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鸿雁》

时间:2019-05-13 00:17: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歌曲《鸿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歌曲《鸿雁》》。

第一篇:歌曲《鸿雁》

《鸿雁》教案

教学内容:学习歌曲《鸿雁》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受蒙语歌曲豪放、自由、悠扬的特点,了解鸿雁的歌曲内容。

2、能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3、能用蒙语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用蒙汉两种语言唱好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有感情的唱。

教学难点:唱准前倚音。

教学用具:电子琴、录音机、自制音乐卡片。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做动作。

二、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三、基本训练:

1、呼吸练习、口腔练习。

2、发声练习,听歌曲《送别》。

四、综合练习:

1、看卡片速认、速唱,2、节奏练习。

3、师生对话,复习四二拍子的歌曲节奏。

五、学习歌曲:《鸿雁》

1、教师导言:今天老师领你们去美丽的草原看一看草原的天空和一排排鸿雁,看他们自由、奔放地翱翔在蓝天上。教师板书:《鸿雁》

2、教师讲解歌曲内容,让学生了解歌曲的歌词,了解蒙古族歌曲的特点:自由、奔放、悠扬、抒情。

3、教师播放录音,感受歌曲的情绪。

4、有感情地按节奏读歌词,理解歌词的含义。

5、再次聆听歌曲,进一步感受歌曲情绪。

6、教师讲解歌曲中出现的小知识点。

7、学习歌曲旋律

8、学唱歌去

9、处理歌曲:a、体会感受歌曲。b、用蒙语演唱歌曲。c、用歌曲创编舞蹈。

六、课堂小结:美丽的草原辽阔无边,仿佛我们也像鸿雁自由奔放翱翔在天空中,去寻找未来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第二篇:浅析歌曲《鸿雁》艺术特点

浅析歌曲《鸿雁》的艺术特点 【摘 要】:《鸿雁》一首非常经典的蒙古族民歌,经过改变、时代的变迁,把蒙古族的民族歌曲风格与现代气息相结合,形成了现在人们耳熟能详的一首歌曲,很多歌者通过不同的表现方式、唱法来将其演唱来感受不同风格的鸿雁,本文通过对歌曲的调式分析,来感受蒙古族的民族文化,加上当时歌曲创作的背景及它的演变过程,了解蒙古人民的地域特征及当地人民的性格,再去通过对歌词大意的分析,让广大歌者能够一句一句来体会那种浓浓的思乡之情,在演唱时更能去感同身受,能更好的去表达这首歌曲。

【关键词】:鸿雁;

创作背景;

歌词分析;

调式分析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ng “The Wild Goose“ Student name:Jiaziyu Guidance teacher:Zhengjianhua [Abstract]: Hongyan is a very classical Mongolian folk song.After changing and changing the times, it combines the Mongolian national song style with modern flavor, forming a song that people are familiar with now.Many singers sing it through different ways of expression and singing to feel different styles of Hongyan.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tune of the song, this paper tries to feel the Mongolian nationality.National culture, together with the background of song creation at that time and its evolution process, to understand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ngolian people and the local people's character, and the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lyrics, so that the majority of singers can experience the strong feeling of homesickness sentence by sentence, in singing can feel the same experience, can better express the song.[Keyword]: Hongyan;Creative Background;Lyrics Analysis;Modality Analysis 目 录 一、引言 1 二、蒙古族文化 1 三、创作背景 1 四、曲式分析 3 五、歌词分析及情感处理 3(一)第一部分 3(二)第二部分 4 六、演唱对比 5 结语 5 参考文献 6 致谢 7 一、引言 一封家书,一个寄托,远在海外的游子,只能通过鸿雁来寄托对家乡、对亲人的那份思念,蒙古族的民族文化,现代的艺术气息,相互融合,一代代的流传,形成了现代产物,歌曲中的起承转合,一幅幅的画面更能勾起在外漂泊的人的思乡之情,对歌曲《鸿雁》的深度了解,仔细去体会它的每一个故事,每一份流传。

二、蒙古族文化 在隋唐时期,蒙古族人生活在内蒙古大兴安岭的一个原始森林中,当时主要以狩猎与采集为主要的生活方式,在当时的狩猎民族中,民族歌曲大多数都已“古短调”为主。之后大约在公元840年,发生了战争,在蒙古高原的国家被击溃,进行了南迁活动,蒙古族人在这时抓住这个契机,走出了原始森林,走进了蒙古高原中心。在此之后,转变成了游牧民族,民族音乐随之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从“短调”的风格转变成了“长调”,歌曲的表达都像草原般广阔、旋律优美,有了一股浓浓的草原气息,他们之后生活在广阔草原上,居无定所,都是以水草的地方去居住生活,以畜牧为生。

在蒙古族歌曲文化的风俗中,礼俗歌中有一个叫宴歌,是“乃日”活动中的特定歌曲,歌曲《鸿雁》就是宴歌中的一首,“乃日”是蒙古族的一个传统的音乐活动,“乃日”在蒙语的意思就是代表一些聚会、盛会的意思,蒙古族善歌善舞很多就是在“乃日”中不断的去练习、演唱、聆听中而学习出来的,可以说这个它是蒙古族音乐文化传承的一个圣地,歌曲《鸿雁》原意是白天鹅的意思,在宴会中招待客人,蒙古族人热情好客,他们非常希望可以挽留客人,所以用歌声来表达他们的情绪,把客人比喻成“美丽高贵的白天鹅”。

蒙古乌拉特族民歌绝大多数出自梅力更庙的一、二、三世**,其中的第三世**罗布生丹毕加拉森尤为著名,他创作的大量歌曲多以长调民歌为主,特点鲜明,它们的节奏都比较缓慢,抒情的表达的比较多,那种感觉让人们尤意未尽,也有一部分的民歌高亢嘹亮,歌曲内容热情洋溢,充分体现了蒙古族的文化传承。

三、创作背景 《鸿雁》(原名鸿嘎鲁)最早是一首乌拉特族的宴会歌曲,它是由乌拉特西公旗末日更庙**罗布生丹毕加拉森(1717-1766)作词作曲,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左右,由于在传承的过程中,翻译的意思也一点一点发生演变,从一首宴会上的敬酒歌曲变为思念家乡的歌曲,这里的鸿雁并不是指我们所熟知的鸿雁,“鸿”在蒙古语中是指白色的意思,“鸿嘎鲁”翻译过来就是指“白天鹅”,歌曲后由作曲家祁达楞太进行改编歌词,后由吕燕卫先生完歌词创作,额尔古纳乐队演唱,形完成了我们现在所耳熟能详的歌曲《鸿雁》。

罗布生丹毕加拉森 原名(莫日根巴特尔)莫日根巴特尔出生于1717年,在乌拉特族中旗的一个普通牧民家庭,1722年(5岁)被民间选为了第三代的梅力更召**,被封为梅力更召三世主持,法名罗布生丹毕加拉森,他天生聪慧,学习能力强,先后去学习了蒙古文、藏文、梵文、朝鲜文等多国的语言及各个国家的佛文,并熟练地掌控,同时还精通“五大学术”与“十小学术”。逐渐的成为乌拉特族的重要人物,在不断的学习、深造、锻炼中,能够坚持下来给他最大动力的就是自己与亲人的相互思念。罗布生丹毕加拉森的妹妹远嫁到鄂尔多斯地区,在我们现在的交通看来非常的近,但在当时的交通环境下缺是相隔甚远,在当时的情况下只能通过书信来相互传递信息,表达兄妹之间的思念之情,而妹妹却不认识字,每次的传信都要找人去读去念去写,过程非常麻烦,在古时,“鸿雁”也往往成为了书信的称呼。妹妹思乡心切,中途带的孩子北归回家探亲,途中去寺庙看望许久未见的哥哥。西旗王爷听说之后盛情邀请,并邀请**前来聚会,罗布生丹比加拉森心情非常复杂,一遍是许久未见的妹妹想多去叙旧,一边想着时时刻刻在家等待儿女回家看望的父母,即希望妹妹多待一会儿,又希望她早些回去陪伴父母,带着复杂的心情,在宴会上,王爷盛情邀请**唱歌,带着复杂的心情即兴创作歌曲名为——《鸿嘎鲁》这就是歌曲的由来。后由祁达楞太进行第一次改编,曲调不变,歌曲改为 洁白的天鹅在芦苇湖的绿波中漫游,远方的客人来到我家,摆酒设宴将你挽留;

洁白的天鹅在芦苇湖的清波中漫游,四方的亲朋来到我家,设宴摆酒将你挽留 他的改编让歌曲《鸿雁》在蒙古族地区广为传唱,最后经过吕燕卫先生的第二次填词作曲,与现代音乐的相结合而又不失蒙古族风格,成为现在人们耳熟能详的歌曲《鸿雁》。

四、曲式分析 歌曲《鸿雁》采用同一曲调,多次重复段落的结构来进行。

前奏部分采用C大调进行,旋律中多以二度的下行关系重复为主,伴奏中采用丰富的和旋来表达忧伤的色彩,之后转调转E羽五声调式,两个小结的间奏来进行一个转调的铺垫,这段转调多以4、5度的音程为主,把歌曲从忧伤、低沉的情绪中拉动起来。

整首曲子分为四个乐句,所有乐句第一小节开始,一个三度、二度关系的下行,来表达一个诉说的语气,之后紧接着一个上行的反向八度进行,给人一种鸿雁起飞飞向蓝天的一种既视感,所有的乐句最后都以长音结束,利用长音表达了草原上的辽阔,歌曲前半部分多以八分音符居多,节奏型简单、线条清晰、叙事性强,前面做铺垫。长调民歌的经典模板就是每段由两部分组成,前半部分来描写景物之类的,曲调中多以叙述的情绪来表达,后半部分则是抒发情感,最后一个乐句的重复来进行一个着重的表达。

之后一个间奏部分同宫音系统的转调进行,转到A商五声调式,后半部分情绪的推动,升高一个小二度来继续推动情绪,伴奏中利用一个半音阶的推动转到F羽五声调式,从A音利用半音阶、节奏型利用三连音来加强音乐的节奏感、紧凑感推到C音。后半部分的歌曲旋律音没有发生变化,节奏上从多平八节奏变成后十六、小切分等节奏型,让音乐听起来更紧凑,更有节奏感、律动性更强一点,来借一步深化那种思乡之情,最后一个乐句减慢的处理,以及结束音前一个音的自由延长,能更好的表现先把那种思乡的情绪带回家乡的那种情感,歌曲旋律整个以小调结束,但最后的结束句伴奏突然转到三级以大三和旋结束,给人以无限幻想。

五、歌词分析及情感处理 歌曲《鸿雁》整个大框架由四部分组成,歌曲分别重复四段,中间出现一个小二度的转调,把歌曲两两分割开,很好的把歌曲的情感分成了两个部分,每部分的最后一个乐句都重复一遍来着重表示情感。

(一)第一部分 1、“鸿雁,天空上,对对排成行”。大雁们都在天空中成群结队,在一个准备迁徙的季节,准备出发,远离自己的故乡去南下,“江水长,秋草黄,草原上琴声忧伤。”“江水”、“秋草”、“草原”、“琴声”都是来描写家乡的景物,后面用“长、黄、忧伤”来表达准备离乡的这种悲伤的情感,路途的遥远、凄凉的风景、忧伤的琴声,非常立体的画面,就像一个准备去外出奋斗的人,这里的情绪要低沉、失落 2、“鸿雁,向南方,飞过芦苇荡”一直风向南方,“芦苇”表示我们在路上的时候所看到的风景,这时已经出发在路途之中,背井离乡的路上,“天苍茫,雁何往,心中是北方家乡”,我们的目标在哪里?在南方。这句重复两次来种种表达了离乡之后的心情,我们要出发去哪里,大雁要出发去何方,大雁飞向了南方,可心里一直挂念的是北方的家乡,无论我们去哪为了生活奋斗,可心里还是观念这家乡、思念家乡的亲人。这里要比第一段的情绪稍有高涨,心中要带着丝丝的挂念之情。

第一部分表达了我们外出奋斗正在路上、正准备出发的情形,不得已要飞向南下,可心中却依然想念着北方的家乡,心中对家乡环境、亲人、朋友的一种不舍之情要去着重表现,第一部分不可太强,用阐述、慢慢到不舍再慢慢到一丝丝观念,一点一点的来进行情感的走向。

(二)第二部分 3、在经过了转调之后,把歌曲的情绪基点又推高了一个层面。“鸿雁、北归还、带上我的思念”情绪发生变化的一个转折点。到了春天,大地春暖花开,大雁都成群结队开始北归,而“我”却只能随着大雁,让大雁寄托上我的思绪去带回家乡,这里又是一幅非常能感同深受的一副画面,这画面更能勾起出门在外游子们的怀念亲人、思乡的情感,“歌声远、琴声颤、草原上春意暖。”歌声离我们很远,大雁北归,家乡的草原上又是一片春意盎然,看到了家乡的情景,再来进一步推动我们身在异乡,不能大雁一样回到家乡的伤感,加深那种游子在外的思乡心切的情感,第一句要去着重表达想念家乡的情感,第二句则是仿佛看到了家乡的景色却回不去的那种伤感与急切。

4“鸿雁,向苍天,天空有多遥远”,我离我的家乡还有多远,歌曲最后一段,整个去把情绪带动起来,一个问句,心中的小小不满,为什么不能像大雁一般回到自己的家乡。“酒喝干、再斟满、今夜不醉不还”思念却回不去的一种无奈,再把酒倒满,重复最后一个乐句,“不醉不换”展现出来蒙古汉子的那种豪爽,思乡之情通过就来抒发出来,发泄自己内心的渴望。

第二部分整体的思乡之情都表达了出来,一点一点从大雁开始北反来想到自己的家乡,一点一点的来吧这种情感全部带出来,最后两句要唱出那种“不醉不归”的无奈与豪迈。

整首曲子的思念之情表达的比较多,层次的划分比较明显,可以让人能更容易去感同身受,更好的去把握它。每个段落都是一幅不一样的画面、场景,每一次的感情变化都会有所不同,通过对歌词大意的分析去对歌曲的感情做更好的把控。

六、演唱对比 我国著名女中音歌唱家降央卓玛,在2015年春晚深情献唱歌曲《鸿雁》,曾多次在各种音乐节目中演唱《鸿雁》,用中音的感觉去唱《鸿雁》,她的声音扎实浑厚,宛如低音炮一样,虽然音不高,但是却像一个锤子一般一下锥到心中,低音却有青藏高原那种天高云淡的意境,还有草原上的那种广阔。

蒙古族著名青年歌手呼斯楞,蒙古族小伙,原调歌唱《鸿雁》,原调高音演唱,分别用蒙语与汉语演唱,前奏部分的一个呼麦直接将带入大草原的意境,声线高,仿佛就像是在空中的鸿雁在飞往家乡,加上蒙古族独特的马头琴,意境很深刻,蒙古语演唱,更好去体会那种意境,声音悠扬,又带有蒙古汉子的一丝粗狂,又是别有一番风味。

云飞,男高音歌手,曾在电视节目《星光大道》演唱《鸿雁》,高音悠扬,把流行歌曲与民族特色融合的非常好,歌声委婉动人,来自内蒙古,少了一分粗狂,多了一份细腻,高音更加有穿透力。

结语 《鸿雁》通过带带的演变流传,形成了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音乐,让民族音乐走出来,蒙古族音乐与现代的相结合,歌曲更具有艺术性,更为爱好唱歌的人们喜爱,通过对歌曲的各种了解,通过全面的来理解这首歌曲,能更好的去深入体会,抓住歌曲的表达,高音中音都能去表现出不同的歌曲韵律,名族、通俗等不同唱法、不同音色都是不一样的音乐感受,让更多的歌者去演唱 参考文献 [1].李欣冉 吕春梅 析蒙古族民歌《鸿雁》的修辞意味和民族情怀 [J].语文学刊,2015年第6期 [2].赵建华 《鸿雁》歌曲歌词的乡愁倾诉 [J].职大学报,2017.12.28 [3].褚紫荻 浅谈蒙古族民歌《鸿雁》 [J].艺术科技,2017.02.15 [4].童欣雨 歌曲《鸿雁》折射出的蒙古族文化 [J].戏剧之家,2016.09.23 [5].王赛 少数民族声乐作品艺术特色分析——以《鸿雁》为例 [J].黄河之声 2014.05.23 [6].丁利冬 呼斯楞:眷恋草原的鸿雁 [J].工会信息 2014.06.10 [7].韦利军 歌曲《鸿雁》演唱艺术研究 [D].南京艺术学院 2014 [8].赵万梅 试论蒙古族民歌《鸿雁》的人文内涵[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2.09.25 [9].王秀梅 浅谈蒙古族民歌的特点与演唱风格[J].大众文艺 2015.10.30 致 谢 在毕业论文完成之际,首先谨向给予我帮助的指导老师致以深深的谢意。感谢老师在教学任务繁忙的情况下,抽出时间帮助纠正我在设计当中出现的问题,并耐心地为我的论文作校正。感谢导师对我的支持,不仅是技术上的,还有心理上的鼓励和督促,老师的指导和建议使我受益非浅,没有老师的帮助和指导,就不会有我今天的成果。

感谢我的父母在我毕业之际这段期间给予我很大的精神支持。最后向关心和支持我学习的所有领导、同学和朋友们表示真挚的谢意!感谢他们对我的关心、关注和支持!

第三篇:鸿雁教案

五年级音乐 第一单元 欣赏《鸿雁》教学设计

东光县世纪小学 李红妹

教学内容:欣赏课《鸿雁》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欣赏蒙古族民歌,体验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以及表现的宽广美丽的草原情景,体验蒙古族歌曲的风格。技能目标:体验、了解、感知蒙古族民歌的特点。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蒙古民歌,使学生在体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的同时,了解蒙古民歌,喜爱蒙古民歌,热爱民族文化。教学重点:欣赏、感受蒙古族民歌,激发学生对蒙古族民歌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受蒙古民歌的风格特点,理解鸿雁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问大家一个问题,先告诉老师,咱们国家有多少个民族? 生:五十六个

师: 那么,其中少数民族有哪些呢?举个例子说一说你心目中印象最深刻的少数民族是哪个?(指名回答)

师: 同学们,下面欣赏一首歌曲,在欣赏的过程中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回答老师的问题:这首歌曲是哪个民族的?这个民族在咱们国家的哪个地方?(出示课件,初听《吉祥三宝》)

(本环节让学生感受到快乐、轻松,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生:这首歌曲属于蒙古歌曲,蒙古族分布于我国北部 师:下面我们再欣赏一遍:大家注意观察她们的服饰(出示课件复听《吉祥三宝》)

生:服饰特点:长袍、腰带、马靴、首饰等(表扬)(本环节通过听、说使学生对蒙古音乐有了初步的认识。)

二、新授

师:本课老师带大家欣赏一首蒙古民歌《鸿雁》,欣赏过程中要思考一个问题:这首歌曲的速度怎样?情绪呢?,请大家闭上眼睛感受,想象一下自己坐在辽阔的草原上,远处有奔驰的骏马„„(出示课件演唱版《鸿雁》)

(本环节让学生了感受、体验音乐的情感及其鲜明的民族风格)生:中速稍慢,抒情

师:我们刚才欣赏的这首歌曲《鸿雁》原名《鸿嘎鲁》,意思就是“白天鹅”,表达了草原人民浓浓的思想之情。蒙古有三宝:辽阔的草原、奔驰的骏马、还有我们刚刚欣赏的蒙古长调 名词解释:

蒙古长调:旋律悠长舒缓、意境开阔、声多词少、气息绵长 我们从长调的角度再次感受器乐版《鸿雁》(出示课件)

师:刚才我们欣赏的鸿雁就是蒙古族特有的乐器”马头琴”演奏的,乐器简介:

马头琴:是蒙古民间拉弦乐器,一种两弦的弦乐器,有梯形的琴身和雕刻成马头形状的琴柄,为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乐器。琴身木制,长约一米,有两根弦,声音圆润,音量较弱。(出示课件)师:接下来,我们进一步真真切切地感受一下这部作品,让我们小声跟唱《鸿雁》(出示课件)

作品简介:我们本课欣赏的作品选自歌剧《东归英雄传》,该剧讲述的是在伏尔加河下游生活了近200年的蒙古土尔扈特 部族由于不堪忍受俄罗斯帝国的种族灭绝政策,在其首领渥巴锡汗的率领下,历经数年准备,举部东归故土的传奇故事。(本环节要求学生通过比较、聆听、体验等方法,让学生深入感受蒙古族音乐的特点)

三、拓展

下面老师给大家展示一段蒙古族舞蹈,让同学们感受一下蒙古人民的豪爽!

(本环节,通过实践,让同学们亲身体会蒙古族舞蹈的豪爽,体验了蒙古族舞蹈的特点。)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欣赏了蒙古歌曲《鸿雁》,一起学习了蒙古舞蹈,了解了蒙古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了蒙古歌曲优美风格。因此,我们应多听民歌,多唱民歌,热爱民族音乐文化。

五、布置作业

课下同学们可以利用网络或者其它途径搜集一些蒙古族的其他作品,下节课我们一起欣赏!

这节课我们就到这里,亲爱的同学们,再见!

第四篇:鸿雁教案

《 鸿雁》教案

教学内容:歌曲《鸿雁》

教材分析:本课是2013人教版教材第一课《北国之声》中的第4首学唱歌曲,通过学习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让学生初步理解蒙古族音乐的特点,感受蒙古族音乐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精神内涵,使学生更加热爱我国深厚的传统音乐文化,以增强民族的自强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操,使他们成为保护和发展民族音乐的中坚力量。教学目标:

1、了解蒙古族音乐舞蹈特点,对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产生兴趣,并有主动探索的欲望。

2、欣赏内蒙古民歌《鸿雁》,能跟着音乐演唱歌曲,并通过多种活动体会歌曲的意境,理解歌曲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体验蒙古族音乐文化之美,能跟旋律歌唱。教学难点:理解歌曲并有感情的演唱。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1、师:同学们,之前你们都学习过哪些民族的歌曲?(复习回忆)师: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另一个民族的音乐,首先让我们来看一小段舞蹈(多媒体播放舞蹈视频)

师:仔细看好了哦,边看边想,你觉得这是哪个民族的舞蹈? 师:同学们来猜猜看是哪个民族的舞蹈? 师:我来告诉你们,这是我们国家蒙古族的舞蹈。师:这段舞蹈有什么特点了? 生:有这样的动作(学生模仿)

师:请一个同学上来示范一下。让我们跟她一起来学学蒙古舞的动作吧!

(先教分解动作,再合音乐起舞)

师:同学们跳得有模有样的,那老师想问问你,你去过美丽的蒙古大草原吗?(请去过的同学,说说印象中的蒙古)

今天,就让我们从一首歌开始了解蒙古,感受蒙古大草原的辽阔、天空的高远和蒙古人的豪迈。(播放视频,蒙古自然风光,)(设计意图:舞蹈老师的优美舞姿带领孩子们进入欣赏状态,模仿动作也是为提高孩子们对蒙古舞蹈及音乐的了解,为歌曲的学唱做好预先准备.)

二、合作学习

1、欣赏《鸿雁》演唱视频。

2、二次聆听欣赏

师:让我们再来聆听一遍这首《鸿雁》(师范唱),仔细感受歌词,老师给你三个关键词〔出示草原的景(美)、草原的情(忧伤)、草原的美(豪迈)〕,看看你能不能发现哪些歌词跟这三个关键词相关。生:····

3、再次感受歌曲的景、情、美

师:带着刚才我们一起分析的歌曲的情感让我们再一次走进歌声里面体验一下吧!你可以小声跟着唱哦。

4、通过演唱、发现难点

师:刚才听同学们小声的哼唱,觉得还不错,但是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有没有同学可以举手告诉我,你觉得哪里有问题呢?(分小组商量)

5、合作演唱,注重情绪(师指挥,注意对学生进行指导)全体唱--对中间不准确的地方加以强调

(设计意图:歌曲中重点装饰音的演唱稍有难度,根据学生发现的点,恰当时机只要单独拿出来练习几遍问题不大。对歌曲的情感处理是学唱这首歌曲的难点,通过三个关键词可以很好的帮助孩子们理解歌曲的情感,从而在演唱中注重情感的诠释。)

三、拓展、欣赏

师:刚才我们的演唱还真有那么点意思了,不过这首歌曲被很多艺人演绎过,《我是歌手》这个节目你们看过吗?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一位流行唱法的歌手为我们重新演绎的这首的歌曲,他唱的跟我们唱的还真有点不一样呢,大家想听吗?(播放沙宝亮在我是歌手当中演唱的《鸿雁》)

师:说说他的演唱最感动你的是什么?

(设计意图:许多优秀的民族歌曲都被重新演绎,具有流行音乐的因素且同样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培养学生从多方面来接触民族音乐,使之从内心深处对民族传统音乐产生兴趣。)

四、小结

五、课后反思:

第五篇:《鸿雁》朗诵稿

从远古开始,就有一种叫做长调的民歌。

它与生命共存,用热血酿就,在心胸培育,以原生态的姿势。

自然的流淌,高远、空灵、悠扬。

在黎明前被露水打湿。

在夜晚让篝火点燃。

我满含热泪,倾听着那天籁之音。

心灵的绝唱。

我喜欢上了一首蒙古长调。

闭上眼睛,用心去听。

心里如此的安静与平和。

额尔古纳乐队的主唱。

一个普通的蒙古小伙子。

他纯净如丝般的声音。

动情的演绎了鸿雁这首歌。

歌词曲调完美结合。

舒缓不失跌宕。

静谧不失高潮。

幽婉不失大气。

在“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上。

在望不到天际的尽头。

歌声辽远绵长的回荡……

我最喜欢其中那一句。

“酒喝干、再斟满,今夜不醉不还。”

悠远的天空中。

南去的大雁排成一字。

飞过额尔古纳河的芦苇荡。

远远而去。

马头琴,那哀婉的琴声。

静静飘来……

下载歌曲《鸿雁》word格式文档
下载歌曲《鸿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鸿雁教案

    欣赏《鸿雁》 教学目标: 1、知道蒙古族是祖国大家的重要成员,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文化 2、能够理解歌曲的意境 3、体验蒙古歌曲的风格,了解蒙古民族的长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鸿雁 教学设计

    鸿雁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简单了解蒙古族的音乐特点,能对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产生兴趣。 2.能熟练地听唱歌曲,分析歌曲,用歌声抒发思乡之情,从而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3.......

    张鸿雁教授

    张鸿雁教授:扬州文化旅游产业化要走幸福旅游路 2010年04月20日 10:0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字体:↑大 ↓小】 中新网扬州4月19日电(记者 崔佳明)“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

    《鸿雁》教案(精选5篇)

    鸿雁 教学内容: 1、欣赏鸿雁。 2、了解蒙古族民歌的特点。 教学目标: 1、知道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文化,喜欢蒙古族音 2、能够理解歌曲并有情感的演......

    鸿雁杯书信大赛

    肥东县第十一届“鸿雁杯”校园书信文化活动通知 活动目的: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引导广大青少年写一篇感恩书信或者寄一张感恩贺 卡,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培养青少年“孝为美德之首......

    出塞教案朱鸿雁文档

    《出塞》教案 七台河市金河学校 朱鸿雁 教材分析: 《出塞》是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首古诗,这首优秀的边塞诗作者是唐朝著名的诗人王昌龄。后人曾把这首诗推为唐人七绝......

    商会会长施鸿雁致辞

    商会会长施鸿雁致辞: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会员: 新年好!值此金虎迎春之际,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共贺新春,我谨代表深沪商会向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会员致以诚挚的新......

    《网际飞鸿雁》说课稿

    《网际飞鸿雁》说课稿 本课选自龙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 双鸭山市饶河县大通河学校信息技术教师:卞雪芹 《网际飞鸿雁》说课稿 本节课选自龙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 尊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