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残疾人福利现状、问题、对策
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衣恋集善专项基金在京启动——
5年捐赠6000万元助力残疾人事业
银行转账至(请注明捐助项目): 户 名: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 开户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北京朝内支行 账 号:***558140 只接受人民币捐赠 ***80
只接受美元捐赠
***54 只接受欧元捐赠
3502***21 只接受港币捐赠
世界残疾人现状的几个数据
全球共有6.5亿残疾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0%,其中80%分布在发展中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少数群体。
世界银行估计,世界上最穷的人中20%是残疾人,他们在各自在、所在的社区中是最为弱势的群体。
残疾女性比男性多,妇女残疾人的生活更为不利,遭受到性别个残疾的双重歧视,在印度奥利沙邦2004年的调查显示,几乎所有的妇女、女童残疾人在家里均受到殴打,25%智力残疾的妇女遭到强奸,6%妇女被迫绝育。
根据儿童基金会数据显示,30%无家可归的青年是残疾人。在一些国家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到20%,但残疾儿童的死亡率达到80%,在很多情况下残疾儿童根本无法存活。
根据残疾人立法研究比较显示,全世界232个国家和地区只有45个国家有反对歧视和群体关于残疾人的法律。
世界卫生组织称,某些国家四分之一的残疾是因为暴利和受伤所致,发生在残疾儿童的暴力事件比非残疾人儿童高1.7倍。
中国残疾人现状
根据全国第二次(2006)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目前残疾人总数8296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6.34%。与1987年的5164万人相比,增加了2132万人。各类残疾人人数为:视力残疾1233万文,听力残疾2004万人,言语残疾127万人,肢体残疾2412万人,智力残疾554万人,精神残疾614万人,多重残疾1352万人。1990年2月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并于1991年5月15日开始施行。为了保障残疾人的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其他法律,2007年2月国务院又颁布《残疾人就业条例》,于2007年5月1日实行。这两部法律为残疾人在劳动就业、教育、康复医疗、社会文化生活等方面提供了法律的保障。
残疾人的节日
中国全国助残日是中国残疾人节日。1990年12月28日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48条规定:“每年五月第三个星期日,为全国助残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从1991年5月15日开始实施,“全国助残日”活动即从1991年开始进行。全国每年都进行“助残日”活动。
每年的12月3日定为“国际残疾人日”(International Day of Disabled Persons)。
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 成立于1984年3月15日。
宗旨:弘扬人道,奉献爱心,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业务范围:宣传残疾人事业,筹集资金,接受捐赠,管理和使用基金,资助残疾人事业。
会徽中心图形由“残疾人”三字的汉语拼音字头缩写CJR组成,表示“残疾人”,与国际上通用的残疾人标志相近。
基金会会徽。会徽为金黄色,外形是梅花,既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又象征残疾人顽强拼搏的品格和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进取精神;梅花盛开,寓意残疾人事业的春天,代表着全国残疾人及其亲属的希望。
梅花以五个相互连接的人字组成,象征残疾人团结携手,生活在友爱、互助的社会中,得到理解和尊重;象征全国人民共举人道主义旗帜,和残疾人一起组成亲密无间的集体。会徽的中心图形和边线金黄色,象征残疾人生活在社会主义祖国,沐浴党的阳光,也象征了我国残疾人事业生机勃勃,欣欣向荣。基金会重点公益项目 【1】
目前我国脑瘫患者达600万人,其中0-6岁脑瘫儿童约有200万,每年还新增4-6万名。脑瘫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同时可伴有智力、语言、视觉、摄食等多种障碍,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对脑瘫儿童进行康复训练的基本原则。然而脑瘫儿童行动障碍,又由于缺少助行工具,为康复训练和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偏远贫困地区的脑瘫儿童甚至很难走出家门、融入社会、享受阳光。
【2】
中国有1691万盲人,这是一个数量庞大、特别需要扶助的弱势群体。盲人失去视力、看不见物体,但由于功能代偿作用,往往在其他方面具有超乎常人的能力和秉赋。目前,中国有6~14岁学龄盲童约13万,他们有的对音律、乐理极具悟性,有的浑身充满文学细胞,有的富于按摩、把脉潜质„„ 由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发起的“我送盲童一本书”公益项目,旨在向公众筹集善款,帮助贫困盲童在阅读中成长,用知识改变命运;依托中国盲文出版社覆盖全国各地盲校、特教学校的发行网络,将知识的载体、社会的关爱传递到盲童手中。
【3】
“受饥儿滋养计划”是如新(中国)日用保健品有限公司推出的一个全球性项目,旨在为贫困地区儿童提供营养丰富的蜜儿餐。蜜儿餐是“受饥儿滋养计划”主要产品,这是一种经过科学配方,专门针对营养不良儿童营养需要而制成富含营养成份的食品。如新(中国)日用保健品有限公司于2005年底在中国黑龙江省鸡西市投资兴建了“鸡西蜜儿餐食品有限公司”,以生产更多的蜜儿餐,用于捐赠中国及海外贫困儿童。至今,如新(中国)日用保健品有限公司与世界儿童基金会合作,在全球一共捐出了近2亿份蜜儿餐,其中有约2000万份用于帮助中国贫困儿童的健康成长。
【4】
方树福堂基金、方润华基金在其主席方润华先生的带领下,始终关注内地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其主席方润华先生怀仁爱之心多次向内地慷慨捐赠善款及物资,使内地残疾人频频感受着来自香港的深切关怀和拳拳爱心!自2010年至今,共捐赠善款191.31万元,购买轮椅2733辆,分赠内地七省一市急需帮助的贫困残疾人。
【5】
澳门基金会向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捐款用于在内地开展“集善澳门基金会助力残疾人”系列公益项目。该系列公益项目资助范围将涉及残疾人文化体育发展、残疾儿童的康复和教育以及残疾人工作者培训等方面内容。双方一致希望通过在内地开展项目达到扶残助残、残健共融的目的。
基金会主要合作伙伴
香港马会
2008年四川大地震后,四川新增数以千计的残疾人。为给四川省地震伤残人员及其他身体有残疾的病人提供专业化的康复服务,在胡锦涛总书记的支持下,中央军委投资3亿元以解放军四总部的名义援建了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香港马会作为香港著名慈善捐助机构,在大地震之后就宣布拨出十亿元港币,帮助灾后重建。经过多方协商,香港马会将其中5296万元人民币用于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康复系列项目,以支持四川省残疾人事业。中国三星
2011年度捐赠总额2882万元,其中捐赠现金及有价证券2501万元,捐赠物资折价381万元,历年累计捐赠总额 39577万元,其中捐赠现金及有价证券29082万元,捐赠物资折价10495万元,2011年企业(组织)志愿服务人数43272 人,2011年企业(组织)志愿服务时间 4140.5 小时。
中国三星以开展中国政府关心的有价值的、中国人民共同关注的、也是中国三星力所能及的活动为原则,选定了代表希望的教育支援、代表爱心的社会福利、代表分享的农村支援和代表绿色的环境保护四个重点领域,现已开展品牌公益活动如:希望工程、三星奖学金、西部阳光行动、三星爱之光行动、集善·三星爱之光行动、“一心一村”行动等,全面推进在中国的公益活动事业。此外,我们还积极投身到体育、文化和艺术等方面的活动中,以满足中国人民的精神需求,提高中国人民的生活质量。
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状
一、当前我国残疾人的福利政策
(一)一般福利政策
1、扶助与救助
国家和社会采取扶助、救济和其他福利措施,保障和改善残疾人的生活。扶助,包括政策扶助、物质扶助、精神扶助。救济,指对无力维持基本生活的残疾人采取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实行定期、不定期或临时救济、补助,或对有特殊困难的残疾人实行多种方式的救济。救助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其一是资金补贴,其二是地方政府的优惠政策
2、收养与安置
国家鼓励社会举办福利院和其他安置收养机构,安置收养残疾人,并逐步改善其生活。随着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推进,国家将进一步鼓励社会各界,采取多种形式,举办和发展多种多样的福利机构。
3、城镇的优惠与照顾政策
各地公共服务机构为残疾人提供优先服务和辅助性服务,例如优先购买车船票、飞机票、公园和剧院门票等;开辟轮椅通道和使用厕所的辅助性设备、引导盲人进出公共场所等。残疾人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是给予照顾并准予免费携带辅助器具,如轮椅、拐杖、盲杖。
4、农村的减免社会负担
各地的人民政府为减免农村残疾人的社会负担而制定了“几优几免”政策规定,例如:优先安排工作,优先安排救济,优先安排残疾老人进敬老院,优先安排扶贫致富项目;免去义务工,免去公益事业费,免收残疾学生学杂费,减免农业税等。
5、伤残军人的抚恤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制定出对于在革命战争中负伤致残的军人实行抚恤的政策,使他们无论在福利机构里疗养,还是返乡安置,都得到了生活保障。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抚恤金也逐步增加以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福利企业的优惠政策
1、对福利企业的照顾政策
集中体现在政府颁布了许多对福利企业的保护和扶持的政策,例如国家用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和减免税收等政策来扶持福利企业的发展和保障了残疾人的劳动权利。
2、对残疾人个体开业的照顾
《残疾人保障法》中明确规定:“对于申请从事个体工商业的残疾人,有关部门应当优先核发营业执照,并在场地、信贷等方面给予照顾。对于从事各类生产劳动的农村残疾人,有关部门应当在生病产服务、技术指导、农用物资供应、农副产品收购和信贷等方面,给予帮助。”
对残疾人员个体从事各种工作收入免征营业税,从事商业经营的如果营业额较小并且纳税后生活有困难的,可由当地税务部门给予减免税照顾。
二、残疾人福利服务类型
残疾人社会福利工作,就是为残疾人开展的福利服务。福利服务的形式主要包括社会福利机构服务、社区福利服务、居家供养福利服务三种类型,共同构成覆盖全国城乡的残疾人社会福利服务网络。
(一)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
我国有国家兴办的收养性福利机构、集体和民办的福利机构、国有福利企业、集体和其他福利企业等多种社会福利机构。在这些收养性福利机构和各种福利企业里,残疾人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残疾人的福利政策,主要是通过社会福利机构来贯彻落实的
(二)社区福利服务
社区福利服务,主要指在社区服务中开展对残疾人及其他有困难居民的福利服务,是民政部门创造并积极倡导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我国城市的社区服务已经积累了十几年的经验,许多大中城市都有一批成功的典型,在设施建设以及服务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系统。
(三)居家供养福利服务
居家供养福利服务是社区福利服务的基础和支撑体系,也是一种可以独立运作的福利服务类型。由于传统文化的背景的影响和残疾人自身功能缺陷,我国目前大多数老年人、残疾人都乐于接受居家养老和居家生活方式。这种类型的服务主要包括专业或志愿工作者上门服务、家庭成员的互助以及邻里互助。
三、残疾人社会福利实施状况
(一)我国残疾人就业状况
对于残疾人来说,就业是残疾人全面参与社会生活的基础;是实现自身价值的条件;是提高自身素质、参与社会活动、分享社会进步成果的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促进残疾人就业方面,发挥了政府和社会的主导作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要求各级政府对残疾人劳动就业统筹规划,一方面举办福利企业集中安排残疾人就业,如在国家减免税政策的扶持下,1991年全国社会福利企业有43071个,就业的残疾职工70.1万人,产值412.1亿元;到1992年,分散就业的残疾人已经达到140万人,占全国职工总数的1%;另一方面,规定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按职工人数的一定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经过10多年的努力,我国残疾人就业率已从1988年的不足50%提高到2003年的83.9%。经过10多年的努力,我国残疾人就业率已从1988年的不足50%提高到2003年的83.9%。
我国残疾人就业整体情况
2011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我国还用法律法规对残疾人劳动就业实行特殊保护并要求各级政府对残疾人劳动就业进行统筹规划,为残疾人的劳动就业创造条件。
不仅在《残疾人保障法》和《劳动法》中规定对残疾人的劳动就业实行特殊保护,而且在《社会福利企业招用残疾人职工暂行规定》、《残疾人就业条例》中都对残疾人的劳动就业进行了特殊规定,要求各级政府对残疾人劳动就业进行统筹规划,为残疾人的劳动就业创造条件。国家对残疾人就业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针,采取优惠政策和扶持保护措施,使残疾人就业有了政策上的保证。
(二)我国残疾人康复医疗状况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残疾人康复工作,国家每年都拨出专项经费,用于残疾人的康复工作。而且我国还根据《残疾人保障法》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的规定和法律保障。全国还设立了康复医院、矫形医院、残疾人康复中心等医疗康复机构,在街道、乡镇等基层社区设立康复站,为残疾人的康复提供物质保障。
目前我国主要康复手段及康复项目有:白内障复明手术、聋哑儿童语言听力训练、肢残矫治手术。“九五”期间,我国有433万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其中,施行白内障复明手术1866680例;为低视力者配用助视器101363例,并对他们进行视功能训练;对77920个聋儿进行听力语言训练,实施肢体残疾矫治手术231956例;装配假肢151755例。【如果可以把它做成统计图】国家对这三项康复工作的实施,给残疾人带来了福音。
中国残疾人事业“九五计划纲要执行情况统计”
中国残联(2010)发布的残疾人接受康复治疗检测报告数据
(三)我国残疾人教育状况
残疾人教育,主要是指针对盲人、聋哑人、弱智儿童等残疾人的特点,采取特殊的方法和手段对这类人群进行教育的一种形式。
解放前,我国的特殊教育几乎是一片空白,特殊教育的基础极为薄弱。解放以后,我国特殊教育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而前进,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一定的发展。据统计,1987年,全国盲、聋、哑和弱智学校已从建国前的42所发展到504所,在校学生从建国前的2000余人发展到52000余人,仅教职员工就有14000多人。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各省市试办了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开展了各种训练并设立特殊教育学校。部分高校还设立了特殊教育高等教育专业,填补了我国培养高层次特教专业人才的空白。
四)我国残疾人文化生活现状
丰富多彩的残疾人文化生活有助于残疾人参与社会和广交朋友。到2000年底,全国有残疾人文化活动场所1632个、残疾人艺术团体207个、残疾人体育活动场所719个;有关残疾人宣传的报刊专栏有36个、广播专题38个、电视手语专栏35个;以上这些对于提高残疾人的情趣和素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五)我国残疾人社会环境状况 在消除社会对残疾人的歧视和偏见方面,中国政府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采取各种方法,来营造尊重和帮助残疾人的社会环境。1989年4月,国家建设部、民政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定并颁布了《方便残疾人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后,方便残疾人出行的无障碍设施在全国各地逐步建立和增多。2001年6月,国家建设部、民政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又下发了《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的通知》,对城市道路、建筑物、居住区无障碍实施范围和设计以及建筑物无障碍标志和盲道作了详细、明确的规定,这将进一步为残疾人走入社会、参与社会提供方便和条件。“十五”计划纲要指出,“营造文明进步的社会环境,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在全社会大力开展扶残助残活动”,“要积极推行无障碍设施”。纲要的这些精神将有助于促进扶残助残社会风气的形成。
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残疾人福利事业在解放后有着迅速的发展,但是与我国整体发展水平相比,发展速度仍然是很慢的,残疾人整体的生活水平还是比较低的,并且在以下几个方面依旧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改善。分内容
(一)目前我国残疾人就业仍然困难
据统计,目前在我国8296多万残疾人中,已经实现就业2266万人,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老龄化程度的加剧,残疾人就业工作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就业率低。与全国就业率相比,残疾人就业率仍然很低。我国目前尚有858万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没有就业,而且每年还将新增30万人左右,此外随着产业结构升级和国企改革深化,大量工业企业创造新岗位有限,这样残疾人就业问题就更加严重了。
2.我国残疾人自身素质有待提高。在中国在加入WTO后,经济与全球化接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而残疾人福利企业的人才、技术和管理都比较落后,加之残疾人自身综合素质状况良莠不齐,使残疾人群体在追求效率的市场竞争中成为弱者,残疾人社会福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也处于劣势。
3.就业岗位层次低、结构不合理 残疾人主要从事简单、收入低微的行业。例如,盲人从事的职业主要局限于保健按摩。用人单位在招残疾人时,80%的工资是当前最低工资标准,福利企业残疾人职工的工资不到社会平均工资的40%,有的地方甚至达不到最大工资标准。
4.残疾人就业风险大
已经就业的残疾人随时都有可能是失业,劳动就业关系不稳定,劳动合同签订率低,而且当企业裁员时,残疾人职工可能首先失去工作。
(二)我国残疾人教育基础较为薄弱
我国残疾人教育事业可以说在近20年来得到了蓬勃发展。但是还有以下问题亟待解决。
1.与健全人相比,残疾人受教育机会少。特殊教育学校和特教班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很多小城市的残疾人没有机会接受到正规的教育。1991年全国文盲率15.6%,残疾人68%;1991年底全国适龄儿童入学率97.8%,盲聋哑与弱智儿童入学率不足10%,入普通幼儿园普通小学率达19.4%。
2.残疾儿童家庭一般比较困难,而特教学校一般实行寄宿制,许多学生因交纳不起学杂费、寄宿费而辍学。
3.一部分生活能自理、符合国家报考专业体检标准、达到录取分数线的残疾学生,不能被录取。
(三)我国残疾人康复医疗发展较为缓慢
虽然我们目前残疾人康复医疗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由于受经济实力、医疗设施条件、康复人才和医学科学水平等因素的限制,目前我国还不可能使所有的残疾人都能达到完全康复的效果,因而只能使部分残疾人达到减轻残疾程度或基本康复;再加之有些主管部门不够重视,我国残疾人中的绝大部分还是得不到康复。
(四)我国残疾人文化生活单调
尽管我国目前残疾人有一定的文化活动,但是由于社会的偏见和歧视、残疾人自身的自卑感、文化体育设施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等原因,残疾人不愿意、也不能走入社会,因此,总体来讲,一是残疾人参加文化体育活动的人数、种类和机会还是很少的;二是残疾人运动设施和场地很少,不能满足广大残疾人朋友的要求;三是供残疾人阅读的书刊种类少。所以导致残疾人寂寞闭塞的生活状态与当前整个社会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生活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五)我国残疾人社会环境存在漏洞
1989年4月,国家建设部、民政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定并颁布了《方便残疾人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虽然现在方便残疾人出行的无障碍设施在全国各地逐步建立和增多。但是,无障碍设施也都只是集中在大中城市,因此,受益者仍然是少数残疾人。由于社会的不理解和不尊重,使得有些残疾人呆在家里不愿出门,因此有些城市的无障碍设施利用率很低,成了一种摆设。实践说明,在建立无障碍设施时,首先要消除社会对于残疾人的歧视和残疾人自己的自卑情绪,即构筑社会和残疾人观念上的无障碍通道。总体
一、社会的偏见与陈腐的观念造成事实上的不平等
长期以来,残疾人在人们的心中的形象就是必须依靠别人,毫无生活能力的残废人。没有同情心的人,对他们嘲笑、讥讽、厌恶,有同情心的人,对他们也只有可怜、tqing.wulun是前者还是后者,实际上都将残疾人的人格和社会价值降低了一等。
二、残疾人社会福利尚未走上规范化和法制化轨道
虽然我国为残疾人制订了一些法律条例,但从总体上来讲没有形成保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的完整法律体系。立法缺陷主要表现在,法律内容过于笼统、过于原则,碰到实际问题的时候往往给予人道主义的同情和社会舆论的支持,却没有实际性的帮助。
三、残疾人福利服务水平低,供需矛盾突出
福利服务发展水平落后于经济的发展水平,能享受到残疾人福利仍是少数人
四、残疾人事业筹资渠道单一
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筹资渠道单一,造就了残疾人社会福利事业资源不足。
五、残疾人福利城乡差距大
受城乡分割,二元社会格局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农村残疾人福利严重落后于城市。
改善残疾人社会福利的策略
一、提高我国残疾人劳动就业
劳动就业关系到残疾人生活状况的改善,因此要落实国家颁布的有关保障残疾人的法律法规,规范残疾人就业服务体系;加强残疾人职业培训,使失业登记的残疾人都能得到职业指导和职业培训;要多兴办残疾人福利企业和其他福利性企事业组织,集中安排残疾人就业;要推动各单位吸收残疾人就业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做好组织指导工作,政府应当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并为其选择适当工种岗位;有关部门要鼓励和帮助残疾人就业;国家对残疾人福利性企事业组织和城乡残疾人个体劳动者实行税收减免政策,并在生产经营技术、资金、物资、场地等方面给与扶持。这样通过多渠道、使残疾人劳动就业逐步稳定合理。此外残疾人自己也要不断的学习先进的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激烈竞争的市场。
二、促进医疗事业的发展,使我国残疾人早日融入社会
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增加在医院设立康复医学科(室)的数量,各种社会组织要加大对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关注并展开更多的活动,使更多的残疾人能够得到康复。康复工作应从实际出发,以康复机构为骨干,社区康复为基础,残疾人家庭为依托,以易操作、受益广的康复内容为重点,来开展残疾人康复工作,并不断的研究、开发、应用新技术,为残疾人提供有效康复服务。
三、加强我国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发展
1.要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大力开展残疾人职业技术教育,在残疾青壮年中扫除文盲。
2.要加大残疾人特殊教育事业经费投入,政府要提倡和鼓励社会办学,捐资助学,并对适龄残疾少年儿童在收取学杂费以及成年残疾人职业培训费等方面给予最大限度的减免和支持,使残疾人能够得到受教育的权利。
3.普通教育机构对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人实施教育,不得因其残疾而拒收。
4.国家要增加各级各类特殊教育师范校、专业在普通师范院校校附设特殊教育班(部)的数量,加强对特殊教育师资的培养和训练。
四、大力发展我国残疾人文化事业
1,要通过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图书等形式反映残疾人生活,增强全民助残意识;积极和残疾人沟通,了解他们的困难,从思想上解除他们自卑感。
2,组织残疾人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公共文化机构要为残疾人提供服务;要广泛开展并吸收残疾人参加文化体育活动,多培养具有艺术和运动天赋的残疾人,鼓励他们参加重大国际比赛,为国争光,提高他们的荣誉感。
3,文化体育娱乐和其他公共活动场所应为残疾人提供方便和照顾,同时有计划的多兴办残疾人活动场所和残疾人运动设施。
五、营造良好的残疾人社会环境
1.政府要对城市道路、建筑物、居住区无障碍实施范围和设计以及建筑物无障碍标志和盲道作详细、明确的规定,这将进一步为残疾人走入社会、参与社会提供方便和条件。
2.要增加残疾人无障碍通道的建设,从细节关心残疾人的出行,在残疾人经常去的场所建设无障碍通道。定时清理盲道,采取多种形式教育市民不侵占盲道,为残疾人提供方便。
3.为残疾人提供优先服务和辅助性服务,残疾人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应给残疾人方便和照顾。
参考文献:
1.《社会福利》主编陈银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2-196摘 出版日期:2004-9-1 2.《社会保障知识读本》作者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中国致公出版社132-135摘 出版日期:2008-01-01 3.中国残联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残疾人康复工作报告》 4.《中国残疾人事业统计》(1996-2000)
第二篇:残疾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现状、问题与对策
残疾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
现状、问题与对策
旬邑县残联
最近,我们围绕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以来,工作开展情况如何?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什么问题和不足?需要如何进一步完善?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深入实际,广泛了解掌握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总结如下:
一、运行现状
旬邑县处于渭北旱原沟壑区,属于国定贫困县,全县人口27万人,残疾人数为18413人,占总人口数的6.8%。2011年全县农村残疾人低保对象3100多户,占残疾人总户数的3%;低保人口7860人,占残疾人口的42.7%。
(一)、制定了实施办法。县上制定出台了《旬邑县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对保障标准、保障范围、低保家庭收入核算和保障对象的确定等关键环节进行了明确界定;对申请、审核、审批等程序和低保资金的筹集、管理、发放作了详细规定,《办法》详尽、周全、细致,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
(二)、健全了工作机构。县上成立了主管领导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全面负责组织、协
调、管理和指导工作。各乡镇、社区都成立了由分管领导及民政所、财政所和相关人员组成的农村低保评审委员会,负责农村低保的审核和相关管理工作;村委会也成立了由村委会委员及村民代表组成的农村低保评议小组,承担村一级低保对象的申请、初评和日常管理工作。
(三)、加大了保障力度。与以前实行的农村特困户群众救助相比,保障资金有了较大提高。城镇每人每年120元,农村每人每年50元。同时,低保资金全部实行银行统发,每个季度末或下一个季度初由县民政局把资金直接打入到低保对象一折通卡内,保证了低保资金及时、足额、安全到位。
(四)、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真正解决了残疾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二是缓和了农村的社会矛盾。建立农村低保制度改善了农村弱势群体和贫困群体的生活,缓和了社会矛盾,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三是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健康发展。近几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同时,农村本身的贫富差距也在逐步加大,残疾人因为自身的特殊原因,收入增长非常缓慢,他们与正常的农民收入差距扩大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农村社会也因此产生一些不稳定因素。二建立农村低保制度,适当增加部分低收入者的收入,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对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存在问题
(一)、认识上存在偏差。不少乡、村干部认为,同时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村残疾人与城镇残疾人相比,前者最起码还拥有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土地,而城镇三无人员、下岗人员等,失去工作,就失去了任何经济来源,因此,城镇低保工作比农村低保工作更迫切、更重要。
(二)、保障范围过窄。就开展低保工作情况来看,主要保障对象是农村绝对贫困的人口和贫困残疾人,低保的覆盖面不够广。但“僧多粥少”,低保资金和低保指标有限,只能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先解决最特困类弱势群体。
(三)、保障标准偏低。多数基层干部认为,现在农村基本生活资料涨价不少,最低保障线相对较低;救助对象得到的不差也不高,难以有效保障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需要。
(四)、对象界定困难。界定标准的困难说到底是收入难以确定。和城镇居民相比,农村残疾人收入有其自身特点,加之收入的不稳定性使得在收入界定上存在一定困难。导致残疾人怨声载道,村干部更是苦不堪言。
(五)、工作不够规范。我县虽明确了农村低保标准,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各乡镇、村委会对农户的收入、生活等基本情况的统计工作相对滞后,基本没有全面、准确、完整的数据。另外,个别乡镇对要求的“三公榜”却流于形式,不能够充分保证村民的知情权,监督权,无法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三、主要对策
(一)、要深化思想认识,增强工作责任感。低保是社会救助体系的主体和最后一道安全防线,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低保工作是关系到我国能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问题。只要还存在低保的阳光未普照到的绝对贫困人口,就谈不上起码的社会公平。低保是政府对其公民应尽的义务,是社会救济而不是福利,更不是施舍。农村低保既是社会主义公共财物的重要内容,也是政府行使的基本社会职责。基层一线工作人员应该加强这方面的思想认识。
(二)、要增加低保资金,扩大低保覆盖范围。调查中,有的认为应该提高标准,不扩大面,有的认为应该扩大面,而不提高标准,但大部分受访者还是认为主要应该提高标准,适当扩大低保覆盖面。就整体来看,对农村贫困残疾人实行应保尽保的原则,切实解决农村贫困残疾人的生活困难问题。
(三)、要完善低保机制,拓宽筹资主渠道。要实现“应保尽保”,财政负担相当大,所以,还要充分借助社会力量,发挥民间资本的重要作用,“劝富济贫”,重视各地的慈善机构建设,引导社会资金积极投资慈善事业,争取慈善资金对农村低保的支持。同时,不断完善低保制度,建立高效、透
明、便捷的各项制度,使其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四)、要体现公正原则,科学界定对象户。准确界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应包括因缺少劳动力、低收入造成生活困难的家庭;因灾、因病及残疾致贫的家庭;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及无法定抚养义务的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要在全面调查了解掌握贫困家庭的成员结构、收入水平、生活费支出、致贫原因等情况的基础上,结合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的确定,分类别、分情况制定出属于保障对象的条件与范围,严格按审批程序进行。力争达到一个不错、一个不漏,真正让那些连温饱都难以维持的农村贫困人口在政府的帮助下享受最基本的生存权。
(五)、要建立健全制度,实现阳光下低保。一时进一步建立健全公示制度。在乡、村两级建立永久性公示栏,并将动态变化情况及时进行公开,做到一月一公开,及时接受群众的监督,做到公正、公平、公开,实现真正的阳光低保。二时建立月报、季报制度。乡村两级按月将低保对象的动态情况进行一次调查摸底统计上报,以便及时掌握对象的动态情况,把好进出口关,更好地促进动态管理的准确性、及时性、科学性。三是建立相关部门责任追究制度。上级部门对低保实施的相关部门明确其相应的责任及追究制度,各相关部门切实履行其职责。
(六)、增强“造血”机能,使其走上致富路。对那些有劳动能力和自救能力的,要实行包帮制度,制定包扶计划,要形成社会救助的良好氛围,社会各界及各有关部门通过敬老认亲、扶贫认亲、联络济困、对口帮扶、包户扶贫、扶残助残等形式,与保障对象家庭结对子,帮助解决各种困难,提供生活和精神救助。同时,在给予低保户物质救助的同时,鼓励、扶持他们通过其自身的努力脱贫致富。
第三篇:残疾人弱势群体的现状研究与福利需求探讨范文
残疾人弱势群体的现状研究与社会福利需求探讨
**残疾人联合会
习惯上,人们把老年人、孤儿和残疾人称为社会上需要给予特别扶助的三大弱势群体。2001年2月13日,由民政部批准发布,3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实施的《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就是由《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基
本规范》、《儿童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三个文件构成的。而这三大弱势群体中,尤以残疾人这个弱势群体困难最多,问题最大,矛盾最突出,社会福利状况最差。亟待理论界的社会学家们重视与思考,以期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并为国家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据联合国发布的消息表明,全世界约有5亿多残疾人,占世界总人口的10%,某些贫困国家和地区,残疾人的比例甚至高达20%,直接影响到50%人们的生活,不能不引起全世界的极大关注。1982年12月,联合国通过了《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我国是其成员国家之一。该纲领明确指出:“其宗旨是让残疾人充分参与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享有平等地位。政府还应当保证,那些因重残而确实不能自立的人也有机会取得与其他公民相同的生活水平,非政府组织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来协助政府,可以提出残疾人的各种需求,可以建议适当的解决办法,也可以提供一些服务来辅助政府所进行的各种服务,但最终责任,都要由各国政府来承担。对所有国家来讲,无论其发展水平如何,这些概念所适用的范畴都是一样的,也都是刻不容缓的。”
我国历来对残疾人这一弱势群体给予了特别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对残疾人在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劳动就业、生活、教育、康复和文化生活方面作出了全面的法律规定,为消除残疾影响和外界障碍,保障残疾人权利的实现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各级地方政府也制定出了《保障法》的具体实施办法。可以说,自《保障法》出台以后,我国的残疾人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和迅猛发展,残疾人的社会地位、生活条件都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和社会发展相比较,残疾人事业由于起步晚,明显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在许多地方,残疾人仍然是社会上最困难的群体,除了极少数例外情况,残疾人到处都碰到物质、文化和社会方面的障碍,妨碍着他们的生活。家里有一个残疾人,往往会对这个家庭有限的资源造成沉重的负担,并产生精神压力,因而使这个家庭更加贫困,这些不利因素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导致社会上最贫困阶层中残疾人数的比例特别高。据统计,我国目前尚未脱贫的8000万人中,残疾人家庭占有的比例达到30%,这又一次证明了残疾与贫困的因果关系。因此,在国家制定社会福利政策、经济政策和社会发展规划的所有阶段,都应照顾到残疾人的特别需要,使其充分参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充分享有经济保障和社会福利。
针对我国目前残疾人弱势群体社会政策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笔者认为有必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加以研究解决:
一、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残疾人专门社会福利保障体系
目前,我国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正在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如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都是由国家决策,面向特定人群服务的。从理论上讲,残疾人作为社会上最困难的弱势群体,对其实行社会保障,理应是整个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险体系中不可或缺甚至还应当优先给予考虑和落实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就是为残疾人提供社会保障的法律,各地也曾经出台过落实保障法的《实施办法》。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从我国目前社会保障运行机制的历史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来看,残疾人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仍然是一个空白点。尽管残疾人中的孤老、孤儿、弃婴同样能够在敬老院、儿童福利院中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优惠照顾和生活保障,但这并不是以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或制度来实施的,而是以孤老(老人)、弃婴(孤儿)的名义来进行的。在我国六千多万残疾人中,一级盲人、高位截瘫、偏瘫、两肢以上截肢、重度智力残疾、重度精神残疾人等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约有一千二百多万人(这还不包括与社会交往存在严重语言障碍,需要国家和社会帮助组织、引导才能工作的600多万聋哑人)。在这一千多万重残人中,约有137万人因年老、年幼或是因战因公负伤致残,享受到国家抚恤或集体的供养、救济外,其余则只能依靠家庭、亲属供养、抚养。由于这类残疾人已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不仅不能进行生产劳动,其生活费用和日常开支完全由家庭负担外,他们还要负担沉重的医疗费用。高位截瘫、偏瘫、智残、精神残疾人还需家庭专人护理。家有一个这样的残疾人,全家人都会为他们的生活、医疗、护理问题忧心忡忡,甚至焦头烂额、倾家荡产,永无宁日。其经济上、精神上的双重压力是一般家庭无法承受和难以想象的。然而,国家和社会除了有时给予必要的临时救济或减免部分社会负担外(由于我国百分之
八十以上的残疾人生活在农村,当地政府一般对这类重残人家庭均给予减免水利工日、提留等社会负担),很少能再给予更大的支持与救助。尤其是生活在城镇的重残人,除了极少数特困家庭享受到国家最低生活保障外,一般国家和社会均没有以残疾人的名义对其给予社会保障,这就使这类残疾人大部分生活在一种无助、无奈的生活环境中,也使这类残疾人家庭中的贫困比例
特别高。因此,应当以国家福利为主导,首先保障这类重度残疾人的基本生存权利和基本生活物质,然后才有可能是社会的、家庭的多元福利构成。国家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中,应当专门为残疾人建立具体、详细、可实际操作的残疾人社会福利保障制度或办法,以体现社会公平的原则,确实很有必要。正如联合国残疾人世界行动纲领指出的那样:“会员国应确保残疾人有平等机会获得一切形式的收入,收入保障和社会保障。这一过程应以与该会员国的经济制度和发展程度相符的形式进行。”
二、劳动就业是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主要标志
可以说,残疾人就业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社会问题,也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政府都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对残疾人采取多种多样的劳动就业保障措施:除了象瑞典、芬兰等一些北欧的高福利国家,主要采取发放残疾金的形式,由政府将残疾人供养起来以外,还有象美国、英国、日本等采取立法的形式,保证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中有一定比例的残疾人就业,但更多的国家如前苏联、前南斯拉夫、波兰等国家,则采取国家投资兴办残疾人工厂的形式,来解决残疾人的就业问题,以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而我国有六千多万残疾人,几乎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数量。面对如此庞大的绝对值,限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财力、物力条件,不可能将所有的残疾人都供养起来。因此,发挥有部分劳动能力的残疾人的潜能,使其自食其力,减轻国家和社会的负担,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而残疾人自己也希望同健全人一样,以平等的姿态走向社会、融入社会。而劳动就业就是他们走向社会、融入社会的最好途径和主要标志。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从立法的高度赋予残疾人劳动就业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五条明确规定:“国家和社会帮助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规定:“国家保障残疾人劳动的权利。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残疾人劳动就业统筹规划,为残疾人创造劳动就业条件。”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我国从自己的国情出发,积极探索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据1987年统计,我国16岁以上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残疾人约为3060万,占残疾人总数的59.25%,其中已就业的达1550万,占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残疾人的50.65%,其中从事农、林、牧、渔等农业生产的约有1264万人,占在业残疾人总数的81.55%,而全国县以上城镇中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率为70%,一些大中城市达到90%以上。其中安置在各类社会福利企业的残疾人有94万,安置在其他行业及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及自谋职业的有178万。这部分人一般都有稳定的收入,充分享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的自谋职业者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和辛勤劳动,甚至成为富甲一方的皎皎者。但是我们还应该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国残疾人就业状况仍然很不稳定,形势不容乐观,特别是曾经集中安排在福利企业就业的残疾人。由于残疾人文化素质、技术素质普遍低下,难以掌握和生产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大多是生产的一些技术含量很底的手工、半手工产品。当初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家通过宏观调控、指令计划,将福利企业生产的产、供、销都包了起来,不存在市场竞争,因而还勉强可以维持下去,但一旦实行市场经济,福利企业产品粗放,难以参与竞争的许多固有弱点就暴露出来了。“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法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也给现有福利企业很大威胁,许多福利企业纷纷倒闭、停产或半停产,已是不争的事实。以某县为例,1989年底,全县有41家各类福利企业,安置残疾人就业505人,年产值427万元,利税32.3万元,而到2000年底止,全县能够维持正常生产的福利企业不足5家,年产值不到140万元,残疾职工真正上岗工作的仅数10人,绝大多数停产企业的残疾职工仅能领取到极少量的生活费(每月仅几十元),有的甚至分文也没有。但在各类统计报表中,这些残疾人仍然按已就业的人数计算,致使国家不能真正掌握残疾人就业的实际状况。而残疾人下岗、失业在家后,失去了生活来源和生活保障,有的频频上访,影响了社会的稳定,还有的为生活所迫,走上偷摸扒窃危害社会的道路。因此,认真抓好残疾人的就业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意义。国家除了继续采取有力措施,巩固和发展原有的社会福利企业外,还要加大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政策的力度。有关执行部门还应当明确:收取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只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只有千方百计安排好残疾人就业才是最重要的,有安置任务并且适合残疾人工作岗位的单位,不能以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办法代替安置任务。政府各部门应当以身作则,在各级机构中积极雇用残疾人就业,以改善残疾人就业的条件。同时,对家居农村或有一技之长的残疾人,各级政府和社会都应鼓励和扶持残疾人自谋职业,以缓解残疾人就业的压力。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种形式,使残疾人劳动就业逐步普及、稳定、合理。
三、残疾人特殊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是一项标本兼治的重要工作
残疾人特殊教育,主要是指盲人、聋哑人、弱智儿童等残疾人的专门教育。由于受教育对象存在身心缺陷,不适宜在普通学校学习,只能针对残疾人的特点,采取特殊的方法和手段对这类残疾人进行教育,弥补他们因生理缺陷带来的困难,使之成为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材。
解放前,我国的特殊教育几乎是一片空白,全国仅有42所盲、聋、哑学校,在校学生仅2000余人,且大多数是一些慈善机构或私人所办,对教学工作没有统一的要求,培养目标不明确,特殊教育的基础极为薄弱。解放以后,我国特殊教育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而前进,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教学质量上,都有了飞速发展。据统计,1987年,全国盲、聋、哑和弱智学校已从建国前的42所发展到504所,在校学生从建国前的2000余人发展到52000余人,仅教职员工就有14000多人。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殊教育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很多地方试办了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开展了聋儿听力语言训练。各省、市设立了特殊教育职业培训或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部分高校如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还设立了特殊教育高等教育专业,填补了我国自己培养高层次特教专业人才的空白。1987年,长春大学成立了我国第一所特殊教育学院,面向全国招收残疾人中的优秀人才接受高等教育,更使我国的特殊教育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但是,残疾少年儿童的入学率与国家义务教育法所规定的入学率相比较,还存在极大差距。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特殊教育事业欠帐太多,严重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远远不能满足残疾儿童入学就读的要求。以湖南省为例,截至2000年底止,全省有特殊教育学校58所,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271个,在校盲、聋、哑、智力残疾少年儿童学生31462人,未入学的适龄残疾儿童有19343人,其中视力残疾2831人,听力残疾2879人,智力残疾6037人,肢体残疾3753人,精神残疾1152人,多重残疾2691人。其中视力残疾、听力言语残疾、智力残疾适龄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率分别为43%、54%和85%。除智力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国家义务教育入学率指标外,其余均未达到要求。主要原因是特教经费严重不足,影响了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其次是残疾少年儿童家庭困难,缴不起学杂费及生活费。湖南省因贫困而未学的残疾少年儿童就有11793名,占失学总数的61%,不能不引起国家和社会的严重关注。残疾人特殊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宪法、义务教育法和国务院有关法规,对残疾人特别是残疾少年儿童受教育的权利均作了明文规定。认真贯彻这些法律和规定,积极发展特殊教育,切实保障残疾少年儿童受教育的权利,是国家、社会和家庭的共同责任。
其次,还应重视和加强对成年残疾人的职业技术教育。残疾人文化素质、技术素质低下是一种普遍现象,也是由历史原因造成的。据统计,在我国5千多万残疾人中,文盲有3427万,占残疾人总数的66.37%,如此众多的文盲,在当今市场经济社会,如果不对残疾人进行职业技术培训,使其能熟练地掌握一至二门技术,要想立足社会真是太难太难了。随着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优胜劣汰”已不再是一句空话。就业难,残疾人就业更难已成为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残疾人职业技术教育要面对社会、面对未来,造就“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国家对此应有足够的认识。如湖南省在“九五”期间发展了省、市、县三级残疾人职业技术教育培训机构17所,累计有89448名残疾人接受了职业教育与培训。但与社会需求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还需要继续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尤其是县级残疾人职业技术培训,能直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应大力提倡。
实践证明,无论是对残疾少年儿童的特殊教育,还是对成年残疾人的职业技术教育,都能够极大地提高残疾人的自身综合素质,缩小与健全人和社会的差距,能较快地融入社会,成为社会上的有用之材。因此,除了国家应继续加大特殊教育事业经费投入外,还要提倡和鼓励社会办学,私人办学,并对适龄残疾少年儿童在收取学杂费以及成年残疾人职业培训费等方面给予最大限度的减免和多方面的支持,使残疾人能够享受到受教育的权利,的确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善事,需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四、康复与医疗是残疾人融入社会的终极目标
可以说,任何一个残疾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得到全面的康复,早日脱残,回归社会,同健全人一样,充分享受社会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成果。有部分残疾人如白内障导致失明者,是有可能通过手术治疗,达到完全康复的目的的,但这种情况毕竟只是少数。限于现代医学科学水平,目前还不可能使所有的残疾人都能达到完全康复的目的,因而只能选择性地、有限地使部分残疾人通过多种途径,达到减轻残疾程度或基本康复。我国政府十分重视这项工作,从八十年代正式开展这项工作以来,国家每年都拨出专项经费,用于残疾人的康复工作,目前主要康复手段及康复项目有:一是白内障复明手术,这是我国开展得最早、效果最理想的一种视力残疾人康复办法,国家曾多次与国际上的康复、慈善医疗机构合作,组织大型国家医疗队,到各省、市、自治区为贫困残疾人施行白内障复明手术。二是聋哑儿童语言听力训练。主要是针对尚有部分残余听力的先天性聋哑儿童,利用其残余听力,结合先进的科学仪器以及科学的训练方法,进行早期听力语言训练,能够使大多数聋哑儿童开口讲话,这对他们成年后与社会交往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三是肢残矫治手术,主要是针对小儿麻痹后遗症导致跛行的肢体残疾者,通过手术矫治,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肢体功能。据湖南省统计,“九五”期间,该省共进行白内障复明手术66643例,术后脱盲率达到98.5%;对5385名聋哑儿童进行听力语言训练,使其能开口讲话,从而进入普通小学就读率达到16.32%;对17464例肢体残疾人实施肢体残疾矫治手术,改善了他们的肢体功能。国家对这三项康复工作的实施,给残疾人带来了无限的福祉。除了以上三项康复工作外,对于精神残疾人康复,主要采取送入精神病院治疗和家庭监护两种方式。据统计,湖南省有60多万精神残疾人,其中有30%属重度精神残疾人,能够进入精神病院护理的不到3%,其中绝大多数只能依靠家庭监护,而家庭限于种种原因,不能也无法解决他们的生活、治疗、看护等全部问题,致使部分精神残疾者流落街头,他们倘佯在大街小巷之间。蓬头垢面,随地大小便,甚至赤身裸体,极不雅观,也给国家和社会带来困扰和不安。有的家庭为了防止患有精神残疾的家庭成员外出滋事,不得已采取铁链锁、铁笼关等种种极不人道甚至违法的手段来加以限制,实在是有他们不得已的苦衷,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因而有必要建立由精神病防治康复机构、企事业、城乡基层组织和精神病员家庭组成的精神病防治康复的社会化康复体系。
其次,关于智力残疾人的康复问题。由于智力残疾人只是大脑发育迟滞,并无明显的器质性病变,目前国际上尚无有效的治疗康复手段,因而也未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在我国,对智力残疾人的康复,主要是从情感教育、启迪智慧着手,通过保育人员的精心护理,大多数智残儿童的智力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有的甚至还表现出某些方面的天赋。如湖北省武汉市的智残人舟舟,是一个重度弱智人,智商只有30,连10以内的加减法也不会做,通过康复训练,他在音乐指挥方面表现出特殊的才能,多次被全国各地乐团邀请担当乐队指挥,甚至走向世界舞台,为英国南安普顿青年交响乐团演奏,并受到江总书记的接见并签名,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可见,康复对残疾人是多么重要。国家和社会应继续加大对残疾人康复经费的投入,使更多的残疾人达到康复的目的,回归社会。
从以上残疾人社会保障、就业、教育和康复四大福利需求与现状分析中可以看出,残疾人社会福利现状与实际需求相比较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还很不适应。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建设,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进程。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特别指出:“要加强残疾人事业,帮助残疾人康复、就学和就业,创造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条件。”1991年,江泽民同志在同全国自强模范、助残先进集体、个人代表座谈时说道:“残疾人事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部分,残疾人是社会主义大家庭的一员。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水平,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残疾人事业对整个国家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界都要对残疾人事业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全社会都应当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支持残疾人事业。”当我们对残疾人、老年人、孤儿这三大弱势群体的社会福利问题进行探索和研讨的时候,对残疾人这一弱势群体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使之能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以体现社会的公平性和保障残疾人权利的实现。
第四篇:残疾人社区服务问题与对策
残疾人社区服务:问题与对策
李金红
2012-7-25 15:28:03 来源:社会学视野网
摘 要:关爱残疾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一些发达国家残疾人服务已经进入到高水平的社区服务阶段时,我国残疾人社区服务仍处在以福利救济为主的初级阶段向专业划分阶段过渡的时期。与这一时期相应,我国残疾人社区服务存在着服务意识淡薄、服务能力较弱与服务体制不畅的问题。由此,培养残疾人社区服务意识、提高残疾人社区服务能力和创新残疾人社区管理体制也就成为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 键 词:残疾人 社区服务 政府 社会
1998年,当时党的总书记江泽民为介绍残疾人自强模范先进事迹一书《自强之歌》作序时写道:“自从有了人类,就有残疾人”;“残疾人是人类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要付出的一种社会代价”;“对待残疾人的态度,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正确对待残疾人,做好残疾人工作,是共产党人解放全人类宗旨的体现”。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统计,我国大陆残疾人总数为8 29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34%。[1]对于大多数残疾人来说,其行动一般都不是很方便,这就需要其生活所在的社区给予特别的扶持和帮助,为其提供特别的服务。
一、残疾人社区服务问题的提出
关爱残疾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残疾人服务主要是一种民间的慈善行为,或者是残疾人自己的帮会组织来承担。现代意义上的残疾人服务开始于新中国成立之后。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政府就十分关心和重视残疾人工作,并建立了为残疾人提供服务的组织。最早的残疾人服务组织是1953年成立的盲人福利会和1956年成立的聋哑人福利会,后来合并为盲人聋哑人协会。与此同时,民政部门还兴办了各种福利工厂,把残疾人吸收到工厂里来。当时,残疾人服务主要是由其工作的单位和盲人聋哑人协会来提供。可惜好景不长,在“文化大革命”中,残疾人组织和一些福利工厂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社会由温饱逐渐向小康过渡,国家对残疾人问题给予了相当的重视,恢复了盲人聋哑人协会的工作,成立了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组织了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组建了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定了《中国残疾人事业五年工作纲要》,通过了《残疾人保障法》。
从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过程来看,中国残疾人服务的层面主要集中在民政部门和残疾人所在的单位。我国真正开始实行残疾人服务社区化是最近十多年的事情,开展残疾人社区服务与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几乎是同步进行的。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开始了城市社区建设的改革。在社区建设过程中,为残疾人提供福利服务是社区工作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一是要帮助安置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从事适合他们的工作,尽量使他们自食其力;二是要为残疾人创造无障碍的社区生活环境,并帮助他们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困难;三是要帮助符合婚姻条件的未婚残疾青年建立幸福的家庭,等等。此外,还要通过发展社区卫生、社区文化,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和精神生活服务。进入21世纪后,残疾人社区服务又有了一些实质性的进展。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2003年,北京市委组织部编办和残联共同发布2003年1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残联组织建设的意见》,受其影响,当前我国城市社区普遍建立了残疾人协会,居委会主任任会长;二是2004年召开了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会议,重申了2002年提出的到2015年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受其影响,全国普遍开展了培育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活动,并建立了一批残疾人社区康复中心。
当前,中国残疾人社区服务事业正在稳步向前发展。而且,也正是因为在社区层面上开展了残疾人的服务工作,残疾人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不过,从中国残疾人社区服务的现状来看,中国残疾人社区服务至少还存在着三个问题:一是残疾人社区服务的主体主要是政府和社区居委会,其他社会组织和人员很少参与;二是残疾人社区服务的内容主要是生活保障,而很少注重残疾人的政治权益和社会权益保障;三是十分注重残疾人的生理康复,而忽视了残疾人的心里矫正。正是因为中国当前残疾人社区服务存在着上述问题,所以加强残疾人社区服务现状与发展的公共政策研究,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残疾人社区服务的研究进展
从国内来看,对残疾人社区服务的最初探讨主要集中在民政部、卫生部、中国残联等组织颁布的文件和法律、会议发言以及开展的活动之中。文件和法律主要有《中国残疾人事业五年工作纲要》、《残疾人保障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残联组织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残疾人工作的意见》。有重大意义的会议发言主要是邓朴方同志在江西省残联负责干部大会上的讲话《自强不息,志在奉献》和原中国残联理事长郭建模的讲话《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与展望》等。有较大影响的活动主要有1987年和2006年的两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2004年召开的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到2015年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民政部、卫生部和中国残联联合组织的2006年至2008年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培育活动等。民政部、卫生部、中国残联等针对当前中国残疾人社区服务所颁布的文件和法律、发表的会议讲话和开展的活动引领着中国残疾人社区服务的发展方向,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然而,这种国家层面的残疾人社区服务探讨由于过于注重制度的实用性,而忽视了制度的理论研究,其结果是缺乏理论支撑的制度往往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制度的推行也主要是靠活动的方式,缺乏科学性和持久性。
随着国家层面残疾人社区服务制度的陆续出台,一些地方政府部门或地方残疾人组织逐渐将这些制度付诸实践,并根据实践,进行了广泛的经验介绍与交流。关于残疾人社区服务的经验介绍与交流很多,在此不便一一列举,其中较有影响的主要有钟鸣山介绍的《服务残疾人是社区工作的一部分——苏州市沧浪区促进社区残疾人工作的基本经验》,金延祥、仇正良、朱传锟、陈夏尧等介绍的《坚持不懈地抓好残疾人的家庭康复——湖南省湘潭县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和做法》,陈三定介绍的湖北经验《以社会化为导向,积极推进残疾人社区康复事业》,钟红日和丛培勇介绍的《点燃希望之火——乳山市农村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纪实》,浙江省金华市康复中心赵晔光、汪土松介绍的《农村残疾人社区康复试点工作初探》,昆明市五华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孟光寿介绍的《认真做好残疾人工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等。残疾人社区服务的经验介绍与交流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各地根据其残疾人社区服务的实际状况,采用纪实的手法加以描述,并配以相应的分析和评论。这种残疾人社区服务的经验介绍与交流具有强烈的社会示范性,其分析和评论也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然而,这种纪实性的经验介绍只是对过程的一般描述,其分析和评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理论分析和学术研究。
随着残疾人社区服务经验介绍与交流的增多,一些较敏锐的政治学、社会学和行政学方面的学者开始意识到了残疾人社区服务的重要意义。于是,他们纷纷深入到社区进行调查,残疾人社区服务研究也进入到了学者的个案实证研究阶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代表个案研究主要有李宗华等的《关于残疾人社区康复与社会支持状况的调查分析》、龚晓洁等的《庆余里社区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的调查与分析》等。李宗华等人通过调研,认为残疾人社区服务需要党和政府、社区服务组织、营利性组织(如社区医院、企业)和志愿者的支持。龚晓洁等人也认为残疾人社区服务的支持系统包括党政组织、非政府组织、家庭、邻里、亲友和社会志愿者。学者的个案研究,立足于残疾人社区服务的现状,并对其进行学理上的梳理与分析,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不过,这些个案研究与其他个案研究一样存在着普适性的问题。
几乎是在进行个案研究的同时,一些学者也对我国正在开展的残疾人社区服务作了一些宏观理论研究。在社会学方面,唐忠心著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概论》和周沛著的《社区社会工作》关于残疾人社区服务问题的探讨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两部著作都是在介绍社区服务时,介绍或论述了残疾人社区服务的起源、内容、途径、形式等方面的内容。在政治学方面,最近的成果较多,其中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成果主要有:窦泽秀的《社区行政——社区发展的公共行政学视点》、张玉枝的《转型中的社区发展——政府与社会分析视角》、王振海主编的《社区政治论——人们身边悄悄进行的社会变革》、王邦佐等的《居委会与社区治理——城市居委会组织研究》等著作中对残疾人社区服务的一些研究。这几部著作一般都是以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为视角,探讨政府在残疾人社区服务中的责任,以及社区治理中的善治问题。此外,最近还有相当一部分学者对残疾人社区康复进行了宏观理论上的研究,例如郭伟和的《残疾人社区康复状况与评价》、傅克礼的《“十五”期间我国残疾人社区康复发展原则初探》等。从现有宏观理论研究的成果来看,研究者主要对我国残疾人社区服务的现状进行分析,重点探讨的是残疾人社区服务的起源、内容、途径和形式。至于残疾人社区服务的模式与发展前景,学人们则很少关注。不过,其对残疾人社区服务现状的探讨,对本项研究也还是颇具启发意义的。
对于残疾人社区服务的模式与发展前景,中国香港地区以及外国的政府部门和学者做了较多的研究。在残疾人社区服务的模式上,英国形成了社区照顾模式。主要是由政府出资兴办的具有综合性功能的社区活动中心开展残疾人、老年人和学龄前儿童的社区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为政府雇员。对残疾人提供的服务有康复性训练、锻炼生活自理能力、参加简单的手工劳动等。德国残疾人社区服务模式是邻里之家。邻里之家是德国睦邻运动的直接产物,体现了德国社区工作的基本特色。邻里之家是自我经营、自我管理、自负盈亏的独立单位,但其活动得到政府的一定资助与监督。邻里之家为残疾人提供的服务主要有日常护理、家庭服务、推车、交谈和朗读等。瑞典的残疾人社区服务模式是非机构化护理。1961年瑞典政府通过了特殊服务法,要求将在护理中心居住的智力残疾人转移到家庭。取代护理中心的是法律规定的三种政府支持的住房形式:一是政府给予补贴在普通居住区集体居住;二是服务性居家方式;三是对私人住房加以改造,外加个人化处理。此外,美国的家庭服务、中国香港地区的日间活动中心等模式在全世界也有相当的影响。
尽管各国在残疾人社区服务模式的研究上有所不同,但关于残疾人社区服务的发展却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国外学者一般认为残疾人社区服务的兴起是在二战结束之后。战争导致了大量伤残军人,为了解决伤残军人的问题,欧美一些国家开展了大规模的残疾人社区服务,帮助残疾人进行生理康复和心里矫正。20世纪60年代,西方又出现了一系列与残疾人教育和服务相关的新思想或概念,如“正常化”原则、“去机构化”运动、回归主流思潮等。在这股思潮的推动下,当前国外的残疾人社区服务正在向以家庭为中心的服务模式方向发展。例如,Heller等认为,无论是传统的院舍服务还是社区环境安置,残疾人士大多与父母分开居住,这是不利于残疾人身心发展的。类似于家庭的居住环境对于残疾人身心发展都有好处,家庭的参与被视为社区适应与社会参与成功的标志。
三、现阶段我国残疾人社区服务的现状与不足
残疾人社区服务的现状与其所处的阶段是密切相关的。从残疾人社区服务发展的一般历程来看,残疾人社区服务大体经过四个阶段:一是原生态阶段。残疾人按照“自然”的状态生存在社区,生存在家庭,社区和家庭有条件者便能享有一些照顾,反之则无。二是初级阶段。残疾人事业起步,初具规模的残疾人服务机构出现,投入和专业人员的不足是困扰机构运作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三是专业划分阶段。服务机构数量增多、专业分工细化、技术含量提高,残疾人社区服务从综合服务进化到比较普遍地提供专业服务。四是高水平的社区服务阶段。残疾人在社区里可以享受来自中枢机构的服务,残疾人社区服务的总体投入大于此前任何一个阶段。[2]
那么,中国残疾人社区服务在当前处于一个什么阶段呢?这是一个颇值得研究的问题。在传统中国,残疾人服务是一种分散的民间行为,主要由家庭和社区给予一些必要的生活照顾,残疾人社区服务长期处于一种原生态阶段。新中国成立之后,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对应,党和政府开始介入残疾人服务,并几乎成为残疾人服务唯一的主体。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一些专为残疾人新建的福利工厂得以开办,残疾人事业开始起步并进入初级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大规模城市社区建设的推动下,残疾人社区服务开始在中国全面展开。通过社区建设,中国残疾人社区服务不仅机构明显增多,而且出现了专业分工细化和技术含量提高的趋势。中国残疾人社区服务正在由初级阶段向专业划分阶段发展。
与我国残疾人社区服务所处的阶段相对应,目前我国残疾人社区服务所表现出来的特征主要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概括。从制度上看,当前我国残疾人社区服务不乏制度规定,从中央、部委、中国残联到地方政府、地方残疾人组织、社区居委会,都有关于残疾人社区服务的制度规定。不过这些制度的现状是:要么“有政策没经费”,要么过于宏观而缺乏针对性,要么过于抽象而缺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从机构来看,现阶段残疾人社区服务的机构主要有党政组织、非政府组织、企业、家庭、邻里、亲友和社会志愿者。但是,从总体上讲,当前我国残疾人社区服务的机构主要还是社区党政组织和具有行政化倾向的社区居委会组织。个人社会关系网络、志愿者联接网络、互助网络、邻里网络和社区增权网络等要么非常少见,要么有名无实。从形式来看,当前残疾人社区服务主要是单向度强制性供给和政治动员的形式。具体而言,就是国务院、民政部、卫生部和中国残联制定政策、颁布法规,然后制定一些考核标准,要求社区参照执行。残疾人享受到的社区服务并非是一种需求导向,而是一种政府的制度安排。从内容来看,主要是康复、疾病预防、就业和扶贫。残疾人社区服务在内容上偏重生理上的治疗和生活上的保障,这是一个人最为基本的需求。而心理疏导、教育、文化生活和无障碍环境建设等事关残疾人政治社会权益保障问题和心里矫正等方面的内容缺乏,残疾人社区生活质量不高。从硬件设施建设来看,残疾人社区服务硬件设施主要集中在省、市、区、街几级,社区居委会掌握的硬件很少。真正在社区的一些硬件设施也主要是社区医院的一些康复性设施,具有较强的营利性。
与上述现状相对应,我国残疾人社区服务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
一是残疾人社区服务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社区政府部门和残疾人组织对待残疾人的观念主要是一种救济意识,而很少有服务意识,这也是为什么残疾人社区服务偏重生理上的治疗和生活上的保障,而忽视社区无障碍环境建设和社区残疾人民主权利等问题产生的根源。另一方面,社区居民对残疾人的社区服务意识淡薄,有较多的社区居民认为残疾人社区服务是政府的事情。
二是残疾人社区服务能力较弱。长期以来,我国残疾人服务主要由省、市、区、街等的政府部门提供。残疾人服务逐渐转移到社区之后,社区残疾人服务能力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第一是残疾人社区服务的事权下移,但财权没有相应的下移而导致服务资金不足;第二是社区社会资源有限,难以保障残疾人充分就业;第三是残疾人社区服务缺乏专业的服务人员,服务效果较差;第四是残疾人社区服务的硬件设施不足,服务场地缺乏;第五是残疾人社区服务的组织缺乏,在社区层面只有一个社区残疾人学会,而且还是由居委会主任兼任会长,其他的社会组织和志愿团体发育严重不足。
三是残疾人社区服务体制不畅。残疾人社区服务存在的问题,归根到底还是体制问题。当前,我国残疾人社区服务体制是一种政府主导型体制。在这种体制之下,一方面,社区残疾人只能被动接受政府提供的各种服务,从而造成了残疾人社区服务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脱节;另一方面,政府对残疾人社区服务具有垄断性,导致了残疾人社区服务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
四、改善我国残疾人社区服务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残疾人社区服务的上述不足,我们可以相应从三个方面来改善我国残疾人所享受的社区服务。
1.培育残疾人社区服务意识
残疾人社区服务意识淡薄是个观念问题。由于社会偏见和传统观念中非制度性约束因素的存在,社会在残疾人社区服务上形成了一种排斥心理。社会排斥理论认为,脆弱群体的劣势地位往往导致某些社会排斥,而这些排斥又导致更多的劣势和更大的社会排斥,并最终形成持久的多重剥夺。[3]
要摆脱残疾人社区服务意识淡薄问题,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残疾人社会排斥观念,让残疾人所在的社区组织和居民认识到残疾人所遭遇的困难主要并非残疾本身所致,而是社会造成的,是不健康的残疾人观念与社会政策共同造成了对残疾人普遍的社会排斥与隔离。例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上存在的通达障碍使得残疾人无法独立走出家庭、步入社区,信息沟通上存在的交流障碍使得残疾人无法参与社会生活。[4]
在转变残疾人社会排斥观念的过程中,首先要培育残疾人社区服务的责任意识。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残疾人是个人与家庭的不幸,照顾残疾人是家庭的当然责任,从而忽略残疾致因中的社会因素,单纯强调照顾残疾人是家庭成员的责任与义务,忽略了政府的公共责任与现代社会的社会责任。[5]由此,在残疾人社区服务意识的培育过程中,首要任务是培育残疾人社区服务的责任意识,让社区中的党政组织、居民自治组织、其他社会组织、驻社区单位以及社区居民在服务残疾人过程中具有一种责任分担的意识,从而减轻残疾人的家庭照顾责任,让残疾人在一个无歧视的社区环境中工作与生活。
其次,要培育残疾人社区服务的权利意识。由于长期受社会排斥观念和残疾人自身素质的限制,残疾人往往被看成是家庭与社区的负担,家庭和社区在残疾人一些基本权利的实现上往往忽略或排斥残疾人参加,例如被选举权、就业权即是如此。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残疾人社区服务的享有。为了让残疾人像健全人一样享有决定自己生活的权利[6],在残疾人社区服务意识的培育过程中,一是要培育社区组织与居民帮助残疾人实现其完全权益保障的服务意识,并深刻认识到享受服务是残疾人的权利,而不是对残疾人的同情;二是社区要培育残疾人权利自我保障与自我实现的意识,而不是等待着政府的救济与他人的施舍。
2.提高残疾人社区服务能力
残疾人社区服务能力是个力量问题。社区是残疾人社会生活的主要空间,也是社会支持资源的主要聚集地。社区力量是残疾人社会支持的一个重要来源。[7]社区力量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残疾人服务的内容与质量。长期以来,我国社区力量主要依赖政府的支持,残疾人社区服务的行政化色彩较浓,社区自身在财力、人力和物力上,其资源都十分匮乏。由此,在提高残疾人社区服务能力问题上,主要也就是要解决好残疾人社区服务的财力、人力和物力问题。具体而言,提高残疾人社区服务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聚集残疾人服务的社区支持资源。
一是依据事权下放财权,提高社区残疾人服务的财政能力。财政能力不仅包含财政实力,而且也包含着对财政的控制与支配能力。受行政惯性和行政思维的影响,社区承担着政府转交的绝大部分为残疾人服务的责任,但财政的支配权却掌握在政府的派出机构——街道办事处手中。社区残疾人服务的财政能力处处受到政府的制约,例如残疾人社区服务项目的开展不是按残疾人和社区的需要,而是必须按政府的同意开展。因此,要提高社区残疾人服务的财政能力,就得将残疾人社区服务项目、残疾人普惠和残疾人特惠所需财权直接下放到社区,从而在真正意义上提高社区残疾人服务的财政能力。
二是引进和培训残疾人社区服务人员,提高残疾人社区服务的质量。对残疾人来说,康复服务始终是残疾人社区服务的重点。目前,我国城市社区设有残疾人社区康复中心,但一般是有名无实。康复中心的工作人员也主要是社会上招聘的一些合同工(实质上是临时工),其不仅不具备残疾人身体康复所需的专业护理知识与技能,而且也不具备残疾人心理辅导的专业知识,其为残疾人提供的服务质量可想而知。因此,为了提高残疾人社区服务的质量,有必要在社区引进相对专业的医护人员为残疾人提供专业的医疗康复和训练指导。同时,对社区的工作人员进行心理辅导知识的培训,为残疾人提供专业的训练辅导服务。
三是整合社会资源,聚集残疾人社会支持系统。残疾人事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光靠政府和社区,力量还十分有限。为了帮助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并享有与他人一样的平等权利,还得整合社会资源,聚集残疾人社会支持系统。具体做法是:激励企业优先满足残疾人的工作需求,让残疾人能自力更生,体面和尊严地参与社会生活;发展社区非政府组织,为残疾人在社区提供学习、住宿、保健等便利性与个性化的生活与康复服务;发动社区志愿者,无偿为残疾人提供各种社会活动与身体康复服务。
四是实现社工与义工联动,使残疾人社区社会服务专业化。实现残疾人服务的专业化是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方向。在现代社会,残疾人服务专业化离不开社工的介入。社工是社会工作者的简称,其主要是按照现代社会工作理念,采用个案、小组和社区等三大工作方法开展社会组织、社会发现、社会发展以及社会疏导的职业人员。在残疾人社区服务领域,社工提供的服务包括心理辅导,训练和康复计划的制定,组织相关活动等。[7]在残疾人社区服务中除了需要职业社工外,还需要大量的义务工作者投身到残疾人事业中为残疾人服务。在残疾人社区服务中,义工的工作主要是经常到社区参与策划和筹办康乐活动,陪同残疾人散步,为残疾人就业和解决一些相关问题提供帮助。在我国,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大规模开办已经有了近10年的历史,注册的志愿者也不在少数,现在的问题是社工专业的人才真正从事社工职业的不多,社工与义工的联动较少。这就需要建立一套残疾人社区服务的社工与义工联动机制,充分发挥社工与义工服务社会的功能。
五是服务设施和场地上向残疾人倾斜,满足残疾人社区活动的需求。与其他群体相比,残疾人有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移动存在一定的障碍,所以以社区为依托,就近治疗、康复、工作与生活是他们的理想。这就需要在社区服务设施与场地上,尽量优先满足残疾人的社区活动需要。
3.创新残疾人社区服务体制
残疾人社区服务体制是个方式问题。观念和力量是搞好残疾人社区服务的基础,残疾人社区服务最终能否达到让残疾人满意的效果,关键是要看观念和力量以什么方式实现。所以说,残疾人社区服务体制是关键。
就我国目前残疾人社区服务的体制而言,主要是一种政府主导的单向度服务供给模式,为残疾人提供的公共物品主要是按照政府的目的、意图和想法供给。残疾人社区服务由行政主导的方式单向度供给公共物品,不仅导致公共物品供给因垄断而效率低下,而且还会造成残疾人在社区享受的公共物品往往是不需要的公共物品、高价的公共物品、过度的公共物品等问题。而残疾人真正需要的公共物品,例如就业、无障碍出行、心理疏导等,则十分缺乏。为了克服残疾人社区服务政府主导型体制所带来的垄断问题及弊端,我们有必要对残疾人社区服务的现有体制进行创新。具体而言,残疾人社区服务体制创新,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是以需求为导向,构建双向度的残疾人社区服务体制。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当前政府改革的一项重要指标,而服务型政府的最终标准是公众的满意度。政府向残疾人提供的公共物品的最终消费者是残疾人,所以残疾人对这部分公共物品的满意度直接决定着残疾人社区服务的质量和效果。这就要求在公共物品供给的过程中,要充分了解残疾人的真实需求,并根据残疾人的需求,结合政府的财力、人力和物力,尽可能地满足残疾人对社区服务的需求。
二是按照普惠性与特惠性的原则,构建残疾人社区服务的多中心供给体制。按照传统政治学和管理学观念,作为公共权力的唯一合法主体,政府独享公共物品供给的特权。由于缺乏竞争,政府在改善公共物品供给上缺乏动力。随着20世纪90年代初治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政府并不是公共权力的唯一合法主体,其他组织和个人也享有一定的公共权力,也有供给公共物品的权利与义务。按照这一原理,结合我国残疾人社区服务体制的现状,为了满足残疾人个性化与便利性社区服务要求,按照普惠性与特惠性原则,构建残疾人社区服务的多中心供给体制,是一种值得考虑的体制创新。
三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构建残疾人社区服务社会化体制。残疾人社区服务不仅需要经济上的支持,更需要社会心理层面的支持。这样,救济型福利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国内残疾人的需求,专业化社会支持服务急需发展。[7]专业化社会支持服务需要专业的人才,对于这一点政府十分清楚,也引进了一些专业性的人才。但从实际运作情况来看,这些专业人才要么受行政主导,缺乏工作的独立性,要么被行政化,逐渐退出专业工作领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些城市社会工作站的建立提供了一种体制创新的思路。具体而言,就是在残疾人社区服务体制上,政府支持民间服务机构的建设,并让其保持独立性,然后政府向这些民间机构购买服务。这种体制创新最大的好处是改变了政府直接从事残疾人社区服务事业、既做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做法,从而使残疾人社区服务逐渐专业化与规范化。
参考文献:
[1]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办公室.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手册[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3.[2]梁左宜.残疾人服务与服务机构发展的阶段性[J].中国残疾人,2005(7).[3]周林刚.社会排斥理论与残疾人问题研究[J].青年研究,2003(5).[4]李志明,徐悦.树立新型残疾人观,促进残疾人社会参与和融合[J].社会保障研究,2010(1).[5]郑功成.残疾人社会保障:现状及发展思路[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1).[6]王思斌,吕世伦.论和谐社会背景下我国弱势群体保护与政府责任[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8(3).[7]毛小平.内地与香港:残疾人社会支持比较[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第五篇:投资银行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投资银行发展的现状及其对策
摘要:目前,我国面临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这必然会加速催生资本市场中最活跃的金融中介机构——投资银行的诞生。投资银行在中国已经初见雏形,但还存在很多问题。市场化和加入WTO面临的竞争压力,都要求中国及早建立一个能够适应国际竞争的投资银行业。基于这一认识,本文对我国投资银行业的现状进行分析,与国际投资银行进行比较,提出我国投资银行业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投资银行 问题 现状 对策 1.引言
20实际80年代以来,美国对银行业的发展实施放松管制,各大投资银行为了争夺客户和资金资源都相继进行了金融产品的创新。尤其进入2000年以来,各大投资银行的金融创新达到了几近疯狂的程度,美国金融市场的金融产品达到上万余种。各种金融产品将市场主体紧紧捆绑到了一块,结果这个链条中的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引发了一场席卷全世界的“蝴蝶效应”。此次金融危机使世界五大投资银行遭受重创,世界投资银行直接资产损失超过万亿美元。这引发了世界各国对投资银行发展模式的再次探讨,原来为大家所推崇的美国发展模式也并不是无懈可击的。投资银行是和风险所共存的,如何以最小的风险为代价来换取最大的收益,这是每个投资银行所追求的目标。由于受到国家的管制,中国投资银行的资产负债率较低,业务经营范围有限,所以未收到较大的冲击。但是必须看到,中国的投资银行缺乏完善的风险控制制度和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这是中国投资银行未来发展所面临的巨大风险和挑战。如何有效地控制风险,将风险降低到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这是中国投资银行发展所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具备了完善的风险控制制度和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我们才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2.中国发展投资银行业的必要性
中国自加入WTO以来,逐渐与国际接轨,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也不断提高,国内金融体系的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投资银行不仅要面对国内的同行业竞争,还要面对来自国外的竞争和挑战。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发展投资银行业是完善自身的需要,同时也是积极融入世界的必然选择。
现代投资银行逐渐突破传统业务的束缚,其业务逐渐扩展到风险投资、项目融资、企业并购、投资咨询、公司理财、资产证券化、资产及基金管理、金融创新等,在现代金融体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投资银行是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助推剂,他不仅拓宽了投融资渠道,而且大大缩短了融资时间,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优化了资源的配置。投资银行作为资金需求方和资金供给方的中介,起到了很好的桥梁和沟通的作用,以最小的成本将资金的使用权和所有权相分离。现代资本市场的有效运作越来越离不开投资银行的健康发展。
(1)完善中国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的需要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金融市场也在逐渐发展完善,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中国的金融体系中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和弊端。中国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需要现代完善的金融体系作为支撑,而投资银行是现在金融体系中的关键环节。近年来,中国的融资渠道一直以中介融资为主,证券融资为辅,银行在整个融资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中国的银行主要服务于大中型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很难从银行获得融资。中国浙江、江苏的地下钱庄盛行,这从侧面也说明了经济发展对金融中介的迫切需求。而这种私募资金的形式是被国家所禁止的。目前中国的这种融资体制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民营企业的发展,尤其是小微企业的发展,经济增长的潜力受到了极大地抑制。只有从根本上改变此种局面,完善金融体系,使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形成有机统一体,才能更好地发挥金融体系合理配置资源的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再次强调了完善现代金融体系的紧迫性,并公布了金融体系改革的若干步骤。(2)中资商业银行改善盈利模式的需要
由于中国特殊的历史条件,国内银行主要以利息收入作为盈利来源,中间业务收入在各大银行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较小。以美国为例,在2012年美国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中,手续费收入所占的比重不到15%,并且还有继续下降的趋势。
由于历史原因,国内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利息收入,中间业务的收入在各大银行收入中所占的份额均较小。在2005年美国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中,手续费收入占比不到20%,并且还有下降的趋势,大量的是其它非利息收入。这与美国的金融市场发达,商业银行投资工具众多以及混业经营有着很大关系。与美国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相比,中国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比明显偏低,而且来源单一,主要来自于手续费收入。这充分反映了中国金融业分业经营的特点,银行基本上没有来自投资银行业务、保险业务等方面的收入,只能依靠网点优势赚取结算、代理等收入。
3、投资银行的现状
投资银行业在我国的发展是从80 年代后期,为了适应证券市场的发展需要,应需而生。目前,我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投资银行,但是大部分的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都涉猎投资银行的业务。而第一家中外合资的投资银行,是由中国建设银行,摩根·斯坦丁共同入股成立的。我国的证券行业和证券市场规模虽然扩张很快,但现阶段我国的投资银行业还处于一个萌芽式的发展阶段。中国的投资银行业是随着1988年证券业的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而开始进入起步期的,其业务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991年以前是以经纪业务为主;从1992年到1995年,经纪业务、发行承销和自营业务三足鼎立;1996年以后,新兴的投资银行业务进入蓬勃发展期。
4、我国投资银行存在问题
分析我国投资银行的发展现状,目前我国投资银行业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
1、生存的市场环境有碍于投资银行的规范运作
与西方发达国家投资银行相比,我国的投资银行具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它的产生与发展不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自然演进过程进行的,而是在我国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之后,在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条件下产生的。由于我国目前尚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构建之中,现有的经济体系中还保有许多传统体制的烙印,带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这就决定了我国投资银行在其发展中有许多先天不足。如原有的投资银行属于国有,大多数企业的领导人由金融机构委派,没有完整的法人治理制度。在历经产权转换和体制变迁的过程中,证券公司成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但法人治理制度没有健全,委托一代理关系不清,造成资产管理、经营管理混乱和界限不清,其中滋生了许许多多的问题。这一切与我国投资经营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对投资银行业的高速发展显然不利,尤其不利于吸收新的投资主体。
2、基础薄弱,发育不足,竞争力弱
我国投资银行业的发展时间短,资金基础相当薄弱。我国近百家证券公司中,注册资金大多数在一亿元以下,平均资金只有3000万元。一些信托投资公司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总资产虽已达数百亿元,但其业务分散,调配资金的能力有限。目前,各从业机构的资本规模已成为其拓展业务的重要制约因素,资金捉襟见肘的窘境时常出现。而且我国对信贷资金有严格的限制,这大大制约了投资银行从业机构的融资能力。随着我国加入WTO,外资投资银行必将进入我国的资本市场,各从业机构现有的规模和融资能力显然无法抵抗来自外国同行的竞争。
3、投资银行涉足的业务范围偏窄,金融创新能力偏弱
投资银行号称金融百货公司,其业务范围相当宽广。并且,投资银行业的特色之一是不断地寻找客户,开拓市场,满足不同层次的客户需求,创造市场,创造需求。而我国现在的投资银行业,业务多局限于证券承销、经纪和交易等传统业务,大部分证券公司和信托投资公司主要充当证券二级市场的经纪商和一级市场承销商,业务品种单一,各机构只好在承销和经纪业务领域恶性竞争,而对企业并购、项目融资、资产证券化等方面的业务则涉及较少,导致了竞争无序,开拓业务过于依赖“公共关系”的情况。
4、从业机构违规操作严重
我国现有的投资银行从业机构在短短十多年的时间里,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难免鱼龙混杂。一些机构违规经营,在股票发行承销过程中,帮助企业进行过度的上市包装,甚至弄虚作假,进行上市伪装;在二级市场上与上市公司合伙操纵,欺骗公众投资者,严重损害投资者的利益;在企业购并中肆意侵蚀国有资产,导致国有资产严重流失;由于运行机制与管理不规范,内部风险控制不严,违规自营、挪用客户保证金、透支和内部交易等现象大量存在,加之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部分人员职业道德低下、缺乏社会贵任感,为谋取一己私利,刻意钻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空子,甚至违法违规、铤而走险,严重危害着证券市场的稳定运行。
5、法律基础薄弱,金融监管力度不够
投资银行是高负债企业,其资金主要来源于外部投资者,主要运用于高风险的资本市场,属于风险密集的金融行业,个别投资银行的破产将通过“ 多米诺”的效应而危及整个国家的金融系统,甚至引发地区性或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因此,为维护竞争保护公共利益、解决因市场失灵而带来的问题,必须加强对投资银行的监管,以维护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6、投资银行业人才短缺
从投资银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其越来越成为高智力的金融咨询产业。投资银行向社会提供的是全面的金融咨询服务,出售的是智慧谋略,是高智力集体智慧的结晶,需要有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如金融工程师、投资银行家等。我国目前从事证券承销方面的专业人员太少,尤其是缺乏一支知识结构合理、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队伍。传统的承销业务尚有困难,对于创新业务只能勉为其难,引申业务无从谈起。即使我国已拥有了一支由证券咨询人员以及具有证券业务资格的注册会计师、律师等组成的数千人的专业队伍,但是从投资银行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来看,还存在着很大的缺口。特别是在加入WTO之后,外国投资银行的进入,将会使我国这方面的人才大量流失。由于投资银行间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如何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已成为我国投资银行业面临的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
四、中国投资银行业的发展思路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我国资本市场逐步开放,我国投资银行业也必将按照国际投资银行发展的趋势,步入规模化、专业化、多元化、国际化的轨道。为此,在吸取美国投资银行重大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针对我国投资银行业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设与发展的思路,相信将有助于我国投资银行业更好地发展。
1、完善立法建设,为投资银行业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加强立法建设,规范投资银行的业务操作。针对我国法规不健全的现状,我国立法机关应借鉴西方投资银行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尽快出台一些规范资本市场具体的、操作性强的法规,如《投资银行法》、《投资银行管理条例》、《投资顾问法》、《企业兼并收购法》、《风险投资法》、《投资者保护法》等。
2、完善金融衍生品定价机制,加强对金融衍生品的管理
投资银行的金融衍生产品定价不明朗,购买者不能明确知道资产的真正价值。这也是美国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特征。投资银行只有深入分析资产价值,准确定价,才能使金融衍生产品很好地在市场上交易。只有建立完善的金融衍生产品定价机制,才能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3、注重加强金融风险控制
我国的商业银行可以开展的投资银行业务较多,风险分担结构复杂,相比较其他传统的代理类和咨询类业务,经营风险较高。同时,我国银行业整体风险防范水平较低,当前美国金融危机也给我国商业银行投行业务发展敲响了警钟。因此要确保投资银行业务健康有序发展,国内各大金融机构就必须坚持“内控先行”的原则,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和风险管理机构制度。
4、注重人才队伍建设,设计合理的人才薪酬体系
投资银行是智力密集型的业务,优秀的人才和有效的机制至关重要,尤其是过硬的专业人才队伍是投资银行业务发展的支撑,所以国内商业银行必须完善和优化组织结构,加快投行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同时,薪酬制度设计合理,能有效地规避过度冒险行为的发生,不会导致金融机构内外部的不和谐。
5、完善监管体系,健全监管制度
一方面,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尚不成熟,真正按市场经济运转的法制环境和调节方法并未形成,政府部门还习惯于用行政办法管理经济活动;另一方面,投资银行的专业管理水准和严格的内控机制尚未形成。在这种条件下,理顺中国资本市场监管体系,只能按照渐进原则进行。政府要尽快转换角色,从高高在上的管理者转变为金融市场的参与者,从金融市场的参与者转变为市场的创造者和支持者,促进金融体系市场约束机制发挥作用,促进信息的传播,增加市场上可供信息的公开化,规范信息披露制度和体系。
6、重塑公司文化,重视公司声誉
次贷危机之后,投资银行需重塑公司文化,重视信誉机制,维护公司声誉。随着业务收益越来越依赖于客户的信任,投资银行在开展业务的过程中要始终秉承以客户为导向的商业原则,保护投资者利益,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履行社会责任,给广大投资者及其交易对手树立诚实守信的公众形象。此外,管理层也应主动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密切与投资者的关系,增加投资者对公司的信任,在实际行动中维护公司的声誉。
7、实行逆周期损失准备制度,未雨绸缪
为增加抵御危机的能力,建议我国投资银行应实行逆周期损失准备制度。在经济周期的繁荣阶段,由于资本市场繁荣,资本收益率相对较高,资产价格上升,这时银行应上调资产损失准备金率,既可以为防范危机准备充足的缓冲储备,又可以抑制投资银行在资本市场过度投机。相反,在经济陷入衰退、萧条,复苏阶段时,应降低资产损失准备金率,增强其应对风险和危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