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主题教学的教材整合策略及实施

时间:2019-05-13 00:55: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语文主题教学的教材整合策略及实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语文主题教学的教材整合策略及实施》。

第一篇:初中语文主题教学的教材整合策略及实施

初中语文主题教学的教材整合策略及实施 课题设计论证

一、本选题的意义和价值:理论意义、应用价值;同类研究现状述评;本课题的创新程度。

(一)背景

1、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目前,新课程改革已在全国发展并壮大起来,为了适应新的教育教学形势,响应我县教育局对“新教育”实验改革的号召,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和语文素养提高打下坚实基础,语文作为所学科目中的重头戏,语文主题教学改革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质量,其改革势在必行。

2、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要求

我校是一所农村乡镇中学,为寄宿制学校,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家长对学生的阅读重视不够,学生仅靠一周的几节语文课很难大幅度提高语文成绩和语文学科素养。要提高我校的办学质量,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就必须进行语文主题教学,研究教材与语文主题教育丛书,对教材进行科学、合理、高效的整合。

3、语文课程标准及语文学科特点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

。”语文作为人文学科,它既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又是学生获得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学科素养提高的基础,加之语文学科训练的根本能力是听说读写的能力,教材的编排仅按主题选材,单元推进,篇目有限,其系统性和教材的容量有限,要学好语文,就必须扩大阅读量,在系统主题、方法的统帅下,培养阅读兴趣,获得阅读方法,从而提升语文的学科成绩和学科素养。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本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是农村初中语文主题教学的教材整合策略及实施方法。此课题的研究,对于教师解读教材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从而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主题教学素养和文本解读、整合的方法,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成绩,提升学生语文学习兴趣都具有重大作用。同时,对于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升学校语文学科的教学成绩,实现学校“有素养、善思考、会学习”的育人目标具有深远影响。

(三)同类研究现状述评

语文主题教学的研究已有很长时间,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山东昌乐二中、广文中心等全国各地都有着积极的探索和推行。课题组对此已经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查询和学习研究,对于文主题教学的教材整合进行了大致归纳。主要有以下几个整合教材的角度:

1、单元内教材整合;

2、单元之间的教材整合;

3、整册书的教材整合;

4、以情感、赏析、语言和写作方法等角度为切入点的教材整合。

(四)本课题创新点与特色

本课题在全国早有研究、探索和论述,此次课题研究从农村学校实际出发,重点在于形成一系列教材整合的成果、资料,并提升归纳出文本解读以及教材整合的方法和切入角度及实施策略,具体、可操作性强,具有深层次探索和研究的价值。

二、研究目标、内容、思路(包括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阶段等)。

(一)课题研究目标

1、通过对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方法、效果和阅读习惯等方面内容的调查研究,找出语文学习及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寻求有效的教学实施策略。

2、通过对语文课程标准的把握和语文学科学习规律的探索,整合教材,研究在教学中的实施方法及效果,提高语文学科教学的系统性和教学效率。

3、探索语文主题教学在农村初中学校的实施,形成可操作性强的系统主题教学资料,探索教材整合的思路、方法、切入点和实施方法、原则。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探索农村中学学生语文学习效率低、效果差的成因及解决方法,系统整合教材和课内外的教学内容,形成系统的整合方法、实施策略。

(三)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用到的研究方法有:

1、调查法

2、文献研究法

3、经验总结法

4、实验研究法

(四)研究过程

本课题的研究过程分四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16年3月——2016年5月)

完成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申报工作,确定课题组成员分工,进行理论资料的准备。调查分析,收集资料,组织学习兄弟学校的语文主题教学经验,论证课题,起草实施方案及实施执行计划。

2、课题研究探索阶段(2016年6月——2017年6月)根据课题研究指导思想,确定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各种研究方法,严格执行实验原则和方法,进行实践探索,写出初中三年全部教材的主题整合课程方案和教学设计。

3、综合研究及实践阶段(2017年7月——2018年7月)在第二阶段研究的基础上,深化课题,综合一阶段成果,结合本校实际,实践研究成果,把研究的成果提升到理论高度,写出整合方法及实施策略,撰写研究论文。

4、结题准备阶段(2018年8月——2018年10月)整理研究资料,汇集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申请结题。

三、研究基础: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课题负责人和主要成员曾完成哪些重要研究课题;科研成果的社会评价。

1、已取得相关研究成果

2、课题负责人和主要成员曾完成的重要研究课题

3、科研成果的社会评价

四、完成课题研究的保证条件:课题组人员的学术背景和人员结构(职务、专业、年龄);研究时间、经费、设备、资料(主要参考文献,限填20项以内)等条件。

1、本课题组成员的学术背景、人员结构

课题组成员均为中青年教师,具有本科以上文化程度,他们朝气蓬勃,具有开拓精神,积极投身各项教育改革实验,科研氛围浓厚,课题组核心成员都是从事教学的骨干教师,更有我县语文名师工作室的成员,且都来自于教学一线,他们经验丰富,教科研能力强。

2、学校配备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每个班级都有多媒体,教学条件优越,同时拥有藏书丰富的校园图书馆、阅览室,每个班级都有书柜和流动的图书,方便学生阅读。

3、学校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加大学习、培训力度,提高课题组成员的专业化素质。

4、建立健全研究制度,定时间、定地点、定研究内容,保证研究落实到位。

5、经费:学校在研究经费生给予大力支持,拥有足额经费,保障了课题的顺利进行。

五、主要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2、语文主题学习丛书

3、窦桂梅《》

第二篇:农村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实施策略初探

农村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实施策略初探

一、遵照课本主题,丰富主题内容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门新兴的课程,它的取材十分广泛,学习主题随处可觅。语文课本中的综合性学习主题仅是给教师和学生的提示,有些主题本身就是学生的生活,是地方教学资源的组成部分,对于这些主题,我们应该按课本的安排组织学生实施,并在实施过程中丰富主题活动的内容。例如,七年级上册《这就是我》,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开展的第一个主题,教材的编排意图在于让学生从身边的环境开展主题活动,我除了按教材的安排完成了自我介绍,求职表演等外,对主题进行了适当延伸:一是建立相册,让学生自己在每一位同学的页面下写上一段话,评出这位同学的特点,这一活动将学生的目光扩展到全体同学,引导学生正确评价他人;二是组织跨级对话,组织与八年级、九年级同学联谊会,促进了校内同学间的沟通;三是建立家庭和谐档案,要求学生每月为家庭成员提一项建议或解决一件家庭事务并记载下来。这样延伸,丰富了主题内容,扩大了活动空间,易于创造成果,达到了表达、交流的目的。同样应遵行的课本主题还有七年级上册《我爱我家》,七年级下册:《成长的烦恼》,八年级下册:《献给母亲的歌》等。

二、合并课本主题,扩大主题空间

有些课本主题比较单一,有的两个主题在操作上有重复之处,加上农村初中学生受经济条件和交通条件的限制,同时为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不大可能频繁地让学生离家(校)活动,因此,有必要将课本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合并为一个主题开展,这样会省时、有效。如八年级下册有《背起行囊走四方》和《到民间采风去》两次综合性学习,它们具有上述特征,于是我将这两个主题合并为《我爱家乡山和水》一个主题,将全班同学按居住村寨分成几个小组,一个小组调查当地农作物种植种类,家畜家禽的饲养情况;另一组调查当地的矿藏分布和森林资源;第三组负责统计辖区内的河流及其受污染的程度。以上过程大致安排2—3周时间,然后各小组成员总结调查所得,再由组长执笔写出专题报告,最后举办一个《我爱家乡山和水》主题成果展,这个展会,既有同学个人的独自成果,又有同学们集体智慧结晶,达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目的。同样可以的合并课本主题有《寻觅春天的足迹》与《古诗苑漫步》,《世界何时铸剑为梨》和《让世界充满爱》等。

三、改变课本主题,催生主题资源

由于农村条件如前文所述,因此,课本中提到的有些综合性学习活动无法开展,如七年级上册的《探索月球奥秘》《追寻人类起源》;七年级下册的《戏曲大舞台》《马的世界》;八年级下册的《世界何时铸剑为梨》等,在无书、无网的农村初中是难以实现的,如果由老师代替又不能实现教材编写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我就只有改变课本主题,充分利用当地的教学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如将《戏曲大舞台》改为《你歌没有我歌多》,让同学们到各村寨去收集山歌、民歌,并举行山歌、民歌演唱会,体会原汁原味的民众风采;将《探索月球的奥秘》改换成《山里的传说》,让学生收集本地的神话故事、地名由来,品味出家乡的每一处地方都具有浓郁的神奇;将《追寻人类起源》改为《家族的变迁》,去追寻家族中的交叉历史,如异姓通婚史,异族通婚史,异族继承史(异族过继儿子继承财产)等,从而让学生理解,我们中华五十六个民族的血管里都流动着对方的血液,五十六个民族一家亲。再如,将《话说千古风流人物》改为《家乡人物史略》,给家乡历史上的名人立传,由于它们来自老百姓亲口述说,学生更能从中发现历史人物的闪光点,激发起他们爱祖国、爱家乡的热情。

总之,农村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的困难是有的,但只要我们能因地制宜,灵活变通,充分利用当地的教学资源,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一定会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课程标准钩划的蓝图一定会变成现实。

第三篇:农村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策略初探

农村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实施策略初探

南桥中学周洪波

内容摘要: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片全新的领域,还没有一套完美的教学模式。教学情况不容乐观,存在许多令人深思的教学问题。《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明确了综合性学习活动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但是,农村的初中,在具体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弊病百出,现状堪忧。我在农村初中一线工作,在一定了解现状且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农村初中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教学实施策略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农村初中综合性学习现状策略更新观念利用本土资源关注热点注重评价

《新课改纲要》指出:“ 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由此可见,综合性学习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它能把语文知识和生活应用有机结合,真正体现语文运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目的。所以,开设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是重要而必要的。但是,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许农村初中的教师,对这个全新的教学专题表现的是或漠然或茫然或困惑或盲目。虽然市县级教育科研活动也提供了不少走在前列的学校的成功经验让众多老师观摩学习,旦毕竟窥一斑难见全豹,作为农村初中的教师依然处在困惑状态。我长期在农村初中一线教学,既深知有效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的重要性,又为所处环境下这个专题实施的现状深深忧虑。经过一些询问和自我教学出现的现象,现将我校初中综合性学习的现状分析如下:

一.漠然置之型

当《新课程改革纲要》对语文老师们提出进行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要求时,受传统教学观念的长期影响,一些语文老师还是固执的认为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是为语文考试服务的,只要学生能做题,会考试,也就达到了语文教学的效果,完全置培养学生能力于不顾。所以,他们认为教材中编排的综合性学习是可有可无的,教学到这个环节的时候干脆跳过,全不当回事。就算在考试中出现了这样的题目,那也是靠学生碰运气而已。有这样观念的老师在我校虽为数不多,但如果不转变观念,积极探求教学的正确方法,就会大大阻碍新课改的顺利推进,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二.纸上谈兵型

自新课改实验在全市推广以来,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考查也随之走入了中考考卷,而且分值一般在4分左右。相当部分语文教师意识到了这项教学的重要性。但由于受功利思想的影响和该项内容教学技巧滞后的影响,有教师不是有计划,有针对性,有目标的开展实在而有效的活动,真正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而是一切为考试服务,煞费苦心的“探索钻研”出一套应考策略,把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活生生的变成空洞干巴的“解题方法讲解”。比如:在教学“莲文化的魅力”这一内容时,既不让学生上网查询相关资料,又不组织学生实地观察采访,也不让学生请教相关专业人士,而是关上门来,直接教给学生写活动方案的方法:活动方式、活动目的、活动步骤云云。架空分析,闭门造车,但一部分老师还沾沾自喜的认为简单省事,效果突出。殊不知这样的做法完全背离了《新课程标准》中“语文是实践

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的指导思想,更剥夺了学生在学习和探究过程中进行个性化体验的权利。

三.花拳绣腿性

在农村初中中,有些老师进行综合性活动教学时,只追求外在形式的热闹,忽略了对学生必要的指导和调控,以致光有热闹的场面而无实在的收获。比如有老师教学“黄河,母亲河”这一内容时,一堂课上既朗诵关于黄河的诗歌,又讲故事,还歌声四起,看起来热热闹闹,课一完却一无所得。诚然,综合性活动主旨是还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权,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充满生命、学习的活力。所以语文综合性学习一开始选题时,就应体现学生自主的特点。但教师的引导、指导也必不可少,比如:此次活动的重点是什么,通过那些途径来体现重点,学生如果在活动过程中出现跑题太远的状况该怎么办等等,这些问题都要老师及时机智的进行引导处理。综合性学习活动并不是放任学生随心所欲的玩闹的游戏,不是看上去美丽的花拳绣腿,而是实实在在能培养创新精神锻炼实践能力的教学活动。

四.心有余而力不足型

我校的老师有的也的确想让学生通过自主实践活动来真正达到锻炼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但由于受条件的限制,总会有拳脚无法施展之感,比如我校很多学生家中都没有上网的条件,查阅资料非常不便;安全责任太大,不敢轻易带学生外出参观考察;教育信息闭塞,不能及时和有经验的学校及教师交流好的教学方法以更好的指导学生。

但是,虽然地处农村,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只要我们语文教师认真钻研,反复探索,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还是可以让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有效地开展起来。在摸索的过程中,十年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学,我积累了一些个人的看法,对农村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实施策略进行了初步探索。

一. 更新观念,明确目标,坚决做到把书本学习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新课标》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把书本学习和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我们每一位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首先应该仔细解读新课程标准的精髓,确立正确的努力方向,这个方向至少是以学生的终身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出发的。在正确的指导思想下,坚决做到把每次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和实践探究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样,慢慢就能在教学中找到成功的乐趣。比如:“寻觅春天的踪迹”活动,我们完全可以有组织有计划地带学生深入到大自然中观察,感悟,采访,回来再结合语文知识写成诗歌散文随笔等,既激发了学生兴趣,陶冶了情操,又锻炼了观察能力,思考能力,还提高了写作水平,何乐而不为呢?

二. 有效挖掘利用本土资源,把生活和语文紧密结合《新课标》告诉我们:“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时间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确,无论是在繁华的都市还是闭塞的乡村,我们的周边都有无穷无尽的能为语文所用的资源。只是有的老师有时竟“睡在黄金上哭穷”,忽略了身边的宝贵资源或没能根据教学的需要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比如:开展“说不尽的桥”这一学习活动时,一些农村的教师就感叹“我们既没有大都市雄伟的立交桥又没有苏杭随处可见的古典小石桥,到哪儿让学生参观实践去?其实,我们都忘记了我们的身边就有一些不知名的小桥,它们或竹制或木质或石造或钢筋水泥筑,但都能体现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也能增强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我在开展这个活动时,首先就带学生到镇上有一百多年历史的明兰桥实地参观丈量并采访当地群众,向他们询问关于明兰桥的历史故事传说等,学生一边观察一边记录,返校后立即根据手中素材写成一篇介绍家乡桥梁的说明性文章,有机地利用现成资源把语文教学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了。

三. 着眼现实,关注热点,把语文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结合起来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而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综合实践活动的安排也是吻合这一理念的。每一次活动的安排都非常注重对学生精神世界的熏陶引导。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关注当前热点,把时事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更能让学生在高昂的兴趣中锻炼能力,陶冶情操。比如,开展“让世界充满爱”的主题活动时,教师马上引导学生关注玉树大地震,甘肃泥石流等新近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了解在灾难面前人们的大爱无疆,再结合自身实际谈出感受,这样学生就在熟知的时代热点中加深了对“爱”的理解。

四.及时总结,注重反馈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尤其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这种探究,既有学生个体的独立钻研,也有学生群体的讨论切磋,所以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要多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学生积极地参与到了实践活动中,他们究竟在活动中有哪些得与失,这是我们开展任何一项教学活动都应该总结反思的。但是,我们一般都是重视学生在知识方面的收获而忽略其在能力情操方面的收获。在总结时,我们教师应该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角度去给学生作出不同的评价,评价时应充分肯定其成绩,对不足委婉地提出看法;还可以采取学生自评互评的方式进行,让学生不仅有参与活动的体验,更有活动过后的收获,每次能有一点收获,聚沙成塔,学生的能力就逐步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咱们农村学校在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虽然困难重重,但只要不断探索,相信会渐入佳境,最终为推进课程改革,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初中语文新课标>>

第四篇:初中语文如何实施分层教学

初中语文如何实施分层教学

在班级授课制的情况下,教师教学中的“一刀切”,必然会造成差等生“吃不了”,优等生“吃不饱”的消极局面,不利于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方针,也阻碍双重任务------培养合格的毕业生、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人才的完成。

基于上述情况,我觉得依据“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初中语文分层次教学是必要的。

一、学生分层定级

根据《语文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结合学生语文学习的实际情况,从读写听说四个方面制定出A、B、C三个学习能力等级的标准,通过观察测试,再确定每个学生的语文学习综合等级。每学期结束,再对照标准和测试情况,重新定级。

二、课内分层教学

教师的教案分层设计,教学目的和要求均有一定的梯度,对C级学生侧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提高侧重于A、B级学生。把“掌握学习”的教学模式和“个别分化”教学模式结合起来,整个教学活动过程都体现分别施教、分层推进,使每级学生都能达到他实际能够达到的最好的学习目标。这里我就作业和批改的三步分层做示例:(一)步是分层布置。如C级学生只限于完成课文后的必做题,而A、B级学生则须完成选做题和补充的思考题。

(二)步是帮扶作业。课堂上完成内容和数量相同的练习时,A、B级学生完成后,按分配的任务去检查、督促、辅导C级学生。

(三)是区别批改。作业批改侧重A、C级,抓两头促中间。对A级重批,对B级重改,对部分C级学生采用面批。

三、课外分层指导

知识学习类的指导侧重于C级,语文活动类的指导侧重于A、B级。对C级学生的指导,突出“三抓”:一抓常规,培养学习习惯;二抓学法,通过个别谈心、集中示范,指导学习方法;三抓“纠错”,对典型的错误进行纠正强化训练。

对A、B级学生的指导,突出“三多”:一多读。创设条件,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营造语文学习氛围,拓宽学生视野。二多写。通过写读书札记、生活札记、日记等形式,激发写作兴趣,并鼓励学生多向报刊杂志投稿。三多活动。组织开展各类语文活动,如辩论会、读书报告会、各种竞赛等,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

针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差异,我采取了上述的分别施教、分层推进的对策.在实施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我体会到: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要承认差异,要正视差异,要适应差异,要把学生之间的差异当作一种教学资源,而不是包袱,并充分利用这种资源,推动各种层次学生的合作学习。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很大的潜能可以开发,对“差异”的学生采取“差异”的教法,逐步形成一种促使各个层次学生都得到发展的机制。其次,教师要树立新型的价值观,由分数评定学生转为全面评价学生。因此,教学过程要着眼于“三培养”、“两提高”,即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优秀的学习品质,培养积极的思维能力;提高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

第五篇:巧用教材,初中语文主题整合教学的别径

巧用教材,初中语文主题整合教学的别径

【摘要】 主题整合式教学正逐渐为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所重视,这改变了教师的学科教学思维,突破传统观念上一课一课教的方式,形成初中语文教学“整体观”。主题整合教学既源于教材,又新于教材,教师要敢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善于发掘课程资源,进行广泛的课内外资源优化整合,使之处于一个主题之下,呈现出一种综合、立体、开放的教学形式,努力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初中语文 主题教学 教材整合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6)05-010-02

0

主题整合式教学正逐渐为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所重视,这改变了教师的学科教学思维,突破传统观念上一课一课教的方式,形成初中语文教学“整体观”。主题整合教学既源于教材,又新于教材,教师要敢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善于发掘课程资源,进行广泛的课内外资源优化整合,使之处于一个主题之下,呈现出一种综合、立体、开放的教学形式,努力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整合教学是与篇章教学相对而言的。篇章教学的处理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的先天不足:内容零散缺乏系统性;思维平面、方法单一缺乏趣味性;费时低效缺乏计划性。我们该如何改变这个现状?系统论认为,整体大于局部之和,因此,对教材内容资源进行整合就显得非常重要。所谓主题整合,就是根据语文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教师经验等要素,把与教学相关的内容放到一起来教学,或者在教学前对现行文本进行适当的增减,调整后重新组合成有机的整体。下面笔者就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主题教学为例谈谈对教材整合的几点思考。

一、初中语文主题教学教材整合的原则

教材整合的关键在于找准主题整合点。这个点,就是不同篇章的结合点,各种课程资源的融合点。然而,整合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它必须基于教师对文本的深层解读,发现每一文本最有价值的东西,再运用比照之法审视各个篇章,找到其共通、共长之处,最后进行关联、穿插与融合。这样抓住教学内容的本质,教学就不再是分割、切碎知识,而是运用结构来整体学习,使学生对这一主题有透彻的发现与深切的体验。

重组的主题必须符合学生学习需求。整合式教学尊重教师的主体性,但更重要的是要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学情不容忽视,主题的难易程度要与大多数学生的智力、知识水平相适应,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内创设情境,引领学生主动调动自己的认知与情感功能的能动性去感受和理解教师对文本的解读策略,并在此过程中与教师共同进行文本探讨,从而领悟文本意涵。好的语文课程要确立和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与参与精神,使他们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都感到自己是自主的、积极的。教材主题整合的至高境界甚至是学生自主参与教材的编写,师生共同完成。

二、初中语文主题教学教材整合的操作

1.单元之内的主题整合

初中语文的主题教学,可以用同一单元内的教材整合。单元教材逐篇讲解,费时费力,既降低了课堂效率,又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打破单元原有结构,截取单元的某一价值主题,进行重整。在第四单元“民间文化”这一主题中,琦君的《春酒》写了自己儿时过春节喝春酒时的情形;汪曾祺《端午的鸭蛋》则是对儿时端午吃鸭蛋的回忆。这两篇文章都是作者在远离故土时写下的,作者强调的都是各自家乡的民俗,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的“故乡情结”,这份故土之思在文中萦绕不绝。我在教学过程中将情感如此两篇散文整合在一起,并结合我所在班级学生的情况,设置了以“我们的乡愁”为主题的情感体验及读写结合的教学。

陶行知说: “生活即教育。”语文这样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必然与生活密切关联,所以我们在进行教材整合时,一定要纳入生活资源。笔者所处的学校是城乡结合部,班级中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这其中许多课程资源可以挖掘。在八年级上册结束的这个寒假我便布置了作业,过年时回家仔细记录家乡风俗,拍摄家乡美景,搜集家乡神话传说等。八年级下册一开学,就先上第四单元的课,整合两篇一起上,让学生在文章中寻找“充满美好感觉的细节”引领细细品味动人的细节,感悟作者在这些细节中传达出的情感。最后让学生畅谈自己故乡和你现在生活的地方有哪些最大的不同?留给你印象最深刻民俗是什么?有哪些人和事是让你牵挂怀念的?等环节,带给学生的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那份与故土融合的亲密,这种发自内心的喜悦与自豪,使得故乡在学生的心里真切可感。后面的写作也就水到渠成。

同样的单元内主题组合,也适用于第一单元鲁迅的《藤野先生》和胡适的《我的母亲》,这两篇同为写人的散文,在表现人物手法上有异同,可以对比阅读。这样的整合,可以让学生更系统地学习散文表现人物形象、抒发情感的多种手法,更好地体会文章的情感和主旨。

2.课内与课外相同主题的整合

保护自然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第三单元的五篇课文《敬畏自然》《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旅鼠之谜》《大雁归来》《喂──出来》,都是科学文艺作品,以不同题材,从不同角度,表达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患与思考。《敬畏自然》从内容和主题的角度讲,实际上是本单元其它课文的一个总领,这篇课文语言包含丰富的哲理性,八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来说,理解起来真的是颇有难度。根据以往教学的经验学生难以深入到这个主题的学习中,我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进行重组,选出《敬畏自然》和《大雁归来》两篇与课外拓展相结合,形成一个“我们的大地”主题系列活动。

《沙乡年鉴》的作者利奥波德如是写道:“众多中间人和精巧的物质发明,使真正的现代人同土地分离开了,他们与土地没有任何有机联系……”于是初春我们在学校的坡地上(笔者所在学校依山而建,有独特的资源)开垦了一块地,洒下种子,开始了对大地的观察,并记录这片土地上发生的事。与此同时,开启 “我们的大地”相关的群文阅读活动:①哈斯凯尔《看不见的森林》选读并交流(3课时),通过这本林中自然笔记的阅读打开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亲近自然,写下自己在大地中观察到的一切;②《大雁归来》教学(1课时),品读作者利奥波德笔下这一首“野性”的赞歌,并了解作者和他的作品;③利奥波德《沙乡年鉴》选读交流(2课时),了解大地上的生命,重新看待它们;④观察日记的交流(1课时)。最后,《敬畏自然》教学作为总结,在和学生一起经历趣味旅行和严肃思考的过程,打下了一定的思想基础后,再去品读这丰富的哲理就能较深刻地领悟。

平时说教式的灌输,并不能激发起学生真正地去关注自然,我们试图用这样课内外阅读及实践观察的相结合,深深地去了解我们居住的大地。这样以人文精神为主线的主题整合教学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场”,学生在这“场”中进行系统的阅读和实践活动的体验,不断思考,看见了以往不曾看到的。

3.各册教材之间相同主题的整合

初中语文各册教材中有些重要作家的作品分别收录在不同的专题内,我们可以尝试以同一作家作品为切入点的整合。教材中,可围绕一个整合点,几篇作品互为映照,学生就能更深入地体会作家的心灵世界,进而更深入地理解文本。苏轼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初中教材中有几篇苏轼的精美篇章,《记承天寺夜游》《江城子?密州出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浣溪沙》等,他作品中在教学旷达的态度和乐观的精神影响了无数人。为了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苏轼,在教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我以苏轼的心路历程为切入点整合 “何似在人间――读苏轼的旷达情怀” 这样一个主题。除了勾连学过的作品,再补充其它作品《定**》《赤壁怀古》及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节选)和林语堂《苏东坡传》(节选)等。

通过这些文章的自主阅读、诵读、品读、交流,这些大量的相关阅读让学生穿越时空和伟大的灵魂相遇,认识苏轼进退自如、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在这期间感知做人的真谛,学会以宽广的审美眼光去拥抱大千世界,这样的主题阅读对学生富有启迪意义。

以同一作家作品为切入点的主题整合,还可以是陶渊明、鲁迅、杜甫、李清照等。

三、初中语文主题整合式教学的意义及反思

任何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减负增效,主题整合式教学有其很重要的意义。首先,促进了语文教学的多元化。师生不再局限于课本教材,而是将课内知识与课外进行有机整合,也就是多个文本的整合,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实现语文教学的多元化。其次,改变学生的思考方式和学习方式。教师将语文知识进行整合,学生能够实现知识学习的最大化,进而不断地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扩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

同时,主题整合式教学也改变了教师的学科教学思维方式。教师在整合的过程中需要树立课程意识,“教师即课程”,教师必须进入课程,才能创造出鲜活的课程。它不是简单学科课程的合并和课程的重新安排,还意味着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的整合,学科课程和社会生活的整合,需要教师系统地、综合地思考“为什么教“教什么的问题”。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需大力丰富与更新自己的语文知识,加强文本解读能力,挖掘出文本最有价值的东西,对教材要有自己的思考、判定,并考虑对策。这样,我们才能做到巧用教材,实现有效的主题整合教学。

[ 参 考 文 献 ]

[1]朱爱华《大语文》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5(1).[2]李立军《整合:追求教材运用的个性化》《中学语文教学》2015.6.[3]柳夕浪《走向深度的课程整合》 《人民教育》2014.4.

下载初中语文主题教学的教材整合策略及实施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语文主题教学的教材整合策略及实施.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策略的总结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策略的总结 综合性学习是新语文课程的一项全新的内容,它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基本目标,体现了《课程标准》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

    初中语文教学减负增效策略

    初中语文教学减负增效策略 一、目前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教学资源农村的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学校的教学资源匮乏,学生的阅读面偏窄,学生的语文学习仅靠一本语......

    初中语文教学效率提升策略

    初中语文教学效率提升策略 摘 要:做好对初中语文教育效率提升策略的研究,能够为推动初中语文教学进步带来帮助。文章先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意义予以阐述,之后对初中语......

    小班化教学实施策略

    “六环节”小班化教学实施策略 周营镇陶官小学 二零一五年五月 “六环节”小班化教学实施策略 小班化教学提出的5个百分百,即教师对学生的课堂关注度100%,学生的课堂参与率100......

    有效教学及其实施策略

    有效教学及其实施策略 一、有效教学的提出与现代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机遇、新挑战有关. 现代社会,教育权利进一步普及,快速扩大了教育工作的对象,大量非传统教育对象进入了各级......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及实施批注

    用敏感的心灵看世界--《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及实施批注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散文的能力 2、训练学生的语句赏析能力 3、强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及训练......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当前的初中学生特别聪明、懂事、也特别调皮好动,初中语文教学面临着史无前例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该如何抓住机遇、锐意......

    统编教材下的初中语文教学

    统编教材下的教学 大丰区新团初级中学 管爱龙 本学期我任教七年级语文,并有幸在暑假参加了盐城市语文统编教材的培训。课文是老课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