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5中+祁志雷+《物理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有效参与的策略》
《课堂上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的实践研究》总结论文
物理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有效参与的策略
永年县第十五中学
祁志雷
【摘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决定于学生的有效参与,在物理课堂教学中,通过有效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点燃学生的激情;通过合作学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学习活动;通过课堂导学,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习生成性,使学生有效参与学习具有了可操作性。
【关键词】:物理 课堂教学 引导 学生 有效参与 【正文】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决定于学生的有效参与。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通过沟通交流、互动参与,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学习的过程变成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
一、创设生活化的物理情景,为学生架设有效参与的桥梁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学生的发展水平可以区分为“现有发展区”和“最近发展区”。物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之间需要教师架设一座桥梁,来沟通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物理世界。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离不开有效情境的创设,学生的生活经验只处于现有发展区,教师要通过创设生活化的物理情景,启发、引导和帮助学生从现有发展区向最近发展区转化,让学生从已知的生活经验走进未知的物理世界。
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将知识融入学生的生活中,引导学生从生活现象中发现物理知识,体会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例如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的情景为“为什么戴眼镜喝开水的同学眼睛会朦胧一片?”;“平面镜成像”的情景为“小轿车前面的挡风玻璃为什么做成倾斜的?如果做竖直的不是更省材料吗?”;“光的折射”的情景为“为什么有些楼房的玻璃在外面看不到里面,但在里面却能看到外面的东西?但到了晚上房子一亮灯,外面的人却又可以看到里面了呢?”。
当学习材料来自于现实生活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倍增;当物理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物理才是富有生命力的。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能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自由、轻松地学习物理知识。学生用脑去思维,用眼去观察,用耳去倾听,用嘴去表达,用手去操作,用身体去经历,用心灵去感悟,从而体验到物理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
二、组织学生合作学习,为学生创造有效参与的机会
调查显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记忆程度与学生采用的学习方式有关:听教师讲授为18%,学生阅读为30%,学生讨论为50%,学生实践为70%,学生教别人为95%。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能够创设一种“生教生”的情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实现“做中学”和“静中想”,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
1.选择适当的合作学习时机。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环境条件等,选择有价值的内容、有利的时机和适当的次数让学生合作。一般来说,较简单的内容,只需要个人独立学习或开展全班教学;而抽象、复杂、综合的内容,学生需要通过正确的思维,运用科学的物理研究方法,才能形成物理知识。当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达时,应当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小组合作的“问题”,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把学生领进“最近发展区”。合作学习的“问题”,可以是教师根据教学的重点、难点,设计出具有探究性、发散性、矛盾性的问题,也可以是学生在质疑问难中主动提出的问题。
2.给学生充裕的合作学习时间。(1)教师要为小组合作学习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参与热情,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积极参与活动。(2)提供充裕的合作学习时间。物理课堂教学中,“想”是核心要素,“做”是关键要素,没有一定的学习时间,“想”和“做”就不可能得到落实,合作学习将会流于形式。
3.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学生的学习、合作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教师的引导、整合、总结、归纳是很必要的,强调学生间的合作,并不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始终是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在合作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巧妙引导,特别是出现困难、意外局面时要深入小组,参与其中,掌握情况,及时调控,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有序、有效开展。教师要及时地诊断与处理问题,注意激活“冷场”,控制“过热场面”。
三、利用课堂导学,为学生提供有效参与的途径
课堂导学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重点、难点、易错点等,对教材进行个性化处理,按照学生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而设计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导学设计尽可能把问题放在关键点上,以利于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同时,组织一连串问题,构成一个指向明确、思路清晰、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问题链”,这种“问题链”能够体现教师的教学思路,打通学生的学习思路。
案例:力的概念导学:(1)列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如手提水桶、马拉车、脚踢足球、磁铁吸引铁块等;(2)找出实例中施力的物体;(3)找出实例中受力的物体;(4)找出实例中物体个数;(5)找出这些实例的共同点。
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通过科学合理的分析总结,得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使学生明确:(1)力是一种相互作用,具体表现为提、推、拉、踢、挤、压、吸引、排斥等;(2)力存在于两个物体之间,如手和水桶、马和车、脚和足球、磁铁和铁块,单个物体不存在力;(3)两个孤立的物体之间并非一定有力存在,这两个物体之间必须发生相互作用;(4)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是接触的,也可以是非接触的。
总之,在物理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生活化的物理情景,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运用课堂导学,有利于引导和帮助学生有效参与物理课堂教学过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进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第二篇:引导自闭症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教学
引导自闭症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教学
邓淑敏
自闭症的学生在课堂上常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如果不进行干预,他们自闭倾向将会日渐严重。怎样把他们从自己封闭的、不为人知的世界里拉出来,引导他们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这两年的特教教学活动,我感受到了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
一、活动性策略的运用
所谓活动性策略就是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挖掘教学中的活动因素,创设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参与的课堂环境,开放的课外发展环境,使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主动参与、主动思考、积极探索。为了帮助学生学习《闹花灯》一课,我在教学准备阶段,特别设计了一个“欢天喜地闹元宵”的小小队会活动。在活动中,学生们自己制作元宵花灯,设计花灯上的灯谜,还品尝了热腾腾的元宵,个个乐得手舞足蹈。当教学时,我问他们知道元宵节还有些什么习俗,学生们马上就联想到了元宵节那天,我们在教室里挂起了自制的彩灯,我们大家一起绞尽脑汁地猜谜语,邓老师还支起了电炉,烧好了一锅热气腾腾的元宵,大家争着吃汤圆,一碗不够,再添一碗。于是乎,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说得热闹极了。这份热情与喜悦带到了以后的学习中,在看花灯的视频时,琦琦突然之间叫了起来:“好漂亮啊!”此时,我并没有指责她,而是说“琦琦看得真投入,你为什么会喊起来?”琦琦说:“这龙灯太漂亮了!我就忍不住说了。”我说:“是呀,刚才琦琦的表现老师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我顿了一会,看着大家,我在黑板上写下了“情不自禁”这四个字。“情不自禁”这个词语的学习,我本来是放在学习完龙灯之后的,现在我把它提前进行了学习积累,学生也就自然而然地理解了这个词语。活动性策略促使学生认知、情感、行为目标的统一协调。
二、主动发展策略的运用
主动发展的教学策略,其核心是努力创设一种有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具体实施的方法有: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交流、辩论、竞赛等,达成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认知活动,创新活动,各种内容的实践活动,培养并发展个性特长。在教学《丑小鸭》一课时,我充分利用文本激励学生发散思维。我们这些学生智力不高,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思维,自己的想法。在让学生理解丑小鸭“悄悄地过日子”,过的是怎样的日子时,学生们充分发挥了想象力。他们谈到了,丑小鸭没有好朋友,没有人和他一起玩,他的日子过得很不开心,他总是一个人躲开大家,静静地过日子。从而学生们进一步总结出了丑小鸭的日子过得十分“孤单”,这一个新词又进一步得到了巩固与深化。正是在阅读过程中对这一环节的想象,增加了学生对课文的兴趣。所以,在这之后的阅读中评论,学生们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意见。我问学生们“生活学习中我们会遇到许多困难,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我们该怎么办呢?”学生们谈到了要像丑小鸭学习,不怕困难,要做勇敢的孩子,要和老师家长商量,大家一起来解决困难„„在这一系列的思维碰撞中,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获得思想启迪,求异、发散思维在逐渐升华。我也欣喜地看到,我们这些特殊的学生也在健康的成长,平时老师对他们的教导,他们也都牢记在了心上。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也有很多,如教师的因素,学生的因素,教材的因素,以及课堂环境的因素等等,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第三篇: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策略
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策略
数学学科
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策略
内容提要
经过两年半的学习、对教学现状的分析与研究,充分感受到教师的观念、施教水平以及教育教学资源等因素的重要,直接影响课程改革的成败,直接影响新一代社会主义劳动者的素质。
于是,通过课堂教学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实践,研究和总结,以便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实现高效教学。
1.建构良好的教学环境策略,促进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2.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策略的研究
3.有效利用课程资源,促进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策略
国家教育部自2001年6月8日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来,全国上下掀起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热潮。然而在实验过程中,由于受到实验教师的观念、施教水平以及教育教学资源等因素的影响,实验中出现了“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用旧方法教新教材,课堂教学不能促进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三维目标得不到落实。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不到培养。长期如此,将直接影响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成败,直接影响新一代社会主义劳动者的素质。鉴于此,我们进行“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策略的研究”这一课题,它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建构良好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对教学的全过程而言,整个教学过程就是一个“从教到学”的转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断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能力,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的增长,教师的作用在量上也发生了相反的变化,最后是学生完全的独立,教师作用告终。遗憾的是,现在的教学缺乏一种动态的、变化的观点,教与学始终处于平面、定格的关系,先教后学,教多少学多少,教支配,控制学,甚至替代学,学的独立性、独立品格丧失,成为遏制学的“力量”。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离不开教师的教,直接影响教学效率。所以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为学生营造良好、适合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一)分析学习起点,为学生有意义学习搭建平台
学生总是存在差异的,这就需要教师对他们多一些具体的了解。许多教师虽然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但只是自己想当然,这是不可取的。怎样才能全面、准确地了解学生呢?
1.备课前可以思考以下问题,以便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
如学生是否具备了进行新知识学习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掌握的程度怎样?学生间的差异如何?哪些知识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哪些需要通过合作完成?哪些知识需要教师引导?哪些知识需要教师传授?等等。
2.了解学习起点的途径
了解学习起点途径很多,一般可以分课前和课中两种。
课前谈话,教师可以在课前让学生就学习内容说说自己已经知道些什么,充分展示已有的知识状况,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流程。
课中交流,教师通过与学生的对话,了解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的理解、掌握情况,这是教师普遍采用的方法。
问卷(抽样)调查——教师可以设计一张问卷让全体学生或部分学生进行填写,从而了解学生的有关情况。
课堂观察——教师可以通过学生课上的发言、练习等随时了解学生的情况,并随时调控。
作业分析——这是教师了解学生知识起点的一个重要途径。从作业中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知识的掌握以及存在的问题。
如有位老师执教“三角形分类”一节前,课前布置了如下的作业:请同学们把你见过的三角形分分类,可以用图形表示,也可以用文字介绍,并说明分类的依据和资料的来源。
通过这样的途径,了解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学习的心理需要。之后再补充自己的教学设计,这样为学生提供了有价值的学习材料,点燃了学生的求知欲 望,顺应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学生能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的活动中。同时教师也能有的放矢地发挥自身的课程智慧,在实际教学中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抓住瞬间即逝的生成性资源。
(二)改善学习方式,做数学的“创造者”
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对于学生的有效学习也很重要。应该把它们有机的结合起来。如教学“正比例”时,教师创设踢毽情境,出示不同的数据,学生通过观察和交流,其中有的两个量之间没有关联,在相关量的两个量中,有的是相加的关系,而有的相关联的量的比值一定,有的是乘积一定。然后又呈现多个活动,学生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两个量的比值相等的关系,从而产生了正比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经历“正比例”关系的研究的过程,把握住数学的本质,实实在在的做数学的“创造者”。
(三)师爱胜于言教
在当今的学校环境中,讨人喜欢和受人重视是学生的首要需求。促进学生的自尊心,尤其是促进困难学生的自尊心,会产生良好的课堂效果。许多学校的课堂经验表明,如果教师重视学生的成就,面带微笑,鼓励学生发表想法,在管理学生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就不会产生太多的问题。比如:
⑴教师要对学生任何正确的反应给予积极的强化,如微笑,点头,重复和阐述学生的正确答案,说一些肯定和鼓励的话。教师不应该忽视或者嘲弄学生的错误反应,应该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可以对学生说:“不错!”“有进步,谁能再补充一下?”等等。
⑵上课期间,教师应该与每一位学生进行个人的积极的交流,针对他们的作业内容、完成方式等说一些支持的话,并认真倾听和接受学生对教学的正确 想法。教师在布置任务以后,应该在教室里巡视,察看每一位学生的作业情况,积极地引起学生的兴趣,不要只注意困难学生或者个别要求关注的学生。
⑶教师应该防止产生师生之间的隔阂。当学生在阅读、书写、画图或完成其它作业时,教师不能远远站在一边或者坐在一边。
二、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策略的研究
新课程实施以来,在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导向下,教学中十分注意和强调学生参与和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主动精神,但在参与和活动的背后,却透露出浮躁、盲从和形式化倾向,学生内在的思维和情感并没有真正被激活。典型表现在“自主”变成“自由”,课堂展现的是学生肤浅、表层甚至是虚假的主体性,失去的确是教师有针对性的引导、点拨和具体帮助的重要职责;合作有形式而无实质,学生之间在缺乏问题意识和交流欲望的背景下,应付、被动地进行“讨论”,缺乏平等的沟通和交流,尤其是缺乏深层的交流和碰撞;探究活动有形无实,学生知识机械地、按部就班地经历探究过程的程序和步骤,缺乏好奇心的驱使和思维的探究以及自我感悟自省,从而导致探究的形式化。究其原因,就是课堂缺少思维的力度和触及心灵深处的精神愉悦。
(一)加强学习体验
学生的学习体验,一般源于强烈的认知冲突,并在实践活动中解决问题。学习体验和信息意识的形成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完成的必要手段。
谈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大家都会谈到一个问题--学习情境的创设。创设学习情境是为了更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研究数学,是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服务的。而不是为了创造情境而创造情境,创设情境一定是围绕着教学目标,紧贴教学内容,遵循儿童的心理发展和认知规律。在课堂实践中形成了多种有利 于促进学习的学习环境。如:
1.创设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学习环境 2.创设有思维价值的数学活动情境 3.创设源于数学知识本身的问题情境 4.创设思维认知冲突的问题情境。
(二)注重动手操作
皮亚杰认为:思维源于动作,切断了活动与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好动的特点,努力为学生创造动手操作的条件,给与充分的动手、动脑的实践,使他们在参与操作实践的过程中有所发现和创造,从中感受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
如多让学生利用多种方式(摆小棒、圆片以及各种学具)进行实际操作,在摆弄学具的过程中,联系原有知识和生活实际,学生的思路会随之展开,这样学生在亲自获取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直接经验的基础上,就能逐步展开探索,逐步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提高数学交流活动的有效性
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改变以往教师、学生之间单向的教学互动,寻求建立一种有效的双向或多向的师生教学互动,让各种互动方式有效地运行,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何提高教学互动的有效性呢?
1.提供合适的问题和呈现方式,提高交流活动的参与度。
数学教学活动,用什么来引发学生参与讨论和交流?——选择合适的问题是数学交流的起点。课堂提问时教师引起课堂交流的主要方式,无论是引领学生探究知识的“大问题”,还是一道习题中的“小问题”,教师都需要精心设 计和选择。
数学交流时经常要依托一定的素材进行,素材选择、素材呈现的实际等都会影响数学交流的有效性。
如教学“体积和容积”一节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容积指的是物体内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教师拿出两个杯子(外观明显有大小之分),学生就“谁的容积更大一些”展开研讨。多数学生认为说左边的容积大,右边的容积小,个别学生认为“说不好,我得试试”。于是这个学生把大家认为“小”的杯子装满水,再倒入“大”的杯子中,结果反而“大”杯子装不下,“小”杯子有剩余。“猜猜是什么原因呢?”全体学生意识到:大杯子杯壁厚,小杯子杯壁薄。通过这个交流,借助实物演示,学生很清楚地理解了容积的含义,这样的交流是深刻的。
合理的交流形式也是提高交流参与度的重要因素。教师要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合适的交流形式,恰当运用同桌交流、四人小组交流、全班交流、自由交流等多种形式,提高交流的参与度,避免“教师——学生”的单相交流。
2.引导学生学会倾听、接纳与表达,提高交流活动的深度。⑴学会倾听与接纳
只有倾听,才有交流。有效的倾听,能吸取众家之长,弥补自己考虑问题的不足。教师在日常的课堂中注重帮助学生养成认真倾听同伴发言的习惯。比如,首先要养成认真听别人的发言,等别人把话讲完以后再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可以用“你听明白他的想法吗?”“对于他的想法你有什么建议?”“你听得真仔细!”„„,促使学生自觉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的思维。尤其当别人和自己有不同想法时,能够学会倾听别人的想法,哪怕他的想法是错误的。其次是教师要知道学生倾听的方法,提高学生倾听的能力。教师可以先让学生 耐心把话听完整,听懂意思,再细心区分不同的观点,引导学生把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学会理解和接受他人正确的观点,学会从别人的发言中捕捉闪光点或不足之处,学会合理地评价别人的发言。教师还要适时指导学生倾听时需要关注的地方,可以随着思考的深入进行补充或质疑。如“我的想法和你的不同,我的想法是„„”。
⑵善于表达
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载体。数学语言的简明、抽象、形式多样,不同形式的数学语言,各有自己的特点。如图形语言——直观、形象,有利于问题的具体化和解释内在的联系;符号语言——简洁,规范,有利于推理和计算;文字语言——通俗、易懂,有利于数学问题含义的叙述。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数学语言形式来进行数学表达,并实现不同语言形式的沟通与转换。
⑶主动、深入思考
数学交流不等于“热闹”,不等于“说话”。缺乏深入思考的数学交流只能是学生之间浅显的“说话”。因此,要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学生思考是可以借助操作、画图等多种方法。其次是学生交流前要有一定的准备,有足够的勇气向小组或全班展示自己的观点。如教师教学“方向与位置”,在认识东、南、西、北之后,认识其它四个方向。教师让学生利用以前制作的方向板思考几个建筑物在学校的哪个方向上。思考与交流有了工具的辅助,学生交流中有话可说,也容易理解其他同学的观点。
3.适时适度的启发引导,提高交流的效度。
在数学交流过程中,为了促使交流更有效,需要教师适时介入启发引导,发挥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的作用。
⑴启发引导 交流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信息,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进行引导,有的信息需要加强,有的信息需要淡化。交流中可能出现思维的障碍,教师都应该给予疏导、点拨,引导学生把想说的话说出来。偏离目标的想法巧妙地引导到本节课的学习中来。当出现不同的观点时,教师引导学生辨析讨论,甚至引发学生的争论,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⑵追问
在交流过程中,合理的追问是提高数学交流有效性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发言,敏锐地捕捉有关信息进行追问。但要注意围绕教学目标和本节课的重难点,追问要问在关键处,追问的难度要适宜,由易到难,层层推进。如教学“比例尺”一节,学生初步观察感受地图上的比例尺,进而教师跟进问:“为什么要规定一定的比例尺?”“比例尺是什么形式的?”等问题,将交流引向深入。
(四)提高应用意识
数学是一门具有广泛应用性的学科。当学生理解掌握某一新知识后,教师应优化和重组教材中安排的各种练习,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对学生直接应用数学知识、技能,尽可能创造多形式的实践机会,让学生感到学习数学的需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教学“比例尺”,教师让学生测量教室粘贴的“安全疏通示意图”中本班教室的图上宽,再测量教室实际宽,从而得出比例尺。进而让学生思考通过教室实际的长和比例尺,判断“安全疏通示意图”是否标准。通过实际运用,不仅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更培养了学生认真观察生活、自觉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
三、有效利用课程资源,促进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课程资源的开发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但是由于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缺乏有效的经验,在实施层面上便出现了教学内容的泛化现象,学科味淡了,教材受了冷落,数学学科特有的价值没有充分的挖掘出来。这是目前极其普遍的现象,既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又妨碍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真正理解。
(一)预设生成的冲突
生成资源来自哪里?一是教师精心预设,二是课堂学习中自然生成。一方面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实际问题和教学内容提出具有挑战性且有价值的问题资源,另一方面教师要精心预设、真诚宽容地态度接纳生成,为学生问题的生成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尊重不同学生的选择,允许学生从自我个性多角度观察,发现问题。有些生成需要教师细心的去捕捉。作为教师必须清楚地看到不是所有课堂出现的问题都对学生的学习有价值,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要在课堂里解决。一节课只有40分钟,哪些生成的新问题需要放大?哪些问题引发再思考、再讨论?对与课堂无关的生成可以淡化,可以用商量的口吻,轻轻地告诉学生你的问题下课后再研究好不好?可是,非常遗憾,往往一些偶发性的资源从教师的手边悄悄地流走,失去了很好的数学教育的时机,如一年级学生在做7+6+3时,一位学生没有按顺序做先把7+3=10,再10+5=15。老师没有在意只说了一句你的结果也是15啊,这是不是一个不期而遇的美丽,却在不经意中从老师的手边溜走了!老师没有及时评价,使这样一个闪光的思维一瞬即逝。
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体,是课程目标实施的对象,而且是我们教学的资源,是课堂教学的共同创造者。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应该以学生的学习为出发点和归宿。
(二)促成课程资源“动态生成”的途径
但是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很少利用课堂中来自学生的资源,往 往按预先的“教案”施教,“心中有案,行中无人”,导致课堂教学缺失生命活力。教师如何挖掘和利用课程资源,让课堂实施由执行教案走向动态生成,更多地关注课堂教学资源动态生成的过程,使其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资源。用其充盈着多姿多彩的课堂生活,从而实现理想的数学教学的课堂。
1.创设和利用学生喜欢的活动使之成为起点资源
学生的兴趣以及能给他们带来欢乐的种种活动,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在教学20以内数的认识以及20以内的加、减法时,考虑到学生在入学前已经具备了一些关于20 以内的数和运算的经验,如果再按部就班地讲,学生会失去兴趣。在实际教学中,重视学生已有的数与运算的经验,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大胆尝试,编排了利用“手指”与“卡片”的一系列“认数与计算”的简易游戏。在课堂上适当组织安排这些游戏,使学生在饶有兴趣的游戏中提高计算技能。
实践证明“手指”与“卡片”游戏不仅操作简便,节约时间,而且面向全体、寓教于乐,提高了课堂效果。这种课程资源为学生创设了互惠的、生长型的学习环境,在这个学习环境中每个人都是受益者、发展者。
2.捕捉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产生的疑虑、不解或差异,使之成为疑点资源 在我们的课堂中曾经有过这样的现象:教师很少有针对性去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疑惑与不解,似乎是在要求学生:我讲了你就得懂,你学过了就得会。特别是在做公开课时,极其怕学生出现错误与闪失。新课程的新理念驱赶着人们的固守的思想,无论是上课的教师还是评课者,都会站在一个新的角度,去审视一节课其真正意义的价值所在。人们的眼光已从片面的、主观的追求完美,转向了全面的、客观的寻求美的瞬间;人们不再拒绝学习中产生的错误,而是认同这个错误,重在引领学生展开研讨,获得学习体验。这一做法 实质上是在认同学生间的差异,认同学生不同层次的发展需求,也就是认同学生是真正意义上的“成长中的人”。由于每个学生知识背景不同,储备的知识状况不同,在学习过程中很有可能会产生一些疑惑、不解、甚至混淆。这些疑惑、不解、混淆恰恰为我们的课堂提供了可供探讨的问题,使学生在探讨学习过程中目标更清晰、问题的解决更有针对性,学生的学习更有实效性。而这些可供探讨的问题正是学生在原始状态下产生的可贵资源,这些资源可来源于学生,亦可来源于教师,学生和教师便是这一资源的创生者。它的存在是否有价值同样考核着教师是否极具慧眼——善于发现,是否极具敏思——有效捕捉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家庭背景、性格、兴趣、能力等存在着差异,使得学习的速度、收效、方式等不可避免的产生着差异。如果我们立足于让全体学生实现有差异的发展,巧妙运用,也能使这种差异转化成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
3.善于利用学生在交流中思维间产生的碰撞,使之成为课程的再生资源 新课程下,教师的角色发生很大的转变:由传授者转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为“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程中,从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尽管教师课前会预测学生信息的走向,并预备几种不同的教学方案,但在实际的教学中,由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成的课程资源是师生心智互动的产物,生动鲜活而又充满了灵性,它稍纵即逝,也可以说是可与而不可求的。教师如果能把握机会,引导学生对生成的资源进行更深一步的挖掘,将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与重组,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适度呈现学生多样的解决问题策略,使之成为赏识资源
新课程指出:“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是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充 分发展的有效途径”。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忽略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而重在单一性结果与叙述方式。单一性的描述限制住了学生的思维,教师围着教材教,学生跟着教师走,课堂中教学资源呈现的单一性,自然学生便不会有自己的想法。而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资源是多元化的,丰富的,是生动的,也是美丽的。因此教师应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畅想与众不同的想法,使之成为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彼此赏识的一种课程资源。
在知识的探求中老师看到了学生那一个接着一个的发现,每一次的发现又引发了下一个想法与新发现,学生们在交流中赏识着彼此的智慧,享受着那种种因发现而带来的快乐,品味着同伴间赐予的精神食粮。每到此时作为教师,心里暗自呐喊:他们真行!事实告诉我们学生的思维是宝藏就是丰富的课程资源!而这种资源需要教师和学生凭借赏识加以滋养、润色,使之充满晶莹与亮丽,那我们的课堂将是承载这种美丽的所在。
真正要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就要靠教师的教学实践,靠具体的操作,空谈理论解决不了操作层面如此具体的问题,需要教师对教育的热爱、对教育的执着,对知识的精益求精。
参考文献
【1】余文森《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论与实践》(《新世纪中学数学教师》2006.3)
第四篇: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参与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参与
摘要:我国古代就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理论,而现在的“学会学习”,也可以看作是以它的诠释。只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却习惯了把学生看作是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一味灌输,学生被动接受。这样一来,本来有独立思考能力,有主见能动性的人,却成了被动地接受填充的“鸭子”。他们最终得到的也只“鱼”,而不是“渔”。
关键词:激发 激趣 共振 求疑 潜能 共勉
怎么“授人以渔”呢?笔者认为应引导学生有效地参与。
一、启发诱导,寻求参与--求共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没有情感的支持,人的感知、记忆、思维等心理活动都是软弱无力的,只有点燃学生情感的火焰,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参与的基础,情感是参与的动力。
1、导语激趣。“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好的开讲,确有牵一发而全身之妙,高明的教师常常使用亲切自然的语言向学生传递感情信息,创造融洽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完全处于放松的状态,又进而以生动活泼、幽默风趣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教学《黄河象》时,教师先通过语言描述和出示一张简单的黄河象图,把学生带到“站在黄河象化石旁”的情景中,“有多少同学见过大象?大象已经够大了,但古代的黄河象比现在有象要大得多,北京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厅里就陈列着一具黄河象的化石。此刻我们就站在黄河象的周围(结合插图描述)这头黄河象骨骼这么完整,从它昂着头,左脚抬起的样子,我们想象一下,能推出黄河象死时的瞬间的情况吗?”教师通过语言描述情境,调动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抽象推理能力,纷纷谈出了自己的设想,很富有创造性。
2、联系实际激趣。众所周知,形象直观的东西容易吸引小学生的注意,让学生的眼、耳、鼻、肤、手、足等各种感官部位亲临现场“实践”,这些感官所捕捉到的信息再反馈给大脑进行“编辑”,从而在感官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感性思维。只有让学生在课堂是“活”起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才能自觉参与学习过程,通过动口、动脑、动手,亲自感受、理解知识,提高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如有位教师在教学《狐假虎威》中,为了让学生弄懂“骨碌、扯、蒙”等词,让学生做动作,小朋友读“狡猾的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他的眼珠转了一圈,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读“扯着噪子”时,学生双手做了个拉喉咙的动作,把声音拉长了,狐狸告诉老虎,我不怕你,读得绘声绘色,引起一片掌声。第四节狐狸说的话很难读,大家看看,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才能把老虎蒙住?学生兴致勃勃地练习后,一个学生略带夸张的语气,配以适当的手势和表情,读得有声有色。口气大,又神气,“狐狸”一下子就把“老虎”给蒙住了,学生发出了会心的笑声。
3、利用活动激趣。十九世纪德国著名教育家弗里德里克•福禄培尔说过:“小孩子的工作就是游戏”。游戏可以帮助儿童在体力、智力、交际能力和感情方面得到发展,创设一种愉悦的氛围,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因为大脑处于竞赛状态时,效率要比平时的效率高得多。如识字过程通过组织找朋友、摘果子、送信、开火车等游戏活动,阅读教学中通过读一读、猜一猜、画一画、算一算、演一演等竞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活跃学生的思维,获得其知识。
二、开拓思路,尝试参与--求共振
思维共振,是指师生在课堂交流中双方的思维处于呼应、时时合拍、步调一致,达成共识。教师的思维活动对学生的思维活动有着直接影响,而 思维能力是智力结构的核心,在创造性思维中起着主导的的、决定的作用。因此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发展学生思维。教师首先得做一个积极的思考者。努力创造师生思维共振的条件。如果教师的思维是停滞、贫乏的,就会明显制约学生的思维发展。
1、摸清课文的思路。叶圣陶先生曾说:“大凡读一篇文章,摸清作者的思路是最要紧的事,按作者思路去理解,理解才透彻”。因此阅读教学中抓住文章的思路是发展学生思维,特别是逻辑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好办法。作者的思路是隐含在教材中的,需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理清课文的线索和方法。我们可以抓文章的结构,可以抓文章部分一整体的内在联系,可以抓文章的内容和思想感情。如《养花》一文,“爱花”一词贯穿全文,为什么养花,是因为爱花;爱花,是因为养花中充满了无限乐趣,在养花的过程中既感受了花的色香之美,体验了劳动的酸甜苦辣,又享受了邀约朋友观花“秉烛夜游”的快乐。作者的思想感情充溢在字里行间之中,教者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文章中的“爱--养--乐”这样的思路,显露出来了。不仅为帮助学生读懂课文提供了导向作用,而且让学生悟到了写作方法。
2、熟悉学生思维实际。学生平时喜欢思考些什么问题,使用的思维方法和思维习惯中的特点,思维态度的倾向和思维活动的准备状态等,教师都应了然于胸。在文学作品中,冲突是构成情节的基础和展示人物性格的手段,它能激发人物行为的动力,更能引起读者阅读思考的兴趣。同样的道理,在课文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语言材料特性,学生个性特征,巧妙设计冲突情境,容易引发学生探究欲望,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如教学《草船借箭》在探究战役的起因的同时,设置一问“曹操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展开了激烈的唇枪舌剑后,很快得出结论,“曹操是战役的发动者”。同时也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三、指点方法,探究参与--求共鸣
现代教育心理认为:学习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的艰巨的脑力劳动过程。好的学习效果依赖于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师的教学应着眼于“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养成这样一种能力,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就是老师要传授给学生一些方法的知识和认知事物的规律。
1、读中求疑。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大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可见,产生疑问中获得知识的起点,而疑问的产生有赖于精读细研。《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第一自然段有这样一句话:“伯父去世了。他的遗体躺在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里„„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就要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读着读着学生心中自然产生了疑问:“‘就要’后面说的是快要发生但没有发生的事,前面明明说‘伯父去世了,他的遗体躺在„„’后面却说‘就要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那么是不是当时作者还能见到他伯父的面,听到他的声音,得到他的爱抚呢?”一个小学生提出这样有份量的问题,如果没有认真研读课文,反复推敲文章词句,显然是不可能的。“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也告诉我们,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亲自去探索、思考,在自主阅读中激励他们的智慧与潜能的发挥,从而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顺藤摸瓜。顺藤摸瓜可以帮助学生克服粗枝大叶、走马观花阅读的毛病,引起他们深入理解句子的兴趣。如《一夜的工作》一文中“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两张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这个句子写了周总理办公室的陈设,为表现他俭朴和好品质。这点意思并不难理解,但要体会更深,还得抓住“极其”、“如此而已”这现个词,想想“极其”是什么意思,总理办公室怎么极其简单,在“简单”的前面为什么要加上“极其”?后面为什么还写上“如此而已”,什么是“如此而已”?这样从一个关键词语提出问题,深入探究句子的内涵,孩子们原本没有注意“极其”等词语,没想到抓住他们,谁知还有这么多值得琢磨的问题,能得到比原先多了许多的理解,由此感到兴奋、新鲜。
3、反复吟诵。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绝不单单是为了理解课文内容而去“满堂问”或“满堂灌”。我们培养和提高阅读能力就得让学生亲自去读书。反复诵读可使学生深切感受课文所描写的生动感人场面,体味字里行间的意蕴,使情感体验更为深刻。有些句子能意会而不好言传,硬去分析解释,费力大而效果不好。如果加强朗读的指导,口诵心领,慢慢意会,倒能摸索到句子潜在的意思。
如一位老师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时,不是设计一串串问题,而是要求学生一边读,一边想像文中所描绘的情景,不可以把自己当作文中的人物去感觉、去体验、去思考。读完后,请学生说一说读了这些段落后的自己的心情、想法,说一说有什么感觉,学生联系日常生活经验,讲了火焰灼身的那种感觉,设身处地地体会了英雄的伟大,体会了“我”当时的那种痛苦和焦灼的情感。问出来的答案往往是干涩的,而读出来的感悟是滋润的。因为读,它用语感联结了学生的感觉、感受和情感,而使他感动。
四、发挥潜能,创造参与--求共勉
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创新”,而培养“创造性”人才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要培养的挖掘学生创新意识与潜能。
1、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发展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如教学《欢庆》一文,在学生闭上眼睛听老师范读后让学生说喜欢哪一句?为什么喜欢?有的学生喜欢“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因为它把我带到了收获的季节中,被眼前田野里的美景吸引住了,我看到了‘稻子笑弯腰,高粱涨红了脸,棉花朵朵白,大豆粒粒饱„„’我还看到了果园里黄澄澄的梨,红彤彤的枣„„”有的学生喜欢“蓝天飞着洁白的鸽子”因为我从这句中仿佛听到鸽子在唱《爱我中华》这首歌;仿佛看到和平鸽飞到台湾带回了一位台湾小朋友的一封信,她在信上说,“我们永远是炎黄子孙的后代,我们有个共同的祖国妈妈,名字叫中国„„ ” 在教学中,教师具有创新意识的设计和各类活动的教学组织形式,使学生各种器官都动起来,有助于及早进入学习状态,从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是千差万别的,学生在同一环境下不能实行划一的教学,为了使学生都能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则根据自己基础和能力选择内容和方法,这样学生都参与了,他们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也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2、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训练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中,我们常常碰到学生那种“愤而求通”、“悱而难达”之态,面对学生思维阻塞的状况,教师要引导激励疏通学生思维,开启学生学习的门径,发挥学生的潜能,而不是强拉硬拖,代替学生积极思考。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触摸春天》时,教师让学生体会“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着头来张望”这一句,出现了冷场,此时,教师迅速引导学生变换角度思考,“当蝴蝶飞走了,安静还在那张望,她真的看见了蝴蝶吗?她究竟看到了什么?”从而剌激了学生思维活动,引导学生很快寻求到了新的思维切入点。可见,我们紧扣思维的矛盾处,抓住最佳教学时机,“开其意”“达其辞”就能指引学生思维的途径,提供思维活动的指向,挖掘出学生的潜能。
第五篇:浅谈生物教学中如何有效的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浅谈生物教学中如何有效的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何瑞芳
新的生物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其目的是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课程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分析和实践,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使学生在体验过程中形成知识和方法,培养能力以及树立正确的道德、情感、价值观。
目前,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很多老师都尝试着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然而,一些教师对“学生主动参与”存在认识和实践上的误区。认为“学生主动参与”老师就无须讲解,无须剖析说理。一改过去教学中“讲得多”为“问得多”,将“满堂灌”变成“满堂问”。而且问题都是老师事先一步步设计好了的,学生只是教师教学语言的“补充者”、“应声虫”,并没有自己的问题和独立见解。学生的这种参与只是“行为参与”而非“思维参与”,因而谈不上创造力的培养。那么,在生物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呢?本人认为可按以下四个层次进行:
1. 教师启发诱导,让学生渴望参与
在教学中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进行启发诱导,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教师要善于依据教学内容,科学地设计新奇的问题、设置悬念,启发学生参与。可以从学生身边熟悉的或感兴趣的现象、生命科学史上真实的故事、生命科学热点问题或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景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参与热情。如:高中新教材必修2中“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一课的引入:首先播放《侏罗纪公园》电影2分钟,然后提问:电影中的科学家是怎么使已灭绝的恐龙复活的?现实生活中是否可实现,如果可以,必须解决什么问题? 此时,学生各种感官都积极活跃,思维也异常活跃,甚至发出各种疑问:蚊子血中是否有恐龙DNA?为什么要以青蛙DNA来修补恐龙的DNA片段?此时教师顺势引导,基因就像一张蓝图,生物体就是根据这张蓝图用蛋白质构建起来的,从而引出课题“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又如:“血糖调节”一节可运用生活的实际问题导入新课:为什么有的同学常在上午第四节课时感到头昏乏力,注意力难以集中?为什么糖尿病人不宜吃甜食?如在学习“矿质营养”前,可以这样设问导课: “户养的花为什么要定期松土?为什么要选择肥料?”
2、教师进行学法指导,让学生尝试参与
经过教师的诱导提问,学生已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此时,教师趁热打铁,指导学生尝试自己解决问题。然而,学生不一定具备主动学习的能力,因此教师还应进行学法指导。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应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学习能力,让学生获得的经验用来实践以探求更大的发展。2.
1、观察方法指导
教师教学中会提供挂图、模型、标本、实物、录像等丰富的感性材料。在观 察具体事物时,应指导学生明确观察内容、步骤和方法。明确观察内容就是让学生知道观察什么,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通过观察得出结论或验证结论。观察的步骤一般是由整体到部分,从上到下,从前到后,由表及里。观察的方法有全面观察、重点观察和对比观察等。全面观察的要求是认真、细致、全方位,全面观察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有利于形成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重点观察就是结合学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对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地观察。如“观察花的结构”时应重点观察雄蕊和雌蕊等。对比观察即通过对两事物的观察比较寻找异同。
2.2、阅读方法指导
阅读是自学的基础,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手段,有助于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阅读时让学生做到眼、口、脑、手并用,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阅读中对于概念、规律等结论性内容用笔勾划出来;对于说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修饰语或限制词可加上着重号;对于文中晦涩的文字可反复吟读,理解其意;对于不能理解的内容要加上问号。随着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教师要求学生阅读后能提出问题,并能提纲挈领地归纳大意,形成知识结构。此外还要指导学生重视图表的阅读,明确其意,领会其质。
2.3、知识精加工的指导
新授课后指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精加工,学会去粗取精浓缩知识、去伪存真形成真知。常见的方法有比较法、分类法、联系法、归纳法等。例如,在学习呼吸作用一节时,教师可指导学生运用比较法、归纳法来整理知识,即:比较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异同,归纳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与联系。
3、教师鼓励点拨,让学生探究参与
教学中提倡学生在学习时提出异议,思维不拘泥于现成的内容。教师对学生参与过程中的“惑”给予适当的点拨,教师在精讲点拨中,要引导学生认真读书、思考、想象、概括、主动探索领悟,并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积极鼓励,切不可挫伤其自尊心,并给每个学生尽可能多的机会提出个人的想法、见解、问题。学生能提出多种不同的想法,说明他们的思维是发散的,往往也富有创造性。教师组织学生对所提问题进行探究学习,并运用证据和逻辑展开讨论。讨论问题时,教师的角色是组织者、参与者,和所有学生应处于平等地位,切不可硬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教师应注意保护学生勇于探究的精神和自信心。如:在讲白细胞的功能时,教师把白细胞比喻为人体的卫兵,在伤口发炎的时候,白细胞正在战斗。有的学生提出来:“如果白细胞打败了怎么办?”,“白细胞吞噬病菌后不会中毒吗?”。对于这些问题教师不必从正面去作答,可沿着学生的思路,反问:“如果白细胞打败了,你认为会对人体造成什么影响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白细胞的重要性。通过学生的大胆质疑、探究参与,延伸了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4、教师拓展升华,让学生创造参与
通过以上三个环节的活动,学生对新知识已基本掌握,但不能满足于完成一般的学习任务,还要求学生在已知的学习层次上拓展升华,不断激发创造欲望。要学会基本的求异思维方法,能独立思考问题,敢于发表不同见解,使对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一步步深入,让更多的“灵感”和“顿悟”涌来。创造参与这个环节属高层次的教学活动。如,可通过引申发挥和重点转移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4.1 引申发挥培养思维的深度
引伸发挥就是在思考问题时想到更深一层的相关内容。例如,讲植物的根,教材上指出,由胚根直接发育而成的根叫主根,从主根上依次生出的根叫侧根。如果要学生引伸发挥的话,在讲清概念的基础上,可以发出引伸性提问:是不是所有的根都是由胚根发育而来的呢?这样就可以通过日常接触的实物如玉米、甘薯、秋海棠等植物的不定根,说明不是所有的根都是由胚根发育而成的。经常进行这样的引申发挥就能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4.2 重点转移培养思维的广度
重点转移就是把问题的重点从一方面转换到另一方面。在科学研究或日常生活中,常会出现一些出乎所料的现象,如能不为原有的思维所束缚,抓住偶然现象跟踪追击,则可能导致新奇的创造发明。英国细菌学家弗来明为了深入研究葡萄球菌,便对葡萄球菌进行人工培养,但在培养的过程中,因青霉孢子的侵入,葡萄球菌被杀伤,使培养失败。这时弗来明便把注意力转移到破坏他实验的青霉孢子身上,最终发明了可以使人类平均寿命延长10年的抗菌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