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外地理课程发展概况
国外地理课程发展概况
国外地理教育发展参差不齐,一般认为,作为独立学科的地理教育源于西欧,以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为标志,17世纪中叶后,西欧开始把地理教育列为普通学校课程,18世纪后传入东欧。这之后,随着地理科学和教育学的演变发展,地理教育呈现出课程多样性、重视乡土地理,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尤其是绘图能力训练等特点;教学内容上包括地理基础知识、本国地理、外国地理且大多以本国地理为主;教学方法上也不断发展、创新,如本世纪以来法国就把电影、幻灯运用于地理教学之中。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地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及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世界各国都掀起了规模巨大的教育改革浪潮,赋予了地理教育诸多新特点,我们不妨将此作为现代地理教育学的始端,推动现代地理教育改革的动因应该说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现代地理科学的发展不断充实和拓展了地理教育的知识内容和基础理论体系,如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新人地关系理论逐渐成为地理教育明确而公认的主题。
其次是科学技术尤其是计算机、电教技术的发展使得地理教育手段、方法得以更新。
其三是教育科学的进步,尤其是许多当代教育学、心理学研究成果在地理教育中的应用对促进地理教育改革起了巨大推动作用,如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法”、赞可夫的“实验教学法”、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法”、德国瓦?根舍因、施腾策尔的“范例教学法”等等一大批先进科学的教法、学法理论被大量应用于地理教育实践,譬如布鲁纳在其《教育过程》一书中就曾采用芝加哥位置确定的地理教学实例以阐明其“发现法”的教学思想。其四是“知识爆炸”,学生接受信息量大增、国际交往与交流日趋频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国际化,要求学生在加强全球环境保护、促进国际交流与发展等方面理解和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和义务,而这些方面地理教育具有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功用,同时也促进了地理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总之,推动现代地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虽然在改革的程序和侧重上各国各具特点却又表现出诸多共同趋势。
二、国外地理教育改革发展趋势
1.地理教育理论的系统化、科学化、时代化
在国外,构成地理教育理论的主要依据大多源自同期的地理学理论,经历了环境决定论→二元论→或然论→人地关系“和谐论”的演变,学校地理教育也曾一度步入歧途。80年东京24届国际地理联合会上提出“在今日世界人口日增,环境变化急剧、资源匮乏和自然灾害频繁的处境中,如何去协调自然环境和人类文化生活的关系已成为国际地理学界面临的主要研究课题”,这种辩证的人地协调观,自此在世界许多国家地理教育中开始得以充分体现,形成了较系统的科学的现代地理教育理论。80年代中后期尤其是9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又进一步充实了人地关系和谐论的地理教育思想。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发大会”首脑会议以“可持续发展”的主题并通过了世界《21世纪议程》,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理论取得了全球共识。因此,可持续发展的人地和谐理论必将成为未来各国地理教育发展的基本理论,这种趋势表明具有鲜明时代性、科学性和系统性的现代地理教育理论的日臻完备。2.地理教育目的的全面化、综合化趋势
当代国外地理教育目的在教育理论系统化、科学化基础上表现出全面、综合化趋势。
其一、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人地协调发展的一些地理基础知识内容,了解人类生存环境,还要让学生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和智力。例如德国地理教程不仅要求让学生掌握地理空间,还要让学生参与空间设计与发展,他们认为“今天的学生,将来的公民,应该能用地理知识来指导行动”,因此空间结构成了地理教程中重要组成部分,即知识与能力的全面发展。其
二、教育目的的全面综合化还表现在知识、能力与思想道德情操的全面发展上。正因于此,具备“生态保护责任行为”便成了德国地理教程的另一基本目标,他们认为“德国风景区已受到空气污染和工业交通引起的噪音影响,森林受到酸雨侵蚀„„因此,学校应教孩子学会如何尽可能保护大自然,可见其思想教育乃至行为教育都已纳入地理教育的目的之内。
3.地理课程结构的多样化和大纲(地理课程标准)教材结构新颖化趋势
目前国外地理教育在课程结构上仍将存在选修、必修、活动课程等结构多元化趋势;课程设置上既有综合课也有单独课程,如英法地理均单独设置,英国还以法律形式规定包括地理在内的十门课程为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并制订颁布了全国统一的《国家地理课程》,可见其地理教育地位之重要性;美、日、德等国地理课程大多融汇于社会学科,不过目前也存在走向单一设置的趋势。在课程安排上模式也是多样的,如英国有统一标准,德国却各州自有安排,共同点是都强调要能加强地理基础知识教学和发展学生能力并有利因材施教。在课程结构多样化下,各国地理大纲(课程标准)和教材结构表现更加新颖的发展趋势。如大纲知识、能力要求目标具体,教材图文并茂增大图幅比重,教材编排富于启发性、思考性并重视学生智能培养,如德国地理专题形式教材便于学生思考并活跃思维。
4.教学内容不断更新
首先,随着现代地理学发展,许多现代地理学的新知识、新成果将及时反映到地理教学内容之中,而环境、资源、人口、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将成为地理教育的主要内容,以此体现出教学内容的时代特征。
其次,更加注重实践性知识,即那些涉及个人,公众及日后职业生活的内容将成为地理教材的取材范畴,以突出地理知识的实用价值,如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的地理教科书中就编入了诸如垃圾处理、工业废水处理、城市工厂布局等大量与现实生活相关的内容。
第三、知识内容的人文化比重加强,这是世界各国地理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这种普遍重视人文地理,体现出现代地理学以自然地理方法为研究手段,以人文地理为研究目的的发展方向,这种教学内容的权重更新也反映了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5.地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智能化
目前,教学方法和手段尚处在传统与现代交替时期。即便是发达国家,传统教学法仍有不少用武之地,但随着现代科技成果的广泛运用,尤其是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电化教学技术的大量推广应用将是必然趋势。如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CAIG)在英国和北美发展迅速,进入70年代以后,其硬件功能便已可完全满足教学要求,软件质量逐步得到改进,到1989年仅全英国教育资料服务处储备的地理软件就达165个。
在教学方法上把诸多现代教学法和教学思想更加有针对性而又更广泛地运用于地理教学活动之中是目前国外地理教学教育方法的发展趋势。教学中注重师生双边活动甚至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发现活动以激发学习兴趣,开展独立思考以提高学生智慧潜能。如在德国,就要求教师通过不同方法的教学活动以使学生学会如何与专家、科学家甚至政治家们交谈,并同他们一起做决定,目的重在学生参与,因此“讨论和辩论便是学生获知的方法”,这种交谈或讨论中获知的方法正是发现法等现代教学方法的演变。
总之,世界各国地理教育伴随世界教育的不断发展而表现出诸多特征,了解这些特点和趋势对促进我国地理教育改革和实践,无疑是有借鉴意义的。
第二篇:国外秘书工作发展的概况
一、国外秘书工作的职业特点和发展趋势
(一)国外秘书工作的职业特点
1.社会化、行业化
2.专业化、知识化
3.自动化、高科技化
既然技术能解决一切问题,能保证秘书的高效率工作,是否意味着未来的秘书工作将不再具有重大意义,秘书也将为机器所取代呢?
4.科学化、制度化
以马里兰州初级大学为例,公共课有:速记、打字、阅读与写作、健康生活原则、办公工作程序、计算机应用、秘书学、体育、会计学。行政秘书的专业课程有:商业数学、企业法、簿记、演讲、社会科学、行政秘书听写和录音、行政秘书准则等。法律秘书的专业课程有:美国政府组织和企业法、法律秘书准则、法律专门术语、法律秘书听写和录音、法院及法律事务程序、联邦及马里兰州法院条例等。医药秘书的专业课程有:生物学、生理学、人体解剖学,心理学、医药学、医药专门术语、美国 “秘书专业证书”(CPS)考试,行政管理协会(AMS)还举办了CAM考试,英国有“特许秘书和行政人员工会”(ICSA)法国有秘书的职业培训和考试制度,还在国家行政学院通过严格择优培养高级秘书人才。德国专门开办了“欧洲秘书培训班”,并由“欧洲秘书协会”和“国际贸易协会”联合主持考试,合格者成为驻外机构的秘书。日本由全国秘书协会主持CBS的资格考试。
(二)国外秘书工作的发展趋势
1.秘书工作日益向智能型转化。
2.秘书人员的学历日益提高,秘书工作也日趋终身化。
3.对秘书理论的研究日益加强。
二、各国秘书工作的发展简况
(一)美国的秘书工作
1.美国秘书工作概况
2.美国秘书的分类和分级
(二)英国的秘书工作
1.英国秘书工作概况
2.英国国家秘书的分类
(三)德国的秘书工作
1.德国秘书工作概况
2.德国秘书的主要分类和各类秘书的工作概要
(四)法国的秘书工作
1.法国秘书工作概况
2.法国的政府秘书机构及其主要工作
(五)日本的秘书工作
1.日本的秘书与秘书工作概况
2.日本秘书的类别及其工作的主要内容
三、“国际行政管理者协会会”和秘书节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DMINISTRATIVE PROFESSIONALS 缩写IAAP,即“国际行政管理者协会会”,是世界上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秘书成员交流秘书工作经验的中心和汇集互通信息的阵地。其前身为“国际职业秘书协会”(PROFESSIONAL SECRETARIES INTERNATIONAL),是当今世界有名的跨国性的职业组织。该组织成立于1942年,原名美国全国秘书协会,其总部设于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城。会员4万多人,700家分支机构,除美国的在职秘书外,包括欧、亚、拉美各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如英国、德国、意大利、瑞士、挪威、比利时、冰岛、澳大利亚、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香港、台湾、巴西、秘鲁、哥伦比亚、玻利维亚、巴拿马以及南非等等。其宗旨是:作为秘书的代言机构,维护秘书的合法利益;通过连续教育,提高秘书人员的素质和水平;介绍最新技术,增强业务技能,提高秘书的职业地位。
“国际行政管理者协会”提供给会员的刊物有:
《秘书》杂志: 为国际秘书领域主要刊物,交流介绍秘书工作方面的新思想、新观念、新动态、新技术
《秘书工作范例》: 为国际职业秘书协会同各分支机构中企业经理代表人物合作创办的一种多方面综合论述刊物,适用于各种办公室环境,反映秘书职责的共同特性
《职业秘书道德准则》: 建立和传播职业行为标准,体现秘书的职业道德观念。
“国际行政管理者协会”每年举办“特许职业秘书考试”,于世界设250个考场同时进行,报考条件很严,高中生要有6年秘书工龄,大学生要有共6年的大学学龄和秘书工龄才能报考。有学士学位的人须完成一年经过证明的工作经验亦能报考。考试科目为:企业法、企业行为科学、企业管理、人际学、秘书会计学、秘书技能、办公室秘书工作程序等。考试连续进行12小时。1980年曾有6000人报考,1000人合格。合格者获“特许职业秘书”资格(简称 CPS)。在美国,所有秘书都期望获此资格,以求个人有所发展。
自1952年起,“国际行政管理者协会”还将每年4月最后一个工作周定为“秘书周”,该周的星期三定为秘书节,并举行相关的庆祝活动。举行这样的庆祝会被认为是为了认同办公室里工作的秘书的贡献,和吸引更多的人从事秘书或行政工作。2000年,“国际行政管理者协会”宣布将秘书周和秘书日改名为行政专员周和行政专员日,与当今不断变化的工作名称和职责增加保持一致。
加拿大总理克雷蒂安的贺词:
我很高兴对参加2002年行政专员周和50周年庆典的各位致以最热烈的祝贺。纪念周为领导者提供了一个认可在加拿大及世界各地行政人员所做出的贡献的很好机会。行政专员工作高效,知识丰富,技能娴熟,掌握了最新的办公技术和具有异常完美的组织协调能力。我希望和领导者及其需要合作工作的人一起,为你们的辛勤工作和杰出贡献致以真诚祝贺。
美国总统布什的贺词:
我很高兴地对本次由国际行政专员协会(IAAP)主办的行政专员周50周年庆典活动表示热烈的祝贺。五十年前,设立这一特别周目的在于肯定秘书工作的作用,并为秘书和行政工作创造机遇。今天,在美国有390万秘书和行政助理人员。他们在政府办公室,私营公司、社区组织及其他无数机构中从事着重要的工作。这些专业人员的工作已经,并将继续促进美国的进步。我谨向行政专员们的辛勤工作以及你们对于自己事业的贡献表示致敬。我同时也感谢IAAP(国际行政专员协会)在职业的高标准及专业性方面所做的努力,你们致力于提高会员的技巧和能力,进而为美国经济的繁荣做出了很大贡献,是值得骄傲的。1 2
第三篇:国外混凝土搅拌站发展概况
第一节 国外混凝土搅拌站发展概况
自从世界上开发了水泥这种建筑材料,混凝土搅拌设备就跟随诞生和发展。早期的混凝土设备也是采用单机搅拌形式,真正进入集中搅拌要从商品混凝土应用才开始起步。国外最早使用商品混凝土的是德国,于1903年在德国的施塔贝尔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十年之后,也就是1913年美国在梅利兰特州的巴鲁奇毛亚市建成了美国第一个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建站初期都是用机动翻斗车或自卸卡车运送混凝土,质量很难满足用户要求,因此发展速度极其缓慢。从本世纪初到50年代末,商品混凝土并不普及,美国到1925年才建25个搅拌站,法国在1933年才开始建成第一个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日本到1949年11月才在东京建成第一个商品混凝土搅拌站。
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这十多年商品混凝土得到高速发展。在这一阶段由于液压技术的应用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大规模经济建设,世界各国经济发展都较快,促使商品混凝土的迅猛发展。到1973年美国的混凝土搅拌站达到1万个,商品混凝土年产量达1.773×108m3。日本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在1973年达3533个,商品混凝土年产量为1.4954×108m3。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商品混凝土趋于饱和状态。据统计,1986年美国商品混凝土搅拌站仍为1万个,而商品混凝土年产量为1.4×108m3,比1973年下降了21%。日本至今搅拌站数量在5000个左右。
在技术上混凝土搅拌设备有了很大发展,单机搅拌已基本淘汰,仅在一些维修工程中才有使用。商品混凝土已全面推广,商品混凝土所占比例一般在60%~70%,多的已达90%以上。搅拌设备的发展动态大致有如下几点:
搅拌站和搅拌楼同时存在,其生产率和技术性能都无甚差异。但从工地转移拆迁方便性来看,拆迁式和移动式混凝土搅拌站发展较快。
搅拌主机型式分自落式和强制式。自落式的搅拌容量可以做得很大,适应大骨料搅拌。美国的移动式搅拌站数量多,主机采用的自落式的多。
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又有立轴和卧轴之分,强制式搅拌机搅拌的混凝土质量好,适合搅拌低坍落度和干硬性混凝土。西欧国家用强制式的比较多。
单卧轴和双卧轴在搅拌性能和能耗、以及易损件寿命等无大差别,但双卧轴的容量可以做得更大,最大已经一罐可搅9 m3。
立轴强制式有涡浆式和行星式两种,过去涡浆式的生产品种、规格、数量都比较多。近年来立轴行星式发展的比较快,生产厂家也增多。这种搅拌机搅拌运动强烈,混凝土搅拌质量好,适合搅拌常规混凝土和特种混凝土,用这种搅拌机做主机组装成的搅拌站受到用户青睐,应用面在不断扩大。
对开式搅拌机是比利时SGMSJ公司的专利产品,在欧洲应用多一些。该搅拌机属自落式,但搅拌叶片布置特殊,能拌低坍落度的混凝土。卸料时拌筒从中部分开,卸料迅速干净。对开式搅拌机所需配套功率是双卧轴的50%,而衬板寿命是双卧轴的两倍,搅拌周期与强制式差不多。该机种在搅拌站中应用还不多。
为了提高混凝土质量,各国对混凝土配料精度都做出了严格的规定。由于应变式传感器的制造水平提高,其精度、可靠性大为提高,因此目前称量装置大量采用电子称(三吊点或四吊点)和机械电子称(单个传感器)。由于电子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搅拌站的控制系统有了飞跃的进步。首先是配比设定,混凝土原材料种类可达15种之多,扩大后的记忆配比数可达1000种。记忆的配比资料可根据需要调出,进行修改或删除。在称量方面能进行粗称、精称、落差自动补偿、自动除皮重等功能。在坍落度控制方面,配合砂含水率测试传感器能进行减水加砂。在物料存储方面能显示料仓料位。在整机生产过程中能实现手动、半自动或全自动控制,在计算机屏幕上能显示整机各部分的工艺流程和当时状态。当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计算机可根据设定程序,显示声、光报警和自动停机,并可显示故障部位。在管理功能方面能统计材料消耗、混凝土生产量、混凝土配比号,混凝土配比设定值和实际称量值等并输出打印,可供用户验收或查询。多站联网,可实现用户分配,车辆调度等。总之实现计算机管理之后,其控制功能和管理功能都大大提高。
第四篇:国外电动自行车的发展概况
国外电动车锂电池自行车的发展概况-沃尔德电子
国外发展较早的要数日本、奥地利、德国等国家和地区,近几年美国发展也比较快,国外的电动自行车主要是作为一种轻松代步及休闲健身工具。例如,在大型的 停车场、超市和旅游区里使用。同时,东南亚、中东、印度也有良好的市场前景。总体来说,电动自行车在全球的潜在市场很大,并呈上升趋势。
1.欧盟
由于受欧洲油价上涨和环保意识等因素的影响,预计未来3~4年内,电动自行车将成为欧洲自行车商下一阶段推出的主要产品,仅欧洲市场每年的销量就可在 300万~400万辆。欧盟执委会在欧洲10国赞助一项E-TOur计划,推动电动车车辆的发展,此计划以电动自行车为主。通过将1300辆电动自行车发 给大城市,借此刺激欧洲大城市环保交通工具的使用。比如有着完善的自行车道系统的荷兰鹿特丹就分到100辆。此外,目前西欧各国均面临人口老化问题,越来 越多的银发族将成为此类产品的潜在买主。
欧盟各国在关于电动助力车的规定中,虽分别区分为自行车或踏板轻型机车,但大多数视为自行车。最高时速一般为25km/h。业内人士认为电动助力车最高 时速的限制无需更改,但辅助力的强度有必要提高,建议为500W。此外,大多数使用者、管理者认为必须将电动的助力车和摩托车、踏板轻型机车加以严格区 分,并制定一定的安全标准。
2.德国的18650锂电池
德国为目前欧洲电动自行车主要市场之一,电动自行车进入德国市场之初,多半德国人皆认为电动自行车为运动工具,销售量有限。至1998年销售直线上升,据统计,1998年德国电动自行车总销量为1.5万辆。因此目前加入生产的国家及制造商已越来越多,就连原以制造摩托车为主的意大利著名厂商 Piaggio以及Malaguti也加入了制造行列,如此足见其市场必具有相当的潜力。
根据德国STVZO法规规定,功率不超过250W及最高时速不超过24km/h的电动自行车视作自行车处理,骑车人不用办理驾驶照,也不用强制戴帽盔及 加入保险。德国电动自行车的主要消费者为45~70岁之间的中老年人,其中60岁左右的消费者居多,但年龄在16岁以上的青少年也有可能成为潜在的消费 者。目前德国自行车制造商也在加强研发,计划将多年来德国销售排行榜持续高居首位的山地车改成电动山地车,以吸引年轻消费者之青睐。在防盗方面,生产商已 尝试将汽车防盗设备或其他电子锁加装在电动自行车上,以防止盗窃。
3.美国
由于美国政府提倡节省费用,鼓励少用汽车,已有不少人转而使用电动自行车。1999年美国电动自行车市场仅有6.5万辆,2000年,超过12万辆,紧 追欧盟市场,增长幅度惊人。只要产品进一步改善,地方政府提供安全骑车道路及停车场,美国电动自行车市场还将进一步扩大,规模直逼日本。同时国际市场也显 示了乐观的趋势,由于受欧洲油价上涨和环保意识增强等因素的影响,预计未来3~4年内,电动自行车将成为欧洲自行车商下一阶段推出的主要产品,仅欧洲市场 每年的销量就可达300万~400万辆。
电动自行车及相关产品的生产制造已引起美国各大公司的兴趣。如克莱斯勒汽车公司、通用汽车公司、尤尼克公司均参与电动自行车市场的产品开发及竞争。美国还有几家厂商提供电动自行车或改装的服务,甚至已有专业零售商上网络促销产品。
据全美自行车经销商协会所做的统计显示,全美所销售的自行车中,若以辆为单位,约有72%通过大零售商卖出,24%是通过专门店,4%是通过运动用品 店、仓库或邮购的方式销售。虽然专门店仅占全美自行车销售量的24%,但以零售金额比较,专门店的销售额几乎
占全部零售金额的一半,此外,专门店也控制绝 大部分的零件和售后服务市场。
4.日本
日本电动自行车的生产及技术都占世界领先地位,日本电动自行车大多数采用中轴式驱动方式,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日本在法律上规定电动自行车必须依据人力 来输出辅助的电力,因此必须测量脚踏力,在中轴安装测力机构(传感器),将驱动机构和测力机构合成一体。商品化的电动自行车由日本雅马哈公司率先于 1994年推出,并随着本田、三洋、松下等知名公司的参与,生产规模日益放大。但日本对电动自行车的使用管理上采取了严格限制。日本只许智能型电动自行车 上路,并对智能型电动自行车的要求制定了很严格规定。具体有:
(1)在任何路况情况下,速度小于15km/h时,人力:电助力≥1,即电助力不允许大于人力,但电助力接近于人力。
(2)在任何路况情况下,速度大于15km/h时,速度每增加1km/h,电助力下降1/9。
(3)速度≤24ⅸ垃/L时,整车电助动系统关闭。
(4)人力蹬踏开始后1s之内,电助动系统开始上述要求工作;人力蹬踏停止后1s之内,整车电助动系统关闭。
(5)为了节约电能,智能型电助自行车停止运行一定时间(一般为3~5min)后,整车处于休眠状态。
(6)必须保证骑行的连续性,电助力不能有断断续续的现象。
由锂电池生产厂家沃尔德电子整理发布。
第五篇:国外医疗保障制度概况
国外医疗保障制度概况
国外医疗保障制度概况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最有代表性的有三种形式:一种是英国、瑞典等国实施的国民卫生服务(NHS)制度;一种是德国、法国等国家实施的是社会保险制度;还有一种就美国是实施多元的非组织化的医疗保险管理制度。上述三种医疗保障制度方式其目的虽然都旨在保障国民健康,免于伤病威胁,但是存在的问题也不少,都莫不殚精竭虑而筹谋因应对策。主要问题是:
①卫生服务的僵化。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社区医疗服务,但是由于医疗资源和财源都由国家统一管理分配,以致造成难以实施全面而有效率的卫生服务,国民对医疗覆盖方式、住院等待时间、医疗纠纷处理等问题深有反感,医师的积极性也不够高,总之名义上的全民医疗保障制度的英国、瑞典等国家,仍然盛行民间疾病保险,这是反映国民对僵化的国民卫生服务制度的不满而转向不同保障形式的医疗行为,在中产阶层以上国民中尤其明显。
②医疗费用的大幅度上涨。当前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的关系是基于契约关系上的,按照医院或开业医师实际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数质量来支付医疗报酬,这种制度本身就具有医疗费用无限制上升可能的特点。医疗费用上涨,因而不得不调整保险费比率或者提高国民就诊时分担医疗费用的金额,这是当前医疗保障制度的世界性难题,虽然实行多种支付方式,包括美国著名的DRGs,但问题并无根本解决。
③仍有部分国民没有或基本没有享受到全民医疗保险服务的权利,要把社会医疗保障服务真正扩大到全民,仍是今后努力的方向和探讨的重要课题。现将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医疗保障制度情况简介如下:
一、英国的国家卫生服务制度
当前,英国国家卫生服务制度主要存在的问题是:①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医疗服务效率也不高,这与医院由国家办,医务人员领国家固定工资,领取报酬多少与付出劳动量多少无关之故;②医疗供需矛盾较大,据1980年统计,全国2000所医院有床位36万张,年住院576万人次,床位利用率为81%,平均日门急诊13万人次。一般说,医院对急性病的服务是较好的,不仅免缴医药费还免费供应伙食,但对慢性病以及疝修补术、白内障摘除术、扁桃体切除术等住院就要等很长时间,45%的病人要等1个月以上,6%的病人要等1年之久;③私人医疗机构和私立医疗保险事业的发展对国家卫生服务制度的冲击越来越大,虽然国家医院只设自费床位仅占总床位的1%还不到,自费医疗病人仅占病人总数的5%,但这充分反映病人对医疗市场的需求。所谓自费医疗病人,并不完全放弃国家免费医疗,其中大多数还享受国家免费医疗,仅指自费支付床位费,也有的可通过非营利性保险计划来解决。
二、瑞典的全民社会福利保险制度
瑞典于1926年颁布《国民保险法》,1934年颁布《失业保险法》。于1982年卫生立法规定每个居民有权获得相同的卫生保健服务。瑞典的卫生保健服务具有两个特点:①卫生福利事业统一由国家管理,卫生服务90%由国家办公立医院或公立卫生机构提供,凡16岁以上公民都有权选择其居家10公里范围内的一位开业医师,登记后就可得到该开业医师的免费医疗服务、健康检查和预防接种,开业医师根据病人病情可将病人转到任何医院;②1984年起瑞典允许实施私人健康保险制度。
瑞典卫生保健服务经费来源三分之二来自地方税收,三分之一来自中央政府;医疗保险费用85%来自个人税收,15%来自国家。卫生费用增 2 长已对经济造成巨大压力,卫生保健服务费用占国民生产总值的9.1%,年人均已超过1200美元。因此从90年代初开始进行改革,内容包括:①中央政府加强对省议会的卫生保健政策的指导,努力降低卫生保健费用;②国家对省所作的医疗保险基金补助按居民总人数拨款;③规定各省议会用于卫生保健费用的总额每年不得超过175亿瑞典克朗;④着手解决住院病人排队等候的情况,据调查有10%住院病人须排队等候,等候时间平均2个月。
三、德国的医疗保健制度
德国的医疗保险制度具有以下特点:
①医疗保险制度下的医疗供给量是个人所得的再分配,因为保险金是比例相同的(11.37%),高收入者多缴,低收入者少缴,故其实质是高收入向低收入的所得转移;
②企业要负担保险金的一半,故其实质是企业向家庭、企业主向雇员的所得转移;
③缴纳保险金是不论老年、青年都一样的,故其实质是从现在(青年时少就诊)向将来(老年人发病率高)的所得转移,青年人群向老年人群的所得转移;
④从保险金的作用上,其实质是从低发病区向高发病区的所得转移。德国医疗保健制度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①对预防保健重视不够;
②医疗费用上涨较快,卫生经费占国民收入的8.2%,由于采用第三方付款方式,缺乏制约措施;
③政府不负责对医疗质量的监督检查。近几年来,德国已采取一些改革措施,包括实行固定药价,差额部分由病人自负;定期抽查处方情况;实行新的财务激励办法;对不注意节约医疗费用的将解除保险合同。
四、法国的疾病社会保险制度 法国疾病社会保险制度的主要问题是:
①政府对医疗费用负担过重,年增长率为10%,超过生产增生率,绝对数值也超过国家国防预算;
②保险基金采用病人代付再补偿形式,且要相隔一段时间,对个人经济周转以及受物价影响较大。因此近几年来法国采取一系列降低医疗费用和减少保险赤字的局面,包括:对医院管理实行总预算法,提高缴纳保险金额,扩大缴税范围,严格抽查处方的合理性,对新技术进行评价,限制多余的不必要的检查项目限制医疗仪器的增添,减少非必需药物补贴比率(从70%减为40%)。
五、美国的医疗保险制度美 国医疗保险的形式有两大类:
(一)社会医疗保障
(二)私人医疗保险美国医疗保健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医疗市场实行非组织化的管理体制,即实行的是“非管理保健”(non-managed care),在全国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措施,因此突出地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第三方付款制度易造成过度的医疗需求,投保人每月向保险公司支付一定保险金额后(包括雇主支付部分),患病时可自由选择医师或医院就诊,然后向保险公司报帐,大部分由保险公司支付,这种制度是按服务项目偿付(fee for service)的制度,属于后付款制(post payment 4 system)的偿付类型的优点是方便病人,可满足病人需求自由选择,缺点是医疗保险费难以控制;
②缺乏控制医疗费用的动力机制,医生和医院为了增加收入就会出现两种突出情况,一是诱导病人扩大医疗需求,造成大处方、滥检查;另一是把无利可图的或疑难病人推向非营利性医疗,前者增加保险公司的支出,后者加大政府的开支。
③享受卫生保健的不公平性,穷人和富人的差距很大,全国尚有2700多万人享受不到任何医疗保险。
六、加拿大的全民医疗保险制度
加拿大全民医疗保险的基本做法包括供方、需方和第三方: ①供方,即医院和医生,由于加拿大的医院为政府开办,无论医生在公立医院挂牌行医,医生与医院之间只有业务协作关系,无经济关系;
②需方(国民),职工和雇主只要缴纳少量医疗保险费,贫穷者和丧失劳动能力的个人和家庭,可申请部分或全免医疗保险费,65岁以上老年人全部享受免费医疗保险;
③第三方,直接第三方为省卫生署,负责直接管理住院医疗保险部门(包括制订预算补贴、审批医院投资、控制床位使用率和医疗成本、检查医疗质量等)和门诊医疗保健计划部门(包括制定医疗服务标准、审查病历档案、制定收费标准、限制医生收入、颁发和吊销行医执照、保证医疗质量等),间接第三方为联邦卫生福利部,主要负责制订全国医疗计划和健康保险法规文件、确定给各省经费补助额、制订医生培训计划和进行卫生改革等。联邦政府和各省卫生署都严格执行“医院综合预算制度”,这是指医院与政府商定预算数额后,医院的费用必须限定其内,超支向上追加,省里不予保证,致使医院有强烈的控制总费用的责任心。因此加拿大 5 是当前西方发达国家中既控制医疗费用过度增涨,又解决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较好的管理模式,这是实行市场经济和加强政府参与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七、澳大利亚的全民医疗保险制度
澳大利亚实行全民医疗保险制度是根据1973年《健康保险法》的规定,于1975年7月1日起开始,使国民人人都有享受同等机会的医疗保险,参保人缴纳工资的1.25%作为保险金,本人及家属可予补偿医疗费的85%,住公立医院普通病房费用可全免。1981年9月又对健康保险法作了进一步修改,参保人都要缴一笔人人都相同的费用作为“保险基金”,缴纳工资的3%为“基本保险费”,另再要缴纳“累进保险费”,高收入者再缴5%,中收入3%,低收入1%的工资,并明确政府仅补助30%的健康保险费用。这就是澳大利亚政府要求“富者多出”和“尽力而为”的思想,低工资收入阶层,1993~1994,凡个人年收入少于12662澳元,夫妇合计收入少于21320澳元(每有1孩子还可增加2100澳元),可以不付医疗保险金。澳大利亚的医疗保险明确规定:
①每个居民都必须参加医疗保险;②所有居民都可免费在公立医院得到同等质量的基本医疗服务;③在公立医院就诊时无权选择医生和病房,也不享受优先住院和治疗。
澳大利亚除全民医疗保险以外,还有40%的居民同时购买私人医疗保险,分单人保险和家庭保险两种方式,私人医疗保险只提供医院服务,既可去私立医院看病,也可到公立医院以自费病人身分就医,但可选择工程师和优先住院,政府负责支付75%。澳大利亚明确规定在私人诊所和医院就诊不得向病人卖药,因此同时实行“药品补贴计划”(PBS),政府每年公布一次PBS的药品目录(约500种药品),凡退休者和领取社会 6 救济者(包括子女)在购PBS范围内药品时,不管药品实际价格多少,每张处方付费2.6澳元,当年支出超过135.2澳元时,可领取一张免费卡,凭卡在当年免费购药。对其余人(包括不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每处方付费16澳元(不足16澳元按实际药价支付),当年药费支出超过312.3澳元时可申请优惠卡,当年购药时每处方只付2.6澳元。
八、日本的医疗保险制度
日本的医疗保险组织有三种形式:社会医疗保险组织、医疗救助组织和公共医疗保健组织。这三种医疗保险组织中,社会医疗保险组织是核心;医疗救助组织则是根据1950年《生活保护法》而建立了主要对贫民提供医疗保健、产妇、职业和死亡的救助,还提供生活、教育、住房的救助;公共医疗保健组织是为了某些病种或残疾人提供的医疗保险,主要根据《传染病预防法》(1897年)、《麻风预防法》(1907年)、《精神卫生法》(1950年)、《结核病防治法》(1951年)、《老人福利法》(1963年)等13个法律作出的医疗保险制度。
日本的医疗保险的基本做法是:经费来源包括个人缴纳保险费(按工资比例的8%~10%,个人和单位各负担一半)、国家和地方政府根据各医疗保险组织的参保人数使用医疗费的情况给予的一次性补助或按比例补助(原为全部报销,1984年起报销80%,个人自负20%);凡参加健康保险的人员有权凭证任意选择就诊医院或门诊,但并非均可到开业医生处就诊;凡就诊后除报销医药费外,还可领取一定数量的医疗补贴,包括因病缺勤补贴(从第4天起,最多到6个月可补贴工资60%)、分娩补贴、失业补贴和死亡送葬补贴等,而且医疗费超过一定高额时可申请超额部分的补贴;凡患结构病、精神病的患者及其赡养的家属可得到国家特殊补助;凡年满70岁的参保人可从当地政府得到免费医疗和一定的补助; 7 凡残疾儿童(6岁以下)也可得到免费医疗;凡参保人的家属也可报销70%(门诊)和80%(住院)。
九、韩国的全民医疗保险制度
在韩国,凡参加医疗保险的投保人必须缴纳医疗保险费,其占个人收入比例各不相同,企业工人类为工资的3%(雇主和雇员各付1.5%);政府职员和私立学校教师类自负为工资的2.3%,对政府职员政府另支付2.39%,对教师校方和政府各付1.38%和0.92%;农民和城市居民类别根据其家庭收入和土地拥有面积划分为15个档次,缴纳不同档次的保险费,其中50%由投保家庭支付,另50%由政府支付,由于此类保险基金的亏损额较大,故政府每年还予一定的财政补贴。
韩国的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①政府补贴日益增加;
②全国计划社团数量过多,造成风险统筹的能力很不平衡; ③卫生资源利用不均匀,尤其是农村缺医生缺设备的情况比较严重。因此近几年来韩国主要采取了两项改革措施:一是设法逐步调整和减少计划社团的数量以扩大其独立地收支平衡经营的风险能力;二是采取医学院校毕业生必须去农村或山区服务两年的硬性规定,否则不发行医执照。
十、新加坡的全民保健储蓄计划
新加坡保健储蓄计划的缴纳办法作了几次变化,在1991年,作为公积金的保健储蓄,每人每月缴纳月收入的23%,另加雇主缴纳月收入的22%(即总公积金定额相当于雇员月收入的45%),从这公积金中抽出相当于月收入的6%(雇员、雇主各3%)拨入保健储蓄帐户。保健储蓄帐户的“存款”可免税并获得利息,并规定其“存款”数的上限(凡退休后可领年金的雇员上限为7500元,非领年金的雇员上限为15000元)。8 从1992年7月1日起,对35岁以上的投保雇员的保健储蓄缴费率从6%提高到7%;1993年7月1日起,对45岁以上的投保雇员缴费率又提高到了8%。凡没有雇主的自雇者缴费率仍为3%,但每年提高1%,直到与其他缴费率(6%~8%)相同时为止;1994年1月1日起,强制规定计程车司机、小贩或店主等自雇者在申请和更换营业执照时必须出示已缴保健储蓄费用的证明书。
新加坡在实行保健储蓄计划的同时还实行“保健庇护计划”(Medishield scheme),这是一种适用于长期治疗的严重疾病的一种医疗保险计划。一般人都愿意参加这种庇护计划。1990年12月统计,参加保健储蓄计划的投保人中已有88%参加了保健庇护计划,他们以及包括他们的家属(70岁以下)每月只要付新币1~11元的投保费就可参加此计划,每年支付医药费最高限额为2万元,一生中最高邻取限额为7万元。但对以下情况,保健庇护计划不负责支付:⑴投保前的住院费;⑵在保险生效之日前12个月内已接受治疗的癌症、冠心病、脑卒中、慢性肝硬化、系统性红斑狼疮、局部缺血性心脏病、退行性病变等;⑶先天畸形治疗;⑷区域外就医;⑸精神病治疗;⑹不孕症治疗;⑺分娩费用;⑻艾滋病;⑼自杀;⑽药瘾酗酒治疗;⑾美容手术;⑿战争伤等。
综上所述,当今国际上从医疗资金筹集、使用和偿付的方式,可将医疗保险模式归纳为国家政府保险型(如英国、加拿大等)、社会医疗保险型(如德国、日本等)、私营性医疗保险(如美国)、储蓄医疗保险(如新加坡)和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医疗保险模式(中国特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