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二上典型错题分析及对策
二年级上册数学典型错例分析及其对策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1、正确使用“厘米”和“米”这两个长度单位。
以上的两道题目是要求学生正确判断使用的长度单位是厘米还是米,部分学生因没有正确建立起厘米和米的正确长度观念,所以在做此类题目的时候会不经思考的吧小鸟的长度写成“长1(米)”,或者是操场“长28(厘米)”这样的错误。对于此类学生则可以通过让他们了解自己手臂的长度,了解自己手指的宽度,或者仔细观察尺子的刻度等方式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厘米和米的长度观念。
2、用尺子测量时,不从0开始测量。如课本第10页的第10题。
这道题目中,小男孩的测量是开始刻度对着3,结尾刻度对着7。有些孩子在读刻度的时候,有的直接读7的刻度,得出7厘米的错误长度,还有部分孩子会数数字,3、4、5、6、7,这5个数字,所以得出共有5厘米的错误长度。对于此类学生教师要纠正他们读刻度的习惯,要学生习惯数3-7这几个数字之间的格子,而不要去数有多少个数字,直接读刻度上的数字的情况是从0刻度开始测量的时候才能直接读结尾的刻度数。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1、竖式计算的格式不对。如: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笔算时,学生刚开始学习笔算,对笔算的格式还不熟悉,所以在写竖式的时候就会出现上述的问题。对于这部分孩子的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平时的课堂练习或者是课后练习,有针对性的对个别学生进行订正。
2、竖式计算时忘记计算进位。如:
这样计算的学生因为在计算5+7的时候没有在十位的位置上写进位的“1”,所以在计算的时候就只计算了3+3,而忘了还要在加“1”。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要强调,计算时一定要写进位,写了进位之后再计算就不容易出错了。
3、竖式计算时忘记把得数写到横式上。如:
此类的学生能够正确进行竖式计算,但是还是比较粗心,计算正确之后却没有最后把得数写到横式上。对于此类学生,教师在个别纠正的时候,多提醒学生计算完成之后要再检查一次。
4、竖式计算退位减法时,忘了退位。如:
此类的错误常会出现在偷懒不写退位“.”的这些学生身上。这些孩子在计算1减6不够减,和十位的5借1个十的时候,没有把退位的“.”写在5的头上,所以计算的时候就错误的计算了5减3等于2。对于这类的学生,教师要强调学生计算时必须要把退位的点写上去,这样就不容易出错了。
5、连加的计算简便写法时,学生写多了个加号。如:
此类学生因为是听课的时候不够仔细,没有注意到其实是只用写一个加号就可以了。教师纠正的时候一定要学生看课本的例题,给学生自己比较,学生自己写的算式和例题的算式的区别,这样学生才会明白正确的算式怎么写。
6、连加的计算简便写法时,学生少写了前一步计算的得数,如:
这类孩子主要是心里边还不清楚连加计算的具体过程,对于此类学生在纠正的时候,就必须要他们说一说计算的过程,然后在把算式写出来。
7、加减混合计算的简便写法,学生会把中间过程省略。如:
出现此类问题的通常是口算比较厉害的学生,这些学生计算时先口算出结果,然后竖式就偷懒写成这样了。教师在纠正这些孩子的时候,要学生必须把计算的过程一步步的全部都写出来。
8、计算连续加、减等夺红旗的题目,中间有个计算出错,导致后面的计算全部出错。如:
课本31页:
这样的题目,学生如果在计算
这个过程中出错的话,那后面的计算也会跟着一路都错了。所以学生在计算的时候计算的正确率是很关键的。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学生在画角的时候出现边不直,或者顶点不尖的问题。如:
边不直是因为学生没有用尺寸等工具画图,而画直角的顶点不尖主要是因为学生直接用三角板印着画,而不是先画一个顶点,然后从顶点画一条边,接着用三角板来帮忙画另一条边,这样才能把顶点的角画好。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
(一)学生在做把口诀补充完整的题目时,会漏字。如: 一五()
五五()
有的学生在填“一五()”的时候,会写成“一五(五)”,填“五五()”的时候会写成“五五(二五)”。学生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因为:1×5=5
5×5=25
这样的乘法算式所影响,学生在背口诀的时候直接照着算式的得数填数字了。教师在纠正的时候要学生仔细想口诀是怎么背怎么读的,怎么读怎么背的就怎么写。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
(一)学生在观察照片的时候,不容易分清楚照片中物体的左边还是右边。如:课本71页第4题
这道题目,学生就很容易把2和3的位置弄错。出现此类的问题是因为学生不明白图中所表示的到底是建筑物的哪边。解决的方法则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当成是建筑物,把手伸开,然后用左右手来表示建筑物的左右,这样孩子就能区别出来了。
第六单元:表内乘法
(二)在做够不够的解决问题时,有的学生算式对了,但是回答却不对。如:课本85页第3题
这道题目,学生会写算式:5×5+2=27(盆),但是回答的时候却回答“这些花不够”。原因是学生还不是很清楚各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教师纠正的时候可以让学生都说说各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先让学生明确够是什么情况,不够又是什么情况,然后在给学生答题。
第7单元:认识时间
1、学生把时间的写法混淆。如: 这个时间的表示有的学生会把 电子表表示的方法写成:4:5 也有的学生会把文字表示的方法 写成:4时05分
还有的学生会把电子表示的方法写成:4:05分。这些都是学生对时间的表示方法不熟悉的缘故导致的。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多注意这两周表示方法的区别,让学生多找找这样的错题,这样才能解决此类问题。
2、接近整时的时间学生容易看错。如: 这样的时间,学生不注意的时候往往 就会写成:10:55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实物:
一个大的钟来给学生观察。先让学生观察10:00时针和分针的位置,然后在把时间推到9:55的位置,让学生来说时间,这样多练习几次学生就能明白这样的位置应该表示的时间是:9:55了。
第二篇:小学数学典型错题分析及教学对策
一、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2737555217+9+1 8-6+16-5+7
181421-(3+21)
52813-15+1
3二、解方程。
7X-3.4X=14.4
7a-18=31
6(X+7)=96
10-15-114317-(5-17)
0.8X+0.4X=120
2.8X÷7.2=35
2(21-X)=24
2713-(12-3)0.01X+7.2=8.6 37-7X=20
三、解决问题。
1、把一个棱长为6dm的正方体钢坯,锻造成横截面是9dm²的长方体钢材,锻造成的钢材有多长?
2、一个长25cm,宽12cm,高20cm的长方体玻璃缸中装入一个棱长为8cm的正方体铅块,然后往缸中放一些水,使它完全淹没这个正方体铅块,当铅块从缸中取出时,缸中的水会下降多少cm?
3113、芳芳用4小时完成作业,比小娟快6小时,小红比小娟慢20小时,小红完成作业用了多长时间?
4、王叔叔家共饲养了369只鸡,其中母鸡只数比公鸡的5倍多9只。王叔叔家饲养的公鸡、母鸡各有多少只?
第三篇:六年级数学易错题及分析对策
典型错题:
1、作业:一个圆形环岛的直径是50米,中间是一个直径为10米的圆形花坛,其他地方是草坪。草坪的占地面积是多少? 错因分析:学生往往知道求环形面积的方法但错误率极高,主要是环形面积中干扰条件过多,如大圆和小圆的半径、直径和周长,还有大圆和小圆之间的距离等,无法使学生排除干扰聚焦到“大半径和小半径”上去。
纠错措施:结合本题,最好的办法是提倡画草稿图,找大半径和小半径的分步做法。
典型错题:
2、作业:解决问题。一个长方形的长是9/10米,宽是长的5/9。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错因分析:这是在学习简单的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练习的,学生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把算出的宽就作为长方形的面积,也反映学生审题和学习习惯方面也存在问题。纠错措施:结合本题,对认真仔细的学生进行大力表扬。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加强审题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典型错题:
3、作业:甲数是24,乙数比甲数少1/3,乙数是多少?
错因分析:题目本身存在问题,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列式24-1/3或24×(1-1/3)或24-24×1/3无从下手。
纠错措施:结合本题,理解1/3在题中所表示的意义:如和24相同表示一数量可用减法计算;如表示乙数对应的分率,则可用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方法来计算。在没有强调的情况下,两种方法都是可以的。为加深印象,可将题目改编为“甲数是24米,乙数比甲数少1/3,乙数是多少米?”加了单位后,再次理解1/3在题中所表示的意义,这时还能表示具体数量吗?
典型错题:
4、作业:看线段图,按要求填空。(图略)关键句“乙比甲多3/4”(1)()与()比,单位一是()。
错因分析:分数应用题中的谁与谁比与整数应用题中的谁与谁比混淆,分数应用题中必须是与单位“1”的量比,即必须是分量与总量比。
纠错措施:举例比较整数应用题中的谁与谁比,前后是可以调换位置的;二分数应用题中的谁与谁比,是把单位“1”的量当作一个标准数,所以必须和单位“1”的量比。但是在分量与总量在比较时,可以把“乙数”作为分量,则对应得分率是1+3/4;也可以是乙数比甲数多3/4对应得分量“乙数比甲数多的数”与“甲数”比。
典型错题:
5、判断:任何假分数的倒数都小于1。
错因分析:由于假分数在平时运用较少,学生对假分数的意义遗忘较多,很多学生印象中的假分数是大于1的,而忽视等于1的分数也是假分数。因此对任何假分数的倒数都小于1,判断有误。
纠错措施: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的基石,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能忽视数学概念的教学和巩固,应把一些重要的数学概念在平时的教学中加于渗透,也可布置对一些重要的数学概念不定期的进行检查,不能临时抱佛脚,否则将悔之晚矣。
典型错题:
6、练习:把5/8千克的糖果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5千克的()。错因分析:5/8÷5=1/8千克 纠错措施:这题要分两步来思考,先算出一份是多少千克: 5/8÷5=1/8千克,然后用1/8÷5=1/40,但是好多同学都只算了第一步。
典型错题:
7、练习:有一面三角形的小旗,面积是1/3平方米。它的底是3/2米,高是多少米?
错因分析:1/3 ÷3/2=2/9 纠错措施:前面的知识还是没有很好的掌握,一些同学解答的时候还是忘了乘2。
典型错题:
8、练习:7克盐放到100克水里面,则盐与盐水的比是()。错因分析:7:100 纠错措施:“7:100”是“盐”与“水”的比,而“盐”与“盐水”的比应该是“7:107。
典型错题:
9、练习:一个长方形周长30cm,已知长与宽的比是3:2,则长方形的面积是()”。
错因分析:长为18cm,宽为12cm,则面积为18×12=216cm2 纠错措施:学生忽略了长方形的周长包含两个长和两个宽,计算时应该首先将周长“30cm”除以2,再进行按比例分配。所以正确的答案应该是“长为9cm,宽为6cm,面积为9×6=54cm2”。
典型错题:
10、练习:1元硬币的直径为25mm,其中有一圈1mm宽的边。这一圈边的面积是多少平方毫米?
错因分析:3.14×(26÷2)2-3.14×(25÷2)2
3.14×(25÷2)2-3.14×(24÷2)2 纠错措施:错误有二,其一是不理解25厘米指圆环外圆的直径,其二是不理解1mm边宽在直径的两端均需要计算。而第二种错误主要集中的第二点原因上。
典型错题:
11、练习:说出百分数的意义。今年学校图书馆的藏书册数比去年增加了12% 错因分析:今年学校图书馆的藏书册数是去年增加图书册数的12%。
纠错措施:对句子中单位“1”的量和比较量不理解;缺乏必要的数学阅读能力。
典型错题:
12、作业:A城的日照时间比B城多1/2,A城的日照时间是B城的()%。错因分析:50% 纠错措施:对“A城的日照时间比B城多多1/2”没有正确的理解,特别是从单位“1”入手分析。
典型错题:
13、作业:一瓶油重1/2kg,用去1/8kg,用去了百分之几?还剩下百分之几?
错因分析:1/8=12.5%
1/2-1/8=3/8=37.5% 纠错措施:对分数既能表示关系又能表示数量缺乏正确的理解,导致混淆而产生错误。
典型错题:
14、练习:甲、乙两根电线,第一根比第二根短3/4米,第二根比第一根长1/4,第二根电线长多少米?
错因分析:学生看不出题目中量与分率的对应关系,所以走了很多歪路。
纠错措施: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要找准单位“1”,还要分清数量关系,虽然都是分数,但前一个表示数量,而后一个表失分率。还要画线段图分析它们的对应关系。
典型错题:
15、(选择)把3米长的绳子剪4次,剪成相等的长度,则()。A、每段占3米的1/4 B、每段是1米的3/5 C、每段是全长的3/5 D、每段是3/4米
错因分析:很少同学选择B,剪4次,其实剪了5段,这和锯木头的规律是一样的。纠错措施:解决这类问题,动手做演示实验,让学生看清楚剪4次,其实剪了5段,然后动脑想一想解题方法。
典型错题:
16、练习:小芳有36张邮票,小华的邮票张数比小芳多1/3,小芳比小华少多少张邮票?
错因分析:由于条件中是小华比小芳多,问题中是小芳比小华少,所以有部分同学就不会了,理解题意的能力太差。
纠错措施: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要找准单位“1”,还要分清数量关系,这道题中小芳的邮票张数是位“1”,小华比小芳多,反之小芳当然比小华少,要分清题意再做题。
典型错题:
17、练习:食品店用奶糖和巧克力配制一种礼品糖,每盒中奶糖与巧克力的质量比是5:3。如果有奶糖和巧克力各60千克,奶糖用完时,巧克力还剩多少千克?再有多少千克奶糖,就可以把巧克力全部用完?
错因分析:很多同学不理解“奶糖用完时”以及“就可以把巧克力全部用完”这两句话的含义,以后在解答类似题目时,教师还是要先和学生理清题意,再让他们完成。
纠错措施:在解答类似题目时,最好拿来实物演示,边做边让学生自己理解题意,也可以画线段图来分析题意。
典型错题:
18、练习:用来消毒的碘酒是把碘和酒精按1:50的比混合配制而成的。现在有20克碘,可以配制这种碘酒多少克
错因分析:多数同学方法是掌握了,但是在读题时没看清楚最后问题算的是碘酒,而不是酒。
纠错措施:在这类题目中要让学生看清楚碘酒是把碘和酒精混合配制而成的,而不是单纯的酒精,还要找对数量所对应的份数。
典型错题:
19、作业:一个长方形周长40米,长和宽的比是4:1,长和宽各是多少 错因分析:有些同学直接就用40÷5,认为算出来的就是1份,然后分别去乘4和1,这里要让学生理解40米表示的是两条长和两条宽,而4:1只表示一条长和一条宽的比。
纠错措施:画示意图来分析题意,让学生来理解40米表示的是两条长和两条宽,所以要先用40÷2,找到一条长和一条宽所对应的数量,从而找到4:1对应的数量,这样一来解题就很简单了。
典型错题:20、练习: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180厘米,长、宽、高的比是3:2:1,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
错因分析:基本上错的原因和上一题一样,误认为180厘米对应的就是6份了。纠错措施:找来长方体框架分析题意,让学生来理解180厘米对应的不是6份,而180厘米它是4条长,4条宽,4条高的总和,所以以先要用180÷4来求出一条长、一条宽和一条高所对应的数量,再去一一求出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
典型错题:
21、练习:一杯糖水,糖与水的比是1:16,喝掉一半后,糖与水的比是()。
错因分析:部分同学错误的认为喝掉一半,糖与水的比也会减少一半,缺乏生活经验,不会联系实际想问题。
纠错措施: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要把题目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想一想自己平时喝糖水时的情形,来体会整杯糖水从满到完是否一样甜,从而理解喝掉一半后含糖率是不变的,所以糖与水的比任然是1:16。
典型错题:
22、练习:六(2)班上体育课时,缺席2人,到课48人,出勤率是多少?如果有一次这个班体育课的出勤率是94%,那么这节体育课有多少人缺席? 错因分析:求特殊百分率中学生往往找不到总数就匆忙下笔,导致错误率比较高。
纠错措施:理解特殊百分率的意义,有助于解决问题。建议借助:部分量÷总量=百分率。第二个问题也可借鉴等式用方程来解决。
典型错题:
23、练习:一种MP3,现在的售价是330元,比去年降低了170元,降低了百分之几? 错因分析:学生往往用“170÷330”来解答,错误的原因在于无法明白“降低的百分率”该怎样算。纠错措施:建议先找准“降低的百分率=降低的价格÷原价”,明白“降低”是跟“原价”做比较的。督促学生养成先分析问题再动笔做题的习惯。
典型错题:
24、练习:水结成冰,体积增加1/11,那么冰化成水,体积会减少()%。
错因分析:看似很容易的题目,学生往往是不知道单位“1”的量的变化而茫然。
纠错措施:建议先理清单位“1”的量,水结成冰体积增加谁的,我们把水看成11份,那么冰就是12份,再引导发现“冰化成水”时,应该是跟冰做比较了,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也可以用假设代入法来做。
典型错题:
25、练习:个人储蓄定期二年,年利率为4.68%,到期时要缴纳5%的利息税。李明将1000元压岁钱存入银行,存期二年。到期后李明缴纳多少元的利息税?
错因分析:关于“利息税、税前利息、税后利息和本息”的计算,学生往往混淆不清。
纠错措施:应该从上述这些钱的归属来分析,如:利息税是上缴银行的,税前利息是没有去掉利息税前的利息,本息就是税后利息加本金等等,有助于学生的理解。
第四篇:初二上数学上册易错题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数都可以表示在数轴上
C.坐标系中的点的坐标都是实数对 B.数轴上的点不全是有理数 D.2是近似值,无法在数轴上表示准确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无理数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B.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
C.有理数都是有限小数 D.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
3.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根等于它本身,那么这个数是()
A.±1 B.0和1 C.0和-1 D.0和±1
4.实数是由正实数和负实数组成.()
5.数轴上的点和实数是一一对应的.()
6.|232|______.
7.当a______时,|a-2 |=a-2.
8.若实数a、b互为相反数,c、d互为负倒数,则式子abcd=______.
9.在数轴上与1距离是2的点,表示的实数为______.
10.实数2.67和22的大小关系是()
11.已知M是满足不等式3a6的所有整数a的和,N是满足不等式x
最大整数.求M+N的平方根.
12.下列计算错误的是()
A.(2)32
13.已知Amn2的2B.(3)23 C.(2)32 D. nm3是n-m+3的算术平方根,Bm2nm2n是m+2n的立方
根,求B-A的平方根.
14.已知a、b是实数,下列命题结论正确的是()
A.若a>b,则a2>b2B.若a>|b|,则a2>b2
C.若|a|>b,则a2>b2 D.若a3>b3,则a2>b2
15.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为100°,则它的底角是()
16.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4和8,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17.在下列等式中,y是x的函数的有()
3x-2y=0,x2-y2=1,yx,y|x|,x|y|.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8.一次函数y=−3x+6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与y轴的交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它的图象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是____________.19.子弹在距人5m处以680 m/s的速度离开枪口,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 m/s,则当人听到枪声时,子弹已经前进了多少米?
第五篇:典型5年级下册错题
五年级下册数学复习
应用题专题训练
一般复合应用题的解题步骤:
1、审清题意,并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分析题目里数量间的关系,从而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3、列出算式,算出得数。
4、进行检验,写出答案。
一般的解答方法如下:
1.综合法
2.分析法
3.抓重点句分析法
4.画图分析法
分数弱点专题
1.(1)已知a=2×3×3×5,b=2×3×7,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最大公约数是()。
(2)如果a=2×3×c, b=2×3×7×c, a和是b的最大公因数是12,那么c=(),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
(3)数a分解质因数是a=2×2×3,数b分解质因数是b=2×3×5,数a和数b的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是()。
A.2B.2×2=4C.2×3=6D.2×2×3×5=60
2.甲、乙两个齿轮相互咬合,甲有24个齿,乙有40个齿。甲的某一齿与乙的某一齿接触后,至少需要各转几周才能再次接触?
3.有一张长方形纸,长12厘米,宽8厘米,如果要剪成若干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而没有剩余,剪出的小正方形的边长最大是多少厘米?一共可以剪多少个这样大小的正方形纸?
114.工人们修一条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第二天比第一天多修了全长的。4
5(1)第一天修了全长的几分之几?
(2)两天一共修了全长的几分之几?
5.(1)要修一条路,已修了全长的3/5多2千米,还剩了12千米没有修,求这条路有多少千米?
(2)要修一条路,已修了全长的3/5少2千米,还剩下12千米没有修,求这条路有多少千米?
116.做一个零件,甲用了小时,乙用了小时,哪个效率比较高? 78
7.做同一种零件,小张4小时做了26个,小刘3小时做了20个,谁做得快?
8.一张长方形纸长16厘米,宽12厘米,把它裁成大小一样的正方形,而没有剩余,每个正方形的边长最长是多少厘米?可以裁成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
9.一项工程,甲队独做15天完成,乙队独做12天完成。现在甲、乙合作4天后,剩下的工程由丙队8天完成。
(1)如果这项工程由丙队独做,需几天完成?
(2)现由两队合做,多少天可以完成?
正方体和长方体弱点专题训练
1.把两个棱长是5厘米的正方体粘合成一个长方体,求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2.由3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减少了24平方厘米,求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
3.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a米、b米、h米,如果高增加2米后,求新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来增加多少平方米?
4.一块长方体木料,长8分米,宽6分米,高5分米,把这块长方体木料平均分成2个长方体,求它的表面积最多可增加多少平方分米?
5.希望小学有一间长8米、宽6米、高2.5米的长方体教室。
(1)这间教室的空间有多大?
(2)现在要在教室四面墙壁贴1.4米高的瓷砖,扣除门、窗、黑板面积4平方米,这间教室贴瓷砖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如果按每平方米8瓦的照明计算,这间教室需安装多少个40瓦的日光灯?
6.一个长方体玻璃容器,从里面量长为5分米,宽为4.5分米,高为3分米,向容器里导入12.8升水,再把一个苹果放入水中,这是测得容器里的水面高度是10厘米,这个苹果的体积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