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创先争优为动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企业集团
以创先争优为动力
努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企业集团
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
北京建工集团成立于1953年,集团党委下属37个二级单位党委,588个基层党组织,党员7855名。自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集团党委按照市委和市国资委党委的部署和要求,努力创新活动载体,立足建立长效机制,高起点、高标准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汇报如下。
一、与企业中心任务相结合,把创先争优活动和企业科学发展融为一体
当前,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战略任务和建设世界城市的发展目标,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对企业党的建设提出更高的标准和要求。集团党委认真落实市委和市国资委党委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部署,确定了‚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企业集团‛的战略目标,精心制定了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坚持一抓导向,与集团提出的‚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企业集团‛战略目标相结合,使活动主题更加鲜明。二抓部署,与推进‚业务国际化、产权多样化、资本市场化、管理科学化‛的工作主线相结合,使活动阶段性目标更加清晰。三抓内容,与党组织职责和党员义务相结合,使活动方向更加明确。确保创先争优活动突出企业特色、长期开展、扎实推进。
二、与以往开展争创先进活动相衔接,深化、创新经常性党建工作
集团党委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我们坚持强化组织领导、运行机制、制度体系三个保障,突出增强党组织活力和提高党员综合素质两个重点。每年有工作部署、有指导检查,有总结表彰,先后有585 个基层党组织被评为先进党组织,1633名党员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创先争优活动已经成为集团党的建设的品牌工程。我们在继承以往优秀传统的基础上,深化和创新经常性党建工作。一是基层党组织建设全覆盖。针对集团业务北京、外埠、境外三分天下的局面,明确‚企业的业务发展到哪里,党的组织就设置到哪里‛,在组建京外、境外项目部时,同步建立党组织。二是党员教育管理全过程。我们搭建远程网络、电子传媒、电化教育和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四大平台,设立区域流动党校,使党员教育管理从集团总部延伸到京外和境外的各个支部,保证党的活动同步开展。三是党建工作创新全方位。集团各级党组织结合企业实际,全面推进党建创新。采用成果发布和PPT演示的方式,评选党建创新成果,内容涉及扩大党内民主、党员教育管理等各个方面,实现了党建创新成果的共享。
三、与企业创先争优活动相联动,用改革发展的成果检验活动的实效
集团党委坚持以创先争优为动力,努力打造‚四强‛党组织,建设‚四优‛党员队伍,从而带动整个企业创先争优,使党组织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党员成为企业最优秀的人力资源。一是解放思想谋划发展。结合去年开展的 ‚突破企业发展瓶颈‛大讨论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组织开展‚畅想新建工 共绘新蓝图——我为集团‘十二五’规划建言献策‛活动,积极引导广大党员群众为集团科学发展建言献策。二是真抓实干推动发展。围绕企业经营生产和重大政治任务,广泛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员承诺‛等形式多样的创先争优活动,努力使党组织和党员成为引领科学发展的旗帜、推动自主创新的引擎、遵守规章制度的模范、完成工作任务的标杆、维护和谐稳定的基石,促进集团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连创新高,企业规模和效益稳步增长。三是构建和谐共享发展。坚持企业发展的成果由职工群众共享,积极搭建党组织服务党员、党员服务群众的平台。设立扶贫帮困基金,组建贴心人服务队,组织爱心捐款等。每年用于慰问困难党员和职工、解决职工实际困难等方面的资金达180余万元。同时,积极承担国企社会责任,在奥运工程建设、四川什邡、青海玉树援建以及一系列应急、抢险任务中经受了考验,企业的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
各位领导,在国企开展以‚四强四优‛为主要内容的创先争优活动,是在新形势下巩固和拓展学习实践活动成果的重要举措,是在更高起点上推动国企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是凝聚职工、稳定队伍、促进和谐的有效手段,是提高国企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载体。我们将在市委、市国资委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紧扣中心任务,紧贴发展实际,努力做到‚组织争先进、党员创优秀、企业上水平、职工提素质‛,为首都国资国企改革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第二篇:以创先争优为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以创先争优为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河南省南召县城关镇沙坪村党支部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动力,积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组织党员和群众在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社会和谐中创先争优。
发展特色产业,在增加农民收入中创先争优。坚持把生产发展作为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立足‚近城环水‛的村情,发挥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带领群众大力发展特色富民产业。利用牲畜养殖的传统习惯,积极组织群众发展养殖业,目前,该村年出栏生猪2500多头、肉牛120头、羊500余只,并带动了网箱泥鳅、旱地泥鳅、獭兔等新型养殖业的发展;充分利用沿河滩涂和有限土地,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共营造速生杨900亩,发展花卉苗木350亩,建温室蔬菜大棚50座;利用临近县城的优势,组织群众进城务工经商,发展第三产业。2010年,该村人均纯收入达4800元,其中80%以上的收入来自特色产业。
整治村容村貌,在改善人居环境中创先争优。积极筹措资金,按照‚五通、五有、六化‛的标准,对关系群众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进行完善,改善村容村貌。先后硬化道路6400米,实现所有入户道路全部硬化的目标;修复渠道1500米,改善了灌溉条件;完成庭院改造350户,新建沼气池50座,栽植花草树木3万多棵(株),美化靓化了环境;完善农资超市、幼儿园、农民书屋、农民学校和农民信息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将原有低洼地开发成近百亩的莲鱼共养荷花塘和可供垂钓游玩的鱼塘,人居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使沙坪村成为环境优美的城北绿岛和水上乐园。
加强民主管理,在促进社会和谐中创先争优。村党支部积极推进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大力开展‚强基富民建家园‛活动,建立完善村级事务管理规章制度,巩固新农村建设成果。深化完善‚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在农业低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危房改造等敏感问题上,严格按照程序进行,保障村民对村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推进了民主管理和社会和谐。同时,积极开展‚五好家庭‛、‚新型农民‛、‚星级文明户‛、‚文明信用户‛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成家庭和美、邻里和睦、人际和谐的社会风气
枫泾镇“三访”三年办理群众意见三千条
上海基层党建网讯 自2007年起,金山区枫泾镇党委在全镇范围内试行并推广以‚领导干部联系走访、党员干部上门家访、党员骨干就地察访‛为实施路径,以联系服务基层制度、联系群众制度、联系服务月(日)制度、意见与建议梳理分析例会制度、瓶颈难题限期处理和反馈制度等为保障的‚三访‛工作机制。三年来共征求到群众意见建议3000余条,内容涉及民生、经济发展、城镇建设等方面。由于形成了倾听呼声、意见分理、疑难研究和限期反馈工作机制,镇域范围内幼儿园及时得到了改扩建,公交实现了村村通,白色路面实现了户户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事务受理中心和文化活动中心加快建设,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出行难、看病难、办事繁、学前教育设施相对薄弱等民生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镇领导带头,全体党员共同参与。镇党委书记、镇长等班子人员带头实践‚三访‛工作机制,先后建立了联系点(基层单位)制度、联系走访群众制度等,确定每月的第一个周六为‚领导干部联系服务群众日‛,每年七月为‚联系服务月‛。村(居)干部每人每月上门家访不少于10户,确保在一届任期内对所辖农户、居民户走访实现全覆盖。通过设立矛盾纠纷调节岗、卫生监督岗、文明宣传岗等党员察访服务岗,发挥党员作用,及时把群众的想法通过有效地渠道反馈给村(居)。
四步工作法,层层有序推进工作。收集意见。通过领导干部联系走访、党员干部上门家访、党员骨干就地察访,广泛收集农村群众反映的问题。分析梳理。建立联系服务群众意见与建议梳理分析例会制度,镇领导班子每季度集中研究一次,基层单位每月集中研究一次,定期汇总和研究人民群众反映的疑难问题,记录在《党支部目标管理手册》上。研究解决。结合基层提出的意见与建议,镇党委分解整改任务,明确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限。信息反馈。要把落实解决的问题及时做好反馈工作。
重办理时效,结合实际分类处理。对于群众意见建议要求限期办结,原则上基层单位在收集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时要做到‚一般问题一个月内解决‛、‚疑难问题一个月内拟定方案、三个月内解决‛、‚重大难题三个月内拟定方案、六个月内解决‛的承诺,对当前不具备条件解决的困难,实事求是地开展解释引导工作,努力营造科学发展的良好环境。仅2010年一年,就累计走访群众2192人次,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1190条,其中已解决和正在推进解决的987条,占83%。
崇明县新村乡严把三关助推创先争优活动
上海基层党建网讯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崇明县新村乡党委以‚大走访‛为依托,严把三关,组织党员干部开展走访调研,切实问计于民、问情于民、问需于民,着力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
严把载体分类关
乡党委把开展记民情日记与推动中心工作、巩固学实活动成果、党员干部大走访等结合起来,启动以‚群众呼声到一线去倾听、群众困难到一线去解决、群众力量到一线去凝聚‛为主要内容的‚三个一‛民心凝聚工程。在村党支部、‚两新‛组织党支部中开展‚1+N‛党员联系农户、联系企业职工活动,建立党员联系群众网络,为党员走访群众、征求意见搭建平台、营造氛围。在机关、事业党支部中推出‚1+1+X+Y‛党员联系农户链,即1名机关事业支部党员或工作人员,联系一个村、联系若干名农村党员、联系若干农户家庭。走访中,村干部、大学生‚村官‛人手一本‚民日记‛,机关、事业、‚两新‛组织支部党员人手一本‚‘走进基层、服务群众’创先争优作表率主题实践活动日记‛,主动到基层和群众中去听民声、解民忧,将群众反映的困难、问题、意见和建议实事求是地记录在‚民情日记‛上。截止目前,全乡村干部已完成了对4459家农户的走访,走访率为100%,实现了全覆盖。
严把民情记录关
针对个别村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思想上重视不够、走访量不大,记录不勤、不细、不规范,内容单
一、后续整理运用不及时等情况,乡党委建立了‚民情日记‛分级审阅制度。农村支部,支部书记的‚民情日记‛每月上交乡创先争优办公室审查,其他村干部的‚民情日记‛每月交党支部书记审查。机关、事业单位,班子成员的‚民情日记‛每月交党委书记审查,各部门负责人的‚民情日记‛每月交分管领导审查,各部门工作人员的‚民情日记‛每月交部门负责人审查。各级审查主体对‚民情日记‛所反映的问题进行简要的点评,对不符合记录要求的记录人责令其限期整改。为规范‚民情日记‛后续整理运用,乡党委设计下发了《创先争优活动情况汇总表》、《创先争优整改行动情况汇总表》、《创先争优整改行动方案一事一议表》等表格,对各基层支部梳理反馈走访情况、制定相应行动方案作出统一规范,并要求每月10日前将相关表格交乡创先争优办。
严把督促指导关 为了让老百姓反映的问题能够‚桩桩有回应、件件有落实‛,乡党委及时制定了相关措施。建立首问责任制。每名党员干部对各自走访中收集到的问题,要全程做好跟踪处理和及时反馈,首问负责、责任到人。分级总结交流。乡级层面,每月组织基层支部书记召开一次创争活动交流例会,就活动取得的经验、遇到的难题进行交流,党委领导对各支部创先争优活动进行点评,并对下一步工作开展提出要求;村级层面,要求村党支部每2个月召开一次专题组织生活会,就创先争优活动中党员承诺事项开展落实情况进行点评,对落实不到位的党员提出整改要求,乡创争办派出的指导检查组成员及插村领导全程参与并加以点评。规范台账管理。乡、村两级创先争优办公室定期对创争活动相关台账进行汇总梳理,分类归档、精细管理,将问题及时反馈相关单位部门,随时跟踪处理结果。截止2010年底,经汇总梳理,共征求到涉及民生、党员干部、农业、实事工程、管理制度、环境卫生等6个方面37条意见建议,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30个。
第三篇:以学习为动力 培育现代企业文化
以学习为动力 培育现代企业文化
常州市燃气热力总公司是常州城市公用服务性企业,隶属常州市城乡建设局,主要担负着城市天然气的销售服务工作。企业先后获得建设部文明服务示范窗口、全国建设系统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江苏省文明单位、常州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在创建学习型企业活动中坚持描绘愿景目标,确立学习模式,形成学习动力,达到四个创新,不断自我超越,有效地推动了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
一、瞄准同行一流,描绘企业愿景
创建学习型企业之际,正是企业和香港中华煤气公司合资合作之时。面对改革发展、合资合作、天然气导入等挑战和考验。公司核心层的思路很明确,这就是要把新的形势和任务作为城市燃气事业的新起点,发展建设的新起点,经营效益的新起点。根据这个思路,企业适时提出了创建学习型企业的愿景:管理一流、服务优质、效益提升,为常州市的燃气事业描绘了一幅具有凝聚力的发展蓝图。
管理一流。主要以学习香港中华煤气公司的管理经验和运作方法为主。瞄准国内同行争一流的奋斗目标,在理念更新、制度规范、企业管理、运作方式、工作节奏、员工教育等诸方面逐步缩短和国际一流燃气公司的差距,在学习中提高公司的管理能力和经营水平,提升企业的社会竞争能力。
服务优质。进一步优化服务,把建设部文明服务示范窗口的示范效应,延伸辐射至全公司,深化“服务只有起点,满意没有终点”的宗旨,努力营造客户满意工程,在更深层次上创树“蓝焰”服务品牌。
效益提升。通过严格的管理和深化优质服务,抓住合资合作天然气导入、市场机制运作、燃气领域拓展及产品调整、人员分流带来的机遇,用三到五年时间完成全公司从减亏到扭亏最终实现增盈的角色转换。
二、做到两个结合,确立学习模式
用制度规范学习,在学习机制上求突破。总公司围绕领导干部、管理人员、科技人员和一线员工继续教育目标,建立各级学习日制度。根据企业改革、发展的要求,重点在管理理念、天然气导入后新知识掌握,新技术运用及劳动就业准入、服务礼仪礼貌等方面加强学习、培训、优化企业的人才管理。在创建活动中,总公司请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院的老师定期举办管理干部知识讲座,分别进行了“企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经济竞争全球化与企业管理基础工作”、“新的竞争环境下企业营销战略”、“企业成本管理与控制”理论知识讲座,400余人次参加了系统的企业管理知识学习。总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及各单位主要领导还根据各自确定的调研课题,在参加学习的同时,全部落实了调研报告和体会文章的撰写,公司党委中心组成员全年参加和组织集中学习不少于24次,为了提高企业生存和竞争能力,全面提高干部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努力开发人力资源,企业主动和南京理工大学联系,企校合作,共同研究制订出适合企业生存发展的学习型企业和人力资源开发中期规划,用于指导和实施人才培养、使用及职工培训教育。
用政策促进学习,在学习动力上添活力。总公司要求各单位党政一把手要成为建设学习型企业和各类学习型组织的宣传者、组织者,充分利用政策鼓励,推动各类人员自觉学习,激发员工的学习动力和紧迫感。总公司在制订关于部分中层领导职位竞争上岗的意见中,明确提出竞聘人员除了有一定的政策理论水平,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心和实际工作能力外,严格规定还要具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具有拟任职务所需的文化、专业知识,这从一定程度上排除了过去存在的论资排辈的做法,使一批具有较高学历的年富力强的管理人员脱颖而出,走上中层领导岗位。有关单位根据企业发展方向,制定专业技术人员指导目录,引导职工围绕企业所需,选择专业技术学习和培训内容,从而使学习既符合工厂发展的人才需要,又调动了职工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还根据一线管理岗位部分人员学历偏低和年龄偏大的实际情况,鼓励员工开展在岗学习,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和管理能力,以适应现代化管理的要求。在安徽工业大学的支持下,企业与该校化工学院联合开办的大专学历提升班经过入学考试等选拔,42名不具备大专以上学历的管理人员系统地参加各类专业课程的培训,使他(她)们在不影响工作的同时,边学习,边实践,较快地提高了业务技能。
总公司及各单位先后投入10多万元用于多媒体教育设施的建设,投入20多万元用于学历提升教育,投入16万元用于职工技能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等,按照2:6:2的要求组织技术工人进行高级工、中级工的专业培训,使201人通过年内的培训,具备了领取高、中级工技术等级证书的资格。公司还通过修订完善学历提高学习和各类技能比赛奖励办法,具体地明确了激励措施,更好地确立了广大员工自觉参与学习的自觉性。
用目标激励学习,在学习气氛中抓引导。为使学习成为整个系统的基本生存状态和运行准则,成为企业进步的主要推动力和职工生活的第一需要,根据创建学习型企业的团队目标,总公司要求各类员工围绕建设高素质领导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等各种人才队伍的分类目标,在各自岗位上做到“精
一、会
二、学三”。在学习热潮中,全体员工响应总公司号召,人人制订了个人学习愿景目标,自找压力,学有目标。先后有20人在学习本科专业,82人在学习专科专业,1人在学研究生,在企业内营造了“学习、学习、再学习”的良好氛围。为了更好地营造学习的氛围,总公司还适时组织《“学习”铸造青春的火焰》建设学习型企业知识竞赛和“光荣属于学习”征文演讲活动等,总公司领导和各单位的员工代表参加,观看了竞赛活动,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员工创建学习型企业的热情,推动了学习型企业的深入。
三、实现三个挂钩,形成学习动力
为了确保各项学习活动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努力提高员工的适应能力,竞争能力和企业改革发展的要求,企业高层不仅提出了创建学习型企业的基本原则、主题目标和各级各类人员学习的主要内容,更从完善机制、优化企业人才管理的高度入手,强调学以致用的重要性。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组织人事部门及时提出了学习效果与员工管理实现“三挂钩”的考核考查意见:“三挂钩”即中层以上干部的学习效果与干部考核、任用挂钩;科技管理人员的专业学习、知识更新与职称评聘、工作岗位挂钩;技术工人的学习效果及一专多能的技能水平与劳动合同续签、岗位竞聘挂钩。“三挂钩”意见的出台在全公司员工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推动了企业创建活动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如总公司组织管理干部进行电脑操作培训,一部分从未使用过电脑的中层干部在学习中,自觉加班加点地练习,并且在考试中取得较好成绩,确保了全公司80余名管理干部全部获得电脑操作初级证书。如总设计所的科技人员,为了适应竣工图计算机绘制和预、决算电算化的要求,新老同志认真学习,共同探讨,取长补短,一起想办法解决操作中遇到的问题,最终都能独立使用计算机编制工程预、决算方案,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激发了大家的学习潜能。
四、达到四个创新,铸造“蓝焰”品牌
一是理念创新,强化服务就是效益的新观念。总公司下属的销售公司被建设部确定为文明服务示范窗口,员工大都为此感到自豪。但总公司领导层在对待这一称号的态度上,且是完全不同的一种理念。他们认为“服务只有起点,满意没有终点”的理念也应与时代同步,不断推陈出新。要把上级给予的荣誉作为推进服务工作上台阶的机遇,强化“服务就是效益”的观念,使燃气员工从等客上门的被动服务中解脱出来,变为主动找市场,寻客户。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蓝焰”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不断拓展服务对象,丰富服务内容,从单一的为居民群众提供安全用气、巡检服务发展到与全市有关街道结对,为军烈属、港澳台侨胞等家庭开展的特殊服务;工程公司等部门与驻常部队干休所开展拥军结对服务等。实践证明,服务理念的转变,对燃气用户的发展,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是机制创新,形成便民利民的新体制。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总公司不断改革燃气发展服务体制,在改革燃气发展服务工作中,成立了燃气服务中心,对居民及其它用户实行一条龙服务,减少不必要的麻烦;改进售后服务体系,成立了燃气售后服务报修中心,推出报修服务热线,开展报修回访服务;改革企业内部管理体制,理顺企业内部施工、输配和燃气售后服务职能,为企业加快发展创造条件。近年又推出便民服务车和在常州新区设立服务中心,并实行一个电话上门服务和电话预约服务,不断培育“蓝焰”便民新亮点,力争在服务体制的改进和服务方式的创新上树立国际一流煤气公司形象。
三是氛围创新,实行亲情服务的新跨越。在居民遇到困难需求咨询服务时,往往习惯拨打“114”查询,而查询的结果大都具有随机性,即燃气总公司的任何一部电话号码均有可能出现在用户面前。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总公司建立“首闻负责制”,即全公司任何一个科室、部门接到用户的咨询和投诉电话,均要在第一时间内受理、答复,决不让用户打第二次电话咨询和投诉。为此,总公司上至领导下至部门办事人员均将燃气发展、迁移、过户等一系列社会服务业务常识形成口诀,及时回答用户的咨询和投诉,在燃气服务领域里实现了“三声铃响,必有回答”服务新举措。近年来,港华燃气还开设了网上受理业务,更好地方便了广大燃气用户。
四是形象创新,营造服务社会的新特色。总公司曾先后获得过全国建设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但面临合资合作,改革改制的挑战,如何塑造新的形象,拓展服务领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确定燃气事业发展的道路,公司上下都在深入思考这个问题。通过学习,我们认为唯有不断自我超越,在更高层次内推行文明服务、规范服务、优质服务,培育服务新的“亮点”,才能取信于民,推进企业的持续发展。为此,总公司在便民利民上落实新措施,在充分发挥服务中心、报修中心、抄收中心及各维修点、各职能部门作用的同时,着眼于从更细小的环节上去体现为民服务,以此体现企业精神及职工素质。如燃气服务中心触摸式电脑提供的各种信息服务,电子显示屏的提示性服务,员工耐心快捷的规范性服务就深得用户的欢迎。同时,总公司将进一步开拓特殊服务领域,应用特殊服务载体,如对全市燃气用户中70岁以上独居老人的情况记录备案,定期进行巡查,保障老年人的安全用气等举措,力争在“新”字上做文章,在“实”字上见成效。总公司还加大企业内外部监督制约机制的力度,发挥内部监督作用,健全随机抽样、明查暗访机制,提高服务承诺的工作质量,以此提升企业的整体服务形象。
五、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自我超越
阶段性的创建工作,我们得到的主要体会是:遵循认识规律,确立愿景目标,是持之以恒组织和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的基础,是缩短知识更新周期唯一有效的手段;不断否定自己,确立超越自我的理念,以适应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动力;开发人力资源,优化知识结构,提高企业效率,是企业降本增效,最终实现良好经济效益新局面的核心;与时俱进,创新学习,提高学习力,是实践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根本。
为此,常州市燃气热力总公司在与香港中华煤气合资成功之后,致力于通过几年来的努力,把“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管理思想渗透到全体员工,真正落实到职工的实践活动之中,使学习成为职工的自觉行动,让职工在实践中更好地体会《谁动了我的奶酪》的深刻内涵。同时,企业也致力于通过不断学习各种先进的创建理念,不断否定自己,超越今天,迎接明天,在培育现代企业文化的工作中迈出新的步伐。
(作者单位:常州市燃气热力总公司)
第四篇:企业国际竞争力——以中国烟草行业为例
企业国际竞争力——以中国烟草行业为例
摘要:中国烟草产业在国际上一直处于弱势地位,这种国际产业格局不得不让人深思。本文首先从中国卷烟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变化分析了中国烟草行业的现状,我国烟草行业实行专卖体制以来发展迅速, 对财政、就业贡献很大, 但同时很多问题, 并面临多重新挑战,并就此提出了新形势下对烟草行业进行政策调整的主要思路。
关键词:企业,烟草行业,竞争力,改革,发展
一、中国烟草行业行情
中国是世界烟草第一大国,烟草和卷烟产量均为世界第一, 占世界总产量的1/ 3 左右;卷 烟消费量达3500 万箱, 市场容量之大, 早已让跨国烟草公司垂涎三尺。就烟草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而言, 已连续10 余年是全国第一税利大户, 占国家财政收入的10%以上。但中国的烟草行业缺乏国际竞争力,主要是与英、美等国烟草业相比存在较大差距。首先是缺少具有强大经济与科技实力的巨型跨国烟草公司, 缺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名牌产品, 出口创汇能力和绩效与产销总量不相称。其次是生产相当分散, 烟叶生产靠小面积种植的上千万烟农, 卷烟生产分布于30 个省、市自治区的180 家烟厂, 既谈不上规模经济效益, 质量也难以控制。产量最多的云南省, 10 个厂的产量只相当于菲律普·莫里斯公司在美国本土的产量, 不及该公司在全球产量的一半。再次是效益差异大, 菲律普·莫里斯公司1996 年烟草总收入达365 亿美元,中国的产销量为该公司的2.5 倍, 但卷烟收入为该公司的40%, 纳税额也远不能与之相比。
烟草行业不仅包括从烟叶种植到加工的所有流程,还包括烟草机械、包装等,只要与其相关的产业都包括在内,通常涉及烟叶种植加工、卷烟生产销售、烟叶国际贸易等经济活动。烟草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税收占全国财政税收总额的比例约为7% - 8%(见图1)。
图1 烟草行业税收对全国税收总额的贡献率
数据来源:根据2010《中国烟草年鉴》,2010《中国统计年鉴》计算;烟草税收贡献率指烟草行业税收占全国财政税收总额的比例。
二、烟草行业现状及其市场定位分析
在供需理论基础下, 定位卷烟价格。根据经济学理论, 市场需求随着价格的提高而减少, 而市场供给随着价格的提高而增加,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相交的一点即是市场均衡点。由于烟草行业是垄断行业, 而且实行严格的计划管理, 因此从表面上看, 每年市场供给与市场需求比较接近, 似乎与市场供给与需求曲线的理论相脱离。但实际的情形是, 由于受市场供给与需求曲线的影响, 高档卷烟供给充分或有盈余, 低档烟的有效供给则长期不足, 市场竞争的焦点主要集中在高档卷烟品牌中。
根据2005-2007年三年的数据, 可以画出比较接近的需求曲线变化图 , 即2005 年需求曲线D 和2007年需求曲线D′。其中, 2005年需求曲线取15元以下销售量1274 万箱和20 ~ 30 元的销售量827 万箱2 个点进行联接而求得近似值;2007 年需求曲线是取20 ~ 30 元的销售量1193万箱和40 ~ 50 元的销售量433 万箱2 个点联接而求得近似值。图2中可以看出, 2005 年需求曲线D 向右移动形成了2007 年需求曲线D′, 其斜率比较接近。
为了看到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变动而引起的市场需求与供给的变化, 以需求曲线变化为前提, 根据需求与供给曲线理论,以销量最大的价值区间为均衡点,设计出假想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供给曲线S 和S′。即,2005 年15 元以下的卷烟销量最大, 以此为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相交的均衡点E;2007年20 元至30 元之间的卷烟销量最大, 以此为均衡点E′。如图3。
图2 2005 年、2006 年与2007 年不同价位销量变化情况表 数据来源:国家烟草专卖局财务司
图3 2005 年、2007 年供给与需求曲线变化图
图3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上有趣的变化。需求曲线D向右移动形成了D’, 而供给曲线S则相反,向左移动形成了S′,为此均衡点E向上移动形成了E′。由于, 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向内侧移动, 2007年曲线相交之后形成的、均衡点上面的市场盈余空间即市场竞争空间相对比2005 年狭小。这些内容恰恰反映了卷烟市场的2 个趋势。一是竞争空间的上移, 二是价格区间的相对集中。
现实生活中, 我们也不难发现欧美以及日韩等国家和地区的卷烟价格区间相对集中, 价格差异不大。图3 , 正是为此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此相比, 中国卷烟价格之战还处在“战国时代” , 高的高, 低的低, 价格分散, 高价位卷烟市场竞争比较激烈。
对此,我国采取了一项重要举措。2005 年1 月,我国对国外烟草制品的配额制被全面取消,2 月27 日《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正式生效,国内烟草业面临国内市场国际化的严峻挑战。同时,国内烟草行业品牌集中度低,已经成为与外烟抗衡的最大软肋。为了提高我国烟草行业的竞争力,国家烟草专卖局推出了推动重组、走向联合的战略,要让国内烟草业走向大企业、大市场、大品牌之路。到目前全国的烟草工业企业已经从2003年的85 家,整合到了现在的46 家;品牌则从582个整合到了200多个,以后国内烟草业将出现大对大的对垒、强对强的竞争。
重组初期的“蜜月”是美好的,大集团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品牌集中度提高,省外市场全面开放。国内上百万箱的药草企业集团达到14 家,其中排名第一的红塔集团年产量超过300万箱。但是1 +1 一定大于2吗?会不会出现小企业拖累大企业,大企业不服大企业的情况并最终影响重组的成果?完成重组,中国烟草的巨头们才“刚上路”,而整合之路“漫漫其修远兮”。
表1 2005年国内烟草企业并购动态
三、中国烟草行业羸弱竞争力产生原因
1.结构性矛盾突出, 产业整体素质低
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具体表现为:①烟草农业发展滞后, 烟叶生产方式落后;②卷烟工业技术水平不高,卷烟焦油含量偏高, 卷烟配方缺乏科学的定量分析, 试验周期长, 制造工艺相对落后;③卷烟配套工业及原辅材料产业仍不发达, 对国外依赖性强;④卷烟企业大量发展非烟产业, 效益低。
二是产品结构不合理。①卷烟牌号仍过多过杂, “三高”(质量高、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牌号少;②用于满足农村地区消费的低档烟生产不足, 农民需求得不到很好满足。
三是市场结构不合理。卷烟市场基本以国内为主, 国际化程度低, 卷烟外销率(出口量占销售总量的比重)不足0.5%。
2.企业数量过多, 行业集中度低
国内烟厂数量过多, 大企业、大品牌市场占有率过低。我们没有一家烟草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超过10%, 2003年, 销量最大的单一品牌白沙的市场集中度仅为2.65%。而美国5家烟草公司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近几年一直在99%以上, 其中奥驰亚一家公司就占美国近一半的市场。
3.流通秩序乱, 地方保护盛行
一是市场封锁严重。工商分离之前, 各地烟草公司往往利用专卖管理的权力, 按照当地政府的要求, 限制外地烟进入, 形成地方专卖;工商分离后, 地方专卖出现升级苗头, 以省为单位的地方保护开始出现。
二是市场秩序混乱。走私、制假、倒买倒卖、无证经营、违法收购烟叶、无证生产、超计划生产、乱渠道供货、乱渠道进货等现象相当普遍。
4.资产浪费和流失现象严重
我国烟草长期实行低税政策, 当行业相对景气时, 烟草企业内部形成大量利润, 但由于出资者不到位, 烟草行业资产监督管理相对弱化。当大量利润留在企业内, 而企业受卷烟生产计划约束又不能随意扩大生产规模时, 挥霍浪费、乱投资、乱上项目便很难遏制。据初步统计, 烟草行业近年来在非烟产业的投资已超过400亿元, 分散在酒店、房地产、金融、证券、保险、机械电子、能源交通、运输仓储、广告及信息等多个领域, 由于普遍缺乏规模效益, 总体投资回报率非常低。
5.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滞后
多数烟草企业尚未真正建立“政企分开、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尚未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由于长期相对封闭、垄断经营, 烟草行业更容易滋生腐败, 如出现系统内外勾结、监守自盗、搞“账外账”和“小金库”、营私舞弊、贪污腐化等现象。
四、我国烟草行业面临的严峻形势
1.全球性禁烟运动将进一步导致卷烟需求萎缩, 烟草企业生产经营将受到更多限制。
2.国际烟草巨头加大了进军中国的力度, 竞争快速升级 3.烟草专卖受到严峻挑战
五、国外烟草行业改革与发展的新趋势 1.取消烟草专卖的国家越来越多
2.专卖取消后, 国家对烟草行业的管理越来越严格 3.烟草市场相继开放, 烟草企业股权多元化趋势加强
六、我国烟草行业政策调整的主要思路
1.推进政企分开
烟草行业实行政企分开, 主要内容是将作为政府行为的专卖职能与作为企业行为的专营活动分开。政府部门承担专卖管理职能, 烟草企业独立负责烟草专营。政企分开以后, 烟草专卖管理的职能并不会因此而弱化, 没有资本纽带的专卖管理机构会更中立、更科学、更有效地进行专卖管理, 而不会像现在这样, 资产管理与行业管理混为一体, 烟草专卖局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 与市场经济相矛盾。
2.改革烟叶种植管理体制
应明确烟叶种植是农业问题, 应由农业部门负责。世界上有烟叶种植的国家都是这个体制。国家应通过制定《烟叶种植条例》, 并定期颁布以烟叶调控为主的农业政策, 以法律和政策手段来确定有关烟叶的科技政策、限产与价格政策、信贷政策、税收政策、出口政策、市场配额等, 以此调控烟草种植和市场供求。烟草公司或卷烟企业可通过政府, 也可直接与烟农签订种植和收购协议, 真正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要运用市场手段培育大型专业化的烟叶公司, 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实现“买世界(面向世界采购)、卖世界(面向世界销售)”。
3.进一步推进烟草工业企业重组
烟草工业企业重组的首要任务是解决卷烟工业过散的问题, 增强工业企业竞争力。考虑到中国市场非常大、烟草行业经营主体过多、长期单一垄断容易导致经营低效率, 因此, 不宜在全国只设一家烟草集团, 烟草工业重组应以“垄断竞争”为目标模式, 未来应在全国形成3— 5家大型烟草工业集团。
重组中应妥善处理各地财税关系。由于重组涉及烟厂所在地政府的财政收入, 可采用一次性支付的方式, 由重组方一次向被重组烟厂所在地政府支付相应补贴;也可采用按比例分成的办法,重组方与被重组烟厂协商确定相应的比例, 对重组后的公司所创造的利税各方按比例分成, 这种做法有利于保障被重组烟厂所在地政府的利益, 减少重组障碍。
应重视重组后的整合。重组方应在确保稳定的前提下, 积极推进重组后的人员、财务、采购、生产、品牌、市场、文化的整合。在实践中, 一些烟草企业探索的采购统一、品牌统一、资金统一、市场统一的做法很有借鉴意义。4.改革烟草流通体制
流通体制改革的主要思路是允许工业企业有分销权, 改变烟草公司在卷烟批发环节的单一买方垄断, 提高卷烟流通效率;通过分解烟草公司的行政与经营职能, 打破地方保护, 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形成;组建全国性的卷烟销售公司。①实行政企分开。②进一步推进工商分开。③在工商分开的基础上, 允许工业集团逐步建立自己的面向终端的销售网络。④将卷烟销售与物流分开。
5.适时、适当提高烟草税率
提高税率的根本目的应着眼于压缩烟草企业的利润空间, 实现“利转税”。事实证明, 将大量的利润留在烟草企业内部不但导致税源减少、国有资产流失, 而且助长腐败等问题。在保证烟草企业合理的利润空间前提下, 将更多的利润转为税收, 对国家意义重大, 也不会对卷烟企业产品竞争力造成太大影响。
6.加快烟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步伐
当前, 烟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就是在政企分开的同时, 推动投资主体多元化,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上市。
7.鼓励国内烟草企业“走出去”
全球烟草行业正经历大的变革, 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新一轮的取消专卖、开放烟草企业产权改革为中国烟草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创造了机会。中国卷烟企业一方面要立足于国内大市场, 另一方面也要敢于“走出去” , 打造我们自己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烟草集团。国内烟草企业“走出去”主要有三条路径:在国内生产, 在国外销售, 实现产品“走出去”;到国外建厂, 实现生产国际化;收购国外卷烟企业, 成为跨国烟草公司。国内烟草企业“走出去”的前提是通过重组和发展把自身变得很强大, 要集中力量在国际市场与跨国烟草集团竞争。国家应在烟草企业是否需要“走出去”问题上明确指导思路, 并制定相应的扶持措施, 在融资、境外收购等方面给予支持。
参考文献:
1.《中国烟草行业国际竞争力研究-基于印度、美国、巴西和德国的比较分析》,唐亮 2.《中国烟草行业的市场定位及其发展方向的初步探讨》,黄英华 3.《对提升中国烟草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几点思考》,李巍 4.《中国烟草行业为何大而不强》,吴健安
第五篇:信访系统以创先争优为动力加强信访干部队伍能力建设的实施方案
以“创先争优”为动力 加强信访督办工作力度
为认真贯彻落实 “创先争优”活动精神,结合自我信访工作实际,本着“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信访” 为主题,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升信访工作整体水平为目标,充分发挥信访系统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高标准、高效益地履行好“为领导分忧、为群众解难”的神圣职责,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群众。我斗胆认为,先从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一、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立足本职工作实际,加强学习,深化服务理念,做好信访督查工作
首先要提思想认识,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本着创建“五个好”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做“五带头”优秀共产党员为主题,积极主动探索信访督查工作规律,以群众反映的基本问题为切入口,突出督办工作重点,提高督查工作水平,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其次,由于初到信访部门工作,隔行如隔山,一切都要从小学生做起。主要是加强《信访条例》及其他相关法律条规的学习,同时更要积极主动向领导和其他老同志学习先进工作经验、处理突发事件的方法、技巧等,尽快熟练信访工作业务流程,不断完善自我,提高督查效能,决不拉全局工作的后腿。
二、强化意识,从环节主抓起、从信访件的轻重缓急抓起,加大督查力度,把自身从过去那种法律认识不到位、责任意识不到位、工作方法不到位等诸多因素中解放出来,本着信访工作实际,强化自身责任意识、严格按照政策和规定办事的意识、抓源头的意识、把解决实际问题与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的意识,把处理群众信访问题的过程作为思想教育和法制宣传、教育的过程相统一起来。
二、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认真贯彻执行《信访条例》,认真剖析群众来信来访的难点、热点问题,按“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办法,同“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结合起来,确保畅通信访渠道,规范信访工作行为、规范信访人信访行为,促进信访环境友好和谐。
三、深刻认识信访工作在社会发展、稳定中的重要作用,深刻认识督查工作在信访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参谋、协调、落实”的主体作用,要主动协调、善于协调,在督导上要主动,在督办上抓效率,在落实上抓效益,确保民情、民智、民意顺畅上达,引导群众合理、合法地表达个人诉求,形成共同做好信访工作的良好氛围。
第四、按《条例》规定,切实维护好群众合法权益,认真解决好群众反映的问题,对群众提出的合理诉求要按时处理到位,决不能因处理不及时、不到位,造成简单问题复杂化,个体问题群体化,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就是要把我们日常信访工作与创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先进共产党员广泛结合起来,同时也要利用“三会一课”的机会,相互交流工作经验,总结工作成绩,用党的理论指导工作,用优异的工作成绩丰富党的理论,信访工作是政府的气象站,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晴雨表,是看到社会、认识社会的望远镜。要善于经常发现群众反映问题的共性,分析问题产生的结症,向领导、上级作好科学实际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