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7-2018学年人民版历史选修一 专题综合测评专题八 明治维新
专题综合测评(八)
(时间:45分钟 分值:90分)本试卷共6个非选择题,每题15分,共90分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日本学者家永三郎指出:
“扶植近代产业和近代军备是‘富国强兵’的手段,而接受近代科学又是扶植近代产业和近代军备的手段,这就自发地倾向于自然科学和应用技术的研究,而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研究难免就放任自流。„„认识到为了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就不可避免地要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那么,在培植自上而下的资本主义所必须的限度内也得学习法律学、经济学等。尽管如此,不符合能够为天皇制国家政治、军事发展服务这一条件的学科仍然难免遭到排斥。”
材料二 日本以善于引进外来先进文化而著称,但诸多的外来文化并没有和传统文化融合,而是以独立的面貌并存于日本社会。„„对待外来先进文化要么是极端地崇拜,要么是极端地排斥,顽固排斥西方精神文明,导致日本现代化初期对旧事物的批判和否定不彻底。„„这种极端态度已经融入日本的民族性,使得日本人成为世界上最为奇特的“矛盾”民族。
——《“和魂洋身”的日本现代化》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归纳日本学习先进文化的特点。(6分)(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日本“对待外来先进文化要么是极端地崇拜,要么是极端地排斥”的具体表现及影响。(9分)【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接受近代科学又是扶植近代产业和近代军备的手段,这就自发地倾向于自然科学和应用技术的研究”“所必须的限度内也得学习法律学、经济学等”得出实用原则,“不符合能够为天皇制国家政治、军事发展服务这一条件的学科仍然难免遭到排斥”得出目的,根据材料二“要么是极端地崇拜,要么是极端地排斥”“这种极端态度已经融入日本的民族性”得出极端态度,根据材料二“日本以善于引进外来先进文化而著称,但诸多的外来文化并没有和传统文化融合”得出不能很好地同传统文化融合。第(2)问的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极端崇拜、极端排斥两个角度选择史实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正反两个角度回答即可。
【答案】(1)特点:以巩固天皇政权为目的;以“实用”为原则来引进西方文化;善于引进而不能很好地同传统文化融合;采用极端态度。
(答出其中3点即可)(2)表现:极端崇拜:殖产兴业(或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文明开化(或提倡西方文明,发展近代教育);建立近代军队。
极端排斥:保留封建残余(天皇制、武士道精神等。)影响: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成为亚洲强国,推动日本现代化发展。封建残余影响其现代化发展进程;军国主义思想使其走上向外扩张道路,给亚洲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1年日本派出使团出访欧美,“借政体更新,为笃友亲善而修聘门礼;借修改条约,向各国政府阐明并洽商我国政府之目的与期望;实地考察欧美各国最开化、昌盛之体制„„以求行之于我国国民之略„„”。一日本使员记载:此次出使欧美,就其实地,察其形势„„深深悟出,欲宇内建立不羁之国,必富国强兵自不待言,而欲富国强兵,务从殖产兴业入手,切实谋求进步发展。
——《日本政治史》
材料二 漠视个人自由权利,拒绝现代文明民主化原则的日本明治维新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国力因之迅速膨胀,但也正是这些“成功”,把日本一步一步引向1945年的大崩溃。
——《日本宪政文化刍议》
(1)依据材料一,归纳日本使团出访欧美的目的和成果。(7分)(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观点的认识。(8分)【解析】 第(1)问中的“目的”从材料一“借政体更新,为笃友亲善而修聘门礼”可总结为争取列强支持,从“借修改条约,向各国政府阐明并洽商我国政府之目的与期望”可总结为取得国家独立,从“实地考察欧美各国最开化、昌盛之体制”可总结为考察欧美体制;“成果”从材料一最后一句日本使员的记载,可总结为全面考察了西方社会情况;确立了明治维新的目标和路径。第(2)问先总结材料二的观点,然后再结合日本明治维新影响的史实,评价材料二观点,阐明认识。
【答案】(1)目的:争取列强支持;取得国家独立;考察欧美体制。成果:全面考察了西方社会情况;确立了明治维新的目标和路径。
(2)认识:材料二认为,明治维新实现了富国强兵,但其拒绝民主化原则、保留封建残余,也导致了二战中日本的失败。这一观点是正确的。日本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确立了天皇制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军国主义色彩,并逐步走上对外侵略之路,最终战败。这充分说明,缺少政治民主化的现代化不是真正的现代化。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当天朝上下羞羞答答举步维艰地撩开西洋的神秘面纱时,日本举国喊响了全国“脱亚入欧”的口号,掀起了一浪又一浪“文明开化”的狂潮。
追根溯源,李鸿章的脚跨进了新时代,而脑袋却还留在旧时代。梁启超说:“伊藤博文能制定宪法为日本长治久安之计,李鸿章则惟弥缝补直,画虎效颦,而终无成就也。”
——《李鸿章对伊藤博文:大臣与首相的差别》
(1)材料中的“文明开化”在教育方面取得了怎样的成就?并对其进行评价。(7分)(2)材料中“伊藤博文能制定宪法为日本长治久安之计”是否有道理,请讲出你的理由。
(8分)【解析】 本题考查对明治维新的分析评价能力。第(1)问,“文明开化”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评价”要注意辩证法的运用,从积极和消极两个角度分析。第(2)问中,考查《大日本帝国宪法》的积极作用,结合知识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答案】(1)成就:建立近代教育体制。评价:教育改革为日本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日本教育强调效忠天皇,向学生灌输忠君思想,封建色彩十分浓厚。
(2)有道理。理由:1889年由伊藤博文起草的《大日本帝国宪法》形式上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国家体制,是一种历史的进步。它的颁布标志着日本天皇制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统治秩序基本确立,巩固了明治维新后确立的日本近代天皇制度。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人自立其身、治其产、昌其业„„由修身、开智、展才艺可得,而其修身、开智、展才艺,非学不能。由此,设学校之缘由,即在于学日用常行语言书算和士官农商百工技艺以及法律、政治、天文、医疗等大凡人之营为之事„„学问可说是立身之财本。„„自今以后,一般人民须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
——明治政府《关于奖励学事的被仰出书》
(1872年)材料二 望尔臣民,孝父母、友兄弟、夫妇相和,朋友相信、恭俭律己、醉爱及众、修学问、习职业,以启发智能,成就德器„„常遵国宪,时守国法„„以扶翼天壤无穷之皇运。如是,则不独可为朕之忠良臣民,目足以显彰尔先祖之遗风。
——明治天皇《教育敕语》(1890年)(1)指出材料一体现的教育理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背景。(8分)(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体现的教育方针有何不同?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评价明治政府的教育改革。(7分)【解析】 第(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即在于学日用常行语言书算和士官农商百工技艺以及法律、政治、天文、医疗等大凡人之营为之事”归纳为学习实用之学;“学问可说是立身之财本”归纳为学问是立身之本。第二小问,从明治维新的措施以及传统思想和西方启蒙思想影响的角度回答。第(2)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则不独可为朕之忠良臣民,目足以显彰尔先祖之遗风”归纳为服从天皇,培养“忠良臣民”。第二小问“评价”,从教育的作用即培养人才,提高国民素质、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回答;“局限性”从教育目的,即维护天皇权威及其专制统治服务回答。
【答案】(1)理念:学问是立身之本;学习实用之学;教育(机会)平等。
(答出其中两点即可)背景:明治政府推行文明开化政策;殖产兴业(工商业发展)的需要;传统思想的影响;西方启蒙思想的传入。
(2)不同:强调服从天皇,培养“忠良臣民”。
评价:建立了近代教育体系;提高了国民素质;为近代日本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答出其中两点即可)为维护天皇权威及其专制统治服务。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阿里)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具体包括:效仿欧洲建立一批世俗小学和技术学校;减少宗教课程,增加现代科学内容;聘请外国教师任教;派遣留学生到欧洲(主要是法国)学习,等等。通过改革,现代世俗教育制度出现雏形。„„由于阿里对埃及现代教育的突出贡献,而被后人称之为埃及“现代教育之父”。
——季诚钧、徐少君《埃及教育世俗化的历史考察》
材料二(日本明治维新以后,统治集团)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他们又特别重视初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同时出于自身统治利益的目的,大力提倡“爱国”、“忠君”的德育教育观。
——杨世武《明治统治集团教育改革刍议》
(1)根据材料一,概括阿里教育改革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6分)(2)有学者认为明治政府的教育改革是其改革成功的关键所在,而也有学者持相反意见,认为正是其教育改革才最终导致明治维新走向歧途。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选择其中一种观点说明你的理由。(9分)【解析】 第(1)问从改革内容的四个层次概括特点,分析作用时教育改革首先对科技文化产生推动作用,进而对国家的近代化产生作用。第(2)问首先表明观点,然后结合所学知识从不同的角度阐述理由,做到史论结合。
【答案】(1)特点:学习西方;世俗化;现代化。作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前者,理由:提高了日本国民的文化素养;培养了大量人才;促进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若答“促进了日本的工业化发展”或“促进了日本社会的近代化”皆可得分)。
后者,理由:宣扬忠君爱国,促使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对外侵略扩张,给亚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6.近代俄、日两国改革影响深远,给后人留下深刻启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沙皇签署了《1861年2月19日宣言》和《关于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农民法令》。3月5日,上述“宣言”和法令正式公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首先宣布农民实现人身自由。„„规定全部土地仍属于地主所有,农民可以按照规定赎买一小块土地。赎金数额高出于土地实际价格二三倍。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 1876年8月(明治政府)公布《金俸公债条例》,规定凡领取俸禄者均须献出俸禄,由政府按其俸禄多寡发给“金禄公债”。„„通过赎买办法革除封建武士俸禄的意义是重大的。封建武士作为一个阶级瓦解了,而且没有发生大的叛乱就实现了改造。更重要的是政府以公债取代了俸禄,既可以减轻财政困难,又可以使武士们将公债转化为资本,去从事工商业活动。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农奴在1861年改革中获得了哪些权利?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政府剥夺武士封建特权的措施。(8分)(2)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俄、日改革的共同影响。两国改革对待传统势力的做法,对你有何启示?(7分)【解析】 第(1)问中的“权利”,依据材料一中“废除农奴制的法令首先宣布农民实现人身自由”得出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地主不能干涉和买卖他们;根据“规定全部土地仍属于地主所有,农民可以按照规定赎买一小块土地”可见农奴缴纳赎金,可以获得一块份地。“措施”,根据材料二中“规定凡领取俸禄者均须献出俸禄,„„通过赎买办法革除封建武士俸禄的意义是重大的”得出通过赎买方式取消武士的俸禄;结合明治维新的内容,明治政府废除武士佩刀的特权和取消武士垄断军事的特权。第(2)问中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可从社会矛盾、经济、封建残余等方面回答。“启示”,结合所学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措施以及影响进行分析,可以从改革的策略和阶层利益两个角度回答。
【答案】(1)权利: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地主不能干涉和买卖他们;农奴缴纳赎金,可以获得一块份地。
措施:通过赎买方式取消武士的俸禄;废除武士佩刀的特权;取消武士垄断军事的特权。(2)共同影响: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经济发展;保留了封建残余。启示:改革要讲究策略的灵活性;改革要平衡各阶层的利益。
第二篇: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八明治维新专题综合测评人民版选修1课件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八 明治维新专题综合测评 人民版选
修1
(时间:45分钟 分值:90分)本试卷共6个非选择题,每题15分,共90分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日本学者家永三郎指出: “扶植近代产业和近代军备是‘富国强兵’的手段,而接受近代科学又是扶植近代产业和近代军备的手段,这就自发地倾向于自然科学和应用技术的研究,而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研究难免就放任自流。……认识到为了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就不可避免地要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那么,在培植自上而下的资本主义所必须的限度内也得学习法律学、经济学等。尽管如此,不符合能够为天皇制国家政治、军事发展服务这一条件的学科仍然难免遭到排斥。”
材料二 日本以善于引进外来先进文化而著称,但诸多的外来文化并没有和传统文化融合,而是以独立的面貌并存于日本社会。……对待外来先进文化要么是极端地崇拜,要么是极端地排斥,顽固排斥西方精神文明,导致日本现代化初期对旧事物的批判和否定不彻底。……这种极端态度已经融入日本的民族性,使得日本人成为世界上最为奇特的“矛盾”民族。
——《“和魂洋身”的日本现代化》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归纳日本学习先进文化的特点。(6分)(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日本“对待外来先进文化要么是极端地崇拜,要么是极端地排斥”的具体表现及影响。(9分)【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接受近代科学又是扶植近代产业和近代军备的手段,这就自发地倾向于自然科学和应用技术的研究”“所必须的限度内也得学习法律学、经济学等”得出实用原则,“不符合能够为天皇制国家政治、军事发展服务这一条件的学科仍然难免遭到排斥”得出目的,根据材料二“要么是极端地崇拜,要么是极端地排斥”“这种极端态度已经融入日本的民族性”得出极端态度,根据材料二“日本以善于引进外来先进文化而著称,但诸多的外来文化并没有和传统文化融合”得出不能很好地同传统文化融合。第(2)问的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极端崇拜、极端排斥两个角度选择史实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正反两个角度回答即可。
【答案】(1)特点:以巩固天皇政权为目的;以“实用”为原则来引进西方文化;善于引进而不能很好地同传统文化融合;采用极端态度。(答出其中3点即可)(2)表现:极端崇拜:殖产兴业(或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文明开化(或提倡西方文明,发展近代教育);建立近代军队。极端排斥:保留封建残余(天皇制、武士道精神等。)影响: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成为亚洲强国,推动日本现代化发展。封建残余影响其现代化发展进程;军国主义思想使其走上向外扩张道路,给亚洲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1年日本派出使团出访欧美,“借政体更新,为笃友亲善而修聘门礼;借修改条约,向各国政府阐明并洽商我国政府之目的与期望;实地考察欧美各国最开化、昌盛之体制……以求行之于我国国民之略……”。一日本使员记载:此次出使欧美,就其实地,察其形势……深深悟出,欲宇内建立不羁之国,必富国强兵自不待言,而欲富国强兵,务从殖产兴业入手,切实谋求进步发展。
——《日本政治史》
材料二 漠视个人自由权利,拒绝现代文明民主化原则的日本明治维新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国力因之迅速膨胀,但也正是这些“成功”,把日本一步一步引向1945年的大崩溃。
——《日本宪政文化刍议》
(1)依据材料一,归纳日本使团出访欧美的目的和成果。(7分)(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观点的认识。(8分)【解析】 第(1)问中的“目的”从材料一“借政体更新,为笃友亲善而修聘门礼”可总结为争取列强支持,从“借修改条约,向各国政府阐明并洽商我国政府之目的与期望”可总结为取得国家独立,从“实地考察欧美各国最开化、昌盛之体制”可总结为考察欧美体制;“成果”从材料一最后一句日本使员的记载,可总结为全面考察了西方社会情况;确立了明治维新的目标和路径。第(2)问先总结材料二的观点,然后再结合日本明治维新影响的史实,评价材料二观点,阐明认识。
【答案】(1)目的:争取列强支持;取得国家独立;考察欧美体制。成果:全面考察了西方社会情况;确立了明治维新的目标和路径。
(2)认识:材料二认为,明治维新实现了富国强兵,但其拒绝民主化原则、保留封建残余,也导致了二战中日本的失败。这一观点是正确的。日本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确立了天皇制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军国主义色彩,并逐步走上对外侵略之路,最终战败。这充分说明,缺少政治民主化的现代化不是真正的现代化。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当天朝上下羞羞答答举步维艰地撩开西洋的神秘面纱时,日本举国喊响了全国“脱亚入欧”的口号,掀起了一浪又一浪“文明开化”的狂潮。
追根溯源,李鸿章的脚跨进了新时代,而脑袋却还留在旧时代。梁启超说:“伊藤博文能制定宪法为日本长治久安之计,李鸿章则惟弥缝补直,画虎效颦,而终无成就也。”
——《李鸿章对伊藤博文:大臣与首相的差别》(1)材料中的“文明开化”在教育方面取得了怎样的成就?并对其进行评价。(7分)(2)材料中“伊藤博文能制定宪法为日本长治久安之计”是否有道理,请讲出你的理由。(8分)【解析】 本题考查对明治维新的分析评价能力。第(1)问,“文明开化”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评价”要注意辩证法的运用,从积极和消极两个角度分析。第(2)问中,考查《大日本帝国宪法》的积极作用,结合知识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答案】(1)成就:建立近代教育体制。评价:教育改革为日本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日本教育强调效忠天皇,向学生灌输忠君思想,封建色彩十分浓厚。
(2)有道理。理由:1889年由伊藤博文起草的《大日本帝国宪法》形式上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国家体制,是一种历史的进步。它的颁布标志着日本天皇制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统治秩序基本确立,巩固了明治维新后确立的日本近代天皇制度。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人自立其身、治其产、昌其业……由修身、开智、展才艺可得,而其修身、开智、展才艺,非学不能。由此,设学校之缘由,即在于学日用常行语言书算和士官农商百工技艺以及法律、政治、天文、医疗等大凡人之营为之事……学问可说是立身之财本。……自今以后,一般人民须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
——明治政府《关于奖励学事的被仰出书》(1872年)材料二 望尔臣民,孝父母、友兄弟、夫妇相和,朋友相信、恭俭律己、醉爱及众、修学问、习职业,以启发智能,成就德器……常遵国宪,时守国法……以扶翼天壤无穷之皇运。如是,则不独可为朕之忠良臣民,目足以显彰尔先祖之遗风。
——明治天皇《教育敕语》(1890年)(1)指出材料一体现的教育理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背景。(8分)(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体现的教育方针有何不同?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评价明治政府的教育改革。(7分)【解析】 第(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即在于学日用常行语言书算和士官农商百工技艺以及法律、政治、天文、医疗等大凡人之营为之事”归纳为学习实用之学;“学问可说是立身之财本”归纳为学问是立身之本。第二小问,从明治维新的措施以及传统思想和西方启蒙思想影响的角度回答。第(2)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则不独可为朕之忠良臣民,目足以显彰尔先祖之遗风”归纳为服从天皇,培养“忠良臣民”。第二小问“评价”,从教育的作用即培养人才,提高国民素质、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回答;“局限性”从教育目的,即维护天皇权威及其专制统治服务回答。
【答案】(1)理念:学问是立身之本;学习实用之学;教育(机会)平等。(答出其中两点即可)背景:明治政府推行文明开化政策;殖产兴业(工商业发展)的需要;传统思想的影响;西方启蒙思想的传入。
(2)不同:强调服从天皇,培养“忠良臣民”。
评价:建立了近代教育体系;提高了国民素质;为近代日本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答出其中两点即可)为维护天皇权威及其专制统治服务。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阿里)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具体包括:效仿欧洲建立一批世俗小学和技术学校;减少宗教课程,增加现代科学内容;聘请外国教师任教;派遣留学生到欧洲(主要是法国)学习,等等。通过改革,现代世俗教育制度出现雏形。……由于阿里对埃及现代教育的突出贡献,而被后人称之为埃及“现代教育之父”。
——季诚钧、徐少君《埃及教育世俗化的历史考察》
材料二(日本明治维新以后,统治集团)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他们又特别重视初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同时出于自身统治利益的目的,大力提倡“爱国”、“忠君”的德育教育观。
——杨世武《明治统治集团教育改革刍议》
(1)根据材料一,概括阿里教育改革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6分)(2)有学者认为明治政府的教育改革是其改革成功的关键所在,而也有学者持相反意见,认为正是其教育改革才最终导致明治维新走向歧途。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选择其中一种观点说明你的理由。(9分)【解析】 第(1)问从改革内容的四个层次概括特点,分析作用时教育改革首先对科技文化产生推动作用,进而对国家的近代化产生作用。第(2)问首先表明观点,然后结合所学知识从不同的角度阐述理由,做到史论结合。
【答案】(1)特点:学习西方;世俗化;现代化。作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前者,理由:提高了日本国民的文化素养;培养了大量人才;促进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若答“促进了日本的工业化发展”或“促进了日本社会的近代化”皆可得分)。
后者,理由:宣扬忠君爱国,促使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对外侵略扩张,给亚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6.近代俄、日两国改革影响深远,给后人留下深刻启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沙皇签署了《1861年2月19日宣言》和《关于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农民法令》。3月5日,上述“宣言”和法令正式公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首先宣布农民实现人身自由。……规定全部土地仍属于地主所有,农民可以按照规定赎买一小块土地。赎金数额高出于土地实际价格二三倍。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 1876年8月(明治政府)公布《金俸公债条例》,规定凡领取俸禄者均须献出俸 禄,由政府按其俸禄多寡发给“金禄公债”。……通过赎买办法革除封建武士俸禄的意义是重大的。封建武士作为一个阶级瓦解了,而且没有发生大的叛乱就实现了改造。更重要的是政府以公债取代了俸禄,既可以减轻财政困难,又可以使武士们将公债转化为资本,去从事工商业活动。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农奴在1861年改革中获得了哪些权利?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政府剥夺武士封建特权的措施。(8分)(2)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俄、日改革的共同影响。两国改革对待传统势力的做法,对你有何启示?(7分)【解析】 第(1)问中的“权利”,依据材料一中“废除农奴制的法令首先宣布农民实现人身自由”得出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地主不能干涉和买卖他们;根据“规定全部土地仍属于地主所有,农民可以按照规定赎买一小块土地”可见农奴缴纳赎金,可以获得一块份地。“措施”,根据材料二中“规定凡领取俸禄者均须献出俸禄,……通过赎买办法革除封建武士俸禄的意义是重大的”得出通过赎买方式取消武士的俸禄;结合明治维新的内容,明治政府废除武士佩刀的特权和取消武士垄断军事的特权。第(2)问中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可从社会矛盾、经济、封建残余等方面回答。“启示”,结合所学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措施以及影响进行分析,可以从改革的策略和阶层利益两个角度回答。
【答案】(1)权利: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地主不能干涉和买卖他们;农奴缴纳赎金,可以获得一块份地。
措施:通过赎买方式取消武士的俸禄;废除武士佩刀的特权;取消武士垄断军事的特权。(2)共同影响: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经济发展;保留了封建残余。启示:改革要讲究策略的灵活性;改革要平衡各阶层的利益。
第三篇:人民版选修一明治维新练习题
人民版选修一:明治维新一课一练
一、走向崩溃的幕府政权
1.19世纪中期、日本封建统治阶级中掌握实权的是
A.天皇
B.将军
C.大名
D.武士 2.幕府统治出现危机的根本原因是
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B民族危机的加剧
C天皇不满自己的傀儡地位
D大名、武士不满将军的独裁统治 3.19世纪中期,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是
A.农奴制
B.国家分裂
C.殖民统治
D.幕府统治 4.19世纪中期,日本的商业中心是
①江户
②大阪
③京都
④长崎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 5.明治维新的根本原因是
A.民族危机严重
B.幕府专制统治阻碍日本经济发展
C.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教训
D.农民起义频繁发生 6.明治维新时有利的国际环境中,不包括
A.欧美列强尚未过渡到帝国主义
B.中国是西方侵略亚洲的主要目标
C.瓜分世界的高潮没有到来
D.日本没有遭到欧洲国家的侵略 7.19世纪中期,首先打开日本大门、强迫日本签约的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俄国
D.法国
8、近代日本被迫签定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A、《神奈川条约》B、《巴黎和约》C、《马关条约》D、《日韩合并条约》 9.倒幕运动中参与的阶层主要有
A、中下级武士、商人、资本家和新兴地主
B、大名、武士
C、天皇、大名
D、将军、商人、资本家 10.日本彻底结束闭关锁国的标志是
A、明治维新
B、甲午战争
C、黑船来航
D、倒幕运动 11.武力倒幕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的标志是
A、奉换大政
B、安政大狱
C、黑船来航
D、王政复古 12.1868年倒幕力量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地点是
A.伏见、鸟羽
B.兵库、伏见
C.鸟羽、大阪
D.大阪、兵库 13.倒幕运动成功后,明治政府迁都江户,改名为
A.京都
B.东京
C.长崎
D.大阪 14.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一成一败是诸多因素造成的,就中日两国进行社会变革的内部条件而言,主要是由于①中国封建制度具有特殊的稳定性,对社会变革的阻力比日本大②中国未能如日本那样从旧的统治营垒中分化出一支革新力量③中国的维新变法缺乏人民群众反封建斗争的配合④中国的维新变法是依托旧政权而进行的,未发生权力重心的转移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5.下列所述不属于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的相似之处的是 A、改革的目的都在于发展资本主义
B、改革都打破了旧的生产关系,但不彻底 C、改革的主持者都是最高封建统治者 D、都在民族危机或统治危机,国家落后的情况下进行的
16、材料一:培理(率美国军舰)在1853年进行的那次访问是不受欢迎的,但过后他在日本反而有了许多潜在的盟友。„„长州和萨摩两藩的领主终于领悟到,与西方打交道的唯一途径,是采用西方本身的军事和技术装备。他们要为日本人拯救日本就要学习西方列强的秘密。„„明治时代是日本西化的伟大时代。从此日本变成了一个现代的民族国家。——(美)帕默尔?科尔顿《近代世界史》中册
材料二:1871年,„„..(日本)使节团在英国参观了伦敦、曼彻斯特、伯明翰等城市,看到“到处是黑烟弥漫,无不设大小工厂”,“由此足知英国富强的原因”,纠正了以往错误观念,认识到大力发展民用工业并与贸易结合,是“英国的谋富要领”,也是日本富国强兵之道。
——引自《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课本
材料三: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给日本的赔款按当时日元计算,加上利息,共计3.6亿日元,这相当于当时日本4年的国家预算额。它按照军事费用84.7%,皇室5.5%,教育基金2.8%及其他部分来分配。这笔款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壮大了日本的军事实力,巩固了天皇制、发展了教育,在促进日本社会发展的同时,又促使其进一步加紧侵略扩张。——引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选修1》教参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日本幕府统治的外部危机是什么?(2分)
2.材料二叙述了日本使节团访问英国等,使节团回国后作了哪些事情发展工业?(4分)3..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化的起点,但民族主义导致了对外扩张,通过材料三分析明治维新的局限性。(4分)
答案:对外政策上,幕府实行闭关自守,美国武力叩关,日本被迫与美英等国签订不平等条约。(2分)
明治政府确定以英德为榜样,推进殖产兴业,并创办国营“模范工厂”,大力发展民用工业,兴建了大批国营毛纺织厂、缫丝厂、棉纺厂等。(4分)
日本封建残余势力仍然很大。明治维新后,随着经济军事实力的增长,日本竭力推行军国主义,开始对亚洲邻国进行侵略扩张,成为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
(1)人民没有获得真正的民主(2)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生活贫困,严重影响了国内市场扩大,制约了经济发展。(3)灌输天皇崇拜思想,强制民众绝对服从天皇,为天皇尽忠卖命。最终导致二战爆发。(4)民族主义:军国主义扩张,给亚洲各国带来沉重灾难。(4分)
17、简述十九世纪中后期的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
答案:社会背景(1)人民的反抗(2)新兴地主、商人不满(3)统治阶级内部(大名、中下武士)分化,幕府成为众矢之的。国际环境(1)发生在19世纪中期自由资本主义时期。(2)西方对中国的入侵和中国人民的反抗,客观上为日本提供了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领导力量 中下级武士、新兴地主等联合力量强大。改革的参加者 反幕府的强藩、广大农民和市民、商人、手工业者 第二课 明治维新的举措
二、明治维新的举措
明治维新是日本现代化的起点,通过各项改革,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并成为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据此回答1-3题。1.1872年日本政府发布告谕,“苟有国则有兵备,有兵备则人民不得不各就其役。”这最能说明:
A.日本实行征兵制
B.日本实行募兵制
C.日本以武士道精神来教育熏染军队 D.日本积极准备对外扩张 2.日本的明治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其主要依据是:
A.改革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度
B.资产阶级是改革的领导者
C.改革废除了封建身份制度
D.改革发展了资本主义工商业 3.日本明治维新成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主导因素是:
A.天皇权力至高无上,支持革新力量进行改革
B.倒幕派掌握政权,力行革新,顺应了时代潮流
C.废藩置县,建立近代统一国家,形成统一市场
D.引进西方科学技术,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4.明治维新的措施中,最能体现新兴地主阶级要求的是
A.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
B.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C.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D.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5.明治维新能够取得成功的原因有
①日本的封建专制统治基础相对薄弱
②倒幕派用武力推翻了幕府的统治
③明治维新的措施行之有效
④西方列强暂时停止了对日本的侵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日本明治维新中的”废藩置县”的”藩”师指
A.天皇的领地
B.将军的领地
C.大名的领地
D.武士的领地 7.明治政府采取的经济改革措施不包括
A.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
B.开办工厂,扶植私人企业 C积极修建铁路兴办邮电事业
D.实行土地国有,严禁土地买卖 8.日本明治维新不具有
A.民族革命性质
B.国家统一运动性质
C.称霸亚洲性质
D.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性质
9.有人说,明治维新是自身条件未成熟,在外部因素催化下发生的资产阶级改革。其中“外部因素”指
A.中下级武士破产
B.西南大名强大
C.民族危机加剧
D.倒幕运动胜利 10.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都是不彻底的资产阶级改革,其共同原因是 A.用赎买方式进行土地改革
B.没有伴随而起的革命运动
C.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D.资产阶级未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 11.日本明治维新中废藩置县政策的实质是
A.调整国家行政建制
B.消除封建割据状态
C.完善政府管理职能
D.确立土地私有制
12.19世纪中期以前的日本在对外关系上类似于同一时期的 A.中国清朝
B.美国
C.俄国
D.英国 13.日本明治维新的根本目的是
A.摆脱外来压迫和民族危机
B.推翻幕府腐朽的统治 C.建立西方式国家
D.增强国力、巩固新政权 14.日本明治维新中推行的“文明开化”政策的最主要内容是 A.废除封建身份制度
B.允许不同阶层的人通婚
C.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D.提倡西方文化,发展近代教育 15.日本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的最主要表现是 A.掌握政权的人是原属统治阶级的武士 B.不少垄断资本家由旧式特权商人脱胎而来
C.不少垄断集团与军阀集团相勾结,推行军国主义政策 D.天皇是国家元首兼军队最高统帅,拥有专制权力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按:日本推翻幕府统治后,伊腾博文上书建议“废藩”。1869年明治政府派代表劝萨摩、长州、土佐、肥前藩主向朝廷申请“奉还版籍”)今诸侯之领地,皆朝敌德川所授,并无天皇之印玺,这是滑稽的。
——《明治维新的再探讨》
材料2(1869年3月,四强藩藩主上表申请“奉还版籍”)朝廷一日不可失之大体也。一日不可假者大权也……臣等所耕乃天下之土,臣等所牧乃天子之民,安得私有乎?今谨收版籍而奉上,愿朝廷善为处理,当与者与之,当夺者夺之。凡列藩封土,更宜下敕令而重定……
——《简明日本近代史》
材料3 兹为改正地税,原有之田地贡纳办法,一律作废;并规定于地契调查完毕后,按土地价格征取其百分之三,作为地税。
——明治政府1873年颁布的条例
材料4 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
——明治元勋大久保利通
材料5 最迫急之事,在军务方面,…朝廷能在海陆军方面稍作准备,主要以朝廷兵务,开
拓朝鲜釜山港。
——明治元勋木户孝允1869年初的一封信
材料6 苟有国则有兵备,有兵备则人民不得不各就其役。
——1872年征兵告谕 回答:
(1)据材料1和材料2,指出“朝廷”与各藩关于“奉还”的真正含义。(2)材料3的含义是什么?实质是什么?(3)材料4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4)据材料5、6,明治政府进行军事改革的目的是什么?(5)材料6中“征兵告谕”还有什么影响? 答案:(1)朝廷的含义是先奉还,再由天皇授予;各藩含义是奉还是假,要求重新授予是真。(2)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及租佃关系。承认土地私有。交纳地税表明法律意义上确认私有。
(3)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4)目的是为了防止和抵御外国入侵,同时为了加强对内镇压和对外扩张。
(5)实行征兵制,废除武士对军事的垄断,标志着建设新军的开始;新军成为对外扩张的工具。
17.有人认为:“明治维新唯系天皇圣明,锐意革新,遂振日本国威,摒除内忧外患,立日本国典型和平、民主、富强之形象,实乃东方之大幸。”请结合史实评价这一观点。答案:上述的观点是片面的,不完全正确。
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逐渐取消了不平等条约,摆脱了国内外危机,实现了“摒除内忧外患”的作用;明治维新是中下级武士为主力众多力量共同促进发动的,决不是天皇一人之功;明治维新后,天皇专制统治被保留下来,谈不上民主;日本在走上强国之路时,把东亚国家作为侵略对象,给朝鲜、中国等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谈不上是东方的大幸;该观点没有全面认识明治维新的起因、影响,是片面的;它夸大了历史人物的作用,是不科学的。
三、迅速崛起的日本
1、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和促使日本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主要事件是 A、“废藩置县”
B、侵略亚洲邻国
C、推行军国主义教育
D、明治维新
2、日本使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日本工业革命出现高潮是在A、19世纪70年代
B、19世纪80年代
C、一战后
D、二战后
3、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日本轻工业发展迅速。当时主要的轻工业部门是 A、纺织业
B、服装加工业
C、饮食业
D、采矿业
4、日本政府对国内垄断资本采取的政策为
A、扶植和保护
B、排斥和打击
C、低价出卖官营企业
D、向他们提供贷款
5、操纵日本国家经济命脉的“财阀”有①、三井
②、三菱
③、住友
④安田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④
6、象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一样,日本也在-------向帝国主义过渡。
A、19世纪80年代
B、19世纪末
C、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D、20世纪初
7、下列哪些因素不利于日本经济发展
①、自然资源比较匮乏
②、岛国面积较小
③、国内市场十分狭小
④、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8、明治政府建立近代政治制度主要模仿了A、英国
B、德国
C、美国
D、荷兰 9、1889年颁布德《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
A、日本臣民无条件享受选举和被选举等民主权利 B、法官由选举产生
C、内阁只对议会负责而不对天皇负责
D、天皇神圣不可侵犯,是国家最高的统治者,集一切大权于一身。
10、《大日本帝国宪法》是①是一部具有日本特色的宪法②基本上属于资产阶级的性质 ③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极其保守性④按“三权分力”原则构建,有效地防止天皇独裁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11、依据《大日本帝国宪法》确定的近代政治体制。日本的议会
A、由贵族院和参议院组成 B、贵族院的议员由选举产生,任期4年
C、议会可以限制天皇的权利,天皇必须对内阁负责
D、议会的召开、闭会、停会全由天皇决定
12、明治维新后,日本废除了部平等条约,主要原因
A、人民要求在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呼声日益高涨 B、日本迅速崛起,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
C、中日甲午战争中,日本取得了胜利,提高了日本的国际地位 D、日本政府采取灵活的外交策略且善于把握时机。
13、日本拼命向邻国侵略扩张,争当殖民帝国。对外侵略扩张首先指向
A、中国
B、中国东北
C、朝鲜
D、越南 14、1910年日本正式吞并了朝鲜,日本强迫朝鲜签定了不平等条约
A、《日韩合并条约》
B、《马关条约》
C、《朴次茅斯和约》
D、《辛丑条约》
15、通过三次对外侵略扩张战争的胜利,日本树立了东亚强国的地位。这三次对外战争是
①、占领台湾
②、侵略朝鲜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日俄战争 A、①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6、材料一:天皇为国家之元首,总揽统治权,„天皇在帝国议会协赞下,行使立法权。„天皇召集帝国议会,命其开会、闭会、停会、及解散众议院。
——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
材料二:天皇制——国体决定政体,并通过政体来体现。日本自古至今,其国体经历了奴隶主政权、封建领主政权和资产阶级政权的阶段,但其政体表现形式—天皇制却延续未变,天皇制因此成为日本政治的最大特点。日本天皇制经历古代天皇制、近代天皇制及现代天皇制的不同发展阶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1)、据材料一,归纳《大日本帝国宪法》的内容,并据此指出该宪法的局限性。(2)、据材料二,指出日本政治的最大特点。(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近代天皇制的形成原因。答案:(1)、天皇是国家最高统治者,总揽一切大权。《大日本帝国宪法》保留浓厚的封建残余。(2)、天皇制始终延续未变(3)、形成原因:由日本特殊的国体决定,日本明治维新不彻底,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日本资产阶级的力量不够强大;日本民主政治不发达,日本效仿了德国近代的政治体制。
17、分析明治维新后日本迅速崛起的原因
答案:前提:明治维新废除了旧的政治体制,使日本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为日本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前提。
经济原因:明治维新后日本资本经济的迅速发展,这是日本崛起的根本原因。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明治政府的大力扶植和保护,日本垄断资本发展迅速。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向帝国主义过渡。
政治原因:日本废除了不平等条约,实现了民族独立。近代天皇制度的不确定,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稳定政局,有利于日本社会的发展。
军事因素:日本拼命对外侵略扩张,对朝鲜、中国、俄国三次战争的胜利。为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且大大提高了日本的国际地位。
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成为亚洲强国,并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第四篇:2017-2018学年人民版历史选修一 专题综合测评专题四 王安石变法
专题综合测评(四)
(时间:45分钟 分值:90分)本试卷共6个非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90分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太祖、太宗平一海内,惩累朝藩镇跋扈,尽收天下劲兵,列营京畿,以备藩卫,……其边防要郡须兵屯守,即遣自京师诸镇之兵,亦皆戍更。……兵无常师,帅无常帅,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等级相轧,虽有暴戾姿睢,无所厝(安置)於其间,是以天下晏然(安定),逾百年而无犬吠之惊,此制兵得其道也。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
材料二 宋代养兵之多,为历代罕见。而养兵之费大致占宋代财政支出的十之八九。兵制上的严重缺陷,使军队管理涣散,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进而北宋在与辽、西夏的战争中接连失败,并因此向辽和西夏进行巨额的贡纳,“积弱”的局面日趋加剧。
——摘编自《探讨王安石军事改革中的利弊》
(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宋初期军事改革的主要特点,并指出其改革动机。(6分)(2)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北宋初期军事制度的利弊。为解决材料二中“积弱”的局面,王安石采取了哪些相关措施?(9分)【解析】 第(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归纳军事改革的特点;第二小问结合改革的指导思想进行分析。第(2)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利弊即可;第二小问,列举出王安石变法采取的措施即可。
【答案】(1)特点:“强干弱枝”、“兵将分离”、“内外相制”。(任答其中两点即可)动机:吸取五代十国藩镇割据的教训,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2)利弊:一方面,兵权的集中有利于宋王朝统治的巩固;但另一方面,军队数量庞大导致财政支出困难,分化军事管理权导致军令不畅,兵将不知则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任答其中两点即可)措施:整编禁军、实行将兵法、保甲法、保马法、军器监等。
(任答其中三点即可)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冬十月丁未,诏曰:“今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绝望一廛,致令地有遗利,民无余财,或因饥馑以弃业,或困灾贫而流亡。仓廪不足,租调难持,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
——《魏书·高祖纪》
材料二 人之困乏,常在新陈不接之际,兼并之家乘其急以邀倍息,而贷者常苦于不得。常平、广惠之物,守藏积滞,必待年歉物贵然后出粜,而所及者大抵城市游手之人而已。今通一路之有无,贵发贱敛,以广蓄积、平物价,使农人有以赴时趋事,而兼并不得乘其急。凡此皆以为民,而公家无所利其入,亦先王散惠兴利以为耕敛补助,衰多益寡,而抑民豪夺之意也。
——《宋会要辑稿·食货》
(1)根据材料一指出北魏的社会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孝文帝为解决这些问题所采取的措施。(9分)(2)材料二中的措施和孝文帝改革相比,其显著的特点是什么?这些特点说明了什么问题?(6分)【解析】 第(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的信息归纳社会问题即可;第二小问,结合孝文帝改革的相关措施回答即可。第(2)问的第一小问,通过对比两则材料得出特点;第二小问,根据特点进行问题的说明。
【答案】(1)社会问题:土地兼并严重;百姓贫饥流亡;政府赋税得不到保障。评价:孝文帝改革推行均田制。均田制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保证了政府赋税徭役的来源,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但没有改变土地私有制,土地兼并等社会问题又会重新出现。
(2)特点:青苗法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协调矛盾,发展经济。说明:宋朝的商品经济、货币经济十分发达;王安石具有超前的市场经济意识,是了不起的改革家。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荆公知明州鄞县,读书为文章,三日一治县事。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贷谷于民,立息以偿,俾新陈相易;兴学校,严保伍,邑人便之。故熙宁(宋神宗年号)初为执政,所行之法,皆本于此。
——邵伯温《邵氏闻见录》
材料二 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啰,啰,王安石来!”鸡豕俱来就食。问其故,老妪曰:……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妾本以桑麻为业……今桑麻失利,只得蓄猪养鸡,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钱,或准与他,或烹来款待他,自家不曾尝一块肉。故此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
——据《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
材料三 范纯仁(范仲淹之子)批评王安石:
“欲求近功,忘其旧学。舍尧、舜知人安民之道,讲五伯(霸)富国强兵之术。尚法令则称商鞅,言财利则背孟轲。”
——《续通鉴纪事本末》
(1)根据材料一指出,王安石在鄞县推行了哪些变法措施?
(3分)(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实行募役法的初衷是什么?根据材料二分析,新政客观上造成了哪些不良影响?(4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反对派否定王安石变法的理由。(4分)(4)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确保社会改革措施顺利贯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分)【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贷谷于民,立息以偿,俾新陈相易”“兴学校”“严保伍”等关键信息概括。第(2)问的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即可;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中“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故此民间怨恨新法”等关键信息归纳即可。第(3)问,根据材料三中“忘其旧学”“舍尧、舜”“讲五伯”“尚法令”“言财利”等关键信息概括即可。第(4)问,从上述三则材料出发,成功的经验要肯定,不足的教训和反对的意见要汲取,综合进行论述,分点进行表达即可。
【答案】(1)措施:农田水利法;青苗法;保甲法;兴办学校。
(任答其中三点即可)(2)初衷: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影响:增加了农民负担,新政危害百姓。
(3)理由:舍弃义理;强调法令和王霸之道;追求利益;忽视仁政。
(4)因素:兼顾社会各个阶层的利益;得民心;要形成共识,有社会舆论的支持;用人得当等。
(言之有理即可)
4.北宋中期,王安石及其追随者编撰刊发一系列论著,阐发了其在哲学思想、政治思想、经济思想和教育思想的基本理论和观点,被称为“新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之不见全经(指儒家经典)久矣,读经而已,则不足以知经。故某自百家诸子之书,至于《难经》、《素问》、《本草》(均为古代中医著作)、诸小说无所不读,农夫、女工无所不问,然后于经为能知其大体而无疑。盖后世学者与先王之时异矣,不如是不足以尽圣人故也。
——王安石《王临川集》
材料二 己酉,王安石进所撰《诗、书、周礼义》。帝谓安石曰:
“今谈经者言人人殊,何以一道德?卿所撰经义,其以颁行,使学者归一。”遂颁于学官(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号曰《三经新义》。辛亥……安石《新义》行,士子以经试于有司,必宗其说,少异,辄不中程。
——[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卷》第七十一
(1)根据材料一,概括王安石“新学”的治学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新学”出现的时代背景。(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学”在变法中的作用。(7分)【解析】 第(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概括其治学特点;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推行“新学”的背景。第(2)问,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分析“新学”在变法中的作用即可。
【答案】(1)特点:立足儒学,汲取百家之长。
背景:儒学没落;北宋统治危机加深;王安石倡导变法革新。(任答其中两点即可。)(2)作用:“新学”一度成为北宋官方统治思想;有利于统一思想;有利于培养变法人才;为变法提供理论依据。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安石曰:“夸所以未举事者,凡以财不足故。故臣以理财为方夸先急务。未暇理财而先举事,则事难济。臣固尝论天下事如弃棋,以下子先后当否为胜。又论理财以农事为急;农以去疾苦、抑兼并、便趣农为急。”
——摘编自[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 一人立标,万人射之,强者嫌其近,弱者恶其远。岂标有远近哉,亦射者之力不同耳。安石敢为异议而不顾,其才力气勇,必有大过人者,特急于见功,知有己而不知有人,知有利而不知有害,故其为法也,即无不善,以刚狠暴戾之心行之,宁有不为害者乎,况乎其未能尽善也。
——[清]张彦士《读史矕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去疾苦、抑兼并、便趣农为急”主张所要调节的矛盾及对应的变法措施。(7分)(2)材料二肯定了变法中的王安石有哪些长处?在作者看来,哪些因素制约了王安石变法的实际效果?(8分)【解析】 第(1)问,结合王安石变法涉及的主要阶层分析矛盾即可;结合王安石变法中与农业有关的措施回答即可。第(2)问,根据材料二中“安石敢为异议而不顾,其才力气勇,必有大过人者”分析长处即可;结合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分析即可。
【答案】(1)矛盾:调节政府、地主和农民之间的矛盾。
措施:募役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或答矛盾:调节政府、商人和农民之间的矛盾;措施:市易法。)(2)长处:力排异议,变法意志坚定;才华和勇气超人。
因素:急于求成,不听取他人意见;变法手段简单粗暴;未看到变法措施不利和不完善的一面。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的业师梁启超先生说,王安石是大改革家,中国千古一人,在他以前,有过改革家,如在齐的管仲,在秦的商鞅。然而,论到有见识,彻底了解宋朝的政治缺失、人民疾苦,有办法解决他的问题,有毅力贯彻他的计划,在宋朝以前或其以后,中国只有王安石。
——黎东方《我对历史的看法》
材料二 王安石既执政……神宗曰:“不知卿所施以何为先?”王安石曰:“变风俗,立法变,正方今所急也。”
——《二十二史札记》
材料三 王安石以新法害天下,引用奸邪,更张法令,驯至靖康之难,人皆咎安石为祸。
——《二十二史札记》
(1)王安石变法前“政治缺失”与“人民疾苦”的主要表现是什么?(5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为减少“人民疾苦”,王安石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取得了什么成效?(5分)(3)结合史实评述材料三中的观点。(5分)【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即可。第(2)问,根据材料二的信息和题干限制,列举相对应的王安石变法的措施即可,并对措施的成效进行分析。第(3)问,首先弄清楚材料三所要表达的观点,然后对该观点进行评述。
【答案】(1)庞大的官僚机构和军费开支,造成“三冗”现象。土地兼并,高利贷和沉重赋役的盘剥,造成北宋人民生活困苦,许多人成为流民。
(2)措施:实行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成效: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政府财政收入增加;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3)材料三完全否定王安石变法,并认为北宋灭亡也是因王安石变法,此观点是错误的。新法并非只是“害天下”,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积贫积弱的局面;王安石并非“引用奸邪”,只是用人不当。
第五篇:2017-2018学年人民版历史选修一 专题综合测评专题五 欧洲宗教改革
专题综合测评(五)
(时间:45分钟 分值:90分)本试卷共6个非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90分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主教会把从事商业贸易和发财致富说成堕落行为,这种轻商思想与当时商品货币关系蓬勃发展的趋势背道而驰。
材料二 许多修道院与公共妓院无甚差别。
——伊拉斯谟
材料三
兜售赎罪劵
材料四
迫害异教徒
(1)根据材料一、二、三,概括宗教改革运动的原因。(6分)(2)对材料四应该怎样认识?(6分)(3)以上材料表明天主教会面临怎样的形势?(3分)【解析】 第(1)问,可从天主教会对资本主义的阻碍及其腐化、敛财等方面入手解答。第(2)问,从天主教会的目的、手段分析。第(3)问,注意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天主教会的消极作用进行分析。
【答案】(1)原因:①天主教会阻碍资本主义发展。②天主教会的腐败。③教会贪婪成性,疯狂敛财。
(2)认识:①教会的目的是维护自己的权威,巩固自己的地位。②教会采取的手段卑劣野蛮。③反对天主教会的斗争已经开始。
(3)天主教会逐渐成为欧洲历史发展的障碍,遭遇各方挑战,迫切需要通过改革适应社会的发展。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阻碍德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当时德国封建割据的政治局面决定了经济发展的分散性。„„当欧洲大部分国家建立中央集权政府,尽力抵制罗马教廷的横征暴敛时,教廷便把经济损失转嫁到四分五裂的德国身上„„德国成了“教皇的奶牛”。由于教会的经济实力和特权禁锢了德国工商业的发展,市民阶级在要求政治民主的同时也强烈要求改革教会。
——《基督教史》
材料二 我日思夜想这句话(神的裁判表现在神的本身,正如„„所写的:“义人靠信仰生活”),神终于怜悯我,让我明白:神的裁判就是义人蒙受神恩所经历的裁判,就是信仰,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被动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
——马丁·路德
材料三 在德意志皇帝召开的对马丁·路德的听审会上,马丁·路德最后总结说:“皇帝陛下和诸位王公阁下„„除非能依据《圣经》的见证判定我的错误,或者根据显而易见的论据,依照《圣经》判定我有罪,而我的良心能坚信这判定合乎上帝的真道,否则我不能也不会收回我的主张。因为违背良心做事,我不平安,也不会接受。这就是我的立场,我别无选择。愿神助我,阿门。”随后德意志皇帝宣布马丁·路德为不受法律保护的人。
——《马丁·路德传》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宗教改革首先发生在德国的主要原因。(8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基本观点是什么?(4分)(3)材料三中马丁·路德称“我不能也不会收回我的主张”指的是什么?指出“不能收回”的主要依据是什么?(3分)【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分析宗教改革的主要原因即可。第(2)问,根据材料二并联系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3)问,要联系马丁·路德的行为和观点作答。
【答案】(1)德国的分裂为教廷对德国的掠夺创造了机会,德国受教会的剥削严重,社会矛盾激化。
(2)因信称义,国家权力为神所授。
(3)《九十五条论纲》。依据:《圣经》或者上帝是判定是否有罪的唯一证据。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资产阶级开始了反封建斗争,人们进行反封建斗争主要采取了宗教“异端”的形式。“异端”运动可概括出以下几个观点:现存的封建统治秩序和罗马教会都是魔鬼创造的;揭露教会的奢侈腐化;废除烦琐的宗教仪式和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度,没收教会的财产;《圣经》是高于教会和教士的最高权威;教权服从于世俗的权力。
材料二 16世纪,英国王权得到加强,国王为打击天主教会势力,自上而下地推行宗教改革。改革规定:英国国王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首脑,拥有任免教职和决定教义的大权;教会不再从属于罗马教皇,但天主教的教义、制度和仪式仍然不变;未经国王同意,教会无权召开宗教会议,更不许任意修改和制定教规。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以“异端”为形式的宗教改革运动兴起的背景。指出这一时期进行宗教改革的两个代表人物。(5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宗教改革的特点。此后,教会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3)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6分)【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出宗教改革的背景和代表人物即可。第(2)问,根据材料二“自上而下地推行宗教改革”概括特点,变化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第(3)问,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回答即可。
【答案】(1)背景:天主教会的封建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人物:马丁·路德、卡尔文。
(2)特点:依靠王权自上而下进行。变化:由王权从属于教权到教权从属于王权。(3)打击了欧洲天主教会的封建统治,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欧洲的近代化。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路德等改革家)提出改革婚姻制度的主张,具体内容是制订新的婚姻法规,废除秘密婚姻(秘密婚姻原指男女两人在教士面前互换婚誓后所构成的正式婚姻,它不经过婚礼,也不需要取得父母的同意和公众的承认),政府的世俗法庭批准婚姻或由经政府授权的教会法庭来审核批准婚姻登记等。新的婚姻法规定,结婚不再属于宗教七大圣仪之一。
材料二 新教的婚姻改革家们在付诸实践的时候比较保守,往往没有家长同意的签字就不给办理结婚登记,这使得父母们实际上控制了儿女的婚姻。新教徒视婚礼为大事,强调必须举行公开的婚礼,并且一定要有证婚人,才算完成了结婚。
——以上材料均摘自《世界近代前期宗教史》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新教徒结婚的条件。(6分)(2)在婚姻改革前后,婚姻的主导力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上述婚姻改革对西欧社会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9分)【解析】 本题以婚姻改革为切入点,考查宗教改革的内容及其影响。第(1)问,直接根据材料一的信息归纳分析即可。第(2)问,从婚姻观变化的角度,回答宗教改革对社会习俗变迁的影响。
【答案】(1)依法登记;家长同意;婚姻公开;要有证婚人。(2)变化:以教会为主导转变为以世俗力量(政府和家长)为主导。
影响:冲击了婚姻传统;削弱了教会权力;宣扬了人文主义;增强了人们的法制观念。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德国历史上,对路德的评价非常高,很多人用优美的言辞来赞美他。胡腾说:“路德是日耳曼解放者。”海涅说:
“路德在我们历史上不仅是最伟大的也是德国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有人说他是“人文主义的巨人”;也有人说他是“日耳曼史上的奇峰„„”
材料二 从1529年开始,亨利八世接连颁布了一系列改革教会的法令,规定教会立法必须经国王批准方可生效,教会向罗马教廷缴纳的年贡改交国库,禁止英国教、俗人员向罗马教廷上诉,取消教皇的最高宗教司法权和教皇任命英国主教等神职人员的权力,任命改革派教士领导英国教会„„规定国王为英国教会最高首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意志宗教改革与英国宗教改革的共同作用。(6分)(2)比较德意志宗教改革与英国宗教改革,指出二者的不同点。(9分)【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信息“路德是日耳曼解放者”、材料二信息“规定国王为英国教会最高首脑”,可知德意志宗教改革和英国宗教改革的作用相同点之一是都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发展;根据材料一信息“人文主义的巨人”、材料二信息“规定教会立法必须经国王批准方可生效”可知德意志宗教改革和英国宗教改革的相同点之二是打击了天主教在欧洲的神权统治,促进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结合两次改革的时间及所代表的阶级利益来分析,可以得出两次改革的相同点之三是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第(2)问,两次改革的不同点可以从改革的背景、方式、本质等方面分析。
【答案】(1)作用:打击了天主教在欧洲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发展;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不同:①本质上,德意志是追求个人信仰自由,思想自由,反映各阶层民众的需要;英国是追求国家自由,反映王权的需要。②矛盾上,德意志体现民族主义与教权主义的矛盾;英国体现王权与教权的矛盾。③方式上,德意志自下而上从民间开始;英国自上而下从官方开始。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从路德说出了人们必须用《圣经》本身或用理性的论据来反驳他的教义这句话以后,人类的理性才被授予解释《圣经》的权利,而且这理性在一切宗教领域中才被认为是最高裁判者。
——H·海涅《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
材料二 路德认为教权所辖范围仅涉及灵魂,不应涉及金钱、土地以及世俗的行政、司法权力,不能干预国家事务。在国家管理上,国王的权力是唯一合法的。„„德意志的宗教不能是罗马的臣属,德意志的牧师、僧侣应享有自己的宗教权利。
——邢来顺、李富森《马丁·路德民族思想的研究》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路德关于个人信仰的基本主张。分析“这理性在一切宗教领域中才被认为是最高裁判者”所产生的历史作用。
(8分)(2)材料二中路德的思想,从内容上看主要涉及哪两对关系?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些思想的政治影响。(7分)【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归纳路德关于个人信仰的主张;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产生的历史作用。第(2)问,根据材料二可以得出涉及的两对关系;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产生的政治影响。
【答案】(1)主张:个人信仰的唯一依据是《圣经》;因信称义。
作用:使人获得了信仰的自主权;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促进了思想解放;发展了人文主义。(任答其中两点即可)。
(2)关系:教权与王权(教会与国家);罗马教廷与德意志教会。
影响:冲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促使政教分离;有利于民族教会的建立;促进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任答其中两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