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2011—2020年)

时间:2019-05-13 08:29: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2011—2020年)》,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2011—2020年)》。

第一篇: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2011—2020年)

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2011—2020 年)》的通知

川委办〔2010〕38 号

各市(州)、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省直各部门:

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将《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2011—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0 年11 月19 日

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2011—2020年))我省是一个多民族大省,加快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关系全省乃至全国发展稳定大局。为推进民族地区教育跨越式发展,夯实民族地区长治久安的社会基础,根据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及中央的有关部署要求,特制定《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2011—2020 年)》(以下简称本《行动计划》)。

一、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历史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第一个《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地、各部门和民族地区广大干部群众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深入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民族及教育工作的决策部署,始终把教育作为事关民族地区发展稳定大局的战略任务摆在突出位置,坚持抓发展、抓提高,实现了民族地区教育由初创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历史性转变,教育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截至2009 年底,民族自治地方51 个县(市)中已有50 个县(市)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比2000 年增加了44 个县。幼儿园和各类中小学校达到3853 所, 在校生达128 万余人, 学生总规模比2000 年增加了40 余万人。

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民族地区教育,实施了一系列教育惠民政策。2001 年以来,中央和省共投入65 亿多元资金用于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新建和改扩建学校3523 所,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为46 万名学生提供寄宿条件,为184.4 万人次贫困家庭寄宿制学生提供生活补助,招收1 万余名藏区学生到内地85 所省级以上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习。成都、绵阳等10 个市选派了8000 多名教师赴民族地区支教,支援资金物资1.2 亿多元。教育惠民政策的全面落实,减轻了农牧民群众负担,保障了农牧民子女受教育的权益;教育对口支援工作的有效开展,增强了民族地区与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社会主义和谐民族关系。教育的快速发展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

几十年的成功实践证明,加快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各民族平等政策;必须坚定不移地把教育摆在关系社会发展稳定全局的高度,优先谋划、优先安排、优先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制定和实施优惠政策,集中力量攻坚;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调动各方力量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

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经过几十年特别是近10 年的发展,我省民族地区教育已具备了跨越式发展的条件和基础。党和国家为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兴国战略,深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制定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使优先发展教育成为国家战略。国家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藏区跨越式发展,针对西部特别是西部民族地区教育实施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为我省民族地区教育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我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总体水平与全省、全国发展水平相比仍然较低,教育总量和水平仍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及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巩固、提高、发展的任务仍十分艰巨。我省民族地区虽然整体实现“两基”目标,但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滞后,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仅有32.5%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仅有36.2% ,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和质量与人民群众享受优质义务教育的要求还有差距。按国家新时期教育现代化的相关指标测算,实现我省民族地区教育跨越式发展,需建设2091 万平方米的各级各类校舍,增加4 万余名教师,增加82 万余名寄宿制学生,校长、教师的管理水平、业务能力及学校装备水平尚不能满足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干部群众教育观念和认识还需进一步转变提高,反渗透、反干预工作尚需长期坚持。

未来10 年是实现我省民族地区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各地、各部门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定位和谋划民族地区教育,认识和把握民族地区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把思想和行动都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民族地区教育的决策部署上来,通过实施本《行动计划》,努力实现民族地区教育现代化,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三、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及战略目标(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按照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及省委“一条主线、三个加强”的藏区工作总体思路的要求,紧紧围绕巩固、提高、发展三大主题,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服务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确保民族地区教育跨越式发展,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工作方针。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优先发展是实现民族地区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各级党委、政府必须长期坚持优先发展这一重大方针,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发展需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关心和支持教育,完善社会力量出资兴办教育的体制和政策,不断提高社会对教育的投入。

坚持育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作为事关民族地区发展稳定大局的重大政治任务,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使“三个离不开”思想进脑入心,成为各民族师生内在的文化价值追求。坚持能力为重,着力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坚持全面发展,关心关爱学生,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坚持改革创新。提高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本靠改革创新。根据国家教育改革的新思路和新要求,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手段,转变管理方式,改革质量评价和招生考试制度,增强教育活力,积极探索建立与教育跨越式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体制与机制。

坚持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坚持教育资源向民族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农村和边远贫困地区倾斜。在县域范围内,教育资源要向薄弱学校倾斜。加快缩小与教育发达地区差距,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依法保障公民受教育权益,帮助、扶持困难群体子女入学。

坚持提高质量。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把工作重心和教育资源配置重点集中到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建立和完善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根本标准的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和机制,坚持规模和质量的统一,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坚持统筹协调。民族地区教育及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要按照总体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统筹、整合各种资源,合力推进不同区域和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发展。

(三)战略目标。

到2020 年整体实现跨越式发展,教育事业主要指标与国民受教育水平力争基本达到同期全省平均水平,建成富有活力、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的现代教育体系。

教育普及水平大幅提高。普及学前一年双语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方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力争达到同期全省平均水平。扫除青壮年文盲。

公平教育体系全面形成。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充分保障农牧区广大人民群众依法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权利,形成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缩小与全国全省教育发达地区的差距。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

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管理水平显著提升。现代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基本形成,教育质量和学校管理水平显著提升,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断扩大,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得到基本满足,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

净化教育环境。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民族宗教政策,坚持国民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原则,禁止任何个人、组织、宗教团体以任何方式和借口干预教育,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净化教育环境,维护教育战线的稳定和长治久安。

(四)分类分阶段目标任务。

综合自然地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时间先后等因素,将民族自治地方51 个县(市)分为三类地区。一类地区为自然地理条件较好、近年来经济发展较快且在2003 年(含2003 年)前已“普九”的14 个县(市)(泸定、九龙、丹巴、康定、汶川、理县、茂县、金川、西昌、德昌、宁南、会理、峨边、北川);二类地区为自然地理及经济社会发展在民族自治地方处于中等水平且在2004 年至2007 年间“普九”的32 个县(乡城、炉霍、甘孜、巴塘、稻城、得荣、新龙、雅江、道孚、白玉、德格、九寨沟、马尔康、黑水、小金、松潘、若尔盖、红原、阿坝、壤塘、会东、冕宁、盐源、喜德、普格、甘洛、越西、昭觉、木里、雷波、金阳、马边);三类地区为自然地理条件较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且在2007 年后“普九”的5 个县(理塘、色达、石渠、布拖、美姑)。

第一阶段,2011 年至2012 年。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全面巩固,学龄儿童少年全部按时入学,巩固率达到国家规定要求。学前教育有较快发展,学前两年毛入园率达到45% :一类地区基本普及学前一年双语教育,学前两年毛入园率达到75% 以上;二类地区学前一年双语教育开展面达到需开展学前双语教育乡镇的50% ,学前两年毛入园率达到40% 以上;三类地区学前一年双语教育开展面达到需开展学前双语教育乡镇的40% ,学前两年毛入园率达到30% 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55% :一类地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75% 以上;二类地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40%以上;三类地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30% 以上。

第二阶段,2013 年至2015 年。力争实现义务教育县域内初步均衡,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学前两年毛入园率达到65% 以上,实现学前一年双语教育全覆盖:一类地区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85%以上;二类地区学前两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65% 以上;三类地区学前两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55% 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70% 以上,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规模大体相当:一类地区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5% 以上;二类地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65% 以上;三类地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45% 以上。

第三阶段,2016 年至2020 年。全面提高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和教育质量,力争基本达到同期全省平均水平,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县域内均衡发展。普及学前一年双语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学前两年毛入园率达到85% 以上,有条件的地方普及学前三年教育:一类地区全面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5%;二类地区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学前两年毛入园率达到85%;三类地区基本普及学前一年双语教育和接近普及学前两年教育要求,学前两年毛入园率达到80% 以上。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 以上,职普比例达到1 :1:一类地区巩固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成果;二类地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 以上;三类地区接近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要求,毛入学率达到85% 以上。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力争达到同期全省平均水平。

四、保障措施

(一)全力推进各级各类教育改革和发展。

推进各级各类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实现民族地区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根本保障,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协调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发展。

学前教育是民族地区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基础。重视和支持学前一年双语教育,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坚持政府主导,形成县城幼儿园、乡镇幼儿园、小学学前班、双语教育为特色的县、乡、村三级学前教育办学体系。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扶持民办幼儿园。新建公办幼儿园基础建设可纳入中央和省实施的教育工程项目统一规划。合理规划校点,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富余的校舍和教师举办幼儿园(班)。建立完善幼儿园管理办法,规范收费标准,实行成本合理分担机制。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

义务教育是民族地区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点。坚定不移地抓好义务教育普及成果的巩固,依法确保适龄儿童少年全部入学并接受良好义务教育,全面提高普及水平,通过“普九”复查,完善“控辍保学”长效机制,努力解决辍学问题。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强化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快薄弱学校改造,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大力发展寄宿制等措施,努力缩小县域、城乡、校际间差距,实现县域内均衡发展。强化学校管理,开足开好规定课程,配足配强教师,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让学生快乐学习,愉快生活,健康成长。

高中阶段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实现民族地区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根本保障和重要标志。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推进高中阶段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力争到2020 年,形成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需求、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规模大体相当的高中阶段教育体系。重视和支持普通高中教育发展,抓好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和师资力量的配备。合理布局校点,扩大现有高中规模,切实满足需要。支持成都、德阳、绵阳等省内发达地区举办民族地区高中班(校)。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落实课程方案,保证学生全面完成国家规定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强化教育教学管理,不断提高办学质量。积极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不断提高质量;结合地区和市场需求,合理布局校点,科学设置专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就业创业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传承创新民族文化培养合格人才。大力实施免费中等职业教育计划,满足人民群众接受优质中等职业教育需要。

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采取各种措施,努力办好现有3 所高等学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水平,培养更多高素质建设人才,增强服务社会能力。支持民族地区高校教师队伍及特色学科和优势专业建设,安排省内有关高校对口支持民族地区高校,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实行省内高校面向民族地区定向招生、定向培养政策,进一步办好省内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班,多渠道、多形式为民族地区培养输送各类急需人才。

(二)实施五项重点工程。

民族团结教育工程。大力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是新时期教育战线一项紧迫而重大的政治任务。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全面加强各级各类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推动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国家法律法规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民族观和宗教观,铸牢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思想意识,夯实各民族团结进步、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增强中华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领导,抓好中小学各阶段民族团结教育相关配套工作,规范课程设置和教材选用,配齐配足教师,确保有效开展。加大民族团结教育经费投入,实施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建设工程,以县为单位建设一批民族团结教育实践基地,并在各中小学设立中华文化学生活动室。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公共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要免费向学生开放,多渠道多形式推进民族团结教育工作。

学校办学条件改善工程。根据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实施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改善工程。通过科学规划,新建和改扩建一批校舍,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加强薄弱学校配套设施建设、学校装备更新和远程教育工作。合理布局校点,撤并规模小、质量低、不利于学生入学巩固的学校。新建学校及需撤并学校特别是需撤并的寄宿制学校要建在自然条件相对较好、人口相对集中、交通较方便的公路、城镇、县城附近。合理调整学校布局,提高办学规模效益,为民族地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教师队伍保障体系建设工程。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素质合格、学科配套、适应现代教育需要的教师队伍是实现民族地区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要高度重视和大力抓好民族地区教师补充、培养和培训工作,努力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切实维护教师队伍稳定。适时调整教师编制,及时补充合格师资,严禁有编不补和挤占挪用教师编制,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鼓励优秀大学毕业生到民族地区任教,切实保证教育发展对教师的需求。补充教师要坚持标准,严格资格认定,确保质量。均衡配置县域内校长和教师,配齐学科教师。抓好教师培养培训工作,通过脱产进修、集中培训、函授学习、远程培训等形式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实现教师学历水平和业务能力合格达标。健全省、州、县、校四级培训体系,建好县级师培基地。维护教师合法权益,依法保证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落实和完善教师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政策。关心教师身心健康,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建设一批乡镇教师工作周转宿舍。对长期在民族地区从教、贡献突出的教师要给予奖励。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爱岗敬业意识。

学生保障体系建设工程。深入落实国家“两免一补”政策,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按照中央统一政策,逐步建立学前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学生资助制度。免除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学费,补助其生活费。积极争取中央将我省高寒地区中小学纳入冬季取暖补助政策范围。根据民族地区自然地理的特殊实际和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加快发展寄宿制,保证需在校寄宿学习的学生都能寄宿。完善寄宿制学校设备设施,配齐生活管理员,加强小农牧场建设,提高学生生活水平。

双语教育工程。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全面开设汉语文课程,全面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接受教育的权利。加大双语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按专业要求配齐配强教师。提升双语教师的业务能力,对双语教师进行全员免费培训,培养一批双语技能合格、研究指导能力强的专家型双语教师,试行双语教师准入资格和定期考核制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立双语教育质量监测长效机制,提高双语教育质量。加大民族文字教材建设和相关教学资源开发的投入力度,完善以国家教材为主、地方和校本教材为补充,学科教学与专题教育相结合,文本教材与多媒体资源相配套的双语教材体系。

(三)实施民族地区免费中等职业教育计划。

实施免费中等职业教育是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教育跨越式发展、改善民生、促进稳定的根本性措施,要高度重视,认真实施。继续组织实施“9+3”免费教育计划,积极推进民族地区免费中等职业教育计划的实施,逐步实现民族地区愿接受职业教育的初中毕业生都能免费接受教育。支持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和学生学习生活条件。强化教育教学管理,切实提高质量。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关心关爱学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帮助毕业生实现就业。加大宣传和引导力度,为全社会支持民族地区免费中等职业教育计划营造良好氛围。

(四)强化资金筹措,确保经费投入。

实现民族地区教育跨越式发展,投入是关键,要统筹中央、省、州(市)、县(市)资金集中投入。未来10 年,在中央教育专项资金向民族地区倾斜的同时,省上按第一个《行动计划》筹资渠道,每年筹集7 亿元以上专项资金用于本《行动计划》的实施,中央和省专项资金投入后的经费缺口由州(市)、县(市)负责筹措落实。

本《行动计划》资金主要用于民族自治地方幼儿园到高中阶段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乡镇教师工作周转宿舍建设、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学校装备、现代远程教育、师资培训、民族文字教材等方面,对民族待遇县(区)校舍建设酌情予以补助。实施民族地区免费中等职业教育计划所需经费在省职教攻坚经费中解决。

省民委、省发展改革委、教育厅、财政厅要认真做好省级专项资金的筹措工作,确保各年度资金足额落实。民族地区要根据完成本《行动计划》目标任务的实际需求,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强化政府统筹,加大对教育发展资金的投入力度,确保省级专项资金中本级财政应承担的资金足额落实。同时,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捐资助学、出资办学,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

本《行动计划》省级专项资金由省根据各州(市)经济发展、自然地理、教育基础等因素及教育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将年度项目资金额度按有关规定下达各州(市),由州(市)负责对所辖县(市)年度资金的安排和项目的审核、批复,各县(市)依据州(市)批复项目方案负责组织实施。州(市)将年度实施方案报省备案。

(五)强化教育对口支援,创新支教内容。

未来10 年,教育对口支援工作继续按照第一个《行动计划》“市对州、县对县、校对校”的结对关系深入推进。各支援市、县(市、区)要按照本《行动计划》的要求,加强领导,确保支援工作落到实处;要结合新时期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实际,在给予资金物质支援的基础上,创新支援内容和形式,以智力支教为重点,选派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到民族地区支教,积极为民族地区送教讲学,帮助民族地区转变教育理念,更新教育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要重点帮扶对口州(市)、县(市)的一批学校,将其办成当地教育教学和管理水平最好的示范校,并办好辖区内的民族中学(班)。民族地区要主动加强与支援市的沟通协调,为支教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六)加强领导,强化监管。

本《行动计划》主要在民族自治地方51 个县(市)实施,兼顾9 个民族待遇县(区)。实施范围内各级政府是实施本《行动计划》的责任主体、工作主体、实施主体、资金统筹平衡主体。

民族自治地方和民族待遇县(区)各级政府要成立专门领导机构,加强组织领导,把本《行动计划》的实施作为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纳入目标管理。要根据本《行动计划》的要求和教育发展的实际,科学制定未来10年教育发展规划和有关项目建设方案、实施细则,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要认真做好本《行动计划》与中央和省其他教育项目的衔接工作,避免规划安排不当造成重复建设和浪费。

省《行动计划》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根据各自职能,大力支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和改革。省《行动计划》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要认真做好各年度项目资金的安排和管理工作,加强督促指导。

各地要建立健全本《行动计划》项目资金管理和专项检查工作制度,强化项目资金监管,确保项目建设公开、公正、公平和资金安全运行。省《行动计划》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组织力量对各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项目建设情况、项目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对未能切实履行职责、未按时完成目标任务的地方,要进行通报。各级审计部门要加强项目资金审计工作,确保专款专用,对挪用、侵占专项经费,人为造成工程质量等问题的地方,要及时严肃查处,暂停对其次年专项经费的拨付,并追究相关单位和个人责任。

第二篇:四川省十一五民族地区发展规划

四川省“十一五”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四川民族地区系法律概念上的民族自治地方,即: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以及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北川羌族自治县。2005年末总人口653.63万人,占全省总人口7.5%;辖区面积30.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62.9%。

本规划根据《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编制,以民族自治地方(三州三县)的“十一五”规划为支撑,明确了未来5年我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发展重点和主要措施,是“十一五”期间我省民族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

一、现实基础与宏观环境

(一)现实基础。“十五”期间我省民族地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坚持“五个统筹”,初步形成了以水电、矿冶、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为龙头的经济社会发展格局,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特色产业快速壮大,有效供给不断增强,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人民生活质量逐步得到改善。民族地区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1.经济快速增长,提前1年实现“十五”计划发展的主要目标。“十五”期间民族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2.3%,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1个百分点,2005年末达到453.6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939元。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36.14∶30.33∶33.53调整到2005年的27.8∶36.9∶35.3。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7.1%,比“九五”年均增长高8.8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到2005年民营经济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5%。

2.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瓶颈制约得到改善。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溪洛渡、锦屏水电站等重大项目全面启动,福堂、红叶二级、天龙湖、沙嘴、洪坝、通口分别投产发电。大桥水库灌区一期工程进展顺利,小天都、金龙潭、三棵树、柳洪、官帽舟、巴溪等水电站工程正抓紧建设,农网、牧区电网、“送电到乡”

一、二期工程顺利实施,缺电县电源点建设项目正抓紧进行;西攀、都汶高速公路建设稳步推进,4505公里的通县油路工程全面建成,九黄机场实现通航,九环线、鹧鸪山隧洞、二康路、县际公路与国贫县公路建成并投入使用,国道213线郎川路、国道318海竹路全线动工;社会事业、城建、环保、旅游等一批建设项目顺利实施。

3.生态建设工程初见成效。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的历史机遇,积极争取国家投入,大力推进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水土保持、天然草场恢复与建设等工程,民族地区森林、草地和其他植被覆盖明显增加,水土流失有所减少,局部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得到遏制。到2005年,森林覆盖率已达20%左右,植被覆盖率已达26.6%。实现生态建设规划的阶段性目标。

4.社会事业“欠账”问题得到缓解。《民族地区教育十年行动计划》实施5年来,民族地区在校学龄儿童巩固率得到提高,农村牧区校舍危房改造工作得到加强,“两基”攻坚工作稳步扎实推进,初步实现一类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人口占民族地区总人口的50%以上;

一、二类地区扫除青壮年文盲人口占民族地区总人口的90%以上的目标。以疾控中心为主要内容的县级卫生防疫体系建设在民族地区得到全面覆盖,县(区、乡)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进一步得到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农村扶贫工程进展顺利,“十五”计划中50万人的移民任务基本实现。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得到加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逐步完善,其中,养老保险覆盖率已达100%,医疗保险覆盖率已达60%。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5%,控制在“十五”计划要求的5%以内。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广电事业有了长足发展,广播电视人口有效覆盖率分别达到73%和90%。5年来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的目标内。

5.人民生活得到初步改善。5年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5%。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有所提高,农村牧区住房砖混结构比重有较大提高。电话普及较快,公网电话用户达65.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72.7万户。

(二)矛盾与困难。由于受历史、环境、社会发育阶段等多种因素影响,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存在许多矛盾。具体表现在:一是区域生态功能定位与资源型开发的矛盾。二是资本密集型投入需求与投资依赖型矛盾。三是进入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阶段与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的矛盾。四是保持传统优秀文化与改造落后观念的矛盾。五是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

与此同时,发展中还面临诸多困难:一是发展差距仍在扩大。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全省低2121元,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76.6%,是四川最贫困落后的地区之一。二是经济增长的投资依存度高,产业结构单一。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始终未实现大的突破,传统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缓慢,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尚未培育形成。三是财政自给率低。对中央转移支付的依赖程度高。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仅为全省总量的5.1%,人均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68%。四是基础设施条件仍较差,3.5万公里公路中等级公路仅1.8万公里,农村电网不健全,多数是孤网运行,20%的乡不通电。五是“三农”问题突出,农牧民持续增收困难。目前人均收入在668元以下的绝对贫困人口还有85.1万人,年人均收入在1000以下的低收入人口还有182.6万人,尚有50多万人需要实施异地移民。六是社会事业欠账大,尚有22个县未实现“普九”,农村牧区缺医少药的情况还很突出,乡镇卫生院危房面积达31.7%,拥有B超的卫生院仅占19.9%。七是投资区域分布的不平衡,优势区域的投资保持高速增长,其余区域却不同程度呈现投资匮乏的趋势。八是生态环境仍然脆弱,个别地区日趋恶化。九是社会政治稳定与反分裂斗争任务十分艰巨。

(三)宏观环境。“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5年,也是民族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机遇大于挑战。总的来看,面临着解决温饱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双重任务,面临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的突出矛盾,面临维护稳定和加快发展的双重压力。

1.国内环境。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将继续加大对西部的支持力度。中央2005年召开的民族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要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国内产业梯度向西转移趋势日渐明显,区域合作日益加强。

2.省内环境。我省经济发展正处于新一轮的增长上升期,增长的惯性将推动经济持续增长。为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了我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并制定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支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在全省的生产力布局中,民族地区水电、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的开发起到了重要的支撑和带动作用。

3.全国民族地区环境。民族地区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民族地区的发展促进了全国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和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对整个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拉动和促进作用。

4.我省民族地区自身的发展为“十一五”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各族干部群众对加快发展具有迫切的愿望和强烈的要求。经济增长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态势,质量和效益较好。丰富的优势资源成为新一轮的投资热点。

二、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四川”的要求,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个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把加快民族地区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始终坚持城乡、区域统筹,抓发展促稳定,努力构建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保经济在持续快速增长的基础上实现跨越式发展,确保社会事业在不断进步的基础上实现全面繁荣,确保大多数农牧民生活在脱贫致富的基础上实现宽裕型小康,确保社会局势在总体稳定的基础上实现长治久安。

(二)基本原则。

1.全面把握和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民族问题。民族地区丰富的资源和特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滞后的经济社会条件决定了民族地区的发展与稳定不仅事关全省大局,而且对西部乃至全国都有重要的影响。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是中央的一项基本方针,也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属;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要把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摆到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

2.坚持分类指导原则,突出发展重点,加快特色优势产业的培育。民族地区地域广阔,区域之间各具特色,发展差距较大,选择和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符合民族地区的实际。围绕水能、旅游、矿产、特色农牧业和民族文化等优势资源,着力构建水电产业、旅游产业、矿冶产业、民族医药业、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突出特色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逐步建设以支柱产业、重点企业和名牌产品为依托,具有区域特色的优势产业并逐步加大区域统筹力度。

3.不断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全面推进各项改革,以更大的力度不断破除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障碍,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提高市场化程度和资源配置效率,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形成更具优势更加开放的环境,促进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

4.保持较强的投资力度,逐步缩小发展差距。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进一步加强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民族地区经济增长是外因和内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外部推动是发展的主要动因,即通过国家的大规模投资和资源开发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保持较强的投资力度,但不以追求经济总量的扩张为目的,而是更加注重公共服务的均等和改革成果的共享。

5.坚持参与式发展理念和内源式发展思维。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让民族地区各族干部群众对本地发展有充分的参与权,让发展主体在发展中优先受益。要激发发展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意识,满足少数民族群众的真正需要和愿望,从而确保他们自身的充分发展。

(三)预期目标。“十一五”期间在经济结构调整上取得较大进展,形成以水电、矿冶、旅游、特色农牧业、绿色食品业、烟草、医药业等为特色的优势产业,实现产业培育上的新跨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发展瓶颈,为加快发展创造条件,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实现新跨越;坚持以人为本,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使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共同分享发展成果,实现民族地区社会事业发展的新跨越;加快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步伐,努力创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在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上的新跨越。

1.经济发展。在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民族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2%,到2010年,GDP总量达到77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实现43亿元,力争非公有制经济占经济总量的40%以上。凉山州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将力争名列前茅,阿坝州力争建成全国藏区第一州,甘孜州建设民族团结、全面进步模范藏区州取得突破性进展。3个民族自治县实现预期发展目标。

2.城镇化进程。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产业和人口的集聚作用增强,初步形成功能比较完善、布局比较合理、规模比较适度、结构比较协调的城镇体系,城镇化率达到25%。

3.生态环境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建设成果进一步得到巩固,森林覆盖率达到35%。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遏制,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基本实现绿化。

4.社会事业和人民生活。保质保量完成 “民族地区教育十年行动计划”,确保在2007年整体完成“两基”攻坚目标。建立健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加快民族医药事业,确保在2010年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加快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力争在“十一五”时期所有行政村通广播电视。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农村扶贫取得较大成效,90%以上自然村人畜饮水困难得到解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力争达到3000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的目标内。

三、发展重点与主要任务

(一)推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民族地区的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科学合理产业布局,加强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重视生态环境的治理、修复,保护整个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保护自然资源的可持续供给能力。

1.坚持以人为本。适度控制人口增长,努力提高人口素质,以发展促进农村牧区各种社会关系的变革,促进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全面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全面改善,促进社会发展水平的全面进步。

2.建设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立以森林植被和高原湿地为主体、林草结合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建设山川秀美、人民安居乐业的生态文明社会。协调好林业与农业、畜牧业、水电业、旅游业、加工业、运输业等产业的关系,全力提高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生态工程的数量、质量和成效。进一步提高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的综合能力。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和森林植物检疫。抓住国家、省实施湿地保护工程的机遇,围绕“三江源”保护区建设工程,全面启动若尔盖、川西北高原等湿地保护工程。进一步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使大部分濒危珍稀物种得到有效保护。继续加大生态建设,增加生态资源积累总量。通过增加水源涵养量提高森林覆盖率、空气和水质量,减少水土流失,逐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建设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重要防线,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

3.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按规划要求完成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任务,有计划地推进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巩固建设成果。结合林权制度改革,加快组织实施林业分类经营,突出抓好现有森林资源和新增有林地的常年管护,加快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绿化。加大水土保持建设力度,加快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运用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耕农艺措施。结合扶贫开发和库区移民工作大力推动生态移民工作的实施,重点解决好移入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和移出区的生态恢复和保护问题。加大人工牧草种植和草地生态建设力度,大力推广草食牲畜圈养,农副秸秆加工利用和“草—畜—沼”良性循环模式,实施以草定畜,基本实现草畜平衡,使草地植被及生态功能得到尽快恢复。加强生态综合整治和沿江、沿河、重点库区、飞播林、城镇的生态防护体系建设和管理,根据各区域的环境差异和功能的不同,有选择的建立一批矿山开发与生态环境恢复示范区、城市污染控制示范区。全面贯彻饮用水源保护制度。完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切实加强生态敏感区、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的保护。

4.推进草地保护与建设。完善草场承包制,实施退牧还草工程,推行禁牧休牧轮牧,保护基本草地,努力实现畜草平衡。加大沙化、退化草原和鼠虫害治理,初步控制草场退化、沙化趋势。实施退牧还草、灭鼠治虫,围栏割草地、草种基地等建设项目。初步形成以天然草地保护、围栏封育改良、人工种草、草产品储藏加工、草资源科学利用于一体的草原保护和利用体系。

5.切实加强环境保护与建设,积极发展循环经济,转变生产方式。加强水功能区保护和管理,稳定和提高饮用水质量。加强水质监测,严格控制废水排放。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出境断面水质达到Ⅱ类标准。加强农村环境治理。合理使用农药、化肥,防治农用薄膜对耕地的污染,加强农村污染治理,严防环境污染问题向农村转移。按照生态家园建设要求加强农村社区和集中居住点的环境治理和建设,促进农牧区环境有较大改善。

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强化政策导向,通过产业政策、财税政策、投资政策以及政绩考核等方式引导循环经济的发展,积极探索符合民族地区的循环经济模式。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逐步压缩和淘汰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的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大力发展节能、降耗、减污的高新技术产业。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建立健全资源节约管理制度,大力推行清洁生产,为发展循环经济奠定企业微观基础。工业结构要通过延长产业链实现企业间的资源最有效利用。在一定区域内用生态链条把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区与郊区、行业与行业有机结合起来,实行可持续生产和消费,全面提高资源利用率,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到2010年,民族地区环境保护体系及能力建设全面改善,重点区域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城镇环境质量大幅度改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基本遏制,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生态功能逐步恢复;农村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环境法规、政策体系和监督管理能力得到明显增强。

6.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坚持“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加强以土地、矿产、旅游和水资源为重点的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土地资源。完成土地更新调整,切实搞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严格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落实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强化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盘活存量土地,统筹安排各类建设用地,走节约集约用地、科学发展之路。适度开发未利用地,加大土地整理力度,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矿产资源。按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加强矿产资源管理,严格准入条件,引导矿山企业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道路。针对民族地区矿产资源共生、伴生矿多的实际,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鼓励科技创新,大力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争取各级财政基础性地质矿产评价项目,加大商业性矿产资源风险勘查工作力度,增加矿产资源储备能力,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水利资源。重视水能资源开发效益的最大化,在流域开发的政策下,鼓励业主建设中小型水库,增加调节能力,促进资源合理高效利用。重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大力推行节水措施,鼓励水资源的再生利用,合理配置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用水,全面实施水污染防治工作,保护重要水源涵养区。

旅游资源。坚持“规划是前提、保护是核心、管理是关键”的原则,按景区环境容量控制游客数量。加大景区保护和建设力度,提高景区管理水平。深度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促进文化与旅游的有机结合。注重旅游产品创新,提高游客参与度,延伸产业链,促进以旅游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

(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牧民意愿,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围绕统筹城乡发展和促进农牧民增收两大主题推进现代农牧业建设,培育和造就新型农牧民,努力使农业、农村牧区面貌有明显改善。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

1.建立产业化经营组织。依托特色农牧产品资源大力发展加工、运输、保鲜和营销几大环节的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公司+协会+农户+基地”的组织形式,鼓励和引导有实力的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村种养大户、农牧业技术人员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力争培育多个产业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

2.建设农牧业生产基地。加快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建设标准化的特色农畜产品基地,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利益联结机制,培育和构建农牧业产业化市场,引进、扶持和培养一批龙头企业,推进农畜产品的流通和加工利用,延伸产业链,大幅度提高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总体水平。重点把粮食、畜牧、果蔬、花卉、中药材、烟丝糖、有机茶等优势产业的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集中力量建设优质青稞基地、建设200万担(35个等级)以上的国家优质烤烟生产基地、反季节无公害蔬菜基地、豆薯类基地、青花椒、辣椒和有机茶叶生产基地、名优中(藏)药材人工驯化与抚育基地、优质蚕桑基地、核桃基地、优质小杂水果基地、优质牧草种植基地、高产高糖甘蔗生产基地、观赏花卉和工业原料花卉生产基地、优质特色水果生产、优质酒葡萄等特色农产品种植基地。

大力发展名、特、优、新品种,加大无公害健康标准化养殖技术推广。以川西北青藏高原牦牛经济园区为依托,带动畜牧业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牦牛加工区的地域辐射功能和产业带动作用,真正带富一方牧民。建设优质肉羊、猪、鸡、兔和牛等畜产品养殖基地;优化池塘、水库养殖,建设野生鱼养殖基地。充分挖掘和利用好皮、毛、肉、奶、骨、血资源,培育多极产业,实行多种经营,努力延伸产业链。

实施粮食优质增效工程。切实抓好粮食生产,加大对农业科研和科技推广体系建设的投入力度,抓好优良品种的引进培育和先进适用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着力改善粮食品质,提高复种指数和粮食单产。发展优质稻、优质荞麦、优质商品马铃薯等大宗优质粮食增效工程,建成优质特色粮食产业带。实施林业重点工程。形成优势特色林业产业基地。形成比较完备的林种结构和林业生态体系。

3.推进现代农牧业建设。加快农牧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农村牧区科技支撑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及信息网建设,调整农牧业生产结构,转变农牧业增长方式,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造中低产田,搞好土地整理。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管理和服务机构建设力度,切实搞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及其产品的申报、管理和认证工作,推进农产品标准体系建设。“十一五”末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面积达到60%以上,优质产品率、无公害产品占有率达到80%。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积极推行节水灌溉,科学使用肥料、农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切实加大对农村牧区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社保、就业、城镇公共设施、社区公共设施的投入。坚持多渠道争取和整合农村牧区建设资金,建立以工促农、城镇带动农村的长效机制。

加快农村科技事业发展。建立和完善农牧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体系,重点开展青稞等良种繁育和推广,推进“五良”配套,粮食作物的良种化达到85%以上。大力推广舍饲圈养,积极开展畜种改良。抓好各类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增加对农牧业科技的投入。

4.全面深化农村牧区改革。完善农村经营制度。稳定并完善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积极探索依法流转土地、草场承包经营权的路子,大力发展集约化、规模化的年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推行规模化养殖,建设好联户牧场。

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深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管理、农村医疗和社会保障改革;以信用社改革为重点,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建立和拓展农村保险市场。坚持农民自愿、互利、民主管理等基本原则和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宗旨,积极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增强自我服务、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能力,提高农牧业的组织化程度。探索户籍管理改革,逐步消除城乡隔离。深化征地制度和水资源补偿机制改革,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加快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建立完善农村流通体系。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按照乡镇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要求,以提高乡(镇)村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建设为核心,切实抓好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完善村级组织运转保障机制,健全民主监督制度,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建立完善村规民约,不断提高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5.千方百计增加农牧民收入。集中力量扶贫越温。狠抓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结合产业扶贫、生态移民两大工程整合资源,配套推进。积极开展劳务扶贫。加大高海拔、生态脆弱地区和滑坡、泥石流、地震等地质灾害严重的区域的移民力度,力争30万贫困人口移民搬迁。力争80%的绝对贫困人口越过温饱线。巩固相对贫困人口越温成果,人均纯收入接近平均水平。创新扶贫开发、两项资金、以工代赈等工作机制,积极争取国家增加新村建设数量并提高补助标准。因地制宜实施整村推进、移民扶贫、产业扶贫、劳务扶贫、住房解困、通村公路等重大工程,加快改善农牧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继续争取国家加大对异地扶贫搬迁工程的投入力度,努力争取把大骨节病的年地方病综合防治列入国家专项扶持。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建立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加强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积极开拓劳务市场,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门路,探索和完善农村劳务人员社会保障制度,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加强农民工就业后的跟踪服务和管理,积极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建立各种类型的劳务专业协会,加强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自我保护和自我约束。建立和健全法律援助制度,为外出劳务人员提供必要的法律援助,督促用工单位及时足额兑现农民工工资和参加社会保险,最大限度地提高劳务人员的权益保障水平。

(三)加强基础设施和城镇化建设。基础设施和城镇化建设是实现民族地区新跨越的关键。从战略的高度量力而行,适度超前,努力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网络化和现代化水平,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

1.加强交通网络建设,构建综合运输体系。完善公路交通网络,加快构建民族地区与省会中心城市相连的快捷通道。重点完善和提升国省干道、出州通道、旅游公路、县际公路、农村公路和配套客运汽车站点建设。加快建设雅西、攀西、都汶高速公路。加快108、318、213、317国道改造。积极推动甘孜、阿坝进州高速公路、国道318、317连接公路、金沙江公路(凉山段)的前期工作。争取雀儿山、巴郎山、土地岭隧道开工建设。积极做好黄土梁、折多山隧道等工程的前期工作。继续实施好县际公路、通乡油路、村道工程,抓好“西环线”等重点旅游线路和县到重点乡镇的经济线路建设,提高农村公路通达能力,使民族地区公路在总量、质量、通达深度、覆盖面等方面有新的发展和突破。

提高铁路运输能力。抓住国家铁道部建设成都至燕岗铁路复线的机遇,争取将成昆全线的改造列入国家计划,开展前期准备工作。开展西昌至昭通铁路前期准备工作,争取纳入国家、省规划。积极做好九绵遂旅游专线铁路的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积极筹建北(川)绵(阳)地方铁路。

扩大航空运输。扩建九寨黄龙机场,提高起降能力。建成康定机场。争取开工建设亚丁机场。积极做好甘孜、马尔康机场前期工作。进一步发挥西昌机场的作用。

努力发展水运。抓住金沙江、雅砻江电站建设机遇,做好相关库区码头规划建设,将水运发展作为交通发展的重要补充。

加快公路、铁路客运设施建设。结合城镇和路网建设做好客运车站规划。在旅游重点县城和重要集镇建设具有相应规模、功能比较完善的车站。

2.加强以水利为中心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在继续抓好凉山州大桥水库渠系配套工程、会理新华水库、乡城玛依河引水工程建设的同时,争取开工建设得荣白松—茨巫、甘孜打火沟流域和石渠洛须水利工程,加快会理大海子水利枢纽、盐源老沟水库等控制性水利工程前期工作,争取安排部分项目开工建设。搞好病险水库整治。兴建一批蓄水、引水和移动式、固定式提水骨干水利工程,提高沿金沙江流域重点缺水地区的供水能力。积极推进以渠系配套、防渗和节水改造为重点的大中型灌区工程建设。加强安宁河等中小型河流整治力度,抓好城市和重点乡镇防洪工程建设,提高防洪标准。强化农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强气象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气象预报水平和气象服务能力。加强农业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设,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坚持不懈地开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搞好中低产田土改造和国土整治,把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特色农产品生产结合起来,大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3.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镇服务功能。按照规模适当、布局合理、适度集中和功能配套的要求,以强化城镇功能、提高环境质量、方便群众生活为目的,进一步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各县城的旧城改造。

加强城镇道路、防洪、供水和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城镇功能。抓好县城和重点集镇的环保、供排水管网、垃圾处理、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强城区堤防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增强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

根据不同条件,逐步推广燃气供应,努力提高燃气普及率。加强城镇园林绿化工程建设,提高公共绿地面积,美化城市环境。规划建设一批休闲广场、文化中心、体育中心、购物中心等城市标志性工程,努力增加城市现代气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

4.推进城镇化进程,构建城镇化体系。科学规划城镇布局,形成不同特色、不同品味的城镇品牌。高标准、高起点、高水平推进城镇总体规划的修编,县城和重点镇及旅游镇详细规划面积达到城镇规划区面积的70%以上,依法保障规划制定和实施的权威性。

安宁河走廊的城镇化建设以线状布局为主,把西昌市建成川滇结合地带的中心城市,逐步形成带状城镇群。其它地区以点状布局为主,强化综合功能,坚持聚集化发展,通过对城镇布局进行统一规划和适度集中,提高城镇承接产业结构升级和劳动力转移的能力。

按照“提升县城,拓展集镇,发展农村社区”的思路,走“小、特、精”的城镇发展路子。优化城镇体系结构,建设以县城为骨架,普通建制镇为基础,由小城市、小城镇、乡集镇组成的,层次分明、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功能优化的城镇体系。

大力提升县城功能。进一步增强县城和重点城镇的人口和产业集聚能力,大力发展商业贸易、旅游服务、金融保险等行业,使其成为经济中心和交通、通讯枢纽。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县城基础功能。增强县城在产业发展、综合服务等方面的支撑作用,使其成为区域的经济中心、交通中心和旅游接待中心。

大力拓展重点集镇。以县城为中心、公路为纽带,结合旅游、水电和矿产资源开发,合理布局,大力推进集镇发展,着力提升集镇功能,提高城镇的集聚效应,有序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稳步提高城镇化水平。集镇建设要进一步突出民族特色和风貌。

大力发展农村社区。结合生态移民、工程移民、扶贫移民、灾害移民和大型项目建设,积极引导和有序推动农牧区人口适度集中。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一规划,加强农村社区配套公共设施和服务组织建设,促进农村社区发展。

5.大力加强信息设施建设。完善通信、有线电视和互联网设施,扩大覆盖面,加快光缆通信向农牧区延伸,力争使重点集镇、重点旅游区、重点工矿区实现光缆通信。提升通信能力,提高通讯质量和等级。

(四)实施适合民族地区特色的工业化发展战略。实施省委、省政府工业强州(县)战略,创新工业发展思路。坚持以市场机制引导资源配置和资本流动,突出产业和项目。围绕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区域,不断提高工业的总体素质和整体竞争力,走出一条适合民族地区特点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工业振兴带动和促进经济的全面振兴。

1.构建水电产业基地。按“大中小”并举,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实施跨流域集中开发,在较短时间内形成较大规模电力,形成产业集群和产业优势。坚持流域、梯级、整体、综合、有序开发方针,加快各流域梯级开发步伐。

“十一五”期间重点抓好美姑河、西溪河、木里河、鸭嘴河、水洛河岷江、黑水河、杂谷脑河、白水河、孟屯河、大渡河、九龙河、瓦斯河、小金河、东谷河、革什扎河、硕曲河流域的开发,加快十里铺、毛尔盖、狮子坪、薛城、古城、色尔古、柳坪、桑坪、双河、大渡河长河坝、泸定、黄金坪、猴子岩、幸福、巴溪、官帽舟、烟峰、漩坪、小坝、干松坝、开坪和九龙河江边、雅砻江两河口等重点水电项目建设。在注重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加快发展生态能源业,使其成为新型工业的主导产业。

加强水电送出平台、负荷供应平台和骨干电网建设。加强110KV及以下的输配电网络建设,为电力输出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加速城乡电网,有条件的地方全部布局输电网络。对不具备建设电网的地区,采取微水发电、太阳能、风能等因地制宜的方式解决用电。力争乡镇生产、生活用电全面得到解决。

凉山州重点建设800KV特高压直流换流站,建设由盐源、经西昌、至昭觉的500KV输变电送出工程,建设由北向南的220KV骨干网架,基本形成以西昌500KV变电站为中心的十字型骨干输电网架。

甘孜州建成康定、泸定、九龙、丹巴500千伏送变电工程。抓好南部电力外送通道建设。加快州内区域骨干电网建设,以东部骨干电网建设为支撑,延伸至南部和北部两个经济区,逐步实现州内电网联网。推动地方电网与国家(省)电网联网对接。

阿坝州形成“三横一纵、两点外送”的网架结构。第一横:黑水河干支流电站通过毛尔盖500KV变电站后以500KV线路送入茂县500KV变电站;第二横:杂谷脑河流域梯级电站通过薛城—汶川—茂县220KV线路,送入茂县500KV变电站;第三横:小金河水电通过小金—茂县220KV线路,送入茂县500KV变电站;一纵:即银杏—汶川—茂县形成的南北220KV输电通道。

乐山民族地区建成杨村至沫水220千伏输电线路和核桃坪110千伏2#变电站建设。烟峰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变电容量5万千伏安,110千伏线路6回,规划建设马边至犍为出口通道。

2.构建矿产冶炼基地。发挥矿冶及水电生产组合配套条件较好的优势,以现有企业为基础,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行业准入条件和相关规划,上规模,上水平,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延伸产业链,努力建成全省重要的黑色、有色金属、非金属矿产原材料以及高载能生产基地。

加快建设冶炼基地,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加强矿山采选企业建设,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重点抓好凉山矿业、盐源平川、会东满银沟、西昌太和等矿山的技改扩能项目。做大做强九龙里伍铜业公司,重点抓好白玉呷村银多金属矿、丹巴铂镍矿、巴塘夏塞银矿、康定甲基卡锂辉矿和东部硅工业基地建设。启动道孚农戈山铅锌矿、巴塘沙西银多金属矿、理塘曲登多金属矿等矿山开发,开展康泸、峨边硅工业基地建设,抓好北川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完成启明星电子公司中高压化成铝箔生产线的建设。

根据国家产业政策,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发展以峨边、马边、会东、雷波为主的磷化工,以盐源为主的盐化工,提高产业配套能力。搞好九寨沟、壤塘、松潘等县黄金开采扩建和新建。

发挥水电、矿产资源优势,积极推进电矿结合和采选冶一体化进程,促进电力就地就近转化,延长产业链,提高水电、矿产业效益。在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前题下,有选择的承接发达地区高载能工业向民族地区转移,积极与科研院所合作,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研制开发下游产品,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着力抓好一批重大改扩建项目。

加快发展特色建筑业。适应基础设施建设、水电建设和城市建设需要,利用本地建材资源优势,重点发展水泥、石材等产品,形成一定规模。

加大资源勘探力度,继续治理矿业秩序。引导专业地质队伍利用国家投入开展公益性地勘工作;加大风险勘探力度,抓好后续优势矿产资源储备。将资源作为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鼓励和引导民族地区资源就地加工转化。

抓好资源综合利用和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在钒、钛、金、银等伴生贵重金属的综合回收、稀土单一金属的分离等方面要有新的突破。

贯彻落实矿业法律法规,深入推进市场化配置矿产资源。新设置矿权必须实行招、拍、挂;进一步规范矿业二级市场。

3.构建绿色产业体系。以特色农畜产品基地建设为基础,以农业产业化为主攻方向,以标准化建设为重点,大力推动农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形成能够工业反哺农业,在全省具有重要影响,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绿色产业加工体系。巩固发展蚕业加工、糖业加工、烟业加工等传统优势加工业,大力推动食品饮料加工业的发展,重点是依托九寨沟天然药业、四川红星领地酒庄、九寨沟天然葡萄酒业、豪吉集团、禾嘉集团、正大集团、三牧乳业公司、天喜花卉、黑竹沟集团等龙头企业的做大做强,积极发展调味品、果蔬、乳业、花卉、草业等加工行业。把马铃薯的产业化和畜牧加工业发展,放在一个更加突出的位置,力争在“十一五”有一个较大的突破。大力组织实施品牌战略,加强同有实力的大公司合作,引进先进设备、技术、管理和营销,创造更多品牌,扩大市场占有率。

发展绿色食品工业,建设苹果、梨、胡萝卜汁和鲜笋等生产企业,红樱桃采后商品化处理生产线。发展特色水果、豆薯荞加工业、快餐熟食系列产品和野菌野菜资源开发。

结合生态工程,加强中藏药材资源基地建设。按GAP标准发展川贝母、秦艽、羌活、冬虫夏草、红景天、沙棘、半夏等优势品种的人工栽培。按生物多样性保护要求,建立大宗野生药材抚育保护基地和野生中藏药材资源保护基地。以企业为主体,逐步建立藏药研究开发体系,争取研发2—3个符合国际国内标准、安全有效、稳定可靠的藏药新产品,并加快推向市场。加大对藏药应用经验和材料的搜集,建立统一规范的中藏药及方剂数据资料库。引导和鼓励企业开发以优势中藏药材资源为原料的中藏药产品。提高传统中藏药的科技含量,提高藏医院制剂生产水平。着力培育中藏药加工龙头企业,带动中藏药业发展。

结合旅游发展,重点发展特色文化旅游商品,在继承手工艺品民族特色、特点的基础上,加大产品创新,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

4.构建重点企业集团。充分发挥现有骨干企业的作用,以企业为主体,以资产为纽带,以产品为龙头,以提高集中度和专业化水平为方向,采取产权连接、控股收购、兼并重组等多种形式,加大企业间整合重组步伐,努力打造一批规模大、核心竞争力强、发展后劲足、拥有知名品牌的 “企业集团”。同时通过改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依托资源优势,着力再引进一批在国际、国内有影响的大企业、大集团参与民族地区开发和建设,发挥它们在资本运营、经营管理、技术创新、市场开拓方面的优势,使之成为我省民族地区工业经济的强大支柱。

5.构建产业发展平台。依托四川高载能工业区、安宁河流域等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工业基础,促进优势产业和生产要素的聚集,大力构建工业发展平台,形成一批工业强县,带动民族地区工业发展。加快工业集中区建设,把建立工业集中区与产业结构调整、生产力布局调整结合起来,集中区的选址要充分考虑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考虑区域的产业发展定位,按照“科学布局、适度集中、形成规模、体现特色、控制污染”的原则,重点建设西昌、汶川和康泸工业集中区,鼓励和引导各类所有制企业向集中区聚集,努力发挥产业的集聚效益。

(五)进一步培育壮大旅游主导产业,发展消费市场。

1.建成最大的国际和国内旅游精品区。建设九寨沟、黄龙世界自然遗产与生态旅游最佳旅游目的地,大猫熊栖息地生态旅游目的地。打造四川旅游西环线环贡嘎山两小时旅游经济圈和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力争3年初见成效,5年建成全国特色精品旅游区。把凉山发展成为观光、会议、休闲、度假相结合的中国西南最佳的阳光旅游目的地。建成彝族、藏族、羌族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旅游目的地,红军长征历史文化旅游最佳目的地。到2010年,接待海内外游客达到万人次以上,旅游总收入达到亿元。

2.加快重点景区开发,着力打造旅游品牌。甘孜州要围绕香格里拉之魂、康定情歌故乡、康巴文化发祥地三大主题品牌,重点打造康定情歌城、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中国最美的丹巴乡村古寨、红色旅游名城泸定等一批国际品牌。力争将康定情歌城、海螺沟、稻城亚丁建成5A级景区;泸定铁索桥、甲居藏寨、中路古遗址/梭坡古碉、德格印经院、巴塘措普沟、九龙伍须海建成4A级景区;德格建成中国康巴文化精品旅游区。积极扩大康巴文化发祥地、木雅文化中心、茶马古道中心、格萨尔故里、古碉藏寨美人谷、中国西部太阳谷得荣等品牌影响,提高在国内外的知名度。积极开展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和风景名胜区升级申报工作。

凉山州要着力打造邛海—泸山、泸沽湖、螺髻山、火把节、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和温泉休闲等六大旅游精品。充分发挥西昌作为凉山州旅游支撑中心和游客接待中心的作用,把西昌建成川西南旅游中心城市和游客集散地,以此推动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突出自然生态特色,重点发展冬季阳光之旅、夏季避暑之旅、生态观光之旅、香格里拉体验之旅;突出民族风情特色,重点发展全国十大民俗节之一的彝族火把节之旅和泸沽湖摩梭人风情之旅;突出高科技特色,重点发展卫星基地旅游和水电工程旅游。

阿坝州要重点开发建设扎如沟、达古冰川、莲宝叶则、红石公园、卡龙沟、雅克夏国家森林公园、松坪沟•叠溪海子•九顶山等新的生态旅游产品,完善综合服务设施,打造大九寨国际旅游精品区,成为四川和中国的标志性旅游品牌;加大卧龙—四姑娘—夹金山脉大熊猫栖息地旅游开发,配套开发米亚罗红叶、古尔沟温泉、毕棚沟、紫坪铺库区等自然景区,建成大熊猫生态旅游区,以“黄河大草原”为品牌,加快开发黄河九曲第一湾、美朵湖、月亮湾等草原旅游景点,使之尽快形成产品,推向国内外市场。

乐山市峨边要以完善黑竹沟景区的交通、通讯为重点,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要求,整体推进旅游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基本建成功能设施较为完善的生态旅游区。

北川县要发挥好羌禹文化、红色文化、自然生态三大优势资源,以自然原始山水为基础,以羌禹文化为灵魂,以大禹为品牌。要力争将猿王洞、小寨子沟打造成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将禹穴沟打造成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3.开发民族文化旅游。促进生态旅游和民族文化的紧密结合,以生态旅游带动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以民族文化丰富和提升生态旅游业的内涵和档次,实现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互动双赢,带动第三产业加快发展。大力开发彝族、藏族、羌族民族文化、宗教文化和历史文化旅游产品,形成民族地区旅游的新亮点和热卖点。优先发展民族博物、民族演艺、民族工艺、民族特色餐饮、民族特色娱乐运动等优势产品。着力培育文化旅游、演艺会展、民族工艺、文化娱乐等产业群,形成初具规模的文化产业龙头企业和一批中小型文化产业实体。

4.建设旅游城镇。坚持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并举,生态旅游与文化旅游并重的原则,在“相融互动”上狠下功夫,新建一批集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历史文化及服务功能为一体的民族文化旅游城镇。重点建设好等旅游城镇。

5.强化跨区合作。充分发挥与周边地区在资源组合和地域等方面的内在联系,协同开发,共同跨区域旅游产品;充分发挥遗产优势,通过与乐山、峨眉山、青城山、都江堰连手打造“四川世界遗产游”跨区域旅游产品;发起推动川藏甘青片区旅游合作;通过与北京、西安、丽江、拉萨、张家界等城市合作,实现全国范围的遗产联线促销。坚持整合资源、整体开发的原则,按照“精品景区国际化、优良景区精品化、普通景区特色化”的要求,打造精品线路、国际品牌和特色旅游小城镇,积极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休闲旅游和旅游关联产业。按“景点连景区,景区连环线”的布局思路,加快建设和完善重点旅游景区、重点旅游城镇的基础设施,基本形成旅游公路交通骨干网络和旅游城镇体系,建设国际一流的旅游精品景区和旅游精品环线。

6.加强重点旅游设施建设。加强配套综合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抓好旅游区内交通、电力、供水、排污、垃圾处理、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医疗、卫生和接待条件。大力发展农牧民参与的旅游项目,在民居接待、文化娱乐、餐饮服务、特色旅游商品的生产和销售等方面,为农牧民创造更多参与机会,推动旅游与扶贫相结合。规划建设有规模的、规范的民居接待点和文化娱乐设施,加快发展富有民族特色的民居接待。

7.加大旅游营销力度,强化管理提高服务。积极配合旅游线路和景区建设,建立基本完善的宣传和营销体系。整合旅游宣传资源,形成宣传合力,创新宣传机制,拓展宣传手段,每年举办一次特色浓、影响大、震动大的主题宣传活动。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旅游促销活动,进一步扩大在海内外的知名度。

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行景区所有权、管理权和开发经营权“三权分离”,创新旅游投融资体制。加强旅游从业人员业务技能培训。积极扶持旅行社发展。规范旅游市场,提高服务质量。

8.发展服务业,建立各种要素市场。商贸流通业。加强商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商业零售和批发网络,积极发展商业连锁、物流配送、农副产品批发及其餐饮业、酒店业、娱乐业,不断提高服务档次和水平,促进市场繁荣。培育和规范运输市场,综合开发运输场站和仓储中转设施,改进运输服务方式,多方位、多层次地开拓运输业服务业。

房地产和社区服务业。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住房需求。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增强社区服务功能,促进社区服务产业化。

中介服务业。培育和规范中介市场,建立一批协会、商会、行会,积极发展会计和审计咨询、资产评估、科技咨询、法律咨询、统计咨询、市场调查等中介行业。大力发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专业化服务,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金融保险服务业。大力发展金融业,拓展融资方式,注重金融工具的创新和金融组织的完善。发展和完善保险市场,积极推进商业保险,促进公平竞争。

依托旅游业、生态工业发展和城镇建设,积极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旅游城镇重点发展餐饮娱乐、交通信息等服务行业。水电和矿产资源开发为依托的城镇,重点加快金融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房地产市场等建设。特色产品生产相对集中的县,重点发展无公害反季节蔬菜、中藏药材、畜产品等专业市场。加强城乡商业网点建设,繁荣城乡市场。积极引导外贸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扩大野生菌类、农畜土特产品、矿产品等特色产品出口,带动对外贸易发展。

9.发展消费市场,提高消费水平。进一步增强民族地区旅游的魅力,走开发主体多元化、产品供给精品化、市场促销整体化、组织管理高效化的产业发展道路,拓展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会议展演、餐饮购物产业链,以旅游为主导,带动农畜产品、旅游商品开发,促进吃、住、行、游、购、娱等消费市场的完善,增强外来消费力,提高消费效果。帮助农牧民增收,提高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严格执行企业最低工资制度,切实增加居民收入,增强城乡群众消费力。开拓农村市场,搞好农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加大对农村商业网点连锁经营、农资物流配送等项目的支持力度,扩大农村消费。开拓城乡市场,培育壮大流通企业,构建现代流通市场体系,促进流通消费,创新消费热点,培育新的消费市场,积极引导和促进民族地区消费规模扩大、结构升级。提高教育、医疗卫生水平,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医疗服务的需要。丰富群众文化、体育生活,提高文体消费。推进住房制度改革,大力发展房地产。优化消费环境,加快个人诚信体系建设,规范和促进消费信贷发展。积极发展金融、保险、物流、信息和法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

(六)加快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积极争取国家投入、国际国内援助资金、金融机构贷款和社会捐助资金,拓宽资金来源,加大社会事业投入力度,使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状况得到较大改变。1.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实施教育优先战略,把教育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基本形成完善的民族教育体系。实现教育“十年行动计划”和“两基”攻坚计划目标,到2010年,全面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寄宿制学生力争达到50万人,中小学教育教学设备配置达到“普九”标准。全面完成“远程教育工程”,农村牧区中小学远程教育覆盖率达到100%。积极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到2010年,高中阶段人口入学率达到75%以上。到2010年力争使人均受教育程度在2005年的基础上提高2—3年。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重点建好阿坝州、甘孜州1—2所、凉山州2—3所中等职业学校。围绕水电、旅游、加工、特色种养业、环境保护等应用技术和经济管理,调整现有大中专学校、科研院所和职业学校的服务方向和专业设置,逐步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教育,在小学高年级引入职教因素,逐步推行初中毕业生分流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发展职业教育。巩固、扩大职业学校规模,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到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力争达到8万人。

着力调整教育结构。推进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积极开展优质品牌学校建设。整合教育资源,构建以基础教育为重点,职业教育、成人教育、远程教育和高等教育统筹发展的民族教育体系。

大力提高教育水平。着力抓好师资培训,稳定教师队伍。增加教育软环境建设和教学设施的投入,加强校长教师培训和培训基地建设,全面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2.大力推进科技进步。深入实施科技战略,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努力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加强科技创新和服务平台建设,着力抓好青稞新品种、草种、树种和畜种选育、生态环境治理技术、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中(藏)药开发等领域的科技攻关。重点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研究单位和院校的科研工作,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强知识产权工作。

加强科技推广应用。重点抓好企业和农村的科技应用。加强适用技术的引进与推广。围绕特色支柱产业、循环经济发展和农牧民脱贫致富开展科技服务,促进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加强科学普及工作。加大科普投入,坚持开展送科技下乡,广泛开展科学技术宣传普及活动。

3.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加强公共卫生安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高标准建设州、县疾控中心和传染病医院。加强重大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有效控制传染病和地方病。加快完善州、县、乡急救体系,在主要旅游线路和重点旅游景区建立医疗急救网络。加强基层、农村地区卫生执法监督工作。建立初级卫生保健体系。加强疫病防治和妇幼卫生保健工作,提高防病保健能力。

健全城镇医疗服务体系。深化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城镇医疗服务体系和贫困人口的医疗救助体系。加大各级医院的改扩建、设施改造、人员培训和设备更新,着力提升州级医院、片区中心医院、县级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加强中(藏)医院建设,提高服务功能。加快发展人口计生事业。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着力推进人口计生综合改革,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积极实施计划生育“五大”工程。加强人口计生服务体系建设。争取新建和改建州、县、乡(镇)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心,加强计生服务队伍建设,提高计生服务水平。建立州、县计划生育信息化平台。

4.进一步繁荣民族文化体育事业。在大力开发民族文化的同时,更注意民族文化的保护,以达到民族文化产业的长远、健康、可持续发展。

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基层文化机构,加快文化活动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全面加强文化资源管理,积极开展文物、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保护和申报工作。充分利用已有和新建文化设施,开展多种形式的城乡文化活动。加强体育设施建设。抓好州县两级体育场馆建设,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保护和发展具有地方特色及传统优势的民族体育项目。

(七)推进城乡区域协调。民族地区地广人稀,空间资源利用潜力很大。根据不同区域资源优势、区位状况、发展条件和承载能力,合理布局经济区域和产业,科学确定主体功能,实施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制定区域发展政策,谋取更佳的空间结构效益。

1.科学划分经济区域及主体功能。科学确定主体功能。在各个经济区内,根据资源条件、发展现状和环境承载能力,科学划分重点开发、适度开发和限制开发区。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较好,环境和资源承载力相对较强,开发条件相对优越的地区,划为重点开发区。自然条件、地理位置稍差,环境承载力相对较弱的地区,划为适度开发区。交通不便、海拔较高且生态十分脆弱的区域,以及国家确定的自然保护区,划为限制开发区,实行重点保护。

甘孜州:东部经济区发展。本区域重点发展生态能源业、生态旅游业、优势矿产业、建筑建材业和加工业,初步形成2个特色产业带和2个基地。南部经济区。本区域重点发展旅游文化业、特色农业、生态能源业和优势矿产业等四类产业,初步形成具有特色的5个产业区。北部经济区。本区域重点发展特色农牧业、旅游文化业、优势矿产业、生态能源业等四类产业,初步形成具有特色的4个产业区。

阿坝州:东南部工业经济区。建成工业布局重点地区,四川省水电能源重要基地,立体生态农业示范区,短途旅游和羌族人文风情旅游区,全州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和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以经济重镇为点,交通干线为线,点线面集聚延伸,培育中心城市。东北部旅游经济区。建成世界著名旅游胜地,世界生态旅游最佳目的地,生物资源和旅游商品开发区,走出一条非工业化的产业升级路子。西北部畜牧经济区。建成四川省畜牧业配套开发示范区,全新的高原牧民新村和集大草原自然风光、藏传佛教文化和藏民族民俗风情于一体的特色旅游胜地。西南部综合经济区。以水电能源、旅游业、餐饮宾馆、文化娱乐为主导,辅之以生态农业、矿产开发和生物资源开发,建成综合经济区。生态功能区。依法设立的资源、湿地、动植物、文物等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要实施强制性保护,严禁不符合保护区功能定位的开发建设活动。

凉山州:充分发挥安宁河谷的区位和资源优势,依托“两线”便捷的交通,把沿线各县及其辐射区域联系起来,加速各种生产要素的集聚,形成钢铁冶炼加工、有色金属加工、稀土冶炼加工及高载能工业等产业支柱,形成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聚集区,增强对全州的辐射带动作用,成为拉动全州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劲火车头。开发“三江”。加快对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三江流域的开发,把“三江”流域打造成国家重要的水电能源基地,以水电资源的开发,带动和促进相关产业和城镇建设的发展,形成水电产业、矿冶产业、绿色产业经济带和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巨型工程观光旅游经济带,成为全州经济发展的新的高速增长极。二半山地区要在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同时,着力抓好以烤烟、蚕桑、中药材、反季节蔬菜等为主的特色种植业,以肉牛、黑山羊为主的特色畜牧业,以特色经济林和速生丰产工业原料林为主的林业产业,实现农业资源永续利用,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在高山地区以天然林保护、退耕还草、退牧还草、天然草场恢复与建设等生态工程建设为主,建设草食牲畜、高寒特色产品经济带,力争使这一区域建成全省最大的草食牲畜商品生产基地。

2.建立区域协调、合作机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消除不合理的行政干预和市场壁垒,建立起完整、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鼓励优势区域率先发展,按照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在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从项目布局、资金投入上向作适当倾斜。鼓励和支持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协作和技术、人才合作,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格局。进一步做好承接省内外发达地区的对口支援工作。打破行政区划限制,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引导产业转移,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公共服务合作。加强资源整合,扩大区域分工,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引导同类和相关企业聚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吸引国内外资金参与各区域的资源开发和产业发展。

四、保障措施

(一)优化投资结构,着力推进机制创新。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保持较强的投资力度仍是拉动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实现“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必须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拓宽投融资渠道,优化投资结构,保持投资较快增长。

1.以项目联动构筑发展支撑。在国家产业政策指导下,认真研究和把握投资导向。突出创新谋划重大项目的理念,以大项目促大发展。加快建设并争取新开工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带动性的地方重点工程和项目,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2.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加强政府投资管理,规范投资行为,优化投资结构,强化投资责任约束机制,确立企业在竞争性领域的投资主体地位,形成企业自主决策、自担风险,政府宏观调控的投资体制。

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完善投资审批、核准和备案制度。加强投资监管,健全政府投资决策责任制度,初步建立基本完善的新型投资体制。

3.确保规划管理与实施。加大规划执行力度,确保规划目标实现。按照规划编制程序,形成人大监督、政府实施、公众参与、规划部门适时修订的规划实施保障机制。对规划实施动态管理,根据实施情况和变化,按照法定程序进行适时修订。加大规划宣传力度,形成全社会关心规划、参与规划实施的氛围。政府要根据规划确定的总体目标,提出并落实计划和任务。

4.坚持市场化配置资源,创新发展模式。大力推进要素配置的市场化改革,创新发展模式,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推进水电资源开发新模式,坚持科学规划,流域、梯级、同步、综合开发,按照多元化投入及“政府主导、资源入股、企业主体、市场配置” 的原则,建立公平、公正、合理、均衡的利益分配机制,统筹兼顾国家、地方、企业和群众之间的利益,创立水电移民发展新机制、新模式,实现水电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推进土地资产运营新模式,在统筹规划的前提下,积极探索竞争性工业用地的招拍挂,拓宽土地资产经营路子,提升土地利用价值。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新模式,继续深化矿业秩序整治,全面实行矿产资源市场化配置,探索资源入股及资源就地转化延长产业链等模式,依靠市场机制调整和优化资源利用结构,引导矿山企业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道路。推进旅游产业发展新模式,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民众参与”的发展思路,加快旅游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强化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与优化组合,推进资源向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和优势区域集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二)坚持以开放为先导。

1.构建全面开放格局。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实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以项目为中心,创新招商引资机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和水平。坚持市场多元化方向,培育和发展一批有竞争力的出口拳头产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加强区域间的经济联系与合作,积极参与区域间的生产力布局调整,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建立共同利益体。拓宽投融资渠道,积极搭建规范的投融资平台。建立招商引资新机制,提高招商引资的规模和水平。整合优势资源,推动相关经济区域的联动和协调发展。加强与周边地区的经济、技术联合和协作,在交通、旅游、电网、资源开发、农副产品加工、信息交流等方面开展更加广泛的合作。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国外资金。

2.有选择、有重点地培育出口主体。重点支持出口导向型的“三资企业”和民营企业,逐步形成1—2个贸工农技商结合的龙头企业,培育出一批对外出口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外贸骨干企业。提高出口工业品的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力争树立有一定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的品牌。

3.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着力营造开明的政策环境、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为扩大开放和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

(三)大力实施科教和人才战略。

1.深化科技改革。到2010年,初步构建完善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人才为保障的区域科技进步和创新体系,逐步探索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科技人才资源配置机制,力争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50%,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43%以上;科技普及率和实用技术培训覆盖率分别达到70%和85%。抓好社会科技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和科普服务体系。以农牧民和青少年为重点人群,加强科普宣传,提高全民科技素质。外引内联,加大对外科技合作力度。

2.增加科技和科普投入。加大财政对科技发展的投入力度,力争科技应用技术基础研究与开发基金投入达到同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3%,县级科技应用基础研究与开发基金分别达到2%和3%,科技事业费和科普专项费年增长速度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增长速度。积极推进企业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增加全社会科技投入。

3.加快实用技术推广。围绕培育壮大特色农牧业,引进、创新、转化新技术、新成果。以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和标准化生产示范推广为重点,着力加强主要农作物品种引育、经济作物优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和配套技术研究,提高农畜产品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加强有色、稀有金属冶炼新技术、新工艺引进、研究和开发。科技型企业数量和质量有大的增长和提高。

4.大力培养人才。加强民族地区人才资源开发和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实施人才战略,完善并落实激活现有人才、引进急需人才的若干政策措施,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投入人才开发,激活用人单位和人才个体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加快人事制度改革步伐,逐步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局面,努力构建人才“洼地”。

形成适应优势主导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优势群体,促进人才在城乡、产业、行业和不同所有制之间的合理分布。按照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力争水电能源、特色农牧业、绿色食品、天然药业、生态旅游等方面的支柱产业人才队伍基本满足需求。

(四)改善经济发展环境。

1.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和民族法律法规,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国务院令第435号),进一步完善民族自治地方法规,把调整民族关系、处理影响民族团结的问题纳入法制化轨道。

继续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完善调解民族纠纷机制,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健全民族关系的社会协调机制。

2.建立补偿机制。

一是对民族地区要坚持“多予不取放活”,加大政府对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的投入力度,州、县财政用于农牧业生产性支出要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而增长,每年不低于30%,确保各项支农资金的按时足额到位,强化政府对农村牧区的公共服务。

二是积极争取退耕还林(草)长期补贴政策,逐步建立生态共建、资源补偿机制。按照发展生态经济要求,逐步建立生态经济产值、增加值、资本、产业类型等指标统计体系。积极推进明晰所有权、放活使用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的林权制度改革。

三是在民族地区开发资源,坚持就地注册、就地纳税、就地核算的原则,构建合理均衡的利益机制;要充分考虑民族地区和各族群众的利益,在税收、配套产业、社会服务业、劳动用工等方面给予适当照顾。征收的矿产资源补偿费、水资源补偿费、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育林基金及森林植被恢复费等费用,应当归民族地区的部分全额用于民族地区。在一些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增大地方分税比例。

四是按照国家“优先在民族自治地方安排资源开发和深加工项目”的要求,把我省民族地区开发水电、矿产和旅游资源等方面纳入全省生产力布局中,统筹考虑,优先安排,优先立项,优先审批、优先转报。

五是坚持开发者付费、受益者补偿、破坏者赔偿的原则,加快建立和落实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补偿机制,从区域、产业等多个层面,通过项目支持措施,对在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方面做出贡献的民族地区,给予合理补偿。

六是对不具备生存条件,自然环境恶劣和生态环境脆弱的高寒山区、石山区、陡坡区及严重干旱区,优先安排生态移民投资。

七是继续支持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适应市场需求及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区域基础设施网络。加大投入力度,适当增加财政性建设资金、其他专项建设资金和政策性银行贷款用于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比重;省安排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需要民族地区承担配套资金的,适当降低配套资金比例;对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财政困难县,免除配套资金。继续执行对民族地区的税收优惠政策。

八是“十一五”期间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幅要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重点建设一批对带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起重大作用的基础设施项目,优先安排同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中小型公益性项目。省级部门安排专项资金时优先考虑民族地区。

九是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探索建立有利于地区间财力平衡。充分考虑民族地区的公共服务支出成本差异,通过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专项政转移支付、民族地区转移支付补助等方式,逐步加大对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确保对民族地区的转移支付、税收返还等优惠政策落实到县。

十是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民族地区的社会事业发展,加强民族地区的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完善社会保障,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另外,坚持省级各部门定点帮扶民族地区一个县、省内相对发达地区对口支援民族地区。

3.巩固发展和谐的民族关系。坚持以人为本,从解决关系少数民族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健全公共服务,完善社会保障,推动社会公平,建设民主法制,增进民族团结,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确保民族地区社会持续稳定,为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坚持“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扩大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各民族友好相处、平等相待。

4.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按照环境保护优先原则,科学处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坚持“三同时”原则,提高环保准入门槛,禁止发展消耗高、污染重、技术落后、难治理的项目,严格控制新的污染源产生。加大对城镇和企业污染治理力度,确保工业废水、废气、废渣排放全部达标。

提高“三废”处理能力。生活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处理率分别达到60%和70%。加强对公路、矿山、水电等工程施工的监督和稽查,规范废渣处理,减少环境污染。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率达到50%以上。

建立生态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环保执法机构及监管体制。坚持属地管理原则,严格环境保护目标考核。加强制度建设,制订符合民族地区实际的生态环境指标考核体系和环境监理制度。完善环境保护投入机制,加大环境保护投入力度。

建立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立重大突发环境事故监察、监测中心。建立森林资源、草原资源、生物多样性、水土流失、土壤有机质含量、农业面源污染和工业及生活污染、水资源年际变化、气候变化等监测机制,形成生态环境监测预警体系。

5.扩大就业与再就业。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大力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各类所有制中小企业,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促进多种形式就业。完善企业裁员机制,避免把富余人员集中推向社会。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公共服务职能,健全就业服务体系,降低创业门槛并支持创业融资,继续实施和完善鼓励企业增加就业岗位的各项优惠政策,健全职业培训和就业培训机制;促进就业与再就业联动。在民族地区注册的新办企业和社会团体,要保证少数民族群众就业优先和一定的就业人数比例。

6.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基金,逐步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增强统筹调剂能力。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积极稳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在经济发展基础上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和最低工资标准,认真解决低收入人群的住房、医疗和子女就学等困难问题。认真做好失地农民拆迁安置补偿和社会保障工作。实施好规范的公务员工资制度。

7.保障群众权益,完善社会救助。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妇女、儿童“两纲”目标全面完成,认真研究制定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和具体措施,维护好妇女、儿童、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的合法权益。积极发展残疾人事业,着力解决残疾人的康复、教育、社会保障等问题。建立和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养、医疗救助和教育救助为重点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医疗救助为重点的城镇社会救助制度,建立起覆盖城乡、科学规范、运转协调、保障有力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加强社会福利事业,完善优抚保障机制,支持社会慈善、社会捐赠、群众互助等社会扶助活动。

8.建立安全保障体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严格安全执法,加强安全生产设施建设,切实抓好道路交通等高危行业安全生产,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强化对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等的监管,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公共危机处置能力。加快公共危机和安全处置能力建设,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机制、公共安全防范机制、社会动员机制,强化政府应对各种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的能力。加快灾害监测系统、信息网络系统、预警预报系统建设,提高自然灾害处置能力。

第三篇:关于四川省农村经济六十年发展情况汇报

建国以来,伴随着新中国改革与发展的辉煌历程,四川农村经济步入了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轨道。

(一)农业生产高速稳定增长,农产品供给得到保障

建国60年来,四川农业经济快速稳定增长,农产品供给日益丰富,保障了城乡居民的生活需求,发挥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基础作用。1949-2008年,四川农林牧

渔业总产值由18.7亿元跃升到3903.4亿元,年平均增长9.5%,超过同期全国农业平均增长速度0.5个百分点,四川农业经济总量及主要农产品产量稳居全国各省(区、市)前列。粮食总产量从1990年开始保持在3000万吨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达400公斤,实现了全省粮食供需基本平衡,从而保障了粮食安全。到2008年,全省油料总产量达到249.9万吨,比建国之初增长11.1倍;烟叶总产量22.8万吨,增长4.3倍;水果总产量达635.1万吨,增长60.7倍;肉类总产量达906.5万吨,增长258倍;禽蛋产量达145.3万吨,增长6倍;牛奶产量达65.5万吨,增长18.8倍;水产品总产量达到95.2万吨,增长118倍。

(二)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推动农村非农产业快速发展

建国60年来,我省乡镇企业从无到有,逐渐壮大。2008年,四川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2849.3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出的70%以上,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23%,与2000年相比,年平均增长16.2%。2008年末,四川已拥有规模以上的乡镇工业企业5873户,规模工业增加值达1376.7亿元,占乡镇企业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69%,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四分之一。

(三)农村经济结构变化显著,城乡一体化建设不断推进

建国60年来,四川农村经济由单一的传统农业逐步向二三产业多元化方向发展。据测算,1978年四川农村一二三产业结构为80.1:15.5:4.4,到2008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变化为28:49.4:22.6。在农业经济内部,农林牧渔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到2008年,农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经济总量的比重下降到41.2%,比1978年下降了36个百分点;经济作物播种面积比重上升到30.6%,比1952年提高了13.5个百分点,经济作物产值超过了粮食作物45%,种植效益大幅度提高。畜牧业产值比重上升到52.2%,提高了33.2个百分点;牧业生产中,牛羊禽肉占肉类总量比重上升到28.1%,比1952年提高了18.1个百分点。

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同时,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到2008年,农村居民文教娱乐及服务消费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达到5.5%,比1978年提高了4.3个百分点。2008年四川有178个县(市、区)完成了“普九”义务教育任务,“普九”人口覆盖率99.6%,农村基础教育得到普及和进一步巩固。农村各类职业中学和农民技术培训学校快速发展,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大幅度提高。农村医疗服务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进一步完善,乡镇卫生院达到4810个,妇幼保健、床位、医护人员生得到充实和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176个县(市、区),覆盖农村人口6141.3万人。农村居民享受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全省有47个县(州)启动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0万人。新型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农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到348.0万人,低保和五保人均救助水平逐年提高。

(四)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生产生活发生可喜变化

建国60年来,四川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到2008年底,四川水利工程数量累计达63.4万处,比1952年增长1.4倍;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52.3万公顷,增长3.3倍。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91.8万公顷,旱涝保收面积和节水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总动力达2687万千瓦,比1978年增长6.7倍;农业排灌动力设备、大中型拖拉机及耕种播收机械成倍增加。农村生产用电水平提高到128.2亿千瓦时,比1978年增长15.6倍;乡村小水电发电能力由18.2万千瓦时提高到42.6亿千瓦时,增长了1.3倍。农村公路总里程已达到20.5万公里,比1996年增长了1.3倍;其中通往行政村的公路达到11.2万公里,占农村公路总里程的54%。特别是贫困地区的交通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2008年全省扶贫开发重点县的中央、地方和社会扶贫资金中,投入交通建设的资金达到3.2亿元,占全部扶贫资金的15.2%,新增及改扩建道路的公路里程3320公里,境内公路里程达到5.7万公里,占全省公路总里程的25.3%。

(五)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生活消费水平显著提高

建国60年来,四川农民收入跃上新台阶。1949-1978年,四川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平均增长3.5%。1978-2008年

第四篇:浅谈我校之“十年行动计划”

浅谈我校之“十年行动计划”

(作者:xxx)

◆ 我校历史回溯

多年前,一群热心中国教育公益事业的香港同胞把目光投向了川南的一偏僻、贫穷的小乡镇——会理县金雨乡。他们带着热烈的心把爱洒向了这里,开荒拓土,餐风露宿,历经艰辛,终于在此建立起了本乡第一个传播知识的基地——福和希望小学。他们是人间的天使,他们把光辉和关爱洒向人间最需要温暖的地方。他们是我校的第一批先驱者,是我乡能够传博知识,传递文明的奠基人,他们施恩而不求回报的宝贵品质,是我校所有师生,我乡所有同仁的毕生追求!

数年后,一批热爱中国教育事业,甘愿为此奉献终生的热血亲年来到了这片穷乡僻壤。他们是上天的使者,带着传播知识文明的使命而来,在这里点燃了知识的火种,为这片偏远的山区照亮了文明的光辉。从此,他们呕心沥血,兢兢业业,为了这里的孩子,为了心中最深处得信念,在此奋斗终生,也为此奉献了终生,他们是我校的第二批先驱者。

在之后日子里,知识的火炬在这里越燃越盛,越烧越旺,经历过一代代充满奉献精神的教育者们不断传递,从此生生不息。至今为止,我校已有教职工11人,在校学生近280人,寄宿学生近150人。

◆ 我校校况简述

我校地处凉山州会理县最南端,南与云南省、攀枝花市隔江相望。交通、文化、信息至今仍处于落后状态,属典型的边远、贫困的少数民族乡。多年来,由于我校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工作及生活条件太差,新教师进得来,留不住。因此,师资力量成了制约我校发展一个重要因素,再加之群众文化水平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乡教育的发展。

可喜的是,近年来,在各级组织和领导的关心下,我校的硬软件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这为我校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特别是,自2000年12月启动实施《四川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以来,我校解决了诸多迫切的困难,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把我校的教育教学水平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 我校十年“行动计划”

《四川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下称“行动计划”)是我省为发展民族教育,促进共同繁荣进步,解决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滞后,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而提出的,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计划。

2000年12月15日,面对民族教育的落后状况,在时任四川省委书记的***同志的倡导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该正式启动。计划从2001年到2010年,用10年时间在民族地区基本实现“两基”,建立基本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西部大开发需要,体现民族特色和时代特点的民族地区教育体系。

“行动计划”自2000年12月启动实施以来,在历届省委、省政府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和精心组织下,通过民族地区各级党委、政府、各对口支援市及省直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行动计划”持续深入推进,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现代教育发展体系初步形成,民族地区人口整体素质得到提升,为推进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打下了良好基础。

受益于该“行动计划”,近十年来我校仅仅抓住这次机遇大力发展,大力弘扬我校先辈的奉献精神,承继我校先辈使命,严格执行我校职能,在全乡范围内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履行小学学历教育及相关社会义务,传扬文化知识,回馈社会各界。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我校已初步取得如下成效:

一、办学条件显著改善

“校舍破破烂烂,学生三三两两”是2000年我校境况的真实写照。通过“行动计划”的实施,如今我校校貌已焕然一新。当地一些老百姓竖起大拇指说:“学校非常好,感谢政府,感谢共产党”。

“十年行动计划”实施以来,我校新建和扩建学校项目数十个,占地总面积高达9390平方米,其中校舍总建筑面积多达2746平方米,以前破破旧旧的各种楼房被如今一栋栋崭新、规范的教学楼、宿舍楼代替,现今我校建设整体实现了由解决“一无两有”(即无危房,班班有教室,人人有木制课桌凳)到讲求规范、标准化建设的历史性转变。我乡的干部群众自豪地讲,现在我乡最好的建筑是学校,最好的环境是学校。一彝族乡民如此兴奋的说道:“教育计划开展以来,我们的孩子有了念书的地方,再不用去放牛放羊了,再不像我们曾经那样做睁眼瞎了,也减轻了家庭的负担。”

在加快校舍建设的同时,也大力投入资金配备现代教学设施,远程教育设备,图书资料至今已收藏有2680册,教学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

二、教师队伍素质明显提高

十年中,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和“教师综合素质培训计划”,共培训民族地区学校干部和教师10万余人次。同时,持续开展对口支援工作。一方面,积极选送民族地区学校干部、教师到内地学校挂职学习,通过“走出去”,接受内地新的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方法,增强民族地区教师教学管理能力;另一方面,各对口支援单位积极选派教师到民族地区学校任教,开展“智力”支援,通过“请进来”,把内地学校的教学方法、管理经验引入民族地区,促进民族地区中小学校教育管理水平的提升。

我校近十年仅仅把握住“十年行动计划”的良机,通过多年的努力,引进、接收各种教学、管理人才,如今我校教师综合素质明显提高。至今我校现有6个年级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49人,教职工11人,教育工作在稳步中提升,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了一批又批的合格小学毕业生。

三、寄宿制教育取得长足发展

众所周知,民族地区地广人稀,寄宿制教育的发展程度是衡量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据统计,我省目前民族地区共有寄宿制学校1821所,寄宿制学生达46万名。与2000年相比,寄宿制学校增加了745所,寄宿制学生增加了34万名,比2000年提出的到2010年民族地区寄宿制学生达30万名的发展目标增加了16万名。

在这轮促进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浪潮中,我校十年间通过多方渠道大力筹集资金兴建宿舍楼,解决了近150名上学过远的学生住宿问题。同时,学校也对家庭条件困难的学识提供适当的生活补助,至今为止已有169名学生享受了该补助。

寄宿制学校的陆续举办和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深受民族地区群众欢迎。每年秋季招生时,学校门庭若市。学生家长常说:“寄宿制学校是孩子的第二个家,我的孩子读寄宿制学校好!”

四、民众素质普遍提高

少数民族地区民众由于大多处于偏僻落后的地区,所接受的知识有限,虽然民风淳朴,但大多思想比较封闭,野性十足。自我校建立以来,教育了一批又一批的民族小学生,教导他们新的文化知识、法律知识和新的思想,不但提高了他们自身的素质,同时也不断影响着他们周围的亲人、朋友,至今我乡民众素质比起当初已提高了很多,大都变得更加知荣辱,明事理,懂法律了。

◆ 我校愿景展望

有待补充·······································

第五篇: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县,增强教育核心竞争力,提升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根据省市“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结合我县教育发展现状,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系统化推进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为抓手,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努力为每个孩子提供适合的教育,着力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强富美高”新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二、工作目标

到2019年,全县新时代教育制度体系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教育总体水平全市领先,跻身苏北教育第一方阵。

教育公平有效保障。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加快教育基础设施提升。新建幼儿园10所,新建改扩建中小学18所,义务教育阶段实现公办教育资源全覆盖,公办学位100%保障。教育信息化及技术装备达到省Ⅰ类学校标准。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98%以上,义务教育巩固率达10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9%以上。

优质教育长足发展。素质教育深入推进,学生综合素养不断提升。

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全市领先,中考优生率稳步提升。北大、清华录取人数逐年增加,“双一流”大学达线人数每年增长20%,“双一流”学科达线人数年均增长10%,本科达线率稳步提升,文化一本达线人数每年增长5%,加快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着力培养技能型人才。

队伍素质显著提升。持续优化队伍结构,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教师敬业精神、团队协作精神不断加强。坚持内培外引,实施“1224”人才培养工程,三年内新增省特级教师、省正高级教师、市名师名校长12人,名特优教师后备人才200人,市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400人。成立名师工作坊15个。

三、主要措施

(一)实施办学条件提升行动,全力保障教育公平发展。

1.继续优化教育布局,着力增加公办教育资源。积极应对适龄儿童入学高峰,按照“坚持省标、立足长远、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原则,科学规划城乡教育布局,重点加大公办学校和幼儿园建设力度,进一步优化城乡公办教育资源配置。建立以县为主、县乡共建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健全新建小区幼儿园配套机制,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办园。着力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到2019年,新建幼儿园10所,新建中小学6所、改扩建学校12所,逐年增加公办学校学位供给,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公办教育资源全覆盖,公办学位100%保障。进一步减轻人民群众教育负担,到2019年基本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城乡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

2.加强教育装备建设,着力提升教育整体信息化水平。以智慧校

园建设为统揽,落实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加强教育装备建设,全县中小学校信息化及技术装备全面达到省Ⅰ类学校标准。加强“三通两平台”应用,提升教育信息化运用水平,开展教育信息化全员培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积极探索“智慧课堂”新型教学模式,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

3.推进教育集团化办学,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制定《县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实施方案(2019-2019)》及考核细则,实施“优质+薄弱”结对联动策略,促进农村学校管理水平、教育教学质量双提升。深入推进姜堰两地合作办学,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

4.加强规范引领,促进民办教育特色发展。继续加大扶持力度,实施以奖代投,鼓励引导民办学校走精品化、高端化发展之路,与公办学校错位发展。同时,认真落实《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健全民办学校内部治理机制,依法加强对民办教育的日常监管,建立民办学校财务定期报告、审核制度,加强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确保师资水平逐年提升,着力推动全县民办教育迈上新台阶。

(二)实施内涵素养提升行动,推动优质教育长足发展

1.学生综合素养全面提升。一是强化学生体质健康培养,确保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校园体育锻炼时间。积极开展多种形式体育活动。加强学生户外活动组织,注重眼睛健康保健,青少年近视率逐年下降,全面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二是强化学生审美情绪培养。加强美育教育,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以大阅读课程开设为抓手,逐步推进双语阅读走向全科阅读。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文明习惯培养,不断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三是强化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构建符合学生成长规律和认知特点、中小幼有机衔接的一体化德育体系。实施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融合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等,培养优秀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四是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家校共建,形成科学的心理咨询、疏导、教育等一体化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升。

2.普通高中提质增效。设立高考研究中心,研究并顺应高考改革的新特点、新变化,整体谋划高中学科设置和师资配备;整合全县优质学科资源,加强课程研究,切实提高高中教科研水平;加强对自主招生、奥赛等研究与指导;加强对县内七所高中学校的研究,强化分类指导,做到一校一策,指导学校在合作竞争中提升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加强与姜堰区高中深度合作,建立与省内外高中名校、“双一流”大学合作机制,为学生搭建最好的学习的平台,创造最好学生条件。到2019年,创建省高中课程基地2个,姜堰高级中学创成省三星级高中,北大、清华录取人数逐年增加,“双一流”大学达线人数年均增长20%,“双一流”学科达线人数年均增长10%,本科达线率稳步提升,文化一本达线人数每年增长5%。

3.学前教育规范普惠。组建学前教育管理中心,统筹推进学前教

育发展。深入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继续加大省优质园创建力度,持续增加优质资源供给,到2019年,新增省优质园12所,省优质园占比达90%以上,在普惠性幼儿园就读的适龄幼儿达85%以上。

4.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按照建制度、补短板、提质量、创特色的思路推进内涵发展。全面实施农村学校教育质量提升工程,集团内统一教研,统一考核,推进大集团竞赛制度,更大力度激发义务教育办学活力。着力打造特色学校,充分依托洪泽湖及洪泽湖湿地、淮北抗日民主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春到上塘纪念馆等本土自然、历史、文化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培养家国情怀,在提炼精神、丰富内涵上下功夫、显成效。切实关注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继续完善家庭尽责、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格局。完善特殊教育体系,落实好省市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确保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全覆盖、零拒绝”。中考成绩全市保持第一,优生率不断提升。到2019年,创建省级课程基地6个,建设特殊教育资源教室15个。

5.职业教育创新转型。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新要求,推行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形成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建立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招生制度,营造职业教育发展氛围.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优化职业学校专业结构,在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品牌专业建设及对口高考三个方面下功夫、求发展。加快与省内名校

合作,积极申报并加快推进专业群建设。扎实推进“四全工程”培训,助力精准脱贫奔小康;推进校企合作,深化与京东等知名电商合作,推进职业教育融合发展,构建学校和企业协同育人新格局。三年内,创建省级专业群和现代化高水平实训基地3个,争创国家级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职业教育对口高考本科上线率稳定提升,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2.2年以上。

(三)实施人才培养提升行动,推动队伍素质显著提升。

1.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一是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师德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师德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开展主题活动,加强教师队伍法制教育、诚信教育,引导教师发扬奉献精神,增强职业归属感、荣誉感。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二是强化综合素养提升。全面开展双百教师发展、教干素养提升、骨干教师领航、教育技术应用、新老教师助力的“五大工程”,系统化开展教师培训,三年内所有教师全部轮训一遍。成立名师工作室,定向培养年青教师、教学骨干,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县财政给予课题研究经费保障。三年内,新增省特级教师、省正高级教师和市名师名校长12人,名特优教师后备人才200人,市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400人,成立名师工作室15个。

2.发挥校长引领作用。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坚持“选好一个校长,配强一套班子,带好一支队伍,提升一所学校”和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强化校长责任,加强学校班子建设。加大后备干部培养力度,组织开展党性锤炼活动及各类培训活动,夯实校长、教干队

伍基本功。成立名校长工作室,举办“校长论坛”、“名校长沙龙”等,提升校长专业素养。完善校长考核机制,支持校长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管理模式,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努力造就一支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业务精湛、治校有方的校长队伍。

3.创新机制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打破从农村学校抽调教师的惯性动作,稳定农村学校教师队伍。推进城乡教师和校长交流轮岗制度化、常态化,促进师资均衡;强化教师职称评聘与教书育人实绩和乡村学校任教年限挂钩,积极探索高职低聘、全员聘用等制度,今年不在一线岗位工作的教师不再兑现岗位工资,鼓励教师在一线发光发热,激发队伍内生动力。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和边远学校教师补助计划,充分发挥乡镇教师周转房作用,提高乡镇教师待遇保障水平。通过公开招聘、定向培养等措施,保障用人需求。创新教育人才引进机制,对“双一流”高校本科及以上优秀毕业生,简化招聘程序,采取直接面试方式进行招录。完善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分配制度,向一线教师、成绩突出的教师倾斜,激发教师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动力。

四、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切实推进行动计划的贯彻落实。全县各乡镇(街道)、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集中力量抓好辖区内教育质量,全力做好教育精准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各单位要把服务教育事业发展作为头等大事,要加强对三年行动计划的宣传解读,引导社会各界共同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发展,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形成合力,为教育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确保教育整体水平不断提升。

2.加大经费投入。坚持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事业,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每年用于教师业务培训专项经费逐步增长。优化教育经费支出结构,加大向高中阶段、薄弱地区、薄弱学段、薄弱环节的倾斜力度。健全学生资助制度,提高资助精准度。探索建立全县教师大病救助基金,全力保障教师工作生活待遇,关心乡村教师生活,落实乡镇补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等政策;关注高中教师工作强度,适当提高高中阶段教师延时津贴。

3.强化校园安全管理。建立健全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健全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明确校园安全责任区域,建立完善法制校长制度,依法保障校园教学秩序。强化学校安全工作责任,严格落实安全管理工作责任制。深化警校共育工作,加强校园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传染病防治等工作。教育、公安、城管、交通、安监、消防等部门密切配合,定期集中开展校园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清理无证、非法办学机构,全力维护学校及周边治安秩序。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部门联动的工作体制。

4严格兑现奖惩。设立全县教育教学质量奖励基金,建立以高考、中考和阶段性质量检测结果为主要指标的考核奖励办法,对成绩突出、完成任务较好的单位和个人加大奖励力度;对工作不力导致目标考核综合排名落后的单位和个人予以严厉问责。并将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目标任务纳入各乡镇(街道)、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考核,加强督促检查,及时总结、推广实施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确保行动计划扎实推进,高效落实。

下载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2011—2020年)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2011—2020年).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四川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四川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和《四川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

    用信息化促进民族地区教育均衡发展

    用信息化促进民族地区教育均衡发展 湖北省恩施州受地域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农村学校布局分散,教学点多,办学条件落后。农村教师老龄化和结构性缺编等问题突出,难以按规定......

    2011年四川省民族地区小学校长培训心得体会

    2011年四川省民族地区小学校长培训心得体会 ——×××××× 2011年9月23日至9月29日在教育局的安排下,本人有幸参加了由“乐山师院组织的2011年四川省民族地区小学校长培......

    四川省普通中小学体育艺术教育五年行动计划

    四川省教育厅 关于印发《四川省普通中小学体育艺术教育 五年行动计划(2014-2018年)》的通知川教“2014”71号各市(州)人民政府、省委编办、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

    四川省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四川省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2014-2016年) 根据《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意见......

    银行发展十年稿

    银行十年,奋斗和远方 一、十年 男:十年,我从缕缕青丝到些许白发,体重也从140到了180. 女:十年,我从白衣校服到唯美婚纱,如今已是孩子妈。 男:十年,领我们进门的老师有的已退休,有的依......

    教育信息化发展行动计划

    ● 普陀区教育信息化发展行动计划 普陀区教育信息化发展行动计划 (2011—2015年)根据《普陀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普陀区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

    学校发展改进行动计划

    坦途中学课程教学改进行动计划 一、学校现状 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坦途镇中学占地15万平方米,始建于1958年,经过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已发展成为一所历史悠久、文化低蕴深厚、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