动作用,从而以城镇为平台,推动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经济不断走向现代化。
促进农村第二、三产业更好的发展三产业更好的发展从而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从而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收提供更多的机会
首先, 推进城镇化进程,可以缓解现有大中城市的就业压力城镇化战略的实施, 无疑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前景打了一剂强心针。
其次, 推进城镇化进程, 农村人口进入城镇, 必将会对城市的基础设施提出巨大的需求, 从而带动城市建筑业以及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比如交通、运输、医疗、卫生、教育等等, 都将产生极大的就业需求。
有利于扩大内需缓解当前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
内需不足已经成为制约目前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首要因素。城镇化严重滞后导致农民的消费需求不足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城镇化的弊端
生物多样性减少在过快的城镇化建设过程,如果缺乏合理规划,将致使城镇周围的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进而制约了城镇经济、社会以及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乡镇工业污染随着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城镇环境污染也正在从点到面、从局部向整体蔓延。工业生产活动在城镇地区的集中,如果治理不周,当污染物排放超过自然系统本身的净化能力后,就会产生环境问题。
缺乏科学合理的城镇规划目前大部分城镇都坚持“城镇要建设,规划要先行”的方针。城镇规划布局的不合理,直接导致了城镇生态环境的恶化。
城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对城镇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相当一部分城镇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与城镇的建设发展速度不相适应,跟不上城镇环境保护的需要。
城镇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不足环境基础设施不健全,直接制约和影响了城镇生态环境的改善。
城镇化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发展城镇化, 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 即著名的“小城镇, 大战略”。现在, 农村、农业、农民的根本问题主要是发展问题。“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有经济发展了,“三农”[1]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要发展就必须加速城镇化和工业化, 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和非农产业。只有推进城镇化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 保证农村经济的稳步增长。城镇化既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又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条件。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就必须确立城镇化在农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 以城镇为中心, 加快对农村经济结构的改造, 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
第五篇:南阳城镇化进程
近日,河南省南阳市人民政府提出,要实施城乡建设3年行动计划,5年完成城镇建设任务,全面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实现城镇化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实现2015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8%以上、城镇常住人口达到550万的目标。
目前,南阳市的城镇化建设无论从农业基础、工业基础,还是城镇化指标体系看,都已具备了快速发展的基本条件,加快南阳城镇化进程正当其时。对如何建设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做强中心城市,做大主导产业,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优化发展环境,把南阳打造成中部地区重要综合交通枢纽、豫鄂陕省际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原经济区的重要支撑,南阳市提出,要突出抓好6个方面重点工作。
第一,以规划为先导,以空间布局为引领,构建现代市域城镇体系。构建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县城为基础、以中心镇为支撑的现代市域城镇体系。按照“白河为轴、两岸并举、一体两翼、组团发展、区块突破”的总体思路,打造省际区域性中心城市。坚持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并重,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拉大城市框架,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借助南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晋升为国家级高新区和南阳新区获河南省政府批准的机遇,启动新区规划编制和前期工作,力争把南阳打造成为豫鄂陕省际区域性中心城市。把县城建设作为城镇化发展的重点,提升建设标准,提高承载能力,实现农村人口就近转移。按照连点成线、集群发展、突出特色、提升品位的要求,根据乡镇产业发展现状和资源优势,重点扶持引导有条件的建制镇发展成为中心城镇。重点抓好全市50强镇建设,精心打造312国道、豫01线、高速公路沿线、省际边缘等主要交通干线、旅游专线、产业带上的小城镇建设。
第二,以特色产业为支撑,以集聚区建设为载体,全面提升城镇的综合实力。做强做精产业集聚区和专业园区。按照“四集一转”的要求,加快14个产业集聚区发展步伐。到2012年,产业集聚区起步区和发展区要实现基础设施建设、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设施“三到位”。主导产业发展集群初具规模,每个产业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5亿元以上,税收达到2亿元以上。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各乡镇都要选准自己的特色产业,打造自己的支柱产业,支撑镇域经济发展。加快旅游业发展。提高旅游规划的编制水平,整合县域旅游资源。加快中心城市服务业发展。重点发展物流、金融、会展、旅游、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努力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十二五”末,第三产业占全市经济总量比重达到35%以上,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45%以上,从业人员达到200万人以上。
第三,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依托,以完善城镇功能为重点,提升城镇综合承载力。中心城区和县城的各类管线要实现同步配套敷设入地;抓好中心城区所有背街小巷改造工程;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水厂建设;抓好全市天然气长输管线和城区燃气输配系统建设;优化中小学校、幼儿园布局,实现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加快社区、乡镇、村卫生设施建设,完善社区、乡村文化、体育设施建设等,强化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民航、铁路、公路建设和运输场站建设,形成多种交通运输方式合理布局、高效衔接、内畅外通的现代交通支撑体系,构建立体综合交通体系。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推动、因地制宜”的原则,加快旧城和城中村改造步伐,改造中要注重历史文化名城、古镇、古遗址的保护、传承和开发。2015年底前完成改造任务。切实加大住房保障支持力度,优先安排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用地,保证土地出让净收益用于廉租住房保障的比例不低于10%。
第四,以提高管理水平为抓手,以提升城镇品位为目标,建设和谐宜居城镇。坚持结构节能、工程节能和管理节能并举,突出工业节能,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建设节约型城市。
根据城镇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综合考虑,提升城镇建设品位。按照“重心下移、责权统一、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明确各级主体在城市管理中的职能作用,强化城管队伍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快完成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工程建设任务,加强城镇生态环境建设。积极开展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力争2015年前中心城区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有1 2个县城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第五,以城乡统筹为目标,以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是以“路、水、电、气、学、文、医”为重点,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2015年前完成县乡道路建设和危桥改造任务,提高农村公路通达能力;切实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使村村通自来水覆盖面达到95%以上;推进县级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二是抓好村庄综合整治。按照“改造城中村、整合城郊村、强化中心村、兼并弱小村、治理空心村”的原则,积极推进迁村并点工作。因地制宜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污染治理,有序推进全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三是按照“规划先行、就业为本、量力而行、群众自愿”的原则,稳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城中村要纳入城市发展框架,加快转变为城市社区,村民转变为市民。城市新区、产业集聚区和中小城市近郊区,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
第六,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破解制约瓶颈为突破口,解决发展中的体制机制障碍。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着力突破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大财政对城市公益性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坚持市场运作方式和整体经营融资理念,推进城市投融资体制改革。完善农村土地征用制度;支持通过城乡改造、迁村并点、“空心村”整治、农村“四荒”地开垦、砖瓦窑厂复垦等,加大土地挖潜力度;对产业集聚区低效使用的建设用地,实行政府主导下的流转制度,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此外,还要不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