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听送教下乡课有感 闫浩
听河东区送教下乡课有感
凤凰岭中心小学
闫浩
近日,荣幸听到了三位河东区非常优秀的教师的优质数学课,还有几位优秀的教研员和区李主任精彩评课,经过几日打磨消化,仔细品味,回味无穷,受益匪浅。
三位教师风格迥异,但每节课都着实精彩,博得台下教师不得不发出赞叹的语言,纷纷投出羡慕的眼光。好课就是好课,容不得有丝毫的演技的成分。
王晓燕老师《小数加减法》,这是一节获得省级二等奖的优秀课。优秀的方面有很多,但是最值得我们年轻教师去学习的应该在王老师对整堂课的把握能力,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的严谨精神。反观我们现在的许多年轻老师,各个都还停留在那里拿着课本就上,连这节课要讲什么都不知道,何谈重难点?所以不出优质课理所当然。更有甚者,有些老师自以为自己学历高,堂堂本科生或者研究生难道还不如你一个小小的中专生?其实不然。“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功夫不是一天炼出来的。教学不难,但是如果不学习,不知道思路就是难上加难。所以,我们年轻老师要认真改变过去的传统的思想认识,从思想上认识到教学是需要练习锻炼的,不仅仅是靠自己的学历,不仅仅是靠自己的大学毕业证,不仅仅是靠自己的十几年学习经验„„教学最重要的还是靠我们的不断学习,还要靠我们的认真努力。高学历并不代表有高能力,低学历并不代表没能力!要从思想上要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第二堂课是益民小学宋老师的一节新授课《秒的认识》。这节课以前听过别的老师讲过,风格各异。时间这个东西很抽象,或许有的孩子一下子就明白,也或许有的孩子一直整整学完一年都不知道时分秒。我就需要老师调动各方面能用到的东西尽可能的让老师去感知,去体会。1秒是多长,一分是多长。一秒我们可以做什么,一分我们又可以做什么。我是三年级的老师,很惭愧,竟然都不知道秒的认识需要拿出当作一节课来讲,我去年教的时候仅仅是一笔带过,仅仅教会了学生怎么去计算一分是多少秒,因为考试就考这么多。现在想想,其实不然。我们提倡素质教育,不是应试。我们需要培养学生自己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考试实际上只是检测一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运用情况。要是把考试作为学习的最终目的,就完全背离了教育的初衷。然而,我们中的绝大多数老师,又有几个能做到呢?
王佩佩老师《长方体与正方体体积的计算练习》。印象最深的还是王老师这堂课设计的妙。虽说很多衔接地方包括老师的交际语言都没有处理好,但瑕不掩瑜,思路很值得我们领悟学习。练习课是很沉闷,我们需要的就是打破这种沉默的气氛,去寻找一个活泼与获得知识的结合点。我们需要的不是沉默的课堂,不是一味做题的练习课课堂,更不是老师的盲目灌输,我们要的是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自主的学习,变过去“要我学”成“我要学”。如果真正做到这一点,相信我们的孩子是幸福的,我们的教学也是轻松的。
以上仅仅是我的粗略见解,当然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听课之后我们要反思,反思之后要提升,这样我们才会有提高,听课才有了意义。如果有不当之处,还望领导多批评,如果再能指正,大恩不谢!
第二篇:送教下乡评课
评课稿
11月25日上午,在石码中心小学参加了漳州市“小学十佳优秀青年教师”送教下乡听课观摩活动,旁听了林红连老师、黄海云老师、林文美老师的三节示范课,三节课精彩纷呈,给予我们很大启示。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这三位老师各具特色的教学风采。
《触摸春天》这一课的教学中,林红连老师围绕“这是一个奇迹”这一主题,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重点句子,进行品读、感悟,走进主人公安静五彩缤纷的内心世界里,感受她的心灵随蝴蝶飞翔美好与快乐。林老师声音温润如玉,音色柔美清新,和着“淡如菊”的个人气质,让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们如沐春风。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林老师在“多姿多彩”这一词语的教学引导上:“我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安静。我仿佛看见了她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一瞬间,我深深地感动了。”林老师让学生利用“多姿多彩”的近义词进行句子的替换练习,在多次的替换朗读中让学生既了解到“多姿多彩”这个词的词义,也让学生感悟到主人公内心的丰富。
黄海云老师在《我们真快乐》这一课中,通过唱歌、猜谜、做手工等不同的方式让低年级学生在短短45分钟的课堂里充分理解“快乐”,在轻松有趣的氛围里让学生学会互相学习、互相鼓励、感恩父母。在日常的课程安排里,“品德与生活”这一门课或多或少被“边缘化”,这一趋势有违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及正确价值观的培养;学生需要像黄海云老师那样有趣又有益的“品德与生活”课。
对于从未兼任英语教学的我,《It’s on your desk 》这一堂课让我眼前一亮,连我也不自觉地动着嘴唇,跟着进行英文发音练习。时尚的打扮,标准流畅的英文发音,语言风格轻快,肢体语言丰富,有较强的课堂组织能力,林文美老师带动了整堂课,也带动了在座的老师和评委们。情景设置、动手表演、师生游戏互动、全英文教学,多种方式合理搭配,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较活跃,掀起了本次教学观摩活动的最高潮。学生在游戏和互动中,乐于参与讨论,学会“It’s on your desk.”、“ It’s under the chair.”这两种句式和表达方法。
第三篇:送课下乡听课后反思
送课下乡听课后反思
西苇小学 许立波今年是我第一次担任品社课程教学,在此之前我对品社科的教学一直很陌生。本次的听课活动对我的帮助很大,让我明确了品社教学的方向。
品社课注重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体验,在教师的适时引导下,自悟自得新知。这就要求老师在平常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问题意识、问题能力的培养,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和上课认真倾听学生发言的好习惯,注重学生的体验。在品社课的教学中,老师要以教材为依据,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品社教学主要来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让品社来源于生活又回归到生活中去。
第四篇:送课下乡听课有感
送课下乡听课有感
花庄中学吴德宝
4月16日上午,襄阳四中的张敏等几个老师送课下乡来我校,我听了张敏老师讲的七年级的《二元一次方程组与实际问题》一课。收获颇丰。回顾本课教学过程有以下感悟:“实际问题是七年级教材中最难的内容,因此她在教学本课时,十分注意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动手操作与实验观察相结合,努力培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精神。实施中主要体现了以下四个特点: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课件展示出情景对话,让学生独立思考,举手发言,很快解决了这个与学生实际分厂密切的问题,老师很快导出课题,开课就抓住了学生的心,激发了学生的探知欲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联系实际,提取学习资源。
数学的产生源自于生活实践,数学的教学同样离不开实际的生活。通过让学生对几个实际问题的探讨,交流,解决,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数学学习的重要,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
3、组织活动,探究感受新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因此在本节课中,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思维特点及教材的特点,组织了有效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做一做、说一说、算一算说等活动,目的就是让学生感受,形成不同的思考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她也注重了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培养,使学生在玩中学,乐中练,练中开发思维。
4、引发矛盾,产生问题意识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种建构过程,是认知矛盾运动的过程。课堂上,如果教师给予学生充分展现“矛盾”的机会,学生就会主动产生解决矛盾的心向,主动探究问题产生的根源,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用统一的标准去度量)。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的角色由操作步骤的被动“执行者”转化为主动“探究者”。因此,课堂上给予学生展现“矛盾”的机会,可以真正扩展学生主动探究的空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朝着以上的目标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同时也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2013-4-18
第五篇:“送教下乡”听课后的心得体会:
“送教下乡”听课后的心得体会:
(2011-11-13 19:21:06)“送教下乡”听课后的心得体会:
2011年10月18日在北田小学听了太谷实验小学贾晓玲老师的课(《烙饼问题》),再一次让我感觉到数学课真的好有趣哦!
从整体上来看:贾老师的这堂课设计得是层次清晰、循序渐进,很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具体来说:
1.导入部分:贾老师通过与学生交谈(旅游时,够物时,等等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引出了提高效率的问题,水道渠成地为今天要学的新知识作了铺垫。
2.新授部分:
首先,贾老师运用教具给学生很直观地展示了烙2个烙饼、3个烙饼需要的最短时间,并且板书很及时。
接下来,又引导学生将烙4个、6个、8个、10个等双数个烙饼的最短时间得出来。
再下来,将课堂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运用学具动手探究烙5个、7个、9个等单数个烙饼的最短时间。课堂上学生探究时热情高涨,正是我们整正想要的那种情景。
最后,用PPT显示表格,一目了然,引导学生得出了规律。
3.小结部分:
贾老师用一句名言来勉励学生,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勉励教师要珍惜三尺讲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让自己的人生更精彩!
贾老师这堂完美的课已经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我经常会想一想它、品一品它,真的很耐人寻味:没有华丽的辞藻,但是却能给人美的感觉;没有精美的图片,但是却能给人思维碰撞的情景。
我们应该向贾老师学习,学习她的条理清晰、学习她的循循善诱、学习她的运筹帷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