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幼儿家庭开展民族音乐欣赏活动的实践研究

时间:2019-05-13 00:11: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指导幼儿家庭开展民族音乐欣赏活动的实践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指导幼儿家庭开展民族音乐欣赏活动的实践研究》。

第一篇:指导幼儿家庭开展民族音乐欣赏活动的实践研究

指导幼儿家庭开展民族音乐欣赏活动的实践研究

安星幼儿园 王懿

一.问题的提出:

音乐教育作为一种能陶冶情操、开启智力的教育,成为了素质教育的基础性的又是终身性的内容。对学龄前儿童实施音乐教育,也被越来越多的家长所推崇。家长们为孩子选择了学习各种乐器,带领孩子参加唱歌、舞蹈技能的比赛,以为这才是真正培养了孩子音乐素质,但这种想法是非常片面的,音乐教育虽然不是万能的,但也不是盲目随意的。只有当幼儿学会欣赏音乐、认识音乐、体验音乐的美,才能驾驭音乐,进入音乐的天地。因此,学会欣赏音乐便是培养这一切音乐素质的基础。因为欣赏一个优秀的音乐作品,不需要前期教育积累,不需要循序渐进的铺垫,无论是多大的孩子,都能够一定程度地感受音乐的艺术魅力。音乐欣赏作为音乐教育的一种手段,是一种为各年龄段的、终生性的、广泛的、社会性的最为方便普及可行的形式。然而,在流行音乐和外来音乐充斥人们生活的今天,经常听到孩子们哼唱的也都是一些流行歌曲,很难听到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民间小调,地方戏剧,而孩子们更是对我们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知之甚少,甚至是一无所知。长此下去,我们传承了几千年的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将濒临流失的危险。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民族民间音乐是便是民族文化遗产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们是民族本质最完美的音乐表现,不仅具有民间意义,而且更是具有民族意义。幼儿时期是人生的奠基阶段,音乐教育是幼儿期最好的启蒙教育,我们与家长配合,将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与现代化多媒体技术手段相结合,通过收集、欣赏等活动,旨在拓宽幼儿的视野,扩大知识面,进一步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理解力,培养幼儿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兴趣,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从而有力的推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让幼儿从小接受民族音乐的熏陶。

二.研究中主要问题的研究:

(一)主要的概念界定:

民族:指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的共同体,特指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人的共同体。

民族民间音乐:指在民间世代广泛流传的歌曲,是最大众化的音乐形式,是大众口头创作的,并在流传中不断丰富着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很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本课题主要包括:民间歌曲、戏曲音乐、民族器乐。

音乐欣赏:是指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及其他辅助手段体验和领悟音乐的真谛,从而得到精神愉悦的一种审美活动。

家庭民族民间音乐欣赏:在家庭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相适应的民族民间音乐,并采用一定的方法、形式和手段对幼儿开展音乐欣赏的活动。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任何一个民族都有其特殊的文明,都有保护并发扬本民族文明的趋向。匈

牙利音乐家柯达伊也在上世纪初提出立足于发展匈牙利本民族音乐的音乐教育体系,他认为只有在民间歌曲中才最好地保留了本民族的语言和音乐传统。儿童的音乐教育必须从本国语言的韵律、音调入手。歌谣在儿童音乐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和儿童歌曲具有同样的价值,对于培养儿童的基本音乐能力、感知音乐要素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于年幼的儿童,音乐能力的培养可以始自歌谣。儿童从幼年起,通过大量歌唱民间儿童歌曲,培养了兴趣,也熟悉、积累了民族的音乐语言、旋律音调,并逐步感受到音乐与语言的完美结合。这一说法,在世界范围内也得到广泛的承认。我国早在上世纪30年代,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就曾经说过:“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圆满地构建了教育中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关系。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已有部分幼儿园开始重视对民族音乐的欣赏活动,如北京秀园幼儿园致力于幼儿民族音乐艺术的研究,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上海浦东新区东沟第一中心幼儿园开展的“京剧国粹艺术”教育,让孩子们接受到中国文化的熏陶等,然而在家长方面却有所欠缺,现在的家长让孩子学习民间乐器增多了,然而在培养孩子对民乐的欣赏能力方法不够重视,且大部分幼儿园教师也缺乏相关民族音乐的专业知识和兴趣,无法开展指导。因此,我们打算通过对指导家长在家庭中开展民族民间音乐欣赏的研究,来发动家长和幼儿园共同从民间收集一些广为传唱的民间歌谣、地方小调和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族歌曲,从中筛选出适合幼儿欣赏学习的教育资源,从而达到家园互动,共同促进幼儿发展的目的。

三.研究目标、内容及方法:

(一)研究目标

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幼儿家庭民族音乐欣赏活动的现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家园互动的亲子音乐欣赏活动的指导策略,转变家长教育观念,提高家长的家教水平,充分发挥家长的主动性、创造性、自主性,进而达到家园一致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二)研究内容

1.收集整理幼儿家庭民族音乐欣赏活动的内容及开展情况,并进行分析整理,从而便于寻找相应的指导策略。

2.注重家庭为教育个体的主体作用,突出幼儿园作为指导客体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家长的主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开展各种家园亲子音乐欣赏活动,确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3.了解家长的教育观念以及在民族音乐欣赏活动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家长进行远程家庭音乐欣赏活动指导。

(三)研究方法:

1.调查问卷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手段,对家长亲子音乐欣赏活动情况进行摸底,了解家长对民族音乐欣赏内容的选择、活动意义的认识以及所采取的活动方式,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计划。

2.文献资料法:广泛收集有关的文献和资料,对概念进行界定,了解国内外家庭民族音乐欣赏的研究现状,加以研究分析使本课题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3.行动研究法:采用实践指导、个案分析、网络互动等一系列指导策略,开展家园互动活动,并通过各种活动调整指导策略,从而达到提高家庭音乐教育质量的目的。

4.经验总结法:通过座谈会、家园报等形式,了解并总结家长与教师在幼儿民族音乐欣赏活动指导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以及获得的经验,并通过报告的形式给予展示。

(四)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

目前家园合作已经成为世界幼儿教育必然发展趋势,但是目前的幼儿音乐教育领域中,家长更重视的是对幼儿音乐技能培养,而对幼儿音乐欣赏能力特别是民族音乐欣赏方面,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还是空白。然而实际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当幼儿学会欣赏音乐、认识音乐、体验音乐的美,才能驾驭音乐,进入音乐的天地。音乐文化是有着鲜明民族风格和地域特征的,就象母语总能最直接地表达思想,贴近感情一样,对于华夏子孙来说,有着中国传统音乐特征的民族音乐在增强民族感情是最贴切最直接的。因此学会欣赏音乐,特别是民族音乐便成为培养孩子音乐素质的基础。那么该如何帮助孩子学会欣赏音乐,特别是民族音乐呢,成为了幼儿园和家庭共同探讨的问题。

因此,此研究的开展,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进一步拓展幼儿民族音乐欣赏活动的时空界限,并在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的基础上,为幼儿提供有利于身心发展的环境和物质条件,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四.研究结果

(一)调查研究,了解需要。通过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大多家长从理论上还是赞成对孩子进行民族民间音乐方面的熏陶,认为民族音乐作为民族文化遗产宝库中的一部分,不应该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流失,甚至有的家长为孩子选择了学习民间乐器,如古筝、二胡等。然而,在实践操作上就显得有些无从下手,特别是在培养孩子民乐欣赏能力方面。追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作为家长其本身缺乏对民族音乐的兴趣以及对民乐相关知识了解,而生活的环境中也没有民乐欣赏的氛围,另一方面,在操作的过程中又无法找到相关的系统性、权威性的幼儿民乐欣赏的内容和教材。因此,家长迫切需要在教育理论上去武装自己,同时希望能学习和掌握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来提高孩子的民乐欣赏能力。

(二)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幼儿民乐欣赏的内容及特征,寻找适合的亲子民乐欣赏教育的方法。家长对教育理论以及教育方法上的需求,促使我们教师首先要在这两方面学习与提高,通过翻阅文献、查找资料,我们了解了一些民族民间音乐的内容与特征,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从中筛选了一些适合幼儿欣赏学习的内容,为幼儿创设一个适合民乐欣赏的氛围等,这样才能行之有效的指导家长开展家庭亲子民乐欣赏活动。此外,亲子民乐欣赏是要在实践活动中产生效果的,因此我们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来促进家长主动、创造性的参与亲子音乐欣赏活动,通过家园互动,来促进幼儿民乐欣赏能力提高的目的。五.分析与讨论:

(一)家园互动,创设良好民乐欣赏的环境,为亲子民乐欣赏活动提供物质保障。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它需要用耳朵听,用心灵去感受,因此创设良好的环境,营造音乐欣赏的氛围是开展音乐欣赏活动的基础。为了更好的组织、指导、开展亲子民乐欣赏活动,我园在园领导的支持、教师和家长志愿者配合下,共同创设适合民乐欣赏环境的活动。首先,由园方提供了一间教室作为民乐欣赏室,定期向家长开放。在民乐欣赏室里,分类放置了各种民间乐器,如古筝、二胡、唢呐、大鼓等等,供幼儿在吹、弹、拉、唱的操作过程中了解这些乐器的特点、感受它所发出的声音,从而帮助孩子理解感受这些乐器在民乐曲中所起的作用、所表达的含义。然后,在了解幼儿年龄特点的基础上,由教师与家长志愿者共同参与收集适合幼儿欣赏的相关的民乐磁带、DVD碟片、软件、童谣歌词等等,通过电视、电脑、DVD等各种多媒体设备播放给幼儿欣赏,借助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通过具体的画面形象来帮助孩子理解这些乐曲所要表达的内容。由于这些环境创设活动是在家长协助下进行的,使得家长在创设家庭中的民乐欣赏环境的过程中有了模仿对象,也保障了家庭民乐欣赏教育活动的开展。

(二)通过各种形式,帮助家长掌握亲子民乐欣赏教育的技能。

然而,一切活动是为了提高孩子民乐欣赏能力这一最终目的上,因此,帮助家长掌握亲子民乐欣赏方面的知识与方法成为我们这个研究的主要问题。为此,我们发动家长志愿者,结合社区力量,利用各种形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亲子民乐欣赏活动。

1.讲座、家长会: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家长知道音乐教育是一种陶冶情操、开启智力的素质教育,因此也极为推崇,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则将歌舞、乐器等技能性训练当作音乐素质的主要组成部分。为此,我们通过一系列的音乐知识讲座,帮助家长科学的认识音乐教育的真正含义,了解到只有当孩子学会认识音乐、欣赏音乐、体验音乐的美,才能驾御音乐,进入音乐天地,而欣赏音乐则是一切音乐素质培养活动的基础。作为一个中国人,中国的民间音乐就象母语一样最能表达我们的思想、贴进我们的情感,因此民乐欣赏对培养孩子的民族自豪感、推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2.半日活动开放: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有些家长认为音乐技能训练有一定的方法和模式可以借鉴,而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则虚无缥缈,无从入手。为此,我们通过半日活动开放来帮助家长了解并掌握一些音乐欣赏能力培养的具体方法。如区域活动中音乐角的设置、早操律动中的民族音乐元素、以及教师教学活动的展示等等,使家长在活动中观察并了解教师是如何指导孩子开展音乐欣赏活动的,并尝试运用到自己孩子的身上。

3.家园联系栏与星愿报:幼儿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要既要有理论依据,又要有具体操作的技能,仅仅靠家长和教师来园离园这短短的交流时间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进一步保证家园互动的效果,我们将家园联系栏和星愿报作为亲子民乐欣赏双向互动的载体,通过他们传递先进的教育理念、交流先进的教育经验。在这里,我们专门开辟了一个专栏,向家长约稿,请家长志愿者做报纸主编,共同探讨在民乐欣赏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介绍自己解决问题的经验,使大家在学习、交流、研讨的过程中,多角度多渠道的参与教育活动,由于这些活动由家长中来,也更能吸引家长的目光、取得家长的配合参与。

4.亲子活动:幼儿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是要在具体的活动中得以实施的。因此,在掌握了相应的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亲子音乐欣赏活动:如亲子音乐欣赏活动、幼儿器乐演奏会、亲子民间歌舞表演等等,让家长和孩子在活动中体会教育效果,提高自身音乐欣赏的能力。

六.调整与反思:

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帮助家长正确认识到民间音乐欣赏活动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性极其包含的内容,并且开始运用正确的态度与方法开展亲子民乐欣赏活动。从而使家园互动、亲子民乐欣赏活动成为幼儿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然而,我们也发现了不少薄弱之处,如在活动过程中发现有些家长讲起理论知识与教育方法上来是头头是道,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在其孩子身上所反映出来的却与其所说的并不相同,又如在指导过程中,由于教师自身音乐素养的问题,对家长提出的有关民乐知识不能很好的给予应答,能供家长选择并且模仿实施的案例还不够多,致使欣赏能力培养的方法比较单一等等,因此如何帮助家长重视幼儿民乐欣赏能力的培养,在教育中做到言行一致,如何提高教师音乐素养和指导能力,真正的将素质教育落实到孩子身上,是我们今后将要继续进行研究的工作。

总之,家园互动,开展亲子民乐欣赏活动是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需要,它帮助家长在自身音乐素养提高的基础上,了解了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学习了各种培养幼儿音乐欣赏能力的方法,将幼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同时也加强了家园教育之间合作性,更好的促进孩子全面健康的成长。

第二篇:幼儿音乐欣赏活动游戏化的研究

内容摘要: 幼儿音乐欣赏活动游戏化的研究

江滨幼儿园

徐献慧

艺术是实施美育的途径之一,音乐欣赏则是幼儿园艺术领域的内容之一。在幼儿园中开展音乐欣赏活动,可使幼儿接触更多的优秀作品,开阔音乐眼界,丰富音乐经验,培养对音乐的喜爱之情,并使他们初步发展起感知、理解、欣赏音乐作品的能力。但是,由于幼儿是一个活的主体,鉴于生理及心理特征,他不可能安静地像成人一样坐着去欣赏音乐,这就为我们的教学提出一个问题,如何让幼儿真正有效地去欣赏美好的音乐,使音乐欣赏教学活动能够从形式到内容上都更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更多地满足幼儿的心理发展需要呢?于是,游戏的介入解决了这一问题,因为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的基本活动方式,也是幼儿园组织教学的基本手段。幼儿能够在游戏上愉快而自然地发展,能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实践研究,将音乐欣赏教学目标、内容、要求融于各种游戏之中,不仅能增强幼儿对音乐的敏感性,而且还助于幼儿美好情感的发展,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注意倾听习惯,有助于丰富幼儿表象、想像力的发展。音乐欣赏游戏化符合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能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健康地成长。[关键词]:音乐欣赏

游戏化

幼儿

一、概述

《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中提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艺术是实施美育的途径之一,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

音乐把施律、节奏、和声、声调等音乐要素有机地组合起来,能够深入人的心灵深处,拔动心弦,使人感到一种可以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情感体验。学龄前儿童的音乐教育的基本原则是以审美为核心,来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审美就是“主体对客体审美特征的审辨、感受、体验、判断、评价和能动创造,体现了主客体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审美的关系”。幼儿园开展的音乐活动,就是从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入手,将音乐活动与其他活动融为一体,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感受音乐的节奏、力度及音色,获得音乐知识、激发审美情趣。音乐欣赏是音乐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学龄前儿童的音乐欣赏,是让儿童通过倾听音乐,对作品进行感受,理解和初步签赏的一种审美活动。学龄前儿童感知音乐、理解音乐和从音乐中获得审美享受需要不得通过更多的直接参与活动。因此,在学龄前儿童的音乐教育活动中,音乐欣赏应是以学习如何听音乐、理解音乐为主要内容的活动。

㈠问题的提出

开展音乐欣赏活动,可使幼儿接触更多的优秀作品,开阔音乐眼界,丰富音乐经验,培养对音乐的喜爱之情,并使他们初步发展起感知、理解、音乐作品的能力。但是,由于幼儿是一个活的主体,鉴于生理及心理特征。他不可能安静地像成人一样坐着去欣赏美好的音乐,这就为我们的教学提出一个问题:如何让幼儿真正有效地去欣赏美好的音乐,使音乐欣赏教学活动能够从形式到内容上都更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更多地满足幼儿的心理发展需要呢?于是,我们想到了游戏,因为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方式,几乎是儿童的天性,也是幼儿园组织教学的基本手段。幼儿能够在游戏中愉快而自然地发展,通过各种各样的游戏为走向成人生活作出准备,游戏的学习因素与独特的作用,对教学具有特殊的价值。当然,这里所指的游戏的涵义是广泛的,它不仅包括单纯的娱乐游戏,而且还包括着一切活动,如:身体的动作、绘画、操作等等,是指一切的游戏活动。

㈡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游戏化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幼儿园音乐欣赏游戏化”课题的提出,其目的意义在于:通过研究,探求将音乐欣赏教学的目标、内容、要求融于各种游戏之中,进一步培养幼儿喜欢音乐的美好情感,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欣赏能力,从而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

二、幼儿园音乐欣赏教学游戏化主要研究内容

㈠幼儿园音乐欣赏的教育内容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形象生动鲜明,结构清晰的各种优秀音乐作品作为幼儿园的音乐欣赏教材,如:

1、倾听周围环境各种具有“音乐性”的自然声音。如动物的叫声,风雨声、落叶的沙沙声等。

2、选择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

①如幼儿喜欢唱的歌曲或即将要学习的歌曲、童谣、外国儿童歌曲、民歌等,如《小白船》、《这是水兵》、《加油干》、《迷路的小花鸭》等。

②选用歌曲改编的器乐曲,也可选用一些有标题、性质鲜明、结构适中,有一定内容,情节的器乐曲,如《在钟表店里》、《狮王进行曲》、《金蛇狂舞》、《洋娃娃和小熊》、《小鸭的舞》。

㈡幼儿园音乐欣赏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活动方式:

1、辅助式(分离式、添加式、插入式)

在音乐欣赏活动的开始,中部或尾部,添加或插入与欣赏要求紧密相关的游戏情节,如智力游戏、体育游戏、角色游戏、表演游戏等,以增加活动的趣味性。

2、本体式(整合式)

欣赏作品本身就是一个设计好的表演游戏。欣赏活动的整个过程,就是层层深入地引导幼儿熟悉音乐和熟悉表演的过程,直至最后能够完整地跟随音乐进行游戏表演,如《赶花会》、《歌唱二小放牛郎》。

3、融合式(串连式、贯穿式)

将欣赏活动过程设计成一连串的游戏,每一个游戏重点解决某一方面的问题,当全部游戏完成后,幼儿便自然地掌握了所欣赏的音乐作品,同时也获得了其他方面的有益经验。

三、研究方法与步骤

以音乐欣赏为突破口,使幼儿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在欣赏活动中抓住幼儿听得见、听得进、听得懂三个环节。

本实验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实验法),结合观察法、对比法和经验总结法。同一活动设计,采用一般传统模式与预知模式(即音乐欣赏游戏化模式),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教学对比。

㈠确定实验试点班:小二班

中二班

大二班:时间:一年 ㈡制定实验研究研究方案(活动设计方案)。㈢进行实验研究(实施开课)

四、实验结果

㈠传统模式与预知模式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列表(附):从表中可以看出:在想象、表象方面,倾听习惯方面,情感表现方面,实验班明显优于对照班。㈡从平时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我们体会到:

1、音乐欣赏活动游戏化符合幼儿的年龄心理特点。

游戏能够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寓教于乐。单纯的欣赏音乐,时间一卡非常枯燥,过一会儿就没有兴趣了。教学中常遇到这种情况:本来是一个非常好的音乐教材,由于采用了传统模式,采用了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幼儿主动性,创造性的培养,因此就会教得枯燥乏味。因此,为了启发引导幼儿理解音乐内容,感受音乐的情和美,我们根据音乐内容情绪编成游戏来吸引幼儿愉快地参与活动。如小班欣赏歌曲《两只小象》:教师一开始戴上小象头饰,模仿象的走路,问幼儿谁来了,幼儿就会马上意识到小象来了,教师说:“今天老师当小象的妈妈,你们当小象,我们一起学象走路,好不好?于是带领幼儿学象走路。等幼儿学会了象的基本动作之后,然后再欣赏歌曲,一边听音乐一边唱,并进行表演:“两只小象河边走,扬起鼻子钩一钩„„”教师教幼儿按节拍一步一步地走,双手握着向上举,左右甩动,两人把手钩在一起上下摆动,这样学起来,幼儿特别感兴趣。有让幼儿动手、动口和表演的机会,用唱歌和动作共同来表达歌曲的内容和情感,小朋友的兴趣就非赏高,不知不觉地达到了欣赏的目的:了解歌曲内容,培养幼儿愉快地情感。这样生动形象地边唱歌,边游戏,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

2、音乐欣赏活动游戏化有助于幼儿情感的经验,促进审美情趣的发展。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从情感入手,是引导幼儿进行音乐欣赏,进入音乐天地的最自然、最有效的途径。情感教育在形式上是自由的,生动活泼的。在音乐活动中对幼儿不能限制过多,管得过死。因此在心情舒畅的游戏中满足了幼儿的情感经验,如欣赏歌曲《小蚂蚁》通过游戏编排,使幼儿知道了团结起来力量大。欣赏民族轻音乐《赶花会》,当那优美欢快的旋律出现,幼儿总是不由自主地把自己当作可爱的小鸭子,尽情欣赏各种美丽的花朵,领略大自然的美好情景,激起热爱生活的情感,在这里,要注意一点的是:教师在组织欣赏活动时,自身情感投入的程度,直接影响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及情感的体验。因而教师在游戏活动中要投入满腔的热情,如组织幼儿欣赏歌曲《出去玩》的时候,在启发幼儿想出各种动物出去玩的活动情境的同时,自己也需全身心地投入到表演游戏之中,教师和幼儿一起边唱边学鸭子摇摇摆摆地走出去玩;和幼儿一样趴在地上学乌龟爬呀爬出去玩„„。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其情绪会直接感染幼儿,他们在教师身边唱呀笑呀,在欢乐的气氛中自然而然地熟悉了歌曲,理解了内容,同时也尽情地享受了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因此,音乐欣赏游戏化能培养幼儿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力,提高幼儿音乐素质能力方面的表现,同时也加深了幼儿对教育活动的喜爱程度,如在平时的活动中,幼儿能自觉地在一起又唱又跳,又拍节奏,能很自然地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在唱歌曲时,能够用歌声表现出不同的歌曲的情感情绪。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热爱幼儿、老师、小朋友,性格开朗、活泼、大方等情感方面的表现。

3、音乐欣赏活动游戏化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协作意识,规则意识、交往意识。

皮亚杰说:“儿童早期的社会行为处于自我中心和真正的社会化之间的中间地位,只有当他们从自我中心解脱出来,具备了与同伴进行有效的协作的能力,社会化便进入一个新阶段。”在这一社会化过程中,幼儿园的音乐教育可以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在音乐欣赏游戏教育活动中大多需要协作才能完成,如欣赏时需要大家安静地听,唱歌时要以合唱为主,打击乐中合奏占主要的地位,游戏中又以来集体游戏最受欢迎,因此这种教育形式对促进幼儿协作意识与协作技能的发展和遵守规则的培养都有独特的作用。在进行游戏《小蚂蚁》时,需要幼儿像小蚂蚁那样互相帮助,团结一致,在这种自编、自我欣赏的活动中,使幼儿从中体会到协作的快乐,从而萌发出协作的意识,遵守规则的必要。

在欣赏歌曲《小小鸟》时,对“小小鸟互相见面后是怎样的?”这个问题,许多小朋友不仅想到歌曲的“点点头,亲一亲,碰一碰”等表现方法,还在“碰一碰”时,想到了拥抱、蹦跳、拍手„„等等,体现了幼儿在交往中的快乐,进一步萌发了幼儿的交往意识。

4、音乐欣赏活动游戏有助于丰富幼儿表象、发展想象和联想。

音乐是人类心灵深处情感溪流的流淌。生动、活泼具体准确的表象在相应的各种实践活动中产生发展起来的。音乐欣赏的游戏化引导了幼儿运用各种感受,多角度的去感知,为发展音乐的表象提供了丰富、准确地感性材料。想象是人脑在原有表象的基础上,在语言调节下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有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旧表象愈多再造想象的内容就愈丰富。如幼儿在欣赏音乐作品时,在听的基础上,用语言来描述,用绘画动作表达(像色块、线条等),头脑中形成了明确情节表象,感受、想象当时的气氛,使幼儿的思维想象得到发展。

5、音乐欣赏活动游戏化能培养幼儿良好的注意倾听习惯。

音乐是听觉艺术,只有当人们在感知音乐的音响效果,并进行一定的形象思维时,才能感受和理解音乐的表达的思维感情,音乐才能发挥客观它对人们的感染教育作用。而编排有趣的游戏,利用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的事物,往往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融于游戏中,这样才能使他感受音乐的美好,因此,游戏化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注意倾听习惯。

五、结论

总之,幼儿园开展音乐欣赏活动游戏化,符合了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它是促进儿童的感知能力,培养良好的情感,进行个性发展和社会性发展的有途径之一。

参考书目: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黄瑾编著,华东师范大学印刷厂2001年5月出版; 《幼儿游戏化音乐教育》:陈淑琴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杨爱华编,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出版。

第三篇:幼儿音乐欣赏活动游戏化的研究

幼儿音乐欣赏活动游戏化的研究

摘 要:艺术是实施美育的途径之一,音乐欣赏则是幼儿园艺术领域的内容之一。在幼儿园中开展音乐欣赏活动,可使幼儿接触更多的优秀作品,开阔音乐眼界,丰富音乐经验,培养对音乐的喜爱之情,并使他们初步发展起感知、理解、欣赏音乐作品的能力。但是,由于幼儿是一个活的主体,鉴于生理及心理特征,他不可能安静地像成人一样坐着去欣赏音乐,这就为我们的教学提出一个问题,如何让幼儿真正有效地去欣赏美好的音乐,使音乐欣赏教学活动能够从形式到内容上都更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更多地满足幼儿的心理发展需要呢?于是,游戏的介入解决了这一问题,因为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的基本活动方式,也是幼儿园组织教学的基本手段。幼儿能够在游戏上愉快而自然地发展,能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实践研究,将音乐欣赏教学目标、内容、要求融于各种游戏之中,不仅能增强幼儿对音乐的敏感性,而且还助于幼儿美好情感的发展,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注意倾听习惯,有助于丰富幼儿表象、想像力的发展。音乐欣赏游戏化符合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能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音乐欣赏

游戏化

幼儿

一、问题的提出

开展音乐欣赏活动,可使幼儿接触更多的优秀作品,开阔音乐眼界,丰富音乐经验,培养对音乐的喜爱之情,并使他们初步发展起感知、理解、音乐作品的能力。但是,由于幼儿是一个活的主体,鉴于生理及心理特征。他不可能安静地像成人一样坐着去欣赏美好的音乐,这就为我们的教学提出一个问题:如何让幼儿真正有效地去欣赏美好的音乐,使音乐欣赏教学活动能够从形式到内容上都更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更多地满足幼儿的心理发展需要呢?于是,我们想到了游戏,因为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方式,几乎是儿童的天性,也是幼儿园组织教学的基本手段。幼儿能够在游戏中愉快而自然地发展,通过各种各样的游戏为走向成人生活作出准备,游戏的学习因素与独特的作用,对教学具有特殊的价值。当然,这里所指的游戏的涵义是广泛的,它不仅包括单纯的娱乐游戏,而且还包括着一切活动,如:身体的动作、绘画、操作等等,是指一切的游戏活动。

二、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游戏化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幼儿园音乐欣赏游戏化“课题的提出,其目的意义在于:通过研究,探求将音乐欣赏教学的目标、内容、要求融于各种游戏之中,进一步培养幼儿喜欢音乐的美好情感,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欣赏能力,从而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

三、幼儿园音乐欣赏教学游戏化主要研究内容

(一)幼儿园音乐欣赏的教育内容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形象生动鲜明,结构清晰的各种优秀音乐作品作为幼儿园的音乐欣赏教材,如:

1.倾听周围环境各种具有”音乐性“的自然声音。如动物的叫声,风雨声、落叶的沙沙声等。

2.选择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 :①幼儿喜欢唱的歌曲或即将要学习的歌曲、童谣、外国儿童歌曲、民歌等,如《小白船》、《这是水兵》、《加油干》、《迷路的小花鸭》等。②选用歌曲改编的器乐曲,也可选用一些有标题、性质鲜明、结构适中,有一定内容,情节的器乐曲,如《在钟表店里》、《狮王进行曲》、《金蛇狂舞》、《洋娃娃和小熊》、《小鸭的舞》。

(二)幼儿园音乐欣赏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活动方式:

1.辅助式(分离式、添加式、插入式)在音乐欣赏活动的开始,中部或尾部,添加或插入与欣赏要求紧密相关的游戏情节,如智力游戏、体育游戏、角色游戏、表演游戏等,以增加活动的趣味性。

2.本体式(整合式)欣赏作品本身就是一个设计好的表演游戏。欣赏活动的整个过程,就是层层深入地引导幼儿熟悉音乐和熟悉表演的过程,直至最后能够完整地跟随音乐进行游戏表演,如《赶花会》、《歌唱二小放牛郎》。

3.融合式(串连式、贯穿式)将欣赏活动过程设计成一连串的游戏,每一个游戏重点解决某一方面的问题,当全部游戏完成后,幼儿便自然地掌握了所欣赏的音乐作品,同时也获得了其他方面的有益经验。

四、音乐欣赏活动游戏化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协作意识,规则意识、交往意识。

皮亚杰说:”儿童早期的社会行为处于自我中心和真正的社会化之间的中间地位,只有当他们从自我中心解脱出来,具备了与同伴进行有效的协作的能力,社会化便进入一个新阶段。"在这一社会化过程中,幼儿园的音乐教育可以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在音乐欣赏游戏教育活动中大多需要协作才能完成,如欣赏时需要大家安静地听,唱歌时要以合唱为主,打击乐中合奏占主要的地位,游戏中又以来集体游戏最受欢迎,因此这种教育形式对促进幼儿协作意识与协作技能的发展和遵守规则的培养都有独特的作用。在进行游戏《小蚂蚁》时,需要幼儿像小蚂蚁那样互相帮助,团结一致,在这种自编、自我欣赏的活动中,使幼儿从中体会到协作的快乐,从而萌发出协作的意识,遵守规则的必要。

总之,幼儿园开展音乐欣赏活动游戏化,符合了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它是促进儿童的感知能力,培养良好的情感,进行个性发展和社会性发展的有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学前儿童音乐教育》:黄瑾编著,华东师范大学印刷厂2001年5月出版; 2.《幼儿游戏化音乐教育》:陈淑琴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 3.《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杨爱华编,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出版。

第四篇: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指导策略的研究

《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指导策略的研究》

研究报告

河东区第三幼儿园

沈 萍

内容提要:幼儿音乐欣赏活动是幼儿通过倾听音乐,而对音乐的感受、体验、理解、创造和表现的过程。本课题的研究旨在引领教师充分认识幼儿在音乐欣赏活动中潜在的教育价值,观察不同年龄阶段幼儿音乐欣赏活动的特点和表现,把握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经验,形成对幼儿音乐欣赏活动价值的准确判断,归纳、梳理、总结教师对幼儿音乐欣赏活动的指导策略,提升教师对音乐的敏感度,进一步实现教育的整合,有效促进师幼的发展。

《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指导策略的研究》

研究报告

1.选题的目的、意义

音乐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是通过音乐认识世界的一种思维活动。幼儿音乐欣赏活动是幼儿通过倾听音乐,而对音乐的感受、体验、理解、创造与表现的过程。

美国音乐教育家穆塞尔提出:音乐教育就是欣赏教育,就是为了欣赏而进行的教育。他这一理论的阐述把音乐欣赏教育活动置于了音乐教育中的重要位置之上。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一种个人投入并沉迷于音乐展示过程的活动,这种教育活动对幼儿的智力、情感、个性、发展都会有潜移默化的积极性影响。音乐欣赏活动不仅可以愉悦幼儿的情绪,启迪幼儿的智慧,发展幼儿的思维,更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创新能力和创造热情。

然而,我们发现教师在组织实施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的教学实践中,对于音乐作品的选材、指导策略的有效性等方面的把握存在一些问题和困惑:

困惑一:在音乐欣赏活动中,目标的确定往往忽视了音乐教育本身的审美特点,而是偏重认知。内容的选择往往忽视了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而是偏重技能。在策略的组织上往往忽视了幼儿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探索与创造,而是偏重单一的模仿。

困惑二:在欣赏过程中,教师的指导语过多、控制过多„„幼儿的思维与想象往往被教师占据,主体地位无从体现,或是在欣赏过程中出现“蜻蜓点水”、“表面文章”的现象,幼儿游离在音乐之外„„教师对激发幼儿的欣赏兴趣、创设环境促进幼儿主动学习、师幼共同在欣赏中探索音乐的奥秘等方面缺乏有效的指导策略。

困惑三:部分教师存在认识上的偏误:欣赏是“由外向内”的输入活动,创造是“由内向外”的输出活动,两种活动似乎不存在相互渗透、相互支持的关系,这就忽视了活动本身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价值。

困惑四:目标的确定、音乐作品的选择上忽视了幼儿身心特点、认知规律、生活经验等,使活动处在失控的状态,不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和主动性。

那么,在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中,幼儿会出现哪些问题?为不同年龄段幼儿提供怎样不同的音乐作品?教师在音乐欣赏活动中如何引导与支持,幼儿才能获得有益的经验?如何帮助幼儿运用多种感官、不同的方式创造性的表达与表现自己的体验与感受,以达到丰富审美、陶冶情趣、开拓思维、启迪智慧的目标,等等。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开展“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指导策略的研究”,旨在让教师充分认识幼儿在音乐欣赏活动中潜在的教育价值,及其对幼儿发展的积极意义,观察不同年龄阶段幼儿音乐欣赏活动的特点和表现,把握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经验,形成对幼儿音乐欣赏活动价值的准确判断,归纳、梳理、总结教师对幼儿音乐欣赏活动的指导策略,进一步实现教育的整合,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

2.课题的界定

音乐欣赏是一种再创造,是指欣赏者将倾听到的声音形象,通过想象与联想转化为客观世界的形象与意境。也就是说,欣赏者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对音乐的本身得到一种认识、发生一定程度的共鸣,产生审美愉悦,从而满足自己的审美要求。音乐欣赏是一种感觉与理解、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统一,既是对音乐作品种的美的一种发现,又是欣赏者的一种再创造,两者均是欣赏者在音乐欣赏过程中产生心理愉悦的源泉。

音乐欣赏的方法从欣赏者的角度可分为:用音乐知识去感受欣赏、用生活经验去感受欣赏、用意境想象去感受欣赏、用感情悟性去感受欣赏等四类。从引导着的角度可以分为:表演法、讨论法、想象联想法等欣赏方法。

指导策略是指遵循一定的原则,根据具体的情况而采取的有效的形式、方法。

3.研究设计 3.1理论依据

3.1.1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幼儿学习音乐的规律。幼儿期正处在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初步发展的阶段,喜欢新异刺激的、活动变化的事物,注意的范围较小、稳定性差、集中时间短且容易转移。幼儿期是以形象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为主,幼儿的想象以无意想象为主,想象目的性不明确,想象的主题容易受外界的干扰而变化,想象的过程很大程度上受兴趣和情绪的影响。

3-4岁幼儿的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爱模仿,思维带有直觉行动性,只能先做后想或是边做边想。4-5岁幼儿爱玩会玩,具体形象思维发展迅速,形象或表象影响或支配幼儿对事物的认识。5-6岁幼儿好学好问,抽象概括的能力开始发展,此阶段幼儿的思维仍以具体形象为主,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逐渐理解事物的某些相对关系和辩证关系,能根据事物的本质属性进行初步、简单的概括和分类。

另外,情感在音乐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催化剂,幼儿音乐欣赏活动是感受音乐、体验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过程,通过作用于音乐作品的多种感官通道、多种艺术形式来帮助不同差异、不同爱好的幼儿积极地参与音乐,建构相关的音乐知识„„这是幼儿学习音乐的一个主要特点,也是教师应把握的教育策略。

因此,要在研究中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遵循幼儿学习音乐的规律,让幼儿在体验音乐情感、表达音乐情感中积极参与创造音乐之美的活动,达到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目的。

3.1.2世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有这样的描述:“音乐是思维强而有力的源泉。没有音乐教育,就没有儿童完全合乎要求的智力发展。音乐形象以新的方式在儿童面前揭示出现实中各种各样事物和现象的独特之处。音乐——想象——幻想——童话——创造,这便是儿童所走过的发展自己精神力量的道路。音乐旋律在儿童心上唤起鲜明的想象,这种旋律是培养创造力的一种不可比的手段。”

3.1.3皮亚杰的相互作用论:他强调儿童的地认知发展是在不断的与环境和材料的相互作用中获得的,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世界的认识还是感性的、形象的,思维常常需要动作的帮助,他们对直接的认识还必须以材料为中介,在很大程度上借助于对材料的直接操作。他还认为,两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非各占若干比例或是简单相加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交融、相互渗透和影响的关系。两种因素的动态的历史的相互影响,即有机体当前的行为不受当前环境和物质的影响,而可能是受其过去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的影响。

3.1.4关于“系列层次活动”。“系列层次活动”是指针对某一具体教材的的若干教学要求,或是对某种能力的若干发展要求,按照比较合乎儿童实际学习能力的发展顺序排列起来形成一个前后相互连贯的活动。楼必生、屠美如教授提出的“系列层次活动”的这种学习方法特别强调儿童从各种角度以各种方式充分利用统一教材的不同要素、以及不同教材的同一要素进行系统的学习。提倡教师以音乐要素为纲,有系统、有顺序的组织音乐活动,使儿童的审美素质得到提高。

3.1.5德国著名音乐教育家奥尔夫所创立的奥尔夫教学法,是应用音乐教育心理学的原理充分培养人的创造性的一种充满活力的教学法。它充分调动了一个人的一切感觉器官来接触音乐,也就是充分感受,在此基础上再让孩子充分进行表达。奥尔夫提出:原始的音乐是最接近土壤的、自然的、机体的、能为每个人学习和体验的,并适合于儿童。让孩子自己去寻找、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音乐创造有简单复杂之分,但从创造的本质意义上说儿童的音乐创造和音乐大师的创造具有同等意义,同等价值。

3.1.6《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

《纲要》提出艺术领域的目标是“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纲要》还指出“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情感教育功能。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应注重激发儿童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使其在丰富的艺术活动中自由表达与体验,提高其表现力、创造力,最终促进其健全人格的形成”。

3.2预期目标

3.2.1通过音乐欣赏活动,提高幼儿对音乐的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3.2.2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促进教师在音乐欣赏方面的发展,形成独特的组织幼儿音乐欣赏活动的指导策略。

3.2.3分析不同年龄段幼儿对不同音乐作品的体验和感受,总结适宜不同年龄阶段幼儿音乐欣赏的目标、内容、指导策略。3.3研究内容

3.3.1挖掘幼儿音乐欣赏的教育价值,探索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基本元素。3.3.2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各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音乐欣赏活动的内容选择、指导策略等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

3.3.3通过音乐欣赏活动,激发幼儿大胆表达与表现自己独特的内心体验。3.4研究对象、方法

3.4.1研究对象:本园小、中、大班幼儿 3.4.2研究方法:观察法、行动研究法 4.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4.1幼儿音乐欣赏活动开展的两个前提条件: 前提条件一:教师音乐素养的提升

作为幼儿音乐欣赏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自身的音乐鉴赏力和音乐素养是开展幼儿音乐欣赏活动的前提。许卓娅教授曾经指出:教师素质是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关键,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是主导作用,教师主导作用的实现与教师自身素质密切相关,教师的音乐素养直接影响幼儿的学习活动。如,对音乐欣赏作品的分析,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情绪情感和表现手段,辨别作品的基本结构,掌握不同年龄班幼儿学习音乐的特点和线索,分析教材的重难点,选择适宜的策略„„这些都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创造力。

前提条件二:幼儿心理环境的创设

教师要注重创设心理学习环境,它都能调动幼儿欣赏音乐的积极性、主动性。

给每个幼儿创造发展的空间,让每位幼儿都能够体验到成功感,形成对音乐欣赏活动的积极倾向性。这就对教师所提供给幼儿的欣赏作品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要根据幼儿不同年龄和心理发展水平;要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选择适宜的作品,使幼儿通过努力能够获得满足,从而产生继续探索的欲望,发展了幼儿的创造性品质。

4.2幼儿音乐欣赏欣赏作品选择的两个切入点:

幼儿参与学习活动的内驱动力来源于她们在音乐欣赏作品的吸引下产生强烈的表现欲望,所以选材是幼儿音乐欣赏教学活动成功与否的基础。

切入点一: 为幼儿选择的音乐作品应该是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水平,有较好的音质。作品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应丰富多彩,如,可以是反映社会生活的、关于自然界的、表现幼儿游戏的、以及学习生活的等等,可以是歌曲或是乐曲,不同题材、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作品,它可以扩大幼儿的艺术视野,丰富幼儿的音乐欣赏的经验。

切入点二: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可接受水平、兴趣、心理需求等来选择形象鲜明、结构清晰、风格多样的作品,并遵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近到远、循循循渐进的原则。例如,从声乐曲到器乐曲、从有情节有角色的乐曲到抽象的幻想的乐曲、从民间音乐欣赏到西方音乐欣赏、从单一器乐独奏的乐曲到多种乐器的合奏曲等。有情节有形象的乐曲《摇篮曲》、《我是公社小社员》等作品浅显易懂,非常适合小班幼儿来欣赏。外国乐曲《玩具兵进行曲》、《啤酒桶波尔卡》诙谐、有趣,中国二胡独奏《赛马》奔放、形象,民族风格的《担鲜藕》柔美、活泼很是适合中班幼儿来欣赏、感知。中华民族乐曲《二泉映月》、《金蛇狂舞》、《逛花灯》、外国名曲《钟表店》、《胡桃夹子》等欢快活泼、诙谐有趣,富有丰富的内涵,会让大班幼儿对乐曲结构、乐曲风格、音乐的表现力等有更深刻的了解,增加幼儿的音乐经验、提升幼儿的音乐素养,为幼儿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4.3幼儿音乐欣赏活动组织策略的三个关键点:

《纲要》中艺术领域的教育目标是这样确立的:“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所以说,幼儿艺术教育不是以幼儿掌握艺术技能为目标,而是让幼儿在自由、宽松、自然地艺术活动中感受艺术、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就是用适宜的方法策略,让幼儿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感受和认识音乐里所表现的艺术形象,从而进入音乐作品的已经之中,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关键点一:倾听声音、了解声音的表现力,增强对声音的敏感、对音乐的兴趣

已有的生活经验是幼儿欣赏音乐的基础,是幼儿感知、体验和理解音乐的前提条件。生活既是教育的内容,又是教育的途径。因此教师力求捕捉到周围环境中,符合音乐欣赏知识和生活经验的结合点上的“生活现象”,采撷环境、生活中声音,引入到幼儿的学习中,让幼儿感到声音的有趣、感受到声音内在的表现力,不断增强幼儿对各种声音的敏感性。

实例:《下雨啦》

大自然是一个充满各种音响的“不安宁”的世界,清脆的雨声、悦耳的鸟声、哗哗的落叶声、呜呜的风声„„就是我们倾听声音、了解声音的表现力的丰富源泉。一场雨看似一般,可是对于教师们来说又是一次难得的教育契机。不同年龄班的教师就利用这一载体,巧妙的进行了音乐欣赏活动的前期铺垫——听声音。

小班教师带领幼儿到凉棚下欣赏雨景。教师请小朋友看、听、说下雨的景象、小雨的声音、落到的地方、雨落下的样子„„将自己的发现与感受尽情的表达表述出来。

中班教师则利用这一自然现象,向幼儿抛出问题:“小雨的声音是怎样的?”、“它都落在什么地方了?”、“落在不同地方时的声音一样吗?”引导幼儿细心的观察、仔细的倾听,大胆的表达。孩子们一边观察、倾听,一边将自己发现的秘密与伙伴分享:“小雨哗啦啦、哗啦啦下着。”、“小雨哗哗哗哗哗、哗哗哗哗哗„”、“落在房顶上、落在小水坑里、落在台阶上„”、“嗒、嗒、嗒”、“滴答、滴答、滴答”、“嗒嗒嗒、嗒嗒嗒”„„

大班教师会让幼儿用身体的不同部位来敲击出自己发现的节奏、会引导幼儿用图谱形式再现不同的节奏„„

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幼儿发现、倾听这些生活中美妙的声音,感受声音的各种不同特质,如,高、低、远、近、强、弱、长、短、响亮、轻柔„„在重复、回忆、模仿中寻找适合的语言去形容、描述这些声音,如,优美、欢快、活泼、悲伤、安静、忧郁„„提高幼儿对音乐表现手段的感受能力。

“倾听声音”是欣赏音乐的准备,只有成功的欣赏才能有效地提高幼儿的音乐能力,而提高幼儿的音乐能力才是倾听声音的归宿与目标。因此,必须把倾听声音与欣赏音乐紧密而有效的结合起来。

关键点二:感知音乐、理解音乐的创造力,表现对音乐的认识、音乐的意境

心理学家指出:个体在认识的过程中开放感知通道越多,对认识对象的体验就越细致、越丰富,理解也就越全面、越深刻。而对缺乏音乐体验实践的幼儿来说,更需要依靠各种可见的音乐操作活动来感知、理解音乐。

实例:大班幼儿音乐欣赏活动《春天》

音乐作品《春天》选自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是一首ABA结构的乐曲,表现了春天万物生机、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教师根据乐曲结构,设计了“种子旅行记”的游戏来帮助幼儿欣赏乐曲,通过调动多种感官来理解音乐作品的结构、体验音乐作品的形象、感知音乐作品的内容。

第一步,在初步倾听、熟悉整首音乐的基础上教师让幼儿扮演成一粒小种子开始“旅行”。第二步,倾听A段乐曲,引导幼儿结合乐曲来想象种子在泥土里积蓄力量、破土钻出、准备生长的情境,并用“躺、坐、蹲”等动作体验音乐所表达的情境与形象,同时引导幼儿寻找“种子睡醒的时间”(由A段音乐到B段的最后一乐句的高音点和停顿、跳跃的地方)。第三步,倾听B段音乐,在分清每一乐段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大胆用头、手、脚等不同的身体部位表现种子破土而出、释放力量、获得生命的情境,体验B乐段的激昂、跳跃的音乐形象。第四步,倾听第三段音乐(A段旋律的重复),和教师一起游戏,有的扮演给小树苗浇水的人,有的扮演小树苗,有的浇水、有的喝水,小树苗喝水后会高兴的摇头、摆动身体,表示长大的样子„„让幼儿体验到第三段乐曲所表现的在春天里,一切事物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美好景象。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始终让幼儿在感受的基础上进行游戏来想象与表现,幼儿始终处于积极主动参与活动的状态之中,孩子们通过各种动作表现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理解,进一步体会到音乐的创造力,同时对音乐欣赏活动产生了一定的兴趣。这样的活动取得了实效。

在这个活动中,也使教师体验到创设相应的游戏情境是帮助幼儿感受音乐作品、理解音乐作品的有效方法,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探索欲望的教育策略。

实例:中班音乐欣赏活动《玩具兵进行曲》

在音乐欣赏《玩具兵进行曲》活动中,教师创设了一个音乐氛围,就是把孩子们带入一个布置的很是漂亮的场地,有音乐、有各种形象、各种形态的布绒玩具、大小不一的玩具盒的环境之中,这种氛围能够让孩子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就好象自己也变成了一个人见人爱的玩具,可以随着音乐节奏的变化跳舞、行进、捉迷藏„„与其他的伙伴一起游戏。教师以景引入,以情带动,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从而激发了幼儿想象、创作的兴趣,提高了音乐欣赏的质量。

我们教师会结合音乐作品的目标设计相应的音乐环境,通过气氛的渲染,引发幼儿的情感共鸣,达到情为之而动、联想为之而生的目的。

关键点三:欣赏音乐、积累非音乐知识经验,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对音乐的把握

幼儿参与音乐欣赏活动,是运用已有的经验体验音乐的过程。因而注意积累幼儿的非音乐的知识经验也是十分必要的,如果幼儿没有一定的认知、语言等经验基础,那么幼儿就无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所以围绕所需进行的音乐欣赏内容,来丰富幼儿的非音乐活动经验。

一是丰富幼儿有关的生活经验。在欣赏歌曲《牧歌》之前,向幼儿介绍草原生活、放牧的情景。在欣赏《小哨兵》歌曲之前可以通过故事、录像片等向幼儿介绍战士的生活。二是丰富幼儿的词汇。如,教给幼儿比喻句、拟人句、形象生动的形容词,欣赏优美的散文、诗歌,这样幼儿才能用形象的语言描述音乐形象。在幼儿舞述乐曲《春天》时说:“听了音乐,好像看到第一颗小嫩芽在柳枝上长大,第一滴小雨点从天空落下,它是黄色的——因为迎春花开了„„”如果没有散文诗《春雨的色彩》、诗歌《春天来了》等文学作品语言的铺垫,幼儿不可能产生这样的情感共鸣的。

5.研究结论:

5.1幼儿倾听声音和欣赏音乐的过程就是感知音乐、理解音乐、认识音乐、创造音乐的过程,使音乐欣赏活动具有了实际意义,真正体现出音乐的价值。

5.2幼儿只有学会认识音乐、驾驭音乐,学会寻找体验音乐中的美,才能进入音乐的殿堂,并借助音乐获得积极的人生经验。而把握幼儿音乐欣赏活动的目标、探索有效地组织策略,才能真正实现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5.3通过参与课题的研究,教师们提高了对音乐的敏感意识和音乐与生活环境相融合的意识,提升了挖掘幼儿生活中、音乐作品中的音乐资源、教育价值的能力。在专题研究中教师不仅对幼儿思维发展和幼儿音乐欣赏方面的知识有了深入的了解和掌握,还重新审视自己并积极建构自己的音乐素养,逐渐培养其自己的音乐修养。

5.4通过专题研究使教师进一步把握住幼儿音乐欣赏学习的特点和发展线索,不断挑战幼儿音乐欣赏的“最近发展区”,通过对音乐作品的分析,进行有效的整合和合理的利用,使欣赏教学的内容立足于幼儿的已有经验,教学方法、手段贴近幼儿的现实生活,并在观察分析幼儿表现的基础上,不断地梳理、提升和挑战幼儿的音乐经验,开展有效的活动,促进幼儿的发展。

6.主要问题和今后的设想: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课程的认识也在不断的加深,学前教育阶段,由于幼儿生活经验的多样性,自然、社会是以“整个的”的形象方式呈现在幼儿的面前的。而音乐欣赏是一个审美过程,在实施过程中各种教育因素必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才能发挥它的教育功能。在音乐欣赏过程中如何把各方面的教育内容联系起来,并有机的与其他领域相融合、相渗透,使幼儿音乐欣赏活动真正成为促进幼儿多种经验的获得、促进幼儿积极人生的体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的有力手段,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的重要内容。7.参考文献

1.许卓娅.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2.陈帼眉 冯晓霞 庞丽娟.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3.许卓娅.幼儿园音乐教育.人民出版社,2003年

4.楼必生 屠美如.学前儿童艺术综合教育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5.许鸿 陈容辉.幼儿艺术教育.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 6.朱家雄.幼儿园课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7.王懿颖.学前儿童音乐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8.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

1995 1997

第五篇:音乐欣赏活动指导策略

专题小结——《音乐欣赏活动指导策略》

沈丽芳

音乐欣赏,是一种有意识地反复倾听音乐的活动。理解是音乐欣赏的重要基础和保证,但是,孩子对音乐理解能力十分有限,虽然他们能对生动形象、节奏鲜明的乐曲有所反应,但绝对不能完全理解。这就需要教师运用多种策略去引导孩子感知音乐的内在魅力。在享受的同时去分析、理解和表现。适宜的策略运用能使孩子徜徉于积极愉快的情绪之中,对陶冶孩子的情操、开启孩子的智力,特别是为孩子终生学习培植动力、奠定基础。所以,在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中,老师的指导策略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我们开展此次活动的目的所在。

一、选题的目的、意义

音乐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是通过音乐认识世界的一种思维活动。幼儿音乐欣赏活动是幼儿通过倾听音乐,而对音乐的感受、体验、理解、创造与表现的过程。音乐欣赏活动不仅可以愉悦幼儿的情绪,启迪幼儿的智慧,发展幼儿的思维,更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创新能力和创造热情。然而,我们发现教师在组织实施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的教学实践中,对于音乐作品的选材、指导策略的有效性等方面的把握存在一些问题和困惑:

困惑一:在音乐欣赏活动中,目标的确定往往忽视了音乐教育本身的审美特点,而是偏重认知。内容的选择往往忽视了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而是偏重技能。在策略的组织上往往忽视了幼儿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探索与创造,而是偏重单一的模仿。

困惑二:在欣赏过程中,教师的指导语过多、控制过多„„幼儿的思维与想象往往被教师占据,主体地位无从体现,或是在欣赏过程中出现“蜻蜓点水”、“表面文章”的现象,幼儿游离在音乐之外„„教师对激发幼儿的欣赏兴趣、创设环境促进幼儿主动学习、师幼共同在欣赏中探索音乐的奥秘等方面缺乏有效的指导策略。

困惑三:部分教师存在认识上的偏误:欣赏是“由外向内”的输入活动,创造是“由内向外”的输出活动,两种活动似乎不存在相互渗透、相互支持的关系,这就忽视了活动本身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价值。

困惑四:目标的确定、音乐作品的选择上忽视了幼儿身心特点、认知规律、生活经验等,使活动处在失控的状态,不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和主动性。

那么,在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中,幼儿会出现哪些问题?为不同年龄段幼儿提供怎样不同的音乐作品?教师在音乐欣赏活动中如何引导与支持,幼儿才能获得有益的经验?如何帮助幼儿运用多种感官、不同的方式创造性的表达与表现自己的体验与感受,以达到丰富审美、陶冶情趣、开拓思维、启迪智慧的目标,等等。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开展“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指导策略的研究”,旨在让教师充分认识幼儿在音乐欣赏活动中潜在的教育价值,及其对幼儿发展的积极意义,观察不同年龄阶段幼儿音乐欣赏活动的特点和表现,把握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经验,形成对幼儿音乐欣赏活动价值的准确判断,归纳、梳理、总结教师对幼儿音乐欣赏活动的指导策略,进一步实现教育的整合,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

二、幼儿音乐欣赏活动开展的两个前提条件 条件一:教师音乐素养的提升

作为幼儿音乐欣赏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自身的音乐鉴赏力和音乐素养是开展幼儿音乐欣赏活动的前提。许卓娅教授曾经指出:教师素质是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关键,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是主导作用,教师主导作用的实现与教师自身素质密切相关,教师的音乐素养直接影响幼儿的学习活动。如,对音乐欣赏作品的分析,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情绪情感和表现手段,辨别作品的基本结构,掌握不同年龄班幼儿学习音乐的特点和线索,分析教材的重难点,选择适宜的策略„„这些都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创造力。条件二:幼儿心理环境的创设

教师要注重创设心理学习环境,它都能调动幼儿欣赏音乐的积极性、主动性。给每个幼儿创造发展的空间,让每位幼儿都能够体验到成功感,形成对音乐欣赏活动的积极倾向性。这就对教师所提供给幼儿的欣赏作品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要根据幼儿不同年龄和心理发展水平;要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选择适宜的作品,使幼儿通过努力能够获得满足,从而产生继续探索的欲望,发展了幼儿的创造性品质。

三、幼儿音乐欣赏欣赏作品选择的两个切入点

幼儿参与学习活动的内驱动力来源于她们在音乐欣赏作品的吸引下产生强烈的表现欲望,所以选材是幼儿音乐欣赏教学活动成功与否的基础。切入点一: 为幼儿选择的音乐作品应该是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水平,有较好的音质。作品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应丰富多彩,如,可以是反映社会生活的、关于自然界的、表现幼儿游戏的、以及学习生活的等等,可以是歌曲或是乐曲,不同题材、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作品,它可以扩大幼儿的艺术视野,丰富幼儿的音乐欣赏的经验。

切入点二: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可接受水平、兴趣、心理需求等来选择形象鲜明、结构清晰、风格多样的作品,并遵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近到远、循循循渐进的原则。例如,从声乐曲到器乐曲、从有情节有角色的乐曲到抽象的幻想的乐曲等。有外国乐曲《玩具兵进行曲》、《啤酒桶波尔卡》诙谐、有趣,中国二胡独奏《赛马》奔放、形象适合幼儿来欣赏、感知。中华民族乐曲《金蛇狂舞》、外国名曲《胡桃夹子》等欢快活泼、诙谐有趣,富有丰富的内涵,让幼儿对乐曲结构、乐曲风格、音乐的表现力等有更深刻的了解,增加幼儿的音乐经验、提升幼儿的音乐素养,为幼儿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四、幼儿音乐欣赏活动组织策略的三个关键点

《纲要》中艺术领域的教育目标是这样确立的:“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所以说,幼儿艺术教育不是以幼儿掌握艺术技能为目标,而是让幼儿在自由、宽松、自然地艺术活动中感受艺术、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就是用适宜的方法策略,让幼儿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感受和认识音乐里所表现的艺术形象,从而进入音乐作品的已经之中,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关键点一:倾听声音、了解声音的表现力,增强对声音的敏感、对音乐的兴趣

已有的生活经验是幼儿欣赏音乐的基础,是幼儿感知、体验和理解音乐的前提条件。生活既是教育的内容,又是教育的途径。因此教师力求捕捉到周围环境中,符合音乐欣赏知识和生活经验的结合点上的“生活现象”,采撷环境、生活中声音,引入到幼儿的学习中,让幼儿感到声音的有趣、感受到声音内在的表现力,不断增强幼儿对各种声音的敏感性。

实例:中班《小鸡出壳》教师会让幼儿用身体的不同部位来敲击出自己发现的节奏、会引导幼儿用图谱形式再现不同的节奏„„

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幼儿发现、倾听这些生活中美妙的声音,感受声音的各种不同特质,如,高、低、强、弱„在重复、回忆、模仿中寻找适合的语言去形容、描述这些声音,如,优美、欢快、活泼„„提高幼儿对音乐表现手段的感受能力。“倾听声音”是欣赏音乐的准备,只有成功的欣赏才能有效地提高幼儿的音乐能力,而提高幼儿的音乐能力才是倾听声音的归宿与目标。因此,必须把倾听声音与欣赏音乐紧密而有效的结合起来。

关键点二:感知音乐、理解音乐的创造力,表现对音乐的认识、音乐的意境

心理学家指出:个体在认识的过程中开放感知通道越多,对认识对象的体验就越细致、越丰富,理解也就越全面、越深刻。而对缺乏音乐体验实践的幼儿来说,更需要依靠各种可见的音乐操作活动来感知、理解音乐。实例:大班幼儿音乐欣赏活动《苹果与蛀虫》

音乐作品选自《挪威舞曲》,是一首ABA结构的乐曲,表现了苹果被蛀虫烂的美好景象。教师根据乐曲结构,设计了“苹果历险记”的游戏来帮助幼儿欣赏乐曲,通过调动多种感官来理解音乐作品的结构、体验音乐作品的形象、感知音乐作品的内容。

实例:大班音乐欣赏活动《玩具兵进行曲》

在音乐欣赏《玩具兵进行曲》活动中,教师创设了一个音乐氛围,就是把孩子们带入一个布置的很是漂亮的场地,有音乐、有各种形象、各种形态的布绒玩具、大小不一的玩具盒的环境之中,这种氛围能够让孩子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就好象自己也变成了一个人见人爱的玩具,可以随着音乐节奏的变化跳舞、行进、„„与其他的伙伴一起游戏。教师以景引入,以情带动,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从而激发了幼儿想象、创作的兴趣,提高了音乐欣赏的质量。

我们教师会结合音乐作品的目标设计相应的音乐环境,通过气氛的渲染,引发幼儿的情感共鸣,达到情为之而动、联想为之而生的目的。

关键点三:欣赏音乐、积累非音乐知识经验,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对音乐的把握

幼儿参与音乐欣赏活动,是运用已有的经验体验音乐的过程。因而注意积累幼儿的非音乐的知识经验也是十分必要的,如果幼儿没有一定的认知、语言等经验基础,那么幼儿就无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所以围绕所需进行的音乐欣赏内容,来丰富幼儿的非音乐活动经验。

一是丰富幼儿有关的生活经验。在欣赏歌曲《蔬菜汤》之前,熟悉《买菜》的情景。在欣赏《蔬菜汤》歌曲之前可以通过图片PPT借助多媒体课件,提供三个种类的蔬菜图片。幼儿运用比较方法进行观察,小结各种蔬菜的特点。

二是丰富幼儿的词汇。如,教给幼儿比喻句、拟人句、形象生动的形容词,欣赏优美的散文、诗歌,这样幼儿才能用形象的语言描述音乐形象。给作评语言的一个铺垫。

五、梳理、提升和挑战幼儿的音乐经验,开展有效的活动

1、幼儿倾听声音和欣赏音乐的过程就是感知音乐、理解音乐、认识音乐、创造音乐的过程,使音乐欣赏活动具有了实际意义,真正体现出音乐的价值。

2、幼儿只有学会认识音乐、驾驭音乐,学会寻找体验音乐中的美,才能进入音乐的殿堂,并借助音乐获得积极的人生经验。而把握幼儿音乐欣赏活动的目标、探索有效地组织策略,才能真正实现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3、通过参与课题的研究,教师们提高了对音乐的敏感意识和音乐与生活环境相融合的意识,提升了挖掘幼儿生活中、音乐作品中的音乐资源、教育价值的能力。在专题研究中教师不仅对幼儿思维发展和幼儿音乐欣赏方面的知识有了深入的了解和掌握,还重新审视自己并积极建构自己的音乐素养,逐渐培养其自己的音乐修养。

4、通过专题研究使教师进一步把握住幼儿音乐欣赏学习的特点和发展线索,不断挑战幼儿音乐欣赏的“最近发展区”,通过对音乐作品的分析,进行有效的整合和合理的利用,使欣赏教学的内容立足于幼儿的已有经验,教学方法、手段贴近幼儿的现实生活,并在观察分析幼儿表现的基础上,不断地梳理、提升和挑战幼儿的音乐经验,开展有效的活动,促进幼儿的发展。

下载指导幼儿家庭开展民族音乐欣赏活动的实践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指导幼儿家庭开展民族音乐欣赏活动的实践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对流动人口家庭幼儿开展中国民间美术教学的实践研究

    对流动人口家庭幼儿开展中国民间美术教学的实践研究.txt时尚,就是让年薪八千的人看上去像年薪十万。我们总是要求男人有孩子一样的眼神,父亲一样的能力。一分钟就可以遇见一个......

    幼儿家庭游戏的指导

    幼儿家庭游戏的指导 家庭游戏的种类 3—6岁孩子玩的游戏是丰富多样的,基本上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创造性游戏,另一类是有规则的游戏。 创造性游戏是指那些按孩子们的意愿,由他们自......

    高中历史学科开展民族精神教育的实践研究

    《高中历史学科开展民族精神教育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一、 课题概述: 2010年末校内涵发展主课题“关注差异,开发潜能,多元发展”出炉,历史教研组结合学校大发展的形势,顺应“两......

    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指导意见

    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指导意见 历经园本课程的建立和完善,目前幼儿园的音乐欣赏活动和以前相比,在活动设计、活动策略等方面表现出多元化、多通道等特征。然而在音乐欣赏活动中......

    幼儿家庭暑假活动指导方案[精选多篇]

    幼儿家庭暑假活动指导方案学前教育班 20115155032 蔡晗一、指导活动的主持者 本活动由园长发起,策划,具体由院长助理、教师代表、家长来主持与把握。 二、指导活动的对象 对幼......

    教师如何有效开展和指导幼儿区域活动

    教师如何有效开展和指导幼儿区域活动 纬十附属幼儿园 魏萌 区域活动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与其他活动相比:有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

    浅谈幼儿对音乐欣赏活动的鉴赏能力

    浅谈幼儿对音乐欣赏活动的鉴赏能力 摘要: 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音乐欣赏活动中,引导幼儿在听觉感知的基础上,发挥视觉感知的作用,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利用宽松和......

    幼儿家庭游戏的指导(五篇)

    幼儿家庭游戏的指导 一、游戏对幼儿发展的意义 1.孩子以游戏为生命 我国幼儿教育家陈鹤琴说:“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以游戏为生命的。”游戏对成人来说是一种娱乐活动,可是对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