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丨汉唐古典舞《无归》第三集
教学丨汉唐古典舞《无归》第三集
音乐:《无归》手部动作: 左手点肩,右肩推左手手腕往上
再回左肩提腕回身,左手大晃手,在左旁翻腕向上再换回右手掌心朝上
头部要跟着手的方向一起动 右手拎起时继续向上,到正上方
开扇,右手朝下,扇尖朝上偏开左手跟,手背对外,拉回来呈舞姿造型
腿部动作:右腿在前踏步,再快速移动重心变为左脚踏步 开完扇后,右脚尖快速去找胯部
再迈步重心到右边左脚自然弯曲,带到正后方顶胯,身体下蹲普及古典舞:圆中国古典舞在舞姿造型,动态动势上体现着“圆”和“终点回归起点”的走圆运动原则,即动态和静态之间圆的相互转变和结合。圆是中国古典舞的突出特征,有着“平圆,立圆,八字圆”的三圆动作轨迹。“圆”对动作的发展空间影响很大,在一个圆形的球体中,你可以找到无数条发展的路线,它的每一个点都有发展的空间。
一、中国古典舞特有的动态特征“圆”
1、中国古典舞中“圆”的构成 圆是由曲线构成的,它意味着流畅、运动、柔润、舒展,蕴藏着动态、圆满、整体、灵活的含义。“圆”形思维影响着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使中国艺术文化和哲理形成特殊的审美,表现在中国古典舞中就是“走圆”与“划圆”。人们常以“行云流水”“曲折婉转”等对中国古典舞加以赞誉及形象描述。确实,中国古典舞在舞姿造型、动势动态上一直体现着“圆”和“终点回归起点”的走圆运动原则,被称为是“划圆”艺术。其划圆规律也渗透在中国古典舞的整个舞姿动作始终,无论是身体体态的拧、倾、圆、曲,还是舞蹈动律上的起承转合规律(欲左先右、欲前先后、欲张先含等),及平圆、立圆、八字圆的运动轨迹上,都充分体现出了中国古典舞的“圆”之美。
2、中国古典舞中“圆”的艺术精神 “圆”不只是指动作的线条,它更重要的是指艺术精神的圆浑完整,表演内容的饱满丰润。“圆”也是指动作与动作之间的变化与联系,浑然一体、柔和自然、没有棱角、玉润珠圆。它在更多的层面是指方圆之圆,在各式各样的手、眼、身、法、步里都采取曲线弧线,是圆转之圆;讲究流动自如、如云如水,是圆浑之圆;重视收敛含蓄、富有弹性,因而动静都有韵味,是圆熟之圆;熟能生巧,经过艰苦锻炼达到逼真与自然的地步,是最重要的是圆满之圆。
二、中国古典舞“圆”的基本特征
中国古典舞“身韵”是中国古典舞“身法”与“韵律”的总称。“身法”属于外部技法的范畴,“韵律”则属于艺术的内涵神采。这两者之间的相互结合与相互渗透,就是中国古典舞的精髓之所在。人体的造型及动作规律讲究“拧、倾、圆、曲”和“仰、俯、翻、卷”,身韵中动作轨迹多以划圆为主,人体的任何路线都应呈现出圆或圆弧的走向,强调以腰为轴的“平圆、立圆、八字圆”运动路线,一切动作要“起于心、发于腰、行于体”。
1、“圆”的静态体现――动作形态及舞姿造型 中国古典舞在人体形态上强调“拧、倾、圆、曲”的体态美,这种体态美并不是以圆环的形式出现,而是以身体局部各构成因素协调一致共同形成圆的整体印象美感,使每个舞姿造型局部的放射线循环于圆的整体轮廓之中,构成和谐、对称统一的中国古典舞舞姿造型风格。“子午相”是中国古典舞典型的体态造型,它是眼睛、头、上身、下身4个部分不同方位的多重搭配形态,“子午相”在中国古典舞中体现为“精、气、神”,它的确立奠定了中国古典舞在体态特征方面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手臂为圆弧的布局。
2、“圆”的动态体现――动作或动态过程中“圆”的呈现古典舞在舞姿的移动与双臂的动作上多以弧线为主,在形的动作上都是圆的路线,动作之间的连接也几乎都是圆与圆的派生。
(1)中国古典舞身韵中:平圆动态的典型元素――“云肩转腰”是以腰带动冲、靠、含、腆、旁移、提沉,起承转合形成平圆动势,每个元素都贯穿于圆的走向中。以最简单的圆场来说,脚下细腻而快速的圆场步,身体向一侧略倾斜,沿自己依据倾斜角度而设定的圆心做圆场,走“圆”的路线,所走的路径自然而然成为圆的形态。又如“云手”――这个双手相向,如把一个无形的球在胸前盘转、旋转的手位流动,是以上肢大圆套小圆的运动组成。
(2)中国古典舞身韵中:立圆动态的典型元素――“双晃手”是一种充满形态变化的“划立圆运动”方式。以旁提、提、沉、含、移的立圆路线来运动的。“立圆”一般在古典舞的技巧中常见。无论是手的局部动作或是整个上肢动作,它的运动轨迹如同“车轮”状。即展开在面前的是一个平面的圆线运动。典型动作像“摇臂转肩”等。
(3)中国古典舞身韵中:八字圆动态的典型元素――“风火轮”是一种充满形态变化的“划八字圆运动”方式。手臂与身体经过平圆、立圆、八字圆的运动轨迹,以及含、腆、冲、靠、移的圆形路线,大圆中包含小圆,在球体空间内变化丰富。“风火轮”是双臂同时向两个相反的方向划立圆,即手臂行“立圆”,而肩部则是典型的“八字圆”。它的特点是在相反的交错重叠的情况下两个圆同时配合完成,如同一个8字,故名“八字圆”。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圆”对中国古典舞的影响,其意义的重大是不言而喻的。无论中国古典舞怎么样的变化、发展,都离不开“圆”,而“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形式,都必须以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依据,紧抓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才能做到符合中国古典舞的审美特点,符合中国文化的审美特征。
第二篇:古典舞技巧及特征教学[定稿]
古典舞技巧及特征教学
如何跳古典舞技巧
1、如何跳古典舞技巧呢
跳古典舞不仅要求演员有高跳的“弹跳力”,还要求跳跃富有表现力,即跳跃到空中后尽可能长时间保持固有的姿态上,仿佛将舞姿悬挂在空中一样。为此,演员必须有较好的舞蹈素质--体力、耐力和协调性。一般要经过有系统、有步骤的严格训练,才能锻炼出跳跃技巧。掌握跳跃技巧的过程同时也是有效的训练与提高演员的腰、腿基本功力以及协调性的过程。
跳跃分为小跳、中跳和大跳三种。它们之间既有共同的训练目的,也有不同的训练作用。小跳:是较小的低跳,动作比较简单,其中一些动作是训练跳跃能力的基础。中跳:比小跳要加大弹跳的力量和幅度,它的训练目的和表演作用与小跳相同。大跳:是高跳动作,技术很高。大跳的全部动作都是舞台的表演动作。大跳要有“助跑的动作”,如:上步(切步)和错步(追步)等。练大跳之前需先做小跳和中跳练习。
2、什么是古典舞
古典舞是指在民间传统舞蹈的基础上,经过历代专业工作者提炼、整理、加工、创造,并经过较长时期艺术实践的检验,流传下来的被认为是具有一定典范意义的和古典风格特点的舞蹈。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民族都有各具独特风格的古典舞蹈,在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在自己本民族的历史发展长河中,逐渐积累并形成了具有典范意义和独特风格的传统舞蹈。一般来说,古典舞都具有严谨的程式、规范性的动作和比较高超的技巧。
3、跳古典舞如何练习3.1、沉
在坐的姿态上经由过程呼气,生气息下沉,感受气沉丹田,以沉气带动腰椎年夜自然垂直状一节一节下压而形成胸微含,身微弯状,眼皮随沉气慢慢放松。
3.2、提
在沉的基本上,感受气由丹田提至胸腔,同时以胸之力带动腰椎年夜微弯状一节一节竖立,感受头顶虚空,提至胸腔之气不能憋住,跟着头顶虚空而感受向上延长,同时眼皮逐渐张开,瞳孔放神。
3.3、冲
在“沉”的过程中,用肩的外侧和胸年夜肌向8点或2点水平冲出,肩与地面连结水平线,切记上身不要向前倾倒,感受腰侧肌拉长,头与肩相反,肩向左冲,头略向又偏,眼和冲的标的目的一致。
3.4、含 过程和“沉”一样,但增强胸腔的内收,双肩向里合挤,腰椎形成弓形,空胸垂头。‘里含“不是旁腰,而是感受双肩里合与胸腔收 缩,可用双手抱肩寻找感受。
3.5、腆
和含相反的动作,在提的过程中,双肩向后掰,胸尽量前探,头微仰,使上身的肩胸完全舒睁开。
跳古典舞要掌握哪些特征
1、形
指的是外形。它是中国古典舞训练的外部形态特征。除人体共性的舞蹈所需要的直立形态外,中国古典舞的外形特点是在拧、倾、圆、曲基础上的各种舞姿造型和相应的技术技巧,以及动势过程的展现。
2、神
民族的神韵、神态和气质。这是古典舞的内涵。
3、劲
劲头儿,中国古典舞的用力方法和节奏特点,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慢和快、松和紧、开与合等等对比的方法,也称做反衬法,中国古典舞所要求的劲头儿,就是我们常常讲的”寸劲儿“,它是中国古典舞特有的用力方法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概要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概要。
4、律
韵律及运动规律,平圆、立圆、8字圆是构成中国古典舞动势的精髓。留下身、走上身,或者留上身、走下身是中国古典舞的动势规律。欲左先右、欲上先下、闪展腾挪是中国古典舞从外形到内在的审美要求。
跳古典舞要注意什么
1、做好热身活动
大多数美女对于热身活动并不在意,通常是随意去做而不是认真跟着老师所教的动作去跳,有些时候还有不做热身直接就跳舞的。热身活动其实就是让你的身体各个部位”热起来“,这样跳舞时才不容易受伤,因为跳舞很多时候会用到大家平时不常用甚至没有用到的肌肉和筋络,所以,跳舞前做好热身活动是很重要的。
2、跳舞前30分钟内不宜吃大量的食物
如果在跳舞前吃很多东西的话,跳舞时就会影响到胃的消化功能,慢慢地就会对胃造成不好的影响,而人在跳舞时也会感觉不舒服,直接影响人在跳舞时的情绪,所以跳舞前30分钟内应当尽量避免吃太多的食物。
3、跳舞后应该全身放松地去做舒缓活动
舒缓活动会让身体的每个部位的肌肉完全放松下来,否则的话,肌肉总处在紧张的状态,就容易受伤或者引起抽筋,因此跳舞后做舒缓活动也是很重要的,它是保护身体一种必要措施。
4、跳舞后注意避免着凉生病
跳舞后尽管很热都应该穿上外套或者换上干净有袖不会露出腰腹的衣服,保护好肩膀、背部、腰腹,以免这些部位受凉后生病。
第三篇:古典舞手位教学设计
《中国古典舞--手位组合》教学设计
教授班级:幼师专业一年级学生
主讲人:李建梅
一、大纲分析
幼师专业舞蹈教学大纲明确要求教会学生中国古典舞的基本手型、脚型、手位和脚位,对学生进行身体的基本姿态训练,发展和舞蹈相关的素质的和表现力,所以中国古典舞中的手位组合是学生必需掌握的一个内容。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幼师《舞蹈》全一册第二十三页的内容,是中国古典舞训练内容之一。中国古典舞是以训练人的气息、韵律和肢体表现力为训练目的,讲究的是身体韵律,内在气息以及手、眼、身法、步的配合,对培养学生的乐感、舞感和动作表现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是幼师专业学习舞蹈的重要内容。而手位组合是学习中国古典舞的最基本训练,学生只有掌握了基本手位和手位之间的常用变化,以及身体的一些基本动律,做到灵活运用,自主运用才能为经后学习后面的内容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学生分析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古典舞的基本手位和手的基本动作,我们只要在基本手位上由双手配合运用手的基本动作就形成了手位组合。但幼师专业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没有接受基本的舞蹈训练,虽然有几个学生的艺术天份稍好一些,但总的来说,呈现出来的舞蹈素质较差。
四、目标设计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能力水平我确定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古典舞手位组合,较准确熟练的运用古典舞的风格特点,提高舞蹈动作的表现力。
2、能力目标
初步培养舞蹈时,动作、感情体验与表达的和谐一致的能力,逐步提高自身舞蹈动作的节奏感、协调性、灵活性、柔韧性和优美感。
3、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舞蹈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理解、体会、运用中国古典舞手臂的“圆”,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动手先动腕、眼随手动等风格特点,提高舞蹈动作的表现力。
教学难点:让音乐与感情的融合、与动作的配合,化成整个肌体的动力抒发在流动的形体线条之中。
六、教学策略
根据教学目标要求,结合学生能力水平,采用视觉图像法、语言启发法、拍摄自纠法、小组合作竞赛法等教学方法,让同学们在欣赏中接受知识,直观感受动作的要领,解决动作规范问题。在教学中教师注意让学生、多观察、多动脑、多练习,教师多鼓励、多引导、多帮助的互动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信心,特别强调对不同能力的学生,要求应有所不同。对学习领悟慢的学生要及时的给以帮助和肯定。
七、课前准备
教学用具:舞蹈碟片《飞天》,音像资料《集合音乐》、《最炫民族风》、《梁祝》,摄像机
八、教学设计思路
采用一看二学三练四竞赛的方式教学。
1、组织教学:随着集合音乐的响起,学生主动踏步集合并随着音乐完成站队集合的动作。师生问好之后,让学生喊出舞蹈课的口号,秀出自己![设计意图]使学生时刻提醒自己:让自己最美的一面展示出来。
2、基本功练习:热身运动(音乐:凤凰传奇最炫民族风)
[设计意图]基本功练习是舞蹈课程中的必需品,塑选一个优美的舞蹈形象来自扎实的基本功,在这节课中是新课前的热身运动,主要让学生的身体各部分得到充分的活动,即为后面学习舞蹈打下基础,又减少受伤的可能性,运用节奏感强有动感的音乐,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欣赏古典舞《飞天》为学习组合做准备。
师:中国古典舞是中国舞蹈中的精髓,它将舞蹈、绘画和音乐融为一体,它恬淡、雅致,高远的意境带给我们美的享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古典舞《飞天》。欣赏结束后,教师概说舞蹈《飞天》:这是2008年春晚上的一个是舞蹈节目,它描述的是七仙女在宇宙中翩翩起舞,在月宫中摇摆身姿,表现了她们自由、快乐的情感,那么同学们你能根据这个舞蹈说一说中国古典舞的风格特征吗?(请学生讨论小结)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中国古典舞风格特征:
臂的“圆”、刚中有柔,柔中有刚 动手先动腕、眼随手动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直观印象在头脑里产生一个美的概念,激发她们内在的爱美之心,初步引起她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通过欣赏古典舞请学生回答讲解古典舞的风格特征,为下面的学习做铺垫,只有理解了才能实践。
师:中国古典舞起源于中国的戏曲,所以其风格特点在于一个“圆”,在某 种程度上和我国的 另一种国粹“太极拳”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在古典舞中任何动作变化都离不开圆”“平圆”“立圆”“8字圆”而正个这个圆体现了中国古典舞的韵律所在——眼随手走,欲左先右,动手先动腕、柔中有刚的舞蹈风格,所以同学们在学习其本舞步和其本动作变化时,至始至终都要贯切这个“圆”字,只有掌握了圆的规律,才能把握好,中国古典舞的风格特点。
[设计意图]教师讲解古典舞的其本常识和风格特征,加深学生对古典舞的理解。
4、学生跟教师学习组合
师: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中国古典舞最基本组合——手位组合,老师合着音乐《梁祝》示范一遍。(如下图)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头脑中有一个初步的印象,选取音乐《梁祝》是因为:我认为在舞蹈课堂上特别是中国古典舞课堂,音乐的选用是非常重要的,对学生是否能很快的进入舞蹈状态,是否能准确的把握舞蹈的韵律起关键的作用。对于初学者来说,选取旋律优美、熟悉的音乐是激发她们学习古典舞兴趣的第一步。师:这个舞蹈美吗?好,我们现在把组合的动作分解开来学习: a.双山膀b.顺风旗c.双托掌 d.托按掌 e.山膀按掌 f.斜托掌g.冲掌(师边教授动作边讲解名称,强调手臂的“圆”、动手要先动腕、先要手腕拎起、以腕带动手、眼随手动、手停眼止,欲沉先提,通过手臂松弛的感觉到有力的控制,表现出柔中有刚、刚中有柔的规律)。[设计意图]这是本节课的重点,手位组合是古典舞最基本但又是最常用的元素之一,基础打不好就容易出歪份儿、错份儿,就影响了古典舞的韵律特征。所以在学习组合时将动作分解开做,直到每个动作学生掌握了以后,才可以串联合音乐。师:同学们很棒,动作到位,古典舞的韵律体现出来了,现在老师喊节奏把动作串联起来做,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练习,注意体现古典舞的风格特点。[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舞蹈的连贯性,进一步熟悉手臂的基本姿态。同学跟教师一起合着音乐《梁祝》练习
师:同学们学习很努力,现在我们把动作合着音乐来表演,在配乐之前,请同学们先来听一听这首音乐的名字叫什么?表现的情感是什么?听完一遍后,请同学们相互讨论。
师:对,音乐是大家很熟悉的《梁祝》。《梁祝》寄托了人们对悲剧中的男女主人翁的深切同情和祝愿,也表达了人门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请同学们在舞蹈时要把这种情感表现出来。(教师与学生一起练习,教师提醒学生注意表现古典舞的风格特征)[设计意图]这是本课的难点, 通过学生对音乐《梁祝》的理解让学生初步体会音乐与情感的融合、与动作的配合,根据音乐给出来的感觉来表现动作。
5、分小组练习、纠正动作
师:同学们表现不错,现在我们按寝室分小组练习五分钟。同学们要互相学习指导纠正,等下我们来进行小组竞赛,表现好的那组将会得到老师的一颗星,老师用摄像机把你们学习的过程拍摄下来,刻录出来下节课播放给同学们看。[设计意图]分小组学习,一、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以及人际关系。
二、即让学生有练习的机会,又有观察其他同学动作的机会,素质好的学生可以指导素质差的学生。用摄影机记录她们的练习过程是为了让学生尽早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并及时改进,也督促了学生的学习,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迅速提高。
6、展示、评比
(1)各小组分别进行展示,小组互评。(2)鼓励个别同学表演,大胆展现自己。
[设计意图]采用竞赛的方法展示,因为在开学时我就说了把一个班的同学按寝室分小组展示,哪个小组奖励的五角星多,那么就在期末考试成绩上加十分。这样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以及责任感,谁不希望自己比别人强呢!
7、布置作业
练习古典舞手位组合,注意古典舞的风格特征。观看一个古典舞说出这个古典舞表现的情感。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古典舞的风格特征。为理解音乐与感情的融合、与动作的配合,根据音乐给出来的感觉来表现动作,让化成整个肌体的动力抒发在流动的形体线条之中。
8、提问、小结本课
(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问题。(2)师生共同小结。
九、教学反思
这节课教学的对象是一年级学生,而且她们大多来自农村,没有经过舞蹈基本功训练,虽然有几个学生艺术天份稍好一些,但总的来说舞蹈素质较差。因此在教学中,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对教材灵活处理,因材、因人施教,精品欣赏,培养了学生的爱美之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组合动作分解教学,并且一个一个的进行纠正、辅导,并让学生记忆动作的空间位置把古典舞的风格特征运用到舞蹈中来,减轻了学生学习舞蹈的难度。然后把学生分小组训练,以帮带学,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进行小组竞赛,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在本节课中我运用了摄像机拍摄同学们的练习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竞争力,也督促了同学们的学习,同学们课后对我说:“老师您用摄像机对着我们,我们想不认真都不行呀。”
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同学们的协调性、柔韧性较差,手的动作表现好了,头的位置又不对了,头的位置对了,手的动作又没表现好,针对学生这一情况,我觉得还是必须要加强学生的基本功训练和自学成品舞蹈,虽然在基本功教学中,会遇到一些困难,因为有一大部分学生吃不了苦,怕痛,但如果我严格要求学生,并经常鼓励学生的话,学生还是听我的,毕竟同学们是来学习知识的。
教幼师专业的舞蹈已经有五年了,在教学中边教边摸索,也有一定的经验了,学生的舞蹈跳的一届比一届好,相信在以后我教出来的学生会越来越棒的。
第四篇:中国古典舞基本功教学教案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
一.教学目标
通过系统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训练,使学生能够掌握中国古典舞的风貌及理解其精髓,掌握和具有中国古典舞规范,扎实的基本技术,技巧的能力。通过把上擦地组合训练脚下的基本功及腿、胯的外开,控制能力及其稳定性。对身体控制力的基本训练以及基本姿态的掌握。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在舞蹈表演中完成完美的动作和要求。从而使学生的专业素养总体符合社会对舞蹈人才的需求这一目标。
二.教学对象
职业中学舞蹈专业一年级学生(有一到两年的舞蹈训练基础)。
三.教学内容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把上擦地组合
四.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脚背,和腿部的软开度的加强,和腿部力量的加强与控制。
2.擦地时脚的动作完满和控制3.腿,胯要始终保持外开延伸。
(二)教学难点:动作过程中注意身体保持直立,从脚往上肌肉的收紧。
五.教学准备
(一)学生准备:舞蹈基训服
(二)老师准备:钢琴伴奏
六.教学方法
示范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
七.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明确新课内容
介绍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的要求和作用,明确中国古典舞基本功练在今后的舞蹈表演中的作用性和重要性。
(三)教学内容 1.基本素质练习
(1)压脚背练习:音乐节奏3/4拍,学生地面横排插空对齐,脚背绷直跪下,脚腕并拢准备,双手平放膝盖前,音乐响起,胯部抬起,膝盖伸直。做8x8拍。教学要求:脚腕并拢。
(2)压腿练习:音乐节奏2/4拍,地面右脚在前竖叉准备。a 向前压8x8拍,前4x8双手扶地,后4x8双手变三位手。b向后压8x8拍,前4x8拍双手扶地,后4x8拍左手扶地,右手三位手。c变横叉4x8拍,身体往前趴。然后变反面。教学要求:腿要直,脚背绷直,上身直立,不能掀胯,节奏要准确。
(3)踢腿练习:音乐节奏2/4拍。学生依次站在把杆前做准备。前、旁、后,各4x8拍,反面一样。要求:脚背带动,快起慢落。
2.把上擦地组合
(1)教师完整示范:钢琴伴奏准备2/4拍。双手扶把,一位站好准备。动作过程:a右脚由脚后跟带动向前擦出,脚尖点地整条腿外开,1x4拍完成前擦动作,然后由脚尖带动擦回一位,1x4拍完成擦回动作。重复两次动作。b右脚脚背带动脚后跟推动擦地到旁脚尖点地,1x4拍完成旁擦动作,由脚后跟带动往回收到一位,脚尖不得离开地面1x4拍收回。重复两次动作,第二次擦回收五位站立。c由脚尖带动,在脚弓的推动下,往后擦出到后,脚尖点地,1x4拍完成动作。重复动作两次。d右脚后擦地脚尖点地,1x4拍擦出,右脚脚尖点地整条腿保持绷直,膝盖不能弯由后环动到旁点地,1x2拍完成,右脚收回一位,1x2拍完成。
(2)同上做反面
(3)教学要求:a注意一位站立的姿态和上身的控制。b做动作时注意动作的极度伸展。
3.学生动作示范
个别学生示范练习,其他同学排成一排观摩。在观摩前老师提出要求:在同学示范的时候观摩的同学找出同学的优点和问题,并想办法讨论解决。
4.学生练习
学生进行分组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老师指出问题,再次强调动作重点。
5.放松练习
学生集中,教师带领学生做一些放松运动,用时配合上优美的音乐让学生放松紧张的身心。
6.布置课后练习
八.课堂小结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对学生的积极表现给予表扬,对学生的不足之处及时指出。教师在积极地气氛中宣布本节课结束,师生再见。
第五篇:古典舞基本技巧旋转技巧教学
古典舞基本技巧旋转技巧教学 学跳古典舞的基础动作
1、学跳古典舞的基础动作
古典舞手位:山膀(拉山膀):双手叉腰,单手(也可以双手)顺腰部自然放下,手背向外,直臂从旁边划圈举起到头顶,转掌,由胸前压下之第三个扣子处,手距离胸部约一尺。这个动作叫按掌。
然后手从胸前平行的向旁拉出去,放到芭蕾的七位手处,全称叫拉山膀。做动作时,双脚站丁子步,挺胸,收腹,昂头,动作要圆;眼睛跟着手位走,到了最后位置头转向下面亮象;古典舞讲究精提神要做到。男孩子做这个动作时,虎口打开,女孩子做动作时,把大拇指收到手掌里,也叫兰花指。
2、古典舞总体要求
2.1、形--外形,在拧、倾、圆、曲基础上的各种舞姿造型和相应的技术技巧,以及动势过程的展现。学跳古典舞的基础动作
2.2、神--民族的神韵、神态和气质(古典舞的内涵);
2.3、劲--劲头儿(寸劲),古典舞的用力方法和节奏特点,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慢和快、松和紧、开与合等对比方法(反衬法)。2.4、律--韵律及运动规律,平原、立圆、8字圆是中国古典舞的动势精髓。留下身、走上身,或留上身、走下身是中国古典舞的动势规律。欲左先右、欲上先下、闪展挪腾是从外形到内在的审美要求。
3、古典舞的风格特点是什么
“身韵”即“身法”与“韵律”的总称。“身法”属于外部的技法范畴,“韵律”则属于艺术的内涵神采,它们二者的有机结合和渗透,才能真正体现中国古典舞的风貌及审美的精髓。
换句话说“身韵”即“形神兼备,身心并用,内外统一”这是中国古典舞不可缺少的标志,是中国古典舞的艺术灵魂所在。身韵,虽然风格源是明显的,但它已不能再冠以“戏曲舞蹈”之名,它的从戏至舞的蜕变已基本完成。它已摆脱原戏曲舞蹈对角色行当的千变万化,然而不管怎样变,又是万变不离其宗,这个“一”和这个“变”都是一种艺术难得的性格,也是一门艺术的美学的要义。
古典舞的旋转技巧
中国古典舞基训中的旋转技巧,以拧倾形态的舞姿结构为主要特色,与芭蕾舞基训中的旋转还是有很大不同的。芭蕾舞基训中的旋转都是直体的,大都在额状面的基础上进行立体构图和塑造形象,因此,动作长而舒展,延伸感强。身体的带动,手臂的带动,跨的带动都非常重要,旋转靠的就是全身的协调。以腰带动转的特点,形成中国古典舞基训中转的起“法儿”的多种多样,而且多般是在动的过程中起的“法儿”。如大掖步转、扫堂探海转。学跳古典舞的基础动作
中国古典舞基训中民族舞姿转“身法性”很强,有一部分民族舞姿转,可以说是身法的待续和夸张。
民族舞姿转的流动性与复合性比较强,空间变化幅度大,比如有由下往上的转或由上往下的转,还有在转的过程中各种舞姿的复合和流动的特点。
古典舞的历史起源
当代中国古典舞与中国古代舞蹈有着血缘关系,但它并不是中国古代舞蹈的同义词。当代中国古典舞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戏曲舞蹈和中国武术的基础上并结合外国芭蕾舞逐步总结、归纳而创立的。学跳古典舞的基础动作
中国古典舞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宫廷舞蹈或更为遥远时代的民间舞蹈。至周代开始,到汉、两晋乃至唐代五代宫廷设立专门的乐舞机构,集中和培养专业乐舞人员,并对流行于民间自娱性舞蹈和宗教舞蹈乃至外邦舞蹈进行了整理、研究、加工和发展,形成了宫廷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