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新思考
对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新思考
摘 要:高校是开展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阵地,在高校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是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的需要,是推进改革开放、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本文结合当前国内国际形式的新变化,为高校民族团结活动的深入开展,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推进民族团结教育的措施。
关键词: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4-0232-02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相互团结、共同和谐发展是党和人民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前提,是各族人民幸福安康、民族地区持续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前不久,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民委联合发出通知,明确要求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以“民族团结教育”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对大学生开展和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造就以民族团结为根本行为准则的新时代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营造民族团结的良好校园氛围,推进多民族师生的团结和睦相处,大力加强和谐校园建设,具有重要的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高校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
高校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是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的需要,是推进改革开放、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当前,境内外敌对势力把民族、宗教问题作为突破口,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反渗透、反颠覆、反分裂的斗争日趋激烈。针对境外分裂势力破坏我国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妄图分裂祖国的恶劣行径,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民族宗教政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现实形势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高校是开展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阵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引导各族大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思想,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根本保证。
二、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加强民族团结,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巩固“反分裂、保稳定、促和谐”教育活动成果,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
党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工作的生命线,是党的纲领、路线、宗旨、任务、目标在民族工作上的具体体现。在高校师生员工中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宣传教育活动,是维护民族平等、增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发展、协调民族关系的重要前提。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要把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与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党的民族政策宣传教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结合自身实际,全面宣传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和党的民族政策,积极引导全校师生员工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坚持“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不做”,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和宗教观。
三、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有效途径
(一)全面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让民族团结教育走进课堂
十八大报告明确强调:“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这既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宣传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工作目标和努力方向。
高校要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纳入到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总范畴,要让民族团结活动走进大学课堂,引导学生从历史的、世界的视野分析和探讨各种民族现象,进一步认识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优越性,将民族团结教育内容灵活有机地融入“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形式与政策”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推进和完善民族知识、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教育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二)开展“爱祖国、反分裂、保稳定、促和谐”主题教育
“爱祖国、反分裂、保稳定、促和谐”主题教育作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高校相关各部门和教学院系可以通过民族宗教理论的宣传讲座、观看民族团结教育影视片、报告会等形式,对全校各族师生进行一次广泛的、深刻的民族团结进步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广大师生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党,深刻认识祖国大家庭是各族人民最幸福的家园,深刻认识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深刻认识民族团结是高校发展进步的生命线,深刻认识“民族团结是福,民族分裂是祸”的深刻道理。不断增强和深化各族师生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拥护改革开放的真情实感,进一步夯实各族师生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为推进高校又好又快发展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振奋精神。
(三)在教职工中广泛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教育
坚持以马克思主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教育广大高校教职员工,是我们做好民族工作,增强民族团结的一条基本经验。在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中,高校的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可以充分利用起每周政治理论学习时间,结合实际,组织并开展好本单位教职工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教育。通过集中学习、个人自学、观看纪录片等形式,不断提升高校教职工维护民族团结的思想意识,自觉把民族团结教育贯穿到育人全过程中,进一步增强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加强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巩固各民族师生员工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各党总支(直属支部)在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中,要认真总结好的经验做法,在巩固已取得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新的实践,探索新的途径和方法,切实做好事关学校民族团结稳定的各项工作。
(四)不断丰富宣传形式,营造和谐校园氛围
高校应不断更新宣传形式,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扩大宣传覆盖面,通过校园网络、QQ群、飞信、橱窗、板报、校园广播、电子屏等形式,宣传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宣传维护民族团结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等,使“三个离不开”的思想观念深深扎根于我院各族师生心中,努力营造民族团结、和谐发展的校园氛围。高校要深刻认识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给民族工作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国内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宗教问题对我们进行渗透、分裂、破坏活动的新形势,有针对性地加强宣传教育活动;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打牢民族团结进步的思想基础,进一步促进民族团结,实现民族共同进步,巩固发展民族团结、和谐安定的良好局面。
四、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确保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顺利开展
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敏感性很强的工作,是做好民族工作、营造良好氛围、促进民族和睦的重要举措。高校中的各级单位,都应该不断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充分认识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要切实加强对本单位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各项工作的领导,把民族团结工作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加强指导,确保宣传教育活动取得实效,积极推动我院民族团结教育制度化、经常化。
(二)联系实际,突出主题
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如利用庆祝新中国成立周年庆典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有利契机,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实效的原则,宣传教育形式要多样,手段要新颖,组织实施一些特色鲜明、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切实增强宣传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进一步扩大广大师生对民族政策法规和民族团结重要性的知晓率、教育率。要找准宣传教育与民族情感的共鸣点,使宣传教育活动更好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教育为主,把正确导向贯穿始终。
(三)抓好落实,务求实效
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要把宣传教育活动同为少数民族师生办好事实事结合起来,帮助少数民族师生解决学习、生活及工作中的实际困难。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把全体师生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对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增强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自觉性、责任感。要多运用各民族师生员工喜闻乐见的方式,多开展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使宣教育活动真正落实到基层,落实到各民族群众。要出实招、求实效,不断增强宣传教育活动的吸引力、感染力,使民族团结教育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Z].新华网,2006-10-18.〔2〕胡锦涛.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Z].新华网,2005-5-27.〔3〕刘云山.加强民族团结教育[N].新华网,2009-8-2.〔4〕王希恩.中国的民族问题表现在三个方面[Z].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09-7-24.〔5〕中宣部宣教局,教育部思政司,国家民委政法司.民族团结教育通俗读本[M].学习出版社,2009.〔6〕康春英.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构建大学和谐校园[J]中华民族教育,2006,(02).(责任编辑 赛汉)
第二篇:对高校图书馆开展艺术教育的几点思考论文
摘要:如何提高大学生的艺术修养,成为目前各高校普遍关注和探索的问题。因此如何配合学校搞好艺术教育,是目前高校图书馆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就高校图书馆开展艺术教育的优势进行了论述,并对图书馆如何配合学校开展艺术教育提出了自己的构想。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艺术教育;审美
何为艺术教育?即通过文学、电影、戏剧、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审美活动来实现教育目的。它对于德育、智育、体育的发展有重大影响。艺术教育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高素质人才、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手段,因此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艺术教育。让每一个大学生得到艺术的熏陶,以形成健全的人格,提升整体素质,这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和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6年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艺术类院校之外的普通高校应在大学生中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随后教育部相继颁布了《学校艺术教育规程》和《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这说明教育主管部门已经将艺术教育提到了深化教育改革的高度。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不同于艺术类高校,是普及性教育,其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和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因此如何提高大学生的艺术修养,成为目前各高校普遍关注和探索的问题。而图书馆作为高校育人的重要窗口,具有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作用和独特的优势。所以说如何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优势,来配合学校搞好大学生艺术教育,是目前高等院校图书馆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所说的高校图书馆特指普通高校的图书馆)
一、高校图书馆开展艺术教育的优势
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有着丰富的文献资源、静谧的读书环境和浓厚的文化氛围,在配合学校开展大学生艺术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1、图书馆的独特文化氛围有利于开展艺术教育活动
图书馆典雅大方的外观,雅致有序的馆内布置,多功能报告厅、展览厅、视听室的设立,为开展高品位的文化娱乐形式提供了宽敞、宁静、方便的空间。图书馆静谧的气氛,艺术化的人文环境布置,使读者置身其中,接受着美的熏陶和高尚情趣的感染,无形中提高了大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也对提高他们的艺术素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这种令人身心舒展的人文环境使图书馆成为开展艺术教育的有利场所。
2、丰富的文献资源是实施艺术教育的坚实后盾
图书馆作为全校的信息资源中心,不仅有丰富的分门别类的纸质书籍资料,随着高校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加快以及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方式的多样化,文献形式由单纯的文本形式向文本与多媒体并重发展。这些现代文献以其形象直观、资料丰富、涵盖面广而具有传统文献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大学生可利用的资源更加丰富多样化,除了传统的纸质文献,还可以通过更多的电子读物和声像视听资料来寻找智慧与美的感受。这使得图书馆开展艺术教育从文献资料方面有了保障。
3、现代化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的普及构筑了艺术教育的技术平台
随着高校图书馆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其技术环境已足以支持大学生在艺术教育方面的需求。如多功能厅、报告厅、阅览室、视听室的建立等,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现代化的学习和娱乐空间。现代化的数字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为图书馆开展形式多样的艺术教育活动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构筑了图书馆开展艺术教育的现代化技术平台。
二、高校图书馆开展艺术教育的具体方法
图书馆是高校的三大支柱之一,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因此开展艺术教育有其特殊性,不以课堂教育为主,而应该多层次、全方位展开,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配合学校的艺术教育工作:
1、增加艺术类文献的馆藏
艺术文献是指以语言、视觉、听觉符号为载体的纸质文献及多媒体文献,内容包括美术、摄影、音乐、影视等门类。能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丰富人的思想,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图书馆在采购纸质文献时应加大文学类图书、艺术基础、艺术鉴赏类图书及相应的艺术门类图书的力度;在采购多媒体文献时应注意相应的随书光盘及艺术类数据库还有音乐、影视类视听资料。视听资料以其特有的声音和图像传递信息,具有存储密度高、内容直观真切、转播效果好的优点,深受广大青年学生青睐。因此这样形象直观、资料丰富、涵盖面广的新型文献应在文献资料收藏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2、开展多种形式的艺术教育活动
(1)采取灵活多样的导读方式
图书馆传统的导读方式大多是简单的介绍馆内文献。时代在进步,现在的大学生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日渐增强,因此图书馆应打破原来单一的导读方式,在导读内容上,高校图书馆要改变以往偏重专业书籍的导读倾向,增加培养学生文学和艺术素养的经典书籍的推荐和介绍。可以参考一些好的推荐书目,如北京大学动员校内外50多位著名教授联合推荐,推出收书30种的《北京大学学生应读书目》;浙江大学叶鹰教授的《面向学生的推荐书目》,收书30种,随后又将该书目扩展到100种,将使用对象从大、中学生扩展到研究生。在导读形式上,可以利用馆内刊物、专家书评、专题讲座等,融入学生乐于接受的现代化教育媒体。如清华大学图书馆为配合学校倡导的“大学生人文学科必读书目”活动,邀请国内人文艺术学科专家学者在图书馆举办中外人文艺术学科经典的导读讲座,场场爆满,深受读者好评。还可以在馆内开辟一个读者交流区,让读者在此交换彼此的思想,并联合校园学生社团,定期开展读书节、读书座谈会等等一系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图书馆丰富的藏书,通过新型的导读方式来改善、提高大学生的艺术欣赏和艺术创造能力。
(2)充分利用现代化图书馆的空间、设备、资源、技术,开拓新的服务方式
高校图书馆大多数有多功能厅,应聘请学者及专业人士为学生举办美育理论以及文艺思潮、审美趋势或符合现实需要的各种类型的专题讲座。讲座的内容要积极、健康,坚持正确的审美导向。还要邀请一些艺术家到校内举办诸如画展、音乐会、诗歌朗诵会等活动。让高雅艺术进校园,艺术家与大学生面对面进行交流,使学生形象生动的获取艺术知识。这样将会形成学校艺术教育与社会文化建设相整合的良好态势。学校内外艺术教育资源的整合,对于构筑良好的艺术教育环境、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将会产生导向性的作用。因此这类活动应列入图书馆的工作计划,定期举行。
高校图书馆有良好的空间,有利于办好宣传服务。可以在图书馆大厅开办橱窗专栏,宣传艺术知识、各艺术门类的中外发展史等等。比如开办“视听剧场”橱窗专栏宣传:影视艺术知识、中外电影发展史、网络影视信息、名著名片介绍、优秀爱国主义影片介绍、每周放映信息等,并定期更新。
高校图书馆都有较丰富的音乐、影视等音像馆藏,并且具有较好的视听设备,应充分利用利用现代化的声像、电子、网络设备,为大学生提供视听等现代化的服务。可在馆内成立视听室,为读者进行声像资料的咨询检索服务,让读者根据各自需要选取并欣赏声像资料。在这里学生可以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还可欣赏各式各样的名曲、名剧,拓宽其知识面。并为学生开展多种专题的影展,同时邀请相关方面的专家、教授在观影后,给学生开展专题讲座。学生通过观影、讲座既丰富了自己的课外生活,也得到了艺术的陶冶。
3、激发学生美的创造力,与学生形成互动
为激发学生美的创造力,图书馆应经常面向大学生举办书法、绘画、摄影等展览或竞赛,甚至可以引进一些校外的名家作品。这样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创作积极性,也可以使其他同学受到美的熏陶。图书馆应为一些优秀作品设置一个展区,这样,一则能使图书馆的环境显得更为优雅;二则能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从而鼓励他们创作更多的作品;三则能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提高美的鉴赏水平。在校内图书馆主页上开办艺术交流论坛,分为音乐、美术、摄影、戏剧、影视等几部分,邀请学生们对了解或感兴趣的某一门类或某一话题进行评论和讨论,并对图书馆的艺术资源建设和服务发表建议。图书馆也定期开展座谈会、艺术知识有奖问答等活动,既可以增加馆员和读者的思想交流,又增进了馆员和读者之间的情感,使馆员和读者的关系更加融洽。
三、结束语
加强高校的艺术教育不仅能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欣赏能力和审美创造力,而且能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和完善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他们健康全面地发展。作为高校课堂教育延伸的图书馆,应有组织、有计划的引导读者从审美高度去认识、理解、欣赏、研究艺术作品,使他们悟出其中的艺术内涵,领略艺术的欣赏要领,改善、提高他们的艺术欣赏和艺术创造能力,从而帮助学生们建立健康的人格,形成高尚的审美观和正确的人生观。
高校图书馆艺术教育目前还处于发展阶段,尚需改进和探索。而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艺术教育中会出现许多困难。“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尽管会有各种困难,我们也要迎风而上,因为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赵其庄.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图书馆作用[J].发展论坛,1999(5)
[2]李永忠.大学图书馆与素质教育初探[J].图书馆论坛,2002(1)
[3]沈黎萍.高校图书馆艺术教育功能的思考[J].图书馆学刊,2005(4)
[4]张春慧.高校图书馆在艺术教育中的作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4)
[5]徐月玲.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艺术教育中的作用[J].晋图学刊,2007(1)
[6]叶鹰.面向学生的推荐书目[J].图书馆杂志,2003(4)
[7]叶鹰.推荐书目的逻辑扩展及其与现代学术文献系统的衔接[J].图书馆杂志,2004(12)
第三篇:对加强民族团结的几点思考
对加强民族团结的几点思考
民族团结一直以来都是新疆发展稳定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各民族和睦相处的生命线;多年来我局领导班子始终牢固树立民族团结无小事的理念,在日常税收工作中十分注重加强对民族团结的教育和引导,2009年乌鲁木齐市“7•5”事件的发生,又让全社会普遍认识到了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性,那么在日常工作中如何做好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工作,我认为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应注重民族团结教育方式的多样化,使民族团结教育更深入人心。
1.要将民族团结教育纳入政治理论学习之中,贯穿于全年理论学习活动始终。将民族团结教育内容列入政治理论学习之中,通过采取学习讨论交流、领导干部专题宣讲,建立民族团结教育专栏,将民族团结教育深入人心。
2.要抓住民族团结教育的重点,开展经常性的民族团结政策宣传教育。大力开展加强民族团结和反分裂斗争再教育活动,使各民族干部懂得“民族团结则百业兴旺,民族纷争则百姓遭殃”的道理。
3.表彰先进,增强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影响范围。深入挖掘干部中的民族团结先进典型,在全局范围内树立民族团结模范,使各族干部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从先进个人的典型事迹中受到鼓舞,汲取力量,使先进典型的高尚情操成为干部职工的共同财富,促进民族团结和干部队伍道德整体水平的提高,增强干部职工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表彰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彰显民族团结一家亲。
4.开展互帮互学结对子活动。由一名业务能力较强的汉族干部及汉语水平较高的少数民族干部帮助一名尚不适应本岗位工作的少数民族干部,帮助其业务能力和汉语水平得到较大程度提高,使少数民族同志都能基本符合现代化税收工作对税务干部的要求。
5.积极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增进各民族同志之间的友谊友情。在活动中注重发挥民族同志能歌善舞的特长,召开民族团结座谈会、演讲比赛,大家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和真情实感畅谈民族团结工作的重要性,讴歌现代民族政策,倾诉在祖国大家庭的温暖,旗帜鲜明地反对分裂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团结的行为。
其次可以将税收执法过程与民族团结工作相结合做好日常税收工作中的民族团结宣传工作,使税收工作成为宣传民族团结的有效载体。
1.加强对各民族群众的税法宣传。要采取多种形式、途径,包括采用少数民族文字的宣传资料搞好日常性的税法宣传,而不是每年税收宣传月集中宣传一次就完成任务了,要努力提高各民族纳税人依法纳税的意识。以税法宣传促民族团结,以民族团结促税收工作,建立起和谐的税收征纳关系。
2.真心实意地为各民族纳税人提供办税服务。有的纳税户文化程度比较低,有的少数民族纳税人甚至连汉字都不会写,就应该主动与他们多沟通,多交流,准确掌握每个纳税人的基本情况,耐心指导,代他们填写一些纳税资料,代办一些纳税事宜,提供便利的纳税服务。
3.注意发挥优秀少数民族纳税人依法纳税的典型示范作用。在税收执法过程中,要注意发现、培养和大力宣传主动依法纳税的少数民族纳税人先进典型,通过他们去影响和带动周围少数民族纳税人自觉依法纳税,不断优化税收环境。
4.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创造机会让各民族同志之间增加了解,避免误会。如在科室人员配备上,将各民族同志协调搭配,增加相互了解的机会。注意在工作中发扬各民族特别是各少数民族同志的长处,在工作上形成平等、互惠、互助、相互离不开的同志工作关系。
通过以上措施,使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日常化、经常化、深入化,以使“民族团结是福、分裂**是祸”的思想,深深扎根在各族干部职工的心中,各民族干部职工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关心,和谐相处、团结友爱的氛围更加浓厚,从而有力推进税收工作的有利发展。(涂玲)
十三团六连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工作纪实
作者:柳晓霞
新闻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10-11-25 22:36:24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十三团六连地处塔里木河南岸,与阿克苏市托海乡畜牧四队相毗邻,总耕地面积5266亩。全连现有职工156名,其中少数民族职工18名,包含维、回、土家族等4个民族。六连民族团结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以抓学习、求团结、树典型、结对子、思稳定、促发展为主题,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帮助支持少数民族发展经济,科技文化、卫生事业,大力为民族同志办好事,办实事。以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月活动为契机,广泛深入开展了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等活动,开创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
一、党支部重视,组织领导到位,是搞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关键。六连党支部十分重视民族团结工作,将民族团结工作列入支部重要议事日程,在具体工作中坚持做到“五个认真”、“三个结合“。
“六个认真“即:
1、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的有关指示精神,做到凡是上级下发的文件和参加上级部门召开的会议、学习的同志回来,支部一班人都认真学习文件,听取汇报,商讨部署工作;
2、成立了民族团结工作领导小组认真分工,责任到人,层层建立工作责任制,使各项工作都能落到实处
3、认真做好每年的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在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中,除开展对干部职工进行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外,连队领导总是亲自去托海乡四队进行走访慰问、生产技术指导、开展联谊活动等,共商民族发展大事,共叙民族友情;
4、年初认真制定民族团结工作计划,并在坚持“抓五月,促全年”的工作方针指导下,结合连队实际,把民族团结工作纳入精神文明建设重点内容,切实做到年初有计划,半年有小结,年终有总结;
5、认真上好民族团结教育课,连队领导亲自上民族团结教育课,对全连干部职工认真进行民族团结、民族政策的宣传教育。
“三个结合”即:民族团结工作与经济建设相结合;与学雷锋活动相结合;与争先创优相结合,有效促进了民族团结工作的开展。
二、坚持开展党的民族团结、民族政策的教育活动,使“三个离不开”的思想不断深入人心。六连党支部利用民族团结教育月和冬季全员培训,给干部职工上民族团结教育课及宗教法规课。在新工人上岗前,首先进行民族团结教育,使他们一工作就树立民族团结意识。同时,连队还十分重视在青少年中广泛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采取多种方式教育学生,严禁各种宗教活动进入校园。
连队充分利用广播、报纸、黑板报、横幅、标语等宣传工具,利用上课,开座谈会、民族团结知识问答等形式,进行了反对民族分裂,加强民族团结的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在全连形成一个人人讲民族团结,人人懂民族政策,人人争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好事、实事的良好风气。
三、加强兵地团结,扶持少数民族发展经济,为地方少数民族大办好事、实事。
在春耕春播生产中,六连发挥科学技术优势,帮助少数民族牧民改变传统的种植模式,推广新科技每逢民族团结月活动,六连领导都会前往托海四队开展联谊活动,并到田间地头进行科学种田技术指导。平时,连队经常派技术员到民族同志地里查看苗情,帮助制定管理措施,牧民也把六连当自己的家,碰到技术上问题都及时到连队找技术员咨询。
在生活上民族同志们有困难,连领导都能及时帮助解决。四队牧民阿吾提家里子女多,因本人文化程度低,科技知识少,棉花连年欠收,牲畜出拦少。连队领导得知他们家的情况后,为他提供了200亩稻茬地,280亩棉茬地,供他放牧。2010年阿吾提一家收入颇丰,他直笑:还是兵团的干部亚克西!这些点点滴滴的事例说明“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已深深扎在维汉人民的心中。
随着十三团经济的不断发展,六连职均收入越来越高,少数民族同志也过上了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好日子。
搞好了民族团结是发展团场经济,提高各民族生活水平的根本保证。十三团六连党支部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加强了民族团政策教育,使各民族之间共同发展经济,为不断改善民族关系,增进民族间的友谊,开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局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加强民族团结
促进社区稳定
南正社区位于安康城区东部,辖区内共有5个居民小组,1006户,3774人,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5%,社区党支部成立于2001年7月,居民党员28名。社区内共有党政、企事业单位5个,单位家属院5个,党员125名。几年来,支部一班人针对社区内少数民族人口多,各种矛盾和问题多的现状及实际,紧紧围绕促进社区繁荣稳定这一目标,狠抓党的建设,促进民族特色经济发展,积极化解各种矛盾及纠纷。狠抓了党员干部的思想建设,有力地促进了社区民族团结和社会的繁荣稳定,推动了社区各项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我们的做法是:
抓班子,带队伍,树起社区党建一面旗
一个好班子,才能带出一支好队伍。社区党支部成立以来,我们坚持按照“党建共商、事务共管、资源共享、文明共创、难题共解、活动共办”的社区党建工作目标要求,充分发挥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积极推进社区党建工作健康发展。
抓班子建制度,先后制订完善了学习工作制度,民主生活制度,社区党建议事会制等八项制度。同时党支部用制度规范一班人的行为,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目标责任制。一是结合社区工作的特点,从党的建设,社区事务,民族经济发展三个方面入手,把工作分解量化,提出考评标准。二是支委成员分工包片,联系居民小组和驻社区单位,狠抓工作落实。三是每月汇报一次工作情况,沟通思想,总结经验,提高工作效能。从而形成一个党性强作风正,纪律严、团结战斗的好班子。
抓培训教育,切实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首先是抓好教育阵地建设,多方筹集资金建起党员活动室。各项学习工作管理制度上墙,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达到制度化、规范化。其次是广泛深入地开展学理论、学党章、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科学技术等活动。社区举办科普知识讲座和实用技术培训班。在党员中开展科学技术传、帮、带、扶活动,帮助贫困户掌握1—2门技术,教育他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依靠科学技术发家致富。第三是抓好新党员的发展和后备干部的培养和选拔工作。社区党支部成立以来已培养3名入党积极分子,现已发展1名预备党员。培养社区后备干部5名,为社区党组织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办实事,聚民心,促进民族安定大团结
我们南正社区是一个回族群众集中聚居的地方。党支部凝聚力强不强,领导核心作用发挥的好不好,直接影响到社区的繁荣稳定和发展。俗语说:打铁先要本身硬,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在各项中心工作和公益活动中,我们支部成员处处模范带头,事事以身作则。在非典防治时期,支部一班人带领党员群众到社区挨门逐户登记打工返安及外流人员入安情况,发放预防非典传单和给外出打工者一封信,党员干部都主动承担起信息员、监控员、消杀防疫员的任务。同时党支部组织带领党员群众积极投入到每周的义务大清扫中,清除社区死角垃圾124筐,对社区内的旱公厕实行定期清扫,专人管理,使社区环境卫生有了很大改观。在“改陋习、树新风”活动中,党支部组织辖区单位的党、团员共同参与,在社区大街小巷大力宣传,和居民签订门前“四自一包”责任书,加强对民族聚居区牛、羊牲畜及宠物的管理,着力营造一个良好的社区居住环境。
南正社区内有3座清真寺,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等多种宗教并存,加上贫困户多,文盲、无业人员和下岗职工占很大的比例,容易产生不安定因素。对此,党支部要求支部的每一位党员都能够以身作则,大力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使少数民族群众坚信在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民族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少数民族群众才能真正的富裕起来。
南正社区的南北正街原是一条“民怨路”,用“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不但影响居民群众的出行,而且制约着社区的经济发展,群众怨声载道。为变“民怨路”为“民心路”,我们在办事处的支持下,在辖区单位和街道群众的积极配合下,经过多方努力,集资9万元,终于修了一条群众满意的致富路。路通了,气顺了,干群关系也密切了。
一心一意为群众办实事,就是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从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着手,为群众排忧解难,在群众中树立党员的光辉形象。我们南正社区少数民族多、贫困面大,在社区居民中,除了享受低保金和社会救济的五保户以外,困难户还占很大比例。两年来,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开展“爱心奉献”活动,进行自助自救。一是号召党员和群众捐资1500元,捐衣物4000余件送到贫困户和失学儿童家里,并对年老的重患病党员进行慰问。二是根据社区贫困户的情况,建立了一帮一,结对子帮扶制度,在有能力的党员中确定帮扶对象,制定脱贫计划。现已有8名党员与16户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有1户群众已摆脱贫困。三是和辖区单位积极配合为下岗职工找路子、出点子、送信息,几年来共为14名下岗职工找到生活出路。
“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社区成立初期,党支部一班人认识到只有充分发挥广大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群防群治的作用,社区建设才能走出一盘活棋。要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稳定是大计,因而支部在配备社区机构时,一是重点加强调解、治保组织的人员配备,强化、细化调解、治保组织的职能作用,实施警民联防共同治理。两年来共调解各种民事矛盾纠纷128起,阻止化解打架斗殴事件15起,帮教“两劳”释放人员及失足青少年9人。二是在居民楼及单位家属楼,推选了楼长和护楼员,在街道居民住户中推选中心户长39人,按居民小组推选环境卫生监管员、计划生育流动人口信息员、治安巡逻员,这些人员尽职尽责地为社区义务服务,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工作信息网,为社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聚民力,求发展,两个文明一起抓
社区党支部的全体党员用自身的一言一行为社区树立了一种艰苦创业、求真务实的良好工作作风,带动社区群众能够自觉遵守社规民约,坚持移风易俗,集中精力谋发展,求致富。南正社区地理位置相对较偏僻,原来很少有企业来投资发展,自从社区的环境建设得到改善,社区治安秩序稳步好转后,投资者也来了,清雅宾馆、帝王演艺城等企业相继落户社区,投资额近三百万,为社区解决了16名待业青年和下岗职工的就业问题。社区还通过创造安定的社会环境,广泛深入宣传发展个私经济的政策,提供优质服务,抓住民族特色经济的优势,在社区开办了3个民族糕点加工厂,发展民族饮食文化,打造高品位的名牌,在保持传统食品工艺上,再进行深层次精加工,以质量求发展,现在我们的清真糕点食品进入了城区各大超市,深受广大市民和外来游客的靓睐。新建的农贸市场也给社区居民搭建起一个经济发展的平台。过去一度偏僻冷落的东关,如今重现繁华,仅在农贸市场租房固定经营者就有23户,在社区居民中新增个体私营户132户,其中少数民族群众占经营户的90%。
在抓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我们把学习宣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作为主要教育内容。同时,以创建“文明小区、文明楼院、安全小区、文明家庭”为载体,开展争做文明居民,争创文明家庭和文明楼组竞赛活动,推动文明社区、文明小区的创建工作,提高了居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两年来,社区内共创建安全文明单位4个,治安模范户106户,文明楼院4个,“五好文明家庭”20户,各类先进个人20名。在计划生育工作中,有少数民族夫妇符合二胎生育条件,主动要求领取终生只要一个孩子决心书。社区每年的计划生育率均达到10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二00二年被办事处党委、办事处评为先进社区党支部和计划生育合格社区。黄玮市长在视察社区工作时,对我社区的各项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奖给社区电脑和打印机一套。
一份辛劳,一份收获。我们社区的党建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期望还有很大差距。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与辖区单位携手共建,积极探索社区党建的新路子,为社区民族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繁荣稳定做出新的贡献。
第四篇:大学生民族团结的新思考
大学生民族团结的新思考
从苏联解体到东欧剧变以来,世界的格局发生了空前的变化;从中印的藏南之争到东海、南海之余波,我国的周边并不太安稳;从新疆、西藏的分裂势力到台独分子,我国国内的安全环境也不是很好——《军事理论》。而大学生是祖国的中坚力量,足够的未来就落在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身上,尤其是当代大学生。
促进和加强各民族的大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对于大学而言,深入的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才更加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更加有利于中华民族成为世界之林当中最优秀的一员。所以说加强大学生民族团结有着中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当今社会我国大学生民族团结事业面临的新挑战。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始终是关系到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和希望所在。民族问题始终是一个国家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如果分裂,那么国家就会四分五裂,还谈何建设。如今我国正处于社会体发展的关键时刻,对周边国家面临着构建睦邻、友邻和富邻的任务;对内我国面临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更加富有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艰巨任务。我们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我们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祖国的发展。在这全球化的背景下,全球经济衰退依然没有摆脱的时刻,西方国家利用自己掌握的高端电脑技术,不断地通过网络对我国大学生进行西化教育。“疆独”、“藏独”和“台独”的分裂势力依然猖狂,在这种复杂的现实社会中,加强对大学生的民族团结教育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任务,它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存亡问题。在这新的形势下和新的历史任务下,对于大学生的民族团结,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1:独立分子依然存在,分裂活动依然不断,国家的大统依然面临着新的挑战。纵观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虽然每一个朝代的覆灭伴随着另一个朝代的建立,但总有那么一股势力是逆着社会发展的方向而行的,建立一个反当时统治的体制,如明朝的反元统治,清朝时期的反清复明等。但是哪一个朝代的反动势力似乎都没有现今的多,他们分布的地域之广,人数之多,却是不容忽视。1949年1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但是蒋家皇朝的反动统治却退守到台湾,且伺机反攻大陆。虽然现在国共两党能够抛开以前的恩恩怨怨,共同接受“九二共识”,但是以台湾民进党代表的“台独势力”却公开否认“ 九二共识”。2008年,时任台湾地区领导人的陈水扁还进行了全民公投,虽然最终公投失败,但足以说明
第五篇:高校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西北大学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安排部署,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围绕“以师生满意为标准,办好有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建设‘三个陕西’作贡献”主题,聚焦“四风”问题,改进教风、学风和工作作风,扎实推动活动开展,进一步明确了办学定位、理清了发展思路,努力推动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认识到位是开展好活动的关键
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党和国家事业蓬勃发展的根本保证。在高校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具有重大而特殊的意义。
有的同志认为,高校的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开展科学研究,“四风”问题与高校关系似乎不大,其实不然。其一,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高校坚持正确办学方向的根本要求。当前高校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面临着复杂的新形势,只有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党员干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才能凝聚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的力量,增强高校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坚定广大党员和师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其二,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必然要求。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
为衡量工作的标准,才能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国家和社会上下功夫,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其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内在要求。只有深入实际、深入师生找准“四风”问题并积极加以整改,才能进一步理清办学思路,推动良好校风的形成。多年来,西北大学立足服务陕西和西部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大力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确立了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为更好地履行教书育人的使命,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学校近年来在抓干部作风、教师教风和学生学风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取得了初步成效。而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学校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推动改革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以来,学校党委牢牢把握中央和省委要求,将思想认识到位作为工作前提,坚持领导干部带头,认真组织党员干部原原本本学习总书记的一系列讲话精神和中央下发的学习材料,围绕“宗旨意识和群众观点”、“聚焦‘四风’解决问题”、“弘扬延安精神,坚持群众路线”、“学风建设与师生关系”等主题开展了专题研讨,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增强践行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紧迫性,为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提供坚实的思想政治保证。
聚焦“四风”是落实好活动的基本要求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聚焦点是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核心目标是集中解决党内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四风”问题。为了找准学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学校改革发展的主要问题,西北大学先是组织开展了大调研活动,形成调研报告20余份。教育实践活动开始后,学校全体领导班子成员深入院系与师生面对面交流,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最后梳理出了250多条意见,总结出了学校在“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
在形式主义方面,学校确定了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发展规划,但对其内涵和发展规律的研究不够透彻,引导师生对学校发展战略的理解和支持也不够;质量意识不够强,有追求办学规模大、学科专业全的倾向;重引进人才的学历和数量,却轻质量和能力的培养与考核;开展对外合作项目多,但后续推动和长远建设措施不够。在官僚主义方面,有的领导干部联系师生不够广泛,深入教学科研一线调查研究和广泛听取意见不够;有的干部服务意识不强,服务能力不高,服务态度不佳,对师生反映的问题和困难不能及时解决。在享乐主义方面,有的干部精神懈怠、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缺乏勇于担当和攻坚克难的勇气;有的领导干部工作投入不够,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的动力不足。在奢靡之风方面,内部管理较为粗放,公共资源分配不合理;有的干部缺乏勤俭节约意识,存在讲排场和铺张浪费现象。
通过聚焦查找“四风”问题和整改,切实提高了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推动了教风、学风和工作作风的改进,进一步明确了办学定位、理清了发展思路,促进了学校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科学发展,既有利于不断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化程度,也为学校建成有特色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奠定了坚实基础。
确保活动有特色、高质量
结合学校改革发展和党建工作实际,我们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突出抓了四个“紧密结合”,以确保教育实践活动有特色、高质量地开展。
一是把教育实践活动与学习侯伯宇精神紧密结合。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深入开展了向我校优秀共产党员、全国重大先进典型侯伯宇教授学习活动,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使命意识和宗旨意识,以良好的师德师风潜心教书育人,出高水平研究成果,把师生员工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和引导到提高教育质量、推动学校发展上来。
二是把教育实践活动与推动教风、学风建设紧密结合。我们突出抓了以“课比天大”为主要内容的教风学风建设,切实增强干部教师的育人意识、服务意识和学生的责任意识、成才意识。同时,结合陕西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现实需求,认真查找和整改“四风”方面及学校建设发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把握科学前沿和陕西发展需求,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整合研究资源、加强人才梯队建设,推动科学研究由数量向质量转变,不断提升办学效益和服务地方建设发展的能力。
三是把教育实践活动与理论研究紧密结合。注重发挥我校人文学科优势,积极组织开展群众路线理论研究,形成学习理论、研究问题的良好氛围。部分论文已被全国延安精神研讨会和教育部理论研究刊物收录,以贯彻十八大精神和党的群众路线为主题的《美丽中国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研究》论文集即将出版;“延安时期新闻传播事业与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群众路线”研讨会成功举办;《党的群众路线和高等教育发展》征文和理论研讨活动正在进行。学校党史专家为10余所高校、党政机关和企业单位作辅导报告共计30余场,产生了良好反响,为全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理论宣传作出了贡献。
四是把教育实践活动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从教育实践活动
一开始,学校党委就强调从师生最不满意的事情改起,从师生最期盼的事情做起,做到边学边改、边查边改、即知即改,使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尽早看到教育实践活动的实际成效。学校党委和行政系统先后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落实整改措施和责任人,制订出台了领导干部深入实际、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及会议、接待、用车管理办法,修订了学校领导班子议事规则,改革了后勤管理体制,启动了一大批改善师生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的民生工程,赢得了广大师生的关注和肯定。
西北大学围绕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和提高教育质量,扎实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广大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服务意识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切实增强,对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发展思路更加明晰,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对“四风”问题查摆和初步整改积极推进,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初步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