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影响自主学习的因素
影响自主学习的因素及克服影响因素的办法
通过自主学习网络培训学习,本人认识到:“自主学习”是学生的一种学习能力,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内在的,能够自觉、主动地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利用学习资源、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和能力。它是与他主学习相对立的一种新型现代学习形式。了解到影响自主学习的因素包括:
1、内部因素
1)要能学,有一定的心理发展水平,这是自主学习的基础。2)要想学,有内在的学习动机,这是自主学习的前提。3)要会学,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这是自主学习的保障。4)要坚持学,有一定的意志控制力,这是自主学习的条件。
2、外部因素
主要有:教师及其他成人的教育引导、文化因素、家庭因素、学习资源的可利用性、同伴榜样与支持、课堂管理和物质情境的管理等。
回顾我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受到的一些影响因素如下:
1、自我需求
学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花费时间、精力,若还要取得优异的成绩,那所付出的辛苦会更多。但是如果这种学习能够满足自己某些方面的需要,自己就会自觉地学习,那么再辛苦也不觉苦。这种需求是:为了取得好成绩或为了达到一定目标,这就是内在的学习动机。
2、知识的难易程度
学习的知识过于简单或者是过于难,都不利于自主学习。知识太简单,学习者不需要付出努力就能够掌握,长此以往会降低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不利于自主学习;知识太复杂,无论学习者如何努力都不能完全接受、理解,久而久之会打消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也不利于自主学习。学习的知识应该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由简入繁,“有挑战性,而又可以完成”;有障碍,但学习者通过努力也能掌握,这样就会一步步激发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欲望,同时还能提高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能力。
3、反馈信息的刺激
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会受到来自于同伴、老师、家庭的点评,如果经常接收到的是否定的、消极的信息,就会让学习者产生自卑的心理,容易自暴自弃,不易于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进行;如果常常收到的是肯定的、鼓励的信息,就会让学习者对自己产生信心,促进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
4、外在环境的影响
自主学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掌握的一种学习方式,需要学习者经历一段长时间的训练,同时还要求学习者有很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在刚刚开始自主学习阶段,外在环境对于学习者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比如:外界环境吵杂还是安静,周围同伴在做榜样示范还是正好相反等,都对学习者能否进行自主学习产生巨大的影响。
自主学习的过程应该是感到有无限乐趣,就是要把学习中的“苦”化为“乐”,让自己习惯于“吃苦”。但是在我的学习过程中,经常会产生偷懒的思想,并不能时刻做到自主学习,不过,我也在时刻与这种偷懒思想作斗争。我认为要想克服一切的不利因素,做到真正自主学习,学习者首先要明确:要“活到老、学到老”,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让自己更有价值,让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其次要有良好的心态,勇于接收、面对批评的声音,明白“良药苦口”,唯有自己不断努力、加倍努力,才能让自己走向成功,得到他人的肯定;再次,要培养自己良好的自控能力,让外界对自己的影响降到最小;最后,学习者要做到有计划、有目标,让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系统、有效地学习。
第二篇:大学生自主学习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策
大学生自主学习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策
摘 要 文章以大学生自主学习为研究主题,将大学生自主学习从主体能动性、自主性和自为性三个维度作考察。大学生自主学习现状不佳,在从能动到自为转化过程中出现障碍,而这种障碍主要原因,并根据原因提出了三点措施:加强大学生自主学习教育;营造良好的环境育人和学风氛围;坚持素质教育理念和探索式讲课方式。
关键词 自主学习现状 成因分析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8.03.087
Abstract Taking the self-directed learning of college students as the research theme,the article examines the autonomous learning of college students from three dimensions: initiative,autonomy,and self-actuality.The status quo of undergraduates' autonomous learning is poor,and obstacles arise in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ation from energy to self-improvement.The main reasons for this obstacle,and according to the reasons,put forward three measures: to strengthen self-learning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create a good atmosphere for environment education and study atmosphere.Adhere to the concept of quality education and exploratory teaching methods.Keywords self learning; status; cause analysis; countermeasures 大学生自主学习现状
2017年,课题组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向学校大学生按照学科、年级和男女比例抽样发出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60份,样本各项人口统计学分布,符合调查总体人群分布,基本确保问卷数据反映整体情况,通过SPSS软件可靠性分析和因子分析,量表信度和效度比较好。
1.1 学习主体能动性情况
学习主体能动性,主要是学生作为主体对自主学习的认识和了解,以及对自己的行为是否具有可控的天然状态。
当考察大学生对有效学习方法和自身知识本领来源的理解时,对此大学生普遍认识较一致。他们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方法比较有效的,“自主学结合加上不懂就问”占80.95%,“老师的指导督促”占15.71%,“死记硬背”占3.33%;自己的知识、本领主要来自什么,“坚持不懈的自主学习与实践”占62.86%,“课堂老师的讲授”占20.95%,“所学的课本”占16.19%。
但考察大学生任何人都通晓要制定学习计划和加强学习主动性时,却不尽如人意。他们当中,有制定自主学习计划的习惯,“已成习惯”占16.67%,“偶尔制定”占71.9%,“从来没有”占11.43%;认为自己的学习主动性,“主动完成学习任务”占22.38%,“能够完成学习任务”占54.76%,“被动完成学习任务”占22.86%;认为自己的学习正处于哪一种状态,“自律”占24.76%,“有目标,没毅力”占33.81%,“自我约束不强”占41.43%。
从上可知,大学生普遍对自主学习有较高的认识和了解,自身也具有自主学习能力,但是能具体从思想到实践作为的、能从应然到必然状态的转化率不高。
1.2 学习主体自主性情况
学习主体自主性,主要是学生作为主体对自主学习能否排除主客观环境的干扰,按照自身对自主学习的认识理解,去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
当考察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具体学习方法时,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经过一定时间的尝试,已把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占57.62%,“曾试着去实践别人介绍的学习方法,但一段时间后又放弃了”占22.38%,“没想到采取别的学习方法,一直坚持自己效率不高的办法”占20%;大学生上课的思维状态,“主动思考问题”占56.19%,“被动思考问题”占39.52%,“懒于思考问题”占4.29%。
当考察大学生自主学习中解决具体问题方法时,老师上课让你回答问题时,“积极思考应答”占52.86%,“看书或听同学的提示回答”占35.71%,“不想回答”占11.43%;你遇到难题时主要的解决方法是,“及时查阅资料或寻求老师帮助”占54.29%,“偶尔钻研一下”占45.24%,“置之不理”占0.48%。
从上可知,大学生普遍对学习的自主性不够,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掌握学习方法上还处在被动状态,甚至还存在一部分同学出现学习方法效率不高、懒于思考问题和不想回答问题,分别占19.74%、5.25%和13.16%。
1.3 学习主体自为性情况
学习主体自为性,主要是学生作为主体对自主学习做了多少努力和下了多少功夫,这个“应然的”情况到底落实得怎么样。
当考察大学生自主学习付出时,大学生每天除了上课的学习时间外花多少时间在学习上,“一小时以内”占29.05%,“一到?尚∈薄闭?40.48%,“两到三小时”占14.76%,“三小时以上”占15.71%;在自主学习时是否努力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预定任务,“坚持努力”占31.9%、“时而努力”占50.95%、“不够努力”占17.14%。
当考察大学生自主学习落实情况时,认为在掌握学习方法方面,“借鉴别人的东西并形成自己的一套方式方法”占63.33%,“除了刻苦努力,不够注意方式方法”占16.67%,“一切随便,没有什么方式方法”占20%;认为自主学习能力高低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个人自控能力”占91.43%,“时间安排能力”占76.19%,“心态”占70.95%,“个人主观能动性”占70.95%,“其他”占8.1%。
从上可知,大学生普遍对自主学习的自为性有待增强,他们普遍认为自主学习受到个人自控能力、个人主观能动、时间安排能力等因素影响。
课题组将大学生自主学习从主体能动性、自主性和自为性三个维度作考察,这三个维度虽然有前后关系。但与自主学习能动性和自主性相比,自为性状态要比上述两者好,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自为性并不一定受到能动性和自主性的基础性影响,很有可能受到其他外在因素促使自为性的提高。比如来自家长、老师的监督和学校、学院、学生学风的影响,这些外在因素的促进直接引起大学生在学习上的自为,可能这种自为并不一定来源于主体的内在动力。
我们在调查问卷中设置了主观题,并在后续调查中,我们还专门运用访谈法、观察法等进行了个案调查,为大学生自主学习影响因素和对策研究提供参考。大学生自主学习影响因素
2.1 对什么是自主学习,怎样自主学习不了解
问卷调查中,就学习主动性,“主动完成学习任务”仅占22.38%;就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经过一定时间的尝试,已把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占57.62%。这说明,不少大学生对“什么叫自主学习、为什么要自主学习、怎么样自主学习”并不了解,对自主学习在大学学习生涯和整个人生发展过程的重要作用不够重视,对自主学习的学习理念、?W习思维和学习方法不太了解,因此也就谈不上制定好学习计划、落实好学习任务,主动钻研学习。调查发现,有制定自主学习计划的“已成习惯”占16.67%,自己主动学习“主动完成学习任务”占22.38%,坚持努力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预定任务仅占31.9%。在一定程度上,现有的教育体系对自主学习的引导和教育比较缺乏,特别是在分数的指挥棒下,自主学习并不作为大学生成长素质的一项基本要求。
2.2 既缺乏强有力的自控力,也没有相互监督形式
问卷调查中,就学习的自主性,认为自己的学习正处于哪一种状态,“自律”占24.76%,而“有目标,没毅力”占33.81%,“自我约束不强”占41.43%。在后续的主观题和访谈调查中,提到的高频词“毅力”、“自律”、“自控力”、“找个伴互相督促”、“断网”、“提高玩游戏的成本”等等。从中可看出,在对外界娱乐等诱惑下,大学生没办法做到自主学习,通常是被娱乐项目所控制,比如:王者荣耀、吃鸡游戏等等。在这样的背景下,外在约束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来自家长、朋辈的约束、来自学校管理措施的约束、来自付出成本的约束。作为高校,如何在学校管理措施上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意识,提供他们自主学习的环境和氛围,尤其值得我们思考。
2.3 老师讲课质量和讲课方式不利于探索式学习和自主学习
访谈调查中,就有一部分同学指出,专业教师作为传道授业的主要力量,管理教师作为传道解惑的主要力量,在大学生自主学习上不仅没有起到帮助作用,还一定程度上产生阻碍作用,甚至有学生提出:“老师一点用都没有,完全是在误人子弟,上课完全就是浪费时间。”这跟我们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和教师水平有关。现在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教育的目的就是考试过关,教学方式就是划重点死记硬背。在这样的环境下,老师不需要学生自主学习,学生也不需要自主学习,甚至自主学习被老师和学生当作是日常教学的“累赘”,因为这会增加教学难度和课程任务。大学生自主学习对策探讨
3.1 加强大学生自主学习教育
要让大学生了解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将主体性教育,特别是自主学习当作大学生入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按照该项内容增设多个课程内容进行学习。在大一上半学期,将学生自主学习计划列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一部分,结合职业生涯课程,帮助大学生养成合理安排时间、坚持落实好计划的能力;为自主学习设立一个常态化的学生交流机制,在这个机制里面,有朋辈学生交流经验,传授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并就自主学习提供更多的实践素材和支撑,比如复习资料等等。
3.2 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学习氛围
引入家长、学长、同学为体系的学习情况、学习信息共享体系,使得每位同学的学习信息让每个他关注的人和关注他的人知晓;引入班主任、辅导员、专任教师关注学生自主学习状态的监督体系,依托团学、信委等学生组织做好社区和课堂的两个考勤;设立更加完善社区学习育人环境,在每个宿舍楼栋下设立自习室,在每个社区设立考研复习室、专业自修室等;在网络管理、用电管理方面着手,严格管控学生使用电子设备的行为,还可以根据宿舍需求进行一对一定制服务,在图书馆设备设施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如:增添图书馆座位;鼓励并支持学科竞赛、专业竞赛类活动。
3.3 坚持素质教育理念和探索式讲课方式
学生自主学习缺少不了教师的引导。将教师学生评教体系和年终考核中自主学习、素质教育、讲课方式等维度的权重放大,作为晋升和评聘职称的重要考量标准;开办教学方法专题培训班,在三年内对全校教师进行自主学习等方面的课程培训,培训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将素质教育作为学校、学院教学工作的重要考评内容细分考评指标,将素质教育有效转化为各领域评奖的具体指标(例如:就业评奖),让素质教育理念贯穿到各个部门、各个领域;减轻学校、学院及教师在科研和社会工作上的压力,强化他们在教学方面的作用,让讲好课成为第一要务,也成为评优评先及职称评聘的前提标准。
第三篇: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不良因素及其对策研究
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不良因素及对策研究
刘秀芳侯海芸 李晓艳 贾万坤
研究成果
(一)、原因分析
1、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
不良的社会风气和社会文化也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如社会上的个别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毕业生找不到理想工作,在家种地没有小学毕业的农民收入高,显得无用,或者与初中生一起加入打工的行列。打工挣的钱比我们这些被称为文化人的教师还多。让人认为文化水平高低在农村没啥区别,于是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使学生无心学习,而一心想弃学赚钱。还有近年来一些内容不健康的电影、电视、录像、图片、图书等在社会上的传播,对涉世不深而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来说会产生消极影响,使一些学生因此而无心学习或染上不良习气。中学生时代是可塑性最大的时期,很容易受到负面影响,形成错误认识。
2、家庭教育方式不对
影响学生的家庭教育因素很多,如家长的文化程度、职业类别、家长本人的观念、意志、行为、家长的教育期望、教养方式、家庭文化氛围、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关系等等。从家庭因素来看,不良的家庭文化环境往往使可塑性很强的初中生 在耳濡目染中受到到侵蚀。
有的家长忽视自身作为子女”第一任家庭教师”的 角色,在教育子女上,他们无能力又无恰当的方法教育自己的子女好好学习,认识不清楚,教育不得法,方法简单粗暴,平时放任自流,学期结束时看到学生的成绩单才意识到孩子该管了。
有的家长不具备教育正确思想,认为送孩子上学是义务教育的规定,孩子学差学好全靠学校,不明确家长的责任; 有的家长因为自己经商致富后腰缠万贯,不但不重视子女的学习,反而经常在孩子面前流露看不起老师的意识,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扭曲他们的价值观,他们给子女足够的零花钱,用于吃喝玩乐,而学习成绩却每况愈下。
有的父母起不到表率的作用,精神生活贫乏,整日无所事事,在家设麻将摊、斗地主桌,影响到子女的理想树立,使学生毫无大志,做一天和尚撞天钟; 有的学生父母关系紧张,常常打架吵嘴,在孩子的心灵上投下了难以抹去的阴影,使他们无心学习。
部分家庭生活贫困的学生存在自卑心理,学习上缺乏主动进取精神; 父母对子女的期望不当,他们起初对子女也抱有较高期望,但缺乏积极有效的教养行为,以后随着子女经常性的学业失败,他们逐渐降低了期望水平,教养行为也进一步消极,从而导致了他们对子女过高的期望与学生现实的学习水平相矛盾。家长一方面抱着不切实际的高期望,另一方面又缺乏有效的教育方法,这同样会造成学生学习困难。
3、学校方面的问题
初中阶段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后三年。由于学校教学模式是单一的班级授课制,很难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教学,存在着在以下几种弊端:一是小学升
初中实行免试就近入学,使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差异较大,兴趣各异的学生,在同一天走进同一教室,同看一本书,同进行一个教学进度,同接受一个培养目标,这种“一刀切”的教学模式的明显缺陷是让有些学生吃不饱有些学生吃不了。二是学生到八年级时,随着年龄和阅历知识的不断增长,其个性越来越强,兴趣逐渐明显。所读的书又与自己的兴趣和职业选择不相符,逐渐失去学习兴趣。三是学生到了八年级下学期,学习成绩差异更加明显,但学校的教学模式仍旧不变,中等生和后进生逐渐难以适应。这时学校的培养目标,偏重于是升学指导也越来越明显,中等生和后进生对有限的升学指导可望而不可及,他们觉得似乎受到了学校的冷遇,觉得自己在学校是个多余的人,学校又没有给予相应的引导,缺乏多彩的活动来调整学生的心态,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及心理需求。
4、教师的素质
[1]、个别教师师德修养差
在教学上往往重视学习优、中等生,而忽视后进生。对那些成绩好的学生抱
着很高的期望,而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期望很低。教师的不同期望产生了教师对不同学生在教学、教育态度上的差异,客观上造成了学生的学习机会的不均等。后进生上课发言的机会明显少,教师总希望让成绩好的学生回答问题,而对其他学生有点不理不睬,只要求他们不破坏纪律,不影响别人就行。教师对学生的消极期望更加影响了他们的自我判断、成就动机和抱负水平,使他们进一步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信心和动力。也难怪有的学生看见某些任课教师心里就不舒服。师生关系的好坏是左右学生学习兴趣举足轻重的因素。学生喜欢的教师所教的学科,一般是学生学习兴趣所在的学科;学生不喜欢的教师所教的学科,一般也是学生不感兴趣的学科。而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到学习的主动程度,进而对学习成绩产生作用。在调查交谈中,有的同学反映,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方法主要是批评指责,而对他们的学习困难往往不闻不问;这些学生较少得到正面激励,往往批评多于表扬。久而久之,学生不是变得麻木不仁,逃避退缩,便是产生抵触、对抗等逆反心理,乃至对教师的讲话内容听不进,从而使学习效果更差。不反思自己的行为而把责任全部推给学生,造成师生关系僵化。
[2]、教师的教学水平、业务素质不高
教师的教学水平、业务素质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质量的优劣。一是教师不顾
学生是否弄懂,是否真正掌握教材,只顾自己教,往往只把学生看作是被动的教育对象,而不是能动的主体。这是教师教学上的形式主义。二是教师低估学生的能力,认为学生的学必须适应教师的教,而不是教必须适应学,“抱着学生走”,把知识“嚼碎”了“喂”给学生,多次重复同样的东西,缺乏对学生作全面深入的了解,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潜能。三是不少教师教学方式的不足,只授“鱼”不授“渔”,在教学中盲目地、大量地布置作业,以为多练有益,熟能生巧;而学生为完成作业大量挤占休息、娱乐时间,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失去了学习主动性。
5、学生的自身原因
学习兴趣不浓,缺乏长远动机。这部分学生大多数学习成绩不佳,对
学习感到乏味,学习被动,对学习任务只是穷于应付,他们感到学习是
一种苦差事,甚至觉得是一种活受罪,但是迫于老师、家长的压力,不
得不每天背着书包到学校混日子,只求初中能毕业,或找个技校、职高
上。缺乏刻苦学习的长远动机。在他们看来爸妈文化低,在家务农,生
活得也不错。
信心不足,自暴自弃。这部分学生由于学习成绩差而产生自卑感,加上外界
压力,如老师的批评、家长的训斥,同学们的耻笑等,使之失去信心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一谈起学习就心烦意乱、苦闷、焦躁、头痛,一进教室就情绪低落,他们对考试抱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他们认为爸爸妈妈对学习上的问题一窍不通不能辅导只会批评,自己也只能这样。
图眼前实惠,需要层次低。由于家庭的负面影响,他们贪图眼前实惠,需要
层次低,他们错误地认为只要有钱就有一切,能捞钱就是有能耐,有了钱可以吃得好,穿得好,因此自小就一心想捞大钱。对于如何发展自己,完善自己考虑很少。
意志薄弱,克服困难毅力差。家庭条件优越,从小娇生惯养,有过强的依赖
心理,学习上不愿独立思考,依赖老师辅导,一旦失去辅导成绩便一落千丈,一遇到难题,就叫苦不迭,整天没精打采灰心丧气,意志消沉,悲观失望。
(二)、对策
研究学生的自主学习问题,归根到底是为了寻找适当的教育对策。这种教育对策,需要借助于某些教育以外的力量,但主要靠广大教育工作者来实施。因此,我们必须从教育学的角度着眼,把重点放在教育模式特别是课堂教学的研究上。
1、学校方面
加强学校文化建设,积极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如举办多种类型的文艺体育比赛,举办特长培训班,开展各种社团活动等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这种良好的氛围和环境能够对教育人、改造人和鞭策人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应有计划、有步骤、有效果地进行学生思想素质教育。如:通过政治课、班团会、演讲比赛、参观等多种手段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从思想政治工作入手。要使学生真正认识到,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竞争还会更加激烈,自己不能依靠父母一辈子,今后的路要靠自己去走。“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没有知识,没有文化,今后就很难适应社会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要教育帮助学生正确分析当前社会的“用人”形势,克服自卑心理,使学生认识到,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将更需要大批有知识有技能的人才,知识大有用武之地,一定要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通过积极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使他们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
2、教师方面
[1]、班级管理中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机会
一是突出尊重理念,重视人文关怀。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在班干部选择上实行“自荐演讲与民主选举结合制”和“常务班长与值周班长结合制”,增进了学生搞好班级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鼓励学生人人参与新一届干部竞选。营造竞争上岗和积极参与班级管理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管理能力。参与班级事务讨论。班级讨论会为每个学生参与班级管理提供机会。学生人人有权就班级生活提出讨论话题,主持讨论,可以在会上畅所欲言,为班级管理出谋划策。适当增加班、组干部编制,将班级事务一一“承包”到人,教师、班干部与其他学生平等交流,共同促进班级工作,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处于被尊重的地位。
二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所有学生素质是主体性教育的目标。由于传统教育“只抓两头,忽视中间”,只重视优生的培养、后进生的转化,使得大部分表现和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极少受到关注。看到此种不足,我们提出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方针,把班级管理事务合理分工,让学生人人自报优点、特长,自主选择管理角色。同时,班干部也打破了过去“一任几年不换”的情况。管理角色轮流互换,给每个学生提供为同学服务和锻炼多方面能力的机会。
三是加强民主管理,构建和谐集体。要使学生实现由自理到自主、自治的转化,班级管理也必须由扶到放,给学生自主管理创造条件。为此,我们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放手让学生干部和学生群体组织完成日常班级事务。强化了学生的“主人”意识。设置一日岗位职责。如值日班长、班长助理、纪律督查、卫生检查、好事登记、通知发面、夕会主持等,班主任老师在与不在,各项工作照常进。
[2]、在课堂主渠道营造和谐氛围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自主性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建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体。自主性地位不能“给予“,只能靠主体在参与教学过程中自我确立。因此,我们从建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出发,着重研究教师如何遵循学生主体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亲历包括感知、理解、探究、发现、记忆、运用等环节在内的认知全过程,将其教学行为的着眼点,放在引起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参与行为的发展上。
一是激发自主学习的动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当学生认为学习内容与达到自己的目的有关时,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这种学习中去。课堂上,除了以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宽松的教学氛围为基础外,还要以灵活多变,富有情趣的教学手段、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例如创设问题、操作、竞赛、游戏等情境,想方设法激活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激发自主学习的内驱力。教师用设置情境的方法使学生产生较强的求知兴趣,学生由感兴趣开始引起内在兴奋,教师由情境引出学习课题,明确学习目标,提供参与机会,示范或指导参与方法。学生由内在兴奋转化为外在兴奋,将参与欲望外化参与教学活动的行为。还有教师的信任和宣传的榜样作用都能大大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使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大大提高。
二是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教师精心安排自学内容,提供充分的参与时间,加以适当引导,使全体学生以高涨和情绪参与到异步、高效的自主学习中。给学生空间就是教师不占有整个课堂,而是给学生动脑筋的余地和实践的时间,为他们自我表现和相互交流提供多种机会。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心理的主阵地,我们在“放”字上做文章。时间上“放”:教师每节课讲课时间一般为15分钟,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充足的时间中放手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心理;空间上“放”:改变以教师讲述、提问为主的教学形式,放手让学生自己先尝试,利用旧知,学习新知,探索未知,把提问题的权力还给学生,在组织形式上,采用个别学习与小组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扩大单位时间内学生自主活动的空间。在教学中,我们在引导上下功夫,重视自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学生能看懂的,教师不讲;学生能做的,教师不做;学生能说的,教师不说;学生能探索的,教师不引导;学生能学会的,教师不教;学生在讨论中说错了的,教师不急于批评;学生争论的问题,教师不急于下结论。问题让学生提出过程让学生操作;时间让学生占用;方法让学生归纳;知识让学生获取;规律让学生发现。这样不仅激起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更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创造了条件。
三是教给自主学习的方法。方法是能力的核心因素,是完成学习任务的途径和手段,学生只有掌握了自主学习的方法,才能真正实现主动获取知识,才能当好真正的主体。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重视学法指导,使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授之以渔”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开放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培养学生自主性。在学生课堂座位的编排上,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便于学生小组学习。另外,学生的学习空间可以延伸到课外,布置课外一个学习主题。尊重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学生都有其独立的思维方式,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探索思路,并引导他们比较鉴别最佳思维方式。
四是成就自主学习的体验
改进课堂教学结构,鼓励学生质疑,激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而不是由老师牵着走。教师力求精讲精练,使学生能有时间、有精力去“自主选择、主动参与”,学习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用不同层次的标准衡量不同层次的学生,不搞统一要求,体现差异性,注重激励性。如在作业价中,有基础题,有拔高题,分层要求,分层练习,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对各层次的学生起到了定位、导向、激励作用,并为学生的进步设立了台阶。又如根据不同学生的水平,制定不同的目标和任务,让学生进行尝试,使他们的自我提高内驱力、认知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共同发挥作用,调动其学习自主性。对于学生的每一个进步要及时表扬,让学生经常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不断激励学生进步。
五是构建利于自主学习的师生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上课是儿童和教师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相互关系决定的”。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就像一根彩带,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使学生的学习动机由单纯的认知需要上升到情感需要,由对教师的信赖转化为对学习的自主。在教师民主的领导下,学生较喜欢学习,自主性强。在课堂上,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倾听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允许学生在思想、情感、行为上具有独立性和自主性,允许他们有独立的活动时空,建立了以人为本的良好师生关系。爱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得到老师的关爱,是每个学生最基本的心理要求,老师要用真挚的爱对待学生。老师以平等、信任、尊重的心态,同他们谈心,在思想和情感上交流,让孩子体会到温暖、信任、愉快、有信心,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当然,对他们仅仅有“爱”是不够的,还应严格的要求他们,没有严,也就没有教育。对他们做到有理、有方、有度。有“理”就是要在晓之以理的基础上要求严,使他们明白严要求的目的是让他们进步,成长得更好;有“方”要讲究教育方法,要有针对性。因为他们在性格、习惯、经历、环境、气质上有所不同,差异大,所以要讲究教育方式,、技巧和艺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发现闪光点,选好切入点,形成最佳的教育方法;有“度”,做到对他们的要求不能过高,也不能偏低,要适合他们努力的程度。特别要有耐心,不怕反复,多些理解,多些信任,多些宽容,多些亲近。
3、认真做家庭工作
通过开家长会,家访等途径对家长进行教育,使家长认识到家庭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阵地,在家庭中,家长要掌握一些教育方法,端正自己的教育态度,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给孩子起表率作用,要尽量营造 一种积极进取的家庭氛围,使孩子在平等、民主、关爱、和睦的环境下,保持 身心健康,专心致志地投入学习中去。对待学习差的孩子,要切忌急躁,要看 到孩子的优点,鼓励孩子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第四篇:浅谈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
浅谈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来自国内外经济的竞争,英语教与学在各个领域愈发的普遍而重要。英语在中学,高中和大学是必修科目,所以教师必须尝试所有方法去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动机,因为学习动机对英语学习的就像水对鱼一样重要。
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我们需要经历很多困难,克服很多障碍,所以我们必须要具备成功的要素—动机。
动机是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并促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动机能让我们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个人认为,动机也是学习的最好促进者,尽管它是微妙的,我们无法触碰,观察抑或是闻嗅到。
对于学生而言,如果他们对学习感兴趣了,他们就不会视学习为一种负担,他们将会积极地全身心地沉入进学习的海洋中。因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学好英语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任何事物的发展或消退都是有因可循的,对于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而言也同样如此。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个人因素
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个人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无明确学习目标
②无坚定地学习意志和自控能力 ③过多的学习失败经历 ④缺乏学习兴趣 如果学习没有目标,就像航行没有了方向一样迷茫。现在的学生在学习中没有目标没有动力,他们甚至不知道学什么,如何学。而终究导致他们抱怨学习中的失败,沉溺于浑浑噩噩的学习生活中。2.家庭因素
在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因素中,家庭因素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在缺乏学习兴趣的学生中,大多数是来自贫困或者是单亲家庭。家长们必须认识到中小学学习阶段对奠定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家长应该尽可能多的像老师一样和孩子沟通交流,只有这样,家长才能帮助孩子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在和谐氛围中成长的孩子更有自信,更容易有学习动机,因为在他们的爱和归属感满足后,他们才会积极寻求自我实现。3.学校因素
学校教育在学生的成长中起着主导性作用,因为学生的大部分教育都来自学校。然而,学校也有本身的缺点和限制。
首先,学校的学习氛围不够浓烈。我们无可否认,积极的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为学习氛围本身就是一种学习因素。
其次,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因此,教师跟人的品质,工作方式,教学方法都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动机。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而现在很多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的教学设备不齐全,教学材料过时,这些都让学生对学习感到乏味。由于经济和文化的差异,有些地区甚至无法给学生提供有利的教学条件。
即使学校因素在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贫困地区的学校,教师要和学生共同努力,发扬中国人修筑长城克服一切困难的精神,排除困难努力学习。4.社会因素
不同的社会环境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模式。如果把学习比作海洋,那么社会环境就是诺亚方舟。这就意味着,学生作为社会中重要的成员,社会环境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不可替代的。
总之,以上四方面的因素在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与家庭,社会,学校应该通力合作,团结一致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而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知识和快乐。
第五篇:影响学习的不良因素
影响学习的不良因素
一:忽视 二:轻视
三:偏爱
忽视与轻视,都反映了教师对教育对象的关注不够,了解不够.它当然会影响教育计划的有效性,会影响教育者的正确决策,从而对整体的教育活动产生负面影响.偏爱之所以会成为一些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源于过度保护为他们创设了不正常的发展环境.表扬与批评都要恰当
不准确不恰当的批评或表扬有三大害处.首先,它影响学习者对教师的信任.其次,不准确的批评、表扬,会影响学习者与学校和社会的关系.最后,教师做出的不准确的批评或表扬,不利于师生正确认识当事人的真正缺点或优点,因而不利于他们发现问题,修正错误,也不利于他们发扬长处,持续进步.总之,不准确/不恰当的批评或表扬,是使师生关系疏远/紧张,使教育措施无效甚至起反作用的重要因素,也是学习者学习困难的重要影响因素 良好的个性是有效学习的内在要素
一个人的性格形成固然受先天因素遗传、身体状况的影响,但最重要的还是依靠后天的培养和锻炼。后天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自己有意识地加强修身养性,另一个是受环境与教育的熏陶。只有把这两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培养良好的个性。做事莽撞、急躁、轻率是不少中学生的性格特点之一。这种性格的学生在待人接物、处理问题时要学会从多角度去思考,如果只看到一点成功的可能就冒失地干起来,会招致失败;同时还要加强自制力的训练,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学会抑制冲动,培养行为的谨慎性,在采取行动前,多与家长、老师及信得过的人商量,要懂得“三思而后行”。有一部分中学生由于从小备受溺爱,因而缺乏独立性,遇事犹豫不决;或从小在家长严格管教下,形成循规蹈矩、缺乏主见的性格缺陷。这部分中学生要摆脱依赖心理,在处事中提高自我决策能力,摆脱遇事问别人的易受暗示的境况,不断树立自强、自立的信心与勇气,做到遇事冷静、敢于行动、不怕失败。
开朗的性格不仅可以使自己保持心情的愉快,而且可以感染你周围的人们,使他们也觉得人生充满了和谐和光明。——罗兰
学校教育环境对学习的影响
学校教育环境对学生的学习起着重大的作用。其中班主任在学校教育中起着一个纽带和桥梁的作用,班主任工作水平的高低,班主任管理水平的高低,班主任心理教育水平的高低都制约着学生德智体的发展,制约着学生的学习成绩。
在班级中学习,需要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通过同学间的合作,可以取长补短,同时,可以发挥各自的特点,完成一个人无法完成的事。我们要看到班集体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大家要向高目标看齐,在竞争中不断地提高。
竞争能激发人的自尊心,竞争能调动人的潜能,竞争能使人的注意力集中,精力充沛,竞争有让学生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想象的作用。
因此,要提高自己的素质,第一要善于合作;第二务必积极地参与竞争。
正像瘟疫一样,智慧的外表和愚鲁的神情都会互相传染的,所以人们必须留心他们的伙伴。——莎士比亚 克服过分紧张和焦虑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包含有:健全的个性、能与人融洽相处、生活上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以及学习上发挥高效率。要克服过分紧张和焦虑,调整好心理状态,做到下面几方面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不要把目标定得过高。对于不切实际的期望要有客观的分析。善于认识自我,对自己的状态及能力心中要数。
第二,要放弃消极暗示。考试前的一段时间,学生们常常消极地谈论自己的准备情况和在考试过程中的不良心态,这些只会使考生产生焦虑和气馁。
第三,保持积极的情绪体验。可以经常性地暗示自己:“我今天的心情很好,一定能记住大量的知识,一定能解答许多难题。” 心欲安静,虑欲深远。心安静则神明荣,虑深远则计谋成。——《鬼谷子〃本经阴符》 富有个性的名人学习方法
由于名人的先天素质和后天环境影响不同,每个人的学习方法也表现出了不同于他人的个性特征:
秦牧的牛嚼鲸吞法:秦牧认为阅读要做到泛读与精读相结合,泛读好比鲸吞食一样,如果每天不吞食几万字的话,知识很难丰富起来,而精读好比牛嚼一样,特别对重要的知识要反复钻研,细细品味。
培根的酿蜜学习法:他说我们不可像蚂蚁,单只收集;也不可像蜘蛛,只从自己肚子中抽丝;而应像蜜蜂,既采集,又整理。这种学习方法以特别强调对知识的分析、思考,勤加工,只有这样才能像蜜蜂一样把“花粉”变成“蜂蜜”。
华罗庚的薄厚互返法:他认为读书做学问要经过“从薄到厚”,再到“从厚到薄”的学习过程。“从薄到厚”指的是在学习书本知识,要经过斟字酌句,不懂的环节加上注解,书也变得更厚了。而“从厚到薄”指的就是把学到的知识咀嚼消化,组织整理,反复推敲,把握来龙去脉,做到融会贯通,这时就会发现书似乎变薄了。
真正的自知,不仅要知道自己的限度和弱点,也要知道自己的可能性和力量。——李霁野 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是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人的学习是一种积极的主动过程,当中学生把被动、消极的“要我学”变成热情、主动的“我要学”时,这种转变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增强学习兴趣,走向成功的过程。兴趣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情感,它是发展人的智力的重要心理条件,也影响一个人的学习效率。只有当一个中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热爱的情感时,学习积极性才有可能进入最高阶段,才能达到最佳学习状态。
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歌德 “苦”与“辣”都可变成学习的动力
苦,是一种像胆汁或黄连的味道,与甘相对应,是人所反感的味道之一,但绝大多数的良药都是苦的,有病时非吃不可,所谓良药利于病。缺衣少食是一种艰苦的生活,但能磨练人的意志,常言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就是这个意思。一个人要成就功名非苦不行,古人讲“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吃苦不是目的,而是手段,读书人应甘愿坐冷板凳,这是学习上的苦。在学校生活没有像在家里那样安逸、自由,这也是一种苦,可哪一个望子成龙的父母愿意把孩子留在家里享福而放弃上学的机会?可见,人要有所发展必须有吃苦的精神。更何况知识是无限的,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要吸取知识,非苦不行。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有一句名言:“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说的是辛苦与成就是成正比的。
辣,是一种刺激性的滋味,我们在吃姜、蒜、辣椒时有所体会。刺激有刺激的好处,能够开胃,能够提神,可以说它是激发人的有效动力。学习中的“辣”指的是学习过程中的挫折与失败,它对你是一种“辣”的刺激,如果不甘心失败就得重新再来,把失败变成学习的动力。可见,学习中有酸、甜、苦、辣,都可成为学习的动力。何处跌跤何时起,起来重整跌时衣。——董必武 常用的记忆方法
概括法——就是对学习材料进行简化,抓住关键进行识记。概括的关键在于筛选,这种方法的最大优点能大大减轻记忆的负担,提高记忆效果。特别在学习语文时常用。
提纲法——就是通过对学习材料的分析和总结,将其归纳成提纲的形式进行记忆的方法。提纲法具有直观性、概括性、条理性三个特点。学习政治时常用。
图表法——图表的作用在于提纲挈领地表列事物,以便一目了然。具体有系统图表、一览图表、比较图表、网络图表。
比喻法——就是运用修辞中的比喻方法对学习材料进行处理,使其形象化、具体化,从而提高记忆效率。
联想法——识记无意义材料的关键是将本来没有意义的材料意义化。所谓意义化是指把无意义材料同有意义的材料联系起来。具体地说,意义的策略包括大胆想像、借助谐音、编制歌决、利用挂钩。如:
1——衣,2——耳,3——伞,4——寺,5——屋,6——柳,7——棋,8——靶,9——酒,10——石。
缺乏智慧的灵魂是僵死的灵魂,若以学问来加以充实,它就能恢复生气,犹如雨水浇灌荒芫的土地一样。——阿布尔〃法拉治〃伊斯巴哈尼
思维能力的自我训练
想象、质疑、创新是发展思维能力所不可缺少的。
(一)想象训练:分想——把贮藏在大脑内部的形形色色的经验分离出一种或若干种加以创造想象的方法。联想——在分想的基础上,通过对若干对象赋予一种巧妙的关系,从而获得新的形象。它包括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串想——就是按照某一种思路为轴心将若干想象活动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有层次的、有过程的并且是动态的想象活动。强调——通过“扩大”和“缩小”的方法,对强调内容大肆渲染,从而建立起一个特殊的形象。
(二)质疑训练:寻原因——事物间普遍存在着因果联系,养成每事必问的好习惯;破旧立新——打破常规的禁锢,从平凡中看到不平凡。找规律——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规律,掌握规律可用以指导个别。
(三)创新训练:广泛联想是基础,假想推测是条件,摆脱常规是关键。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 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是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人的学习是一种积极的主动过程,当中学生把被动、消极的“要我学”变成热情、主动的“我要学”时,这种转变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增强学习兴趣,走向成功的过程。兴趣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情感,它是发展人的智力的重要心理条件,也影响一个人的学习效率。只有当一个中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热爱的情感时,学习积极性才有可能进入最高阶段,才能达到最佳学习状态。
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歌德 学习的动机有哪些
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该活动朝着某一目标进行,以满足个体需要的内部动力。动机的分类也是多种多样的。根据需要的特点来分类:生物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从对动机内容的意识程度来分类: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根据动机的影响范围来分类:近景性动机和远景性动机;根据动机在活动中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大小来分类:辅助性动机与主导性动机;根据动机的产生特点分类:外因性动机和内因性动机。
我们应重点了解的是外因性动机和内因性动机。因为我们要想培养自己的自我教育能力,就必努力增加内因性动机。内因性动机是指主要由个体的内在心理因素转化而来的动机。好奇心、兴趣、自我实现、自尊心、好胜心、上进心、责任心、荣誉感、义务感、理想等心理因素,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转化成为推动人们进行工作和学习的内在性动机。内因性动机的推动力量较大,维持的时间也较长。培养认知上的好奇心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构成了探究未知事物间相互关系的探索性和创造出新生事物的创造性的基础。外因性动机是指主要由外在条件诱发而来的动机。父母的奖励和惩罚、老师的表扬、各种竞赛活动、同伴的赏识等。一般情况下,外因性动机的推动力量较小,持续作用的时间也较短。
书到用时方恨少,船到江心补漏迟。——《古今对联集锦》 养成勤学的习惯行为
人的智力是存在差异的,与同龄人相比智力发展特别高的人是极少数,智力发展水平非常低的也是极少数。绝大多数人的智力发展水平是一般的,学习要有所收获,勤奋不可缺少。
宋朝著名文学家范仲淹是勤奋学习的典范。范仲淹自幼丧父,母又改嫁。他十几岁时,住在僧寺内,昼夜苦读,每天煮一锅粥,凝冻以后,用刀划成四快,早晚各取二快,每天就吃两顿稀饭度日。他常常学到深夜,困倦了,就冷水洗洗脸继续苦读。
郭沫若说:“任何有成就的历史人物莫不是从勤学苦练中得来的。考察对人类做出突出贡献的人都有勤学的习惯,他们把学习看成是自己的本分,走到哪里,学到哪里,拿起书就把一切全忘了。”发现化学元素周期律的门捷列夫曾这样总结他的伟大发现:“这个问题我大约考虑了20年,而你却认为,坐着不动,五个戈比一行、五个戈比一行的写着,突然成功了。事实并不是这样!”他告诫人们:“什么样是天才?终身努力,便成天才!”
一.为什么孩子的学习成绩总是不够理想?
或许,你会这样说:不愿学,不努力,不懂学习方法,等等,甚至会说:笨。
但是,事实上,这一些都只不过是学习失败导致孩子灰心丧气的一种表现,并不是学习失败的主要原因。
没有一个孩子是愿意失败的!
你是否想过,这些表现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孩子不愿学?为什么不努力?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才是适合他的?
把眼光仅仅停留于学习表面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从更深的心理层面和更广的范围来探讨:到底是什么阻碍了学习?到底如何提高学习成绩?
二.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学习问题研究专家们认为:
1.没有一个孩子是学不好的。每一个都能学好,除非他有天生的智能障碍。
2.学习是一种本能,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成功学习者。孩子从来不缺乏学习能力。学习是快乐而有趣的。是后天的不良环境和不适当的教育体制摧残了这种本能,剥夺了这种乐趣。
3.之所以学不好,只是因为:第一、没有发现他的学习模式,没有利用他固有的学习模式去学习,没有找到适合他的学习策略;第二、存在阻碍他学习的因素,心理的,或生理的,或环境的,等等。
4.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孩子的学习,必须有一种方法对此做出全方位的评价。
5.学习问题有的时候是心理问题,从心理层面上的解决才是最彻底的解决。
6.每一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有自己独特的天赋特性、偏好和天生优势,也有不同于别人的弱点。解决孩子的学习问题,应该用个性化的手段去寻找适合孩子本身的个性化的学习模式和学习策略,明确所存在的问题,用个性化的方法去适应学习上的要求。
7.孩子是学习和训练的主体。只有充分调动孩子认知的、情感的、行为的、生理的等诸多因素参与,才能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主动探索与发展,形成积极的自我效能感,达到最佳学习和训练效果。所以,自我管理式训练是一种最佳的训练方法。
8.没有一种学习方法是万能的,只有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9.孩子之间存在智力差异,但这种差异不足以造成成绩差异,因为人的大脑潜能是无限的,只要多发挥一点就可以超过其他人。
10.不管孩子现在的成绩如何不好,只要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他就能学好。
所以,要迅速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必须这样去做:
1.发现孩子独有的学习优势(学习偏好)和学习类型,为他构建个性化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
2.发现并且彻底解决孩子所存在的学习问题和学习困扰,利用自我管理式训练,提高学习成绩。
三.学习问题研究专家是怎么做的?
影响学习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学习问题研究专家把各种主要因素归纳为九十个方面八百多个因素(详见第五章),构建成“学习基因图谱(THE STUDY GENOME)”。此理论综合了国内外众多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包含了影响学习的各种主要因素,并由此发展出《PSSP学习问题个性化解决方案》。
首先对孩子进行360度全方位的评价,然后由学习问题研究专家进行分析,找出孩子的学习类型及影响孩子学习的因素,告诉他应该如何利用自己的优势去学习,为他构建适合他的学习策略,到底是什么阻碍了他的学习,他存在哪些弱项和不足,如何去改进和训练。
同时,作为家长,你对孩子学习的影响也是不可低估的。许许多多的研究都证实了这一点:孩子的学习问题与他们和父母的情感联系和亲子关系的质量是密切关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