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中学历史教学活动中艺术教育的意义及实践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活动中艺术教育的意义
及实践
摘 要 :新世纪的中学历史教学,在新课标的指导和要求下,有相当多的学者和教学一线的工作者取得了丰硕的教研成果,教育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受传统教学思想的禁锢,受应试教育和升学压力的影响,目前的中学历史教学方法依然比较单一,素质教育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改变,中学历史教学目标很难真正地完成。提高人的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本文尝试从一个侧面对中学历史教学活动中适当地实施艺术教育的重要意义,如何实施及所面临的困难作一论述,以便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努力。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艺术教育,实践
中学历史是中学的一门基础课程。其内容丰富多彩,包罗万象,可谓一门百科全书式的教材。一般来说,历史科的内容可划分为政治史,经济史,军事战争史,科技史,教育史,文学史,艺术史,民族史,外交史等。由于受升学压力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注重传授知识,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片面,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使学生学习方法呆板,思维方式僵化,(1)加上学生对历史学习不太重视,达不到教与学过程的最优化。从而影响了历史课教学效果,影响了历史课应有的教育教学功能。(2)
到底学生喜欢上什么样的历史课?历史课到底应该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随着课程改革活动的深入发展,教学和教研工作者纷纷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大量的思考,研究,试验和论证,并且取得了非常多的研究成果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3)新的历史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明确提出历史教学方法要多样化,主张运用多样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热情,陶冶学生的情操。(4)因此,历史教师应迅速转变观念,摒弃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手段,为学生学习历史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学习环境。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的 睢宁县古邳中学教师 金斐 课改背景下,针对历史学科特点和学生个体差异,本人尝试在中学历史教学活动中,引入艺术教育。希望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一定的技能,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深化学生对历史课学习的认识。
所谓艺术,《辞海》对其内含和外延作了解释:人类以感情和想象作为特性的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即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再现现实和表现情感理想,在想象中实现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互相对象化。具体说,他们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反映,也是艺术家知觉、情感、理想、意念综合心理活动的有机产物。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艺术主要是满足人们多方面的审美需要,从而在社会生活尤其是人类精神领域内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根据表现手段和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表演艺术(音乐、舞蹈),造型艺术(绘画、雕塑、建筑),语言艺术(文学),综合艺术(戏剧、影视)。根据表演的时空性质,又可分为时间艺术(音乐),空间艺术(绘画、雕塑、建筑),和时空并列艺术(文学、戏剧、影视)。
什么是艺术教育?《中国艺术报》的万丽君处长认为,艺术教育启迪智慧、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使学生具有健康的审美能力。它是全面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丰富人的思维,激发人的想象力,培养人的创造性;它也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是全面提升人的全面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艺术教育对于人的培养和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基础教育课程而实施的艺术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还很少见,纵观基础教育阶段的艺术教育,其地位还很低。众所周知,在幼儿园,艺术教育地位还蛮高的,但从小学开始,艺术教育的地位就不断下降,到了初中,艺术教育更少了,高中的艺术教育则几乎被取消了。这种状况,在倡导素质教育以来虽有所改善,但没有实质性的变化,素质教育“雷声大,雨点小”。即便是在专业学校甚或大学,艺术教育也变成了技艺教育,这违反了艺术教育的本质和目的。艺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密不可分,是基础教育尤其是初中教育中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本人尝试在初中历史教学活动中适当地实施艺术教育,获得了初步的经验。
中学阶段历史课教学实践中的艺术教育,不是为了着力培养高深的艺术专业人才,也不只是为了进行歌唱表演等技艺教育,更不是为了在升学考试中获得加分,而是为了适应新课标的要求,为了落实新课改的精神,为了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和人文素养,为了更好地完成中学历史课程的教学目标,为了培养有一定个性特长的全面发展的人。
中学阶段历史课教学活动中艺术教育的实践,从近期来说,有如下作用: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历史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训练学生一定的技能,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感知和运用,深化学生对历史课学习的认识。从远处来说,历史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艺术教育,有利于学生构建全面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和人文素养,从而培养有一定个性特长的全面发展的人。
那么,在历史教学活动中如何实践艺术教育呢?历史的学科特点和内容结构决定了历史课中有大量的艺术教学素材。一,文学方面。中国史中介绍了大量的文学及作品成就,如诗经,左转,史记,北朝民歌,唐诗宋词,元剧,明清小说,以及大量的近现代文学作品。世界史中,仅以近代法国为例,就有巴尔扎克,大小仲马,雨果,莫泊桑等人及其大量作品介绍。这些文学作品既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有一定的史料价值,热爱文学的学生都既可以从这些文学作品中汲取丰富的文学艺术养料,又可以更深地理解和把握历史课的教学内容。二,歌舞方面。教学中,有的学生艺术细胞特别丰富,或歌唱得好,或舞跳得好,或戏演得好„„。历史教学中,音乐舞蹈等表演艺术内容非常多。(5)如中国古代史中就有歌伎部,邵乐,印度(天竺)舞,有京剧艺术,有民间艺术,有说念唱打艺术,有中国古典民族乐器等内容。通过播放《霓裳羽衣》,《楚商曾侯乙编钟》,《秦王破阵乐》,《竹枝词.湖北编钟乐团》等编钟曲,学生对中国古代乐器的成就和神奇表现力赞不绝口,也对成套编钟的构造及发音原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一步懂得了中国古代音乐方面的辉煌历史成就。通过播放一曲《大风歌》,那气势如虹的韵律和节奏,很震撼人心,同时学生对西汉刘邦的感性认识也更加深化。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学生以前只是朗读背诵过,通过一曲音乐表现形式,学生对词牌,词的韵律,前后片的结构,平仄声韵,以及望月怀人,睹物思情的优美境界的认识深化了。从而更深刻地认识了苏轼的词作,也更深刻地体会到了不应事事都求完美无缺的结论。不少学生更以会歌唱之而为荣。通过播放上世纪90年代流行的校园歌曲《大头皮鞋》,其中唱到“穿上大头皮鞋,想起了我的爷爷。走过雪山草地,踩过了敌人的肚皮。„„跨过鸭绿江边,冲破了三八防线„„革命传统不能变”, 学生对所学的中国工农红军革命史及新中国成立后动人心魄的抗美援朝史,更感兴趣了,历史教学的德育功能也得以强化。由于词曲朗朗上口,学生以试试的心理学唱,没想到竟然很快学会了。由于时代的变化及流行歌曲的充斥,革命歌曲已经很少在校园唱起。通过歌曲的形式来表现当时中国的革命岁月,拉近了历史与现今生活的距离,这方面的材料包括贺绿汀的《游击队歌》,曹火星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光未然词,冼星海曲的《黄河大合唱》,田汉词,聂耳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等。三,造型艺术方面,包括绘画,雕塑,建筑等。中国古代的绘画艺术源远流长,文明中外。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其《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是艺术教育极好的教材。又如清朝中期的“扬州八怪”及其人物,山水,花鸟等写意及泼墨画作,更是艺术教育不可多得的教材。至于教学形式那就灵活多样了。四,语言文字艺术。紧密结合特定的历史教学内容,联系社会生活实际,适时开展诸如演讲,辩论,朗诵,征文,书法等内容多样,形式活泼的比赛活动。例如,在建国XX周年,共产党成立XX周年,建军XX周年,毛泽东周恩来等伟人诞辰XX周年,长征胜利XX周年等等纪念活动中,可深入开展,鼓励学生踊跃参加。从举办的效果看,学生的模仿及创新能力超出了老师门的想象。如征集上来的书法作品《兰亭序》,《长征》,“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几乎可以以假乱真;演讲会上参赛学生不仅感情真挚,而且能够跳出老师事先的指导和安排,有讲有演,有说有唱,身体语言丰富多彩,感染了在场的许多人。又如在上完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之争后,进行课堂辩论:假如陈胜和吴广当时没有遭遇“会天大雨”,而是按期到达了渔阳戍边,那么规模宏大的秦末农民起义会怎样?正方:可以避免;反方:不可以避免。学生的讨论“不亦热乎”,顿时班级像炸开了锅。这样一些看似极其普通的艺术活动,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当然,在中学实行艺术教育尤其是在中学历史教学活动中实施艺术教育还有很多困难。它对教师的要求提高了,因此许多教师一时还很难适应;它对学生的要求也提高了,上一节历史课不再只是听听读读划划记记背背;对学校的教学指导思想也提出了新的挑战:这会不会影响到正常教学活动的开展?这会不会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和考试成绩?这会不会引起其他老师尤其是艺术课老师的嘲讽和讥笑?这都需要我们克服困难,冲破束缚,锐意进取,大胆实践,深化改革,为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努力。注释:
(1)张元:《我们需要教学方法的调查》,《清华历史教学》第13期,2002年10月出版。
(2)周发增:《建国以来历史教学法研究的回顾》,《历史教学》,1989年第12期。
(3)周发增:《建国以来历史教学法研究的回顾》,《历史教学》,1989年第12期。
(4)张元:《教好每一节历史课》,《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2期。(5)杨秀珠主编:《老师谈教学(历史教学篇)》,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04页。
参考文献:
1.桑新民:《艺术教育:现实距离理想有多远》,《人民教育》,2006年第3期
2.邵跃飞:《论艺术教育在青少年素质教育中的作用》,《青少年教育》,2004年第11期
3.贺志朴,姜敏:《艺术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5月版 4.郭声健:《艺术教育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版 5.柳斌:《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
第二篇:浅谈中学历史教学活动中艺术教育的意义及实践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活动中艺术教育的意义
及实践
摘要 :新世纪的中学历史教学,在新课标的指导和要求下,有相当多的学者和教学一线的工作者取得了丰硕的教研成果,教育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受传统教学思想的禁锢,受应试教育和升学压力的影响,目前的中学历史教学方法依然比较单一,素质教育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改变,中学历史教学目标很难真正地完成。提高人的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本文尝试从一个侧面对中学历史教学活动中适当地实施艺术教育的重要意义,如何实施及所面临的困难作一论述,以便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努力。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艺术教育,实践
中学历史是中学的一门基础课程。其内容丰富多彩,包罗万象,可谓一门百科全书式的教材。一般来说,历史科的内容可划分为政治史,经济史,军事战争史,科技史,教育史,文学史,艺术史,民族史,外交史等。由于受升学压力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注重传授知识,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片面,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使学生学习方法呆板,思维方式僵化,(1)加上学生对历史学习不太重视,达不到教与学过程的最优化。从而影响了历史课教学效果,影响了历史课应有的教育教学功能。(2)
到底学生喜欢上什么样的历史课?历史课到底应该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随着课程改革活动的深入发展,教学和教研工作者纷纷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大量的思考,研究,试验和论证,并且取得了非常多的研究成果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3)新的历史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明确提出历史教学方法要多样化,主张运用多样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热情,陶冶学生的情操。(4)因此,历史教师应迅速转变观念,摒弃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手段,为学生学习历史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学习环境。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的睢宁县古邳中学教师金斐
课改背景下,针对历史学科特点和学生个体差异,本人尝试在中学历史教学活动中,引入艺术教育。希望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一定的技能,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深化学生对历史课学习的认识。
所谓艺术,《辞海》对其内含和外延作了解释:人类以感情和想象作为特性的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即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再现现实和表现情感理想,在想象中实现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互相对象化。具体说,他们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反映,也是艺术家知觉、情感、理想、意念综合心理活动的有机产物。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艺术主要是满足人们多方面的审美需要,从而在社会生活尤其是人类精神领域内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根据表现手段和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表演艺术(音乐、舞蹈),造型艺术(绘画、雕塑、建筑),语言艺术(文学),综合艺术(戏剧、影视)。根据表演的时空性质,又可分为时间艺术(音乐),空间艺术(绘画、雕塑、建筑),和时空并列艺术(文学、戏剧、影视)。
什么是艺术教育?《中国艺术报》的万丽君处长认为,艺术教育启迪智慧、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使学生具有健康的审美能力。它是全面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丰富人的思维,激发人的想象力,培养人的创造性;它也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是全面提升人的全面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艺术教育对于人的培养和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基础教育课程而实施的艺术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还很少见,纵观基础教育阶段的艺术教育,其地位还很低。众所周知,在幼儿园,艺术教育地位还蛮高的,但从小学开始,艺术教育的地位就不断下降,到了初中,艺术教育更少了,高中的艺术教育则几乎被取消了。这种状况,在倡导素质教育以来虽有所改善,但没有实质性的变化,素质教育“雷声大,雨点小”。即便是在专业学校甚或大学,艺术教育也变成了技艺教育,这违反了艺术教育的本质和目的。艺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密不可分,是基础教育尤其是初中教育中教
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本人尝试在初中历史教学活动中适当地实施艺术教育,获得了初步的经验。
中学阶段历史课教学实践中的艺术教育,不是为了着力培养高深的艺术专业人才,也不只是为了进行歌唱表演等技艺教育,更不是为了在升学考试中获得加分,而是为了适应新课标的要求,为了落实新课改的精神,为了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和人文素养,为了更好地完成中学历史课程的教学目标,为了培养有一定个性特长的全面发展的人。
中学阶段历史课教学活动中艺术教育的实践,从近期来说,有如下作用: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历史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训练学生一定的技能,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感知和运用,深化学生对历史课学习的认识。从远处来说,历史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艺术教育,有利于学生构建全面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和人文素养,从而培养有一定个性特长的全面发展的人。
那么,在历史教学活动中如何实践艺术教育呢?历史的学科特点和内容结构决定了历史课中有大量的艺术教学素材。一,文学方面。中国史中介绍了大量的文学及作品成就,如诗经,左转,史记,北朝民歌,唐诗宋词,元剧,明清小说,以及大量的近现代文学作品。世界史中,仅以近代法国为例,就有巴尔扎克,大小仲马,雨果,莫泊桑等人及其大量作品介绍。这些文学作品既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有一定的史料价值,热爱文学的学生都既可以从这些文学作品中汲取丰富的文学艺术养料,又可以更深地理解和把握历史课的教学内容。二,歌舞方面。教学中,有的学生艺术细胞特别丰富,或歌唱得好,或舞跳得好,或戏演得好„„。历史教学中,音乐舞蹈等表演艺术内容非常多。(5)如中国古代史中就有歌伎部,邵乐,印度(天竺)舞,有京剧艺术,有民间艺术,有说念唱打艺术,有中国古典民族乐器等内容。通过播放《霓裳羽衣》,《楚商曾侯乙编钟》,《秦王破阵乐》,《竹枝词.湖北编钟乐团》等编钟曲,学生对中国古代乐器的成就和神奇表现力赞不绝口,也对成套编钟的构造及发音原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一步懂得了中国古代音乐方面的辉煌历史成就。通过播放一曲《大风歌》,那气势如虹的韵律和节奏,很震撼人心,同时学生对西汉刘邦的感性认识也更加深化。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学生以前只是朗读背诵过,通过一曲音乐表
现形式,学生对词牌,词的韵律,前后片的结构,平仄声韵,以及望月怀人,睹物思情的优美境界的认识深化了。从而更深刻地认识了苏轼的词作,也更深刻地体会到了不应事事都求完美无缺的结论。不少学生更以会歌唱之而为荣。通过播放上世纪90年代流行的校园歌曲《大头皮鞋》,其中唱到“穿上大头皮鞋,想起了我的爷爷。走过雪山草地,踩过了敌人的肚皮。„„跨过鸭绿江边,冲破了三八防线„„革命传统不能变”, 学生对所学的中国工农红军革命史及新中国成立后动人心魄的抗美援朝史,更感兴趣了,历史教学的德育功能也得以强化。由于词曲朗朗上口,学生以试试的心理学唱,没想到竟然很快学会了。由于时代的变化及流行歌曲的充斥,革命歌曲已经很少在校园唱起。通过歌曲的形式来表现当时中国的革命岁月,拉近了历史与现今生活的距离,这方面的材料包括贺绿汀的《游击队歌》,曹火星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光未然词,冼星海曲的《黄河大合唱》,田汉词,聂耳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等。三,造型艺术方面,包括绘画,雕塑,建筑等。中国古代的绘画艺术源远流长,文明中外。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其《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是艺术教育极好的教材。又如清朝中期的“扬州八怪”及其人物,山水,花鸟等写意及泼墨画作,更是艺术教育不可多得的教材。至于教学形式那就灵活多样了。四,语言文字艺术。紧密结合特定的历史教学内容,联系社会生活实际,适时开展诸如演讲,辩论,朗诵,征文,书法等内容多样,形式活泼的比赛活动。例如,在建国XX周年,共产党成立XX周年,建军XX周年,毛泽东周恩来等伟人诞辰XX周年,长征胜利XX周年等等纪念活动中,可深入开展,鼓励学生踊跃参加。从举办的效果看,学生的模仿及创新能力超出了老师门的想象。如征集上来的书法作品《兰亭序》,《长征》,“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几乎可以以假乱真;演讲会上参赛学生不仅感情真挚,而且能够跳出老师事先的指导和安排,有讲有演,有说有唱,身体语言丰富多彩,感染了在场的许多人。又如在上完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之争后,进行课堂辩论:假如陈胜和吴广当时没有遭遇“会天大雨”,而是按期到达了渔阳戍边,那么规模宏大的秦末农民起义会怎样?正方:可以避免;反方:不可以避免。学生的讨论“不亦热乎”,顿时班级像炸开了锅。这样一些看似极其普通的艺术活动,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然,在中学实行艺术教育尤其是在中学历史教学活动中实施艺术教育还有很多困难。它对教师的要求提高了,因此许多教师一时还很难适应;它对学生的要求也提高了,上一节历史课不再只是听听读读划划记记背背;对学校的教学指导思想也提出了新的挑战:这会不会影响到正常教学活动的开展?这会不会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和考试成绩?这会不会引起其他老师尤其是艺术课老师的嘲讽和讥笑?这都需要我们克服困难,冲破束缚,锐意进取,大胆实践,深化改革,为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努力。
注释:
(1)张元:《我们需要教学方法的调查》,《清华历史教学》第13期,2002年10月出版。
(2)周发增:《建国以来历史教学法研究的回顾》,《历史教学》,1989
年第12期。
(3)周发增:《建国以来历史教学法研究的回顾》,《历史教学》,1989
年第12期。
(4)张元:《教好每一节历史课》,《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2期。
(5)杨秀珠主编:《老师谈教学(历史教学篇)》,中华书局,2003年
版,第104页。
参考文献:
1.桑新民:《艺术教育:现实距离理想有多远》,《人民教育》,2006年第3期
2.邵跃飞:《论艺术教育在青少年素质教育中的作用》,《青少年教育》,2004年第11期
3.贺志朴,姜敏:《艺术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5月版 4.郭声健:《艺术教育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版 5.柳斌:《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
第三篇:论师范院校艺术教育中艺术实践的意义
论师范院校艺术教育中艺术实践的意义
04美 刘蕾
内容摘要 :艺术行为是人类不可或缺的认识、体悟世界的基本方式之一。因而,就艺术教育的总体来说,无论哪个方面,艺术的教育都必须是通过“艺术的行为”来实现的教育。艺术的体验性特征要求我们的艺术行为首先是在生活实践的基础上实现认识的目的。艺术的行为是以视觉作为体验事物的基本方式来拓展人的认识能力的一个实践。如果,艺术行为本身不是在相应的环境和生存需求中发生,人就不能通过艺术的行为来实现对现实精神的体认,我们也就无法依靠这种行为改变或构建我们的艺术观念,获得艺术的创造能力和体验能力。
目前,师范类美术教育的讨论中,就专业教育目的而言,或反对过多的专业教育,或反对过多的职业教育。其讨论的焦点,更多地集中在师范生应具备的专业技术程度的作用上。前一种观点认为,针对中小学美术教育,完成教学工作无须过高的技术要求。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目的,重要的是通过“审美”活动认识和理解艺术的含义,通过创造性的活动帮助学生获得更为全面的成长教育,而不应以掌握某种美术技术为目的。因而,艺术教师的培训,重在教育理论和艺术理论的掌握。而持后一种观点的人则提出,艺术学科的教育如果没有技术的含量,就不能称为艺术的教育。尤其在中学的课程中,没有良好的技术水准,教师不仅难以向学生提供优秀的示范作品,技术水平的低下也必然导致低水平艺术的教育。
上述讨论,无论就师范的性质,还是美术专业的性质,都在忽视一个问题,在师范教育中,就接受基础教育的初学者而言,艺术素质的培养过程中,艺术行为的实践性价值对人所具有的本质意义。笔者认为,艺术行为是人类不可或缺的认识、体悟世界的基本方式之一。因而,艺术教育首先应该是针对人的教育,应该是具有艺术含义的教育,一个开放的而非形式规定的教育。
就广义的美术教育来讲,美术的教育内容在3个方面展开:1.文化知识的教育;2.艺术技能的教育;3.艺术行为的教育。就艺术教育的总体来说,无论哪个方面,艺术的教育都必须是通过“艺术的行为”来实现的教育。但在上述师范教育的讨论中,不难看出,我们对艺术教育目的的认识,是在将艺术教育的技能培养、知识教育与艺术素质教育的要求分离开,来强调艺术教育中的技术能力和泛文化意义,而忽略了艺术行为自身对于人的文化价值。无论是中小学美术教育还是师范高等专业教育的讨论中,我们虽然在不断地强调艺术的创造性和文化性意义,但这一强调,大都是将创造性和文化性从艺术体验的行为中剥离开来,孤立地谈它的社会意义和价值。由于这种观点更多地倾向于艺术教育在教育中的工具性意义,从而,使艺术行为本身的实践性与创造性分离开来,使艺术行为的价值与人生活的本质要求分离开来。造成我们的艺术教育所针对的目的与艺术对于人的根本价值在事实上的背离。艺术的本质是通过艺术的活动实现对现实的体验,通过某种情感的行为方式来实现对现实精神的体认。因而,艺术的行为也适用于认知的原则,它总是在相应的环境和生存需求中发生。以幼儿学说话的过程为例,一个母亲对孩子进行语言教育的同时,必然通过各个方面的能力开发使孩子获得言语的基本条件。语言能力的发展必然伴随着认识能力的成长而实现。语言能力的成熟,实际上是孩子在整体成熟过程中的一个方面。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语言的掌握必然要在生活的要求中,通过实际的运用过程才能领悟其意义,创造性必然蕴含在这一运用的要求中,它并不能脱离与生活紧密关联的运用要求而孤立存在。就艺术的文化性意义来说也是一样,它不仅包含文化知识的内容,艺术对人的意义,更多地在于我们用艺
术的方式来领悟生活,感悟人的存在价值。审美体验来自于我们内心深处对事物所做出的回应性体验。生成美的感悟和体验依赖于我们的体验过程,就如同我们经历生命的过程一样。艺术的领悟同样是在一种实践性的过程中来实现的。因而,艺术的行为也必然总是针对现实做出的实践。由此,反观上述对艺术教育目的的讨论,不难看出,在师范艺术教育的认识中,我们对艺术行为的实践性价值和作用,在事实上是忽视的。
艺术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艺术体验方式和思维的发展有着本质的关联,阿恩海姆认为,艺术的意义就是对生活本身最充实、最纯粹的体验。艺术的体验性特征要求我们的艺术行为,首先是在生活实践的基础上实现认识的目的。从事艺术的学生所以从绘画学起,不仅是为学习绘画的技能,其目的还在于培养学生用视觉的方式对事物进行体验和传达的能力,建立艺术的行为意识。
在艺术行为中,图像的表达和体认,实际上是对事物的一个“看”法或认识,艺术的行为是以视觉作为体验事物的基本方式来拓展人的认识能力的一个实践。只有通过探索性、体验性和表现性的运用才有可能让学生深刻地领悟到艺术语言的意义。由此看来,现存的师范艺术教育,其艺术实践的意义是否具有艺术行为的含义也是值得质疑的。艺术的行为目的要求我们以艺术的方式来实现对生活的实践,艺术家的体认和观看,是以视觉形式“体验”和“探索”事物的过程。因此,绘画创造的真正价值是在形式体认的要求下,给人提供一个观看的方式,而不是一般人认为的那样,仅是发现美的形象感受。
我们在艺术教育的认识上,对艺术行为的实践性价值和作用的忽视,表明了我们对艺术含义的曲解。我们对艺术这个词义的狭隘的认识,分裂了人的本质要求。我们忽视了人的思维、体验、认知都来自于作为同时是精神的、生物的和物理的存在的人的要求。如果,艺术行为本身不是在相应的环境和生存需求中发生,人就不能通过艺术的行为来实现对现实精神的体认,我们也就无法依靠这种行为改变或构建我们的艺术观念,获得艺术的创造能力和体验能力。
人的认识从来都不是纯粹来自于对象的映照,认识的世界是在认识者的参与中产生出来的。因而,艺术的创造不在于新的现象、美的式样的发现,而在于建立新的视觉思维的角度和视觉体验的方式。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在“人”的基础上实现认知的起点。因为它能促进我们用体验的方式反思和重新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艺术的表达和体验中,视觉发现的效应取决于“观看”世界的方法的可塑性。通过视觉的塑造、发现,这个观看的可变性、多样性使我们体验到了这个世界存在的方方面面和我们存在的意义。就人的体验的要求上,成功地运用这种功效,不是艺术家的专利,它也是艺术教育者的责任。我们的艺术教育就正在这个“视觉塑造”的过程中发生着作用。
阿恩海姆认为:想象本身是一种思维的功能,观察则是认识的过程,解释和意义是观察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方面,而教育可以阻碍,也可以培育人的这些能力。
在我们的艺术教育过程中,无论面对怎样的对象,就艺术对人的意义上说,都是一样的。我们必须要意识到,师范艺术教育所面对的学员,不仅是未来的教师,他们首先是一个接受普通艺术教育的受教育者。在这一点上,和所有艺术教育的受教育者一样,艺术教育的价值是相同的,接受艺术教育的权利也是相同的。因而,我们在实施师范性的艺术教育中,不能因为师范的职业教育目的而因噎废食,用一种简化的艺术教育来替代教育中艺术对人的根本意义。这种意识会导致一个危险的结果——它必然把艺术对于人的意义歪曲为某种形式的审美教育或是单纯的技术教育。将审美的概念,引领到仅对现实表象的“美”的发现上,将艺术的教育引申为仅就“艺术形式”的审“美”能力的培养。从根本上误导学生对艺术的基本理解和认识。在艺术教育的基本问题上存在的这些偏见,会使我们的美术教育不仅与艺术素质教育有根本性的偏离,即使作为专业艺术教育的要求来讲,也会因为这一偏见背离人对艺
术的要求。
所以笔者认为,师范类的艺术教育,应该由两个内容组成:首先是针对人的艺术教育;其次是针对美术专业的技术教育。作为接受普通教育的学员,师范生所受的艺术的专业教育首先必须是一个完整的艺术教育,而不仅是职业技术的教育。就培养艺术教师来说,具备艺术实践的基本技能的同时,也必须具备良好的艺术素质,而这一良好的素质,不是仅理论教育所能给予的,它同时还必须通过艺术的实践行为来实现对艺术价值的领悟。否则,作为艺术教师,在他进入美术教育的实践时,就无法保证他对艺术教育思想的正确理解,并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实现有效的艺术教育。不难设想,如果一个师范生自身就没有得到过真正的艺术体验和教育,他又怎么能够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实现艺术对于人的价值?
尽管在师范的艺术教育中,由于目前的制度问题使得职业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的矛盾的确难以解决。但我们必须意识到,艺术的教育目的,无论是针对专业艺术人才的培训或是普及教育中的素质培养,艺术素质作为人的基本要求都是一致的,都是作为进入社会的能力准备的。艺术教育应该也必须和人的生存价值结合起来,以便在真正的意义上实现艺术教育的价值。
第四篇:音乐批评艺术教育中意义
音乐批评在艺术教育中的意义
【内容摘要】音乐批评是音乐学的重要分支,是音乐艺术实践中的重要环节,是音乐大众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全民音乐鉴赏能力、普及素质教育有着积极作用。文章以音乐批评多元化的发展历程为切入点,分析新时代音乐批评多元化的特点,总结批评手段与音乐艺术发展的结合点,以期对艺术教育的发展和音乐批评进行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音乐批评;媒介多元化;艺术教育
2018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 5 个“人”的工作目标,即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艺术教育是美育的一种具体教育形式,我国高校越来越重视艺术教育,然而艺术教育应该如何教、如何学,笔者认为,音乐批评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方式。音乐批评是以文化学、哲学、美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单一的或综合性的理性眼光,审视音乐艺术的现实事项(理念、活动、音响文本与符号文本等)的一种理性建构活动,是将音乐基础理论研究的成果有机地应用于音乐艺术审美评价、历史评价等实践中的一门应用性学科[2]。在我国,音乐批评是一门新兴学科,正处于起步、亟待发展的阶段。如今音乐批评的媒介呈多元化发展趋势,一方面促进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另一方面,使艺术教育者意识到音乐批评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一、我国音乐批评媒介多元化的发展历程
如今,随着爱好音乐和学习音乐的人数剧增,各式各样的音乐选拔类节目应运而生。从上世纪 80 年代的“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到《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再到 2018 年开播的《声入人心》,它们为我国音乐新人、新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推动了音乐创作的发展。这些节目通过提高受众的参与度赢得了巨大的市场,节目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式的采访、第二现场等也成为收视亮点。新颖的节目形式不仅拉近了参赛者、评委与受众的距离,同时将音乐批评带入人们的视野中。除此之外,互联网的加入使受众与节目的距离更近一步,就普及率而言,电视、网络的覆盖面及影响力远超专业刊物和报纸,专家点评、参赛者点评以及赛后采访的每一句话、每一帧画面,都有以亿为单位的受众在接收;受众在观看节目的同时,可以通过网络表达自己对参赛者、评委以及音乐作品的见解,互动的即时性是传统音乐批评所不具备的,这些新的媒介引领着音乐批评朝着新方向发展。
二、音乐批评媒介多元化发展的特点
当今多元化的音乐批评都有其自身特点和不足,但不可否认的是,正是这些多元化的音乐批评平台和视角,对整个音乐批评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刊物中音乐批评的特点
1.专业性强
能够以论著、期刊论文独立发表的音乐批评,大多出自对这一学科有着深入的实践与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一篇文章从最初的设计、问题提出,到最后成文、定稿,需要历经多次打磨和不断揣度。因此,刊物中的音乐批评其专业程度毋庸置疑。
2.传播力和影响力小
专家、学者精心打磨的成果若仅通过文字呈现,其传播力、普及度相较于电视和互联网来说是最弱的。虽然这些学术成果会被各个数据库、期刊网所收录,但在实际应用中,它们更多的是专家和学者阅读、研究的对象,对于非专业学生以及其他受众来说依旧是阳春白雪,不利于音乐批评“量”与“质”的发展。
(二)电视节目中音乐批评的特点
1.时效性与广泛性强
目前的音乐选拔类节目大部分为录播,在季末一般采用现场直播的方式,而现场直播“其零时差的时效性是任何其他报道手段所无法比拟的,过程和结果都是无法准确预测和控制的,这种动态的不确定性所造成的悬念也正体现了直播的魅力”[4]。音乐选拔类节目的直播对参赛者的艺术修养和专业技能,以及即兴发挥与即兴表演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临场的心理因素会影响参赛者的音准、咬字吐字、节奏、艺术处理等各个方面;同样地,评委以及评审团需根据参赛者临场表演所展现的问题,进行即时、准确的评论。这种即时评估的反馈机制其意义有两点:一是评委对参赛者进行即时的指导和激励;二是通过即时的评价与反馈,参赛者和受众由单向学习变为多方互动。在特定的情景和环境中,评委、参赛者和在场观众汇聚灵感、碰撞出思想上的火花。此外,电视节目强大的文化传播力和影响的广泛性也是刊物无法达到的。在广播电视传媒业中,影响力是支撑整个传媒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音乐选拔类节目利用电视媒介的优越性,使评委与参赛者、评委与现场观众,以及评委之间、参赛者之间、受众之间的交流更具开放性;它将音乐作品及音乐评论直接展示在受众面前,使音乐评论的影响力得到极大提高,进而提高了受众的音乐审美能力及批评判断能力,音乐批评的专家学者也能通过现实事项找到问题,进而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这种开放性的交流有助于音乐艺术的发展,对音乐批评学科的发展有着深远的作用,甚至对大众文化的发展也会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音乐的创作与表演等实践活动的繁荣与发展,是音乐批评发展的基本前提和直接推动力;音乐实践活动与批评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共存共荣的”[5]。可以说,电视节目较于刊物上的音乐批评,其突出的元素就是实践。电视节目将实践与批评联系起来,并完整地展现在受众面前,其广泛性与传播力是刊物无可比拟的。
2.专业性较弱
音乐选拔类节目归根结底是电视节目,需要考虑收视率。因此,在当今音乐选拔类节目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因为提高节目收视率、为节目带来更多商业价值而邀请“明星评委”的现象[6]。“明星评委”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最主要的就是专业性降低,甚至会使大众的艺术审美产生偏差。
(三)网络平台中音乐批评的特点
1.传播性与时效性极强
网络是继报刊、广播和电视三大传统传播媒体之后的第四种媒体。其特点在于传播范围极广、传播速度极快。不仅如此,网络还搭建起
传播主体与客体双方的沟通平台。在电视节目的时效性与广泛性分析中,笔者提到传播主体对客体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单向的,受众无法及时将自己的评论、观点反馈给传播主体,而这些网络平台都可以做到。
2.专业性低
人人都能参与讨论、评论的平台固然对音乐批评的“量”起到一定作用,但随之而来的是音乐批评良莠不齐,出现“质”的下滑。在网络传播过程中,专家、学者、音乐人的身份界定模糊,缺乏判断力的受众很容易受到影响而产生艺术审美偏移。
三、音乐批评在艺术教育中的意义
(一)新的学科思想引导艺术教育普及化发展
刊物上的音乐批评大多是理论知识,缺少针对具体实例、通过不同学科的实践进行分析,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足。而电视节目、网络平台这种新颖的批评媒介,通过通俗易懂的艺术形式发挥其最大功效,易于被广大群众所接受,尤其能激发高校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热情。但是这种批评形式对剖析表象之下的深刻问题有局限性。例如,电视节目有时间限制以及节目效果的要求,而网络平台带有碎片化信息特点,有些话题无法深入。因此,艺术教育应填补这些媒介在音乐方面尤其是音乐艺术理论方面的空缺。音乐批评学科的新特点、新思路、新方式,为艺术教育教学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理论和实践依据,将音乐批评引入艺术教育,对推动音乐批评自身的发展也有着重要影响。
(二)在“专业”与“主流”之间搭建桥梁
目前,电视节目和网络平台中的音乐批评,将复杂的、逻辑性较强的批判思维和观点通过通俗易懂的艺术形式展现出来,这是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有利于音乐批评的发展及传播。但同时,不应忽视电视节目自身的利益诉求以及网络平台音乐批评的质量问题。在实践过程中,非音乐专业的学生接触的“主流”音乐及“主流”审美远多于“专业”音乐及“专业”审美。在无法改变主流音乐发展的情况下,应在艺术教育过程中加入音乐批评,在专业与主流之间搭起沟通的桥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以专业的视角分析主流音乐。音乐批评对艺术教育者自身的艺术素养要求极高,不仅要通晓音乐学,还要与哲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有机结合,教学中要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与音乐视野,增强音乐艺术理解的深度与广度。
(三)培养学生具有批判性思维的音乐审美
音乐批评主要涉及两个领域,即音乐和批评,它所体现的是科学与艺术、主观与客观、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统一[7]。在音乐批评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应将音乐批评纳入高校艺术教育中。因为音乐批评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在教育实践中,不仅教师要进行音乐批评,学生也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教师要进行引导和指导,注重培养学生具有批判性思维的音乐审美。
参考文献:
[1]新华网.全国教育大会,习近平提出的这些“数字”别有深意[EB/OL].[2明言.20世纪中国音乐批评导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3]居其宏.我国音乐批评的新时期状态[J].音乐研究,2008(3).[4]王辉.现场直播彰显电视传播优势[J].记者摇篮,2008(6).[5]金铮.音乐选秀节目中评委的定位与作用[J].新闻战线,2016(20).[6]冯效刚.音乐批评导论[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2.作者:左洁 田雅靖
第五篇: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挫折教育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挫折教育
所谓挫折是指挫败、阻挠、失意的意思。在心理学中,挫折是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由于遇到障碍和干扰,其需要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消极的情绪反应。中学生受挫后的消极情绪反应主要表现在:①焦虑。受挫后的个体陷入长期不良情绪的困扰,导致生理失调,学习成绩下降,甚至产生自卑心理。②攻击。受挫后直接攻击他人,损毁东西或转向攻击迁怒他人、迁怒自身,严重的导致犯罪或自杀。③退缩。受挫后不敢面对现实,陷入幻想。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对他人对学习态度冷漠,与同学不合群,造成性格孤僻,形成心理障碍。④固执。受挫后寻找各种客观理由,一味埋怨或者破罐子破摔,失去对未来学习生活的信心和动力。受挫后的不良情绪反应给学生本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后果,因此对当代中学生进行正确的挫折教育,帮助同学建立有效的挫折防卫机制以实现人的社会化具有重要意义。而中学历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学科,在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优势。历史课在对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探讨中,在对国家兴衰成败和对个人命运的关注中进行挫折教育,更具有说服力、感染力和震撼力。笔者认为历史教学中进行挫折教育,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学史以明志
一个人是否具有远大的志向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往往关系到意志品质的高低,而意志品质的高低又和一个人的耐挫能力有着密切的联系,关系一个人是否具有正确对待挫折的态度。一个人有了坚定的远大理想和信念,面对困难和挫折就能够百折不挠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去奋斗和努力。如学习孔子时,他的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中首推颜回,赞他:“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正因为对儒学学习的信念,颜回能藐视贫寒,忍受寂寞而成为孔子三千弟子中的第一人。明代的戚继光因倭寇危害东南沿海一带,立下宏志:“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在遭谗言陷害入狱后仍不改其志。出狱后招募农民和矿工组成一支纪律严明、作战勇敢的戚家军,相继肃清了浙江、福建、广东沿海的倭寇,为东南沿海一带社会的稳定、生产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我们伟大的导师马克思1835年9月从特利尔中学毕业时写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说:一个人只有立志为人类劳动,才能成为真正的伟人。正是为人类解放而奋斗的远大理想,使马克思能够忍受政治上的迫害和经济上的极度困难,历经40年写成煌煌巨著《资本论》,揭示了工人阶级被剥削的实质,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这表明一个人不仅要立志,而且要把个人的命运和时代、祖国、人民联系起来考虑。用理想来提高挫折的承受能力,消除挫折所产生的消极情绪。有了崇高的理想信念作支撑,个人的荣辱得失、恩怨矛盾不再成为心理的重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正如19世纪美国诗人朗费罗所礼赞:“伟大人物的生平把我们提醒/我们也能够使生命变得高尚/在离开人间时,我们也能够/将足印遗留在时间的沙滩上。”
二、学史以自信
要保持良好的挫折承受能力就必须维持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是情绪健康,而情绪健康的特点之一是自信、乐观、有主见。国家教育委员会制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明确提出“历史教学对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
豪感起着积极作用”。2000年教育部制订的《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中规定历史教学的目的之一是使学生“树立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这是我们进行历史教学的指导思想。从心理学和成才的角度来看,自信心是成功的前提,是超越挫折的内在动因。一个有信心的人会在挫折中反省,在挫折中崛起;丧失信心的人在挫折面前自暴自弃、畏缩不前,从而蒙蔽了自己的智慧之门。学习中国近代革命史,当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面对反动派的腥风血雨,革命队伍中有人提出红旗到底能打多久?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人并没有被反动派的屠杀所吓倒,抱着对革命必胜的信念,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开创了一条由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领导革命取得胜利。中国古代史的学习,对于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的作用非常明显:东汉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比欧洲早1700多年;南朝祖冲之对圆周率数值准确地计算到小数点后7位比欧洲早1100多年;唐朝的长安是国际大都会,各国仰慕中国文化、派遣留学生来华学习……。灿烂的文化不胜枚举。每每学到这些内容,同学们总是深情地流露出对祖国的热爱,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三、学史以明智
在无处不存在竞争的社会中,个体对知识的储备,对社会对自我的认知程度越高,获得成功的概率越高,可能遭遇的挫折和烦恼就会越少。我国古代先哲历来重视智慧的培育。孔子认为智慧的培育是“天下之达德”,“智者不惑”。《淮南子·主术训》中指出:“智圆者,无不知也,行方者,有不为也”。在智慧的支配下,人们有所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历史是一门智慧之学,是对人类活动的总结。在传授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提高对事物的分析能力,对挫折的认知能力。如阐述老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辩证思想时,可以启发同学认识挫折的两重性。一方面是它的消极作用,给我们带来烦恼和痛苦;另一方面是它的积极作用,即适度挫折的增力作用和超限挫折的减力作用。如某次考试失败,是一次挫折,如果能总结失败的原因,对症下药奋起直追,就能获得进步,这是人生的一笔财富,是挫折在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前文谈到耐挫能力强的条件之一是心理健康,而心理健康的又一标准是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的人受挫后攻击别人或者伤害自己或者冷漠,这都是一种不尊重生命价值的表现。我们也可以在历史学习中提高认识能力。古代伟大思想家孔子政治思想学说的核心是“仁”。当马棚失火时,他关注的是人的生命而不是匹马束丝可以换取5个奴隶!多么了不起的思想!二千多年前的先哲都有这种认识,那么社会进化到今天,当自己遇到挫折时,是没有权利去伤害别人以渲泄自己的痛苦。世界史也有许多这方面的内容,如资产阶级革命时代颁布了《独立宣言》、《人权宣言》等一系列法律文件,构筑近代的法治社会,规定每个公民享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强调每个人的平等地位。借此我们教育同学:尊重别人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维护自己的权利;将有助于我们协调好人际关系,从而在一个轻松有序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正如400多年前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所言:“读史使人明智”。通过历史的不断学习,丰富我们的智慧,增强战胜挫折的能力。
四、学史以自强
按挫折教育理论分析,个体受挫后理智性的积极反应主要表现在:①坚持目标,矢志不移。即受挫后经过分析思考,认为自己的目标是正确的就坚定不移地奋斗追求,以最终实现自己的愿望,达到预定的目标。历史课本中这类自强不息的例子俯拾即是。西汉的司马迁,因为为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而获罪被处以腐刑,他承受了在当时士大夫阶层看来比死都还难受的奇耻大辱,秉笔直书,写下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留下了富含哲理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千古名句。司马迁笑傲生死,以顽强的意志拼搏,获得了生命的升华。又如唐高僧鉴真为东渡日本,不顾海波恶浪途程艰险,经历5次东渡失败后已双目失明,但他坚定不移。至65岁高龄时第6次东渡获得成功。②调整目标,继续努力。即个体受挫后对原来的目标作适当的调整,以实现自己的终极目标。如鲁迅在21岁时就表达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决心,要当人民的孺子牛。为实现终极目标———救国救民的理想,鲁迅几次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从入军校、学矿业、攻医学,最后选择了文学创作的道路,用战斗的笔来唤醒民众被麻痹了的心灵,即使面对国民党的子弹,他也毫不畏惧,战斗不息,成为一代思想巨人、文坛泰斗。
从某种意义上说历史是一种挫折学习、挫折教育。历史上每一个成就事业的人,无不经历挫折。但他们都有共同的一点:在经受磨难、遭遇挫折时,表现了一种积极的、理智的情绪反应,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仿效的。人在与自然和社会的斗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挫折也许来自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也许来自于个体生理缺陷、知识能力的不足、生活阅历的简单、人生观念的不当等等。挫折是在所难免的,关键是我们要具有对待挫折的正确态度,即面对失败的不屈性,面对厄运的刚毅性和面对困难的勇敢性。我们应该发挥历史学科的优势,引导同学以历史上的优秀人物为榜样,以一种博大的胸怀容纳百川,以一种大无畏的气慨战胜自我,战胜挫折。
在历史教学中进行挫折教育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本文只是管中窥豹,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