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历史教学的思考
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于历史教学的思考
摘 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历史课堂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教师如何应对挑战以及教师的课堂教学有效性如何提得以高是关系到课改成败与否的关键因素。不管我们的教学观怎么变,教学理念或教学手段怎么更新,有效课堂和有效教学应该始终是我们关注的重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诸多方面共同促进的结果,但更重要的是教师自身的积极努力。
关键词:新课改 教学 有效性 教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面临着巨大而持续的挑战和困惑,教师的成长与发展问题是新课程改革成功不可缺少的主要方面。教师只有适应并积极投入到课程改革中,才能跟得上课程改革的步伐。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所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观念上的挑战: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健全的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需要教师转变观念。然而当前的现实是部分教师仍停留在经验式甚至是程序式的教学上。随着新课程的逐步推进,教师要形成以学生为本的新观念。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从学科本位的教书匠转变为学生学习过程的优秀组织者、帮助者和引导者。
2.教学方法上的挑战:以往在教学中教师常常把学生当作接受教育的被动者,课堂的主动权始终掌握在教师手中。新课程要求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索学习,总之就是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逐步树立新的教学观念,从而改变自己的教学习惯。
3.对知识储备的挑战:新课程改革提倡课程资源的多元化,教材只是一种课程资源,随着史学研究的发展,教科书的滞后性已不容回避,仅仅对教材知识滚瓜烂熟还远远不够,这对教师的知识储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现实却是部分教师在知识结构老化、基础薄弱、更新速度缓慢,这必然影响他们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教学,教学的关键是课堂,构建高效的课堂是新课改实现价值追求的强力保障。
如何应对挑战,我们应该从教师自身和历史教学两方面入手。历史教学方面
涉及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追求有效教学的实质就是要把课堂教学的立足点放到学生身上,使学生乐于学,自主学,学会学。以下就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教师自身业务素质谈几点想法:
一、重视历史基础知识的讲授
基础知识的掌握是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任务,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任务。历史是一门包罗万象、博大精深的学科,它是由一个个生动的历史事件和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而构成的,包容了人类活动的全部。向学生讲解历史基础知识,让学生认识历史、感受历史,从而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世界观,这是作为一名历史教师的基本职责。但要注意,教学形式是为学习内容服务的。
二、构筑现代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历史创新思维
构筑现代教学模式,转变传统教学方式是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途径。传统的教学观念是应试教育,教学模式基本上就是灌输式,这种教育观念和模式,虽然有利于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达到了教师的教学目标,但也扼杀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影响了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讨的热情,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体现。新课程强调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共同参与者,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条件,指明方向。教师要组织学习合作小组,要善于在教临着巨大而持续的挑战和困惑,教师的成 学中创设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让他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形成历史思维能力,体验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三、积淀深厚功底、打造魅力课堂
有魅力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学生在有魅力的课堂中实现知识的掌握、心灵的升华。课堂是否具有魅力取决于教师的专业功底,扎实广博的知识、优美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富于智慧的设问。课堂的高度取决于教师的史学深度,一个历史教师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史学素养和扎实的专业功底才能创造出充满魅力和思维的历史课堂。
四、发挥历史教学的价值功能
中学历史教学不同于历史学研究,它还担负着教育的价值功能,历史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历史不是简单的概括,不是呆板史料的堆砌,历史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历史课是诠释历史,是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浓重的情景;深刻的思想内涵向学生渗透,让学生去感悟历史,思考历史,从而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新课改明确提出历史教育的课程目标有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让历史堂闪课烁思想的灵光,实现历史教育最终价值,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
那么关于如何开展历史教学,如何实践,应关注以下几点:
一、紧扣历史课程标准,优化教学目标
历史课程标准是历史课堂教学的依据,也是教学评价的标尺。在备课时,理
解、掌握课程标准的理念和内容,把握每一个单元的教学深度与广度,落实教学的三维目标,以保证历史课程总体目标的实现。教学目标是历史教师专业活动的核心,也是判断历史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新课标确定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所以教师在备课前应首先认真研读所教内容的课标要求,重点研读课程标准的本体部分的陈述,通过使用不同的行为动词,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层面的内容做出不同水平的划分,要以“知识与技能”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充分体现在“过程与方法”之中,即要三者兼顾、有轻有重、有机整合。只有紧扣课标进行课堂教学,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习兴趣
历史是生动、形象、具体的,其情景性强。但由于教材的简约性,使本来引人入胜的史实大为失色。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去创设情境,相应的情境氛围可以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轻松愉快地理解、接受知识信息。同时,初中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情境教学也可以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一种积极的注意倾向,并激发起热烈持久的情绪。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情境教学,有利于克服学生死记课本历史人名、地点、年代等单纯知识的枯燥无味,增强直观性、欣赏性,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记忆。
三、优化课堂训练和讲评,及时巩固教学成果
课堂检测是检验一堂课有效性的重要内容,教师要认识历史课堂训练的作
用,它不仅 是为了巩固历史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应成为引导学生学会基本史学方法的重要手段。在新 课内容完成后,可以让学生做适量的课堂小练习,设计的练习既要有利于学生掌握基础的历 史知识,还要有一定的深度,尽量采用新颖的、贴近生活的材料,以激发学生练习的欲望,同时,教师还要进行及时的、精当的点评。合适的练习,可以巩固当堂知识,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精当的讲解和引导,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眼界,让他们接触了更多的题型,又培养了学生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增强学习的信心。总之,要使课堂训练成为学生探究与解决问题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求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业务素质,自觉更新理念,善于反思,博采众长,敢于创新。这样,才能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发挥史学育人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编写,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组织,教育科学出版社。
2.李瑾瑜:《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余志兵:《新课改需要教学新思路》,《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06年。
4.王丽:《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新课程·中学》2010年11月8日。
5.王华:《合理进行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方法交流》2010年11月。
6.宋士俊:《浅议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东方企业文化·策略》2010年11月
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于历史教学的思考
盘锦市第二初级中学
政史地组
孙苏阳
第二篇:历史概念教学的几点思考
历史概念教学的几点思考
江苏省兴化楚水实验学校 翟锦银(225700)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发现,部分学生对于一些历史概念模糊不清,缺乏明晰的认知。这既限制了学生解题水平的提高,也影响了认知能力的提升。在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中对历史概念有明确要求:“普通高中的历史教学,要在初中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及其不同历史时期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初步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历史科考试说明》考试能力要求也有这样的文字叙述:“再认、再现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由此看来,对于历史概念的阐释应贯穿于平时历史教学过程之中,以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把握。现笔者就教学过程中的历史概念的教学处理方法谈几点不成熟的认识。
(一)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典故解析历史概念。在历史教材中,有许多历史概念与历史典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能恰如其分地运用这些典故,设置历史情境,则能帮助学生较为清晰地理解这些概念。比如,有关政治术语中的左和右的概念,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提及到的问题,也是较为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其实,这与法国大革命的史实有很大关系。在法国大革命的第一阶段,即代表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利益的君主立宪派当权时期,在1791年的制宪会议上,大资产阶级提出比较温和的改良主义,要求保留国王,反对共和;而第三等级的代表坚决不同意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并提出更为激进的革命措施。在议会辩论时,拥护激进革命的人恰好坐在议会主持人的左边,而主张温和的保守派(立宪派)恰好坐在主持人的右边,于是,人们习惯上将革命的一派称为“左派”,把反对革命的一派称为“右派”。后来,马克思和恩格斯把左派引申为无产阶级派,把右派引申为资产阶级反动派。教者如能帮助学生梳理一下史实,再引导学生总结归纳,那么,学生对这两个概念的认识就会清楚而明晰,理解起来也会得心应手。
再如,中国古代史上的著名战例“淝水之战”这一历史概念,它与“起第长安”、“投鞭断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这些历史典故相关,只要教者讲清了,帮学生把史实理清了,学生对这一历史概念就会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
(二)帮助学生准确定义和辨析历史概念。每一历史知识概念都有它特定的历史时间、空间,特定的历史内涵和外延,定义法就是根据以上四个方面的内容,用高度概括简洁准确的语言给历史知识概念下定义。使用定义法形成历史知识概念最关键的是对历史内涵和外延的揭示。学生由于历史背景和历史学养的不足,对定义法揭示历史概念较为陌生,也较难以把握。比如,对于“左”倾和右倾这两个历史概念,能否帮助学生用一个科学的理论性的概念来阐释呢?笔者通过教学尝试发现完全可行。
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回忆一下已掌握的有关知识,如有关“左”倾的特征与表现情况。“左”倾机会主义错误表现为理论观点超出实践的需要,主观认识超出客观条件的可能。这种错误在阶级斗争问题上,表现为扩大打击面,搞过火的斗争,对内搞关门主义,对敌斗争搞冒险主义,在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急躁冒进,违背规律,超越阶段。
接着,我让学生回顾一下“左”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建国以来的种种典型表现,具体说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最典型的便是王明的“左”倾机会主义错误,在中国共产党内推行严重脱离中国革命客观实际的冒险主义指导方针,给中国革命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在我国建国以 来的“左”倾错误主要指党的指导方针在1957—1976年间在以下问题上的失误:一是对社会主义条件下阶级斗争估计扩大化。从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开始,修改了中共八大上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论断,形成“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最终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发生。二是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片面追求单一的生产关系,追求大规模和高速度,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带来严重的损失。
在学生对“左”倾概念基本形成认识的基础上,我有趁热打铁,让学生按照刚才的思路,梳理一下有关右倾这一特征与具体表现,进而形成下列认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表现为理论观点落后于实践的需要。在大革命时期则表现为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对于当时中国革命的形势缺乏清醒的观察,对中国革命的性质、前途作出错误的判断,否认中国工人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低估了农民的革命性和革命要求,过高地估计了资产阶级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没能认识到蒋介石等地位、立场的变化,已成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于是把统一战线的领导权拱手相让。这成为大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学生认知的基础上,我又对进行了拓展与深化,进一步使学生明确不管是“左”倾还是右倾,都给中国革命和建设带来了挫折和危害。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要防止“左”、右两种倾向,但更重要的是防“左”。
(三)启发学生利用概念的种属关系正确区分历史概念。不少历史概念有较多的相似或相近之处,这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理解的难度,如果能通过概念内涵和外延的分析,弄清楚种属概念之间的关系,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
有这样一道选择题: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下列选项对辛亥革命评述不正确的是:A、结束了封建制度,建立了民主共和国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这个题目考查的是有关辛亥革命这一历史史实的评价,答案应该选A。乍一看,是如何评价辛亥革命,其实是考查学生对封建制度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理解与把握。此题的答案质量不高,细究其原因,是学生对封建制度与君主专制制度这两个概念的认识较为模糊。
针对这一情况,我没有简单化处理,仅公布个正确答案就完事,而是引导学生对上述两个概念的关系进行具体分析。在分析时让学生回忆所了解的历史事实,理清历史关系,最终让学生形成理性认识。学生经过启发与引导,明白了君主专制制度是以君主专制、独裁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政治制度,是封建制度的一个方面。封建制度则是一个综合性的政治概念,它不仅包括封建的政治制度,还包括封建的经济制度,封建的土地制度以及封建的思想、文化制度等。在我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是以辛亥革命中清帝退位为标志的,而封建制度的最终结束则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土地改革的完成作为标志的。封建制度是种概念,君主专制制度是属概念,君主专制制度属于封建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教学指向比较明确,既帮助学生认识了历史概念,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用形象化的历史感性材料引导学生理解概念。所有的历史认识都来源于历史事实与历史事件,离开了事实与事件,就形成不了历史概念。在学习历史概念的时候紧扣事实与事件,使学生形成感性认识,并进行分析、判断、概括,提炼上升为理性认识。当然,在认知事实与事件时,要提醒学生从事实或事件中跳出来,善于透过现象抓住本质,以形成正确的认识。如在学习国统区、沦陷区、游击区和解放区这四个概念时,我就采用了上列教法,实践证明,教学效果较为理想。学生通过学习,明白了:
国统区是指由国民政府控制和管辖的地区,社会性质属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国统区,蒋介石政治上独断专行,以命令形式处理党政军的一切事务,成为大独裁者。***、特务统治、保甲制度三者互相结合、渗透,是国民党反动独裁统治的象征。经济上,实行统制经济政策,进一步加强了经济垄断地位,官僚资本急剧膨胀起来。
沦陷区是指被日本帝国主义占领,由日伪军或傀儡政权控制的地区,社会性质属于殖民地。日本侵略者在沦陷区进行野蛮的经济掠夺,大肆榨取中国的资财和掠夺劳动力,把沦陷区的经济变为它的附庸经济。思想上,推行奴化教育,企图以此消磨、摧残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和反抗意志,实现其同化政策。沦陷区人民过着亡国奴的生活。
游击区是界于解放区和沦陷区之间、敌我双方争夺的地区,都有两面政权。由游击区变为解放区,或由游击区变成沦陷区,反映着敌我势力的消长。
解放区是指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在敌人后方建立的根据地,其性质属于抗日民主政权。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人民实行减租减息,积极开展大生产运动,建立“三三”制政权,进行反“扫荡”斗争,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并逐渐成为抗战的主战场。
这类概念历史教学中也经常见到,如春秋争霸战争与战国兼并战争,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彼得一世改革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等等,只要区分清楚其性质,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五)帮助学生梳理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准确阐释历史概念。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一些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所变化。学生对这些变化的过程、特征和线索往往缺乏整体的纵向联系,所以认识易发生偏差。
如,上面所说的“左”倾和右倾,不同的时空含义即有所不同。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左派、右派名词来源与欧洲不同,派别的划分都是以政府为参照系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民党中那些要求把革命进一步推向深入的人士,就称为国民党左派,如宋庆龄,邓演达等;而那些反对革命甚至破坏革命的国民党人,就被称为国民党右派,即是以蒋介石为代表的那一部分人。在1957年整风运动中,有极少数资产阶级分子乘机向共产党和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放肆地进攻,于是便引发了一场群众性的反右派斗争。这部分人也被称为右派,即资产阶级右派分子。20世纪初,列宁和斯大林开始用左倾和右倾的概念来分别指代无产阶级内部的激进派和保守派。但由于当时激进派常常给无产阶级革命带来很大的挫折,为表示贬义,特在左字上加上引号。到20年代末,用“左”倾机会主义和右倾机会主义来划分无产阶级内部的政治路线错误。帮助学生把这些概念放到历史的不同阶段进行阐释、理解,学生便较为容易把握了。当然这样的梳理过程并不复杂,问题在于掌握了其方法就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了。
其实,历史概念的教学方法有很多,见仁见智,可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有关历史概念的考查,历年高考中屡见不鲜。1995年高考卷的选择题“闭关政策”题自1996年始一直被教育部考试中心列入《考试说明》的题型示例。在近几年高考中考到的历史概念有吴楚七国之乱、王安石变法、郑和下西洋、文艺复兴、光荣革命、欧盟,等等。如此看来,在教学过程中,关于历史概念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了。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把握能力和解题能力,更有助于学生良好的历史思维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引起必要的重视。
第三篇:P40历史思考
P40历史思考:“文化大革命”是一场大灾难,留给我们民族、国家和人民的记忆是极其沉痛的。“文化大革命”对社会经济和民主建设造成严重的破坏,使我们丧失了一次发展机遇,拉大了中国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大灾难带来大反省。正是基于对“文化大革命”的深刻反思,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才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进而确立改革开放政策,开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大革命”的“功劳”就在于为我们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反面教训和历史借鉴。
P35学先进、谈感想:焦裕禄式的好干部——胡昭程、郭新吉、陈文松
教师节来临前的一天清晨,在湖南省桂东县,一队队少先队员、青年团员胸戴白花,自发来到位于县城西南方的宝塔山上,在一座坟墓前,他们庄严肃穆地献上他们亲手制作的花环。
这里,长眠着他们敬爱的一个人——桂东县原教育局局长胡昭程。
一个埋头数十年,在边远的贫困山区创造了教育奇迹的人。
一个有着强烈的爱心,却又对自己的家人极为“冷漠”的人。
一个视事业比生命更为重要的人。
为了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他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直到将自己52岁的本应健硕的身躯滋养他脚下深爱着的土地。
在这第十七个教师节来临之际,红网特推出《焦裕禄式的好干部——胡昭程》大型连续报道,谨以此文献给为党的教育事业奋斗终生的胡昭程同志。今天刊发第一篇《大山里的奇迹》。
地处湘粤赣边区的桂东县是国家级贫困县,17万人口之中至今仍有3.6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在郴州市,至今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想不通,去桂东”。
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连鸟都飞不过”的地方,却创造了教育的奇迹:这里的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3%,巩固率99.9%;初中入学率100%,巩固率98.1%。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80%以上的干打垒校舍得到改善;引进香港“苗圃行动”资金598万元,建成“苗圃希望小学”29所。2000年,全县高考录取率达85.48%;今年高考,仅桂东一中就有76人上了本科录取线。
由于教育的长足进展,促成该县党政一班人下定决心,每年以80%的财政收入作为教育投入。在当今教师队伍人心不稳之际,全县教师流失率却仅为千分之零点几。1998年,桂东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比原计划提前两年实现“两基”目标,被湖南省人民政府评为“两基”先进县;1999年4月,湖南省委、省政府在桂东召开“全省贫困地区与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育现场会”,下发了《关于学习推广桂东县教育改革和发展经验的通知》,全国各地数百个团组、数万名党政干部和教育工作者先后到桂东来参观学习。
漫步在田间地头,只见一座座颇具规模的现代化学校高高矗立,有如镶嵌着一粒粒明珠。此时此际,你怎么也不相信,这里是素有“湖南西藏”之称的桂东。难怪1999年国家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同志前来视察工作时,由衷地说:“桂东在贫困落后的地方办出了发达地区的教育,真了不起!”(郭新吉)
“为群众办事苦点、累点算不了什么。”
1972年秋冬,皖北凤台县遇上了罕见的内涝灾害:全县50多处内河堤坝纷纷溃破,30万亩粮田顷刻被淹,粮食急剧减产,许多灾民等待救济。
就在第二年的3月,郭新吉肩负党组织的重托,出任凤台县委副书记,主管农业生产。到县上任的第二天,东方还没泛起鱼肚白的时候,郭新吉就到内涝最严重的公社和大队去了。
一路上,看到受淹的粮田,就赤脚蹚水而过,了解灾情;碰上农民,就地一蹲,向农民问寒问暖;走进村庄,就往农家茅屋里一钻,往农民床沿上一坐,亲热地同农民聊起来……
在乡下跑了一圈,郭新吉认准了影响凤台经济发展的是水。他在县委常委会上提出:“凤台受害于水,治穷必先治水。”然而,凤台水利现状究竟如何?正确的治水良策是什么?大家的心里都没有底。郭新吉建议:“成立水利普查队,对全县水情深入调查,再作治水决策。”
于是,有100多人参加的县水利普查队宣告成立。郭新吉率领大家背着水壶,带着干粮,扛着标杆出发了。他们穿水田,过河湾,宿村头,象地质队员那样,辛苦踏勘着凤台县的山山水水,岗岗洼洼。
日复一日的奔波,通宵达旦地熬夜,使郭新吉患了颈椎骨病。为了不影响下乡,他瞒着大家不去医院就诊,嘱咐家人保密,自制了一个颈椎骨牵引套,走到哪带到哪儿,利用夜晚吊在门框或床头上牵引。两个月过去了,牵引套换了一个又一个,郭新吉的颈椎骨病没有好转,后颈部的头发却被牵引套磨去了大半。
一天深夜,奔波一天的郭新吉颈椎骨酸疼难忍,老伴心疼地说:“你病成了这个样子,住院休息几天吧!”郭新吉说:“我这点病是小事,全县水利普查才是大事。”第二天清晨,郭新吉又和水利工程师严正出了县城。他俩从禹王山下跨淮河,过东风湖,沿着焦岗湖绕了大半圈,足足走了35公里。一路上,郭新吉走村串户,兴致勃勃,直到下午4点钟才简单吃了顿午饭。回城的路上,颈椎骨阵阵酸疼,他仍然咬着牙走着、揉着。严工程师关心地说:“你身体不好,不要硬撑了,打个电话让县委小车来接一下吧!”郭新吉不同意:“为群众办点事苦点累点算不了什么。我们走着回去,还可以多了解一些情况。”就这样,他俩一路边走、边看、边问,直到晚上9点多钟才走回到县里。
经过几个月的紧张奔波,郭新吉率领水利普查队,跑遍了全县的山水岗洼,终于摸清了全县境内五大自然水系的源和流,一个“岗洼结合,排灌结合,旱涝兼治,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水利建设蓝图绘制出来了。一场全县动员,干部、群众齐上阵的兴修水利高潮从此兴起。
在凤台,提起贯穿全县南北的“永幸河”,人们总会想起郭新吉。
1977年晚秋,永幸河枢纽工程方案一出台,就有人提出异议:“这次工程要切开淮北大堤,搞不好会掉脑袋的!”刚接任县委书记的郭新吉坚定地回答:“枢纽工程一定要上,不上,永幸河等于白挖。出了问题,我负责!”郭新吉深深知道,淮北大堤切开后,必须在汛期到来之前重新合拢,否则将直接危及两淮煤田、京沪干线,责任重大啊!为了抢时间,争速度,郭新吉和县委一班人吃住在工地,拉着装满石头的板车,行进在运石队伍最前列。
一场浇灌闸板的硬仗打响了。整整三天三夜,郭新吉没有离开过工地,饿了他就啃一口干馍,困了就靠在木板上打个盹,就在第一块闸板竣工之际,郭新吉因疲劳过度倒在闸板上,头脸摔青了几块,左臂韧带严重损伤。县委的同志要送他进医院,郭新吉哪里肯:“这里就是战场,我决不能离开!”就这样,他拖着摔伤的身体,一直坚持到淮北大堤汛前安全合拢,枢纽工程顺利建成。
凤台县委的同志都知道,每年夏秋时节的防汛工作消耗了郭新吉大量精力。凤台是沿淮低洼地区,每临汛期,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危都令郭新吉夜不能寐。多少个日日夜夜,他带领县委一班人战斗在防汛最前线,夜里守在电话机旁休息;他曾在险要地段一住就是十天半月,直到水退堤安;他曾带着县委一班人,蹚着齐腰深的洪水,到灾区察看水情,把救灾物资送往灾区。
有年秋天,江淮地区连降大雨,沿淮各地相继溃堤、行洪。就在东风湖行洪的第二天,郭新吉担心行洪区还有人没撤离,又冒险乘木船前往察看。船行至行洪口处,由于水位落差很大,船体打横、倾斜,船上4根缆绳一下崩断3根。在危急时刻,郭新吉沉着指挥,仅靠一根缆绳的拉力,将船划出急流漩涡。事后,人们才知道郭新吉不会游泳,都埋怨他不该去冒险。郭新吉却认真地说:“我不去看看,就不放心,就是失职呀!”
“把根深深扎在群众之中”
凡是跟郭新吉一块工作过的同志,都知道他的特点:越是边远、贫困的乡村,他越爱去,而且总是徒步下乡。一次,郭新吉去边远的尚塘乡,办公室派了吉普车,郭新吉不肯:“贫困地区农民的温饱问题还没解决,我们坐小车下乡会脱离群众。再说,徒步下乡也易于接近群众,了解情况。”这一天,他徒步走了80多里地。
每当下乡,他总是便饭从简或带上水壶和干馍,从不给村干部和农民添麻烦。他常对身边的同志讲:“大吃大喝就把共产党人的本色给吃光了,把干部与群众的关系吃掉了。”一次,郭新吉到钱庙乡检查防汛工作,跑了一天没吃饭,村干部很不过意,瞒着郭新吉抓只家养的鸡杀了。菜端上来,郭新吉坚决不吃:“小鸡端走,下碗青菜面,不然我走了。”村干部无奈,只好照办。
毛集乡小花庄因为穷,是全县有名的“光棍村”。郭新吉到村里访农户,跑田头,帮助村里分析原因:一是水利设施差,无抗旱排涝能力;二是水稻面积少,粮食产量低,打这以后,郭新吉常来小花庄,带领群众修水渠,建电站,旱田改水田,扩大水稻面积。两年后,小花庄水利配套,稻花飘香,农业生产打了个翻身仗,邻乡的姑娘也一个个嫁到了小花庄。
徐桥村是凤台县有名的穷地方,郭新吉在徐桥蹲点,帮他们规划了两座电灌站,发动群众挖了5条引水渠。1977年秋,徐桥人迎来了第一个丰收年,第一次不吃救济粮了。秋后的党支部会上,人们情不自禁地谈起了郭新吉,决定派老党员徐文良送50公斤最好的大米给郭书记尝尝。谁知老徐竟被郭新吉挡在门外。老徐说,“这米是你带领咱们栽下的,今年水稻丰收,大伙都有这份心意,你不收,俺无法向支部和乡亲们交待!”郭新吉很受感动,他按国家大米价格付了钱和粮票,留徐文良吃了顿饭。老徐临走时郭新吉交待:“今后不准再送米来。”
东风湖行洪区群众的居住问题,始终是郭新吉的一块心病,目睹洪水泛滥后的断垣残壁,郭新吉流下了眼泪。他沉重地对乡干部说:“不能改变行洪区的面貌,党派我们来干什么!”
随后,郭新吉带领县委、县政府调查组进驻行洪区,广泛听取基层干部、群众和水利工程技术人员的意见,最后形成了因地制宜、分而治之的方案:靠近便峡段行洪堤的河口、张王、何台村就地筑庄台;紧靠淮河大堤的塘沿、刘岗、大桥村全部迁入大堤内;董岗、徐大郢、三拐、后拐村因面积大、人口多,筑保村圩;石湾村因淮河干道拓宽迁往河东山上。
“认准的事坚决干!”郭新吉和县委一班人上工地参加劳动,带领群众大干了两个春秋,改变了行洪区的面貌。1983年秋后的一天,郭新吉带领县委一班人到东风湖察看水情,一位老大娘拉着郭新吉的手感激地说:“这下好喽,洪水治住了,咱们的日子好过了,还是共产党好啊!”郭新吉深情地对大家说:“咱们办了一点应办的事,老百姓都忘不了。党的干部只有把根深深扎在群众之中,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和依赖!”
“打铁需要本身硬”
早在1987年,郭新吉就给自己约法三章:不以权谋私;不损公肥私,假公济私;不收受贿赂礼品。这“三不”,始终融贯在他的言行中,影响着县委一班人。
郭新吉刚调入凤台工作时,老伴和6个孩子都没有工作,全家仅靠他一个人的工资生活,经济上比较紧张。有关部门的同志考虑到他的实际困难,想给郭新吉老伴安排干临时工。郭新吉知道后制止说:“我老伴不识字,不够条件,不能因为我是书记就照顾她。”
郭新吉“文革”中受冲击,他的大女儿当时年岁小,因惊恐刺激过度,后来患有精神病。有位厂长想减轻他一点家庭负担,准备给他大女儿安排个工作。郭新吉闻讯,找到这个厂长:“女儿不能工作,不能白拿国家的钱!”
郭新吉的六弟从小脸被狼咬去半边,父母又早年去世,一直由郭新吉抚养。前些年与外地一位农村姑娘成了家。郭新吉调到凤台工作后,有人好心背着郭新吉将其弟媳的农村户口转为城镇户口。郭新吉发现后,立即找到公安部门,将弟媳的城镇户口注销了。回到家,老伴哭着说:“六弟从小残疾,好不容易成了家。这户口一销,不是拆散了这个家吗?!”
郭新吉鼻子一阵发酸,但他仍坚定地同老伴和六弟说:“我不能因为是领导就以权谋私,搞不正之风。你们不是也恨不正之风吗?我若这样搞,你们恨不恨?你们不恨群众恨!”郭新吉的肺腑之言,得到了亲人的理解。不久,包括郭新吉六弟媳在内的清理农转非名单张榜公布出来,引起了很大震动,不仅教育了广大干部,也促进了全县社会风气的好转。
有年冬天,郭新吉四弟的女儿从河南老家赶到凤台求伯伯给找个工作。侄女在家里一住就是一个多月。老伴沉不住气了,便把这事跟县福利院院长方志平透露了。老方快人快语:“行!跟老郭通通气,我把你侄女安排到福利纸袋厂做临时工。”谁知郭新吉听了一口回绝:“不行!她没受这个照顾的资格。”郭新吉的四弟知道了这件事,生气地瞒着郭新吉找老方让侄女当上了临时工。一个月以后,这事被郭新吉发现了,他先是对老伴发了一通火,然后又找到方志平,让老方辞掉了侄女。
在凤台县直机关,人们至今谈起郭新吉两封家信的事,仍赞不绝口。那日郭新吉任县委书记期间。有一天,他开会抽不出身,就让公务员帮寄两封家信,同时交2角钱买邮票。公务员说:“办公室邮票现成的,干嘛还要买?”郭新吉认真地说:“公是公,私是私,我这是私人家信,不能用公家的邮票。”
郭新吉在县委工作十几年,自己很少坐小车,对于家属、孩子要求更严,就是顺便搭一下车也不准。1980年,郭新吉在阜阳工作的一个儿子回来探亲,回去时恰好赶上县委小车去阜阳办事,司机提出车上有空位,可以把他带回去。可郭新吉却去买了张车票,让孩子挤上长途汽车。郭新吉说:“这对家属、孩子有好处,不能让他们养成一种优越感。”
原县委党校食堂的4间草顶泥墙仓库,郭新吉一家老小在里面一住就是11年。1984年,县里有计划地翻修危房,其中也包括郭新吉的住房。当时,县里安排郭新吉暂时住进招待所,郭新吉诚恳地说:“不必添麻烦了,这点困难我自己能克服。”三九寒天,郭新吉借来一
(陈文松)
生前,作为一位领导,他从来不为个人捞半点好处,却为一个企业的复兴立下汗马功劳;作为一位船舰工程专家,为造船事业默默地耕耘,留下“我不甘心”的遗言„„英年早逝,他被誉为“焦裕禄式的好干部”,被誉为“船魂”。
他,便是原大连造船厂的厂长陈文松。即便在他离开人世17年后的今天,他也没有被人忘记。
风霜雪雨铸船魂
陈文松,1942年出生于福建省莆田市。1965年9月,于上海交通大学船电专业毕业后分配到大连造船厂工作。在此后的20年间,历任电工车间技术员、船舶电气主管工艺员、厂船舶设计工艺研究所设计员、电工车间生产技术副主任、总工程师助理等职。作为中国舰船工程专家,海军新一代舰船主要设计者和建造总指挥,长期奋战在军工科研生产一线,曾带领员工在两年内连续完工两艘导弹驱舰,创造了海军主力战舰建造速度最快、质量最好的纪录。
1985年,国际造船业跌入低谷。大连造船厂也因为与其签约的船东倒闭、弃船,陷入了极为困难的处境。这时,有些船东企图利用这一时机低价购船,不断来造船厂询价。很多人认为机遇难得,主张多接一些出口船。作为经营副厂长的陈文松认为,此时接船无异于饮鸩止渴,只能使船厂的包袱越背越重。他提出了“暂时紧缩造船,不接赔本船”的经营策略。这期间,工厂大力发展修船业,修船产值跃居全国同行业之首;多种经营打入石化、冶金、能源等大型设备领域,形成了锅炉、压力容器、炼钢转炉、大型钢结构件等支柱性产品。
1988年,国际船舶市场出现了转机,不少船厂开始成批量地承接出口船。陈文松通过周密的市场调查,认为目前船价上涨的趋势仍在继续,而且设备和原材料的价格也在上升,大批量接船的时机并不成熟,不久,船价还会继续大幅度上升。当时,挪威梅丽普斯船社要求与他们签一批成品油轮的合同,陈文松协助厂长制定了“批量谈,单艘签”的正确策略。形势如陈文松预料的那样,国际船舶市场的价格很快大幅度上升。陈文松当机立断,提出了“抓住时机,尽快接船,全力以赴扩大造船比重”的生产经营策略,一举谈成了9.8万吨、4.4万吨两型4艘出口船及国内5艘3.5万吨散货船建造合同,出口成交额达1.18亿美元。
1991年,海湾战争刚结束,国际航运业局势很不明朗,国内外许多船厂在等待观望。陈文松认为国际航运业的繁荣局面即将开始,带领大家率先签订了一艘6万吨原油轮合同,为国内造船业开了个好头。此后,他又抓住船舶市场价格进一步回升的关键时机,连续承接了7艘,共34万吨的造船合同,使1994年前的任务全部饱和。1991年,船厂经济效益是上年的2.5倍,创历史最高纪录。
陈文松常说“要让企业适应市场,不能要求市场服从于企业。”他要求经营处的有关人员“不要当坐商,要当行商。要深入到市场和客户中,广泛进行调查研究,不能等人家把饭喂到口中。”他不仅要求下属这样做,而且经常亲自带队出去,了解市场,走访客户,把握住国内外船舶市场的脉搏。船厂干部职工们说,大连造船厂能够冲出困境,效益连年递增,陈文松厂长立下了大功。
心中无我松高洁
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公而忘私,清正廉洁。这是职工们对陈文松最突出的印象。正因为如此,职工们不仅将他当作领导,更是可以推心置腹的兄长。
李庆德,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助理、水运部部长。谈起陈文松,满心的敬佩。“我们在一起很多年,从来就没见过他摆过领导架子,他是一个重情重义的老大哥。”
1985年,陈文松带队前往日本“AOTS”协会学习先进技术。在102天里,李庆德与陈文松朝夕相处。“那时他是临时党支部书记,我是支委。几乎每天我们都在一起研究讨论。”
在日本学习的102天,他们能不坐车就不坐,能找到低价房间就不住高级房间,省下的外汇全部交了公。几年来,陈文松为工厂精打细算,仅出差、谈判、签约就为企业节省了大量资金,但却从没为个人捞取半点好处 他的家除了一台彩电外,几乎找不出其他电器产品。
1991年,船厂效益好起来,厂务会议决定购置一台好一点的小车。陈文松一直压着。后来用这笔钱为厂里买来两台救护车、一台面包车。
1992年“五一”前夕,厂里一艘船下水,一艘船交工,陈文松一高兴,破天荒地抽出半天时间,陪爱人打“的士”去看一位老朋友。老朋友惊呆了——这么大厂的厂长,出门竟然打“的士”。70多岁的老岳母回沈阳时,家人想用厂里的小车送老人到车站。没想到陈文松却正色道“小车是公家办公用的,厂长私事不能随便用。”他和儿子硬是挤公汽送老人到车站。
陈文松把关心职工的生活和工作作为自己的重要责任,凡是关系到职工切身利益的事,他总是挂在心上。为职工建房,他亲自过问,每年两次带领有关人员到现场察看,解决问题;每次新船试航归来,无论是赤日炎炎的夏日还是寒风凛冽的冬夜,他总是到码头迎接慰问,哪怕等到下半夜。
常使员工泪满襟
长期的辛劳,没有压垮陈文松的意志,却压垮了他的身体。“他住院时我去探视,他看见我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不甘心啊!’。”每每想到陈文松49岁便因病去世、每每想到老大哥临终前的遗言,李庆德便感慨万千。
李庆德回忆说,那个时候,船厂每周三休息,但陈文松几乎从来没有使用过休息的权利。正是在陈文松的带动下,全厂职工苦干实干,为造船厂走出低谷奠定了基础。“每次新船试航归来,无论是赤日炎炎的夏日还是寒风凛冽的冬夜,他总是到码头迎接慰问,哪怕等到下半夜;每次需要加班加点,他都会亲临一线。工人们一看厂长身先士卒,无不干劲十足。”
李庆德说,回想起那时候,陈文松的脸色总是不好,“灰暗灰暗的”,而且烟抽得很重。“我劝过他戒烟或少抽烟,但他总是说很难„„”说着说着,李庆德低下了头,“我知道,这是因为他总在思考,他对别人的关心总是无微不至,但却很少和别人讲自己的难处。他的身体是累坏的、憋坏的。” 的确,即便在癌症病魔缠身的情况下,陈文松仍以惊人的毅力顽强工作。他先后被授予大连市劳动模范、辽宁省优秀企业管理者、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光荣称号。1991年代表大连市工交先进企业赴京领取“五一”劳动奖章,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他身体一直都不好,但总是自己扛着,从不和别人说。所以,直到最后他住院了,我们才知道„„”说到这里,李庆德已无法再说下去。
1992年10月8日,陈文松病逝于大连,终年49岁。陈文松去世后,大连造船厂党委、中共大连市委、辽宁省科学技术工业办公室党组和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党组先后作出向陈文松学习的决定;中共大连市委授予他优秀党员干部荣誉称号;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和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李岚清为陈文松题了词。在一部介绍他的先进事迹的录像片上,李岚清题写“船魂”作为片名。
块油布,搭起了一间帐篷,一家人在里面住了一个冬天。
打铁需要本身硬。郭新吉始终认为,作为县委书记,只有严以律己,带头做到一尘不染,两袖清风,才能要求大家清正廉洁,克己奉公。
他时常嘱咐老伴和孩子,任何人送东西都一概拒收。一天晚上,郭新吉家来了一位基层干部,拎了一包土特产品,想请郭新吉为他爱人的“农转非”说说话。郭新吉直言相告:“你爱人能不能转为城镇户口,这要看符不符合户口政策,要由公安部门来研究决定,不是我能帮忙的事。请你把东西拿走。”这位干部执意要把土特产留下。郭新吉火了,不客气地说:“你若放在这里,我明天拎到县委门口给你曝光。”这位干部很尴尬,只好拎着东西走了。这件事传开后,人们都知道郭新吉是个软硬不吃的“怪人”。再也没有人敢给他行贿、送礼了。
“人离休了思想不能离休”
1986年12月,郭新吉离休了。离休后,为了让子女们集中精力工作,他主动分担了家庭购买煤、粮、菜的任务。一天,他拉着板车去几里外的煤场拉煤,因为买煤的人多,他就拉车站在最后面排队。煤场的认出是郭书记,惊讶地说:“老书记,你这样大岁数,自己来拉什么煤,待会儿我们给你送去。”郭新吉说:“谢谢你们,别人能排队拉煤,我为什么不能。”他硬是排了一个多小时的队,一个人把煤拉回家。
郭新吉离休后,家里也曾热闹过一阵子。有人给他送来了顾问之类的聘书,有人来请他挂个名誉职务。郭新吉一一谢绝。一天晚上,一位自称是某公司经理的人来到郭新吉家,想请他帮忙“办点事”,并保证“不会亏待”。郭新吉回绝后,这个人指着郭新吉破旧的家具说:“你马列了一辈子管什么用?现在离休了,也该活套活套了。”郭新吉说:“我人虽然离休了,但我思想不能离休,我还是一名共产党员,共产党员就不能干给党抹黑的事。”
凤台淮河大桥建设期间,郭新吉工作过的阜阳县一个建筑单位的同志来找他说:“老领导,大桥建设工程量大,劳驾你动动嘴给我们搞一个工程干,办好了给你2000元辛苦费。”郭新吉眉头一皱,说:“这事我绝对不能干,那不是共产党员干的事。况且我已经离休了,不管大桥建设的事。”他还劝告说:“作为老领导,我要求你不要拿这钱去腐蚀别的干部。”一席话,说得那位同志尴尬而去。
然而只要是党的需要,郭新吉总是主动请战,不讲价钱。去年10月下旬,王集乡东朱、王郢两个村的干部多次向县里反映,由于新集煤矿征地,两村之间的水系被打乱,直接影响了1000多亩土地的水利灌溉,急需县里帮助解决,县里为此请郭书记“出山”作参谋。“老水利”郭新吉实地察看后,提出在两村两边建一个电灌站,既能避开塌陷区、工矿区、生活区,又不影响领近村。县政府很快批准此方案,建成了电灌站,有了好的效益。当地农民感激地说:“老书记又为俺们办了桩好事!”
城北乡岗湖、南金两个村群众的温饱问题一直没解决,郭新吉离休后始终记挂着这里的群众。1988年春,郭新吉将儿女们给他买冰箱的3000元钱拿来,又从亲戚朋友家借来2000元钱,牵头承包了九里湾内的62亩沼泽沟塘。当初的九里湾杂草丛生,蚊虫多。郭新吉每天起早揣上两个馒头,带上一壶白开水,晚上披着余晖归。烈日下,他光着脊梁板在鱼塘拔苇根,除杂草。脚被苇根扎破了,撕块布条缠一缠;腿被虫咬肿了,抹上一点红药水、风油精;细雨中,他披块塑料布,肩扛大铁锹,看渠放水。他曾三下焦岗湖,四上城北湖,向渔业工程师求教,回来边学边实践。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奋斗,62亩精养鱼塘终于出现在九里湾内。当年投放的400万尾毛仔,当年就有了效益。去年夏,郭新吉按股份第一次分得九里湾养鱼红利500元,他家都未回,悄悄把这笔钱送给岗湖村小学。
在郭新吉的示范带动下,九里湾内的2000亩沼泽洼塘得到了全面开发,两年时间,精养鱼塘由62亩发展到170亩。同时,随着鱼塘的开发,水源问题的解决,带动了九里湾内蔬菜生产的大发展。长达2.5公里的鱼塘两岸,四季蔬菜郁郁葱葱,种菜面积已达400亩。九里湾内的老百姓每年人均增加收入150元。看到两个村的农民逐步解决了温饱问题,今年4月,郭新吉主动将62亩鱼塘连同固定资产全部移交给县水利部门。岗湖等村群众动情地说:“多好的县委书记呦,离休了还想着咱老百姓。”
今年春天,县里决定利用焦岗湖的水面资源,加快开发鱼场。为了摸清焦岗湖的资源情况,给县委提供决策参考,郭新吉打算同县人大几位领导一起去实地考察。不巧,这时天连降大雨,他的关节炎复发了,又患了前列腺炎。连解小便都疼痛难忍。一天清晨,县人大一位同志来邀他出门,老伴小声说:“老郭病得厉害,不能出门!”
躺在床上的郭新吉听到了,硬撑着下了床,冲着老伴说:“你怎么说我不能出门,我这不是好好的吗?”
老伴生气地说:“你早已离休,还操那么多心,不要命啦!”
郭新吉急了,对老伴说:“离休就不能革命了?咱们县还不富裕,我这个老党员还能为老百姓办点事。”
老伴拗不过他,心疼地望着他消失在雨雾中…… P30小议论: “大跃进”给我们带来什么教训
“大跃进”给我们带来的经验教训是A.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B.制定经济建设方针要符合现实国情.C.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教训:急功近利,不坚持实事求是的严重后果。
影响:这场运动打乱了国民经济的正常秩序。大批农村劳动力投入大炼钢铁运动,造成一些地区农田荒废,生产衰退。片面强调发展钢铁工业,使轻工业减产,市场供应十分困难,人民生活受到极大影响。
第四篇:关于历史学科教学设计的思考
关于历史学科教学设计的思考
新课程下的历史学科的内容已经基本摆脱了“繁、难、多、旧”的弊病,要求学生掌握的历史知识信息已经大为减少,更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为学生牢固地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信息提供了可能,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和综合知识的能力等提供了时间,真正把学生当作了培养成对历史具有一定兴趣和进一步学习历史的对象。
历史教育工作者向受教育者传递历史知识信息的是学校历史教学的基本功能;接受一定的历史知识信息是学生学习历史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没有了历史知识信息的传递,向学生传授学习历史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习惯、塑造学生的个性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向学生传递历史知识信息是历史教育工作者最基本的工作和任务。
所谓历史知识信息传递,是指由历史教育工作者将历史科学体系中最基本的知识如历史时间、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已经基本形成统一认识的信息在师生互动的基础经过一定的讲解、双向交流活动让学生得以掌握的一种教学活动。由于历史基本知识的掌握是学生学习历史的最基本的内容,因此,我们将这一类以历史知识信息的传递为主的教学过程称为历史常规课。正是由于这类教学活动的基础性,因此,它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一、教学应侧重于以归纳历史知识点为例教给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方法和技巧
历史学科的知识体系是在基本的历史时间、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基础上构建的,基本的历史知识点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历史的阶梯,没有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就谈不上具有积累历史素养的基础。
同时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其本身所具有的教育任务和教育功能与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信息的要求并不矛盾。如果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忽视了历史基本信息的掌握而单方面地追求现代教学技术,那么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历史思维、历史分析与综合能力都会成为一句空话。
《历史课程标准》“知识与能力”中指出: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作为基于历史知识信息传递的教学课堂,就必须要在对知识点进行归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方法和技巧。在这一方面上,忌讳只是勾划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而这又恰恰是历史教学中最容易犯的毛病。如果在的历史教学中不摒弃让学生完全地记诵知识点,不教给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点的方法和技巧,那就绝不是新理念下新课程的历史教学。
二、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方式侧重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教师引导相结合
中学阶段的历史学科的知识内容已经大大减少,所涉及到的历史知识绝大多数是基础性的、普及性的,其难度大为降低,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够达到一定程度的了解和理解。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往往愿意不厌其烦地进行讲解、分析、强调,这恰恰违背了新课程注重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要求能够让学生“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没有能够发挥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过程中的自主性,也没有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从某种角度上讲,历史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很难让学生的困惑之处主动地表现出来,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眉毛胡子一把抓,始终不能让学生摆脱被动学习的状态而体现学习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也不能及时使学生学习的状况表现出来,更不能有针对性地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惑或困难。
自主学习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参与到制定一定的学习目标、学习进度等,在学习过程中没有理解、掌握的情况能够比较迅速地反馈给教师,同时也避免了教师大量的重复的或无谓的讲解。这样通过自主学习辅以教师的指导、强调,学生对基本的历史知识信息掌握的效率要高得多。
三、教学较侧重于学生对基本史实的了解和掌握
任何一节不管基于何种能力培养的教学,其涉及的内容、教师指导的方式和学生学习的方式都不是单一的,作为以历史知识信息传递为主要目的常规课,显然也是如此,不同的是这类教学较侧重于基本史实的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和掌握基本的学习历史的方法的基石,既是学生由感知历史到逐渐加深对历史认识的基础,又是学生学习历史的最基本的要求。学生对基本的历史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是常规课需要重点把握的内容。
基于历史知识信息传递(常规课)的设计并不排斥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更不排除学生通过各种活动来呈现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但在设计这类课时,必须注重它所具有的特点,才能在进行教学设计做到有的放矢,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具体要求:作为教学设计,都具有相同的部分,如教学目标的制定,过程与方法的选择,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教学重难点的分析,教具学具的准备等,但在具体的过程设计中,基于历史知识信息传递又有别于其他类型的教学设计。其具体要求如下:
(一)重视知识点的归纳方法的举例和引导掌握不同的归纳方式
教学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才能让教师从不厌其烦的讲授中真正解脱出来。优秀的常规课的教学设计中,往往在教学设计的各部分中都尽量随机而不生硬地对知识信息进行归纳或对方法进行举例说明:通过对历史知识信息进行有效的归纳有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在这个教学设计中有了这两个历史知识信息的归纳,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春秋战国时期前后生产工具的变化,更加明确商鞅变法的内容和作用,再加上学生的讨论和教师的引导,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从生产工具的进步到生产方式的变革再到社会变革这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了”。由此可见,在历史常规课的教学中,对基本的历史知识信息进行归纳,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的。当然,如果我们能在教学设计的基础上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能在举例后让学生逐步尝试这些方法自己进行归纳,对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的培养是大有?益的。
(二)重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组织设计
“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学生新的学习方式主要有三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新课程由于基本知识内容的减少和难度的降低,历史知识信息的传授更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在学习活动过程中掌握新知的同时,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人在准备做某件事时与蜜蜂筑巢的区别在于人事先有了一个设想或设计,教学也是这样,如果没有教学设计中关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设计,即使在教学过程组织学生进行了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往往都会徒有其表,其效果将会不屑言之。好的教学设计在这方面都有很好的设计。老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鼓励式的点评,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总之,在常规课的教学设计中要重视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及时了解了学生学习的情况,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三)重视基本历史知识信息的巩固措施的设计
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是历史课程的主要目标之一。在巩固历史基础知识的同时,要注意让学生能够运用教学设计中的归纳方法,引导学生自己编写一些顺口溜,善于用数字、图表等较易理解、掌握和操作的形式进行巩固。在这一方面,过去的教学过程中已经有较多的归纳和总结。
总之,常规课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以《课程标准》为准,要注意以学生对基本历史知识信息的牢固掌握为最基本的要求。常规课的设计和教学过程并不与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学生的各种活动相矛盾,只要能让学生牢固地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信息的手段和方法,都可以在遵循了上面三个基本的具体要求下采用。
第五篇:关于历史教学设计的思考
关于历史教学设计的思考
新课程下的历史学科的内容已经基本摆脱了“繁、难、多、旧”的弊病,要求学生掌握的历史知识信息已经大为减少,更关注的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为学生牢固地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信息提供了可能,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和综合知识的能力等提供了时间,真正把学生当作了培养成对历史具有一定兴趣和进一步学习历史的对象。
历史教育工作者向受教育者传递历史知识信息的是学校历史教学的基本功能;接受一定的历史知识信息是学生学习历史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没有了历史知识信息的传递,向学生传授学习历史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习惯、塑造学生的个性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向学生传递历史知识信息是历史教育工作者最基本的工作和任务。
所谓历史知识信息传递,是指由历史教育工作者将历史科学体系中最基本的知识如历史时间、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已经基本形成统一认识的信息在师生互动的基础经过一定的讲解、双向交流活动让学生得以掌握的一种教学活动。由于历史基本知识的掌握是学生学习历史的最基本的内容,因此,我们将这一类以历史知识信息的传递为主的教学过程称为历史常规课。
正是由于这类教学活动的基础性,因此,它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教学应侧重于以归纳历史知识点为例教给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方法和技巧。
《历史课程标准》“知识与能力”中指出: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作为基于历史知识信息传递的教学课堂,就必须要在对知识点进行归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方法和技巧。在这一方面上,忌讳只是勾划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而这又恰恰是历史教学中最容易犯的毛病。如果在的历史教学中不摒弃让学生完全地记诵知识点,不教给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点的方法和技巧,那就绝不是新理念下新课程的历史教学。
2、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方式侧重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教师引导相结合。
从某种角度上讲,历史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很难让学生的困惑之处主动地表现出来,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眉毛胡子一把抓,始终不能让学生摆脱被动学习的状态而体现学习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也不能及时使学生学习的状况表现出来,更不能有针对性地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惑或困难。
自主学习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参与到制定一定的学习目标、学习进度等,在学习过程中没有理解、掌握的情况能够比较迅速地反馈给教师,同时也避免了教师大量的重复的或无谓的讲解。这样通过自主学习辅以教师的指导、强调,学生对基本的历史知识信息掌握的效率要高得多。
3、教学较侧重于学生对基本史实的了解和掌握。
任何一节不管基于何种能力培养的教学,其涉及的内容、教师指导的方式和学生学习的方式都不是单一的,作为以历史知识信息传递为主要目的常规课,显然也是如此,不同的是这类教学较侧重于基本史实的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和掌握基本的学习历史的方法的基石,既是学生由感知历史到逐渐加深对历史认识的基础,又是学生学习历史的最基本的要求。学生对基本的历史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是常规课需要重点把握的内容。
基于历史知识信息传递(常规课)的设计并不排斥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更不排除学生通过各种活动来呈现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但在设计这类课时,必须注重它所具有的特点,才能在进行教学设计做到有的放矢,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具体要求 作为教学设计,都具有相同的部分,如教学目标的制定,过程与方法的选择,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教学重难点的分析,教具学具的准备等,但在具体的过程设计中,基于历史知识信息传递又有别于其他类型的教学设计。其具体要求如下:
1、重视知识点的归纳方法的举例和引导掌握不同的归纳方式。
教学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才能让教师从不厌其烦的讲授中真正解脱出来。优秀的常规课的教学设计中,往往在教学设计的各部分中都尽量随机而不生硬地对知识信息进行归纳或对方法进行举例说明: 通过对历史知识信息进行有效的归纳有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在这个教学设计中有了这两个历史知识信息的归纳,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春秋战国时期前后生产工具的变化,更加明确商鞅变法的内容和作用,再加上学生的讨论和教师的引导,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从生产工具的进步到生产方式的变革再到社会变革这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了。由此可见,在历史常规课的教学中,对基本的历史知识信息进行归纳,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的。当然,如果我们能在教学设计的基础上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能在举例后让学生逐步尝试这些方法自己进行归纳,对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的培养是大有禆益的。
2、重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组织设计
“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学生新的学习方式主要有三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新课程由于基本知识内容的减少和难度的降低,历史知识信息的传授更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在学习活动过程中掌握新知的同时,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人在准备做某件事时与蜜蜂筑巢的区别在于人事先有了一个设想或设计,教学也是这样,如果没有教学设计中关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设计,即使在教学过程组织学生进行了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往往都会徒有其表,其效果将会不屑言之。好的教学设计在这方面都有很好的设计。
老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鼓励式的点评,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总之,在常规课的教学设计中要重视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及时了解了学生学习的情况,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重视基本历史知识信息的巩固措施的设计。
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是历史课程的主要目标之一。在巩固历史基础知识的同时,要注意让学生能够运用教学设计中的归纳方法,引导学生自己编写一些顺口溜,善于用数字、图表等较易理解、掌握和操作的形式进行巩固。在这一方面,过去的教学过程中已经有较多的归纳和总结。
总之,常规课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以《课程标准》为准,要注意以学生对基本历史知识信息的牢固掌握为最基本的要求。常规课的设计和教学过程并不与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学生的各种活动相矛盾,只要能让学生牢固地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信息的手段和方法,都可以在遵循了上面三个基本的具体要求下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