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阅读教学中媒体应用的误区与对策(范文)
阅读教学中媒体应用的误区与对策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阐述了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规定了阅读教学的教学方式,提倡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体现了“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的基本理念。同时指出:“注重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为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教学整合指明了方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许多教师积累了应用信息技术提供信息资源,指导学生进行主动阅读,提高阅读效果,掌握阅读方法,形成阅读能力的极好经验。但是,我们也常常看到阅读教学中存在着信息技术媒体应用的误区,束缚了学生主动阅读思维,限制了学生个性化阅读影响了阅读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一、阅读教学中媒体应用的策略
我们提倡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不应以过多的形象资料束缚学生个性化的思维活动,就是要深入地研究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媒体支持的阅读教学,为探讨深度阅读教学策略提供清晰的目标和方向。信息技术媒体支持下的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就是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媒体的作用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高。
1、应用媒体引发学生的思考,提出探究的问题
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指导作用,积极为学生创设情境,搭建深度阅读的平台。指导学生利用信息资源进行仔细的观察,深度思维,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质疑。质疑发问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思维过程而且能够引导学生深度理解课文的内涵和作者情感、所以,教师提供的信息资源不应当是直白的揭示问题的结论或者是不加深刻的思考就可以清楚事情的发生、发展的过程。而应当是把思考的问题隐含在事实的材料中,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深入地研究课文,探究问题。例如:利用课文的结构图,引导学生思考,理清楚课文的段落结构,人物关系,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梳理课文的思路和主要情节。这样在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情况下不对达到了学习目标而且促进学生掌握了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和水平,有利于语文素养是培养和形成。
2、应用媒体引导学生的思路,指导阅读的深入
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在阅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阅读水平的提高是在教师的不断指导的情况下逐渐提高的。所以阅读教学不能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应当注意的是学法的指导,在学生缺乏深层次方法和思路的情况下,及时地应用信息媒体,提供必要的指导。从有利于深度阅读和理解的角度,着眼于学生阅读和感悟,着眼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着眼于学生长时间的深度阅读的课堂学习活动。教师要深入地钻研教材和对于课程标准的把握,经过认真地分析、提炼,设计启发学生思路的教学课件,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进入课文的意境,理解课文,理解作者的情感。达到学习目标的要求。例如:《丝绸之路》是一篇阅读课文,要求学生能够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为了较好的引导学生的思考和讨论,设计了学习指导教学课件,提出来研究的问题:“
1、课文具体写了什么内容,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
2、丝绸之路是一条怎样的路,课文中怎样体现的?”
3、应用媒体促进阅读的感悟,升华学生的情感,阅读教学中,情感的升华是学生对课文中所体现的情感态度真诚地反映,促进灵魂深处的净化,并将这反映迁移到自己的生活中去,促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道德情操和人格品质。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就必须引导学生深入地研读课文,进行深层次的感悟,领会和理解文章的意境,并且联系已有知识经验生发独特的感悟。所以在应用信息技术媒体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的同时,引导学生研读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感知、理解、质疑、反复从文字到思想内容,由思想内容到语言文字的与教材、作者的对话中读出文章的个性读出独特的心得体会。所以教师利用信息资源的提供,指导学生自主阅读,不能先入为主为学生定下框子,束缚学生的思维。一位教师在讲授《詹天佑》一课时,首先给学生人物进行了定位“詹天佑是一位爱国的人,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看一看詹天佑爱国精神体现在哪里?”整节课学生就围绕着这个问题在课文中寻找詹天佑爱国的词语和段落,完全没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只是在教师设下的框子里转来转去,寻找老师观点的证据,一节课结束学生对詹天佑的人生只是爱国,却没有发现詹天佑严谨的科学态度,吃苦、奉献的优秀作风和精神。所以,阅读教学实践研究说明,信息环境下的自主阅读,信息技术媒体的作用是支持学生的多方位,多角度的阅读,提供的信息资源是促进学生多向思维的感悟,学生只有在深度感受信息资源的基础上,产生瞬间的思想火花或者是触发灵感,或者是顿悟,情感得以升华。教师的作用是信息资源的提供者,感受信息资源的引导者,深度阅读的指导者,独特意义建构的促进者。
二、阅读教学媒体的应用误区
1、以媒体应用主导课堂教学,学生的思维活动被限制
现代教育技术媒体以其声、象密切结合的优势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我们在不断深入地语文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丰富经验,总结了有利于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宝贵经验,制作了许多有利于学生结合信息资源深度阅读课文的教学课件,强化了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阅读教学是学生对于语言文字深入了解,通过思维活动逐步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过程,教学课件是这个过程的催化剂却不应当束缚学生的思维过程。所以我们提供的教学资源应当是丰富的,多角度、多层次的。供学生选择和参考。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老师在研究教材,进行二次创作的过程中。按照教学参考的指导意见,自己对于教材的理解,设计了教学过程,制作了教学课件。上课时便按照设计好的教学流程,逐一演示课件,或者是加以解释,或者是配以朗读,按部就班进行授课。例如:《黄山奇石》一课,作者描写了惟妙惟肖,根据课文的阅读,不同层次的学生想象到不同的具体化形态。而我们却在每一段课文都配以形象的课件,学生随着教师的演示完成课文的阅读。这样阅读教学完全被媒体应用所主导,学生的思维活动也只好随着课件的播出而深入,对于课文的理解,作者思想情感的把握完全统一到课件中去。
2、以形象感知取代阅读感知,学生的个性阅读被弱化
阅读过程是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知识经验与文本进行多层次的交流与意义建构的过程。教材中每一篇文章都包含着作者的情感、体现了作者的思路、是一个富有活力的生命体。阅读是读者与作者的情感交流的过程,是读者理解作者的思维,体察作者的情感并且产生自己的感悟、审美的过程。所以阅读教学阅读是教师带领学生在语言文字之间,透过语言的外表深入挖掘文本的内涵,获得独特的感悟、启迪的过程。网络环境、信息技术媒体为学生的阅读感知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大量的形象素材资料,可以供学生接纳丰富的信息,促进对于课文的深度阅读和理解。但是,语文教学的特点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能要求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千篇一律。鲁迅先生说过:“一部红楼梦就是因为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不同,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阙秘事------。”所以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恰当地应用信息技术媒体提供信息资源,诱导学生恰当地利用信息资源进行个性化阅读,不同层次的学习项目留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促进他们深度理解课文,使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理解,真正体现个性化阅读。那么就应当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提供适当的形象感知材料,该留白处就应当留白,促使学生深度进行个性化阅读,根据课文的描写进行充分的想象、创造等思维活动。提供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信息技术媒体在阅读教学中的起到扩展视野、丰富资源、促进感知、升华情感的作用,具体应用的策略千差万别是我们要深入研究的科研领地。
第二篇:微课在教学应用中的误区及对策
微课在教学应用中的误区及对策
佛山市高明区纪念中学
谢同心
摘要:微课具有传统资源无与伦比的优势。本文在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微课在教学应用中的误区:重开发,轻使用;重拿来,轻自创;重课堂播放,轻课外应用;把微视频等同于微课。提出了走出误区的对策:大赛驱动,大力推广应用微课;微课应用要自创、借用与合作相结合;把微课全面应用于课内课外;综合利用微课的各种资源要素。本文对中小学教师应用微课具有一定的借鉴启示作用。
关键词:微课 教学 应用 误区 对策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反映教师在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体。微课的优势无与伦比,它一经推出便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但微课在应用于教学的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影响了微课的发展。
一、微课在教学应用中的误区
1、重开发,轻使用
目前,我国微课发展迅猛,老师们开发制作了大量的优秀微课,但这些微课资源的应用情况极不乐观。据调查,在中国微课网平台,仅有16% 的教师会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主动运用微课。这造成了微课资源的极大浪费。许多教师只有在评奖和上公开课等情况下,才应用微课。微课的发展,关键是教师会用微课、用好微课,而不是只开发不使用。我们要切实把微课的应用作为微课发展的目标和检验成败的核心指标,并积极推广应用于教学中。
2、重拿来,轻自创
很多教师热衷于从网络上下载微课,不加剪辑,在课堂上照搬这些微课进行教学。这种“拿来主义”的做法虽然能节省时间,但他人的微课不一定适合自己的课堂。因为,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学生,实际情况不同,教材也有差别。
网上照搬的微课难以与自己的课堂相融。况且,微课的主体——微视频剪辑不方便,不如教学设计、课件那样容易修改。我们要改变这种“重拿来,轻自创”的本末倒置的现象,更多地依照自己学生的思维发展、情感发展的具体情况制作微课,并用于课堂教学。
3、重课堂播放,轻课外应用
不少教师只在课堂上播放微视频,没有充分发挥微课的作用。其实,微课不仅可用于课堂教学,还可用于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微课以微视频为主要呈现形式,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已经懂的内容可以快进,需要思考的地方可以暂停,听不懂的可以重放,微课这一特点决定微课能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因此,也更适合学生课外使用。教师应充分发挥微课的功能,把微课全面应用于课前、课中、课后。
4、把微视频等同于微课
不少教师把微视频等同于微课,把对微课的应用仅仅限于播放微视频。微课除了包含微视频这一核心资源外,还包含微教案、微课件、微学案、微练习、学习任务单,等等,是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的主题资源包。微学案、学习任务单、微练习,配合微视频,可以很好地让学生完成学习——理解——掌握——应用——评价的自主学习过程,真正体现微课的价值。因此,教师应综合应用微课的各种资源要素。
二、走出误区的对策
上述四大微课在教学应用上的误区,直接影响到微课的发展。我们要走出以上误区,充分发挥微课的功能,具体来说,可采取以下对策:
1、大赛驱动,大力推广应用微课
微课短小精悍、形象直观,讲授教材的某一重点、学生学习的某一难点,或者一道例题、一个案例等等细微内容,时间只有数分钟,学生能轻松快捷地掌握微课的内容。学生看完一个微课,虽然只是弄懂了一个小知识点,也会产生很大的成功感。此外,微课视频可以反复播放,可回看,可暂停,而在传统课堂上,老师不可能反复讲授某一内容,学生就算没有听懂,也大多不好意思提出问题。总之,微课优势无比,应在教学中大力推广应用微课。
举办各类微课应用大赛能有力推广应用微课。微课应用大赛能激发教师应用微课的兴趣,使得教师在竞赛的驱动下积极应用微课。微课应用大赛是微课应用的导向标,它指引着未来微课发展的方向。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可以举办各类微课应用大赛,如:微课应用论文大赛、微课应用优秀案例评选活动、微课应用于教学的教学设计评选活动、微课应用行动研究案例评选活动、微课应用于教学的课堂实录评选活动,还可以评选热门微课资源库,以点击量和下载量为主要评选指标。微课应用大赛不仅能促进微课的广泛应用,还能提供教师应用微课的交流平台。在比赛过程中参赛教师可以进行跨地区的交流,相互切磋应用微课的经验,从而提升微课应用的整体水平。
2、微课应用要自创、借用与合作相结合
教师自创的微课,能更好地符合自己所教学生的实际和自身的教学风格,因此,自创的微课更具适用性。但教师事务繁多,除了要上课,还要出练习、改作业、编试题,等等,若教师所需的微课都由教师自己制作,教师会忙不过来。
在教学中借用他人的微课,是微课应用的另一途径。目前,我国有一些优秀的微课网,如优课网、佛山市优秀微课平台、微课堂、中国微课创新教育社区、佛山市中小学优秀微课作品展播平台,等等,教师对网络共享的微课资源进行筛选、甄别,选择优秀微课“为我所用”,不但可以让名师“帮我”教学,还能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生观看不同教师的微课进行学习,博采众长,学习的兴趣和效果也会大大提高。但借用的微课不一定适合教师的教学特点,不一定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况且,现在,我国微课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网上的微课资源还不是十分丰富。教师需要的微课,网络上不一定有。
教师还可以通过合作制作微课并应用于教学中,特别是同地区、同类学校间的合作,由于组织便利、教材统一、学生情况相似,更便于合作制作微课。学校或区域内教育行政部门出面,精心组织学校与教师,或组建团队,有计划地开发系列微课,形成完备的微课资源库,然后开放给教师、学生共享使用。合作制作微课能提高微课的质量和数量,但容易受制于人,若合作方放弃制作,那微课的制作就会半途而废。
从上可见,自创微课、借用他人的微课、与他人合作制作微课都是有利有弊的,所以,在微课应用中,单纯地自创、借用与合作都是不够的,应自创、借用与合作相结合,即自创必须的微课,借用他人的优秀微课,与其他教师或兄弟学校合作制作系列微课,这样才能更广泛地推广应用微课。
3、把微课全面应用于课内课外
微课功能强大,用途广泛,不但适合课堂上使用,而且适合课外使用。
微课适用于课前预习。在课前的预习阶段,学生初次接触新知识,会对教材中的知识点有很多疑问,也不知道哪些是学习的重点。此时的微课,主要是答疑解惑,为学生学习新知、掌握基础知识扫清障碍。随后的课堂上,教师组织讨论、测试、反思等。这就是翻转课堂的微课教学模式。
微课适用于课堂教学。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是学生课堂学习的中心,也是教师需要精心设计的核心内容。以往教师往往要花大量精力引导学生逐步感悟重点、难点,教师设计得费劲,学生学得吃力。微课则恰恰用直观形象的形式让学生易于接受。教师通过微课对重点难点做基础介绍,然后再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讨论,检测总结,课堂效率大大提高。
微课适用于课后复习。利用微课,学生可以对课上没有掌握的知识进行查漏补缺,对已掌握的内容进行巩固提升。此外,微课也为家长了解子女学习状况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学生在课后复习时不仅可以利用计算机,而且可以利用手机进行反复观看微课。课后使用的微课必须有一定的深化、升华,以使学生的知识更加系统化、深刻化。
微课适用于缺课学生的补课辅导。有些学生因病因事请假,过后找老师补课,但老师不可能有时间及时给学生补课,况且,老师补课时也不会完全像在课堂上讲课那么详细。如果有了微课,学生即使缺课,也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工具,利用老师的“微课”随时随地自学,及时补上所缺的课程。
总之,教师应充分利用微课的优势,把微课全方位应用于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复习和个别辅导。
4、综合利用微课的各种资源要素
微课除了包含微视频,还包含学习任务单、微学案、微练习、微课件、微反思、微点评等多种资源要素,各种资源要素功能各异,相互补充,相互配套,共同构成一个有内在逻辑联系的体系化资源包。
微视频是微课的核心资源,集中反映教师针对某个知识点或例题而开展的教学活动。微练习是对微视频知识的巩固,符合中小学生学练结合的特点,用于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知识能力目标的掌握程度。学习任务单用于为学生自主学习微视频提供“学什么和怎样学”建议的学习导航,强调任务驱动和问题导向,把学习任务转化为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让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达成学习目标。微学案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学习目标,提高学习兴趣。微课件、微反思、微点评有助于教师之间交流学习。
总之,观看微视频,查看微课的各种资源要素,充分地发挥微课各种资源要素的作用,能够使师生有步骤地在一个系统下全面学习和掌握目标内容,增强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尚不成熟,需要改进和提高。微课优势显著,教师要科学合理利用微课,用微课的优势实现教学的腾飞。
参考文献:
【1】谢同心.微课在高中政治课中的实践与运用[J].教学考试,2015,(53):33-34.【2】谢同心.从一个成功案例谈微课的制作[J].广东教育 综合版,2014,(1):28-30.【3】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第三篇:《浅析中学英语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的误区与对策》
浅析中学英语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的误区与对策
【摘要】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成为常用的辅助教学手段,合理适时地使用多媒体教学系统,会使英语课堂得到优化,教学效率得到提高。但是,如果使用不当会适得其反,影响英语课堂教学。笔者就多年的中学英语教学经验谈谈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误区及采取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中学英语 多媒体教学 问题 解决方法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已逐渐广泛应用,它以图文并茂、声像共存、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以及跨越时空的超强表现力,充分调动了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重要作用。但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使用不当,不但不能发挥它的优势,而且会产生消极影响,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笔者根据多年中学英语一线教学的实践经验就多媒体技术应用存在的误区和应采取的对策谈谈看法。
一、中学英语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常见的误区分析 1.教学容量增大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技术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利用计算机综合处理文字、图像、影片、声音等多种媒体数据,使它们集成为一个系统并具有交互性的信息处理技术。是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它以其独特的形、声、光、电等要素的综合应用可以使教学内容更直观、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应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在备课时要对教材内容做必要的重组和筛选,在教学过程中往往省略了板书和必要的板画,因此课堂容量都大为提高,还能补充和拓展大量的课外内容,认为这样做就提高了教学效率。可实际情况是由于多媒体技术的“高密度和快节奏”,往往是教师盯着屏幕“念课”,学生则忙着记笔记,一节课下来学生显得非常紧张,可由于来不及思考而应接不暇、顾此失彼,反而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2.媒体元素丰富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多媒体课件中图像、文字、声音的颜色、形状、强弱等媒体元素的结合,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教师就在制作多媒体课件上大下功夫,图片文字、音像视频应有尽有,屏幕画面复杂绚丽,特别是公开课和评优课几乎变成课件制作比赛,认为课件做得越“漂亮”,学生就越容易理解和掌握课堂内容。实际上密集的视听刺激容易使学生产生视觉、听觉上的疲劳,同时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淡化主题,对于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反而不利,削弱了预期的目标。
3.教学手段的改变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从传统的“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嘴巴度半生”的教学方式到现在的采用多媒体技术作为辅助教学手段的方式转变,教师教学的手段以及地位和作用都在发生着重大转变,要求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要转变,强调重视学生的主
多媒体技术已成为现代英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作为教师应清楚地认识到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教学的辅助手段,并不是万能的,应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学生实际情况等恰当合理地选择和使用多媒体技术,使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充分发挥其特有的优势,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 邓春晖,黄键青,魏应彬.多媒体技术及应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6.[2] 王常龙.高中生物教学中多媒体应用的误区与对策[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5:114.[3] 卢保京.多媒体在初中生物教学应用中出现的误区[J].考试周刊,2009,7:177.
第四篇:浅谈课堂教学中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源的选择与应用(本站推荐)
浅谈课堂教学中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源的选择与应用
多媒体教学具有图、文、声、像、影并茂的特点,能为教学创设形象逼真的教学环境,声像同步的教学情景,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让学生看得更真,感受更亲,理解更深,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和创造能力。但是,在课堂教学中如果不做恰当选择,不能合理应用不仅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还会影响到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选择和应用呢?
首先,要合理组合。多媒体课件中的图、文、声、像、影等要素要根据课程内容和要求,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合理组合优化。要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年龄特点,应用计算机的图、文、音、像、影等特殊效果,控制教学过程的信息传递。如小学低段拼音教学可以使用声像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高段数学教学可以使用动画效果,展示图形变换、平移、旋转等过程,帮助学生化难为易,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在课前一定要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学难点重点,尤其是使用多媒体课件补充和拓展的教学内容,一定要进行合理组合、节选,要从学生的探究需要出发制作有效的、组合优化的,符合学科特点的多媒体课件,这样才能更深刻更生动地表现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突破教学难点,突出学习重点,保证学习效果。
其次,要适时运用。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根据教学的目的要求和教学内容,依据信息媒体特征,恰到好处的应用多媒体课件。如音乐的出现、图像的展示、动画效果,一定要考虑学生的需要,教学的重点难点,不能为用而用。一定要有实用价值,不能为了追求形式。合理适时的选择和应用教学课件来表达各种教学信息,渲染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开拓学生思维,从而为学生想像力和创造力的发挥、应用提供良好的环境。
第三,讲究次序和步骤。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同时也是教学资源的选择者、开发者,是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意义构建的协作者、帮助者和促进者。教学时,教师要积极为学生的学习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环境以及理想的交互作用方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多媒体学习资源,启发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使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联接上引起认识的冲突,产生知识的迁移。因此,教师要熟练地操作和使用课件,生动形象具体的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在教学中要恰当出现和展示,不能因操作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探究,要充分发挥媒体优势,尽力唤起学生学习的信心,点燃学生求知的思维火花,帮助学生排难解疑。要教给学生打开知识之门的钥匙,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作为主体参与整个的教学过程,帮助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获取知识的能力。课件的交互界面要科学、生动和具有趣味性,要有反馈判断和评价,使学生能及时了解和掌握学习进展情况,以便对自己的学习做出正确的评价,及时调整学习方式,促进教师主导积极性和学生主体积极性的发挥。
总之,作为教师要想方设法采用恰当的教学策略组织教学内容,控制教学进程,创设教学情境,激发教学气氛,有步骤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活动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手、脑、口等多种感官,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传统课堂学生被动式学习为主动式的探索和求知,变以教为中心为以学为中心,变讲堂为学堂,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协作,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学时除备好传统教学中教师、学生、教材等三要素外,还要备好教学媒体这一要素,认真做好课堂教学设计,做好教学媒体的选择与使用,应用适当的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要熟悉课件的使用,熟悉交互界面对学生的作用和影响以及反馈情况。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要跟课堂教学气氛和谐协调,老师要熟练掌握多媒体教学操作技能,掌握操作基本功,创设有利于发展学生能力的激励机制,以利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开发和挖掘学生的潜在智能。
第五篇:小学英语课堂对话教学中存在的误区与对策探讨
小学英语课堂对话教学中存在的误区与对策探讨
齐贤镇中心小学
封丽丽
【摘要】本文结合教学案例,剖析了小学英语课堂对话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些误区,探讨了情境创设,对话拓展与操练以及及时评价等在对话教学中的实施与优化,以求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学习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关键词】对话教学 误区 情境
一、问题提出
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在其著名的论著《被压迫者教育学》一书中指出:“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由此可见,对话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根据《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小学英语对话的要求,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初步获得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但在实际的教学与研训过程中,笔者发现,不少教师在课堂对话教学中难免存在以下一些误区:
误区一:重讲解,轻操练
【案例1】
教学内容:PEP3 Unit 2 My schoolbag Part A Let’s talk
A: Hi, Chen Jie.I have a new schoolbag.B: Really?
A: Look!It’s black and white.B: Wow!It’s a panda!
A: What’s in your schoolbag?
B: An English book, a maths book, three storybooks and …
A: It’s a fat panda.针对以上的对话内容,该教师主要是以提问的方式如What’s this?然后引出本课中的要涉及到的词汇:schoolbag, Chinese book等,然后进行教学和操练,最后让学生打开课本进行书本知识的讲解,最后再是跟读;而为了适当增加趣味性教师在教学环节的中间增设了一个Guessing game。
分析与思考:纵观整个课堂的教学流程来看不难发现新知的导入和呈现缺乏情景和意义,而且也忽视了学生对对话的操练和表演。总的表现出来的是教师受传统教学思维模式的影响,过多注重于教师的“教”而不是学生的“学”,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
误区二:重词句的操练,轻对话的实践学习
【案例2】
教学内容:PEP4 Unit 5 My clothes Part A Let’s talk
A: Ok.It’s four o’clock.It’s time to go home!
A: Amy, are these yours?
B: No, they aren’t.My shoes are green.They’re Chen Jie’s.A: What about this hat? Is this John’s?
B: No, it isn’t.It’s Mike’s.Warming up环节之后,教师首先呈现了四年级上册中Amy的Panda bag, 然后让学生们运用新句型Is this …’s? 来猜测这一个书包是谁的,经过多次猜测之后呈现答案这是Amy的书包,然后再分别呈现hat, book等物品让学生们再次运用Is this …’s? 这一句型进行猜测。将Is this …’s? 这一新句型操练得差不多之后,教师开始出示glasses, shoes等复数物品让学生们运用Are these …’s? 进行猜测和操练。最后教师利用课件出示各个物品和其主人,让学生运用Is this…’s?和Are these…’s?这两个新句型进行Pair work。最终教师以Ask and answer: Are these pink shoes Amy’s?的方式进入文本的学习,而这时候学生学习对话的时间不足10分钟。
分析与思考:进行对话教学时先处理一些新词汇和句型是必要的,可以帮助学生分解难点和扫除语言障碍。但如果对生词和句型的处理耗时过多,对话教学学习迟迟展开又匆匆结束,这样的教学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的。
误区三:重多个情景的堆砌,轻课文整体情景的创设
【案例3】
教学内容:PEP2 Unit 3 At the zoo Part A Let’s talk
A: Look at that giraffe.A: Wow!It’s so tall.C: A bear!
A: Ha!It’s short and fat!
教师为了引出tall, short, fat这三个形容词,分别设计了三个教学情景:首先教师呈现giraffe的图片并向学生提问:What does it like?然后引导学生回答It’s tall.之后再分别呈现pig和fox并仍以问句What does it like?的方式分别导出short和fat一词然后进行教学。最后教师以话语The giraffe is tall.The pig is fat and the fox is short.What about Zip? Let’s see a video and answer this question.进入文本学习。
分析与思考:该授课教师每引出一个词汇点就创设一个情景,使得教学环节分散,情境不具完整性,不利于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与把握。其实教师在进行本课授课时,完全可以以游玩动物园这一主题线将各个知识点完整串联起来。
二、思考与对策
那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该如何有效的开展对话教学呢?针对上述现象和问题,笔者对小学英语课堂对话教学进行关注,并积极开展思考与实践。
1.巧妙热身,导入对话教学。
热身环节是一堂课的序幕,是教师进行英语教学的第一步。此环节的良好开展有助于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课堂对话教学的顺利开展作好铺垫。
【案例4】
教学内容:PEP5 Unit 4 What can you do? Part A Let’s talk
Miss White: We’ll have an English party next Tuesday!
What can you do for the party, children? Zhang Peng: I can sing English songs.John: I can do some kungfu!Miss White: Thank you,John.活动一:Enjoy a song: What can you do?(与本课的教学内容十分的切合)活动二:Get to know each other:I can....You can....(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动三:Say something about the teacher’s students.利用课件出示该执课教师的学生在Children’s Day party上能做的事,从而引出本文的主线:party。最后通过flash(有关party)的播放激起学生对于party的兴趣从而进入文本的学习。
本课对话的教学内容是以Miss White班里要举行一个English party,而学生能够为party的举办做什么事为主线而展开的。从文本的研究中不难发现其实中国学生对于party是十分陌生的,因此在导入环节,对于party氛围的渲染与创造是十分重要的。而该课执教教师则通过上述一系列的Warming活动,为本课的顺利开展营造了一个良好的party渲染氛围,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的被调动了起来。在课堂的开展中,学生能够自然而然的进行对话交流。
2.巧创情景,深入对话教学。
对话教学离不开情境,语言交际更离不开情境,学习只有通过交际活动才能真正掌握语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文本原有的情境或尽可能地模拟、创设出真实自然的语言情境来展开对话教学。
【案例5】
教学内容:PEP4 Unit 6 Shopping Part A Let’s talk A: Can I help you?
B: Yes.These shoes are nice.Can I try them on? Size 6, please.A: Of course.Here you are.B: John, are they ok? C: No, they are two small.B: Hmm.OK.Let’s try size 7.C: They’re just right!B: Good!该执教教师为了深入对话教学,让学生更有感触,在课堂教学一开始,就以谈论鞋子的大小,尺码为载体进行语言交流,从而自然而然的进入本课文本的学习,之后又结合本课文本发生的背景(John与妈妈一起去买鞋子)与现实购物结合起来(六一儿童节快到了,你想要去商店里买什么呢?)进行对话的深入教学,从而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
3、灵活操练,强化对话教学。
灵活操练指的是在操练方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案例6】
同样是PEP4 Unit 6 Shopping Part A Let’s talk的教学,该案例的执教教师利用了以下一些方式对文本对话内容进行操练。
方式一:在presentation环节中,教师组织学生与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的鞋子: Look, look.They’re _______(just right, too big,...).方式二:Try in group of 4.四人小组里试着说说看,谁的鞋子最大最小:Look,look.They’re _________(just right, big,...).They’re size _____.方式三:两人一组试着演一演: A: Can I help you? B: Yes.These shoes are nice.A: OK, What size? B: Size ____, please.A: Here you are.Try them on.方式四:教师以为六一儿童节买东西为主题,要求学生根据课文文本进行对话创编,最后学生也进行了很好的展示。
本案例在文本的解读与开展过程中,教师利用pair work, group work, 对话改编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进行操练,强化了对话教学。
4、巧设任务,拓展对话教学。
【案例7】
教学内容:PEP2 Unit 6 How many? Part A Let’s talk A: Look at the kites!B: Wow, so beautiful!A: How many kites do you see? B: 1, 2...I see 12!A: No!The black one is a bird!B: Oh!
在本课时的拓展环节中时,执教老师充分利用课本中的Find and count这部分内容,在给与语言框架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文本改编。A: Look at the _______ s.(blue birds/red birds/ black cats…)B: Wow!So ________.(beautiful / small / fat / cute …)
A: How many _____ s do you see?(blue birds/red birds/ black cats…)B: 1 ,2, 3 ….I see___.What about you? A: 1,2,3...,I see ______.五:及时评价,激励对话教学。
评价贯穿于课堂的始终。操练时体现的更为充分,鼓励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一个善意的微笑、一个友好的点头、丰富简洁的语言都可以激励学生的情感。
三、结束语
对话教学是一种比较难把握的课型。作为教师既要遵从教学内容,又要尊重学生,巧妙的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地融入到对话教学中,为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保罗·弗莱雷.2001.被压迫者教学 [M].华东:华东大学师范出版社 2.教育部.201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教科书·英语(PEP)三年级
下册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教科书·英语(PEP)四年级
上、下册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教科书·英语(PEP)五年级
上册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