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高校普及推广ERP教育的若干思考
对高校普及推广ERP教育的若干思考
北京农学院 沈文华
1、ERP教育在我国普通高等院校的发展现状
ERP(Enterprise Resoruce Planing)是“企业资源计划”的英文缩写,虽然从MRP(物料需求计划)、到MRPⅡ(制造资源计划)直至现在的ERP,其发展进程已经经历了四十多年,但作为一个科学的概念在我国广泛传播却只有十多年的历史,作为一门完整的课程体系引进到国内,只有几年的时间。
十多年来,ERP的传播者和先行者通过艰苦不懈的努力,已经在我国企业应用ERP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摆脱了ERP起步难、实施难、发展难的境地。目前,国内外有一大批ERP的著名厂商,如国际上的SAP、ORACLE、QAD、IFS、MICROSOFT、SCALA和INTENTIA、国内的用友、金蝶、浪潮等,活跃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其中SAP和ORACEL公司在我国境内的外资企业中占据了市场优势,而国内用友、金蝶公司则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ERP市场上独领风骚。ERP在管理软件市场上已经相对成熟,成为企业信息管理中的核心应用软件,但是,国内熟悉ERP的专家和各层次的应用操作人才匮乏,成为ERP发展的瓶颈制约。近年来,经过国内外著名软件公司与高校的广泛合作,ERP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对ERP各层次管理人才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目前,ERP在国内综合性大学MBA、EMBA教育中受到重视,在清华、北大、浙大、上海交大、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著名院校的MBA和EMBA中都开设了与ERP相关的课程或专题讲座,一批高层管理人员已经熟悉并掌握ERP的原理,并投入实际管理和操作运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软件学院率先与SAP(中国)公司合作,以SAP的技术与产品作为工程硕士培养方向的项目,其培养方案、师资配备、课程设置、实验环境、实训方式到就业通道,都是在SAP环境下,围绕ERP工作的各个环节予以配置,他们以熟悉SAP商务解决方案的ERP领域初级专家为该校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在课程设置上,以SAP为主要研读内容,其课时占全部学时的50%以上,可谓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特色鲜明。
本科层次ERP教育发展很不平衡,多数有管理学科的院校还没有设置独立的ERP课程,一般都在管理信息系统、生产运作、电算化会计等课程中讲授相关知识;部分院校在本科教学计划中增设了“ERP理论与实践”类的课程,其中只有少数院校构建了比较完整的ERP教学体系,包括ERP的理论课程体系和实验课程体系。目前,ERP的教学主要通过第二课堂和实验课程在本科教育中进行普及和推广,特别是通过用友等国内著名的管理软件公司组织的校企合作、建立ERP实验室、推行沙盘决策模拟实训课程、组织沙盘决策模拟比赛,带动了普通高校对ERP教育研究和发展。各高等院校在建设文科实验中心、强化综合模拟实习中,已经把ERP的教学和研究放到重要地位予以思考,并围绕ERP教学不断加大对设备、软件、师资培养方面的投入力度,部分院校把ERP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验组织列入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研究课题。除此之外,全国还有各种类似GMC的国际挑战赛、受跨国公司、外资企业资助的高校决策模拟比赛,这些符合ERP基本原理、以实现企业资源最佳综合利用为目的的决策模拟实战演练,极大地调动了本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ERP所涉及的知识内容由于涉及高校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工作能力的提高,提倡情景式、激励式、探究式、自主式、互动式、协作式的教学方法,受到越来越多学生的欢迎,也由于这种教学方法符合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新型教学模式,因此受到越来越多高校领导和老师们的重视,在探索性的教学改革中已经取得了一批阶段性的研究成果。
2、ERP教育在高校普及推广中存在的制约因素
ERP教育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有了快速发展,但与目前企业所亟需的ERP人才需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这种差距即包括数量上的差距,也包含质量上差距。形成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在于现行教育体制中还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和突破的制约因素。
2.1 传统教育体制阻碍ERP的普及推广
现行的高教管理体制至今仍保留比较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长期计划经济管理的思维方式严重束缚着高等教育改革、阻碍着创新思维的发展和创新人才的培育。普通高校的招生完全是按计划指令进行的,不能轻易更改和突破;各院校本科专业设定,必须服从教育部的统一规定,除极少数经批准的综合性大学,一般院校新专业的建立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批,“你有我有大家有”的教育格局没有根本改变,没有办学特色的专业普遍存在各高等院校之中,由此决定了国内多数院校的专业设置相同、课程设置相同、教学大纲相同、教学内容相同、教学方法相同,这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大一统,给新学科、新专业、新课程预留的发展空间十分狭窄,对其他新型课程的发展如此,对ERP教育的发展也不例外。当新型课程处于探索性试验阶段时,很少有院校愿意主动介入,一旦教育部门承认了某个新的教育发展领域或探索性课程,大家又会蜂拥而上,照抄照搬,计划经济体制所固有的“唯上性”和“依赖性”,与ERP的推广应用必须因地制宜,必须保持鲜活的生命性背道而驰,影响着对ERP教学创造性地研究和发展。
2.2 传统的教学观念影响ERP课程的教学发展
传统的教学观念把老师赞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中既有对老师这个崇高职业的赞美,但同时也把老师比喻为是一个产品的设计者并兼作生产者,学生则是一种产品,得按照预定设计的“图纸”进行标准化的“定制生产”,这种带有强烈的“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教学观念,体现在教学及其管理的方方面面,无论是专业的设置、教学大纲的规定、学生思想道德言行的规范与管理,处处体现的是定制的标准,“要”你如何,你“必须”如何,“否则”就会如何,在这种“标准产品”的生产领域,缺少询问“为什么”和“如何做”的自由探索空间,更缺少不怕犯错、勇于创新的教育环境与激励机制。虽然我们以往的教育要求中也经常提到要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实际贯彻中,往往将“分析问题”解读为用上级、权威理论、演说、或书本规定的要求来观察学生分析是否合理、是否越轨,将“解决问题”的能力局限为能否模仿性地重复应用书本知识。这种以“服从”作为学生学习标准的教育与“创新思维”为标准的教育区别,正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封闭经济”与“开放经济”下培养目标的根本区别,而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狭隘理解,只能造成学生仅将衡量知识的标准限于卷面分数好坏和面面俱到、不求甚解的叙述,使我们培养的学生难以承担走上社会后改造社会的重任。对于很多老师来说,习惯于“我教你上、我讲你听、我灌你记、我考你背”的应试型、被动型的教育方式。与此相反,ERP的生命力恰恰在于其自主性、灵活性、探究性、体验性、协作性,它要求授课教师必须从根本上摆脱以往传统的教学观念与固化的教学模式,需要跨课程的综合学识和丰富的实践能力,需要具备很强的概括总结能力、启发教育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很显然,我们目前极缺具有这样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的教师。面对即将开展的像ERP这样要求生动、活泼、互动式的教学活动,一些老师感到不适应、不习惯,也缺乏深入研究和勇于探索、勇于投入的信心和勇气。
2.3 传统的考核机制影响教师投入ERP教学的积极性
相对于其他各专业、各门比较成熟的课程,ERP是一门全新的、边缘性、综合性、探索性的课程,又由于其需要跨专业、跨课程的知识背景,需要老师花费大量时间进行重新学习,需要投入大量精力进行潜心研究和课前准备。在教学环节中,它更侧重于实验与操作,适合于小班教学。但在传统的教学工作量及其考核体系中,各院校往往缺少对探索性、研究性课程的激励机制和政策导向,习惯以教学数量为业绩考核的硬指标、以课堂理论教学为重点考评对象,即使在特别强调教学质量和课程评估的今天,也往往因为缺乏对文科类实验课程的研究,对ERP的教育缺少评判标准而被领导和老师们所忽视。虽然ERP的成功开设已经吸引越来越多老师的关注,但由于利益指挥棒的导向,只有一批勇于奉献的开拓者才愿意投入,在实际教学安排中ERP的教学仍有遭遇冷落、不受重视的现象出现。
3、解决ERP教育中存在问题的若干思考
ERP作为一门极俱挑战性、有用性的课程,在发展过程中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在所难免,从教学体制和教学管理的角度分析这些问题,目的是为了从更深的层面来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针对上述提出的问题,笔者认为:
1、教学管理体制上存在的问题是院校领导们不容回避但必须敢于面对的问题,认识和突破管理体制上的禁锢,正是各级领导需要做的事情。在改革开放的大潮流中,在人才市场的急切呼唤声中,加快改革的步伐、渐进地对带有根本性的体制问题进
行大胆实验、突破和变革,对教育管理层面的改革敢于进行大胆尝试,必须形成各级领导的共识。与昨天相比,体制中存在的一些坚冰已经打破,一批有胆识、有魄力的院校领导,在教育教学改革上已经迈出越来越大的步伐。ERP要想在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和教学实验上得到快速发展,首先必须争取到领导层面的重视和支持,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曾经讲过,“观念能改变历史的轨迹”,而领导们教育观念的变更,对ERP的根本认识,决定了ERP教育普及的速度和推广的覆盖面。一些ERP教育快速发展的院校,几乎无一例外都是获得了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学校教改政策的大力促进,因此,如何促进和带动院系领导重视这门新兴课程的建设发展,是ERP教育中不能回避的问题。
2、作为ERP教育承担者的高校教师,也需要重视和解决对ERP教育的观念更新问题。改革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一个在ERP教学中获得成功的教师,一定是付出极大艰辛的教师,只有积极投入到学校的教学改革之中,才能享受到改革带来的丰硕成果。要想获得领导的支持和亲睐,也只有在教学改革的道路上敢于投入精力,肯于吃苦耐劳,不断取得成功,才能吸引院校领导的注意力。当前,老师们按精品课程建设的标准和教育教学改革所提倡的先进教学理念,来指导ERP课程的发展,这门深受学生欢迎的新兴课程可以获得更快发展,老师们也会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成功机遇的。
3、要抓住当前教育改革面临的良好契机,深入研究,推动ERP教育的发展。教育部正在高校全面推行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这项国家级的评估极大地推动了各级政府对高校的财政支持和软硬件设备经费投入。一般院校在评估过程中获得的资金总量少则几百万,多则几千万。ERP教育所需的硬件设备,所依赖的软件投入,所需要的各级领导重视、对教学成果所需要的总结推广,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契机。教育教学改革中遇到的很多机遇使我们认识到,现在的教学环境与以前相比,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有很多以前不敢想、不敢做的事情,现在都可以想和可以做了,很多推动教改的事情不是做不到,而是想不到,支持不到位往往是由于我们的工作不到位、谋划不到位。围绕ERP精品课程的建设、围绕ERP教学方法的改革、围绕ERP教育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创新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我们可以做的事情,可以做到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
4、以ERP教育为主题的校企合作应该有新的深入发展。毋庸置疑,国内外一大批著名的管理软件公司集团把合作的对象锁定普通高等院校是具有战略发展眼光的。校企合作,共谋ERP教育的发展,已经远远突破了本来意义上的院校依靠企业对ERP实验室软硬件建设、支持与合作。ERP教育通过教学理念的传播、掀起了文科教育实验的新尝试,高校加快管理类学科实验教学的改革,企业支持和推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ERP教育毕竟只是高校管理科学和文科实验中心重点建设的若干内容之一,不可能包打天下和游离于管理科学的课程体系单打独斗。企业应在ERP人才培养的就业通道、ERP课程体系的建设方面与高校一起,做出更多的探索与合作。毋庸讳言,高等教育本身所具有公益性、知识财富的社会共享性,教学经费投入的有限性,与企业终极目标的排他性和维利性,是存在一定矛盾的,这就需要企业与高校有更多的联系和沟通,在ERP教育的发展方面形成更多的共识,从当务之急看,高素质的人才培养需要培养高素质的师资,校企合作要为培养一大批合格的、能够把管理科学知识熟练应用于ERP教学的师资队伍制定更为紧密而又切实可行的合作计划和发展规划。
5、ERP的教育与培养目标要根据学校的特点分层次进行。就多数一般性高等院校本科教育而言,目前ERP教育应聚焦在普及ERP知识、了解ERP作用,掌握ERP的原理和能胜任部门级ERP操作管理的应用方面;在软件工程类硕士和MBA硕士中培养工程师级的应用专家和培训专家;ERP高级人才的培养,应由综合性大学培养的博士研究生和EMBA学员来承担。这样才能各负其责,培养的人才各有所用。在普通高校管理学科的本科教学中,应围绕各自的培养目标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如,在低年级学生中,开设以沙盘模拟决策对抗性训练为代表的ERP认知性综合实验,在中年级中,可以开设比较复杂的以计算机决策模拟为主的验证性综合实验,在高年级可以结合企业创新计划的策划与制定,开展创新企业的风险投资为主、结合人力资源管理、品牌与无形资产建设等内容的综合性实验。
总之,围绕市场这个企业经济运行的出发点与归结点,不断更新观念,大胆实践,不断补充ERP的教学内容,完善ERP的教学方法,强化实战训练,提高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动笔的综合能力,ERP教育的普及推广将会在高等院校打开新的局面。
第二篇:对中国武术运动普及与推广的思考(模版)
对中国武术运动普及与推广的思考
(2007-09-01 14:32:44)转载▼ 标签:
体育/竞技 体育 武术 社会
对中国武术运动普及与推广的思考
The thoughts on the Popularization and Promotion of Chinese Martial arts.摘要:近年来,中国武术运动没有得到很好地普及与推广,问题颇多。这是由于时代的发展和变化,社会各界包括武术界自身,都对武术的普及与推广工作重视不够。现在,武术已被列为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社会各界、政府及武术界自身,都应对武术的普及与推广工作重视起来,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加强武术的普及与推广,以使中华武术再振雄风,走向世界。关键词:武术,社会,武术界,普及与推广
Abstracts: It is not accidental that Chinese martial arts has failed the application for introduction into the Olympic games.It is resulted by the weakness of its popularization and promotion.As the time changes, the whole society including the professional martial arts circles has not paid enough attention to the popularization and promotion of the martial arts.Now, martial arts has been listed in the first group of national level non-material cultural legacies and the whole society, the government and the martial arts circle itself should recognize its importance.They should therefore take effective policies and measures in strengthening the popularization and promotion of the martial arts, in order to bring martial arts into full play again in the world.Key words: martial arts;society;martial arts circles;popularization and promotion
尽管中国武术将以特殊身份亮相2008北京奥运会,但无望进入此届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已成定局。从中国武术运动近年来发展的情况看,这一结果似乎并非偶然。因为根据奥林匹克“普遍参与,公正竞赛”的精神原则,中国武术运动在近些年来,不但没有得到广泛的普及和推广,反而存在不少令人担忧的现象和问题,这不得不让我们认真思考和对待。
1、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武术运动普及与推广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很多,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社会上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另一个是武术界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原因。1、1、社会上的问题和原因。1、1、1、中小学武术教学活动雷声大雨点小,近乎名存实亡。我国一直比较重视在中小学开展武术教学,1978年和1992年颁布的《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体育教材》和《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均把武术列为体育教学内容。2001年9月1日开始实施的《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把武术列为体育课必修内容。2005年4月2日中宣部和教育部联合出台《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要求新学期开始,体育课适当增加武术内容。但是,由于我国的教育体制是应试教育,学校注重升学率,学生面临较大的升学压力,因此武术教学活动在中小学生中的开展,还存在诸多问题。A.学生对武术的喜欢只是表面现象。由于大多数学生对武术的认识是从影视作品中得来的夸张印象,实际参加练习后反差很大又吃不起苦,因此真正喜欢武术并能够用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武术的学生很少。B.武术课的内容比较单调,教学课时偏少。在学校的体育课达标中,对武术没有具体的要求,学生没有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C.武术师资不足。武术课大多数是由非武术专业的教师担任的,而且上课主要采用武术与其他体育内容混合进行的方式授课,教学效果不好。更有甚者,很多学校的体育课就没有武术内容,武术课名存实亡。1、1、2、大专院校的武术运动装点门面,无人喝彩。在武术申奥的形势下,武术运动也受到大专院校和学生们的关注。其开展武术活动的形式主要有,大运会武术训练与竞赛、学校业余武术训练、体育课中的武术课程以及自学自练的学生武术社团等。
但是,大专院校的武术运动也同样存在一些问题。A.热爱武术运动的学生不多。大多数学生更喜欢球类等娱乐性强的项目或跆拳道、瑜伽等时尚体育项目。B.武术的教材内容滞后于时代的发展。普通院校和体育院校、本科生和研究生,有不少课程用的是同一套教材,不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C.武术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落后。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至于出现学生“喜欢武术而不喜欢上武术课”的现象。D.有较高演练水平的专业武术教师不足。一方面有不少体育教师是半路出身学武术的,水平参差不齐;另一方面是有的教师武术理论水平
较高,能写武术论文,但只是纸上谈兵,实际演练水平不行。E.大学生的业余武术活动和训练几乎是一片空白,大学生的武术比赛活动更是很少。1、1、3、武术馆(校)的武术运动表面红火,困难不少。目前,全国各地有各级各类武术学校12000多所,仅河南省就有各级武术学校421所,其中尤以少林寺所在地的登封为最,有大小武术学校52所之多。号称“天下第一武校”的塔沟武校,目前拥有学生17000多人,可谓声势浩大。
这些武校虽然生源不错,学生也热爱武术运动,但是其自身的发展目前还存在不少问题。A.学校的文武发展不平衡。这些学校对文化课教学普遍不够重视,调查研究显示,当前这些武术馆(校)每天武术训练时间平均为6.3小时,而文化课教学所用的时间平均仅为3小时左右;有12%的武术馆校不开设文化课;文化课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为1比32。B.毕业生的就业出路难。现在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而这些学生的文化素质又偏低,致使升学或就业的路子越走越窄,这已成为这些武校可持续发展的老大难问题。C.训练内容由以传统武术为主,逐渐向竞技武术靠拢,有淡化传统武术的倾向。1、1、4、全民健身活动中的武术运动人数虽多,质量不高。武术是中国传统的民族体育运动,参加的人数自然不少。据有关调查统计显示,我国经常参加武术锻炼的人口有6500万。
但是,有如此之多的人参加锻炼,并不等于已经很好地普及推广了,而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A.参加武术锻炼的中老年人多,青少年少。目前全民健身活动中参加武术锻炼的人,大多数练的是太极拳、太极剑、练功十八法、气功等项目。而喜欢这些项目的练习者,又大多数是中老年人,他们的直接动机就是强身健体,抵御疾病,愉悦身心。青少年由于接受新事物快,追求新奇时尚,很少会有人去练武术。B.武术锻炼的场所较为简陋。练习者大多数是在室外的土地或水泥地上练习,既不安全又受天气的影响;少数能在场馆内锻炼的,其配套设施也很简陋,一般就是一排压腿的铁架子,功能不全。C.受到竞技武术发展的影响,传统武术项目被冷落。大多数传统武术项目停留在表演、交流和一些有限的比赛方面。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武术运动的普及和推广。D.社会上武术活动站的指导员业务水平普遍较低,没有受过良好的培训,不能吸引更多的人前来参加锻炼。1、1、5、中国武术运动在国际上推广虽有进展,任重道远。近年来,中国武术在国际上的影响与日俱增,目前国际武联已有108个会员国。然而,由于东西文化的差异,武术在海外的普及和推广还有不少问题。A.中国在国际上对武术运动的宣传和介绍不够。比利时的马克·特博姆在《亚洲传统武术与西方文化》一文中评论说:“大多数西方人对亚洲武术真正含义的理解是相当肤浅的,因为其传统的思想和意义是源于一种与他们本国文化截然不同的文化。”所以,武术在海外的推广还需跨越文化的障碍。B.对国外武术爱好者的学习兴趣还了解不够。一份调查资料显示,在250个外国学员中,学历越高对传统武术越感兴趣;在硕士和博士中有64.3%的人认为,只有传统武术才能真正代表中国武术的博大.精深。一位在中国攻读武术博士学位的德国留学生经调查也认为,大多数外国武术爱好者认为中国的传统武术才是正宗的中国功夫,在推广过程中更具有说服力。C.向国外派遣专业武术教练员还不够。目前,中国武术在海外拳种复杂,流派众
多,大多数人都是跟民间武术师练习传统武术项目,其动作的规范性和编排的合理性都不尽如人意,不都能代表真正的中国武术。学练规范的中国武术套路的人还不多。因此,需要大量的专业武术教练员前去指导,拨乱反正,以正视听。1、2、武术界的问题和原因。1、2、1、重竞技武术,轻普及推广。随着奥林匹克运动在我国的开展,为了让中国武术尽快走向世界,进入奥运会,竞技武术在武术专业队和体校得到了重点发展,并朝着更为专业的高、难、美、新的方向发展。但是,武术运动的普及推广工作,却没有得到同样的重视。目前,国家对传统武术项目的研究整理和套路创编投入都很少,全国各种级别的传统武术比赛也鲜见,偶尔能有一些民间组织的传统武术比赛与交流,如山西形意拳协会的活动等。实际上练习传统武术的人正在不断减少,这就会使武术逐渐失去它的根基和群众基础。1、2、2、武术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演练结合不够,存在差距。1986年3月召开的全国武术挖掘整理总结会上,展出了编写的武术拳械录有651万字;录像资料394.5小时;古兵器392件,实物29件;已查明自成体系的拳种有129种,再加上木兰拳和少北拳,目前中国武术“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自成体系的拳种共有131种。而且,自中国武术准备“申奥”以后,又加强了对武术理论和武术文化的研究,培养出了一批理论人才。武术的理论研究是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重视,但是,它与实践演练的结合却没有被充分重视起来。比如:A.武术教师评定职称,不是看武术练得如何,而是看发表了多少论文。纸上谈兵就能晋升职称,这就影响了武术教师提高武术演练水平的积极性。B.体育院校的武术硕士生和博士生,大多数都没有受过正规系统的武术训练,实际演练水平比较差,而武术的训练课程也不占主要地位,只要毕业论文能通过,就能拿到学位。这种现象近年来虽有所改变,但还是没有大的改观,这从一些研究生毕业后到学校工作武术训练课质量较差可以看出。C.武术界竟有人提出,武术还可以“文练”。须知“文练”只是在“武练”基础上的总结和提升,没有“武练”哪来“文练”?提倡“文练” 无异于提倡“大比嘴”而不是要“大比武”,这将会断送中国武术的前途。1、2、3、竞技武术出现追求“高、新、难、美”的技术倾向。为了使武术运动能与现代体育接轨,进入奥运会,对武术套路进行新的技术创编无可厚非。但是,现在出现了一种盲目追求“高、新、难、美”的技术倾向,这就使得武术不仅失去了许多传统韵味和攻防含意,而且还变得很难学,很难练,更不适合武术的普及和推广。1、2、4、对武术的群体工作不重视。在全民健身活动中,武术是投入最低也最受群众喜爱的体育项目之一。但是,武术的群体工作始终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表现为:A.社会武术指导员的水平普遍较低。他们绝大多数人是业余武术爱好者,没有受过系统正规的培训,因此动作不规范、不标准,演练水平普遍较低。B.社会武术指导员的教学方法陈旧。他们没有掌握科学的教学与训练方法,还停留在师徒相传的传统模式上,教学效果不能保证。C.武术活动点机构不健全。其组织松散,人员不固定,在业务上也很少能得到体育部门的指导,因此武术活动
点的工作还有待完善。D.义务提供指导影响积极性。现在绝大多数的社会武术指导员,都是无偿进行指导的,没有报酬,长此以往会影响工作积极性。1、2、5、武术走向市场的产业化发展不够。在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时代,武术要想走向世界、走向奥运,就必须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中国武协制定的《2001—2010武术发展规划》指出:要按照市场规律,加快武术的市场化建设。广泛开展武术产业的对外合作,形成开放式的武术产业开发体系。但是就现在的情况来看,武术走向市场的产业化发展还很不够。A.太极拳是在世界上传播最广的中国武术,已传播到150个国家和地区,堪称“世界第一健身品牌”。但是太极拳的产业化却没有发展起来,太极拳这一巨大的无形资产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B.各种武术比赛观众稀少。即使是国际武术比赛,除了少数业内人士和武术迷外,一般体育爱好者也很少会去现场观看,电视转播的收视率也不高,没有可观的经济效益。C.全国各大中城市里武术培训班日渐萎缩,几乎退出了市场。取而代之的是跆拳道、瑜伽功等却十分流行。D.和武术有关的相关商品的开发还没有发展起来,几乎是一片空白。
2、采取的对策与措施。针对武术普及与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应采取相应的对策与措施。2、1、社会上应采取的对策与措施 2、1、1、武术运动的普及与推广要从娃娃抓起。武术自古以来一直是中华民族培养下一代强身健体的手段之一。武术运动要普及推广,就得从孩子抓起。A.要结合少年儿童生性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创编适合少儿演练的武术套路,从小培养对武术的兴趣。B.在体育课中加重武术课的比重,并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必修课,不达到一定的标准不能毕业。C.加强对中小学武术教师的培训,使每个学校都有一名专业武术教师。2、1、2、大专院校应成为武术运动的基地。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武术运动,最宜在文化氛围浓厚、学生思想活跃的大专院校中普及推广。A.突出武术的文化品味,还武术兼有的修身养性的文化功能,让学生在习武时能兼修武德,提高情操。B.大专院校的武术教材要多样化。要编写出不同拳种、不同层次的武术教材,改变当前武术教材单调的现状,要形成不同拳种和流派百家争鸣的局面。C.改进武术的教学方法。要吸取现代体育先进的训练方法,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要能尽快体现出练习的效果,改变学武术时间长、枯燥乏味、见效慢的训练过程。D.提高大专院校武术教师的实际演练水平,不能是只会纸上谈兵的武术教师。E.要积极鼓励大学生开展课外武术训练活动,支持他们参加各种比赛,使他们的武术水平在交流中不断提高。2、1、3、政府要支持社会上的武术馆(校)。社会上办的各类武术馆(校),为武术的普及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各级政府应给予大力支持。A.要派专家对武术馆(校)进行指导,解决文武发展不平衡以及管理上的各种问题。B.对毕业生的就业出路,政府有关部门应给予关注并积极指导,使毕业生在社会上能学有
所用,让武术馆(校)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循环。C.武术馆(校)的训练内容应多样化,不能一味向竞技武术靠拢,而应该继承和发展传统武术,保持自己的特色,才能立于不败之地。2、1、4、全民健身活动中应力推武术运动。武术运动投资少、场地小、老少皆宜,是最适合我国国情的一项体育运动。因此,政府在全民健身活动中应力推武术运动。A.大力推广传统武术。因为只有内容丰富的传统武术才能满足大众的各种爱好和健身需求,同时也能让传统武术能够传承下去。B.创编各种水平层次的武术普及教材。不仅要有适合中老年人练习的教材,更要有适合青年人特点的教材,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来参加武术运动。C.加强正规武术场馆的建设。要给武术运动一个更舒适、更安全、更洁净的环境,以提高大众练武的兴趣,吸引更多的人来参加。D.加强武术活动点的建立和建设。2、1、5、加强对武术普及与推广的宣传工作。中国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因此,武术运动要普及推广走向世界,必须要加大宣传力度。A.加强与媒体的合作扩大宣传。政府和体育部门要通过与媒体的经营运作,在全国和全世界加强对武术的宣传推广,使之产生良好的效益。B.向国外多输出武术教练员。派遣受过系统正规训练的武术教练员出国执教,普及推广正宗规范的中国武术,韩国跆拳道在海外的普及推广就是成功的范例,值得借鉴。C.向海外推广要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并重。传统武术是竞技武术的根源,只有让世界更全面地了解中国武术,才能使之普及推广开来。2、2、武术界应采取的对策与措施。2、2、1、加强武术的普及与推广,注重传统套路的整理与研究。武术运动的普及与推广,可借鉴韩国跆拳道运动普及与推广的发展模式。跆拳道运动为了走向国际、进入奥运,分成了竞技跆拳道和大众跆拳道两部分。跆拳道沿着竞技与大众两条轨迹运行发展,大大促进了跆拳道运动的普及与推广。我国的武术运动也可以分为竞技武术和大众武术两个部分来发展。在统一的思想指导下,竞技武术可朝着符合竞技体育所规定的“安全、精彩、公正”的基本要求发展,以体现国际竞技体育“更高、更快、更强”的竞赛宗旨。而大众武术则应以全民健身和继承传统为主,重新挖掘传统武术,根据内容丰富的传统武术新编一批既能练(健身),还能用(技击),又能看(娱乐)的武术套路,在大众中推广。这种套路不是用来竞技的,而是真正能达到防身、健身和娱乐的目的。2、2、2、理论研究与实践演练并重。武术运动是一种肢体运动,归根结底是要靠肢体的运动来表现的。因此在注重武术理论研究的同时,更要注重武术的实践演练。A.学校里的武术教师晋升职称等,不能单以论文为主,还应考评武术的演练水平。B.体育院校的武术研究生,应加强武术训练,武术的演练须到达一定的段位才能毕业。C.学校应聘请社会上高水平的武术家到学校任教,以提高武术教学水平,就像当年北京大学聘请侯宝林当语言学教授一样。D.国家应规定学校要把武术作为体育的一门必修课,不达标准不能毕业。2、2、3、注重武术套路的编排和创新。中国武术要普及推广,武术套路的编排和创新至关重要。A.要针对不同层次的练武人群和练习水平,创编出难易不同、风格各异的各种武术演练套路,供广大武术爱好者选择学习。B.创编的套路要继承传统套路的风格,保留其精华,不能为追求优美而任意篡改,丧失特色。C.创编的套路要有武术的技击功能和攻防含意,不能添加华而不实的所谓难度。D.武术的演练风格要百花齐放,各显风采,不能千人一面。2、2、4、加强对武术群体工作的指导。武术的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是武术普及与推广的基础,因此必须加强对武术群体工作的指导。A.提高社会武术指导员的水平,为此应设立社会武术指导员资格授予制度。目前我国有《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可在此基础上增加武术指导员的技术等级,并加强对他们的技术培训。B.完善对社会武术指导员的奖励制度,付给他们一定的经济报酬,让他们劳有所得。C.要培养更多高水平的社会武术指导员,政府的体育部门和媒体等要大力支持,积极宣传,以提高社会的认可度。2、2、5、加快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的步伐。武术运动的普及与推广,一方面要靠政府的大力支持,另一方面要走市场化的产业发展之路。目前2008年奥运会举行在即,全国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更加注重身体健康和科学的健身方法,这些都为武术运动的普及与推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A.大力培养优秀的武术人才。主要是培养大批优秀的教练员,现在优秀的武术教师和教练员的缺乏,已严重影响了武术运动的普及推广。B.加强开发武术运动产品,创造武术的品牌。比如:太极拳、少林拳等,以及和武术运动有关的产品,如服装、器械等。这些都能在市场化的运作下产生经济效益。C.办好各类武术比赛。应引入全新的商业化理念和包装手法,将武术比赛导入大众传媒,以实现最大的商业化目的。不但要办好竞技武术比赛,还要办好传统武术比赛,使武术的普及推广和市场化的产业发展形成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
3、结论
最近,少林拳、太极拳等已被列入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中,这说明武术这一中华绝技已处于濒临灭绝的境地,其原因就是普及与推广不够,喜欢武术、学习武术、练习武术的人越来越少,以至于要把它提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一个高度来加以保护,才能引起重视。所以,为拯救中华武术,使它再振雄风,昂首世界,必须重视武术的普及与推广。3、1、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是:由于时代的发展和变化,社会各个方面包括武术界自身,都对武术的普及与推广重视不够。3、1、1、社会上的问题和原因是:中小学的武术教学活动雷声大雨点小,近乎名存实亡;大专院校的武术运动装点门面,无人喝彩;武术馆校的武术运动表面红火,困难不少;全民健身活动中的武术运动人数虽多,质量不高;中国武术运动在国际上推广虽有进展,但还任重道远。3、1、2、武术界自身的问题和原因是:重竞技武术,轻普及推广;武术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演练结合不够,存在差距;竞技武术出现追求“高、新、难、美”的技术倾向;对武术的群体工作不重视;武术走向市场的产业化发展不够。3、2、目前应采取的对策与措施是:在武术已被列为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形势下,社会、政府包括武术界自身,都应对武术的普及与推广重视起来,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加强武术的普及与推广工作。3、2、1、社会上应采取的对策与措施是:武术运动的普及与推广要从娃娃抓起;大专院校应成为武术运动的基地;政府要支持社会上的武术馆校;全民健身活动中应力推武术运动;对海外推广要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并重。3、2、2、武术界应采取的对策与措施是:加强武术的普及与推广,注重传统套路的整理与研究;理论研究与实践演练并重;注重武术套路的编排和创新;加强对武术群体工作的指导;加快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的步伐。
第三篇:家庭教育普及推广总结
家庭教育普及推广总结
市七小 杨晓薇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是基础教育,又是终身教育,它对一个人的启蒙、成长、成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家长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孩子,家长的人生观、日常道德规范、待人处事都会对孩子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现将我班本学期家庭教育工作总结如下:
一、注重常规管理,把家庭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1、教师重视,全员参与。
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教师,所以,普及家庭教育科学知识,提高全体学生家长的教育水平,是增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向同步,推动素质教育,培养一代新人的重要环节。一直以来,我们把办好家长学校归入学校的整体计划,作为一件大事来抓。
2、形式灵活,注重实效
我班学生的家长有一大部分来自农村,他们的职业、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生活经历、思想修养和孩子的生活环境都是社会的最低层,这就决定了我校的家长学校要起点低,多种形式配合,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收到事半功倍效果。
(1)上课与家长会相结合。家长学校毕竟是家长在业余时间自愿参加,故时间不宜占得太多,我们把上课与家长会结合起来,每次学校或年级开家长会,总是先安排一点时间讲家教的专题课,如学生学习困难的预防与疏导办法,家庭美德与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和训练,争取家长听得进、记得牢,达到认同与内化的境界。这样家长既在家教的理论上得到提高,又了解到自己子女在校的表现,从而能更主动与班主任交流意见,加强对子女的教育。同时邀请克拉玛依市知名家庭教育专 家康义敏老师为我校的家长们作专题家庭教育讲座。
(2)个别指导与咨询相结合。我们实行以上课为主,还分别举办“学习困难学生”、“行为规范偏差学生”的个别学生家长学习班,尽可能及时解决不同类型的学生家庭教育中出现的“个性”问题。经过学习,家长们改进了教育子女的方法,在学校和家庭配合下,使这些学生在学习和行为规范上有了逐步的改善。
第四篇:推广普及普通话奖励制度专题
推广普及普通话奖励制度
慧阳一小学
推广普及普通话奖励制度
一、将普通话作为对教师业务考核和录用教师的基本条件之一。普通话不合格教师不上讲台,普通话不达标教师不得调入。
二、将普通话作为教职工评优评先,评职晋级的基本条件,普通话不达标的教师不能评优评先。
三、学校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教职工普通话上档升级。
四、学校要建立师生使用规范语言文字的评优制度。定期举行普通话比赛和写规范化字比赛,并将结果作为当年考核依据之一。
五、将普通话培训列入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定期培训、检查。
六、教师教案、计划总结、评语等要使用规范字。
大安市慧阳一小学
第五篇:高校导师班主任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思考
高校导师班主任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思考
关键词:理想信念教育;心理健康;榜样;引导者
构建和谐校园,必须以构建和谐班级为基础。导师班主任作为所任班级工作的全面责任人,自然成为所任班级学生期盼的良师益友和学业生涯的引导者,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青年大学生处于成人化、社会化的重要阶段和价值观、世界观、心理素质、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1]导师班主任职责重在“导”,如何正确引导学生是导师班主任工作的重心,1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自信是人们内心自然涌动的情感,是引领人们奋力前行的信念。“四个自信”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之间的辩证统一,反映了当代的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四个自信”的前提,也是“四个自信”的结果。坚定“四个自信”,本质是坚定政党自信。高校要做到四个服务,培养青年做到四个自信,这是高校服务的使命。教育学生传承民族文化、民族认同和民族情怀。引导他们努力延长社会生命,开阔他们的视野,提升他们的格局。[3]作为一名导师班主任,要和辅导员共同协作,培养大学生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鼓励广大青年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保持积极良好的人生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生活情趣。[4]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事关民族兴衰
和国家前途。学生本人、家人及社会往往关注的是他们技能的提升和学习以及择业的高低,而忽略了他们道德修养的培养和提高,缺失了他们对人生格局的思考。[5]如何加强对当代青年的价值观养成教育,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重要任务。面对在多元文化环境中成长的当代青年,尤需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采取新方法新思路加以引导。[6]因此,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期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作为一名导师班主任,要引导学生树立正面积极的三观,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和职业素养,在思想上引领学生的成长,让学生把握好大学生活,确立起人生的价值追求。鼓励学生要振奋精神、磨炼意志,继续发扬吃苦耐劳、勤奋好学的精神,学好知识、学好本领,早日成为有用之才。去年笔者申请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思政试点教学项目且按时结题立项,并在工作中践行相关理念。笔者时常结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对学生进行引导,融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依法治国、职业精神等德育教育,在引领其学习的同时,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关注当代大学生的心灵健康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迅猛,世界日新月异,相对应地,我们人类也驶入了情绪负重的时代。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作为时代洪流的一分子,当然对心理这个时代“晴雨表”非常敏感。诚然,大学生作为刚刚成年不久的一个特殊群体,自身也有许多特殊的情况,他们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生理上的过早成熟与心理上的不健全形成鲜明对比。他们面临对全新的学习氛围与任务的适应度,对所学专业方向的选取与学习的适应状况,对未来的远大理想与自身所处社会现实的冲击,对周围的人缘关系的处理与学习、爱情中的冲突问题的解决及对将来就业的抉择问题等,各种各样的心理压力都积在一起,如果没有及时有效地疏解,时间久了,必然会造成心理上的障碍,进而引发生理上的疾病。大学生作为天之骄子,身心健康是学业优异、事业成功及生活幸福的基础。当然了身体健康,大家都很重视,那么在大学校园展开心理健康教育就迫在眉睫。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预防大学生身体疾病和心理疾病的发生,能及时有效地为学生疏解压力,促进心灵健康发展。
3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既要教学生做人,也要教学生做事。教师爱岗敬业、严谨、积极进取的精神本身对学生也是一种很好的示范。对学生来说,身边师长身上的这种无形的力量更有说服力,也能感染并带动他们用认真严谨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应在实际工作生活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身作则,尽职尽责,兢兢业业,勇做学生的榜样,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科研水平,关键是需要具备较好的思想、品德、心理、能力和创新精神等素质,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只有自身学风正、治学态度好、专业水平高,才能赢得学生的敬仰并发挥导师班主任的作用。同时,教师要将教书育人和自我成长结合起来,时刻觉察自己,保持自重、自省、自励,自觉做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立教、以德育德的楷模,维护自身职业形象,树立师道尊严。我们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努力做一名有激情、有实力、有远见、有情怀的导师班主任,不断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在平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我们要在思想上引领学生的成长,让学生把握好大学生活,确立起人生的价值追求,鼓励学生要振奋精神、磨炼意志,继续发扬吃苦耐劳、勤奋好学的精神,学好知识、学好本领,早日成为有用之才,回报家庭、回报社会。
4与时俱进,创新管理模式
作为导师班主任,希望学生在大学期间不留有遗憾,全方位地将自身的智慧与才能发挥出来,成为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新青年。这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找寻管理学生的最佳渠道,在班级管理中,倡导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和正直诚信的品性素养,保护好学生的尊严,因材施教,采取针对性的教育管理方法。(1)真诚关心爱护学生。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学生对教师的尊重,是优良学风,教风形成的关键,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思想品质教育中,要严格、公平、公正、有原则地对待所有同学。所有同学务必言行举止文明礼貌,不得爆粗口、谩骂他人,严禁打架斗殴,诚实守信,言必行,行必果,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上要尊重教师,不得做违反课堂纪律和影响其他学生学习的任何行为,与同学和谐共处,平等尊重他人。(2)引导同学们尽早做好职业规划。人生不会总是一成不变,上天只会青睐有准备的人。导师班主任在大一新生入校后就要让他们了解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对自己的毕业走向有清晰的定位,对本专业有深入的了解,不局限于此,可以有更多的尝试,尽早规划。正所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这样学生根据职业规划制定相应的目标,有四年时间着手准备和调整计划,一步步向着目标靠近,直到实现目标。对毕业生来说初入职场的第一份工作主要是体验职场环境和积累工作经验,认真工作的人运气都不会差。提醒想考研的同学提早准备,因为大二时期时间充裕,事情相对较少,可以慢慢从公共基础课开始复习巩固,压力较小,到大三下学期时基本上可以专注复习专业课程,同时巩固英语,这样到大四上学期确定了目标后,就可以专门做真题冲刺了。整个流程宽松有序,有助于实现目标。督促同学们脚踏实地,认真学习各种知识,及时扫清毕业路上的障碍,顺利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如有同学有未及格的课程,每学期都督促他们积极备考,早做准备,争取每次进步一点,最终达到目标。比如英语学习中,建议学生多听英文音频、看原版英文电影、做历年真题等。(3)重视学生素质养成,品德教育。建立学生个人学业、道德素质、实践能力的网络信用档案,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以此作为激励以及约束学生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发展。笔者认为一个人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成长。每个人都要先做人,再做事。任何人做任何事前都要清楚自己的行为后果,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在平时的交流中,导师班主任可以时常结合时事对同学们进行德育教育,发展他们的非智力因素,使他们潜移默化地接受爱国主义和安全教育,以提高自身素质。当今网络言论自由,让一些人误以为可以畅所欲言,殊不知网络也不是法外之地。经常警醒同学们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永远不做跟身份不相符的事情,文明上网。当下网络购物和贷款便捷,提醒同学们文明购物、谨慎贷款、学会理财,永远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购物。(4)与时俱进,及时了解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增加与大学生的沟通机会,了解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人———父母、家庭、朋友,知道他们最在意什么,努力成为大学生的倾听者与指导者。(5)经常邀请优秀的高年级学长代表参与班级会议,传授其学习生活经验。优秀的同龄学生往往比教师本身对大学生更具有影响力,以往的实践表明让优秀的学生与学弟学妹一起学习,会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很正向的积极作用。(6)班风是大学生思想和道德,及人际关系舆论力量等几个方面的精神思想的整体反映。因此,班主任导师要注意使所在班级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倡导“以人为本”的先进教育理念,学会促使学生将之内化,创建和谐开明的管理方式,创造开明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氛围,引导树立良好的班级形象,支持创立评价体系及引入竞争合作方式,鼓励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5发挥好班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班干部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是联系学生和学校的重要纽带,要发挥好班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因此班级干部的选择非常重要:一是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能在班上树立积极向上的标杆作用;二是具有强烈的责任感,这样的班干部才能带领班级形成强大的班级凝聚力;三是具有同理心、同情心。尊重并能平等对待班上所有学生,这样班级成员的身心才能得以健康成长;四是具有服务意识和良好的沟通能力。班干部在工作中要与每位学生进行良性沟通,拒绝简单粗暴,不能让学生感觉是在被压迫,被管理,而应该感到是在被关爱,被服务,让班级学生有幸福感和归属感。五是成绩优良,班干部更应该在学习方面起到带头作用。
6与辅导员相互协作,共同打造良好的班集体
辅导员与学生“同吃住、共学习”,是学生的直接联系人。导师班主任一般由专业老师担任,需要同辅导员紧密联系,互相配合协作,才能形成有效的合力,共同打造良好的集体,让学生成长为优秀的个体。导师班主任从教书育人的角度出发,不仅仅传授知识,授业解惑,也能把学生真正放在心上,关心他们的成长。看着他们一路从懵懂走向成熟,获取丰硕的学习成果,再到拥抱新生活。
7结语
大学生的成长,本质是成人与成才。成人是个系统工程,以良好的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知识教育为保障、以使命和担当为内容、以做事和创造为内容。大学生的成长需要引路人,需要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需要学校科学的考核评估机制。成才,需要科学的培养体系、高质量的教材、深度关联与跨学科教师等。教育是一颗心撼动另一颗心,是一棵树的吟诵唤醒另一棵树的歌唱。了解不同学生的内心世界,切实感化学生,让学生好学、善学、能学,这个工作永无止境,值得我们为之付出终生。作为一名高校导师班主任,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从一点一滴细节之处爱护学生、关心学生和服务学生,遵循大学生的成长轨迹,润物细无声地引领大学生成为品学兼优、身心健康、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青年。在以后担任班主任导师过程中,笔者会继续学习,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自我,争做一名受学生欢迎的有思想、有情怀、有责任、有担当的导师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