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原材料管理问题

时间:2019-05-13 05:04: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企业原材料管理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企业原材料管理问题》。

第一篇:企业原材料管理问题

中铁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工程处华东公司

浅谈企业原材料管理的几点方法

韩令奇

企业生产明显的特征是投入—产出。投入,是指生产活动中人力、物力、财力的投放。产出,是指劳动生产的结果。投入包括人力、原材料、资金、设备设施及工具安装、技术与管理等要素。如果只从实物形态上看,主要是材料(Material)、人力(Manpower)、资金(Money)、机器(Machine)四大要素。在这些要素中,原材料是产品生产的基础,是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基本要素。在人力、设备、资金具备的条件下,没有原材料的投入,就没有产品的产出。但是,在一个企业投入原材料,并不一定能生产出物美价廉且满足社会需要的产品。在相同的规模、装备水平和技术条件下,投入相同的原材料(假设材料数量、质量相同),两个企业取得的经济效果也不会一样,这里面关键的因素在于管理。管理(Management)的基本职能在于合理地组织生产力,在于对整个生产经营活动的正确决策、科学计划、有效控制和适时协调。优质、高产、低耗是管理的基本要求,提高经济效益、全面提高企业素质是管理的最终目的。

加强投入—产出全过程的管理,是企业合理组织生产力要素、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也是提高全社会投入产出效果、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的需要。尽管不同的企业生产方式、管理基础不同,生产组织和技术、工艺各有其特殊的规律 1

中铁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工程处华东公司

性,在管理上、薄弱环节也不尽一致,但都存在一个如何提高经济效益、合理调整投入产出比例关系的问题。目前,工业企业产品质量差、物质消耗高、损失浪费大使影响经济效益的主要原因,管理落后、原材料管理更落后的状态还没有在根本上得到改变,迫切需要明确管理方向、理顺工作关系、建立标准和程序、推进管理现代化。把原材料管理突出地提到日程上来,进行系统分析、系统规划、系统整顿、系统优化,是当前摆在各级企业主管部门和各企业面前的一项具有深远意义和现实意义的战略任务。基于为这种客观需要服务的指导思想,我提出以下九个方面的问题以供大家探讨。

一、材料计划

1.编制企业物资供应计划的基础工作应健全。如应按具体产品的物资明细规格需要量进行核算;商品需要量、期初及期末在制品需要量、非工艺性损耗需要量等数据要具体、明确;核算方式和企业投料方式应相适应。

2.生产计划、材料申请及采购计划应严格按步骤有顺序的进行。否则导致材料超储、积压;生产计划变动频繁,与材料计划协调不及时,导致一部分材料、机电配套产品(即外购件)未到货先报废。

3.材料消耗工艺定额、非工艺性损耗及物资需要量应保证数据的真实性,使企业物资部门物资计划的审核及物资的分配有科学的依据。

二、材料采购

中铁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工程处华东公司

1.物资采购实行价格比采购,对生产所需材料应进行市场调查,对价格及供货期等情况进行分析对比;

2.应用现代管理方法手段进行采购决策,在采购数量和时间上应区别消耗量大小、资源情况、供方生产方式、季节性生产等特点;在采购方式和采购点的确定上要贯彻择优的原则;在运输方式及运输费用的确定上要尽量保持合理、经济;在材质的选择上要进行价值分析,严禁存在优材劣用、大材小用现象。

3.采购材料要有定尺要求,不倍尺损耗不应增加;不应出现代料现象多,以厚代薄、以粗代细,代料损失大的问题;材料质量要符合产品性能要求,杜绝料废现象发生。

三、材料计量

1. 企业大宗原材料(如钢材、砂石料)进场要用地中衡等重量检斤器具做一级计量,理论换算科学准确;

2. 企业内部原材料、能源发放二级计量要把关严格,检斤凭证齐全,消耗量统计失真。

3. 按理论换算计重的金属材料计量纪录中,换算依据、换算材料的数量、尺寸和件数记载齐全。

四、物资保管

1.在数量保管上坚持永续盘点和先进先出的原则,防止盘盈盘亏现象、批次不清、数量不准、帐卡物不一致的现象。

2.钢材等物资不能露天存放,要做到上苫下垫,防止锈蚀。

中铁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工程处华东公司

3.物资实施分区、分类管理和定置摆放,库存物资摆放明确,不同种类物资、在用物资和积压物资分组摆放,报废物资有专库保存。

4.物资保管和保养有质量管理标准和具体质量检查要求,轴承、机床电器和绝缘件防止生锈、磕碰划伤。

5.储备物资实施

ABC管理(即巴累托分析法管理),做到重点突出,关键物资供、管、用要受控。

6.储备资金实行分级归口管理,部门和人员对材料资金占用额及变化情况做到“胸中有数”,个别类别及总体的物资不超储。

7.严禁仓库管理人员变动频繁,保管物资性能要求及保养知识掌握较差,素质低。

8.防止物资仓库库房陈旧、潮湿、漏雨、渗灰,库房面积严重不足。

五、材料定额

1.各种定型产品材料消耗工艺定额健全;制定定额的基础资料如材料标准、工艺损耗标准,用料纪录齐全、完备;定型产品有零件材料消耗明细表。

2. 严禁制定两套定额,分别用于企业内部管理或申报材料使用,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消耗水平。

3. 材料供、管、用工作不能脱节,要相互沟通。采购、发放和需求计划要平衡,杜绝“盲目采购”、“管吃管添”、“用后总算帐”的问题。

4.定额管理制度完善,定额的制定、验证、修订、执行和考核工作有明确、具体的规定。

中铁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工程处华东公司

5.定额水平状况清楚,有国内、省内同行业对比资料,先进性强。定额与直接消耗差异不大,设计净重和实际净重相符,随着产品设计及工艺的改进而改进。

6. 执行定额严肃认真,按定额核料、发料和考核。7. 材料实耗降低后,及时修订定额,严禁用料部门仍按原定额领料,截留材料用于外协或出售,影响企业材料实耗量及生产成本的准确核算。

8. 主要产品的原材料定额消耗量价值计算口径与成本核算口径相一致。

9. 材料技术标准,材质检验标准,残、余料标准,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管理标准健全。

10. 材料目录健全,内容完善。

六、下料管理

1.杜绝下料工序和材料库房两位一体,急生产所急,时常省略领料、发料审批程序,出现“用多记少”和漏记、误记等现象。

2. 下料工序设置下料核算台帐,实际投入量、合格毛坯重量、切割余量、切割废品、代用材料损耗及材料不倍尺损耗数据完整。

3. 实行“集中下料”管理方式,板料套裁、棒料排尺,移地下料发生余料退库,边角料损耗量小。

4. 下料剩余边角料保管科学,按材质、规格、型号存放并保管。

5.建立下料节约台帐。在下料过程中科学套裁、利边、利残、利废节约数量有数有据。

6. 下料工艺和下料设备先进,工艺损耗少。7. 下料工序要有设置下料利用率指标考核下料效果。

七、材料核算

1.建立材料消耗核算台帐,按台份或零件并区别产品品种、规格、型号统计投入量、在产量、产出量及非工艺性损 5

中铁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工程处华东公司

耗量、直接消耗量。

2.设立材料消耗核算岗位,核算职能落实,在企业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中有相应工作内容和考核标准。

3.对产成品净重总量统计准确,产成品库报表与生产月报表成品数统一。

4.建立在制品消耗核算台帐,期初、期末结存基本期投入、转出有数据可依。在制品转序有工序路线单,期末有实地盘点制度。

5.建立非工艺性损耗台帐。废品、代料、采购材料不倍尺、在制品丢失、设备试车及模具试用用料损耗、材料取样化验耗料有统一记录。

6.设立退库、退料、“架退库”制度,材料实际投入量准确。

7.生产、工装、新产品试制用料分别统计;进厂材料称重如发现到货不足,则扣除盘亏量,得到准确实耗量。

8.要做到领料单不缺项、不漏报,有应领数和实发数,有数量有用途,使消耗核算能准确进行。

9.定型产品按单耗进行考核、统计,正确衡量和评价定额水平。

10.建立材料消耗统计、核算、分析制度,企业降耗方向明确。

11.材料计划价格的确定和目录的制定在计划年度开始前完成;计划年度内尽量减少调整材料计划价格的次数,否则影响材料价格差异分配的准确程度。

12.在货物到厂、发货票未到,不能及时进行结算,生产急需部分动用的情况下或货物到厂,不能及时付购货款,生产急需全部投入使用时,应对使用部分或全部按计划价格暂记入账(未实行计划价格的可暂估价)在材料帐中列应付购货款,在仓库明细账内记收入量。待发票到后,如数量(价格无差异——在实际价格计算的企业)无差异,不再重新办 6

中铁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工程处华东公司

理入库手续,如有差异,则冲销原入库量,重新登记收入量(未按计划价格计算的企业,应将原暂估价用红字冲掉,重新登录)。

13.在对已收料但尚未付款的材料进行核对时,凡采购材料入库单付款通知联和入库验收副联配套的,表示材料已付款入库;月末不配套的付款通知联表示材料已付款未入库,应同“在途材料明细表”进行核对;月末不配套的入库验收副联表示材料已入库尚未付款,应按12)中有关规定执行。

14.采用实际价格进行材料消耗核算时,应在仓库设置一套反映数量变化动态的实物帐卡(价值量可不计算),在财会部门另设一套反映数量和金额变化动态的明细账。报告期末按帐薄记录分类编制材料资金动态表,并与总账核对。

15.采用计划价格进行材料消耗核算的企业,在仓库设置一套反映数量和资金变化动态的明细账,由库管员凭收、发料单登记收发数量,并按计划单价核算金额,报告期末分别结出数量余额和金额余额。财会部门设稽核人员,稽核凭证、帐簿中的各项数据,并在月末分类汇总编制材料资金动态表,同总账余额核对。

16.严禁企业材料消耗“有头无尾”,即进厂时经过计量检斤或理论换算,但进厂后流向不明或进厂检斤或理论换算也未坚持进行,“无头无尾”。

八、仓库明细账登录和收、付、存台帐设置

1.材料明细账簿规范,收、付、存台帐规范,有负责人、使用日期、审核。

2.收、付、存台帐按材料大类设帐并做明细登记,消耗流向按生产、维修、基建、技改、新产品研制用料等做分项说明。

3.材料明细账按财务规则登录,有月计、累计和承前页、转次页等程序和标志。

中铁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工程处华东公司

4.明细账“摘要”栏详细地记录“出、入”等字样,购入单位,付出单位清楚。使用材料按产品规格、型号登录,要适应单耗核算的要求,“来龙去脉”要清楚。

5.执行暂入库制度,有收入、有支出。6.帐内数字做到不更改,少更改。

7.要避免库房管理人员利用填写实发料之机,有意加大实发数量,用以抵补库存物资的短少。

九.用料管理

1.企业节材降耗保证体系完善,有目标、有计划、有措施、人员、责任要落实。目标、计划和措施执行及实现情况要检查、考核、分析。信息流要真实、准确、全面和及时地反映物流情况。

2.节材降耗目标明确,目标列入企业战略规划和年度经营工作计划并层层分解落实。

3.节材降耗意识强,杜绝在制品流转丢失,残、余料不经挑选作废料处理的现象。

4.材料“供、管、用”做到系统、有效的控制。材料从采购、进场验收、下料、发料、使用到核算要系统管理,管理力量集中,各科室工作互相协调配合。

5.产品设计应设计目标成本和单位产品净重定额要求,产品零件功能分析应列入设计工作程序。

6.有工艺损耗降低率指标,采用先进工艺、工装设备降低工艺损耗的责任应落实,工艺水平和下料设备设施不落后。

7.加工车间有非工艺性损耗降低率指标,在制品实地盘点制度建立并健全,废品分析活动形成制度。

8.各种非工艺性损耗有基础记录和汇总台帐,有规范的统计报表,传递程序通顺。

9.下料工序建立下料核算责任制,不存在不按工艺定额下料或下料不倍尺现象。

中铁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工程处华东公司

10.要开展废旧料的综合利用和修旧利废工作。11.企业要统一明确产品产量、材料投入量及半成品盘存量统计上报时间。

第二篇:论冶炼企业原辅材料管理

论冶炼企业原辅材料管理

【摘要】

在冶炼企业中,原辅材料是整个企业长远发展中的重要组成要素,对它的管理的好坏则直接影响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的高低。因此,加强管理原辅材料对冶炼企业来说有着非同一般的必要性,本文从当前冶炼企业原辅材料的管理现状出发,就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冶炼企业 原辅材料 管理 解决措施

引言

原辅材料是各大工业企业进行生产的首要条件,又是形成新的工业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没有原辅材料就没有生产。而由于现今的工业发展正飞速的进行着,每个企业都在为自身的生存进行着激烈的竞争,各种收购、重组、联合等手段的实施,使得整个市场更加的不稳定化。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各大企业纷纷采取各种措施来接受市场的挑战,这其中就包括着对自身的生产成本的加强控制。在企业的生产成本中,原辅材料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够直接影响企业的利润,从而影响到公司的发展。所以,对原辅材料的管理显得非常必要,下面将先谈谈企业原辅材料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给出相关解决措施,以期对企业发展有所改善。冶炼企业原辅料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成本管理意识不够

虽然当前企业要求着对成本的加强控制,但由于许多人并不是真正的懂得原辅材料的成本管理,加之对原辅材料的使用上往往不太注意,以为只要不是主原料就可以随便使用,因此,原辅材料得不到很好的管理。首先,原辅材料管理不单单是指采购方面,而是包括着生产和财务、采购和仓储。而目前大多数企业在管理原辅料的过程中只是注意到了采购部门,忽略了其他的因素,所以在管理中出现了一些“不可能出现”的问题。而它们都是管理者对原辅材料的整体控制意识不够到位所形成,最终使得原辅材料的成本管理比较混乱,甚至是无法根据相关数据作出分析等。

1.2 采购制度不规范

许多中小冶炼企业在公司的规章制度中往往没有进行详细的说明与规定,尤其是在采购制度中。现今最为普遍的是公司的采购部门里的高层基本都与公司最高领导者关系最亲密,形成所谓的“家族式”发展,使得采购部门获得的权利比较大,在进行相关原辅材料的采购中,要么是没有相关说明,要么就是采购制度的制约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此外采购透明度不高、采购市场混乱、人员的素质低下等等都严重的阻碍了原辅材料的合理采购,从而影响着成本的管理与控制。

1.3 供应原辅材料的体系不完善

在原辅材料的管理当中,供应链体系的不完善,常常使得这一工作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在供应链体系中,供应商的位置非常重要,许多企业对供应商缺少全面的认识,常常导致采购得到的原辅材料质量不统一,甚至是出现不合格的情况。

1.4 进出库管理

在进出库管理方面,对于许多企业来说,原辅材料没能按照相关管理规定来操作,许多品种随意处置,缺乏专业的人才来管理。另外,对原辅材料的验收方面,一些公司未对其作出足够的重视,致使各种质量不合格或者数量不一致的情况出现,给公司的生产等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1.5 原辅材料本身成本升高

矿产资源的不断开发,各冶炼企业的过度依赖使得原辅材料的价格也在不断攀升着,许多品种需要从国外进口。

解决措施

2.1 正确认识成本管理

针对一些冶炼企业对原辅材料的管理不到位的情况,我们需要加强高层领导以及相关研发人员的整体成本管理意识,尽量使每个员工都能将成本管理工作放在相应的位置上,从而使得成本管理意识深入到每一个人的脑海中。同时,我们可以将成本管理与绩效考核联系起来,实行奖惩分明的机制。这样,在成本管理的活动中,不仅能加强人们的管理理念,同时又能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2.2 完善采购制度

在采购制度方面,对于大宗型的原辅料,我们可以采取招标采购的形式,按“三公”原则,在一定范围内选择最合适、服务最好的供应商等进行大量采购。此外,我们还需要不断的收集市场上的原辅料价格信息,了解市场最新状况,从而及时的给采购提供最为科学化的依据。在人员的管理方面,企业可以单独设立采购监督部门,对采购行为和实施采购的人员进行监督工作。

2.3 建立供应商合作制度等,弥补供应链管理的不足

现今的发展,并不是追求个人英雄主义精神,而是团队协作精神,在供应链环节过程中则表现为,冶炼企业与供应商相互合作,建立战略合作伙伴的关系等,使双方都能实现共赢。合理的形成供应链,并不断的完善化,同时在与供应商的合作上,我们也可以采用绩效管理的方式,全面合理化的评价供应商供货行为和服务等,最终达到降低采购成本的目的。

2.4 加强进出库的管理和信息化管理

对进出库的管理,我们同样需要加强控制,尤其是在原辅料的数量和质量上。各原辅料在进入企业时,必须经过质量检测人员检测,在得到合格允许采用的结果下才可以进入仓库。各进出手续也必须严格办理执行,杜绝随意填写等情况。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到来,都刺激着企业的大脑,督促企业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因此,信息化的管理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建立一个合理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对于现今的企业来说非常迫切。

2.5 采用先进技术,降低原辅材料的成本

“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所以只有不断的革新技术,寻求最为理想化的生产方式和可替代化的原料等,才能使企业永远走在最前列的位置。

结束语

综上述,我们要管理好一个企业的原辅料就应该认识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实施相关招标政策和措施,不断完善采购管理和进出库管理制度,建立相关信息化管理模式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的成本管理得到合理的控制,才能提高企业的效益,使企业处于长久的领先地位。

参考文献:

[1] 王秀叶.浅论工业企业原辅材料库存管理[J].《华章》.2009.4.[2] 宣守蓉.加强原辅料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J].冶金标准化与质量.2001.6(39).作者简介:

刘芳,性别:女,出生年月:1975.05,籍贯:湖南宁乡,单位:株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方向:财务管理,职称:中级 学历:本科。

第三篇:企业问题诊断管理

企业问题诊断管理

彻底解决问题

无论用那种方法或何种途径解决问题,「效果」是最终的要求。「效果」指的是「效率」与「成果」两者。至于「验证」的意思是要「查」「验」「证」「明」它的效果。

解决问题要有决心、毅力,并掌握时机去做,不要失去了机先再来后悔,或者怪别人不肯合作。负责解决问题的人除了要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养之外,更要有一颗谦虚的心,因为:骄傲与野蛮无异、傲慢与偏见常相伴同,自恃与独裁常是腐蚀与失败之源。

■ 稽核 刘奕钟

彻底解决问题的三步曲就是:(一)彻底发掘问题、(二)彻底找寻真因、(三)彻底找出对策并落实执行,这是最简单的说法。当然,解决问题的快慢与难易,必需看问题的本质、牵涉的范围(宽广度)与层次(深度)、复杂与困难程度等而不同。但是这三个关键若不能掌握,必然难以快速、有效的解决。本刊已于前期分别谈过第(一)、(二)步,这次要谈谈第(三)步:彻底落实「解决」之道。

一、针对真因下对策

要彻底落实解决,首先必需针对真因下手。前期我们已经谈过有多种「彻底发现真因」的方法,但是这还是不够的,因为「发现」并不代表负责人或担当者之「认知」,更不见得代表其个人已「承认」、「理解」与接受这些原因。当不自我认知、不接受原因时,是无法进入实施的阶段,更不用说会有「改善」。当问题被发现且找出真因之后,却仍然不能解决的征结,其实很简单,就是不认知、不接受原因。深入的分析它的形成原因,约有下列几点:

1.人常常都是被动的(堕性定律)

2.人常常都会保护自己(保护主义)

3.缺乏改善的能力或基本学养(能力不足)

4.环境文化的压力(缺乏有力的支持)

5.同流合污的压力(大染缸效应)

这是基本的原因。但是,也有人提出下列的说法,认为问题解决不了是因为:

1.问题复杂度高一时难以解决﹖(本质)

2.找不到好的对策﹖(方法)

3.财力物力资源不足﹖(资源、机器、材料)

4.时间不够﹖时机问题﹖(时间)

5.人才不足?(人)

其实,6-10项并非完全不对,但是若予深入解析,仍可归纳至前面的1-5项基本原因之中。6-10项的原因是常见的「问题不能解决的借口(excuse)」,若予承认其为「原因」而不进一步设法解决,或不再深入分析,那么问题就真的将会无解了。

二、破除阻碍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一)破除被动的堕性:主动

依据经验,主动解决问题者才是主宰者。事后被提出问题或被迫

解决问题者,常会失去机先。在今日的「光速时代」,事后才发现问

题的损失是很难弥补的。因此必需用「事前发觉、事前解决」的方式,「主动」的「防范与解决」问题。因此「主动」是第一前提。

许多「上班族」或称「从业员者」都有「问题来了再说」的习惯,这就是他们不能自己进步的原因。他们习惯被动,因此常常失去掌握

问题或解决问题的时机,而沦为只命令才前进的一群。

(二)消除自我保护的意识

「自我保护」是无法彻底解决问题的「严重阻碍」。既使找到真

因,因为自我保护的强烈意识,将使对策偏向,凡是对于不利自己的,很容易发生掩饰或遮盖的行为,有时尚且发生不利他人的行为。这样的情形会使问题反而愈解愈复杂。在组织文化不好的公司,问题「愈

解愈复杂」的事是常常发生的。例如古代官场,人人保护自己,而官

官相护,加上派系的纠葛,那怕问题不能解决而已,可能还要「层出

不穷」。这都是从过度的「自我保护」开始的。所以,高明的老板一

定是彻底的教导及要求员工:务必「实事求是」、凡事「诚实」、「忠

心」、「坦白」,也就是说:不要过分的「自我保护」。

然而,自我保护是人性之一,因此要如何破解才最重要。依据经

验,适当的教育训练是必然的药方,即「鼓励自动自发的自我改善行

为」是最好的方法,一方面可提高员工向心力,二方面可加强对「大

我」的贡献。例如「奖励提案改善制度」的实施,「品管圈活动」的实施,都是很重要的「管理方法」。

身为高阶领导者如何改善企业文化,使员工脱离官僚文化,如何

使员工没有私心,愿意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经验技术、岁月青春及

才艺,这是非常高深的「管理艺术」。如果高层没有这样的体会与动

作,公司一定存在不少「看不见的问题」。

(三)提高基本学养,培养改善的能力

解决问题是需要「学问」和「经验」的,这就是我说的「学养」,特别是「经验」,它是非常重要的智慧。这就是为什么现在的社会上

还有许多学问不高的老板仍然能存在的原因,他们的经验并非一定没

有学问。当经验变成有学问的东西时,他就是先知、领导者或领袖。

然而,新一代的问题常常与科技有关,此时就不一定能用老的方

法解决。例如公文传递,现在e-mail 已不稀奇,WAP化、Paperless

化(无纸化)才是最新。又如会计制度,现在已有整合系统,运用计

算机程序自动转帐、统计分析,打印报表等,若不懂计算机而且还用

了很多人工操作,这就落伍了,这就是学养的问题。

至于改善能力,除了提高学养,还要用环境和方法来培养才行。

没有改善环境的公司,常常出现「靠别人、靠上级、靠顾客才发现问

题」,反之「有环境」的公司,必定「有制度的实施」某种类如「提

案改善」或「自动改善」的机制。事实证明,实施过这种制度的公司,它的改善能力就比较一般公司为强,改善之速度就比一般未实施的公

司更快一些。

(四)文化改造

现在流行所谓的「企业改造」Business Reengineering, 其中有

两大主题包括:「企业流程改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BPR),以及「组织改造」(Business Organization Reform:BOR)。

但是,往往企业改造却忽略了「文化的改造」(Enterprise Culture

Reform:ECR)。企业文化改造是必要的,因为企业一但走入中年,必

有很多不良的习惯,加上大染缸的效应,或是「不良承传」的结果,必定造成了许多「企业慢性隐疾」,例如,常见的十大问题,依严重

性列举如下:

1.贪渎(贪污、舞弊、违背职务、操守不良…….)

2.派系(非建设性的小集团、争宠、斗争…)

3.小道消息(打小报告、泄密、抹黑、流言、八卦……)

4.造假

5.粉饰、包藏

6.不合7.开小差

8.怠堕、松懈

9.缺乏斗志

10.无所事事

企业改造者,特别是外面的专家,实施改造之时,往往不会也不

愿涉及企业内部文化的问题,这是因为一但沾上不但很难脱身,而且

也可能将很难处理。所以企业主在进行BPR,或两个公司合并,或企

业要做任何大的改革之时,都要小心同时所引起的文化改变问题。

「解决问题」虽然没有像上面所说的那么严重,但是还是要注意

企业内的文化,避免不良文化的妨碍出现,或利用某些方法把这些不

良文化先行转变为好的文化,以利问题的解决或提高办事的效率与效

果。许多年岁过大历史悠久的公司,问题难以解决就是与文化息息相

关。他们常常不是不知问题的所在,也不是不知原因,只是「无法下

手」。所以,高阶层经理人要特别注意:唯有高层才能改变企业文化,他们必需有此「嗅觉」。

(五)屏弃成见,虚怀若谷

问题无法解决,绝非「解决无方」。许多的情形是因为人的因素,其中最糟的除了「才能不足」问题之外,还有「成见」及「抗拒变革」的问题,或是「理念思想不同、不合」的问题。我觉得:首先不要说

抗拒变革都是「反改造」或「反革新」,如果这么一说或一想之时,问题就更糟了。反之,此时每个人都应该先「屏弃成见」。这是最重

要的,因为若不能「虚怀若谷」,又怎能「有容乃大」「容纳他人」

呢?

今天愈是民主的国家也就愈多元化发展,因而也就有愈多分岐的意见,团结本来就愈来愈不容易。如何找到共识,找到共同努力的切

入点,便成为成功的开始。反过来说,若大家仍坚持己见、无法团结、不能把自己的心空下来,那么就无法成就大的事业,问题当然无法解

决。

三、找出各种可能的对策

找出「对策」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此时活用「脑力激荡法」,应用「水平思考」或「创造力思考」的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而一个公司平时的训练与智慧是否累积及发挥,就从此一时刻得以体验。

此时,「KJ法」有助于「整理从无到有的思想或idea」,「系统图法」则有助于有系统的发展或演译对策。即使不用这样复杂、高层次的方法,过去的「trouble shooting表」也是可用的。

不过,品管圈活动常用的「对策计划表」仍是值得推荐采用的,例如:

四、决定最佳对策

一个问题最初不必限定只有一个对策,多个对策同时列举,再来比较或整合出最适对策也无妨。所谓最佳或最适对策,个人认为下列五个要素应列入考虑,然后选择最好的或最恰当的:

1.成本最低。

2.效益最佳。

3.副作用为正数或衍生负面效果最。

4.具体可行。

5.可控制或可管理。

当然,对策必需有详细的计划才能评价,这就是下节所要说的「行动方案」。此方案在初构想之时可以不必很仔细,但是,一旦进入评估采行阶段,被选为最佳或最适对策者,则应提出详细计划或方案。

五、立即采取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或方案,至少要明确的提出下列事项。至于使用之图表,通常可用

1)「对策系统图」,2)「箭头图法」,3)PDPC法,4)PERT图法,或用简单的Bar chart图法也可以,主要是简单、明了、有效、达成目的就可。

好的计划是成功的一半,但是没有执行等于是「零」。执行下去则只等于成功了1/4而已,即1/2 x 1/2 = 1/4。如要100%成功,还需要注意下列几个因素的同时成功:

1.掌握时机,立即行动。

2.确保「执行」的品质,每一细节都不能疏忽。

3.控制行动的执行成本。

4.事先评估风险与研采避险方法。

5.随时因应突发状况,适当因应处理。

官场上常有「推、拖、拉、扯」之妙诀。但是,「犹豫不决,不识时务,不知时机」的确也是无法解决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观察这个社会,有许多问题常常是因为不能掌握时机而愈演愈大,越变得复杂,每况愈下的情形。然而身负解决重任的高层人士,却不能及时处置,而升斗小民又无插手或置喙余地,以致变成日后非常不易解决的难题。例如现在的台湾的经济问题,GDP原来是保6的问题,现在再变成保3、4问题,就是坚持己见、错失时机的结果。所以,掌握执行的时机,是解决问题非常重要的关键。

六、掌控进度与结果

一旦进入执行的行动阶段,进度和结果如何就必需随时了解,如此才能知道是否有差异的存在,是否需要纠正或修正。至于执行的好坏,品质、成本、风险评估、事前研妥对应方法、以及妥善因应突发状况等,无论在处理科学的或社会的,工程的或是人性的问题中,都是必需注意的关键因素。

七、彻底验证效果

无论用那种方法或何种途径解决问题,「效果」是最终的要求。「效果」指的是「效率」与「成果」两者。至于「验证」的意思是要「查」「验」「证」「明」它的效果。换言之,要依科学的方法,取得数据或证据,检查或检验,并与原先要求的标准或目标比较,合格才予验收,而不是没有科学,没有数据,没有检查结果就予「了结」。

当效果不彰之时,就要立即检讨原因,研究看看有没有更好的方法。通常效果不好,是因为:未找到真因,未想到好的对策,执行不落实,或者一开始就弄错方向了。因此,随时自动自发检讨改善是非常重要的。

八、结论

过去,我们常说只要真的想彻底发现问题,彻底发觉真因,问题接着大概就很容易去解决了。然而要彻底解决问题也不简单,这其中是有不少阻碍的。本文列举了不少负面的阻力因素,但也开拓了许多正面的方法,希望能提供参考。总之,解决问题要有决心、毅力,并掌握时机去做,不要失去了机先再来后悔,或者怪别人不肯合作。负责解决问题的人除了要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养之外,更要有一颗谦虚的心,因为:骄傲与野蛮无异、傲慢与偏见常相伴同,自恃与独裁常是腐蚀与失败之源。果若此,问题将无法好好解决的,若要说彻底解决,那是难上加难。

此外,企业,各级政府或公私立机构也一样,应该推动「人人自动自发,人人自动改善,全面解决问题」的活动,如此才不会只依赖一个人、一个单位来解决问题,全面扩大自动解决问题的活动及效果。

第四篇: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问题浅析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问题浅析

应收账款的存在是买方市场下企业为占有市场而必然出现的结果。它既可扩大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又给企业带来潜在的坏账风险,具有“双刃性”。企业应充分认识应收账款的利弊,从应收账款的周转情况、账龄、规模及对收入和利润的弹性等方面系统分析,从信用政策、坏账准备、及时催收、根据账龄区别对待等方面加强管理,由此降低和控制应收账款的风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信用的推行,企业应收账款数额明显增多,应收账款的形成增加了企业风险,它能否及时收回直接影响企业的资金状况,特别是在企业资金困难时,应收账款管理好坏将直接影响企业的持续经营。特别是现在,用户拖欠企业账款者越来越多,账款回收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应收账款是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要环节,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中,正确运用赊销,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显得非常重要。

(一)应收账款管理概述

应收账款管理就是如何管好、用好和盘活应收账款,以加强资金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防范经营风险。

应收账款的存在本身是一个产销的统一体,企业一方面借助其扩大销售,增强竞争力,同时又希望尽量避免应收账款带来的种种不利,如何处理和解决好这一对立又统一的问题,如何实现企业应收账款与利润同步的实现,便是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信用政策,权衡在此政策下所增加销售盈利和担负的成本。

通过有效措施管理应收账款,企业可以针对不同的情况,对逾期尚未付款的客户采用适当的收款政策收取应收账款。通过实施可行应收账款的管理方式,可以减少坏账损失及应收账款拖欠资金被占用的机会成本,减少收账费用。企业针对不同的客户制定的最佳收款政策,在增加收账费用与减少坏账损失及机会成本之间权衡,使收账成本最低,企业效益最大。运用适当的收账技巧,对于无力偿付与故意拖欠,以及欠款期不同的企业采用不同的收账策略进行收账。

(二)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对来往客户信用状况缺乏分析评估 2.呆坏账风险影响企业盈利状况

不管企业采用怎样严格的信用政策,只要存在着商业信用行为,坏账损失的发生总是不可避免。因为应收账款存在着无法收回的可能性,所以会给债权企业带来呆坏账损失,即坏账成本。企业应收账款余额越大,坏账成本就越大,从而直接影响企业的盈利状况。

3.应收账款的账龄过长

企业销售人员在进行销售工作的时候,只是一味追求高涨的销售额,而忽视后续的应收账款的回收,如果应收账款的到期无法回收,甚至与客户销售时所签定的合同的不完善,都能够造成应收账款呆账的存在。一般而言,客户逾期拖欠账款时间越长,账款催收的难度越大,成为呆坏账损失的可能性也就越高。

4.企业缺乏有效而完善的收账制度

应收账款是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要环节,我国企业管理者普遍只重销售而忽视包括应收账款在内的内部管理,而客观上他们对于应收账款管理无论是经验上还是理论上都有所缺乏。对于存在的应收账款,企业缺乏专门的催收制度,也没有专门的机构催讨,对于大量的应收账款缺乏正确的认识,无法通过积极寻找债务重组、出售债权的可能,争取及时收回债权。

目前很多企业在进行赊销时,对客户所进行的信用销售评估薄弱,缺乏规范程序。信用销售是坏账形成的起因,企业在进行信用销售前没有对客户的信用等级和资信程度进行评估。而我国大部分企业在信用销售前根本不进行详细的信用调查。企业大量的信用销售往往取决于行政干预或少数人、领导者的主观喜好,结果导致大量应收账款的出现。

(三)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措施

1.确定适当的信用标准及信用条件

客户信用评估是应收账款管理中很重要的环节,信用好的客户应收账款回收比较有保证。信用差的企业就不应该采用赊销,否则也是有去无回。对所有客户都采用一个标准,为了扩大销售盲目赊销,只能使自己受到损失。信用分析是对客户和潜在的客户的信用进行分析,在实际工作中,应运用多种途径和方法对客户的信用进行分析和评估。信用好的客户应收账款出现坏账的可能性就很小。

加强对客户的5C(品质、条件、资本、抵押品、能力)系统评估。企业可以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做好对客户5C系统的数据管理,通过分析,评估客户的信用级别,据此制定信用政策。通过企业的财务报告对客户财务状况进行分析,从中可以看出客户的信用状况。通过社会信用评估机构了解客户的信用状况,因其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也就比较可靠。另外还以通过客户的开户银行对客户信贷情况和支付情况及客户以往货款付款情况分析企业信用状况。

2.做好应收账款坏账损失的管理控制(1)建立坏账的准备制度

企业要遵循稳健性原则,要做好应收账款坏账损失的管理控制,对坏账损失的可能性预先进行估计,积极建立弥补坏账损失的准备制度,分散坏账损失造成的风险,提高企业的自我保护能力。

(2)确定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

根据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可自行确定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和计提方法。因此,企业应根据自身抵御坏账损失的风险能力,确定适当的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以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3)建立已核销坏账的备案制度

企业发生坏账应及时报批处理,其审批权应集中于企业领导人或其授权的业务部门负责人,已核销的坏账需要在备查登记簿上登记,使其仍处于财务部门的控制之下,以免已核销的坏账有可能回收时被有关人员私吞。

3.对应收账款进行追踪分析,实施账龄催收程序(1)实施应收账款的追踪分析

应收账款一旦形成,企业就必须考虑如何按期足额收回的问题。这样,赊销企业就有必要在收款之前,对该项应收账款的运行过程进行追踪分析,重点要放在赊销商品的变现方面。企业要对赊购者的信用品质、偿付能力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客户现金的持有量与调剂程度能否满足兑现的需要。应将那些挂账金额大、信用品质差的客户的欠款作为考察的重点,以防患于未然。

企业应收账款发生后,应加强会计分工核算,要建立入账与对账制度。由于应收账款是一种记录在账上的债权,也是企业的一种非实物资产,它容易被职员非法挪用。所以应制定严格的入账与对账制度。一是应收账款的记录要以销售发发票和发运单等为依据。二是应收账款总账和明细账登记应由不同人员进行登记。三是要定期编制余额核对表,寄交客户核实。编制该表人员不能同时担任记录和调整应收账款的工作。

通过多种方法定期对应收账款进行分析,尤其是做好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对账龄时间长的应收账款要加强重视,减少坏账损失的发生。(2)实施账龄催收程序

应收账款时间越长,回收的风险越大,采取补救措施也会更难,因此账龄分析法应该作为进行征收账款日常监督和分析的基本方法。根据账龄分析结果,就可以决定采取的控制措施,如:第一,考虑改进应收账款发生的控制工作;第二,确定近期应收账款的催收重点,制定催收方案;第三,可根据账龄分析情况,将其中部分应收账款列作坏账,予以核销。

财务部门应编制详细的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内容包括客户名称,欠款总额,到期账款金额,到期账款的过期天数,并分析过期债权的坏账风险及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影响,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收账政策并与销售人员一起催收账款。在进行账龄控制的同时,要特别注意销售的变现天数,即是从产品销售到收回货款的时间,它反映了应收账款的效率,对企业最终利润和现金流起决定性的作用。

企业要根据不同的账龄确定不同的解决方式,例如对账龄短的要采取正常催收,对6个月以内的可采取打折收回,对6个月以上的有业务关联的可采取易货抵款方式。对账龄很长的必要时可采取法律手段。但在实际工作中,要灵活把握方式方法,注意成本效益,同时要注意付诸法律的效果,应做为最后手段。企业要与客户多沟通,选择折中方案,比如债务重组、分期付款甚至免除部分债务等。

4.建立催收制度

催收制度指定专人负责定期寄送对账单和审查客户回函,防止应收账款账龄超过2年时效期。催收账款的程序一般为:信函通知、电报电话传真催收、派人面谈、诉诸法律等。在收账方式上,对一般过期较短的顾客,不予过多打扰,以免将来失去这一市场;对过期较长的顾客,可频繁写信催收并电话催询;对过期很大的顾客,在积极追讨的同时,可与有关法律顾问商讨对策,发挥律师的专业指导作用,直至提出诉讼。对人为制造拖欠、无理拒付货款、还款无期等行为,应实施强有力的法律约束和制裁。

对需要通过法律途径催收的,企业一般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要认真审查经济合同,在确认对方违约事实的同时,对合同中规定本企业应尽义务的条款是否落实进行审查,对义务未落实到位的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二要授权本企业的法律顾问,向被催收方发出催收律师函,既“先礼后兵”,又给对方施以法律责任的压力;三要注意债权诉讼时效期,应在诉讼时效期内向法院提出债权诉讼请求,并向法庭提供充足的债权和对方违约的有效证据;四要及时收集被诉方资产的有关信息,在判决生效后,及时向法院提出执行申请并提供对方资产的有关信息,以提高判决执行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应收账款在企业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一席,管理得当,则有助于企业发展,否则会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甚至带来危机。企业应重视应收账款的管理,对应收账款进行经常性分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加强管理,在发挥应收账款强化竞争、扩大销售功能的同时,尽可能地降低应收账款的坏账风险,加速其周转,最大限度地发挥应收账款的效益。

第五篇:企业存货管理问题研究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封面

(2017 届)

论文(设计)题目 作 者 学 院、专 业 班 级 指导教师(职称)论 文 字 数 论文完成时间

大学教务处制

会计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会计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专业会计本科论文3000起,具体可以找扣扣 八 0 五 九九 零 七4 9,下列所写题目均可写作。部分题目已经写好原创。

二、原创论文参考题目 1 2 3 4 5 6 7 8 9 上市公司环境会计的核算与信息披露研究—以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为例 中小企业如何在互联网时代开展网络营销 某公司成本控制问题研究 某公司应收账款管理 中小企业网络会计发展策略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我国会计国际化问题探讨 某公司所得税纳税筹划方案设计 基于税务稽查视角的企业税务风险管理 从乳业巨头看我国股权激励制度——以蒙牛和伊利作对比分析 11 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披露问题研究 12 上市公司IPO抑价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13 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鉴证的研究 14 推进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以某公司为例 15 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体系研究 16 黄金现货投资的优势和风险控制研究 17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建设研究 18 论加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 19 影响汽车客户沟通的因素及对策 在新会计准则下对公允价值应用问题的探析 21 我国上市公司换股合并的理论探讨与实践探索 22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23 管理会计在现代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问题和对策 25 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会计处理研究 26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议审计委员会在上市公司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对策 28 公允价值在我国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9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研究 论当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31 关于借款费用准则的思考

中小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现状和对策分析 33 吉利并购沃尔沃的财务问题研究 34 三全食品公司的财务分析

浅析我国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的问题与对策 36 企业营运资本管理与资金使用效益的关系探讨 37 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分析 38 企业合并所得税税收筹划 39 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的成因及其控制

论现金预算在现代企业中的作用-以某电气公司为例 41 某公司模式研究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非盈利组织的和控制研究——以某福利院为例 44 基于多元化经营视角的企业财务投资战略研究 45 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模式的构建 46 信用卡套现风险及其防范 47 企业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研究 48 企业财务信息管理探讨

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研究

关于应收账款管理的症结与对策问题的探讨——以某公司为例 51 加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研究 52 我国企业成本企划的探究

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xx家具采购成本控制

基于EVA的企业价值评估研究——以xx为例 55 浙江苏泊尔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告分析 56 中小企业存货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57 xx公司实施信息化的问题与对策 58 企业偿债能力评价-以A公司为例 59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60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税务筹划

资金预算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研究—以某啤酒公司为例 62 公允价值在上市公司债务重组中的应用研究 63 企业集团问题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内控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65 某微电子公司资本结构的现状及优化研究 66 某某公司问题研究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68 企业无形资产与经营绩效的关联性研究 69 基于战略导向的中小企业绩效评价研究 70 恒顺醋业公司财务战略研究 71 探析固定资产累计折旧与减值准备 72 我国农村招商引资问题探析 73 某机电设备公司问题研究 74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75 浅析国内中小企业的品牌战略管理策略 76 上市公司IPO抑价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对报表盈余质量影响的案例研究 78 公司财务分析——士兰微电子财务分析 79 某公司筹资风险与对策研究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我国房地产信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以某集团为例 82 论企业筹资风险管理 83 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问题研究

某公司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85 如何防范审计过程中的舞弊行为 86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探讨 87 财务舞弊的防范与治理

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89 论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90 某公司资金结构优化问题的研究 91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92 我国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研究

财务会计报告信息披露的局限性及改进措施 94 上市公司IPO抑价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95 战略成本管理在企业中运用的思考 96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我国中小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98 苏宁电器的盈利质量分析 99 某公司资金结构优化研究

应收账款风险控制方法研究——以某公司为例

下载企业原材料管理问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企业原材料管理问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企业创新管理问题

    形成晶体用筛子选原则,找出更好的方案。 信息交合,各轴每素逐个与别轴的相交合; 群体分解 按序列得出要素; 信息交合法的三条原则: Y轴"电"标与X轴"直边"或"弧"相交合,曲......

    企业车辆管理问题分析

    摘 要 伴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的车辆管理业已成为构建企业新秩序的重要环节。如何进行车辆管理才能保证车辆安全运行,才能使车辆运营井然有序?本文将从对微观和宏观两......

    企业团队管理问题讨论

    企业团队管理问题讨论摘要:我们都知道每个企业都存在不同的部门,它们也是企业的不同团队,各个团队均需要管理,这就形成了企业团队管理。本文通过讲述企业团队管理,使我们在对企......

    现代管理原理理)

    1. (D)的基本思想是只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D JIT 2. (B)是靠对行业法规的塑造,对知识产权的控制以及对产品技术标准的掌握来协调联盟各方的产品和服务。 B 虚......

    马原的20个问题

    1、 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 西方政治文化总体上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是冲突的,而发祥于西方的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适合中国——“只有马克思主义能够救......

    有关原产地证的问题(5篇)

    (2)C.O.产地证还起到证明商品内在品质、提高商品竞争力的作用。如在国际市场上持有中国原产地证的丝绸比持有其他不产丝绸国家产地证的丝绸更能卖好价。此外,产地证有时还是贸......

    房地产企业财务预算管理问题研究

    【摘 要】企业的预算是一个综合性的财务计划,包括经营预算、资本预算和财务预算。预算管理是利用预算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单位的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问题调查报告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问题调查报告 一、魏仕照明有限公司在应收账款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目前,在魏仕照明帐套中存在大量的呆账、死帐并且往来帐目十分混乱,大量的凭证没有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