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强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若干思考
朱晓东
(郑州轻工业学院 思政部,河南 郑州 450002)
摘 要:高校教师党支部是党在高校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抓好思想建设、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以此推动高校教师党支部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等学校;教师党支部;党建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2)04-0238-02 高校教师党支部是党在高校工作的基础,是高校党组织联系广大党员群众的桥梁,担负着向师生员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确保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任务顺利进行的重任。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推进农村、企业、城市社区和机关、学校、新社会组织等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①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上,对高校基层党组织在推进教育改革、搞好教书育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作了明确而严格的要求。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影响,高校教师党支部也出现了诸如党支部工作缺乏凝聚力、思想政治工作缺乏感召力、部分党支部软弱涣散、党建与教学、科研、管理相脱节等问题,对这些情况和问题,我们不能被动应付,坐而论道,而必须开拓创新,与时俱进,通过采取扎扎实实的措施和办法,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
一、抓好思想建设是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根本前提
从思想上建设党,历来是党建理论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党的建设要“始终以思想理论建设为根本”。②在新形势下,面对思想领域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及高校师生员工的思想方法、思维形式的不断变化,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历史任务的高度出发,切实把思想建设作为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重要内容。
第一,思想建设要以政治理论教育为核心内容。在高校教师党支部思想建设中,要立足实际,结合工作,加强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头脑,加强形势任务和时事政策教育,加强爱国敬业、师德师风教育等。首先,广大党员教师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在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中全面贯彻、身体力行,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其次,在理论教育上,应该针对教师、知识分子的特点,注重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广大教师、知识分子充分认识教育者应该首先受教育的道理。作为高校教师,无论搞什么专业,只有具备深厚的政治理论基础,才能很好地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才能明确如何培养合格接班人的问题,才能做一个政治上合格的教师、专家和学者。只有这样,在思想上才能防止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使思想建设真正落到实处。
第二,思想建设要与行政管理、利益激励统一、协调起来。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利益关系的矛盾已成为思想政治工作中重要问题之一,教师党员出现的各种思想认识问题,工作和生活上的实际问题,均涉及各种利益之间的关系,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在改革中强化利益激励机制的必然反映。在这种形势下,如果思想政治工作仍不改与利益原则相脱节的现象,那么实施起来也就难以凑效。所以,高校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建设与利益分配之间的关系和原则,物质利益是实惠的,精神荣誉是珍贵的,只讲精神,精神不能持久;只讲物质,物质并非万能。要使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就应把思想政治工作同行政管理、利益激励紧密结合起来,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经济手段和行政管理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
第三,思想建设要以保证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为最终目标。近年来,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高校教师党支部作为直接面对党员和师生的基层组织,要切实负起责任,把保证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放到重要位置上来。要站在改革的第一线,自觉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和做法中解脱出来,消除各种思想疑虑,开拓创新,大胆实践,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要把握和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使改革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有利于增强办学实力和改善办学条件,有利于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有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和稳定。要积极参与讨论校、院(系)重大改革方案,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使党政工作有机结合,步调一致,不断完善教师党支部工作的有效机制。要加强改革中的政策先导、思想动员、舆论宣传工作,在更新观念、化解矛盾、协调关系、完善制度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
二、抓好队伍建设是高校教师党支部工作的本质要求
抓好队伍建设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工作任务和目标。落实这个任务,实现这个目标,最关键的就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基层党务干部队伍和党员队伍。
第一,选准配强教师党支部班子。选准配强教师党支部班子,是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核心问题。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按照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要求,加强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③有一个好的党支部班子,才能带出一支好的党员队伍,有一支好的党员队伍,才能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首先,党支部书记和支委的产生,要采用发扬党内民主和坚持群众路线相结合的方式,真正把那些党性强、业务精、有学术、有能力、公正廉洁的党员选进领导班子里来。其次,对于教师党支部来讲,支部书记最好兼任教研室主任或副主任,便于支部书记带领全体党员牢牢把握住教学、科研阵地,避免党建工作与业务管理工作“单打一”和“就支部抓支部”的现象。这样的党支部班子能够从大局出发考虑和处理问题,既能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又能当好学术上的主要骨干或带头人,带动全体教师搞好教学、科研工作;既有利于化解矛盾,协调各种关系,促进学科发展,又有利于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第二,重视在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青年教师是高校的未来和希望,切实做好在高校青年教师中培养和发展积极分子入党工作,是当前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做好此项工作,一方面要从青年教师的发展需要入手,积极主动为他们搞好教学、科研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把握他们的思想脉搏,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通过党支部和党员的良好形象引导青年教师向党组织靠扰,从而不断壮大青年教师党员队伍。另一方面要积极改进工作方法,不断拓宽工作思路,转变“坐等上门”、“自然成熟”的思想观念,对青年教师积极主动地引导、教育和培养,在政治素质好的青年教师中培养业务骨干,在业务素质好的青年教师中培养政治骨干,使青年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中的党员比例得到较大的提高,扩大教师党支部的影响力,增强教师党支部的凝聚力、向心力。
第三,加强对教师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加强对教师党员的教育和管理要结合教师党员的思想需要,不能简单地用条条框框对教师党员说教、约束。要在管理方式方法上做文章,变“管住”为“管活”。要通过实行“党员承诺制”、“党员目标管理”等形式,发挥党员管理中的自我约束、自觉规范的作用,以灵活的形式吸引党员、以实在的内容贴近党员、以生动的典型影响党员。要抓住党员乐于触及、易于接受的场所、途径和形式,不断改进教育的方式方法,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注重分期分批分层次举办党支部书记和党员学习班、培训班,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专题教育和主题活动。通过教育使他们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切实提高政治理论素质、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真正成为合格的共产党员,成为教书育人的先进分子和学科领域的骨干力量。为实现这一目标,对教师党员的教育管理一定要锲而不舍的抓下去。
三、抓好制度建设是高校教师党支部工作的必要保障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一定要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既立足做好经常性的工作,又抓紧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④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党支部必须在制度上求突破,建立健全一种好的工作制度。第一,坚持理论学习制度。坚持定期政治理论学习,是提高教师党员政治素质、提升教师党支部战斗力的一条重要途径。但在新形势下,传统的“一人读、众人听”的方式难以取得入耳入脑的效果。对此,要在认真坚持学习制度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学习方式:一是根据每学期的政治学习计划,采取分散自学和集中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定期交流学习心得,把政治理论学习由“软任务”变为“硬任务”,充分调动党员学习的内在动力;二是对党员必须了解掌握的学习内容,适时组织书面答卷,以增强学习效果;三是有针对性地组织专题学习。针对党内的重要活动和重要会议,国内外重大事件及热点问题,不定期组织党员开展专题讨论,了解有关思想动态,以提高认识事物、澄清是非的能力。
第二,认真落实民主生活会制度。加强对教师党员的思想教育,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是增强党员党性观念、提高教师党支部凝聚力的重要措施。为保证组织生活的时间,防止流于形式,教师党支部要定期召开组织生活会,并作好记录,整理归档。组织生活会要以统一思想、增强党性、加强团结、提高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目标。党员之间要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避免“自我批评谈感想,相互批评提希望”的现象。坚持原则,积极开展思想斗争。除了坚持正常的组织生活会制度之外,教师党支部还要联系党员的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组织不同形式的党员教育活动。比如:邀请理论工作者、有关部门领导、劳动模范为党员做专题报告;组织党员到一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组织党员观看有关党风党纪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录像片、电影片等。
第三,完善“评优创先”和工作考核制度。为鼓励先进,形成争优创先的工作局面,要坚持开展评选表彰先进党支部,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活动的制度,大力宣传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事迹,形成争先进、赶先进的良好氛围,以此推动教师党支部工作水平的普遍提高,促进教师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要加大考核和激励力度,做好考评制度的建设与创新,考评工作要从高校实际出发,制定评估量化指标体系,按照指标要求开展工作。通过评估,树典型、找差距,奖励先进,督促后进,切实增强教师党支部的生机和活力。
高校教师党支部是党在高校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还会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只要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断提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常抓不懈,始终不放松,高校教师党支部的建设就会出现新的局面。
第二篇: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思考
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思考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对高校的师德师风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2018年11月,教育部印发《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提出倡导希望,划定基本底线,通过深入研究准则能进一步促进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文章从准则中的“六新”和出台的背景意义出发,提出落实师德师风建设的建议,通过明确主体责任、加强制度建设、增强教师关注度,以及与各项工作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关键词:师德师风;教师行为准则;高校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学生成长的“提灯人”,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有深远的影响,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至关重要,也是高校教书育人的根本。教育部出台的《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简称为《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准则》)为高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师职业行为提供了依据和可操作的方法。全体教师应深刻领会师德师风内涵,将国家对教师师德师风的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1《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中的“六新”
第一,“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准则》是在新时代发布的,同时也是首次由教育部发布的通知,与该准则一起发布的还有另外两个准则(有关中小学教师、幼儿园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准则),三个文件都强调了“新时代”,说明师德师风建设一直是国家强调的重点,是
伴随着教育的产生而随之产生的,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要求,随着时代的变迁,人民群众对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相对应的对教师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时代赋予了教师师德师风不同的内涵,因此文件的名字强调了“新时代”,既是对师德师风建设的延续,又体现了新时代的新要求[1]。第二,“新高度”:第一标准。文件将师德师风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强调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素质的第一标准,这个第一标准是直接与教育方针和教育法的规定联系在一起的。教育要探讨“为谁培养人”,“怎么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这三个问题至关重要,将师德师风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强调其是评价的第一标准,也就是在强调国家培养未来的接班人需要教师过硬的素质和德行。第三,“新精神”:依法依规。国家对于师德师风问题是零容忍,面对师德失范行为需要依法规进行处理。这也强调了师德失范行为不能在学校出现,一旦出现必须要依法依规进行处理,也让师德失范行为有规可依。第四,“新要求”:底线。文件再次明确了底线的要求,也是对于社会上被重点关切的师德师风问题进行了回应,对高校教学中碰触底线的行为的界定着重进行了回应。第五,“新措施”: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新措施中提到的除了大家熟悉的“一票否决”外还有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在过去如果出现了师德师风失范问题,在一个学校受过处分后教师可能从这个学校离开再去别的学校就职,可能在别的学校还会出现师德师风问题,但是在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启动后,这种情况就会避免,这一系统就是教师的电子档案,国家将教师管理与信息化联系在一起,加强对师德师风的管理,把不符合教师队伍要求的教师清出教师队伍。第六,“新机制”。在文件中明确规定了高校要落实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主体责任,要求各高校要将师德师风建设摆在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高度上。高校的校长和书记是第一责任人,高校需要落实这个机制,如果不落实就会依据文件对第一责任人追责。
2《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准则》出台的背景意义
首先,准则的出台有一个历史背景,就是从来没有否认广大高校教师在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广大教师总体是好的,但同时也要面对一个问题,尤其是在网络化时代的今天,个别理想信念模糊、育人意识淡薄的教师也是一直存在的。这类教师在放松自我要求甚至出现违反师德的行为的时候,对于整个教师队伍的破坏是非常大的,曾经出台过一些规范,政府也采取了很多措施,投入很多经费去宣传,但是在网络化时代,某些教师的违反师德的行为在网络上流传,可能足以让很多的工作和努力付诸于流水,所以个别教师的失德行为对全体教师或是学校的影响不容忽视。这也是出台行为准则的背景和要求,总体来说,教师对于我们整个教育的作用效果是好的,我们更应该把那些个别影响整个教师队伍,给教育带来破坏的失德教师分离出去。而这一点也是上层在做决策的时候和广大教师达成一致的地方。其次,新时代文化活动发生变化给教师队伍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如果我们仅仅将教书理解成教知识的话,就面临一个特别现实的问题,知识是可以存储的,可能从单纯的知识储备、机械的记忆上来讲,教师可能不如电脑。那为什么说在这个信息化、智能化、人工智能存在的今天,教师的作用还是不可取代的呢?这就涉及到对教师职业的特殊性的理解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这个德就是师德师风,正是教书过程中教师“德”的作用才真正使得培养学生达到了先成人后成才的目的。文件中也明确地说明了制定职业行为准则针对的是主要问题、突出问题,划定基本底线,文件的出台也体现了对于人民群众的需求的回应。因为在教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个案会影响到教师队伍的形象和建设,因此要回应人民群众对于师德师风有问题的教师的处理要求,因而出台了行为准则———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打造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既告诉教师应该怎样做,也明确地告诉教师不能怎样做,也就是告诉了教师向前需要努力的方向,向后要注意的底线[2]。第三,教育部发布行为准则后,全国各地都在落实,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发布本省的师德师风准则,高校也根据细则要求制定具体的内容。师德师风建设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要制定非常具体的教师职业行为准则以及失范行为处理办法,其实无论是教育部、省级还是学校制定的各项师德师风行为准则,都是让教师回归到对于教育本身的深刻认知。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在一起。全社会要尊重教师,师道尊严不是靠外界强加给教师的,是靠教师内心的自信,自律,自尊,自立而实现的,这一点不管是高校的管理者还是教育行政部门都要共同认识的问题,意识到了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准则的重要性,才能够继续理解并把这个准则落实到教师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从入口到过程到最后的出口[3]。例如在教师招聘环节也必须贯彻落实好准则,守底线。拟招聘的教师如果有师德师风问题,高校要拒绝,上文中提到的全国教师管理系统就为高校提供了辨别的渠道。同时,教师聘任合同中要明确师德失范
“一票否决”,为什么“一票否决”?“一票否决”为何意?———是教师一旦师德失范就不能够再得到更好的东西,高校要采取有力措施坚决查处师德违规行为,态度坚决一查到底,不管涉及到谁,高校要回归教育的本质,回归教育的目的。既然一切是为了学生,那么对于有严重侵害学生行为的,一经查处,撤销荣誉称号同时将奖金追回,撤销教师资格,清除出教师队伍,不得再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
3落实师德师风建设的建议
高校要积极贯彻教育部关于师德师风建设的精神,扎实开展教师队伍作风建设工作,专题部署,对教师提出明确要求,抓好学习和纪律教育,深入开展自检自查,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抓早抓小、防微杜渐,针对问题制定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整改措施,整章建制,强化执行,建立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3.1明确主体责任,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明确责任,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道德素质,明确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高校的党委书记和校长要负起师德师风建设责任,明确工作机制后要做到层层把关,问责必严。文件中强调师德师风是衡量教师的第一标准,因此,对于师德师风失范问题问责要严,学校的书记和校长是第一责任人,现在要主动向上级主管部门做出说明,对学校的师德师风问题要学会自我诊断。“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如果出现师德师风问题,开始时忽视或不重视,不处理不汇报,那么可能会出现大事,所以对高校的管理者提出了要求———学校出现师德失范问题,分管校领导要向学校做出检讨,而且学校应在上级主管部门督导下进行整改,主体责任还体现在出现问题后要
“治病”,将处理办法进行备案,这也是准则颁布后要去做的内容。高校的管理者权力可以下沉,其实责任也可下沉,将责任下沉到院系的行政负责人,让院系负责人负起师德师风直接领导责任,党组织主要负责人也负有直接领导责任。党政同责,那么如果教师出现问题,基础单位要向学校做出检讨,学校也要处理。这样只要出现问题,不管是学校层面还是院系层面,都会有问责的行为,这也是主体责任分层发挥作用的体现。对于教师而言,自身要加强师德修养,并且自觉遵守。学校层面把师德师风纳入教师教育的重要内容,简单来说,就是将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以德立学。通过责任下沉形成教师个人、院系部、学校三级整顿梯度,教师通过分析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院系部结合日常工作中的问题帮助教师进行整改,学校针对各系部形成的自检自查总结制定校院的整体整改措施。通过动员大会使全校教师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开展教师作风整顿建设的重大意义,真正把教师队伍作风整顿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强化责任,精心组织,确保教师队伍作风整顿建设取得实效。3.2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强化教师立德树人责任,进一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着力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可出台《师德师风标准及考核办法》,师德师风是教师职业的灵魂,是执教之本。完善师德师风考核制度,是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主要举措,是全面提升教师师德素养的推动力,可从师德师风考核标准、考核程序、考核等次确定、考核结果运用等方面进行严格规定。同时为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准确评价全体教师的师德表现,督促教师自查互查,并为教师奖惩、职务评定及聘任、评选评优、后备干部选拔等提供依据,可制定《师德师风建设规章制度》,从师德师风建设要求、师德师风规范
(政治思想规范、业务工作规范、教书育人规范、为人师表规范)、师德师风教育、师德师风考核、师德师风考核结果应用等方面进行规定。实行师德失范行为“一票否决”制。“一票否决”就说明未来可期待的收益没有了,包括取消在评奖、职务晋升,职称评审,岗位聘用,工资晋级,干部选任,申报人才计划,申报科研项目等方面的权利。处理师德师风失范问题时要秉持公平公正,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的原则。对师德师风进行处理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依据程序进行,手续完备。3.3增强教师关注度,加强教师自身建设。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能够延绵不断,教师起到关键的作用,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中使学生明理,掌握各项专业技能,让学生具备立足社会的基础。但更重要的是,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学识,更要引导学生先成长后成才,为何先成长后成才?只有学生成长了才能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成长的路上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师引导得好学生成长得好,加之学识会成为有益社会建设的人才,相反,若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得到较好的引导,让学生误入歧途,即使学生掌握了很好的学识,那也只会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学生的成长比成才更为重要,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影响占有很重要的份量,教师以健全人格影响学生的人格,用为师的真情实感去唤醒学生的情感,教师的榜样力量是巨大的。教育使人精神充盈,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正因为这样不可取代的作用,才更应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让优秀的教师作为充实学校的力量,做学生的“提灯人”,引导学生成长成才,将师德师风失范的教师拒之门外,还教育净土。在此前提下,就需要增强教师对于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关注度,可通过学校大会、部门大会、文件学习等渠道宣传,高校教师往往不太关注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方面的问题,认为这是学校层面应该考虑的,学校应该承担师德师风建设的主体责任毋庸置疑,但是教师同样需要关注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尤其要关注学校要做什么事情、相应的规定是什么,高校加大师德师风建设的力度,对教师既要正向引导,又要规定禁止的行为,时刻为教师敲响“警钟”,如果有教师不顾国家要求、学校规定触犯了师德师风的底线,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3.4师德师风建设与各项工作相结合。在师德师风建设上,应该将师德师风建设与教育教学相结合,教育教学是教师的工作重点,也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将师德师风建设融入到教育教学中,可以让教师在增强学术能力的同时又践行师德师风,围绕教育教学中心工作,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主线,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活动[4];把师德师风建设贯穿学校工作的始终,强调师德师风建设在学校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把师德师风建设与面向全员相结合,教育活动面向全校每一位教职工,确保人人参与,人人重视,人人知规,人人守责,做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与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提高;把师德师风建设与正面教育相结合,加强对广大教师的人文关怀,以教师为本开展工作,帮助教师解决实际困难,让教师无后顾之忧,安心教学,以身作则,增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光荣感,引导广大教师主动查找和纠正自身存在的问题,不弱化问题、不降低师德师风建设质量,增强教师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自觉性,同时发挥群体作用,相互监督相互提醒,并利用各种表彰活动表彰先进,同时再次强调师德师风的重要性,使全体教师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知行合一
;把师德师风建设与发扬民主相结合,充分尊重教师的民主权利,竭尽全力调动教师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榜样示范的作用引领教师争先创优,形成良好氛围,用学校文化的“润物”作用感染每位教师,并使教学自觉践行;把师德师风建设与注重实效相结合,坚持从有利于学校教师队伍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面发展来开展教育活动,充分发挥校内宣传媒体的作用,形成浓厚的师德建设氛围。可收看《师德启示录》等师德教育记录片,把师德建设与学习先进模仿人物结合起来,将省级或国家级师德先进个人的事迹进行宣传,并放置宣传栏进行展示,充分发挥师德师风典型的榜样和师范作用,推进高校教师师德水平的提升,同时,切实解决教师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务求实效;把师德师风建设与提升服务意识相结合,在服务意识上,增强服务意识实现教师角色的重要转换,变“教育者”为“服务者”[5]。与时俱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要面向全体学生组织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加强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的教育,同时提升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
4结语
长期以来,在加强教师队伍作风建设过程中,各高校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做到了培养教师敬业精神,塑造师德风范,提高育人水平,也打造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学识广博、身心健康,能够胜任课程改革的优良教师队伍,但高校也应认识到工作中仍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高校还需要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来抓,正视解决各种问题,为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奠定良好基础。
第三篇:关于如何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的一些思考
关于如何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的一些思考
www.xiexiebang.com 2011-02-23 来源:仁义路社区
〖字体:大 中 小〗〖背景色:
〗〖打印本稿〗〖推荐〗〖关闭〗
一、抓好党员的政治业务素质提高,使党员成为群众的一面旗帜,是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的基本前提
加强基层党支部的建设,首先要提高支部成员的个人素质。在新的历史时期,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应体现出“四个高于”:一是学习热情要高于群众。二是思想觉悟要高于群众。三是业务能力要高于群众。四是工作业绩要高于群众。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应强调“四个作用”:一是带头作用,时时处处走在群众的前面,成为群众的表率和榜样。二是骨干作用,在实现党的各项任务中勇挑重担,成为党和国家建设事业的中坚力量。三是桥梁作用,在党组织和人民群众之间进行上情和下情的传递,使自己成为党组织和群众密切联系的纽带。四是奉献作用,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使自己成为党和人民利益的忠实捍卫者。
二、坚持政治学习,不走过场、不走形式,务求实效是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的重要保障
1、支部的活动要丰富多彩,灵活多样,充满活力,而不仅仅是枯燥的会议。可以开展各种各样的有意义的主题实践活动,例如观看一些有教育意义的电影、录像等,还可以通过浏览学习网站、读报刊、茶话会、交流谈心等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改变以往支部活动单调、枯燥的形式,采取多样化的支部活动形式,可以使党员从多角度,多侧面的学习了党的理论知识和先进人物的事迹,使大家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支部活动工作中来;
2、组织专门人员,办好保持先进性教育学习网站,将党的方针政策、学校学院的重要举措、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国内外大事新闻、校际新闻及时发布到网站上,便于教师浏览和学习,先进性教育活动结束了,但是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网站不能停办;
3、不一定要每周学习一次,形成制度,重要的是形成习惯和氛围,关键是有学习的意识,而不是有学习的制度,前者是主动的,后者是被动的,应该激发教师党员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能为了学习而学习,否则不如不学,学了也达不到效果,反而还影响工作,避免形式主义做法的关键是要在选择学习内容上下功夫,要在一些关键的时期选择一些关键的事例进行学习,选择能触及灵魂、感人至深的先进人物进行学习,例如在这次学习活动中,学习马祖关先进事迹就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4、扩大学习的范围和影响,加强党组织与基层党员之间、基层党员与普通群众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在一些重要的学习活动中,可以邀请部分党外群众参加,对先进人物的学习不能只局限在党员教师范围内,应该让更多的党外群众也参与进来,让他们了解先进人物的事迹,了解模范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给党外群众一个靠近党组织的机会,让他们了解党员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也便于群众对支部生活进行有效的监督,提出他们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也便于吸引更多的优秀的非党群众加入到党组织中来。例如,在集中学习阶段开展的主题实践活动中,我们就吸收了部分非党群众参加,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三、将党支部工作和教学科研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是增强党支部的号召力、影响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关键,将先进性教育活动融于教学科研实践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
党支部的工作不能只局限于组织学习活动,学习的结果是为了更好的促进教学和科研工作,因此,党支部工作必须和教学科研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
1、通过党支部和教研室、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一些与专业学习有关的活动,如组织光熙论坛、学术讨论、教学研讨等,使大家互相切磋教学和科研的经验和教训,提高每位党员的业务能力,便于更好地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挥作用。
2、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调动全体党员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有一定的发言权,了解群众的心声,及时解决群众的困难,只有这样才能树立起基层党支部在群众心目中的威信和地位,增强其号召力,使其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不成为一句空话。
3、及时宣传在我们身边表现突出的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号召大家以他们为榜样,向他们学习,树立党员在群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增强群众对党的信心,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基层党支部是部队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基层党支部作用发挥得如何,不仅直接影响部队党组织先进性建设的水平,而且直接影响部队的整体发展,影响部队党建工作质量,影响党建工作向纵深推进。近年来,部队在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党建工作中不落实、不突出、不适应的问题还相当突出。
“不落实”,主要表现在一些基层党组织“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民主集中制不落实,党管干部的制度措施不落实,不分析干部队伍的形势,不讲评干部队伍的优劣,不落实奖惩措施,组织生活质量低;有的单位七项生活制度落实不够,随意性大,不按规定的时间、内容和程序办;有的党支部党日制度流于形式,党课、党员大会等制度落实不到位,随意性强、活动不经常的现象较为突出;党员思想汇报坚持得不好,不能紧密联系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有的基层党组织为应付上级的检查、考核,弄虚作假,做表面文章,以填补记录代替相关会议,以突击整改代替“经常性”活动,存在“上级来检查补一阵子,重大活动抓一阵子,有了问题整一阵子”,搞“运动式”突击,靠“临时性”完善,疲于应付,偏离了部队党建工作的正确方向,缺乏扑下身子认认真真抓党建的劲头。
“不突出”,主要表现在一些支部核心领导作用发挥不够,有些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不强,有的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制度不严肃、不规范,存在支部与行政会议不分的现象。个别基层党组织以正副书记碰头代替支委会,以所务会、军人大会代替党员大会;少数班子和领导干部解决自身问题和驾驭部队全面建设的能力以及创造性的开展工作能力较弱;有些党员干部的履行职责能力素质偏低,基层基础工作底数不清、情况不明。
“不适应”,主要是观念、能力、素质与新形势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不相适应;党组织书记不会做党务工作,会议不会组织,议题不会确定,意见不会集中,形成的决议怎么执行不清楚,议不透,议不深,党务工作程序不规范,党组织书记和行政职务的关系摆不正的问题也不同程度存在,影响了工作积极性的发挥;一些政工干部和党务工作者对党务知识知之甚少,自身业务素质不符合党建形势发展和部队建设的需要;有的开展组织生活不联系部队工作实际,不把自己摆进去,仅仅把组织生活当作一项任务来完成,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被形式主义、表面文章所替代。
上述突出问题的存在,必定影响部队基层党组织建设,进而影响到整个部队党建工作的质量,因此,如果要加强部队的党建工作,首先要加强部队基层党支部的建设。没有强大的执行力和严格的落实程序,再好的规章制度也难免流于形式。要使基层党建工作的各项制度规定落到实处,必须在明确责任人、目标、时限、执行要求的基础上,实施党建工作责任制,形成责任链,形成层层抓落实的长效机制。一要强化认识,进一步统一抓党建工作的思想。当前部队党建工作出现的问题,既有体制机制上的原因,也有干部成长过程中缺少培训引导等方面的原因,但千条理由,万条理由,降低党建工作的标准没有理由。党的建设永远是处在第一位的核心工程,各级党组织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党建工作光靠政治机关、光靠政工干部不行,要有各级共同负责才能真正抓出成效。二要强化教育,进一步打牢官兵抓党建工作的思想根基。基层党组织是基层全面建设的主心骨,是一线战斗堡垒,是党实现在部队的思想、政治、组织领导的保证。因此必须继续巩固理论学习制度,建立完善良好的党内学习教育机制,从部队长远建设的高度来思考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问题;党员要坚持落实党课教育制度,要通过持之以恒的教育培训,提高官兵的政治素质,引导官兵明辨是非。要切实抓好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教育活动,在学习党章上形成制度;年终考核重点要考党员是否清楚党员的基本权利、义务,把党章知识内容作为党员官兵晋职、晋级前的考试内容,大力营造按党章办事的浓厚氛围。三要创新机制,进一步解决当前党建工作难以落实的突出问题。要把机制建设作为加强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从机制创新入手,改变重业务轻党建、重形式轻效果、重突击整改轻基础建设的问题。要结合基层党建工作实际,确定重点课题,定期和不定期地组织人员进行调查研究,掌握真实情况,采取有效整改措施;同时还要借鉴抓业务工作中党委成员联系点制度的成功经验,在抓党建工作中同样推行党委成员联系点制度,推行一对
一、面对面的党建工作联络帮扶制度,与责任点之间形成党建工作的责任链,帮助基层党组织提高落实党务工作的能力。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标准,无以衡量。因此,必须制定和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标准,从政治信念、团结协作、作风纪律、廉洁自律、开拓创新、工作实绩等方面作出具体的规定,推动基层党建工作迈上新台阶。首先,要把学习作为加强班子自身素质建设的重大任务抓紧抓好。班子成员的理论自学要有计划常抓不懈,要坚持不懈地抓好中心发言制度、自学制度、警示教育制度、调研分析制度等的落实,努力促使各级领导干部从更高的层面上认识和对待学习,下决心克服浮躁情绪,摆脱不必要的应酬,腾出时间和精力充实知识,提高思维层次和领导决策能力,增强工作的预见性、系统性和创造性。其次,要把提高务实能力作为加强班子核心领导能力建设的重大举措抓细抓实。要积极引导基层党组织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遵循“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方针,严格遵守议事规则和议事程序,推行重大问题征求官兵意见和咨询等制度,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建设和谐班子。要高质量地落实民主生活会制度,班子成员要真正做到知实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定期向组织汇报思想、学习和工作情况。
一方面,要逐步改革考核考评方法和模式,调整考核重心,对考评内容、方法、步骤、要求、奖惩进行系统规范,增加党建工作的考核分值,使党建工作、基层基础建设和业务工作有机结合。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目标责任考评体系。要着手推行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和主官任期目标责任制,实行“一岗双责”。要对党建工作目标责任的内容、时效、奖惩方式进行明确,结合实际进行细化,既有长计划、又有短安排,切实推进党建工作制度化。同时坚持奖惩并重的原则,对各级班子日常、年终和任期党建工作目标考核结果的运用要有配套的刚性措施,直接与班子调整、评优和领导班子成员个人的奖惩、任用挂钩。党建工作领先的要予以表彰,主官在交流提任时应优先考虑;党建工作落后的要提出批评,对主官应采取组织措施调整。对不认真履行职责,责任范围内党建工作存在严重问题没有及时解决,造成不良影响的,要追究领导班子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要以全国正在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注意发现、培养部队全面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各类先进典型,不搞短期行为,不搞平均主义,更不能让先进典型自生自灭;先进的基层组织建设经验要注意挖掘、总结、提炼,最终形成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财富。(乌兰察布市边防支队 刘长岭)
第四篇:加强机关党支部建设的思考
加强机关党支部建设的思考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对于如何把一个机关党支部打造成为既具有凝聚力又具有战斗力的坚强战斗堡垒,作为新时代的纪检监察部门干部,笔者认为应重点把握以下方面:
第一,“班长”要言传身教作表率。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党支部书记作为“一班之长”,其言谈举止直接影响一个支部的建设。因此,作为党支部书记应时时刻刻以身作则、作好表率。要通过思想引导、方法传授,充分调动其他支委的积极性,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形成工作合力。支委会要始终保持党建工作目标、观点、定位高度一致,主动沟通,形成共识,有效解决支部生活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班长”要注重利用上党课这一载体,多给党员讲述“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的故事,讲述“立足岗位作贡献,勇于担当比作为”的要求,讲述“不忘初心,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要义,充分发挥言传身教的感召力。要弘扬务实作风,增强工作实效,力戒支部建设重形式轻内容、重部署轻落实、重继承轻创新等问题,更好通过抓党建促工作,为自贸港建设作贡献。
第二,党员要团结友爱相扶持。团结就是力量。一个有凝聚力的党支部,其成员之间必定团结友爱、互帮互助。这就要求支部成员之间在工作中相互提醒、相互帮助,共同提高、比学赶帮。支部谈心谈话不能拘泥于形式,每时每刻、随时随地都可进行。支部微信群是党员沟通交流的好平台,除工作安排外,生活话题也可以列入其中,不受年龄和职级制约,及时掌握党员的思想动态。
第三,制度要规范健全有刚性。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就是规章制度,是支部规范化建设的遵循。机关党支部务必建立组织生活制度、党员大会制度、党课制度、谈心谈话制度、家访制度、党务公开制度等规章制度,立规矩规范组织生活,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日常教育、管理和监督。特别是纪检监察部门,更应把打铁还需自身硬的要求落实到行动上。机关党支部还要根据机关党委的工作安排,结合实际制订理论学习计划,武装党员头脑,坚定理想信念,推动工作落实。实践证明,制度的制定与落实,能有效厘清党员责任,增强党员党性观念,重视加强自我修养,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第四,教育要春风化雨见真情。党建工作的落脚点是强化党员党性观念,自觉按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机关党支部要注重利用“党员之家”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读书活动,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要通过现代手段,对党员进行有形、有声、有趣的电化教育,特别是突出警示教育,引导大家知敬畏、存戒惧、守规矩。支部书记要与支部委员和党员开展经常性谈心谈话,及时了解掌握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解决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支部书记还应把解决党员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统一起来,多一些“人情味”,少一些“生冷硬”,营造“快乐工作”的氛围,激发大家干事创业的热情,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第五篇:加强机关党支部建设的若干思考
党支部在党的组织体系中是最基层的一级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只有党支部的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我们党才能朝气蓬勃,不断增强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更好地发挥执政党的作用。
目前,县直机关各部门、各单位基本上是以站为单位组织开展工作,站在整个机关工作中处于一线和关键的位置;所以,站的工作开展得如何,直接影响着整
个机关的效能,反映了该机关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同时,按照县直机关工委的要求,各部门和各单位坚持把机关党支部建在站上,实行“一岗双责”制度,由站主要负责人担任党支部书记。因此,深入分析机关党支部工作的现状,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机关党支部工作的措施,不仅对于加强和改进机关党的建设,而且对于推进整个机关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目前机关党支部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调查所了解的情况,目前绝大多数机关党支部能够自觉地围绕改革和党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认真履行职责;在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方面,在执行党支部(党总支、党委)的决策方面,是好的或者比较好的;在协助行政领导完成改革和各项任务中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特别是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党支部建设得到全面加强,在广大干部职工中具有较高的威信。但由于多种原因,少数机关党支部工作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理论和政治学习抓的不紧。加强理论学习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现在,有的机关党支部对理论学习不重视,工作不得力,存在着学与不学关系不大的思想,以致有的理论学习任务不能按时完成;有的支部组织理论学习仍然采取一人念、众人听的老办法,念完以后了事;即便有时组织讨论,也多是空发议论,理论与实际相脱离,严重影响了党员理论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对党员教育管理要求不严。有的支部对党员疏于教育和管理,在工作上要求多、在思想政治上关心少,抓普遍性教育管理多、联系实际进行个性化教育管理少,工作呈现“一般化”状态,缺乏说服力和感召力;有的支部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不强,对党员中出现的问题不开会研究、不做思想工作、不进行批评教育、不作严肃处理,总是找理由把矛盾上交,想通过上级党组织解决;致使党员之间的矛盾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个别后进党员长期没有转变。
第三、贯彻执行党支部工作制度不力。机关党建工作责任制已实行多年,近几年在党支部工作方面也出台不少制度,总体上看,目前有关党支部工作的制度是比较健全的。但是,贯彻执行的情况不够好,尤其是党员学习制度、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和党费缴纳制度等落实的不尽人意;在少数党支部那里,制度建设往往是搞形式主义、走过场,难以发挥应有的保障作用。这与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的要求很不适应。
第四、党的组织生活不规范。有的支部没有按时召开组织生活会,党员长时间不过组织生活;有的支部书记把站务会当作组织生活会,对党员中存在的问题一个人随便说几句了事;有少数党支部甚至以娱乐活动代替严肃的党内生活。部分党支部虽然也召开组织生活会,但常常是讲成绩多、讲问题少,缺乏认真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流于形式,质量不高,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
第五、有些支部委员不熟悉党务工作。尤其是部分支部书记不知道如何运用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宣传教育群众,不知道如何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不善于以党组织的名义开展活动,不懂得怎样讲党课、怎样召开党员大会、怎样过组织生活,抓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的能力比较弱;以致在业务工作中听不到支部的声音、看不到支部的踪影,党支部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机关党支部工作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目前机关党支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其根源在于机关党建工作普遍存在的“不适应症”。这种不适应,从宏观上看,主要是机关党建工作与当前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形势结合的不够紧密所造成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改善党建工作方式,切实加强机关党支部建设,这是摆在各级领导和广大机关党务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从微观上看,如何转变观念,创新思路,谋求新发展,以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这是对机关基层党务工作者的严峻考验。
机关党建工作的这种“不适应症”,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原因:
一是党支部书记的“一岗双责”意识不强。在具体工作中,有的支部书记对加强党支部建设的意义认识不足,缺乏做好党支部工作的责任感和主动性,常常是推一推、动一动,不推不动,有时连机关党委安排的任务也不能按时完成;有的支部书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观念不牢固,他们抓业务工作这一手比较“硬”,对业务工作想得多、安排的多、也有创新意识(这是正确的),但抓党建工作这一手却比较“软”,对支部建设思考得少、安排的少,存在着重业务、轻
党建的现象,以及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两张皮”现象;有的支部书记对于自己所担负的“双责”认识不模糊,误认为站长“实职”、书记是“虚职”,没有认真履行支部书记的职责,经常把支部工作交给党组委员抓,从而导致一些工作不落实。
二是党支部工作没有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一方面,有的支部书记贯彻执行党建工作制度的意识不强,不能自觉地按制度办
事,狠抓制度的落实,导致党支部工作缺乏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另一方面,现有的党支部工作制度还不够完善,有的可操作性不强,尤其是对支部书记的工作职责缺乏科学系统的量化分析、党建工作的绩效没有与业务工作考核挂钩、以及合理的业绩考核和激励等,致使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在业务工作中没有得到确认;这是造成机关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不到位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是党支部活动形式比较单
一、缺乏创新。随着改革深入、对外开放扩大、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以及机关党员队伍结构的新变化,迫切要求机关党建工作不断创新,以新的内容、新的载体和生动活泼的形式,来吸引和凝聚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然而,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有的支部书记在工作中因循守旧,缺乏求真务实、与时俱进、与时俱进的精神,没有认真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党支部工作无创意,方法简单,活动形式单一,依然停留在发几本书、组织党员念几篇文章上,缺乏有效的载体和抓手,缺少足够的动力和活力,满足不了广大党员的需求,难以吸引广大党员参与。这是当前机关党支部工作没有能够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症结所在。
三、进一步加强机关党支部建设的对策
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机关党支部建设,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努力增强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具体措施和方法:
一是党组(党总支、党委)切实加强对党支部建设的领导。首先,进一步提高对机关党支部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党支部(党总支、党委)成员抓党建的责任意识,改变重业务、轻党建的现象,切实履行抓党建工作职责。把机关党支部建设列入党支部(党总支、党委)议事日程,定期听取机关党委的工作汇报,了解掌握党支部建设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指导性意见。特别是党支部(党总支、党委)书记,要在认真履行机关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的同时,督促其他领导成员认真抓好所分管站的党支部建设。其次,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把党支部工作与业务工作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总结,并且把党建工作纳入机关目标管理考核范围,一起考核,在衡量处室工作绩效时,把两个目标的考核结果同等使用。第三,在综合考察处室主要负责同志时,把履行党建工作责任制的情况纳入考察范围,并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在对站长进行集中培训时,把党建理论和党务工作知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以提高他们履行党建工作职责的能力。
二是机关党委切实加强对党支部工作的检查指导。定期检查党建工作责任制的落实情况,尤其是加大对党支部学习、会议记录本的检查力度,并将检查的情况在本机关范围内通报,以起到督促作用。加强对党支部工作的具体指导,针对不同情况,提出不同要求,着力解决当前存在的薄弱环节。对组织生活不健全、不规范的党支部,督促其按时召开会议,并派人参加给予指导,以提高组织生活的质量;对存在问题比较突出的党支部,要深入调查研究,找出问题的症结和解决办法,提出具体整改意见,限期改正。根据形势和任务变化以及机关党支部工作的实际情况,广泛吸纳党内外干部群众的意见,创新机关党建工作的内容和方法,并形成相关制度,使党支部有所遵循。围绕机关中心工作,创新活动载体和活动方式,组织开展一些为广大党员所喜闻乐见的思想教育活动和主题实践活动,以增强党支部工作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三是进一步加强对党支部书记的教育培训。在教育培训中,加强理想信念方面的内容,引导帮助党支部书记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正确的权利观、地位观、利益观,永葆先进性。坚持党支部书记会议制度,用以会代训的方式加强对支部书记的教育,以便引起对党支部工作的高度重视,保证各项任务贯彻落实。突出党建业务的培训,帮助支部书记掌握党建工作的基础知识,明确支部工作职责、具体任务和程序步骤,改进工作方法,进一步提高履行“一岗双责”的意识和做好党建工作的能力。
四是改进对党支部工作责任制的考核和考察。机关党建工作责任制是机关党的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工作的根本保证。目前,由于责任制的目标体系还不够完善,在考核中往往出现把握不准的现象。因此,机关党委作为负责考察和考核的职能部门,要从实际出发,着眼于提高党支部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激发党支部创新的活力,进一步修改完善考核体系,量化考核标准,以增加考核工作的导向性和可操作性。要尽量避免考核工作的形式化倾向和走过场现象,以保证党建工作责任制贯彻落实到位,推动机关党支部建设不断提高到新水平。
**县畜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