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四川教师资格面试试讲小学美术学科教学设计(9.7)
2018四川教师资格面试试讲小学美术学科教学设计(9.7)
四川教师资格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情境模拟等方式,通过抽题、备课(活动设计)、回答规定问题、试讲(演示)、答辩(陈述)和评分等环节进行。
[小学美术学科教学设计]
[示例]小学美术《静物一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静物的组合,以及构图中主次关系的基本知识,感受绘画作品中构图的美。
2.通过观察、体验掌握静物构图的基本原理,并能够生动地描绘生活中的对象。
3.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能用线条绘画的形式记录对事物的感受。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静物构图的基本原理。【难点】
静物的合理组合并进行描绘。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绘画工具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生活导入,教师出示生活中常见物品的图片,请同学根据图片上的物品,说说生活还要哪些较为常见的物品。
学生交流回答,揭示课题:静物一家亲。活动二:赏析作品,体验构图 1.感知静物画概念
①利用课件出示静物画作品,并讲授静物画的概念:静物画是以日常生活中静止的物体为表现对象的绘画。
②教师展示生活中的实物引导学生观察物体的外形结构,并说出物体的轮廓的大致形状。
2.感知静物画构图
教师展示6幅同一物品的不同构图,请同学们选出正确的构图和错误的构图,并说明理由。
学生体验,教师总结静物画的构图规律:物体朝向一面可多留些空间,使画面舒朗;主体物放置画面中心偏上的位置感觉稳定;组成物品的搭配要注意前后位置。
3.体验静物画构图
教师请学生将自己桌面上的物品进行组合摆放,看谁摆得最美观和谐。学生体验,教师指导。
活动三:示范操作,实践练习(一)教师演示
演示静物画构图,完成一幅静物画,讲解要领: ①写生时,可对物体进行适当的添加、省略或位置调整。
②根据内容需要可以同类或相关的物品摆放在一起,这样表达的主题会更加鲜明。
(二)课堂练习
同桌二人为一组,将桌上的物品自由组合,用线描的形式进行绘画;注意物品的聚散、前后空间关系。
(教师巡视指导过程中针对共同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及时纠正。表扬有创意的作品;对个别学生进行技法指导。)活动四:交流评议,拓展提高(一)学生展示交流
1.学生自愿分享自己的作品,并且介绍自己的绘画思路和方法。2.学生互相展示作品,并从构图、线条等方面交流评议。3.教师总结评议。(二)拓展提高
尝试找一找、看一看、画一画生活中的静物,体验生活中别有的情趣。
五、板书设计
(来源于网络整理)
[示例]小学美术《各种各样的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各种鞋的不同特性,了解鞋的基本结构,动手设计制作一双自己的鞋。2.通过剪切、拼接、粘贴等方法设计制作一双鞋,提高动手能力。3.养成从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鞋的制作方法和步骤。【难点】
制作出使用、新颖有特点的鞋。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水粉颜色与绘画工具等。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设置游戏,导入新课
谜语导入,教师给学生出谜语:稀奇古怪两只船,没有桨来没有帆,白天载人四处走,晚上横卧在床前。
学生交流回答,揭示课题:《各种各样的鞋》。活动二:欣赏图片,学习新知
(一)观察不同类型的鞋,分析其结构特点
老师通过多媒体出示各种类型的鞋。并提问:这些鞋有什么独特的功能? 学生回答:有雨鞋、运动鞋、高跟鞋、登山鞋…… 老师继续提问,这些不同的鞋,有什么相同点?
学生讨论并回答,老师总结:不同类型的鞋都由鞋底、鞋帮、鞋面几部分构成。
(二)名作赏析,启发思想
多媒体出示,有毕加索作品《格尔尼卡》所装饰的鞋,学生赏析。老师简单讲述毕加索和作品《格尔尼卡》,并提出:大家自己动手做双鞋。
活动三:示范操作,实践练习(一)教师演示
演示制作一双拖鞋,讲解要领:
1.选择合适的材料,根据自己的脚形,画出鞋底轮廓,用剪刀剪下。2.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鞋面。
3.将鞋底和鞋面粘连在一起,注意要合脚。4.剪切小图形做装饰贴在鞋面上。(二)课堂练习
学生动手练习,自己设计有创意、新颖的鞋。
教师巡视指导过程中针对共同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及时纠正。表扬有创意的作品;对个别学生进行技法指导;强调安全使用工具。
活动四:交流评议,拓展提高
(一)创办“创意鞋城”活动,展示学生作品。
1.学生自愿分享自己的作品,并且介绍自己鞋的特点和功能。2.学生互相推选,交流评议。3.教师总结评议。(二)拓展作业
为环卫工人设计一双有特点的鞋。
五、板书设计
(来源于网络整理)
第二篇:2018下半年四川教师资格面试试讲:小学美术教学设计(4.26)
2018下半年四川教师资格面试试讲:小学美术教学设计(4.26)
四川教师资格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情境模拟等方式,通过抽题、备课(活动设计)、回答规定问题、试讲(演示)、答辩(陈述)和评分等环节进行。
[小学美术《自画像》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人体头部的不同特点,学习细致地观察、大胆地运用绘画方法表现自己的脸型、五官的特点。
2.在观察、体验中引导学生学习观察表现的方法,提高观察能力和线条造型表现力。
3.通过观察、表现自己,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大胆运用恰当的方法表现自己。难点:抓住人物特征进行表现。
三、教学过程
活动一:设置游戏,激趣导入
引导谈话:同学们,看一看老师的长相有什么特点?你们能说一说吗?教师引导学生有顺序地进行观察,从脸型、五官到发型、体型等。
学生一边说老师长相的特点,老师一边画,边画边说用什么样的线条表现,尤其是在关键部位。教师小结:老师给自己画了一张像,你也想画自己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画自己吧。揭示课题《自画像》。
活动二:直观感知,形式分析(一)赏析作品
课件出示书中徐悲鸿的《自画像》。提问:你们知道这幅画画的是谁吗?用什么方法表现的? 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析,并分小组研究汇报:这幅画画的是我国著名画家徐悲鸿年轻时的自画像;是一幅油画作品。
接着出示徐悲鸿的照片,引导学生对比说说:画家抓住了自己长相的哪些特点? 学生聆听或根据自己对画家徐悲鸿的认识参与课堂互动,并小结:画面上炯
炯有神的双眼、红扑扑的脸庞,表现了画家对艺术的坚定信念和对未来的向往。
(二)形式分析
请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小镜子,观察,并说一说:你的脸形像什么形状,五官有哪些特点?也可以请同学来补充。
学生交流讨论自己的脸形及五官特点,教师小结:人物头部的特征主要是通过脸型、五官、和发式来表现出来的,而艺术作品又往往通过人物面部的刻画来揭示人的内心世界,突出表现某一主题。
引导提问:你能说说老师刚刚是怎么画自己的吗?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先观察镜中的自己分析特点,先画脸形,然后画五官、头发,最后上色。
活动三:教师示范,课堂实践(一)教师示范
针对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部位,比如鼻子、眉毛、脸形等,教师有重点地示范。
(二)课堂实践
作业要求:坐在镜子前,仔细观察自己面部的特点,大胆地画出自己的相貌。学生实践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活动四:展示评价,扩展延伸(一)展示评价
展示作品,并引导学生从五官、脸形、表情等方面进行自评、互评、师评。最后全班同学将自画像展示在黑板上,鼓励学生主动大胆的对本节课重点内容做以总结,主要强调表现人物形象时需要抓住的特征等。
(二)课后扩展
引导学生课下尝试以不同的表现形式画一幅人物肖像。
四、板书设计
(来源于网络整理)
第三篇:2017四川教师资格面试试讲:小学美术《吊饰》教学设计
2017四川教师资格面试试讲:小学美术《吊饰》教学设计
四川教师资格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情境模拟等方式,通过抽题、备课(活动设计)、回答规定问题、试讲(演示)、答辩(陈述)和评分等环节进行。面试考试时间为20—30分钟。
[小学美术《吊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吊饰的特点及材料,学习吊饰的制作方法。【过程与方法】
通过赏析、讨论、练习,学习剪、贴、画、塑等装饰方法,并能利用纸材质制作吊饰。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制作吊饰的过程中体验生活的快乐,培养观察生活习惯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学习剪、贴、画、塑等装饰方法,掌握设计制作吊饰的方法。【难点】
吊饰造型的新颖美观。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故事导入
从前,在一个茂密的森林里,住着一只可爱的小白兔,有一天,小白兔要搬新家了,它想买一些漂亮的吊饰来装饰自己的房间,于是它来到了商场,看到很多漂亮有趣的吊饰,一时之间它不知道该选哪一串好,于是小白兔想请大家来帮它挑选一下,你们能给它出出主意吗?大家注意睁大眼睛看看,这些吊饰在形状、颜色、花纹以及材料上有什么不一样的?你想帮小白兔选哪一串呢?为什么?引导学生从形状、色彩、花纹、材料去欣赏。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小结:这些吊饰不但造型有趣,色彩也很漂亮,而且是采用了各种不同的材料制作成的,老师相信你们刚才选的那些吊饰吊在小白兔的
家里一定很漂亮,看了这么多美丽的吊饰,大家想不想自己亲手制作一串漂亮的吊饰呢?顺势导入新课《吊饰》。
环节二:初步体验,探究新知(一)设计吊饰的形状
看了这么多美丽的吊饰,你们想设计什么形状的吊饰呢?组织小组根据问题进行讨论,小组长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小结:同学们想出的造型都特别有趣,有动物、植物、人物、交通工具还有我们前面刚学过的几何形。
(二)感受吊饰的寓意
出示中国结及“春”字样的节日吊饰,请学生思考:为什么吊饰上要写“春”字和“福”字?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小结:吊饰中的“春”和“福”都有吉祥的寓意,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三)吊饰的制作方法
那么你们知道这样的小吊饰是怎样制作的吗?请同学们开动脑筋想一想? 学生思考,教师小结:1.构思图案,设计草图;2.用剪刀剪出轮廓;(注意用剪安全)3.将图案“吊”起来。
环节三:创造表现,展示评价(一)创造表现
布置作业:下面我们就根据刚才的制作步骤利用手中的纸材,合作制作一串有趣的吊饰,同学们一定要注意互相配合!比一比看看哪一组的小朋友设计的小吊饰最有趣、最漂亮!作业要求:1.构思新颖,设计巧妙;2.制作认真,注意安全和卫生;3.组合有规律,体现美感。
学生合作创作,播放轻快音乐,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创新。(二)展示评价
1.学生自愿展示作品。
2.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从形状、色彩、花纹等方面进行评价。通过展示评价活动,学生相互学习,发现优势,检验不足,提高评述能力。
3.教师小结评价
同学们的吊饰做的真有趣,不但形状可爱,色彩搭配的也很漂亮!环节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可以做成小吊饰的材料还很多很多,希望同学们做生活的有心人,课后尝试利用别的材料,做一串更有趣的吊饰来装扮自己的小房间,使自己的房间变得更美!
四、板书设计
(来源于网络整理)
第四篇:2018四川教师资格面试试讲中学音乐学科教学设计(7.23)(模版)
2018四川教师资格面试试讲中学音乐学科教学设计(7.23)
四川教师资格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情境模拟等方式,通过抽题、备课(活动设计)、回答规定问题、试讲(演示)、答辩(陈述)和评分等环节进行。
[中学音乐学科教学设计]
[示例一]初中音乐《阳光路上》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阳光路上》,感受歌曲中表达出生活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喜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完整而充分的聆听歌曲,运用模仿、合作的方式,提升音乐的表现力。【知识与技能】
掌握二声部的演唱技巧,并能够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歌曲。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够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歌曲。【难点】
掌握二声部的演唱技巧。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祖国妈妈即将迎来她的生日,大家想送什么样的礼物给我们的祖国妈妈呢?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大家的礼物都非常好,老师想送给祖国妈妈一首歌曲,这首歌曲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所创作的一首歌曲,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歌《阳光路上》。
(二)初步感知
1.教师播放乐曲,并设问,这首歌曲的速度以及情绪是什么样的?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评价并总结,这首乐曲的速度为小快板,情绪抒情且激昂。
2.复听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其演唱形式是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这首歌曲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独唱,第二部分为合唱音乐旋律线
主要在高音部分,并将歌曲逐步推向高潮。
3.教师介绍歌曲创作背景,《阳光路上》是专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创作的歌曲,本曲也同样是国庆60周年联欢晚会集体舞表演重点歌曲之一。并带着情绪再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三)学唱歌曲
1.教师弹琴伴奏带领学生做发声练习,并提示学生注意气息的控制,在唱歌的时候,利用气息的技巧。
2.教师弹琴范唱,学生跟琴哼唱曲谱,并提示学生注意唱歌时的呼气,吐气。3.回顾反复记号的演唱顺序后,教师教唱歌曲第二部分的低音声部曲谱后分组练习。
4.教师弹琴伴奏,学生分声部演唱歌曲的第二部分,并讲解合唱歌曲的特点,合唱讲求共性,在做到唱歌的基本要求的基础上,众人合一是最高标准,简单说:和谐。
5.学生拍节奏朗读歌词后,完整的填词演唱歌曲,在第二部分女生演唱高声部,男声演唱歌曲的低音声部。
(四)拓展延伸
1.学生分享和祖国相关的歌曲。
2.分小组为歌曲创编打击乐器伴奏,并展示,教师进行评价。(五)教师小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歌曲《阳光路上》,学会了二声部合唱的演唱技巧,感受到歌曲中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回顾历史,从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广场上大声宣告新中国的成立,6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成为一个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的国家。今天,我在这里,欣赏着祖国的伟大成就,赞美着祖国的迷人风采!祖国的明天需要依靠各位同学努力建设,因此也希望同学们能够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的繁荣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四、板书设计
(来源于网络整理)
[示例二]高中音乐《多彩的华夏之音》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聆听歌曲,学生能够体验和感受民歌的地域风格和基本情绪。【过程与方法】
通过聆听、小组合作,能够提高鉴赏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知识与技能】
能够有感情、完整地演唱其中一首民歌,并能够了解传统民歌与新民歌的不同及其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够有感情、完整地演唱其中一首民歌。【难点】
能够了解传统民歌与新民歌的不同及其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教学用具 钢琴、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播放《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提问学生这首歌曲的歌名是什么?是谁演唱的?(阿宝演唱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2.再次提问学生,这首歌曲是什么地方的民歌?(陕北民歌)3.顺势,引入新课《多彩的华夏之音》。(二)感知歌曲
1.提问学生对民歌的了解有多少?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进行补充。
(起源于或流传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老百姓中间,并成为他们独特文化一部分的歌曲,民间文学的一种。劳动人民的诗歌创作,一般是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经过集体的加工。民歌的特点是表达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意志、要求和愿望,具有强烈的现实性,是各民族文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提问学生民歌的体裁分类及其特点。学生自由回答,教师进行补充。
(民歌按照体裁可分为山歌、号子以及小调;山歌的特点是多在户外演唱,其曲调往往高亢嘹亮,节奏自由、悠长,是劳动人民用以自由抒发感情的民歌种类;号子的特点是产生并应用于劳动,具有协调与指挥劳动的实际功用的民间歌曲,不同的劳动方式产生了不同的劳动号子,主要的分类有搬运号子、挑担号子、工程号子、农事号子、作坊号子、船渔号子;小调一般是指流行于城镇集市的民间歌曲小曲,具有结构均衡、节奏规整、曲调细腻、婉柔的特点。)(三)探究学习
1.聆听《槐花几时开》提问学生,这首歌曲来自什么地方,它的体裁是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进行补充。
(《槐花几时开》是一首四川宜宾山歌,它实际上是一种情歌,它的歌词只有四句,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富于想象。歌曲采用五声羽调式,曲调是起、承、转、合四句体乐段。首句是远景,充满了开阔、俊逸的气势;第二句一下子拉近,虽只写“手”,但一个“望”字,勾活了“人”的神情和心态;第三句把主人公和为深化主题而设定的一个人物“娘”推到面前,是转折之句,也是铺垫之笔;末句以朦胧手法点题,又一个“望”和“几时开”,道尽了“女儿”的思念之情,表面平淡、含蓄,内心火热、急迫。表现出四川人机敏、幽默的一个活生生的写照。衬词“啥”“啥子”体现了四川方言的特点。节奏自由,旋律优美流畅,朗
朗上口。)2.请学生以前后四人为一小组,聆听《猜花》与《对花》,并思考这两首歌曲的相同和不同之处,讨论风格的差异。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进行补充。
(《猜花》是辽宁长海的一首民间小调,唱词是七言四句,前两句问,后两句答。第三句之后有一段衬词:“蹦啊,跳啊,花了一朵金线嘀流嘎啦梅花落呀依儿呀,”给优美流畅的旋律增添了诙谐俏皮的感觉。节奏和音调的特征,促使这首短歌情绪欢快、旋律流畅、易记易唱。《对花》是广东中山的“咸水歌”。中山咸水歌一般采用男女对歌的形式,歌词为上下句结构,每句字数较自由,同节同韵。有些问句方式,具有本地特点的是对歌者相互之间的称为和旋律进行,如“妹好啊咧”和“好妹啊啰嗬哎”两个衬句,大大增加了它的特殊的地方色彩。南方的小调表现出一种恬淡、宁静、抒情、柔婉的趣味,这与江边人的生活方式、性格、气质有一定的关系。北方小调是欢快、热烈的音乐风格。)3.带领学生学唱北方小调《猜花》,进一步感受小调的特点。(四)巩固提升
1.请学生以前后四人为一个小组,学唱经过加工之后的民歌《龙船调》,并加入舞蹈动作。
2.请学生上台展示,教师做出评价。(五)小结作业
1.通过这节对民歌的鉴赏,学生了解到了各民族的民歌有各自的特色。民歌的音乐风格表现在歌词、衬词、曲调、节奏、结构、调式等,风格的形成受语言、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性格等影响。我国的音乐文化丰富多彩,我们要热爱它、继承它。
2.请学生回家之后欣赏民乐《梅花三弄》。
五、板书设计
(来源于网络整理)
第五篇:2018四川教师资格面试试讲中学音乐学科教学设计(5.29)
2018四川教师资格面试试讲中学音乐学科教学设计(5.29)
四川教师资格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情境模拟等方式,通过抽题、备课(活动设计)、回答规定问题、试讲(演示)、答辩(陈述)和评分等环节进行。面试考试时间为20—30分钟。
[中学音乐学科教学设计] [示例一]初中音乐《沂蒙山小调》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聆听《沂蒙山小调》体会山东民歌的音乐特点,培养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
【过程与方法】在聆听和分析的过程中,提高学习兴趣,能够了山东地区的民族音乐。
【知识与技能】掌握旋律展开手法鱼咬尾,并能背唱《沂蒙山小调》。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背唱《沂蒙山小调》。【难点】掌握鱼咬尾这种旋律展开手法。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音响设备。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播放山东临沂沂蒙地区的风景图片,并讲解民歌知识。中国的汉族民歌体裁主要分为:号子,山歌和小调。中国的民歌丰富多彩,它们都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山东沂蒙地区,去感受一下那里的民歌。
(二)新课教授 1.初步聆听
教师播放《沂蒙山小调》并设问,歌曲表现了什么内容?学生自由回答,教师进行总结。这首歌曲主要表现了沂蒙山地区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与生活场景。
2.复听歌曲并思考,歌曲一共有几个乐句组成?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歌曲采用一段体,为单乐段分解歌的形式。第一句唱词包括两个乐句,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变化乐句,第三句和前两句是对比乐句,最后一乐句为结束性
乐句。
3.教师范唱歌曲,学生跟琴唱谱哼唱。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每个乐句的结束音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每个乐句都以上一个乐句的落音作为,下一乐句的开始音。四个乐句的落音层次递降,这种创作的手法叫做“鱼咬尾”,这种创作形式在我国民间音乐创作中时常用到。
4.教师伴奏,学生跟琴哼唱谱子,感受“鱼咬尾”这种创作手法。5.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歌曲的调式特点。
这首歌曲是三拍子,采用含变宫的六声徽调式的民歌,属于民族小调式,节奏舒展、规整,歌曲的节拍数基本一致,每个乐句节拍较规整。
5.齐读歌词,体会衬词的作用和意境。
教师讲解衬词,衬词的运用体现了小调的特征,并且突出了歌曲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同时对渲染歌曲气氛,活跃歌者情绪,加强歌唱语气,烘托歌声旋律等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6.填词演唱歌曲。(三)拓展延伸
以小组为单位,运用“鱼咬尾”的创作手法,创作一首四句类的一段体。(四)小结作业
今天我们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这首歌曲,充分体现出了山东人民憨厚朴实的性格,抒发了人们对家乡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五、板书设计
略
(来源于网络整理)
[示例二]高中音乐《对祖国河山的礼赞》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聆听《捷克的原野和森林》《芬兰颂》挖掘乐曲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民族乐派的音乐风格。
【过程与方法】完整而充分的聆听乐曲,运用比较方法,提高分析和评价音
乐的能力。
【知识与技能】认识民族乐派以及交响诗这一音乐体裁,并能够哼唱《芬兰颂》的主题旋律。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哼唱《芬兰颂》的主题旋律。
【难点】听辨乐曲的主题旋律,以及其表现的情绪内涵。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音响设备。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播放《我的祖国》第二乐章《沃尔塔瓦河》的音频,展示捷克祖国山河风景图片的音像资料,并设问这是哪个作曲家的什么作品?他们属于音乐史上的哪个流派?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这首作品都是民族乐派作曲家斯美塔那的《沃尔塔瓦河》。我们今天来捷克新音乐之父斯美塔那的另一部音乐作品导入第四乐章《捷克的原野和森林》。
(二)新课教授
1.初步聆听《捷克的原野和森林》
教师播放《捷克的原野和森林》并设问,乐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分别表现了什么样的场景?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这首作品同样出自斯美塔那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是其中的第四乐章,乐曲是由引子和三个主题组成。
2.分段聆听
教师分别播放《捷克的原野和森林》引子与其他三个主题,并设问分别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表现了什么的场景?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教师分段播放音频并讲解。引子广阔而庄严,描绘出一片辽阔的原野。第一个主题是由小提琴演奏的赋格,旋律轻盈美妙;第二主题先由圆号奏出宽广的旋律,后面又由木管乐器和铜管乐器在不同的调上演奏;第三主题是一首充满活力的波尔卡舞曲。全曲蕴含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
3.带着个情绪完整聆听乐曲《捷克的原野和森林》。4.教师介绍交响诗这一音乐体裁,并引出《芬兰颂》。5.初步聆听《芬兰颂》。
教师播放《芬兰颂》并设问,乐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这首作品由引子和两个音乐主题构成。
6.分段聆听,并说出情绪。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第一主题,苦难的圣咏主题。乐曲开始时在低音区由铜管乐器奏出混浊与咆哮如雷的音响,状如一种受到禁锢的原始力量和对自由的强烈渴望;随后木管乐器吹出有宗教气质的主题,代表一个热诚的祷告。在上述两种因素呈现之后,音乐的进行突然加快,把人们带入了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
第二主题,赞美诗主题。情绪明朗,首先是强大的铜管奏出了一个颇具民间舞蹈节奏的旋律,仿佛摹写了斗争胜利后人民载歌载舞的欢庆场面,紧接着情绪突转,定音鼓渐次停息,木管乐器从寂静之中以其亲切温暖的音响唱出了一支如歌旋律,然后又由弦乐器淋漓尽致地加以复奏。最后,音乐从近乎幻觉中苏醒,再度回到硝烟弥漫的战场,紧张愤怒的呐喊、嘹亮的号角与光辉的颂歌交织一起,以放宽颂歌主题的节奏所塑成的壮大辉煌效果作为《芬兰颂》的结束。
7.教师弹琴范唱《芬兰颂》的两个主题,学生跟琴哼唱。(三)拓展延伸
分小组讨论总结民族乐派的音乐特点,教师归纳总结。(四)小结作业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首民族乐派的乐曲,感受了不同国家的民族气息。民族的音乐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象征和结晶。这两位民族乐派的作曲家用鲜明的民族风格把它发扬光大,并影响着后人的民族意识,民族乐派独有的风格还影响了以后其他国家的音乐创作,也包括我们中国,我们在交响诗创作方面尽管很年轻,但不乏优秀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作品,希望同学们课后可以去收集一些资料,看看我国有哪些交响诗。
五、板书设计
(来源于网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