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阅读专题复习学案(5篇)

时间:2019-05-13 09:52: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闻阅读专题复习学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闻阅读专题复习学案》。

第一篇:新闻阅读专题复习学案

17届文科班新闻阅读专题复习学案

武钢三中语文组 邱翟

一、全国卷新闻阅读的命题特点(例题《2017年考试说明》P56-58)1.材料特点:多则新闻材料的比较阅读 2.文体特征:新闻报道(叙述为主),新闻访谈、评论(观点为主)3.选择题型:新闻报道核心观点之间的异同比较和逻辑推断 4.简答题型:对新闻涉及的主话题的评价

二、新闻报道阅读指要

1.抓住新闻基本要素: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2.明确主要件、关键细节、核心观点 3.关注新闻写作的艺术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4.关注新闻中特殊句子的内涵辨析

5.关注同一事件在不同新闻报道中的不同侧面、重点,以及他们之间的逻辑关系

三、新闻访谈、评论阅读指要 评论对象:因何事而发

核心观点:完整把握作者的立场和观点 艺术手法:作者用怎样的手法表达观点 句子内涵:句子中蕴含的丰富观点

四、例题训练

2017年《考试说明》例题 材料一:

【本报讯(记者韩晓东)】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日前在京发布结果,调查显示,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7.8%,较2012年上升了2.9个百分点,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76.7%,较2012年上升了0.4个百分点,其中,报纸和期刊的阅读率分别较2012年下降超过5个百分点,而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则上升了近10个百分点。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介绍,我国国民的图书阅读率从2007年至今已经连续七年稳步回升。

从国民对各类出版物阅读量的考察看,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为4.77本,比2012年增加了0.38本。人均阅读报纸和期刊分别为70.85期(份)和5.51期(份),与2012年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阅读电子书2.48本,比2012年增加了0.13本。与2012年相比,传统纸质媒介中,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对图书、报纸和期刊的接触时长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新兴媒介中,上网时长和手机阅读的接触时长呈增长趋势,其中,通过手机上网的比例增幅明显,与2012年的29.2%相比,增长了13.5个百分点。

对我国国民倾向的阅读形式的研究发现,66.0%的成年国民更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有15.6%的国民倾向于“手机阅读”,超过更倾向于“网络在线阅读”的国民比例(15.0%)。

从阅读者的年龄分布看,0—17周岁未成年人是纸质图书阅读的绝对主力,这一群体的图书阅读率为76.1%,人均图书阅读量为6.97本,较2012年提高了1.48本,其中,14—17周岁未成年人课外图书的阅读量最大,为8.97本。另外,通过对亲子早期阅读行为的分析发现,2013年我国0—8周岁有阅读行为的儿童家庭中,平时有陪孩子读书习惯的家庭占到86.5%,在这些家庭中,家长平均每天花费23.87分钟陪孩子读书。

另据悉,为了更好地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满足国民多元化阅读需求,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等机构共同发起的第二届“文明中国”全民阅读活动将于近期全面启动,届时将开展包括全民阅读送纸书、送数字阅读客户端、开展阅读创作征文活动在内的多种全民阅读活动。

(《中华读书报》 2014年4月23日01版)

附图:

材料二:

今天是第19个“世界读书日”,也是伟大文豪莎士比亚诞辰450周年。每逢这个日子,有识之士便是一次集体焦虑,然后便痛心疾首,感叹中国人读书太少,并不乏数据证明,比如人均读书才四五本,远低于韩国的11本,法国的8.4本,日本的8.5本,美国的7本„„更有论者恨铁不成钢,千万别成为屏奴,要多读纸质图书。

(摘自2014年4月23日《北京青年报》

材料三:

天津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张宝义认为,人们不是不阅读,而是阅读的方式在变。手机、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兴起,对传统阅读方式造成巨大冲击,习惯了网络浅阅读的民众,难有耐心阅读“大部头”,从阅读纸质书变成阅读电子书、微博、微信。但带来的问题是,只能获取大量碎片化的信息,要领略经典著作深刻的美,需要时间和耐心。

(摘自央视网《中国人正面临“阅读危机”?》)

(1)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3分)

A.三者关注的都是当下中国的“阅读危机”问题,而且都认为是新媒体的兴起带来了阅读形式的改变,造成了危机。

B.材料一表明中国人主要倾向于阅读纸质书,因此材料二和材料三涉及的“屏奴”和网络浅阅读现象,并不是很严重。

C.材料一对阅读现象的考察较为详尽,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而材料二和材料三更像新闻评论,其新闻价值有限。

D.三者都试图积极引导读者思考当下中国面临的阅读问题,并且暗示读者,中国人的阅读情况有可能变得越来越好。

(2)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二项是(4分)

A.三段材料来源不一,有专业报纸,有门户网站,但都选择在“世界图书日”发布相关新闻,说明三者都有应景的嫌疑。B.相对而言,《中华读书报》的专业性最强,《北京青年报》和央视网虽然有宏观视野和专家言论,还是显得不够专业。

C.对于同一阅读现象,“手机阅读”“网络在线阅读”“屏奴”“网络浅阅读”等用词的区别,表征了媒体的利益倾向。

D.三家媒体发布关于阅读现状的新闻的背后,是国家对于“文明中国”的诉求。这说明三者都是国家的喉舌,服务全民。

E.三家媒体的读者群体不一样,为了适应读者,在用词和修饰风格上有各自的考虑,因而文字上的阅读感觉大不相同。

(3)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不同的阅读形式的理解。(5分)

10山东卷(新闻报道)

“她只能活七小时”[注]

[美]保罗·舍恩斯坦

本市新闻编辑台上电话机的指示灯闪烁着微弱的白光,时间是下午3点40分。本市新闻主编接了电话,他听到这些内容:“我的小女儿在路德医院。医生说她只能活7小时,除非得到新药青霉素。这是她唯一的希望。医生已经使用了磺胺以及他每一种药。

我必须找到某人有足够能力的人帮她。你能帮我吗?“

打电话的人通报了他的身份,他叫劳伦斯·马隆,职员,家住杰克逊海茨,第34大道第83号。濒临死忙的小孩是他的女儿,叫帕特立夏,两岁,先就诊于路德医院,在曼哈顿,第144街和康文特大道交汇处。

找到青霉素并非易事。因为这个被医学界誉为“创造奇迹”的奇药是如此的稀少,以几乎不能找到它。即使是军方,也只能得到他们所需的一小部分。

然而,这位父亲恳求帮助两分钟之后,本市新闻编辑台决定开始投入这项救援工作。这是一场残酷的斗争。“只能活7小时,除非„„”

电话打到路德医院,证实了那个小孩几乎不能活了,她患的是一种罕见的血液病,即葡萄球菌引起的败血症,一种血液中毒。磺胺制剂已用过了,输了两次血,都无济于事。有人提出青霉素是唯一的希望。

通过电话向华盛顿的美国公共卫生局局长托马斯·帕伦请示,并详细调查了纽约的药品公司后得知,施贵宝公司生产青霉素。

打给帕伦博士的电话被A.N.理查兹博士听到了,他在华盛顿负责科学发展局的研究工 作。“新泽西州新布伦瑞克的施宝贵实验室能提供青霉素。”查理兹博士说,“我将打电报,请他们立即定量发放。”

与此同时,人们获悉斯特·基弗博士这位波士顿外科医生和战时生产委员会委员有直接命令发放民用珍贵药物。他是由路德医院的外科医师丹特·柯利蒂大夫通过电话取得联系的。

“你将得到青霉素。”基弗大夫向柯利蒂大夫许诺。那是下午4点钟。医生们对在红头文件的作用下找到青霉素的来源并被予以发放的速度感到惊异。

现在,计划正在实施之中,由两个州的警察护送青霉素这个仁慈的东西从新布伦瑞克运到这个奄奄一息的女孩的床头。下午6点30分,柯利蒂大夫在霍兰隧道的入口处碰到了一群焦急的记者。当那辆仁慈之车停在施贵宝实验室前面时。时间是下午7点30分。

3个卫兵等在那里。其中一个走向汽车:“是柯利蒂大夫吗?给你青霉素。” 柯利蒂大夫接过那硬纸匣,由冰裹着的青霉素放在里面。“现在,”他说,“我们有了一个战斗的机会。”

最后一段路程是从霍兰隧道到路德医院,只用了8分钟,这是创纪录的速度,行驶在西区高速公路时,车速器始终指向65英里/小时。汽车就要停在医院门口之前,柯利蒂大夫说:“今天,你们做了一件世界上所有的医生都做不了的事。”

“也许是。”一个记者说,“但是从现在起。大夫,靠你了。”

此后,记者们踮着脚尖走进四楼那个失去知觉的孩子房间,他费力地呼吸着,但在蓬松的丝一般的棕发下面的小脸上,并没有痛苦的表情。“她是个可爱的病孩子。”一个护士低声说。

帕特丽夏·马隆的父母哭了。“谢天谢地。”凯瑟琳·马隆低语着,“至少,我的小丫头又有了一次机会。”

(选自《普利策新闻奖名篇快读》,有删改)

【注】这篇报道发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3年8月,获1944年普利策新闻奖。(1)这篇报道以顺序的方式写作,并特别突出了时间,有什么好处?(4分)

(2)柯里蒂大夫为什么说“今天,你们做了一件世界上所有的医生都做不了的事”?(4分)

(3)新闻语言一般是客观平实的,而这篇报道却有所不同。请对文中画线部分作简要分析。(4分)

(4)这篇报道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请结合文本和新闻背景谈谈你的理解。(6分)

12广东卷(新闻访谈)

寂寞出学问

——《解放周末》对话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教授

昨天是第25个教师节。复旦大学向全体教师发出致谢和倡议,感谢在学术领域中默默耕耘多年的教师们,并倡导一种甘坐“冷板凳”的治学精神。

这种倡导,关乎复旦,又不止于复旦;关乎教师,也不止于教师。下面是记者对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教授的专访。

记者:在教师节这一天,复旦大学为何向全体教师发出这样的致谢?

秦 :我们向辛勤工作一年的教师致敬,不仅尊重教师的一般性劳动,还特别强调一个重点:不能遗忘在学术领域耕耘多年、默默无闻的教师们。这些教师没有受到媒体的过分关注——被媒体过分关注恰恰做不出学问——因此,容易被遗忘。在这一时刻表达对他们的由衷感谢和深深敬意,是非常必要的。

记者:钱穆先生说过,做好学问,要“潜心十年”。

秦 :是的,类似的说法不少。20世纪50年代,南京大学韩儒林先生就把范文澜先生的治学精神概括为两句话:“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这种甘坐“冷板凳”的精神,就是坚守学术的精神——无论外面发生了如何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攀登学术高峰的路途中,一定要坚守学术。在这个方面,我颇为自豪,因为在复旦大学的历史上,不乏甘坐“冷板凳”、作出卓越成就的学者,他们的精神,是复旦重要的精神遗产之一。

记者:这种精神的确是宝贵的,但是,是否非得寂寞才能出学问?不甘寂寞就不能出学问吗?

秦 :这个疑问可能来自于现在一种有目共睹的现象:学术考核时,不少教师拿出了一大摞成果,十几篇论文、好几部大书,都是在有限的几年内写成的。但是,真正在学术界的人都知道,即使是一篇有真知灼见的论文,恐怕也不是一年半载就可以完成的。“著作等身”只有在个别天才身上才能发生。我认为,在现行的考评体制下出现了那么多的“硕果累累”“著作等身”是不符合学术规律的。

记者:也就是说,做学问来不得半点浮躁,必须静心求实。其实,“寂寞出学问”也是中国学界长期以来形成的优秀传统。那么,您认为怎样才能真正耐得住寂寞?

秦 :在这方面,很多学者都有经验和教诲。做学问,首要的是要有兴趣,要有对学问的热爱。比如,陈尚君教授用了20年的功夫做了《全唐文补编》《全唐诗补编》,他做的工作大部分是辑录、校勘、订正,是非常细致认真的学问。当年陈先生住房不宽裕,在出版社借了20平方米的房间,夏天没有空调,但他又不敢开电风扇,怕吹乱纸页,只能打着赤膊,挥汗如雨地工作,多少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很多人说,这多苦啊,我才不吃这个苦呢。实际上陈先生是苦中有乐,这种乐趣,是别人难以体会的。真正热爱学问的人,即使是在艰苦和寂寞的环境中,内心也并不孤单,相反,很充实,很幸福。

记者:您倡导学者要甘坐“冷板凳”,显然与当前浮躁的学术环境和文化氛围有关,不少人认为,这不仅仅是学术问题,而且是整个文化和社会的问题。在这其中,媒体似乎也起了不少的作用。那么,您认为,在当今的时代,学者和媒体之间应形成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秦 :应形成良性关系。媒体要着重宣传学者的学术精神,恰当宣传他们取得的学术成果,而不要去追逐学者的私人生活,不要过度把学者放置在社会热点中。媒体的过度关注会损害学者。

记者:有不少学者甘心埋首做学问,也有学者以走出象牙塔、主动参与公共空间为己任。秦 :确实有好多真正做学问的学者是不发言的。我们的态度是,鼓励学者利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学识在媒体上讲点话,关键是要有真知灼见。知识分子提出一些意见,对守住社会的良心、主张社会公正,绝对是有好处的。但是,学者在和媒体互动中,要守住学术界限。学者可以通过媒体适当传播学术成果,但一定不要把名利和传播挂起钩来,不要使自己成为“媒体学者”。学者不要以为通过在媒体上的频频亮相,自己就可以变成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对任何事情都能发表看法的“全才”。这实际上是在降低学术的影响,也是在暴露自身的不足。

(原载《解放日报》2009年9月11日第17、18版,有删改)

(1)围绕“寂寞出学问”,秦绍德从哪三个方面作了倡导?(5分)

(2)秦绍德认为,学者“被媒体过分关注恰恰做不出学问”,根据文义,怎样理解这一观点?(4分)

(3)如何理解文中所说的“这种倡导,关乎复旦,又不止于复旦;关乎教师,也不止于教师”?结合全文,请谈谈你的理由。(6分)

第二篇:2012高考语文复习学案:新闻短评

新闻短评教案设计

主备人

组长

【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短评的特点和结构

2、掌握新闻短评的答题方法

【教学重、难点】

掌握新闻短评的答题方法

【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件、讨论法、分析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新闻时评阅读》引入新闻短评,并展示【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

二、(课前预习,课堂回顾)

学生读学案,了解新闻短评的概念、特点及结构:

1、新闻短评就是用简约的文字对新闻事件进行评论。

2、新闻短评的特点:

第一、观点鲜明。由于要在极其短小的篇幅中阐述自己的观点,所以短评的观点态度一定要鲜明。一般观点放在开头,但也可以在文末或文中提出,但论点一定要明确、有力。

第二、说服力强。虽然只有短短100个字,但说理论证还是非常重要的,说服力就成了短评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这就决定了短评选取的论据一定要准确,能够真实地反映论点,有力地支持论点,具有典型性、客观性。

第三,语言精炼。短评的语言要一字千金,表述准确,不能东拉西扯,苍白无力。第四,脉络清晰。高考要求短评一般一百字左右,短短一段文字中,要有观点、有论据,有概括、有阐述,只有脉络清晰,才能说清楚、讲明白。

3、新闻短评的结构类型:(题目+)观点+理由

(题目+)观点+理由+总结

(题目+)理由+观点

三、引导学生分析单一材料型的新闻 练习1: 新闻:《“山寨版春晚”叫板央视春晚》 要求:有见解,是非分明,100字左右。

1、回顾【示例】:百姓自娱自乐 何必叫板央视

“山寨版春晚”创办者不应提出“要与央视春晚叫板”之类的宣传口号。“叫板央视”有贬低央视春晚、炒作自己之嫌。且央视春晚所代表的是主流文化,百姓自娱自乐如果与社会主流文化相冲突,可能面临的将是“出师未捷身先死”。引导学生思考:对这则新闻,能否从相反的角度评论呢?

2、学生练习并展示。

3、(投影)【示例】此举值得力挺。向央视春晚叫板,体现了筹办者的自信;也是对央视春晚的一个鞭策,利于提高春晚质量;而且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文艺舞台,需要“百花齐放”的景象。我们应为“草根版”的叫板精神高歌!

4、引导总结

(投影)小结1:单一材料型。观点必须鲜明,可以赞成,也可以反对。

5、引导学生思考:以下新闻评论是否合适?

新闻:《“毒奶粉”事件 》

评论:汇源被可口可乐收购了,大家都骂朱新礼没有民族气节,不保护民族品牌。现在民族品牌三鹿出问题了,大家还在骂,为什么?!三鹿是有50年历史的老牌子,哺育了三代中国人,做了大量的公益事业,我们一定要支持民族品牌!

6、分析总结

小结2:要言之有理,不可强词夺理。

四、引导学生分析正反比较型的新闻 练习2:

新闻材料1:2010年11月24日,中国选手吴敏霞带伤参赛,获得广州亚运会女子1米跳板金牌。赛后,教练刘恒林说:“吴敏霞从脚踝、膝盖、大腿、腰、胳膊到脖子,全身都是伤。她髋部的伤势时好时坏…… 2012年奥运会不知道能不能坚持。”

新闻材料2:2008年8月18日中午,在北京奥运会男子110米栏预赛中发生了令人意外的一幕:被视为国人的骄傲的中国选手刘翔因伤退出比赛。请结合以上两则新闻,写一则100 字左右的评论.1、(投影)评论:

奥运会不只是一场比赛,更是张扬国家和民族精神的一场战斗!能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他是为国家民族利益而奋斗的战士!而一名真正的战士,除非他倒下,决不会也不能在一场真正的战斗面前退缩!所以刘翔退赛, 实为不该!分析:此评论是否合适?为什么?

2、引导总结

小结3:正反比较型,必须兼顾所给材料,不能顾此失彼。

3、学生练习并展示。

4、(投影)【示例】

我为带伤出战的运动员感动,他们值得尊敬,但不提倡这种做法。体育运动的最终目标是强身健体,在可能严重损害健康的情况下,退出是理性之举。只要尽心尽力了,就无愧于国家。我们渴望金牌,但我们更渴望身心健康的运动员。

五、引导学生分析分析复合型新闻 练习3:(2010年湖南语文高考卷第21题)

下面是选自《光明日报》的 4 条消息的标题,请在 分析标题所报道的事实之间内在联系的基础上, 写一则 100 字左右的新闻短评.(6 分)

外交部发言人: 谷歌若撤出不会影响中国的投资环境

澳联邦通讯部长表示 网络不能独立于法律之外

瑞士坚决严打(网络)“黄毒”信息

互联网凝聚慈善力量 网民掀起抗旱捐助高潮

1、学生讨论分析:

四则消息的共同对象是什么? 四则消息关键词分别是什么? 四则消息有何内在联系? 你如何评价?

2、学生练习并展示。

3、(投影)【示例】

当今时代,网络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但其传播的“黄毒”信息等也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它还引发国际争端,成为利益集团博弈的工具,因此,用法律的手段监管网络,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4、引导总结:

小结4;复合材料型,要理清材料关系,使评论脉络清楚。

六、小结

短评的几个禁忌:

(1)全文没有观点,只大量转引原材料,没有分析。(2)观点偏激,强词夺理,或只是发牢骚。(3)条理不清,语无伦次。(4)字数太少或严重超标。

七、复习建议

1、多关注

2、多思考

3、多训练

八、推荐 : 新闻节目:《焦点访谈》、《今日关注》、《时事辩论会》等有新闻评论的;

报刊 :《杂文报》、《杂文选刊》、《讽刺与幽默》等;

时评:

人民时评:http://opinion.people.com.cn/ 西岸时评:http://www.xiexiebang.com/jxcomment/ 新华时评:http://www.xiexiebang.com/comments/

九、拓展作业:

结合以下两则材料,写一则 100 字左右的新闻短评。

材料一: 11月10日,以严肃严谨著称的《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标题《江苏给力“文化强省”》让不少人有些“意外”。(“给力”,网络热词,在此类似“给与力量”、“有帮助”、“加油”。)

材料二: 中央党校2010年春季学期学员开学典礼上,习近平谈到了文风改进的问题。他认为应该提倡短、实、新的文风。其中“新”的一点就是:“角度新、材料新、语言表达新的话,富有个性、特色鲜明、生动活泼的话”。

附:【参考答案】迎接“给力”时代的到来

语言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人民日报》与时俱进,使用网络词汇“给力”,就很有亲和力。而且语言与生命类似,符合“适者生存”的规律,因此不用担心网络语言会影响汉语的“纯洁性”,应大胆迎接“给力”时代的到来。

第三篇:新闻学案

新闻、访谈阅读学案

一、新闻的文体特征

1、定义: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2、分类:新闻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电视新闻等体裁;狭义的专指消息。

3、文体特点:

(1)基本特点: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2)最主要的特点:“用事实讲话”。

(3)基本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标题、导语、主体是消息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结语有时则蕴涵在主体里面,结语有时可省略。①标题:要求准确、凝练、新颖、醒目。形式有单行标题,多行标题。多行——引题(引标):交待形势,烘托气氛,说明背景等。正题(主标):对一则消息内容的高度概括。副题(副标):往往是重要事实,结果的提要。

②导语: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以凝练简明的语言,概述新闻的主要内容或事实,鲜明地揭示新闻的中心。写法常见的有叙述式、描写式、评论式、提问式、结论式等。

③主体:对导语内容进行展开和补充,是消息的躯干。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按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安排层次。

④结语: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有的消息,事实说清楚了,就不需要结尾。它可对全文内容作概括性小结;可用带有启发激励性的语言作结;可对发展趋势作预测;可提出值得深思的问题。

4、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5、叙述方式及作用

a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条理层次清晰。

b倒叙:不按时间先后顺序,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叙叙述下去的一种方法。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c 插叙:补充交代故事原因、背景;丰富人物性格,突出人物形象;突出主题;结构上为下文作铺垫;形式上使文章结构紧凑,曲折有致、富于变化。

6、语言特色(与传记大致相同):从句式特点(如叠字叠词、动词形容词量词的选用、整句散句、长句短句等的使用,使文章具有音韵美 简洁明快等特点),修辞手法等分析,二、题型总结

(一)新闻内容的真实性

题目:本文的作者是如何突出新闻的真实性的?

【参考答案】从三个方面。一是根据采访经过;二是根据对新闻现场的客观反映;三是根据准确的数据。

【方法小结】

1、从再现采访过程的角度

2、从再现现场情形的角度

3、从叙述人称选择的角度

4、从细节描写作用的角度

5、从新闻数据运用的角度

(二)把握新闻语言的准确性

题目:作者称新“歌德堡”号为“复活的歌德堡”号,是否准确?

【参考答案】非常贴切。“复活”两字使历史与现实、沉船与新船很自然的勾连起来了;同时也是对文中“形状、结构、大小基本一致”的应证,很好的表现了瑞典人的航海梦想与行动激情。【方法小结】

1、从表现形象特点的角度思考

2、从表现形象变化的角度思考

3、从前后内容联系的角度思考

4、从新闻传达感情的角度思考

(三)语言特色:《新课标》242页《妈妈教我放鸭子》第3题

(四)叙述方式的类型及作用

《新课标》242页《一个老羊倌的人生长跑》第1、2题

(五)探究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文本产生的社会功能

【方法小结】

1、概述相关事实

2、分析人物精神(品质、素质)

3、阐发所受启发(相同、相反)《课后作业》377页《下一个袁隆平在哪里》第3题

三、访谈的概念:如果因为某个人、事件、特定问题去访问专家或知情者,请他们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运用谈话纪实的方式进行报道的文章。

注意要点:

访谈的目的性非常强:就某一特定人、事、问题; 访谈的对象有很强的限定:专家或知情者。

通常以答记者问、采访纪实、访谈录、对话录等形式出现。

(1)一般提问方法:要么直接问,要么旁敲侧击。可以细分为:

A趣问:采用一些诙谐有趣、形象生动的话题或提问方式进行发问,以消除陌生感,拉近双方的距离。B直问:不转弯抹角,把想了解的问题直截了当地提出来。C推问:运用逻辑推理,提出问题。

D旁问:有意岔开,先谈点别的事情,以此来制造轻松的气氛。

E追问:对访谈对象刚刚陈述的疑点或没有充分说明的地方进行追问,使访谈顺着自己的思路继续予以回答。

F延伸:对访谈对象没有涉及的领域进行引导,可以拓宽领域,避免片面性。

G对比:有时侯,访谈对象就某一问题在回答时的陈述不尽相同,如果发现这样的疑点可以进行对比提问。也可以引入一些其他人同一问题的观点进行对比提问。

四、访谈特殊题型

本文的提问方式,如:《新课标》245页《陈以胜》第1题

《课后作业》380页《最慢的是活着》第3题

第四篇:《短新闻两篇》学案

《短新闻两篇》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和掌握新闻结构的多样性,分清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2.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洞察世相、了解历史的意识。[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

1.赏析《别了,“不列颠尼亚”》的现场描写与历史背景相结合的叙事特色。2.赏析《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在客观描述事实的同时,又运用多种手法将自己的心理感受细致的表现出来的方法。难点:学习和体味两篇新闻的情感倾向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别了,“不列颠尼亚”》

一、导入

二、文体知识

新闻也叫________,其结构一般包括______、导语、________、_______和结尾五部分。导语一般放在_____,以用来吸引读者阅读下文,新闻的内容必须_____________,其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

三、文本探究

1、请按时间顺序列出英国殖民者在文中的活动。

2、文中写了三次降旗,各有什么意义?

3、这篇特写在报道新闻的事实时,还适当地运用了一些背景材料。请找出来并体会它们在文章中的作用?

4、说说你如何理解标题?

5、香港回归对中华民族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对这一事件的报道,可以用多 个侧面、多个角度选材来表现,本文是如何处理的?

6、“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时间为什么要具体到“零4天”?

课堂小结:

本文重温了香港回归那一刻的 激动与自豪。这不仅仅是事件本身的特殊性,也是与本文的艺术再现分不开的。在众多关于香港回归的 报道中,本文新颖别致,匠心独运。作者没有直接写仪式现场的庄严,而是选择了末代港督和“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这一角度,耐人寻味,独辟蹊径,也应成为我们写作的典范。

第二课时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一、写作背景

曾经这条路被德国纳粹称为“天堂之路”60几年前满载着一车车犹太人的“死亡列车”通过这条路,进入前方的那扇大门,然后下车,按男人、女人、小孩分为三群,脱光衣服,剪掉头发,送入毒气室,15分钟以后死亡。这扇大门就是当时德国在世界各地修建的集中营里最大的一座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大门,400万人进了这扇大门就再也没有出来。德国纳粹军官还曾经骄傲的说:“绝对不会有人活着离开。”多么可笑,“天堂之路”却把人引进了一座人间地狱。

二、思考下列问题。:

1、在介绍参观过程之前作者先对集中营的哪些情况进行了介绍?

2、在课文的前三段作者用的最多的一个词是什么?找出相关语句,加以理解。

3、参观的主要事件有哪些?

4、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记: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 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5、本文的题目非常醒目,“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没有新闻还写什么?

6、如何理解这篇新闻的主题?

第三课时 练习巩固

一、知识应用自测

1、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A、旗杆 掩映 飘扬 蒙蒙细雨 B、易帜 恶梦 凋谢 惊惧万分 C、废墟 窒息 踉跄 绿树成荫 D、祈祷 呆滞 嬉戏 不寒而溧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A、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的人。B、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C、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

D、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分别了这个曾居住过25任港督的庭院。

二、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回答问题。

(新华社上海1957年2月12日电)这几天上海街头积雪不化,春寒料峭,最低温度下降到摄氏零下七点四度,上海人遇到了有气象记载的八十多年来罕见的严寒„„

“前天一夜风雪,昨夜八百童尸。”

这是诗人臧克家1947年2月在上海写下的诗篇《生命的零度》中开头的两句。这几天比十年前冷得多,据上海市民政局调查,到目前并没有发现冻死的人。民政局已布置各区加强对生活困难的居民特别是孤苦无依的老人的救济工作。为了避免寒冷影响儿童的健康,上海市教育局已将全市幼儿园开学日期延至18日。

3、简析着名诗人臧克家的诗句“前天一夜风雪,昨夜八百童尸”在《上海严寒》这篇消息中的作用。

4、简要说明《上海严寒》一文导语中的景物描写在整条消息中的作用。

5、简要说明《上海严寒》一文的写作技巧和表现特色。

三 思考探究:

学生认真体会以下几个句子,并谈谈自己对这些句子的理解

1、体会“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记: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的含义是什么。

2、怎样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波娑起舞。”

3、为什么对于参观者来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4、那个女孩在微笑。在笑什么呢?

5、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眼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这是为什么?

四、拓展提高

阅读下面这则新闻,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新闻所体现的中心(20字以内)

新华网北京3月4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4日在这里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不动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石。他表示,对于台湾任何人,任何政党朝着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方向所作的努力,我们都欢迎。只要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承认“九二共识”,不管是什么人,什么政党,也不管他们过去说过什么,做过什么,我们都愿意同他们谈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的问题。

第五篇:新闻概括题学案

2012中考专题复习

新闻概括题学案

复习目标:熟练掌握新闻概括类题目的答题技巧,轻松应对中考此类题目

一、前置学习:

1、新闻的六要素:国际上又用 “五W”来衡量新闻,“五W”是

指,。

2、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三个部分,即 景和结语。

3、新闻基本结构的特点:

标题:标题是新闻的眼睛,也是新闻内容的精髓所在。好的标题,不仅能够反映出新闻的内容,还能把其中的神采传达出来。因此,新闻标题具有简单明了、吸引读者的特点。标题往往不需要时间,只要求两个必备要素人物、事件。句中不停顿,文末无标点。

导语: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简明扼要的介绍新闻的主要内容,被称为

新闻的窗口。因此,导语部分至少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

主体:新闻的主干,它要承接导语,用实在的、典型的、具体的材料,印证导语中的提示,对导语的内容作进一步的扩展和阐释。

二、根据上述提示,认真完成下列习题,并写出解题的方法步骤。

1、给下面的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2个字)

2004年6月3日,雅典奥运会圣火离开雅典,正式开始为期35天的环球之旅。在雅

典国际机场举行的火炬交接仪式上,雅典奥组委主席扎斯卡拉基表示,本次奥运圣火的环

球传递活动将首次穿越5大洲,经过27个国家的33个城市。同时,火炬将首次到达非洲

和拉丁美洲,并且途经每一座曾经举办过奥运会的城市。

标题:

2、根据下面的内容拟一则新闻标题。

本报讯5月26日,记者从市旅游外事侨务局获悉,接国家旅游局通知,我市正

式获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至此,我省已有9个地级市和3个县级市获此殊荣。

我市旅游资源丰富,品种齐全,特色独具。重要的旅游资源有:大雄山国家森林公园、龙山国家森林公园、梅山龙宫、紫鹊界秦人梯田、曾国藩故居富厚堂、湄江风景区等。其中梅山龙宫和曾国藩故居富厚堂已获批国家AAAA级旅游区。

(摘自2010年5月27日《娄底广播电视报》)

标题:你认为拟写标题应注意些什么?有哪些实用的好方法?

3、在新闻中,开头常有一段用来概括新闻主要事实的话,我们称之为导语。下面这则新

闻缺少“导语”部分,请你根据后边的内容,在文中的横线上补写出这则新闻的“导语”。

长寿湖飞来黑天鹅

(本报4月28日讯)

昨日,在长寿湖安顺岛湖边钓鱼的徐光军突然发现湖里多了4只全身羽毛纯黑发亮的水禽。经辩认该水禽为黑天鹅。

黑天鹅是产于澳大利亚的一种水禽,为什么会在长寿湖现身?对此,长寿湖风景区管委会有关人士称,其原因目前尚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自去年长寿湖取缔养殖网栏,实行生态养殖后,长寿湖水质明显改善,为水禽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4、请在下面横线上补写这则消息的导语。

本报讯 今天是徐州沦陷纪念日。________

___。记者了解到,9名老人分别来自上海、北京、镇江、济南、南京、长沙等地,但都是徐州籍,年龄最大的86岁,最小的也已83岁。值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老人们相约在徐州沦陷日前夕,相聚到徐州,重话昔日的峥嵘岁月,再游当年生活、战斗过的地方。

前日上午,他们参观后感叹徐州的变化太大的。这些耄耋老人谈起徐州沦陷前后的战斗经历,激昂慷慨,还激动地唱起了《救亡军歌》。

你认为补写导语应注意些什么?有哪些实用的好方法?

5、把以下材料概括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0字)

在法国隆重纪念诺曼底登陆60周年之际,一座由中国雕塑家遥远创作的世界和平女神像6月3日在昔日诺曼底登陆战场揭幕。

世界和平女神像高10米,重16吨,用不锈钢制作。她那舞动绸带的双臂一前一后地舒展着,高举的左手上一只和平鸽展翅欲飞。在微风中展开的飘带与女神的双臂连为一体,远远看去,好似“中国”的“中”字、“和平”的“平”字,又像英文单词WORLD(世界)的第一个字母“W”和VICTORY(胜利)的第一个字母“V”。

答:

6、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不能超过15个字。

【合众社联合国1948年12月10日电】“历史将这一宣言看成是联合国最显著的成就。”联合国大会主席赫伯物.伊瓦特博士在通过《人权宣言》时说。经过三年的准备,这个宣言以48票比0票被大会通过。苏联集团国家和沙特阿拉伯及南非弃权。尽管这一宣言详细内容不完全清楚,但它在一个国际人权法案中规定了基本的自由。

答:

你认为概括一句话新闻或概括主要内容应注意些什么?有哪些实用的好方法?

当堂巩固:

《语通》P43 7(1)P448、10、11、1

3课堂巩固:

1、为下列一则新闻拟一标题,不超过10字。

中新网4月29日电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伦敦警方28日将安保升级,对伦敦市中心的5栋建筑物展开了严密排查,逮捕了20名可疑人员,其中多人是警方在坎伯威尔的一栋大楼内寻找失窃物品时发现他们非法偷电才被捕。婚礼当天,伦敦警方将派出5000名警察和数千名便衣维持秩序。威廉王子婚礼队伍行进沿线已经立起了护栏、警示牌等设施,短短两公里距离对英国安全部门和警方将会是一场最严峻的考验。

答:

2、根据下面的内容拟一个新闻标题。(不超过20字)

旨在提高全面、特别是青少年精神卫生意识,促进青少年心理卫生的公益活动——心理阳光工程今天启动。这一活动由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卫生部疾控司、教育部社政司、中国青年报社共同发起。

在今天的启动仪式上,卫生部公布了2004年世界精神卫生日中国精神卫生工作的主题为“儿童、青少年精神健康:快乐心情,健康行为”。

随着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我国青少年的心理问题、精神卫生问题日益凸现。我国受到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的17岁以下青少年人群有3000多万,由于心理问题不能正确对待、解决,导致了许多不必要的困难以致悲剧的发生。答:

3、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语段中所透露出来的信息。

近日,由青海省可可西里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组建的巡山队已到达可可西里保护区腹地,全面开展2005年春季反盗猎大搜捕特别行动。

春季是盗猎案件多发期。怀着幼仔的母藏羚羊开始集群,雄性藏羚羊也处于体质较差的时期,行动相对迟缓。以往盗猎分子经常疯狂猎杀藏羚羊。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才嘎近日向记者介绍说,主力巡山队将从南线长江源头地区到达可可西里腹地及青海、新疆、西藏3省(区)交界地带,在藏羚羊集中的重点区域进行反盗猎大搜捕。

答:

4、请将下列内容概括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5字)

新华社珠峰大本营 5月22日电(记者张景勇 边巴次仁)红色测量觇标竖立在地球之颠,珠峰脚下的6个交会测量点同时展开峰顶连测;GPS测量设备、冰雪深雷达探测仪在峰顶开始工作……22日11时08分,2005年珠峰高程测量迎来决战时刻:我国登山测量队员成功登顶,珠峰测量顺利展开。

答:

5、为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不超过15字的标题。

新华社消息大陆各地台商对连战大陆行给予高度关注。许多台商认为此举增进了台商在大陆发展事业的信心,并对连战访问成果寄予厚望。

在北京经营房地产的台商黄紫玉说,连战此次来访是拥有台湾民意背景的。共产党与国民党的高层会晤对话,让台商今后可以更加放心地在大陆发展自己的事业。在连战的祖籍地漳州市,台商协会常务副会长、龙海市鞋业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高百合说:“连战此行必将对两岸稳定起到很大作用。”

答:

1、人物(陈述对象):奥运圣火;事件 :全球之旅。

答案:奥运圣火开始全球之旅

2、娄底正式获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拟写新闻标题:人物+事件

3、因为生态养殖改善水质,4只黑天鹅飞临长寿湖安顺岛湖边

4、解析:导语是新闻的开头,是新闻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被称为新闻的“窗口”。它一般是对事件或事件中心的概述,用语要求简明扼要。分析这则消息

时间:今天(徐州沦陷纪念日)

地点:徐州

人物(who):9名耄耋老人;

事件(what):从全国各地相聚徐州,忆往昔峥嵘岁月,重游当年生活、战斗过的地方;答案:“当年曾在徐州生活、战斗过的9名八旬老人从全国各地齐聚徐州,共忆往昔峥嵘岁月”。

补写导语: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5、解析:新闻压缩成一句话后,这句话一定要有具体事件,且要突出其最主要的信息(即新闻最想告诉读者的信息)。我们不妨从寻找新闻材料的五个要素入手。

人物:遥远创作的世界和平女神像;

事件:“世界和平女神像揭幕”;

时间:6月3日;

地点:昔日诺曼底登陆战场(法国)。

组合这些筛选出来的主要信息,按新闻常采用的主谓陈述形式“什么人(或物)于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的顺序来表述。

答案:遥远创作的世界和平女神像6月3日在法国揭幕

概括一句话新闻:人物+时间+地点+事件

6、解析:概括新闻的主要信息和拟写一句话新闻基本一致,在字数限制严格的情况下,首先考虑事件及事件的结果

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

人物(who):“联合国”,而非“赫伯物.伊瓦特博士”

事件(what):“经过三年的准备,这个宣言(《人权宣言》)以48票比0票被大会通过” 结果:通过

答案:联合国投票通过《人权宣言》或联合国通过《人权宣言》。

概括主要信息:人物+事件+结果

下载新闻阅读专题复习学案(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闻阅读专题复习学案(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闻两则导学案

    七年级语文导学稿设计人:于亚平范晓红时间 2013、0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 苏 轼《晁错论》《新闻两则》导学案 课前延伸 一、 知识卡片 新闻......

    10短新闻两篇(学案)

    10短新意两篇(学案)教学目标:1、 了解香港历史和德国纳粹分子的残酷罪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思想感情。2、 了解新闻特点,掌握特写性消息的写作特点。3、 品......

    陈情表复习学案

    《陈情表》复习学案 复习目标:丰集高中语文组武婷2011.10.16 2、命 (1)辞不赴命。 (2)人命危浅。 1.常见的文言现象。 2.课文素材运用。 一、词类活用 1、非臣陨首所能上......

    作文复习学案

    九年级上册单元作文范文 1、根据中文提示和英文提示词语,写一篇短文。 今年暑假,你们学校将组织你们前往澳大利亚参加友好活动。学校要求你们写一篇有关北京的简介,以便在交流......

    复习课学案格式

    望直港中心初中2014年中考英语一轮复习案 编写人: 审核人: 牛津英语 复习案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 成绩_________ 【复习导航】 一、 诊断练习:(收集易错题......

    复习学案三

    九年级上册复习学案(三) 一、学习目标: 掌握以下知识点: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权利法案》。美国独立战争的起因、过程、性质、影响;攻占巴士底狱、《人权宣......

    专题八复习学案

    专题八 学会承担责任 树立共同理想 选择希望人生一、 填空题(每空0.5分,共30分)1、责任的含义:责任是一个人事情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2、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3、正确对......

    等差数列复习学案

    友好三中高一数学学案设计人:刘磊组长审核:设计时间:2009-3-1 讲授时间:等差数列复习一、学习目标:1、通过学案能灵活运用通项公式求等差数列的首项、公差、项数、指定项,并通过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