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巧用视频材料 活化品德课堂大全
巧用视频材料
活化品德课堂
——小学品德课堂教学中视频材料恰当运用的实践探究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大量运用,视频日益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用比较简便的手段制造和获取大量的此类资源。《品德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充分运用品德教学的有效资源。我们能不能把这些大量的视频资源经过我们的有效取舍和组合,运用到我们的品德课堂教学中呢?
笔者认为,在教学中,若能充分发挥视频资源的教育作用,既有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达到明理导行的目的。因此,如何寻找合适视频材料纳入教学中,如何利用恰当时机运用视频材料,是我们探究和努力的方向。笔者就小学品德课堂教学中如何恰当运用视频材料,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究。
一、选择合适视频,让课堂教学“有柴可烧”。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课程资源的概念,强调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课程改革的作用。虽然目前各种各样的视频资源越来越影响和占据我们的生活,但是在无线网络、微信等无时无刻都在围绕着我们的今天,各种鱼龙混杂的视频充斥着我们的眼睛,我们如何在这大海般的视频资源中找到我们所需的适合我们课堂教学的视频,这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如果不问是非,一股脑儿地上,其结果可能适得其反。我们只有通过适当地选择、修改、取舍、编辑,才能获得一些好的视频,我们才“有柴可烧”,笔者从以下几点对视频有针对性的选择进行尝试。
1、选择与教学目标相一致的视频。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教材必须从教学目标出发,所以在视频材料的寻找和制作过程中,我们力求找到与教学目标相一致的视频。因为只有如此才能恰到好处地发挥视频的作用。在期初我们根据每个单元每个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找寻或制作相应的视频材料,在教学时根据自己实际教学情况择机运用。
2、选择与教材插图有机结合的视频。
品德教材中的插图是品德教育的重要载体,是为了达到一定教育目的进行过重构的,简言之,图片暗含着对学生的示范和指导。教材中的图片体现“俯下身来谈心”的精神,所以在选择视频时我们要选择与教材插图有机结合,承接教学插图所承担的教育教学功能,而且视频相比图片更具活性和灵动,深度和广度,更具育人功效。
3.选择身边人或事的视频。
这部分视频需要我们做一个有心人,针对身边发生的真实存在的而又是教育教学可用的,我们可以用手机把这些内容拍下,相信当这样的画面出现时比任何的说教更有震撼力。对于中高段年级我们要求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利用家长的手机、ipad拍摄自己的所见所闻或有意义的事,然后上传给老师,老师可根据这些视频有针对性地选择,在使用视频时说明这是谁拍的,让学生在收获教育的同时也收获一份成功的自豪感。
二、择机运用视频,让教学过程“频频生辉”。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对于拓展性课程资源要合理运用”,我们的视频资源就是拓展性课程资源,视频资源,在课上它们不仅可以牢牢地吸引住学生们的注意力,而且通过老师的合理运用可以自然而然地引发学生对自己生活、行为的唤醒和体验。我们在备课时细细地思考,精心设计,力争使视频资源发挥最大的功效,使这些视频资源更好地为教材的主题服务,切实做到频频生辉。
1、视频导入,创设良好情境。
教学情境是指在具体场合下学生的情绪、思维等心理状态与学生群体氛围的总和。刚开始上课,不少学生的情绪、思维还停留在课间十分钟的游戏活动或休息状态中。为了让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将要学习的课程内容当中,在这里我们教师就会采用创设情境的方法来导入整堂课的教学。这时合理巧妙地运用视频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2、视频拓展,提高社会认识。
纵观目前小学生生活的圈子还很大程度上禁锢于家庭、学校两点一线之间。可以想象小学生对我们社会的认识是非常有限的。特别在小学阶段,我们应适当地渗透一些社会各个方面的知识,了解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他们来说是十分必要的。从视频所能呈现的的广度和深度上来说,视频是搭载学生认识社会的重要媒介,能够帮助学生更形象地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走近社会,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
如在执教六年级上册《劳动需要知识》这一课时,我们发现我们新街的孩子虽然生活在苗木之乡的新街,但是对于父辈们所经营的传统苗木的种植、生产方面的知识仍旧是知之甚少。为了能让学生更加形象生动地了解新街苗木种植、经营生产和新街老百姓生活的密切关系,我特意到镇广播站的应师傅处找寻相关的视频资料,利用双休日到新街花木城进行视频的采集,编辑了一段关于《新街苗木知多少》的视频,让学生知道我们新街苗木的产业的基本概况以及目前田地里的主要苗木品种及相关的种植养护技能。在视频中,我以第一人称作讲解,中间插播了对几个苗农的采访。视频播放完后,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发现平常自己所忽视的知识,他们深刻地认识到苗木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新街的苗木通过广泛的苗木经纪人已走向全国,苗木的种植、栽培有许多的学问,里面蕴含着绿城新街的文化品味。进而深入体会到自己家生活水平的提高离不开爸爸妈妈的劳动和聪明才智。
在这里,视频材料已经不仅仅是一幅幅家乡的图像,它们更像苗木之乡的百科全书,吸引着她们的子孙细细品读,苗乡的下一代被带入了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认知世界,为他们将来传承父辈们的事业打下了铺垫。
3、视频对话,激活思维共鸣。
现在的《品德与社会》教材体现的是一种对话模式,教学内容都能从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我们所说的“视频对话”,不是就事说事,而是让学生和视频中的同龄人进行对比,让学生的现实生活和视频中的真实场景进行对话。在对话的过程中引发学生的共鸣,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自我建构。
例如,三年级上册有一课《我家的故事》,我就选择性播放了湖南卫视《变形记》中《他乡有爱》的部分视频,讲述了郑州少年张寓涵和湘西大山里的孩子孔小龙的互换之旅。当视频中孔小龙,这个山里生、山里长,有着山涧的灵气和大山般塌实沉稳性格的山里孩子,这个由于长年的营养不良,身高只有1米5的瘦小而单薄的孩子,承担起了照顾80岁的爷爷和生病妹妹的家庭重担,在湘西木屋中与家人一同生活的场景。在教学时,以此视频为突破口,通过视频的真实描述孔小龙的故事,来唤起学生的共鸣,讲述自己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之间的故事,进而激发学生真切的情感表达。在交流中,学生说的虽然是一些生活中的小事,但是从小小一段视频去联系并感悟生活,以小见大,以小见真,体会家的温馨和互相照顾。
在这里,这样的视频就像是一座交流沟通的桥梁,引导学生通过看视频,讲述自己的故事,使学生在反思中将生活经验不断地和教材的思想观念相融合,进行更深层次的对话。
4、视频模仿,加深内心体验。
《品德与社会》课程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这样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更有利于学生内在道德品质的生成。我们制作一些来源于学生身边的生活视频,让学生以视频中的为例,进行角色扮演,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对角色转换产生一种真切的感受,很自然地加深内心体验,对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执教四年级上册《诚实是金》一课时,我播放了我们学校401中队美德少年洪佳炜同学于2012年7月28日在萧山大润发超市捡到钱包,里面有8800多元现金和多张卡主动交给超市管理人员的事例以及萧山电视台的记者和教育局的郭亚萍老师来校对此事进行了新闻报道,韩校长给洪佳炜同学颁发了“校园美德之星”荣誉证书及绶带的视频整合。当一幕幕再次真实展现在学生面前时,他们的眼里充满了崇敬,相信榜样引领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内心的道德正能量必定会增加。以此为契机我选择学生生活的场景视频——学生容易发生诚实缺失的情况,我就让学生从中选择进行表演。学生非常积极,找搭档,设计对话,还有学生来邀请我一起加入他们的表演。整堂课的学习氛围非常活跃。
在这堂课后不久,听班主任说班级里有很多孩子总是把在校园里捡到的一些东西拿来给他。我想:正是因为那堂课的角色示范和扮演的真切感受,在他们心中形成了正确的道德认知,种下了诚实的种子,只要我们细心培育,它定能开花结果。
三、主动运用视频,让品德课堂“永放异彩”。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积极主动地运用课程资源,作为一名品德教师我们有义务积极主动地运用视频,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短短的视频,带给孩子的思想是深远的,留给孩子的思考是无穷的。我们需要主动地运用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去,在教学时,让耐人寻味的好视频说话,这样就可以格外震撼学生,塑造品德,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能力,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1、主动延伸拓展,让视频内涵变“小”为“大”。
例如《民风、民俗大观园》这一课中,要求学生举办一个小小民俗展览。教材列举了四幅图画,如端午节赛龙舟、挂香囊、吃粽子等,来启发学生,激发他们对各地居民习俗的了解。但是仅仅四幅图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于是我在课前就搜集了一系列和民俗有关的视频资料,包括各地的民俗风情,民俗活动,民俗收藏等等。当我把这些视频分门别类呈现在学生面前时,我分明看到了一张张小脸上洋溢着惊喜、自豪。这时我因势利导,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各种渠道去收集这方面的资料,然后再来办一个小小的民俗展览。通过这些视频不但让学生更具体地了解了我国的一些民风民俗,更让学生知道了该从哪方面着手去寻找资料,为活动的开展作了一个精彩的铺设。
2、主动情境再现,让视频内容变“远”为“近”。
课文中有很多对学生进行评判的例子,从而起到导行的目的。教师可以结合平时课堂内外的观察和摄录,在品德课中让学生再现当时的活动情境,让品德教育更好地为生活服务。如在《劳动成果要珍惜》这一课中,我从学校食堂视屏监控中以及用手机拍录的几个中午就餐时的典型,让学生看看,说说:因贪玩延误了吃饭时间的;因个人喜好对于不喜欢吃的饭菜置之不理,致使美味的饭菜白白地倒掉;在吃饭时剩下大量的饭菜,盆子里饭菜堆积如山,仅仅尝一下味道就走了。请同学们想一想,这样做是对的吗?饭只吃一半的同学,请你想一想,一粒粮食一粒饭,你能解释自己的行为吗?不吃饭的同学,你们不仅仅是浪费了粮食,也在摧残着自己的身体,一个连自己身体都不关爱的人,还能会想到节约粮食吗?让学生针对这些看到的视频情景,说说自己的看法,从而认识到劳动成果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这些劳动的成果。
3、主动亲身体验,让视频展示变“虚”为“实”。
有些视频展示的可能是某一地方、某一场景等等,带有一些局限性,老师如果能让学生亲身体验,那么就能克服“纸上谈兵”的弊端。比如《社区的公共设施》一课中提出的问题是“你知道我们周围有哪些公用设施吗?你该怎样对待它们呢?”我把在花城社区拍摄的做成了视频:为什么不能随意践踏社区里的草坪?为什么不能在社区放爆竹?从而领悟公用设施与人们日常工作、生活、学习有密切的联系,因此要教育小朋友好好爱护公用设施的道理。看完视频后,我再带领学生有序地参观我所拍摄的我们学校前面的花城社区,因为我们学校大部分学生都居住在农村,对社区的相关内容不是很清楚。通过这样的实践参观活动,扩大视频资料的外延,让视频变虚为实。
《品德与社会》教材内容侧重于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现实,作为一名品德与社会教师,如果能够恰当地使用与教材、与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相一致的视频资源,就能使我们的品德课堂呈现别样的精彩和活力,促进我们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更有力地激活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认知,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必要的道德基础。
参考文献:
1、《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
2、《中国教育学刊》2012年6月—12月。
3、《小学德育》2013年1月—3月
4、《中小学德育》2012年第6期 —2013年第2期
第二篇:巧用绘本 活化课堂(何花)
时间:2016.10.10 地点:南二办公室 主持:丁丹
会议内容:理论培训 主讲:何花
主题:巧用绘本 活化课堂
近年来,绘本出版的数量与日俱增,绘本逐渐出现在教学现场,涉及的领域逐渐由语文蔓延到数学教学,越来越多的研究与实践证明:绘本融入数学教学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和趣味性,特别是低段,这已成为了一种趋势。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在现今的国际数学教育领域中,数学教育的发展已不再是只重视数、量、形等内容和目标,而更重视沟通、推理、联结、解题等过程目标。绘本提供了儿童贴近生活经验的场景,让数学问题发生在生活中,这样数学就不会遥远、生硬。那么如何利用数学绘本来开展数学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使学生在阅读数学绘本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信心,提供展示学生才华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呢?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数学内容在合适的时间、环节设计数学活动,探究让数学绘本为数学课堂服务的运用策略。
一、绘本惠于学生——数学“栩栩如生”
绘本中生活化的故事情节与生动的图文呈现,使学生不仅能产生兴趣、持续高度的专注力,并乐于探索与联系数学绘本中隐含的数学知识,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它有魔力,讲的是世界万物的道理和规律,讲的是孩子能懂秩序和方法,它讲的是数学。它把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最初的最浅的最好玩的最实用的数学知识,都完美地蕴藏在美妙的故事里,让孩子在阅读的同时打开了心智,有美有暖有智慧陪伴学习。
1.感受历史 激发兴趣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古老文明,蕴育了灿烂的数学文化,出现过刘徽、祖冲之等伟大的数学家,以及《九章算术》等经典的数学传世之作。概念的学习总是比较枯燥,如果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点缀其中,则足以活跃概念课堂的整体氛围,唤起学生无限的遐想,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引导他们走进数学的殿堂。
【案例1】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引入《过去的人是怎么数数的呢?》 师:同学们,你们会数数吗? 生:会!(大声地回答)
师:是啊,数数谁不会呢?可是,在古代,数数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一本数学绘本——《过去的人是怎么数数的呢?》
师:过去的人是指什么时候的人呢? 生:古时候的人。那你想知道什么? 生1:过去的人们到底是怎么数数的?
生2:他们有哪些数数的方法?跟我们的一样吗?
师:是呀,生活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人们到底是怎么数数的呢?答案就在书里,让我们一起去书里寻找答案吧!自己阅读绘本,从每页的图画中你了解了什么?看一看,过去的人们有哪些数数的方法。
教师通过书名启发学生思考绘本内容,这就是一种阅读思考的方法。接着让学生先自主带着问题去阅读绘本,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这种教学方法既能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丰富的历史渊源,了解祖先的聪明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又能不知不觉中习得更多的数数方法。
2.品味故事 积累知识
抓住儿童天生就喜欢听故事的特点,让生动的故事来向孩子呈现数学知识,当数学知识是以有关学生生活的事物为线索和背景呈现出来时,那些讨厌数学的学生会慢慢喜欢上数学。那么在运用绘本时,教师必须先让孩子读懂绘本故事,在一年级初孩子识字比较少,可以由教师来读,等识字量增加,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读绘本故事,在阅读完后,教师根据绘本故事适时的提问,让学生发现数学知识。
下面是《时间的故事》部分图片:
3.还原经验 收获成就
数学绘本中蕴涵的丰富教学资源,教师要用心去挖掘,对数学绘本进行分析、研讨,挑选合适的教学内容,通过将“故事”和“数学”作为两条并进的线索,挖掘其数学教育资源创设数学活动。如绘本《水果屋》,这个童话故事讲述了小熊用各种水果造房子的故事。绘本中隐含了观察、比较、归类等数学内容,其间不仅可以让学生尝试“用相同水果归类造房子”,还延伸到“帮熊妈妈装果篮送朋友”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借故事载体创设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轻松的掌握同一物品归类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将数学经验再次还原到学生的生活中。
二、绘本益于课堂——数学“妙趣横生”
用数学绘本辅助数学课堂教学,并不是说用数学绘本取代教材,而是用相对“柔软”的方式,在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与“抽象的数学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给孩子传递数学的概念、思维、数学与生活的连接,通过多种途径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数学。
1.赏图画中感悟数学之美
学生的观察能力往往比成人更为细致和细腻,他们会观察到《爷爷一定有办法》中,书页下方小老鼠一家的生活;他们会观察到《花格子大象艾玛》中,书页角落里小鸟身上格子的变化。也许,编者正是关注到学生在阅读绘本时的这种特质,才会仔细到要让整本故事书都展现出“规律性”;也许,编者正是通过将一些典型性的“模式”场景变得连续起来,使得“规律美”的体现地那么刻意,却又隐藏颇深。《乱七八糟的魔女之城》中,编者不厌其烦地、细致地将所有的“无关”场景都展现得有规律:王国里的房子和树,按规律排序;王国里的冰淇淋,按颜色的规律排序;魔女的头饰,按颜色规律排序。编者在书名中就展现出对“规律”的钟爱,所以才将“乱七八糟”一词突显出来,让学生深深地感受到了“有规律是美,无规律是乱”的这种深邃的思想。
2.读故事中亲历奇妙之旅
数学绘本为孩子提供了贴近生活经验的场景,也让数学问题在生活中发生,让孩子体会到生活中有很多有用和有趣的数学。当孩子打开心去接触、感受、探索数学时,数学就不再遥远,不再生硬。比如《吃了魔法药的哈哈阿姨》讲述的是一个吃了魔法药的哈哈阿姨被坏魔法师控制,后来利用各种图形变化逃出魔法师城堡的故事。这本书带有很强烈的魔幻色彩孩子们很是喜欢,在学习图形内容时,用上这本书孩子们兴趣盎然。
【案例2】教师讲述故事至“猫竖起爪子扑向阿姨。” 师:你猜会发生什么神奇的事情? 学生根据图画,自由回答。师:看看大狗是用什么变成的? 生:方方正正的砖。
师:那生活中还有哪些图形是方方正正的?
小结:我们身边的黑板、窗子、书、文具盒……都是由长方形组成的。师:谁愿意试一试用正方形、和长方形拼成大狗?请个别学生在白板上操作。
继续讲述故事至“魔法师的城堡竟然飘在空中,怎么才能下去呢?这时阿姨摸到了口袋里的圆圆的饼干,她想变出一只会飞的大鸟”,可是,圆圆的饼干怎样才能变成小鸟呢?
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完成小鸟的拼图。
师:魔法师知道哈哈阿姨逃走了,变成了凶恶的大灰狼追了过来,阿姨又念了咒语“圆圈、三角形、方块们,变成比大灰狼更厉害的动物吧!”这次,阿姨会变出什么厉害的动物呢,我们也来试一试吧!
学生两人一组,在白板进行创意拼图。展示学生作品,互相评价。
从大狗身上的砖的形状联想生活中的图形,通过想象将圆圆的饼干拼成小鸟,并将圆圈、三角形、方块们拼凑成厉害的动物,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绘本情境中请“生活经验”帮忙,在一次又一次的拼图想象中,达到对图形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3.玩内容中收获解题之钥
孩子是天生的玩家,他们对于玩充满了兴趣。我们可以根据绘本的内容让学生变成绘本的中的主角,来玩绘本的内容,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遇到数学问题,并能通过自己的动手实践,去和同桌进行讨论辨析,和同学之间的合作去解决数学问题,也让学生在玩绘本的过程中追求不同的解决方式,让学生在趣味横生的绘本内容中一步一步达到解决问题的彼岸。
【案例3】在教学《测量》时,教师可以借助绘本《我家漂亮的尺子》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注意绘本中提到的“手指甲大小的玉米粒”,让学生思考:豆豆还会用身体的什么部位来量呢?让学生体会:原来用我们的手、胳膊、脚,量量长、宽、高,我们的身体就是灵巧的尺子!接着让学生和同桌一起用一拃测量课桌的长,这时他们会发现同一张课桌两人量的结果却不一样,但用自己的一拃去量课桌的长和讲台桌的宽却能比较出长短,学生在玩绘本的过程中找到了不同的解决方式。有个学生在日记中这样写道:今天下课,我用脚步量了教室的长,共15步,下午回家,我又用脚步量我家房子的长,共28步,我家房子比教室长,我发现原来在我生活的地方,也有许多关于数学的秘密呀!
在寻找绘本中蕴含的数学信息的过程中,学生观察绘本内容、讨论绘本情境,再运用图文的线索解题,在玩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加深对长度单位和测量的理解。
三、绘本助于思维——数学“精彩创生”
运用数学绘本辅助教学后,学生善于用数学的眼光捕捉生活中的数学信息,会阅读数学绘本。传统的数学作业形式单一,无非就是学生做习题,教师批改讲解,缺乏思维含量,教师可以利用绘本这种新颖的事物来设计有思维含量的数学作业,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1.绘本续写,拓展思维
数学绘本往往会在某些地方留给人想象的空间,我们可以抓住绘本中的这些资源,让孩子根据所学的内容,对于绘本进行合理的续写。也就是说,当学生对数学绘本与自己的生活经验产生共鸣之时,便是续写之机。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将绘本与对应的知识点结合,引导学生去联系,去发现,进而着手续写。那么,孩子在续写的过程中,对于自己所学的知识,又有了新一次的认识,有利于知识的回顾与巩固,重新构建与创新。【案例4】例如,配合“认识时间”的单元,将《灰姑娘》的故事加以改编,“12点的钟声一响,美丽的公主一切都得恢复原状”;配合“乘法的初步认识”的单元,将《愚公移山》的故事进行续写,“愚公的儿子、儿子的儿子、儿子的孙子们齐心协力把两座挡路的高山移走”;配合“分数”的单元,续写《贪小便宜》的故事:“因为不懂分数,他硬要强选十二分之一的土地,以为选到最大块的土地,没想到选的竟然是最小的一块地”;配合“1000以内的数”的单元,续写《幸福村的小强》的故事,“花朵1O枝成一捆,l0捆装一箱,懒惰的小强偷工减料,却被买家发现,坏了名声”……
2.绘本创作,灵动思维
绘画是孩子的天性,他们总是以自己方式把自己的想法画出来,我们要利用学生的特性,让学生把自己所学的知识用绘本的形式画一画。首先在教学中选择优秀的绘本让学生欣赏,无形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激发创作兴趣;再让学生尝试用黑白线条、彩色铅笔来表现绘本。不求画面有多么的精美,也不强求故事多么的吸引人,可以让学生把学习中“悟”到的数学思想方法用生动有趣的绘本形式创作出来,这对于具有一定数学感悟和认知的中高年段学生来说,是作为一次知识的复习,也作为一次知识的运用。学生视角下《图形赛跑》体现了他们对转化思想的感悟。
3.绘本日记,描绘思维
绘本日记是以图画为辅助,日记为主体,描绘和纪录学生发现的生活中的数学。教师可以一周内布置一篇绘本日记,让学生把在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用绘本当日记一点一点记下来,让学生发现其实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首次布置作业时教师可以先示范一篇数学日记的写法,指导学生明白关键是有一双发现数学的眼睛,然后以图文日记的形式把过程描述出来。每周对学生的绘本日记进行全班评比,朗读,展示,让学生在快乐中尽情地亲近数学,展示数学,畅玩数学,描绘数学。
数学绘本将生活中方方面面的最初浅的、最好玩的、最实用的数学知识,都蕴藏在美妙的故事中,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优美的画面和简洁的文字,将抽象的数理知识蕴涵在其中,让孩子们轻松地获得知识。它就像一盏盏让人幸福、让人的心灵变得柔软、让人的思维变得灵动,让数学与生活有效联结的灯。绘本在数学活动中运用,不仅能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绘本的魅力,为教师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搭建了一个展示的舞台,也为孩子们开心、快乐地学习创造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
第三篇:巧用史料教学活化历史课堂培养学科能力
巧用史料教学活化历史课堂培养学科能力
从2008年高考文综试题历史部分的命题看,全国Ⅰ卷中,其中12道历史选择(客观)题和2道主观题几乎全涉及到历史史料的考查,如全国Ⅰ卷17题.美国《时代》周刊评论说,1943年1月相关外交文件的签署“开辟了中国与西方列强之间关系的新纪元”、第18题“新中国的诞生”,均考查学生解释历史事实的能力;全国Ⅰ卷第37题“科举制”,第39题“清朝和蒙古、新疆地区的关系”;全国Ⅱ卷第19题“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兴亡”,考查学生从历史资料中获取信息以及解释、分析信息的能力;全国Ⅱ卷第37题“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英国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扩展和影响”,第39题“苏德战争爆发和日军偷袭珍珠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等,主要考查学生从历史资料中获取、解释、分析信息的能力,恰当地运用原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的能力,以及解释历史事实的能力和客观地评价事实的能力。阅读历史材料,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既是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又是高考命题方向和选拔人才的需要。所以,在中学历史课堂中,要重视史料运用,巧用史料教学,以达到活化历史教学和培养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的目的。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做到巧用史料,才能达到活化历史教学和培养学科思维能力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思考,谈几点初浅的看法。
一、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史料巧设问题
现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穿插、展示了丰富多彩的史料,如人教版必修(1-3)和选修(1-6)高中历史教材中,每册选用的图文资料约有几百条幅之多,其中包括文字史料、文物图片、历史地图、表格图示等。这些资料与教材内容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或是历史知识的形象化,或与历史知识互为表里、互相补充,或是对历史知识的诠释和展拓,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教学时如果置之不理或只是简单地要学生看一看、读一读,就会使史料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充分利用这些史料,尽量挖掘其内涵,精心、巧妙地设计教学问题,增加思维含量,启发、诱导学生去阅读、理解、分析、综合,把平铺直叙的结论教学变成跌宕起伏、疑难重重的探求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如高一历史(必修1)第二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节中,在分析秦朝中央官僚机构有何特点时,学思之窗中有则小故事就可以利用。教学中,可利用这条材料设计思考题:(1)秦始皇对丞相车骑的多少如此在意的原因是什么?(2)这则小故事反映了什么问题?(3)从这则故事中可以看出秦朝中央官僚机构有何特点?通过阅读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分析,学生自然得出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特点: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职责、权利、地位相互配合彼此牵制;臣议君决减少失误;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等。
二、巧妙补充教材外的史料激趣探疑
由于篇幅所限,教材所提供的史料毕竟有限,并不能完全满足教学的需要,这就需要恰当补充史料,更好地为教学服务。课堂上补充的史料一般有如下几种:
1.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的史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证明:浓厚的兴趣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记忆力明显提高,思维更加敏捷。历史具有过去性,提供相关的图片、音像等资料,可以化无形的历史为真实的存在。所以,在介绍历史人物的时候,可适当补充历史的人物的画像、照片或手迹、名言、代表作品;介绍历史文物、古迹时,最好展示真实的文物、遗迹图片;在介绍历史事件时,可播放相关的录像资料。这样可以穿越时空的约束,再现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扑朔迷离的历史事件、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璀璨夺目的历史文化,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刺激,给学生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地处于活跃状态,提高课堂效率。
讲历史必修1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五四风雷”一目时,教师首先准备一张邮票并在屏幕上显示出来,说明这是1989年发行的纪念五四运动70周年的邮票,请同学们观察这张纪念邮票的设计有何特点。学生立即集中了注意力,好奇地回答:“卷了一个角。”师问:“这有何含义?”学生恍然大悟:“五四运动掀开了中国历史新的一页,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教师因势利导:“五四运动为什么会发生?过程如何?为什么说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标志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请同学们积极思考,下课后,我将把这枚邮票送给发言最积极、最有见解的同学做奖品。”如此引入新课,新颖别致,先声夺人,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用于突破教学重点难点问题的史料
不言而喻,重点难点是教学中的重头戏。如何去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有多种多样的方法,其中,善用史料教学就是有效方法之一。
如在讲述历史(必修1)第13课《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时引入:材料1一九二五年毛泽东同志在他著名的《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一文中明确指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革命党是群众的向导,在革命中未有革命党领错了路而革命不失败的。我们的革命要有不领错路和一定成功的把握,不可不注意团结我们的真正的朋友,以攻击我们的真正的敌人。材料2可出示高中语文课本鲁迅的小说《药》中部分表现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的情节。让学生仔细阅读和分析这些材料,上述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重点难点也就自然就突破了。同样的道理,在讲授“春秋战国百家学派的思想主张”、“两税法等赋税制度的改革”、“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启蒙思想家的主张”等理论性较强的内容时,适当补充原始史料,对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有事半功倍之效。
3.提供史学研究新成果、新观点的史料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考古的新发现,史学研究不断出现新成果、新观点。中学历史教材毕竟不能年年更新,同历史研究的进展不可能完全同步,于是,出现了教材相对滞后的状况。有的史学新成果虽然出现于教材,也只有蜻蜓点水式的结论,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面对这些情形,最好的做法是在课堂上适当引用史学新成果、新观点进行补救。比如在讲述戊戌变法的性质时,可向学生介绍两种观点:戊戌变法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戊戌变法是一次失败了的、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前者是教材中的传统提法,后者是史学界的新观点,其实这两种观点均有道理。这样,可以创设新的历史情境,提供新的视角,丰富学生的认识,拓展思维的空间,深化教学内容,引导质疑创新。
4.拉近历史与现实距离的时政热点和乡土史料
时政热点问题,鲜活度高,现实感强,能缩短历史的时空距离,使学生体会到历史学科的实用价值。乡土历史因发生在自己的家乡,在自己生活的地方,让学生有一种格外的亲切感。这两类史料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对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比如讲述鸦片战争时提及我们湘西凤凰籍总兵级人物郑国鸿,是鸦片战争中被英国攻占的第一块领土劫后余生的守土军官,是鸦片战争全过程中规模最大、战斗最为激烈的定海保卫战的捐躯者,是被整个中华民族公认的反抗西方列强侵略的近代第一批民族英雄。郑国鸿在鸦片战争和整个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这种突出地位,使得他的影响已经突破了湘西凤凰这一狭小的地域,成为在全国范围里极有知名度的人物。以至于人们一提及鸦片战争就会联想到郑国鸿,一提起郑国鸿就要想到湘西凤凰。因此,凤凰这座美丽小城与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次反侵略战争在某种程度上结下了不解之缘。课堂上适当引用,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社会,开阔视野,有利于培养他们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爱祖国爱家乡的高尚情怀。
三、合理布置史料作业研习提升
教材上、课堂上、练习本上提供的史料往往都是专家、学者、教师事先准备好的,学生只是被动拿来运用;而且每位学生面前呈现的史料都没有区别,体现不出个体差异,满足不了个性需求。只有让学生自己去查找、收集、整理、阅读、理解、综合、运用史料,才能够真正提升学生在历史学习上的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此,布置灵活机动的史料研习作业,显得很有必要,如:
(1)选择《资治通鉴》中你最喜欢的一篇阅读,写出阅读体会。
(2)阅读《三国志》中《魏书-武帝纪》及裴松之注中有关曹操的材料,结合小说及电视剧《三国演义》,分析讨论小说、野史中的人物形象与正史记载的人物有什么区别,并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
(3)洋务运动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或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或拿破仑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请引用史料作答。
诸如此类的作业,教材中是没有现成答案的,要求学生要像史学家一样“探究”历史,进行自主学习,自己选读史书,对史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处理,主动去获取信息、发掘信息、归纳信息。长此以往,必然养成自觉、主动研习史料的习惯,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四、严格遵守史料教学的原则操作运行
巧用史料教学,能有效活化历史课堂。如何使史料教学达到最佳的效果,是一门上课的艺术,最好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1)客观性原则。正如梁启超在《历史研究法》中说“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可言”。史料是从某一角度对历史的再现,是历史客观性的依据和实证。课堂教学使用的史料必须真实客观可靠,这是体现历史学科科学性的坚实基础。所以,选择史料最好是可信度强的原始材料、第一手资料,一般情况下还应该注明出处。把野史趣闻当正史材料运用是史料教学的大忌。
(2)趣味性原则。由于历史知识本身具有既往性的特点,加上中学生年龄特征的限制,难免会使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枯燥乏味之感。因此,课堂教学中补充一些趣味性强的史料,往往可以受到很好的效果。
(3)关联性原则。课堂中史料的运用,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史料的运用一旦与教学内容脱节,与教学目的无关,在学生的历史理解或历史解释的活动里不起作用,不能引发任何探究活动,就变成了一种机械式的演练,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和意义。切忌堆砌史料,生搬硬套,哗众取宠。
(4)适度性原则。运用补充史料的量要适度。在历史教学中,教学任务本身比较繁重,如果一味地补充史料而忽视了课本知识的分析讲解,会增加学生负担,结果只能是喧宾夺主,本末倒置,甚至是适得其反。
(5)渐进性原则。史料的解析,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较好的古现代汉语功底,较广的知识面。因此,史料的选用必须符合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运用史料教学要循序渐进,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年级学生运用的史料应该有不同的要求。高一高二年级学生应多用一些直观的、简易的史料;高三年级学生可以用一些理论性较强和稍难的史料。
总之,万丈高楼平地起,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非朝夕之功,在平常的历史教学中,巧用史料作为探究历史问题的证据,用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形式。只要我们注意方法、掌握原则,不断实践,勇于探索,一定能达到活化历史课堂,培养学科思维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的目的。
第四篇:巧用信息技术提高品德课堂实效性
巧用信息技术 提高品德课堂实效性
广州市番禺区石岗小学 冼秋红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已经陆续在教育教学领域上铺开,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它可以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现真正高效教学。因此,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赢得了广大教师的青睐与使用。特别是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由于教材本身具有时空性,教材内容的广泛性,这就为传统的教学框架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将信息技术运用与品德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不仅可以克服教学的困难,而且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突显《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的特点,从而提高品德教学的实效性。
那么,如何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品德学科中,发挥其优势,改变品德课上始终演泽着语言说教的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呢?本文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巧用信息技术 提高品德课堂实效性进行初步阐述。【关键词】信息技术 品德教学 整合
【作者姓名】冼秋红
【作者单位】广州市番禺区石岗小学 【联系电话】 84622314/***
巧用信息技术 提高品德课堂实效性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它强调“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或与儿童合作选择内容,或利用儿童自己的选择来组织活动;教学活动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形式服从内容,可根据具体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类型。”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教育技术现代化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品德课堂的教学也应该注入新鲜元素,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由此可见,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是当今教学的必然趋势,它具有强大的信息的综合处理能力,将信息技术引入小学品德教学中,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设计出适宜的、具有实效价值的教学情境,实现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最佳融合,可以很大程度上革新教育观念、模式以及方法,也能在最有限的时间加大课堂信息容量和教学密度,实现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从而取得了高效的教学效果。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品德与生活》课程追求的是从学生的生活出发,贴近生活,回归生活,以经验为起点,进行生活教育的同时浸透品德教育。但是,由于在品德学科中有许多抽象的概念、现象和规律,它们超出了学生生活的感知范围,单靠一张嘴,一本书局限了教师所讲,教学手段比较单调,枯燥无味的课堂,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夸美钮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创设良好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与学有效性必要条件。在大量的心理实验证实:人类获取信息的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二者加起来达94%。这说明运用多感官的刺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的学习变的轻松愉快,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状态。
运用信息技术进入品德课堂,是最便捷的方式,它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集于一体。教师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情景,通过画面的变换,声音效果的叠加,动画效果的处理呈现给学生,配上教师简练的讲解,就能使得枯燥的文字、图片变成了声形色兼具的课堂,活跃了课堂气氛,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实现高效的品德课堂。
例如:在执教二年级《我和动物交朋友》时,创设一种愉悦的教学情景,让学生猜关于动物的谜语和动物的图片,让学生置身于动物的世界,以视觉的碰撞,然后,教师在出示一段班中同学与动物亲密接触的视频,同学们看见一个一个熟悉的镜头,在图片与视频、声音与色彩的撞击下,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这一刻就开始激发,学生能清晰地感受到小动物的我们的好伙伴,引发学生对动物的喜爱情绪。正因为教师巧妙地创设这些真实的生活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在爱护保护动物教育中形成了“润物无声”的效果。又如:在教学二年级《保护我们的身体》时,在课的开始就导入一组视频,视频里一个名字叫“巧虎”的小动物,带着稚嫩可爱的语气,向同学们介绍:“今天我要和同学一起学习保护我们身体,保护我们私隐部位的知识……”学生一听,可爱的巧虎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卡通偶像朋友,所以学生听得非常认真,随后老师问:“同学们今天要学习什么?什么事隐私部位呢?”大家畅所欲言,课堂上高潮迭起,本来枯燥的教学情景就因信息技术手段巧妙运用,一下子变得活跃起来。在信息技术的运用下,声像并用,动静结合,给学生多种感官的刺激,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二、运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内容,加大信息容量
现行的《品德与生活》是一个综合性课程,它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学内容既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在品德教材里,几幅图片和简单文字表述就是课堂教学的全部,只靠课本的内容的讲解是完全不够的,这就给教师留下难度和挑战,要使课堂真是实现高效,就必须补充大量的材料,将学校、家庭、社区、社会等资源引入教材中,对教材进行拓展,并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加以展示,以提高课堂的效率。
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恰好可以填补《品德与生活》课程中的空白:首先在品德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能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突破书本知识的限制,以不断优化教学。其次,运用信息技术教学将多姿多彩的大自然、形形式式的科学知识等内容引入课堂,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大课堂容量,使课堂空间无限扩大,让学生成为海量资讯的受益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最后,运用信息技术能组织学生的学习材料,把生活中有趣的事,把所学知识以生活化、直观形象地展现出来,从而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激活教学内容。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懂礼仪 有礼貌》中,教材为编排了五幅生活图片和一首《礼貌歌》,倘若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单一浸透:回家要问好、出门说再见、客人来了要有礼貌等这些常规知识,不足以达到本教材养成礼貌待人、正确使用礼貌用语、懂得礼貌交往的教学目标。要实现教学目标,就需要教师通过大量的资料搜集,在教学过程中,丰富教学内容,加大信息容量,诸如:搜集更多的礼貌用语卡片,制作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礼貌行为视频,拍摄不文明行为的照片进行对照,把《礼貌歌》配上音乐等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及时穿插搜集来资料,让学生亲眼目睹,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实现,激荡了学生的心灵,让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学习,从而使学生由粗浅的认知上升到内心的体验,在不知不觉中懂得正确使用礼貌用语,有效地达成了知情统一的效果。又如:在教学二年级《变来变去的水》中,把“小水珠的旅行”制作成动画,让学生在视听效果结合下聆听小水珠在旅行过程中的经历,认识水的“三态”变化,使教学内容自然顺畅,这样不仅会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还能减轻教师讲解的负担,节省教学的时间,用更多的时间进行知识的渗透,丰富学生的知识。从这些例子我们可以发现,提高《品德与生活》教育实效性最好的途径就是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它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对品德这门学科知识的理解、记忆和应用。
因此,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把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的内容献给学生,使品德课堂不再是单一的书籍或者教材,扩大了学生的认知范围,加大了课堂密度,提高了课堂40分钟的效益。
三、运用信息技术增进师生交流,促进和谐课堂
古人曰:“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在《品德与生活》课程强调教学必须以人为本的条件下,教师除要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外,在教学中还应该做到:与学生心灵对话,尊重学生,真诚对待每一位学生,以增进师生之间的关系,促进和谐课堂,提高品德课堂的实效性。
例如:在执教一年级《我的家》中,我运用信息技术设计了以下环节:首先教师问:“想不想认识老师的家,愿意到老师家来做客吗?”接着,老师出示自己居住的小区图片,和自己的全家幅,与此同时,老师问:“想知
道老师的什么?”在一组图片的作用下,学生纷纷提出:老师,你喜欢吃什么?你的儿子爱玩什么?他的出生年月是什么等问题,正当大家兴高采烈时,老师提出跟同学进行一个游戏:“你对自己家里人知道多少?”在信息技术利用下,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击鼠标找出家长的正确答案,以此达到游戏的公平性,同时,通过视频进行角色扮演以及采访等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师生之间进行了互相的交流,课堂中我淡化了自己的角色,平等地参与到对话活动中去,身先士卒,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课堂中的对话就很容易形成。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表演、评价,学生从中感受家人对自己的爱,明白家庭的温馨离不开家人的无私付出,自己的成长更离不开家人,激发学生学会互相关爱的情感。
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使师生由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变为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双向交流教学。在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下,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教学,把抽象的理论变得可接受,易相信,从而增加了学生对教师所传授知识的可信度,树立教师教学的威信,无形之中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当学生把教师当作知心朋友时,就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使师生之间增加更广泛、更民主、更有针对性的交流,实现了开放性的教学。
四、运用信息技术开发思维能力,发展学生潜能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体会到运用信息技术在创设教学情境、教学内容等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供的思考天地,加深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为学生留有无限的扩展空间,触发思维的灵感。当学生入情入境地进入教学状态的时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展学生潜能。同时,《品德与生活》课程诣在通过教师开展学生喜欢的各种活动,让学生在积极的参与中得到充实的生活,情感的熏陶,品德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保护水,节约水》中,为了让学生感受水资源的缺乏,老师为学生准备的一组地球水分布图,让学生感受地球上水资源最多,接着,老师出示一组咸水、淡水的分布、利用和开发的图片,最后,为了突显水资源的利用率小,教师出示两张图片,一张是代表地球水资料的一桶水,一张是代表能饮用的一滴水进行鲜明对比,以及通过蓝猫对水资源的描述,此刻,面对照片学生能真切地感受到水资源的缺乏,教师相机问:“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生活中的水呢?”“怎样做才能做到节约用水?”等一系列的问题时,马上唤起了回忆,学生的思维开始碰撞出各种各样的火花,侃侃而谈,纷纷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见解。最后,教师在屏幕上出现了一个干枯的地球在转动,让学生想象那将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学生看到干枯的地球,思维瞬刻被激活了,立刻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设想了各种结果。在信息技术的利用下,这些情景化学习材料,直观形象的画面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课堂上收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在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通过收集的学习资料,详实数据、真实背景等感知认识,刺激学生产生自主探索的兴趣,同时,进行适时指导,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思考,帮助学生形成创造性的新思维,发展学生潜能的开发。真正使《品德与生活》学科成为学生健康发展和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是时代发展的要求。运用信息技术能在不受时空限制的条件下,快速灵活地获取并运用信息,通过屏幕生动鲜活的画面,声色并茂的视听等向学生展现教学内容,增强了教材的感染力,扩大了课堂的信息量,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拓展了学生的感性思维能力,减轻了学习负担,促进了学习效率的提高。同时,运用信息技术也能帮助教师在新课程改革浪潮中发挥自己才智形成个性的教学模式,优化了的教学手段,节省了教学时间,密切了师生关系。使品德课堂的教学任务出色地完成,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教育部
2.《广州市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在教学领域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实施意见》 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中小学信息技术科 3.《基于网络环境下思想品德教学模式的探讨》 胡芳梅
4.《聚焦品德 有效教学》姚顺添 西苑出版社
第五篇:17.巧用文本 活化课堂——提高劳技课堂实效
巧用文本 活化课堂
——提高劳技课堂实效
摘要
在小学日趋紧张的教学安排中,怎样使劳技也深受孩子们喜欢呢?把劳技课程内容分为:制作类课程和观察实验类课程。让孩子们在课堂中去探究、去假想、去调查、去思考、去提问、去合作、去动手、去操作,来学会学习。
关键词 小学劳技 制作类课程 观察实验类课程 探究学习
一、问题的提出
小学课程安排日趋紧张,语文、数学、英语三足鼎立,科学也不可忽视。在这样的情况下,劳动与技术这门课程很不受老师们的重视,教师按部就班地空讲,照样一本书、一支笔、一张口,满堂讲,而学生如听天书。如此教学导致的后果是:学生学习起来枯燥无味,缺乏对这门课程的兴趣。
我仔细地翻阅了教材、教参、资料,我发现这门课程可以分为制作类课程内容和观察实验类课程内容。比如说,制作类课程:有趣的绒线绳、小围巾、小手链、缝香袋、茶杯套、小手袋、独轮手推车模型制作……观察实验类课程:种白菜、水仙花的栽培、常春藤扦插育苗法、种丝瓜、含羞草的盆栽、玉兰花……
要让孩子们喜欢上劳技课,其实也是很简单的,只要我们认真挑选课程内容,精心组织教学,及时评价劳动成果,最重要的让孩子们带着研究的目光去学习、讨论、操作。
二、解决方法
制作类课程——激趣为先,鼓励为主
小学生的想象力十分丰富,动手能力也较强,因此制作类课程内容在劳技课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比较多的涉及到手工艺品、模型等方面的制作。在上此类型时,学生需要制定一套完整的设计方案、在制作的过程中需要解决材料、技术等问题,都给孩子们留下了广阔的探索、研究的空间,孩子乐意、敢于探索。
学生在设计、制作活动中会碰到各种困难,老师要控制好以下环节:
1、师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大胆提出各种假设。学生的设想有时可能幼稚可笑,但这时他们在探索科学道路上跨出的重要一步,2、师要指导学生进行操作。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往往会范粗心、片面、半途而废等毛病,教师应该不断引导、不断鼓励他们。案例一
星期五下午,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
1、调查市场上常见蟹的种类,要求能将蟹的模样画下来。
2、收集与蟹壳用途有关的资料。尽管孩子们不明白老师的意图,但对这项任务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我的组织下,学生们自由组合成小组,向菜场、超市、餐馆奔去。
几天后,在劳技课上,我先汇总、记录了孩子们收集的资料结果。孩子们的任务完成得很不错,我对此表示满意:“大家想知道我为什么要布置这样的任务吗?其实螃蟹不仅可以是我们餐桌的美味佳肴,蟹壳也有很大的用处,可以制作成许多精美的小东西,你们瞧,我手中的是什么?”
“哇,是用蟹壳做的猫头啊。真有趣!”孩子们的好奇和兴趣都被我手中的玩意儿吸引住了。
我告诉孩子们:“你们也可以自己动手制作心爱的蟹壳作品,那我们讨论一下可以制作成哪些小玩意儿?”
教室里一下子热闹起来,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有的学生边说边做手势,有的学生讲得脸都发红了,还有的甚至手舞足蹈起来……
班长金雨雯首先提出用:“我们可以用大闸蟹的蟹壳制作人脸,因为大闸蟹的外壳表面很像一张人脸。”一边说着,一边还举起她收集资料时画得画。
“是吗?真的很像!”一些同学也赞同地点了点头。“用颜料和画笔在蟹壳上描绘出来就行了。”金雨雯又补充了一点。“我觉得这个建议好是好,”没等金雨雯坐下,坐在她后面的林子欣马上站起来,“不过大闸蟹太贵了,为了制作要花费很多钱。”好家伙!看样子前期工作做得很充分,连价格都调查清楚了,我在心里为她赞叹。
“那怎么办呢?”我笑着问孩子们,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家看看屏幕上的蟹壳图片,其他的蟹壳能不能代替大闸蟹制成人脸呢?”
马上,有几位学生不约而同地脱口而出:“花蟹!花蟹的花纹很像人脸!”“花蟹要比大闸蟹便宜很多!”孩子们很兴奋地说着自己的发现。
我们班的“大画家”郭婧托着下巴,眉头紧锁地说:“我觉得直接将人脸描绘上去太简单了,好像不是很好看,光秃秃的!”“这个容易啊!”一旁的劳技课代表说:“在描绘之后,在纸上画一些人的头发、胡子、耳朵、眼睛剪下来贴上去不就行了吗?”“有道理,花蟹壳红颜色比较多,做出来的人脸像喝醉酒了一样!”“大画家”郭婧露出了笑脸。
“除了大闸蟹和花蟹,哪有其他的吗?”我问 美术课代表苏晨浩说:“我很喜欢兔子,我觉得梭子蟹的壳很像兔子的脸,如果把蟹脚的一部分粘在壳上,就像是兔子的两个长耳朵了。”他的提议收到了大家的好评,梭子蟹蟹壳的两端突出,就像卡通兔子的胡子,还有其他小朋友提出了很多改进的意见。
我引导大家:“蟹壳不仅可以制作成人脸、兔子脸,还可以做什么呢?”在我的引导下,其他同学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有点认为可以制成各种小船,有的说可以制成吊床,有的说能制作成钟表、风铃等。
孩子们的讨论已经进入了高潮,他们的创造力逐渐被发挥出来。青蟹、的外壳比较坚硬,模样也普通,同学们也想出了不少妙招。喜爱花草的叶烨说:“青蟹的外壳坚硬,可以利用它们制作迷你盆景,比如,芦荟、水仙花等小植物,我想这样的盆景一定新奇、有趣!”我刚想要表扬,一片掌声已在教室不约而同地想起……
我和孩子们把蟹壳制作的打算汇总如下: 大闸蟹:脸谱(人或动物)梭子蟹:脸谱、小动物、船 花 蟹:脸谱、小动物、装饰物 田 蟹:小型挂饰
青 蟹:迷你盆景、瓜果盆 我还给了孩子们一些建议:
① 煮熟的蟹壳可以制作,利用菊花或菊花茶驱除腥味。② 制作比较脆弱的蟹壳时,注意不要太用力,以免损毁。③ 使用工具要注意安全。
④ 为了达到良好效果,多利用一些辅助材料:棉花、纸、布料…… ⑤ 起个好名字
孩子们每一次思考,每一次讨论,都撞击出了绚丽的花火;每一次有新的发现,每一次完成作品,他们欢呼,他们雀跃,我相信他们体会到了真正的快乐。
从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理论的角度看,学生开展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信息成立的过程。与以记忆、理解为目标的一般学习方法相比,这一课程既要调查,去超市、菜场,又要查资料,问亲人朋友,并详细的画图做记录,回来又把获得的信息以及感受组织交流,还要动手操作。看着他们那么投入和认真,我觉得,即使最后没有制作成功,这个过程就已经显示一种主动探究的可贵了!
观察实验类——重在参与,加强指导
在劳动技术课程内容中安排了好几次动手种植花草春天凤仙花,夏天太阳花,冬天水仙花,既掌握了一些盆栽、水养的技术,又能体验劳动的美、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那么孩子们怎么样在这类课程内容中体会快乐呢?
学生在这探究性学习过程中,也是情感活动的过程。通过自主了解花草与人的关系,人与环境的认识,学生的探究精神更加高涨,在活动中获得清感体验,并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逐渐形成积极的性格。
在进行实验类课程时,由于会遇到种种原因,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 ① 实验设计本身存在的问题。
② 实验观察日记、观察表的记录不完善。③ 缺少实验的必备器材。
④ 对于耗时长的实验缺乏耐心。
在学生研究过程中,教师应针对这些问题适时的指导拨。案例二
1、课前准备:教师布置学生通过网络收集水仙花的相关资料,学生在父母的陪同下到花鸟市场购买水仙花球茎和水盆。
教师准备几盆教学用的水仙花,制作相关课件,并准备美工刀等工具。
2、新课引入:教师展示水仙花栽培的课件,学生相互交流搜集到的有关水仙花栽培养护方法。
3、教学过程:学生探讨教科书中的操作步骤和方法,教师对水仙花球茎的修剪和切割进行操作指导、讲解。并进行操作前的安全教育。在尝试操作过程中,进行个别辅导。
在操作结束之后,教室布置水仙花球茎浸泡、水培等护养活动的要求。
4、活动建议:教学形式可以设计成单一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分校内活动和家庭活动相结合,观察日记为跟踪研究。等水仙花时,主旨一次花展,探讨经验。下面,是学生的观察日记
水仙花生长观察日记 郭婧 2008年11月23日
今天,为了观察水仙花是如何成长的,妈妈给我买了一盆水仙花。听起来一定是很美的花呀!我迫不及待得去观察了。可我一瞧,水仙花就跟大蒜一样呀,有大有小,“大蒜”上已长出了一根小草一样的东西,“大蒜”下面有许多又长又白的“白胡须”。老是告诉我们,“大蒜”就是水仙花的茎,而“白胡须”是水仙花的根。我感到很奇怪,便开始天天观察水仙花的变化。2008年12月1日
今天,我又来到了水仙花前,惊讶的发现水仙花上又长出了许多小芽,小芽被大芽夹在中间,不仔细看还看不见呢!我天天为水仙花换水,真希望它能够早日开花,一想到会开出漂亮的花,我对它照顾更细心了!
2008年12月10日
今天我又来观察水仙花,那小芽越来越高大了,越来越茂密了,我都有点看不着白色的根了。我一看,这根却没有很大变化,我忽然觉得,这又长又白的根整齐的排列在水仙花的茎下面,就像螃蟹的脚一样,我忍不住拿起一株水仙花,想看看下面到底是什么样。一看,原来水仙花的下面长着许多根,围成了一个个圆圈,外面的根最白,越里面越黄,我觉得太有趣了,下决心要继续观察下去。2008年12月23日
已经过去一个月了,我的水仙花又长高了!最大的球茎中间最大的那个芽已经长出了六片长长的叶子,而且,从叶子中间长出了一个“小扁豆”——它是青绿色,有一层薄薄的膜包着,里面好像还藏着几颗小扁豆粒儿呢,我终于看到了令人开心的一幕——水仙花长出了花骨朵儿!这不就说明了水仙花要开花了吗!我相信,离开花一定不远了,我一定要继续努力观察下去。可当我仔细观察花骨朵儿时,发现花骨朵儿只是叶子的前面胀了起来,不会不是花骨朵儿吧?真希望担心是多余的。2008年12月30日
担心果真是多余的,我的水仙花终于开花了!那花是白色的,散发着扑鼻的香味,我已经被香味陶醉了!可有几片叶子的尖端却已经有点发黄了。原来,水仙花一开,养分都给花了,其他部分的养分当然没了,我感到有些伤心。2008年1月10日
水仙花已经枯萎了,花已不再那么美。但这次养水仙花,让我对水仙花的一生有了很大的了解,真是十分有用处。我感到,养一株水仙花是多么快乐的事!
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亲手种植、栽培,是从来没有经历过的。在劳技课中,我仅仅作为一个组织者和引导着,在时间安排上,更多的是让学生自主的、探索性的去学习,反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
以探索的眼光,快乐地上劳技,不仅给孩子们带来新的变化,也给我们教育者以启示,未来社会的人才,不仅要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更要团队合作、善于探讨、勤于动手操作的人。同时,我们也深刻地体会到劳技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能力,它关注学生在活动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习经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为此,我们要不断充电,自觉提高自身修养,拓展知识,完善个性,和孩子们携手努力,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劳动与技术教学参考 》 浙江省教研室
小学教学研究 2008 7《合理引导: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关键》
小学教学研究2008 12 《课程资源开发中的专题学习与实践》
《示范课程精选与小课题研究》 山西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