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顺二中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常规实施要求

时间:2019-05-13 00:37: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富顺二中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常规实施要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富顺二中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常规实施要求》。

第一篇:富顺二中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常规实施要求

富顺二中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常规实施要求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的。信息技术课程不仅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形成个性发展,还要使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交流与合作,拓宽视野,勇于创新,明确信息社会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伦理与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与责任感。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理论,教师要把学生培养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

一、备

根据《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目标与学习要求认真备课。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材为依托,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学期教学计划、学科教研组的活动计划。参照教材体系与内容,联系学生、教师以及教学环境的实际情况,对每一单元、项目、活动或一节课制定准确、具体、适切的教学目标。以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出发点,以“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要点合理设计教学方法,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活动。根据具体教学环境、学生特点对教材的结构、内容进行重组和调整,明晰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写好教案或教学设计,形成有鲜明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师必须写好每节课的教案。教案应写明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设计及其他课件板书等。教师备课一般应超前一周。教案一般都应写详案,课堂教学实施完成后应进行教学反思或教后小结。

三维目标的描述,要以学生为主体而非教师,通过描述他们完成学习后的行为表现来反映教学要求。行为表现尽可能易理解、可实现、能评估。

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教学设计要合理,方法要合适。如实行“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根据内容设计出合理的、可行的学习项目,小组中既要有分工又要有合作,能够相互补充和完善。切实落实两纲精神:要注意挖掘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因素,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创新给当今社会带来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逐步形成与信息技术发展相适应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对课堂的硬件和软件环境要提前测试,充分开发和利用有效的教育资源,为学生的有效参与教学活动设计好切入点,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强调实践的针对性、过程性、有效性和发展性,实践的难度应呈梯度性。制定好评价体系:以“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制定出评价体系,将教学内容与评价体系结合起来,要把评价方法融入到教案中,切切实实地实施好对学生课堂学习过程的评价。

教研组的教研活动至少每两周活动一次:要根据市县教研室的工作计划要求和学校的实际,制定教研组工作计划,按计划开展教研活动;有具体的研究新教材教法的课题,并有创新形式的备课组备课活动;积极参加教研部门组织的教研活动。

二、上

课堂教学应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活动,教学活动应兼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及时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料和素材,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能及时进行有针对性地帮助和指导,教师应采用引导、讨论等教学方法,对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尝试着进行实践与探究。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课堂教学设计不必拘泥于一种或几种固定模式,教师应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过程,增加学生的体验、实践和感悟。讲授和实践体验可以分别进行,也可以融合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具体的技术操作问题可以集中进行讲解和实践,也可以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分散练习,逐步提高。对于一些专业性较强的知识,可以结合具体的例子,对基本概念、原理的讲解应准确、严谨,同时要通俗易懂,又不影响概念、原理的科学性。

教学巡视要及时捕捉学生出现的问题和反馈信息,既要抓住普遍问题,以解决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也要抓特例,将其变成对教学有用的鲜活的资源,进行引导、应变与拓展。教学指导要及时,从学生的讨论、回答、操作、作品、练习中,敏锐地判断学生的掌握程度,在学生最需要帮助时及时给予指导;教学指导要以启发为主,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让学生寻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指导要全面,不仅包含对知识的解释、对操作的示范和指点,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学习习惯、方法和规范的指导,例如:探究的方法、合作的技巧、交流的规范等;教学指导要有针对性,个别指导与共同指导相结合。此外,要充分考虑机房环境对教学产生的影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效调控课堂氛围和纪律。实施课堂学生学习评价,应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主要表现在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学习的积极性、同学之间的互助方面、探究能力等诸多方面进行评价,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评价的作用,要有选择性地把评价与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

三、课外要求

信息技术要完成教材练习部分,对光盘提供的内容要完成。教师课后要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制作的作品要安全地、完整地保存,并及时反馈。制定计划,鼓励并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能自觉地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生活和娱乐。教师要写教后记,进行教学反思。针对自己的教学实际,每学期写一片教学经验总结或案例分析。

四、评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的改革是落实课程标准的重要保证。要改变单一的注重结果的评价,重视评价的全面性、过程性和发展性。应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表现与提高,进行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价;并且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亲身体验评价的过程中,进行积极的自我反思、自我认识、自我调整。运用多种方法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将质性评价和量性评价结合起来,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尤其要将评价的实施过程与教学过程有机地结合,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课堂测试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练习、测试题的难度适当、有梯次,教师要认真评阅,及时分析讲评,并根据练习、测试的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改进教学的措施。

五、教师素养

信息技术教师是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和效益的关键。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生观和评价观;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加强教学理论的学习,提高理论素养,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水平。信息技术教师要在深入钻研《课程标准》和熟读、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学生发展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组合,以适应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信息技术教师要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表达应规范、正确,资料的运用恰当有效,提问要有启发性;教师应随时捕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特的发现和存在的问题,及时引发学生的思考,并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要根据教学实际,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信心,激发兴趣,形成探究问题的意识。

第二篇:葫芦岛市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常规实施要求

葫芦岛市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常规实施要求

为规范我市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优化教学秩序,实施有效教学,特制定《葫芦岛市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常规实施要求》。

一、教学准备

1、合理制定教学计划。开学前,教师要依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通读全册教材,系统而准确地把握教材中知识与能力的训练体系和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各单元教学重点及在全册教材中的地位,恰当地确定学期和各单元的教学目标与内容,制定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2、精心设计课时教案。提前一周写好教案。教案要体现本堂课的主要内容、过程及采取的主要策略。重视教学过程的设计,周密思考各环节、各步骤之间的衔接与呼应;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学习特点、精心考虑教学情境的设计、学生活动和师生互动的设计等。

3、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制定要符合《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的要求,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目标。目标的表述要规范,定位要明确、具体,应立足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教学目标的指向应是多元的,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4、科学处理教材内容。教师在备课时要细读教材,掌握信息技术学科的知识体系、结构,教材各章节的地位、作用。及时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并作为教材的补充。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

极开发、利用各种学习资源。

5、准确把握学生实际状况。全面了解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包括学生的学习起点、认知结构、学习动机、学习风格和态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6、恰当地选择教法和学法。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接受能力以及自己的学习风格,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充分运用相关学科的有关知识,教学方法应适应教学内容的要求及学生的接受能力。做到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加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求实精神,有利于计算机教室及教学的管理。

7、充分准备课件和素材。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必要的多媒体课件,使学生充分发挥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的协同作用而更有效地进行学习。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要做到色彩和谐、直观性强、便于演示操作,能反映知识的本质,解决教学难点等特点。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准备好相关文档、图片、动画、声音等素材。

8、做好课前准备。熟悉教学的硬件和软件环境。熟悉教师演示设备、学生操作练习设备的硬件和软件环境,熟练掌握硬件和软件的操作使用方法。凡是要求学生动手操作的内容,教师必须先做一遍,以熟悉操作的全过程,以便找出操作中的难点及操作的关键。设计好演示操作步骤,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力求做到教师演示操作规范、正确;展示现象要鲜明、准确。

9、加强集体备课。集体反思前一阶段教学工作的得失,交流近

期备课的心得体会,研讨备课中碰到的各种问题,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总结,提高备课质量。教研组要坚持至少一周一次集体备课,统一教学目标要求和重难点,在集体备课之前,应保持1——2课时的提前量备出个性教案。

二、课堂教学

10、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获得知识,必须建立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信息技术课应结合学生生活、学习以项目、任务活动进行展开,提高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1、注重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在上课时要能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目标有机地融入到每一个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和教学行为之中,通过教学活动过程,逐步实现教学目标。

12、注重思维过程教学。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是在生动、多样的信息技术实践活动中,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生成的。教学中应从信息技术学习的特点出发,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形式,激发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以自己的认知结构对新知识、新技能方法和规律进行探索,使学生逐步形成运用信息技术发展思维,从而提高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中主动探究、研究新知等能力。

13、课堂教学要做到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教学过程的设计

要符合学生的年龄和生理特点以及感知的规律,不断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有利于发展学生探索、创新能力的新型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学生的参与度。

14、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要渗透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交流与合作,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5、注重知识结构教学。要及时对知识进行梳理,加强知识的纵向和横向拓展,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16、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尊重学生,以强烈的责任心,严谨的治学态度,善于挖掘教学内容的教育价值,恰当地进行养成教育。要把落实情感态度的目标作为己任,努力把情感态度目标有机地融合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之中。

17、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教学中要尽量体现与学科整合的教学思想,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学习其它学科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形成在信息化环境中主动探究、研究新知识的意识;使信息技术成为学校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力工具。

18、遵循学习规律,有效实施教学。强调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各自的独立活动探索知识的奥秘。教师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料和素材,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能及时进行有针对性地帮助和指导,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方法的指导,让学生自己尝试着进行实践与探究。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有效实

施教学。树立课堂教学效率意识,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19、教学行为规范。教师要做到仪表端庄,举止大方;语言规范,语速适当;板书工整,条理清楚。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激励学生。要按时上下课,上课不得无故离开教室,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

20、课后及时反思。每课时完成后,要及时进行教学反思,针对教学效果、个人体会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总结并形成教学后记。教学后记要在授课当日完成。

三、作业反馈

21、科学合理地设计作业。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实际,科学合理地设计、编制作业,做到既能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又能够拓展学生信息技术的视野和能力;作业布置要少而精,一般不要布置书面作业。拓展性的作业可布置能与其它学科有一定联系的作业,以体现学科整合的教学思想。

22、作业要尽量体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分析讲评学生作业时要提出建议或指出存在的问题。学生可以用多种方式提交作业(如电子邮件、演示文稿、操作过程的纪录、电子作品等),教师要为任教班级建立学生电子作品集,给学生布置制作电子作品的作业要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获。

四、教学评价

23、要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指导思想,重视评价对学生学习的激励、反馈和诊断作用,做好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工作。评价应

以课程目标和内容目标为依据,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理念,全面评价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表现。

24、注重对学生信息技术学习过程的评价。运用多种方法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将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结合起来,评价的着眼点主要体现在: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能否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收集信息和整理资料;能否合理、规范、正确地使用信息技术以及综合能力的运用;教师、学生在课堂学习评价中的诚信意识;学习成果的展示与交流。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整体评价,评价时应注意记录、保留和分析学生在不同方面的表现,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25、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综合运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家长评价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全面的考查。可通过教师观察、测试与考试、学生成长记录袋、评定量表等方式方法,全面反映学生实际的学习与发展状况。

26、恰当地呈现和利用评价结果。评价结果的呈现应注意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采用描述性评价和等级(优秀、良好、合格、需努力)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价结果的呈现和利用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进步,应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发展。

五、课外指导

27、课外指导的内容包括:指导学生自学,解答学生作业中的疑

难问题,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28、注重差异,分类指导。辅导应根据不同的对象提出不同的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要通过辅导,使学习困难的学生及时解决课堂遗留问题,排除后续学习的障碍。通过选择性作业的指导,扩大优秀学生的知识面,发挥其优势特长,促进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

29、课外活动的形式要多样化。教师要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通过组织动画制作、图像处理、网页制作、机器人等活动小组,拓展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自学能力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六、教学研究

30、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教学研究是引导教学进步,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主要途径之一。每一名教师都要增强教学研究与改革的意识,以改革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和改革实验。

31、健全以教师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加强学科教研组建设。教研组要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教改实验。要从教学的现实问题出发确定研究课题,努力提高研究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要加强集体备课,开展说课、听课、评课和各种形式的观摩研讨活动,不断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32、教师要积极参加课堂教学研讨活动。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每学期要上一堂研讨课,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各级学科带头人

和骨干教师每年要上一堂示范课或观摩课。

33、教研组或备课组活动每周一次。每次活动必须有主题、有中心发言,每学期组织一至三个研究主题,确保每次活动有明确的内容,解决教学工作实际中存在的问题。

34、严格建立听课学习制度。三年教龄以内的青年教师和教研组长,每学期听课评课15节以上;一般教师听课评课10节以上。听课时,必须有听课笔记和评议记录。

35、积极进行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与教育教学科研实践。每位教师都要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需要确立研究的问题,并开展行动研究。每学期每位教师必须完成一份篇教研论文。教师要不断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形成个人教学特色。

七、专业素养

36、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素养,是信息技术教育成功的关键。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要发挥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积极开发有利于时代发展和学生发展的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为实施与推广优质信息技术教育作出应有的贡献。

37、必须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提升,扩大自己的视野,更新自己的知识,把握技术发展的脉搏,关注信息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及时更新陈旧知识内容,熟练掌握纲要中规定的教学内容。具备独立处理教材的能力、扎实的基本功和较强的课堂组织和调控能力。

38、要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表达应规范、正确,资料的运用恰当有效,提问要有启发性;教师应随时捕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特的发现和存在问题,及时引发学生的思考,并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要根据教学实际,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信心,激发兴趣,形成探究问题的意识。

39、教师应有较宽的知识面,应能关心生活、关心社会,在学科教学中能及时联系相关的社会生活现象。

40、养成教学反思的习惯。要反思教学设计,反思教学行为,反思教学效果,通过对教学实践的关注,经过教师探究式的思考与行动,在教师主动的建构中获得成长。每位教师每周要写不少于1/4新授课时的教学反思,在学科组或校内交流。

第三篇:葫芦岛市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常规实施要求

葫芦岛市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常规实施要求

为规范我市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优化教学秩序,实施有效教学,特制定《葫芦岛市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常规实施要求》。

一、教学准备

1、合理制定教学计划。开学前,教师要依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通读全册教材,系统而准确地把握教材中知识与能力的训练体系和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各单元教学重点及在全册教材中的地位,恰当地确定学期和各单元的教学目标与内容,制定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2、精心设计课时教案。提前一周写好教案。教案要体现本堂课的主要内容、过程及采取的主要策略。重视教学过程的设计,周密思考各环节、各步骤之间的衔接与呼应;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学习特点、精心考虑教学情境的设计、学生活动和师生互动的设计等。

3、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制定要符合《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的要求。教学目的正确,目标明确,从学生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学生思想教育,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育。

4、科学处理教材内容。教师在备课时要细读教材,把握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结构关系,明晰内容的内涵和外延,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分散难点。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学习资源。

5、准确把握学生实际状况。全面了解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包括学生的学习起点、认知结构、学习动机、学习风格和态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6、恰当地选择教法和学法。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接受能力以及自己的学习风格,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根据信息技术课的知识性、技能性、实践性、创造性和科学性,课程应结合学生生活、学习以任务活动进行展开,提高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充分准备课件和素材。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必要的多媒体课件和素材,使学生充分发挥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的协同作用而更有效地进行学习。

8、做好课前准备。熟悉教学的硬件和软件环境。熟悉教师演示设备、学生操作练习设备的硬件和软件环境,熟练掌握硬件和软件的操作使用方法。

9、加强集体备课。集体反思前一阶段教学工作的得失,交流近期备课的心得体会,研讨备课中碰到的各种问题,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总结,提高备课质量。教研组要坚持至少一周一次集体备课,统一教学目标要求和重难点,在集体备课之前,应保持1——2课时的提前量备出个性教案。

二、课堂教学

10、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获得知识,必须建立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信息技术课应结合学生生活、学习以项目、任务活动进行展开,提高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1、注重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在上课时要能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目标有机地融入到每一个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和教学行为之中,通过教学活动过程,逐步实现教学目标。

12、注重思维过程教学。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是在生动、多样的信息技术实践活动中,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生成的。教学中应从信息技术学习的特点出发,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形式,激发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以自己的认知结构对新知识、新技能方法和规律进行探索,使学生逐步形成运用信息技术发展思维,从而提高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中主动探究、研究新知等能力。

13、课堂教学要做到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教师教学要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学生的参与度。

14、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要渗透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交流与合作,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5、注重知识结构教学。要及时对知识进行梳理,加强知识的纵 向和横向拓展,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16、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尊重学生,以强烈的责任心,严谨的治学态度,善于挖掘教学内容的教育价值,恰当地进行养成教育。要把落实情感态度的目标作为己任,努力把情感态度目标有机地融合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之中。

17、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教学中要尽量体现与学科整合的教学思想,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学习其它学科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形成在信息化环境中主动探究、研究新知识的意识。

18、遵循学习规律,有效实施教学。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料和素材,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能及时进行有针对性地帮助和指导,教师应采用引导、讨论等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方法的指导,让学生自己尝试着进行实践与探究。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有效实施教学。树立课堂教学效率意识,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19、教学行为规范。教师要做到仪表端庄,举止大方;语言规范,语速适当;板书工整,条理清楚。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激励学生。要按时上下课,上课不得无故离开教室,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

20、课后及时反思。每课时完成后,要及时进行教学反思,针对教学效果、个人体会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总结并形成教学后记。教学后记要在授课当日完成。

三、作业反馈

21、科学合理地设计作业。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实际,科学合理地设计、编制作业,做到既能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和 技能,又能够拓展学生信息技术的视野和能力;作业布置要少而精,一般不要布置书面作业。拓展性的作业可布置能与其它学科有一定联系的作业,以体现学科整合的教学思想。

22、作业要尽量体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分析讲评学生作业时要提出建议或指出存在的问题。学生可以用多种方式提交作业(如电子邮件、演示文稿、操作过程的纪录、电子作品等),教师要为任教班级建立学生电子作品集,给学生布置制作电子作品的作业要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获。

四、教学评价

23、要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指导思想,重视评价对学生学习的激励、反馈和诊断作用,做好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工作。评价应以课程目标和内容目标为依据,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理念,全面评价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表现。

24、注重对学生信息技术学习过程的评价。运用多种方法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将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结合起来,评价的着眼点主要体现在: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能否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收集信息和整理资料;能否合理、规范、正确地使用信息技术以及综合能力的运用;教师、学生在课堂学习评价中的诚信意识;学习成果的展示与交流。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整体评价,评价时应注意记录、保留和分析学生在不同方面的表现,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25、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综合运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家长评价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全面的考查。可通过教师观察、测试与考试、学生成长记录袋、评定量表等方式方法,全面反映学生实际的学习与发展状况。

26、恰当地呈现和利用评价结果。评价结果的呈现应注意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采用描述性评价和等级(优秀、良好、合格、需努力)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价结果的呈现和利用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进步,应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发展。

五、课外指导

27、课外指导的内容包括:指导学生自学,解答学生作业中的疑难问题,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28、注重差异,分类指导。辅导应根据不同的对象提出不同的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要通过辅导,使学习困难的学生及时解决课堂遗留问题,排除后续学习的障碍。通过选择性作业的指导,扩大优秀学生的知识面,发挥其优势特长,促进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

29、课外活动的形式要多样化。教师要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通过组织动画制作、图像处理、网页制作、机器人等活动小组,拓展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自学能力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六、教学研究

30、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教学研究是引导教学进步,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主要途径之一。每一名教师都要增强教学研究与改革的意识,以改革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和改革实验。

31、健全以教师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加强学科教研组建设。教研组要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教改实验。要从教学的现实问题出发确定研究课题,努力提高研究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要加强集体备课,开展说课、听课、评课和各种形式的观摩研讨活动,不断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32、教师要积极参加课堂教学研讨活动。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每学期要上一堂研讨课,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各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每年要上一堂示范课或观摩课。

33、教研组或备课组活动每周一次。每次活动必须有主题、有中心发言,每学期组织一至三个研究主题,确保每次活动有明确的内容,解决教学工作实际中存在的问题。

34、严格建立听课学习制度。三年教龄以内的青年教师和教研组长,每学期听课评课15节以上;一般教师听课评课10节以上。听课时,必须有听课笔记和评议记录。

35、积极进行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与教育教学科研实践。每位教师都要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需要确立研究的问题,并开展行动研究。每学期每位教师必须完成一份篇教研论文。教师要不断总结教育 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形成个人教学特色。

七、专业素养

36、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素养,是信息技术教育成功的关键。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要发挥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积极开发有利于时代发展和学生发展的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为实施与推广优质信息技术教育作出应有的贡献。

37、必须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提升,扩大自己的视野,更新自己的知识,把握技术发展的脉搏,关注信息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及时更新陈旧知识内容,熟练掌握纲要中规定的教学内容。具备独立处理教材的能力、扎实的基本功和较强的课堂组织和调控能力。

38、要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表达应规范、正确,资料的运用恰当有效,提问要有启发性;教师应随时捕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特的发现和存在问题,及时引发学生的思考,并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要根据教学实际,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信心,激发兴趣,形成探究问题的意识。

39、教师应有较宽的知识面,应能关心生活、关心社会,在学科教学中能及时联系相关的社会生活现象。

40、养成教学反思的习惯。要反思教学设计,反思教学行为,反思教学效果,通过对教学实践的关注,经过教师探究式的思考与行动,在教师主动的建构中获得成长。每位教师每周要写不少于1/4新授课时的教学反思,在学科组或校内交流。

第四篇:高中教学常规要求(模版)

高中教学常规要求

(一)计划

1.高一年级要在开学时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要具体到每一周甚至每一天,并做到计划上墙。2.所有教师和学生都要熟悉教学计划,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优质高效。

(二)备课

1.集体备课(1)积极实施“三步一导”的集体备课模式,即遵循先个人、后集体,再个人的顺序,并由主备教师上好先导课。要做到“一个结合”、“两个发挥”、“三定四统一”,即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相结合;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发挥集体的智慧和优势;定时间、定内容、定主备人;统一进度、统一重点、统一练习题、统一单元诊断检测题。

(2)必须全员参与,务必先个人备课,对备课质量要精益求精,大到每节课学习哪些知识点、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小到上课提问哪些问题、提问哪些层面的学生,某个知识点应该怎样进行处理,点拨这个知识点举哪些例子,选用哪些题目加以巩固等。

2.个人备课(1)要做到“五备”、“五精”,即备课标、备考纲、备教材、备学案、备学生,精心确定教学目标,精心组织教学内容,精心编制题目,精心运用教学策略,精心优化学案。

(2)青年教师必须写出详实的教案。所有教案都要把重点放在对课标和考纲的研究、重点的落实、疑难点的突破点拨上,重在设计教法,指导学法。集体备课之后,每位教师要把集体备课的成果落实到个体教案之中,从而实现教学的最优化和个性化。

(三)上课

1.处理好课堂教学中讲与练的关系。

要做到精讲精练、讲练结合。“讲”要突出重点,做到“三不讲”、“三必讲”、“三个到位”。“三个不讲”——学生已经掌握了的内容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不讲也会的不讲;“三个必讲”——核心问题必讲,思路方法必讲,疑点问题必讲;“三个到位”——训练到位,点评到位,纠错到位。确保每一节课都是高质量、高标准的课,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2.教师施教要规范。

每节课有问题,有主题。教学活动紧紧围绕问题展开,思维训练贯穿始终。教师要注意教学语言的准确运用,板书规范,做好规范性示范作用,纠正学生不规范的学习行为,减少无谓的失分,把学生因粗心、潦草、不规范等造成的失误降到最低。3.力戒把课堂上应该完成的任务放到课下。5.做好教学主要环节的细化工作

⑴教学内容精细化 ①内容要全面;②目标要求恰当,符合课标、考纲;③起点定位要准确;④课堂教学容量要适中;⑤难易要适度;⑥快慢要适宜。

⑵教学过程精细化 教师要有:①环节意识(课堂教学环节要简捷);②责任意识(不同环节完成不同任务);③时效意识(克服总体时间不够,局部浪费严重的现象)。

⑶教学方式精细化 依托学案,优化学案导学模式。对学案要做到前置使用、全面使用、全程使用和优化使用。

⑷课堂学习管理精细化 关注学生学习:①教师要缩小权力,扩大责任。导学、助学、督学、评学、同学。要离开课本,离开讲台。②学生要主动学习,改变不良的学习习惯:袖手学习、低头听课、悠闲学习、机械记忆。

(四)作业

1.要坚决落实“四要四不要”。

“四要”是作业要精,质量要高,规范要严,批改要快。作业的选用上,以教材习题、校本教材学案为主,不准未加筛选就布置作业,不准课内缺陷课外加大作业量,不准只布置不检查不批改,不准没有书面作业。同时要注意“四度”(练思维、练速度、练规范、练准确),“四结合”(书写规范要求与速度结合、展览与评优结合、抽查与普查结合、情况反馈与总结结合)。所有作业教师必须先做再布置。

2.“练”要精选题目,切实做到“三突出”、“三禁止”。

“三突出”即突出题目的典型性(教学的重点、共性的解题思路和方法)、针对性(课程标准和高考的考点、学生学习的弱点)和开放性(拓展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思维);“三禁止”即禁止使用机械记忆的题目、低水平重复的题目和偏难怪的题目,确保练的质量。

3、作业要及时收缴,及时批改,注明批改日期。批改时可采取等级制(A:优秀;B:良好;C:中;D:差)。各科作业要全收全改,提倡面批,多写指导性评语,及时订正作业中的错误,带有普遍性的错误要及时讲评,集体订正。4.作业批改既重量更要重质。

作业要全批全改,同时要有一定数量的面批。批改时一定要划出问题点,要经常给出具有启发性、指导性和激励性的评语;及时分析错因,对作业中的错误及时订正。5.教师要有详实的作业批改记录。

(五)检测

1.组题要由易到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顺序。

2.难易要适度,建议命题时难易度比例为3:6:1或3:5:2。试题一定要注重基础,面向绝大多数学生。要避免选题偏难、跨度偏大、内容超前。

3.试题考查点分布要合理,试题的覆盖面要广。4.题量要适中,题型要与学业水平测试保持一致。

5.诊断检测题与补偿训练题的命制要同步进行。补偿训练题来源于学生平时学习中的易错题,诊断检测后再练,让每个学生不留知识死角。

6.批改要及时、细致,要全批全改,并尽可能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重点学生的试卷最好能有适当的激励性评语,与学生作无声的交流,或加强面批。

7.讲评要体现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和时效性(快批快讲,迅速及时)。

8.既要发挥考试的评价功能,更要发挥考试的激励作用和补偿功能。要使绝大多数学生学出信心,考出信心。不仅要做到“错题重做,空题补做”,还要进行“规范答题,补偿训练”,最终实现既要“温故”,更要“知新”。

(六)听课

相互听课、取长补短,是提高教学艺术的有效方式。

1、每一位教师每周至少听课2节以上。

2、每节听课应有详细记录,要标明听课日期、授课人、教学班级、教学课题等。

3、要有课堂评价或教学建议。

4、大型公开课的听课,备课组长(或教研组长)要组织说课、评课活动。

5、听课可随堂听课,可跨年级、跨学科听课。

6、严禁实际未听课却有听课记录的现象。

7、评课

(七)辅导

1.解答学生疑难问题,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达到教学基本要求,指导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宽、加深知识面,发展特长。

2.不仅解决学生的知识疑难,还要教给学习方法。3.工作中要体现“六个多一点”,即备课时多思考一点,课堂上多提问一点,习题设计多兼顾一点,作业批改多细致一点,辅导时多照顾一点,谈话交心次数多一点。

(八)反思

1.所有教师都要及时反思每一节课,反思哪个地方处理不够理想,应该怎样进行补偿;哪个地方浪费了时间,做了无用功,应该怎样进行调整等。确保高效利用每一分钟,每节课都是大容量、高效益。

及时将反思上传到教研平台上

第五篇:小学语文教学常规实施要求

小学语文教学常规要求

一、备课

认真备课。教师要在深入钻研《课程标准》和熟读、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把握教材要点。并有独到的体验和发现。应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的同阶段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写好教案或教学设计。

(一)目标设计

1、明确恰切的教学目标是高水平教学的重要标志。教学目标的设计首先应该考虑学生的发张,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理念。

2、年段教学目标(如:1—3年级识字达1500字;4年级150—200字的作文;5年级200—300字的作文,并展开小文章的阅读;6年级300字以上的作文,并教授对简短文章的赏析。)、阶段教学目标(如每学期的教学主次、重、难点、教学阶段实现的教学目标成绩)、课时(文)教学目标应当形成从概括到具体的包容关系。

3、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组词、造句、区别形近字、多音字、近反义词等)、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应当明确具体地表述,可操作、可检测。

(二)过程设计

1.教学过程的设计应当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并充分提供主体活动的时间和空间。2.教学过程的各环节之间须呈逻辑关系。

3.恰当运用各种方法,创设浓厚氛围,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乐于参与,获得体验。坚决杜绝“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模式。

4.积极引进现代教学技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每星期至少开展一次多媒体教学。

(三)练习设计

1.重视对学生发展有重要影响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训练。

2.练习的设计要有一定的坡度,要体现出认、读、写、理解;综合分析、鉴赏评论这几个层次能力的衔接;练习设计要富于思考性和启发性,注意练习形式的多样性和内容的趣味性。3.引入开放性练习,大力推进研究性学习。勉“注入式”的教学模式。

(四)教案书写要求

在重视教学设计的基础上,教案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 教学目标 2. 教学重难点 3. 教时安排

4. 教学构思及手段运用

5. 教学过程(步骤)及学生活动的设计 6. 巩固知识技能、促进感悟体验的练习7. 教学后记

二、上课

阅读教学

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切实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鉴赏评论文学作文的能力;陶冶学生情操,并使其掌握相应的中外文化知识和民族文化知识。

(一)课堂教学

1.课堂教学是一个沟通和合作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和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实现教学相长。2.精心组织、导入文本阅读、小组讨论和大组交流,目的清楚,全员参与。

3.注意学习内容的拓展,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课内外学习的交互点,真正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4.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量,让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学习、体验的过程。

5.文言文教学要有量的保证:除了课本中的文言文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阅读切合其知识水平的课外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工具书和相关资料基本理解课内外文言诗文的思想内容。保证一定的文言诗文背诵量,小学阶段要求背诵古诗词120首。

6.用适当和别出心裁的方法增加学生的识字量,小学阶段学生应掌握常用汉字2500字。语文教学均应注意以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予以指导。7.提高教师课堂用语的质量,做到指令明确,语言准确生动。

8.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鼓励学生讨论、质疑,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精神。9.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讲授质量,教师的讲授应做到简明扼要,富有启发性。

(二)课外阅读

1.组织剪报、新书介绍、书评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推荐阅读书目,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质量。

2.1-6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20万字。

3.小学生要有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并逐步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写作教学

提高写作教学的效率。鼓励学生多积累语言材料和生活材料,提倡多写多练,在实践中提高写作水平。

(一)教学

1.启发、培养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准确德捕捉食物的特征,力求感情真挚、有创意地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尤其是在课堂活动或生活及时体现。

2.在教材提供的写作系列的基础上,各学科应结合学校、各年级实际制定学期的写作教学计划,避免随意性。

3.每次写作训练均要有教案。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加大作文指导,要在“写什么”、“怎样写”等方面给学生以启示,并以范文的形式出现,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关注,从而进一步的鼓励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感。4.在达到基本写作量的基础上,贯彻研究学习的思想,对学生适量的进行专题写作训练(如:“我的妈妈”、“家乡”等人物、景色和场地),以发展学生的个性。

(二)学生作文

1.在学生作文原则上应在规定课时内当堂完成,以训练学生的写作速度。小学五年级学生要做到每课时能写片段或短文250-300字左右。

2.作文每星期不少于一篇,不含考试作文。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促使学生多写多练。创造条件,逐步把学生随笔写作纳入作文训练的主渠道。

(三)作文批改

1.作文批改应遵循“精批、少改、重讲评、重鼓励”的原则,每次作文都要批改、讲评,并对学生范文进行当堂范读。2.作文批改要讲究方法,注重实效,并兼顾不同层次有计划地轮流重点批改,重点批改要圈划出学生作文中的错别字和病句,并针对学生作文的个性化问题或突出优点加上眉批和总评,重点批改也可以是师生间个别交流和面批。其余作文必须过目,注上批阅记号。每次重点批量可以因校、班而异(一般不少于四分之一),并做好批改记录,保证每位同 学每学期得到重点批改的次数不少以8次。作文一般应于一周后反馈给学生,恰当运用各种讲评方法,要求学生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订正、修改或重写。

语文综合学习

组织年级或全校的语文综合时间活动,是语文教研组的重要任务之一。语文活动实质是一种语文的综合性学习,它可以起到营造语文氛围的作用,使学生从中学到知识,得到熏陶,增强活力,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

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学校语文组应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选择恰当的方式,每年举行一次以上的全校性语文活动,如语文技能竞赛(作文、普通话、写字、演讲辩论„„)、文化讲座、展览活动等;并提倡使用互联网等现代化媒体设计活动;同时应创造条件,让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生活,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让学生体验合作和成功的喜悦。

学生的专题研究活动是语文综合学习的重要方面,与怎教师可以利用拓展课和研究课的时间予以指导。帮助学生学会自主选题,收集资料和实施研究。

三、作业与辅导

(一)作业

1.作业应精心设计,具体要求见“备课”部分中的“练习设计”。2.作业量要适度,体现典型性和巩固性。3.作业规范、字迹端正、书面整洁。

(二)批改

1.正确(不批错、不漏批、批语用词确切;批改成绩不以“阅”为展示,而以正面直接为主,如分数、笑脸、花朵等;每题批改;批改符号规范); 2.严格(格式、符号、字迹要有要求、错题要订正); 3.及时(写上批改日期);

4.仔细(对学生共性错误和突出的要认真做好批改记录,便于集中进行讲评和指导。)

(三)辅导

1.每位教师手中要有学有余力的学生和学有困难学生的名单。2.教师应该为学有余力学生和学有困难学生建立个案档案。3.辅导形式包括课堂上的即时辅导和课间的单独辅导。

4.阶段学习之后,教师应该与学生共同反思,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四、评价

1.小学阶段每学期日常评价次数不超过3次,一、二年级有期末考察,三-五年级有期末考试。评价结果分为“优良”、“合格”、“不合格”三级等第,期末总评有日常评价占60%,期末考察综合评定。

2.命题要根据数学计划要求,突出重点,着重考察学生认读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论的能力,不出偏题怪题。小学阶段基础题占80%-90%,提高题占10%-20%。

3.除运用于阶段性和总结性凭借的考察和考试外,要逐步增加日常性评价在学期总评中的比重,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反馈、学习动机和学习方法,科学地核定学生的学期成绩。

4.积极探索综合性学习评价的途径和方法。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重在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尤其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评价的着眼点主要在: ——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能否在活动中主动的发现和探索问题;——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收集信息和整理资料; ——能否根据占有的课内外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 ——语文知识和能力综合运用的表现; ——学习成果的展示与交流。

下载富顺二中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常规实施要求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富顺二中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常规实施要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信息技术教学常规

    信息技术教学常规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

    《小学语文教学常规实施要求》学习体会

    《小学语文教学常规实施要求》学习体会学习了《小学语文教学常规实施要求》后,我更加体会到了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

    葫芦岛市小学数学教学常规实施要求

    葫芦岛市小学数学教学常规实施要求 为规范我市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优化教学秩序,实施有效教学,特制定《葫芦岛市小学数学教学常规实施要求》。一、教学准备 1.合理制定......

    葫芦岛市小学语文教学常规实施要求

    葫芦岛市小学语文教学常规实施要求 为规范我市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实施有效教学,特制定《葫芦岛设计小学语文课堂 教学常规实施要求》。 一、教学准备 1、合理制定教学......

    通城县初中物理教学常规实施要求

    物理教学常规 讨论稿(李良执笔) 物理学科是以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以自然科学事实、原理和规律为主要学习内容的学科,物理学科教学应通过观察、......

    教学常规要求

    教学常规要求 2012年8月22日一、教学处常规要求 (一)备课方面,本学期教案要求电子教案,把教学进度、放在教案前面,便于检查。及时更新日期,反思按时跟上。教学反思重点检查。教案......

    教学常规要求

    教学常规要求 一、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依据教学大纲进行教学。 二、教师要认真备课,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和过程,备作业和教具,备教学思想等。坚持不备课不进课堂,教导处每学......

    教学常规要求[模版]

    教师课堂教学常规要求 一、教师上课前2分钟到达教室,检查学生的课前准备情况,清点学生人数,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 二、上课铃响,教师走上讲台,示意值日生喊“起立”。教师检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