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市居家养老的社区服务现状及对策思考
转自论文部落论文范文发表论文发表
城市居家养老的社区服务现状及对策思考
作者:梁其英
摘 要 居家养老作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种重要方式,开展并完善社区服务是实现居家养老的重要保证。本文通过调研的方式对绍兴市城市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的现状进行调查,总结目前在服务项目、人员、资金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建议。
关键词 居家养老 社区服务 老龄化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目前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在不断上升,老龄人口人数在逐渐增多。根据“三普”、“四普”资料提供的统计数据从老年系数的提高和年龄中位数的上升两个方面证实,绍兴市于1982年已站在老龄社会的门槛前。①近些年来,绍兴市的人口老龄化速度在不断加快,绍兴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市常住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为75.43万人,占15.3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48.81万人,占9.94%。另外有资料显示,预计到2015年,绍兴市老年人口将达到98万左右。到2039年,绍兴老龄化将达到高峰,老年人口比重达到40.2%,每5人中就有2个是老年人。面临着如此庞大的老年人群体,如何有效解决老年人的问题和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带来的多样化需求,给养老服务体系提出更加严峻的挑战。居家养老作为一种新型养老方式,越来越为政府和老年人所接受。居家养老的界定及问题的提出
目前,在众多的养老模式中,我国的养老方式主要以传统的家庭养老、机构养老为主,而社区居家养老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弥补了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不足,逐渐得到政府的大力提倡和老年人及家庭的喜爱。传统的家庭养老是我国老年人喜爱的一种养老方式,但是随着人口流动的加大,核心家庭的增多,家庭功能日益弱化,给家庭养老带来严峻的挑战。而机构养老相对来说养老成本较大,离开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缺乏家庭的温暖与熟悉的社会支持网络的关爱,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各种需求。同时,养老机构拥有的床位数量有限,绍兴市“十二五”社会福利事业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15年,全市养老机构床位不低于老年人总数的3%,虽然这个目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公办养老机构床位的数量、护理型床位的数量等仍旧与老年人的需求有很大的差距。为此,政府提出了“居家养老”的新模式,并进行了很多积极的探索和尝试。
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在家中居住但却享受社区为老年人提供的养老院式服务的一种社会化养老模式,即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为外围、以养老制度为保障的养老体系,也被称之为“没有院墙的养老院”。②居家养老的核心是以居家为主、社区为辅的一种服务体系,是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一种平衡,既实现了老年人在家养老,在熟悉的社区环境中养老的诉求,也解决了家庭功能弱化带来诸多问题,同时可以依托社区、整合社区资源为居家老人提供专业化的养老服务。绍兴市2007年社区居家养老试点工作开展以来,不断探索和改进,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服务项目、服务方式等方面也在不断地完善。2010年《绍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到2012年,全市实现城乡居家养老服务基本覆盖。2012年《绍兴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中提出,到2015年,实现全市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目前,绍兴市越城区全区已建成8个镇街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48个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93个农村星光老年之家。本次调查主要以绍兴市越城区已经在开展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选取和调查对象,在看到居家养老中心开办的有积极成效的同时,也发现在现实的养老服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转自论文部落论文范文发表论文发表 绍兴市开展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在居家养老开展过程中,社区作为老年人生活除家庭之外最重要的生活空间,在整合利用各种资源、提供活动场所设施以及专业化的服务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社区服务以满足社区居民生活需求、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以老年人为对象开展的各项社区服务是开展居家养老的重要载体,社区服务满足老年人需求的程度关系着居家养老工作开展的质量。目前,绍兴市越城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在各个社区相继成立,本次调查走访了部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这些社区多属于老旧小区,虽然在开展居家养老社区服务过程中存在着差异性,但是基本上能够了解目前绍兴市居家养老社区服务开展的现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为居家养老者提供的社区服务内容比较单一,不能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
养老包括居住方式、经济供养、日常照顾和精神慰藉四个方面,一般而言,四方面不可或缺,共同构成一种养老方式。③居家养老方式选择居住在家,在经济保障方面,通过调研发现75%的老年人依靠自己的退休金生活,但是因社区性质不同而有所差异,有些小区是单位职工比较多或者是离退休工作人员比较多,那么这种性质的小区的老年人的经济状况相对来说就好很多。在日常照顾、医疗卫生、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务的提供,也是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重要途径,在调查中发现,居家养老社区服务项目比较单一。
(1)在日常生活照料方面,主要提供一些简单的家政服务,比如洗衣、打扫等,而更高级的服务,比如送餐、维修等很多居家养老中心则提供得较少。绍兴市西小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社开展的菜单式居家养老服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大多数的居家养老中心还未提供此类贴心服务。有社区工作者表示,社区给老人提供了一些便民服务,但是前来享受这些服务的老人人数有限。
(2)在医疗卫生方面,主要依托社区卫生服务站来进行。目前,在受访的居家老人中,有56%的老年人有病史,并且长期服药。老年人对健康的保障需求还是很大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只能承担日常的健康服务工作,比如日常的健康检查、常见病的预防、健康讲座等等,但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同时老年人的康复服务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社区医疗服务在这方面相对比较欠缺。
(3)在精神慰藉方面,不少老人表示有孤独感,需求较多但实际上寻求服务的老人却很少。有中心设立了心理咨询、法律援助、临终关怀等方面的服务,但是很少有老人来进行咨询,就连简单的读书读报、上门陪聊等服务项目,也很少有老人提出服务要求。有工作人员表示,有些老年人虽然希望有人能够和他说说话,内心渴望有人关心他,但是对陌生人又有抵触情绪,所以这些项目基本上无人问津。
在精神文化生活上,社区服务中心基本上都设立了棋牌室、电教室、阅览室等活动场所供老人娱乐,在实际中棋牌室和舞蹈室等文化活动中心的使用频率还是比较高的,也给老年人提供了一个沟通和娱乐的场所。工作人员表示,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还经常在这些场所安排小的棋牌比赛等,并给予一定的奖励,鼓励老年人多多走出家门,参与活动中来。但是也存在另外一个现象就是,有些老年人活动中心就沦为了为部分老人提供棋牌娱乐活动的场所,阅览室等服务设施实际使用率不高,没有起到应有的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作用。
2.2 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对象所占比例较小,补贴标准有待提高,服务项目有待优化
目前,在绍兴市范围内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向符合标准的老年人发放服务券,接受居家养老服务的补贴对象,其补贴资金以居家养老服务券的形式发放,居家养老服务券仅限于支付各居家养老服务企业或组织提供的服务费用。服务对象主要是低保和高龄老人中部分人群。政府发放服务券的对象比较严格,不能惠及大多数老年人,虽然后期扩大了高龄老人的转自论文部落论文范文发表论文发表
补贴对象范围和提高了补贴标准,但还是可以有提高的空间。从资料显示的对养老服务券的调查来看,居家养老中心和企业提供的养老服务出现冷热不均的现象,在众多养老项目中,大多数老年人把服务券用来就餐,也有很少部分人选择管道疏通、搞卫生等服务,而有些服务项目,比如帮助老人洗澡、读书读报、精神慰藉则无人问津。在资料中显示,老年人希望增加的养老服务项目依次是:白天照料、护理有需要的老人占23.4%,提供老人康复护理设施、指导占20%,做好应急救援占16.7%,老人健身、娱乐项目占13.3%,聊天等精神慰藉占13.3%,开设社区食堂占13.3%。
2.3 为居家养老者提供社区服务的工作人员数量不足,整体素质不高
首先,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工作的工作人员主要是“4050”人员和下岗职工,虽然有民政工作人员和社区工作者的指导和帮助,但是切实地与老人接触、为老人服务的还是这些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多数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只有1~2名专职工作者在开展日常工作,人力资源严重不足。居家养老的工作人员需要有一定的价值观念、有一定的服务方法的专业技术人员来指导和从事这项工作,但是现实往往是这些专业技术人员很少,主要为老人服务的工作由“4050”人员和下岗职工担任,他们除了接受少量的培训指导外,主要是凭借自己对待老人的工作经验来开展工作,所以在服务过程中缺乏专业性。其次,志愿者作为开展社区服务的一支重要力量,其队伍也不稳定。在走访中有工作人员表示,人手不够的时候社区的工作人员会过来帮忙,也有一些好心人、学生、甚至是自己亲朋家的大学生利用假期过来帮忙,但是这些志愿者队伍不是很稳定,再加上人员有限,影响了日常工作有效地开展。
2.4 用于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的资金有限,限制了居家养老工作扩大服务范围和提高服务质量
目前,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资助,城市社区居家养老中心,根据从业人数、服务老人数、服务质量和工作绩效,经量化考核后奖励,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有受访者工作人员表示,他们的居家养老中心由居委会提供,也有受访者表示场所是好心的社区居民提供的,服务设施比较简陋,装修也是自己花钱装修的,因为自己也要生活,社区每个月补贴工作人员只有五百元钱,所以不可能只提供无偿服务,比如送餐服务就需要对老人收取一定的费用,也有的对外开放,不仅仅针对老年人,这样才能维持家庭的生计。所以与受访者的交流中也可以看到,居家养老中心在资金方面存在的不足,工作人员也面临着经济上的压力。由于资金渠道比较单一,限制了扩大服务范围、服务对象和提高服务质量。
2.5 为居家养老提供的社区服务缺乏有效的评估机制
目前各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开展的社区服务情况参差不齐,有项目开展的比较有效的服务中心,也有的服务中心仅仅是挂个牌子,没有开展切实的服务项目。虽然对服务中心的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但是对各个服务中心的建立、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评估等工作并没有很好地起到激励的作用,所以要建立健全居家养老服务评估机制,引入竞争机制,进而促进居家养老工作长期有效地开展并不断地向前进步。
完善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的对策思考
(1)为居家养老者提供的社区服务内容多元化和个性化并存,同时服务项目的设置充分考虑老年人的需求。现在为居家老人提供的社区服务项目主要以便民服务为主,在精神文化生活上面,有一些棋牌室、阅读室之类的活动场所,而医疗服务、精神慰藉等方面的服务还处于初级阶段。目前,尽管为居家养老者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社区服务,但是很多服务项目都鲜有人问津,也有老人表示不知道有这种服务,这并不是说明这些养老服务项目没有存在的必要性,而是由于使用频率较少,比如维修、理发等本身需要次数较少,也可能由于老年人的生活习惯,比如大家用服务券就餐感觉比较合算,而使用服务券或者花钱打扫不符合节俭的性格等,也可能存在宣传不到位的情况。在服务项目的设置中,应该充分考虑老年人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同时我们要认识并尊重老年人自我决策、自我选择的能力,通过优势视
转自论文部落论文范文发表论文发表
角挖掘老年人的资源。在提供服务时,要考虑到老年人需要什么,而不是我们想提供什么服务,充分调动老年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的服务项目才能得到老年人的青睐,也真正地为老年人提供服务,满足他们的需求。现在高龄老人日益增多,也更需要考虑这些高龄老人,尤其是护理型老人的需求。
(2)逐步扩大居家养老社区服务受惠面,增加无偿和低偿社区服务项目的范围,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补贴标准和服务水平。政府购买养老服务主要的对象集中在低保老人和高龄老人身上,还有大多数老人没有享受到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同时,也没有享受到社区居家养老中心提供的社区服务。那么在调整居家养老服务项目的同时,考虑社区服务项目的性质,区分为低偿、无偿性质的,以便给更多的老年人提供选择和惠及更多的老年人群体。政府重视老年人服务事业的发展,也应逐渐地分阶段、分层次地提高不同类型老年人的补贴标准,同时提高服务水平,在日常照料、医疗保障、心理咨询等各方面提供专业的服务。
(3)完善和稳定居家养老服务队伍,加强队伍培训,培养和鼓励专业人员介入居家养老服务。首先,要加强现有的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和专业化程度,包括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居家养老中心专职工作人员、志愿者队伍,都要定期不定期地开展培训,系统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其次,稳定服务人员队伍,扩大志愿者队伍,建立志愿者档案、积分制度、时间储蓄等激励志愿者方案;第三,要完善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网络,尤其是居民的自助互助,形成良好的养老氛围;第四,培养和鼓励专业人员介入,比如心理咨询师、康复师、社会工作者的介入,服务更加专业化。尤其是社会工作者在发展志愿者力量、发挥老年人资源、服务手段专业性、正规性、整合社会资源等方面都存在自身专业的优势。
(4)拓展资金渠道,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兴办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社区居家养老主要依靠政府投资发展起来的,但是仅仅依靠政府,投入经费有限。经费的缺乏导致政府购买服务的补贴标准降低或者补贴范围缩小,部分经济困难老人难以享受居家养老服务,从而使得居家养老的福利性严重不足。④资金成为发展的瓶颈,政府要在财政上向居家养老倾斜的同时,鼓励社会力量、非盈利组织投资社区居家养老社区服务项目,政府在税收、场所等方面给予优惠。同时要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与家政、教育、医疗等领域加强合作,完善养老社区服务设施,提高服务专业化水平。
(5)完善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的评估机制,加强养老服务行业管理。社区居家养老行业要想专业化、制度化发展,需要制定完善的政策和规章制度,实现服务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在进行制度化管理的同时,要从机构设置、基础设施、资金投入、服务队伍、服务项目、服务有效性等硬件和软件的多个评估指标来对居家养老的社区服务进行评估,要编制契合实际的评估指标体系,要考虑地域等因素的影响,也要考虑老年人的真实需求,让老年人参与评估当中,要在调查的基础上编制评估指标,在评估的基础上改善不足,优点进行推广,逐渐完善社区居家养老的社区服务。
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老年人口的增多,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是完善养老服务事业的一个重要途径。虽然因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居家养老的发展情况也不相同,但是要想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提高居家老人的生活质量,必须加强和改善现有的养老社区服务,可以说,完善的社区服务是实现居家养老的一个重要保证。目前,总体上绍兴市居家养老社区服务还处于不断探索的阶段,在实践中不断地改进,将居家养老工作稳步推进。
注释
① 俞庆仁.绍兴市人口老龄化研究[J].杭州:浙江社会科学,2000(6).② 王宏娟,高向华.城市居家养老的可行性分析[J].北京:消费导刊,2008(1).③ 赵立新.社区服务型居家养老:当前我国农村养老的理性选择[J].南宁:广西社会科学,2006(12).转自论文部落论文范文发表论文发表
④ 冯晓娟.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模式的发展[J].桂林:社会科学家,2012(4).
第二篇:居家养老,社区服务信息化
社区服务信息化的实现途径
中山一点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转” http://www.xiexiebang.com
陈
薇
——以96596超市进入X社区为例
摘要:“社区服务信息化”不仅仅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抑或社区建设的必然要求,其本身更是中国城市社区在资源来源多样化背景下进行空间生产的过程。本文把空间理论放置在“社区服务信息化”领域,以96596超市进入某社区为例,检视各个主体如何在“想象的”、“真实的”、“生活的”的空间中实践,塑造出新的表征性空间。
关键词:社区服务信息化 空间理论 空间实践 空间的表征 表征性空间
一、社区服务信息化的实现:一种空间视角的认识
信息化和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两大趋势。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社区建设工作的开展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政府明确提出要在国家统一规划和推动下,在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广泛运用信息技术(邵雪荣,2005)。社区服务信息化即在此背景下产生。
所谓社区服务信息化,即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城市建立连接市、区、街、居委会的社区服务信息网络,以实现城市社区服务的资源共享和为社区居民的全面服务。1从2001年起,中央政府就提出了以社区建设为中心,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社区服务为切入点,建设集热线电话、因特网查询、单键呼叫为一体的智能呼叫中心,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和服务,以实现现代化社区管理和服务。2近年来,国内已经出现了一些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社区服务网络系统,例如北京市96156社区公共服务信息网,广州96909社区服务网,宁波市海曙区81890中国服务网,上海88547社区服务网以及武汉市96596社区在线。赵泽洪.论城市社区的现代功能:社区服务信息化[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8卷第1期,118。洪黎明.探索服务新模式,推进社区信息化[N].人民邮电报,2006年10月12日。
上述种种实践中的创新激发了学界对“社区服务信息化”这一领域进行研究的极大热情。目前,国内学界多从社区建设理论、信息化理论或城市管理学理论入手,将“社区服务信息化”视为一个相对静态的社会事实,研究其担负的各种社会功能及功能实现的路径。笔者认为,这种结构主义的视野有将“社区服务信息化”静态化、并将之误解为“信息化的社区服务”之嫌。实际上,倘若置于全球化的背景下考察,“社区服务信息化”就是中国城市社区进行空间生产的过程。各个主体的实践活动塑造出的这一表征的空间——亦即日常生活中感知的空间——既是这一过程本身,也是这一过程的结果。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笔者选择“空间”作为本文的切入点。空间理论的奠基人列斐伏尔指出,空间是社会的产物。它具有三个面向。
——空间实践(space praxis),即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场景,亦可被认为是对空间的习惯性的使用。
——空间的表征(the representation of space),即是与符号系统相连接的、概念化的空间,是科学家、规划者、城市学家、分门别类的政要以及技术专家的空间。亦可被认为是人们对空间的普遍性的认识。
——
表征的空间 / 表征性空间(the space of representation/ representational space),是居住者和使用者的空间,亦可被认为是实践与认知互动的空间。
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个生产方式,都会生产出自身的空间(Lefebvre,1991:31)。改革之后
中国社会,尤其是城市社会,最根本的变化乃是社会系统在其行为的过程中不再仅仅依赖于某一个环境系统,而是同时依赖多个环境系统。既然政府已经不再是获取资源的唯一渠道,很自然,它也就失去了在空间中的支配性的地位。作为这一社会关系变化的反映,城市空间结构必然也要发生变化。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这一变化着的新的空间不仅仅有新的权力生成,而且实践主体的自我认知和行动方式也会发生新的变化。这一变化既是关于新的空间的知识(即空间表征)的反映,本身又构成了这一表征的一个部分。
诚如一些研究者指出的,我国目前的社区信息化项目“特点就是政府主导,即:政府牵头、政府出资、政府建设、政府管理、居民使用„„几乎是目前政府行政管理窗口和街道办事处职能的延伸。”3然而居民不断增长的社区服务要求和政府提供的有限信息资源之间势必出现矛盾。在这种状况下,政府提供的既有的空间框架必然会与居民的空间实践产生矛盾。而正是这种认知与实践的矛盾为96596超市进入社区、生产出信息化、市场化、社会化的空间提供了条件。朱静华.一种基于社区服务的信息化方案[J].现代情报,2007年第7期,44。以上文字根据《武汉市社区服务管理信息网络系统建设情况》、《用信息化推动社区公共服务,促进和谐社区建设——武汉市社区公共服务和管理信息化工作介绍》以及《武汉市社区公共服务与管理系统项目(PSM)需求规格说明书》(2006/09)整理而来。
二、96596系统:政府的空间表征
在此,笔者首先要就96596超市栖身的平台——武汉市社区服务管理信息网络系统(简称PSM,代码96596,谐音救助我救助)做个简要的介绍。
96596系统是市政府投资支持,由市民政局组建的一个旨在提高社区服务与管理水平、帮助市民解决各种生活难题的社区公共服务平台,由96596呼叫中心、与市、区、社区网站互通的96596社区在线网站、社区工作系统组成。96596呼叫系统和96596网站主要提供全方位的便民利民管理服务,社区管理工作体系则以社区为主体、市、区、社区联动,方便社区群干管理工作需要而开发建设的。
此系统2002年启动,2003年建成运行,随后,配置建立了社区管理工作系统。2005年,我市以江汉区为试点完成了“江汉区城市网格化管理和服务系统”建设,试图切实解决当前城市管理中因信息不畅造成管理被动、因政府职能交叉分割造成管理缺位等问题。2006年,为了满足我市社区建设与社区服务档次升级的要求,满足将城市网格化系统延伸到社区的需求,市信息产业局邀请了北京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的专家在区级召开了网格化系统建设规划研讨会。会上,专家们以“四到社区”为指导方针,以李宪生市长提出的“空间的网格化”、“平台的标准化”、“资源的集约化”、“管理的标准化”为工作方向,以国办第14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和武汉市对社区管理与服务的指导性文件《深化和谐社区建设,促进城市科学发展》为理论依据,提出将社区公共服务系统与网格化城市管理系统有机结合的建设思路,并将项目名称确定为“区级城市管理与公共服务系统”。升级改版后的系统以社区人口基础数据库为支撑,由网格化管理系统、社区办公自动化系统、社区服务系统和社区档案系统组成。通过96596呼叫中心、市、区社区在线、社区网群满足社区居民各项便民利民服务需求。4 鄂发 [2001]9 号文件里明确指出,“社区建设要改革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健全和完善社区组织,明确社区组织的责权利,改革社区的管理与服务,做到责权统一,管理有序,服务完善,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可见地方政府对于社区“应然”状况构想乃是:各个主体都能有唯一的、明确的关于空间象征秩序的认识,且这种关于空间的知
识能够井井有条的呈现,并经由主体的实践生产出来的一个秩序井然的空间。96596 系统则是这一构想在空间中的表征。如同大多数在社区领域得到制度认可的表征一样,这一系统的空间呈现依托的主要是权威性资源;至于配置性资源则属于极度缺乏的状况。
然而仅仅只有权威性资源是不足以支撑权力和秩序的空间生产的。城市社区里充满了“过去的和现在的”、“想象的和真实的”的空间;不但不同的主体各有其对空间表征以及表征性空间的认知,甚至连同一主体也面对着多个象征结构秩序。这些运行逻辑各异、以不同的手段支配着数量不等的权威性资源和配置性资源的空间叠加在单一地点,即社区上,造成了社区的“异位”,也形成了一个与地方政府的构想并不经常保持一致的空间。它们之间的差异是如此之大,以至于相形之下,96596系统的入场简直变成了一种仪式:透过专家设计的理想型社区的井井有条来掩盖和化解“真实的”社区中主体感受到的矛盾。这一仪式是一种新的现象,亦是对历史的空间规划(全能政府、由政府包办一切的构想等等)的改写。有学者通过对移民的研究指出“改写历史的空间规划,只是一种官方的空间呈现,并不能渗进„„日常生活和记忆”5。非常不幸,缺乏配置性资源的96596系统亦没有能够证明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例外6。林蔼云.漂泊的家:晋江-香港移民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2期,147-148。武汉市的社区建设“883行动计划”则可以视为一个成功的典范。2002年年底,武汉市政府决定用3年时间在全市实施社区建设的“883行动计划”,以就业和社会保障、城市建设和管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社会服务等“四到社区”为主要内容,对全市的883个社区进行全面建设。这次计划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笔者进行访谈的过程中,几乎所有的街道、社区干部以及社区居民都特别提到了此计划中对背街小巷的治理,皆认为这些地方的环境改善是最让社区居民满意的。甚至有居民专门编写了居民谣以示对此计划的满意(参加李伟梁.城市利益关系的社区调整及其发展趋势——以武汉市社区建设“883行动计划”为背景的社会学分析[D].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可见,对于生活在具体场所中的主体而言,有关空间的认知必须经由具体可见的实践展示出来,否则新的空间无从生产亦无从认知。从这一点看来,也许该系统甚至也缺乏权威性资源。这个猜测并非空穴来风:笔者于2007年年底在武昌区政府收集资料时,第一次看到了有关PMS的资料(内部传阅资料)。截止2008年1月,在武汉市社区服务中心有关PMS的文件也不过五、六分而已。Lefebvre H.The Production of Space,1991。转引自[美]Edward W.Soja(著).陆扬等(译).包亚明(主编).第三空间——去往洛杉矶和其他真实和想象地方的旅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85。[美]Edward W.Soja(著).陆扬等(译).包亚明(主编).第三空间——去往洛杉矶和其他真实和想象地方的旅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85。必须承认,96596超市进入社区的确借助了行政力量和行政手段,但是它的经营方式和理念的确是近乎完全市场化的。因此,笔者还是将其定位于“纯粹的经济组织”。
2002年(PMS)平台就起来了,(但是并不成功)。坦白说来,社区服务中心从刚刚建立起来那天就是高高在上的,和社区居民完全没有互动感。(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做了一系列的调查,没有人知道这个号码,包括服务商、包括居民,很多人都不知道7。(X社区96596超市负责人CWS访谈)
笔者对社区居民的访谈以及文献搜索的结果亦证实了该工作人员所言非虚。可见,空间的表征虽然是“一切社会(或生产方式)中的主要空间”
8、“认识论的力量源泉”以及“权力和意识形态、控制和监督的再现”9,但这些认识必须通过具体、可见的实践才能展示出来,从而改变“真实的”空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96596系统又是活生生的社区中的一个被隐藏起来的空间。一个试图将社区中各种不同的象征结构秩序整理得井井有条的构想本身亦兼具空间的表征与表征的空间双重面向,不能不说是一种讽刺。
然而,恰恰又是这种尴尬的处境为96596超市的出场留下了足够的运作余地:正是在意识到“专家的”(或者也可以认为是“政府的”)构想并不能生产出理想的社区空间的前提下,地方政府默许了该超市的创新,即由一个纯粹的经济组织10接管了社区内社会化服务的职能,并允许其以市场方式自行运作。
三、96596超市:空间表征的转变1、96596超市的入场:从表征政府力量到表征经济力量
96596百家信社区服务平台11是由武汉市社区信息中心主管,武汉百家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负责运营和管理的社区化服务平台。平台作为社区便民生活服务平台体系覆盖全市,以电话受理、网络受理、现场受理为主要受理渠道,通过联合、联盟、联动的方式为社区居民提供水电及通讯等代收费、房产及劳务中介、家政家教、票务、日常小百货配送、家电维修、私家车服务、个人理财等综合服务。(资料出处:《96596百家信社区服务平台——X社区服务超市八十天运营报告》)这一组织的名称几经变更。笔者最初从武昌区政府、街道以及社区干部处听说此组织,其皆被称为96596超市。在对X社区该组织负责人CWS访谈的过程中,他提及,在超市进入社区后,将其名称先后改为社区e家以及百家信。由于此处的资料出自《96596百家信社区服务平台——X社区服务超市八十天运营报告》,故使用了“百家信社区服务平台”的名称。它与96596超市指涉 的乃是同一组织。
根据上述资料来看,96596超市似乎与96596系统中的呼叫中心以及社区网站没有根本的区别:它们赖以生根的是同一个平台,服务的是相同的对象,提供的服务内容基本一致,只是在细节上稍有区别——两者面对的直接上级行政主管部门不同。然而,匆忙做出这样的判断未免太不谨慎。从96596系统的子集到96596超市并非仅仅是一个名词的区别:它呈现出来的乃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空间象征秩序。如果说前者乃是地方政府对于理想社区的构想,那么后者则几乎完全是市场力量在空间中的展现。在被问及为什么会想到借助96596平台进入社区开展社会化服务的时候,X社区96596超市的负责人CWS直言不讳的回答道:
当然是为了赚钱。之前的96596,坦白说,是被浪费了。你听说过这个号码麽?没有吧。我们老总就是做社区信息中心的软件开发。(这层关系使他得到了利用这个平台的机会。)他希望能把这部分政府资源、已经完成好的东西能做好民用,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在发挥社会价值的同时能够带来市场效应。我们就相当是社区内的一个普通的超市。不过是借助政府的公信力来让老百姓相信社区服务平台,让我们都能享受社区服务带来的(利益)。(X社区96596超市负责人CWS访谈)
对于地方政府在96596超市进入社区的时候提供的帮助,CWS并不回避。
我们一旦进入就是街道下派下来,(街道)会说“我们的社区服务平台进入超市,你们要多配合”。(街道这一块和我们联系的)主要是街道主管民政、社区服务的副主任。主任一般不参与具体的事儿(笑)。对项目帮助最大的就是他们。因为社区建设和民政系统这一块每年的政绩考核就是算这一块的,他们给的帮助比较多。在宣传方面,我们在街道打好招呼,可以挂横幅、广告、做些门栋广告(不然是不允许横幅啊广告啊做到门栋里的)。(这样就在)政策上制度上给予了合法化的身份。场地是居委会提供的。(说好了超市)开办的时候免一年的租金。(X社区96596超市负责人CWS访谈)
但很显然,即便在进入社区的过程中从地方政府处得到了大量的权威性资源(包括平台的搭建、场所以及合法性身份的提供等等),超市却并未将自己视为“准行政机构”。恰恰相反,在超市的运营者看来,地方政府更像是一个以公信力入股的合伙人——一个由契约关系建立联系的、对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所期待亦应该得到回报的合作对象。
市场给我们提供经费,社区给我们提供场所,我们给社区提供平台。(和社区合作是因为)社区方便我们对地域进行划分。基于社区的话,我们可以更容易找到合作者。我们还希望能通过和社区合作带来一些社会化服务。包括行政服务的一些项目。比如低保照相。这是我们可以完成的事情。
我们和社区签了合同,利润的20%交给社区。我们觉得必须在每一块都要拉上一个参与者才能玩的更好。这个资金交付了就是居委会自己的,我们对处理完全不加干涉。(在我们进驻之前)之前居委会做了很多。他们和门栋长打招呼,比如说,你们可以去超市交电费了。为我们创了口碑。
万勇过来调研考察之后把我们这个超市以政府提案的方式上报的,说这是社区服务的创新。社区建设和民政系统这一块每年的政绩考核也要把我们这一块算进去的。(以上内容皆出自与X社区96596超市负责人CWS访谈)
可见,这一主体的出场完全可以被视为经济力量试图改变“过去的和现在的”以及“真实的和想象的”空间规划的努力。而且,由于拥有了足够的配置性资源(目前为止,该超市已经有了3个级别共计16家合作伙伴12)和权威性资源(武汉市政府、武汉市民政局等职能部门的认可),这些努力顺利的通过具体的活生生的实践表征到了空间中:在社区入口、门栋以及公告栏上的广告和横幅,色彩明亮的传单,醒目的标有超市LOGO的标示牌,新建的酷似电信营业厅的服务点,以及超市举办的周末社区活动。这一系列的实践活动的的确确生产出了新的空间并改变了社区居民对自己以及超市的空间位置的感知,也即是改变了社区文化习惯的行为模式——越来越多的居民改变了事无巨细找单位或者居委会的习惯,而开始主动转向超市要求社会化服务。它们分别是: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武汉数字电视、长江证券、21世纪、武汉市商业银行、竹叶山汽车、顺驰不动产、兰翔票务、华师家教、武汉家电办、蚂蚁搬家、乐百氏纯净水、中联净水、湖北人力资源。CWS将服务商分为三级:联合、联盟和联动。其中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已经中国移动三个最大的服务商与超市建立的联合关系。中联净水、乐百氏纯净水、华师家教等是联盟关系(即拿出服务项目,找服务商合作)。剩下的企业与超市则是联动关系。为了顺应96596超市名称的变化以及统一称呼,从此处以降皆直接使用“超市”或者“社区超市”以指涉。参见刘晓春.深层的游戏:关于巴厘岛斗鸡的记述.参见http://www.frchina.net/data/detail.php?id=10125
现在居民有什么生活上的问题都会去找超市。水管子坏了啊,空调坏了啊,都找他们处理。他们处理的蛮好,收费也还合适。这也减轻了我们居委会的负担啊。以前连水沟堵了都来找我们,我们哪里管的过来啊。(X社区居委会主任QMD访谈)
营业以来的反响还是很不错的。就像要出门买菜一样(居民)每天要从这里经过麽,跟我们都熟悉了。春节前后,我们收到了很多服务的要求。特别是家政这一块的。还有对学生家教的需求也很多。不止是这个社区,三医院的和武大的老师也有专门过来的,说在网上看到我们超市,想要我们提供服务。(X社区96596超市工作人员HDZ访谈)
2、从96596超市到百家信:政府力量隐入表征的空间
在实地调查中超市的标识引起了笔者很大的兴趣。首先,这一标识历经了三次变化。最初是“96596社区服务中心”;随后改成了“社区e家服务站”;最后定为“96596百家信社区服务中心”13。
改名字是因为发展的趋势。新的名字容易引发认同,听起来耳熟嘛。也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的需要。(X社区96596超市工作人员HDZ访谈)
其次,很难判断超市的运营者是否有意为之:超市的服务场点设计以及LOGO有非常浓厚的商业气息,与其附近的社区居委会宣传栏乃至其栖身的综合服务楼的其他部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格尔兹(Clifford Geertz)在研究巴厘岛的斗鸡时指出,斗鸡乃是地位关系的戏剧化呈现14。类似的,标识的变化以及上述强烈的对比本身也许就暗示着一种身份的展现:它首先区分了社区基层管理组织和超市这一经济组织,然后是区分两种不同的空间象征秩序(面向政府的以及面向市场与社会的)。这种以标识和景观来界定身份的做法在社区实践中并非创举——在“883行动计划”开展期间,武汉市政府对社区办公设施提出了硬性要求(办公面积达到200平方米),亦是试图通过现代化的办公环境来表征社区内权力秩序——但它的确非常有力且恰当的传译了超市对于自身的明确认知:作为与地方政府经由契约关系联系起来的受托人/合作者,它是以追求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和取向的行动主体,所承担的职能是提供有偿/低偿的社会化服务。
超市对于自身定位的构想不但呈现于社区空间、得到了居民的认同,甚至也呈现于地方政府、得到了后者的认可。
2007年10月17日,在超市试运营的第二天,长江日报头版刊登了社区服务超市的相关介绍,并附刊评论员文章《让群众生活更便捷》。2007年10月28日武昌区区长吴志振、副区长朱向梅参加了96596百家信社区服务超市的大体验活动,并希望社区服务平台以后经常举办类似的活动。2007年10月30日,市长助理万勇率领市、区相关领导对96596百家信社区服务超市的发展进行了调研,并称百家信发展规划有多大,政府支持就有多大。(资料来源:社区e家2008发展纲要)
这个服务超市的成立影响巨大。在挂牌的时候,武汉市市长助理万勇亲临现场指导参观,对其印象非常好。武昌区几大家的领导到了现场,(之后H街/X社区)还在全区的十三个街道的现场会上做了经验介绍。武汉市其他区以及北京市、山东省以及青岛市的民政部门的领导还组织了有关人员在西厂口社区参观。(H街党政办WHX主任访谈)
这一认可亦符合了空间理论对于社会主义空间的构想。“使用空间的人,才能使世界改变。”(列斐伏尔,2003)来自基层的消费者,也即是社区居民,他们的选择对已经不能适应局部生产出来的社会关系(亦可理解为社会空间)的宏观制度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将影响一般性的生产,并使之朝向空间与这个基层的社会需求。”(列斐伏尔,2003)空间中的各个主体的行动,而非“专家”(包括政府),将决定这些社会需求。由此,社会空间的管理将有基层来控制。(列斐伏尔,2003)
无论是自觉的改变让渡权力改变角色,或是迫于基层的压力而不得不为之,无论如何,在社区超市发展的过程中,地方政府逐渐退入了表征的空间。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变成了一个隐藏起来的空间或是被否定的空间——它仍然可以通过仪式性行为(symbolic logic)来处理日常生活空间中所感受到的矛盾和张力(林蔼云,2006)。
政府的公信力对于我们来说是很宝贵的资源。有这个平台(指96596系统),居民对我们都放心些,觉得我们“正宗”。我们也很乐意为返利给政府。这样可以提高整个平台的档次,可以开发其他的服务,对我们也有好处,双方互利。
我们做的是市场探索,是用商业模式来承担社会服务。步子是大一点,和社会各界的联系都广一点。但是要做大、在整个武汉市开花,才能让老百姓啊我们自己啊都收益。这个就需要政府的扶持了。就像883计划,铺开了,不像原来只在几个社区里试点了,才能有那么大的成就。(X社
区96596超市工作人员HDZ访谈)
简言之,通过在空间中展开具体的实践,96596超市有力的改变了局部的地方知识,也即是改变了行为主体的生存累积和性情倾向(disposition)以及社会构成的本能(socially constituted instinct),从而使得自身有关社区的构想呈现于空间之中。与此同时,这一构想也有力的影响到地方政府关于社区的知识,使之遵循了就地取材的功能逻辑(usable)也即是实践逻辑,从而改变了地方政府空间实践的策略。笔者认为,这正是社区服务实现信息化的合理的路径。
参考文献:
Henri·Lefebvre,The Production of Space,Tr.Donald Nicholson-Smith,Blackwell,Oxford UK& Cambridge USA,1991.[美]爱德华·苏贾(著),王文斌(译),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文军、赵勇(译),社会理论与现代社会学[G],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美]安东尼·奥罗姆、陈向明(著),曾茂娟、任远(译),城市的世界——对地点的比较分析和历史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美]Edward W. Soja(著),陆扬等(译),包亚明(主编),第三空间——去往洛杉矶和其他真实和想象地方的旅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美]Edward W. Soja(著),李钧等(译),包亚明(主编),后大都市——城市和区域的批判性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西]曼纽尔·卡斯特(著),夏铸九,黄慧琦等(译),千年终结[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侯健平,我国社区服务信息化的发展研究——以5181890长春市朝阳区社区服务网络中心为例[D],长春:吉林大学,2007。
潘泽泉,社会、主体性与秩序:农民工研究的空间转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邵雪荣,中国城市社区服务信息化建设研究——以杭州市为例[D],杭州:浙江大学,2005。
[法]亨利·列斐伏尔.空间:社会产物与使用价值[A],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56。
林蔼云,漂泊的家:晋江—香港移民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2期。
赵泽洪,论城市社区的现代功能:社区服务信息化[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8卷第1期。
朱静华,一种基于社区服务的信息化方案[J],现代情报,2007年7月。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
第三篇:城市空巢老人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研究
解决城市空巢老人居家养老服务的探索
2012年2月,北京天桥地区某小区一位空巢老人家中去世多日被子女发现,尸体已经腐烂;2012年9月,湖南长沙某小区一位空巢老人家中去世被邻居发现;2013年7月,重庆石柱县某村一位空巢老人家中自杀多日被亲属发现,尸体已经腐败……,随着空巢老人家庭的增多,老人家中去世多日无人知晓的事例在全国各个地方均有发生,空巢老人居家养老问题已成为我国目前居家养老问题的重要难题。
空巢老人是指没有子女照顾、单居或夫妻双居的老人,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无儿无女无老伴的孤寡老人,另一种是有子女但与其分开单住的老人,还有一种就是儿女远在外地,不得已寂守空巢的老人。2008年全国老龄办发布的《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研究》显示,我国城市老年人空巢家庭(包括独居)的比例已经达到49.7%,并且地级以上大中城市的老年人空巢家庭比例将更高。据2010年公布的一项调查,北京等大城市老年人空巢家庭比例已经超过三分之二,数字十分惊人。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转型加快,一方面,在社会转型竞争剧烈的格局下,子女通常无力兼顾事业和老人,以致家庭养老功能日趋弱化;另一方面,人们不断追求精神生活,老少两代人都 要求有独立的活动空间和越来越多的自由,传统的大家庭居住方式已经不适应人们的需求,小家庭被普遍接受,使空巢老人越来越多。
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居家养老社会化水平还不够高,面对着日益严重的老龄化社会,面对着日益增多的空巢老人家庭,我们应该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引导民间组织和企业参与,努力构建以老人自助互助为原则,以家庭支助为基础,以社区服务为依托的社会支持网络体系,完善空巢老人居家养老服务,逐步解决空巢老人居家养老难题。
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积极鼓励、引导民间组织及企业参与居家养老服务工作。
目前,我国的老龄服务市场还不成熟,靠社会力量来推动居家养老服务是不现实的,为此应该强化政府主导和引领作用,带动居家养老服务业的发展。2013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北京市、海淀区也相继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养老服务业的工作思路、目标,详细制定了推进措施,迎来了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春天。
解决空巢老人居家养老服务问题,我认为应该按照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原则逐步推进。政府要发挥主导和引领作用,通过统筹规划养老服务业发展、建立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完善养老公共服务设施、推进政府办养老机构改革等措施,大力支持社会力量进入养老服务领域,提高养老服务业社会化水平,推动养老服务业的发展。
二、构建以老人自助互助为原则,以家庭支助为基础,以社区服务为依托的社会支持网络体系。
根据目前我国的国情,我国仍处于发展中国家,完全依靠政府投入远远不能解决老人居家养老问题,我认为现阶段我们要努力构建以老人自助互助为原则,以家庭支助为基础,以社区服务为依托的社会支持网络体系,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发挥可用资源优势,解决空巢老人居家养老问题。
第一、以老年人自助互助为原则。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让社会各界尊重、提倡和鼓励老年人的自立自助,充分发挥老年人自己的能力和作用,建立一种新型的老年价值观和养老文化。政府应该通过资金、场地等支持,鼓励并推广建立社区老年互助社,使老年互助社成为社区老年人自助互助的载体,实现老年人自助互助。
社区老年互助社要在社区党支部和社区居委会的领导下,通过开展有益于老年人特别是空巢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活动,积极发挥老年人的作用,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反应老年人的呼声,团结本辖区内的老年人,实现社区老年人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保护、自我教育,努力实现六个“老有”(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奋斗目标。
第二,以家庭支助为基础。家庭支助是指家庭成员要为老年人提供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方面的养老支持,以及帮助老年人实现其他合理的需求并维护其合法权益。家庭网的支持系统是老年人可能利用的最直接、最便利、最可靠的资源。以家庭支助为基础就是要以家庭的支持和帮助作为解决生活照顾和养老问题的基本途径,让尽可能多的老年人以居家养老为主,给予老人更好的精神关怀,降低社会养老成本,从而使有限的社会保障投入到低收入、失能、失独、高龄特困等有迫切需求且无力解决养老的家庭中。
目前,社会对家庭养老资源还仅仅局限于子女支助养老为主,在现在空巢老人剧增的年代,我们正确看待并大力支持和提倡“夕阳婚”。婚姻状况是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要支持并提倡空巢老人的“夕阳婚”,使更多的空巢老人构建新的家庭,减轻子女的心理负担,促进空巢老人健康长寿。在社会还完全认可的情况下,政府应该通过媒体、报刊宣传“夕阳婚”,通过组织“夕阳恋”等活动推动“夕阳婚”,让更多的空巢老人切切实实享受到“夕阳婚”的愉悦,使更多的老人健康长寿。
第三,以社区照顾服务为依托。对于生活在空巢家庭中的老人,社区才是他们真正的家,周到的社区服务可以赋予老年人强烈的心里归属感,对于解决空巢老人的心理问题和改善空巢老人的家庭功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社区照顾的服务模式应是一种混合经济的模式,可以整合政府机构、非政府机构和私人赢利机构的资源,提供各种有差异的、不同模式的服务,让老人有一个真正选择的权利,以便更有效地满足老人和护老者的需要。在做好社区目前已有服务的同时,我们应大力推广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项目,通过开办社区老年餐桌,完善社区活动室、托老所等公共养老设施,组建专业服务化队伍提供养老服务等措施,使老人在社区享受到完善、舒适的居家养老服务。同时,我们要将“家庭紧急呼叫器+社区紧急救援队+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结合起来,确保空巢老人居家养老安全;要定期组织社区志愿者服务,建立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定期家访等制度,探索建立空巢老人联络员制度,进一步完善空巢老人服务,尽最大努力掌握老人生活情况,确保老人安全养老。
目前,我国已经跑步进入老龄化社区,基于现阶段我国国情考虑,我们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积极鼓励、引导民间组织及企业参与构建起以老人自助互助为原则,以家庭支助为基础,以社区服务为依托的社会支持网络体系,更好更快地发展我国居家养老社会体系,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居家养老模式,解决更多老人养老难题。
第四篇:居家养老现状及建议
对居家养老问题的若干思考
一、社区居家养老是老龄社会的迫切需求
(一)居家养老提出的背景
老龄问题是公认的世界性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我国在1999年已进入老龄社会,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 亿人,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 亿人,老龄化水平达到30%以上。2009年天津市老龄人口已经达9.49%,预计2030年天津市老年人口数将达到330万。具体到铃铛阁街,2009年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人,占总人口的%,其中空巢独居的老年人就有余人,占老年人总数的%。与高速增长的老年人口数量相比,目前天津市社会化养老床位仅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同时,受传统观念所影响,很多老人和子女对养老院有一定的排斥心理,老龄人口的急剧膨胀与有限养老设施以及人们传统观念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引发人们对养老问题的广泛关注。在这一形势下,居家养老概念的应运而生,它区别于中国传统的家庭赡养方式,专指老年人在家中得到社区养老机构提供的养老相关服务,它是借鉴了西方福利国家的经验教训结合中国国情的产物。居家养老方式一经推出,立即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普遍认同并在短时间内得到大规模推广。由于居家养老能够有效缓解现有的社会福利体系的主要矛盾,从而提升养老服务社会化的整体水平,成为迎接老龄化挑
战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居家养老的优势
首先,作为中国传统家庭赡养方式的补充,居家养老具有集约、高效的优点;与福利机构养老方式相比,又具有灵活、廉价的优点。因此,居家养老方式一方面能够一定程度上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另一方面又是与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有效的缓解了两者的矛盾。
其次,据统计,目前天津市社会化养老床位仅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供养比例相比,差距甚大。政府和社会下大决心花大力气兴建养老机构,增加国办养老院的床位,然而,短期里养老机构建设跟上需求不太现实。而民办养老院受费用过高、居民信任度不够、发展受制约首先等问题的制约,短时间内也还不能承担起社会养老这一重担。因此,大力发展居家养老不失为一个高效率、低风险的好办法。
最后,在调研中发现,虽然社会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但中国传统养老方式和尊老传统仍然根深蒂固,对于大多数老人来说,尽管其理解孩子在外工作繁忙无暇照顾的无奈而愿意选择进养老院来减轻孩子的负担,但从其内心来讲,还是愿意在熟悉的地方养老,对于很多老人来说养老院的照顾再周到,仍然代替不了家的感觉。通过对一些辖区部分子女的走访调查发现,困惑同样存在。对于子女来说,一方面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把父母送进养老院是不孝顺的表现,而由于工作等各方因素的影响,自
己又长期不能陪在父母身边不能给予父母最及时的照顾,心有余而力不足,而父母年岁越来越大,父母独自在家又不放心,陷入两难的境地。今后随着独生子女一代进人婚龄,4-2-1家庭的出现将使这一矛盾更加突出,当一对按年青年人要照料至少两对老人的时候,必然会觉得力不从心。而居家养老作为传统家庭赡养的变通和延续,有着一定的生命力,使老人既能够在家中安度晚年,又不会过多的依赖子女的照料;既能够使中国历来的尊老敬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得到保留,避免青年一代家庭责任感减弱,又能促进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发展。
二、我街居家养老现状分析
在老龄化压力下,根据区委、区政府、市区民政局的安排和部署,铃铛阁街已经在居家养老服务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由于开展的时间较晚,没有相关的经验,在摸索中前行,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没有形成规模,还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作用。下面就是在调研中发现的一些问题。
(一)资金支持力度还应加大
虽然政府大力推广居家养老,建立以各级民政部门为主管机构的各级社区居家服务网络,但目前区民政局对享受居家养老服务的老人范围有严格限制,仅限于纳入的保范围内且无自理能力的老人,按照程度不同每人每月给于100或200元的补贴。固然解决了部分老人的一些困难,但老人们普遍反映服务有限,能享受的服务太少,尤其是对于特定的服务对象(符合条件的独居、困难老人)来说,显然是不够的。同时,由于居家养老服务资金有限,不在服务范围内的许多老人无法享受服务,对于居家养老项目的扩展和大规模推广有着一定的限制。
(二)条块分割,资源分散
目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由街民政部门统一管理。居养老服务工作开展以来,通过与家政公司、辖区养老院、社区卫生院等部门的合作,解决了老年人的一些问题日常生活护理、家政服务等。但是,养老问涉及方方面面,养老服务资源分散,分布于各部门,难统一管理,导致有限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使用效率低。而现行的条块管理,使得民政部门无法整合其他部的资源,面临诸多尴尬。
(三)服务项目有待拓展
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养老资源并不丰厚,铃铛街开展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以日常生活照料服务(家政服务)为主,对于很多老人和子女提出的希望有紧急援助服务方面,目前还无法提供。对于独居、空巢老人的生命安全问题容易出现真空,而这也是子女最担心的,一旦发生意外需要帮助时,如何才能及时、有效救助?传统方式不可能做到24小时监控,很难解决这一问题。通过查阅其他省市的经验,香港也早已形成了连接独居老人、医院、消防、警察局等各个社会应急单位的“平安钟”服务网络,部分省市也已尝试针对体弱多病的老人已经开展“爱心门铃”服务项目,但由于资金和服务平台的限制,目前我们这一服务无法
开展。此外,由于居家养老的发展刚刚开始,服务项目更多的是集中在保障老人的日常生活和健康方面,但对于老人精神慰藉服务方面比较欠缺。
三、对于居家养老的几点建议
(一)转变观念,加大政府主导力度
各级政府要统一认识,把“社区居家养老”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来看待。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规章制度,现行的规章制度要随着市场的发展、环境的变化不断予以完善。政府作为制度的设计者,必须对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有清醒的认识和科学的分析判断,制定出既严谨又符合实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制度和规则体系,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保证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稳步健康地发展。同时,按公共财政的框架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经费列入当地财政预算,并且确保优惠政策和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动员更多的企业或个人参与其中,也要借助慈善组织及福利彩票公益金等途经充实居家养老服务保障资金,实现多元化筹资机制。
(二)整体联动,各方配合要改变单纯由民政系统来负责社区居家养老工作的格局,成立专门的职能部门,协调、整合各类服务资源,盘活闲臵资源,连通所有为老人服务的社会机构(医疗卫生资源等)和专家。比如,整合民政部门福利服务资源与卫生部门医疗保健服务资源,发挥区域内养老机构与综合性医院
(三)以人为本,拓宽服务内容
从老年人需求出发,以有效需求、核心需求为切入点,开发老年人产品和养老项目,拓展服务内容。要为老年人提供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全方位的社会化、专业化的服务。如:平安铃羡慕、与出租车公司协商,提供代叫出租车服务,方便老人出行;与家电修理商合作,为老人提供质优价廉的上门服务;超市代购 服务等。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开展不同的服务内容: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提供全方位的上门照顾服务;生活基本能自理的中、高龄老人,提供部分生活服务;健康低龄老人,根据需要组织各类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娱乐活动。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第五篇:浅析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的问题及对策
近些年,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剧,长春市政府也开始引进并发展了社区居家养老这一全新的养老模式。所谓社区居家养老就是以家庭为核心、社区为依托、专业化服务机构为载体,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社会参与、非政府组织实体承办的运作方式,采取日托、上门、邻里合作等服务形式,为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以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心理慰藉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这种养老模式既能满足老年人对于传统家庭养老的需要,又能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感,因此,发展的速度较快。作为东北地区的第二大城市,长春市社区居家养老既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同时在实践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一、社区居家养老的现状
如果社会65岁以上人口占社会总人口的7%以上,那么就意味着这个社会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从这个层面上说,长春市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截止到2013年底,长春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达到10%,老少比已经达到78%。长春市正在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除此之外,长春市人口老龄化有其自身的特点:第一,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人口老龄化速度较快;第二,“未富先老”,人口老龄化程度超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增长幅度;第三,人口老龄化超前于养老保障水平;第四,高龄失能老年人口比例高且抚养比大。可以说,养老问题已经十分突出。但是,长春市社区居家养老发展却较为缓慢且需求巨大。据调查,在全市老年人口中,有社
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占到了80%,但是可以提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社区却只有10%不到,长春市居家养老的供求极度不平衡。为此,近年来长春市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推进长春市社区居家养老的发展。
(一)政策体系的支持
长春市市政府先后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意见》以及《长春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2-2 01 5)》等相关文件。与此同时,长春市政府在2013年还确立了一批长春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希望通过推动试点社区的发展,为其他社区提供相关经验指导。此外,长春市政府还建立了吉林省第一家正式的居家养老服务站“幸福里助老之家”,以求更好的建设和发展长春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经过努力,长春市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以试点社区为龙头,其它社区积极发展,充分调动社区、社会组织、第三方机构以及家庭积极参与的一种形式。
(二)服务对象的和服务面的扩大
长春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受益面正在不断扩大,服务内容也在不断增多。长春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受益对象由起初的针对80岁以上的“三无老人”、“空巢老人”、“孤寡老人”到现在的针对所有有需求的老人。与此同时,对于老人提供的服务也从最初的简单的家政服务到目前的“以送餐为核心,融合了家政服务、医疗服务、义工关爱及社区驰援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尽可能的多方位地满足老人的需求。
二、社区居家养老存在的问题
和许多处在起步和发展阶段的城市一样,长春市社区居家养老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遇到一些困难。
(一)发展速度慢、地区不均衡、供求失调
长春市由于经济发展速度较慢,政府无力支持居家养老的发展。此外又缺乏国家的支持,使得长春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速度极其缓慢。据调查,长春市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社区不到10%,且由于缺少正规社会机构的参与,使得这些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缓慢,运行困难。而长春市老年人对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却达到了80%,这就造成了供求的失调。由于这种现状在短时间难以解决,使得长春市政府只能集中优势重点发展一些社区,而这就必然造成地区发展不平衡。在一些得到政府支持的社区,居家养老发展较好;而在一些缺少政府支持的地区,居家养老的服务几乎处于一种停滞的状态。
(二)资金缺乏且渠道单一
目前,受制于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长春市政府在资金上的投入远远不够且呈现地区的差异,有些地区甚至没有资金的投入。究其原因除了政府财政的不足以外,还有就是资金的渠道单一。一般来说,社会组织在养老事业中应起到十分重要的的作用。所以,社区居家养老的资金来源应该由政府、社会组织以及家庭三方面组成同时辅助以社会公益基金等渠道。但是,目前长春市的社区居家养老仍然主要由政府主导,缺乏相关社会组织的参与,同时,由于老人的收入较
低,大部分老人无法支撑社区居家养老的费用。
(三)服务内容的单一与不足
马斯洛将人的需求由低到高归纳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对于老年人而言,他们也需要这些需求。据调查,目前老年人最需要的服务类型主要有:日常生活需求、医疗保健需求、精神生活需求、求知需求、交往需求、法律需求、安全需求。长春市目前对于老年人的服务内容主要是以日常生活和医疗保健为主,而对于其他的一些需求基本无法满足。除此之外,日常生活的服务以及医疗保健的服务也不够全面且地区发展不平衡,长春市目前提供的日常生活服务主要是送餐服务以及一些简单的家政服务为主,对于一些特定的需求暂时无法满足;而医疗保健的服务由于医疗资源的短缺和有限也显得十分紧张。
(四)服务人员水平层次不齐且数量短缺
目前,长春市居家养老服务人员普遍存在文化水平低、服务技术差、专业知识的缺乏等问题。服务人员大部分是由社区行政人员以及下岗职工组成,由于缺少专业培训,因此,服务质量普遍较差。同时,由于缺乏专业的社工知识和技能,在对于心理需求这种特殊的需求是会产生问题。与此同时,长春市政府对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人员队伍的管理不足也加重了服务质量偏低这一现状。除此之外,服务人员的数量缺口也十分的巨大。一个服务人员需要负责上百户的居民,这使得服务的质量必然下降,而且由于人员的限制,使得发生突发状况时,不能及时应对。为了解决这一状况,许多社区开展了“以老助老”工
程,但是,这种措施只能短期缓解人员短缺问题,从长期来看,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有可能影响到整个长春市的社区居家养老的发展。
(五)社区与老人之间的信息断层
社区居家养老想要发展顺利必须需要老年人的主动参与,调动老年人的积极性,实现老年人的一种“自我增能”即挖掘老年人内部自身的潜能,促进其更好地发展,这对于推进社区居家养老这一模式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而想要实现这样的目的,就必须要保障信息的流畅性即老年人可以充分理解社区有关信息和政策,积极参与社区居家养老的建设并结合自身情况提供相关建议。但是,目前,由于长春市社区与老年人之间的信息断层使得老年人无法了解社区有关居家养老的相关信息和政策,有些老年人甚至都不知道。而这就造成了居家养老的主体即老年人自己无法参与到居家养老的建设之中,使得长春市目前大部分社区的居家养老并不能满足老年人,也阻碍了长春市社区居家养老的发展。
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对策建议
随着长春市经济的发展以及老龄化社会的加剧,社区居家养老必定会成为长春市养老的趋势,因此,针对长春市社区居家养老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寻求解决的方法显得十分的必要。
(一)拓展资金的渠道,引入市场机制
社区居家养老需要资金的投入尤其是在开始阶段,但是,仅仅依靠政府的单一投入肯定是无法满足的,想要促进长春市居家养老的更好发展必须要拓展资金的渠道。笔者认为,长春市后期的发展可以借
鉴济宁市的发展经验:由政府单一投入转为建立以政府资金为引导、社会投入为主体、福彩公益金和慈善捐赠为辅助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强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资金保障。除此之外,将市场机制引入到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中来对于社区居家养老会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国外养老事业的产业化也十分普遍,但是由于我国国情的特殊,养老服务完全依赖于市场是不可想象的,但是可以考虑引进一些社区和家庭无法提供,但是对于特定老年人群体有迫切需要的服务项目。例如:市场化的居家护理服务、市场化的居家医疗服务、市场化的临终关怀服务等。这不仅有利于 提高养老服务水平,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同时还可以减少政府在这些方面的资金投入,从而有利于整个居家养老的发展。
(二)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
在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中,社区的定位是十分重要的。由于我国社会长时期的行政化和官僚化,因此,在养老这一事业中也存在这样的现象及问题即“社区一把抓”什么都管,由于社区是行政机关,对于居家养老并不是十分了解,因此,这种行为必然会阻碍居家养老的发展,尤其是不利于社会组织的参与。此外,政府对于社区居家养老的发展更多是以一种指令和命令的方式来进行管理,这显然不利于居家养老的发展。所以,想要使得社区居家养老的顺利发展,首先,必须改变社区的定位,社区必须要“放权”。在社区居家养老这一养老模式中,社区更多的扮演的是一个监督者和中介的角色,社区需要把自己的权力下放给社会组织,相信社会组织,由他们来提供更为专业的
居家养服务。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社区就可以完全放手,社区要做的是接收和反馈老年人的信息,监督社会组织的服务,考察社会组织服务人员的同时也要调节老年人与社会组织之间的矛盾。只有做到这样,才可以更好地保障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质量,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感,促进长春市社区居家养老的发展。其次,转变政府的职能。政府应当调整自己的角色,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解决好政府与老年人之间的“信息断层”问题,让老年人更多的了解相关信息和政策,充分调动老年人的参与积极性,鼓励他们建言献策,为更好地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提供建议。同时,政府应该要积极引入社会组织,相信并依靠他们,给予他们更多的权力,让他们成为居家养老服务的主导,与此同时,政府也要加强对于他们的监督和指导,积极调解社会组织和老年人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一个社区、社会组织以及老年人自己都积极参与的良好发展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
(三)加快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人员队伍的建设
从事养老服务的人员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实践者,他们的服务质量以及服务水平决定着整个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因此,对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的建设显得十分的重要。而对于长春市目前的情况而言,对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的建设更为重要。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首先,丰富养老服务人员的招聘渠道,吸纳更多的专业的、有经验的服务人员。其次,提升现有养老服务人员队伍的文化水平以及专业技能,从而提升现有队伍的整体素质。最后,建立和完善对养老服务人员监督和考查以及反馈机制,实现养老服务
人员的“持证上岗”。对于优质服务人员给予鼓励和提拔,而对于未能达标的给予批评处罚甚至辞职以保障整个养老服务人员队伍的水平,从而为老年人提供更满意的更优质的服务。
四、结语
在老龄化社会不断加快以及老龄人口快速增加这个背景下,加快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必然要求。而社区居家养老这一全新的养老模式既能顺应社会的趋势,又能满足老年人的多重需求,因此,推进社区居家养老这一养老模式的发展是发展养老服务事业的必然要求,也是应对目前老龄化社会的必然选择。尽管长春市目前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方面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但是,笔者相信,在长春市政府和社会各方的努力下,这些问题和困难都最终会解决,社区居家养老会变成整个长春市的最终选择,每一个老年人都可以幸福美好地安度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