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体育教练员对运动员身心培养和发展的作用
浅谈体育教练员对运动员身心培养和发展的影响
山东省东阿县鱼山联校-----徐恩亮 电话 *** 邮编252215
体育运动训练更加注重教练员的心理品质因素。体育训练过程中教练员的心理特征以及表现出来的行为,对运动员的影响很大。运动员身心的培养和发展,需要教练员积极有效的手段,更需要教练员良好的心理品质和更高自身行为。
一、教练员的心理品质因素对教学的影响
1、教练员认知因素对训练效果的影响。教练员的认知因素包括认识能力(教练员的质量、专业知识和认知方面的的水平)和认识方法,在认知能力方面教练员应该具备全面掌握运用专业知识能力、讲解示范的能力善于了解运动员的个性特征和学习掌握运动技能的观察能力,教练员是复杂的体力和脑力劳动的结合。为了使训练有效进行,教练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智力水平。智力水平决定是否带好优秀运动员的关键因素。但超过一定水平以后智力水平就不再起显著作用,而其他认知因素或人格因素则起着更大的作用。既然一般智力水平在达到某一临界点之后就不再是教练员的重要决定因素,那么还有那些认知能力对教练效果产生影响呢?现代研究表明,教练员的讲解示范能力及训练课所表现出来的条理性、系统性、合理性与教学效果有较大的关联,也就是说,教学内容的安排是否适当和运动量的多少是一个必要条件,教学效果取决于传授知识、技能的数量。训练教学中教练员必须注意更新技术技能,授予运动员有效的技术。
认知方式,从而影响训练的效果,教练员要善于对运动员的情感、态度做出相关的反馈,在行为上表现出极高的敏感性和觉悟状态,善于与运动员相处、沟通对青少年运动员来说,更喜欢有独立性的教练,因为他们更理智、更自信、更富有吸引力。所以教练员对不同年龄的运动员选择最佳的认识方式,使训练课的训练更有成效。
2、教练员的人格因素对训练教学效果的影响。教练员的主要职责在于传授知识促进学生的人格健康发展。用现在流行的一句话说“教书育人”。如果说教师认知诸方面的能力主要决定教学是否有效的话,那么教练员诸方面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便是决定他能否有力促进运动员人格的发展,从而调动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教练员的人格特征是运动员对教练员的认识、评价所形成的影响。运动员心中所喜欢的教练员会被运动员视为心中的偶像。尊敬、崇拜和信服他们。
教练员要洞察运动员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的为运动员着想。为了提高训练的效果,教练员要注意自身良好行为的培养,从自己做起,从一点一地做起,靠自己良好的行为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情绪的同情心,交往中的平易近人”是教练员特别重要的品质。
当然,教练员的人格品质,对训练教学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还有教练员的价值观等。一个人的价值观对影响其对事物的好恶、动机、决责和行为。教练员需要对自己所担任的工作的价值有深刻的认识。只有当训练有重要的意义时,才能够满足他的成就感和情感上的需求,才会在训练教学中采取积极有效的行为,才会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尽可能的开启运动员的思维、调整运动员的兴趣。
二、体育教学课程行为对教学、训练效果的影响
1、训练课行为是教练员在课上具体训练教学行为和运动员之间的人际关系行为的契合,包括:态度、举止等等表现,也包括言传身教。我个人认为,为了达到有效的教学训练效果,教练员给运动员强烈的情绪感染作用,都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给运动员情绪上的感染。当然这种作用对青少年更起作用。
2、在训练教学课技能的教学方面,最好的教练员很可能是一位已训练教材内容(知识、技能)为宗旨的独立性的教练员,他循序渐进的进行教学与训练,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这其中运动训练中的非语言行为的作用甚至超过语言行为。例如:教练员通过点头、手势、运动、眼神、表情、沉思、感叹来表达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信息。有些非语言信息行为在训练教学对运动员的调节、加强、强化、鼓励等等起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总之,影响训练教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对教练员来说这些众多因素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心里品质和训练课行为。不同的教练员具有不同的心里品质,也会选择不同的教学训练手段,而训练教学的有效性对教练员没有固定的模式。只有教练员根据不同的训练教学情况和自己的心里优势,适当的选择适合与训练教学对象的训练教学手段,才会使教学训练更有实效。
第二篇:篮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作用及其培养
篮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作用及其培养
摘要现如今篮球这一运动项目已经在我国有了很好的发展。在技术与战术的发展中也有了突飞猛进的成效。可是,在心理素质与这方面的运动培养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根据现代篮球运动的特点及在比赛中篮球运动员心理因素的内容,分析并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并进行其培养。
关键词篮球心理素质自控能力
目前,我国篮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与世界强队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并且影响了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所以,如何去看待篮球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心理素质与培养是我国篮球运动目前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只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培养,才能更好的促进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
一、比赛中运动员心理素质的作用
(一)比赛中运动员心理素质的特点
在比赛中由于运动员的态度、认知情绪、注意力、思维、唤醒能力等这些外在因素与内在因素的心理变化,导致影响到运动员在赛场上发挥的程度。由于比赛是公开性的,所以难免就会有那些心理因素的发生,以至于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心理随着比赛的不同阶段、完成动作的不同而变化。其中篮球比赛中运动员的心理容易受到观众、对手、裁判、比分以及队友等外界因素的干扰。
(二)比赛中运动员心理素质的作用
1.自我控制能力。运动员的自我控制能力其中包括情绪、思维、行为上的控制能力。在比赛中运动员适当的紧张感可以使技术和战术得到更好的发挥。但是许多运动员在特别重要的比赛中就会出现过度紧张的状态,从而导致思维的混乱达到行为的失控,甚至会感觉到注意力不集中、动作变形、情绪暴躁等。因此,就要采用适当的方法调节紧张的情绪,使之恢复正常状态。
2.心理承受能力。运动员一旦具有较高的心理承受能力,就能清楚的认识到比赛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因此做出正确的反应。以至于在各种情况下都能够长时间的集中注意于比赛,发扬顽强拼搏的精神,打出自己的水平,而不至于在困难面前惊慌失措。由此看来,心理的承受能力,能够正确反映赛场上运动员的状态和发挥水平。
3.环境的适应能力。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但是不同心理素质的运动员对外界的干扰表现出的态度和反应程度也是不同。凡是都是因人而异的,比如在面对比赛场地和气候的影响,有些运动员就会认为这些因素足能影响到他们的正常发挥,以至于在比赛中表现出急躁、缺乏自信,导致不能完成比赛任务。然而对于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运动员来说那些外在因素虽然影响自己技术和战术的发挥,对于每个队员的影响都是一样的,因此将心比心,在比赛中表现自信、冷静,而使自己的技术和战术得以充分发挥。
4.抗干扰能力。由于篮球比赛是一种公开性的比赛,所以比赛中就难免会出现观众和噪音的干扰以及裁判的错判和漏判等因素的产生。因此,就要要求队员必须具备抗干扰能力,使之在赛场上得到较好的发挥。
5.心理战术。在篮球比赛中场地战术固然重要,但心理战术在场上也占有着一定的地位。有时候出奇制胜,更能在比赛中赢得冠军。如果太高调的进行战术,就很容易让对手看出破绽,以至于比赛的成功率就会降低。因此,心理战术都是以运动员的良好心理素质为基础,所以比赛胜负的关键往往取决于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强弱。
二、比赛中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
(一)遗传因素
运动员的神经类型、智力品质、反应速度、肌肉类型等,主要取决于其先天的遗传因素,这样的遗传因素制约着运动员的后天发展。所以,对于篮球运动员,要在其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因材施教,培养其良好的专项心理素质,并且有目的的去进行培养。
(二)从小培养,长期坚持
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培养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其中,少儿时期是人的生理发育、心理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培养运动员良好心理素质的最佳时期。因此,要培养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就要从小培养,长期坚持。但是,运动员的心理成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要逐渐的培养心理因素。
(三)环境和教育对运动员的影响
一个人生活在一个环境中,其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都是受家庭、社会环境影响下形成的。所以为运动员提供良好的环境,使其行为方式和生活态度得以端正。就要进行学校教育的系统塑造,因此,运动员受到的教育程度越高,其心智水平就越高,以至于,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就越强。
(四)多参加比赛,丰富经验
培养运动员良好的心理因素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比赛中积累经验,在比赛中得到磨练,体会比赛的气氛。以至于不会在赛场上怯场,或者有不良的心理因素发生。
(五)模拟训练
设置情景进行模拟训练,重视投篮心理稳定性训练,利用干扰手段,假设特殊时刻的打法,以提高运动员注意力、自信和果敢性等心理因素,加快运动员良好心理素质形成。
(六)赛前准备,临场指导
比赛前要做好充分的赛前准备,分析比赛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比赛前队员要相互鼓励,不要有不利于比赛的消极言行,教练员要加强临场指导,队员出现问题及时纠正,使其在需要帮助的时候得到帮助。
参考文献:
[1] 孙民治.篮球纵横[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2] 刘玉林.现代篮球教学与训练[M].北京:北京体院出版社.1992.[3] 刘淑慧.自强,自信,自控[J].体育科学.2001(6):72-77.
第三篇:跆拳道练习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
跆拳道练习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
跆拳道——起源于韩国,有“世界第一搏击运动”之称。跆拳道(TAEKWONDO)以干净的道服,象征权威的的腰带,犀利潇洒的腿法,刚劲有力的品势,积极有效的自卫术吸引着不同年龄的各类人群,使它成为全球最流行的体育运动之一。1973年在韩国汉城成立了象征跆拳道最高权威机关的世界跆拳道联盟(WTF)。2000年,跆拳道被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现在,跆拳道成为风靡全球的搏击运动。许多家长认为跆拳道踢踢打打,对抗激烈,容易受伤,不适合少年儿童。担心孩子本身就好动、顽皮,学了跆拳道后会更难管。也有的家长认为跆拳道运动负荷强度太大,怕孩子吃不消。其实少儿通过练习跆拳道,不仅能提高基础体力,强健体魄,还能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开发智力,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培养孩子吃苦耐劳、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养成谦逊、宽容、认真、上进、负责的优良品质,塑造优秀的人格魅力,提高自信。
一、跆拳道能有效的提高基础体力增强身体健康增强身体健康的必要条件是运动,运动的必要条件是基础体力。幼儿时期是人类最喜欢运动的时期。这时候要进行跆拳道训练对于开发运动感官神经有帮助的运动。随着练习时间的增加而提高动作的难度系数,对少儿循序渐进的提高基础体力有很大的帮助。跆拳道动作中的各种踢腿,手臂动作可以使少儿的肌肉力量得到增强,肌腱、韧
带、肌肉的弹性得到提高,从而增强少儿的基础体力及柔韧性。因此跆拳道的健体作用就不言而喻了`。
二、跆拳道能启智、育心跆拳道可给大脑许多良好刺激。练习过程不仅是骨骼肌肉的收缩,而是空间感知、经验、类型识别等右脑功能的综合发挥,因此非常有利于发展少儿的空间转换、形体感知等右脑功能,提高了形象思维和创造力。在育心跆拳道需要通过做变换方向的动作来明确方位,从而发展了少儿的空间知觉;此外,孩子们还要主动想办法克服困难,这锻炼了意志,培养了勇敢精神,学会了对人、事、物的正确态度。
三、跆拳道能规范日常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跆拳道练习虽然是以双方格斗的形式进行,但是不管它怎样激烈,由于双方都是以提高技艺和磨炼意志品质为目的,所以在双方各自内心深处都必须持有向对方表示敬意和学习的心理。因此在练习或比赛前后都一定要向对方敬礼,即跆拳道运动始终倡导的“以礼始,以礼终”的尚武精神。由于跆拳道是练习者精神和身体的综合修炼,使练习者在艰苦的磨炼中培养出理想的人格和体魄,并能够真正掌握防身自卫的本领,因而对练习者精神锻炼一环中就必须包括“礼仪”的教育和熏陶。“礼仪”是跆拳道运动必不可少而且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跆拳道对幼儿日常的礼仪规范教育是十分显著的。
四、跆拳道能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
现代社会,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一些儿童胆小、情绪消极、性格内向、易哭,甚至不会与同龄小朋友沟通。性格虽然是天生的,但通过后天的环境影响和训练是可以改变的。跆拳道训练在团队中统一进行,且要求不断大声喊叫,还经常单独表演和进行实战比赛,通过这些方式能很好的激发人的信心、勇气与斗志,塑造勇敢、坚强的个性,使人变得乐观、自信、开朗。这对于一个儿童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跆拳道运动除了可以强身健体、锻炼意志外,对于培养青少年的礼仪修养和道德品质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练习跆拳道使人获得自信,对生活充满希望,是对人心灵和身体的综合训练而不是简单的运动,练习跆拳道不仅仅是为了增强体质或者训练某种技巧,更多的是为了锻炼自己的精神和心理,以达到一种较高的人生境界。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证明,各项体育活动都需要较高的自我控制能力、坚定的信心、坚韧刚毅的意志、勇敢果断的性格等心理品质作为基础。因此,有针对地进行跆拳道训练,对培养健全人格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第四篇: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详)
现代教育学原理导论作业5——教育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及作用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是很多的,但概括起来,不外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四方面。这四方面的因素相互联系,交织在一起,共同作用于人的发展。
一、遗传素质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遗传是指个体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等。这些遗传的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在遗传下来的生理解剖特点中,生理特点指功能特点,如出生后感觉的灵敏度、知觉的广度、注意的持久性、记忆的强度、思维的灵活性等。解剖特点是指机体的器官和系统的结构特点。
(一)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生理前提和发展的潜在可能性
在上节中我们已经述及,自然属性,即人的生理方面的特点是人的自然基础,是人的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发展的前提。没有这个前提人就无法得到发展。一个先天失明的人就不能发展视觉,成为画家;一个生来就聋哑的人,也就不能发展听觉,成为音乐家;一个无脑畸形儿或染色体畸变者,无论外在条件如何优越,都无法使他们得到正常人应有的心理发展。
人的遗传素质的最大特点,在于它潜藏着发展的巨大可能性,这也是人的发展优于动物的地方。尤其是人的神经系统和大脑的构造与机能,对于人的发展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人的大脑皮层上有一百几十亿个神经细胞(即神经元),神经元一般分为细胞体(或称胞体)、轴突和树突三部分。神经元通过树突接受外来刺激(信息),经细胞整合后再通过轴突将信息传递出去。一般的学习就是神经元凭藉这种对刺激的反应功能和传导功能而建立的干百万个暂时的神经联系。因此,从脑的生理机能而言,人脑组织的复杂性,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能。这种潜能提供了人的接受教育和发展各种才能的可能性,亦即区别于动物的巨大的发展可能性。但是,这种发展的可能性还是无定向的。具体的发展过程和方向还有赖于出生后的环境的影响和个体的主动性的发挥。
(二)遗传素质的生理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其年龄特征 作为一种状态,所谓生理成熟指的是个体受遗传素质制约的生理机能和构造的变化在一般的年龄阶段所达到的一般程度。作为一种过程,成熟是由一系列遗传因子控制的程序。成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成熟的规律规定了个体身体发展的基本路线和状态。按照正常的发展,个体到了某一年龄阶段就应出现该年龄阶段应出现的年龄特征,如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和青年期都各自具有不同生理发展的特征。
人的身心发展是个渐进的成熟过程,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是从缓慢的量变飞跃到质变的过程。由于新质的出现,人的发展就从前一个阶段达到另一个新的阶段,并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这种阶段性的形成是与人的年龄相关的,并在一定程度上要受到遗传素质生理成熟水平的制约。心理学家格塞尔同卵双生子的爬梯实验,就是对遗传素质成熟程度影响人的身心发展水平的有力证明。皮亚杰等人提出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也是以在遗传素质的生理成熟程度的基础上发生的认知结构的变化为依据的。教育就是要遵循人的遗传素质的这个特点,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应该有所不同。
(三)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人的自然属性的基本特点是遗传和变异性。遗传是相对的,变异是绝对的,也就是说,每个人的遗传素质是不会完全相同的。遗传差异是指由遗传基因的不同而引起的个体生理和心理的差别。个体遗传基因的差别,会给人的身心发展留下深刻的印记,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生理上,遗传控制个体的先天解剖特征和生理机能,致使不同的人在机体构造、形态、感官、神经系统上呈现出差异。即使是同卵双生子,他们的基因型是相同的,但是在机体的构造和机能上也有不尽相同的特点,如感觉器官、神经系统等的构造和机能都会具有不同的素质差异。巴甫洛夫利用条件反射的方法揭示了人的神经过程的强度、灵活性和平衡性等的
差别;心理上,遗传会给个体的能力发展和性格气质的形成带来一定影响,是人们心理状态各不相同的自然前提。如每个人的身上表现出来的不同心理特点,如智力水平、才能、特长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受着遗传素质的影响。由于遗传素质上的差异,有的人易于发展成一名善于思辨的科学家,有的人易于发展成一名有才能的音乐家,有的人易于发展成为一名优秀的体育运动员。鉴于此,我们要高度重视优生问题。
(四)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随着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的作用,人的遗传素质会逐渐地发生变化,这说明人的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就遗传基因来说,它决定了个体在生理上的、结构上的,甚至行为上的潜在性能,但并非所有的潜在性能都必定可以在那个正在发育着的个体中获得实现。许多事实证明,一个在遗传素质上神经活动属于强而平衡、灵活的人,在不良的环境和教育下,也可以变成类似神经活动弱而不平衡、不灵活的人;一个在遗传素质上神经活动属于强而不平衡、不灵活的人,在良好的教育下,也会变成很有涵养、很守纪律的人。科学实验还证明,神经细胞中核糖核酸的含量与人在积极活动中所接受的感觉刺激有直接联系,刺激的数量和种类可以加速或延缓先天的生长因素。根据形态学的研究证明,视觉输入的刺激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大脑皮层的厚度、神经元的大小、树突分支的多少、视神经的精细等。人的生活经验证明,人们由于长期进行某一方面的训练,就可以使脑的某一方面反应能力提高,如印染技工可以比一般人具有较强的颜色鉴别能力,酿酒老工人具有较敏锐的鉴别酒质的能力。人的遗传素质发展的过程,也因人的生活条件的不同,可以提前或推迟。所有这些,都说明遗传素质是具有可塑性的。
(五)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影响的大小与其本身是否符合常态有关 人的遗传素质大部分处于常态。对遗传素质处于常态的人来说,它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便不起决定性作用。然而,对处在常态两端的各占3%一5%的个体来说,遗传素质对其便常常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先天的生理缺陷或弱智决定了一个儿童终生处于低能状态;而对超常儿童来说,则因他具备了一般人不具备的极优越的天资,如果后天提供好的发展条件,就会使他在某方面的发展,达到他人无可比拟的水平。遗传上的这种差异不是通过简单的后天的努力就可以得到弥补和改善的。
(六)遗传素质对人的影响在人的发展的不同阶段作用不同
前苏联心理学家鲁利亚经研究指出,至学龄中期,人的复杂的心理活动方式,遗传已对它几乎没有影响。原因有二:一是发展作为从潜在到现实的过程随时间推进,潜在已成现实或潜在错过了变为现实的过程,潜在因素的作用就变弱了;二是随着个体的发展,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逐渐增多与增强,人的心理发展也趋向高级复杂,故遗传的作用就相对减弱。
二、环境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一)环境的定义
环境是围绕在个体周围的并对个体自发地发生影响的外部世界。环境按成分和性质为标准,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指环绕着人类并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自然界,主要有大气、土壤、水、岩石、植物、动物、太阳等。社会环境指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创造和积累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社会关系的总和,主要包括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人与人之间复杂的社会关系以及社会意识形态等。它是人类世代创造的产物,也是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基础。自然环境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客观条件,社会环境则是人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条件。人从出生起就面对现实社会而不能选择,只有认识和适应这个现实的社会环境,人才能生存并获得自身的发展。
环境按构成范围的大小为标准,又可分为大环境和小环境。大环境指个体所处的总体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于同一地区的相同时代的人来说,他们所处的大环境基本一致,小环
境则千差万别。一般来讲,大环境限制了个体发展的总的程度和水平,小环境对个体的发展的作用更为具体和直接。
(二)环境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均有影响作用。自然环境影响到生活在一定地域的人的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生产生活的方式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这对于人的身心发展是有很大影响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同地域的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改造能力不断提高,使得自然环境对人的身心的直接影响作用在相对的减弱。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更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因此,关于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本文主要探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1.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现实条件 环境,尤其是社会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外在的客观基础和特定条件,它是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基础。人总是在一定环境的影响下,发展着身体,获得一定的生活知识和经验,形成各种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社会阶级与阶层中生活的人,他们的思想意识、道德品质、知识才能和行为习惯都有明显的差别,每个人的思想、品行、才能与习性无不打上历史、地域、民族文化和社会阶级与阶层的烙印。一个人的身心能否得到发展和发展到什么程度,都与他的社会环境分不开,环境是人得以发展的现实条件。即使是智力优异的个体,处在一个生活艰难、教育水平低下的环境里,也很难成为优秀的人才。遗传素质仅仅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没有一定的环境的影响,这种可能性决不会转化为现实。“狼孩”的事例就是有力的证明。
2.环境从总体上制约着人的发展状态 首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人的发展程度和范围。一定发展水平的生产力创造和决定一定水平的物质生活条件。人是在一定物质生活条件下生活着、发展着,人的发展程度和范围直接为这种物质生活条件所制约。原始社会,生产力不能提供任何剩余产品,决定了人的发展是十分低下的。现代生产力能够提供丰富的物质生活资料,人们的发展就有了更大的自由,就可以达到空前的高度。
其次,社会关系影响着人的发展的方向和性质。在人类社会中每个成员也总是和其他成员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一个人出生到世界上来,总是生活在一定的人与人关系的体系之中。这种社会关系体系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在较高的层次上,是由社会生产关系所决定的阶级和阶层的关系,每个人都处于一定的阶级地位之中,这种阶级地位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作用于人的心理面貌、需要、兴趣、情感以及道德品质的发展。同时,各个阶级所拥有的不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在阶级社会中,一部分人占有发展的垄断权,另一部分人则被剥夺了发展权),它也影响到人的智力、体力等方面的发展。从较低层次看,青少年儿童总是直接生活在各种社会细胞之中,如家庭、邻里、同伴、集团、学校等等,其中所发生的各种人与人的关系,均会直接影响到青少年儿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近期关于独生子女的研究,就说明家庭的结构和儿童在家庭中所处的地位,都会在儿童的身心发展中留下它的痕迹。
再次,社会意识形态影响着个体的身心发展内容。社会意识是指人们精神生活过程的总和。广义的社会意识指社会的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包括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政治、法律、道德、艺术、哲学、宗教、科学等各种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形态构成人的身心发展的最重要的内容,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广泛而深刻,特别是文化传统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既深且巨。文化传统发端于过去,承继至现在,并将影响将来。它影响着现代人的言行,而人们往往并不自觉,是一种集体无意识。另外,人类借助于语言文字,把实践中所积累与形成的知识、技能和思想观点,以科学、哲学、道德、艺术、宗教、风俗习惯等等形式保存起来和留传下去。一个人从掌握语言文字开始就在与成人交往中接受这种社会意识的影响。这些社会意识就成为个体身心发展的内容。
可见,任何人的发展都是具有历史局限性的。相对于人的发展的先天因素,后天的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发展具有更重要的意义。造成人与人之间巨大社会性差异的一个关键原因,就是每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和国家、不同地域的社会环境中成长的人,具有不同的身心发展水平和思想意识。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总是他所处时代的产物。社会总是处在不断的发展中,尤其是人们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为人类社会提供了不断丰富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这也为生活其中的人们,尤其是青少年一代提供了良好的成长环境,也为人们发展出更优良的素质创造了条件,而人的发展又为社会进化与发展提供了动力。
3.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方式是不同的 在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过程中,根据人的主动性发挥的程度,可以将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方式分为两种:被动接受和主动选择。所谓被动接受的方式,意味着人总是首先接受和适应环境的影响,然后才能获得发展。所谓主动选择的方式即是指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作用离不开个体的主动选择,需要个体发挥主观能动性。
(1)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作用首先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
这一点与环境的先在性、给定性有关。环境的给定性是由自然、历史,由前人、他人为儿童个体创设的环境,它对于儿童来说是客观的、先在的、给定的。一个人生来便不能选择家庭、民族,总是生活在一定的地域、社会、群体和国家中,他必须继承以往历史所创造的各种文化和各种社会关系。环境的先在性、给定性的一面,对于儿童来说是无可选择的。这些环境及其变化都会深刻地影响儿童的思想感情、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甚至改变一个人的整个一生的命运。从这个意义上说,儿童只能在先在的、既成的、给定的环境中生活,无法抗拒或摆脱环境的影响和限制,他只有适应环境、接受环境的影响而生活,并从中获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另外,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展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对于一个主观能动性没有充分发展的儿童来说,他不知道如何选择,只能接受环境的影响。在接受环境影响的过程中,儿童逐步发展自己的能动性,提供自己更多选择的机会。在这种状态下,儿童更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是潜移默化的,也可能是环境引导的结果。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儿童习惯化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结果,而环境的引导是教育的作用。
(2)人对环境的主动选择和能动的活动是实现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的决定性因素 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具有给定性、复杂性、丰富性、发展性、多变性、自发性和偶然性等特点,它对个体发展的意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对环境影响的主动选择上。处在相同环境条件下,不同的人对环境的主观感受是不同的,对环境做出的选择和反应也是不同的。因为人们总是按照他已有的知识、经验、兴趣、爱好以及自己的需要等来对客观环境作出反应的。每个人所已有的知识、经验,当然也是在外部环境影响下产生的。但它一经产生后,就具有一种相对独立性。以后,当其它环境因素作用于人时,就要由原来已经获得和形成的知识、经验、需要和兴趣来对外部影响进行改造,通过这样的思维矛盾运动来接受外部的影响。由此说明,人的大脑不是一种原料的仓库,而是一个加工场。也正因为这样,同样的环境影响,在不同的人身上,可以产生不同的反应。所以,对于环境的影响决不能从简单的、直观的形式上去理解。由于人们的知识、经验和心理倾向不同,对客观环境的反应也就不同。在良好的环境中,有的人却没有什么成就,甚至走向与环境所要求的相反道路。在恶劣的环境中,有的人却出污泥而不染,成为很有作为的人。
由此可见,人们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人是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接受着环境的影响,同时也改造着环境,并在改造环境的过程中改造着自己。如果离开了人的实践活动,客观的环境条件没有成为主观的活动对象,那么,再好的客观环境条件,也不会对人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因此,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人的
社会实践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那种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把人看作环境的消极的适应者,认为生长在某种环境中的儿童,就只能消极地成为某种样子的人的“环境决定论”,是完全错误的。
三、个体的能动性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一)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含义
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和实践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反作用或能动作用。它是人的主观意识方面的特性,故称主观能动性。同时这种能动性能把人自己同周围世界区别开来,是一种自觉的意识,因此也叫自觉能动性。
主观能动性是人类所特有的意识特性。动物的活动是无意识的,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一切动物的行动,都不能在自然界打下它的意志的印记,只有人才能支配自然界并为自己的目的服务。人的活动具有目的性、意识性和自觉性,表明了人对周围世界有着积极主动的态度。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的主观能动性从意识方面来说,它体现为人的需要、动机、目的、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等主观积极性;从它的外部表现来看,则表现为作用于客观事物的自觉活动,即人的实践活动。
主观能动性来源于人的新需要与已有的心理水平的内部矛盾运动。客观环境不断向人们提出新的要求(任务、问题和困难等),当这些客观要求为人所接受,就引起了人们的需求。需求分为生物方面的需求和精神方面的需求,前者是与维持人的机体生命活动有关的低级要求,如对营养、自卫、繁殖后代的需求;后者是体现着人的社会动机的高级要求,如对社交、劳动、文化、科学、艺术、政治活动等的需求,它对人的学习和思想品质的形成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需求在人的心理活动中,总是代表着新的一面,它与人的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构成了人的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这种内部矛盾的运动,就是推动人们心理向前发展的内因或动力。需要当被主体意识到并激起人的活动意向时便转化成为动机。由动机所引起的行动的预期结果便是目的,由目的制约着人的行动。人的需要、动机、目的等意向性总和构成人的主观能动性。例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人们掌握现代科学技术,而实际上人们并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于是,这一矛盾便激发人们的学习需要,并由需要引起学习的动机和目的。这种自觉的学习动机和目的便成为学习的具体动力。在教育工作中,只有善于向学生提出要求,引起他们的内心需求,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随着人的自我意识的提高和社会经验的丰富而逐渐增强,并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在人的社会生活与活动过程中,为了解决生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人始终是作为活动主体而存在的。人不仅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主体,同时也是认识和改造自身的主体,并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和主体自身的过程中表现出人的能动性。
(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发展的内在动力,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影响人发展的因素包括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内部因素包括遗传素质、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个体现有的经验和水平等;外部因素指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教育也属于影响人发展的环境因素。人的遗传素质同主观能动性,共同构成人的发展的内部因素,根据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作为内部因素,遗传素质只是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生理前提和发展的潜在可能性,这种可能性要转化为人发展的现实性,离不开环境的影响和人的能动的活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只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外因。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身心的活动才起作用。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教育是把人类社会的精神财富转化为个体自己的精神财富的过程。这种转化过程不像用镜子来反映事物那样,它要求学生必须有自身的能动性。从直接意义上来说.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要求,厌恶学习,懒于思考,心不在焉,缺乏学习的动力,外在的学习内容是不会变成学生的精神财富的。在同样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下,每个学生发展的特点和成就,主要
取决于他自身的态度,决定于他在学习、劳动和科研活动中所付出的精力。所以,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其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随着人的自我意识的提高和社会经验的丰富,人的主观能动性将逐渐增强,人能有目的地去发展自身。这表现在对周围环境的事物,能作出有选择的反应,是赞成或是反对,是积极行动或是采取回避态度,能自觉地作出抉择,控制自已的行为,还表现在能为自身的发展预定出目标,并为实现自定的目标,自觉地进行奋斗,这是人的主观能动性推动人的发展的高度体现。
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符合客观规律。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中,既批判了机械唯物主义忽略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人的活动只当作是消极被动的直观反映,“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同时,也批判了唯心主义者脱离客观实际,由主观的抽象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片面强调人的“自我意识”。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这两种倾向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有些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不顾学生的特点,视学生为消极的容器,生填硬灌,注入式的教学,这就是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另外,西方的一种人本主义教育思潮,脱离社会条件,片面倡导学生个人“自我设计”、“自我实现”,其实这正是唯心主义的无条件的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这两种倾向犯有—个共同错误,这就是都没有能够正确认识和对待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我们首先要正确认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在教育实践中,人的主动性的发挥要遵循客观规律。
四、叶澜的“二层次,三因素”论
在“二层次三因素论”中,第一个层次叫做“可能性因素”,是对个体发展潜在的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包括个体自身条件和环境因素两部分,其中个体自身条件又包括先天遗传,成熟机制和自身条件中的后天因素;第二个层次称为“现实性因素”,它是对个体发展从潜在可能转化为现实产生影响的因素,是指人的各个类型的活动。“二层次三因素论”提出,影响人发展的每一个因素对于一个人的发展都是极其重要的,因素之间并不是并列关系,也不是从属的关系,只有在它们之间发生联系后,构成整体后才能成为促使人发展的充足条件。
叶教授认为,环境条件和主体自身条件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但要使可能性的发展最终成为现实性的发展,只有借助于个体自身的活动才可以实现。影响人发展的各个因素及其对发展主体作用的强度、因素之间的作用方式在主体发展的过程中都是有规律的变化着的。前一个阶段的发展结果成为后一个阶段发展的原因,同时现有发展水平又对潜在因素实现的可能性产生重要影响。这种发展主体和影响人发展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动态的复杂结构,揭示出人在一定条件下掌握自己命运的可能及其发展的多种可能性,其中关键性的转折点就是发展主体独立意识的自我控制能力及自我意识的形成。
五、“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的批判依据
1、“遗传决定论”的批判依据
遗传是指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等。但遗传物质上的重组和变异,也是生物进化的不变规律。遗传素质,本身就存在着不定性,很容易产生差异。因此,遗传只是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而不是现实决定性。
2、“环境决定论”的批判依据
⑴环境影响具有自发性,无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还是家庭环境,对身心发展的影响都具有自发性,环境本身也是客观存在的。
⑵环境影响具有偶然性,客观存在的环境影响因素不一定实际影响着个体的发展,个体的接触才有可能产生影响,不接触便很难受到影响。
⑶对于环境的影响,个体存在适应与对抗。个体的态度决定着环境对个体所产生的影响效果,对环境的接受或抵抗情绪都有可能影响环境的影响效果。另外,环境对人身心发展的作用必然通过遗传因素。
第五篇:浅析音乐教育对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性
浅析音乐教育对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性
华亭第二中心幼儿园 柯毅莎
音乐是用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音乐活动也是艺术教育中的一部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发挥音乐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由此可见音乐教育对幼儿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教育过程中,音乐教育有利于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些老师会抱怨一次音乐教学活动下来,幼儿还无法记住歌词,更不用说什么有表情,有感情了。因此,如何掌握幼儿音乐教育的特点,运用正确的方法将音乐有效地融入幼儿教育中,是幼儿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以下来是本人工作三年来对音乐教育的初步认识——音乐教育对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性。
一、音乐教育能够发展幼儿的听觉能力和记忆能力。
幼儿学习音乐,首先是靠他的听觉获得信息,然后在多次视听中学会欣赏音乐,感受音乐,表达音乐。幼儿靠听觉不断的学习,并记忆来巩固,这样幼儿的听觉能力便得到加强与提高。在此过程中,只有幼儿在记住歌词、旋律、舞蹈动作的前提下,才能更快更好地学会唱歌、跳舞,使幼儿的记忆力得到不断发展。
二、音乐教育能够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音乐能够促进幼儿想象力的发展。幼儿时期是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时期,是由再造想象逐步自创造想象发展的时期。幼儿在进行内容丰富的音乐活动中,运用想象进行创造。如:一段活泼的旋律,幼儿可以想象成小鹿在奔跑,小兔蹦蹦跳等,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创造性的想象自己快乐玩耍的欢快情境。
三、音乐教育能够发展幼儿的语音能力
音乐和语言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音乐教学不仅是培养幼儿的音乐素质,而且能全面促进幼儿身心和协发展。一首活泼、动听的歌曲往往就是一首好的儿歌、诗歌、散文;一首优美、诙谐的乐曲都好象在讲述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语言在音乐教育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言是开展音乐教育的重要保证。
我们在进行音乐教育活动时,首先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在幼
儿听完一首歌曲或乐曲后,教师应及时鼓励幼儿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和对作品的理解。这样既增强了幼儿的表达能力,也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能力。其次,在进行音乐教学活动时,要把握好尺度,正确处理好音乐与语言的关系。如在新授歌曲《小乌鸦爱妈妈》时,先和幼儿玩一个语言游戏,让幼儿扮演小乌鸦,教师扮成乌鸦妈妈,布置游戏场景,让幼儿边玩游戏,边说一说自己在游戏里是如何爱妈妈的,玩的次数要恰到好处才能够得到满意的效果。再次,要努力将发展语言能力有机地渗透到音乐教育中,做到有机结合,给幼儿创造了一个想象的空间和说话的语境,幼儿可凭借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编出自己喜欢的小故事。这使幼儿享受到自我表现的乐趣,同时也发展了幼儿的语言。
四、音乐教育可以开拓幼儿知识面。
幼儿歌曲源于幼儿生活,反映幼儿生活。引导幼儿了解与歌曲相关的知识,结合歌曲内容培养动手动脑能力,不仅有助于对歌曲内容、情绪的理解与感受,提高歌唱的兴趣和表现力,还能拓宽幼儿的知识面。
五、音乐是幼儿园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
幼儿对音乐有着天生的热爱和向往。幼儿的生活离不开音乐,他们都有接受音乐的愿望和要求。
音乐能陶冶幼儿的情感,激活幼儿的思维,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发展幼儿的语言,丰富幼儿的想象,促进幼儿智慧的发展。
音乐有调节情绪的作用,能给幼儿的情绪增添积极的动力,使他们精神上得到快乐的满足。
音乐还有审美功能,能赋予幼儿美的享受,美的音乐可以使幼儿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活动中去。
幼儿接受音乐的角度不同,对音乐的理解不同,想象力也不同。听到相同的音乐,各个幼儿会做出不同的表现,所以音乐教育还能够培养、训练孩子们的想象力。
可见,音乐教育在人们的幼儿时期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这个优势,发挥幼教老师的主动性,通过音乐教育发掘幼儿潜能,体现音乐教育让幼儿全面发展的科学价值。
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不仅只限于音乐活动中,还要渗透于日常生活中,幼儿的
生活、游戏、劳动都应有优美的音乐伴随,美化幼儿的生活和心灵。总之,幼儿时期音乐教育的重点,不是要把每个幼儿都培养成音乐家,而是使其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各方面得到健康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为幼儿将来适应社会及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