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有效教学”(公共,提纲)

时间:2019-05-13 00:31: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解读“有效教学”(公共,提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解读“有效教学”(公共,提纲)》。

第一篇:解读“有效教学”(公共,提纲)

陶行知:“凡做一事,要用最简单、最省力、最省钱、最省时的法子,去收最大的效果。”(1919《新教育》)巴尔扎克:“一个会思想的人是力量无边的人”。

“有效”教学

所谓“有效”,是指教学后学生的变化和发展。“药效”、“效用”、“实效”。与“无效”对立(语文老师:香水事件)“有效教学”是一种“效果说”。相对于“动机说”。出现于十八世纪,英国的边沁、美国的梯利。中国古代韩非。邓小平“猫论”

一、“有效教学”的四个视角 欣尝“鲜花”

(一)哲学。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动机与效果原理,因果联系

(二)美学。对称、和谐、变化是一种美,距离也是一种美。

(三)教育学。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启发教学、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四)心理学。意识与行为的关系。心理发展(思维、情感)、“最近发展区理论”: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级水平:第一级发展水平指的是学生独立能达到的水平;第二级发展水平是在教师的指导或启发下达到的水平。第一级发展水平与第二级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叫“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孕育着学生发展的可能性,语文教学应在第一级发展水平的基点上,着眼于第二级发展水平,创造“最近发展区”。

A.“有效教学”的起点 B.“有效教学”的高度 C.“有效教学”的区间

审视“有效教学”: 1.“有效教学”的类型。

课程的有效性。思品课?电脑课?京剧课?眼保健操?填空?上海一年级课程调整!写字课!初中体育(男拳女舞)、信息交流活动!编书!

教师教的有效性。程式?平移?提问?评价?单元教学!知识组块!支架式教学 学生学的有效性。习惯?姿势?写字?读课文?数学抄题目?梳理!纠错本!“小先生制”!2.“有效教学”的指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3.“有效教学”的水平:高效、中效、低效、零效、负效(教错了:知识、方法、情感)有效教学既不拒绝量化,也不沉迷于量化。(记忆组块、一个生字需要九次重现)负效课堂=误人学弟 零效课堂=目中无人 低效课堂=知识本位 中效课堂=学生本位 高效课堂=教学优化 4.“有效教学”的课堂:

有目标、有趣味、有情境、有疑问、有沉思、有灵气、有挑战、有联想、有生长

二、“有效教学”的五个命题

(一)“有效教学”是一种师生平等对话。1.师生之间的对话是平等的。时间各半,左右黑板„政治、法律、人格意义上的

2.师生之间的对话是互动的。师生之间的互动依赖于3个技巧:一是“倾听”。二是“表达”。三是“应对”。(二个实验:起立、敬酒)

3.师生之间的对话是有意义提升的。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聊天”或“传话”,而是一种启示、一种提高,这是意义建构的活动。这取决于4个要素:第一是“宽容”,第二是“思考”,第三是“吸收”,第四是“提升”。4.师生之间的对话是全方位的。心灵交流 5.教师是平等对话的引导者。

《我的战友邱少云》:他怎么没有被烧死?提问者、同学、老师、课外

(二)“有效教学”是一种变化状态。英语时态:过去时、现在进行时、将来时 1.变化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国家要改革开放,教学要追求变化!山东朱敬本的实验

2.变化大小与发展水平的关系。

大变化大发展、小变化小发展、无变化不发展。画题:“深山藏古寺”

3.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英语老师:黑板事件 数学老师:扭扣事件

(三)“有效教学”是一种本色定位。有效:外在的、内在的

本色是内在的、自然的、朴实的、有效的、有生命力的。1.本位。

师本、生本、文本

生本:应聘老师的故事

对“文本”的对话和解读:低于“文本”、平于“文本”、高于“文本”

“文本的原生价值” “自然式阅读” “素读”

2.本质。

语文为例:有文学性、思想性、工具性、综合性、情感性、人文性等众多观点。从理论上讲,“本质”有二个评判标准:一是这事物区别于那事物的关键属性,反映了事物的独特之处。二是“本质”只有一个,它可以兼容、带动其它有关的一般属性。“用语文的方法学语文”、“语文的魅力在语言里”、“语言的才是最好的”。

《语文教学通讯》2007年第5期汪潮:“对课堂语文地思考”:语文意识、语文现象、语文特点、语文素养

3.本真。

“真实”才能“有效”

有效教学必须遵循学生学习的真实水平,反映教学的真实现象,体现教学的真实效果。

(四)“有效教学”是一种删繁就简。把简单问题讲复杂很简单,把复杂问题讲简单很复杂。

作家往往把简单的事情说复杂,科学家往往把复杂的事情说简单。

简约不简单!简约是建立在复杂、周密思索基础上的一种境界。

1.教学目标:简明 宏观上:三维整合 “科学”:电流、电压、时间的关系 微观上:细节落实 “我最爱伟大的祖国!”

2.教学内容:简要 误把内容当目标 深入浅出(深入深出、浅入深出、浅入浅出)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千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 放弃也是一种智慧。

3. 教学流程:简化 减肥、瘦身运动 整体架构才会流畅 主线贯穿才会干练

支玉恒《第一场雪》给北方学生上课,通过对全文的三次读完成教学任务:第一次读要求把这场雪读得很大很大,第二次读要求把这场雪读得很美很美,第三次读要求把这场雪读得很静很静。

感知不充分,不要进入理解; 理解不深入,不要应用; 没有内化,不要谈感情; 4. 教学方式:简练(简易)选择:“听到的,忘记了;看到的,记住了;做过的,理解了” 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课件”的使用:可用可不用的不用,可少用的不多用,有实效的反复用。

雍宗超:《谁把事情搞复杂了》(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6月)方军:《把难事办简单》(中国华侨出版社,2006年11月)

把简单的说复杂是一种学问,把复杂的事情做简单则是一种智慧。

(五)“有效教学”是一种智慧追求。当今社会有二种新现象:智慧经济、智慧性格

1.智慧一种高级素养。佛教的概念: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必然

千岛湖的水:功用---旅游---生态---审美享受

智慧可以雅化于哲学(苏格拉底:最大的麦穗),诗化于文学(四大名著),融化于科学(比尔、盖茨),俗化于宗教(“山似山,水似水„”),渗透于民间生活(“休闲出智慧”)。

“智慧”是指人们运用知识、经验、能力、情感等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级的综合素养。2.智慧是一种综合效应。诸葛亮:杀人(“司马懿之死”)司马光:救人(价值观、思维方式)

3.智慧是一种深度建构。

俗话说,智者为王。拥有教育大智慧,等于是站在宏大和整体的高度看问题,使教育工作具有“王者之气”,具有一种与众不同的大气象。

(1)整体驾驭。

教育智慧追求的境界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道无痕,大法无形。老鹰抓小鸡:

“大处着眼,小处入手” 胸怀整体,立足细节

(2)敏锐机智。

庸者丧失教育机会,弱者等待教育机会,强者抓住教育机会,智者创造教育机会。“理答” 《画荷花》:蜻蜓 6+5=?

(3)超越常规。浙江:“星级教师”,杭州崇文学校:教师“学分制”

分类备课!PK课!一课多试!集体备课? 坐学生前面听课 举手---举指 先抄后认字 用。?!写话 倒读

(4)艺术感染。

教育无痕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境界,它是一种智慧的反映。

如何处理课堂上注意力分散的学生? 耶鲁克:“在嬉笑中做成别人严肃认真做的事,这是最高的智慧。”

(5)独特个性。课堂分为三个境界:第一境界为“人在课中,课在人中”,第二境界为“人如其课,课如其人”,第三境界为“人即是课,课即是人”。支玉恒:自由、大声地把课文读一遍

三、“有效教学”的九个关键词

1.课感。上课、说课、听课、评课不仅要用眼睛看、耳朵听、用脑想,用手记,而且要用鼻子闻,闻出课堂的理念和气息,把握课堂的“课感”和“课理”。

教学有时是凭感觉的!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闻课论”: 《谁是最可爱的人》“半块耳朵”

2.全息。多从整合的角度设计和展开课堂教学。其一,从整体走向部分,追求整体和谐。其二,由部分(全息元)折射整体,发挥一叶知秋的作用。

有效教学的“整体感”:整体决定成败,细节体现精彩。

3.突破。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两点论与重点论的辩证关系,加强课堂教学的突破意识,在突破中求质量,在突破中求发展。有效教学的“得失律”:有所失,才能更好地有所得。不要平均用力。

美国教育考察团访问上海,听初中物理课。

4.体验。体验是有效教学的主要方法。实践出真知、活动教学、做中学 邱学华尝试教育:“做数学”(课始比赛?词语“亲戚”?)“石头画”

5.文化。有效教学要有精品意识,不断提升教学的境界。“品牌课”

从“知识”晋级到“能力”再升到“文化”,这是一个不断推进其品位提升的思路。“课堂文化”

语文:汉字文化 《虹》

教学:一:独一无二,二:成双成对,三:三足鼎立„ 英语:A、B、C

6.生本。“植树”

惟有学生感兴趣的,学生理解的,学生受益的教学才是有效的。

有人曰:什么叫教学效果,就是把教师教的知识全忘记了,记住自已理解的一点东西!“全人”,不只是优等生,不只是某一方面,也不只是某一学科。“让每个学生抬头走路!” 语文课:《五彩池》能游泳吗? 体育课:左右转 英语课:听写单词 班主任:划脸事件

7.过程。

教学是一种“慢”的艺术。“慢”意味着有空间和过程。“过程意识”

有效教学是由目标、内容、过程、结果、评价等要素组成的,其中最基本的是教学过程,它反映了课堂的各因素关系及其动态变化,是有效教学的保证。过程和结果都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过程。有效教学有“详略律”,重点、疑点、难点处要“详”,要化时间展开过程,一般内容则要“略”,一笔带过、三言两语即可。课堂提问要留出提问时间: “第一提问时间”:提出问题后的思考时间

“第二提问时间”:回答问题后进一步思考的时间

8.转换。转换是有效教学的重要方法,通过巧妙地变换、转换,可以使课堂富于灵性和活力。有效教学不是一味追求“一帆风顺”,而应有变化感、曲折感、层次感。

主要表现为知识的转换、思维的转换、情感转换和方法转换等。

数学:设要求解的问题为x、变式 语文:《黄山奇石》:“黄山是世界闻名的风景区。”

9.效益。

重负低效:严管之道、加时之风、题海之术

有效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效益的提高。从“效果”走向“效率”再到“效益”。“效果”一般不考虑时间、精力等因素,“效率”是化最小代价获得最大效果,而“效益”是以学习单位时间内素养的整体形成和发展为标志的。

工作效率:辽宁魏书生:二个班语文、一个班主任、校长、书记 教学教率:

师:预备铃,重庆一位高中物理老师:从来没有备课本、从来没有课外书面作业

生:课内预习、作业尽可能课内完成并批阅 《泼水节》浪费水?

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高质、高效、高境界)

有效教学像红桃k„ 有效教学像桔子„ 有效教学像撖榔„

第二篇:深入解读文本 提升有效教学

深入解读文本

提升有效教学

金山学校

康凡

经常外出听课,我觉得坐在名师的课堂上,听他们的课是一种享受。他们的课堂极具人文情怀,富有生活情趣与气息。那些极具个性的教学风格,睿智风趣、激情昂扬的教学语言,不仅震撼着学生的心灵,也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听课老师。名师的课让我们叹为观止,名师的教学艺术也让我们惊叹不已。惊叹之余,我也常常思考:是什么使他们的课堂如此的大气,显现出如此的深度与广度呢?我想,除了他们丰厚的教学积累,深厚的文化底蕴,独到的教学艺术外,还应该有他们对文本精准与独特的解读。深入与细致的解读使得他们的课充满与众不同之处,也处处充满了智慧和艺术。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为了上好一堂课,你一辈子都在备课。” 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是语文教学的起跑线在新课程背景下,要让我们的阅读教学真正凸显语文学科的功能,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实现高效课堂,深入解读文本无疑成为阅读教学的根本之根本。

什么是文本解读呢?我以前肤浅的认为就是教师对教材的熟知对教参的查看。但是通过自我的实践,查阅资料,我才真正理解了文本解读是阅读主体通过对文本材料(课标、文本以及与文本有关的课外阅读资料)的感知、理解、评价,进而产生感受、体验和理解并形成对文本材料的价值取向的过程。通过深入解读,可以为更好地整合文本、取舍内容、创造性使用文本。这也就出现我们经常所说的“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如何解读文本呢?接下来我结合这堂课以及我平时的课堂谈谈我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读熟文本,让文本具有温度。

在听教育名师于永正老师上课时,他对学生说过这么一段话“读书是要思考的,是要想象的,一边读,一边想。这样才能把课文读懂,把课文的思想感情体会出来,而且还要反复的练,一遍两遍是不行的。我在备课的时候反复读了七八遍,但是我还不能说我体会的很好。”我想他的这段话不仅仅是对学生的一种学法的指导,也应该是于老师自己解读文本的一个重要方法吧。“读”是阅读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也是教师备课时的主要手段。

备课时我把重点没有放在查阅教参上,而是把课文前前后后读了许多遍,直至我合上书我的眼前还出现课文的文字,这些文字最终化成了化成了令我感动的画面。我想:诵读就是解读的有效途径吧,因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告诉学生知道什么,而在于引导学生感知什么,体悟什么。而用心诵读文本就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感悟文本的备课。我想:今天我的范读让学对受难的普罗米修斯一定印象深刻,也一定呼唤了他们那颗善良而富有同情的心,让他们阅读文本的兴趣在这样的倾听中陡增了许多吧。这样的范读,可以让我少启发讲解半天功夫。当我们读得喉头酸涩的时候,当学生听得落泪的时候,我们还需要告诉学生,“我”的心情吗?还需要告诉学生,英雄的精神是什么?反过来说,如果我们读这段文字是轻松愉快的语气,那么后面就是做再细致的讲解分析,也无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所受的痛苦,感悟到英雄的本色。

所以朗读是钻研文本最重要的一环,不读到“其意皆出吾心”,“其意皆出吾口”是不罢休的”。“朗读好了,钻研文本就成功了一大半”。因此,我认为我们只有通过备课时一遍又一遍的诵读,充分感受到文本所具有的温度,读到自己入情入境,继而才能去感染学生,才能引领学生对文本语言进行品味,产生学生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受到情感的熏陶。

二、读入文本,让文本流露情感

我们都知道,阅读教学的真正价值在于帮助学生获取文本所表达的主观感受,体验作者流露的内心情感,理解与转化文本所展现出来的个人见解和智慧,最终形成丰富的精神世界。因此,当文本读通读顺之后,我们要读入文本,深入文本细致揣摩,用整个心灵去感受文本。

古人讲“情动而辞发,披文以入情。”文字是情感、智慧的外衣。读入文本,就是进入语言的设身处地,就是透过语言的身临其境,就是内化语言的情境再现。只有我们用整个心灵去感受文本了,才有创造性地解读和处理文本的可能。

在教学“走进英雄,感受苦难”这一环节中,我让孩子抓住那些刺痛他眼睛,心灵的字眼细细品读。孩子们在语言文字的寻觅对话中,最后聚焦到“锁”和“啄”这两个字上,因为这两字是整个语段的向心力,整个语段的支撑点,两个字凝聚了这两个语段的全部精神内涵。但作者却没有用过多的语言文字去描述,仅仅两句话“宙斯派天神用沉重的铁链把普罗米修斯锁在高加索山的悬崖绝壁上,让他经受烈日暴雨的折磨。就是这样,宙斯还觉得不解恨,又派了一只凶恶的鹫鹰,每天去啄食普罗米修斯的肝脏”概述他受罚的过程。我想这就是编者的智慧,好的作品就是给人无限的遐想,此处的漏白不就给了孩子们用心品悟,揣摩文字,展开想象的空间和机会吗? 因此,我设计以下课堂想象写话环节:

普罗米修斯被锁在高加索山的悬崖绝壁上,他受尽折磨,痛不欲生。

场景一:烈日炎炎,高加索山被晒得像一座火山似的,——————。

场景二:电闪雷鸣,大雨如注,——————————。

场景三: 寒冬腊月,大雪纷飞,——————————。

场景四:鹫鹰又飞来了,它的嘴巴尖细,—————— 通过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体验情景,诵读文字,学生便能立体丰满地感受到普罗米修斯遭受到的巨大痛苦,从而升华对人物形象的感知。课堂教学是备课经历的再现,只有备课时的细读文本,才能准确把脉编者的意图,找准课堂的切入点。一个“锁”字让孩子们感受到了铁链不仅锁住了他的身体,还锁住了他的自由,伴随他的是无尽的寂寞孤独、黑暗痛苦;一个“啄”自我们眼前展现的是鲜血淋淋,痛不欲生的画面。英雄在哪里?我想此刻他就藏在这两个字眼里。

由此我想到:要想引导学生读入文本,我们首先要“聆听”文本的声音,调动自己对文字的情感,“披文以入情”,让文本感动自己。只有在备课时对文本有了深入的解读,让文本感动了自己,我们才能找准教学的切入点。这样我们才能在教学中引领学生自主解读课本,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潜心会文、体验感悟,受到情感熏陶。

三、读厚文本,让文本显现内涵。

“要给学生一滴水,我们必须有一口井,甚至是源头活水”。在读通、读懂文本后,我们一定还要查阅一些有关文本的资料,把文本读厚。值得注意的是,这儿的“厚”不是外在知识的叠加,而是语文内涵的“丰厚”,使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除了看到文本表面的风景、更能看到文本背后的绚丽,文化。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走到学生的前面,走到学生无法抵达的地方,这样,我们才能在学生有困难时、没注意体会时,知识匮乏时,站在阅读的高处随时随地拉他们一把。

1、读“厚”是知识的拓展。

本课是根据古希腊神话故事改编的,它浓缩了希腊被誉为“悲剧之父”的埃斯库罗斯原创《普罗米修斯》和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的主要情节。对于四年级孩子,这些知识储备孩子肯定力所不及的,在课堂拓展环节我就出示了雪莱的诗,让学生在课堂能受到文学的感染,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教学《孔子游春》时,品悟“论水”这一教学时,当孩子说道:“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 师:这句话你有什么感想要交流分享吗? 生:不吭声

师:我们再来读一读„ 生:读

师:读懂了什么? 生:还是不吭声

师:“或方或长”的“或”字什么意思? 生:有的,有的 生:有时候。有时候---

师:你能用“或---或---”描写水的特点吗?

生:或深或浅;或长或短;或大或小;或高或低--------师:关于这些特点,古人有很多诗句:

课件出示: 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2、读“厚”是语言的玩味。、、、、、、这种读“厚”应该是教师的文化积淀、课堂积累等综合语文素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课堂上厚积薄发,教时游刃有余,让学生受益匪浅。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教学时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有效性。

第三篇:教材解读提纲

教材解读提纲:

1、为什么我们要重视对教材的钻研,2、案例:通过对《两位数乘十位数》教材的认识理解怎样来读教材。

通过对《四边形的认识》怎样来分析教材,根据对教学内容承载的前后知识来确定教学目标。通过《小数的认识》《方程》等来深入地驾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3、我校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教学生一天 为孩子一生

——如何专业地读懂教材

万州区电报路小学

严 勇

各位老师,为了完成这个任务,我还是从上上周起就开始紧张了,这么专业的问题我真的无法驾驭,好在今天是抱着向大家学习的态度,我们来共同切磋交流,不当之处请多指正。

精心备课是上好一节课的重要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要切实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关键是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样学生才能当堂消化,理解,课后才会少些遗漏少些负担,从我们听了很多老师的课来看,一堂课的成败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对教材的把握理解是否到位,是否读懂教材要承载的那些东西?

一、对话意识

1、与《数学课程标准》对话

——课程标准作为课程的顶层设计,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基本理念、目标要求及内容标准必然对教师的教学产生重要影响,并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依据。特别要全面深入的理解第一部分的“基本理念”和第四部分的“课程实施建议”,这两部分中的每一句话都隐含着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我们来了解新课标的一些新东西,对四个学习领域名称的修改:

原课标:数与代数

空间与图形

统计与概率

实践与综合应用 修改后: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

主要的关键词:

——现称为“核心概念”

(6个)原课标:数感

符号感

空间观念

统计观念 应用意识

推理能力(10个)修改后:数感

符号意识

运算能力

模型思想

空间观念

几何直观

推理能力

数据分析观念

应用意识 创新意识

修改前:双基,基本知识

基本能力

修改后:基本知识

基本能力

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经验

2、与教材对话

教材是什么?张玉仁说:“在综合考虑数学本身的逻辑规律以及小学生认识规律和心理发展水平的前提下,用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事实和基本方法联系起来的整体。这个整体不是知识、原则的罗列和拼凑,也不是各部分数学知识的简单求和,而是一个上下贯通、纵横交叉、紧密联系的知识网络。”因此正确理解教材、用好教材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数学教学本质偏离与否。基于以上的理解,我认为现代数学教学要立足教材,深刻领会教材意图,挖掘教材内涵,从而使课堂教学回归数学教学的本质。

能否领会编者意图,是衡量教师理解教材深浅的一个重要标志。对编者意图理解得越深,越能充分发挥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教学过程是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认知结构的过程,首先要读教材分析,弄清这个内容的地位、作用、前后联系,以把握新旧知识的联接点和学生认知结构的生长点。有什么良策帮助我们理解编者意图,更好的吃透教材呢?主要是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要出现这样的情境图?教材为什么这样安排?例题为什么这样设计?习题为什么这样编排,结论为什么这样引出?备课时主要思考为什么学?(价值)学什么?(本质)怎么学?(人本)例如,吴正宪老师执教的《搭配》,(插入电子课本图)教材就是几件摆放整齐的物品,我们就要思考:难道教材就是这些吗,它背后是什么,是不是学生会这6种搭配就行了,而吴老师在课堂上的表现是精彩纷呈,有意凌乱地出示有效信息 ——两件上装和三件下装,让学生思考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教材是整齐摆放),然后通过一个问题情境引出新课:每天起床都要做什么,小兰也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黑板上凌乱地贴出了5个图片,一件上衣一件下装有多少种穿法?学生自己独立搭配后,教师组织讨论,学生一开始的思维是非常乱的,说着说着就断了就不知道下面怎样摆放了,老师问:弄着弄着就。。这样是问到学生心理去了,学生:糊涂了,乱了,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我们一点一点看到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怎样建立了有序思考问题的思想方法,如何将实物变成图形再转化成符号思考(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认知有三个连续的阶段,即动作认知—图形认知——符号认知。思维发展有三个阶段,即经历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的发展过程),这样去数学化,这样去建立数学模型。对于教材,你能多挖掘一步你的课就能再往前一步,搭配这节课吴老师没有仅仅满足于学生会6种搭配就够了,而是将符号,将分类都带进来了。(观看视频前1分钟+10到25分钟的视频)搜:吴正宪+搭配(第一个视频)

读教材时,可以把各种版本的甚至国外的都看看,拿来借鉴,这样会拓宽你的视野,你在设计教学时就会眼界更开阔一些,思路清晰一些,比如估算国内一般问:200元买下面的东西够吗?国外的教材是:有下面几个问题,你觉得什么时候估算什么时候精算?①收银员将费用录入计算机② 付账

③。经过这样的思考后教师肯定会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

钻研教材、处理教材的另一方面就是精心选编练习。如果你认为教材中配备的练习不合适就要自己选编练习,一定要克服在布置作业上的随意性,因为那样等于在浪费学生的时间,一个优秀的老师就应该具有根据教材灵活编写练习题的能力。

3、与同伴对话

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教师经常会遇到凭个人的知识能力难以解决的问题和困难,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解决,这一点在我们学校体现相当充分,经常会看到老师们为了某一个内容的处理在讨论在争论,我们作为学校教学管理人员非常欣慰,感谢你们为了孩子也为了自己的成长把好学放在第一位!

4、与名师网友对话

5、与学生对话

这是我们目前还要努力的一件事,我们心中学生观还少了些,特别是对学生的知识起点的考虑少了些,学生已经掌握的是哪些,还没掌握的是哪些,掌握的程度如何,我们千万不能当学生是0知识起点。对教材理解不深入,对学生关注较少,我们更多的关注了这节课学生要会做哪些题,作业尽量少出错,考试考高分这些趋于功利的东西,这些将学生更多的作为机器作为工具的做法使我们的数学课就是缺乏发展性,延展性。“人课合一”是课堂的最高境界。树立这样的观念:

对数学教学内容的价值判断支配数学教师的全部教育过程!要把学生由操作工变成思想者!对教材本身的认识,对某个知识本质的认识是我们老师最应该补课的,因为我们大多是师范生,不比数学系数学专业的大学生。

行动研究案例一:《四边形的认识》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电子课本)见小学数学教师2011.7、8合期

在意的是“数学思考”

——“四边形的认识”教学解读及思考

一次“同课异构”的教学研讨活动。三位教师都执教了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的“四边形的认识”一节内容。综观三节课,基本流程相同:找四边形——初步小结特征——分四边形——讨论分法——总结特征——巩固练习。课中分类的环节都做得比较充分,现将分类环节的教学过程记录如下。

教例一

当学生把6个四边形从十多个图形中找出来后,教师提出新的要求:这些四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点?哪些四边形的特点是相同的?你能把它们分分类吗?

学生自主分类。教师巡视,有选择地请学生在黑板展示分法。一位学生分成两类:

教师请这位学生说说想法。生:直角的一组,没有直角的一组。师:这位同学是从哪个角度来观察图形的? 生:从角的特征。师:从角的特征,还可以怎样来分?„„

教师注意了引导学生关注分类时观察的角度,但对分得的结果却没有加以利用。笔者以为,仅仅分好类是不够的。“分”只是基础,引导学生以“角”或“边”的视角进一步认识某些四边形的特殊性,才是分类所需要达成的目标。

教例二

当学生从8个图形中找出四边形后,教师又重新出示了6个四边形。

师:你能介绍一下这6个四边形的特点吗?老师先来说一个,比如4号四条边的长度是一样的。

生:3号的四条边、四个角都是一样。

生:2号图形的两条边是一样的,四个角是一样。生:6号图形的四条边都不一样。„„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现在请你们把这6个图形分分类吧。学生自主分类后,反馈交流。

生1:A:

1、2一类

B:

3、4一类

C:

5、6一类 师:这位同学是按什么标准来分的?

生2:1、2、3号有直角一类,4、5、6号没有直角一类。师:还有其他分法吗?

生3:1、2、5、6一类,3、4一类。师:他又是以什么标准来分的? 生:四条边不一样长,四条边一样长。„„

这位教师注意了分类的标准,但在分类前对每个图形特殊性的观察与判定,给后面分类带来了框框。因为有了对每个图形特殊性的分析,在学生的认知意识中,自然认为每个图形都可以归为一类。所以,从分的一开始就有许多类产生。分析学生的学习过程,本节内容的学习应该是一个从一般到特殊的过程,先确认这些图形都是四边形,接着认识一些比较特殊的四边形。教例三

教师请学生在钉板上用橡皮筋围一个四边形。学生活动后,展示交流。学生呈现的基本是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师自己提供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师:你们围的四边形都—样吗?请你们把这些四边形分类吧。老师先给你们一些建议,首先想好分类的标准,需要时可以用尺量,同桌可以合作。„„

这位教师出现的问题,则是由于学习材料的不足所造成的,请学生用钉板围四边形,优点是学习材料的产生具有生成性,缺点在于:—、由于钉板的特殊性,学生围的大部分图形是长方形或正方形,学习材料不够丰富;二,由于每个学生只围了一个图形,从心理上更为关注自己所围图形的特征,而缺少对其他图形的观察,从而造成对其他四边形的感知严重不足。此时,要求学生分类则有关注点分散的弊端了。

当然,从总体上分析,三位教师的教学过程似乎都在力求找到分的结果,而对分后结果的应用价值认识不足,课后与三位教师进行了交流,了解到他们的想法:把“分的方法”作为了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旨在引导学生学会分类方法。于是。“分正确”便成为三节课共同的目标了。笔者认为,这样的理解是对教材例2“把图形分分类”的误渎。

“四边形的认识”到底是怎样的一节内容?

“四边形的认识”属于“空间与图形”学习领域中“图形的认识”这一内容,是学生在—年级“认识物体和图形”单元学习中,初步认识了特殊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础上学习的。对比北师大版、苏教版、西南师大版和浙教版等多种国内新课程实验教材发现.只有人教版教材单独安排“四边形的认识”这节课。经过研读人教版教材中与四边形有关知识的编排后发现,这与教材自身编排的序列有关。在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之前,单独编排“四边形的认识”一课,可以看作是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之前的准备课,体现了人教版教材“步子小、有梯度”的编排特点:又因为在人教版教材四边形内容的编排中。学生在学习长方形周长、面积之前,没有相应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时间,因此,在此安排这节内容,也有弥补教材“四边形内容序列”编排缺陷的作用。基于此,笔者以为,”四边形的认识”一课的目标定位不应仅仅是四边形基本特征的学习,也不是简单的“把图形分分类”,它还应该承载着以下两个方面的教学内涵。1.初步体验认识图形的方法和策略

从人教版教材的编写情况来看,“图形的认识”除了一年级初步接触一些之外,系统认识是从三年级上册“四边形的认识”开始的。因此,本节课既要在理解和掌握四边形特征等知识要点上有所收获,又需要给学生以学习方法上的引导。于是,引导学生体验以“角”或者“边”的角度来认识图形的特征,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教学目标。

2.基本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因为长方形、正方形基本特征的理解和掌握,是学生后续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面积等相关内容的基础,而教材对此又不再单独安排相应的教学时间,所以在本节课中结合四边形基本特征的学习,对长方形、正方形的“边”、“角”的特征作进一步认识,也就显得很有必要。而这些知识要求,也正是认识四边形特征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有了以上的认识后,笔者对本节内容进行了重新设计,并进行了教学实践。教学过程主要通过“分一分”、“搭一搭”两个活动来展现。

活动一:分一分

本活动预设分为三个层次。

层次一:第一次“分”,找出四边形。通过对四边形的确认,初步得出四边形的基本特征是有四条直的边和四个角。

层次二:第二次“分”,把四边形分类。引导学生思考从哪个角度来观察图形,从“角”的观察度入手研究四边形,可以发现有些四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从“边”的观察角度来研究四边形,发现有些四边形的边是相等的,有些则不相等。无论是从“角”。还是从“边”的角度来分析,都会发现以前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是一种特殊的四边形;

层次三:抓住学生分类过中分成三类的成果,作进一步梳理,引导学生体会长方形、正方形的联系和区别。当然这是一个机动的层次。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而定。

1.第一次“分”:观察下面的图形,哪些是四边形?为什么?

2、学生自由观察。并把序号写在本子上。反馈时,先找出四边形,然后说明哪些

3、不是四边形.把不是四边形的图形隐去。问:这些图形都是四边形,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 得出:四边形都有四条直的边,四个角。

2.第二次“分”:把四边形分类。

师:这些图形虽然都是四边形,但它们的形状一样吗?(不一样)你能把这些四边形分类吗,请你试试看;

学生活动后反馈(先反馈分成两类的)。

结果一:

师生共同确认这是根据角的特点来分的。

师:第一类中的四边形,同学们都认识吗?原来是老朋友了,这里有——(长方形、正方形)师:长方形和正方形原来都是四边形中的一种。它们是怎样的四边形呢,(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结果二:

师生共同确认这是根据边的特点来分的。

师:第一类的图形中,哪些边是相等的,分别是什么四边形呢? 3.第三次“分”:分成三类的展示交流。结果三:

师生再次确认是根据边的特点来分的。

师:在四边形中,最多可以有几条边相等,(这些分别是什么四边形?)活动二;搭一搭

本活动的意图在于,通过先想后搭的“搭四边形”活动,引导四边形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认识一些四边形的特殊性。让学生体验从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分好后,教师有意识地追问“它们是怎样的四边形”、“这些分别是什么四边形”等,正是意图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特殊四边形的特征。

2.关注图形认识中学生空间能力的培养

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里指出,“空间与图形”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是’掌握空间与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数学思考”的目标则是“丰富对空间和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显然,空间观念的培养是图形认识的重要目标之一,前面谈到的三节课中,明显弱化了这一日标的设计、笔者的实践则通过“搭一搭”这个活动,组织学生想象和验证,突出了这一教学目标。

课堂上实际操作时,有学生禁不住喊出了:“斜了!斜了!”这正体现了“先想后搭”活动既是引导学生对各种四边形特征进一步认识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将学生的认识水平从形象上升到抽象。又从抽象转化为直观的过程。这样的教学过程,无疑有利于在引导学生关注图形之间联系的同时,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

案例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电子课本图)见小学数学教师2009.4

调查访谈

在教学前我们走访了一些老师和学生,发现大部分学生在口算12×10时,都习惯于用小蘑菇的思路,教材所附其他三种方法几乎不会出现。这是情境图出现问题呢,还是教材编写预设方法时考虑得过于复杂呢?

四、再读教材

我们再仔细阅读教材和教参。教参中的一段话启发了大家:“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自己有的知识经验,探索不同的计算方法,倡导算法多样化,发展学生的思考能力。一方面,当面临新的计算问题时,教材引导学生或把新的计算问题转化为已经学过的计算,或依据对数和运算的理解进行类推,或对给出的新算法进行必要的解释,让学生始终在积极的思维状态中探索算法,而不是被动机械地接受算法。另一方面,注意呈现不同算法积极交流的场面,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策略去探索算法,并在交流中相互启发,选择更加合理、有效的算法。”对学生来说:12×10的计算是新的计算问题,如何将新的计算问题转化为已经学过的计算呢?教材预设的12×5、12×9、60×2、108+12是已经学过的计算。利用“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整十数乘一位数的计算”、“三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来探讨“两位数乘整十数的计算”是科学合理的,不应该忽视这样的方法。那么如何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策略去探索算法呢?

再读教材情境图,我们发现,图可以这样理解:A、已经搬来的是9箱,又搬来1箱;B、右边一摞为5箱,左边一摞加 送奶工怀里抱着的一箱也是5箱。

仔细研读教材后,我们对教材进行了适当加工,在尊重原图的基础上,充分 利用原图,将静态的情境图改为动态分步呈现,使情境图发挥最大的教学信息传递功能。

五、课堂回放

师:今年8月,北京承办奥运会。我们每个中国都为之骄傲自豪,运动员们抓紧一切时间进行训练,为祖国争光(出示运动员训练图)看,运动场上共有117名运动员正在训练,牛奶场还专门为他们送来了牛奶。(出示送奶图,图中显示5箱牛奶)送奶的叔叔先搬来几箱?

生:搬来5箱。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搬来5箱,每箱12瓶。

出示问题:117名运动员,每人一瓶牛奶,搬来5箱够吗? 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生:12×5=60(瓶),60<117,所以5箱不够。(师板书算式:12×5=60(瓶)师:估计再搬几箱就够了?(生有猜再搬4箱,有猜再搬5箱)师:(动画演示又搬来4箱)又搬来几箱?现在一共有9箱,共多少瓶? 生:12×9=108(瓶)。(师板书算式)师:够了吗? 生:还不够。

师:猜猜再搬几箱就够了。生:再搬一箱。师:为什么?怎么想的?

生1:一箱12瓶,9箱是108瓶,再搬一箱就是108+12=120瓶,120>117。生2:9箱是108瓶,117-108=9瓶,12>9。

生3:先搬的一摞是5箱,共60瓶,再搬一箱,第二摞也是5箱,10箱是60+60=120瓶或者60×2=120瓶,120>117。

生4:再搬一箱就是10箱,12×1=12(瓶),12×10=120瓶,120>117。(学生回答时老师适时板书算法)

师:同学们真聪明,自己想出了120×10的计算方法,来回顾一下这几种方法,谁愿意解释算法?

„„

六、分析

这样设计将静态的情境图稍作加工,动态呈现了送奶工搬牛奶的过程,使学生轻松地通过已知经验“12×5=60”、“12×9=108”和“60×2=120”、“108+12=120”解决新的问题“12×10=120”。几种方法不是教师强加于学生,而是学生通过阅读情境图逐步思考得出,而且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索算法的同时不忘培养学生的估算意 识,通过逐步呈现情境图,让学生猜一猜是否够。

值得追述的是,教师在得到这几种算法后生“对给出的新算法进行必要的解释,让学生始终在积极的思维状态中探索算法,而不是被动机械地接受算法”。这位教师有对算法进行刻意优化,而是通过“试一试”中12×30的计算,让学生自主选择更合理、有效、普通、适用的算法。

七、反思

课改以来,老师们不再将教材看作神圣,“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一理念已深深烙在许多教师心中。但凡上公开课、展示课或者竞赛课,很多老师不是考虑如何去钻研教材、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而将重点放在如何占改编教材,如何创设自以为更好的情境,认为用教材中的情境就不能体现新意,就不能发挥创造性,就会步入俗套。

对教材作适当改编,这是新课改赋予教师的权利、问题是教师在改动教材之前。是否对教材进行了认真研读、特级老师沈重予曾说过:“教材是执行课程标准与体现课改精神的载体,也是众多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帅智慧的结晶。粗线条的阅读肯定是不行的,因此在解读教材时我们应沉下心来,弄清教材中的主题图和例题中每个问题、每句话所蕴涵着的意图、明白每道练习题所要达到的目标,真正走进教材,切忌浮光掠影,只有首先准确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深刻感悟教材资源的优越性。用好教材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领略数学的内在魅力。使之享受思考的快乐!如果不认真研读教材,没有走进教材就随意臆断,轻率地改动教材,就会画虎类感犬,弄巧成拙,教不到点子上,当然不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了。

本校数学课堂尚存在的问题:

1、简单问题复杂化

2、不善于利用先进的数学思想方法,如;猜一猜、估一估等来组织教学

3、计算课对学生的学习水平估计过低,往往当学生0知识起点来设计教学

4、对教材的把握欠精准

第四篇:EEPO有效教学的解读

EEPO有效教学的解读 关岭民中左明松

“EEPO”它的英文表达是 Effective Education in Participatory Organizations 的简称。其核心理念是:有效教育是通过组织和参与来实现的。它是由孟照彬教授创建的,孟教授是教育部干部教育委员会和SDP专家组成员、云南师大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他深入我国西部地区用了近10年时间进行实践探索,形成了一套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推广中部、影响东部并在它为教师组织学生学习、驾驭课堂教学、教学效果评估构建了理论支撑,能指导老师进行有序、有机、有效的教育教学。更重要的是为理想的素质教育和现实的应试教育找到了平衡点。力求找到东西方教育教学的结合点,即把西方最擅长的个性、创造性与东方尤其是以中国最擅长的知识性结合起来,并使之大众化。

“EEPO——有效教育”是一个集“学习方式——课型方式——评价方式” 教育教学方法,三维一体的系统操作性,实用性强。其操作技术容易被教师普遍接受,尤其是年轻教师更容易接受。它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符合新课改理念,强调课堂教学上的宏观调控,师生、生生互动的实效性,讲究课堂资源的充分利用,注重学生个性张扬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其操作系统简介如下:

一、学生学习方式解读

(一)学习方式是组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和社会活动中经常使用的系列方法的总称。

训练内容包括小组学习、团队合作、人力资源和教室资源利用、约定与规则、动静转换、一般性激励、学习的表达呈现、速度训练(记忆、阅读、写作、记录、计算等速度训练)、社会实践体验等。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EEPO学习方式之一,有人说它是有效教育学习方式的灵魂。它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充分利用教室与人力资源。在互相关注、互相关照、互相倾听、有亲和力的氛围中,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一般2~6人。它有5个基本元素。

关注、关照、倾听、资源利用、有亲和力。小组合作的操作:

1.小组构建。教师在构建小组过程中,需要考虑每个学生各个方面能力因素。不同的学科和学习内容,应根据其特点和需要分组。这样才能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小组活动之中。一般分组可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依据学生能力分组,二是依据合作需要分组,但不能让学生白已选择,一般情况下由教师组织。

2.目标明确。在教学中每个环节的设立都有它的目的,教师在分组前必须明确具体要求,让学生在小组学习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学习活动。同时也有助于小组汇报总结。3.合作要求小组合作学习出水平。就在于每一个人都要学会关注、关照、倾听、学会资源利学、会与他人相处,这些要靠平时的训练,要养成习惯。

4.关注边缘人物。在小组学习中要特别关注学习中的边缘人物。边缘人物分为隐性边缘人物和显性边缘人物。课堂上显性边缘人物指的是那些因种种原因没有参与到合作学习中,独自游离于学习活动之外的学生。隐性边缘人物即从行动表面看,他们和其他积极参与者没有很大的区别,但实际往往没有真正地投入。这样的学生很容易被老师忽视。

5.成果展示。小组汇报,成果的展示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小组活动成功与否的最好手段。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一起分享学习成果。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汇报,了解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而确定下一步的教学。角色分工:

按照小组的具体的分工和规模,小组内可有组长、监督员、记录员、操作员、综合发言员、助理员、声控员和协调员。只有明确的分工,学生才能有条不紊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同时要注意。小组内的分工要民主,随时转换角色,以便让更多的人得到更多的锻炼。

二、课型方式解读

(一)要素组合方式 基本概念:“要素组合是EEPO方式最基本的课型方式,也是EEPO方式中最简明也最易掌握的课型,掌握要素组合这种课型,就能为学习其他课型打下扎实的基础。

1.要素:指的是课堂教学中:听、看、讲、想、做,加上动静转换这七个基本元素。

2.组合:不同要素的不同组合、排列,教学活动效果都是不一样的。因此,它的组合形式有五千多种(5040),是一个千变万化的教学组织形式。

3.要素组合方式的基本形态,就是七个要素换着用。充分调动学生感官,顺应学生学习心理、生理特点,让学生能全神贯注地投人学习,这样可较大幅度地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性。

实施要义:“要素组合方式”课型。适用于所有的教学活动,属于基础课型形态。要素组合方式在九大课型的教学活动中所占的分量在60%左右。操作要点:

1.听、看、讲、想、做、动、静七个要素换着用,组合着用,并适时进行动静转换。动静转换主要靠组织形态的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大组活动来调节。一般情况下,生理心理决定了一节课小动2-4次,大动1-2次是比较适宜的。

2.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的组合,发挥合作学习的效力,保证合作学习的质量。首先的问题是学生的学习方式问题,要高度重视这个问题。特别是训练学生的小组水平、大组水平、约定、表达呈现方式。良好的学习方式是提高学习效益,实现要素组合方式的基本保证。3.事先约定、快速流程检测效果,快速传递信息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需要。约定与快速流程检测的结合,是迅速、有效转入下个环节学习的前提。流程检测的目的,一是快速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二也是为了节省时间,减少无效教育状况的出现。流程检测得到的结果:如果80%以上的学生达到要求即可转入下一环节的教学,如不足50%就要及时或课后或下一节课补救。

4.调集一切要素强化知识点、考点、演化点是教学考试质量的关键。训练关键点一要注意梯度;二要考虑向度;三要充分用好学生这个人力资源,使学生在有限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迅速打开思维,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事物。掌握知识、形成能力。资料链接:

为什么要赶行要素组合? 原因有三:

1.多年前,西方人完成了要素组合的效果测试,证明要素组合能提高学习效率。

西方人进行要素组合测试的效果如下:①教师不讲,只让学生看,效果只有20%。②传统的讲授式,教师讲,学生听与看,效果只有加30%。③如果学生讲、听、看结合起来用,效果可达50%。④如果讲、听、看、想加动静转换,效果可活70%。⑤如果7种要素都能巧妙运用,90%以上的学生都能达到教学要求。2.人的专注时间有限。到了一定时间就要进行动静转换,这样才能使学生保持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专注时间只有7-8分钟,中学生专注时间12-15分钟。如果超过这个时限,学生注意力就会开始分散。分散的损耗率,第一时限为15%,第二时限为30%,第三时限为50%。因为课堂上能照顾到的学生一般只达到50%,所以加上不能照顾到的学生的损耗率,超时限的平均损耗率就会达到75%。因此要适时进行动静转换。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浓厚的兴趣,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3.知识要点、训练关键要素要强化到一定的次数,才能记住记牢。要达到一定的次数不能靠重复。要适时进行动静转换并组合运用五个学习要素。反复强化关键要素,才能提高效率。知识要点、训练关键要素强化基本量和理想量分别是:母语12-11次,17-22次;数学7-12次,12-17次;外语17-22次,22-32次;实验教学活动3-5次,5-7次。

因此,要使学生把握知识,形成能力还得遵循教育规律,训练达到一定的数量,才能产生质的飞跃。

三、评价方式解读(一)

EEPO课堂教学评价方式主要有3种:径典性评价、学科性评价、项目性评价、流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经典性评价

精典性评价主要从知识性、个性、创造性、互动、主动、能动六个方面进行评价。知识性是基础。强调知识性是中国教育的优良传统。个性与创造性是西方教育的特长,将此“三性合一”,即把中国传统教育特长与西方教育的特长结合起来。这是称之为经典的一个原因。其二是在学习方式上强调互动、主动、能动的“三级联动”。这是称之经典的又一原因。经典性评价从教与学两个方面进行评价。是一种核心评价方式。它适宜任何课型和学型。评价要点:六个指标

1.知识性:一是看关链知识点(重点难点)的确定是否准确。二是看有效的强化次数是否达到基本,关键的知识是否落实。一般情况下,强化次数要求是:数学基本量7-12次,比较理想的是12-17次;母语基本量12-17次,比较理想的是17-22次。外语基本量17-22次,比较理想的是22-32次,实验教学活动基本量5-7次,但不是越多越好。

2.个性:对教学素材是否能进行个性化的处理,学生个性是否得到表现、张扬思维是否个性化。善于听的、善于看的、善干想、善于讲的、善于做的、好静的、好动的、反应快的、反应慢的是否得到相应的照顾。

3.创造性:一是看学生的创造欲望是否被激发。二是看创造效果。原来没有的学生说出来了,做出来了,或者整合了,并且有一定的合理性,就可以视为有创造性了。

4.互动:一是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情况:二是看小组合作是否达了以下五项指标:有亲和力、互相关注、互相关照、学会倾听有持久性;三是看动静转化情况,大动、小动的安徘是否合适。一般情况下一节课小动3-5次,大动l次为宜。但也要根据各学科实际和上课的教学内容及学生状况而定。操作8人以上的大组一定要有多向度的问题。内容要有相互交流的价值。单向度的问题一般不宜操作大组。5.主动:主要看主动权交了没有。在哪个环节、哪个操作点交,交得怎么徉?是否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主动权交出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按学生稳定的个性特征处理教学素材。

6.能动:主要看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要注意做到在保特全体同学学习积积极的基础上,对个别在某方面有爱好、有特长的学生进行个别的鼓励,使其产生探究动机,并且持续关注学习内容,产生能动效应,以至有利于产生一八效应、二八效应甚至三八效应。简要说:一是感兴趣,二是有动机,三是有效应。

一般来说。一堂课如果达到1-2个指标,就可以考虑认定为一般。达到了3个指标可以认定为较好。达到4个指标就可认定为好。达到5-6个指标可认定为优秀等级。

第五篇:统战信息解读提纲

统战信息解读提纲

中共湘阴县委统战部 周坚

一、统战信息的概念

统战信息是指涉及统战工作的有关信息,它是统战部门的重要职能(了解情况、掌握政策、协调关系、安排人事),是上级党委和政府了解情况的重要渠道,是党外人士参政议政的重要途径。

二、统战信息的类型和采编

1、讲话类:主要是指各级党政领导、统战部长关于统战工作的有指导意义的重要讲话。如:

尹家辉强调要紧扣“四度”发挥民主监督实效 在近日召开的全县选派民主监督员工作大会上,湘阴县委副书记尹家辉强调:要充分发挥民主监督员的重要作用,切实提高民主监督实效,重在做好“度”字文章。

一是联系实际,找准角度。监督工作要选准角度,做到“三紧贴”。要紧贴中心,将重心放在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上;要紧贴基层,从基层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入手,服务基层、惠及基层;要紧贴实际,将对推动全局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问题,作为履行职能、开展工作的重点和关键。二是讲究方法,把握尺度。在方法上,既要理直气壮大

胆监督,敢于对部门单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良作风提出批评意见,又要合理把握尺度,讲究方式方法。要坚持不用对立的眼光看问题挑毛病,坚持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坚持实事求是、公证公心,坚持真心实意帮助解决问题。三是大胆履职,保证力度。在履职中,要深入细致调查了解,不能停留在表面上。要做到问题面前不包容,事实面前不隐晦,真理面前不放弃,敢于诤言,勇于担当,知言善尽。对发现的问题要坦诚实言,帮助改进;对好的典型要如实宣传,积极推介。要达到监督履职、促进工作的“双赢”效果。四是支持理解,体现大度。受监督单位,要充分认识民主监督的重要作用,把民主监督作为推进工作、改进作风、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手段,认真听取批评建议,自觉接受民主监督。要大力支持监督履职,主动为民主监督员参与监督活动提供必要地条件,确保履职活动正常开展。要正确对待意见建议,完善意见办理、反馈等一系列制度,切实转好问题的整改。

2、会议类:主要是指涉及统战工作的重要会议。如:

岳阳市“万企联村”活动流动现场会在湘阴召开 为贯彻落实省委组织部、统战部关于在“万企联村、共同发展”活动中推进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的重要精神,6月24日,岳阳市深化“万企联村、共同发展”活动暨构建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机制工作现场交流会在湘阴召开。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严华,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李劲夫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

李劲夫在会上指出,2007年以来开展的“万企联村、共同发

展”活动,为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拓展了新的空间,为非公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开辟了新的途径,为解决“三农”问题探索了新的路子,为服务科学发展搭建了平台。如何进一步延伸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实现活动体质增效。他强调,要以城乡统筹、低碳循环、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通过典型推动、合作联动、项目带动、组织促动,深化“万企联村、共同发展”活动。

严华在会上强调,要坚持以“万企联村、共同发展”活动为基础和平台,不断深化和拓展村企党组织互帮互助的内容和形式,探索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新途径、新路子。一是要进一步提升认知度。“万企联村、共同发展”活动中推进构建城乡基础党组织互帮互助机制,是一项创新的工作,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必须从全局的高度来提升认知度,形成共识;二是要进一步提升融入度。要将“万企联村、共同发展”活动激发出来的生机与活力融入到推动科学发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服务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形成资源共享,村企党组织互帮互助,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三是要进一步提升满意度。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改进工作方法,积极稳妥推进,确保深化“万企联村、共同发展”活动、城乡基础党组织互帮互助机制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努力做到让企业、群众、社会满意。

3、活动类:主要是指涉及统战领域的重要事件。如:

“村企携手、互惠双赢”联谊活动在福湘木业举行近日,湘阴县界头铺镇香山村支部与湖南福湘木业公司党支

部“村企携手、互惠双赢” 联谊活动在福湘木业举行。联谊活动上,福湘木业公司和香山村支部签订了村企互帮互促协议,双方负责人就如何搞好村企互助,共促发展作了表态发言。香山村支部书记表示,将以更加优质的服务为企业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企业老总承诺,努力将企业做大做强,加大投入支持农村社会事业建设,回报香山村父老乡亲。会上还签订了。县委副书记尹家辉出席联谊活动并作重要讲话,他对活动的开展给予高度评价,希望福湘木业公司与香山村双方要实现更科学的管理、更紧密的合作,真正达到村企共建双赢的目的,并为全县“民企联村”工作地深入开展摸索出更好的经验。

4、经验类:主要是指各级各部门开展统战工作创新性的方式方法。如:

深入推进“万企联村”活动应把握四个原则

与湘阴县王家寨村进行“万企联村、共同发展”活动对接共建的湖南省华龙公司总经理王建民建言:开展“万企联村,共同发展”活动要准确把握活动内涵,理清工作思路,按照经济规律、市场规律的要求,把握好四个基本原则,才能使活动取得一定的实效。

一是坚持深入发动、自主自愿的原则。要善于用典型、用事实来推动有关各方面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动员非公企业、工商界人士、乡村组织和农民参与到活动中,坚持以企业、农民为主体,坚持企业自愿和尊重农民意愿相结合,用市场效益来激励企

业参与。目前,全县已有105家民营企业与120个村自主自愿对接共建。二是坚持优势互补、项目带动的原则。要深入挖掘企业、农村各自的优势,努力寻找优势互补的项目,通过项目来实现农村的资源、土地、劳动力、市场、生态优势和企业的资金、人才、技术、信息、营销渠道优势的高效对接。以项目合作为纽带,积极开发村企合作的各种有效形式,促进城乡发展、企业增效、农民增收。三是坚持政府扶持、市场运作的原则。对参与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项目审批、资金融通、税费减免等,政府各相关部门要大力支持,开辟绿色通道,提供优质服务。同时,要充分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尊重企业自主权力,不搞行政强迫命令。四是坚持整合资源、互帮互助的原则。以活动为载体,整合城乡党建资源,统筹抓好党建工作,以城带乡、以工促农,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为实现该县科学发展和和谐崛起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5、问题类:主要是指统战领域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值得关注的动向。如: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履行社会责任有“三怕”

6、建议类:主要是指党外人士反映的社情民意,以及提出的对策和建议。如:

防汛应充分调动群众力量

在前段的防汛期间,各县直单位负责人、乡镇和县直部门大

部分干职工都抽调到大堤和水库进行清基扫障和巡查值班,确保了湘江洪峰顺利过境。在总结经验和查找问题的过程中,县水利局工程师张雪梅建言:科学防汛应充分调动群众的力量。

前段防汛,大部分防汛队员都是从机关单位抽调工作人员到大提上值班、扫障,群众力量很难调动。原因有三:一是大部分年轻力壮的劳力都外出打工,在家劳力不多。二取消农民投工投劳负担后,农民已习惯了只找政府要,而不愿意在防汛过程中投工投劳,群众防汛意识淡泊。三是长期在汛区生活的群众,见过大水,见水不怪,缺乏谨觉意识,紧急防汛预案启动后,从群众中抽调巡查人员要工资,县、乡财力又无法支持,所以只得从机关抽调干部,而机关干部很多都不熟悉防汛技能。在大堤上值班时,根本不能熟练地查险处险。一旦汛期长的话,机关抽调大量工作人员去防汛,势必使各单位的本职工作延误。

为此,科学防汛应从三方面充分调动群众力量。一是建立群防机制。各乡镇应引导村委会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收取10-15元不等的一事一议经费作为防汛抢险基金。如遇大汛年则将这项基金作为群众防汛队员的工作经费;并从村组抽调一批在本市、本县打工的农民,与之签定用工合同,汛期参加防汛,从防汛基金中支付不低于外出务工人员的工资。汛期一过即可外出打工。二是强化宣传培训。各村应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设备组织群众观看防汛抢险实践电教片,并针对防洪工程的特点,组织群防队员对巡坝查险、险情识别、查险报险及抢险技术等方面采取理论讲座与实 6

践操作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授课,进一步增强群众防汛抢险的责任意识,和对防汛技术的掌握。三是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基层党组织平时要开展丰富的活动,与群众建立良好的鱼水关系,要对群防队员的联系方式建档造册,平时要多与对群防队员走访交心,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汛前和汛后要利用防汛基金对表现突出的群防队员进行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从而激发他们的斗志,调动他们参与防汛的积极性。

税务机关服务新农村建设应做好“加减乘除”文章 日前,湘阴县国税局计统科副科长邓美琪在调研农村税收工作时说,建设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需要各级各部门协调行动、从不同方面发挥作用。就税务部门而言,重要的是立足基本职能,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大局,做好税收加减乘除文章。一是做好税收收入的加法文章。组织收入既是税务部门的基本职能,也是国家筹集新农村建设投入资金的重要途径。税务机关要做好税收的加法文章。为党委、政府分忧解难,创新征管手段,完善征管办法,不断推进科技兴税和依法治税进程,积极寻求新的税收增长点,确保税收收入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充分保证新农村建设资金的需要。二是做好农民负担的减法文章。免除农业税后,农民从事农业生产,虽然不用直接缴税了,但还实际承担着一定的税收负担,如在购买农业生产必需的生产资料时,间接支付了相应的税款。税务部门要积极主动地搞好现行税收优惠政策的宣传辅导,把国家各项支农惠农政策送到乡镇、集 7

市和农民家庭;要减少税收检查,切实减少农民负担;要根据税源转移的特点,加强农村征管改革,适当收缩农村地税征收机构并逐步向经济发达地区或城市转移,直接为农民减少负担。三是做好发展经济的乘法文章。要实行从政策上导、信息上联、财务上辅的综合税收服务措施。一方面,对农业生产资料实行增值税优惠政策的同时,落实增加农民收入的税收优惠政策;另一方面,发挥地税部门点多线长面广、信息灵通的优势,引导农民进城务工、做好劳务输出、实现增产增收。四是做好新农村建设的除法文章。主要是消除新农村建设的障碍和阻力,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新秩序。各级地税部门和地税人员要积极利用懂财务会管理的优势,协助有关部门加强村级账务清理和财务辅导,清理债权债务,彻底改变村级财务较为混乱的局面。确保新农村建设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农村水塘山库的管护和开发亟待加强

袁敏哲(湘阴县党外干部、农办副主任)说,当前农村水库山塘的管理维护和综合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较为突出。一是维护资金不足,效益发挥较难。近年来国家对水利建设的投入虽有所增加,但主要是用于大中型工程的续建和除险保安,而农村绝大多数水库山塘的管理维护仍需依靠当地乡镇政府和受益村组自身解决。因缺少管护经费,多数水库山塘无专人管护,以致不少长期带病运转,影响正常蓄水和灌溉。二是管理机制不活,工程隐患较多。由于仍沿袭过去惯用的管理体制,目前尚有近半数的水 8

库山塘没有专人管理,争水纠纷、蓄用矛盾、资源浪费、旱涝成灾等问题日益突出。由于水费难收,报酬难落实等原因,水管会职能削弱,有的形同虚设,名存实亡。三是开发利用不够,资源浪费较大。多年来,农村水库山塘在农田灌溉上较好地发挥了保障作用,但从综合开发的角度看,其潜在的效能远远未得到充分发挥。全县尚有20%的水库山塘水面水体没有利用,约有60%的水库山塘没有实行立体综合开发。

针对以上问题,袁敏哲建议:一是制定完善规划。应尽快制定和完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具体实施办法,通过建立健全水库山塘的管护机制,加大水库山塘的开发利用力度,不断改善农业生产的水利条件,增强农业抗灾能力,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二是设立专项基金。转变过去以农民投工投劳为主的方式,以各级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导,建立水库山塘建设管护专项基金,加大对农村水库山塘管理维护的经费投入。三是推进产权改革。按照“产权明晰、责任明确,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积极推进水库山塘管理体制改革,可通过租赁、承包和股份经营等形式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也可采取拍卖的形式,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变更,从根本上放活水库山塘的的经营管理权,明确经营管理者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保证正常的维护和管理,从而形成长效机制。四是创新组织形式。积极推广农民用水协会管理模式,使政府从直接用行政手段组织农民参与水利建设的习惯做法中解脱出来,让村集体或农民用水合作组织走到“前台”,9

将农村用水决策权、水库山塘使用权回归农民。

农村网吧管理现状令人堪忧

近年来,农村网吧业的迅速发展,对于促进信息传播交流、丰富人们文化生活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诸多因素,出现了大量违法违规经营现象,网吧业的严重弊端和危害性也暴露无遗。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违规经营普遍。由于农村地域广大、居住分散、范围大、隐蔽性较强,加之管理不严,给经营者带来极大方便,使农村网吧经营存在着许多违规违法行为。农村网吧90%以上都经营非网络游戏,这些非网络游戏绝大多数充满惊险、刺激的内容,有的经营者还设臵了许多充满色情、暴力、迷信、凶杀等有害内容的游戏以诱惑人。二是接纳未成年人进入。农村网吧的经营状况绝大部分靠青少年支撑,利润较低,加之少数经营者利欲熏心和管理部门打“游击”等因素的影响,因而网吧中违规接纳未成年人的现象普遍存在。三是存在安全隐患。农村网吧由于业主精于经营,吝于投入,基本上只有一个通道,门窗紧关,不通风不采光,没有消防器材,场地拥挤狭窄;为了遮人耳目、防备检查,甚至闭锁门窗、封堵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场内疏于管理、不禁吸烟,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四是对青少年健康成长负面影响严重。光顾农村网吧的人中80%是中小学生,90%是玩网络游戏和聊天,由于网吧业主经营超时,出现学生包夜上网,有家不回、有学不上,沉迷其中,不能自拔,严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极大地危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农村网吧的现状引起了学校、家长的强烈不满,为此,治理农村网吧刻不容缓。(湘阴县政协委员、党外人士)张琼建议:一要加大对《互联网上网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的宣传力度。要根据农村特点,发动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因素,对青少年进行宣传,将《条例》张贴到各班级。各新闻媒体及各乡(镇)、村要定期进行宣传。要让广大农民熟悉《条例》,监管网吧守法经营,积极举报违法行为。要在农村网吧的入口显著位臵张贴举报电话。学校要将举报电话和《条例》印发到家长手中。二要加大对农村网吧的管理力度。要将农村网吧管理纳入到乡镇文化管理工作中来,并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联系起来,与地方党委、政府工作联系起来。要建立社会监督网络,充分发挥党员、离退休干部、学生家长的作用,可在乡一级聘请网吧监督员,分片对网吧进行监督,逐步形成社会监督网络。切实加强部门之间的配合,文化、公安、工商、电信等部门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互通情况,既各司其职,又互相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从源头上有效地管理农村网吧。与此同时,各职能部门要加强新技术和相关软件的推广应用,屏蔽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科学确定上网者的真实身份,有效防范有害信息的传播。要严格执行网吧营业时间的规定,信号输出方在每天的零点至8点期间,应停止对网吧的信号接入,彻底解决超时经营问题。四要切实加强文化稽查部门的责任。要不断充实文化稽查部门的力量,文化部门要专门设立农村稽查队,开辟举报电话。要加强文化稽查部门的业务培训,强化业务素质,11

不断提高执法水平。要不断改进其办公条件、交通工具,保证其办公经费,做到有效、及时查处各种违规行为。

三、统战信息的撰写 总体上看:

标题主要采用单标题,要求直观新颖,一目了然。结构主要采用并列式,格式较为固定规定,一般采用的方式为“一是…二是…三是…”。

具体而言:

要做到“三好”。

1、选好主题。一篇信息不能面面俱到,只能抓住关键问题,突出重点。要选定领导关注的事,面上有影响的事,工作能借鉴的事,力求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快”。

2、拟好标题。看报看题,题好文一半。标题是浓缩点,应做到新颖、贴切、简洁,体现主题,符合要求,凸显特色。

3、写好内容。内容必须紧扣主题,做到开门见山,叙事简洁,数据准确,短小精悍。反映的问题要实,提出的对策、建议要有可操作性。

四、注意事项:

1、立意要“高”。信息是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其出发点和着眼点应是普遍性的问题,不能鸡毛蒜皮一拥而上。

2、角度要“准”。信息只能一事一议,写作的角度必定是与统战领域有关的人或事。同样一个信息事实,选择一个

不同的角度,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就是不同的信息。

3、语言要“精”。信息要运用精炼、简洁的词句,突出重点,亮出典型。精炼、简洁是信息的形象,新颖、特别是信息的生命,突出重点才能写实,抓住亮点才能出新,写出的信息才有吸引力。

4、报送要“快”。信息反映的动态情况一般都是重大、敏感事件或问题的苗头性发展情况,时效性非常强,要及时出手上报,给领导提供必要地决策参考。

5、把握要“慎”。掌握好方针、政策、原则,不能越级上报,要逐级报送。

下载解读“有效教学”(公共,提纲)word格式文档
下载解读“有效教学”(公共,提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解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解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摘要:马克思哲学新视界生成于1845年。这一年他写下的两部论著《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马克思主义哲学新世界观的产生。实......

    《有效教学经典案例评析》学习提纲(优秀范文五篇)

    临沂汤头中学 《有效教学》理论学习提纲 一、填空题: 1、有效教学的核心问题就是,旨在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 2、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也是每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

    《有效教学观课议课》讲座提纲

    《有效教学观课议课》讲座提纲 (2010.10.13) 第一部分 案例研究实践(60分钟) 1.案例描述 [背景描述] 某校从2007年起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形成了学案教学设计的四步形式,即:自习——......

    《解读文本,有效教学》读后感(陈柳梅)

    《解读文本,有效教学》一文对教师如何去解读文本很有效,《解读文本,有效教学》读后感(陈柳梅)。今天有幸能看到叶宇琨校长的《解读文本,有效教学》,受益匪浅。叶校长通过详实的课......

    浅谈小学语文教材解读与有效教学

    小学语文教材解读与教学策略 来宾市兴宾区 古三 小学 教材是教与学的主要依据,解读教材的目的是按照教学要求,努力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品德教育等预定的目标,全......

    《解读文本有效教学》读后感(谢宪光)

    《解读文本有效教学》读后感谢宪光近读叶宇琨老师的文章《解读文本有效教学》,对解读文本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解读文本有效教学》读后感(谢宪光)。叶老师告诉我们,可从三个角......

    从教学原点解读有效教学和教学深化改革5篇

    从教学原点解读有效教学和教学深化改革 有效课堂教学实施应选择实际目标和适宜形式方法 1.善于因学定教。我们在教学前须依据课程标准,年段要求,深入研究同学们实际,真正做到......

    华图 公共基础知识 提纲

    第一篇 时政热点及市情 第一章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决定》(节选)3 第二章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节选)7 第三章2010年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节选)14 第四章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25 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