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乡村教育的坚守者
乡村教育的坚守者
——敬业奉献好人周和德老师的先进事迹 茅塘镇中心学校周和德老师,党员,现年48岁,本科学历,1986年参加工作,现已从事乡村教育工作三十年。三十年来,他扎根农村教育,勤恳教书、踏实育人、老实做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燃烧自己,创造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一、行好路,做好事,当好人
1986年,娄底师范毕业的他被分配在龙山脚下的茅塘镇中心小学工作,从此走上了漫长的乡村教育的之路,那年他才18岁。受过良好家庭教育的他以“行好路,做好事,当好人”为座右铭,在工作和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工作的第一年,他教两个四年级班的数学,当班主任兼学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工作重,他没有怨言;学校条件差,生活艰苦,下雨天雨水常打湿床铺,半夜起来用脸盆盛水,他没有后悔自己的选择。工作上他虚心向老教师请教,用生动有趣的课堂吸引学生,课余时间他常带着同学打球玩游戏,不到一个月,学生们都喜欢上了这个“新老师”,连同家长都知道了学校来了一个不一样的“师范生”,学校安排工作任劳任怨,总是不折不扣的完成,同事有了困难,他总是主动凑上前去,帮助他们,他常说:“不为别的,只想做个好人”。
二、坚守岗位,以身作则,恪尽职守
1989年,他出色的表现赢得了学区领导的高度赏识,二十刚出头的他被任命中心小学的校长。当是学校有8各班,一千多学生,40多位老师,还有七座村小。当时办学条件差,教师素质参差不齐,要办好这所学校,对于刚走上教育道路不久的他来讲,困难不言而喻,压在肩上的担子重,然而他没有退缩。上任之初,他就深入学校了解情况与每一个教师谈心,和校委会成员交流意见,大胆对学校管理上的弊端进行改革,制定出一套更加完整的管理制度,从学校的工作人员职责、学校常规工作的要求、学校工作的流程到学校的奖励措施,都进行了详尽的规定。功夫不负有心人,学校工作很快步入正轨,教学风气骤然好转。为了管理好学校,为了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年轻的他以校为家,星期天不回家是常事,甚至连寒暑假也只是与家人短聚一下就回到了学校。他以身作则,从不因为学校管理工作繁重放弃教学工作,他兼任过班主任工作,担任过语文、数学、英语、思品、科学、体育等教学工作,一有时间便带着自己的小凳子去教师听课,与教师探讨教学方法,育人之道,他常常说的一句话,“要求老师做到的,自己先做到”。他是这么说的,也是做么做的。如整平教室地面,他带头挑来砂石;拆危房,他第一个上楼揭瓦;硬化校门口道路,他带头捐款。不几年,学校有了飞跃的发展,学校建起了新的教学楼、教师宿舍楼和标准篮球场,打好了水井,接好了自来水、绿化了校园,办学条件改善了、管理规范了、教学成绩提高了,在全镇的历年教
学质量检测中,学校成绩都名列前茅。
2008年下半年调离中心小学,担任茅塘镇中心学校副校长,在石碑中心小学这个乡村学校坚守了二十二年了,当了16年的校长,最初教的学生的孩子也来到了这个学校读书,叫他老师。没有为乡村教育奋斗信念,是不能坚守在那里二十多年的。
三、勤于学习,精益求精,乐于助人
离开了学校,他没有停止学习,先后参加了汉语言文学自考、英语和教育管理的函授学习,取得大学本科学历,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业务和学校管理培训。他特别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凡是新分来的教师,在第一个学期里,他要多次听他们的课,欣赏他们课堂上精彩的表现,同时也耐心对他们课堂上的瑕疵予以细致的指导,学校的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多次获得市级教学比武一等奖,曾喜阳老师作文指导课、肖小义老师的自然教学、刘凡老师的体育课、曾波艳老师的数学课得到了专家的欣赏和老师的好评。他自己也积极参与学校的教研教改活动,1997年涟源市教育局组织校长教学比武获得一等奖。在学校的管理中,他特别重视学生的德育工作。2008年担任茅塘镇中心学校副校长,主管政教工作,经过多次的调研,制订出了《茅塘镇中心学校政教工作常规工作制度》,对每期、每周的学生思想教育主题和活动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先后组织了全镇师生的广播操比赛、《小苹果》广场舞比赛、红歌演唱会等活动,赢得了广大家长的
好评和社会各界良好的反映。
平时他对学生的关爱如沐春风,有学生交不起学费,他得知后立即替他们交了;学生生病了,总是第一个带他们去卫生院;学生在校违纪,他总是敦敦教导,和他们促膝谈心。
四、坚守信念,燃烧生命,奉献人生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11年他被查出患有肾功能衰竭,不久便转化为尿毒症。他没有请假休息,没有消沉,而是坦然面对,也从不误工作,边治疗边工作。现在每天在办公室要做四次腹透。有时边透析边谈工作。有同事劝他不要这么拼了,休息算了,他总是回答:“我能坚持”。我们知道,他还是对乡村教育的挚爱,对自己信念的追求,对党教育事业无限忠诚和奉献。他是在用燃烧自己来实现对农村教育奉献一生的梦想。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他三十余年坚守乡村教育的真实写照,他在坚守信念,燃烧生命,也许生命是短暂的,然而在他平凡的人生中为之付出一切的事业却是伟大而辉煌的!
第二篇:最美乡村教师--默默地坚守
默默地坚守
沿着弯弯区区的山路,经过石头山缺口,就进入了南湾办事处最偏远的石山嘴村。村里有所石山嘴小学,座落在一个小山坡上,也像村名那样质朴。因为偏远,学校缺少固定教师,支教教师来了一批又一批,在这频繁变动中,然而有个固定的身影,默默承受着、默默奉献着,辛勤耕耘,无怨无悔,一心扑在教育。犹如山口的岩石,35年如一日,默默的坚守在山里,不变的是岗位,改变的是他渐老的容颜。他,就是现年59岁的市级优秀教师,现小学负责人刘强芳。
1980年8月,他是村里的高中生,学校没有正式老师,孩子一个个又求知若渴,在这几乎与外隔绝的村子里,他这公认的“高学历”就被推到了三尺讲台,从此,他以代课教师的身份开始了教学生涯。他拿着不够养家糊口的代课工资和孩子们融在一起,努力用自己掌握的知识教育着孩子,看着孩子们一批批走出山口,演绎着一个个难忘的故事。
李金,一个失去母爱外来就读生。胆小,木讷、孤僻。跟随白天在山里一个小采石场工作的父亲。两间简易石头房垒砌一个临时的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爸爸劳累的工作,无暇顾及他的学习,送到学校就是为了有个照顾他的地方。母爱的缺失,造成性格的缺陷,他学习很差。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刘老师,抽出时间,多方了解情况,较多的关注他。他对李金说:“基础差一些不要紧,咱可以不和同学们比,咱要自己和自己比,有进步就是成功。”他时常这样鼓励李金。用爱来感化他,激励他。细心发现他的进步,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和鼓励。为了点燃起李金自信的火花,让他体验成功和自豪。刘老师时常对他降低要求。比如考试,对他单独给予提示,作业只要求做基础知识题,尽量在班级树立他的威信。让同学对他不歧视,有好感,愿意热心帮助他,和他交朋友,共同享受在班级的快乐。
期末考试李金成为班里进步最大的一名学生,当李金自信的抬起头时,他也笑了。
刘婷、刘稳一对老实的不能再老实的姐妹。90年代初,九年义务教育在老百姓眼中分量是很轻的。“女孩子学啥,长大嫁人有口饭吃就行了。”农村家庭孩子本来就多,传宗接代思想重。她家有4个孩子,为了生计,父亲常年在外地打工,不回家,平时家里就靠一个家庭农妇来支撑。每到春秋两季交学费时,她们家就是困难重重,一拖再拖,一直到期末还是不能交上学费,经常辍学。一年又一年,怎么办?孩子是无辜的,不上学怎么能行呢?家长不懂教育,可自己还是明白的;刘老师多次到她们家,宣传义务教育法,给他讲知识的重要性,社会在发展,没有文化,怎样能脱贫致富的道理。同时,申请学校免去刘婷、刘稳两个孩子的杂费,并用自己的工资交清以前320元的欠款,让他们到学校来继续学习。320元现在看可能不多,但在那时,对月工资只有180元的代课教师来说却是多么大的付出。孩子终于上学了。
可是第二年春季开学,两个孩子仍然没有来报到。经了解,还是没有学费,怎么办呢?只好又给他们补交了学费。
多年来,到底补贴了多少孩子,刘老师记不清了。但他说“孩子的脸上能充满喜悦,在学校的乐园里愉快学习、生活,我就是快乐的。”
90年后,在石山嘴小学支教的老师很多,来来去去,但在教师中给大家留下印象最深的还是刘老师。那时进村的唯一山路泥泞不堪,全靠步行,学校有没有居住地方,中午年轻教师都带着干粮,在炉火上轮流热一下就是午餐,实在弄不急就冷饭就着开水吃。艰苦的条件留不住年轻教师的心。人在学校,心在外怎么能搞好教学,学校全靠代课教师是搞不好教育的。刘老师向校长建议,改善居住条件,让年轻教师能安心教学,带动学校的发展。学校吃水困难就打井买水泵;当地教师一起动手整修一间厨房,垒砌灶台,让教师中午能吃上一口热乎饭。围墙破了没经费维修,自己动手粉刷;没有花木,就近取材,你家一棵我家一株,硬是把花园种起来。
刘老师的家是所有年轻教师最熟悉的,不论哪届支教教师都在他家吃过饭。家里改善伙食了,总是忘不了叫上一声,一块打个牙祭。特别是雨雪天,学校缺少干柴,“下雨不方便,到我那凑合一顿?”“一块去,不就是添双筷子吗!”他总这样热心的相邀。事实上一到他那就成了中午改善伙食的机会了,家里的鸡蛋、喂养的鱼、平时舍不得的闷罐肉都会
端到桌上。校园变得温馨了,留下的年轻教师越来越多,支教时间越来越长,学校教学质量也有了质的飞越。
1998年,是刘老师难忘的一年,辛苦几十年的他转正了。转正那段时间,他很激动,自然更热情的邀支教老师到他家做客。刘老师平时笑呵呵,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像家里很宽裕。其实,他家并不富裕,妻子在家务农,两个孩子都在上学,紧靠他的工资是远远不够的。热心肠的他在学校是吃苦耐劳的老教师,下班了,他又是干农活的好手。总是挤出时间种田、打柴、养殖。有时家里实在周济不开,它就白天上班,夜里打柴,凌晨天不亮悄悄卖掉,清晨又早早来到校园。用这样辛苦换来的钱接济学生和老师,怎能不让人感动呢?至今,只要在那支教过的老师,见到他时,都会主动打招呼,亲切的一句“刘老师”包含了多年来难以言表的感情。
刘老师是一个要强的人,他对自己的工作从不满足。在自己还没转正时,他那股求知若渴的劲头影响许多年轻人。“你们都是城市学堂来的正规教师,见过的东西比我多,我得向你们学习。”“社会都在进步,我不努力就会跟不上趟。”他主动听年轻教师上课,努力在乡里讲公开课,他还利用业余时间搞自学,成为代课老师里第一个拥有大专学历的人。所有的一切就是为了提高自己,不辜负学生,对得起教育。如果说虚心上问体现的是好学,那他这种不耻下问就是一种伟大,让年轻人都自惭形秽的伟大执着。
这些年来,学校里退休的退休,调走的调走,唯独他执着的坚守着,为一个座落在离城市十多公里,交通不便的偏僻山村学校送走一届又一届的毕业班学生。市级先进个人、市级优秀教师、“两创两争”文明教师、优秀班主任,数不胜数的光环显示着他踏实的脚印。“踏踏实实工作,认认真真做人,无愧于教育事业。”即是他的座右铭,也是他一生的写照。
2010年,他开始负责石山嘴小学的全面工作,即当老师又当领导。肩上的担子重了,身上的责任大了,他忙完班里忙学校,把全部的身心放在教育上。他深知,“育人先育己,德高方为范”的道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工作中尽职尽责、关爱教师,关爱学生。走上讲台是良师,走下讲台是朋友。成为爱教育、钻教育,献身教育的好老师、好校长。
再有一年他就60岁了,回眸走过的教育路程,消逝的是艰辛,留下的是欣慰,石山嘴小学在他的努力下变得整洁漂亮了。然而,小山村与外界道路修通了,加上计生政策的影响,只有900多人的村子伴随着教育资源整合的步子发生着改变。孩子越来越少了,昔日的完全小学变成了一个教学点。年轻教师一个个走了,可当地留守的幼儿依然存在。为了教育,他依然默默承受着,奉献着,犹如一座石碑,镌刻着小学校的点点滴滴。他说,他要坚守这块教育阵地,哪怕只有一个孩子。因为,他随学校一路走来,学校有了家的感
情。
信阳市南湾湖风景区石山嘴小学
第三篇:乡村教师的坚守梦
乡村教师的坚守梦
------汉中市略阳县郭镇镇北河沟教学点教师王三成先进事迹
在陕西略阳和甘肃康县两省两县交界处的郭镇镇北河沟村,有一所只有20名学生的小学教学点。55岁的王三成就是这所学校唯一的教师,在这个边远偏僻几乎被人遗忘的角落,在三尺讲台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他已经默默耕耘了36个春秋,以他朴实无华的本色谱写着一名共产党员一位乡村教师的人生篇章。
学校就是他的家
1979年王三成高中毕业后,到原吴家河公社杨坝大队北河沟小学成为一名代课老师,从此开始了他的教育生涯。当时北河沟小学五个年级80来名学生,只有2个老师,校舍破旧不堪、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为了改变办学条件,他打报告整体搬迁学校。郭镇区政府同意给钱后,他就开始了搬迁工作。学校两个老师,其中一个是汉中城里下乡知识青年,20来岁的女娃娃,身单力薄,人生地不熟,汉师毕业分配到偏沟小恰里来教书,思想上还稳定不下来。学校搬迁的繁重任务只有靠他来操心出力。白天他除了上课,还要组织学生沿着狭窄的河沟路,推着架子车到几公里外的北河沟口拉砖,晚上再跑运其它材料。有一回晚上察看工地时,不小心
脚板被一颗大钉子扎了个洞,他自己坚持到村医疗点包扎伤口,第二天还得忍着钻心的疼痛拄着木棒一跛一拐地上课、拉砖。工地上缺工具,他就拿自家的借邻居家的镢头铁铣锄头、背篼措箕子;建设材料缺少,他就带动学生家长捐料投工。全民动员建学校,大干苦干几个月,终于如期建起一座6间砖木结构的新学校。新房子盖起来了,但还没有门窗和课桌凳,他又想办法弄木料做门窗、做课桌凳,彻底改变了黑屋子石台子土孩子的旧面貌。教室有了,师生没有厕所上,他就和学校旁边的社员商量,占用人家一块地方,挖坑打墙、背石头运沙,用一年时间修建了学校的专用厕所,改变了过去学生老师提上裤子满庄里找厕所上的窘境。
1985年在全县普及小学教育时,当地公社和大队拿不出钱维修学校。为了验收过关,实在没办法他就赶鸭子上架,自己动手油漆课桌凳、粉刷教室和院墙,当了近一个月的油漆工和粉刷匠,让学校里里焕然一新。1988年县上开展农村扫除文盲工作,他白天给小学生上课,晚上给当地的文盲成人班上课,坚持8个多月完成了扫盲任务,被评为扫盲工作先进个人,受到汉中地区的表彰奖励。
1990年7月6日,略阳发生上百年少遇的特大洪灾。他一个人在学校值班,这里排水,那里查漏。一天夜里学校厕所被洪水包围,他提着灯,冲进齐膝盖深的洪水里,扛着木棒去顶墙,可水势太大,一面墙倒过来,一片落瓦砸在了他 的头上,血流满面差点儿昏了过去。
扎根家乡育桃李
1994年汉中师范学校在职学习期满,在毕业生分配会上他请求继续回北河沟小学任教,有同事劝说:“你真瓜呀,你看人家都想办法往城里调了,你现在转正有文凭了,还往你那个山沟沟里钻哩,到底啥事了!”他说:“地方习惯了,离家近也方便”。其实他不是没有想过到好点的地方去,那时候他35岁,正是干事创业的年龄,内心里也有往外闯一闯的念头,但想想北河沟学校老师像走马灯似的留不住人,他不回学校山沟里娃就没人教,最终还是坚持了留守,决心在家门口的学校教一辈子书,为乡村的下一代读书上学尽他的绵薄之力。回到学校他和其他两名代课教师分别承包了一到六年级70多名学生的教学及班主任工作,同时还承担了学校的管理工作。
北河沟边远偏僻,资源缺乏,经济条件落后,两免一补政策没有实施前,山高路远,碎娃上学路上困难多,时常都有学生和家长坚持不了不来上学。为了不让学生辍学,他白天上课,放学后就翻山越岭、三番五次上门动员,给观念落后的家长苦口婆心的讲道理,像对待自己的儿女一样的说好话,力所能及的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千方百计地叫学生回学校上课。山沟里的农户居住分散,为了减轻家长的送学负担,他尽量上门去接送孩子,放学再送回家。遇到雨天,道路泥泞,有家长不来接送的,他也只好亲自去送到家里。
山里娃儿上学不光路途远,而且在学校里吃饭也是问题。离学校20里远的郑家山学生,家长每天都是6点多送他们上学,走好远的山路才能赶上学校8点的课程,直到下午放学才能回家。中午时间,这些孩子靠啃干馍当午餐,能够吃上一顿热乎乎的中午饭是家长和孩子最大的心愿。为了改善这个情况,放学后他就给他们烧开水,隔三差五地抽时间给他们做一顿饭。学校实施营养餐后,学生们每天可以吃上鸡蛋面包喝上牛奶,让他和家长们心里才踏实了些。虽然他们家离学校只有两里路,但为了监管好不回家的学生在校园里不出问题,中午他还是坚守在学校做一顿简单的饭和家庭条件最差的学生一同吃。
现在的家长都很重视孩子的教育,但凡有办法的都把娃送到好点的的学校里读书,留在当地上学的往往都是贫困户。今年7岁的一年级学生梁荣珍,她的姐姐在郭镇中学读书,母亲长期患病,家里还有痴呆的爷爷和奶奶,只有靠她父亲一个人在外打零工挣钱,勉强维持生计。为了支持家庭让孩子把学一直上下来,这两学期王三成老师都要拿些钱来帮助他们。对那些特别困难的学生和孤儿,他找各单位和爱心人士给予帮扶,实在没有着落的只有他想办法负担。现在不交学杂费了,过去每学期他都要替一些贫困学生他们垫交
书费和杂费。几十年来,通过他的努力和社会各方面的帮助,北河沟小学没有一个学生辍学。
勤学苦练教好书
2004年后,随着学生人数的逐年减少,北河沟小学调整为吴家河初级小学教学点,只保留了一二三年级和学前班。临时代课教师清退了,学校只剩下他一个人了。一校一人,他既是老师又是校长。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从上课、安全到校建,学校里里外外大大小小的事情全落在了他的头上,但想到职责和使命,他勇敢地面对,坚强的承担。
他照常给学生们开齐了课程,语文、数学、品德、美术、音乐、体育,没有一门落下的。一至三年级、学前班四个层次的学生组合成四复式的教学班,在一个教室上课。复式教学组织难度大,课前必须要精心设计。课堂上给其中一个年级讲授,其他年级就写作业,学前班则在旁边看热闹玩耍。一节课要给三个年级巡回讲几次,常常把握不住时间就延堂,要提高教学效果真不容易。为了上好课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他就在课外下功夫精心备课。学校从早到晚在教室里上课,没有时间备课批作业,放学后他就把教材和作业本背回家钻研和批改。他不懂音乐,没有音乐基础,他就慢慢的摸索学会了吹笛子,用他一点也不悠扬动听的笛声教学生一些简单的歌曲,有时候放一些音乐光碟,让孩子们欣赏。没有 5
美术基础,他就反复钻研美术教材,在美术课上,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努力培养学生的画画能力。
他心里清楚,他高中毕业参加教育工作,虽然从民办老师转成公办老师了,但他的专业基础还很有限,长期待在一个人的学校里,教研交流的机会少,教育理念教学方法陈旧落后,他必须勤学苦练才能不落得太远。他坚持订阅教学报刊杂志,积极争取去外校听课、听讲座、参加假期培训等,努力学习他人优秀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通过学习他知道了快乐教学法、三环六步教学法、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等在全国推行的优秀教学经验,让他的专业技能逐步有了长进,学校管理、教学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几十年的勤于职守教书育人,党和政府没有忘记他所做的贡献:1985年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1989年被评为县级先进德育工作者,1992年被评为汉中地区优秀教师,2008年被评为镇十佳教师,2013年晋升为小学高级教师,去年以来有多家媒体和政府部门看望他们,帮助解决学校工作上的问题,今年又先后推荐他为省市师德标兵。各级组织的关怀和鼓励,他情不自禁地感叹:只有敬业爱岗,加倍努力,把学生娃教好把学校办好,尽职尽责搞好本职工作,才能不辜负各方面的深情厚爱!
第四篇:大返城前的坚守者
瞧这一家子
在1977年最后一批知青下到集体户时,大屯大队第一生产队知青集体户共有13名成员,其中男生7名、女生6名。最老的知青是1973年下乡的,有一男二女,年龄最大的二十三岁左右。最小的就是1977年下乡的末代小知青,有三男三女,当中初中毕业的有一男一女,年龄十四、十五岁,其余为高中毕业生,十七岁左右,作者本人就是其中之一。还有几位为1975、1976年陆续下乡的。
十四、十五岁的初中毕业生,本来还是不谙世事的小孩,如今在城里上、下学很多还要父母接送。但那时读书无用论深入人心,社会上盛行早下乡早招工的思想,所以初中毕业下乡的不少。公社知青办给集体户安排了一名带队干部,是公社领导的家属,大家都尊称为金婶,是一位和善的中年妇女,主要工作就是指导大家的生活和劳动,调解内部纠纷,协调需要生产队帮助解决的事宜。带队干部不在户里吃住,有事就来协调一下,通常个把月来转一转。知青集体户在1978年之前,每年都有一两名经招工而离户的知青,同时又会新加入几名新生,所以也算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成员。
当然,走得快的也还是部分有条件和能力开后门、走小路的,主要是些有关系家庭的子女,要不就是家境较好,或者家长、本人活动能力强的知青。听老知青说,当时开后门所送的最贵重的礼物就是上海牌手表了,一百二十元一块,相当于一般中年职工三个月的工资。大多数情况都是送点烟酒,提两瓶一两元钱一瓶的青酒,再带两条三元多一条的春城牌香烟就算得是上好的了,知青一般抽的是低一个档次的金沙江香烟或水烟筒,知青把这种送礼形象地比喻为扔手榴弹、扫机关枪。另外,也经常风传有些集体户的漂亮女生颇为神秘地快速参军或上大学的花边新闻。到了1977年还蹲守在集体户的这一茬,基本都是些矿山、冶炼、服务行业工人和镇上居民的子女,以及个别医生、基层干部的孩子。这些人赖在城里也没啥出路,只有下乡才可能有招工、上学或谋其它出路的机会,眼前起码能够做到自食其力,减轻父母的部分经济负担。还能给家里腾点地方,当时一家老小六七口人住十几、二十平方米的住房是普遍现象。
知青集体户也有个别因特殊情况分户单过的,本户中一位73届的女生和76届的男生,在临近大返城前的1978年奉子成婚。按上级的规定,为了不影响其他知青的再教育,由带队干部主持全体知青会议协商,与集体户分家,在生产队找了一小间十几平方米的旧土坯公 1
房,几个男知青同伴帮着托土坯隔了一下,用石灰水刷刷墙,副食店里称了斤糖果请大伙吃吃,发两圈香烟,也就自立门户、成家立业了。家具只有从集体户搬过去的两张单人木板床拼在一起,两张两抽屉书桌,加上自己动手打了个小木柜、一张小饭桌。还有从集体户按人头分到的口粮、菜油、几件农具。看着婚后的女知青,背着小孩,卷着裤腿,靸着塑料拖鞋,在傍晚的濛濛细雨中,挑着一担井水踽踽独行在满是黑色污泥的村道上的情景,觉着成家的知青生活较之集体户的单身生活要艰辛得多。之前看着他们沿着乡间的小路散步,在寝室里谈笑,生活上彼此照顾,一同回城探亲,小知青们眼中充满了好奇和羡慕。但落到现实的结果,确实大大的不妙。还有情况更糟糕的,相邻寨子知青集体户一对恋爱的知青,女的怀孕了,女方家人非常暴怒,几个兄弟把个男生打得东躲西藏,宣称见一次打一次。女生只能独自偷偷到医院引产,听说牺牲了对双胞儿子,一个人躺在医院,饭也没人送,医护、住院病人只管围观和嘲讽,也没有什么护理。还是那位男生街子上买了两只鸡,偷偷拿到集体户请同伴帮炖好了夜里送去。随后,大队领导还组织开了两位的批判会。那时“四人帮”已经倒台,要彻底停止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消息在流传,开始清理“文革”中的“打、砸、抢”分子,政治环境日渐宽松。开这种大批判会按说已经不合时宜,更不可能像以前的批判会,动辄打人、绑人、罚跪。因此,身心倍受折磨的这二位,面对这场更大的侮辱,干脆豁了出去,结果把批判会弄得别开生面。会场布置在打谷场上,艳阳高照,两位穿上进城的干净衣服,女生撑着支遮阳伞,挽着男生的胳膊,款款走到会场正前方的主席台前,并肩坐在长条凳上,一开场就轰动全场,广大社员情绪高昂。会上两人侃侃而谈,讲他们的故事,非常生动。女生还不时掏出小手帕去男生额头上擦擦汗,会场起哄、欢笑声不断。在极其封闭的边疆农村,寨子里的社员何曾见过这么一出,就是知青也没人想得到,一时间震动周围村寨,成了茶余饭后、田间地头的热门话题,连小青年喜欢挂在嘴边的那些电影台词,比如“高家庄实在是高”、“我胡汉三又回来了”、“小姐们都昏过去了”等等,都变成了他们所说的“生理需要„„”这种更来劲的词。当然,知青同胞还是能深切体会到这种闹剧后面他们内心的伤痛、无助和愤怒。当年在知青当中发生这种事的人往往被视为问题青年,招工返城要比别人晚,安排的单位大多也不好,主要是些矿山、远郊的工厂、小集体企业等等。来往密切的伙伴也可能受影响,队领导常说:“挨着好人学好人,挨着端公司娘跳假神”,所以一般知青都疏远他们。知青一般都谨守着这么个原则,在农村顶多只能谈恋爱,而且最好是地下的,别让队领导知道,绝不能弄到结婚。对一部分志向高远的知青,恋爱也得免谈。知青每次回家探亲,父母总要叮嘱的话,一定少不了千万别谈恋爱。这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远动中是一个矛盾的现象,一方面鼓励、动员知青扎根农村闹革命,一方面谈恋爱的知青又被视为资产阶级思想严重,要加强教育和改造。但有一种不曾明说的舆论倾向,女知青嫁男社员不仅不被反对,往往还要大加宣扬,上广播、登报纸。男知青娶女社员也行,也可能获得表扬。所以,看得出来,农村基层干部并非那么容易蒙蔽,真正扎根农村不是吹牛皮,得看是否能够真心实意地与社员相结合。
知青离开农村主要有这么几条可能的出路,最多的是企事业单位招工,其次是大中专技校招生,部队招兵以及提干。农村基层干部是很会把握政策的,招工的政策仅针对知青,往往都是父母所在系统招自己的子女,也就是所谓的内招,没变通的办法可想,只能让知青去,所以这是知青最有希望的出路。大中专技校招生有的学校会指定招收知青的名额,这部分名额也只好让知青去,其它则留给回乡青年。参军不限身份,几乎全部留给农村的青年社员,除非是当军官或干部的家长有要求,所以知青基本没有参军的机会。提干有少数知青可能得到机会,但非常难得,不会纳入普通知青的考虑之中。
第五篇:国土档案战线的开拓者和坚守者
国土档案战线的开拓者和坚守者
对工作,她迎难而上,敢打敢拼;对领导,她支持尊重,全力落实;对群众,她耐心细致,热情服务;对同志,她体贴爱护,关心周到。在家她相夫教子,勤俭操持;在单位她认真低调,务实高效。这就是杨春艳,一位国土档案管理战线的开拓者和坚守者。
一、一根针
“干档案工作,责任重如山,就是要像一根针一插到底,耐住寂寞,苦练真功!”杨春艳经常讲起的还是她的入门师傅的口头禅。
她接手档案工作时,机关档案管理不规范,数据不实、资料不全,没有实行集中管理,历史资料堆积如山,根本没有按档案管理要求进行装订和归档。她暗下决心,憋足一股劲,苦练真功,从零开始。通过虚心向老同志请教,学习档案管理法律、法规,她全面掌握了机关文书档案管理办法、保护技术及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通过虚心向同行学习,每个操作环节亲力亲为,务求完美。她逐渐成熟,并始终坚持战斗在档案管理一线,多年连续获得系统目标考核“优秀个人”,2008年荣获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颁发的个人三等功。
2010年,她胆囊手术住院。她不顾身体虚弱,在病房里苦苦思索困扰她多年的技术难题。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她反复论证,认真总结,终于摸索出一套便捷高效的三维跟踪定位检索法。该技术方案一经提出,立即得到市局高度认可,作为典型在全系统集中推广,对全市国土资源档案的宣传教育、法制建设、业务指导、达标晋级、档案的收集保管、档案信息的开发、编研等工作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2012年她被省档案局授予“全省优秀档案工作者”荣誉称号。
提干不脱岗,带队不脱产,杨春艳就像一根钢针,牢牢地扎根在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的第一线。二、一棵树
多年的工作实践,她深切地感觉到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手段将是未来系统建设的保障。因此,她开足马力,全力投入,决心开发建设档案信息系统,全面推进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
说了就干。她从自己做起,组织全体档案管理人员学习微机,应用微机,现场考核,严格把关,为自动化档案管理打下坚实基础。在她的积极建议和努力下,齐齐哈尔市国土资源局全市首家购臵了《清华紫光电子档案管理系统》;2010年网上办文系统在全省国土系统正式运行,局内文件的制发、审核、传阅,归档完全实现网上流转,同时建立了档案目录检索数据库,实现全市首家文档一体化管理。2012年,结合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我市国土资源纸质档案电子化成为全市档案管理工作的一个亮点,对实现档案存储数字化、管理信息化和开发利用网络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截至目前,全市国土资源各门类档案目录数据库容量已达10000多条,市级国土资源数据分中心已建成,国土资源各门类数据库也已经启动建设。三、一滴水
“大家萍水相逢,因为工作聚到一起,我无以表达,只有一滴水的精神奉献给大家”,这是杨春艳经常说的一句话。参加工作以来,她坚持开门办公,透明服务,带动职工,无私奉献。
在同志遇到困难的时候,她总是第一个伸出援手。去年单位一位老同志做心脏搭桥手术,局党委组织捐款,她果断地捐出了在东农上大学的儿子3个月生活费,结果儿子在校内商店勤工俭学半年。单亲家庭的年轻同志母亲去世,她亲自操持,全程料理,使该同志重拾生活信心,坚守工作岗位,全身心投入,工作成绩显著提高。备受感动和鼓舞的他感慨地说:“档案馆是我家,咱们主任就是妈!” 四、一扇窗
市国土资源档案馆既为全局服务,又面向群众,是典型的窗口单位。作为一名领导者,她工作讲方法,重实效,真抓实干,为国土资源系统提素质、强服务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为了解决远郊农民集体土地权属历史资料少,办理登记取证难的焦点问题,她多次联系省厅相关处室、市档案局,亲自带领群众代表多方收集,反复印证,历时半年,保证了群众权益不收损害,国土形象得以提高,相关工作得到了沈阳督察局、省厅、市政府有关领导的表扬。沈阳督察局的王新评价说:“毫不夸张,这次群众维权事件的顺利解决,杨春艳主任功不可没!”在她的带领下,档案馆全体职工全力投入,苦练技术,争先创优。2006年市国土资源局被市档案局授予“机关档案工作十佳单位”荣誉称号;2007年、2012年市国土资源局两次被市档案局授予“全市档案工作优秀集体”荣誉称号。
从事档案工作的23年,她孜孜以求,她刻苦钻研,她甘于清苦,她默默奉献,她收获成功,她仍在奋斗。她深知荣誉只代表过去,明天她将以更饱满的工作热情,为国土资源档案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