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学习习惯和态度的培养

时间:2019-05-12 23:50: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体育教学中学习习惯和态度的培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体育教学中学习习惯和态度的培养》。

第一篇:体育教学中学习习惯和态度的培养

体育教学中学习习惯和态度的培养

摘要:现如今“体育与健康”课程理念下的体育教学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课堂气氛、学习参与、师生互动等教学因素都得到了较好的体现。但是在实践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过度注重学生的主观意愿,许多体育教师忽视了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不一致性,知、情、意、行发展的不均衡性、心理倾向的差异性,这就决定了他们各种行为地好与差存在的必然性。“少小若无性,习惯成自然”,如何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和态度成为体育教师上好体育课的重要艺术

关键词:体育教学 体育兴趣 自觉锻炼习惯 培养

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良好的体育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完成体育学习,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改掉不良行为加强体育意识,促进习惯养成

体育教学中学生不良的行为,不但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还阻碍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体育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体育现象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人对体育感觉、思维和判断的总和,是人对体育运动总的认识和看法。就学生而言,按照个人对体育的认识,采取个人认为正确有效的方式以决定行为的心理活动。体育习惯是学生在不断重复的练习中而形成的固定化的行为方式,它伴随着人的一生,影响人的生活方式和成长。从心理机制上来说,体育习惯是一种定型化和自动化的条件反射,是经过长期的训练、强化和积累而形成的。所以说:体育习惯的养成是建立在良好的体育意识的基础上的。1.学生对体育课认识不足导致了有些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因此,就达不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目的。我们体育教师应让学生了解体育课的重要性,提高其对体育课的认识,要理解人人都有自己的爱好,不能简单地责备学生,要增强体育教学的生动性,让学生产生兴趣,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一些项目,因人而异,让学生在自己喜欢的运动中发挥特长。要尝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其明白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并导之以行。

2.由于体育教学空间相对宽阔,故学生课堂组织纪律方面尤为重要。我的课堂也经常出现迟到、接嘴、练习不认真等不良行为,我首先问明原因,然后,给予引处,上课有问题,先举手示意,然后再说。在教学活动中用一个“引”字,充分体现老师的主导作用。加强同学们合作练习意识,从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出发,精心创设课堂教学结构,减少学生的背离性,避免课堂秩序混乱。给屡教不改者以适当的惩罚,将有助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

3.学生的意志品质对衡量其在体育锻炼的表现十分重要。我在课堂中常对学生说:“态度决定一切”,没有好的意志品质,就没有好的学习态度,二者相辅相成。课堂上多鼓动大家的情绪,多采用一些培养意志品质的练习,又一点尝试就给予表扬,让其体验成功的喜悦。尽可能把教学内容安排有一定趣味性,因人而异,循序渐进培养同学们的吃苦耐劳等意志品质,切忌用惩罚为法宝强制培养意志品质。

4.对于有不良行为的学生,他们中的大多数并非不清楚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只不过在集体、社会要求与自身需求相冲突时,选择了利己的作法。也就是说主要是道德价值观与价值取向的问题。学生既然是班级的一分子,就一定有他对集体的作用。多安排一些相互合作的练习,让他们的价值得以体现,获取成功喜悦。或者让只想到个人的同学品尝一下孤独的滋味。对不爱劳动,不爱护公物的,必须对其作严肃的批评,进行说服教育,促进转变,必要时可进行适当的惩罚。通过对学生体育课中不良行为反复的纠正,来提高学生自我约束能力,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养成教育为手段,培养学生自觉健身的态度

良好的课堂秩序是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叶圣陶先生指出:“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讲,就是培养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体育课堂常规是保证教学顺利进行提高课堂效率的基本途径,课堂常规是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遵守的规范,是课堂教学的法规之一。我认为首先要通过狠抓课堂常规来促进学生的自觉遵守体育行为准则的养成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自律意识与自觉行为;同时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评价机能,将学生的平时课堂表现作为学习态度纳入体育课的平时成绩,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调整与加大学生学习态度的评价比例,以此来促成学生养成自觉健身的意识和习惯。通过课堂常规的贯彻落实,如严格考勤、考核制度,加强组织纪律性,可使学生养成听从指挥,服从领导的良好习惯,所以每个体育教师都应把贯彻落实课堂常规作为提高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认真搞好。从而使学生顺利地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大大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

激发兴趣,促使自觉锻炼的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从事任何活动都需要有兴趣作支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一旦被激发,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否则活动的效率则难以提高。体育兴趣,是指学生力求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学习或身体锻炼的心理倾向,它是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基本动力之一。体育兴趣影响着学生体育活动的方向、强度和持续时间(次数),它能把学生积极愉快的情感和注意与具体的体育活动紧密地联系起来,促使他们对体育活动倾注时间和精力;它也是学生乐于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观意向的表现,是学生体育活动主动性、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标志。学生的体育兴趣决定他学习的效果,通过教学来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乃至爱好,让学生从中体验到参加体育运动的乐趣,是奠定学生终身参加体育的前提。拥有良好的兴趣,学生才能更好的掌握正确的方法和动作,加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完成体育学习,并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教师主导,言传身教

我们在分析学生的心理,管理学生的同时,更应该进行自我管理,多从自身找问题的原因,很多体育教师教学组织能力平庸,作风武断,只注重自身的权威和尊严,滥用惩罚手段,强调学生必须顺受与服从,从而对学生是否乐意接受并改正问题欠考虑;不尊重学生,缺乏批评与自我批评,从而使师生关系紧张甚至产生对立情绪。这极易造成课堂教学气氛沉闷与压抑,阻碍师生间情感的自然交流,从而使学生身心发展受到影响。

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体育教师的耐心引导。现代课程所要关注的核心是引导学生的需求,不符合学生需求的体育健身项目,则不能激发学生体育学习与健身的积极动机,也就谈不上对学生健身习惯的培养。学生虽然是体育学习的主体,但却又是处于发展中的不成熟的主体,他们并不一定能够全面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体育需求,他们对体育需求主要反映在对学习与锻炼内容的选择上,如大多数学生主要从个人的兴趣出发,一般都愿意选择轻松的体育项目,而对一些单调的、需要付出一些努力才能完成,但对促进身体发展与达成课程目标特别有效的内容却不喜欢。因此,作为教师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对学生的需求加以引导和教育,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科学选择教学内容,同时应给予学生一定的选择权,让学生选择一些符合他们身心发展的体育项目,以此来激发学生自主健身兴趣。

总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只有将学生从被动学习锻炼中解放出来,变被学习锻炼为主动学习锻炼,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目的。而被动锻炼转化为主动锻炼,需要很强的自主体育能力。因此,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运用不同的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身体锻炼,有意识地把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传授给学生,并引导学生制定健身计划,并对自己健身计划的实施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监督。同时将培养学生的自觉锻意识与健身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目标与内容,通过发展学生的健身能力,激发学生参与体育与健身的兴趣、积极性,以达到培养终身体育意识、自觉健身习惯。参考文献:

1.李建军《新课程的学校体育评价》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邵伟德《人是教育的对象》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第二篇:体育教学中初中生学习习惯和态度的培养

体育教学中初中生学习习惯和态度的培养

——— 培养初中学生自主健身习惯的实践研究 前言:

培养学生的自主健身习惯,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培养学生能科学地进行体育健身,二是培养学生把体育健身作为日常生活的一种需求,成为一种习惯。具体表现为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学会学习,并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自主健身主要包括学生的体育学习态度、体育兴趣、体育习惯等非智力因素,三者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体育学习态度端正,参与健身的兴趣浓,必然催化学生良好健身习惯的形成。反之,良好习惯的形成,又能促进学生主动的、积极的学习态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场所,也是保持课堂高效的有力保证,因此,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健身态度与习惯,对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将有着重要意义。对培养初中生健身习惯的思考:

2.1存在的问题与分析:良好习惯的形成,是需要经过严格要求,反复训练和努力实践才能形成。初中阶段的教育是九年义务制教育的关键时期,是由小学向高中过渡的承前启后的发展阶段,是青少年学生长身体、长知识和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敏感时期,是从不成熟到成熟、不定形到定形的关键时期。他们思想活跃,情绪偏激,要求进步,有求知意识,但同时存在着很不稳定及不成熟的特点。我校作为公办初级中学,首先面临的是生源参差不齐,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学习动力不足,如对锻炼的意识仅仅是停留在对结果的需求上,即自由“玩”的基础上,对学习体育基本技术与知识常常表现为被动应付甚至是抵触情绪,对单调、强度较大的项目难以坚持,并普遍缺乏勇气与毅力;由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体育行为习惯、自制力与自律能力较差的现象;从而造成了课堂教学秩序较差及教学效率较低的现象,因此,根据我校目前学生的现状与特点,应当以课堂教学为主线,培养学生的自主健身习惯。

2.2、培养思路:

2.2.1以养成教育为手段,培养学生自觉健身的态度:

良好的课堂秩序是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根据我校学生体育学习习惯较差以及课堂秩序较乱的现象,我认为首先要通过狠抓课堂常规来促进学生的自觉遵守体育行为准则的养成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自律意识与自觉行为;同时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评价机能,将学生的平时课堂表现作为学习态度纳入体育课的平时成绩,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调整与加大学生学习态度的评价比例,以此来促成学生养成自觉健身的意识和习惯。

2.2.2、以引导为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健身兴趣:

现代课程所要关注的核心是引导学生的需求,不符合学生需求的体育健身项目,则不能激发学生体育学习与健身的积极动机,也就谈不上对学生健身习惯的培养。然而初中学生虽然是体育学习的主体,但却又是处于发展中的不成熟的主体,他们并不一定能够全面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体育需求,他们对体育需求主要反映在对学习与锻炼内容的选择上,如大多数学生主要从个人的兴趣出发,一般都愿意选择轻松的体育项目,而对一些单调的、需要付出一些努力才能完成,但对促进身体发展与达成课程目标特别有效的内容却不喜欢。因此,作为教师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对学生的需求加以引导和教育,如可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结合二期课改理念,科学选择教学内容,同时应给予学生一定的选择权,让学生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以此来激发学生自主健身兴趣。

2.2.3、以提高健身能力为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健身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健身习惯,只有将学生从被动健身中解放出来,变被动健身为主动健身,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良好健身习惯的目的。而被动锻炼转化为主动锻炼,需要很强的自主体育能力。因此,体育教师应根据初中学生年龄特点,运用不同的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身体锻炼,有意识地把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传授给学生,并引导学生制定健身计划,并对自己健身计划的实施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让学生懂得生理负荷的最佳方案和合理的锻炼程序,同时将培养学生的自锻意识与健身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目标与内容,并纳入评价与考核内容,通过发展学生的健身能力,激发学生参与体育与健身的积极性,以达到培养终身体育意识、自觉健身习惯的课程目标。培养途径:

3.1、学生的主动健身意识的培养:

3.1.1:体育健身习惯的形成常常与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理解与认识紧密相关,因此,只有通过教育使学生的认识达到一定的程度,才会使学生将参与体育健身变成自觉的行为。作为教师首先要深刻理解新的理念与教学目标,认真制定教学计划,并将教学思路及方法与学生进行沟通;通过理念的沟通,来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

3.1.2:充分利用序言课,将新的思路与新的要求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并要求学生针对目标与理念进行书面理解与建议,并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教师要及时给予反馈与指导;定期通过书面交流形式与学生进行沟通,如近期学生自己的表现、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及对教师的建议等方面进行书面交流,以此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主体意识,达到师生理念的共识,为教学活动及习惯的培养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3.2学生自觉的健身态度培养:

3.2.1:教师要制定严格的课堂教学要求,并渗透到每节课的教学中,如培养学生集合整队的快、静、齐的习惯;组织练习时的认真学习态度;上课的运动着装习惯等等,通过对学生体育课堂常规反复的训练与纠正,来提高学生自我约束能力,以形成良好的课堂秩序。

3.2.2:根据学生经常出现并影响课堂秩序的不良行为,详细制定体育学生学习态度记录表,由体育小组长对全组同学的课堂表现进行记录并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师要对反馈情况及时给予总结与纠正;特别是对个别学习习惯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对其提出不同的要求,并进行每节课的跟踪记录,并要求学生本人对自己每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要善于发现其进步的方面,经常给予鼓励,以达到培养其良好学习习惯的目标。

3.2.3:充分利用评价的反馈与激励机能,将每学期的课堂表现通过小组长的记录、学生的自我总结与评价、教师的评价形成学习态度综合成绩,并根据不同的年级采用不同的比例纳入体育课的评价内容之中,如预初年级是培养学习态度的重要与关键期,对其所占比例可适当高于其它年级,总之,在不断的训练与反馈、反馈与训练中,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健身习惯与态度。

3.3、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3.3.1:在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法,如将每班的学生分为四个小组,由学生自愿选组,并自选体育小组长,通过小组合作形式,引导并教会学生自带准备活动,如组织学生进行自选慢跑形式、自创游戏、自编徒手操等内容的学习,并纳入考核内容,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自锻能力。

3.3.2:采用接受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结合形式,形成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如在初一年级武术教学中,先教会学生基本功,再引导学生自学一套武术的组合练习及套路,使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逐步形成自主健身的意识与习惯。

3.3.3:引导与帮助学生自己组织小型多样的比赛,如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合作小组之间的竞赛,来提高学生的积极参与兴趣与合作进取精神;同时充分利用体锻课,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引导与指导班级自己组织年级小型比赛,在学生组织的过程中,逐步达到培养学生组织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的目标。

4、结语:

4.1:依据课程整体目标、学生特点所确定的学生自主健身习惯目标的正逐步地得以实现。如对学生的体育课堂常规的教育与训练,强化了学生的自律意识与自觉性,使课堂的教学秩序得到了保证与提高;良好的课堂秩序,使教师能够积极实施新的理念与新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主动锻炼兴趣;学生兴趣的提高促使学生由被动应付、甚至是抵触的学习态度逐渐转变为主动、自觉的学习态度,从而形成了教师乐教,学生爱学的良性教学环境。

4.2:由于合作学习是学生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交流的过程,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来给予或接受帮助,不仅促进了学生的之间的合作交往,同时也满足了每个学生“影响力”和“归属”方面的情感需求,也促进了学生的自锻能力的发展。如我校目前体锻课的准备活动能够达到各班级各小组自己自觉组织进行,各种小型比赛在教师的指导与帮助下,各班级能够组织开展进行,形成了自主健身习惯。

4.3:学生主动健身习惯的逐步养成,使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自觉性大大加强,其相应的效果是学生的体能普遍提高,如以往课上耐力练习很难进行,而目前学生不仅在课上的耐力练习能自觉进行,课外自觉进行锻炼的学生也逐渐增加,我校的初三体育加试成绩稳步上升,并位于区前列水平。其他年级的学生同比成绩也有大幅提高。

4.4:对学生的主动锻炼习惯的培养,虽然使学生在自主健身学习习惯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进步,但初中学生发展的不确定性及我校学生的生源的参差不齐所造成的个体明显差异,在教学中的困惑与难点;特别是个别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其不良行为与习惯对班级课堂秩序的影响不容忽视,其培养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实践。10 | 评论

第三篇:小学体育课堂习惯培养

小学一年级体育课堂习惯培养

濮阳市开德小学 程特丽

小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良好习惯的养成,有一个由简单到复杂逐渐形成的过程,所以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教学的需要,循序渐进,逐步提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要求,使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由少到多。

一、小学生良好的体育课堂习惯。

1、集合队伍时,要“快、静、齐”,服从教师和体育委员调动和指挥的习惯。

2、积极参与运动、乐于运动,积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3、遵守纪律、尊敬师长,团结帮助同学的良好习惯。

4、学习运动技术认真看、听,并勇于尝试运动练习的良好习惯。

5、上课时不蛮干胡闹的良好习惯。

6、爱护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良好习惯。

7、爱惜身体,不让身体受到损伤的良好习惯。

8、注意运动卫生的良好习惯。

二、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体育课堂习惯的原则与方法。

1、从课堂常规入手,培养学生学习习惯。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体育课堂中的常规要求非常重要。有效的课堂纪律管理,实际上是建立在有序的课堂秩序的过程中实现的。而课堂常规的好坏,又对课堂的教学质量起着关键作用。例如: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要从排队开始,不能急于求成,分步实施,分阶段培养。此时一般采用正面引导,让他们懂得上体育课应先排队,排队的时候做到不要说话,不要拥挤、同伴之间要相互团结等等;告诉他们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是不对的,制订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目标,逐步提高要求,增大成规要求面。比如:为了让学生分清前后、左右方向。结合学生喜欢做游戏的特点,让学生做《丢手绢》的游戏。再比如:为了让学生记清四路纵队的站法。让学生明白老师举起来的手势再配以《快快集合》游戏学生掌握起来即快速有有趣。

这样长期系统地进行训练和反复强化,强化学生的行为习惯,让课堂常规成为孩子的条件反射。当听到哨声或集合口令后立即做出集合的反应。

三、注重教学细节,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从细节入手,注重学生的生活、知识、情感、体验和生命发展的过程,善用课堂细节有效触动学生的心灵,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例如:体育课堂中不迟到、不早退,站队要做到快、静、齐,整齐的队列队形,课后收拾好器材,收拾练习场地后方能离开等。课堂中还有一些细节也是我们必须注意的,例如:记住孩子的名字;善待每一个后进生;呵护每一个孩子的自尊、收发器材、队形调动等。拿器材后,要规定拿在那只手上或用什么姿势,回队后,器材要放在什么地方绝对禁止拿了器材就随便乱玩。这些要求都要在发放器材前交待清楚,如有不按要求做的,必须重来,绝不姑息原谅。归还器材时,老师必须交待清楚,归放的地点和摆放的要求,而且队长要负责清理,归还器材要特别要求按顺序,如果不合要求必须重来。这些既能节约课堂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们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良好习惯的养成。

四、重抓起点,长期坚持,让学生习惯成自然。

1、从小抓起,俗话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特别是6-11岁的儿童最需要身体活动,只要引导得当就会有效促进良好习惯的形成。

2、抓好起始年级,当学生进入一个新的学习阶段时,对学习有着新的向往与期待,这也是我们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机。

3、抓好学习新内容、新项目的这一时机,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的培养和体育兴趣促进,这时由于孩子们的好奇心普遍较强,教师的教育引导和创新教学手段,给予多元化的评价,就能引导孩子们不断强化良好习惯的养成。

五、多鼓励与表扬,适当的批评,促进孩子们习惯养成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只有产生兴趣,才能有坚实的自觉性,一个成功的体育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习的持久热情。而适时的鼓励和表扬,总能帮助孩子保持对体育学习和习惯养成的浓厚兴趣和信心。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观察学生的行为和表现,对好的行为要及时给予表扬,但同时也必须对不良倾向给予适当的严肃批评。让学生分清是非界线,提高明辩是非能力。对于特殊学生,我们还可以为他们建立成长记录档案,随时记录学生的变化,随时给予帮助,确保其行为习惯的养成。如:在孩子们做跳绳时,有些同学始终不愿意跳绳,出现了不乐意参与而且躲避的现象。这时,教师不要批评她们,而应该用期待的语言激励她们:“手伸至,臂打开,把绳子从后摇到体前快到脚下时,双脚跳过去,依次进行“。这时,在学生有进步和能勇敢地去参与时,给予符合实际的表扬与鼓励,可用“你做的越来越好了。”“你的动作很漂亮。”等激励的语言鼓励她们。但是,对于对于不认真参与、溜号、偷懒等这样的学生,必须给予适当的批评,让他们知道应该怎样学习,应该有怎样的习惯。

六、给孩子树立榜样,为孩子习惯培养找方向。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以同龄人为榜样时,学生亲近、模仿的欲望更是强烈。我们可以尝试采用如下方法:

1、通过体育活动中的竞争,表扬、树立优秀榜样,提高自信心,促进自律。

2、看到后进生在体育课中的点滴进步,作为榜样加以树立。在课上,有的学生不爱动也爱打闹,我就让他做我的小助手,当他表现不好的时候我会警告他:“你表现不好,小助手就不属于你了”后来发现他特别喜欢上体育课,也能控制住自己了,我们的教学中可以告诉孩子:“不要觉得自己不行,只要自己努力,一定行的。”

总之,体育课堂中,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要教师本着“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思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加强学习,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大胆创新,更具学生身心特点在教学中注意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锻炼意识、促进体育兴趣、意志和传授科学知识,就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使他们成为自我锻炼的指导者和终身体育锻炼的受益者。

第四篇:小学品生品社学习习惯培养

小学品生品社学科学习习惯培养

平阴县孝直小学孙梅苓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学生自身也要逐步适应课堂教学带来的学习方式的变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这里的习惯是指常常接触某种新的情况而逐渐适应。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逐步养成的,教师只有不断地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尝试新的学习方式,并且致力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才能有效地落实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之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的应用,好像出自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本身就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的课程目标之一。加之教育与课程实施的本身就是学生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在课堂教学这一特定的学生亲历的生活情景中,提高学生适应和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任课教师必需长期关注,一而贯之的。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学生要养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多方面的,根据学科特点,制定了一下几点习惯要求:

一、培养学生对品生品社学科的兴趣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1、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良好的教学氛围,是学生学习保持最佳状态的关键,它可以感染激发学生潜在的认识兴趣,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主体学习的兴趣,并让学生把所学归于生活,就必须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来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情境中诱发学生探究性的思维活动,以加强教学的感染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语言描绘、实物演示、游戏、猜谜、看录像、听音乐等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生动、形象的教育情境,使他们在课一开始就集中注意力,形成最佳的学习状态。还可以多方面采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深入浅出,让课本上的图画,课本上的事例活起来动起来,让事实说话,将遥远的拉近,让历史复活„„这样就可以使枯燥的问题趣味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深刻的问题通俗化。

2、创设情境,引起学生情感共鸣

教师要激发学生主体学习的兴趣,就必须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来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情境中诱发学生探究性的思维活动,以增强教学的感染力。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的文明最精细的表现在情感里。”我们在教学中认识到,认识的发展不能代替情感的发展,因为人对某种价值的认同,不仅是认知所及,而且是情感所致。《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真实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

3、联系实际,解决学生实际问题。

对于学生来说,探讨和把握获得科学结果的方法和途径,往往比学习和记忆知识结论更有价值。他们在向未知和疑问的探讨研究过程中,经常是需要经历和体验失败的。但是,重要的是学生在这种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形成了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正如杜威所说:“准备生活的唯一途径就是进行社会生活,离开了任何直接的社会需要和动机,离开了任何现存的社会情境,要培养对社会有益和有用的习惯,是不折不扣地在岸上通过做动作教儿童游泳。”生活性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显著特点之一。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遵循儿童的生活逻辑,注重儿童自身的生活经历、生活经验,努力促使他们在自身的经验、体验中学习,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考虑问题,用多种广泛的知识来探讨问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这样才能使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二、学会对生活观察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的,课堂教学中离不开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只有通过对生活的观察,才能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也只有通过对生活的观察,才能扩大学生的生活体验。然而,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又有着明显的年龄特征的,一般低年级是儿童想象活动的敏感期,他们的观察总会伴随着丰富的想象,容易脱离现实生活。中、高年级学生逐步进入观察活动的敏感期,他们会越来越多的观察到细节和变化,因此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对生活观察的学习习惯。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对生活观察的学习习惯,首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细节展开。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往往容易忽视细节。而细微的生活细节正是有实效的道德教育展开的“生长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不放过生活细节的观察生活的习惯。还要让学生学会从多角度观察生活。观察总会遵循一定的角度,这样又容易造成主观观察与现实生活的落差,因此,学会从多角度观察生活、全面地观察、带着思考的观察是良好的对生活观察习惯的重要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通过交流不断丰富学生观察生活的视角。

如教学《火热的季节》,教师从教室里的电扇开始转了为话题,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变化感受夏天,学生从空洞的荷花开了、天气热了露水了;小狗吐舌头了;停电越来越多了„„这样的交流展开后,丰富了学生的观察角度,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生活细节展开观察,学生对季节的变化、对生活的影响的感受也随之加深了。更为重要的是,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良好的对生活观察的学习习惯得到了养成。

三、学会与他人合作

信息社会是建立在合作基础上的,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与他人沟通、交流是信息社会对社会成员的要求。品德与社会课是为了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这种发展必须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得以实现,就如在岸上是教不会游泳一样。交往离不开合作,这就需要学生养成与他人合作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是综合的活动型课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活动成为主体,否则学生个体是无法逐一落实的,只有实现合作的学习才能更好地适应课堂形态的转变。有研究表明,“合作取向”的学习优于“个人取向”的学习和“竞争取向”的学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提供丰富的有利于开展合作学习的学习空间,培养学生养成与他人合作的习惯。

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习惯要鼓励学生学习与他人交往。独生子女往往表现出交往能力的缺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更多地提供条件帮助学生建立“有困难,找人帮”的群体意识,让学生体验合作的价值。引导学生乐于交往,进而善于交往。

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习惯还要学会一些基本的方法。比如学习小组的合理建构;合作学习小组长的产生通过竞选、轮值、奖励、分专题等形式产生,让人人都有机会;合作学习的基本形式:逐个操练、争相发言、共同讨论、互帮互学、小组竞赛„„学生一旦掌握了一些合作学习的基本方法后,他们的合作学习就能有效地展开,反过来又能进一步提高他们合作学习的技能,有助于合作学习习惯的养成。

四、学会积极参与

参与本身就是一种态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就是要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的参与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良好行为习惯的人。课堂教学中我们越来越多的需要学生参与,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活动进行得是否圆满,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关注学生良好的参与习惯的养成。

美国科学教育专家兰本达曾经说过,学习是学习者自身内部发生的过程,他越是卷入得深──他越是有动力──也就越能积极的和这一过程合作。她认为“卷入”是参与学习活动的起点。在教学中,我们常常感到学生的参与不仅是活动形式上的参与,更多的要体现在思维的参与上,那样才是较为深刻的“卷入”。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的参与,就要与学生展开“对话”。这里的对话不是教师替代学生思考,更不是教师把自己的思考强加于学生,而是交流,引导学生多问、多想、多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地质疑与反思,体验与感悟,进而获得真实的感受。这样学生参与的习惯将会伴随着活动的始终。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有一个重要环节即评价,在评价时,教师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参与的程度,这样有助于学生完成参与活动的全过程。同时,我们也要理解被评价者,使之在充满人性关怀、同情与理解的氛围中享受到参与的乐趣。

如教学《找长处》一课时,教师设计了站在高台上大声发言的活动,老师注意到有的学生想试一试,又有些胆怯。这时候,老师走上前去,蹲在那位同学旁边进行对话,激发学生战胜挑战的愿望,在大家的帮助下,这位同学终于站了上去。老师适时地引导同学们进行评价,同学们对这位战胜害怕的同学给予了更热烈的掌声,然后老师巧妙地将对话引向深入,让这位同学体验战胜挑战以后的感受,以及将上来前的心情与完成任务以后的心情进行比照,那位同学发自内心的说:“我能行!”。这样的参与是有深度的,而不仅仅是走走过场。在这样的活动进程中也有助于学生良好的参与习惯的养成。

五、学会倾听

学会倾听是一种能力、一种习惯。学生的发展是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要教会学生倾听,让学生能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表达,在课堂教学中就要精心设计有结构、有层次的活动,引发学生对问题理解上的辩论,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开展互补式的信息交流活动和训练活动,求得真知,从而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

1、“辩论式”活动,学会听中思考,学会完善自己的表达。真知在辩论中越辩越明。学生的思维也在互相争辩中获得发展进步。争辩的基础是认真地倾听学会在听中思考,只有认真地听清别人的观点,吸收了别人的优点,明确了别人的不足,才能很好地进行反驳。因此,作为教师不仅要善于挖掘教材中可供争辩的内容,巧妙设计,还要牢牢抓住课堂上出现的争辩的苗头,组织引导学生在争辩中提高和发展倾听能力。例如在针对教材中出现的“网络的利与弊”这一辩题,让学生进行辩论,让学生自己评价,无意中培养了学生的倾听能力。

2、“交易式”活动,让学生在表达中倾听不断丰富知识,不断提高。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不解、困惑去倾听小组内其他同学,从他人的感悟中得到启发,汲取精华,又把自己预习、收集到的信息材料,同伴共享。学生就在这样的互动中不断丰富知识、不断的提高发展自己的倾听能力。

3、“评述式”活动,学会在听后复述、评析,提高倾听能力。“故事”对于学生来说是最喜闻乐见的,而思想品德课中的故事颇多,培养学生完整叙述一件事、一个人、一种社会现象、一个家庭生活片段的习惯。要在了解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国家——世界的认知过程中,在道德、品质、情操培育过程中,培养学生善于表达、完整叙述的习惯。

4、“听写式”活动,学会边听边写,提高听的能力。这里所说的听写不是语文中简单地听写词语,而是听写诗歌、童谣等。在教师用书中有很多与课文相关的诗歌、童谣中摘录一些,给他们听写,开始一小句一小句地听,慢慢地就是听写一整句、一整篇。在这样的训练活动中,学生“听”的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听”的习惯也在逐渐形成。

六、培养学生信息收集和整理的技能

在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新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方面,还强调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学习,善于合作,这是一种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也是一种新的教育教学方式。这与过去的死记硬背,接受式学习是不同的或者是相悖的。不论是主动学习也好,积极探究也好,善于合作也好,这对学生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变化。

那么学生如何积极以主人翁的角色参加到学习中来,学会学习呢?我在教学中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准备、形成、延伸方面做了一些有效的尝试,具体的说就是课前收集信息,课上整理运用信息,课后获取更多新的信息。对于小学生来说这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也是新的课题,如何教会学生选择信息,如何教会学生信息收集和整理的能力,现总结一下方法如下:

1、给学生提供方法,使学生有章可循

给学生提供方法就是说让学生掌握一般的收集资料、信息和整理资料信息的方法,在学习中作到有章可循,而不是无头苍蝇,到处碰壁。对于教师给学生的收集资料和信息的作业,学生只有在掌握了方法的基础之上才能完成,否则将是一句空话,或者对于学习自觉性较强的学生,当他努力去寻找想完成教师的作业而无法完成时,对其学习的积极性将是一个极大的打击,而对于另一部分的学生来说,则是一种无谓的放纵,从而养成不良的学习的习惯。

2、给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积累经验 给学生提供机会就是让学生有进行资料信息收集的机会,就是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是按部就班,照本宣科,而是要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结合学生的实际,结合学生的生活环境,使教学内容真正的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如何做到这一点呢?教学对学生的了解不可缺少,更重要的方法就是让学生自己走进生活走进社会进行观察了解体验。而这种观察了解体验也并不是高年级学生才能做到的,所以这里说要给学生提供机会,就是要从低年级开始,使学生逐步学会学习的方法,从而形成习惯。

3、给学生提供场所,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

给学生提供场所,就是给学生提供资料收集的时间和空间,由于学生在学校要学习多门学科,教师一定要统筹时间,不给学生增加不必要的学业负担,能在课内完成的尽量让学生在课内完成,能在学校完成的尽量让学生在学校完成。同时也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场地,如学校图书馆、大队部都是学生活动的好场地。在学校教师还可以进行现场的指导,使学生学会方法,以便在其他时间进行活动。

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很重要。“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研究的心理状态。它在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认知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创造始于问题,一般来说,问题可分为难解之疑、求异之疑、创新之疑等几个不同层面。对一些通过深入解读文本就可以找到答案的问题,应该鼓励学生自己去解决。

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感觉到,当学生提出了与教师不同看法时,教师首先要肯定学生的这种质疑精神,如果确实闪耀着创新的思想火花,教师一定要抓住契机,点燃学生的创新之火。强化问题意识,是造就创新人才的一个关键。

1、用发展观点精心“设计问题”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合理组织教材

教学实践证明:必须开放课本教材,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品德社会课堂。然而,现行教材中,往往出现一些过时内容,如:小学四年级下册《交通问题带来的思考》这一节课中,交通信号、交通设施等与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的今天相比,教材的更新显然不能适应新形式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实际,吸收并引进与现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社会信息资料来处理教材,整理教材,重组教材内容。再如:在上《交通问题带来的思考》这一节课,教师可围绕“带来的思考”这样小主题,根据学生课前调查,当前交通拥堵等情况,启发学生思考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案及建议。这样就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生活中,让学生知道现实问题就在自己身边,从而开拓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用自己智慧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创设平和环境

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是要创设宽松、安全的环境和氛围,增进教学民主,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传授知识的无声媒介,是开启智慧的无形钥匙,是陶冶情操的潜在力量。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师生平等对话,学生才能张扬个性,培育起探索未知的信念、意志和品质,释放出巨大的潜能。因此,教师要采取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只有这样,学生才敢想、敢说、敢问。

3、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小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探索和创新的源头。加强小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正像教育家顾明远所说的,“不会提问题的学生不是学习好的学生”。因此,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要花大力气引导学生寻疑、质疑、释疑,培养小学生的质疑能力。通过引导学生问,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深入探究和发现创新的能力。教学中,要渗透质疑方法的指导,鼓励学生自由地进行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大胆怀疑,大胆想象,大胆创新,并能对某些带有共性的看法或结论质疑,得出自己的结论。

第五篇: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

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

1、着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这句话突出了习惯培养的重要性。习惯影响着人的能力与性格的发展。就学习习惯而言,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促进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更好地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使学生终身受益。

笔算教学中教材设计了“森林医生”的改错题,可使学生加深对笔算方法认识的同时领悟到“计算时要细心”。再如,解决问题中,放手让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方法多样化,并给学生充分交流的机会,请学生表达自己的方法、评价伙伴的方法,促使学生学会质疑、学会思考,进而养成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2、鼓励学生善于与他人合作

我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六人小组,课堂上进行合作学习,给每个同学表现的机会。小组内讨论不流于形式,不是为了合作而合作。每一个学生都有独立思考,都能听到别的同学的想法,都得到了组内同学的评价,在组内同学心贴心的交流中,每一个人都得到了参与,思维都得到了发展,小组活动经验都得到了丰富,自主探索能力和合作能力得到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得到了培养。

下载体育教学中学习习惯和态度的培养word格式文档
下载体育教学中学习习惯和态度的培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析中学体育特长生的培养

    浅析中学体育特长生的培养 摘要:体育教师应非常注重体育特长生的培养,体育特长生的培养也是学校、体育教师特别关注的问题。本文将从中学体育特长生的选材、管理、专业训练等......

    浅析中学体育特长生的培养

    浅析中学体育特长生的培养 东辽县一高中 李治宏近些年,许多中学都招收了一部份体育特长生,但这些体育特长生招来之后,具体应该如何培养呢?本人总结了多年来体育特长生的培养经......

    小学生良好体育学习习惯的培养

    小学生良好体育学习习惯的培养 王民超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讲,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英国教育家洛克也认为:“事实上,一切教育......

    四种习惯之学习习惯材料

    如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讲座稿 好的生活习惯是高效率学习的前提 影响儿童大脑工作能力的因素较多,包括:个体的身体条件、学习和生活条件,个体的心理状态,个体大脑优势半球是否建......

    浅谈中学体育教学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浅谈中学体育教学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紫金县龙兴中学:李荫生 摘要: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工作作为学校教育的基础课程,无处不惨透着对......

    浅谈中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本站推荐)

    第十三届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征文大赛 论文类别:中学体育 浅谈中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 杨毓玉 电话:*** 重庆市綦江区安稳中学 【摘 要】在学校教育中......

    浅谈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意志.

    浅谈在职高体育教学中如何 培养学生意志品质 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努力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 活动 。 意志的强弱对一个人的行为以至一生能否做出贡献和成就,......

    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习惯的注意点论文

    体育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要注意:习惯的选择要以健康的人格为准绳,要相信学生的潜能,尊重学生的选择,要制定明确的规范,细节要具有可操作性,要注意老师可能产生的言行影响,要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