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历史阅读理解能力的思考
关于历史阅读理解能力的思考 编码:研究类型:中图分类号: 摘要:什么是阅读能力?制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原因有那些?怎样阅读试题中的材料?教师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精读课本;提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的质疑、调查、求证、研究能力;日常学习中应当怎样学习历史;教师也应当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应当博览图书,涉猎处理时意外的书籍,包括政治、文学、地理、美学、自然科学等,做个“杂家”,才能引导学生打开思路。现行初高中历史教材对中学历史教学和中学生学习历史的负面影响。针对以上问题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阅读能力精读课本史料阅读方法杂家负面影响改进措施近几年来,随着西安市中考历史试题难度和灵活程度的逐年加大,越来越多的学生感觉到学习力历史比较吃力。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做材料阅读题上畏难情绪严重,那么,是什么制约着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呢?
首先,要清楚什么是历史阅读能力?它是学生在阅读历史史料(文字、图片、表格、地图、柱状图、曲线图表等等)时,是否能够结合所学知识,按照要求(考试试题的要求或者学习中的疑问)有效而全面地提取历史信息,并将所提取的信息根据要求进行整理、组织、科学的综合分析、形成正确的观点,进而认识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尝试反思历史,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并且还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清晰的表达。
其次,要清楚在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历史教学而言,我认为影响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原因很多,有以下几点:
(1)教师在教学中不太注重学生对课本的精读训练,很多时候没有将课本当做阅读材料来讲解,尤其是忽视对阅读文字的学习,这是对教材极大的浪费。例如初中八年级下册20课《西欧的基督教文明》最后一目“中世纪的花朵”第一段阅读部分的内容就是一则很好的材料,其内容包含了西欧中世纪城市兴起的时间、地域、位置、形成方式、城市的主要功能、在这些城市形成后所产生的社会矛盾以及城市斗争,教师可以很好的用这段材料引导学生分析上述知识点,同时还可以与东方中国古代城市做一一对比,分析中西方城市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原因,认识东西方由于经济的差异而引起在城市建设、社会矛盾方面的不同。(2)教师没有教会学生怎样阅读
阅读的过程首先是提取有效信息的过程,其包括构成历史的一些基本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人物的身份、历史事件的过程、结果、信息提供者的观点、材料的来源、立场等。第二是将各种信息整合,依据信息之间的关系,按照一定的方法:如综合法、分类法、归纳法、排列法等,找出各种信息的内在联系,也就是信息间的关系:因果关系、并列关系、递进关系、等等。并依据所学知识、概念、理论,对信息作出正确的判断。上述的阅读的步奏很多学生好像不太清楚,教师当中也有一些模糊(我在日常听课、讨论中了解的)。
第三,对于学习历史应当从哪些方面(如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民族关系、宗教、种族矛盾等等)或者那些知识点(如时间、人物、原因、特点、性质、结果、影响、等等)去掌握,很多学生到了初中毕业了还是不知道,这是很让人担心的,因为它会影响到学生的今后的学习,影响到学生走向社会对社会的认知能力,关系到学生的综合素质。
(3)教师自身对历史信息(史料和史论)的质疑、调查、求证以及研究的能力欠缺,对所教知识和理论的认知不足,影响到了教学,也影响了学生在这方面能力的提高。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的思想的解放以及一些史料的解密,人们对以前既有的观点逐渐有了新的解读,甚至是质疑,如对1950---1952年的土改是否正确?在当时就有人提出质疑。1949年12月,农业经济学家董时进上书毛泽东,劝阻土改。他认为中国的土地不是分配不均,而是人口太多,土地太少,农村劳力大量剩余。应当节制生育、优生优育,同时发展其他产业,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出去。如果平分土地,会将劳力束缚在土地上,阻碍中国工业化。平分土地后,土地细化,难实行机械化,且农民在小块土地上没有致富的可能,对土地长远投资缺乏热忱,土地将退化。再者,土地改革后,由于失却了地主富农的累进赋税,将给国家税收带来困难。他认为,当时共产党的文件和政要的讲话,都引用莫须有的调查,认定不到乡村人口10%的地主富农,占有约70%至80%的土地(这些数据在我们现行的历史教材中依然刊印着,北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第9页)。经过多次重复而被误认为事实的虚言,令董愤愤不已。他指出,根据民国时期土地委员会在16省,163个县,175万多户农户中举行的调查结果,35.6%的农户拥有五亩以下耕地,24%农户拥有五至十亩,13%农户拥有十至15亩,一千亩以上的大地主只占0.02%①。这一调查和他在四川,江西等农村的考察近似。如今可查的数据,包括土改时期的调查,都证明了董的观点。“质疑”在历史发展中的缺失和无力,给这个国家带来了政策上的巨大失误、财产上巨大损失和发展机遇的错失,让人扼腕。从历史的发展的观点来看,当时中国大多数地主富农是农村的先进生产力,必发挥其作用而非打倒;他们的财产和土地不可侵犯,他们应当受到尊重,而不是被羞辱,被残酷地斗争。由于革命的需要,中共的理论家往往将地主丑化、恶魔化,其实,中国的优秀人才,许多来自地富家庭。地主中有为富不仁的,只是少数,这对海外学者,不过是常识;然而在国内,地主就是“黄世仁”那样的大坏蛋,将阶级斗争观点绝对化导致土改中斗地主扩大化,将地主的土地,房屋,生产工具及私人物品统统没收,分给贫农和无业游民,令有些收取不义之财者获得暂时的好处,却令他们失却了良知,这是对中国传统道德的颠覆。在此过程中一种非常不好的思想观念深深地刻入中国人的心理:一个群体可以以一种所谓的正义的合法的名义没收、剥夺另一个群体或者个人的财产、甚至性命,中国几千年的伦理道德观念在这场运动中荡然无存。权利应是至高无上的,但在那个年代大多数人对少数人的犯罪是合理合法的,法制观念在中国国家层面和普通人的思想中是非常淡薄的。这场土地革命也强化了革命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动力,而忽视了改良对推动历史进步的积极意义。
对某一历史现象科学认识体现在反思与求证这种历史现象是否推动社会进步。马克思曾经评价“圈地运动”是一场“农业革命”,这是基于“圈地运动”对英国资本主义和工业革命的推动的科学的认识,董时进主张用技术手段改进农业,如推广良种,兴修水利,提高复种指数,推广美国式的农场,实现机械化、化学化,这是他基于对英国农业发展历史的认识基础上的科学观点。看今天中国不是这样吗?
第四,关于董时进致信毛泽东的这段历史我们很少知道,因为我们很难得到这方面的史料。有人认为是康有为毁掉了变法。有人说荣禄和李鸿章是戊戌改革的鼎力拥护者。清廷灭亡的教训,是常见的话题。话题内容,最后往往不免被拔高到民心向背的层面上来。但民心的向背,与清廷的灭亡其实没什么必然关系。真正亡掉清廷的,是组织化的士绅,他们从自身利益出发抛弃清廷,远不能代表民意。这些观点有谁认可呢?这些颠覆性的史论可能有些人可能会反对,我在这里不置可否,有人认为这是谬论,那是因为他接受了教材中的论点,他看到的是他只能看到的史料。上述历史学家的“史论”的呈现,是因为历史学家掌握的史料比我们多。历史学家更接近真相。所以我认为史料是历史教学中的核心。我们你的阅读能力差,是我们见到的史料少,制约了你我们的思考和判断。
中国五千年气温变化曲线图和王朝更迭
(4)教师应了解一些与历史相关的知识,如地理知识:熟悉了解世界地图、中国和世界的地形地貌状况,对于认识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为何能成为唯一一个保留古老文明的国家,是和中国的地理位置和周边的地形有关,中国东南是大海,西面、北面是高原和大漠,不易被外来文化冲击。而古代中国境内的主要矛盾之一是北方游牧文明和长城以南的农耕文明之间的冲突,而这种冲突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气候的变化引起的,同时也影响着中原王朝的更迭。上图:“中国五千年气温变化曲线图和王朝更迭”就能够说明问题。当气候温暖且稳定时,王朝稳定,南北矛盾缓和,当气候剧烈变动时,王朝政治不稳,南北之间的战争频发。其深层次的原因就是气候对农业的影响,气候与自然灾害的联系,这些会带来社会的不稳定因素。②
总之,历史是一门涉及知识面较广的庞杂的学科,仅仅掌握历史知识本身是不够的,如若这样,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学科内的所谓的“近亲繁殖”,这对于我们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是非常不利的。教师也应当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应当博览图书,涉猎历史以外的书籍,包括政治、文学、地理、美学、自然科学等,做个“杂家”,才能引导学生打开思路。而且你给学生讲述的历史是全面的、丰富多彩的,你才能够打开学生认知历史的思维枷锁。
(5)教师主动开发寻找和开发历史材料的时间、主动性、能力等等都欠缺,教师和学生平时所做的题和题型都是“熟题”。常做熟题会使学生和教师的养成思维定势或者惯性思维,不易全面的,全新的角度认识问题。这对提高学生的成绩非常不利的。从客观的方面看,很多一线历史老师对西安市现行的历史教材都会诟病的。
首先,初中历史教材和高中历史教材是脱节的。高中的历史教材是专题史,这对于基础知识的积累要求很高,而初中历史教材从知识总量来看太过单薄,不足以支撑高中的历史学习。初中历史教材内容编写的的也是支离破碎,系统性不强,仅仅通过课本的阅读,很难将许多历史事件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六年下来,很多学生对历史的认知是混乱的,这是我们历史教学的失败。我认为历史教育应当“重史料”,把重点放在“史料”上,通过大量史料把历史真相还原给学生,教给学生在史料面前解释和认识历史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分析、判断历史事件之间的必然联系,揭示社会发展规律。不应当过于重“论”,应当罗列一些史学家的不同观点供学生学习、批判。历史教育不应是灌输式的,而是批判式的,鼓励学生对历史事件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认识观点,以此培养学生的公民责任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英国在历史教育中推行“史证教学法”,通过史料认识历史,培养历史反思能力,认识历史事件发生的必然因素和偶然因素,明辨制约人类历史发展的主观愿望和客观环境,这一点我很赞同。
其次历史课本的编排不合理、不科学。如初三世界史先学习资产阶级革命,再学习启蒙运动(北师大版),这是不符合历史认知规律的,在学生的历史认知上会给学生错误的信息。当学生学习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是会有疑问,联合国是怎么回事?当学习鸦片战争的原因时,学生会问工业革命又是怎么回事?这些疑问是因为初中教材安排上的错误造成的,应当先学习世界史再学习中国历史,将中国历史放在世界史的大背景中学习较好。高中的专题史教材更是将历史的时序打乱,给在历史学科基础薄弱的学生带来很大的学习困难。在历史思维能力中,时序思维能力是历史推理的核心,如果没有历史地看待时间的明确意识,学生会把诸多事件看作一大堆杂乱无章的东西。没有强烈的年代学意识,学生就不可能考查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或解释历史因果联系。年代学是组织历史思维的智力前提。
再次,在选材方面,应当注意不同历史时期各大洲、国家、地区、民族的相对平衡;尽量顾及人类社会的主要领域,即社会、科学或技术、经济、政治,以及哲学(或宗教或美学)方面的活动。要涉及人类社会的各阶级和阶层,如领袖、人民、穷人、富人、男子、妇女和各族群的历史贡献。选材平衡了,才能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历史的面貌。才能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认识历史即:1.延续与变化;2.地理与历史的关系;3.政治和社会制度;4.宗教与跟人价值观;5.经济和技术;6.文化的多样性;7.全球的互动;8.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9.艺术与文学。在此基础上才有条件谈培养学生的全面的、理性的、科学的对历史认知
虽然现在历史教学中有一种流行的观点:即历史教学不能仅教教材,而应当用教材教,但是在现实中很难实现,原因有:
1、时间不允许。初中每周两节,高一高二也是每周两节,高三每周五节,学校规定初中是不允许有课外作业的,初、高中的数理化英的课业负担很重,将学生学习历史的时间挤压的几乎没有,学生很难有时间从网络、课外书、电视、报纸中汲取用于补充教材的历史知识。
2、学生不够重视,历史占分比重小,入门门槛低,每个学生都认为好学,其实不然。
3、中考试题逐年加大,有高考化趋势,超越了初中生的理解能力。
4、为应试编写的高中课本在没有通史基础的学生那里,学习起来是显得杂乱无章,很难让学生对历史有兴趣。试想,没有对大量的鲜活的历史史实的感知、没有大量的有机联系的历史现象和历史知识的积累,就不会有对历史的理性认识。很多一线教师在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首先不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是完善教材的不足,叙述教材留给学生学生的空白(这些空白是必须补上的)只有这样的工作完成了,才能引导学生形成一个正确的历史观和世界观。
改进措施: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首先要提高教师的阅读理解能力。教师的能力的提高应当是全面的。
(1)要对历史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即通史是必须要熟知的。中学历史课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主张重读大学教材,不断学习,这样才能做到一桶水和一碗水的平衡。
(2)博览群书,做一个杂家,这样你给学生讲述的历史是全面的、丰富多彩的,你才能够打开学生认知历史的思维枷锁。
(3)经常做中、高考题,把握考试的动向,辅导学生做到有的放矢。
(4)提高你的讲课的趣味性、艺术性和技术性,是你的课堂有感召力,有吸引力,让学生上历史课不累、轻松、愉快。参考文献:
①《董时进致信毛泽东谈土改》(《炎黄春秋》2011年第四期)
②竺可桢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中国科学 1973(2)226—256
第二篇:中学生历史阅读理解能力的现状分析和对策
中学生历史阅读理解能力的现状分析和对策
团山子乡第一中学 孙铭
摘要:新课程理念下实施教学,要注重历史技能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历史教学形式及手段呈现出多样化,重在培养学生的历史阅读理解能力。本文根据对所在学校学生历史阅读能力的调查分析,发现了教学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对培养学生的历史阅读理解能力、历史思维能力的教学起到指导作用,算是抛砖引玉。
关键词:初中学生 历史 阅读理解 调查分析 对策
目前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国家还及时修订了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高效课堂已成为共识,各个学校都在践行新课改理念,而我们历史教师也应该围绕新理念、新课标实施教学,历史教学形式及手段呈现出多样化,更加注重历史技能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升。然而我们所在地区的许多学校的学生,包括领导,甚至历史教师只注重知识的灌输,仍然不能跟上课改步伐,教学中仍以传统的教师“教”,学生简单粗糙的背记为主,忽视历史阅读能力的培养,历史教学局限于知识目标。
新课程界定历史学科的学习目的从宏观上讲包括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目标包括历史事件,人物等,毋庸赘述;情感目标即培养学生爱国主义,人生观和世界观,人格教育等即所谓“学史明智,学史做人”,然而这两方面都建立在历史技能教育目标的基础之上,技能就是学习技能,包括阅读技能,历史思维能力,理解和运
用等能力,而历史阅读能力是这些方面的基础。知识的来源是多渠道,多途径的,因此新课程要求历史教学应突破单一的知识传授,重点教会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应用历史知识,体会其人文精神,形成学生成熟的历史思维能力,而这一切都建立在对历史史料的阅读能力的培养上。回顾近年来的中考,自历史学科参与到中招考试中后,由最初的客观性试题占主导,已过渡到以史料为载体的主观性试题为主导,包括选择题,几乎每一题都以非原始甚至拓展性的原始材料作为背景,减弱了对教材的依存度,着重考察学生能力。许多历史老师对此束手无策,对于学生为什么总答不好,错误给出审题不清的笼统因素,究其根源是学生历史阅读能力欠缺所致。
我调查了本校100多名学生历史阅读理解能力的状况,发现80%以上的学生对历史资料阅读感到无所谓,或者说学习历史与阅读何干?许多学生认为阅读是语文的事情,因为只有语文考试才有阅读题,历史学习只要能够记下就可以了,40%左右的学生对于课堂老师分析历史资料则没有兴趣,课外阅读更谈不上,学生对历史材料阅读缺乏兴趣,并且所谓“兴趣”的来源是被逼的;做题时,约有70%的学生看到材料题,常常忽略材料或走马观花,不能有意仔细阅读,更不能正确理解;学生平时做历史材料阅读题少,而且缺乏交流;60%的学生认为材料没有阅读的必要,它只是每天做作业的需要抄写的题目而已,做题全凭记下的知识点,很盲目;30%学生有做好历史材料阅读题的愿望,学生平时做历史材料阅读题方法不对,没有掌握材料的信息便着急做题,学生做历史材料阅读题缺乏指导。
这一切不仅使得学生历史学习成绩不如人意,使历史教学进入误区,处于尴尬境地,少了历史资料的历史,无疑是一堆杂乱的年代和名词,以及毫无意义的历史意义,这些东西,老师如何教,学生怎样学?而更为严重的是:这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素养,扼杀学生思维,是阻碍学生技能提高和发展的一座大山,这与新课程理念,与教育的本源背道而驰!
那么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提高学生历史阅读能力,窃以为首先要培养学生兴趣。
兴趣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春秋时期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对学习效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历史阅读能力的获得首先是阅读兴趣的获得,尤其是处于思维快速发展时期的初中学生,时间紧张,挑战严峻,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不强,兴趣会成为知识获得和理解的内驱力。因此,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应该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克服“只讲知识一讲到底勾画重点”的陈旧的教学方法,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自学能力,使学生养成自觉阅读历史教科书的兴趣与习惯。
例如:初中历史教材文字生动、内容具体和资料简单,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利用生动的故事及其人物的语言,形象的把历史在再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另外,还可以拓展一些与历史有关的成语等,增强资料的趣味性,来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比如在讲“淝水之战”前,教师可以提出“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三个成语,会产生一种探求答案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激发学生阅读历史的兴趣。
历史教材中有许多历史地图、事件插图和人物插图,这也是历史资料。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可以将其放大,制成教学挂图或黑板图,指导学生自己看,自己讲,来提高学生的兴趣。
中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很强,对历史人物的命运和历史事件的结果很有极大的兴趣,有时甚至替古人担忧。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一心理特征,适时引导学生探求答案,激发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研究历史问题的技能。
总之,教学中,教师要把史料运用常态化,运用史料,帮助学生深入历史,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和阅读的兴趣。
其次,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应该从技能入手,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不管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后作业及辅导都要加强训练和方法指导,所谓“授之以渔”。
一是要加强教师的导读示范作用,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有一个过程,而且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知识的积累逐渐培养起来的。因此导读活动必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并要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循序渐进。课堂上培养学生充分掌握自主阅读的基本功,必要时开设阅读方法指导课,指导学生读好资料。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历史事件都包含有原因、经过、结果、三个部分。其中经过和结果是历史事件的客观存在。历史的经过又分为时地、人、事四个基本要素。也就是历史现象或事件的发生时间、空间、重要人物、基本过
程、意义。这四要素是历史事件的精髓。有了课堂上阅读基本功的指导和训练,学生记忆与表达历史事件就知道牢牢抓住四要素,并采用归纳法阅读,要求做到准确、精要、完整。摒弃逐字逐句、整段整章地死记硬背课文的陈旧阅读方法。这样,学生具备了基本的历史自主阅读能力。
二是课堂内课外让学生进行适当习题训练。学生具备了基本的历史自主阅读能力后,在阅读课内和课外的历史材料时,能主动识记比较简单的历史现象,能回答“是什么”一类的问题,但有的学生停留在看故事情节、记历史表象的形象思维阶段,不知道从哪里着手理解和思考。遇比较复杂的历史现象,探索规律性和本质性问题,回答“为什么”、“怎么样”一类问题,仍然力不从心。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还需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点。要使教师传授的阅读方法转变为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还需通过大量的习题训练来完成。适当的、高质量的练习题能够起巩固知识,弥补阅读缺漏,培养自主阅读能力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科学设计习题,通过练习、考查,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例如对曹操有评价,通过史实和演义的对比,不但对曹操有正确评价,同时对文学作品与史书的区别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培养了学生历史自主阅读能力。必须强调的是,在初中阶段对学生历史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只是初步,不能要求太高,拔苗助长,进一步的历史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应该放在高中阶段去进行。
三是在课堂外鼓励学生进行学生自己搜集史料、自由阅读和自主
探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在目前教育体制之下,学生往往奔忙于“家庭—学校”之间,拘囿于“课堂—课文”之中,无暇顾及课外阅读,因此,笔者认为,初中生自己要阅读自救,弥补历史知识的不足。可利用元旦节、国际劳动节、国庆节、寒假、暑假等可由学生自主支配的节假日时间,鼓励并指导学生进行课外自主阅读。
最后,要注意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不管是课堂教学还是作业设计,应该科学有效,有针对性的选择适合初中学生的历史资料,太难,揠苗助长,太易则禁锢思维——不能为了史料而史料。初中学生大多是十一、十二岁到十四、十五岁的孩子,由于年龄的特点,他们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但此时也是抽象思维发展的时期,中学生初中阶段对历史知识的认知,是在获取感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的,他们的思维特点是:仍以形象思维作为获取知识的主要思维形式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思维形式中的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他们对历史知识的认知程度比较浅,对于抽象的理念化的历史知识难以认知,而对形象、生动、具体和有趣味性的历史知识比较感兴趣。
第一史料的选择应具备针对性,不要过于隐晦。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是比较差的,所以我们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形象思维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由易及难,层层递进。
第二史料的表现应是多种形式和载体。历史是过去的实践,我们不仅可以从文字中看到历史,还可以听到历史,可以品味历史,更可以再现历史。教师可以利用图片,古迹,绘画,地图等特殊的历史资
料还原历史,让学生感悟历史。还可以借助现代教育技术,以直观、生动、形象的影像,把不易理解的历史概念、历史材料、历史事件变得具体直观,从而有助于学生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兴趣。
还有,史料的选择要有适度的趣味性。历史学科中很多知识点往往会使学生产生枯燥乏味之感,运用一些趣味性强的史料,往往会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学生历史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只要我们每一个一线历史教师我们树立新课程理念,不断学习、实践和改革,相信完全可以在创造性的开展历史教学,让学生成为历史阅读的主人,历史新课改一定能逐步走向成功。
中学生历史阅读理解能力的现状分析和对策
团山子乡第一中学
孙铭
第三篇:浅谈如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语文学习力包括阅读理解能力,分析概括能力,组织语言与表达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基础知识运用能力,写作能力。其中,阅读理解贯穿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各个阶段,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因此,提高中学生语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
提高中学生阅读理解的学习力,首先要求教师高效利用课堂时间。在课堂教学中应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学生头脑中已储备的与学习新知有关的材料充分地挖掘出来并优化组合,“温故而知新”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建构。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让听、说、读、写贯穿全课堂,进行适时适量的练习,此方法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如本学期学习《大自然的语言》等说明文时,文章本身篇幅较长,需要找到并概括文中众多的信息,很多学生会产生畏难心理。在学生自学前,教师要及时鼓励学生,抓住说明对象,说明方法等已经学习过的知识点提出问题,突出重点,确定学生探究学习的方向。这也需要老师充分地备课来完成,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在课堂教学之后,让学生也找一找自己在生活中感兴趣的自然界事物并简要说明其特征,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进一步锻炼其语文学习能力。
提高中学生阅读理解的学习力,也要求学生提高自主阅读的能力。
在课本及平常的检测中,存在着大量自主阅读的材料和自主思考的问题。在自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都会很认真,边读边批画、注记、写提要等,进行批注式阅读,但也不排除有少数学生可能不认真。要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认真学习,方式主要是巡视,即在学生自学时,教师要巡回辅导,启发思考,留心观察,广泛答疑,有重点地辅导差生。在学生自学时,教师尽量不大声插话,以免打断学生的思路。
在尊重学生的同时,也要求教师宽容对待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出现的挫折和失败,注意发现和肯定学生创造热情和进取精神。如在教学《社戏》一课时,在指名学生逐段概括课文后,学生中有一个女生自告奋勇地想要朗读自己最喜欢的第四自然段。虽然跟本来的课堂设计不同,这位同学也读得有些结结巴巴,当她读完这一段后,也可以引导学生鼓掌并以示鼓励,甚至可以引导她再读一遍,进一步理解材料。教师宽容对待学生的挫折和失败,使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也是提升语文学习力的重要环节。
提高中学生阅读理解的学习力,更需要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为了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阅读条件,利用各种生活中的阅读机会。创新的教学要从封闭走向开放,开放教材,开放课堂,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沟通,课内打基础,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课内和课外知识的有机结合,鼓励他们去更多地了解有关知识。
各学科教学也可以相互沟通、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对科学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给他推荐科普读物《十万个为什么》;对物理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给他推荐《爱因斯坦传》 《居里夫人传》等;对地理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给他推荐《李四光》等著作……
最重要的还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阅读交流,才能在活动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鼓励学生敢于和善于质疑,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求知欲望和创造欲望得到充分满足。可以通过开展如“讲故事”、“诗歌朗诵比赛”、“展评出色的读书笔记”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长此以往,学生就可以养成读书摘录习惯,会激发他们的文字敏感性,让他们学会积累优美的语言知识。
第四篇:理解能力解读
理解能力的解读
按管建刚老师的逻辑,小学的阅读理解的基本功有:概括的能力和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能力和方法、联系生活谈理解的能力和方法、寻找关键词和关键句来理解的能力和方法、读懂言外之意的能力和方法。今天我就按这五个方面来解读我们中年级学段的理解能力。
理解能力有三级水平,低级水平的理解是指知觉水平的理解,就是能辨认和识别对象,并且能对对象命名,知道它“是什么”;中级水平的理解是在知觉水平理解的基础上,对事物的本质与内在联系的揭露,主要表现为能够理解概念、原理和法则的内涵,知道它是“怎么样”;高级水平的理解属于间接理解,是指在概念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达到系统化和具体化,重新建立或者调整认知结构,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并使知识得到广泛的迁移,知道它是“为什么” 一 概括的能力
我把概括分解成两个方面:概括段意、概括文章的重要内容。
1、段落是文章的组成部分,是通向全篇的桥梁,准确的概括段意,是理解课文内容,理清作者写作思路,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基础。准确地概括段意,就能较快地抓住文章的重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因此我想先来谈一谈如何培养学生概括段意的能力?一般说来要注意如下几点:首先要阅读全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写文章的思路、目的是什么;再仔细阅读每个自然段,抓住这些自然段的主要意思进行分析比较,考虑他们在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找出与全文主要内容有关系的部分;最后将次要的内容舍去,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达段落的中心,这就是段落大意了。概括段意的常用方法有以下三种:
(1)、抓重点句概括段意
有一些文章在每段的开头或结尾,用一两句话概括了本段的大意,这一两句话便是段落的重点句或中心句,我们在概括段意时,可以摘引这个重点句或中心句作为段意。有的重点句在段首,有的重点句在段中,有的重点句在段尾。
例如《爬山虎的脚》一课的第2—5自然段,从四方面介绍了爬山虎这种植物,每一自然段都有一个重点句。在概括段意时,我们就可以抓住每一自然段中的这个重点句来概括。再如《赵州桥》一课的第三自然段中有这样一个过渡句:“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坚固”是上一段的主要意思,“美观”是这一段的主要意思,因此二、三自然段的段意可分别概括为“赵州桥的坚固”、“赵州桥的美观”。(2)连词法概括段意
从段落里找出表示本段意思的关键词语,把它们适当串联起来,就可以表达段落大意。如《长城》一课第二自然段中的关键词语有“高大坚固、城墙顶上、城墙外沿、城台”,抓住这些关键词语,并作以适当串联,就可以把本段段意概括为“从城墙顶上、城墙外沿、城台三个方面具体介绍长城的构造高大坚固。”(3)取主舍次概括段意
没有中心句的段在文章中居多。对于没有中心句的段,要通过分析每段内容的主次,取主舍次,归纳出段意。如《观潮》一课的第二部分,第三自然段不仅从声音和形态这两个方面描写了潮来时的景象,而且还写到了观潮的人群,但作者写观潮的人群,也是为了衬托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所以取主舍次,段意是潮来时的景象。
2、培养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主要内容是一篇文章的浓缩。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抓住主要内容,才能知道文章究竟讲什么。因此,阅读课文,首先应该让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从整体入手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有:
(1)六要素串联法
此方法借鉴于小说六要素,时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重要方法。小学阶段以记叙文的教学为主,写人类、叙事类文章较多,这种方法在实际教学中非常有效。一篇写人、叙事的文章通常都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等六大基本要素。因此,概括这些文章的主要内容时,我们就只要把这几个要素弄清了,用词语串联起来就是该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如写人类文章《顶碗少年》地点:在上海剧场人物:一位少年 事件起因:在表演顶碗杂技时接连两次失误。经过:他在台上不知所措、失去信心,受到了一位老者的安慰和鼓励。结果:他重拾信心第三次表演成功的故事。又如记事类文章《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文,地点:杭州 人物:小钱 事件起因:杭州青年小钱身患白血病,生命垂危。经过:几经周折在台湾花莲找到合适的骨髓捐献者,李博士在余震中冒着生命危险从捐献青年的身体里成功抽取骨髓赶到杭州为小钱进行移植手术。结果:小钱得救了。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时,应注意找清文章的叙述主线,在众多的人物中找出文章的主人公,再进行概括,如上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主人公是小钱,沿着小钱的故事线索进行概括,既有条理又清晰。(2)模式套用法
写景类和说明类文章一般应用此种概括方法。
a、写景类文章:要抓住描绘了(什么)景物,写出了(什么)特点,表达了(什么样)感情。比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的主要内容是:描绘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小兴安岭及大自然的喜爱赞美之情。
b、说明类文章:要抓住介绍了(什么)事物,(哪些)方面或特点,写出了(什么)。如《松鼠》一文的主要内容是:介绍了松鼠的外形和生活习性,写出了松鼠的驯良、乖巧、可爱,激发了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3)课题扩展法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题目我们往往能捕捉到很多课文信息。不少课文的题目。就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归纳这类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借助课题。首先要读懂字面上表达的意思,再根据课文内容把课题扩展成一句完整的话,在此基础上逐步进行丰富。使表达更加完整,更加全面。如《草船借箭》读课文后,请学生把课题四个字扩展成一句话: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来了十万支箭。在此基础上请学生补上借箭的起因,及周瑜最后的态度,然后稍加整理就能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周瑜妒忌诸葛亮,要求他十天之内改造十万支箭。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来了十万支箭。周瑜自叹不如。学会从课题人手,也就悟到了“概括”与“具体”之间的关系了。(4)段意合并法
段意是每段的主要内容,学生阅读课文,将一个一个段落的内容综合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把这些基本要素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然后,再使它连贯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例如:《桂林山水》这一课,第一段是总起,我们就可以抓住“桂林山水甲天下”这个总起句,作为这一段的段意。第二、三两自然段是分述,选写“漓江的水”,我们找到“静、清、绿”三个关键词,就可以把第二段的段意概括为:“漓江的水静、清、绿。”再写“桂林的山”,我们找到“奇、秀、险”三个关键词,就可以把第三段的段意概括为:“桂林的山奇、秀、险。”第四段是对全文的概括,我们可以抓住对全文起概括作用的那两句诗,把段意概括成:“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如同在画中游。”(5)抓重点语句法
有的文章在结构上有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或者内容上有中心句,这些句子往往提示了全文的主要内容。借助摘录这些概括性语句,稍加改动就可以成为全文大意。A、借助中心句引领
如《白鹅》一文课文围绕“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一句来展现具体事例,那么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从鹅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表现了鹅的高傲,用反语的形式巧妙地表达了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B、借助总分或总分总的结构
如《富饶的西山群岛》一文的结构就是总分总,它的主要内容是描写了西山群岛的物产丰富、风景优美,是个可爱的地方,展现了我们伟大祖国的迷人风景,激发人们了人们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感情。C、借助过渡句串联
如《秦兵马俑》一文的主要内容是: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中华文化的热爱。总之,不管运用哪种方法,都必须先认真阅读文章,分析理解,在此基础上,才能正确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各种方法并不是孤立的互相结合运用,效果会更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会更容易更准确。
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能力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能力,可以分为理解词和理解句子。
1、每一个词都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出现的,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关键是要仔细阅读全文,上上下下地看,前前后后地读,找出文中与词语意思有联系的内容,就能比较准确地意会出词语的意思。
如我们四年级上册的《蟋蟀的住宅》一课中的“随遇而安”,这个词我在教研时说过,今天就不再重复。
其实就是查字典词典,也必须联系上下文才能准确地理解词语的意思。
如《少年闰土》一文中:“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许多新鲜的事„„”“新鲜”这个词在词典中有三个解释:①指食物没有变质,也没有经过腌制风干等加工;②指空气流通,不混浊;③指不普遍,少见的希罕的事物。这个词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呢?联系上下文是才能确定是第三种解释,指闰土讲的捕鸟、看瓜等事,这些事“我素不知道”,因此感到“新鲜”。
2、句子是由词或短语构成的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是文章、段落的基本构件。分析句子,包括分析句子的构成、句子的语气、句子的意义、句子在结构和表达上的作用等。分析句子是听懂说话、读懂文章的重要技能之一。关于阅读教学中的句子教学,新课标,是将其与词语联系在一起提出要求的:
低年级: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
中年级: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高年级: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联系起来看,我们会发现,行为动词要求,是 “从了解到理解,再到推想”,目标是从“理解意思,到体会表情达意的作用,再到辨别感情色彩(词语)体会表达效果”。这是三个学段句子理解与赏析训练的梯度要求。
句子的意思及其作用“了解、理解、体会”,也要求“联系上下文”,这里的上下文,更多的是指相邻的句子,文中相关联段落(可能是相邻,还可能是跳跃的)。单个句子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但是,文章,是由一个一个句子组成的,作者就是靠这样一个又一个句子,联合起来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事物的特点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所以,文章的句子之间,是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联系的。因此,读文章,要读懂一句话的意思,得联系上下文;读懂文章,得读懂句子之间的联系。具体的方法有:
(一)、联系语境来读懂单句的意思。
1、含有难懂词语、重要词语的句子意思的体会。
结合生活实际、查字典,了解重点词语(不理解或者有独特含义、特殊用法)意思,把词语的意思放到句子当中,来理解句子所表达的独特的意思,来体会句子所强调的事物特征、思想感情。举例来说:
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四年级上册《鸟的天堂》)卧:躺下。躺:身体倒在地上或其他物体上。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被放倒了,躺在水面上,实际上联系上下文,是因为这株树“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这样就能想象大榕树的样子,可见独木成林的茂盛。这个“卧”字,用得极其精妙——为什么用“卧”?不能用“长”、“立”、“站”?树太大了,你根本看不出主干在哪里的,而且,作者说是从远处看,因为榕树茂盛,枝叶繁茂,连许许多多的枝干上也都是枝叶,将“腿”给藏起来了,只能看到身子和头,看不到腿,形态可不就是“卧”吗?从这个“卧”字上就足以感到榕树之大。理解这个“卧”,先是查字典,体会这个字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体会这个字写出了大榕树怎样的姿态特点;再进行“近义词”比较,体会用法的“唯一性”。在中高年级,我们抓重点词语来理解句子意思,不单纯是要理解词语表面的意思(一个字词有几个意思的,需要联系语境进行比较),还需要对用词的特殊性进行品评体会,这样才能更准确的理解句子的意思和作者要表达的思想。
2、结构和内容比较复杂的句子意思的体会。
结构和内容比较复杂的句子有如下特征:主语为两个或者多个主体、连续动作、限制条件比较多、补充内容比较多等。认真读句子,体会句子表达了几部分内容(体会每一部分内容,仍然需要先解决重点词语的意思),再把几部分内容进行比较,通过串联、综合、取舍等方法体会清楚句子主要表达的意思。
案例: “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还有汉族的。”(三年级上册《我们的民族小学》
这是典型的重复使用谓语、多“宾语”句子,这样的句子,因为他们是并列关系,就得进行综合,从而体会到:这所学校的小学生民族成分很多。
读懂结构比较复杂句子的意思,从中年级就应该开始重点训练,因为到了高年级,学生需要具备这样的能力。
(二)、判断句子之间的关系,运用综合或者取舍的方法,来读懂复句的意思。
复句的学习体会,不是为了学习复句的知识,记忆复句的相关知识概念,而是为了读懂关系,读懂作者要表达的内容,通过读懂语气,来读懂作者所表达的态度,在反复阅读中感受、潜移默化的积累。
复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偏正的(条件、因果、假设、转折)关系;一类是联合(并列、顺承、递进)关系。偏正关系的复句,可以指导学生采用“取舍法”,来读懂强调的意思。一般偏正关系的复句强调的是后面的意思。联合关系的复句,一般需要进行综合。但是,小学阶段学习体会复句的意思,不单纯是要求能够按照这样的方法去读懂,而是要把它放到具体的语境中去体会,体会这个复句写出了事物怎样的特点,表达怎样的感情。案例: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三年级上册《赵州桥》)
“不但„„而且„„”这个句子,是递进关系,就需要用“综合法”来体会这个句子写出了事物的两种特点。那么为什么不用“既„„又„„”?我们反复读几遍,读后你会发现:第三自然段,作者主要介绍的是赵州桥“美观”的特点,如果用上“又„„又„„”,那么,我们就会产生疑问:你说“又坚固又美观”,但是这段话怎么只是介绍美观,没介绍坚固啊?你也可能会说,不是前面已经介绍了吗?这里的说它坚固,是对上一段的总结啊。是的,如果又要总结,又要对下面的内容的特点进行总的介绍,我们就不能用“又„„又„„”,如果这样写,读起来就会让读者产生我们前面的疑问。如果想用“又坚固又美观”,就应该把这句话放在第二自然段的前面。如果用在介绍两方面特点的两个自然段当中,其实是起到一个连接作用,就必须用“能够既对上文进行总结,又对下文进行介绍”的句式。“不但„„而且„„”,这里的“不但”是在总结上文,而用了“而且”,则强调了“美观”,下面这段话重点要介绍“美观”,这样,读起来也就顺畅了。
这就是结合上下文,通过比较体会复句的作用。
复句教学在中年级,侧重体会意思和态度。到了高年级,则侧重体会复句所表达出来的思想,体会作者思想表达的逻辑过程。案例:
他们把园里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五年级课文《圆明园的毁灭》)
这个句子,有三个分句。几个分句通过“凡是„„统统„„任意”,这些非常平凡的关联字眼,表达着深刻的思想含义。“凡是能拿走的,统统掠走。”凡是,意思是只要是,在一个范围内的一切。哪个范围:能“拿走”的范围,于是我们就可以想象:可以放在衣兜里的,可以放在背包里的,可以挂在脖子上的,可以提在手里的,可以挎在肩上的,可以背在背上的,只要是“能拿”这个范围的,全都拿。课文前面介绍了,圆明园内有上自先秦,下到清朝,两千多年历史中的字画、珍玩、青铜礼器,有多少是可以“拿”的啊?“所有”这些,“统统”被拿走了,一件都不剩。这是怎样的贪婪?“凡是„„统统„„”这平凡的字眼,写出了这样的意思。除此之外,“拿不动的,就用大车和牲口搬运”,你想象吧,我们这座艺术宝库重点文物还能剩下多少?这是一个“„„就„„”的句式表达出来的意思。“实在拿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这里,“任意”这个重点词语,强调了“破坏、毁掉”行为的放肆程度。读了这三句话,读懂了这三个分句,在此基础上,进行“串联”,通过“串”来把这个内容和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意思穿起来,在此基础上再提炼:这句话,逐层深入地写出了侵略者贪婪、残暴的嘴脸,表达出了对侵略者罪恶表现的切齿痛恨。(三)、结合上下文来体会句子的深刻含义。
作品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大致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有言外之意的句子;第二类是揭示一般事理、一般性看法、规律的句子;第三类是表达作者对事物独特思考和态度的句子。我们常说“深刻理解”,怎么深刻理解?就是理解出了字面没写出来的言外之意、字里行间揭示出来的道理、规律、一般性看法或者作者独特的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读懂言外之意我下面再讲。现在,说一下第二、三类的句子。
指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阐述道理、表明观点”的句子
这类句子,一般是针对文中所陈述的现象、事实、事件等具体内容而做出的归纳、总结、抽象。如何理解这类句子?首先,要读懂课文所写内容的主要特征,通过理解重点句子(关键词句),把握文章所写内容的特征和作者的态度。然后,将说明道理、观点的句子与文章所写内容进行联系,找出句子中关键词语与所写事物特征的对应;在此基础上进行类比联想,归纳出同类事物的特点,体会句子写出了“类比出来”的哪些情况,从而体会一般规律。在中年级,写出了“道理和观点”句子是前面或者后面所叙述内容的概括,实际的现象、事物特征、事件、情形跟一般性事理(观点)有什么关系,理解这类句子,只需结合上下文,就能从具体的事实、解释中找到原因。因此,中年级的训练更多的是认识联系,用上下文的相关联系来解释简单的抽象、概括的句子,培养学生读书能够联系上下文、认识上下文的联系,用上下文来解释的习惯。案例:
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鸟兽、虫、鱼才能生存,繁殖。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我们吃的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穿的棉、麻、丝,都和太阳有密切关系。埋在地下的煤炭,看起来好像跟太阳没有关系,其实离开太阳也不能形成。因为煤炭是由远古时代的植物埋在地层下变成的。(《太阳》)这里,就是用相邻的句子来解释、说明“太阳和我们关系密切”这一观点,读懂这个道理的方法,就是用下文来解释上文。
到了高年级,有些具有概括力的句子,含义会非常深刻。这个时候,就需要先找到相关内容,把抽象程度比较高的词语在句子中具体化,然后,再进行类比联想、最后进行归纳。案例:
“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五年级上册《钓鱼的启示》)这句话,怎么理解?这得先引导学生结合上文的故事,体会“遵守没到开放时间钓的鱼不能拿走”这一规则就是道德,这个规定就是简单的是与非;理解“遵守这个规则”,就是道德,理解“到底是在没人看见的情况下,是把鱼拿走还是放掉”,这本身就是道德实践;在此基础上,联想生活中的其他与钓鱼类似的事情,从而能够体会到这句话的一般意义和作者的态度。这里,理解的方法,就是用文中的例子,来具体解释抽象的概念,再进行类比联想,从而能够读懂句子的深刻含义了。
三、联系生活谈理解
这是在理解词语中较常用的方法,它让理解词语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联想中调动起自己的生活体验,唤起相似的记忆,从而更感性地理解这个词语。
词句训练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但由于低年级学生见识少,知识面窄,理解能力差,又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对文中的一些抽象性词句常常难以理解,倘若一味依靠教师讲解,或照搬工具书上的解释,学生只能一知半解、似懂非懂,而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则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1、调动生活感受理解词句。
低年级学生尽管年纪很小,但也会有自己的一些生活经验。教学时,要尽可能地调动他们已有的生活积累和感受来帮助理解词句。比如《小壁虎借尾巴》中,燕子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掌握方向呢。”学生对句中的“掌握”一词难以理解。“掌握”这个词,从概念出发,那就是“控制、操纵”的意思,如此讲给学生听显然不行。教学时我是这样教的:先问学生是否开过或坐过碰碰车,大部分学生作了肯定的回答。再进一步启发:“大家回忆一下,你开碰碰车前进、倒退、转弯或躲避别的车子,是怎么做的?”于是,学生纷纷谈了自己的亲身体会,都说要转动车上的方向盘才行。还有的学生竟“节外生枝”,说开汽车、轮船也要转动方向盘,骑自行车要转动车把子。最后趁势告诉学生:“你们都讲得很好,像这样转动方向盘或车把子来调整车方向,就是‘掌握方向’。那么,燕子怎样用尾巴掌握方向呢?”学生又兴趣盎然地说开了。这样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实例中,不仅形象地领悟了“掌握”的意思,而且迁移了原有的生活认识,懂得了燕子尾巴的功用,领会了句子的含义。
2、创设生活情境理解词句。
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事物或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加深感受。如《植物妈妈有办法》中“纷纷”一词的教学:
师:(拿出预先准备的蒲公英实物,使劲一吹)刚才大家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蒲公英的种子一个接一个地飞起来了。
生:我看到蒲公英种子有的往上飞,有的往下落,有的往左飞,有的往右飞,一点儿顺序也没有。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像这样一个接一个、没有顺序地飞,就叫做——
生:纷纷。
师:谁能用“纷纷”说一句话?
生:秋天到了,树上的黄叶纷纷落下来。
生:冬天,雪花纷纷从天空中飘落下来。
师:大家都说得很好。“纷纷”不仅可用在“物”上,还能用它说“人”呢。比如刚才大家举手,就可以说——
生:同学们纷纷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
师:好。说别的事呢?
生:下课了,大家纷纷走出教室,参加课间活动。
师:看来,大家真理解“纷纷”这个词了。现在大家想象一下,蒲公英的种子会怎样乘着风“纷纷”出发呢?
生:它们会闹着笑着互相打招呼。
师:好,让我们学着打打招呼吧。
生:小伙伴们,我先走了,再见!
生:再见了妈妈,我要去南方旅行了。哈„„
生:唉,等等我,我要跟你一起去。„„
师:哇,多热闹啊。让我们用喜悦的心情读读这句话。
教学中,老师先通过“吹蒲公英”这一直观演示,化抽象为形象,使学生理解“纷纷”之义。在此基础了,又引导学生进行说话练习,在迁移运用中强化巩固所学的知识。最后再次创设蒲公英种子纷纷出发的生活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有效训练了语言感受力。
3、强化生活体验理解词句。
低年级学生所学的词句有很多是与他们的生活紧密相关的。在教学中,根据所学词句,有目的地安排学生进行生活体验,让学生亲眼看一看,亲手做一做,能加深他们对词句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如教〈坐井观天〉一课,让学生仅从书面上理解青蛙在井里只能看到天的很小一部分这一结论,体验是不深刻的,可让学生用画图纸卷成一个圆筒状,叫他们抬头从圆筒中去看天花板,然后问他们看到了什么,从圆筒中看天花板与不用圆筒看天花板有什么不一样。通过这样的看和比,学生有了亲身体验,从而体会到井底之蛙目光短浅的道理。
四、寻找关键词和关键句来理解的能力和方法
所谓“关键词句”指的是能够让读者感受深刻,对表现文章中心有较大作用的词句。抓住关键词句,不仅能理清课文脉络,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能训练写作能力,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新课标提出的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具体方法有:
1、抓中心句理清课文脉络
阅读教学中抓住中心句的教学,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把握课文的脉络,准确地理解整篇课文的内容。三年级上册的《富饶的西沙群岛》,重点是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在充分的阅读中,领略自然风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一课中的第一自然段中有一个中心句: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在文中作者用准确生动的语句,按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具体形象地介绍了西沙群岛美丽的风光和富饶的物产。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思路清晰,词句精确而具体。
也可以运用关键词句串讲课文的主要内容,从而达到理清脉络的目的。《秋天的雨》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从整体上带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课文层次分明,思路清晰。前四个自然段分述秋雨,最后一个自然段概括总结,前四个自然段的每段的第一句又是这一段的中心句。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在初读课文后找出每一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读一读,然后让他们说一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
2、抓住含义深刻的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
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是课文的重点,也是课文的难点。学生是否能掌握就看我们做老师的引导。《孔子拜师》这篇课文的重点是孔子拜师的过程,体会孔子的谦虚好学,老子的诲人不倦。教学时,就可以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孔子和老子的品质。如:“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这一句话最能体现孔子的谦虚好学。在教学时,老师提出:“曲阜和洛阳有多远?孔子拜师容易吗?你从哪些词可以看出孔子拜师不容易?”引出关键词“日夜兼程”、“风餐露宿”。再设置情景:“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风雨交加„„深夜„„困了„„饿了„„他不分白天黑夜地赶路。日复一日,他的衣服„„鞋子„„脚„„脸上„„经过几个月的长途跋涉,终于风尘仆仆地走到了洛阳。”让孩子们说说假如你们现在都是孔子,会怎么做?这样既帮助孩子们理解了“风餐露宿”和“日夜兼程”的含义,又体现出了孔子有多么的好学。最后,让学生抓住这些关键词读出孔子的谦虚好学和对孔子的崇敬之情。
3、抓关键词句体会感情。
一篇文章,总要表达某种思想感情,这种思想感情往往是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够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就能帮助学生深刻地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陶罐和铁罐》这篇课文就可以抓住关键词“傲慢-轻蔑-恼怒-怒不可遏”这样的情感线索在朗读中来体会铁罐的傲慢、蛮横无理。
4、抓关键词句训练写作能力。
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使用语言,可以创设语境造句或写一段话。如《孔子拜师》学习了“日夜兼程”和“风餐露宿”以后,当时就可以让学生分别用这两个词语说说句子,课后还可以引导学生用这两个词语写一段话。这样,在阅读教学中又渗透了写作训练,一举两得。
五、读懂言外之意的能力和方法
“言外之意”是某一语句在特定的语境中由作者临时赋予的意思,这种意思虽没有直接说出来,却是发话人向听话人传达的主要信息。根据语句的特点,可以指导学生通过以下的方法理解语句的“言外之意”:
1、识别语句与语境的不谐调,领悟言外之意
当某一语句的字面意义与语境(交际中的话题、目的、双方的关系、场合等)“看似不谐调”时,往往它就有了言外之意。案例:
“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四年级上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作者本来在写与叶圣陶老先生会面、交谈,但是,这里却写进了“爬山虎”,而且几次写到。这就不能不让人产生疑问:为什么要写它?是作者看到什么就写什么了吗?作为作家,决不会写成流水账,必定有它的深刻用意。怎么思考这深刻用意?就需要把看似“不协调”的内容,与作者要写的内容联系起来,体会“看似不协调”内容的特点,与文章要写内容的特点之间的联系,从而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和态度。
作者要写的是叶圣陶老先生,叶圣陶先生值得肖复兴永生记忆的,文章在这里用爬山虎作为第二部分的线索,其实是有很深刻含义的。作者的原文有这样一段话:我刚刚读过叶老先生写的一篇散文《爬山虎》,便问:“那篇《爬山虎》是不是就写的它们呀?”他笑着点点头:“是的,那是前几年写的呢!”说着,他眯起眼睛又望望窗外那爬山虎。我不知那一刻老先生想起的是什么。在编者删掉的这部分文字中,提到爬山虎,目的是什么呢?很显然,当时叶圣陶先生的这篇爬山虎是给了当时中小学生很大影响的。
爬山虎有什么特点?叶圣陶笔下的“爬山虎的脚”确有“扎扎实实迈好每一步”、“认真、质朴”的感觉,从读过《叶圣陶教育文集》中的一些文字来看,叶圣陶确有“爬山虎”的风格。所以,这里再写爬山虎,借物写人的味道。从全文的字里行间,爬山虎能够让肖复兴想到叶圣陶。这里,“总是那么绿着”,却能让人体会到:这里,他是说叶圣陶在影响着他的一生,总是在影响着他,这就是教师,应该说是好教师的作用。这是结合上下文内容、时代背景来体会作者在句子中表达的言外之意。
2、依据不同修辞手法表达出来的新的对象,结合上下文和写作背景,通过联想解释言外之意。指导学生依据比喻、双关、借代等修辞方法,联系语句的字面意思和语境,通过相似、相关、相反的联想来解释言外之意。例:
“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五年级下册《白杨》)作者用象征手法,来写白杨树成长。怎么推导出言外之意?得联系上文“父亲的内心”、父亲对白杨的态度。父亲的内心,需要结合上文: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结合时代背景、父亲的经历来体会。这样,象征意义,才能很好的体会出来。我们从父亲对白杨的赞美,隐约感觉到了,父亲的内心世界中,自己就是一个大白杨,在边疆扎根、长成“卫士”。
为啥又写小白杨?我们看父亲的神态变化:“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为啥笑啊?“小白杨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从父亲把自己看做一个老白杨,我们可以推想了:作者用这样的方法,含蓄的表达出父亲的另一层心思:小白杨成长起来,就是孩子们将成为边疆的建设者和保卫者。而读者读到这里,心中也豁然开朗了。从全片来看,作者开头是远景推向近景,推向画面主体——白杨,而结尾处,又将画面推向远景。而这远景,不再是混黄,而是清秀的、让人感觉到希望和信心的清秀挺拔的大白杨和小白杨!
3、结合上下文,分析语句省略的前提或结论,推断言外之意。
说话人为了把自己的真实意图表述得很委婉,常常把推论过程中最主的的内容省略不说,而只说推论中的前提或结论。所以理解这类语言现象造成的言外之意,可以通过分析出推论的过程,说出前提或结论,来推断出言外之意。案例:
“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再说说从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六年级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
要读懂这句话,得到上下文中去寻找:作者省略了什么。省略了什么?李大钊不在家的时候去干什么了。本文写的主要是他对待敌人的情形,没有具体介绍他在干什么。这只能结合时代背景、结合课文内容去推想。推想出来有什么用途?就能明白李大钊为什么会被敌人逮捕杀害,就能更好的体会李大钊为革命献身的精神。
4、结合语境,从相反的角度体会“改变词语的感情色彩(所谓正话反说)”的句子。这类句子,首先要认识到作者在这样的语境中表达的感情色彩与语境的不协调,然后,再体会让我们感觉到不协调的原因是一些词语感情色彩的问题,然后,尝试从反面来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案例:
水是野的。索溪像是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会儿缠绕着山奔跑,一会儿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儿闹去了。它尤其爱跟山路哥哥闹着玩:一会儿手牵手,并肩而行;一会儿横铲一脚,将山路拦腰截断。(六年级上册《索溪谷的野》)这里,作者说水是“野”的,“赌气”的,一般来讲,这是贬义的。这“贬义”就与语境不够协调,全篇都存在这样的感情色彩的不协调,而这样写的言外之意是什么?我们可以结合课文的描写,把它改成“褒义”来体会:活泼的、欢快的、无拘无束的。这样,言外之意就读懂了,作者的态度也读懂了。
第五篇:P40历史思考
P40历史思考:“文化大革命”是一场大灾难,留给我们民族、国家和人民的记忆是极其沉痛的。“文化大革命”对社会经济和民主建设造成严重的破坏,使我们丧失了一次发展机遇,拉大了中国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大灾难带来大反省。正是基于对“文化大革命”的深刻反思,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才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进而确立改革开放政策,开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大革命”的“功劳”就在于为我们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反面教训和历史借鉴。
P35学先进、谈感想:焦裕禄式的好干部——胡昭程、郭新吉、陈文松
教师节来临前的一天清晨,在湖南省桂东县,一队队少先队员、青年团员胸戴白花,自发来到位于县城西南方的宝塔山上,在一座坟墓前,他们庄严肃穆地献上他们亲手制作的花环。
这里,长眠着他们敬爱的一个人——桂东县原教育局局长胡昭程。
一个埋头数十年,在边远的贫困山区创造了教育奇迹的人。
一个有着强烈的爱心,却又对自己的家人极为“冷漠”的人。
一个视事业比生命更为重要的人。
为了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他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直到将自己52岁的本应健硕的身躯滋养他脚下深爱着的土地。
在这第十七个教师节来临之际,红网特推出《焦裕禄式的好干部——胡昭程》大型连续报道,谨以此文献给为党的教育事业奋斗终生的胡昭程同志。今天刊发第一篇《大山里的奇迹》。
地处湘粤赣边区的桂东县是国家级贫困县,17万人口之中至今仍有3.6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在郴州市,至今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想不通,去桂东”。
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连鸟都飞不过”的地方,却创造了教育的奇迹:这里的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3%,巩固率99.9%;初中入学率100%,巩固率98.1%。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80%以上的干打垒校舍得到改善;引进香港“苗圃行动”资金598万元,建成“苗圃希望小学”29所。2000年,全县高考录取率达85.48%;今年高考,仅桂东一中就有76人上了本科录取线。
由于教育的长足进展,促成该县党政一班人下定决心,每年以80%的财政收入作为教育投入。在当今教师队伍人心不稳之际,全县教师流失率却仅为千分之零点几。1998年,桂东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比原计划提前两年实现“两基”目标,被湖南省人民政府评为“两基”先进县;1999年4月,湖南省委、省政府在桂东召开“全省贫困地区与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育现场会”,下发了《关于学习推广桂东县教育改革和发展经验的通知》,全国各地数百个团组、数万名党政干部和教育工作者先后到桂东来参观学习。
漫步在田间地头,只见一座座颇具规模的现代化学校高高矗立,有如镶嵌着一粒粒明珠。此时此际,你怎么也不相信,这里是素有“湖南西藏”之称的桂东。难怪1999年国家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同志前来视察工作时,由衷地说:“桂东在贫困落后的地方办出了发达地区的教育,真了不起!”(郭新吉)
“为群众办事苦点、累点算不了什么。”
1972年秋冬,皖北凤台县遇上了罕见的内涝灾害:全县50多处内河堤坝纷纷溃破,30万亩粮田顷刻被淹,粮食急剧减产,许多灾民等待救济。
就在第二年的3月,郭新吉肩负党组织的重托,出任凤台县委副书记,主管农业生产。到县上任的第二天,东方还没泛起鱼肚白的时候,郭新吉就到内涝最严重的公社和大队去了。
一路上,看到受淹的粮田,就赤脚蹚水而过,了解灾情;碰上农民,就地一蹲,向农民问寒问暖;走进村庄,就往农家茅屋里一钻,往农民床沿上一坐,亲热地同农民聊起来……
在乡下跑了一圈,郭新吉认准了影响凤台经济发展的是水。他在县委常委会上提出:“凤台受害于水,治穷必先治水。”然而,凤台水利现状究竟如何?正确的治水良策是什么?大家的心里都没有底。郭新吉建议:“成立水利普查队,对全县水情深入调查,再作治水决策。”
于是,有100多人参加的县水利普查队宣告成立。郭新吉率领大家背着水壶,带着干粮,扛着标杆出发了。他们穿水田,过河湾,宿村头,象地质队员那样,辛苦踏勘着凤台县的山山水水,岗岗洼洼。
日复一日的奔波,通宵达旦地熬夜,使郭新吉患了颈椎骨病。为了不影响下乡,他瞒着大家不去医院就诊,嘱咐家人保密,自制了一个颈椎骨牵引套,走到哪带到哪儿,利用夜晚吊在门框或床头上牵引。两个月过去了,牵引套换了一个又一个,郭新吉的颈椎骨病没有好转,后颈部的头发却被牵引套磨去了大半。
一天深夜,奔波一天的郭新吉颈椎骨酸疼难忍,老伴心疼地说:“你病成了这个样子,住院休息几天吧!”郭新吉说:“我这点病是小事,全县水利普查才是大事。”第二天清晨,郭新吉又和水利工程师严正出了县城。他俩从禹王山下跨淮河,过东风湖,沿着焦岗湖绕了大半圈,足足走了35公里。一路上,郭新吉走村串户,兴致勃勃,直到下午4点钟才简单吃了顿午饭。回城的路上,颈椎骨阵阵酸疼,他仍然咬着牙走着、揉着。严工程师关心地说:“你身体不好,不要硬撑了,打个电话让县委小车来接一下吧!”郭新吉不同意:“为群众办点事苦点累点算不了什么。我们走着回去,还可以多了解一些情况。”就这样,他俩一路边走、边看、边问,直到晚上9点多钟才走回到县里。
经过几个月的紧张奔波,郭新吉率领水利普查队,跑遍了全县的山水岗洼,终于摸清了全县境内五大自然水系的源和流,一个“岗洼结合,排灌结合,旱涝兼治,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水利建设蓝图绘制出来了。一场全县动员,干部、群众齐上阵的兴修水利高潮从此兴起。
在凤台,提起贯穿全县南北的“永幸河”,人们总会想起郭新吉。
1977年晚秋,永幸河枢纽工程方案一出台,就有人提出异议:“这次工程要切开淮北大堤,搞不好会掉脑袋的!”刚接任县委书记的郭新吉坚定地回答:“枢纽工程一定要上,不上,永幸河等于白挖。出了问题,我负责!”郭新吉深深知道,淮北大堤切开后,必须在汛期到来之前重新合拢,否则将直接危及两淮煤田、京沪干线,责任重大啊!为了抢时间,争速度,郭新吉和县委一班人吃住在工地,拉着装满石头的板车,行进在运石队伍最前列。
一场浇灌闸板的硬仗打响了。整整三天三夜,郭新吉没有离开过工地,饿了他就啃一口干馍,困了就靠在木板上打个盹,就在第一块闸板竣工之际,郭新吉因疲劳过度倒在闸板上,头脸摔青了几块,左臂韧带严重损伤。县委的同志要送他进医院,郭新吉哪里肯:“这里就是战场,我决不能离开!”就这样,他拖着摔伤的身体,一直坚持到淮北大堤汛前安全合拢,枢纽工程顺利建成。
凤台县委的同志都知道,每年夏秋时节的防汛工作消耗了郭新吉大量精力。凤台是沿淮低洼地区,每临汛期,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危都令郭新吉夜不能寐。多少个日日夜夜,他带领县委一班人战斗在防汛最前线,夜里守在电话机旁休息;他曾在险要地段一住就是十天半月,直到水退堤安;他曾带着县委一班人,蹚着齐腰深的洪水,到灾区察看水情,把救灾物资送往灾区。
有年秋天,江淮地区连降大雨,沿淮各地相继溃堤、行洪。就在东风湖行洪的第二天,郭新吉担心行洪区还有人没撤离,又冒险乘木船前往察看。船行至行洪口处,由于水位落差很大,船体打横、倾斜,船上4根缆绳一下崩断3根。在危急时刻,郭新吉沉着指挥,仅靠一根缆绳的拉力,将船划出急流漩涡。事后,人们才知道郭新吉不会游泳,都埋怨他不该去冒险。郭新吉却认真地说:“我不去看看,就不放心,就是失职呀!”
“把根深深扎在群众之中”
凡是跟郭新吉一块工作过的同志,都知道他的特点:越是边远、贫困的乡村,他越爱去,而且总是徒步下乡。一次,郭新吉去边远的尚塘乡,办公室派了吉普车,郭新吉不肯:“贫困地区农民的温饱问题还没解决,我们坐小车下乡会脱离群众。再说,徒步下乡也易于接近群众,了解情况。”这一天,他徒步走了80多里地。
每当下乡,他总是便饭从简或带上水壶和干馍,从不给村干部和农民添麻烦。他常对身边的同志讲:“大吃大喝就把共产党人的本色给吃光了,把干部与群众的关系吃掉了。”一次,郭新吉到钱庙乡检查防汛工作,跑了一天没吃饭,村干部很不过意,瞒着郭新吉抓只家养的鸡杀了。菜端上来,郭新吉坚决不吃:“小鸡端走,下碗青菜面,不然我走了。”村干部无奈,只好照办。
毛集乡小花庄因为穷,是全县有名的“光棍村”。郭新吉到村里访农户,跑田头,帮助村里分析原因:一是水利设施差,无抗旱排涝能力;二是水稻面积少,粮食产量低,打这以后,郭新吉常来小花庄,带领群众修水渠,建电站,旱田改水田,扩大水稻面积。两年后,小花庄水利配套,稻花飘香,农业生产打了个翻身仗,邻乡的姑娘也一个个嫁到了小花庄。
徐桥村是凤台县有名的穷地方,郭新吉在徐桥蹲点,帮他们规划了两座电灌站,发动群众挖了5条引水渠。1977年秋,徐桥人迎来了第一个丰收年,第一次不吃救济粮了。秋后的党支部会上,人们情不自禁地谈起了郭新吉,决定派老党员徐文良送50公斤最好的大米给郭书记尝尝。谁知老徐竟被郭新吉挡在门外。老徐说,“这米是你带领咱们栽下的,今年水稻丰收,大伙都有这份心意,你不收,俺无法向支部和乡亲们交待!”郭新吉很受感动,他按国家大米价格付了钱和粮票,留徐文良吃了顿饭。老徐临走时郭新吉交待:“今后不准再送米来。”
东风湖行洪区群众的居住问题,始终是郭新吉的一块心病,目睹洪水泛滥后的断垣残壁,郭新吉流下了眼泪。他沉重地对乡干部说:“不能改变行洪区的面貌,党派我们来干什么!”
随后,郭新吉带领县委、县政府调查组进驻行洪区,广泛听取基层干部、群众和水利工程技术人员的意见,最后形成了因地制宜、分而治之的方案:靠近便峡段行洪堤的河口、张王、何台村就地筑庄台;紧靠淮河大堤的塘沿、刘岗、大桥村全部迁入大堤内;董岗、徐大郢、三拐、后拐村因面积大、人口多,筑保村圩;石湾村因淮河干道拓宽迁往河东山上。
“认准的事坚决干!”郭新吉和县委一班人上工地参加劳动,带领群众大干了两个春秋,改变了行洪区的面貌。1983年秋后的一天,郭新吉带领县委一班人到东风湖察看水情,一位老大娘拉着郭新吉的手感激地说:“这下好喽,洪水治住了,咱们的日子好过了,还是共产党好啊!”郭新吉深情地对大家说:“咱们办了一点应办的事,老百姓都忘不了。党的干部只有把根深深扎在群众之中,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和依赖!”
“打铁需要本身硬”
早在1987年,郭新吉就给自己约法三章:不以权谋私;不损公肥私,假公济私;不收受贿赂礼品。这“三不”,始终融贯在他的言行中,影响着县委一班人。
郭新吉刚调入凤台工作时,老伴和6个孩子都没有工作,全家仅靠他一个人的工资生活,经济上比较紧张。有关部门的同志考虑到他的实际困难,想给郭新吉老伴安排干临时工。郭新吉知道后制止说:“我老伴不识字,不够条件,不能因为我是书记就照顾她。”
郭新吉“文革”中受冲击,他的大女儿当时年岁小,因惊恐刺激过度,后来患有精神病。有位厂长想减轻他一点家庭负担,准备给他大女儿安排个工作。郭新吉闻讯,找到这个厂长:“女儿不能工作,不能白拿国家的钱!”
郭新吉的六弟从小脸被狼咬去半边,父母又早年去世,一直由郭新吉抚养。前些年与外地一位农村姑娘成了家。郭新吉调到凤台工作后,有人好心背着郭新吉将其弟媳的农村户口转为城镇户口。郭新吉发现后,立即找到公安部门,将弟媳的城镇户口注销了。回到家,老伴哭着说:“六弟从小残疾,好不容易成了家。这户口一销,不是拆散了这个家吗?!”
郭新吉鼻子一阵发酸,但他仍坚定地同老伴和六弟说:“我不能因为是领导就以权谋私,搞不正之风。你们不是也恨不正之风吗?我若这样搞,你们恨不恨?你们不恨群众恨!”郭新吉的肺腑之言,得到了亲人的理解。不久,包括郭新吉六弟媳在内的清理农转非名单张榜公布出来,引起了很大震动,不仅教育了广大干部,也促进了全县社会风气的好转。
有年冬天,郭新吉四弟的女儿从河南老家赶到凤台求伯伯给找个工作。侄女在家里一住就是一个多月。老伴沉不住气了,便把这事跟县福利院院长方志平透露了。老方快人快语:“行!跟老郭通通气,我把你侄女安排到福利纸袋厂做临时工。”谁知郭新吉听了一口回绝:“不行!她没受这个照顾的资格。”郭新吉的四弟知道了这件事,生气地瞒着郭新吉找老方让侄女当上了临时工。一个月以后,这事被郭新吉发现了,他先是对老伴发了一通火,然后又找到方志平,让老方辞掉了侄女。
在凤台县直机关,人们至今谈起郭新吉两封家信的事,仍赞不绝口。那日郭新吉任县委书记期间。有一天,他开会抽不出身,就让公务员帮寄两封家信,同时交2角钱买邮票。公务员说:“办公室邮票现成的,干嘛还要买?”郭新吉认真地说:“公是公,私是私,我这是私人家信,不能用公家的邮票。”
郭新吉在县委工作十几年,自己很少坐小车,对于家属、孩子要求更严,就是顺便搭一下车也不准。1980年,郭新吉在阜阳工作的一个儿子回来探亲,回去时恰好赶上县委小车去阜阳办事,司机提出车上有空位,可以把他带回去。可郭新吉却去买了张车票,让孩子挤上长途汽车。郭新吉说:“这对家属、孩子有好处,不能让他们养成一种优越感。”
原县委党校食堂的4间草顶泥墙仓库,郭新吉一家老小在里面一住就是11年。1984年,县里有计划地翻修危房,其中也包括郭新吉的住房。当时,县里安排郭新吉暂时住进招待所,郭新吉诚恳地说:“不必添麻烦了,这点困难我自己能克服。”三九寒天,郭新吉借来一
(陈文松)
生前,作为一位领导,他从来不为个人捞半点好处,却为一个企业的复兴立下汗马功劳;作为一位船舰工程专家,为造船事业默默地耕耘,留下“我不甘心”的遗言„„英年早逝,他被誉为“焦裕禄式的好干部”,被誉为“船魂”。
他,便是原大连造船厂的厂长陈文松。即便在他离开人世17年后的今天,他也没有被人忘记。
风霜雪雨铸船魂
陈文松,1942年出生于福建省莆田市。1965年9月,于上海交通大学船电专业毕业后分配到大连造船厂工作。在此后的20年间,历任电工车间技术员、船舶电气主管工艺员、厂船舶设计工艺研究所设计员、电工车间生产技术副主任、总工程师助理等职。作为中国舰船工程专家,海军新一代舰船主要设计者和建造总指挥,长期奋战在军工科研生产一线,曾带领员工在两年内连续完工两艘导弹驱舰,创造了海军主力战舰建造速度最快、质量最好的纪录。
1985年,国际造船业跌入低谷。大连造船厂也因为与其签约的船东倒闭、弃船,陷入了极为困难的处境。这时,有些船东企图利用这一时机低价购船,不断来造船厂询价。很多人认为机遇难得,主张多接一些出口船。作为经营副厂长的陈文松认为,此时接船无异于饮鸩止渴,只能使船厂的包袱越背越重。他提出了“暂时紧缩造船,不接赔本船”的经营策略。这期间,工厂大力发展修船业,修船产值跃居全国同行业之首;多种经营打入石化、冶金、能源等大型设备领域,形成了锅炉、压力容器、炼钢转炉、大型钢结构件等支柱性产品。
1988年,国际船舶市场出现了转机,不少船厂开始成批量地承接出口船。陈文松通过周密的市场调查,认为目前船价上涨的趋势仍在继续,而且设备和原材料的价格也在上升,大批量接船的时机并不成熟,不久,船价还会继续大幅度上升。当时,挪威梅丽普斯船社要求与他们签一批成品油轮的合同,陈文松协助厂长制定了“批量谈,单艘签”的正确策略。形势如陈文松预料的那样,国际船舶市场的价格很快大幅度上升。陈文松当机立断,提出了“抓住时机,尽快接船,全力以赴扩大造船比重”的生产经营策略,一举谈成了9.8万吨、4.4万吨两型4艘出口船及国内5艘3.5万吨散货船建造合同,出口成交额达1.18亿美元。
1991年,海湾战争刚结束,国际航运业局势很不明朗,国内外许多船厂在等待观望。陈文松认为国际航运业的繁荣局面即将开始,带领大家率先签订了一艘6万吨原油轮合同,为国内造船业开了个好头。此后,他又抓住船舶市场价格进一步回升的关键时机,连续承接了7艘,共34万吨的造船合同,使1994年前的任务全部饱和。1991年,船厂经济效益是上年的2.5倍,创历史最高纪录。
陈文松常说“要让企业适应市场,不能要求市场服从于企业。”他要求经营处的有关人员“不要当坐商,要当行商。要深入到市场和客户中,广泛进行调查研究,不能等人家把饭喂到口中。”他不仅要求下属这样做,而且经常亲自带队出去,了解市场,走访客户,把握住国内外船舶市场的脉搏。船厂干部职工们说,大连造船厂能够冲出困境,效益连年递增,陈文松厂长立下了大功。
心中无我松高洁
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公而忘私,清正廉洁。这是职工们对陈文松最突出的印象。正因为如此,职工们不仅将他当作领导,更是可以推心置腹的兄长。
李庆德,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助理、水运部部长。谈起陈文松,满心的敬佩。“我们在一起很多年,从来就没见过他摆过领导架子,他是一个重情重义的老大哥。”
1985年,陈文松带队前往日本“AOTS”协会学习先进技术。在102天里,李庆德与陈文松朝夕相处。“那时他是临时党支部书记,我是支委。几乎每天我们都在一起研究讨论。”
在日本学习的102天,他们能不坐车就不坐,能找到低价房间就不住高级房间,省下的外汇全部交了公。几年来,陈文松为工厂精打细算,仅出差、谈判、签约就为企业节省了大量资金,但却从没为个人捞取半点好处 他的家除了一台彩电外,几乎找不出其他电器产品。
1991年,船厂效益好起来,厂务会议决定购置一台好一点的小车。陈文松一直压着。后来用这笔钱为厂里买来两台救护车、一台面包车。
1992年“五一”前夕,厂里一艘船下水,一艘船交工,陈文松一高兴,破天荒地抽出半天时间,陪爱人打“的士”去看一位老朋友。老朋友惊呆了——这么大厂的厂长,出门竟然打“的士”。70多岁的老岳母回沈阳时,家人想用厂里的小车送老人到车站。没想到陈文松却正色道“小车是公家办公用的,厂长私事不能随便用。”他和儿子硬是挤公汽送老人到车站。
陈文松把关心职工的生活和工作作为自己的重要责任,凡是关系到职工切身利益的事,他总是挂在心上。为职工建房,他亲自过问,每年两次带领有关人员到现场察看,解决问题;每次新船试航归来,无论是赤日炎炎的夏日还是寒风凛冽的冬夜,他总是到码头迎接慰问,哪怕等到下半夜。
常使员工泪满襟
长期的辛劳,没有压垮陈文松的意志,却压垮了他的身体。“他住院时我去探视,他看见我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不甘心啊!’。”每每想到陈文松49岁便因病去世、每每想到老大哥临终前的遗言,李庆德便感慨万千。
李庆德回忆说,那个时候,船厂每周三休息,但陈文松几乎从来没有使用过休息的权利。正是在陈文松的带动下,全厂职工苦干实干,为造船厂走出低谷奠定了基础。“每次新船试航归来,无论是赤日炎炎的夏日还是寒风凛冽的冬夜,他总是到码头迎接慰问,哪怕等到下半夜;每次需要加班加点,他都会亲临一线。工人们一看厂长身先士卒,无不干劲十足。”
李庆德说,回想起那时候,陈文松的脸色总是不好,“灰暗灰暗的”,而且烟抽得很重。“我劝过他戒烟或少抽烟,但他总是说很难„„”说着说着,李庆德低下了头,“我知道,这是因为他总在思考,他对别人的关心总是无微不至,但却很少和别人讲自己的难处。他的身体是累坏的、憋坏的。” 的确,即便在癌症病魔缠身的情况下,陈文松仍以惊人的毅力顽强工作。他先后被授予大连市劳动模范、辽宁省优秀企业管理者、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光荣称号。1991年代表大连市工交先进企业赴京领取“五一”劳动奖章,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他身体一直都不好,但总是自己扛着,从不和别人说。所以,直到最后他住院了,我们才知道„„”说到这里,李庆德已无法再说下去。
1992年10月8日,陈文松病逝于大连,终年49岁。陈文松去世后,大连造船厂党委、中共大连市委、辽宁省科学技术工业办公室党组和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党组先后作出向陈文松学习的决定;中共大连市委授予他优秀党员干部荣誉称号;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和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李岚清为陈文松题了词。在一部介绍他的先进事迹的录像片上,李岚清题写“船魂”作为片名。
块油布,搭起了一间帐篷,一家人在里面住了一个冬天。
打铁需要本身硬。郭新吉始终认为,作为县委书记,只有严以律己,带头做到一尘不染,两袖清风,才能要求大家清正廉洁,克己奉公。
他时常嘱咐老伴和孩子,任何人送东西都一概拒收。一天晚上,郭新吉家来了一位基层干部,拎了一包土特产品,想请郭新吉为他爱人的“农转非”说说话。郭新吉直言相告:“你爱人能不能转为城镇户口,这要看符不符合户口政策,要由公安部门来研究决定,不是我能帮忙的事。请你把东西拿走。”这位干部执意要把土特产留下。郭新吉火了,不客气地说:“你若放在这里,我明天拎到县委门口给你曝光。”这位干部很尴尬,只好拎着东西走了。这件事传开后,人们都知道郭新吉是个软硬不吃的“怪人”。再也没有人敢给他行贿、送礼了。
“人离休了思想不能离休”
1986年12月,郭新吉离休了。离休后,为了让子女们集中精力工作,他主动分担了家庭购买煤、粮、菜的任务。一天,他拉着板车去几里外的煤场拉煤,因为买煤的人多,他就拉车站在最后面排队。煤场的认出是郭书记,惊讶地说:“老书记,你这样大岁数,自己来拉什么煤,待会儿我们给你送去。”郭新吉说:“谢谢你们,别人能排队拉煤,我为什么不能。”他硬是排了一个多小时的队,一个人把煤拉回家。
郭新吉离休后,家里也曾热闹过一阵子。有人给他送来了顾问之类的聘书,有人来请他挂个名誉职务。郭新吉一一谢绝。一天晚上,一位自称是某公司经理的人来到郭新吉家,想请他帮忙“办点事”,并保证“不会亏待”。郭新吉回绝后,这个人指着郭新吉破旧的家具说:“你马列了一辈子管什么用?现在离休了,也该活套活套了。”郭新吉说:“我人虽然离休了,但我思想不能离休,我还是一名共产党员,共产党员就不能干给党抹黑的事。”
凤台淮河大桥建设期间,郭新吉工作过的阜阳县一个建筑单位的同志来找他说:“老领导,大桥建设工程量大,劳驾你动动嘴给我们搞一个工程干,办好了给你2000元辛苦费。”郭新吉眉头一皱,说:“这事我绝对不能干,那不是共产党员干的事。况且我已经离休了,不管大桥建设的事。”他还劝告说:“作为老领导,我要求你不要拿这钱去腐蚀别的干部。”一席话,说得那位同志尴尬而去。
然而只要是党的需要,郭新吉总是主动请战,不讲价钱。去年10月下旬,王集乡东朱、王郢两个村的干部多次向县里反映,由于新集煤矿征地,两村之间的水系被打乱,直接影响了1000多亩土地的水利灌溉,急需县里帮助解决,县里为此请郭书记“出山”作参谋。“老水利”郭新吉实地察看后,提出在两村两边建一个电灌站,既能避开塌陷区、工矿区、生活区,又不影响领近村。县政府很快批准此方案,建成了电灌站,有了好的效益。当地农民感激地说:“老书记又为俺们办了桩好事!”
城北乡岗湖、南金两个村群众的温饱问题一直没解决,郭新吉离休后始终记挂着这里的群众。1988年春,郭新吉将儿女们给他买冰箱的3000元钱拿来,又从亲戚朋友家借来2000元钱,牵头承包了九里湾内的62亩沼泽沟塘。当初的九里湾杂草丛生,蚊虫多。郭新吉每天起早揣上两个馒头,带上一壶白开水,晚上披着余晖归。烈日下,他光着脊梁板在鱼塘拔苇根,除杂草。脚被苇根扎破了,撕块布条缠一缠;腿被虫咬肿了,抹上一点红药水、风油精;细雨中,他披块塑料布,肩扛大铁锹,看渠放水。他曾三下焦岗湖,四上城北湖,向渔业工程师求教,回来边学边实践。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奋斗,62亩精养鱼塘终于出现在九里湾内。当年投放的400万尾毛仔,当年就有了效益。去年夏,郭新吉按股份第一次分得九里湾养鱼红利500元,他家都未回,悄悄把这笔钱送给岗湖村小学。
在郭新吉的示范带动下,九里湾内的2000亩沼泽洼塘得到了全面开发,两年时间,精养鱼塘由62亩发展到170亩。同时,随着鱼塘的开发,水源问题的解决,带动了九里湾内蔬菜生产的大发展。长达2.5公里的鱼塘两岸,四季蔬菜郁郁葱葱,种菜面积已达400亩。九里湾内的老百姓每年人均增加收入150元。看到两个村的农民逐步解决了温饱问题,今年4月,郭新吉主动将62亩鱼塘连同固定资产全部移交给县水利部门。岗湖等村群众动情地说:“多好的县委书记呦,离休了还想着咱老百姓。”
今年春天,县里决定利用焦岗湖的水面资源,加快开发鱼场。为了摸清焦岗湖的资源情况,给县委提供决策参考,郭新吉打算同县人大几位领导一起去实地考察。不巧,这时天连降大雨,他的关节炎复发了,又患了前列腺炎。连解小便都疼痛难忍。一天清晨,县人大一位同志来邀他出门,老伴小声说:“老郭病得厉害,不能出门!”
躺在床上的郭新吉听到了,硬撑着下了床,冲着老伴说:“你怎么说我不能出门,我这不是好好的吗?”
老伴生气地说:“你早已离休,还操那么多心,不要命啦!”
郭新吉急了,对老伴说:“离休就不能革命了?咱们县还不富裕,我这个老党员还能为老百姓办点事。”
老伴拗不过他,心疼地望着他消失在雨雾中…… P30小议论: “大跃进”给我们带来什么教训
“大跃进”给我们带来的经验教训是A.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B.制定经济建设方针要符合现实国情.C.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教训:急功近利,不坚持实事求是的严重后果。
影响:这场运动打乱了国民经济的正常秩序。大批农村劳动力投入大炼钢铁运动,造成一些地区农田荒废,生产衰退。片面强调发展钢铁工业,使轻工业减产,市场供应十分困难,人民生活受到极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