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学校开展少年儿童法制道德教育的几点思考

时间:2019-05-13 07:12: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对学校开展少年儿童法制道德教育的几点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对学校开展少年儿童法制道德教育的几点思考》。

第一篇:我对学校开展少年儿童法制道德教育的几点思考

个人研修主题

如何加强对少年儿童的法制道德教育

现状:为了实现我国的基本方略,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如何加强对少年儿童的法制道德教育,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研究的理论价值:当前学校开展对少儿法制道德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法论法,枯燥无味,难以理解。法制副校长将深奥的法理知识、依法治国的伟大意义、普法的任务和目标等等,无所不包地兜给学生,师生昏昏入睡,根本谈不上教育效果。不分对象,理论脱离实际。授课人不管年龄、性别、文化知识结构等差异,不是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结构、心理需求和教学要求去授课,而是一稿通用,一讲到底。

研究的实践意义:训教式授课,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效果适得其反。用吓式的讲课方法来压学生,不仅使自己的形象大打折扣,更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根本谈不上教育效果。法制道德概念含糊不清,使学生无所适从。有的授课人备课不认真,应付差事;有的把法制规范的内容和道德规范的内容混为一团,效果很差。

因此,法制道德教育中应该做到“五个坚持”和“五个反对”:

1、坚持围绕教育工作中心,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反对无的放矢。

2、坚持以道德教育为主,反对就案例而讲案例。

3、坚持以提高学生的民主意识和纪律观念为出发点,反对强加给学生的不正确观点。

4、坚持以形象、有趣、通俗易懂的教学方式进行教育,反对违背教学规律和要求的做法。

5、坚持加强对少年儿童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认真备课,坚决反对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

二、少儿法制道德教育的策略

1、正面教育为主。未成年人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特别是正确的道德观念的形成,需要学校长期的正面教育引导、强化灌输及社会生活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和熏陶。要把法制道德教育与《学生守则》的内容融会贯通。要把法制道德教育列入课程与教学计划中。要大张旗鼓地树立正面典型的形象,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要广泛开辟法制教育第二课堂,通过升国旗、少队日、班会、模拟法庭等形式,不拘一格地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要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共建单位的执法活动,让学生在小交警、小税务官、小法官的实践活动中接受教育,明确善恶标准,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激发学生学法、讲法、守法的自觉性。

2、紧密联系实际。学校要把思想品德教材和法制教育紧密结合,聘请的法制副校长要研究和掌握教材中的内容,使之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授课前应与学生进行座谈或问卷调查,将问题分类进行解答。

3、增强互动交流。对学生授课时,要把他们放在与授课人同等的地位上,对授课主题、内容,同学们既可以现场提问,又可以上台解答授课人和同学提问的问题。要特别注意和理解他们进入青春期的各种心理需求,讲课可采取书面发言、异性同学对话、亲情交流等方式,以增加亲近感和信任感,使教育内容通俗化,自然而然地传输到孩子们的心里。要区别不同情况,分类进行教育。对于同学们有疑义的、暂时搞不清和拿不准的问题,教师必须在找到正确的答案后给予答复。

4、持之以恒,常抓不懈。要根据形势和学校各阶段任务的需要,把法制教育贯穿于学校的整个教育管理之中。学校仅在开学和放假时进行一次法制教育是远远不够的,不会使孩子们形成自觉的行为习惯。因此,要充分利用家长学校、社区、家庭等教育阵地,不间断地对少年儿童进行法制道德教育,使他们始终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

5、讲求教育的实效性。在进行法制教育中,一定要根据少年儿童的特点,发挥他们自身的优势,采取走访、演讲、办板报、墙报、红领巾报、向少儿报刊、杂志投稿、发表文章、展开讨论、分组备课、轮流讲课等形象和趣味浓的形式,共同研究探讨,使法制教育的内容通俗化。要让同学们基本明了,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清楚。

第二篇:关于学校道德教育的思考

关于学校道德教育的思考

一、道德、道德教育、学校道德教育时代发展到今天,人们对于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已经认识得越来越清楚,但对诸如“什么是道德”“什么是道德教育”、“学校道德教育旨在达到何种目的”等更为本源性的问题却很少做进一步的追问。如果我们不能从理性层面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反思,那么我以为,一种缺失了思想根基的道德教育实践只能

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关于“什么是道德”,在人类思想史上曾经有过很多专门讨论,比较晚近的是前苏联道德哲学家德洛布尼斯基在20世纪70年代所做的研究。[i]与以往不同的是,德氏把对道德概念的分析建基于人类发生和发展的全部历史,从人类的真实历史过程中来把握道德起源的实际脉络。借助于这一研究成果,我认为所谓道德就是人的一种文化性的创造。人之所以要创造道德这种文化形式,那是出于人自身的需要,而事实上,人的各种需要又是在人作为一种高级生命的演化过程中不断产生和变化的。

现代生物学研究表明,从低等生命到高级生命的进化,从哺乳动物到灵长类动物,从猿人到人,其中真正的发展标志是脑的进化。和古猿的脑部结构相比较,人脑的细胞数量成倍增加,神经元相对活跃,神经元之间的突触明显增多,各联合区得到了迅速发展,并且每个区域之间都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凭借神经元以及大脑各个部位的联系使得人脑聚集信息的密度特别高,如果以比特(bite)做单位的话,它与计算机之比是10,000倍。脑科学的最新研究还表明,能把人和猿人更多地区别开来的是大脑额叶皮层的发展,正因为额叶皮层的生成和发育,人才能对面临的最复杂的问题情境做出最恰当的反应。换句话说,额叶皮层的条件越好,人对复杂情境做出反应的基础条件也就越好。进言之,正是由于生物种系的不断进化以及相伴随的大脑构造和机能的复杂程度的不断提高,才使得人具备了对复杂问题做出准确判断和积极反应的能力。

不过,大脑作为一个基本的生理条件,它毕竟只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人脑基于人体(包括心智和人格),人体基于文化环境。事实上,人一出生就处在各种社会关系之中,而且现在我们进一步知道,人没落地还在母腹中就已经构成和母体的关系。在10年前,哲学家们根据生理学的研究认为,人在1岁的时候产生联系感。但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神经心理学家最近的研究发现,胎儿在发育到三个月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和人产生联系,如果胎儿的父亲每周有两次对着胎儿说话、和胎儿进行交流,那么在其出生后对人的声音的辨别和人的生命气息就特别地敏感,想要和人相联系的欲望就特别强。这就证明了人作为高级生物,由于其脑部的特殊构造与生俱来地就有一种要和他人发生联系的需求,所以说,人的社会性本身就是人的自然天性。在我看来,人的社会性和人的自然天性原本就不是两件事情,传统的观点往往把这两者割裂开来,似乎人的自然天性是与生俱来的,而社会性是教育所给予的。因此,过去我们常常把教育的目的规定为把一个自然人变成一个社会的人,似乎人天生只有兽性而没有社会性的人性。其实,在人的进化过程中人的社会性联接的需求也是与生俱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的社会性需求和自然天性的需求在这个基础层次上是一致的。当然,越往上发展,它们越会有矛盾,教育存在和发生作用的根据也就在此。

既然降生于世的人要结成一种关系,人要靠集群性的方式生活,于是在考察道德起源时就发现,人因为要过这种生活,因此就渐渐地形成了彼此间的契约关系。最早的契约概念出现在希腊罗马时期,它是和人类早期的经济生活相联系的,因而最初是经济学概念,后来又发展为政治学概念,最后才是伦理学概念。其实,道德最早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由于日常生活中的相互交换以及交换中的彼此交往,需要一种相互承诺,进而就要求守信和遵守规则,从中就演绎出一系列的风俗习惯,形成一定的社会舆论,之后,舆论又演变为更大范围内的社会意识形态。

所以考察道德的起源,我们发现存在着两个视点(或者两个角度、两条视线):一是社会性的视点,由生活中的契约生发出了诚实、守信、善待他人等日常生活要求,由这种要求又不断积淀、发展成为风俗、习惯、舆论和社会意识;另一是个体性的视点,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的考察都证明了,其实在动物中人是孤立的和最弱小的,因为人的很多器官的外在功能在进化过程中以大脑的发育为代价而丧失了,但人又要过最高级的精神生活,所以就需要更长的教育期,如果缺失了这一过程,那么人的生存就比其他动物来得更加脆弱。故而,人需要靠他人的扶持才能得以生存,这时人就需要构成各种关系(其中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关系),在这些关系中生活的个人就需要有一种自我要求,因为道德所要求的规则终究要靠个人来把握并加以主动遵守。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德最终应当是变成个人的,如果道德不是个人能够遵守的,那道德就会成为外部的强加和强制,因而也就不能够变成个人真正的德行和内在的习惯。

实际上,对道德理解的这两个视点的分歧在亚里斯多德时代就开始产生了。具体而言,亚氏的“德性论”道德哲学和后来康德的“律则论”道德哲学的取向是不同的。亚氏强调道德是习惯,是在早期的生活中养成的,通过个人的持守变成个人的态度,这才是德行,它并不靠外在的规约和要求而产生外在的不得不为之的行为,这才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所以,他

很重视道德习惯和道德态度,重视道德的人格,甚至也重视道德情感,他提出人对外部情境的情感反应模式会逐渐变成对道德的态度。可见,亚氏强调的“德性论”的道德哲学所突出的正是对道德考察的个体性线索。而另外一条线索开启的就是“律则论”的道德哲学,强调既然道德是维系人与人关系的准则,由准则而舆论,由舆论而社会意识形态,并进而成为一种道德律令。

事实上,当我们由对道德起源的考察而述及道德概念的时候,有必要对道德的基本范畴做一梳理。最近,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心理学家H?加登纳在原有的“七智理论”的基础上又相继提出了“自然生态智能”和“道德智能”。他认为:“一旦我们继续研究多元智慧的概念,迟早会有人提出道德智慧的看法。事实上,如果我们把智慧的标准推广至包括对全人类的知识,那么在道德范畴内的智慧是很可能的。”最初,加登纳在研究智慧理论的时候认为智慧与道德性无涉,但后来他发现人在道德领域中是存在着智慧高低的。这一命题的提出客观上就要求我们考虑,在学校教育中是否存在着道德作为智慧而不仅仅是社会品性的培养的问题。当然,加登纳也认为提出这一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中都是一种冒险,因为至少目前还无法对这种智能进行测量。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在《道德的范畴》一文中首先就对几类不同范畴做了区分:所谓的道德范畴有别于物理范畴,物理范畴是探讨支配物体以及物体彼此之间的关系;又区别于生物范畴,生物范畴是探讨支配有生命个体的基本生理现象的规则;还有社会范畴,社会范畴是探讨支配人类所有活动及其人际关系的规则;还有心理范畴,心理范畴是探讨支配个人思想、行为、感情和行动的规则。

显然,加登纳是想提出更加独特的能够表述道德特殊意味的范畴。而按照我的理解,道德范畴中最核心的是两个:一是尊重,主要是指尊重生命,包括尊重自己的生命,也包括尊重他人的生命以及有生命的物种。另一是公正,因为人要过社会性生活,他要过得美好和幸福,最终有赖于社会制度和社会各方面条件是否有益于人生活和生长,所以道德必须要关注到人怎样去追求一个好的社会秩序。如果说道德最终是为了人,道德不是一个工具,道德最终是为了人自身的发展和成长的话,它就必须要关注社会关系如何才能变得恰当(因而也是比较地善),这就需要我们在道德中提出公正的范畴。所以,人尊重生命,追求公正的社会秩序,并进而把它们内化为对自己的根本要求,这时我们就可以说有了道德的考虑。

值得注意的是,道德不是法。道德本质上要求的是在各种关系中的个人的自觉行动,即自持。既然人必须过社会集群性生活,那么社会生活就必然存在着一种规约,存在着更大社会关系中的更多人的利益,所以道德或多或少就一定包含着对自我的约束和自我牺牲。当然,道德的这两个核心范畴在不同的时代条件下会有不同的历史展开,而且在不同的文化条件下对它们所做的具体解释和它们的具体表现方式也都存在着客观差别。正如即便时代发展到今天也还有一些原始部落仍旧保持着其独有的、对我们而言几乎是不可思议的道德思维习惯和风俗习惯。不仅如此,这两个范畴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也还会有不同的表现特征。由此可见,道德的范畴虽然是人的思维抽象的产物但它们决不是道德教条,因而也就不能同样抽象和教条地在道德实践中加以运用。换言之,对道德范畴的具体把握首先就需要对不同的道德生活情境给予必要的、适当的尊重和理解,这才是我所以提出道德的核心范畴的本意。

基于对道德概念的清理,我认为应当把道德教育的内涵界定为“指向人的德性培养的教育”,以区隔于人们在现实学校教育中对道德教育所做的笼统理解。这样说来,当我们意在开展道德教育的时候就有必要首先反躬自省:我们究竟在做什么?这样做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虽然目前的学校道德教育由于国情的需要还不得不更多地受制于外在目的或要求,但这丝毫无损于道德教育内在本性的自然绽露。相反,它和德性培养的本质关联必将随着道德教育实践的不断展开而被我们认识得越来越清楚。一旦我们从理论上恢复了道德教育的本来面目,那么,它对于教育的整体而言就必然是具有统摄性的。进一步说,相对于长期以来由于管理体制的分野和五育的划分导致道德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错位,我认为今天就有必要提出: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

众所周知,现代学校教育立足于人的完整生命的塑造和健全人格的培养,而道德教育就构成了主宰、凝聚和支撑整个生命成长进而获得幸福人生的决定性因素,倘若缺失了德性的生长,那么人的生命的其他部分的发展都会受到限制。可见,教育中人的生命的完整性规定了道德教育的统摄性。实际上,居有统摄状态的道德教育又必然是通过渗透的方式而并非依赖于独立时空展开的。在此问题上还存有误区,很多人认为只有安排了单独的时空,道德教育才有了现实的抓手,这在实际的学校教育生活中就表现为德育工作与学科教学活动在时空设置上的冲突。其实,正如德洛布尼斯基所认为的那样,道德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现象,它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侵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道德的表达方式也是多样的。因此,真正的道德教育更多地只能借助于各种复杂的渗透的方式完成,而由此所产生的影响最终也就变成人的内在稳定的心性品质。

那么,学校对道德教育的作用何在?20世纪6、70年代以来,人们在反思“制度化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各种局限性的同时提出了“非学校化”的主张。针对这一思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学校的功能是不可以取消的,青少年一代不能够拒绝学校教育。2001年香港教育署明确提出“学校是社会发展的摇篮”,再次承认学校教育对青少年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表明,对于人的道德发展而言存在着三个台阶(或三块基石):第一个台阶是人在早期发展中,主要是对自己父母或养护人的道德标准加以内化;第二个台阶是人在更加扩展了的公共生活中,由于不断做出同情、共享的反应而掌握价值标准;第三个台阶是,人能够主动地判断、选择价值标准并加以持守。显然,家庭教育是人发展的第一个摇篮,而学校作为公共教育机构则超越了家庭教育中所包含的血缘关系,为现代人的成长拓展出最初的公共生活领域。因此,学校教育旨在为现代文明社会培养公民,换言之,它要求一个人会过民主和法制的生活,会在民主和法制的社会条件下过尊重法律、尊重道德和尊重他人的生活,而这种公民的基本素质是需要在学校生活中逐步养成的。其二,与家庭教育不同的是,学校教育有明确的价值导向。学校教育不光要考虑教什么和怎样教,考虑为什么而教的问题,还要考虑在此之后去过何种有意义的生活,所以学校教育是和价值、和追求生活的意义相关联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经过完善的学校教育的人才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并且不断创造出新的生活样态。

学校道德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为着发展人的。在我看来,道德教育是发展性的事业,道德教育着眼于人的发展,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并且着眼于学生的整体发展。学校道德教育是以人为本身目的,是通过创造出一个合乎人性的、宽松、健康、向善的环境而发展人的。根据我们在上海一所幼儿园的调查发现,许多入园不久的孩子因为恐惧过于繁多的道德规约而要求回家,事实上我们认为,如果道德教育的结果是使受教育者恐惧道德,那么这恰恰就违背了道德教育的初衷而沦为反道德的教育,因为道德的根本在于尊重生命、尊重生命成长的自然规律、尊重人的正常需求。所以,道德教育需要调整到以人的发展为目的,倘如此,我相信道德教育就会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因而也一定是可爱的和有魅力的。

最后,我认为学校道德教育不应该成为对青少年的一种外部强加,相反,它既然以人的发展为本,那么它也应当成为青少年儿童主动理解规约、选择价值和体验意义的过程,这在客观上构成了他们重要的学习经历。

二、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工作与方法

我认为,学校道德教育应当传递正向价值,培养良好的习惯和态度。不过,在这个问题上世界道德教育界曾经走过一段弯路。比如在美国,人们为了突破传统的单一价值传递的所谓“美德袋”式的道德教育模式,曾一度认为道德教育的核心在于发展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进而使其学会在多元文化中进行自主的价值选择,而不必明确提出传递某种正向价值。这在理论上得到过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和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支持。但在经过短短的一二十年的实践之后,就有学者开始对这种道德教育模式进行反思。一种意见认为,固然道德判断能力很重要,但当一个人尚不能清醒地、健全地和理智地区分各种价值的时候是无法使其具备基本的价值观念的。另一种意见则认为,既然存在着多元的价值文化背景,那么是否就意味着各种价值之间是无法沟通和相互认同的,换言之,在多元价值中是否也还包含一些基础性价值。基于这种责难,加拿大有学者就明确提出,人类要过美好生活就需要传递正向价值,而其中包含的一些基础性价值又具有相对的恒常性,因而在不同时代和不同民族中都是需要尊崇的。2001年香港教育署制定的《21世纪香港的德育及公民教育(初稿)》同样建议把由一些核心价值、辅助价值和态度构成的正向价值体系纳入学校课程。这些都可以看作是对我们主张的一种积极回应。

围绕这一基本目标,我认为当前学校道德教育应当着重于三方面工作。第一,执行国家德育大纲,订立校本德育目标,设计和推行相关课程。事实上,在国家德育大纲的基本框架内,学校道德教育必须借助于具体的课程载体和活动载体才可能实现各种正向价值的传递,而另一方面,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一种比较灵活的、因而也更加强调地方学校自主权的课程思想和课程模式开始受到重视。有鉴于此,我认为当前的学校道德教育应当首先着力于订立校本德育目标,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和推行校本德育课程,从而形成一定的办学特色和风格。进言之,真正的道德教育塑造的其实就是一种风格和特色,而且只有依赖于经过历史积淀形成的不同的校际文化风格,道德教育才可能真正得以实现。因为道德教育实际上是模塑人的道德文化生命的过程,任何生命都是独特的,而在一个缺失了道德文化风格的教育氛围中要凝聚这种独特的生命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就需要通过课程的方式,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校本文化。学生浸淫其中,所获得的是一种表现其真实人性的独特方式(包括语言、情感和行为),是一种不竭的生命滋养,它最终将融入个体的血脉和精神,内化为人的心性品质,从而形成独立的道德个性。可以说,没有道德的个性就意味着道德的失落,没有校本文化支撑的学校道德教育就不可能真正实现道德教育的目的。近年来,人们已经认识到开展校本德育的重要性,在实践中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尝试,比如江苏淮阴师范附小的“生活教育”、江苏丹阳师范附小的“情育课程”和四川成都七中的“公民教育”,在这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第二,灵活调度时间表、学校空间、环境和各种资源,以配合德育、包括德育课程的教学需要。这一点是由道德教育所固有的渗透性和全时空性的特点决定的。在一个日益现代化和民主化的教育体系中,校长被赋予比较多的决策自主权,他可以通过创造性地调度各种教育资源和教育时空达成具有校本特色的教育目标。遗憾的是,直到目前为止,还有很多校长仍然固执传统的应试教育思维,把学生禁锢于课堂和“题海”之中,剥夺了学生的自主存在,使他们既没有时间阅读课外书籍,也没有时间去丰富自己的人际交往经验。对此,苏霍姆林斯基早有批评,他认为,如果教师编排了学生所有的时间、而学生却因此没有时间到图书馆去阅读他喜爱的书籍的话,那么我们的教育是令人悲哀的。事实上,道德产生于交往,倘若一个学生没有时间去和多彩的历史文化交往,没有时间去和身边的同学、朋友交往,那么他就不可能获得由这种交往所生发的心灵体验。没有交往,没有体验,一个人就不可能真正懂得尊重他人和尊重自己,同样也就不可能懂得体面生活的真义。因此,当人与人生动的社会关系被枯燥的人与课本、“题海”之间的认知关系所取代,属于生命的真正意义上的道德也就不复存在了。由此可见,灵活地调度和安排教育时空直接关系到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比如,四川成都七中就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心理需求的特点,为不同年级编制了各自的教育时间表以实现不同的教育目标。其实,我认为在教育实践中,这方面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供挖掘。

第三,检视学校的文化、校规、各种制度与措施,营造有利的环境,让学生于学习、生活中体验这些价值与态度。我有一个基本观点:大脑存在于人中,人存在于文化中,因此,建树一个合理、向善和健康的道德文化环境对于道德的成长至关重要。虽然今天的社会环境十分复杂,但是我相信学校作为社会发展的摇篮,是可以通过精雕细刻和符合道德成长规律的日常教育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相对稳定的的道德文化氛围的。江苏张家港高级中学就十分重视道德文化环境的建设,不仅给学校所有的道路、楼房和景点加以命名,而且还专门编写了校园文化读本进行诠释。他们相信通过营造这种校园文化环境可以潜移默化地刺激起学生的合理动机,可以激活作为动机核心的心理需要。前苏联心理学家鲍诺维奇就认为,人和外部存在之间的关系构筑起一种文化,由文化刺激就产生了各种需要并形成了所谓的“动机圈”,动机的强弱直接影响人的行为和态度。张家港高级中学的校园文化对学生而言是一个很强的文化刺激情境,学生浸淫其中就会形成比较高的成就动机。不过应当注意的是,最近有生物学家提出“基因表达”理论,认为大脑中的神经元需要被激活发挥功能,如果某一部分的神经元长期不被激活,它就不能进入某种功能的工作区,而由其他的神经元所替代。推广之,如果一个人在某方面长期处于高成就动机状态,那么他在这方面所做的表达就越来越多,他的这种智能就获得呈现,而其他方面如果长期不被表达那么这些方面的能力就越来越弱。既然学校教育注重的是人的均衡发展,而人的发展性向和潜能又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人、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处于不同境遇中的人会产生不同的价值需求和道德认识,所以,学校道德教育就要求形成刺激多种动机、满足多种需要的多层次的文化环境。

检讨现行的学校道德教育,事实上存在着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道德教育“人为、表浅化”、“孤立、封闭化”,德育课程知识化;单向灌输多,双向理解少;集体受教多,个体选择少;道德教育僵化而少活力,实效性不够,缺少魅力;德育未能成为有助于人生命发展、生活质量和精神心灵成长的工作。有鉴于此,我认为应当在方法上做三个基本调整。

第一,从知识化、认知化到重视情感体验及情感发展。20世纪5、60年代以后的长时间里,世界上流行的是重视认知发展的道德教育模式。虽然和传统道德教育模式相比它具有相当的历史合理性,但对于发展人的道德教育而言它还不够完整,因而就需要扩展到重视人的情感和态度。最近,教育部组织制定的基础教育的所有课程标准都把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和态度作为课程的基本要求和教学指导思想,这就使道德教育越来越走向统整化。2000年4月,团中央提出在全国少年儿童中推行体验教育模式,把组织少年儿童到生活实践中去进行体验式的学习作为少先队开展道德教育的基本方法。由此可见,人们在实践中已经认识到体验学习和道德成长之间有着天然而内生的亲缘关系。道德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为了影响人、化育人的心性品质,这种品质反映了人的内在要求,是自主的,因而是个人的真实存在。黑格尔在历史上第一个把“伦理”和“道德”区分开来,他认为伦理可以从社会性的角度加以把握,而道德则必须落实到个人的精神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德是个人化的,道德的学习是个人在关系中的自我把握,所以真正的道德教育就一定包含着关系性、个体性、真实性和情境性等一些基本属性。与此相应,人的情感体验恰恰反映了人最真实的存在,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中的一种经历,如果没有这种属人的经历和由经历所构成的切身体验,那么个体就不可能对道德产生深刻的认同并进一步渗入人的内心。根据我个人的研究,在生命发展的不同阶段存在着不同类型的、和道德教育相关的情感体验。在生命早期,联系感、依恋感和归属感的体验对道德的最初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事实上,依恋、归属并在其中产生自我认同,这是人性的基本需求。幼儿从悦纳自己的身体开始,在一个宽松和友善的气氛中逐步形成对身边环境的信赖,在这个过程中所产生的体验使他懂得自我尊重。相反,一个从小自卑的孩子和身边环境的关系是紧张的,内心的过度焦虑不可能使他产生自我感和对他人的信任感。随着生命的逐步成熟,和道德有关的同情感、他在感、分享、友谊等情感体验也开始不断丰富。俄国哲学家索洛维也夫通过文化人类学的考察认为,存在着三种基本的道德情感:当人把自己和动物区分开来,人就获得了作为人的尊严,因而也就有了羞耻感,也就产生了道德的愿望;当人和同类相处,人就产生了同情感、怜悯感;当人面对神性感到自身的渺小、并试图超越自己追求精神成长的时候,人就产生了敬畏感。实际上,这些道德情感需要在一定的教育情境中来培养,我认为存在着这样三种情境:自然情境、创设情境和介入情境(直逼生活真实的情境),而其中最关键的是教师要善于灵活运用这三类情境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第二,从单向灌输到双向互动,这是道德教育在方法甚至立场上的一个改变。过去有一种观点认为,成人比孩子、老师比学生掌握更多的道德真理,因此道德教育只能是单向度的灌输,直到20世纪末随着各种新兴文化的兴起,这种看似天经地义的观念终于发生了动摇。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孙云晓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其实在各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中间都有一些较成人更为可贵的道德品质,于是就提出了一个崭新的道德教育理念:向孩子学习--两代人共同成长。所以我认为,今天的道德教育是需要在代际交往和互动中进行的,是需要在对话和讨论中展开的。这要求我们首先承认现实的代际年限在迅速缩短,从过去的30年发展到现在的3年、2年,另一方面也要求我们在向孩子和学生传递正向价值的时候,应当同时承认他们有质疑这种教育的权利。只有这样,道德教育才可能真正成为精神生命的相互碰撞,才可能生发出更多鲜活的道德个性。

第三,从封闭的校园到社会生活实践。实际上,道德原本就产生于现实的社会生活关系,离开了生活就不可能滋养德性。生活是酸甜苦辣都有,只有通过体验百味人生,人才能不断超越自身从而扩展和丰富个体的精神世界。今天,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在开设社会实践课程和开展各种社区活动,目的也就是为了让道德回归生活,让生活成为道德最重要的老师。

第三篇:关于开展中小学校幼儿园少年儿童法制安全教育工作总结

要在二十一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少年儿童的素质是关键,为了搞好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努力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法律意识,安全意识和依法维权的意识,**县司法局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按照**府办发[2004]156号文件的要求,认真履行中小学校、幼儿园少年儿童法制安全管理专项整治工作职责,圆满完成了本局在该项工作中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把对青少年学生少年儿童开展法律援助、进行法制教育、聘请法制副校长开展法制共建学校纳入“四五”普法总体规划,每年初在司法局、法制建设和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司法局内)起草全年的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县工作意见中列为专项工作,报县委、县府批准后,以县委、县政府名义下发实施,保证了以上工作的权威性,计划性和统一性,2003年县法制建设和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办公室还与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县教育局一道制发了《关于在全县推行政法单位与中小学校开展共建法制教育学校活动的通知》(*法办[2003]08号文件),对全县的法制共建学校及法制副校长的工作进行了规范。2004年7月为搞好未成年人和妇女儿童的法律援助工作,又先后在团县委和县妇联设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

二、2004及专项整治工作情况

截止2004年底,全县共有59所中小学校与政法单位开展了共建法制教育学校活动,县司法局、法建办与县**中学举办了两期100多名学生参加的法律兴趣班,以探索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的有效形式。3月9日至10日,组织**监狱5名在押服刑人员在县**中学、**中学、**中学等学校开展“现身说法”活动,受教育学生达8000余人。全县各级各类学校举办模拟法庭4次,开展法律宣传180余场次。68所中小学校创建并保持依法治理先进单位称号。6月份,在未成年人保护月活动中,由县法建办、团县委牵头,县司法局、县法院等17家单位联合成立了“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开展了法制文艺汇演和送法律书籍等活动,还设立了青少年合法权益维权岗28个,为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撑起了一片蓝天,同时也拓展了青少年法制教育的领域和形式。县法律援助中心、镇乡司法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和基层法律服务集中分组,分别在我县的12个主要乡镇、集市开展了“法律援助”专项咨询共21场,法律援助中心、镇乡司法所、公证处和基层法律服务所的59名人员参加了宣传咨询活动。活动中现场解答咨询1240人次,发放了题为《法律援助,实现公平和正义的法律保障》的免费宣传资料2000余份,现场接受符合法律援助条件当事人的法律援助申请人2人。一年来,接受电话咨询124件,为咨询群众代书19份,接受民事援助申请15件,指派民事法律援助4件,接受人民法院刑事指控辩护14件,指派律师事务所承办13件,受援对象均为未成年人,依法有效维护了他们的合法权益。

*** 县 司 法 局

二○○四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第四篇:对加强法制工作的思考

按照省局提出的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四个统一”,努力实现“三个到位”,建设“六个好”的要求。笔者认为法制工作应通过加强学习培训,创新办案机制,规范执法行为等做法,以扎实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为突破口,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促进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实现监管与执法的统一。

一、加强学习培训,提高综合素质

以人为本,加强学习培训,是提高执法人员综合素质和提升办案质量的关键,针对当前我局执法人员执法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应从两方面的学习予以解决:一是理论上的学习培训。认真组织干部参加各类法律考试、公务员初任培训、执法办案知识更新、办公一体化软件、政务写作、文秘知识等各类集中培训,积极支持干部参加学习教育,聘请相关的律师、法官举办法律知识讲座,认真学习外地工商部门的执法技巧和执法经验;二是实践上的学习培训。采取岗位轮换、上下轮岗、跟班学习等执法实践活动,增强办案人员的执法实践操作技能的提升,定期举办案情分析会,对案件进行认真分析和讨论,执法人员在会上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二、创新执法机制,规范执法行为

一是规范内部执法秩序。分解执法职权。根据股(室)与所(分局)的职责,把每部法律规定的执法责任细化分解到部门和个人,严禁越权办案和互挖案源,切实加强执法证的管理,严禁无执法证件人员上岗执法。

二是规范执法程序,加强执法监督。认真执行《行政执法岗位责任制》、《行政执法错案追究制》、《行政处罚案件查办制度》、《行政执法自检自查制度》等制度,进一步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维护法律的尊严和严肃性,从严规范执法行为。

三是推行“阳光作业”。从立案、调查、处理、结案等各个环节进行规范,采取层层把关的方式,从制度机制全面杜绝执法随意性,使案件经得起检查、复议、诉讼的考验。

四是规范各类办案文书,针对当前文书多且书写五花八门的现状,应统一规范文书、统一规范台帐、统一规范档案、统一规范印章。制作处罚内容的基本统一格式,在此基础上,应进一步确认执法主体、确认执法资格、确认违法事实、确认处罚幅度及种类,从而形成上下统一、左右协调的案件查处流程机制。

五是发挥信息网络功能,对依法行政全程跟踪监督。在全面建立经济户口的基础上,及时录入市场巡查和处罚信息,对经济户口实行网络化动态管理。建立网上立案登记备查制,避免重复办案和交叉办案,对案件从立案、销案、调查到罚没物质的处理进行全程跟踪监督。

三、强化案件核审,确保案件质量

一是配齐配强法制队伍,把一些工作责任心强、业务素质好的同志充实到法制机构中,基层工商所(分局)全面设立专(兼)法制员,明确法制员的工作职责,扩大法制员的权限,这样基层工商所(分局)法制员就承当了县局法制股的部分角色,承担了本所承办的限额以下案件的案件核审工作,从而推动执法监督的重心下移。

二是案件核审必须按程序进行,即通过基层法制员的初审、县局法制股的审核、县局分管领导审批,对一些大案要案、疑难杂案、罚没金额大的案件须通过案审委员会的集体审定。案件通过“四堂会审”,体现了对行政相对人权力的保护,规范了案件承办人自由裁量行为。

三是对一些过去没有接触过的违法行为和法律适用出现内部意见分歧较大或者涉及违法主体法律界定不明确的疑难杂案,有必要主动的咨询律师、政府的法制机构和法院,为依法办案提供司法保障,从而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推进依法行政。

第五篇:我对学校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我对学校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学校管理工作,其最基本的理论依据,概括起来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由学校的基本职能决定的,培养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最大限度提高办学的社会效益。二是由管理工作的本性决定的,提高学校整体工作效率,用最小的管理成本,取得自身体系的最大工作绩效。三是由学校的人本属性决定的,提高和发展师生。我校是农村基层中心小学,在多年的学校管理工作实践中,有了点滴体会和思考。现就教于各位行家。

一、以提高质量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管理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学校管理工作必须以此为中心展开。教师和学生作为教育教学系统的两大要素,抓好教与学的管理,是保证质量、提高效益的关键。

1、教的管理。就是对教师的管理,具体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是对教师的思想管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也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切实际的、浮躁的教风和学风。好大喜功、贪大求洋、标新立异,有时成了教育界的时尚。具体工作中则表现为教育思想的盲目性、改革活动的无序性以及教学业绩的高耗低效,革除这些弊端,学校就要加强教师队伍的思想建设,我们主要是在教职工中开展了严谨务实的作风教育,杜绝浮躁。积极引导教职工自觉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和层次,引导

教师认识到最朴素的道理,往往是最切合实际的道理,最简单的招式往往是最有效的招式。教学教研中有些同志思想认识产生偏差,什么说法新,就说什么,什么做法新,就怎么做。一阵风,一窝蜂,不求实效,忽视校情、班情和生情,忽视传统的思想、方法、手段的作用。在课程改革及课堂教学改革中表现为雷声大,雨点小;目标大、动作少;动机良好,过程老套;形式花哨,缺少实效;理论上热热闹闹,实践上太多浮躁。鉴于此,我们着重在提高教师文化修养、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教改课改、苦练课堂教学本领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在严谨扎实的作风教育中,教育引导全体教职工做平凡人,做平常事,立足现实,不好高骛远,不舍本求末。在“自主创新”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的一些同志急功近利,在没有进行深入工作、研讨的基础上,一味地追求结论、追求速度,一度使学校科研工作搞偏了,无实效。通过作风整顿,课题组结合我校实际制订了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及工作程序,规范了研讨过程,做到一步一个脚印。近二年,我校的校本教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多次受到领导的好评。

做好教师的管理,还应把业务管理作为重点来抓。业务管理是将人、事相结合的结合点,学校在抓业务促提高,抓业务促发展方面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抓中青年教师的业务学习和进修,促使他们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再上新台阶,给骨干教师创造机会学习,给有上进心、肯学习的教师搭建自主学习创新实践的平台,以点带面,以新带

旧,激发活力。我们平时注重引导和要求教师注重实践体验,教、学、改结合。三是过程管理的精细化。精细化管理是当前教育理论界仿企化管理的重要内容,我们注重教育教学的过程管理,通过抓特色、闪靓点,将课内外结合,将老中青搭配,将书本和校本结合。继续狠抓教学“六认真”,注重环节、关注细节,强化引导,确保管理出实效,把传统的教学经验与现代的教学思想能真正在课堂中融合,用已近退休的邱丙君同志话说:“没想到我们这样的人,还能赶上教育现代化,我们也能网上备课了,用媒体上课了”。

我们是中心小学,但更是基层的农村小学,如何用我们对人的管理和教育教学的过程管理去引领全镇的小学教育,是我们的责任,也是领导的要求,我们加大了教育现代化、规范化建设的进程,通过领导的关心和自身的努力,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2、学的管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的学才是教学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我校近几年学生管理工作的实践,让我们得出一个道理,学生管理就是服务学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注重学生的学法指导,在管理中达到养成教育目的。首先教师不能只做拘泥于书本知识教育传授的注射器械,更要教育学生掌握方法、养成习惯;学校管理不能只是用条条框框来压制、束缚学生的清规戒律,而是训导学生成人成才的途径。学的管理就是发挥学校人、财、物、信息等资源的作用,为学生的学服务、为学生生活等良好习惯的形成服务。管理者就是服务者,把服务工作落实到学校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做细、做精、做优工作。其次督促老师做好角色转换工作,改变老师威信于课堂、逞能事于学生的落后状况,让全体教师平时树立“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成长细节,引导学生踏出一个又一个成长的足迹。再者组织协调好学校各部门的工作,全心全意服务学生,目标一致、动作一致,才能确保效果一流。近年来,我们竭力打造民主、和谐、上进、乐学的校园氛围,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坚定不移地实施服务性、根本性的管理。

二、以提高工作绩效为中心的制度管理

建章立制管理学校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化的规章制度,既规范了管理者的行为,避免了管理的盲目性、主观性和随意性,也是实施民主、科学化管理的基础条件,把办学目标转化在各项制度中、既能使各层级、各环节按既定要求互相配合,有条不紊的运转,又能保证管理的连续性、稳定性和绩效性。有针对性、时效性、合理性的制度管理,保证了对实际工作的有效调控。

工作中,我们从后勤到前勤,从人的管理到物的管理,勤、绩结合,劳、脑兼顾,先后制订并修改了制度十多项近百条,如教学管理制度中减少了一些苛刻的惩处条例,增加了对开拓进取的激励措施,管理学上有一句至理名言,即“人们最愿意干的就是得到别人肯定的事“,让教职工在一种向上的、和谐的、积极的氛围中工作,这应该

是我们学校制度管理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

三、以提高人发展人为中心的评价管理

评价不是目的,是方法和手段。管理的有效性是管理的生命线,是实现管理目标、提高管理质量的关键。而评价则是有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客观、科学、多元、人性化的评价体系建立,主要是由严格全面的检查、客观合理的评价、及时的反馈激励组成。落实这些工作才是实施有效管理的关键。实际评价工作中,我校主要做了三方面:1、我校把对计划、决定、规章制度的执行检查贯穿于学校工作全过程,建立健全了一系列的检查制度,各项检查坚持质、量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

2、我校始终把合理、多元化的评价作为衡量绩效、促进工作的有力手段,首先是制订符合实际的评价标准,一切从本校实际出发,删除了只能作为墙上挂、嘴上话的纲纲条条,代替的是可量化、可操作的活的指标。

3、采用各种有效的评价方式,定量、定性相结合,主观、客观相结合,领导、群众相结合,促使评价更全面、更公正、更易被教职工接受。在检查中,我们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公布结果,真正把评价工作作为纠错、补差的有效控制手段,以达到评价促效率、提高人、发展人的根本目的。

四、实施以提高学校教科研水平为中心的民主管理

民主是管理的润滑剂。办好学校离不开教师参与的民主管理。教学质量的提高,归根到底要靠老师的共同努力,只有真正让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才能集思广益,才能保证决策的正确性,措施的可行性。才能得到教师的认同和支持,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我校在办学过程中,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发展之路,走科教研兴校之路,走民主管理学校之路。我们采用教职工大会、教研组会议、教学一线骨干教师会议,广泛深入地讨论学校的教学计划、专题研究计划及校本教研思路,使每位教师都能感受到自己就是学校的主人,主动介入,积极工作。

以上四项管理工作是我校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探索教改新路子的一些尝试和做法,其中会有一些不成熟的地方,但我们有信心沿着开拓的路子走下去,争取做得更好。

下载我对学校开展少年儿童法制道德教育的几点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对学校开展少年儿童法制道德教育的几点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对学校的思考及建议

    我对学校发展的思考及建议 茂名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浓厚的学校。这里校园风光美丽,教学硬件措施完善,各种功能室设备较齐全,有优良的文化传统,校园面积宽......

    开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和法制道德教育活动方案 2

    开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和法制道德教育活动月方案 玉州区名山中学 2014年2月 为了进一步培养未成年人民主、文明、和谐、诚信、友善的品质,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和法......

    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几点思考(合集5篇)

    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几点思考 解州中学 政治组:孔仙俊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新世纪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思想意识形成的特点,提出了对当代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学校开展法制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青少年犯罪是我国当前最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从数量上看,青少年作案成员占全部刑事犯罪作案成员的比例逐年增长。他们以“财、色、霸”为作案目的,以暴力型、故意型、团伙型为......

    对学校开展科技实践活动的一点思考

    对学校开展科技实践活动的一点思考天府新区正兴小学陈云发摘要:科技实践活动是学校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方面,是青少年以小组、班级或学校、校外教育机构等组织名义,围绕某一主题......

    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的重要阵地。多年来,岳阳楼区洛王小学坚持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活动形式多样:有唱革命歌曲,讲革命故事,寻访革命遗址,办弘扬民......

    对加强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思考(范文模版)

    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文化建设的探索与研究 余欣 夏建军 商万军摘要: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文化建设具有重大......

    五寨县小河头学校中小学学生法制道德教育讲座

    五寨县小河头学校中小学学生法制道德教育讲座为了进一步加强普法教育,积极宣传与青少年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学生的法制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10月10日下午由县团委和县科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