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济宁任城村居工作经验
近年来,山东济宁市公安局任城分局秉承市局党委“双亲双赢”和谐警队的理念,牢固树立“爱民、亲民、惠民、安民”意识,以深化城乡警务战略为抓手,不断改进基层警务模式,创立村居治安档案制度,夯实公安工作和平安建设根基,强基固本,优化职能,为全区社会政治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柏继民对此作出批示:“济宁市任城区建立村居治安档案的做法是综治基层基础工作的创新之举。” 7月3日,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议在济宁召开期间,省、市与会领导观摩了李营派出所村居治安档案,给予了充分肯定;7月17日, 全市公安机关推行村居治安档案暨推进社区警务战略现场经验交流会在任城召开,在全市推广村居治安档案制度。
一、立足实情,理清思路,创新村居治安档案“安民之策”
任城区是市委、市政府城市化建设“北延”的主战场,辖区内城乡结合部多、煤矿企业多、省市重点工程多、流动人口多,区情社情较为复杂,担负着维护农村和城区稳定的双重责任。在实施城乡警务战略过程中,分局党委深刻认识到:村居是最基层最末端的社会单元,是各类社会群体生活聚集的基本空间。要维护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公安机关必须从大社会着眼、从小村居着手,创新城乡警务举措,以小治安积累大治安。为此,分局建立了村居治安档案制度,主要内容是警务室民警将村居的具体方位、突出特点、住户分布、人口状况、工作对象、重要设施、治安形势、稳定隐患等基本综合信息一一调查入档,动态更新研判,有的放矢开展社区警务工作。该机制自2006年下半年在全区实施推行以来,受到市局和区委、区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市长助理、市公安局局长徐世杰,区委书记孔维民、区长赵东升等领导同志多次听取专题汇报,并深入基层派出所视察,提出了很多指导性意见。区政府、区委政法委领导还多次作出部署和强调,有力地推动了村居治安档案建设工作深入开展。
二、科学指导,延伸拓展,打牢村居治安档案“安民之基”
建好村居治安档案,明确基本内容是基础,深入村居调查是关键,摸清基本情况是保证。任城既有农村,又有城乡结合部和城区,辖区内的村居实际状况不一。分局从打牢安民之基的高度出发,加大对各派出所指导力度,明确村居治安档案的基本内容。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分局及时成立了的村居治安档案建设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其他党委成员任副组长,并分片包所督导;出台了《关于推行建立村居治安档案做法的通知》,举办了村居治安档案建设专题培训班,为派出所培养业务骨干,规范运作,强力推广。
二是合理进行分类。分局结合区位区情,将全区村居分为农村、城乡结合部、城区三个序列,将三个序列村居治安档案内容分别划分为:农村村庄5类21项、城乡结合部村居7类24项、城区居委9类31项。农村村庄包括村居基本信息、重点人员、重点部位、特殊群体、治安动态信息五大类;城乡结合部村居在农村五类科目的基础上增加了租赁房屋、九小场所两类;城区村居在城乡结部七类科目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居民楼、网吧两类。
三是突出各自特色。根据各派出所辖区村居的实际状况,完善村居治安档案内容:农村村庄突出电力设备分布、大牲畜和农机具状况、宗族势力划分等信息;城乡结合部村居突出租赁房屋、流动人口、沿街门市、九小场所、重点工程等信息;城区居委突出企事业单位、重点部位、特种行业、公共复杂场所等信息,并在建立居委档案的基础上,再向基层延伸,建立了居民楼档案;治安状况复杂的村居突出各种不稳定信息,重点是影响社会面稳定的各类矛盾纠纷、重大事件苗头、重点信访人员、敏感事件反应、高危人群动向、重大治安隐患等信息。
三、精细运作,动态管理,做实村居治安档案“安民之举”
村居治安档案内容丰富,信息点多、面广、量大,建立工作需要细心、耐心、恒心,在“实” 字上狠下功夫。为建好档案,分局建立了工作机制,以警务室民警为主,派出所内勤、外勤及治安、国保、经侦、刑侦等部门民警积极配合,制定了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实施精细化操作,动态化管理。
一是深入走访,集中建立。建立村居治安档案第一步必须深入了解村居的基本信息和治安状况。分局明确警务室民警牵头村居治安档案建设,作为“警民心连心、携手筑平安”、民警联系村居制度的有效补充,健全走访村居常态化机制,融入群众,摸实情、听真言。通过联系村干部、治保组织成员、治安积极分子,了解治安状况和辖区动态,及时收集社情民意和各类情报信息,反复调研,仔细印证,积累信息。同时,积极布建信息员、治安耳目,对其提供的各类信息线索,及时作出归纳整理,形成基础资料。分局根据档案分类和内容,设计了专门的表格,各派出所抽调部分警力,配合警务室民警将研判后的原始资料集中填写建立。归档后设立专门橱柜,警务室固定专门人员管理。
二是动态更新,联网共享。村居治安档案内容只有随时更新和丰富,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分局组织各派出所对初建档案进行集中讨论,确定治安档案需要充实完善的内容。辖区外出人员调查函存档备查;对本地人员在外地被打击处理的材料,及时复印入档,纳入掌控,完善档案;对于五类外执人员、重点人口坚持定期进行考查,充实到村居治安档案,确保不失控、不漏管;各类上访人员、工作对象随时增加,特别是村庄内不稳定信息、案件发破案情况,随时登记,确保数据真实。通过动态管理,把村庄社会治安的周情、月情、季情直至年情,及时录入档案,确保信息鲜活,以便总体把握村庄的治安状况。在建立纸式档案的同时,组织民警将档案信息录入公安内网微机,建立了专门管理系统,实现了全局联网、资源共享,提升了应用效能。
三是定期分析,研判预警。科学分析、指导工作,是提高档案价值最大化的有效途径。分局要求派出所、各业务警种每周召开村居治安档案分析会,由警务室民警汇报上周村居档案建设情况,特别是利用档案信息破获刑事治安案件、化解的群体性事件苗头、调处村民矛盾纠纷等情况。分析结果上报分局预警中心,重大信息随时报告,预警中心落实每天、每周研判制度,研判结果通过公安机关内部计算机网络发布,指导基层警务开展,推进执法规范化,实现打防管控效率最大化,达到促进平安建设的目的。通过全局研判,使档案信息与警务工作形成良性互动,信息主导警务逐步成为现实。
四、服务实战,优化职能,发挥村居治安档案“安民之效”
建立村居治安档案,最终目的是推进公安工作。分局组织各派出所、各业务警种注重村居治安档案的应用,提升了对城乡社会治安的打防管控能力。通过近三年的实践证明,建立村居治安档案是深化公安“三基”工程建设的有效创新,在打击违法犯罪、维护辖区社会稳定、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以每个基层村居的“小平安”促进了全区的“大平安”,为任城区连续三年荣获“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区”做出了重要贡献。工作中做到了“四个结合、四个提升”:
一是与惠民安民结合起来,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分局把村居治安档案作为惠民安民有效举措,各警务室民警利用村居治安档案,积极向业务单位民警提供线索,提高侦查破案效率。2006年7月8日凌晨2时许,石桥镇郝楼村发生一起纵火杀人案,村民郝孙贵和妻子被烧死。办案民警通过查阅该村治安档案,分析前几年发生的10余起系列放火案和在逃人员,结合调查走访情况,发现该村长期潜逃的郝延志有重大作案嫌疑,并最终将其抓获,及时破获了案件。2009年3月4日,李营派出所辖区一大型自卸车司机强行驾车逃逸时,将受害人碾轧致死,性质十分恶劣。案件发生后,民警在深入走访摸排线索的同时,认真查阅各村治安档案,发现暂住在李营镇黎寨村的戚某有一辆大型自卸车,与肇事车十分相仿,后组织人员将其抓获,案件成功告破。通过村居治安档案收集、建立和分析,还能够及时发现防范工作的漏洞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控措施,提升了打击、管理工作效能。建立村居治安档案以来,分局刑事、治安案件逐年下降,辖区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
二是与城乡警务结合起来,提升公安信息化水平。城乡警务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局在建立村居治安档案工作中,积极探索深化城乡警务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总结提炼出了“五情”工作法,即:吃透上情、摸清下情、超前预情、立足实情、密切感情。警务室民警通过实践“五情”工作法,及时更新纸式和电子档案,动态管理确保信息鲜活,完善覆盖全局的村居治安档案信息网络,初步实现了信息工作基础化、基础工作信息化。档案数据的电子化、网络化,有力地推进了信息化建设。
三是与爱民亲民结合起来,提升警民关系的和谐程度。建立更新村居治安档案的过程就是深入走访辖区群众的过程,也是爱民亲民的过程。分局按照市局党委“建设亲民队伍、赢得群众满意”的要求,组织民警开展“警民心连心、携手筑平安”、“深化大走访、警民筑和谐”活动,沉到基层,走村入户,与广大群众谈心交心,积极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工作中为群众做好事486件,进一步密切了警民关系,建立了警民和谐一家亲的鱼水深情。
四是与队伍建设结合起来,提升广大民警的整体素质。民警通过建立村居治安档案,虚心征求群众对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意见、建议,派出所汇总后上报分局,分局党委坚持常听、常议,研究改进执法、管理、服务工作的具体措施。开展了“大教育、大培训”、“无投诉、无信访、无违纪”三无所队创建活动,严格执行市局违禁问题“零报告”制度,“时时严格要求、天天都要零报告”,推进了执勤执法工作的精细化、程序化、规范化,保障了公安执法工作的公开、公正、公平。通过落实亲民爱民措施,增强了民警的职业感,优化了任城公安的良好形象,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支持。分局行风评议位次逐年前移。
第二篇:济宁任城村居工作经验
近年来,山东济宁市公安局任城分局秉承市局党委“双亲双赢”和谐警队的理念,牢固树立“爱民、亲民、惠民、安民”意识,以深化城乡警务战略为抓手,不断改进基层警务模式,创立村居治安档案制度,夯实公安工作和平安建设根基,强基固本,优化职能,为全区社会政治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柏继民对此作出批示:“济宁市任城区建立村居治安档案的做法是综治基层基础工作的创新之举。” 7月3日,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议在济宁召开期间,省、市与会领导观摩了李营派出所村居治安档案,给予了充分肯定;7月17日, 全市公安机关推行村居治安档案暨推进社区警务战略现场经验交流会在任城召开,在全市推广村居治安档案制度。
一、立足实情,理清思路,创新村居治安档案“安民之策”
任城区是市委、市政府城市化建设“北延”的主战场,辖区内城乡结合部多、煤矿企业多、省市重点工程多、流动人口多,区情社情较为复杂,担负着维护农村和城区稳定的双重责任。在实施城乡警务战略过程中,分局党委深刻认识到:村居是最基层最末端的社会单元,是各类社会群体生活聚集的基本空间。要维护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公安机关必须从大社会着眼、从小村居着手,创新城乡警务举措,以小治安积累大治安。为此,分局建立了村居治安档案制度,主要内容是警务室民警将村居的具体方位、突出特点、住户分布、人口状况、工作对象、重要设施、治安形势、稳定隐患等基本综合信息一一调查入档,动态更新研判,有的放矢开展社区警务工作。该机制自2006年下半年在全区实施推行以来,受到市局和区委、区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市长助理、市公安局局长徐世杰,区委书记孔维民、区长赵东升等领导同志多次听取专题汇报,并深入基层派出所视察,提出了很多指导性意见。区政府、区委政法委领导还多次作出部署和强调,有力地推动了村居治安档案建设工作深入开展。
二、科学指导,延伸拓展,打牢村居治安档案“安民之基”
建好村居治安档案,明确基本内容是基础,深入村居调查是关键,摸清基本情况是保证。任城既有农村,又有城乡结合部和城区,辖区内的村居实际状况不一。分局从打牢安民之基的高度出发,加大对各派出所指导力度,明确村居治安档案的基本内容。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分局及时成立了的村居治安档案建设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其他党委成员任副组长,并分片包所督导;出台了《关于推行建立村居治安档案做法的通知》,举办了村居治安档案建设专题培训班,为派出所培养业务骨干,规范运作,强力推广。二是合理进行分类。分局结合区位区情,将全区村居分为农村、城乡结合部、城区三个序列,将三个序列村居治安档案内容分别划分为:农村村庄5类21项、城乡结合部村居7类24项、城区居委9类31项。农村村庄包括村居基本信息、重点人员、重点部位、特殊群体、治安动态信息五大类;城乡结合部村居在农村五类科目的基础上增加了租赁房屋、九小场所两类;城区村居在城乡结部七类科目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居民楼、网吧两类。
三是突出各自特色。根据各派出所辖区村居的实际状况,完善村居治安档案内容:农村村庄突出电力设备分布、大牲畜和农机具状况、宗族势力划分等信息;城乡结合部村居突出租赁房屋、流动人口、沿街门市、九小场所、重点工程等信息;城区居委突出企事业单位、重点部位、特种行业、公共复杂场所等信息,并在建立居委档案的基础上,再向基层延伸,建立了居民楼档案;治安状况复杂的村居突出各种不稳定信息,重点是影响社会面稳定的各类矛盾纠纷、重大事件苗头、重点信访人员、敏感事件反应、高危人群动向、重大治安隐患等信息。
三、精细运作,动态管理,做实村居治安档案“安民之举”
村居治安档案内容丰富,信息点多、面广、量大,建立工作需要细心、耐心、恒心,在“实” 字上狠下功夫。为建好档案,分局建立了工作机制,以警务室民警为主,派出所内勤、外勤及治安、国保、经侦、刑侦等部门民警积极配合,制定了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实施精细化操作,动态化管理。
一是深入走访,集中建立。建立村居治安档案第一步必须深入了解村居的基本信息和治安状况。分局明确警务室民警牵头村居治安档案建设,作为“警民心连心、携手筑平安”、民警联系村居制度的有效补充,健全走访村居常态化机制,融入群众,摸实情、听真言。通过联系村干部、治保组织成员、治安积极分子,了解治安状况和辖区动态,及时收集社情民意和各类情报信息,反复调研,仔细印证,积累信息。同时,积极布建信息员、治安耳目,对其提供的各类信息线索,及时作出归纳整理,形成基础资料。分局根据档案分类和内容,设计了专门的表格,各派出所抽调部分警力,配合警务室民警将研判后的原始资料集中填写建立。归档后设立专门橱柜,警务室固定专门人员管理。
二是动态更新,联网共享。村居治安档案内容只有随时更新和丰富,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分局组织各派出所对初建档案进行集中讨论,确定治安档案需要充实完善的内容。辖区外出人员调查函存档备查;对本地人员在外地被打击处理的材料,及时复印入档,纳入掌控,完善档案;对于五类外执人员、重点人口坚持定期进行考查,充实到村居治安档案,确保不失控、不漏管;各类上访人员、工作对象随时增加,特别是村庄内不稳定信息、案件发破案情况,随时登记,确保数据真实。通过动态管理,把村庄社会治安的周情、月情、季情直至年情,及时录入档案,确保信息鲜活,以便总体把握村庄的治安状况。在建立纸式档案的同时,组织民警将档案信息录入公安内网微机,建立了专门管理系统,实现了全局联网、资源共享,提升了应用效能。
三是定期分析,研判预警。科学分析、指导工作,是提高档案价值最大化的有效途径。分局要求派出所、各业务警种每周召开村居治安档案分析会,由警务室民警汇报上周村居档案建设情况,特别是利用档案信息破获刑事治安案件、化解的群体性事件苗头、调处村民矛盾纠纷等情况。分析结果上报分局预警中心,重大信息随时报告,预警中心落实每天、每周研判制度,研判结果通过公安机关内部计算机网络发布,指导基层警务开展,推进执法规范化,实现打防管控效率最大化,达到促进平安建设的目的。通过全局研判,使档案信息与警务工作形成良性互动,信息主导警务逐步成为现实。
四、服务实战,优化职能,发挥村居治安档案“安民之效”
建立村居治安档案,最终目的是推进公安工作。分局组织各派出所、各业务警种注重村居治安档案的应用,提升了对城乡社会治安的打防管控能力。通过近三年的实践证明,建立村居治安档案是深化公安“三基”工程建设的有效创新,在打击违法犯罪、维护辖区社会稳定、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以每个基层村居的“小平安”促进了全区的“大平安”,为任城区连续三年荣获“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区”做出了重要贡献。工作中做到了“四个结合、四个提升”:
一是与惠民安民结合起来,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分局把村居治安档案作为惠民安民有效举措,各警务室民警利用村居治安档案,积极向业务单位民警提供线索,提高侦查破案效率。2006年7月8日凌晨2时许,石桥镇郝楼村发生一起纵火杀人案,村民郝孙贵和妻子被烧死。办案民警通过查阅该村治安档案,分析前几年发生的10余起系列放火案和在逃人员,结合调查走访情况,发现该村长期潜逃的郝延志有重大作案嫌疑,并最终将其抓获,及时破获了案件。2009年3月4日,李营派出所辖区一大型自卸车司机强行驾车逃逸时,将受害人碾轧致死,性质十分恶劣。案件发生后,民警在深入走访摸排线索的同时,认真查
阅各村治安档案,发现暂住在李营镇黎寨村的戚某有一辆大型自卸车,与肇事车十分相仿,后组织人员将其抓获,案件成功告破。通过村居治安档案收集、建立和分析,还能够及时发现防范工作的漏洞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控措施,提升了打击、管理工作效能。建立村居治安档案以来,分局刑事、治安案件逐年下降,辖区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
二是与城乡警务结合起来,提升公安信息化水平。城乡警务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局在建立村居治安档案工作中,积极探索深化城乡警务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总结提炼出了“五情”工作法,即:吃透上情、摸清下情、超前预情、立足实情、密切感情。警务室民警通过实践“五情”工作法,及时更新纸式和电子档案,动态管理确保信息鲜活,完善覆盖全局的村居治安档案信息网络,初步实现了信息工作基础化、基础工作信息化。档案数据的电子化、网络化,有力地推进了信息化建设。
三是与爱民亲民结合起来,提升警民关系的和谐程度。建立更新村居治安档案的过程就是深入走访辖区群众的过程,也是爱民亲民的过程。分局按照市局党委“建设亲民队伍、赢得群众满意”的要求,组织民警开展“警民心连心、携手筑平安”、“深化大走访、警民筑和谐”活动,沉到基层,走村入户,与广大群众谈心交心,积极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工作中为群众做好事486件,进一步密切了警民关系,建立了警民和谐一家亲的鱼水深情。四是与队伍建设结合起来,提升广大民警的整体素质。民警通过建立村居治安档案,虚心征求群众对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意见、建议,派出所汇总后上报分局,分局党委坚持常听、常议,研究改进执法、管理、服务工作的具体措施。开展了“大教育、大培训”、“无投诉、无信访、无违纪”三无所队创建活动,严格执行市局违禁问题“零报告”制度,“时时严格要求、天天都要零报告”,推进了执勤执法工作的精细化、程序化、规范化,保障了公安执
法工作的公开、公正、公平。通过落实亲民爱民措施,增强了民警的职业感,优化了任城公安的良好形象,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支持。分局行风评议位次逐年前移。
第三篇:山东济宁任城一中13-14学年高一下期中检测(政治)
任城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检测
政治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题,共60分)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新的历史时期有了新的要求,包括
①扩大社会主义民主②实行依法治国③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④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⑤改善民生,推进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A.①②⑤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②③④⑤
2.我国的选举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选举形式不断丰富和发展。采用什么样的选举方式,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区是不同的。这是因为选举方式的选择受
A.人的心理因素制约
B.社会政治制度的制约
C.地理环境的制约
D.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的制约
3.2013年,我国许多地方的农村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顺利完成,为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村民居委会的性质是
①我国基层的政府机关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③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机构④国家基层政权机关
A.①②B ②③C.①③D.②④
4.针对有关部门拟酝酿实行微博实名制这一消息,不少反对的网民认为微博是个人“言论绝对自由”的论坛,不应受任何干涉。这些人
A.认为政治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
B.把享受自由权利与遵守法律要求对立起来
C.肯定了应该保障公民享有和行使政治自由
D.坚持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5.2014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本届全国人大到会的代表中,有来自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国家公务员、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解放军战士、港澳和华侨代表等,并均占一定比例。这说明我国
A.公民是国家的主人B.人民民主具有权利广泛性
C.人民民主具有主体广泛性D.社会主义民主具有真实性
6.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下列在政治上反映这一“本质”的事实是①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更加富足
②基层民主不断扩大,人民享有的民主更加广泛
③民主制度不断健全,人民享有的权利更有保障
④公共设施不断完善,居住环境更加适宜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7.山寨产品和山寨文化具有仿造性、快速化、平民化等特点,善打“擦边球”,经常行走在行业政策的边缘。这就需要政府
A.加快立法,制止“山寨现象”的继续蔓延
B.树立政府权威,严厉打击“山寨行为”
C.坚持以人为本,宽容“山寨现象”的存在D.依法行政,在法律范围内规范各种“山寨行为”
8.2014年3月12日,审计署公布2013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认真落实中央要求,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制度,注重审计结果和审计过程全方位公开,不断加大审计结果公开力度,取得较好成效。在我国审计监督属于
A.权力机关监督 B.司法监督C.行政机关系统内部监督D.社会与公民监督
9.公民遇到困难或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求助于政府。政府为公民提供的求助或投诉形式主要有
①开设热线电话②设立信访部门③发展电子政务④依法建立行政仲裁、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⑤各级党委的纪检部门⑥各地消费者协会
A.③④⑤⑥B.①②⑤⑥C.①②③④D.①②④⑤
10.党的十八大把对反腐败的认识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指出“不管什么人,不论权力大小、职位髙低,只要触犯党纪国法,都要严惩不贷”。近期以来,一场强劲的反腐风暴席卷全国,短短几周内就有多名官员因涉嫌违纪被调査、被免职或移送司法机关。这表明
A.公民平等地适用法律B.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C.反腐倡廉成为当前我国的中心工作D.公民的权利都受法律保护
11.公民学会向政府求助或投诉,有助于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国家为公民求助或投诉提供的法律途径是()
A.开设热线电话B.设立信访部门C.发展电子政务D.依法建立行政诉讼制度
12.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
关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B.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
C.职工代表大会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3.自古以来,治国在政,为政在人。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党是整个社会的表率,党的各
级领导同志又是全党的表率”;习近平同志近来也表示:“打铁还须自身硬,绣花要得手绵巧”。上述观点表明()
①党要把民主执政作为基本执政方式②党员干部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③党要与时俱进地提高执政能力④党要把依法行政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4.党的十八大代表中,生产和工作第一线党员所占比例超过32%,20万大学生村官首次有
了党代表,农民工党员代表和新经济组织的党员代表人数大幅增加。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其组成人员是民主选举产生的B.主要由大学生村官、农民工和新经济组织人员组成C.坚持民主执政,代表的产生充分与各民主党派进行磋商
D.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15.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每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西藏珞巴族人口不足3
000人,也拥有1名全国人大代表。这体现出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
A.民族团结原则B.民族互助原则
C.民族平等原则D.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16.当前各民族交错居住在同一社区内的现象日益普遍,做好社区民族工作日趋重要。做好
社区民族工作()
①必须赋予社区少数民族居民民族自治权②必须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③必须尊重少数民族群众的宗教信仰
④是每个行政社区的核心工作
A.②③B.③④C.①②D.①④
17.总书记在谈到领导干部如何做好群众工作时强调:领导干部要“到乡间走小路”,要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到基层去、到一线去、到条件较差和情况复杂的地方去。这么做()
①有利于了解民情、集中民智、作出正确决策②就是为了调动人民的主人翁精神③体现了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④坚持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态度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8.为配合民族团结宣传月扎实开展,近日,湖南省岳阳市举办了以“热爱伟大祖国、建设
美好家园”为主题的签名活动。推进民族团结()
①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奠定物质基础 ②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提高民族凝聚力③保障了少数民族地区的自治权 ④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9.目前,到拉萨的大昭寺、布达拉宫等宗教场所观瞻朝拜成为世界屋脊上最大的旅游景观。
到宗教场所旅游的游客必须()
①做到文明旅游 ②及时宣传无神论③自觉反对民族分裂行为④团结教徒,信教爱国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013年7月,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当前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
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这表明 ①民主党派接受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 ②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③中国共产党制定重大方针政策须经民主党派同意 ④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1.民主集中制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活动原则。下列选项符合这一原则的是①某村召开村民大会,由村民投票选举村委会主任
②某乡人民代表大会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③辽宁省省长在辽宁省人民代表大会上作述职报告
④沈阳市市委决定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公推直选范围
A.②④B.①③C.②③D.①④
22.“干部用的准不准,交给群众审一审,干部用的的行不行,交给群众评一评”。这种干部任用公示制度
A.表明公民有广泛的政治自由B.有利于对政府依法行政的监督
C.体现了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利D.表明公民享有选举权
信访制度在疏通群众利益诉求渠道,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不容忽视的是确有极少数人借“上访”之名无休止地提出无理要求,以闹事制造“压力”要挟地方政府,称为“闹访”。而一些地方为了息事宁人,采用人盯人、陪吃喝、塞红包、免费旅游,或进行截访、办“学习班”限制自由等称为变了味的“信访”。
23.信访是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政治权利,“闹访”违背了
①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②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③依法行使政治权利④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4.“房叔”、“表哥”、“雷冠希”、“局长日记”等各种经网络曝光的事件层出不穷,不少问题官员因网络曝光而落马。网络反腐
①是推进廉政建设的制度保障②属于行政系统内部监督的一种形式
③体现了运用新兴技术促进廉政建设④可以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5.2013年1月22日,习近平在中纪委全体会议上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这意味着
①为防止权力滥用,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②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③权力是把双刃剑,分立和制衡是有效制约权力的关键
④要坚持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坚定不移惩治腐败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6.从监督体系看,对金华市政府具有外部监督职能的国家机关有
①金华市人民代表大会②金华市监察局和审计局
③金华市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④中国共产党金华市委员会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
27.你对交通有什么建议或意见,都可以通过QQ或微博与交警“面对面”沟通。2013年12月,某省各地交警部门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开展“我为交通建言献策”活动,通过多种途径进一步增强交通管理工作与群众的沟通与交流,充分听取群众对交通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公众为交通管理工作建言献策
①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②是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环节
③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有效途径
④是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新形式、新方法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
28.2012年3月5日至13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按照会议的议程,本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这表明
①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②我国权力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是相互监督的关系
③全国人大行使最高监督权
④全国人大行使最高决定权
A.③④B.①②C.①③D.②④
29.差额选举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在被选举人之间也形成了相应竞争。同
时,差额选举也有自己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A.不能产生让选民满意的结果
B.如果不加以有效的规范,容易导致虚假宣传,金钱交易等情况的发生
C.必然造成竞选秩序的混乱和恶性竞争
D.必然导致选民与被选举人矛盾激化,不利于社会稳定
30.我国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的选举,实行直接选举与差额选举相结合的办法,一个国家确定采取什么选举方式的具体条件是
①社会经济政治制度②物质生活条件
③选民的文化水平④选民的心理素质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主席指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离不开“兴国之魂”的科学理论和先进文化。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
(1)实现“中国梦”为什么说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8分)
(2)你认为中国共产党怎样才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目标?(10分)
32.材料一 自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来,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少数民族代表的比例
都高于少数民族人口的比例。西藏的珞巴族,人口不足三千人,也有全国人大代表。材料二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向西部地区对口支援,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1994年至2010年,对口援藏省(市)、中央国家机关及中央企业,分6批共落实支援西藏经济社会建设项目4000多个,总投资100多亿元。材料三 《人民日报》社论指出:“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极大优越性的好政策、好制度。”“在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进一步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最重要的是团结和组织各族人民努力把经济搞上去。”
材料四1955年10月1日正式成立了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仅使世局新疆的13个民族绝大部分建立了自治机关,行使了自治,而且从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充分利用区域自治所赋予的发展权利,沿着繁荣的道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近几年来,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发展非常迅猛,经济总量、经济增速、财政收入、居民收入都有了较大增长。(22分)
(1)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哪些基本原则?(6分)
(2)结合课本知识,简要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16分)
参考答案:
1-5 CDBBC6-10 BDCCA11-15 DACDC16-20 ABDBD21-25 CBADB26-30 ABCBC
31.(1)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2分)
②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最充分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6分)
(2)① 永保党的性质,践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4分)②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3分 ③坚持用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行动指南(3分)
32.(1)(6分)材料一说明我国各民族在政治地位上的平等,体现了平等原则原则。(2分)材料二说明我国各民族间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坚持了民族团结原则。(2分)材料三说明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采取了积极扶持的政策,以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2分)(2)(16分)①有利于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统一;②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③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④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蓬勃发展。
第四篇:任安城情感美文
山风逍遥,江水思畔,鱼儿溪边悠闲的跃上了岸,马儿踏过草间青秀的香川,天空中白云眨眼间遮住了蓝。
万物欣然,旷野上出现了银铃般的笑声,环绕天地间。谁知竟是两个凡人突然间打破了这等仙境,只见其中的青衣女子媚眼如花,肌肤如雪,一笄清缠,绁袢皙胸,举止风雅,谈笑间倾城倾邦。那男子黑衣透寒,两眼神色黯然,鬒发如云,两手自然垂落双肩,眉宇间虎纹狰狞,周身的戾气轻浮四周,一念间杀机浩瀚。但两人走到一起,说不出的般配,好似天作之合都难比坚。
青砖红瓦,碧水假山,离远一望就知此城必春意盎然。西边桃花林正待招展,东边山峦傲曼,南门人群熙攘,乐此不烦。
此城就是天下奇人暂住的任安城了。相传是东汉时任安建的,为纪念他知己司马迁而倾囊所造。
两人刚刚到城门下,便看到城门上赫然的几排金印大字,”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鸿毛,或轻于泰山。“毅然醒立,让过往的行人顿时心理有种肃然起敬的态势。男子在城门前似自言自语的说:”雕刻此书的人内力通天,笔锋流转畅达,字体舒展强劲,定是位得道高人。“
女子嬉笑着说:”亲爱的,快进城吧,在晚天色暗淡下来我们又要跟那些讨厌的东西打闹了。“轻点几下,转眼间男子也跟着进入了这有着悠久岁月的古城了。
“三临人间,情比贞天,若风拂晓霜尘,宛雨独斟汝坟。乱哄哄,几时唱罢,怪哄哄,不肯听完“。几句话说不上的悦耳,纵然有种要给人拖入凡尘良境的妙然。吟诗的是一俏皮女孩,手执细毡草扇,白衣飘然,素身裹蓝,一脸的天真烂漫,蹦蹦跳跳,特招人疼怜。
两人紧走两步,跟上去欲知晓些什么,可刹那间只见空巷衰草,凄凉方染。
青衣女子轻轻的在黑衣男子的耳畔呓语着;”若有缘以后会再相见的,咱们先找个地方安歇吧。岁月无比漫长,我们还差那一世繁华人间没走完。
黑衣男子听青衣女子说完之后笑了笑,温柔似水。
轮回不变,百年千年,几载秋水,几度长空,繁华赤羽,痴痴相恋。
茅草粗檐,绿荫怀岸,前世无缘,今生神仙。
第五篇:广东厚载律师事务所村居法律顾问工作经验介绍稿
广东厚载律师事务所村(居)法律顾问工作
经验介绍
广东厚载律师事务所自2011年起承担村(居)公益法律顾问工作以来,在萝岗区司法局的指导和支持下,在为村(居)提供法律援助、公益法律宣传、纠纷调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深得所服务村(居)委及村民的信赖。2012年,广东厚载律师所被区政府评为“社会力量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突出贡献金奖”单位,被萝岗区司法局评为2012、2013公益法律服务先进律师所,本所的村(居)法律顾问主办律师刘曲梅、李夏琳律师分别被区司法局评选为“村(居)法律顾问先进个人”、李绛兵律师被评选为“广州市2012爱心法律援助律师”。主要做法:
一、创新工作方式,形成1+N+1的工作架构
建立一支高效、专业的服务团队是提高村(居)法律服务品质的关键。该所承担萝岗区村(居)法律顾问工作后,结合农村实际需求,构建了1+N+1的工作团队,为每个村(居)指定一个固定的主办律师,配备N个顾问,并由一个合伙人统筹负责。比如:该所担任三个村(居)的公益顾问,先为每个村指派一个合适的、固定的主办律师,选派的主办律师均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熟悉农村习惯,会说粤语。这三个主办律师同时成为村(居)顾问团成员,并服从一个村(居)工作负责人的工作调配。本所其他律师对村(居)工作感兴趣的,均可申请加入村(居)顾问团。主办律师每周至少1天以上到村(居)值班,为村民提供面对面的免费法律服务,为村民答疑解惑,并详细填写值班日志,作为律师提供服务的凭证。顾问团成员除必须参加每个月举办一次的业务学习外,当主办律师因工作安排无法下村(居)定期值班时,村(居)顾问团其他成员有义务服从负责人的调配,代替主办律师下村(居)。
律师所全力组织、统筹、支持主办律师以及顾问团的工作,政府补贴每年每个村(居)2万元,由区司法局拨付该所,均用于村(居)法律服务,律所绝不克扣一分钱,为主办律师提供经费保障。这种架构的好处在于:既防止了工作上的互相推诿,又避免了单一律师的认知偏颇,还创造了律师学习的机会,也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二、以实际行动争取村(居)委及村民支持,拓宽服务渠道,实现法律服务“零距离”
要提供更及时,便利的法律服务,拓宽服务渠道,离不开村(居)委及村民的积极支持。该所律师通过展示业务能力,以实际行动羸得了村(居)委及村民的信任。该所指派的李夏琳律师,刚开始担任大坦村的法律顾问工作时,村委干部并不接受。每次李律师到村委,工作人员总说没必要来,别耽误时间等等,虽语言客气,但明显不接受、不认同律师的工作,还拒绝为律师提供办公桌椅等工作条件。但是,李夏琳律师以女性特有的温婉气质,通过耐心、细心的服务逐渐赢得了村委的尊重和认同。例如,一位黄姓村干部,本来对指派的律师十分抗拒,有一次,就其发生的一起交通事故损害纠纷试着向李律师咨询,李律师全面了解案情后,向黄某指出,应该当时提出反诉请求,这样即可一次性解决问题,现在虽仍可另行起诉,但起诉成本过高,且执行有难度。黄某懊恼表示,如果当初早些咨询律师,便可挽回近七千元损失。现在,李律师每次到村委,黄某总是笑脸相迎,并逢人就加以宣传。通过几年的努力,目前,大坦的村干部均意识到了法律顾问的重要性,不仅专门为李律师设立了工作室,还在村民中广泛派发李律师的名片,公布李律师联系电话,宣传和号召村民遇事可及时找李律师咨询。通过村委的宣传,村民逐渐有了“遇事找公益律师”的普遍认知。
经过村委的宣传,顾问律师在该村已产生一定影响,除在律师值班处咨询外,很多村民会通过电话方式进行咨询。一位吴姓村民电话咨询关于其服刑的亲属如何登记结婚的问题,是否可以办理登记?可否在律师事务所办理结婚?可否委托律师替其办理结婚登记等等?通过李律师的专业解答,终于解开了该村民多年的困惑。还有一位吴姓村民,儿子因交通事故死亡,通过村委联系到律师。经了解,其家庭 是大坦村的困难户,遂指引其申请法律援助,目前,李律师已作为法律援助律师代理了该案,村民十分满意。
有了村委的支持,律师服务的渠道大大拓宽了,村民也切实感受到了“零距离”的法律服务,切实感觉到公益律师是“就在身边的律师”。
三、积极参与人民调解,提升基层调解员理论水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013年2月间,该所邓华明、陈灿芳两律师与荔红社区的人民调解组织一起,成功调解了两起本来极有可能演变为上访或诉讼的民事纠纷事件,一起是租赁合同纠纷,一起是劳资工伤与人身损害责任竞合的赔偿纠纷,并代为起草调解文书,敦促各方履行调解协议。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起劳资纠纷涉及工伤与人身损害责任竞合,法律关系十分复杂,涉及三方当事人,两种不同的法律关系:经营者占道经营违背安全保障义务致清洁工人人身损害,而该清洁工人是正在工作中受伤,因而也构成工伤。而对此,人民调解员也不是很清晰,邓律师耐心细致地向调解员解释了相关的法律规定,深入浅出地剖析问题,终于使得调解员理解了其中的法律关系,并在调解过程中加以运用,使得两责任主体分别承担其责任范围,使得受伤的清洁工人所得到的赔偿高于其原来预期的索赔要求,最终顺利 地达成三方调解协议并监督各方履行,得到了包括两个赔偿责任主体在内的四方人士的一致好评。
通过此次调解,邓律师已然成为了该调解组织的法律顾问,调解员的理论水平也大大提高,进一步增进了调解的合法性,有效提高化解矛盾的效率。
四、由律师所组织顾问团成员,全力支持各村(居)委举办的各项活动,积极宣传村(居)法律顾问服务
自介入村(居)工作以来,该律师所组织顾问团成员,积极支持村(居)的各种活动。很好地宣传了村(居)法律顾问工作,也提升了律师所的品牌形象。
如:2013年11月18日,荔红社区举办“便民法律咨询活动”,该所派出邓华明、李夏琳、邹和利三名顾问团律师参与,在当地取得较大的社会影响,萝岗区委主办的《创业导报》还对此进行了专门报道。
2013年12月30日,荔红社区举办了“创建文明社区”多项综合活动,该所派出了邓华明、李夏琳两名顾问团律师到活动现场承担普法宣传与便民法律咨询的工作,成为该社区“创文”活动重要的组成部分。
村(居)法律服务无小事,大到村委和经济社的土地产权纠纷、农村集体“三资”合同审查、经济社土地补偿款合理使用,小到村民的交通事故赔偿、服刑人员婚姻登记、劳 资纠纷等,法律顾问都用心提出了专业的法律咨询意见,妥善化解矛盾,引导村民依法维护合法权益。广东厚载律师事务所通过真心、细心、贴心的法律服务,赢得村民的诚心欢迎,也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肯定。
(广东厚载律师事务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