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生村官对农村经济的作用及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精)
大学生村官对农村经济的作用及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首先非常感谢我们的长江三农论坛组委会,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今天能作为本次论坛中年龄最小,来自最基层的一名演讲者站在这里,我很自豪也很激动。04年放弃外企的高薪,毅然选择村主任助理。因为我明白企业需要有才青年的加入,农村更需要有志青年不计较个人利益的投入。选择重回家乡这片热土,是为发展,更为感恩。虽然作为村主任助理,我的力量很有限,但在有限的工作中我回报家乡的能量得到了无限的释放。
四年多基层工作的经历和艰苦环境的磨炼,造就了我自强不息、勤奋向上的性格。关注三农科学发展。为了更快地融入农村,学习农业知识,倾听农民心声,我很珍惜每一次下生产队的机会。虽然我外表柔弱,但我敢闯敢拼,不怕吃苦,脏活累活我每样都冲锋在前。
科学发展,从村民需求上创新服务。针对失地农民就业难问题,06年9月,我争取了市慈善津贴,又去市区请来老师为48名富余劳动力和外来媳妇等弱势群体免费培训。06年12月成立“姐妹手工编结合作社”,并担任社长。为能早日实现社员的致富增收,我又多方联系洽谈加工业务,为3家企业定点服务,帮助青年社员网上销售。在联系业务过程中,还推荐了6名优秀学员到企业正规就业。
编织社的成功,为农村妇女就业增收增添了信心。09年年初,我了解到用丝袜做的丝网花逼真、好看,有一定市场。于是我又想办法向镇劳动保障所寻求帮助,利用了区培训中心的免费培训,在村里举办了丝网花的培训班。农家妇女经过培训,初步掌握了扎花技术,社员们从一点都不会,到一朵朵姿态逼真、活灵活现的玫瑰、百合、牡丹等等的花卉在手中诞生时,她们的热情和喜悦溢于言表。她们不仅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将家里的环境布置一新,还通过帮人做花挣钱补贴家用。现在,3组的女青年赵英英已在网上开起了花店,经营丝网胸花。今年的4月,在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通过几次沟通,我联系到了政府一批盆景丝网花的业务。虽然做单独的花束对我们社员来说已不成问题,但要把各种花卉插成盆景,可真是难到她们了。为了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交货,我又和社员们一起上书店买教材,上网找视频,下班后又反复练习、试验,硬是在一个星期内将插花给攻克了下来。当看到政府领导对一盆盆憨态可掬、姿态各异、寓意深远的丝网花盆景爱不释手时,所有的苦和累都抛到了九霄云外;当有企业慕名来找我们谈丝网花业务时,再多的忙碌和奔波都显得那么的有意义。
现在虽然我已调到经济小区工作,但我仍然不忘为村里的百姓、合作社的社员们着想。因为从06年成立合作社开始,我就对农村合作社有一个长远的规划,为了不因我个人的工作调动,影响合作社的发展,我还是积极地配合新接任的社长一起在一步一脚印地实现当初的规划。为了扩大合作社的经营范围,结合利用我村的生态林等有利资源,我还专门为合作社去工商部门注册“爱织坊”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把合作社做大做强,让村民有更多的活、更稳定的收入,现在我又帮忙从团区委的口子,在积极争取农商行的免息贷款,具体数额正在洽谈中。因为我深信只要有信心和恒心,没有什么坎过不了,没有什么事办不成。我瘦弱的肩扛起的不仅是我对农村的那份情那份爱,更是对失业村民致富增收的那份责任。
以人为本,从服务农村上打造品牌。为丰富村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我又组建了老中青少4支队伍,即:老年民乐队,中年秧歌队、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队、暑期少先队。老年民乐队中年龄最大的已经89周岁了,最年轻的也已65岁了,他们有的拉二胡,有的弹琵琶,有的吹长笛,有的拉手风琴等,都是利用平时喝早茶的时间练习,在村里搞活动时作表演,发挥余热。秧歌队经常活跃在村镇的各项大型活动中,深受老百姓的欢迎。志愿者队伍则利用QQ群、MSN、农信通等平台,凝聚、引导大学生志愿者返乡回村工作,也许是我的行动影响,或许是农村的魅力使然,我村08年有1名大学生考上了金山卫镇的大学生村官,今年又有2名考上了大学生本区的三支一扶,有3名应届大学生来到了农村见习。
少先队工作也得到了区镇领导的一致好评。从06年第一次和学校团支部一起成立暑期少先队开始,我们就以“社区新天地,雏鹰任翱翔”为主题口号,针对学生的特殊年龄特征,为不同年级的学生创造互相认识、互相沟通、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促进的机会;利用村委会现有资源对少先队员进行爱祖国爱家乡教育等活动,让学生们在七彩生活中健康成长。我们的活动设计也紧紧围绕五个方面:一将社区资源挖掘出来;二让家长的支持多起来;三让稚嫩的雏鹰飞起来;四让弱小的身体强健起来;五让感恩的心灵行动起来。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如何在农村落实以人为本?真理只有一条,那就是与群众心贴心。在走访农户家中时,经常会看到某些路段沆沆洼洼很厉害,某些村宅环境卫生很脏乱,我就努力地当好村情民意的调研员,为新农村建设出谋划策;在党员先进性教育时,我就努力当好组织建设的指导员,提高农村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在遇到村民家中、邻里闹矛盾时,我就努力当好化解矛盾的调解员,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在听到村民家中有困难,学子上学有难题时,我就努力当好扶贫帮困的服务员,促进农村和谐发展。
解决困难,从挖掘资源中寻找出路。针对突如其来的“金融海啸”,越来越多的村民面临着失业。对此,我积极配合村委领导充分利用本村有利资源开发旅游产业和农村养殖业,争取以旅游业带动手工加工业,养殖业吸收再就业,为扩大影响面,我今年还在成功设计村委网站的基础上,为网站申请了域名,为招商引资和农副产品销售搭建网上平台,努力让村民多渠道创收。
近几年在吕巷镇政府及金山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们吕巷的皇母蟠桃品牌效益日趋明显,在此基础上越来越多的村民纷纷承包土地种植蟠桃,然而蟠桃的成熟期只有短短的半个月,存放保鲜期则更短,只不过区区三四天的时间。蟠桃的产量每年呈上升趋势,而销售却形成了瓶颈,于是政府党政领导每年耗资百万举办“上海金山蟠桃节”。而我则在镇政府领导的信任下,每年参与筹备蟠桃节,为了使桃农在集中成熟的短时间内,提高销量,减少损失,我和蟠桃节筹委会的同事一起在有限的时间里充分挖掘资源,千方百计协助桃农打开销路。从设计蟠桃节网页、联系旅游集散中心开设旅游专线、招幕蟠桃节志愿者、到桃园里为采摘游客作导游及蟠桃节开幕典礼的一系列活动的参与,不仅锻炼了我各方面的处事能力,更是让我实实在在地为桃农的销售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切实地为桃农的增收致富献计献策。
众所周知,农村团工作难开展。04年我刚到村里时,村团支部在册的团员只有一名并且已到达退团年龄,我村团支部名存实亡。经过自己设计农村团建调研表,深入各村办企业、生产队调研,发现了“两少一弱”问题,即:团员少、活动少、服务弱。我深知“机会在于沟通,信息在于交流,发展在于共融”的重要性。所以我一有时间就和团员青年聊天谈心,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知道一些外来务工青年找对象难,就为他们搞青年联谊活动,了解到外来务工青年的子女上学难,就为他们去找学校协商处理,尽量地为他们排忧解难,做他们的贴心人;在村团活动的开展中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听到好多团员青年说喜欢唱歌,我就为他们举办青年歌唱大赛,做他们的知心人;在使自己接受继续教育的同时,引导农村的团员青年不断学习,提升自己,帮他们找适合的专业,找交通方便的学校,用自己不断学习的精神,做他们的领路人。
本着“以思想引导青年、以真情服务青年、以活动凝聚青年”的理念,我通过企村、村校团支部结对,有效激发农村团建活力。成功举办了歌唱比赛、水果拼盘比赛、体育竞赛、东方绿舟主题团日、自行车环保一日游、外来媳妇团员技能大赛、组织青年学习科学发展观……因为村委资金的有限,我每次活动都去外面拉来赞助。通过摸索、实践,我村团支部在2005年的团员意识主题教育中开始慢慢地呈现出生机与活力。现在我村团工作呈现出了三大特点:第一领导越来越重视团工作,06年以后我村取得的三项市级集体荣誉中,两项都是团条线上取得的,真正感受到了“有作为才有地位”的说法;第二、团员队伍日渐稳定,骨干团员能够一呼就应,凝聚强了各项工作的开展就更顺利了;第三、团支部能利用的资源日趋增多,妇联、社保中心、文广中心、学校、科协等资源都可共享,有了这些资源支撑着,村团工作的舞台就更大了。奋勇直前,从失败困惑中重塑自信。06年的换届选举,我当选了,还没来得及庆祝一下,第二天又戏剧性地落选了。一下子觉得自己好失败,感觉农村不再是我成就梦想的舞台了,甚至想到离开农村重回市区发展。那时心里有许多说不出的感伤,翻出以前的日记,回忆起刚回农村时踌躇满志的点点滴滴,反问自己难道就甘愿这么轻易地放弃了吗?而后又总结落选的原因,是因为自己做得还不够好,还没有让领导和村民充分的认可,所以我又重新点燃了工作的热情,后来的日子里我更加努力,虚心讨教、诚恳学习、主动创新,坚信总有一天会得到大家的肯定。
脚踏实地用一种干大事业的心态去做每一件小事情,做新时期的有志青年,做白漾村的有为村官,就是凭着这股冲劲和闯劲,我取得了一些成绩:2006年我村团支部被团上海市委评为唯一的村级“先进团支部”,今年村团支部又被上海市文明办等单位评为未成年人工作优秀单位。2008年我个人也被团中央等单位评为全国优秀大学生村官,被金山区文明办等单位评为暑期少先队优秀组织者、被区信息委评为优秀信息员。2009年我又当选了“金山区十大杰出青年”。事实再一次证明了,只要努力就有希望,只要拼搏就有收获。发展农村是时代赋予青年的使命,扎根农村是时代给予青年的机遇。农村,因为我们而发展;我们,因为农村而精彩!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近五年的农村实践,相对在座的前辈而言,是弹指一挥间,却让我感触颇深:农村工作是琐碎的,想真心地为农村的发展做点贡献,把农村当成施展才能、建功立业的舞台,那就需要全心投入的态度、开拓创新的勇气以及坚韧不拔的毅力。这次参加在华西村举办的长江三农论坛,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重在过程,不在结果;重在耕耘,不在收获。讲的不对的地方,还请各位领导、各位嘉宾提出批评意见,我的联系方式是***。谢谢大家!
上海市金山区吕巷镇白漾村:陈红
第二篇:大学生村官对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大学生村官对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大学生“村官”从无到有,到快速发展,经历了长时间的积累发展过程。1995年,为解决“三农”问题,江苏省率先开始招聘大学生担任农村基层干部。
大学生“村官”到农村基层工作以后,充分利用自己的所学和特长,积极为建设农村、服务农民、发展农业作出贡献,同时自身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
第一,大学生到村工作促进了农村干部队伍优化。选拔优秀大学生到农村担任村官,打破了人才的城乡壁垒,有效地推动了人才资源向农村的流动和倾斜,弥补了一些村干部年龄偏大、文化较低、观念陈旧的缺陷,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增添了新鲜血液,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促进了农村人才的合理配置和流动,有效改善了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提升了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第二,大学生到村工作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大学生村官入村任职后,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发挥农村远程教育网络作用,通过互联网、会议宣传、专题讲座、举办夜校等形式,积极普及科学知识,大力推广农业实用技术,主动为群众提供致富信息和市场信息,强化农民的市场意识,把先进的知识和技术带到了农村。他们在如何实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选择经济发展模式等问题上,积极开展调研活动,为乡镇和村委会出谋划策,为农民出点子,想办法,寻求致富门路,有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第三,大学生到村工作促进了农村的和谐稳定。农村发生矛盾纠纷后,当事人对当地村干部普遍存在一种戒备心理,担心他们顾及乡里乡亲情面,调解时有个亲
疏之分,一碗水端不平,处事不公。我们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法律知识多、见识广、群众比较信任的优势,让他们发挥专长,采取法律讲座、以案说法、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与村民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积极参与调解各类矛盾纠纷,积极化解、灵活处理农村的各类矛盾和问题,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的和谐稳定。
第四,大学生到村工作促进了农村文明风尚形成。大学生村官观念新,文化高,才艺多。他们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主动开展各项文体活动,破除陋习,弘扬正气,大力倡导文明村风,把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带到了农村。他们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和广播,坚持每天播放新闻和农村节目,组织群众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提高了农民的政治觉悟和文化修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段深入,大学生村官必将在农村有所建树,是实现我国“三农“目标的坚定力量。
第三篇: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村官政策
形势与政策期末(论文)
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村官政策
年 级: 学 号: 姓 名: 专 业:
指导老师:
二 零 一 三 年 五 月
摘要
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引导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大学生村官政策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培养党的接班人、使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的重要举措,对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深远和重大的意义。
论文将以三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为新农村建设中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意义,第二部分为,目前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的困境,第三部分为如何改善这一困境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大学生村官; 政策;
正文
1、新农村建设中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意义
我国农村发展非常缓慢,相对城市而言,无论是从速度还是从质量上来说都明显滞后。造成农村与城市发展差距拉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在众多的问题和原因之中,农村精英的严重流失成为了农村发展出现恶性循环中主要的一环。
目前,我国农村干部普遍存在年龄偏大、文化较低、观念陈旧等特点,大学生村官为高知识、高文化的群体,在高校接受过系统的教育,他们视野开阔、知识丰富,他们的加入使该地区的基层组织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活力,他们活跃的思维、先进的见识和意识,都能给村里的经济带来发展。
首先,大学生拥有比较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活跃的思维以及很强的适应能力,积极向广大农民群众普及科学知识,传播先进文化,大力推广农业实用技术,主动为群众提供致富信息和市场信息,强化农民的市场意识。积极开展调研活动,为村两委出谋划策,为农民出点子,想办法,寻求致富门路,能够有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
其次,实行大学生村官政策,不仅仅对农村建设有意义,对于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也具有长远意义。就业问题是当前大学毕业生面临最大难题。实行大学生村官计划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一条新的道路。
最后,实行大学生村官政策,还有利益对青年人才培养。有利于让广大高校毕业生熟悉国情了解民情不断增强热爱农村、扎根基层、服务人民、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利于让他们在艰苦的基层经风雨、见世面,丰富阅历,磨炼意志,提高能力,全面发展,成为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
2、目前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的困境
困境一:在政策中有留村任职这一出路。这条是鼓励优秀大学生村官参加村里的选举。然而,在中国大陆农村实行的是村民自治制度,按照选举法的规定,只有本村的人才有资格参与选举,而大学生村官基本上不是本村人,即便少数是本村人,但由于农村复杂的宗派关系,一个不怎么被群众熟悉、才来没几年的大学生也很难选上。如果大学生村官是中共正式党员的,一般安排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助理职务;是中共预备党员或非中共党员的,一般安排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职务;是共青团员的,可安排兼任村团组织书记、副书记职务。
困境二:大学生在校学的专业往往与农村所需要的村官能力是不相符的。许多‚大学生村官只拥有一个大学生的光环,而缺乏农村工作的知识背景和农民迫切需要的实用技术,所以不能很快与农民沟通和建立感情。更有甚者,一些地方的村干部不想让大学生“村官”插手本村的事,一般就安排其打打字、写写报告,报送材料诸如此类的琐碎之事。担任助理这样的职务,并没有多少实权,最终的决定权还是掌握在支书或者村主任手里,有什么想法,想要开展工作,要是得不到其他村干部的支持也只能无可奈何。大学生自身的专业不对口,又得不到重用,这就很难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其优势。
困境三:大学生自身的利益没有得到更好的保障。大学生村官第工作期间的年总收入不高,各类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的单位缴纳制度不够完善,也没有人才开发基金用于大学生村官的培训和培养,更没有设立创业基金用于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的启动和运行,大学生进入村官这一行业的对大多数家庭条件不好,而并没有相关的政策为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创业提供免息或者低息贷款。
困境四:大学生步入这一行业的动机各异,有不少大学生从一开始就不是冲着扎根农村的远大理想,不是自愿地、主动地、发自内心地、真心真意地想服务农村,而是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下的无奈选择;更多的是为以后可以进入公务员行业做的一个跳板,大学生认为只要待上几年,到时候就会有机会到其他地方去工作,这样的想法使他们并没有真正地做到为人民服务。他们不会留在农村一辈子,做村官只是权宜之计,是退而求其次的无奈选择。这些动机各异的大学生“村官”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发挥作用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去落实科学发展观,则有待时间和实践的检验。
3、如何改善这一困境
一是谨防诱发新的矛盾和不稳定因素。
大学生村官,宣传时红红火火,被社会所高度期盼,聘期结束时,却无力解决他们的出路。当初缓解就业压力的初衷,现在不仅重新爆发,更有放大的趋势。处理的不好,几十万的大学生村官必将是新一波影响社会稳定的因子,而且由于其受过良好的教育,不容易被糊弄,处理起来就显得更棘手。
二是明确大学生村官的身份
进一步明确大学生村官的身份角色定位,这样大学生村官就不会因身份尴尬、角色定位模糊而困惑,也使他们有安全感和自豪感,能安心扎根农村建功立业。为此,可以用统一规范的法规和制度及公务员的待遇来规范确定大学生村官的标准,用好的明确的政策和待遇留人,使之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
三是提高福利待遇,设立专项基金,成立专管机构,搭建交流平台 大学生村官是一个特殊群体,应单独设立人才开发基金用于大学生村官的培训和培养;设立创业基金用于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的启动和运行;建立更专业、规范的大学生村官网和论坛。加强大学生村官之间工作和情感的交流,大力宣传做出突出业绩的大学生村官的典型事迹,邀请优秀大学生村官回校与校友座谈交流,形成倡导到基层建功立业的氛围。
大学生村官无论是在职还是离职后政府都应给予一定的福利保障优惠措施这样才可以使大学生村官们安下心来放手去工作去创业致富。才能使大学生村官更好地在农村发挥才智为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
四是各级帮扶,绩效绑定。
确定乡镇、村、农村工作指导员三级与大学生村官自身的结对帮扶制度,全方位、多途径地帮助指导大学生村官,向其传授农村工作经验,使其尽快了解农村实际情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各级在考核过程中可将大学生村官的业绩与其帮带者的业绩直接挂钩,并制定相关奖惩措施,确保帮扶制度的落实。
对大学生村官的考核要尽快建立可量化指标体系,并严格按照该体系进行月评、季评、半年评、最终按一定比例进行年终考评,考核方式实行自评+互评+政府相关部门评分按比例相结合的模式,其中互评包括村民意见和其他村官意见,每年考核结果张榜公示并预留意见反馈时间,考核机构组织人员对反馈意见进行审核并将最终评定结果公布且记入大学生村官管理档案。配合考核体系建立多重激励制度,确保大学生村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是后期保障措施
大学生村官合同期满离职后,政府要给予一定的优惠措施,让他们在其他领域竞争有一定优势。目前政府也做了相关工作,但政策仍需进一步完善。政府要进一步落实出台的相关政策,为其提供更多帮助,一、尝试与教育部门及高校协商推荐部分优秀的大学生村官进入高校免试就读研究生进行进一步深造。
二、提供公务员考试选拔优惠政策,对于年考核优异的大学生村官建立加分制度,有些公务员岗位可以专门从大学生村官队伍中进行考核选拔。同时邀请相关专家学者授课,免费为大学生村官提供指导和帮助。
三、对于有意向继续在农村创业的大学生村官,有针对性地为其提供相关创业培训,对可操作性、可行性强的项目政府提供相关技术、信息、资金支持,并给予适当优惠政策。创业培训指导要形成一个有效的、定期、长期的培训机制。
大学生到村任职是一项全新的工作需要在实施过程中深入进行研究不断总结经验这样才能确保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健康开展并取得扎实成效。
参考文献:
1、实践“大学生村官”计划的问题及出路
2、推行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践与思考
3、“大学生村官”发展研究报告
4、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中存在的认识误区及解决对策
5、大学生村官为何不愿扎根农村
第四篇:大学生村官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
大学生村官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
大学生村官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2010-06-29 18:31:44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大学生村官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大学生村官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2)
大学生村官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
2006年,xxx首次向社会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工作,到2008年已基本落实“村村有大学生”计划。大学生毕业后到农村既是新生事物,又有历史渊源。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曾经多次组织大批的城镇知识青年到农村和边远地区安家落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在共和国的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全国各地纷纷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1998 年,安徽凤阳
引入大学生科技村官,取得了良好的反映。从2001年开始,xxxxx公开招考xxx籍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工作,至今已有近200人到村里工作,他们绝大多数都得到了村民的认可,在引进发展项目、资金,培训农民群众,修建道路,搞好基层文化建设方面都做出可喜的成绩。
一、大学生村官对新农村建设的积极作用
1、大学生担任村官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
聘大学生当“村官”,是农村形势发展的需要。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宏伟目标,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建立新农村文化,形成一种具有现代意义的农村文化观。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农民的致富,都离不开文化的哺育和支撑。如果说经济、环境等要素是新农村建设的“硬实力”,那么文化则是新农村建设的“软实力”。尤其在各种思想意识、价值取向、发展观念互相冲击、碰撞之际,文化的特质更显示出“硬实力”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虽然不是每一个大学生都是高素质的人才,但是从整体上来讲,大学生这个群体是一个受过国家高等教育的高素质群体,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拥有相当丰富的知识储备,接受过先进文化、先进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熏陶,愿意为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的大学生把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和农村实际结合起来,对改善民风民俗和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大学生担任村官符合我国当前农村知识层次、思想意识更新的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新农村的发展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按照依法、民主和科学治理的要求来进行。村官是新农村的领路人,是新农村各种事业的组织管理者,也是新农村各种复杂矛盾的协调和解决者。这就要求农村村官在处理农村事务的过程中要有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而当前农村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首要问
题是大多数农村村官整体文化素质不高,思想观念相对落后、法制意识薄弱等制约因素。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有新鲜血液的注入,那就是引进大学生村官。大学生村官和农村老村官在很多方面有着明显的互补优势。大学生村官的就任,能够给新农村建设带来很多新鲜的东西,能够引起农村思想上的碰撞和演进,有利于农村村官在科技文化素质、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民主法制、科学意识的更新。
3、大学生担任村官有利于促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
招考大学生村官一般都是通过笔试、面试、体检、政审等一系严格程序选拔出来的,相对整体素质较高,对党依法、民主和科学执政的理解也较为深刻,对国家政策、方针和措施的认识更多。对于农民权益的缺乏保障或缺失,他们能够敏锐的发觉,也能够仗义执言。村官是农村自治性组织的代言人,大学生村官具有较强的民主法律意识,他们没有
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阻碍。能够自觉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有关国家法律依法办事,能够充分听取广大村民意见,群策群力,集思广益,让广大村民充分参与到农村发展和建设的法制和民主的轨道上来。
二、“大学生村官”计划所面临的难题
“大学生村官”能给新农村建设带来活力,这是不言而喻的,但刚刚走出校门就当上村官的高校毕业生能否就能在农村一路走好呢,这还面临着很多困难与挑战。
1、大学生能不能适应农村实际
首先,从“头衔”看,大学生村官是当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或村委会主任助理。助理就是协助,村干部如何与大学生协调磨合就是一个问题。如果只把大学生当“笔杆子”、附庸,其优势很可能无法发挥。而且在应试体制下,不少大学生的知识背景、工作方法存在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情况。
其次,农村是一个受宗族关系影响较重的地区,村民对政策大多不太了解,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接受新鲜事物比较慢,很多时候工作的开展靠关系、讲面子,而大学生村官一时间很难得到村民的信任,建议实施的很多可行政策,会在农村遇到很多有形或无形的阻力。这就使得很多大学生村官“水土不服”。
2、大学生能不能扎根于农村 在城市生活了多年的大学生,一旦到了农村,到了村官这个岗位。遇到的最大困难,可能不是工作的艰苦,观念的差异,而是文化的落后。当新鲜感一经消失,等待这些大学生的就是无尽的寂寞,无穷的恍惚。这些在城市中,在大学校园中,习惯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氛围的大学生们,可能无法忍受农村相对偏僻的环境。此外,为鼓励学生投身农村,政策方面则给予了
第五篇:大学生村官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
大学生村官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
2006年,xxx首次向社会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工作,到2008年已基本落实“村村有大学生”计划。大学生毕业后到农村既是新生事物,又有历史渊源。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曾经多次组织大批的城镇知识青年到农村和边远地区安家落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在共和国的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20世
纪末至21世纪初,全国各地纷纷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1998 年,安徽凤阳引入大学生科技村官,取得了良好的反映。从2001年开始,xxxxx公开招考xxx籍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工作,至今已有近200人到村里工作,他们绝大多数都得到了村民的认可,在引进发展项目、资金,培训农民群众,修建道路,搞好基层文化建设方面都做出可喜的成绩。
一、大学生村官对新农村建设的积极作用
1、大学生担任村官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
聘大学生当“村官”,是农村形势发展的需要。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宏伟目标,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建立新农村文化,形成一种具有现代意义的农村文化观。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农民的致富,都离不开文化的哺育和支撑。如果说经济、环境等要素是新农村建设的“硬实力”,那么文化则是新农村建设的“软实力”。尤其在各种思想意识、价值取向、发展观念互相冲击、碰撞之际,文化的特质更显示出“硬实力”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虽然不是每一个大学生都是高素质的人才,但是从整体上来讲,大学生这个群体是一个受过国家高等教育的高素质群体,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拥有相当丰富的知识储备,接受过先进文化、先进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熏陶,愿意为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的大学生把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和农村实际结合起来,对改善民风民俗和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大学生担任村官符合我国当前农村知识层次、思想意识更新的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新农村的发展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按照依法、民主和科学治理的要求来进行。村官是新农村的领路人,是新农村各种事业的组织管理者,也是新农村各种复杂矛盾的协调和解决者。这就要求农村村官在处理农村事务的过程中要有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而当前农村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首要问题是大多数农村村官整体文化素质不高,思想观念相对落后、法制意识薄弱等制约因素。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有新鲜血液的注入,那就是引进大学生村官。大学生村官和农村老村官在很多方面有着明显的互补优势。大学生村官的就任,能够给新农村建设带来很多新鲜的东西,能够引起农村思想上的碰撞和演进,有利于农村村官在科技文化素质、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民主法制、科学意识的更新。
3、大学生担任村官有利于促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
招考大学生村官一般都是通过笔试、面试、体检、政审等一系严格程序选拔出来的,相对整体素质较高,对党依法、民主和科学执政的理解也较为深刻,对国家政策、方针和措施的认识更多。对于农民权益的缺乏保障或缺失,他们能够敏锐的发觉,也能够仗义执言。村官是农村自治性组织的代言人,大学生村官具有较强的民主法律意识,他们没有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阻碍。能够自觉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有关国家法律依法办事,能够充分听取广大村民意见,群策群力,集思广益,让广大村民充分参与到农村发展和建设的法制和民主的轨道上来。
二、“大学生村官”计划所面临的难题
“大学生村官”能给新农村建设带来活力,这是不言而喻的,但刚刚走出校门就当上村官的高校毕业生能否就能在农村一路走好呢,这还面临着很多困难与挑战。
1、大学生能不能适应农村实际
首先,从“头衔”看,大学生村官是当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或村委会主任助理。助理就是协助,村干部如何与大学生协调磨合就是一个问题。如果只把大学生当“笔杆子”、附庸,其优势很可能无法发挥。而且在应试体制下,不少大学生的知识背景、工作方法存在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情况。
其次,农村是一个受宗族关系影响较重的地区,村民对政策大多不太了解,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接受新鲜事物比较慢,很多时候工作的开展靠关系、讲面子,而大学生村官一时间很难得到村民的信任,建议实施的很多可行政策,会在农村遇到很多有形或无形的阻力。这就使得很多大学生村官“水土不服”。
2、大学生能不能扎根于农村
在城市生活了多年的大学生,一旦到了农村,到了村官这个岗位。遇到的最大困难,可能不是工作的艰苦,观念的差异,而是文化的落后。当新鲜感一经消失,等待这些大学生的就是无尽的寂寞,无穷的恍惚。这些在城市中,在大学校园中,习惯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氛围的大学生们,可能无法忍受农村相对偏僻的环境。
此外,为鼓励学生投身农村,政策方面则给予了
公务员录取加分等倾斜优惠。很多大学生或许只是把报考村官当成缓解就业压力的“跳板”,怎样才能使优秀的大学生村官在合同期满后,仍愿意服务于农村,在基层工作,这也很重要。否则,学生们来来去去,人才依旧是留不住。
三、促进“大学生村官”计划发展的对策建议
虽然很多地方的大学生村官计划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当地农村经济发展
和农村干部素质提高有很大促进作用,但还是有一些地区的大学生村官计划由于种种原因不得不搁浅。如何让xxx的大学生村官计划走的更远,走的更好,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
1、改变大学生观念,当村官是创业不是就业
现在一些地区留不住大学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大学生是看中政府提供的优厚待遇来的,或者是因为就业压力大,在城市就业的竞争过程中失意才来的,大学生仅仅把农村当成一个“跳板”,本来就无意久留。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要让有意于担任村官的大学生充分意识到村官这个职业的特殊性。广大农民需要那些有能力、有本事,能带领他们致富的人做村官。大学生担任村官要有扎根农村为新农村建设做贡献的崇高精神,要有带领村民勤劳致富的信心和勇气,要有能与市场竞争的知识储备,对于大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创业的过程,也是人生的一次磨练。
2、改变社会观念,靠感情留住大学生村官
大学生村官是个新事物,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当年的天之骄子扎根农村,做起了村官。这和传统的思想观念有着巨大的差距,广大农民可能认为有些突兀,觉得大学生村官是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不得已而采取的措施,并非长久之计。因而,他们可能会与这些大学生村官保持一定的距离。新事物的诞生,发展和成长总要有个过程,这需要得到大家的认可和支持。我们要做的就是尽量消除阻力,增加动力。各种媒体应该给予更多关注,对广大农村加大宣传力度,晓以利弊。大学生村官不是去争权夺利,不是去镀金添彩,而是真心实意的去发挥才干,促进农村发展的。让广大老村官放心,让广大村民理解,从而以更多的实际行动支持大学生村官的工作。
3、提供财政补贴,靠待遇留住大学生村官
大学生也是现实的社会人,光靠精神或感情的理解和支持是不够的。还必须满足其一定的物质需要,解决其后顾之忧。大学生的待遇问题,是建立比较完善的留人、用人机制要考虑的问题,大学生村官的待遇应和他们就业的机会成本相差不远。否则,就可能不能形成对大学生村官有效的激励。国家财政应按照一定的比例提供相应的补贴,以解决好因大学生村官上任而带来的地方财政问题。这一问题的顺利解决,有利于带动更多大学生去当村官的积极性。
4、建立配套机制,靠事业留住大学生村官
大学生村官现象是我国新形势下出现的崭新事务,我们还没有建立完整的配套机制,也就是怎样进行合理有效的操作还没有形成一定的制度。要建立和完善大学生村官的选拔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合理流动机制以及培训深造机制等。只有这一系列的机制形成和完善以后,大学生确实认为任职村官不确定因素少了,风险小了,才有可能把它作为事业去投入,去付出,做出成绩,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