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清华大学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动力
深 入 开 展 创 先 争 优 活 动
简 报
第 59
期
中央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0
年6月16日
【教育、卫生系统创先争优专刊】
清华大学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为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动力
清华大学围绕人才培养根本任务,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为主题,积极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引导各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推动清华事业科学发展中发挥作用。
围绕中心,明确目标。以推动科学发展、加强基层组织、提高党员素质、服务师生员工、促进校园和谐为目标,明确创建先进党支部‚五个好‛和争当优秀共产党员‚五带头‛的具体要求,即骨干队伍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模式好、工作业绩好、同学反映好;带头坚定信念、带头学习科研、带头服务群众、带头全面发展、带头弘扬正气。分类指导,创新形式。在本科生党支部和党员中强调‚知行并举,固本深根‛,重点实施‚两个计划‛和‚两项工程‛,即以加强理论学习为主题的‚固本计划‛和以开展社会实践为主题的‚深根计划‛,以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为主题的‚先锋工程‛和以推进班集体建设为主题的‚堡垒工程‛。根据研究生党支部和党员的特点,开展‚两创两争一深化‛活动,即开展‚创建学习型党支部‛、‚创建研究生先进集体‛,‚争做优秀研究生党员骨干‛、‚争做又红又专优秀研究生共产党员‛,‚党群‘1+1’,携手争第一‛活动。后勤系统通过设立党员服务示范岗、优质服务项目等,鼓励党员立足本职岗位,在服务中主动育人。
精心组织,扎实推进。成立领导小组,由校党委书记胡和平同志任组长,层层抓好落实。认真研究制定实施意见,深入进行动员部署。建立简报制度,及时总结交流各单位开展活动的情况和有效经验。建立创先争优活动专题网站,在校报《新清华》、清华电视台建立‚创先争优建一流‛专栏,组织开展师德先进报告会等活动,大力宣传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的事迹,在全校营造学习先进、争当先进氛围。
第二篇:以创先争优为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以创先争优为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河南省南召县城关镇沙坪村党支部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动力,积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组织党员和群众在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社会和谐中创先争优。
发展特色产业,在增加农民收入中创先争优。坚持把生产发展作为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立足‚近城环水‛的村情,发挥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带领群众大力发展特色富民产业。利用牲畜养殖的传统习惯,积极组织群众发展养殖业,目前,该村年出栏生猪2500多头、肉牛120头、羊500余只,并带动了网箱泥鳅、旱地泥鳅、獭兔等新型养殖业的发展;充分利用沿河滩涂和有限土地,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共营造速生杨900亩,发展花卉苗木350亩,建温室蔬菜大棚50座;利用临近县城的优势,组织群众进城务工经商,发展第三产业。2010年,该村人均纯收入达4800元,其中80%以上的收入来自特色产业。
整治村容村貌,在改善人居环境中创先争优。积极筹措资金,按照‚五通、五有、六化‛的标准,对关系群众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进行完善,改善村容村貌。先后硬化道路6400米,实现所有入户道路全部硬化的目标;修复渠道1500米,改善了灌溉条件;完成庭院改造350户,新建沼气池50座,栽植花草树木3万多棵(株),美化靓化了环境;完善农资超市、幼儿园、农民书屋、农民学校和农民信息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将原有低洼地开发成近百亩的莲鱼共养荷花塘和可供垂钓游玩的鱼塘,人居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使沙坪村成为环境优美的城北绿岛和水上乐园。
加强民主管理,在促进社会和谐中创先争优。村党支部积极推进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大力开展‚强基富民建家园‛活动,建立完善村级事务管理规章制度,巩固新农村建设成果。深化完善‚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在农业低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危房改造等敏感问题上,严格按照程序进行,保障村民对村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推进了民主管理和社会和谐。同时,积极开展‚五好家庭‛、‚新型农民‛、‚星级文明户‛、‚文明信用户‛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成家庭和美、邻里和睦、人际和谐的社会风气
枫泾镇“三访”三年办理群众意见三千条
上海基层党建网讯 自2007年起,金山区枫泾镇党委在全镇范围内试行并推广以‚领导干部联系走访、党员干部上门家访、党员骨干就地察访‛为实施路径,以联系服务基层制度、联系群众制度、联系服务月(日)制度、意见与建议梳理分析例会制度、瓶颈难题限期处理和反馈制度等为保障的‚三访‛工作机制。三年来共征求到群众意见建议3000余条,内容涉及民生、经济发展、城镇建设等方面。由于形成了倾听呼声、意见分理、疑难研究和限期反馈工作机制,镇域范围内幼儿园及时得到了改扩建,公交实现了村村通,白色路面实现了户户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事务受理中心和文化活动中心加快建设,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出行难、看病难、办事繁、学前教育设施相对薄弱等民生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镇领导带头,全体党员共同参与。镇党委书记、镇长等班子人员带头实践‚三访‛工作机制,先后建立了联系点(基层单位)制度、联系走访群众制度等,确定每月的第一个周六为‚领导干部联系服务群众日‛,每年七月为‚联系服务月‛。村(居)干部每人每月上门家访不少于10户,确保在一届任期内对所辖农户、居民户走访实现全覆盖。通过设立矛盾纠纷调节岗、卫生监督岗、文明宣传岗等党员察访服务岗,发挥党员作用,及时把群众的想法通过有效地渠道反馈给村(居)。
四步工作法,层层有序推进工作。收集意见。通过领导干部联系走访、党员干部上门家访、党员骨干就地察访,广泛收集农村群众反映的问题。分析梳理。建立联系服务群众意见与建议梳理分析例会制度,镇领导班子每季度集中研究一次,基层单位每月集中研究一次,定期汇总和研究人民群众反映的疑难问题,记录在《党支部目标管理手册》上。研究解决。结合基层提出的意见与建议,镇党委分解整改任务,明确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限。信息反馈。要把落实解决的问题及时做好反馈工作。
重办理时效,结合实际分类处理。对于群众意见建议要求限期办结,原则上基层单位在收集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时要做到‚一般问题一个月内解决‛、‚疑难问题一个月内拟定方案、三个月内解决‛、‚重大难题三个月内拟定方案、六个月内解决‛的承诺,对当前不具备条件解决的困难,实事求是地开展解释引导工作,努力营造科学发展的良好环境。仅2010年一年,就累计走访群众2192人次,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1190条,其中已解决和正在推进解决的987条,占83%。
崇明县新村乡严把三关助推创先争优活动
上海基层党建网讯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崇明县新村乡党委以‚大走访‛为依托,严把三关,组织党员干部开展走访调研,切实问计于民、问情于民、问需于民,着力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
严把载体分类关
乡党委把开展记民情日记与推动中心工作、巩固学实活动成果、党员干部大走访等结合起来,启动以‚群众呼声到一线去倾听、群众困难到一线去解决、群众力量到一线去凝聚‛为主要内容的‚三个一‛民心凝聚工程。在村党支部、‚两新‛组织党支部中开展‚1+N‛党员联系农户、联系企业职工活动,建立党员联系群众网络,为党员走访群众、征求意见搭建平台、营造氛围。在机关、事业党支部中推出‚1+1+X+Y‛党员联系农户链,即1名机关事业支部党员或工作人员,联系一个村、联系若干名农村党员、联系若干农户家庭。走访中,村干部、大学生‚村官‛人手一本‚民日记‛,机关、事业、‚两新‛组织支部党员人手一本‚‘走进基层、服务群众’创先争优作表率主题实践活动日记‛,主动到基层和群众中去听民声、解民忧,将群众反映的困难、问题、意见和建议实事求是地记录在‚民情日记‛上。截止目前,全乡村干部已完成了对4459家农户的走访,走访率为100%,实现了全覆盖。
严把民情记录关
针对个别村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思想上重视不够、走访量不大,记录不勤、不细、不规范,内容单
一、后续整理运用不及时等情况,乡党委建立了‚民情日记‛分级审阅制度。农村支部,支部书记的‚民情日记‛每月上交乡创先争优办公室审查,其他村干部的‚民情日记‛每月交党支部书记审查。机关、事业单位,班子成员的‚民情日记‛每月交党委书记审查,各部门负责人的‚民情日记‛每月交分管领导审查,各部门工作人员的‚民情日记‛每月交部门负责人审查。各级审查主体对‚民情日记‛所反映的问题进行简要的点评,对不符合记录要求的记录人责令其限期整改。为规范‚民情日记‛后续整理运用,乡党委设计下发了《创先争优活动情况汇总表》、《创先争优整改行动情况汇总表》、《创先争优整改行动方案一事一议表》等表格,对各基层支部梳理反馈走访情况、制定相应行动方案作出统一规范,并要求每月10日前将相关表格交乡创先争优办。
严把督促指导关 为了让老百姓反映的问题能够‚桩桩有回应、件件有落实‛,乡党委及时制定了相关措施。建立首问责任制。每名党员干部对各自走访中收集到的问题,要全程做好跟踪处理和及时反馈,首问负责、责任到人。分级总结交流。乡级层面,每月组织基层支部书记召开一次创争活动交流例会,就活动取得的经验、遇到的难题进行交流,党委领导对各支部创先争优活动进行点评,并对下一步工作开展提出要求;村级层面,要求村党支部每2个月召开一次专题组织生活会,就创先争优活动中党员承诺事项开展落实情况进行点评,对落实不到位的党员提出整改要求,乡创争办派出的指导检查组成员及插村领导全程参与并加以点评。规范台账管理。乡、村两级创先争优办公室定期对创争活动相关台账进行汇总梳理,分类归档、精细管理,将问题及时反馈相关单位部门,随时跟踪处理结果。截止2010年底,经汇总梳理,共征求到涉及民生、党员干部、农业、实事工程、管理制度、环境卫生等6个方面37条意见建议,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30个。
第三篇:乘势聚力 协同创新 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乘势聚力协同创新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王树国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增强科学研究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特别强调高校在积极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同时积极推动协同创新,促进教育、科技、经济、文化的有机结合,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这对于我国深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协同创新是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要途径
协同创新思维成为当今创新理论最重要的核心理念,而协同创新理论已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技术—经济范式,受到各国创新理论家和创新政策制定者的高度重视。从国内外实践看,协同创新多为组织(企业)内部形成的知识(思想、专业技能、技术)分享机制,特点是参与者拥有共同目标、内在动力、直接沟通,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资源平台,进行多方位交流、多样化协作。宏观层面的主要形式就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由于协同创新不同于原始创新的协调合作,也有别于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产品技术要素整合,其本质属性是一种管理创新,亦即如何创新管理模式,打破部门、领域、行业、区域甚至国别的界限,实现地区性及全球性的协同创新,构建起庞大的创新网络,实现创新要素最大限度的整合。协同创新的实践,已在国外取得了重要的成功经验:美国硅谷成功的关键,在于区域内的企业、大学、研究机构、行业协会等形成了扁平化和自治型的“联合创新网络”。日本政府早在1961年就制定了《工矿业技术研究组合法》,推动企业协同创新。该法规定只要被认定为“技术研究组合”,就可以被视作非营利性的特殊法人,并享受若干税制优惠。韩国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模仿日本的“技术研究组合”模式,成立了以国家电子通信研究所为牵头单位,由三星电子、LG半导体以及大学、政府机构等组成的共同研究开发组织,并建立若干个与此相关的大科学工程。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本来遭受重创的韩国半导体企业异军突起,涌现了三星、LG等世界半导体巨头,在通讯、存储芯片、平面显示等技术领域拥有世界领先的核心技术。在欧洲,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芬兰、爱尔兰、瑞典等协同创新网络蓬勃发展。在我国,两弹一星工程、载人航天工程、嫦娥工程等国家重大战略性技术攻关的成功,无疑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协同创新的成果。但由于技术领域的广泛性、复杂性,在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由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当前我国的协同创新模式显然不可能完全沿袭计划经济时期的做法,而需要借鉴发达国家协同创新的经验,并将我国拥有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社会组织动员能力强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全社会协同创新的优势。
胡总书记强调,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特别是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知识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在这种大背景下,各国为掌握国际竞争主动,纷纷把深度开发人力资源、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战略选择。可以说,创新驱动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政策选择。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担负着不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我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特别是通过“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实施,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形成了一批具有良好学术积累和发展前景、国际声誉和影响力不断提升的院校,其中一些院校和学科已经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高等教育还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同国际先进水平还有明显差距。具体表现在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经济社会发展相脱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等庞大的创新队伍和丰富的创新资源长期以来自成体系、分散重复、效率不高等,致使我国创新能力不足,这是我们同发达国家的主要差距,也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薄弱环节。
因此,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就是要不断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以创新能力提升为突破口,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利用高等学校多学科、多功能的综合优势,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大力开展同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和地方政府的深度合作,有效整合高校以及社会各方面创新力量和资源,促进优质资源的全面共享,充分发挥制度优势,积极开展协同创新,推进教育与科技、经济相融合,推动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同步提升,引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方向,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实现国家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提升,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只有大力推进协同创新,才能促进高校体制机制改革,使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更能紧密地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同时促进科技与教育密切结合,加速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步伐。
二、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创建多学科融合交叉的大平台
实现协同创新的基础是合作,前提是共赢,迫切需要改革传统的科研理念、组织方式和管理模式,加快学科融合交叉,推进跨学科研究。当今的许多重大科学研究,几乎都是在跨学科领域展开,许多世界一流大学已经把跨学科作为一种大学理念,渗透到大学的全部活动当中。协同创新的前提之一是建立在跨学科的项目上,只有找到了跨学科的研究方向,才具备了协同的基础。只有跨学科,协同创新才具有实质的意义。
在这一点上,大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高校特别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之
一、以及解决国民经济重大问题、实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生力军,有其高端人才荟萃、学科门类齐全、研究基础雄厚的特有优势。适时根据国际科技发展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组建跨学科研究中心或研究院,建立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作的重大研究平台,汇聚一批学科互补、兴趣相同、分工协作的国内外优秀团队,持续协同创新,逐步成为不断产生重大原创性成果、解决国家重大问题的协同创新中心。哈尔滨工业大学从2005年开始成立的基础与交叉科学研究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目前已从海内外汇聚了100多名优秀年轻创新人才,成立了高超声速、生物医学工程等十几个研究中心,其研究成果受到多方关注。
促进学科交叉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花大力气部署和建设大规模科学工程,在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重大科学前沿中寻找交叉点,不仅能够促进高校、科研院所的多学科科学家们的密切合作,而且也是吸引国际上一流科学家联合开展研究合作的重要手段。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大科学研究——无论是大科学设施,还是大的协作项目,已成为科学事业发展的一个关键部分,给科学和技术带来了预想不到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大科学工程主要集中在中科院系统,但最近各高校也非常活跃,高校不仅有多学科的优势,更能促进学科交叉融合,而且和人才培养密切结合,美国、韩国等在高校建立了大量的大科学工程。哈工大利用自身的优势和特色,瞄准空间环境领域联合国内优势单位正在争取建设国家大科学工程。高校不仅需要在内部实现自身的合作,也需要与科研院所的合作,还需要与企业的合作,瞄准国家急需的战略性研究、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研究、涉及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公益性研究等领域协同创新需求,启动从资源深度共享、项目深度合作,到建立协同创新战略联盟,或者在政府引导下联合成立引导并支持行业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研发的研究院。这将是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自主应对国际竞争挑战的重大举措,是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多方
共赢、整体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由之路,也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真正成为知识创新策源地、深化教育改革试验田、扩大开放桥头堡的必然选择。
三、面向国民经济重大需求,开拓高校与各领域协作创新的新模式
协同创新的模式多样,包括达成一般性资源共享协议,实现单个或若干项目合作,开展跨机构多项目协作,设立网络联盟,建立战略联盟等等。但是,要形成稳定的协同创新机制,其根本在于利益协调,政府和产学研各方均须确认利益范围与责任边界,设定风险分担和利益分配机制,并辅以一定风险投资机制。政府通过法规、政策进行引导和鼓励,科技服务中介机构提供相关信息服务,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积极贡献”,为高校积极推动协同创新指明了具体方向。
实现协同创新需要,创建新的体制和机制。目前,我国科研系统主要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研机构三大部门构成。从目前态势看,这三个科研子系统各自独立运行,长期处于“封闭”状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之间基于利益驱动的自愿协同创新尚未成型,造成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开发研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导致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因此,要加强协同创新,需要在健全政府引导调控下外部驱动机制上有突破性进展,按照胡锦涛总书记要求,政府应在“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上发挥重要作用。首先,加大对产学研结合的协同创新的资金投入和支持力度,建立一批特色鲜明、机制灵活、能够解决国家重大问题的协同创新中心,启动一批能够调动各方积极性的重大协同创新项目。其次,建立对高校的科学评价制度,改革高校对教师工作的评价机制,改革人事管理制度,探索与国际接轨的人事聘用和分配制度,形成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第三,探索更加适合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更加注重科学研究和创新实践,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水平人才培养。
面向区域协同创新,融入黑龙江省创新体系建设。哈工大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合作,成立了黑龙江省工业技术研究院,集中装备制造、材料、电子信息、土木工程等领域的优质科研资源,与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改造、工业与信息化技术的融合,特别是与八大经济区建设结合起来,建立一种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打造符合黑龙江区域特点的高水平的集技术研发、整合集成、转移与扩散的工业技术研究与支撑平台,形成“政产学研金介”结合的一体化协同创新联盟。
面向行业协同创新,服务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哈工大在多年服务航天的基础上,2010年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共同组建空天科学技术创新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将投入5亿元研究经费,结合国家重大任务需求,瞄准未来我国空天技术领域新的战略制高点,凝聚校企双方跨学科、跨领域研究力量进行协同创新,组织开展空天技术战略研究和系统论证,培育重大科技项目,在空天技术领域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探索,发展基础理论,探索新概念、新技术和新方法,为全面构建航天科技工业新体系,建设国际一流大型航天企业集团和世界一流大学,使我国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转变提供持续的重要的科技支撑。研究院的成立,对校企双方是一次双赢的深度合作,是在航天领域第一个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作、产学研用一体化的重大研发与应用平台。航天集团可以借此围绕空天科技领域持续稳定地开展重大基础性、前沿性技术探索和应用基础技术研究,实现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的紧密结合,提高企业集成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哈工大可以借此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围绕国家空天技术发展战略的重大需求,提炼重大基础性的科学问题,提升学校原始创新能力并将大大地促进航天领域高水平人才培养。成立了“煤炭开发利用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12个国家级产学研联盟和“动力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导体照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8个黑龙江省产学研战略联盟。这些产、学、研
联盟着力在体制机制上创新,破解了过去多年产学研结合的难题,具有较强的示范效应,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面向国际合作协同创新,突出高校特色,搭建国际协作创新大平台。贯彻刘延东国务委员要求哈工大发挥对俄合作的传统和优势的指示,成立国家级“哈工大中俄人才交流和科技合作基地”,纳入国家“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框架下。与鲍曼国立技术大学牵头中俄双方各15所著名工科高校成立了“中俄工科大学联盟(ASRTU)”,联盟宗旨:“汇集中俄工科精英大学,培养高素质人才,推进中俄人才交流与科技合作,促进两国创新型经济的共同发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对俄合作的重要平台。
开展协同创新是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重要途径,坚持面向国际学术前沿、面向国民经济重大需求,是实施协同创新的指导原则。这既是当代学术发展的内在规律使然,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的现实要求。
【作者为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
第四篇:以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为动力全面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以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为动力全面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
建设。”中央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写进“十一五”规划建议,从战略的高度,描绘出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的宏伟蓝图。这一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重大决策,必将对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加快小康社会步伐产生极大地推进作用。贫困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首先消除贫困。消除贫困的关键在于加大扶贫开发力度,重点在于大力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因此,中央“十一”五规划建议强调要“因地制宜地实施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方式”,一个村、一个村地解决问题,不断加快贫困农民脱贫致富步伐,实现农村的全面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条件。
一、以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为动力,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一)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脱贫保证
在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不解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无从谈起。因此,中央在“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把“贫困人口继续减少”列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开发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贫困人口由2.5亿人下降到去年的2610万人,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由30.7下降到3.8,成为世界减贫的楷模。我县实施扶贫开发特别是实施新阶段扶贫开发以来,历届县委、县政府抢抓机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扶贫开发方针、政策,始终以扶贫开发作为统揽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全局,突出狠抓了以整村推进为重点的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县累计新修、复修乡村公路3000多公里,新增通路自然村1050个;新修库、堰、渠、窖等水利设施15382处,新增灌溉面积17万亩;新建“三位一体”、“四位一体”生态家园8200多户;新增砖木砖混结构农房5254户,实施安居工程12012户46.7万平方米;改造学校危房49921平方米;新建村级图书室57个;183个村建设了村级卫生室;有线和无线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95,人民群众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以茶叶、肚倍、烟叶、山野菜、冬枣等为主的特色产业基地总面积达到48.5万亩,比2000年净增37.64万亩,特色产业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比重达到61.5,在农民现金收入中的份额达到34。到2004年底,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89元,比2000年净增457元。全县贫困人口由2000年的16.03万人减少到去年的14.16万人,减幅达11.67,其中绝对贫困人口由2000年的7.75万人减少到6.96万人,低收入贫困人口由2000年的8.28万人减少到7.2万人。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不仅使已经实施的47个省定重点贫困村和21个省、市对口帮扶村基本实现脱贫,而且极大地推动了整体扶贫开发、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由于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是以贫困村为单元,统一规划,综合建设,分批实施,始终贯穿了扶贫对象的瞄准式和扶贫项目的进村入户,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施了“整村推进”扶贫规划的村,贫困发生率明显下降,农村人均纯收入显著提高。
(二)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效途径
整村推进是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方式的创新。其主要特点是瞄准式、参与式和开发式。所谓“瞄准式、参与式和开发式”就是瞄准贫困等弱势群体,广泛调动广大贫困群众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在国家扶贫政策的必要扶持下,带动和促进贫困群众增强造血功能和自我发展能力,使贫困村整村实现综合性发展,最终帮助贫困群众实现脱贫致富目标。“整村推进”建设涉及10项指标,其主要内容不仅包括生产生活、产业发展,还包括社会事业、民主政治、基层组织等方面,有一套完整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实现这一目标,不仅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状况,实现农村的全面发展,而且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条件。实践证明,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不仅有利于瞄准贫困人口,有利于扶贫资金进村入户、提高使用效益,有利于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有利于提高贫困人口综合素质和贫困村可持续发展能力,而且能够将扶贫开发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紧密结合起来,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内容与建设方式完善、建设手段与建设机制的对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措施和有效途径。
二、以整体规划为基础,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和方式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在建设,规划是基础。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统筹协调、整体规划。其基本设想是
第五篇:百年清华 永创一流 ——清华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认识与实践
百年清华 永创一流 ——清华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认识与实践 顾秉林 胡和平
http:// 2011-04-20 03:32:58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字体:大 中 小]自1911年建校以来,清华大学在百年历程中始终与国家共命运、与民族齐奋进、与时代同步伐,秉承“爱国奉献、追求卓越”光荣传统,恪守“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校训,弘扬“行胜于言”校风,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作出了突出贡献。改革开放新时期,学校主动适应时代要求,确立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不断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步伐,办学综合实力和国际声誉显著提升。在办学实践中,清华大学围绕“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怎样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锐意改革,不断创新,初步探索出一条“世界一流,中国特色,清华风格”的发展道路。
一、确立世界一流大学奋斗目标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不懈提高办学水平,创建让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大学,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作出较大贡献,是清华人矢志不渝的追求。
庚子赔款的屈辱,使清华师生从建校伊始就知耻后勇、奋发向上,学校迅速发展为国内最好的大学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清华大学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成功开辟了一条社会主义高水平大学发展道路,造就了大批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骨干人才,为国家教育科技发展和工业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学校迈向更高水平打下了坚实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清华大学着眼于世界教育科技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逐步明确了新时期的办学目标。1985年,学校在第七次党代会上明确提出:“从现在起的十年,是把清华大学逐步建设成为世界第一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发展阶段。”这是我校首次把世界一流大学作为长远奋斗目标,激发了全校师生投身学校改革发展的热情。
1993年,学校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提出到2011年,即建校100周年时,争取把清华大学建成世界一流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进一步强调了“世界一流,中国特色”的发展方向,明确提出了建设一流大学的阶段性目标。尽管当时与国外一流大学仍有较大差距,但学校坚信,随着国家现代化进程,办学的社会条件必将越来越好,通过自身不懈奋斗,一定会取得显著成果。此后,学校逐步明确了建设一流大学的总体思路,增强了广大师生加快学校发展的责任感、紧迫感。
1998年,党中央提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国家决定实施“985工程”,清华大学首批得到重点支持。这标志着建设一流大学从清华人的美好夙愿和学校的自身努力,上升为国家意志,成为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和国家以及全社会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清华大学进入了历史上又一个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
党的十六大召开后,清华大学紧紧结合国家的战略部署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形成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三个九年,分三步走”的总体发展战略:第一个九年(1994~2002年),调整结构,奠定基础,初步实现向综合性的研究型大学过渡;第二个九年(2003~2011年),重点突破,跨越发展,力争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第三个九年(2012~2020年),整体推进,全面提高,努力在总体上达到世界一流大学水平。而后还要继续努力,争取早日向世界顶尖大学看齐。随着建设一流大学各阶段目标的明确,进一步调动了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二、探索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规律
围绕世界一流大学的长远奋斗目标,清华大学从中国国情和学校实际出发,开始了前所未有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对办学方向、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及特色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了鲜明回答。
确立了“世界一流,中国特色,清华风格”的办学方向。国内外对于世界一流大学并没有公认的严格定义和量化评价标准。清华大学在实践中深刻认识到,世界一流大学是实力、贡献与声誉的统一,既有学术、贡献、声誉得到国际认可的共性特征,又具有个性特征,要为国家、民族服务并作出突出贡献,也要有自身的办学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是具有一定特征的高水平大学群体,从实际出发合理选择国外一流大学作参照系,有利于比较和借鉴,确定正确的发展目标与战略;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永无止境,是一个从追赶到超越并且不断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过程。在中国建设一流大学,首先要力争为国家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重大贡献,同时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并抓住机遇跨越发展,以不懈努力最终实现长远目标。由此,学校逐步明确了“世界一流,中国特色,清华风格”的目标方向,并逐步明确了“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就是要做到: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主要办学指标达到国际较高层次;有若干优势学科率先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形成有中国特色和学校风格的办学理念和大学文化。
确立了“一个根本、两个中心、三项职能”的办学理念。清华大学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提出“一个根本、两个中心、三方面结合”的指导原则,在新世纪新阶段进一步明确为“一个根本、两个中心、三项职能”的办学理念。“一个根本”即学校始终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两个中心”就是按照邓小平同志听取清华大学工作汇报时明确提出的要求,努力使学校成为“既是办教育的中心,又是办科研的中心”;“三项职能”包括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其中教学是第一位的,是学校经常性的中心工作,科研是研究型大学的重要职能,要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争取多出世界先进水平、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的自主创新成果,社会服务体现大学的社会责任,要努力为区域和企业发展作贡献。应该说,清华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根本追求是要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造就世界一流的人才。
确立了“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办学定位。“综合性”是大学类型定位,清华大学发展综合性学科、建设综合性大学,既是从学校历史和实际出发的必然选择,更是履行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研究型”是学术水平定位,构建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体系与科技创新体系,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要求;“开放式”是办学模式定位,既要对世界开放,在国际交流合作中提升水平、迈向一流,又要对国内社会开放,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是清华大学创建一流大学的必由之路。
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经过百年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和新世纪10余年来的努力,清华大学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上迈出重大步伐,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是形成研究型大学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高。清华大学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大力推进教育改革,建立了研究型教学、探究式学习、国际化交流为支撑的创新人
才培养体系,形成“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的鲜明育人特色,努力促使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目前,全校3万多名学生中研究生占60%;在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中累计入选91篇。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拥护党、拥护社会主义,服务祖国、服务人民”,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毕业生自觉选择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二是学科建设成效显著,科技创新能力和学术研究水平大幅提升。学校以学科建设为突破口,完善综合学科布局,不断优化学科结构,培育新兴学科,促进学科交叉;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加强重点建设,学科水平明显提高。目前,清华大学设有16个学院56个系,覆盖理、工、文、史、哲、法、经、管、教、医、艺等11个学科门类,一大批学科保持国内领先,若干学科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坚持“顶天、立地、树人”的科研宗旨,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牵头承担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一批攻关项目,取得高温气冷堆、《清华简》研究等一批先进的科技创新成果和思想文化成果,累计获得国家科技奖励、取得国际专利授权、发表高水平论文等数量均保持高校前茅,今年有两项成果同时获国家科技奖励的一等奖。
三是大力拓展服务社会的渠道,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清华大学始终面向经济建设,充分发挥人才和知识等优势,努力为国家改革开放、科学发展服务。推动校地合作,促进区域发展和创新体系建设,与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深化产学研合作,完善技术转移体系,学校与企业合作委员会成员单位达190多家,与企业共建研发机构80多个。作为唯一的A类国家大学科技园,清华科技园孵化和汇聚了10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清华师生努力为汶川、玉树抗震救灾和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献计出力,积极参与松花江、滇池、太湖等污染治理,大力开展气候和低碳技术研究,为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了有力支持。大力发展继续教育,远程教育扶贫已覆盖全国90%的贫困县。
四是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初步形成了一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教师队伍。清华大学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培养和引进并重,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弘扬高尚师德、促进教书育人,一支德才兼备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日益形成并不断发展。目前,全校教师中有诺贝尔奖、图灵奖获得者和69位两院院士、13位国家级教学名师、38位“千人计划”人才、近300位“长江学者”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许多优秀学者,涌现出一批科技创新团队、优秀教学团队和在国际上崭露头角的中青年学术领军人才。
五是不断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国际知名度和学术声誉显著提升。多年来,清华大学扩大开放,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成为多个国际、洲际大学组织成员,与100多所世界名校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开展了互认学分、互派交换生、互相授予学位、联合科研等实质性合作。全校超过40%的博士生和30%本科生在学期间有海外学习交流经历,同时有120多个国家的2000多名留学生在清华攻读各级学位。在国际科技合作方面,海外研究项目与经费持续快速增长,发起建立了清华大学-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低碳能源大学联盟”等国际名校间的合作研究机构,积极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清华大学国际知名度不断提高,学术声誉进入全球大学的前列。
四、努力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前列
根据学校发展战略,清华大学到2020年要争取全面达到世界一流大学水平,努力做到:若干优势学科跨入或保持在世界先进行列,主要办学指标与世界顶尖大学的差距进一步缩小;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大幅提升,为国家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现代大学制度与现代大学文化不断发展;进一步提升社会声誉和国际影响力。
我们要以提高质量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建设的水平,更好地服务民族复兴、造福人类社会。要实施“一流”战略,始终以建设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为目标,培养一流人才,创造一流成果,作出一流贡献;实施“人才”战略,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把各种办学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大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实施“创新”战略,大力提倡人文日新,创新体制机制,不断解放和发展学校的先进“生产力”,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出思想、理论和知识贡献;实施“开放”战略,面向现代化建设提高社会服务能力,面向世界加强国际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能参与全球竞争的优秀人才,促进人类和谐文明进步。
展望未来,清华大学将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创新发展模式,加快建设步伐,力争在本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时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分别为清华大学校长、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