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小学阅读文化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19-05-13 05:36: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构建小学阅读文化的实践与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构建小学阅读文化的实践与思考》。

第一篇:构建小学阅读文化的实践与思考

构建小学阅读文化的实践与思考

储海燕

新课程改革倡导小学语文教学要给学生终生受益的东西。什么才是对学生终生有益?提高文化品位排在首位。文化的发展、延续,是人类发展和延续的根基。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有一位记者问英国首相邱吉尔:“莎士比亚与印度哪个更重要?”印度当时是大英帝国在海外最大的殖民地,人口最多,土地最广。邱吉尔首相回答:“宁可失去五十个印度,也不能失去一个莎士比亚。”由此可见,人类的伟大不是因为他能够征服世界,主宰世界,而是因为拥有文化,拥有精神。人类文化的传承发展,离不开阅读这一根本的方式。阅读是人类社会认知世界的最基本的方法,是延续人类文化的一种工具。通过阅读,人类可以获取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信息,从而不断扩大、提高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因此,人们常常把阅读看作是人类打开通向理性世界大门的钥匙。在语文能力发展过程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其语文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和标志之一,而且,有利于促进听、说、写诸能力的提高,有利于促进个体思维及智力的发展。

只有开拓阅读的疆域,才能开拓文化视野,这已成为有识之士的共识。“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苏霍姆林斯基)。从阅读直抵精神,阅读教育面临的迫切问题就是如何阅读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使其终生受益。从阅读中“吸取知识→获得文化→形成阅读自觉的精神”,是小学生生命成长的重要历程,是语文教学研究的重要问题。在小学范围内,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自然构成了一个“阅读共同体”,面对同一话题,各成员有着不同的行为、观念和态度,这些差异在碰撞、交流中形成共识,产生个性,激励学生自觉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在继承和发展中养成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文化品格,在阅读中锻造“文化自觉”的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国内外的课程标准对阅读的明确要求,国内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内外读物实行推荐,在为提高学生素养方面已经迈出了切实的一步。但从实践看,如何具体落实,促进小学生形成“自觉阅读”的习惯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怀着“让学生自觉阅读”这种美好的愿景,我们确立“小学阅读文化自觉的研究”为科研课题,于2005年11月被批准为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六期重点课题。本课题以阅读行动为抓手,以“自觉阅读”生活方式养成为主旨进行探索,是着眼于学生终生可持续发展进行的意义深远的实践研究。

一、营造氛围,多维拓展,使阅读场所成为师生常来乐往的精神家园 1.改善阅读的条件

(1)校图书馆购置新课标规定的阅读书目,丰富图书种类,提高图书质量,完善借阅制度,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重视阅览室建设,建立阅览制度,保证学生有固定的阅览时间和地点。

(2)建立班级图书角,方便学生自由阅读,为学生提供和谐的读书环境。学生交流有益的读物,资源共享,提供随手可得的书源。

(3)提倡家庭藏书,通过评比“书香学生”、“书香家庭”等活动,倡导学生自愿购买图书,扩大图书资源,丰富阅读书目。(4)开辟书源,整合社区资源,凭借阅卡在“图书馆”借阅图书。2.营造读书的氛围

(1)利用报廊、宣传栏、黑板报、电视台、网络等宣传工具,开设“阅读专栏”、“好书介绍”、“读书心得”等栏目,宣传读书的意义,宣讲古今中外名人的读书故事,报道读写先进典型,刊登学生的阅读习作。

(2)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读书活动。①班级内上好每周的阅读指导课,开好每月一次的读书交流展示会,总结交流读书体会和心得。②年级内每学期组织一次读书活动,如古诗擂台赛、读书笔记展评、读书征文、读书演讲、读书报告会等。③学校通过赛诗会、课本剧表演、读书征文、优秀诗文诵读展示、百科知识竞赛等集中活动,展示读书成果,评选书香个人、书香班级,总结推广阅读经验。

(3)推进网络阅读。首先是丰富阅读资源,与广东三学苑公司合作,建立资源丰富的校园电子阅读资源库。引导各年级段老师根据各自需要将资源库内容吸收到阅读教学和课外阅读中。其次是注重交流互动。向师生推荐经典读书网站,鼓励学生经常浏览并参与网上交流。不少同学的个人网页还开辟了大量读书栏目。再者,通过网络参加江苏省首届中小学读书征文大赛获组织奖,连续多年获盐城市网络读书征文大赛组织奖。

二、自主建构,文化熏陶,以目标的逐步实现激励学生汲取不断向上的力量 1.抓兴趣,成习惯,为“自觉阅读”扎深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增强阅读的愉悦,是阅读的内驱动力,有了这个动力,学生就会挤时间读,有滋有味地读,从中吸取知识,吸取有益于人生的养料,拥有了兴趣,学生就会热爱读书,便会感到读书不苦,其乐无穷。众所周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青春年少,对某个事物产生兴趣,就会孜孜不倦地追求,乃至形成爱好,养成习惯。

(1)在自主选择中培养热情。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靠兴趣,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课外阅读是一种很个性化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它是依据孩子的爱好和兴趣而维系的独立的读书活动。如果孩子对课外读物感兴趣,他当然会将自己的小脸埋进书页里面去,直至废寝忘食。在指导课外阅读时,在提供丰富的课外读物的基础上,我们在一定范围内给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的权利。学生可以选择,精读或略读,多读或少读,部分读或全部读。教师提供帮助和指导,让学生学会面对丰富的阅读材料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内容。

(2)在课内阅读中延伸热情。寻求一定的依托,探究如何引领自主阅读能力尚浅的小学生有序有据有趣地进入课外阅读,是我们一直深思的问题。依托教材可以为身心尚幼的小学生搭起大量阅读的梯子,架起泛观博取的桥梁,学生可以从纵向或横向上寻找同类材料进行拓展阅读,使学生得法于课内,为课外阅读奠基,又加大阅读量,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使书籍成为学生的人生伴侣,提升生命意义,打下精神的底子。苏教版教材编写体系强,我们将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链接起来,依据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从广度和深度上对教材进行再创造,扩大到有益于学生语言、语感、情感体验、思想认识等各方面形成与发展并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文本上,从而开发学习资源,拓宽学生的视野。具体做法:①由文及人,同一作者拓展读。教材选文具有典范性,其中不乏经典之作。这种可读性、可感性的经典作品,“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在不同的层面上影响着人的生活,人们会在不知不觉的状态下来接受它”。因此,学生在课本上精读过某一作家的一篇课文后,引导他们亲近大师,走进经典,拓展阅读表达方式类似的该作家的一系列作品,从而体味该作家的语言风格。如《生命桥》选自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沈石溪的《斑羚飞渡》,其动物小说将故事性、趣味性和知识性融为一体,充满哲理内涵,风格独特。在阅读欣赏课上,可专门指导学生阅读沈石溪的一系列动物小说,如《象群出没的山谷》、《狼王梦》、《红奶羊》。②由文及题,同一主题拓展读。人类的情感是相通的,尽管作家来自不同的种族,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度,但从其描写的一些事物中我们概括出一些共同的主题。在精读课文后,拓展阅读同一主题不同作家的作品,在阅读中积极思维,展开丰富的情感活动,深化对主题的理解,增加语言和文化储备。③由文及“作”,同一写法拓展读。阅读是为写作服务的,在教学中将一些写法类似的课文进行拓展阅读,在增加语言积累的同时,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在潜移默化中阅读了佳作,学会了写法。④由文及史,背景材料拓展读。到课外寻找与课文有关的历史背景材料来阅读。⑤由文及“著”,寻找原著拓展读。到课外去寻找课文所在的原著来阅读,从而积淀语感,陶冶情操,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

(3)在聆听互动中保持热情。“走进少年作家”:同学们从《儿童文学》《少年文艺》《少年文学报》等推荐的少儿作家中进行选择,列出我们最喜欢的少儿作家,如《纯真部落》的作者身边的作家曹梦梅等,用同龄人的故事、身边人物的故事来激发自我。在“冰心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等的激励下,孩子的心中流淌激情,笔尖飞舞文字„„“亲近郑渊洁”:被誉为“皮皮鲁之父”的著名童话作家郑渊洁走进了我校四楼报告厅,给五年级学生作了一场精彩的报告。郑渊洁结合自己的成长历程,旁征博引,用幽默生动的语言诠释了“自信、个性和想象力”对于一个人成长和成功的重要性。会场上不时掌声雷动。报告会结束后,他又亲切地和部分学生进行了互动交流。与童话大王零距离的接触,使同学们受益匪浅。孩子们走近大师,聆听大师,是享受生命自由拔节的甘霖„„“走近曹文轩”:4月2日,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先生专程来东台,为我校学生作了一场精彩的报告。曹文轩先生送了四句话给同学们,亲切勉励我们热爱生活,学会宽容,热爱读书,快乐成长。这四句话是:财富不在远方,就在我们自己脚下;让我们都来做一个细心的人;因为我们是人,所以我们应当拥有两个世界;一本好书,是一轮太阳,灿烂千阳。临别时,曹文轩还为同学们签名留念。社员们很欣赏这位“大家”,许多社员都加入了他的书友会。树立典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向孩子讲述古人、今人爱读书的故事,尤其是本校本班同学的事迹,使孩子远有所学,近有所比。发现孩子在读书方面的闪光点,哪怕是一个词语用得准确恰当也应该表扬,让学生早一点养成爱书、读书的好习惯。

(4)在习惯养成中恒久热情。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习惯是一种高度自觉的自动化的行为,一个人一旦形成某种习惯,将会长期影响其行为。因此在课外阅读指导中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会使他们受益终生。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认真读书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积极动脑思考的习惯,爱护书报的习惯,用眼卫生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等。这些阅读习惯一旦形成,不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很重要,而且对他们将来的发展也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学校有一项特别规定:每天中午到校为默读时间——20分钟。在这段时间,整个学校师生都必须把“工作”放在一边,所有人都得拿起书读一读,“让大家感到阅读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现在阅读变成了学校最受欢迎的活动,每天大家都在盼着中午阅读时间的到来。每每这时,整个学校只会听到一种声音,就是翻书页的声音,非常渴望的翻书声。

2.抓数量,求质量,为“自觉阅读”茂枝叶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课外阅读要求总量是145万字。各学段分别是5、40、100万字。

如上图。可以看出,每学段课外阅读量的安排是与学生的年龄特点、识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为依托的,阅读要求是由少到多,循序渐进的。第一学段的学习重点是识字,学生的课外阅读积累宜与巩固识字相融合,奠定阅读的基础。学生平均每天读150个字左右即可达到5万字的课外阅读目标,这150个字就是一篇简单的诗歌、寓言或童话的字数,达到阅读量并不难,多数学生可以超过这样的阅读要求。中、高年级逐步放手,让学生大量阅读。

读书时间多。“把书读旧,把人读新;把书读薄,把人读厚”是小社员最喜欢的标语。晨读半小时,书声朗朗不含糊,诵读大赛各年级依次参加,层层选拔,人人过关,连续多年居全市冠军。午读20分钟,静悄悄,乐滋滋,并鼓励在班级“读书吧”留言。

读书活动多。全校每年为读书开设不同“面孔”的业务活动,如教师读书论坛、阅读主题沙龙、阅读笔记展示会、“与书为友”演讲赛等。

读书平台多。学校每周在百草亭电视台、广播台、《百草亭》报上开办“阅读小向导”“读书新星”“最酷书虫”“双语阅读天地”等栏目,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读书热情,营造了浓郁的书香校园气息。每个班级的图书角各具特色,文学社的“读书party”清新活泼,“少儿书室”的“读书俱乐部”总是那么热腾。

3.抓自主,促合作,为“自觉阅读”烙印记 明代学者顾炎武说:“独学无友,则孤陋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因此,教师要尝试让学生自己选择阅读伙伴,组建阅读小组,合作交流,展开竞赛等。

发挥阅读小组的功能。如“文学社”、“书友会”、“阅读组”等,由老师作引导,学生自己组织活动,经常举办读书心得交流会,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聚在一起,交流自己的阅读心得,互相学习,相互促进。

发挥书香家庭的功能。家长和教师自己爱书,多读书,行动是无声的命令,耳濡目染,时间一长,学生皆被感染。倡导亲子

共读,尤其是低年级,要求父母每天一定抽出时间和孩子共读书,同成长,中高年级要尽可能多地和孩子一起享受阅读的快乐。实在没空,可督促孩子睡前阅读15~20分钟,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发挥书香班级的功能。开展阅读交流活动,如朗诵比赛、讲故事、课本剧表演等,面向全体,在全校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可以让其他同学看到课外阅读成功者的成果,促进他们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同时也让学生们学习到如何正确阅读的方法,带动整体的阅读水平。

发挥书香校园的功能。师生共同读书,教师进行读书交流研讨。教师们确定了阅读教学研讨话题:“让课堂上飘溢浓浓的语文味”、“语感培养,我们究竟该怎么做?”、“关于课外阅读的指导教学”等主题。我们强调了读书沙龙参与的全员性,人人参与,人人发言,且发言的可信度、表达的深度不允许雷同。我们还特别强调了读书沙龙现场的互动性,要求台上台下须就某个问题有一个互动的过程,最大程度地突现思维的碰撞和振荡,从而实现经验共享的同时,把阅读教学及课外阅读指导中碰到的问题、产生的困惑、遇到的矛盾“公诸于众”,让大家把问题越讲越明,把困惑越说越少。很多老师都说这样的阅读交流活动,真的让他们得益匪浅。

发挥现代化教育资源的功能。为了充分发挥网络快捷、方便、共享的优势,让现代教育资源集约化、效益化,近年来,我们依托学校网站平台,着力打造了学生阅读教育教学资源库。现在,我们学校的老师只要打开班级电脑,或者办公室里的个人电脑,就可以进入学校教学资源库,既可以直接使用资源库里的优质教学资源,学生在电脑阅读室可以利用校园资源库、尚书文献网、盐城市中小学作文网等平台进行读书交流,有力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和效益。在盐城市现代化建设工作汇报中,我校作为唯一的一所学校作介绍,深受盐城市局领导、各县区实验小学的好评和推崇。

4.学积累,会方法,为“自主阅读”提功效

学理如筑塔,学文如聚沙。大量的课外阅读是积累的过程。积累需要长期努力,非一蹴而就之事。大量的阅读实践,可以锻炼学生对语言的直觉领悟能力,即帮助他们形成敏锐的语感。学生碰到喜欢的文字,会反复玩味,体会,揣摩,这是语感形成的重要的途径。大量的阅读、大量的积累的终极目的是语言的应用。阅读过程中,碰到自己喜欢的字、词语、句子的时候,要让学生考虑这个字、词语、句子用在什么语境中、什么情况下可以起到一语惊人的作用,能不能仿写一段这样话,可不可以从中仿出新意来。学生将自己心得体会表达出来,无疑可起到促进表达能力的作用。这样,让儿童那种潜在的创造性得到了挖掘。课外阅读的功效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教师适时创设倾吐的桥梁,强化运用,促进读写迁移,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体验到课外阅读的乐趣,享受课外阅读的成功体验,培养他们主体意识的积极心态,而且促进了他们良好态度、积极情感、坚定信心及美好人格品质的养成;另一方面,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①以点带面法;②分类阅读法;③接迁迁移法;④角色体验法。为其积极主动阅读架设桥梁,激发强烈的动机,让学生不断体验成功的同时,蓄积起新一轮的读书热情与经验,使其持之以恒。

三、初步建立了课外阅读指导和评价的操作要领。

着眼于师生的生命成长,发挥阅读指导和评价的功能,我们改变过去那种重教轻学、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智能、重量化轻质性的评价弊端,构建了如下指导和评价要领。

1.“阅”不在高,有序则灵。“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没有一定的阅读数量,就不可能形成丰厚的语言积累,语文素养的提高也就缺少根基和土壤,学生一生的发展也就缺乏深厚的底子。低年段的学习重点是识字,学生的课外阅读积累宜与巩固识字相融合,奠定阅读的基础。学生平均每天读150个字左右的简单的诗歌、寓言或童话,即可达到5万字的课外阅读目标,多数学生可以超过这样的阅读要求。中、高年级逐步放手,增大阅读量。可结合课内学习适度拓展阅读:如同一题材的类比读,同一作者辐射读,同一写法拓展读,背景材料拓展读„„时间安排上平时可以读短章为主,假期与中长篇结合,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2.“阅”不宜窄,泛观博取。“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一个人只有通过阅读荟萃了人类智慧的各种读物,才能汲取滋养心灵的精神营养。正如合理的饮食结构,才会使人的身体健康且平衡地成长。在符合学生心性的趣味阅读之上,要进一步旁涉其它,调整学生的知识结构。

有扬有弃

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我们在传承民族文化时,可取其精华,让学生从中受到有益的熏陶。中西合壁,让学生关注多样文化,泛观博取,拓宽视野,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亦庄亦谐

庄重典雅、抽象凝练的语言,是可以丰厚一个人的学养。但如果从成人的喜好、理解出发,为孩子选择课外读物,孩子面对成人精心挑选的丰盛的“精神大餐”却常常兴味索然,读书的效果可想而知。对低中年级小学生而言,可读经典的童话、寓言,读一些图文并茂的儿歌、科普作品等,高年级在涉猎中外经典名著,兼读科技史地读物,提倡吃五谷杂粮式的“杂读”,吸取全面的营养。例如,读文学作品,可以使学生的思维严谨,可以激发学生探索发现的热情;读历史读物,可以使学生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以古鉴今„„

3.“阅”不唯果,亦在过程。“过程和结果同样重要。”读书的价值,有人把他物化为证书,有人期待把他转化为分数,这有失偏颇。我们不仅要重视知识的汲取,文化的获得,更应注重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沟通个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从而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表达与交流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阅读的目标注意层次性 为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阅读需求,阅读的目标要有层次性,可制订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目标还可分为上、下限。下限目标要求人人都能达到,上限目标鼓励学生去超越。阅读方式注重灵活性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只有强调了学生阅读的主体性,才可能有学生的阅读创造性。鼓励学生带着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来接触新的阅读文本,灵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参加各项阅读实践,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阅读伙伴注重多向性 ①家长是读书伙伴。孩子的读书兴趣有相当一部分受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喜欢读书,孩子也爱读书。建立学习型家庭,把家长这一资源充分利用起来。②老师是读书伙伴。老师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引路人,更要做学生读书的同行者,产生阅读共鸣。③非同级学生是读书伙伴。不仅班级开展读书交流会,不同年级的学生在一定时段内可以读同样的书籍,纵向读书交流激起高年级学生的榜样意识,又可以为小年龄的学生提供恰当的示范导向。

4.“阅”非形式,重在发展。“发展是硬道理。”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师生对阅读的重视,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实践交流中,“以尊重促转化”,在信任尊重的氛围中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以发展的眼光正确看待学生阅读过程的成败。“以激励促优化”,激励是发动和维持动机达到目标的心理过程,把促进学生自觉阅读、自我完善作为动力,不断优化其素质结构,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文化底蕴。“评价注重多元化”,①注重评价信息的丰富性,静态的读书,动态的实践,文字的、行为的、精神的都可以作为评价的内容。②注重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即时评价与阶段评价结合,形成性评价与阶段终结性评价结合。

以上指导和评价方法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注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感体验,注重阅读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强调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鼓励发现、探究与质疑。坚持可行性,可行性是实施评价的前提,评价标准是期待实现的目标,但又是必须目前条件下能达到的,以利于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评价要点必须是可观察、可感受、可测量的,便于评价者进行判断,力求简单,易于操作。

四、以高品位追求丰满课题内涵

阅读的功夫在课外,阅读的境界在自觉。学生走进诱人的童话、精彩的小说、绮丽的诗歌、神奇的科学,要让文化的濡染促进他们保持阅读的兴趣。阅读,将丰富学生的涵养,陶冶学生的性情,引领学生走向智慧。

读书成为一种习惯,长此以往丰厚涵养。读史,历史的轻重缓急,古代帝王的雄才韬略,总让人怜兮悲兮赞兮;读哲,哲学教人物竞无择,让人荣辱皆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读小说,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让你为情节所牵,为人物命运而挂念;读散文,感性和理性的交织,让人总觉信步庭院,感受花香;读杂文,让人看清世间丑态,听懂正义的声音,让人获得理性的熏陶和启迪。长期如是,养成习惯,习惯形成一种生存方式,生存方式最终影响一个人的命运。

读书成为一种享受,无形之中陶冶性情。读书者常会感到幸福和我们如此接近,书中的情节、细节,哪怕是一句话、一个词,有时都是妙不可言的享受。茶余饭后,读书是最佳的精神食粮;学习功课之余,读书是消除疲劳的最佳良方;心中有块垒,读书则使我们豁然开朗。品味精妙处,忍不住拍案叫绝;读至伤心处,止不住潸然泪下„„在书籍的情感河流中,时悲时喜时怒时哀,这样的时候,生命的小船驶向幸福深处,常常让我们沉醉不知归路。

读书成为一种超越,引领儿童走向智慧。读书占领了人的空闲时光,则不为虚度光阴而懊恼;读书使人从无知到有知,从有知到深知,这是莫大的收获;读书使人更加理性,不为得失喜忧,不为名利伤神,使人超脱。书是我们最忠诚的朋友,当我们被挫折困扰时,它会和我们促膝谈心,告诉我“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使我们拨开迷雾见青天;当我们为成功得意时,它会及时使我们清醒,“前面既有坦途,也会有坎坷”,使我们扬长避短戒躁。文化本身真、善、美的精神,激活、唤醒和培育着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领学生走向智慧。

课题阅读文化自觉的课题的研究为契机,求得了专家拨云见日的指点迷津,我们深化研究,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当我们把阅读当作习惯,视若享受,达到超越的时候,我们将与“自觉阅读”的境界越来越近,将把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夯得越来越实!

五、促进了学生、教师、学校的多向发展

“阅读文化自觉”的课题研究,形成了学生、教师、学校协调互动、共同发展的新局面。1.学生发展:阅读自觉意识在良好氛围中逐步形成

近年来,我校学生积极参加全国、省市各级阅读竞赛活动,学校文学社团、班级读书小组也自发开展了多样化的各种读书心得征文、读书方法交流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0多名同学在《阅读》杂志主办的全省小书虫读书征文竞赛获得一、二等奖;30多名同学在盐城市“老少乐读书”征文中获一、二、三等奖;5名同学获得江苏省首届中小学网络读书征文等级奖和“网络人气奖”。学校坚持评选“百草亭”文学奖,每年表彰十名“百草亭”读书之星,通过百草亭电视台介绍他们的事迹,营造阅读氛围。仅近两年,就有300多篇学生的文学作品在《全国优秀作文选》《作文点评报》《作文周刊》等全国、省市级报刊发表。学校成立了《江南时报》《盐城晚报》和《小学生数学报》三个小记者站,共有小记者300余人,两年内发表习作400多篇,20位小记者被表彰为“优秀小记者”。《百草亭》报专栏发表读书征文50多篇,《百草亭》社刊出版了《读书心得专刊》。同学们在英语、数学阅读方面也成果迭出,《阅读》《英语周报》专题报道了我校英语阅读的情况,同学们在《小学生数学报》《小学校园文化》《小学生学习指导》发表数学、英语小论文30多篇。

阅读浸润伴成长,校园百草更芬芳。孩子们在阅读中做到了四个走向——“走向生活,小脚丫踩出一路花香”“走进作家,大明星映照满天星光”“走近书海,大视野开阔小小童心”“走近成功,大舞台展示真我风采”。

通过课题研究与实践,一批乐于合作探究、关注社会生活、体现个体心智的儿童在阅读的绿洲上成长起来。孩子们“走千里东台路”“知东台百故事”“识东台十名人”,致力于唤醒孩子的文化自觉,激发孩子们的阅读与创作欲望,同时也为文学创作注入了取之不竭的源头活水。阅读不再仅仅是给予孩子们“止于技”的指导,更携着孩子们步入“进于道”的境界。

2.教师发展:业务技能在阅读历炼中持续提升

教师是引导学生阅读的责任主体。要率先学习理论、转变角色、博览群书。在实践研究过程中开展创造性劳动,这本身就是一个思想自我提升、知识自我累积、新的价值观逐渐形成的过程。因此自觉阅读和引导自觉阅读的过程,也是教师主动发展的过程。

近年来,我校在省“教海探航”、“新世纪园丁行动”和“师陶杯”三大论文赛事中频创佳绩,获奖档次和获奖人数居全省前列。仅2008年,我校在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比赛活动中,1人获二等奖,4人荣获三等奖,成绩在全省居上游。在2008年“师陶杯”竞赛中,我校获奖总人数60人,在全省居第二名。继去年我校朱志春校长获省“师陶杯”征文比赛一等奖,论文入选大赛专辑之后,我校教师倪荣荣同志撰写的《让孩子独自破茧飞翔》在颁奖总结会上多次得到江苏省教科所专家组褒奖,大赛专辑——教育文化论丛《让孩子独自破茧飞翔》就是以我校教师论文题目命名的。不久前结束的江苏省数学新课程展评中,我校陈艳

华老师喜获一等奖;在盐城市小学品德观摩研讨活动中,我校钱云霞老师获一等奖;许晓琴主任的科学课视频被江苏省教研室作为示范课在苏教版小学科学网站“视频在线”栏目播出。1人在全国苏教版教材赛课中,获得录像课一等奖。10多名教师参加市局组织的优质课竞赛、送教下乡活动,执教了课外阅读指导、阅读欣赏课等。

浓郁的阅读研究氛围,改变了教师的专业生活方式,许多教师发出了“生命活力得以激发”、“自身价值得到体现”的内心喟叹。

镜头之一:除朱志春、汪素芹、王泽海、储海燕、丁晓美、于永青、程晓琳、崔小春、钱云霞、李朝晖等20多名省特级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多次荣膺全国、省、市教学大奖,青年教师有40多人次获盐城市级语文、思品、数学、自然、美术、体育、音乐教学比赛一、二等奖,多次获得东台市语文、数学、音乐、美术、体育基本功大赛、会教的一等奖。《中国教育报》《新华日报》《家教周报》《德育天地》《江苏教育》《扬子晚报》《小学德育》《小学教学改革与实验》等报刊多次对我校创新课堂、苦练内功予以报道和充分肯定。

镜头之二:我校吴爱霞老师致力于发展学生阅读之路、习作之路的研究,将文学社办到班级之中,在班级中以学生习作为主,自办班级小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创办书香班级,以“班级读书交流会”为平台,让学生走进名家,了解名家的创作,阅读精彩片断、赏析名家的写法,学生已阅读了曹文轩、金波、冰心、杨红樱等一批作家的作品,习作水平也不断提高,近两年有几十篇习作发表于各大报刊。

镜头之三:我校陈峰老师致力于作文教学轻负高效之路的探索,他以习作兴趣小组为延伸,引导学生课堂学习激发的浓烈兴趣,注重课内外的拓展,近年来,他所任教的班级学生就在全国几十家报刊发表习作82篇,两度进入《名师作文点评》“名师榜”,多次在《阅读》《小学校园文化》等杂志上发表读书指导类论文。

镜头之四:学校有数人或应外市之邀,或受盐城市、东台市教育局组织,先后数次送教至各市县,姜梅执教的阅读指导课、周梅执教的阅读欣赏课赢得了乡镇学校老师的褒奖。这些送教为我们取得兄弟县(市、区)及乡镇校的宝贵经验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促进了我校“阅读文化自觉”课题研究的深化。

3.学校发展:管理绩效在和谐氛围中得以彰显近年来,我校荣获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荣获东台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东台市教学质量评比优胜奖、东台市文化样板学校、东台市文学社活动先进集体、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学校等称号。学校在东台市小学非语、数、英学科命题竞赛中荣获组织奖,在盐城市第十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雅言经典天下传——中华诗文诵读比赛”活动中荣获组织奖,在盐城市第十一届推普周诗文诵读比赛中获一等奖。在刚刚揭晓的东台市第六届小学文学社活动评价中,我校被评为先进单位,《百草亭社刊》被评为优秀刊物。学校代表队在2008年江苏省棋类比赛中获象棋团体A组第二名、B组第一名、C组第一名,在国家课程标准苏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第一轮教学实验中获先进集体、江苏省数学学科课程改革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江苏教育》2008年第11期教学版封面报导了我校书香校园的办学特色。

(本文为江苏省中小学第六期教研重点课题《小学阅读文化自觉的研究》成果之一,并获得该期课题成果评选一等奖)

(储海燕 东台市实验小学)

第二篇:构建学习型班级的实践与思考

构建学习型班级的实践与思考(上)

日期:2004-1-6 作者:上海虹口高级中学“创建学习型班级”课题组[来源:班主任网] 2001年5月15日,***同志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上提出了“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的主张。不久,全国各大城市确立了创建“学习型城市”的宏伟目标。2003年10月17日至19日又在上海成功召开了创建学习型城区的研讨会。可见,社会各方面对“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深切关注。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学校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可做些什么创新工作呢?在由信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引发的这场快速、复杂的时代变革中,我们的班级管理运作机制是否能有相呼应的提升呢?我们是否能提出创建“学习型班级”的构想呢?

1999年,我开始研究在学校里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可能性,并于2000年提出“建设学习型班级,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课题设想。主要目的是为了构建适应学习型社会的班级管理运作机制、寻觅学生自主管理的理论支持、探究班级与学生持续发展的空间。现今的学生自主管理已不只是管理范畴的问题了,它已成为培养新世纪所需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知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国家的繁荣和人类的未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那些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学生自主管理就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核心的管理机制。同时,现代社会的科学知识高速发展、信息技术快速膨胀,让我们意识到“以高新技术和先进理念更新和改造旧的教育手段”已迫在眉睫,实现教育领先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为重要。

我课题组成员在“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的指引下开始接触彼得·圣吉的“学习型组织”理论,并在阶段性实验后,一致认为在学校里完全可以实施“学习型班级”形式的学生自主管理。“学习型组织”是由当代管理大师,美国麻省理工史隆学院彼得-圣吉博士通过穷十年之心力而研究、提炼、总结推出的一套完整的操作型很强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型管理方法,这种方式的企业管理培训之风即从美国辐射全球,顺应知识经济发展的权威指南,被国际企业界誉为“朝向二十一世纪的管理圣经”。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是一种宏观的管理理论,适用于各种组织。新加坡用它指导政府管理;日本大阪府用它指导城市管理;微软公司用它指导企业管理。

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是国际共创的、共识的现代管理理论。

早在70年代初,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就明确提出了创建“学习型社会”的目标。学习型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趋势。我们知道,建立起一套适应于“学习型社会”的人生态度,最好的土壤便是“学校”。在这里学生的心智模式正处于一个“雕塑期”。在这一时期如果我们能够较好地帮助他们树立起一种积极健康,并适应现今社会高速发展要求的心智模式,无疑走上社会后他们将更具竞争力。在教学中贯彻“学习型组织”的做法,其实并非无人尝试,我国的同济大学就是运用这样的方法来管理指导学院工作的,并已初见成效。

如果将这种方法很好地运用到班级管理中去的话,就是我们“建设学习型班级”的思维实践了。简单地说,“学习型班级”是班级管理理念的创新、是班级持续发展的保障。传统的班级管理方法往往只看班级事物片面的局部和单个孤立的班务事件,静态地去分析事件的直接原因,并轻率地据此做出反应,追求并相信简单的因果关系,而忽略了探究事件背后的系统结构。这是因为在传统的班级管理方法中,学生自主参与的成分较少,本身就阻碍了学生的个人发展,也使班级无法发挥其成员的潜力。而“学习型班级”这一管理理念建立在学生全面参与的基础上,摒弃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观察方法,直逼本源,试图通过一套操作性很强的办法提升班级整体运作的“群体智力”。

二、概念的界定

1.学习型班级的定义学习型班级是指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善于获取、创造、提炼各方面有益知识,并以这些新知识、新见解、新理念为指导,不断修正自己行为、努力实现共同愿景的班级。在学习型班级中,同学们通过“坚持不懈的自我超越”、“细水长流的心智改善”、“持之以恒的愿景累积”、“长期有效的团队学习”和“逐步奠定的系统思考”,从而得以不断突破自己能力的上限,共同创造实现理想的良好环境和班级氛围,并能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以及不断一起领悟如何共同进行团队学习。学习型班级是把学习共享系统组合起来,并通过不断学习来完善自身运转系统的班级。它的学习不仅导致了知识、信念、措施的变化,还增强了班级的革新能力和成长能力。

2.学习型班级的内涵从学习型班级的定义,我们归纳出学习型班级三个层次的内涵:(1)班级管理自主化。(2)

班级运作咨询化。(3)班级系统开放化。

3.建设学习型班级的理由(1)为了适应时代的变革:“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城市——学习型城区——学习型班级”,这一响亮的号角已经吹响。(2)

为了班级及其成员获得持续创新的能力。(3)为了使班级成为一个有活力、能合作的学习团体。(4)

为了班级及其成员寻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5)为了使班级及其成员在未来的竞争中获取优势。4.学习型班级的特点(1)

学习型班级是一个不断进行知识积累的团体,集体的智慧具有无法估量的力量。(2)

学习型班级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是学生适应缤纷复杂的社会的必需品。(3)

学习型班级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创造,是为了知识的重新创造,也是为了自我的重新创造。(4)

学习型班级采取自主管理的模式,它使班级成为一个具有自我检测能力、自我调控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的组织。(5)

在学习型班级中,每位学生都有发展、成长或提升创新能力的空间。(6)

在学习型班级中,同学们把彼此当作学习伙伴,无论成绩高低,相互都可以自由地交流,彼此相互尊重和信任。因此,学习型班级是创设学习型人文校园环境的基础。(7)

在学习型班级中,形成一个大家共同的目标和共同的愿景。(8)系统思考是学习型班级理论和方法的核心。

5.学习型班级的行为(1)采取系统解决问题的方法。(2)努力实践新的方法。(3)从自己的经验和过去的历史中学习。(4)

从别人的经验和实践中学习。(5)

快速、有效地在整个班级中传播有意的知识。传播形式多样,如专题讲座(报告);学习小组(学习团队)间的交流;信息共享体系(学习型组织材料交流体系)。

6.学习型班级的评价 传统型班级 学习型班级班级文化 个人主义突出同学之间沟通不够班级管理权利过于集中封闭系统

集体主义浓厚同学之间相互合作、同化班级管理分工协作、效率高高度参与式开放系统班级价值观

个人价值观主要以学习成绩衡量学生的价值

集体价值观、集体责任感实现共同愿景、强调整体的重要性学生的自我实现融入到班级愿景之中班级生命力 生命周期短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

生命周期长较强的适应能力与应变能力 7.学习型班级的学习观(1)学习不仅是学习知识,更是学习运用知识的能力。(2)

学习就是提升创新的能力。(3)学习应着眼于未来情景,着眼于班级学习,着眼于团队精神。(4)

学习的过程也是心灵互动的过程。(5)学习是要活出生命的意义,是每个人全面的终身的成长。(6)

个人要学习应变,团体更应学习应变。

8.学习型班级的管理者在学习型班级中,管理人员要有新的作用。学习型班级的管理者有着不少任务,这些任务是由他们对情况的看法而产生的。这些任务的完成,需要正确的分析,必须与愿景和需要相适应。在学习型班级中,管理者是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班委与团支部等机构)。他们负责建立学习型班级,能够让其他人具备了解复杂性、厘清愿景和改善共同心智模式的能力。

三、实施的过程

学习型班级从班级素质的各个环节对传统型班级进行质的改造,使得在这个班级里的学生具备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奋斗精神和科学精神。学习型班级应具有可以使班级成员振奋的、远大的共同愿景,应具备与整体功能相适应的规则与措施,从而充分发挥生命的潜能,创造更大的价值。建设学习型班级应根据以下几个步骤逐步展开:(1)

分析建设学习型班级的障碍。(2)鼓励自我超越,构建主动性成长机制。(3)

建立共同愿景,创设动态微调式的班级发展方向。(4)指导团队学习,构建信息共享网络。(5)

改善心智模式,创设充满人文气息的班级环境。(6)提倡系统思考,转变管理者的角色与行为。

1.建设学习型班级应克服以下几个障碍:(1)

局限思考:长久以来,我们的学生都有固守本职的观念。这种观念如此牢固使许多学生认为自己对于班级整体只有很小或毫无影响力,他们往往对自己的学习、工作的责任局限于小范围内,他们便不会对因所有学生的行为互动而产生的结果产生责任感,这非常不利于学生“主动参与”、“与他人合作”的能力的培养。(2)

归罪于外:许多学生往往看不见自身行为的延时影响效应。当有些行为的影响回过头来伤害到自己时,他们还认为这些新问题是由外因引起的,而且他们不仅限于指责班内的同学,甚至还会指责班级以外的因素。这样肯定不利于“反思的意识和习惯”的养成。(3)

注于个别事件:部分学生养成专注于事件的习惯来处理周围的问题,而且对每一个事件,都认为有明显的原因。然而,在现代学校的班级中,学生或班级成功的主要威胁并非出自突发的事件,而是由缓慢、渐进、无法察觉的过程所形成。例如成绩的下滑、环境卫生的下降、课堂纪律的混乱等等,都是缓慢形成的。如果人们的思考充斥着短期事件,那么创造性的学习在一个班级中便难以持续;如果我们专注于个别事件,最多只能在事件发生之前加以预测,做出最佳的反应,而仍然无法学会如何创造,更不用谈如何使学生培养起“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4)

经验学习的错觉:直接的经验是我们强有力的学习方法。对于班级来说,能够从过去或者别人的经验中学习,当然是最好的。但对于许多对未来有重要影响的决定,我们却无从学习。例如,形成新的班委作为领导核心,班级学习氛围的形成,都需要一段时间的观察和实践。如果硬要套用别人的经验,那么就可能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2.鼓励自我超越,构建主动性成长机制,是建设学习型班级的核心目标。激发班级成员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发展的能力,鼓励同学们不断地超越自我,是建设学习型班级的核心目标。自我超越以磨练个人才能为基础,以精神的成长为发展方向。自我超越的意义在于以创造的现实来面对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并在此创造的基础上,将自己融入整个班集体中。自我超越是班级整体价值观形成、班级成员对班级目标认可、提高班级的学习能力的基础。自我超越的特征:(1)

不断地自我加压、自我完善;(2)清晰的个人愿景;(3)正视现实;(4)坚定的信念。自我超越的障碍:(1)

自我超越无法量化,让许多学生无法感觉其强大的力量;(2)信念不够强烈的学生,往往由于挫折而对自我超越失去信心;(3)

现实状况良好的学生往往对自我超越排斥。如何实现自我超越:(1)建立个人愿景与分析现实情况是实现自我超越的前提;(2)

愿景与现状的差距是创造性张力的来源;(3)保持创造性张力是实现自我超越的核心手段;保持创造性张力的方法:(1)

对个人愿景的坚定不移;(2)认清愿景带来的压力,克服情绪的紧张;(3)不断地培养毅力和耐性,付出的努力必有收获;(4)

具体分析现实情况,把困难当作挑战;(5)转变对失败的看法,失败只是实践反馈的情况之一。自我超越与学习型班级的关系:(1)

学习型班级必须以学生个人为起点。任何班级都是由学生个人组成的,班级素质的提高必须以学生个人素质的提高作为前提和基础。(2)

没有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班级学习能力就无从提高,当然也就不可能形成学习型班级。(3)

自我超越是学习型班级生命力的源泉。班级的活力来源是“学生”,如果学生本身未被充分激励去挑战成长目标,当然就不会成就班级的成长。

学习型班级如何培养自我超越(1)

班级不要企图设计一套强迫性的学生成长计划。这些计划可能是善意的,但会妨碍班级里学生个人自我超越的发展。因为强迫性的计划与自我选择相冲突。学习型班级应该让班级成员自行设计个人成长计划,然后再具体实施。(2)

管理者应营造一种增强自我超越的班级氛围。3.

建立共同愿景,创设动态微调式的班级发展方向,是建设学习型班级的必要条件。学校的发展离不开班级的发展。而一个好的班级必须有明确的发展目标,这一目标不应仅仅停留在个别人头脑里,必须将它转化为班级全体成员的共识,那就是共同愿景的建立。学习型班级的共同愿景是班级成员所共同持有的意想或景象,是在学生心中一股令人深受感召的力量。共同愿景创造出众人是一体的感觉,并遍布到班级全面的活动中,而使各种不同的活动融会起来。个人愿景是建立共同愿景的基础,个人只有不断地自我超越,建立起个人愿景,共同愿景才会在班级内形成。共同愿景并不是个人愿景的简单相加,个人愿景的力量源自一个人对自身愿景的深度关切,而共同愿景则来自于班级中各成员的共同关切。建立共同愿景的理由(1)

共同愿景令人欢欣鼓舞,它使班级跳出庸俗,产生火花,它孕育了无限的创造力。(2)

共同愿景可以改变成员与班级之间的关系,极强的主人翁意识充斥着班级。(3)

共同愿景能够自然而然地激发出勇气,这勇气会令班级的每位成员无畏于任何困难。(4)

共同愿景能使学生们同心协力、全心奉献、目标一致地为一项重要的任务努力。(5)

共同愿景帮助学生改变“接受性学习”为“创造性学习”。(6)共同愿景构建一个较高的目标,以激发新的思考与行动方式。(7)

没有共同愿景就不会有学习型班级。(8)

共同愿景是一个方向舵,它能够使班级发展的过程或个人的学习过程在遭遇混乱或阻力时,继续遵循正确的路径前进。共同愿景的要素、内容、特点和意义(1)共同愿景的要素愿景:我们想要的未来图象。愿景是你想要创造的未来的图象,而且你必须用现在的情况来描述,就好象发生在目前一样。这样的愿景才会真实,而不是海市蜃楼。价值观:我们如何到达我们的目的地。价值观描述在追求愿景的过程中我们的日常运作方式。指导我们行为的价值观一般包括:我们要如何对待彼此、如何对待自我的持续发展,以及我们应遵守和跨越的规范。当班级在建立愿景的过程中,把价值观视为核心,那么价值观就会成为帮助学生迈向愿景的行为指南。目的和使命:学习型班级存在的理由。学习型班级的成员要在这里共同完成任务,虽然很难真正地达到班级的最上层目标,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会实现许多愿景。目标:我们期望在短期内达到的里程碑。所有的共同愿景都不只是广阔的愿景而已,而是具体可行的目标,通常是指我们为了实现愿景而必须克服的障碍。(2)共同愿景的内容班级存在的使命或班级目标:对班级使命的正确理解是构造班级发展规则和建立共同愿景的前提。班级存在的使命涉及班级的价值观,不同的班级可能会做出完全不同的回答,对于学习型班级来说,班级的存在在于班级成员个人自我的实现。班级未来发展的规划:共同愿景是班级要创造的未来的图象,可分为长远目标——“愿景宣言”,它指出我们发展的方向;近期目标——“具体可行的目标”。无论远期目标还是近期目标,未来的图象越丰富,就越容易产生对班级成员的吸引。班级达到目标的手段:内部关系的处理方法;外部交流的常规途径;所有行为应符合班级价值观。(4)

共同愿景的特点:共同持有的;发自内心的;无限创造的。(5)

共同愿景的意义:提升班级的凝聚力;增强的班级驱动力;孕育班级的创造力。愿景宣言学习型班级的愿景宣言,也被称为班级宗旨、班级理念等。愿景宣言产生于班级的共同愿景。愿景宣言包含了三个关键性的问题:追寻什么?为何追寻?如何追寻?愿景宣言与共同愿景内涵是一一对应的,“追寻什么”是要回答班级发展规划的问题;“为何追寻”是要回答班级使命的问题;“如何追寻”则是回答实现目标的手段的问题。建立共同愿景的方法(1)

鼓励个人愿景,平等对待每位学生,彼此尊重。(2)塑造班级整体形象。(3)体现班级团体的意志。(4)

寻求相互理解、休戚与共的合作氛围。(5)学会聆听,以团体学习(或团队学习)为基本形式。(6)

多用鼓励,少用惩罚。个人与共同愿景(1)

个人对共同愿景的态度冷漠:对共同愿景既不关心也不反对,既不支持也不反对,到点上学到点放学回家,而且总是在期盼着放学的到来。不遵从:看不到愿景的好处,也不愿做被期待做的事情,无论你怎么说给他(她)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他(她)就是不听你的。勉强遵从:未看到愿景的好处,但是也不想给大家留下不好的印象,不得不做刚好期望的事,但也会让人感觉到他(她)不是真正愿意做。适度遵从:大体上看到了愿景的好处,做所有被期望做的事,但仅仅事如此而已。可以说是一个“不错的战士”。真正遵从:看到了愿景的好处,能去做所有被期望做的事情或做得更多,并能遵从各种明文规定。投入:衷心向往共同愿景,并愿意在“精神的法则”内做任何事情,以实现共同愿景,每个班级都有许多学生参加邓小平理论学习小组,他们的觉悟往往高于其他同学。奉献:衷心向往共同愿景,并愿意创造或改变任何必要的“法则”,全心全意来实现踏,每个班级也有部分学生参加党课学习小组,他们的理论与实践能力已高于其他同学。

(2)

个人应融入共同愿景奉献意识:学习型班级要求班级成员有奉献意识,时刻提醒自己要为班级的共同愿景服务,真正做到投入或奉献。融入班级理念:学习型班级必须把班级的三项基本理念(我们为什么存在;我们想要创造什么;我们怎样创造)合而为一。作为班级成员上下全体的信仰,引导班级向前运作。如果愿景与学生每日信守的价值观不一致,不仅无法激发真正的热忱,反而可能因挫折、失望而对愿景采取嘲讽的态度。忧虑与希望:激励班级的力量。潜在的忧虑激发了负面愿景,它能使班级在短期内产生超乎寻常的变化,然而同时又限制了班级的发展;希望则不同,它推动了班级的正面愿景,是班级成为持续学习与成长的源泉。因此,班级必须发展正面愿景作为共同愿景。了解现状,分析事实:对于学习型班级来说,光有共同愿景是不够的,它还不足以创造有效的创造性张力。要保持创造性张力,我们必须了解现状、分析事实,毫不隐瞒地指出差距,让所有班级成员得以看清。从遵从开始:如果我们一开始就要求同学们投入或奉献,往往效果甚微,因为学生们比较习惯于遵从。所以,一开始我们不妨开诚布公地表明需要遵从,然后再慢慢引导到投入与奉献。

4.指导团队学习,构建信息共享网络,是建设学习型班级的关键环节。团队学习是发展团队成员整体搭配与实现共同目标能力的过程。团队学习主要指团队内部的协调、内部的讨论和内部的研究,以达到班级内部的知识扩散和共同愿景的建立。只有团队培育了共同愿景,班级成员之间才能达到有效的学习。团队学习也是建立在“自我超越”之上的,因为有才能的团队是由有才能的个人组成的。在建立学习型班级的过程中,团队学习是最基本的形式。改善心智模式、发展共同愿景、进行系统思考,以及在班级中超越自我,都必须通过团队学习来达到。团队学习可以大大提高班级的整体素质,提升班级的价值观。

团队学习基本原理(1)当需要深思复杂的议题时,团队必须学习如何获取高于个人智力的团队智力。(2)

团队学习需要既具有创造性而又协调一致的行动。(3)团队学习不可忽视团队成员在团队中所扮演的角色与影响。(4)

团队学习并不抹杀学生个人的创造力,相反是要不断地激发个人能量(5)

团队学习通过共享信息、知识和精神模式形成,并建立在过去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团队学习的方法(1)

系统解决问题法:团队利用科学的方法收集素材,系统地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把握不同因素之间的联系,并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2)

经验教训反思法:团队成员应该从自己以往的失败和成功中学习,因为自己对自己的经历最为了解。(3)

拿来主义吸收法:团队外部存在着更多、更丰富的知识。通过向别人的学习,不仅可以减少我们自己学习的时间,也可以扩充我们的知识量。(4)

共享体系传递法:学习型班级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开放、自由的班级文化氛围。促进知识传播的具体操作方法有建立学习联络网、建立知识共享体系等等。

5.改善心智模式,创设充满人文气息的班级环境,是建设学习型班级的根本追求。心智模式存在于人们的潜意识中,是每个人的心灵地图,决定了人们对周围世界的认知。班级的心智模式班级是由学生个体构成的。学生的心智模式就是班级的心智模式的基础。但班级的心智模式并非学生心智模式的简单累加,因为学生心智模式之间往往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班级的心智模式作为整体的心智模式由管理层的心智模式所决定,但也是建筑在班级成员的心智模式的基础上的。改善班级的心智模式,对于班级决策、班级凝聚力和学习力具有重要的影响。心智模式决定了班级的决策班级的绩效主要取决于班级的决策。决策的客观依据是班级环境的各项因素,如社会教育方面的总体情况、学校工作规划的变革、年级里竞争的变化形式、学生的心理趋向等等。对于同样的客观因素,由于管理层主观因素不同而给予不同的解释,并由此产生不同的决策。所以决策的根本因素就是管理层的心智模式。改善心智模式有助于提升班级凝聚力传统型班级的信条是管理、组织与控制。学习型班级的信条则是愿景、价值观与心智模式。健康的班级将是一个能够以整体的方式,把学生汇集起来,为现在所面对的任何状况,发展出最完善的心智模式的班级。如果班级心智模式不完善,班级成员会觉得他个人的愿景比班级的共同愿景更为重要,或者他们可能会觉得班级管理层对他们有成见,有意给他们安排他们所不愿意做的班级工作或承担的班级职责。如果这种心智模式不加以改变的话,或许这部分学生的唯一出路就是孤立于班级之外。于是,共同愿景也就无法建立,班级的凝聚力也将不复存在。改善个人的心智模式(1)学习型班级的学生必须经常检视自己的心智模式。心智模式实际上是隐藏在运作行为背后的假设。所以,心智模式的问题不在于它的对或错,而在于不了解它是一种简化了的假设,以及由于它常隐藏在人们的心中而不易察觉与检视。(2)开发新的观念并不困难,难的是从旧的观念中跳出来。学习型班级的学生必须学会各种改善心智模式的技巧,这样才能突出旧的观念,旧的思维模式。技巧之一:反思反思主要是指对个人思考过程的仔细考察,或者说用“放慢思考过程”的方法,来使我们可以由此发现自己的结论是如何形成的,以及我们的心智模式如何影响我们的行动。技巧之二:探询探询的技巧则涉及如何跟别人进行面对面的讨论,如何通过相互之间对隐含的心智模式的发掘,来深入地探究我们的思维形式。改善班级的心智模式与改变个人的心智模式一样,要完善班级的心智模式,首先必须认识它,认知班级中成员之间的关系、班级对成功的看法,对前景的规划等各个方面;然后根据这些方面的不足制定具体的修正方法,予以完善。培养一套核心的班级价值观要克服班级内深层次的病根,我们必须找出一套以实际贡献、系统开放和权力均衡为核心的班级价值观。在学习型班级中,实际贡献是指在班级决策时,要以班级的最高利益为依据,系统开放被视为克服班级运作中学生不愿把真正的想法说出来的毛病的有效方法,而权力均衡则是一个相互探询的过程。建立学习型班级的未来情景规划未来情景规划就是划分出比较确定的因素和不确定的因素,从而构想出可能的未来情景,以帮助大家思考未来,从而进一步改善班级的心智模式,使其不拘泥于现状。

6.提倡系统思考,转变管理者的角色与行为,是建设学习型班级的根本保障。系统思考就是要以系统的整体观念来考虑问题。系统思考可以使我们纵观全局、掌握重点。系统思考的关键在于看出问题的“杠杆点”,亦即可以引起结构发生重要而持久改善的点,一旦找到最佳的杠杆点,便能以小而专注的运动,创造最大的力量。学习型班级为什么要系统思考(1)

没有远虑必有近忧:班级的某些现行行为与规则往往具有短视效应或会带来滞延恶果。(2)

欲速则不达:我们都希望自己的班级能更快地成长,然而所有自然形成的系统都有其成长的最适当的速度。过快的速度常常会使班级垮掉。学习型班级的系统思考模式(1)

学习型班级与成长上限任何一个班级都会经历一个成长的过程。在很多情况下,班级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成长之后,往往会受到某种或某些因素的限制,进入了“瓶颈期”。传统型班级在遇到成长的上限时,往往会更努力地去推进班级的成长,但经常是徒劳无功。而学习型班级通过系统思考来改善抑制成长的因素,从而继续发挥成长因素的作用。(2)

学习型班级与舍本逐末所谓舍本逐末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或者说治标不治本。传统型班级的许多管理方式只能暂时缓和问题,根本无法彻底解决问题。鉴于传统型班级的管理体系,使其往往只对“立竿见影”的方法感兴趣。所以,学习型班级的系统思考正是对付“舍本逐末”的一剂良药。(3)

学习型班级与恶性竞争学生与学生的竞争、班级与班级的竞争往往有利于提高效率。发生在传统型班级中的恶性竞争必然会造成“合作体系”的崩溃。而学习型班级的竞争是友好的、良性的、向上的竞争。学校内是避免不了竞争的,而学习型班级通过系统思考引导班级成员齐心协力共同克服恶性竞争。(4)

学习型班级与目标侵蚀班级的根本目标往往与实际状况之间存在差距,传统型班级的学生们为了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经常降低目标,这便是“目标侵蚀”。而学习型班级在系统思考的基础上,始终坚持原目标、标准、或愿景,不停地鼓励班级成员,让大家看到达到根本目标后的美好景象。(5)

学习型班级与饮鸩止渴传统型班级往往依赖于短期对策,陷入了难以自拔的“陷阱”,这便是“饮鸩止渴”。短期对策的后遗症就是对班级运作系统产生了强大的破坏力,从而使根本对策都失去了效力。而学习型班级通过系统思考将眼光凝聚在长期焦点上,力求完全屏除那种会带来后遗症的短期对策,而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根本策略。班级的管理者在学习型班级的建设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发挥怎么样的作用呢?班级管理者不能简单地靠传统制度加控制的手段,他们所承担的角色和任务已发生了变化。管理者不是只关心正确做事,更要关注如何利用系统思考做正确的事。管理者向多重角色转变,是管理者也是服务者,是组织者也是协调者,是领导者也是执行者。(明天待续)

构建学习型班级的实践与思考(中)

日期:2004-1-7 作者:上海虹口高级中学“创建学习型班级”课题组[来源:班主任网]

四、实践与思考

面对知识经济的国民教育不仅要为保证国家的竞争力培养出世界一流的专门人才,还要开发适应国家梯次配置需要的人力资源,更要担负起全面提高国民整体的科学文化素质,造就高素质的劳动大军的重任,因此教育的责任和使命将空前重大。进入90年代,上海市虹口中学在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的探索过程中,倡导“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三学会”教育,积极开展人格教育,提出“品行修炼品格,人格造就人才”的人格教育思想,班级的管理机制已逐步进入了学习型班级的时代!

学习型班级具有持续的核心竞争力,是未来成功班级的模式。学习型班级是具有开创性学习的班级,是更注重人文环境的班级。学习型班级是勇于自我批判、善于革新创造的班级,是创造性的班级。学习型班级是自主管理、无为而治的班级。

我课题组成员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一系列有关“学习型组织”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以下文章反映了我课题组成员多年来的实践与思考,仅供参考。

第一篇 如何在班集体中创建学习型组织 李 骏(04届高二8班班主任)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古语有之,这里强调的是成功背后强大智囊团的支持,这力量来自哪儿呢?来自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协作以及智慧的碰撞。在传统的教育变革成为素质教育的今天,这些能力越来越被强调。

学生来学校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学习,传统教育中学生是知识的习得者,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这样的方式能在有限的教学课时内高效率地让学生吸收知识,然而传统的一个教学班每班五十个人左右,每节课只有教师一人承担知识的传授工作,课时有限,让学生充分表达的时间真是少之甚少,一旦提到在有限课时内充分发挥每个学生自身特长,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能力,就成了传统教育的瓶颈问题了,然而这恰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这里包括的有口头表达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等等。如何培养这些能力成为当前教育者工作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如果能进行研究性学习指引下的学习型组织,就能充分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能力,这样就迎刃而解了传统教育中的瓶颈,更达到了一举多能的效果——培养了学生与他人的交往能力,与他人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都是学生们走向社会必须具备的素质。

对于班集体建设而言,传统的教学班虽然有许多班干部承担各项工作,使得整个集体的活动能有条不紊地进行,但是这样只是培养了部分成绩优良或者有一定管理能力学生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对于其他表现平平的同学而言,容易得不到培养的机会,一个班级可能有强大的组织核心,但这批同学可能不被带动起来,长此以往,容易形成各自为政的现象,必将使整个班级人心涣散,使一个班级成为一盘散沙。

班集体建设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教育学生、塑造学生、锻炼学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有师生双方的参与,只有让学生亲自参与,才能使他们受到教育。高二(8)班在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活动中,经过以下两个环节:

一、引导学生参与班集体的建设 要给学生明确的参与目标

目标具有导向功能。班集体的奋斗目标,在班集体的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使班集体的目标变成为学生明确的参与目标呢?其实人在从事某项工作或进行某一活动时,都有一种参与意识,都希望自己拥有一定的发言权和自主权,而不是一台供人操纵的机器。学生在心理上有独立、自主、主动参与的要求。他们的这种需要若能得到满足,他们就会对由老师组织的教育活动产生积极的情感,进而在行动上采取合作的态度,反之,则会产生消极和不合作的态度。所以在制订班集体目标时,老师要让每一位同学参与,即广泛听取每一位同学的意见与建议,经全班同学集体制订。这样才能获得学生的心理认同,从而有利于内化成他们追求的目标。制订班级其他规章制度,同样也要有学生参与,让他们感到这是他们自己的事,他们是制订者也是执行者、维护者。这样,他们才会以积极的态度去执行。

要给学生提供可行的参与形式

参与意识的培养需要有一系列的实实在在又符合学生实际能力的参与形式。让每一位同学都有参与班级事务的机会,让他们在设计班级活动,维护班级秩序,处理班级事件中体验到自己对班集体的一份责任感与义务感。这样,在培养其管理能力的同时,促进同学之间的互助互爱,互相关心,增强彼此间的理解和信任,进而也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要给学生更多的参与机会

班主任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参与机会,使良好的参与习惯成为学生的一种素质。所以班主任要善于在日常生活中抓住时机,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参与机会。同学们就会以极大的热情人人想办法出主意,分工合作„„样样有人干,人人有事做。学生在参与中创造一个团结向上、朝气蓬勃的班级集体。

在一个班级内无论是进行学习还是班集体建设,进行小范围的学习型组织都是必要而可行的方式,在小组范围内让学生有更多的参与机会,展示自己才能,提高自身的素质。

二、在班集体中开展学习型组织的活动 何谓学习型组织? 1990年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彼得·圣吉(Peter Senge)出版了《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掀起了组织学习和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热潮。美国的AT&T、福特汽车(Ford)、通用电气(GeneralElectronic)、摩托罗拉(Motorola)、科宁(Corning)、联邦快递(Federal Express)、欧洲的赛恩斯钢铁、罗福(Rover)、ABB等都正在积极创建学习型组织。那么什么是学习型组织呢?

所谓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组织成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这种组织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具有高于个人绩效总和的综合绩效。

在班级的学习型组织中,可以进行各项活动,包括日常学习讨论,也可以进行小组建设,小组之间进行相互竞争,从而提高小组的向心力、运行的机制、小组成员的总体平均能力,小组成员个体能力,建立适合于学生自主意识发展的环境、氛围,进而使整个班级整体学习能力、班集体凝聚力得到质的飞跃。

学习型组织的开展

1、组织假设、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观与有效教学策略,在增加学生的交往,促进学生社会技能与情感的发展及有效学习方面,有显著优势。将集体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有机结合,在教学过程社会化,教学动力产生机制和课堂教学交往上,将突破原有教学形式的束缚。

2、组织研究问题、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和与策略的讨论,建立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导向与程序结构;加强学生合作交往意识及小组合作技能的培养。

3、小组实际操作、各小组保持均衡,在学习成绩、表达能力等方面,各小组应大体相等;男生女生混编;统一小组男女生数应大体相等,在自愿为主,适当调整的基础上,每个小组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学生参与小组尽量尊敬学生意见,并动态的进行调配,即在小组确定以后,不能一成不变,一学期可变动两次,偶尔变更合作学习伙伴,这样可有利于拓展学生交往的范围。不仅增强了新鲜感,提高了兴趣,还有利于扩大学生交往空间,便于学生从不同合作伙伴那里学到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4、小组人数、小组规模为五至七人,这样组内汇集的知识信息经验量可相对大一些,但并非越大越好,因为人数一多,学生就会丧失了充分发表见解的机会。

5、小组长、小组长为小组活动的组织者、小组人与人关系的调配者、小组的核心,一个小组学习的成败,往往与组长有很大的关系,一般组长的选择尊重学生的意愿,但小组长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为锻炼小组每一个人的管理意识,小组长一般一个月变换一次,小组成员因轮流承担。

6、座位 小组活动时可将座位调整成长方形排列,这样有利于小组每个成员充分发表意见。

学习型组织活动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发展”

1、活动方式的基本流程是:

发现问题——独立自学——小组交流——确定目标——集中训练——评议小结

2、基本流程解说 a、发现问题 小组活动的第一步是进一步巩固知识,补足漏洞,对于小组成员共同的问题记录在案,留为课外作业。这一环节扫除了小组成员共同的障碍,并记录了学习所悟、所疑、所得,发现了问题。b、独立自学 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小组成员各自到图书馆、上网查找资料,运用不同的辅助工具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独立思考问题。

c、小组交流

在独立自学的小组交流的程序和内容:①小组成员依次汇报自学所得:学到的知识,弄懂的问题,总结出的读书方法;②组内质疑、辩论,讨论适时可行的方法及方案;③讨论合作,尝试释疑;④归纳总结最佳解决方法及方案,记录在案;⑤依据已解决的问题,深入下去,依次提出本组解决不了的问题;⑥与其他组进行交流,看是否能进一步解决新问题。小组学习由组长主持,人人要动口、动脑、动手,个个要贡献自学成果。人人既当学生又当老师,互帮互助,合作发展。提供足够的时间,保证每位同学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满足他们自学有所得后的表现欲。充分发挥小集体协作互助的功能,使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得以发展。小组交流时,组员要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d、确定目标 在小组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确定下一步学习的目标,要适合目前学习方式、状态,以使问题继续得以深入研究。

e、集中训练 根据解决的问题及确定的学习目标,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查找一两个综合性、整体性、训练性强的问题,集中讨论,深入理解。也可以进行组织训练。

根据即定的学习目标集中训练,可先个体思考、练习,再在小组内交流提高,合作完成,然后全班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汇报竞赛,可要求每小组推荐进步最大的同学参加组间竞赛。这一竞赛促使全班每位同学使出“浑身解数”帮助本组水平较差的同学。也可先每人思考,自己训练,再在小组内交流,组长综合大家的意见,代表全组参加组间竞赛。

f、评议小结 集中训练之中要组织学生自评和他评,之后要组织学生回忆学习过程,总结学习收获,归纳学习方法。

3、应遵循的原则

a、实践性原则

个体充分独立自学是这一教学模式的主体活动。

b、全体性原则

要求每个人都要实实在在地参与小组活动全过程。

c、民主性原则

交流讨论中可以争论,可以保留自己观点。确定目标过程中,练什么,怎么练,学生有参与决定权。

d、灵活性原则

教师要密切关注学情,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随机灵活地进行组织和调控,不能追求教学步骤的完整性、严密性,而牺牲学生自由发展的时空。在组织集中训练可以借助不同学科特点借助不同展示方式,如做题比赛、演讲、文艺活动、墙报、辩论赛等等。

e、竞赛机制 小组内、小组间展开竞赛。看哪一小组讨论交流的成果最多最好。

4、小组活动的培训

在开放自由民主的氛围下,小组活动也要有一定的“序”和“要求”。要求组织者要有条理。听别人发言要专心,要边听边想,批判性地吸收,听后可补充和争辩。教师对小组长要进行相关培训,使其能高效地组织好小组活动,调动每位学生的积极性。

5、教师如何发挥指导作用

在独立自学前,教师要导之以趣;小组交流中,教师既要全面巡视,了解学情,当好顾问,又要“知而不言,言而不尽”,引导学生自己来当好裁判作出评定,还要深入到几个小组参与讨论,导思,导法,对中下生加以辅导;集中训练时,加以指导;“巩固运用”一环节,加以引导,做好向导。

6、成效 a、真正实现了教为学服务,较好地处理了主导、主体关系。教学针对性、实效性增强。

b、保证学生有充分的个体读书实践时空,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c、小组讨论、集体交流扩大了信息来源渠道,增强个体之间,群体之间的交流,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多向互动,合作发展。

d、在自由和谐,紧张而又愉快的小组活动中,学生注意力集中、积极性增强。

e、有利于学生听力、表达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交往能力、合作能力的提高,和集体荣誉感的形成。

“自主学习,合作发展”的教学模式,使教师由独奏变为伴奏,使学生由配角变为主角。

上述讨论的是在班级内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的方式,如何在班级内长时间贯彻、活动,需要师生共同的配合。其实学生们都是智慧的集合体,学生要善于向教师学习,更需要向自身学习,挖掘自身的学习潜能。然而更需要说明的是学习型组织与传统的团队学习有一些区别,区别就在于学习是学习型组织的最主要职能,在小组范围内活动的开展可不局限于课堂知识,可拓展到班级组织的的方方面面,最主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学习的规律和步骤,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活力、无穷无尽的潜能,达到学习的最终目的。

第二篇 学习型组织在班级中的初步构建 姚 婕(04届高二11班班主任)

“学习型组织”是由当代管理大师,美国麻省理工史隆学院彼得-圣吉博士通过穷十年之心力而研究、提炼、总结推出的一套完整的操作型很强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型管理方法,这种方式的企业管理培训之风即从美国辐射全球,顺应知识经济发展的权威指南,被国际企业界誉为“朝向二十一世纪的管理圣经”。

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是一种宏观的管理理论,适用于各种组织。新加坡用它指导政府管理;日本大阪府用它指导城市管理;微软公司用它指导企业管理。

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是国际共创的、共识的现代管理理论。早在70年代初,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就明确提出了创建“学习型社会”的目标。而作为一个教育者的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要真正建立一个“学习型社会”到底应该从什么地方入手才识最有效、最彻底的?答案就是——改变人们对学习的传统思维模式。

然而,要改变这种传统的思维模式,建立起一套适应于“学习型社会”的生活态度,最好的土壤便是“学校”。在这里学生的心智模式正处于一个“雕塑期”。在这一时期如果我们能够较好地帮助他们树立起一种积极健康,并适应现今社会高速发展要求的心智模式,无疑走上社会后他们将更具竞争力。

在教学中贯彻“学习型组织”的做法,其实并非无人尝试,我国的同济大学就是运用这样的方法来管理指导学院工作的,并已初见成效。而在我看来,如果将这种方法很好地利用到班级管理中去的话,其操作性将更强。

首先,“学习型组织”的第一步便是要“自我超越”。“自我超越”的修炼是学习不断认识并加深个人的真正愿望,集中精力,培养耐心,并客观地观察现实。它是学习型组织的精神基础。精熟“自我超越”的人,能够不断实现他们内心深入最想实现的愿望,他们对生命的态度就如同艺术家对艺术作品一般全心投入、不断创造和超越,是一种真正的终身“学习”。组织整体对于学习的意愿与能力,基于各成员对于学习的意愿与能力。所以,在组织整体确立之前,就应该明确个人潜在学习的意愿,并以此作为划分群体的重要依据,以此来保证个人与“学习型组织”的意愿一致。在“学习型组织”成立之初,可以以学科作为划分的参考,以供学生选择,初步形成“学习型小组”。

第二步,是在“自我超越”之后,逐步改善“学习型组织(小组)”的心智模式。“心智模式”是根深蒂固于心中,影响我们如何了解这个世界,以及如何采取行动的许多假设、成见,或图像、印象。我们通常不易罕觉自己的心智模式以及它对学习生活及其他行为的影响。例如:对于刻苦努力、悉心钻研的学习态度认为是“死读书”;对于能相对较轻松就能获取理想成绩的人,就认为是天生聪明,等等。如果我们无法确立一个正确、健康、积极的心智模式来对待学习生活的话,这将成为“学习型组织”进一步开展、获得实质性成效的一大障碍。

确立“学习型组织”的第三步就是建立起各成员间的共同愿景。这一环节其实就是“自我超越”这一步更深层次的提升。在个人学习意愿的共同交集中进行整合,提炼属于团体的,更高更美好的愿景理念。如果有一项理念,长时期一直能在一个组织中鼓舞人心,那就是拥有了一种能够凝聚并坚持实现共同愿望的能力。一个缺少目标、价值观与使命的组织,必定难成大器。有了衷心渴望实现的目标,大家会努力学习,追求卓越,不是因为他们被要求这样做,而是因为衷心想要如此。

第五步,团队学习。学校教育形式上提供了团队学习的基础,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学习在绝大多数学生和家长看来还是相当个人的事,团队学习会互相干扰、降低学习效率。其实不然,在团队学习中,集体的智商远高于个人的智商,科学的整体搭配会极高地提升个人学习行为能力。学生不仅需要学会知识,还要学会新的人际关系能力。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必须学会和其他的学生一起同心协力地学习。当团队真正在学习的时候,不仅团队整体产生出色的成果,个别学生成长的速度也比其他的学习方式为快。所以,在初步建立“学习型组织”时,适当的激励机制也是有一定必要的。

最后一步便是较高要求的“系统思考”了。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会有很多的环节,也会有一些不在意料之内的状况出现。“学习型小组”就必须在共同愿景的基础上,将每一个环节置于整个系统中进行思考与应对,而非独立成一个个孤立的步骤。“学习型组织”应该改变传统学习观念,树立起“不是要学生学习,而是要在学习中培养人才”的理念。

综上所述,学习型组织在班级中的构建就是要建立起新的学习模式,重视开发系统思考能力,帮助学生和教师更全面地分析学习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因素和状况,促进学习效率。学习型组织所强调的是组织学习,把个人的学习发展和团队组织的学习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有了统一的目标和共同意愿,又有系统的教育和学习体制,其总体效果将会大大超过个人学习的效果。学习型组织根据日常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展开学习讨论,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由上及下领导式的灌输,知识经验的共享能对每个成员产生更为积极的效果。

第三篇 如何在高一起点班建立共同愿景 李 骏(06届高一10班班主任)一

“共同愿景”是指组织中人们共同愿望的景象。它要求组织的全体成员拥有一个中心的共有的目标、价值观与使命感,把大家凝聚在一起,为实现大家衷心渴望实现的目标,而主动地去认真努力学习、追求卓越。

暑假中我即将接手新一届的高一起点班,我的工作也已跨入了第三个年头,3年要站稳讲台。面对着3尺讲台,我不禁问自己,第三年担任班主任的我真能站稳讲台吗?总会想起第一年做班主任时的情形,那时的我对于工作具有满腔热情,我天天早来晚走,事无巨细,但班级管理的效益不高,是的,我还不能很好地了解如何才能形成真正的班集体、如何才能帮助学生更快地成长。面对我即将接手的新班级,我在想,如何能够从一开始就让全体学生确立共同的奋斗愿景是工作的重中之重。

对于一个班级而言,在缺少愿景的情况之下,充其量只会产生“适应性的学习”,甚至因为每个学生的目标和情况的不同而造成这样的结果:如果说将班级违反条例规定,影响上进的因素比喻成“火”的话,那么班主任成天就象是一位“救火员”,哪里有险灾隐情就往哪里扑,然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班级在发展道路上就会时不时形成一个火场,学习如何能顺畅的进行?如果在高一起点的时候,确立一个共同愿景会产生怎样的效果与作用呢?共同愿景就像是一个方向舵,一个班级班长、班主任是舵手,成员们共同努力,能够使学习过程在遭遇混乱或阻碍的时候,继续遵循正确的路径前进。何况高一新生来自不同的学校,习惯不同、基础不同、层次不同,那么共同愿景就能承担这样的任务:在高一刚刚开始的时候,让学生们通过共同愿景的建立,孕育无限的创造力,形成强大的驱动力,形成一种令人奋发向上的氛围,激发创立优秀班级的勇气,并达到个人愿景的实现。

共同愿景在一个班级中产生的力量是巨大的,它的作用至少有这几项:导向作用、凝聚作用、激励作用与规范作用。它让人勤奋地学习、勤奋地工作,拥有共同愿景,并共同努力,就是拥有了班级的未来。

好班级产生好氛围,好氛围激励学生共同向前发展,这就是一个学习型班级“共同愿景”的目标与指向。要做就做最好的!我们在暑假中确立了个人愿景和班级愿景。

个人愿景:成为一名优秀的高中生,高中三年后考入理想的大学; 班级愿景:创建一流的班级。

首先,在暑假中,我们策划与编写了“精英聚会,劲赴前程”的小册子,在暑假家访前发给学生,让学生与家长对我班未来的愿景与学生个人的愿景有所了解与思考,这本小册子分为早做大学梦、怎样做一名优秀的高中生、建设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有关个人潜能的开发问题、在高中阶段学习中经常会碰到的问题及做个快乐健康的人等章节,这也是进入高中之前的第一课。在家访过程中激励学生与家长朝自己的目标、班级的目标共同努力,并让家长了解到只有家长与老师经常保持密切的联系,才能步调一致、有的放矢地对待孩子成长过程中各种合理的需要,并施以有效的教育,使孩子在老师的教育中体会受教育的愉快。我们要做到相互信赖、相互信任。其次,每一位学生都在暑假中确立了“大学梦”,我们根据不同的大学愿景分了六个大学队,这样,六个小组愿景就形成了,以后通过到各所大学进行调查、学习与了解,在开学后的学习型组织中就能开展不同特色的活动。

我们还在军训及开学后的训练、活动、学习中不断地强调共同愿景及个人愿景的作用与价值。四 创建一流的班级、争做一流的学生:

军训中全班劳动一齐上,建设清洁的家园; 班级音乐会上成员们一露身手,这是我班文化建设上的一次重要的盛会;

运动场上啦啦队尽情呐喊,选手们为班级荣誉而冲刺; 这就是“共同愿景”产生的魅力!五 目前我班取得的一些成果:

自发举办了年级第一场音乐会; 校军训评比总分第一名; 校运会年级总分第三名; 连续五周获得年级卫生流动红旗;

目前暂列年级行为规范常规评比总分第一;

期中考试总分获得较好名次,在年级有两个提高班的前提下,其中语文名列第一,超过提高班;历史名列第三,化学、数学位居第四。六

我们还要在以后的班级建设中不断地以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实现班级工作中的最佳效益!附:

学生在暑假期间围绕“共同愿景”所写的一些文章: 学习方 法 赵嘉琦

初三终于过去,在这个有些喘不过气来的一年里,我适应了忙碌的生活,也适应了依赖。

每个学生在初三几乎都有补课的经历,而我算是补得很厉害的一位,所以不知不觉形成了依赖,三天两头往外跑,像是明星赶场子一样,日子就这样过到了中考。

对于初三的学习我认为自己太不勤奋,不主动的学习会造成分数提不高,上课四十分钟要每一分钟都认真听讲这对我来说有些不想坚持。听课的时候总不免有人喜欢睡觉,而这个会带动别人一起睡,听课的效率降低了,成绩自然就不会提高了。我们应该要认识到老师讲的内容往往都是扩充的知识,不听的话以后就没机会了,知识的漏洞就是从这种地方开始的。

学习不太认真的人往往娱乐活动较多,然而并不是说学生不能有娱乐活动,而是学生应该有自控能力来自觉让自己课内课外调节情绪。娱乐活动有自己的时间,它在学习中是次要的,因此有很大的限制,很多的学生喜欢上网或玩游戏,虽然说这类活动对开发智力还是起到一点作用的,但过于痴迷也会降低智商......所以影响学习的东西还是不碰为妙,为了迎接美好的将来啊!

步入高中后,虽然没有高中学习的经验,但也已经听惯了老师家长的苦口婆心。如果有一天,我很努力地学习却始终没有理想的成绩,那么我必须反省,人家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有心不只是指努力,更是指脑子技巧上的用心,光靠手上做题是没有用的,我们真正该做的是换一种学习方法,读书的技巧真的非常重要。高中只有三年,如果白白做了三年无用功的话,那不止是浪费时间,更消耗了三年来投入的精力与心血。

等了又等,我们终于是高中生了,看到了眼前艰辛却不能回头,每一个高中生都是这样的吧!每年生日的许愿将会改成“祝愿考进XX名牌大学”之类的,我们很期待新的生活,相信它会很精彩的,如果在苦中作乐,那么高中的生活将会是一生中最难忘的一段时光。

我们的心中充满了活力。刚刚开始谱写人生新的一页,但是一切都应表现在行动中才是,但愿三年以后的我们能够笑得开心,笑得灿烂。

学习方法和总结 徐一帆

遗憾地告别了初中,在经历了此次,中考的败后,曾有一段很长的时间我把这次的失败归结为:命运的安排以及自己的倒霉,却没真正地意识到自己的过失。前几天老师的家访却令我感触很深,我也明白了凡事应从自己身上找不足,并且应及时地总结自己。因此,我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总结:

一、语文

我从小并不太爱看书,因为总觉得什么名著拉都太厚实,觉得麻烦,不爱看,而总喜欢看看一些杂志类、“小书”类的书籍,虽然也是书,也能学到些东西,但也都是常说的些旁门左道的玩意儿,最多“耍耍宝”还有个用。但是名著却不同,这些都是十几年、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就开始传阅的书籍,俗话说“时间是检验真理的钥匙”,那么时间也是检验经典的方法,名著之所以能流芳也必有其独到之处,“道理易懂,但实际就难了”。

话说我目前就在看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的《三国演义》,这部书自我懂事以来就知道是本名著了,小时候妈妈就告诉我“不管你爱不爱看名著,男孩子《三国演义》是必看的,里面是有很多东西是要学的!”而我呢也只是拿起来翻了几翻,连第一章都没看完就又仍下了。如今是学校规定要写它的读后感才“不得已”而看的,谁知道它的魔力的却很大,一下把我吸引进了书中描写的那个时代里,我现在才意识到名著的魅力,也希望不会太晚。

因此我也从中总结出:光看一些所谓杂文是没多大帮助的,而一本名著却会教人很多东西,不仅仅是做人。语文学习是重在积累,积累的多了,说话、写作的水平也会大大提高,正犹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并且在不知不觉中,一个人的学养和修养也会得到提高,就像吕蒙,能够“士隔十日,当刮目相待”一样。所以,为了学好语文,也同样为了提高自己的修养,我应在语文的学习方面多加积累,多看书,以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二、数学

一提到数学,通常我便很骄傲的说:“这是我的强项!”但中考的失败却证明了,数学也恰恰是我的弱点。众所周知的是,数学一直是男生的天下,男生的理科通常是数一数二的。我扪心自问,我的数学到底是好还是差,一方面,初中是同学们的数学题目大都喜欢来问我,我也是耐心的给他们解题,小学到初中我的数学是从来没落下过的,而另一方面却是这次中考数学的失败,我也因此对我的能力开始产生了怀疑,或许有人读了会帮我总结出几条:“大意失荆州”或是“骄傲而导致的失败”,是,这些我也想过,可我在考前的却仔仔细细的都复习过了,考试中我也是尽量仔细不马虎,可是结果,却是„„

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的失败呢?这个问题我考虑了很久,如今我对我自己的总结是:平时的习惯和做题量。所谓的习惯是指平时做题的习惯,因为平时学校训练做题时,我总是有“最后的大题是关键的想法”所以,我对前面的填空题(除了一些较难的)我都是粗粗的做做,并没重视它们,因此,此次的中考我相信是失分在了这个上面。其次谈到的做题量,便是平日里题目做的还不够多,只完成学校里的作业,而课后的少量补充总是远远达不到要求,也因此输在了这个上面。

既然,已经了解了自己这次失败的原因,我自然也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补救,以免三年后再犯同样的过失。所以,我应从现在开始认真对待每一次的练习或考试,认认真真的做每一道题,不分其主和次,俗话说“只有涓涓溪流才能汇成滔滔江水”所以每一道题都是关键所在,要好好把握。第二,在做完回家作业后,一定要给自己多加“补充”,多做些题目,以扩大自己对题目的认知度,正所谓“万变不离其中”题目做的多了,自己考试时便也会“临危不惧”了,我相信,只要我做好了这几点,我的数学一定还会有一个新的飞跃。

三、英语

老实说,英语这门课程是我学的最差的,然而当今世界上英语又变的非常重要,想要以后有出息,英语是非学不可的,并且一定要学好它。道理易懂,可是实际的却不同了。为什么呢?不是我看到英语讨厌或是对英语本身存在偏见,而是英语是一门语法,学起来相对枯燥、乏味,而与其类似的语文,由于它是母语,对于一些词汇不用背、记,在日常生活中总会用到,所以不会觉得这个好像英语似的比较“遥不可及”,还会有一定的积极性,而英语的这方面却恰恰相反了。这么一来,对英语学习便没了一种动力,被动的学习总是事倍功半的。初三的学习大多是复习,我也十分重视自己的英语成绩,初三以来,我的英语考到90(100分总分)分以上的几乎没有,而120分的卷子能考到100以上的也是寥寥无几,自模拟考后,我便开始穷追英语,然而却也只考了个105的中等分数,就像我说的,事倍功半。

我想,这也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我想应该是:不注重预复习。要知道英语学习的预复习是十分重要的(不仅是英语这一门课)。预习,影响到上课的效率;复习影响到知识的吸收与消化,而没做到这些,正是导致了我英语学不好的关键所在。

那么,既然总结出了两个关键所在,就应“对症下药”。对于第二个“病”,下“药”简单,难是难在怎么坚持吃“药”,虽说我现在下决心每天要预习、复习,可是“结百丈冰,并非一日之寒”需要一段很长的日子,所以,要真正坚持预复习,就得养成习惯。如何养成习惯?班主任的一句话到是说的有理:“每天写下预习笔记,让妈妈检查。”这虽然是通过旁人的监督来达到目的,但这样的做法却是事半功倍的,所以这就是我给自己下的第一剂“药”。相对的,要解决我的第一个问题就比较麻烦,这毕竟是我个人的主观问题,但我相信,只要我解决了第二个问题,把预复习当作了习惯,那我一定会喜欢上英语,改变我以前的观点,把被动再次转变为主动,到时候,我有信心,把英语学得更好。

以上是我对我自己初中以来三门主课的总结,以及对将来高中生活学习的计划,这些计划全是从我自身的不足出发的,对付不足的方法也是我通过几个礼拜的总结以及探讨得出来的,我相信这一定是有用处的,能帮助我的,我也会努力去完成这些,争取三年后能考入一个理想的、好的大学。

构建学习型班级的实践与思考(下)

日期:2004-1-9 作者:上海虹口高级中学“创建学习型班级”课题组[来源:班主任网]

第四篇 如何有效地改善学生学习的心智模式 叶利云 心理教师

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讲,都非常希望自己能有一个自己满意的学习状态和成绩;当然,学生内心的世界非常丰富,他们除了考虑学习的事情,有时还会把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其它的事情上,比如有的同学爱玩电脑游戏,并以此为乐、为荣;有的同学则可能是篮球、交友,而有些女生则将一部分注意力投放到了如何美化自己上,等等。尽管如此,对于我们这些中学生来讲,由于各种原因,他们总体上都非常希望能通过学习以提高成绩,以后考上一所好学校,等自己长大后能有一份好的工作。

有关学生学习的心智模式的问题,是很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

心智模式,使人的一种思想方法、思维习惯、思维风格和心理素质的反映(见注解)。简单的说,就是一个人内在的对于外在事物的一种认识,一种评价,一种判断。这种心智模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比如说,一个认为学习可以改变命运的人,可能会非常认真的去学习;可是,一个同样认为学习可以改变命运的人,由于他有一种认识:我很笨,我再努力也没用,我一辈子也没有翻身的机会,他可能就会“破罐子破摔”,不会非常认真的去学习。由此可见,学生学习的心智模式对学生的学习表现是有非常大的影响的。

学生学习的心智模式也可以简单的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作一下比较: 积极 消极 1.学习目的:改变自己,让自己将来过上理想的生活

纯粹是社会逼的,应付社会 2.学习主动性:主动学习有利于自己进步 有人盯着学习才有效

3.对学习成败归因:学习好坏与努力及方法有大关系 学习好坏与运气和环境有很大关系 4.学习认知:学习可以改变命运

命运掌握在他人之手,或学习不好照样有出息 5.学习自信度:我行,肯定能学好 学习上我没潜质

6.学习时间认知:贵在平时坚持,学习不可放松 离升学考还早,不用着急学习7.学习重要性与紧急性:重要也急或

重要不急、不重要但急、或不重要不急 8.学习目标性:需要目标,最好一步一步实现 不需要目标,随意学习

9.环境判断:别人对自己有学习期望 别人对自己无学习期望

基本上大部分同学都存在一些积极的和消极的学习的心智模式,除了以上这些,还有其它。当同学身上的积极的心智模式作用强于消极的心智模式时,他在学习上的动力往往会比较足,而相反,则可能表现出学习的不认真或其它问题,有的甚至会完全将本应付与学习的精力全部投到其它事情上去,对学习不感兴趣。就因为这个原因,我们有必要多研究学生的学习的心智模式,找到其中的问题,并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个性等,来研究一些可以有效改善学生学习的心智模式的方法,我想,这对于我们教师的教学效果提高,促进学生进行更有效的学习甚至对学生的一生可能都会起到较大的作用。改善学生学习心智模式的几点注意

1、心智模式由于是个人内在的心理内容,是有一定的延时性的,它的形成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和反复认知的,因而,在一段时间之内,较为巩固,不易在短时间之内马上予以改变,因而,对于学生学习心智模式的改善问题,切不可急于求成,需讲究方法,并利用机会多次强化,最后水到渠成。

2、现在的学生由于学习渠道不仅仅限于学校,他有很多的机会获得更多的知识,因而,学生懂得的东西往往比老师了解到的要多;同时由于他们接触面广,接触的知识新,对外在的要求相对也比我们教师的学生时代要高一些,因而,当教师试图去改善他们的学习心智模式时,必然要更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摒弃传统的说教方法,让他们真正产生体验与感悟,并自觉自愿地去反思观察自己的内心世界,这样,才能有较好的效果。有关如何改善学生学习心智模式的几点尝试:

1、允许摔跤

在我们的教学生活中,我们经常能感觉到某个同学对待学习的某种看法是不利于他更有效地学习的,可是,当我们很主动地去告诉他这一点时,他却往往不领情,有时候还会影响师生关系,我想,这主要原因不在于是学生的思想上不够上进,而很有可能是因为我们所采取的方式不够好。在我们的学生中,有些同学的自我感觉特别的好,以至于不太愿意接受别人的建议和意见,这时我们就可以采用这种“允许摔跤”的方法,简单地说,就是当我们想去教导一个学生,让他改善自己脑子里原有的学习心智模式时,不是直接教他该如何做,而是让他自己去尝试、去摔打,然后老师再适当地点拨,让他自己体验到该怎么做。前不久我曾经碰到这样的一名高一男生。

他是一个重点班的学生,刚进校时表现出来学习成绩不错,各方面也的确有一定的能力,但是,他平时的自我感觉过分的好,相信自己是一个特别优秀的人,因而在学习不够踏实。有一次市心理协会组织一次演讲比赛,他们班主任选派他去参加初赛。当名单报上来时,我找他说了这次演讲的要求,并约好下一周的周一让他把演讲稿的初稿交给我看看。没想到他周一时并没有将稿子交给我,周二中午我去找他,结果他说他不准备用演讲稿,他说他不用准备就可以把这次演讲讲得很好,而且演讲时如果是事先准备稿子的可能会激情不够。我吃了一惊,因为这事他从没和我提过,而且我们上周都已经约定了要交稿子的,再说,要演讲却不去准备演讲稿,这似乎也太低估对手了、太自信了。我于是就和他谈话,要求他在第二天把稿子准备好交给我,他答应了。可是,第二天他并没有来找我,后来我只好自己去找他,结果他还是没有写演讲稿,反而,他交给了我一张纸,纸上写有这么几个字:

“演讲比赛大致思路

1、强调自信的作用,因为出于自信,所以不作详细的准备

2、演讲的主要因素:自信、激情,照着稿子背不能产生鲜活的思想和激情。

3、马龙。白兰度在拍摄《教父》是如何临场发挥

4、认为能把稿子背好是狂妄”

看了这张纸头,我的第一反应是这样的学生我还是第一次碰到,实在是出乎我的意料,他竟然把自己和著名的马龙。白兰度相比,我真想马上就和他辩个清楚:他和马龙白兰度根本就没法相比;凡事都得认真,一个人没有厚实的基础是没有真正的发挥的;我也想放弃让他去参加演讲比赛,但想想,对于这个学生来讲,给他一个机会,让他去试一试,假如他在这件事情中遇到一点挫折了,效果可能比我的谈话要好得多。于是,看到这张纸头后我并没有说什么,只约定好第二天中午他在我这里演讲一遍给我听。第二天中午他没来。

参加演讲比赛的那天,他很准时的去了(他妈陪同着他),当然,他并没有写演讲稿,问他有自信吗,他非常的肯定。那天我们学校一共有三名同学去参加演讲比赛,其他两名同学都做过充足的准备。很快地,他们三个就认识了。在初赛开始的时候,我坐在外边等他们。我在猜想着他的结果。当门打开他们三个人出来时,我发现他脸色不太好。其他两名同学都进入了复赛,他一个人落选了。我问他感觉怎么样,他说,老师,我还是需要写演讲稿的。之后,他郑重其事的对两名进入复赛的同学说,希望他们好好发挥。场面看起来有点悲壮。他和母亲一起离开赛场了回家了。等他走后,留下来的同学说,他演讲的时候是很有激情的,可是没讲出几句话就讲不下去了,不知道讲什么。他们只给我提供这么一些当时的场景,因为他前面和他们说过,希望他们不要将他的事情说出去。我想象得到他当时演讲时的情景。

这件事情对他的触动不小,后来他就去找了班主任,说了自己的感受,他的班主任也趁此给他进行了一些教育。后来有一段时间,他见到我后总有点不好意思。他班主任说,后来他在学习踏实上已有所改变。

回过头来想想,当时我并没有让他一定完成演讲稿而是让他按照自己原来的思路去做这件事情,让他自己品味这种做事不踏实给自己所带来的后果,这种处理事情的方法还是对的。我想,这名同学我们有必要多给他创设一些机会锻炼并不断指导,让他逐步体验到应该有计划地一步一步地去完成学习,并逐渐形成学习需要有计划地进行、学习需要努力、学习贵在坚持等心智模式。但这是需要时间的,合理的做事方法所带来的成功体验和不合理做事方法所带来的挫折感,这将对改善他消极学习心智产生很大的帮助,对他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也都可能产生较大积极的作用。

2、宽容+肯定+鼓励

在学习上,我们不少学生在内心里是不够自信甚至经常感到自己不行的,这样的学生在外表往往可能会有截然不同的两种表现方式:第一种是表现出来就是不自信,畏首畏尾,什么事情都担心,不敢走出封闭的自我;另一种表现就是不肯面对现实,明明学习进不了状态,故意装出只是自己不要学习,并且把过多精力投放到其他事情上,比如篮球、电脑游戏、电影、音乐等,而且假如老师找他要他好好学习他就显得特别的逆反。对于这种内心不自信的学生,老师的接纳、肯定和鼓励是非常重要的,前一种学生本身就是认为自己不行的,如果老师的态度也让他感到自己是不行的,那就正好符合他脑子里原有的消极的心智模式,以后更没有兴趣去学习了,导致恶性循环;而对于后一种学生,本来他就是因为害怕面对现实、害怕别人否定他而去找了一个理由搪塞,如果老师不能认识到这一点,去否定他甚至伤害他,这些学生有可能会离老师越来越远,对于学习由于缺少有效的引导,也会变得越来越没兴趣,最后也会和前一种同学一样,由于缺少足够的心理支持,而坚持原有的消极的认为自己不善于学习的心智模式,学习问题不能有效改善。

这些同学的行为若能得到老师的宽容,将使他们有勇气去正视自己所面临的问题,而在学习方面得到哪怕是一点肯定和鼓励,也会让他从自己的学习行为上感受到愉快,这种愉快将吸引他一点一点的朝着老师所希望的方向努力,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多的成功体验将慢慢矫正他脑子里旧有的消极心智模式,逐渐的发生下列转化:“我不行

我可能行 我还行 我肯定行”以及“大家对我没期望,算了,大家对我有期望,我该好好努力”,以此完成消极学习心智状态向积极学习心智状态的转变。

3、点火

我们有些学生对于自己为什么要学习不太明白,没有足够的学习动力,而同时外界又对学习强调的很多,因而有些同学甚至产生一种厌烦心理,认为学习是一份苦差事,不想学,或者感到学习没用,学习动力不足。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如果一味地责怪,反而会把他们越推越远,越来越让他们远离学习的轨道。我发现,我们现在的大部分学生都很好强,如果对这样的学生采取一种方法会产生独特的效果,那就是“点火”。所谓点火就是利用学生的这点好强,结合学生本人的、班级的、学校的甚至国家的实际情况,来告诉他们别人(学校、国家)对他(它、它)的消极评价。比如说“人家说你肯定是学不好的,说你是不行的”,或,“别的班级有同学议论说,我们班的同学算了,是学不好的”,或者,“国际上有人攻击我们国家,说我们中国人算了,在***领域肯定是赶不上***国家的。同学们,***国家不也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我真希望我们中国人能够奋起直追,以后能在这一领域开拓出一片新天地来。同学们,真希望大家能给我们国家挣回这个面子啊”

这种点火的方法往往突然之间能够清醒学生的头脑,让他们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学习,学习真正是一件很重要很紧迫的事情,而且是一件和自己关系密切的事情。尤其是当涉及到国家时,我们不少同学国家荣誉感都很强,这种点火所激发的热情在脑子里所留下的痕迹,很有可能会影响到他们今后一生的发展。

在我们学习型组织实验班中,我们对个人和对班级都尝试过点火方法,发现效果不错。我们有一名男生,高一进来时,在学习方面表面上看起来是满认真的,事实上在学习时注意力经常不集中,作业质量不高,考试分数也不是很好。其中考结束后我就找他过来谈话,其中我有几句话是这么说的:我想你很明白,老师找你谈话是为了你好,但至于你听还是不听,你是有权利自己选择的,假如你认为你现在这样的学习成绩你已经很满意了,那我也不强逼你一定要怎么做;假如你不希望以后别的同学想你怎么学习成绩这么不好因而小看你的话,那你可以试着逐步调整一下自己的学习方法,反正作为老师,我对你这次考试的成绩感到很失望,按照你的能力,你完全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的。后来,这名同学学习果然认真了许多,一段时间后,对怎样学习的认识也有所改变。而当在期中考试前全班中利用这种方法时,发现学生的学习态度一下认真了许多,其中考试也取得了较为不错的成绩。坚持下去,等学生的这些生活小事中产生的小观念深入内心的时候,他们原有的不重视学习、认为不必急着学习等的消极观念就会慢慢减退,而一种新的积极的心智模式将得以占据主导地位。

以上是我在学生中和班级中开展学习型组织课题时所产生的一点体会,至于怎样有效的改善学生学习的心智模式,在今后的实践中,我将进行更深入的尝试,以求得到更多的经验。

第五篇 加强团队学习,实现共同愿景 李雪娇(06届高一7班班主任)

自从***同志提出“创建学习型社会”以来,“学习型组织”迅速成为中国人民关注的热点,创建学习型组织已成为21世纪中国各行业各单位的发展趋势。学习型组织以共同愿景为基础,以团队学习为特征,以“学习加激励”为管理模式,以实现持久性发展为目的。

学习型班级的建立必须整合五项基本方法: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所谓愿景,就是我们想要创造的未来图象,而且必须用现在的情况来描述,就好象发生在目前一样。这样的愿景才会真实,而不是海市蜃楼。当个人的愿景与团队的愿景一致时,团队的创造力就会迸发。所谓团队,就是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为了相对固定的目标——团队利益最大化,采取相对稳定的组织关系而组合起来的人群。团队学习是发展团队成员整体搭配与实现共同目标能力的过程,团队学习主要指团队内部的协调,内部的讨论和内部的研究,以达到班级内部的知识扩散和共同愿景的建立,只有团队培育了共同愿景,班级成员之间才能达到有效的学习。团队学习也是建立在“自我超越”之上的,因为有才能的团队是由有才能的个人组成的。在建立学习型班级的过程中,团队学习是最基本的形式。改善心智模式,发展共同愿景,进行系统思考,以及在班级中超越自我,都必须通过团队学习来达到。团队学习可以大大提高班级的整体素质,提升班级的价值观。

一、分析班情,制定共同愿景

今年我接手的班级是高一年级的一个平行班。在今年的高一年级中,总共有11个班级,9个平行班,2个提高班。在暑假的家访中,我发现班级中80%以上的学生都非常内向,胆小,不愿主动和别人交流,在公开场合不敢讲话,对自己没有自信心。虽然很多同学明明知道这是不好的,都想改变自己的这种状况,但就是没有勇气迈出第一步。针对这一情况,在开学初,我就通过各种事例,让他们认识到合作及自信心的重要性。同学们的热情非常高,在周记中纷纷表示要下定决心,要改变以前的自己。也就在这时,我提出了我们的共同愿景——“培养合作精神,做有自信心的人才”。共同愿景的提出让班级和个人看到大家共同愿景的景象,它能在班级的内部产生一种不可抗拒的感召力,融会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朝着大家共同的愿望前行。对班级而言,有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对个人而言,也有了主动学习的焦点与能量,将班级及个人的发展目标完美有机地结合将会极大地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

二、创设和谐环境,注重合作意识的培养团队学习的根本就是合作,为了在班级中能顺利地开展团队学习,我首先注重了他们合作意识的培养。

1.指导班干部在工作上密切协作班干部作为班集体的核心,不但在班级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也对全班学生合作精神的形成起着带头、表率作用。因此,我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加强对班干部的思想教育,使他们认识到干部之间密切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工作中避免各行其是。其次,及时解决班干部出现的矛盾,使他们认识统一,行动协调。比如,我班级曾有两位负责宣传工作的同学,因彼此之间不服气,产生嫉妒心理,从而影响彼此间的合作。事后,我及时了解情况,并做通两人的思想工作,使他们认识得到统一,行动协调,从而使问题得以妥善解决。再次,定期召开班干部碰头会,或研究部署工作,或者总结经验教训,并且引导他们结合本班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和实施方案,然后各司其职,分工协作,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奋斗。比如,我班级每周一次的班委例会,由班长负责主持,主要对本周工作进行总结,并且制定下周工作计划。

2.培养学生间互助友爱之情,营造班级和谐氛围建立互助友爱之情,是培养合作精神的基础。所以,我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做了一些工作:(1)

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合作的意义。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有着多方面的优秀传统。其中,团结合作、相互帮助则是中华民族经历不同历史阶段逐步形成并不断发扬光大的传统美德之一。在今天乃至将来对人们的行为都有着强有力的规范力量。现代高科技的发展,信息传播渠道的增加,昭示着未来社会不能靠个人奋斗,而要靠集体的智慧,靠人与人、团体与团体、国与国之间的协同合作。合作精神是21世纪建设者的必备品质。(2)

我还经常教育他们,使他们认识到,同窗学友朝夕相处,虽然每人的脾气、性格、爱好有差别,但大家今天是一起学习的伙伴,明天就是志同道合的祖国建设者,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共同帮助,像兄弟姐妹一样融洽无间。一个同学进步了,大家都感到由衷的高兴,一个同学落伍了,大家都应向他伸出援助之手。比如,我班级有一学生因生病,直到9月底才来学校上课。当他一走进教室,教室里就立刻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当时他和他爸爸都非常地感动。同时,我班同学还主动借给他各科笔记,帮助他解决学习上的问题。(3)

精心创设交往环境,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使学生介入交往。在9月底的主题班会中,同学们个个都热情高涨,纷纷展示才能。通过这次主题班会,既展示了同学们的才华,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又加深了同学们之间的友谊,也加强了他们之间的合作。(4)

充分利用集体活动,加强友好合作除了在平时的校园生活中,对他们注重合作意识的培养,我还充分利用学生参与集体活动之机,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增强他们的团队的意识。在校篮球比赛中,教育他们只有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并能密切协作,才有可能取胜利;在文娱演出中,只有大家步调一致,主、次角色配合默契,才能演出成功;在集体劳动中,只有明确分工,积极合作,才能共同完成劳动任务;在拔河比赛中,只有大家劲往一处使,才能得到更大的合力。同时,在每次的团体比赛项目中,我都组织其余的同学组成拉拉队,前去观看助威,让他们感觉到我们班级的团结。

9月份的时候,我们高一年级在东方绿舟进行了为期三天军政训练。在去东方绿舟之前,我们班级提出的奋斗目标是——“争创先进集体”。为此,我先对他们进行了思想上的教育,让他们认识到:这是一次展现自我,锻炼我们班级团队合作精神的好机会,同时把全班同学分在五个寝室,每个寝室组成一个小团队。在东方绿舟的第一天,让他们感觉最深的是内务的要求之严格。在看完教官的示范之后,很多同学都傻眼了。虽说很多同学已在家提前练习过了,但无论如何是叠不成豆腐块的。轮到他们动手时候,竟然有人把被套的长短也搞反了!

为此,我们先在寝室之间相互进行学习,然后带领他们参观其他同学的寝室,学习别人的长处,帮助他们纠正不好的地方。在这三天的内务评比中,我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这一切,都归功于大家的团队学习。

在这三天的训练中,同学们也更进一步地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了。走正步、齐步走、齐步跑的枯燥动作里,同学们也变得越来越有默契了。在定向越野活动中,无疑更是考验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每队人马有6个,总共需要找到4个标点。这就需要6个人齐心协力,共同分析、共同讨论、互帮互助,才能完成任务。在“名人知识竞赛”活动中,也需要他们的团结合作,6人一组,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4张试题,没有组内成员的齐心协力,根本是完成不了任务的。总之,在东方绿舟的三天活动中,任何一项活动都离不开团结的合作。正是在这三天的活动中,让我们看到了我们的团结合作,也锻炼了我们的合作精神。以至于在从东方绿舟回来的路上,有同学跟我说“老师,若不是东方绿舟,我还不知道我们班级原来这么团结合作呢!”也正是由于在东方绿舟的优异表现,我们班级最后评到了“先进集体”的称号,实现了我们先前制定的进期愿景。

三、开展合作学习,在团队协作实践中持续相互学习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一种上个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的教学理论和策略体系。提出这一学习理论的本意在于调和种族矛盾。实验的结果发现,合作学习不但有利于不同种族的儿童形成积极的同伴关系,而且对儿童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有着积极的作用。我国现阶段之所以提倡合作学习,是因为合作学习着眼于提高全体学生,使他们更加热爱学校、善待同学、爱护班级,具有与他人协同活动的能力,学会自尊自爱,尊重不同的价值观念,能从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等等。这就比较好地解决了如何使学生学会、回学、好学、乐学等世界教育的热点问题。所谓合作学习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对于任何一种形式的合作学习方法来说,有五个因素是不可缺少的:(1)积极互赖;(2)面对面的促进;(3)个人责任;(4)社会技能;(5)小组加工。合作学习对学生合作意识、态度的培养有非常的作用。除了在集体活动中,我注重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加强他们的团队意识外,在学习上,我也注重加强他们的团队合作学习。在本次的期中考试前,我们班提出的愿景是——“争做平行班第一,紧追提高班”。有了前一阶段合作的基础,我们班的团队学习开展起来就比较顺利了。在学习上,我主要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1)

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在班内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全体学生相互切磋,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共同提高。(2)

鼓励、指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互帮互学,除了课堂上互相切磋外,课余时间提倡彼此为师,相互激励,互帮互学。(3)

根据自愿结合的原则,成立课余“学习兴趣小组”,“班级文学社”,“学习型互助小组”,这些小组每周都定时间、定专题,定主讲地进行交流与学习。比如,我们班级现在每天都安排不同的专题。(4)

在优生和后进生之间开展“一帮一”活动,发挥优生的传帮带作用,促进后进生学习上的转化,同时,在前一阶段考试后,我还采取召开学习经验交流会,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强化合作行为,促使学生普遍提高学习水平。(5)

不同门类的偏科生组成互帮互学小组,如甲以优异学科帮助乙提高薄弱学科,同样乙也以自己的优势学科帮助甲提高薄弱学科。在这次期中考试中,我班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绩,如数学平均分年级排名第二,已经赶超了一个提高班,物理年级排名第四,语、数、外(以下简称三)加物理的排名第三,三加化学、三加历史的排名第四,在平行班中都属于前列,基本实现了考前制定的愿景。学习型班级是由个人学习,团队学习两个层次构成的学习系统,其中团队是班级的基石,团队学习比个人学习更为重要。正如英国作家肖伯纳有一句名言:“两个人各自拿着一个苹果,两个人各自拥有一个思想,互相交换,每个人都拥有两个思想。”如果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把他自己掌握的新知识、新思想拿出来在团队中共同分享,释放集体智慧,使1+1>2,团队的学习力就会大于个人学习力,团队智商就会大于成员智商。团队学习既是团队成员互相沟通和交流思想的过程,也是团队成员寻求共识和统一行动的过程,从而也是产生团队的“创造性张力”的过程。团队学习,既要分享成员成功的经验,也是分享成员失败的教训。失败是成功之母,只有吸取教训,总结经验,防止成员重犯同样错误,使团队变得更加成熟和聪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早日实现共同愿景。

第六篇 创建学习型班级,推动班级持续发展 ———— 04届12班创建纪实 杨 丹(04届12班班主任)

一、班级简介

上海市虹口中学04届12班创建于2000年7月。从军训至今,经过近两年时间的调整,班级情况如下:

1、班级现有学生46人,男生23人,女生23人;经团支部发展,现有团员45人,占班级总人数的98%。

2、大部分学生家住虹口区,四名家住杨浦、两名家住宝山、一名家住浦东;班中学生家庭状况基本不错,其中四人是单亲家庭,四人父母均下岗。

3、经过高一一学年的学习与工作,征求学生本人和家长的意见,通过自荐和投票选举,现有班级、团委干部共15人。

4、班中学生来自不同的初中,绝大部分同学性格开朗,友爱同学,关心集体,积极向上。经过高一一学年的适应,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有所改善,学习成绩有所进步。

二、两年发展 04届12班的两年,是坚持开展“学习型组织”的两年,是在虹中不断探索、实践、总结的两年,更是发展、前进的两年。

04届12班在近两年的成长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班级文化:修身、齐家、立业、开放;班级管理理念:五项修炼(自我超越、共同愿景、改善心智模式、系统思考、团队学习);班级发展战略:建立学习型班级。

04届12班的发展历程,分为2 个阶段,分别代表了12班在不同时期的管理理念和发展重点。

第一阶段:营造班级文化氛围、实行学生自主管理。

当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优胜劣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现代化的社会更需要全面的复合型人才。在这样的环境中求生存,我们不仅要学会学习,更要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思考。我们不但要成为“正心、健身、好学、乐群”的新世纪的中学生,而且要在遵守“规则”的基础上,成为有个性的人才。于是,高一学年,我们提出了“品行修炼品格,人格造就人才”的人才观。我们以“品行”为切入口,通过营造班级文化氛围和学生的自主管理,自觉地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思考习惯。以此为目标,我们提出了“守纪、团结、诚信、进取”的八字班风。

经过高一一学年的努力,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形成了一定的班级特色,营造了良好的班级氛围。

第二阶段:建立学习型班集体,推动班级持续发展。

进入高二,我们在高一实行班级自主管理,形成一定的班级氛围的基础上,大力建设学习型班级。在创建学习型班级的过程中,04届12班班委及全体学生在班主任杨丹老师的指导下,运用系统思考,不断推进班级的战略发展,在班集体中建成了创业型的学习团队,并确立了“以活动来吸引人,以内容来凝聚人,以工作来培养人,以成绩来鼓舞人”的人才观,把学生个人发展与班级的发展高度关联,把班级的进步与个人价值的提升高度融合,创造了一个有利于同学们发展的良好环境,实现了以班级文化为核心的共同愿景。让每一位学生在“学习型组织”中学会友爱、学会思考、学会超越、学会学习,以此推动班级的持续性发展,活出生命的意义。

三、创建学习型班级

(一)创建动因

1、社会因素

我们面对着一个巨变中的新时代和新世界,它既充满着危机,也带来了巨大的契机。世界在缩小,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与渗透在扩大与深化;知识更新的加速与信息的爆炸,特别是信息技术日益的发展,使他渗透到整个人类生活的一切角落中,在这种形势下,美国管理学泰斗杜拉克与组织心理学权威夏恩先后指出能适应未来需要的组织应该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组织”。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也在发生着巨变。加入

WTO显示了我们以更大的勇气迎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挑战;北京申奥、上海申博的成功让我们更有信心开创伟大民族的美好未来。为了提高我们的民族应变能力,让我们不迷失在变革中,从而开创美好的未来,***主席提出了“创建学习型社会”号召,陈良宇市长提出了“创建学习型城市”的目标。通过提升全民族和全社会的学习能力,激发我们民族生生不息创造的热情。通过改善我们的基本的思考方式和引动方式,提升我们民族的学习能力,从而改善我们民族内部、民族之间和民族与外界的互动关系,使我们对世界能从容应对,互相推动,创造我们的未来。

2、班级面临的四大挑战 挑战之一:班级发展面临瓶颈期

2001年,我们班级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绩:高一上半学期,获军政训练队列会操一等奖、校季运动会获团体总分第三名及精神风貌奖、艺术节优秀组织奖、艺术节小品比赛特等奖、艺术节舞蹈比赛二等奖、高一年级长绳比赛第三名。高一下半学期,获五月歌会班班有歌声一等奖、高一年级广播操比赛三等奖、高一年级历史竞赛三等奖。班级代表学校参加“复兴杯”区合唱比赛获三等奖。在学农活动中,我们班更是在各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获学农优秀班集体的称号。2001学年连续两次获校行为规范示范班称号,并获虹口区优秀班集体称号。而班中很多学生个人也在文体和学习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在运动会、艺术节上、区民乐比赛中,在唐宋词朗诵比赛、校科技节甚至市、区作文竞赛、物理竞赛中都有所建树。挑战之二:班级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

在社会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学校也引入了竞争机制,以改善其传统的管理模式。开放的观念、多维的角度、共通的标准逐渐为学校和班级所接受。在高一年级组建之初,就成立了4个提高班,并实行人才流动机制。开放、务实、创新已深入人心。因此,学校举办了各种各样的活动与竞赛,强化班级间的竞争。怎样在竞争中获取优势?我们认为,竞争优势就是比你的竞争对手具有更快的学习速度。挑战之三:班级管理理念在不断突破

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新的教材已相继出台,十六大提出:“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教育理念、班级管理理念的改革也势在必行。教育应该教会人什么?这个问题值得思考。“教育为未来生活之准备。”(英国·斯宾塞语)“教育就是系统地将年轻一代系统化。”(法国·涂尔干)教育:拉丁文educare,本义为引出或发挥。现指教育活动,即引导学生固有能力得到完满发展。教育是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鱼。就如苏格拉底所说:我虽无知,却能帮助别人获得知识。这就是苏格拉底的谈话教育法。而对学校的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便意味着训练。“学习”一词由印欧词“leis”演化而来,是个名词,意思是“小道”或“犁沟”。学习就是通过沿着一条途径或领域所获取的经验而增加能力。学习往往要经过一段时间,而且要在“实际生活”的背景下进行,并非在教室或培训班里。这种类型的学习可能很难控制,但它却能够提供维持长久的知识,即有助于增强学以致用的能力。彼得·圣洁认为:学习,不仅限于一个个单独的个体的、而是集体的学习,即组织化的学习;此种学习所涉及的思维方式和心智模式的转变、已经不限于学懂和学会某一领域的末一具体知识,而是深入到哲学的方法论层次;这种学习要求改变人们多年以来养成的思维习惯,必须下力气强制和约束自己进入新心智模式,破旧立新,摒弃旧习,以实现心灵的感悟;这种学习应该是持续不断的,长期终身的。他还认为:学习本是人的天性,每个人天生都是积极而出色的学习者,人的绝大多数行为、知识和能力,并非天生的本能,而是后天学习得来的。因此,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并取得确实重要的学习成果势在必行。挑战之四:虹中即将申请加入试验性、示范性高级中学

虹中即将申请加入试验性、示范性高级中学,提出了适应学校发展的三年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办学遵循现代教育的基本规律,尊重、继承和发展学校的文化传统,坚定不移地探索与实施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生师发展追求生命的活力与质量。“在迎接挑战中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在生存中追求生命质量(品行修炼品格,人格造就人才;全面提高素质,引导单项冒尖),在追求生命质量过程中让师生的生命充满活力(以教师的品格与学力尊重学生,帮助学生,教育学生,影响学生;在学生生命活力的发展中提升教师的生命质量)。”提升生命的意义。

在这样的挑战中,同学们似乎有点担心,我们能够适应时代的变革吗?我们能够超越取得的成就吗?怎样才能使我们的班级更有活力、具有更佳的学习状态呢?怎样才能使我们的班级更具持续的创新能力呢?

彼得·圣洁认为:挑战并不一定是令人感到紧张恐惧的事物,它只是意味着“对自然界体系生长的外界调节进行的调节。”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说:“文明是通过其创造性的发展而存在;这种发展是对新的、大型的挑战所作的回应。”因此,挑战也是通过集中注意力、利用理解力和创造力、做出改进的一种机遇。古人云:“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

利用挑战、发展班级。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学习型班级非常必要。

(二)学习型班级的真谛——活出生命的意义

学习型班级是这样的一个班集体:拥有班级的自我监督机制,和谐的学习氛围。在其中,同学们拥有共同的愿景,并且具有系统思考和团队学习的精神,不断地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超越自我(不断地发掘学习的能力,修正自己的行为),共同学习。

学习型班级的内涵:

1、管理自主化:采用班级干部、团支部干部自主管理的模式管理班级。

2、组织咨询化:同学之间彼此询问、彼此学习,关系和谐、融洽。

3、系统开放化:班级与其它班级、与学校、甚至与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

学习型班级具有如下特点:它是个不断进行知识积累的班级;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目的为了重造自我;每个学生都有发展、成长或提升创新能力的空间;学习型班级采取自主管理的工作模式,可以自由质疑;班级成员之间彼此尊重和信任、形成一个大家共同的愿景和目标;学习型班级是个开放的系统,班级内部要素与外部环境要素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学生了解班级中每个阶层所发生的事,从而了解自己的行为是如何影响到其他人。

学习型班级具有如下行为:

1、实践新的方法:有一个确保新思想不断涌现的制度;鼓励冒险精神、典型示范。

2、从自己的经验和过去的历史中学习:能够意识到那些建设性失败的价值、把失败当作一种学习过程。

3、从别人的经验和实践中学习:热情地借鉴、对手又是盟友。

4、快速、有效地在整个班级中传播知识:采用报告、教学、个人间交流、训练、信息共享的形式。学习型组织的学习观:

1、学习不但是学知识,更是学习运用知识的能力。

2、学习就是提升创新的能力。

3、学习应着眼于未来情景、着眼于组织学习、着眼于团队学习。

4、学习的过程就是心灵互通的过程。

5、学习是要活出生命的意义,是每个人全面的终生的成长。

6、个人要学习应变、团队更要学习应变。

(三)创建过程中形成的三项特色: 04届12班在创建学习型班级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1.

学习型班级的班级文化——修身、齐家、立业、开放学习型班级文化:拥有和谐的班级气氛、共同的原景和价值观;勇于认识自我、超越自我;能够共同创业;并且是一种开放的文化。

修身:古人非常重视修身,《大学》中指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北大1994年就提出“文明修身”活动,2001年3月又提出“新世纪修身活动”。2001年,上海市委书记黄菊在“六一”号召全市青少年“以德修身,以识养身”。2001年7月13日《新民晚报》上载:美国洛杉矶联合校区的中学决定从新学年起开始引入人格教育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诚信,相互尊重和责任感,以改变当地中学过去的“校园文化”。修身是人生的一门必修课。所谓修身,就是把知识内化为自己人格的脱胎换骨的痛苦修炼,必修遵循先哲提出的准则:“天将将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曾以其所不能。”古人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也就是说,人要诚、信、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高中阶段是形成世界观、人生观的关键时期。我们开展了一系列修身活动:开展了关于“贡献”和“人格”的辩论、关于虹中形象的大讨论、开展了为希望工程义卖活动、开展志愿者服务,为敬老院服务、开展了以“诚信”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出版了《诚信启示录》、开展关于美国中学生品德规范的大讨论,制定出自己的品德规范。

齐家:《大学》中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与别的班级相比,你对自己班级负有更大的责任,这就是班级给你的齐家的义务。孟子云:“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这是“齐家”的精神实质。04届12班强调“班级大家庭”的概念,建立了在个人愿景基础上的为同学们所共同拥护的共同愿景(Shared

Vision),倡导一种宽容、互敬、友爱的氛围,不断激励同学们建立对班级的共同情感、共同责任和共同的价值取向,建设创新型的学习团队,确立共同的志向、共同的追求、为班级的美好明天各尽一份力;同时班级努力为全体同学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每个学期伊始,班级、班委就会审时度势,制定新的班集体建设规划;我们还开展了以友爱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在活动中认识友爱、发现友爱、放飞友爱。

立业:个人需要立业,班级同样也需要立业。12班将班级的发展与同学们的前途紧密相连,为每一位同学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充分激发全体同学的创业激情与学习才能。要发展个人,先发展班级。在与时俱进、奋发有为的旗帜下,相互帮助、相互支持、相互依托,在融洽的氛围中,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共同成长。据此,班级制定了一些列规划、目标,并且借助活动,把规划目标拉近现实。

开放:一要有“开放的心态”,二要有“开放的文化”。“开放的文化”产生于“开放的心态”,没有“开放的心态”就不可能培育出“开放的文化”。“开放的心态”包含三方面的含义:一是乐于接纳比自己强的人才加入自己的学习团队;二是要学习别的团队、别的班级的长处,建立起良好的氛围;三是要走出班级,走向社会,了解更多。我们实行了跨班合作、跨年级合作,向兄弟班级学习。我们主张走向社会,了解社会:走进大学,了解大学生活,畅谈理想;参观电脑展,了解最新的信息发展;参观世博会艺术展,接触世界艺术精品。

2. 学习型班级的管理机制——五项修炼自我超越:

自我超越是指突破极限的自我实现或技巧的精炼。自我超越是学习型班级的精神基础,他要求个人学习不断厘清和加深个人的真正愿望,集中精力,培养耐心,以自己真正向往的事情为起点,为自己的最高意愿活着。班级群体对于学习的意愿和能力,植基于每一同学对于学习的意愿和能力。自我超越的意义在于以创造的现实来面对自己的生活与生命,并在此创造的基础上,将自己融入整个世界。自我超越是个人成长的学习修炼,是对一个人真正心之所向的“愿景”,不断重新聚焦、不断自我增强的过程。首先,我们班级创造了自我超越的班级气氛。班级提出了“守纪、团结、诚信、进取”,形成了“说真话”与“诚实面对真相”的文化氛围。我们每个同学都清楚地知道,我们是平行班,与提高班相比较,我们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是存在一定问题的。并且,每个同学都能诚实地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其次、在班级自我超越过程中,保持创造性张力。在自我超越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敏锐地意识到存在于愿景和现状之间的差距。这种差距让愿景看起来好像空想或不切实际,可能使我们感到气馁或绝望(这就是所谓的情绪张力)。但相反,这个差距也可能是动力,将你推向愿景。由于这种差距是创造力的来源,因此称为“创造性张力”。高一军训后,同学们看到了班级的团结与和谐,提出了勇争第一的共同愿景。这对于一个普通的班级来说无疑是困难的,但正是这样的差距与困难,使同学们化压力为动力,把困难看作挑战,使班级屡创佳绩。

再次、不管何时、班级共同愿景始终坚定不移。在实现共同愿景的过程中,肯定会碰到很多阻碍、失败、甚至是成长上限。进行自我超越的修炼,就是要在这些时刻坚持自己的愿景,转变对失败的看法,把失败当作实践的反馈,突破成长上限。高一学年,我们在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之后,又获得了区优秀班集体的殊荣。不断地自我超越,突破区先进班集体的成长上限。第四、看情结构性冲突。在人们心中往往有许多闲置自己创造力的矛盾,较为常见和突出的是:一大部分人心中都有一个牢不可破的信念,相信自己没有能力实现自己想要的事情;二认为自己不够资格得到想要的。这就与目标背道而驰了。运用自我超越,实现心灵转换:结构性冲突源于内心深藏的信念,我们只有改变信念、树立对自己的信心,改变自我形象。高二年级实行了团支书联谊会、班长联谊会、学习委员联谊会。通过这些,班干部们走出班级,更看到了自己班级的优势,更加树立了信心。改善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是根深蒂固与我们心中,并影响我们如何了解这个世界,以及如何采取行动的许多假设、成见、思维方式,甚至可以是图像或印象。是人们长期记忆中隐含的关于世界的心灵地图。因此,学会如何将我们的心智模式摊开,并加以检视和改善,有助于我们改变心中对于周围世界如何运作的既有认识、也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行动能力和行动效果。心智模式是不易察觉的。改善心智模式,首先要把镜子转向自己,审思自己究竟如何了解世界,采取何种假设、成见、图像、印象,并以开放的心灵容纳别人的想法。营造团结、和谐、相互学习的班级氛围,是改变心智模式的基础。反复思索、谈论和再思考内心的世界图画,提高他们行动和决策的能力。改善心智模式,我们成立了学习互助小组。在互相协作的条件下,通过学习方法、学习经验等的交流,了解、接纳别人的看法,从而改善自己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

班级共同愿景是全体同学所共同持有的意象或景象,是在学生心中一股零热深受感召的力量。共同愿景创造出众人是一体的感觉,并遍布到班级全面的活动中,而使各种不同的活动融会起来。组班之初,同学们就对自己的班级充满了希望,同学们内心真诚渴望能归属于某一项重要的任务事业或使命。他们希望同心协力、全新奉献、目标一致地为一项重要使命而努力。他们想要改变现状,营造和谐的气氛、创造具有生命力的班集体。于是,我们提出了我们的共同愿景:成为第一的班级。

围绕愿景,我们制定出了一系列规划、细则、以协助愿景的尽快实现。建立共同愿景,有助于提升组织的凝聚力。要强化组织的凝聚力,首先必须树立起一面“组织的旗帜”,即明确组织的目标。建立共同愿景,就是要树立起一面旗帜,一面能够令班级成员衷心向往,能够号召班级成员为之奋斗的旗帜。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我们的班级”的主人翁意识。共同愿景具有强大的组织驱动力。愿景建立可以树立一个目标,以激发新的思维方式与行动方式。愿景是一个方向舵,使在遭遇混乱或阻力时,继续循着正确的路径前进。它孕育着无限的创造力,唤起希望、重新思考产生新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方式。正是因为共同愿景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凝聚力,我们的集体才会取得这么多荣誉。系统思考:

系统思考是学习型班级的核心。它要求研究处理事物时,把所处理的事物当作一个系统,不仅要看到其中的组成部分,还要看到这些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以总体的角度把系统中的人物能量和信息加以处理和协调。按照系统的方法观察、分析、控制、管理、协调每一个事物。系统思考的艺术在于看轻复杂现象背后引起变化地系统结构明白的支出症结所在以及找出较为持续有效的对策。

实现心灵的转换:系统思考是“看见整体”的一项修炼,它是一个架构,能让我们看见相互关联而非单一的事件,看见渐渐变化的形态而非瞬间即逝的一幕。为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必须实现心灵的转换:从看部分转为看整体、从线段思维变为环状思维、从把人们看作无助的反应者,转为把他们看作改变现实的主动者、从只是对现况做出反应,转为创造未来、从处理“细节性复杂”(复杂问题的每一个方面都是具体的,需要具体的管理办法或措施来处理)到处理“动态性复杂”(问题的各个方面都存在着微妙的因果关系)生命的系统具有其完整性,班级也是一样。要了解班集中管理问题的症结,必须先了解产生这些问题的系统整体。对班级整体的判断,可以运用“系统边界原理”。这个原理认为,我们研究的互动因素,应该是那些跟要解决的问题相关的因素,而不是以我们的组织或系统中,以功能划分的认为界限为出发点。班级系统:包括领导制度、科学管理、学习情况、学生、教师、班级环境等。

今日的问题来自昨日的解:由于没有运用系统思考的方法,往往只看到问题的表面或某个方面,而看不见隐藏在问题背后的结构性行为。这样解决问题时,往往只是把问题从系统的一部分推移到另一部分,没有进行彻底的解决,而且当事者也未能察觉到。比如说学习成绩的下降,我们往往会去找某些直接的原因,比如作业不认真等,而往往会忽视可能已经潜伏了一段时间的纪律松散等原因。而这样,往往会产生“补偿性回馈”。补偿性回馈指善意的干预引起了系统的反应,但这些反应又反过来抵消了干预所创造的效益,而且你的干预越强烈,系统对你的反应也就越强烈,最后把你的干预完全抵消。“补偿性回馈”大量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但他却难以被人们所感知,这是因为它通常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滞延才被反应出来,而在短期之中,我们确实可以看到一些好的效果,这样我们难以觉察到它的存在。比如说我们把成绩的下降归结为不认真做作业,于是,我们狠抓作业风,这在一定的时间内可能有效,但长期以往,由于纪律松散,同学们无法保证听课效率,在一段时间后,局限思考的恶果会显现出来。

系统的滞延反应:表现为许多管理行为,常在恶果显示之前,呈现良好状况的假象。这个假象,迷惑了管理人员。比如,班级的成绩问题,由于同学们的超作业的恶习、或者是作弊的恶习,班级的成绩很稳定。但如深究,便会发觉同学们的作业很雷同,而紧接着,当真正面对挑战时,往往会显示恶果。

欲速则不达:班级有其自然的最适当的成长速度,而此最适当的速度又远远低于可能达到的最快成长率。当成长过速,系统就会以减缓成长的速度来寻求调速。而在班级中,这种系统的内在调整又常常会使班级垮掉。我们要寻找小而有效的高杠杆解。通常,最显而易见的解决方案往往是没有功效的,短期也许会有所改善,而长期却只会使事情更糟。但另一方面,小而专注的行动,如果用对了地方,往往能够产生重大、持久的改善,这项原理被称为“杠杆作用”。通过学习系统思考,我们将了解系统中各种力量的运作,看到系统背后的“结构”,这就可以提高我们找到杠杆解的机率。团队学习:

在现代社会中,学习的基本单位是团体,不是个人。团队学习是小组互动的修炼。团体学习是发展团体团体成员整体搭配与实现共同目标能力的过程。团队可以转变他们的集体思维,学习集中他们的能量和行动取得共同的目标,释放出比每个单个个人的才能总和更大的智慧和能力。团体学习具有交互作用。每个同学从其他同学那里接受输入,经过他自己的大脑的联合作用,又将反应输出给其他同学。这样,各个学生的学习效果互相强化。团队学习比个人学习具有强化动机的特征,具有比较有明确的目的、讨论内容、强化学习动机,激发兴趣;更具有目的性:组织成员相互影响,是推对学习的目的性更加明确,并能促使心问题地不断提出。另外,由于做到了集思广益,交换意见、丰富了每个参与者的知识和经验,使每个参与者都有一种互动感;激发个人创造力;通过共享信息、知识和精神模式的形成,并建立在过去的致死和经验的基础上。大力弘扬团队建设,我们充分开展了“学习小组活动”,组织了肯定知道、今天我学到,我真诚希望学到、分享我喜爱的英文歌、交流成功经验等活动。

3.学习型班级的发展战略——平台、资源、文化、竞争平台:平台是学习型班级的结构,是整合资源的载体,通过不断地调整和构筑,形成互相支撑的平台体系,共同构成班级的基本框架,以适应班级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需要。学习型班级的平台是环境与学生;教师与全体学生;团委、班委与全体学生的系统关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文化氛围)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基础。教师与学生之间构成了引导者与学习者的关系,教师给学生提供学习创新和发展的机会。班委、团委是自我监督的核心力量,组织学习,监督学习。资源:资源是学习型班级运行的核心要素,是班级发展的源泉。团队的学习更加能够集思广益、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文化:学习型班级文化是班级把各种资源组合在一起的黏合剂,是使班级高效运转的润滑济,是团队行为的导向和灵魂,它的存在为进一步催化班级资源的活化和增值提供了可能。12班要继续以学习团队为核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建设开放的文化。竞争:不断提升班级竞争力是班级可持续发展、并不断壮大的先决条件。没有竞争力的班级,便没有发展的可能。我们倡导在活动中竞争,在竞争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的竞争理念。

(四)案例设计与多元思考学习型班级的基础:团结、协调、和谐

建立团结、协调、和谐的班级氛围是建立学习型班级的基础。在高一的军政训练中,同学们为了集体的荣誉,顶着烈日,冒着酷暑,认真训练。有的同学带病上阵,有的同学中了暑,服了两片药,就马上回到队伍中。他们说这也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就是这集体荣誉感、就是这乐观主义精神、就是这坚持不懈的劲儿,我们取得了队列会操的冠军。同学们还精心设计了“美丽家园”四个字。因为从那时起,同学们就把高一(12)班看作了我们共同的家,大家都会用心地呵护她。在军训结束前的文艺会演中,同学们踊跃报名、认真准备,更加强了这种氛围。军训结束,我们就制定了“守纪、团结、诚信、进取”的八字班风。而在以后运动会、艺术节中同学们互帮互助的精神,更是充分弘扬了这种氛围。

学习型班级的核心:学习、思考、创新

学习、思考、创新是学习型班级的核心。创造良好的学习、思考、创新的班级环境。充分利用四周墙壁,让我们的“家园”充满着文化气息。我们设计了“班级舆论”版块,同学们对一些社会现象、时事政治进行讨论或点评。“学习交流”版块,我们或展出优秀的作业,提高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或交流学习心得,同学们无私地提供了他们认为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了学习效率。“优秀随笔”板块中,我们或介绍自己欣赏的文章,或展出自己的得意之作,提高了同学们的文化素养。“成长历程”板块。用我们已经取得的成绩来激励自己,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科学设计板报,强化文化阵地:黑板报是教室中的主要文化阵地。科学设计板报,对同学们的政治、学习,生活、思想等各方面素养的提高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开展读报、评报活动,及时了解时事政治,充实自己的课外阅读量。并且组织学生对一些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组织学生走进书海,翻阅各类书籍,积淀一定的文学功底。学习型班级的模式:简洁、多样、高效

简洁、多样、高效是学习型班级的特点。而我们依靠实行自主管理,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以活动来凝集和管理人来达到这样的效果。实行自主管理,通过学生的自我管理,(包括穿校服、佩带校团徽,安排值日,保证上课质量,合理安排早修午休,保证两操的质量,作业的独立完成),旨在培养学生的自觉性,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坚持统一着装,注重学生形象。

一个人的装束有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这个人的品质,古代也曾有“君子正其衣冠”的说法,而我们的穿校服充分地体现出我们高中生青春活泼的气质,也充分展示了高中生充沛的精力。我们班学生坚持天天穿校服,同学们都能自觉佩带校徽、团员佩带团徽。

2、合理安排值日,强化劳动意识。

随着世界范围内环境的变化,结合中国入世后的局面,将来的中国需要能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等型新式服务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我们班委本着通过自觉组织同学们劳动,强化这方面的意识的意愿,以自身的行为来进一步塑造自我的内在修养。我们班劳动部制定了如下具体工作。时间、空间、效率。每次值日生做完工作,就会自觉地请劳动委员检查,检查完毕方才离开自己的岗位。

3、提高上课质量,增进生命交往。

课堂,是学生与老师思维方式进行交流的基地。上课积极动脑,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及时地提出自己的问题,与老师充分地交流,一有助于课堂气氛的活跃,二有助于听课效率的提高,三有助于心智模式的改变。我们还积极地参与了学校的研究性课程和选修课。学校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选修课就有20多个项目供我们选择,同学们也很珍惜这样的机会,积极主动的参与这些活动。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感兴趣的科目和课题,并认真学习,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下,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果,培养了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4、利用早修午休,学会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或研究性学习,是学习的真正有效的反方法。只有学会学习,学会自主学习,我们才能真正提高。因此,我班充分利用早修午休,进一步培养自主学习、研究型学习的能力。我们进行了《唐诗》、《宋词》、《元曲》、《古文观止》的吟诵和背诵,增加民族文化修养(班级学生在校“唐诗宋词吟诵比赛”、校诗歌朗诵会、区古诗文阅读大赛中获得好成绩)。为了一改英语学习中“哑巴”英语的弊病,我们还在英语的听说方面进行了锻炼。并且增加了英文歌的听与唱,培养英语语感与学生兴趣。而在英语小品比赛、英文歌唱大赛中,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我班的班干部一同担起了这一“小老师”的重任,组织同学自发地走上讲台。我们利用中午半个多小时的午休时间,针对自己班内相对薄弱的科目,发挥同学们的自主才能,开展“互争互难”活动。(“争”——就是人人斗争作小老师,“难”——就是你出难题我来解。)对课堂知识进行补充与深化。而很多同学会自觉走上讲台,介绍一些世界尖端的科学技术。

5、自觉完成作业,培养独立性格。

作业是检验你对知识掌握多少的。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对于培养人的独立性格也是有一定作用的。因此,每个课代表都会在课前将前一天老师所布置的作业交齐,以杜绝同学抄作业的恶习。

6、认真对待两操,体现精神面貌。

广播操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生的精神面貌。因此,同学们坚持每天穿着校服,以保证做操的精神面貌。在进退场环节,我班要求同学做到快、静、齐。在每次退场时,体育委员都会组织一定的训练。就是每天这几分钟的累积,一点点地加强了同学们动作的规范性。在我班同学的共同努力下,班级广播操得到了老师们的好评。眼保健操。现在的学生,近视状况很严重。为了保护视力,我们非常注重眼保健操的质量;不仅要做,而且要做好、做到位。卫生员职责不是检查做操时的纪律,而是纠正同学们的动作,以保证足够的质。

学习型班级的特点:弹性、灵活、应变学习型班级必须是弹性、灵活、应变的。编辑班刊:

班级在阅读报刊之后,也进行实践尝试。在同学的共同努力之下,我们成立了自己的编辑部,编辑了我班的第一本班刊《致远》,得到了师生的好评。校秋季运动会:

我们班参加了广播操汇演。运动会前,同学们为了使广播操动作整齐到位,自发地利用课余、放学时间,反反复复地练习;有时为了使一个细小动作准确无误,重做好几次,直至满意为止;在进退场方面为了达到快、静、齐,同学们在操场上来来回回跑了几次也记不清了,但没有一个同学叫苦叫累,我们一直努力着。在田径场上,同学们都很好的发扬了运动员精神,我们不仅在预赛中表现优异,而且在决赛场上,同学们通过自己的顽强拼搏,不懈的努力,最后取得了两个第一名、两个第二名、一个第三名、四个第四名、三个第五名的好成绩,同时也获得了“团体总分第三”。这次运动会也进一步加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场上虽然只有几名同学在比赛,但场边却有整个班级为他们加油呐喊;啦啦队的同学们还准备了装着黄沙的水瓶,在手中不停晃动,打出整齐的节奏。会后,非运动员还自觉地承担了收拾场地的任务。其他体育活动:

在第一学期末的长绳比赛中,我班的同学更是在寒风中努力训练,一点点地减少失误,一点点地加快速度。虽然每次都跳得气喘吁吁,但同学们都还是力争上游,继续着乏味的训练。在比赛当天,在场下同学们执着的支持下,大家更是超水平发挥,最后夺得了第三名。其中也凝聚了同学们无比的热情和心血。我们还利用中午休息的时间组织起各种各样的课余活动。比如:打羽毛球、跳绳、踢毽子等。这些活动不仅锻炼了我们的体格,还使我们从紧张的学业中得到缓解,得到全身心的放松,更重要的是使我们的友谊在点滴中得到升华,真可谓“一举多得”。学校艺术节:

在艺术节活动中,我班有十分出色的表现。首先,报名工作十分顺利的展开了,同学们十分踊跃,甚至有的项目需要申请增加名额。然后的排练是十分辛苦的。由于排练时间很短,李洁等为同学排练舞蹈,为了能出色表演,编舞,排练,每天都要到9:00,有一天甚至到10:00才回家。另外洪弘写了疯狂搞笑的《邹忌讽齐王纳谏》,而王珲等同学努力排练,将这部小品演得淋漓尽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终于,我班的小品获得了艺术节小品相声比赛的特等奖,舞蹈获二等奖,另外在乐器比赛中,陈嗣鑫得了二等奖,校园歌手大赛中,王麟得了一等奖。更可喜的是,我班获得了班级组织将的优胜奖。我们有三个节目还入选了闭幕式演出。艺术节的活动又成功结束了,我班同学的成绩也十分喜人,在大家的心中多了自信。主题班会:

我们的两次主题班会“迎国庆”、“外塑形象,内铸素养”也取得了很大成功。参观大学校园,感受大学生活:在寒假期间,班级组织去上海师范大学参观。我们参观了大学校园、图书馆、学生寝室。通过感受大学生活、体验大学生活来树立自己的理想。在回学校的路上,同学们还各自谈了自己的理想。五月歌会:

在预赛中的成功,使大家信心十足,同时得到要代表学校参加比赛的消息,同学们更是不感怠慢,在袁老师的辛勤指导下,从单一的曲调到双声谱,再到三声谱,其中都倾注了同学们的心血。终于,我们的付出得到了收获,夺得了冠军。同时,代表学校参加的比赛也得到了区三等奖。

第七篇 团队学习在高三文科班的实践 姚 婕(04届高三4班班主任)

所谓团队,就是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为了相对固定的目标——团队利益最大化,采取相对稳定的组织关系,而组合起来的人群。团队利益最大化是团队成员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前提,否则,团队就失去了共同的目标,组织关系就是表面的,形式上的,团队生命力就失去了长期维系的可能性。

在高三文科班的教育教学中运用团队学习的模式,它既有和一般团队学习一样的共性——相对固定的目标:为了最大程度的获取学习上的成功——但它在操作的同时又有着它的特殊性:

1. 团队构成人员的特殊性

经过分科的选择,文科班的大多数学生往往会出现这样的一种趋势——重文轻理,理科相当薄弱,这样的趋势在越是好的学校越是明显。他们在学习数学方面常常出现力不从心的现象,于是懈怠的情绪日益增长。长此以往,在3+1的总成绩面前他们便有相当一部分人成为了弱势群体。

2. 科学地确立团队目标

为了能够获取最终的成功,科学地确立高三文科班的团队学习目标是最为重要的前提。既然是团队学习,那么就不是教师和个别学生的事情,目标也就不能仅仅只针对个别好学生或个别后进生,必须有一定的适应面,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起尽可能多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团队学习的关键

由于高三文科班在学习方面,在达到最终团队目标的过程中,有着较理科班学生更为明显的弱势,所以团队学习的关键就是必须尽可能地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而要做到这一点“知识共享”就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做的便是“维持学习兴奋点”。因为数学学科上的弱势使得较多的文科班学生在总成绩上很难占上风,文科的优势又很难体现出来,时间一长,再加上高三压力的增加,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势必减退。如果一旦出现类似的情况,那么再好的学习方法也是很难奏效的,其结果必然是事倍功半的。所以团队学习的首要关键是“维持学习兴奋点”,让学生在团队中始终保持学习的亢奋状态。

当然,盲目的亢奋只可能让学生变成“无头苍蝇”,所以团队学习的第二个关键就在于要“善于资源整合”。教师在团队中不是主导者,但却是引导者。教师要善于利用在不同学科中学有余力的学生用他们特有的亲和力带动整个团队的学习,同时发挥他们的特长,在团队中起到“知识共享”取长补短的效果。例如:发动学生利用自修课或早读课的时间自己出题讲题,可以打破常规课堂上教师讲题的沉闷感,学生在一个相对轻松的环境中面对问题不会显得局促不安,问题也就更容易地在团队协作中得以解决。

总之,高三有着它的特殊性,高三的文科班又有着它的特殊性,我们必须正面这样的特殊性,利用好“团队学习”,才能获取最终的胜利。当然,如何利用我们还在不断地摸索中,以上只是在实践过程中的一些小小体会,希望能够得到批评指正。

第三篇:寝室文化构建的实践与思考

寝室文化构建的实践与思考(2007-04-18 20:08:11)转载

摘要:寝室文化是指在寝室这一特定环境中,由住校生在生活领域的相互作用中所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和精神产物以及创造过程的总和,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德育的重要载体。创设健康向上、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文化氛围是寝室文化构建的目标。加强基础建设,深化实践活动,注重调查研究是寝室文化构建的有效途径。寝室文化的构建能规范学生的行为,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对寝室文化构建的再思考,是寝室文化顺应新形势、发挥新功能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寝室文化 构建 成效 思考

一、寝室文化构建背景

(一)背景

我校创办于1988年,当年在校仅有3个教学班120名学生,其中住校学生80余人。当初学校基础建设尚未全部到位,学生宿舍也在建设之中,教学条件相当简陋,学生上课与住宿就在同一幢楼,以教室为寝室。由于住校学生少,所以管理也较容易,没出现较大的问题。学校发展至1992年,住校生有了大幅度的增加,增至300余名。学生宿舍开始启用,12名学生一个寝室,较以前住宿条件有较大好转。随着住校生队伍的迅速壮大,住校生的各种问题也随之出现。一是卫生习惯差,对公共卫生不关心,个人卫生不注重;二是生活习惯差,物品存无定所,放无规矩,生活自理能力差,不懂得关爱自己,更不知如何尊重他人;三是寝室文化差,寝室除了床位,徒有四壁,十个寝室一个样,单板划一,一些不适合中学生的低级文化开始滋生,抽烟、喝酒的有了、谈情说爱的有了、偷东摸西的有了、拉帮结派的有了、打架斗殴的有了„„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仔细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学校最先试行的管理办法,就是利用军训的成果在寝室中尝试“军营式”管理——也即寝室文化的雏型。经过一年的军营式管理,收到了良好效果:寝室窗门洁净了,地面干净了,物品存放有序了,许多不良行为有了明显好转,学生精神面貌有了较大改观。学校的这一管理也成为当时职业学校的一个亮点,受到了来访者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随着时间的推移,住校生数量的继续增加,军营式的管理效能不再突显。学校及时研讨这一现状,提出了在寝室管理中抓好物质与制度层面建设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强文化层面的建设。1995年,寝室文化的构建在我校全面铺开,一个个体现室员文化、张扬室员个性、蕴含室员生活的文化寝室孕育而生,寝室管理的效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受到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好评,并建议将这一做法推广,来访者络绎不绝。寝室文化这一管理模式效能的显现,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并将其列入学校德育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长抓不懈。学校发展到现在已有48个教学班、2600名在校学生、1800余名住校生的办学规模,学生

毕业了一届又一届,住校生换了一批又一批,但我校的寝室文化的良好传统不仅没有褪色,而且在改革创新中成为学校文化的积淀,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良好育人功能,为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寝室文化的界定

寝室文化是指在寝室环境中,由住校学生在生活领域的相互作用中所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和精神产物以及创造过程的总和,就其表现形式和内容看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组织文化、艺术文化等,一般包含以下四个层面:一是物质文化层面,主要指寝室中传播特定精神文化的某些物质载体,这些物质载体又被赋予一定的文化内涵,是寝室文化构建的基础。二是制度文化层面,是指寝室管理中的各种要求、规范和章程,是寝室文化建设的具体化要求和规范化措施,是寝室文化构建的保证。三是活动文化层面,是指寝室管理和建设中开展的各类活动,是寝室文化构建的载体。四是意识文化层面(即精神文化层面),是指在寝室这一特定的环境中,室员头脑中逐步形成的意识,观念体系,诸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道德标准、人际关系等,是寝室文化构建的核心。

二、寝室文化的构建

十多年来,在学校党政的重视和支持下,在政教处、团委等部门的积极组织和推动下,广大住校生发挥寝室文化主体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寝室文化的建设,在不断探索和努力实践中,创造出了健康向上、丰富多彩而又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寝室文化。

(一)加强基础建设

1、良好生活设施是寝室文化构建的物质基础。学校在生活后勤的建设中,采用市场化动作理念,吸纳民间资本2600万元,建造了学生公寓等生活服务设施,为住校生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生活区绿草如荫,四季花卉芬芳吐艳,“临风园”风景别致,环境舒适宜人。寝室楼设计新颖,布局合理,适合学生群体生活。安全设施齐全、禁示标志明显,体现人文关怀。学生寝室8人一室,宽敞明亮,生活、卫生设施齐全。寝室走廊名人字画和学生书画作品贴挂有序,走廊文化凸现。良好的生活设施和宜人的居住环境,都为优雅、文明、进步的寝室文化构建奠定了良好基础。

2、健全的规章制度是寝室文化构建的有效保证。健全合理的住校生管理制度,不仅可以规范住校生的行为举止,而且更有利于理顺对全体学生教育管理的思路。我们结合寝室文化构建的需要,提出了“洁、静、雅、美”的寝室建设目标。“洁”是指寝室及室员达到清洁卫生;“静”是指室员在寝室保持相对的静态,做到必要的安静;“雅”是指室员待人接物、言谈举止文雅大方,寝室布置雅俗共赏;“美”是指美化寝室,布局美观大方,美化室员心灵,人人争做心灵美的使者。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我们制订并逐步完善了一系列的寝室规章,如《住校生管理条例》、《寝室一日常规》、《寝室公约》、《文明寝室标准》、《文明楼层标准》、《寝室长会议制度》、《文化寝室评比标准》等,健全的规章制度为规范管理提供了依据,为寝室文化构建提供了保证。

3、加强住校生管理员队伍建设。管理员队伍是住校生寝室生活的组织管理者、生活指导者和规范监督者,是寝室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我们在多年的实践中,已逐步形成了校长室领导下,政教处全面负责的领导体系,建立了一支由政教主任、政教员、生活指导老师和学生会生活部成员组成的寝室管理员队伍。明确了各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能和各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形成了齐抓共管、各司其责的良好格局。

4、美化寝室环境,发挥“以美育人”的功效。优美的环境不仅能使人身心愉悦,促进健康发展,而且能发挥出教育人、引导人、陶冶人的良好作用。良好优美的寝室环境对住校生的健康成长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我们在美化寝室环境的实践中主要抓好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美化寝室显性环境的建设,也即硬环境的美化工作。一方面,我们继承军训的优良传统,在内务管理上加强规范创设整齐美。要求住校生生活用品放置做到成一线、朝一向、排一列,整齐划一。内务管理上的严格要求,旨在培养、锻炼和提高住校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克服“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皇帝、小公主的生活习惯,改变懒散、拖沓、杂乱无序的生活作风,使学生逐步养成讲卫生、爱整洁的好习惯,形成张驰有度、节律有序的好作风,让学生受益终身。另一方面,我们在居室环境美化上做文章,展示个性美。学生们能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专业特色和一技之长等,以整洁优美、布局合理、设计新颖和风格独特为标准,独具匠心地精心设计自己温馨的家园,充分体现青春年少张扬的个性和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形成了寝室文化亮丽的风景线。

二是美化寝室隐性环境的建设,即软环境的美化。在寝室这样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中,由于室员构成的素质参差不齐,稍有懈怠,就有可能给消极的思想、言行提供滋生的土壤。因此,我们总是坚持想在先、走在前,及时了解和掌握住校生的思想变化及舆论倾向,利用寝室管理员队伍,通过集会、学习讨论、个别谈心、检查监督、先进评比等多种途径,加以正确的引导。坚持防微杜渐、扶正祛邪,倡导团结友爱、和谐民主、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激励和影响全体住校生。启发和引导学生要学会交流,并自觉遵循人际交往的原则(即:一要热情待人,真诚相见;二要尊重他人,注重礼貌;三要积极主动,讲究信用;四要严于律已,宽以待人;五要虚心学习,不耻下问;六要加强交往,密切联系)。逐步建立和谐、民主、关心、合作的人际关系,净化、美化和优化寝室的软环境建设。

(二)深化实践活动

在寝室文化建设中,我们坚持以实践活动为载体,通过组织各类评比、参加社会实践、组建社团小组、开展健康教育等活动,丰富住校生生活,充实寝室文化内涵,提高寝室文化建设的实效性。

1、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技能性竞赛和优秀评比活动。在活动中,我们坚持期初有计划,期间有检查,期末有总结。做到计划周密,注重操作性;检查细致,增加指导性;总结全面,坚持激励性。一是抓常规活动。在常规活动中我们坚持日检查、周公布、月小结、学期总评的方法加以实施。认真做好早操、内务整理、寝室卫生、就寝纪律等方面的日检查工作,以周为单位张榜公布一周检查情况,并纳入学校五项竞赛。坚持做好寝室常规工作的每月小结,表扬先进,激励后进,并将月成绩纳入班主任月考核。每学期做好寝室常规工作总结,评比文明楼层、文明寝室、优秀寝室长、优秀室员等各类先进,树立先进典型,表彰优秀学生。二是抓文体活动。根据青年学生的特点,我们经常性地开展以寝室为单位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如球类比赛、棋类比赛、书法、绘画、演讲及专业技能比赛等,活跃住校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三是抓特色活动。我们每学期都安排一次文化寝室评比,内容包括寝室的美化、内务、卫生、寝室成员的遵纪守规情况、寝室的文化特色等诸多方面,全面衡量寝室的文化与文明程度,以提升寝室文化的内涵,形成寝室文化的特色。学生们都能按照学校文化寝室的评比标准,结合室员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和专业特色,对寝室进行设计与布置,一个个设计新颖且富有特色的文化寝室呈现在我们面前,如“温馨小屋”、“足球世界”、“书

香园”、“财经之家”等。通过这些活动,丰富了校园精神生活,拓宽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了审美能力和思想境界,陶冶了情操,形成了健康活泼、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2、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在抓好校内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寝室文化的外延,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参加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加社区的清洁卫生大行动,参加社区的纳凉晚会,协助社区搞好文明社区知识的宣传和讲解,联系社区困难家庭开展扶贫帮困或帮教,深入社区宣传学校,并邀请社区居民参观学校寝室文化建设成果。通过这些活动,丰富了学生的社会知识,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了为民服务的意识与能力,为学校寝室文化的构建拓展了空间、充实了内容。

3、组织社团小组活动。社团活动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好形式。学校牵头,组织了消防应急小分队,开展消防知识学习与宣传,寝室消防设备设施的定期检查,检查生活区的消防隐患,参加消防技能的演练等活动。此外,学生还先后组织了爱校服务小组、卫生督查小组、纪律巡查小组等,学生自愿参加,教师主动参与指导,小组定期开展活动,为寝室的文明建设作出了贡献。社团小组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同时维护了住校生的良好秩序,为学校寝室文化的构建注入了新的力量。

4、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学校设有心理辅导站,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我们结合青年学生特殊的成长阶段和住校生特定的身份特征,聘请教育经验丰富、学生工作出色、接过心理辅导专职培训、持心理辅导上岗证的教师担任心理辅导老师,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惑、疑虑和心理障碍,取得了良好效果。心理咨询活动的开展,使寝室文化建设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充分体现人文关怀。

(三)注重调查研究。

在寝室文化建设十余年中,我们通过座谈交流、个别访谈、实地察看、学生问卷等多种形式开展寝室文化构建的调查与研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了寝室文化建设策略,使寝室文化在建设和发展中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融合学校教育管理,体现学校特色。经过调查研究,我们能发现存在的问题,纵观发展的态势,调整建设的方略。在管理队伍建设中,我们改革教师一统天下的局面,组成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管理队伍,改教师管理为教师指导,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管理的作用。在基础性设施上,学校引进民间资本改善条件,给学生创设健康生活、快乐成长的良好物质环境。在制度建设中,我们坚持“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原则,改革陈旧落后的体制,发挥制度在管理学生、教育学生和服务学生中的作用。在活动实践中,我们研究青年学生的特点,结合校园生活的实际,使活动贴近学生,适合校园,迎合潮流,不断创新。寝室文化的调查与研究,使我们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及早发现存在的问题,充分预见建设中的困难,总结成功经验,落实改进措施,为寝室文化建设有序、有效开展提供了保证。

三、寝室文化构建的成效

(一)健全的寝室制定,养成了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

寝室是透析其居住人群素质的窗口,是开拓者每天的起点,是远航者憩息的港湾,是求智者智慧的基地,是高中学生最值得回忆的部分之一。我们的学生来自全区各个乡镇,有的学生是第一次过集体寝室的生活,大家的脾气、性格各异。为了达到“洁、静、雅、美”的寝室建设目标,在一系列寝室规章的约束下,在寝室管理员队伍的管理下,我们的寝室成员在短时间内就适应了寝室生活,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每个寝室的卫生、物品的摆放、纪律等情况及时公布,计入五项竞赛成绩,各年级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形成了积极向上的氛围。有的学生在初中所形成的,如抽烟、喝酒、赌博、乱扔纸屑、随地吐痰等不良习惯,在这里得到了改正,家长反映学生进了我校后仿佛变了一个人。寝室文化的构建,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素质的提高,提供了保证。

(二)创建文化寝室,陶冶学生情操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塑造人。温馨、健康的环境将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学校每学期都进行文明寝室的评比——最整洁寝室、最具文化氛围寝室、最时尚寝室、最动感寝室、最具学园特色寝室、最具个性寝室等。“整洁、文明、健康、和谐”的寝室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寝室环境将促使学生从中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学会负责;促使学生逐渐具备现代青少年健康向上、团结奋进的精神面貌。有学生说,清新、素雅、温馨、富有个性的寝室生活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向往、寝室不仅仅是我们睡觉的地方,它更是同学们学习之余身心调整的地方,是大家在一起学习、交流、成长、进步的共同的“家”。在这个真正的私人空间里,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遐想。今后,回首往事,昔日“睡在上铺的兄弟”会在你的眼前不断闪现,同伴之间的点点滴滴将是我们最宝贵的珍藏。寝室文化的构建,净化了学生的心灵,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三)、培养人文素质,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温馨的生活环境是学生们的向往,它让学生学习之余疲惫的身心得到迅速的恢复,但我们更希望在建设一个温馨环境的同时,在寝室内以及寝室之间形成一种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的“人文环境”,形成一种体谅他人、理解他人、尊重他人、为他人着想的“人文素质气息”,这才是我们构建寝室文化的内在精神。我们希望在广大同学的参与下,把“建设一个美好温馨的家园”的活动继续深入下去,使全校每一个寝室都成为健康、文明之家。“富含个性色彩,充满温馨之情”,在广大同学的积极参与下,我们的宿舍发生着巨大的喜人变化,引来了不少的参观者。但我们更强调学生参与的程度和参与的持久性,贵在坚持,当一个动作长久地显现时,我们称之为习惯,我们希望同学们将“好的习惯成为自然的状态”,让自己的辛勤成果得到真正保护与重视。今后离开学校,无论走到哪里,经过人文素质熏陶过的学生,都将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被社会所接纳,得到社会的欢迎。我们许多毕业生在各行各业中的表现,都印证了这一点。

四、寝室文化构建的思考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实践告诉我们,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在新形势下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改进与丰富德育工作,优化育人环境,促进人才素质全面提高的新途径。我校以寝室文化为抓手,凸现学校学生管理方面的特色,以点带面,促进校园文化的全面健康发展。寝室文化建设拓宽了教育阵地,从第一课堂延伸到第二课堂,从“三点一线”扩展到整个校园以至社会,同时也突出了校园文化建设中广大师生特别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实践中,我们深切体会到,校长室、政教处、校团委都必须要加强对寝室文化建设的领导,深刻认识寝室文化建设对学生成长的重大意义,把寝室文化建设列入学校的议事日程,讨论和制订校园文化建设中寝室文化建设的总体发展规划,并纳入学校事业发展规划中,同时要定期研究社会对寝室文化的影响,正确处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关系,正确处理校园与社会的关系,及时引导到正确健康的轨道。要形成学校党、政、工、团等部门齐抓共管的管理体制,尤其要充分发挥共青团、学生会以及学生社团在寝室

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相互支持,相互配合,使寝室文化健康繁荣。

2、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坚持正面引导和加强管理的方针。在新形势下加强寝室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为主旋律,坚持正面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一定要坚持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才能保证寝室文化建设的正确导向,才能正确地吸取进步文化成果和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保证寝室稳定的思想环境,浓厚的学习环境和健康的文化环境。提倡以美育人,坚持思想性、知识性、娱乐性相结合的方针,不断提高层次和水平,体现文明、高雅、活泼向上的特色。

3、坚持寝室文化建设在物质、精神、制度上的均衡发展。要通过多渠道增加投入,进一步美化寝室环境,兴建更多、更好的生活和文化体育设施。要树立全员意识,完善政策导向,充分发挥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生活育人的作用。要进一步建立和健全寝室文化建设的规章制度,尤其是建立和健全学生教育和管理的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加强对学生进行道德纪律教育,形成勤奋好学,勇于创新,敢于竞争的良好风尚。通过寝室文化的建设来推动校园文化的整体化建设,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4、坚持弘扬传统与改革创新并进,形成特色。寝室文化建设既要形成稳定的传统,又要努力改革创新。我们要把多种有意义的寝室文化活动、文化设施、观念、制度等保持、固定下来,使学生在这些传统的熏陶下,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健康的心理品质和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通过各种渠道,使“洁、静、雅、美”的寝室文化深入人心,成为激励广大学生前进的动力。与此同时,我们更要有意识地吸收校园内外的一些新颖活泼、有利于学生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形式,只有这样,学校的寝室文化才能常盛不衰,学生素质也才会不断得到提高。

5、坚持充分发挥教师在寝室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寝室文化活动为广大学生提供了更多参与、锻炼和提高的大舞台,这就需要广大教师尤其是年级主任、班主任和生活指导老师超越第一课堂教学的范围,发挥主导作用进行指导。因此,广大教师要提高对建设寝室文化意义的认识,增强责任感,努力指导和帮助学生提高活动的水平。

6、加强寝室文化与家庭文化、社区文化的交流。寝室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决不是封闭的,而要在开放中建设和发展。要打破楼层围墙的局限,与家庭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等进行沟通和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要善于吸收社会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和成果,不断繁荣寝室文化。要发挥寝室文化的辐射作用,以科技、文化活动为依托,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为社会和群众服务,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校的寝室文化建设尽管取得了不少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将出现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需要继续探讨、研究和解决。我们一定要立足当前,着眼将来,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在改革开放中大力加强寝室文化及校园文化建设,把我校的文化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构建和谐企业的实践与思考

坚持以人为本

强化制度管理 构建和谐企业的实践与思考

公司结合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围绕“科学发展、保障供应、转变作风、服务矿山”的“十六字”工作主线,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推进和谐企业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促进了公司更加稳定和谐,经营管理各项工作更好更快发展。本人结合物资供应公司构建和谐企业的实践浅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完善制度和考核考评机制 公司结合工作实际,以整章建制、加强制度建设为重点,修订和完善了内部管理制度257项(其中:行政工作管理制度52项,党群工作管理制度43项,岗位职责84项,科室考核细则15项,岗位考核细则63项)。建立了一套公开、公平的制度体系和考核考评工作机制,通过细化、量化考核考评标准,规范业务流程和工作程序,形成了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的工作机制。制度的完善,责任的落实,实现了管理人员和员工在同一个制度平台上,用同一把尺子来衡量日常考核、奖罚和兑现,增强了管理考核工作的透明度,坚持从源头上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在建章立 制上下功夫,提高了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为公司科学发展、精细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二、坚持以人为本,提升职工综合素质,提高服务质量

按照建立学习型企业的要求,创新职工学习载体,搭建职工学习的平台,激发职工学习热情。公司建立了业务理论学习制度,坚持每周二下午组织职工集中学习。组织职工积极参加集团公司举办的各类业务理论、专业技能培训和技能大赛。公司成立了学习考核培训领导小组,制定培训计划和考核考评标准,开展了“岗位练兵”、“业务培训”、“七比七赛”、“节能型班组”、“星级员工”、“创先争优”等学习培训竞赛活动,营造了学技术、比技能、当能手、作贡献的氛围。为全面提高公司业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制定了《业务人员业务培训计划》,遵循干什么、学什么、懂什么的原则,注重应知应会、实物识别、业务流程的培训。组织业务人员到生产供货厂家、生产矿等单位实地参观学习,通过学习培训、参观交流、理论考试和业务技能测试,有效提升了职工的综合素质,各部门工作质量、工作效率显著提高。

公司把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摆在突出位置加以落实。建立了公 司领导、科室长值班制度,为基层提供24小时服务。专门为各矿提货的业务人员设置了休息室。为简化业务流程和提货手续,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设备、材料、配件三个业务科室搬入总仓库现场办公,使各矿办理提货业务更加简捷方便,为矿井生产提供了便利。

三、坚持以人为本,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紧紧围绕公司经营管理中心工作,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提出了“科学管理,保障供应,转变作风,服务矿山”的实践主题。通过座谈会和交流会,发放问卷调查、征求意见表165份,归纳整理出涉及公司改革发展、经营管理、制度建设、物资积压、工资待遇、廉洁自律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14条,全部得到解决落实。学习实践活动全面完成了三个阶段、六个环节的工作任务,经过职工满意度测评,满意率达100%。

通过加强公司职工政治思想工作,加强阵地建设,健全组织机构,实行目标管理,丰富活动内容,整体工作效果显著。通过积极倡导“严、精、细、实”的工作作风,公司整章建制按“精炼、管用”的原则,为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通过加强制度学习,提高执行力,加大对各科室、各岗位工作的考核力度,形成了三级考核管 理制度,使制度责任同步落实。

四、坚持以人为本,与职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

公司坚持逐年改善职工生产生活条件,努力实现职工收入与企业发展的同步提升。加大住房困难户、无房户改善居住条件的力度,集团公司分配给供应公司的住房,优先让给住房困难户、无房户购买。制定了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管理办法,加大对困难职工帮扶力度,建立了帮扶责任制。以公司领导和副科级以上干部与困难职工结成帮扶对子,春节前夕,开展了以“献真情、送温暖、解难题、渡难关”为主要内容的捐款活动;开展了为职工送春联活动,共送出春联400余幅。除夕夜,公司科级以上干部到各值班岗点开展“除夕情”值班活动,让公司各值班岗点的职工陪伴家人欢度佳节。公司制定了职工婚、丧、重大疾病、生日慰问制度,建立长效机制,切实帮助职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公司组织职工参加了安康互助保险,公司行政专门拨款,发挥互助保障平台作用,为职工排忧解难提供服务。公司坚持开展助学活动,今年公司就自筹资金11000元,为考入大中专院校的11名公司职工子女召开座谈会,鼓励他们勤奋好学、励志成才,并每人发放1000元助学金。使职工共享企业大家庭的温暖。

五、坚持以人为本,共建和谐企业

构建和谐企业是公司与职工共同的愿望,通过促进企业内外“和谐”,达到企业的经营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最终实现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供应公司近年来的实践证明,公司的发展进步必然促进公司的和谐,公司的和谐必然促进公司的发展进步。在公司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中,通过座谈会和交流会,发放问卷调查、征求意见,征集到涉及公司改革发展、经营管理、制度建设、物资积压、工资待遇、廉洁自律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对征集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归纳整理表明,广大职工迫切希望公司发展的同时,迫切希望通过自身全面发展来适应公司的发展。公司认真落实了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而形成了公司关爱职工,职工爱企如家,职工与企业共生共荣、和谐双赢的良好氛围。

六、构建和谐企业的几点思考

一是不同职工群体有不同的权益需求。随着社会的进步,企业的发展,企业职工形成多元化的趋势,不同群体的职工必然有不同的权益需求。如何了解和满足不同职工群体的权益需求,如何保障各种职工群体的权益,使不同 职工群体能够融合在一起,为企业发展的同一个目标形成合力。这就为企业管理提出了新要求,为企业工会提出了新任务。

二是提高职工综合素质,是企业发展的迫切需求。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迫切需要适应企业发展的高素质职工队伍。坚持管理创新,合理调整职工的利益分配,合理使用利益分配杠杆激发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和工作主动性,真正建立起有利于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人尽其才的激励机制。这就为工会开展工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通过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组织职工开展学知识、学技能、学技术为主要内容的职业培训,培养企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职工。要特别关注基层一线职工,充分尊重职工群众的主体地位,加大人力资源开发,拓宽职工的成长渠道,完善职工的成长机制。企业工会要积极组织职工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为职工搭建学习培训技术的平台,搞好技术创新、劳动竞赛、岗位练兵,引导职工爱岗敬业、提高素质,为企业发展贡献聪明才智,达到企业发展、职工受益、劳动关系双方合作共赢,实现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三是坚持以人为本,用和谐理念统领企业发展。树立 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企业,就要使构成企业系统中的各要素处于相互协调的平衡发展状态,就要坚持立足实际,从企业自身的特点出发,创新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难题,大力开展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通过发展解决难题。许多实践表明,发展是最大的和谐,和谐是最大的发展理念。促进发展、促进和谐,职工是主体,必须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构建企业与职工共享发展成果的新机制,促进企业发展成果与职工互利共享。

四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大力营造和谐氛围。企业文化,是全体企业成员所遵循和奉行的价值观念、经营理念、行为准则和审美观念的综合反映,是企业全面、健康、科学发展的生命力与创造力所在。企业文化融会于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方式、价值观念、群体意识和道德规范等方面,为企业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行为动力和智力支持。在企业改革不断深化的新形势下,要加强思想引导,帮助职工认清企业当前形势,顾全企业发展大局,正确对待改革中的利益调整,激发职工旺盛的工作热情。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营造尊重职工、理解职工、关心职工、爱护职工的良好氛围。营造鼓励能干事、干成事的干事创业工作平台,通过企业文化的和谐氛围,以稳定保和谐,以发 展促和谐,以创新推和谐,以公开求和谐,以公正求和谐,以企业文化育和谐。

五是围绕大局,推进和谐企业创建活动。加强对职工的形势任务教育,强化“企业兴旺我兴旺、我与企业共命运”的主体意识,凝聚职工的智慧和力量,引导职工在推动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主力军作用。企业工会要围绕中心工作,找准切入点,在企业改革发展中做到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同满足职工多元需求统一起来;把团结动员职工共谋企业创新发展同最大限度为职工争取利益、共享企业发展成果统一起来。建立职工关心企业,企业关爱职工的良性互动、合作双赢的新型劳动关系。

创建和谐企业是企业工会为构建和谐社会大局服务的主要方式和重要切入点,企业工会应以创建活动为载体,在建立和谐劳动关系、保障职工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确保企业和职工共享发展成果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要进一步认识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的长期性,进一步提高对创建活动的认识,进一步营造良好氛围,进一步加强道德建设,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和工作模式,进一步抓好关键环节,解决好实际问题,不断提升创建活动的水平。

第五篇:构建责任落实长效机制的实践与思考

构建责任落实长效机制的实践与思考

今年以来,XX市国税局按照省局的统一部署和安排,在全市国税系统开展了“岗位就是责任,责任重于泰山”专题教育活动,经过近一年的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XX市局就如何将专题教育活动的成果应用好,把活动中采取的有效措施制度化、系统化、常态化,着力在构建责任落实长效机制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一、构建责任落实长效机制的必要性

“岗位就是责任,责任重于泰山”专题教育活动是加强国税部门作风建设、队伍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重要实践。落实责任要持之以恒、长期坚持,因此必须要建立责任落实的长效机制,发挥长期效应。

(一)构建责任落实长效机制是巩固专题教育活动成果的内在要求。责任意识增强、履责能力提升、尽责氛围形成、岗位责任落实这四个目标的实现,既要靠个人自觉,又要靠严格管理;既要靠集中教育,又要靠长抓不懈;既要靠思想教育,又要靠制度保障。为使重责、明责、履责、问责这几个环节的工作模式常态化,就需要围绕岗位责任制定一系列的教育、考核、激励、监督、文化等制度体系和配套执行措施。

(二)构建责任落实长效机制是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的客观需要。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体现了我们党的宗旨。“为国聚财,为民收税”是国税部门的神圣使命,也是群众所望、纳税人所盼。总局落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出了“为民、务实、清廉”的“三个三”要求,明确了要把税收执法、纳税服务、行政管理、落实任务、改进作风等工作责任进一步落到实处。但是,还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国税部门在落实“三个三”要求的各个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都需要加强责任的落实,需要提高制度的长期执行力。

(三)构建责任落实长效机制是国税机关行使职能的基础工作。国税机关是重要的经济管理部门和执法机关。执行税收法律法规,最重要的是合法与合理,不仅要求照章办事,更需要尽力、尽心、尽责。既要不徇私情,又要裁量有度,必须以长期的责任感来保障。古人云:“欲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本;欲求流之远者,必浚其源。”通过建立组织领导、考评激励、教育培训、责任追究等长效机制,明确责任,落实责任,长此以往,长抓不懈,是国税部门行使职能的固本清源之举。

二、构建责任落实长效机制的工作实践

在“岗位就是责任,责任重于泰山”专题教育活动中,XX市国税局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在全市国税系统积极推行了“4+1”工作模式,即强化四个机制,打造一套新流程。

(一)强化目标管理机制,落实部门责任。“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统筹兼顾国税部门内外部发展环境,通盘考虑国税近期目标与远期愿景,加强工作的前瞻性和计划性,是落实国税部门责任的应有之义。市局制订了“十二五”时期的依法行政、科技强税、人才兴税、文化立税“四税战略”规划和加强基础建设、加强基层建设、加强制度建设、加强党的建设、加强行风建设的“五项建设”实施意见。同时,根据四税战略规划和五项建设实施意见成立了相关的组织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办事机构放在具体的牵头科室。“四税战略”和“五项建设”涵盖了国税部门的执法、服务、管理、行政的主要责任,并据此制定了每年的工作要点和实施方案,把责任逐项落实,分步实施。年内一批重点项目如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山东省廉政文化进机关示范点创建、征管状况分析、基层标准化建设、纳税人满意度调查及优秀办税服务厅创建等都取得了优异成绩。

(二)强化考核激励机制,落实工作责任。考核的最终目的是要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所以应围绕着目标管理考核细化与补充相应的激励措施。首先是进一步加大目标管理考核的力度和结果运用,各级都成立目标管理考核委员会,专门领导目标管理考核工作,并且每个月都召开一次例会研究考核指标和重要措施,对影响目标管理考核的苗头性问题及时研究采取措施,及时编发情况通报。考核结果作为各科室各单位评选先进集体的主要依据,个人历年来目标管理考核的结果在干部选拔任用的相关环节给予应用并作为评先树优的主要依据。其次是加大对重点工作的考核力度,将营改增、金税三期、“岗位就是责任”专题教育活动等重点工作作为专项考核,整合资源,协调各方,统一调度,集中督导,确保重点工作责任落实。再次是发挥表彰奖励的带动和杠杆效果,修订完善了《表彰奖励办法》,本着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绩酬挂钩、注重实效、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对工作成绩突出、业务竞赛获奖、取得各类荣誉、得到各类表彰、做出突出贡献等单位和个人同时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扩大表彰奖励面,拉开表彰奖励档次,充分调动全市国税系统各级国税机关和广大国税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近两年在全省国税系统目标管理考核中,XX市国税系统分别取得第四名、第三名的好成绩。

(三)强化监督制约机制,落实行政责任。从整治作风纪律入手,制定了XX市国税局《职业道德规范》、《工作督查督办制度》、《工作责任追究制度》、《诫勉谈话制度》和《党组关于转变作风服务基层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涉及工作作风、工作纪律方面的规章制度。加大作风纪律制度的执行力度,强化考勤纪律,利用视频录像系统、指纹识别系统进行考勤;成立机关作风纪律检查组,不定期突访抽查工作人员上班纪律;成立暗访组到办税服务厅查看办税服务效率,到纳税人处听取对国税干部的反映;成立纪律技术组,从防火墙等网络设备上查看有无干部在工作时间利用电脑进行与工作无关的操作。大力实施依法行政战略,建立落实执法责任的长效机制,制定了XX市国税局《开展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和《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实施办法》,按照方案和办法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规范税收执法行为、强化行政执法监督、依法化解涉税矛盾纠纷、提高干部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最大限度地维护税法的严肃和公正、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坚持国税工作的群众路线,问需问计于基层,解决基层困难,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工作调研的意见》,将转变作风、深入基层了解实情制度化、常态化。今年4月份,XX市局领导带领分管科室,采取实地调研和发放调查表的方式,在全市国税系统开展了一次岗位责任意识与履职尽责状况的大调研活动,发放调查表820余份,撰写了上万字的调研报告并下发落实责任的整改意见,提高了落实岗位责任的针对性。

(四)强化育人管理机制,落实带队责任。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以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良、纪律严明、善于负责的国税干部队伍为目标,构建教育培训和思想引导的长效机制。制定了XX市国税局《“十二五”时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规划》,深化学习型机关建设,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实施“人才递进工程”,培养后续力量,建立实施了《后续力量锻炼培养管理办法》,采取“132”的培养模式实施全面教育培养。“1”即一个职业规划:成立后续力量职业生涯规划小组,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培训,统一建立后续力量职业成长档案。“3”即三个实践平台,一是税收一线实践平台,2010年以来新录用的公务员全部充实到征管和服务一线,采取师傅带徒弟的“一带一”培训形式;二是经济一线实践平台,各县市区局分别建立了后续力量重点税源企业实训基地;三是农村实践平台。“2”即两个沟通渠道:一是建立了后续力量沙龙,二是建立了后续力量心理咨询室,邀请心理专家定期进行心理辅导。近年来,先后有3名同志获得“XX市十大杰出青年”荣誉称号,1个先进集体荣获“国家级青年文明号”。制定《XX市国家税务局履职尽责典型评选办法》,每年评选出一批履职尽责的模范和典型,起到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制定《XX市国家税务局优秀分局长评选办法》,每年评选出数名长年扎根基层、政治素质过硬、工作业绩突出、群众认可度高的基层分局长,并优先提拔使用。

(五)搭建行政办公平台,打造责任运行流程。按照明责、定责、履责、问责四个环节循环往复的闭环式管理模式,认真梳理岗位责任,把责任具体到部门和个人,搭建以责任运行为目标的行政办公平台,变人管人、人管事为机器管人、信息管事。为了实现岗位责任体系运行顺畅、协调有序、监控及时、落实到位,采用协同工作流的信息化技术把《岗位责任及风险说明书》的运行从手工处理模式升级到信息化平台层面。利用工作流设计系统定制了“岗位责任运行平台”,从税务系统岗位责任的特点出发,设计了30余个行政审批、机关事务、协同工作的业务流程,科学设定权限、强化责任监督、注重量化考核。“岗位责任运行平台”不仅涵盖了诸如差旅费报销、请假销假、会议管理、网上述职等一般性的机关事务处理,更从较高的层面为领导和办事人员设计了责任运行模块“工作任务单管理”。领导可以根据工作需要把工作任务安排给下级完成,并可指定工作环节及需要配合的岗位,指定限办日期和工作质量标准,具体责任人办结后可以反馈并销号,实现了工作责任落实和持续改进的闭环式管理。

三、完善责任落实长效机制的思考

构建责任落实长效机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以确保教育活动成果持之以恒,落实长抓不懈。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广大国税干部是各级国税机关的行为主体,更是履行责任与担当责任的主体,长效机制的构建应着眼于国税干部责任意识的增强和履职能力的提高。因此,构建长效机制本身不是目的,培养一支能负责的干部队伍才是构建长效机制的目的。要通过加强干部选拔任用的公信度、加大干部双向选择轮岗交流力度、强化思想政治工作与职业道德教育、完善精神与物质的激励措施、科学制定目标岗位考核标准等,给干部搭建干事创业的舞台、实现个人价值的平台、弘扬工作成绩的奖台。以人为本的另一层含义是以纳税人为本,要做到税收执法权为纳税人所用,纳税服务情为纳税人所系,保护权益利为纳税人所谋,以此为标准构建责任落实的长效机制。

(二)坚持联系国税工作实际。坚持用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善于使用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解决问题,需要深入把握当前国税系统面临的外部环境、部门实际、队伍状况、紧迫任务来分析和研究如何制定落实责任的长效机制,不可以泛泛地用组织领导、组织管理、宣传发动、考核评价、监督制约等机制大而化之。针对国税部门是执法机关的特点,制定依法行政长效机制;针对当前国税干部队伍年龄逐步老化的特点,制定干部队伍人才递进长效机制;针对当前国税部门领导职数少、干部职业发展空间有限的特点,制定非领导职务晋升、表彰奖励等长效机制;针对当前疏于管理、淡化责任、庸懒散等现象,搭建责任运行平台。结合国税特点制定落实责任的长效机制,实现人人有担当、事事有着落。

(三)坚持多措并举持续改进。明确组织目标、完善岗责体系、加强制度建设是税务机关落实责任的基础性工作,责任制度的运行必须强调责、权、利三者的有机统一,给相关担负责任的人以一定的人财物的支配权和决策权,强化奖励与惩戒措施,切实取得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的结果。不仅要赋干部以责,更要完善奖励激励措施给干部以利,还要完善惩戒措施给干部以罚。要借助信息化技术实现责任运行的自动化和扁平化,增强任务刚性,减少执法、服务和管理的随意性,实现绩效管理的公开化,让广大国税干部不想庸、不敢懒、不能散。发挥国税文化的导向、育人、规范、凝聚和激励作用,使“敢为人先,勇于担当”主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担当责任的价值观潜移默化地通过各种文化活动和文化载体深入每位国税干部的内心。要根据工作形势需要和落实责任面临的主要矛盾不断改进和深化各类长效机制,根据不断变化的纳税人诉求改进服务机制,根据不断变化的执法环境改进依法行政机制,根据不断变化的队伍情况改进教育引导机制,让落实责任的长效机制建设真正成为推动国税事业科学和谐跨越发展的动力源。

下载构建小学阅读文化的实践与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构建小学阅读文化的实践与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构建创先争优常态长效机制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构建创先争优常态长效机制的实践与思考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巩固和拓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的重要举措,是学习实践活动的继续、延展和深化。建立创先争优活动......

    构建现代化征管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构建现代化征管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原有的税源管理模式已不适应现代税收征管工作的要求,征管效能低下,税款流失风险和税收执法风险较高的问题愈发......

    关于构建和谐党群干群关系的实践与思考

    转:关于构建和谐党群干群关系的实践与思考 [复制链接] 电梯直达1# 发表于 2009-12-1 19:57:02|只看该作者|倒序浏览 干部是党的方针政策的执行者,是广大群众的领导者。干部......

    构建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实践与思考

    构建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实践与思考 今年以来,XX省国税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总局有关要求,扎实开展作风纪律整顿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今后一个时期,要善始善终、善做......

    构建综合学习社区的实践与思考

    构建综合学习社区的实践与思考张家港市万红小学 黄利锋摘要:在当前信息化时代,我们的课堂不止100个平方,学生获取知识的来源和学习方式日趋多样化,我们教师再也不能以不变应万变......

    关于构建咨询电话监督管理系统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构建咨询电话监督管理系统的实践与思考[编者按:为提高纳税服务质量,加强内部监督,XXXX地税局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于2004年3月构建了咨询电话监督管理系统,从源头上规范了服务......

    关于惩防体系构建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惩防体系构建的实践与思考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

    构建民营企业调解组织的实践与思考

    在民营企业建立人民调解组织,是维护企业和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一项“治本”内容。针对民营企业生产经营中人民内部矛盾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