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运动营养学教学大纲
《运动营养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运动营养学 英文名称:Sports Nutriology 课程代码:07214001
一、课程基本情况
学
分:2
学时: 32
(理论学时:32 ;
实验学时:0)课程性质:专业任意选修课 适用专业:体育教育 适用对象:本科
5.先修课程:运动解剖学
运动生理学
体育保健学 6.教材与参考书目:
教
材:《运动营养学》,陈吉棣主编,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参考书:
《营养学》,王维群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体育保健学》,体育保健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21世纪新健康指南-立足于最新科研成果的饮食与生活方式》,何燕生编著,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年;《运动营养学》,刘宏,陈永清,李涛主编,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7月。
二、课程介绍
1.营养学是研究合理利用食物以促进身体生长发育,增进健康,提高机能,预防疾病和延年益寿等的一门科学。运动营养学是运用营养学知识为运动训练及比赛或体育锻炼服务的一门科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营养食物营养素的基本知识(营养素基本生理功用,食物合理选择等),根据运动专项特点,运动训练与比赛的需要,运用营养学知识合理安排膳食;根据体育锻炼健身的需要,如何运用运动营养学知识进行平衡膳食,达到调节机体成分、促进身体机能提高等健康目的。
2.运动营养学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任意选修课,其相关基础理论课程是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等。
3.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运动营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今后从事体育教学、训练、比赛及饮食防治某些常见病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教学中要以启发式讲授为主,结合问题讨论、自学指导等方法进行教学。教学手段上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三、课程内容、学时分配及教学基本要求
绪论(总2学时)
(一)教学内容:
知识点:食品、营养学、运动营养学的概念、任务,营养和健康的关系,运动营养与体育运动的关系,运动营养学发展概况
教学重点:营养学、运动营养学的概念,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教学难点:合理营养对机体的影响
(二)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营养学、运动营养学的概念内容及任务,了解运动营养学学科的发展任务,掌握营养与运动的关系。
第一章 营养素(总4学时)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
蛋白质
知识点: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蛋白质的分类,蛋白质的生理功能,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定,蛋白质的互补作用,蛋白质与运动,蛋白质的供给量和来源。
第二节 糖
知识点:碳水化合物和糖,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碳水化合物与运动,碳水化合物的供给量和食物来源。
第三节:脂肪
知识点:脂类,脂肪酸,必需脂肪酸,胆固醇,脂肪的生理功能,脂肪与运动,脂肪营养价值的评定,脂肪的供给量和来源。
维生素
知识点:维生素的功用,供给量和来源 第五节 矿物质
知识点: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生理功能,钙,铁,锌,碘,硒
第六节 膳食纤维和水 知识点:膳食纤维,水
教学重点:膳食纤维与水来源,运动补水的方法与措施,供给量 教学难点:运动补水的方法与措施
(二)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并掌握各种营养素的营养功用和食物来源,掌握每日膳食的供给量。
第二章 热能(总2学时)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 能量单位和能量系数 知识点:能量单位,能量系数 第二节 能量平衡
知识点:能量消耗,供给量和食物来源,能量不平衡的危害 能量消耗的测定
知识点:直接测热法,间接测热法,生活观察法,体重平衡法 教学重点:影响热能消耗的因素 教学难点:影响热能消耗的因素
(二)教学基本要求:
初步掌握热能的概念及内容,掌握影响热能的因素,了解能量不平衡的危害。
第三章 食物的营养价值(总4学时)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 谷类
知识点:谷粒的结构和营养素分布,谷类的营养价值,加工烹调及贮存对谷类营养价值的影响。第二节
豆类及其制品
知识点:豆类的营养价值,豆类制品的营养价值,加工烹调对营养价值的影响 第三节
蔬菜和水果
知识点:蔬菜的营养价值,水果的营养价值,野菜野果和菌藻类的营养价值 第四节:水产类和肉类
知识点:水产类的营养价值,肉类的营养价值,加工烹调对水产类和肉类营养价值的影响。第五节:蛋类
知识点:蛋类的营养价值,加工烹调对蛋类营养价值的影响 第六节
奶类及其奶制品的营养价值
知识点:奶类的营养价值,加工烹调对奶类营养价值的影响 教学重点:加工烹调对食物营养价值的影响 教学难点:加工烹调对食物营养价值的影响
(二)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加工烹调对食物营养价值的影响,初步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
第四章 合理营养(总6学时)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平衡膳食
知识点:平衡膳食中各营养素的合理构成,平衡膳食的食物构成,合理的膳食制度和进食环境。第二节 食物结构,膳食指南和食谱编制 知识点:食物结构,膳食指南,食谱编制 第三节 运动员合理膳食 知识点:热量平衡,热源质比例恰当,充足的维生素,充足矿物质,有利于体内酸碱平衡(酸性食物,碱性食物,中性食物,合理的膳食制度,充足的水分。
第四节 运动员膳食中存在问题 知识点:运动员膳食中存在问题 第五节 运动营养补剂与兴奋剂的关系
知识点:运动营养补剂与兴奋剂,运动营养补剂与兴奋剂的关系 教学重点:合理营养的要求,如何制定合理的膳食制度 教学难点:合理营养的要求,如何制定合理的膳食制度
(二)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合理营养概念内容及任务,掌握合理营养的要求,使学生了解食物结构、膳食指南和食谱编制的内容,了解运动员膳食中存在问题,了解运动营养补剂与兴奋剂的区别,掌握如何制定合理的膳食制度。
第五章 各类运动专项的营养特点(总2学时)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不同运动专项的营养供给原则 知识点:不同运动专项的营养供给原则 第二节 不同运动专项营养特点
知识点:速度性运动的营养特点,耐力性运动的营养特点,力量性运动的营养特点,灵巧性运动的营养特点,其它运动项目的营养特点。
教学重点:不同运动专项的营养供给原则及特点 教学难点:不同运动专项营养特点
(二)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速度性运动项目的营养供给特点,掌握耐力性运动项目的营养供给特点,了解力量性运动项目的营养供给特点,一般性了解灵巧性运动项目的营养供给特点,了解球类运动项目的营养供给特点,了解水上项目的营养供给特点,了解射击、射箭类项目营养需求的特异性。
第六章 比赛期间的营养(总2学时)
(一)教学内容:
知识点:概述,比赛期前的营养,比赛前一餐的营养,比赛过程中的营养,比赛后的营养恢复。教学重点:比赛期前的营养,赛前一餐的营养 教学难点:赛后膳食营养恢复的个体差异
(二)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比赛期前、赛前一餐的营养供给要求,了解比赛过程中的营养供给特点,了解赛后恢复的膳食营养措施。第七章 运动饮料(总4学时)
(一)教学内容:
知识点:概述,运动饮料,运动饮料的生理意义,运动饮料成分,运动饮料的饮用方法,常用运动饮料的制作方法。
教学重点:运动饮料选用的原则与饮料方法 教学难点:运动饮料的总溶质浓度的要求
(二)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运动饮料的概念,了解运动饮料的主要成份,掌握选用运动饮料的原则及饮用方法,了解运动饮料的分类及特点,了解运动饮料简易制作方法。
第八章 控制体重的营养(总2学时)
(一)教学内容:
知识点:体重对运动能力的影响,运动员减控体重的原理,运动员减控体重的方法,快速降体重对机体物质代谢的影响,快速降体重对运动能力的影响,科学合理的减控体重措施,减控体重的营养,控制体重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重点:运动员急性降体重的营养供给特点 教学难点:降体重过程对运动能力的影响
(二)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瘦体重与体脂对运动的贡献区别,掌握运动员减体脂与急性降体重的原理区别,了解运动员快速常用方法,了解运动减体脂的方法,掌握运动减脂的营养措施,掌握急性降体重的营养措施,了解少年运动员控制体重易出现的问题。
第八章 营养与肥胖(总4学时)
(一)教学内容:
知识点:肥胖概述,肥胖的分类,引起肥胖原因,肥胖的危害,运动减肥法,运动减肥膳食控制。
教学重点:运动减肥的膳食控制要求 教学难点:引起肥胖的膳食因素
(二)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肥胖体脂百分比的诊断标准,了解肥胖的分类,了解引起肥胖的因素,掌握引起肥胖的膳食因素,了解肥胖对身体健康的危害,了解运动减肥的运动处方,掌握运动减肥膳食控制措施。
四、课内实验环节及要求(无)
五、考核方法
1.考核方式:考查 2.考核形式:开卷 3.成绩核定:课程成绩=平时(20%)+期末(80%)
第二篇:《食品营养学》教学大纲[范文]
福建省晋江晋兴职业中专学校《食品营养学》教学大纲
(总学时:160学时)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食品营养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与食品科学、农业科学、食品工艺学密切相关。本课程重点讨论人体对营养素的需要和食品的营养价值及膳食平衡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营养学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及加工贮藏对食品中营养素的影响,熟悉不同人群对食品的营养要求及合理膳食的构成,为培养从事有关食品工业、保健品、营养产业生产管理、农产品贮藏与加工等工程技术人员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掌握营养学的基础知识;熟悉各类营养素的功能、营养价值以及在生产、加工、贮藏过程中,可能出现降低食品营养价值的各种因素;了解不同生理状况的营养;掌握合理营养的基本要求;了解食品营养强化的概念和要求,了解食品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了解目前我国居民的营养与健康状况,掌握合理膳食与疾病预防。
三、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章 绪论(INTRODUCTION)教学基本内容: 营养学发展概况 2 世界食品与营养状况 3 我国食品与营养状况 4 营养学和其它学科的关系 重点:
熟悉食品营养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和与其它学科的关系;了解我国食品营养工作的发展历程及未来任务。难点:
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本章主要教学要求:了解本课程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概念、发展历史、研究内容、与其它学科的关系。了解世界和我国食品与营养状况和我国食品营养工作的未来任务。第二章 消化与吸收(DIGESTION AND ABSORPTION)教学基本内容: 消化系统概况 1.1 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1.2 消化道活动特点 2 食品的消化 2.1 糖类的消化 2.2 脂类的消化 2.3 蛋白质的消化 2.4 维生素与矿物质的消化 3 吸收 3.1 吸收概述
3.2 糖类消化产物的吸收 3.3 脂类消化产物的吸收 3.4 蛋白质消化产物的吸收 3.5 维生素的吸收 3.6 水与矿物质的吸收 重点:
消化的两种形式,唾液、小肠和胰腺分泌哪些消化酶,食品的消化(糖类、脂类、蛋白质、维生素与矿物质);消化产物的吸收及产物吸收后的路径。难点:
小肠吸收营养素的四个机制。
本章主要教学要求:了解消化系统的特点和消化的两种形式,了解食品中营养素的消化(糖类、脂类、蛋白质、维生素与矿物质);了解营养素消化产物的吸收及产物吸收后的路径。第三章 营养与能量平衡(NUTRITION AND ENERGY BALANCE)
教学基本内容: 能量与能量单位 1.1 能量的作用及意义 1.2 能量单位 2 能量及其测定 2.1 食物能值与生理能值 2.2 能值的测定 影响人体能量需要的因素 3.1 基础代谢 3.2 食物的代谢反应 3.3 体力活动 能量在食品加工中的变化 4.1 能量密度
4.2能量在食品加工中的变化 5 能量的供给与食物来源 5.1 能量的供给 5.2 能量的食物来源 重点:
能量是营养学的基础,影响人体能量需要的因素,基础代谢、食物的代谢反应及体力活动,能量的供给与食物来源,能量平衡与机体保持健康的关系。难点:
能值的间接测热法,呼吸商。
本章主要教学要求:了解能量是营养学的基础,能量及其测定;了解人体能量需要的因素,基础代谢、食物的代谢反应及体力活动,能量的供给与食物来源,能量平衡与机体保持健康的关系。第四章 糖类(THE CARBOHYDRATES)教学基本内容:
1糖类的功能
1.1 供能与节约蛋白质 1.2 构成体质
1.3 维持神经系统的功能与解毒 1.4 食品加工中的重要原、辅材料 2 食品中重要的糖类物质 2.1 单糖 2.2 双糖 2.3 多糖 2.4 糖醇 食物纤维及其作用 3.1 食物纤维概述 3.2 食物纤维的作用 3.3 食物纤维制品 4 食品加工对糖类的影响 5 糖类的供给与食物来源 5.1 糖类的供给 5.2 糖类的食物来源 重点:
糖类的功能,食品中重要的糖类物质(多糖、糖醇),糖代谢疾病(低血糖、糖尿病),食物纤维及其作用,糖类的供给与食物来源。难点:
食物是怎样影响血糖水平,食物纤维对憩室病、高血脂症、糖尿病和结肠癌的保健作用。本章主要教学要求:了解糖类的功能,食品中重要的糖类物质(多糖、糖醇),食物纤维及其作用,以及糖代谢疾病(低血糖、糖尿病)的营养,食品加工对糖类的影响,糖类的供给与食物来源。第五章 脂类(THE LIPIDS)教学基本内容:
1脂类的功能 1.1构成体质 1.2 供能与保护机体
1.3 提供必需脂肪酸与促进脂溶维生素的吸收 1.4 增加饱腹感和改善食品感官性状 2 脂类的组成及其特征 2.1 脂类的组成 2.2 必需脂肪酸 2.3 类脂 膳食脂肪与健康问题 3.1 脂肪的量与健康关系 3.2 脂肪的种类与健康关系 4 脂肪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化 脂类在食品加工、保藏中的营养问题 5.1 酸败 5.2 脂类氧化作用
5.3 脂类氧化对食品营养价值的影响 6脂肪的供给与食物来源 6.1 脂肪的供给 6.2 脂肪的食物来源 重点:
脂类的功能及脂类的组成(必需脂肪酸、反式脂肪酸),类脂的功能(脂蛋白、胆固醇),膳食脂肪与健康问题,如何预防慢性疾病发生(肥胖、心血管),脂类在食品加工、保藏中的营养问题。难点:
膳食脂肪与健康问题。
本章主要教学要求:了解脂类的功能及脂类的组成,必需脂肪酸、反式脂肪酸、脂蛋白、胆固醇等成分的营养学意义,理解膳食脂肪与健康问题的关系,如何预防慢性疾病发生。同时了解脂类在食品加工、保藏中的营养问题。
第六章 蛋白质和氨基酸(THE PROTEINS AND AMINO ACIDS)教学基本内容: 蛋白质的功能
1.1 构成机体和生命的重要物质基础 1.2 建造新组织和修补更新组织 1.3 供能
1.4 赋予食品重要的功能特性 2 蛋白质的需要量 2.1 氮平衡 2.2 蛋白质的需要量 3 必需氨基酸
3.1 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 3.2 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及需要模式 3.3 限制氨基酸 4 食物蛋白质的营养评价 4.1 蛋白质的质与量 4.2 蛋白质的消化率 4.3 蛋白质的利用率 5 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蛋白质和氨基酸在食品加工时的变化 6.1 热加工的有意作用 6.2 氨基酸的破坏
6.3 蛋白质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6.4 蛋白质与非蛋白质分子的反应 7 蛋白质的供给与食物来源 7.1 蛋白质的供给 7.2 蛋白质的食物来源 重点:
蛋白质的功能,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及需要模式,食物蛋白质的营养评价。难点:
食物蛋白质营养的生物评价。
本章主要教学要求:掌握蛋白质的生理功能和必需氨基酸的概念,•了解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模式,了解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主要评价指标,熟悉蛋白质互补作用的概念及应用,了解膳食蛋白质供给量及食物来源。
第七章 维生素(THE VITAMINS)教学基本内容: 维生素概述 2 水溶性维生素 2.1 抗坏血酸 2.2 硫胺素 2.3 核黄素 2.4 烟酸 2.5维生素B6 2.6 叶酸 2.7维生素B12 2.8 泛酸 2.9生物素 3 脂溶性维生素 3.1 维生素A 3.2 维生素D 3.3 维生素E 3.4 维生素K 4 维生素在食品加工时损失的一般情况 4.1 清洗与整理 4.2 漂烫与沥滤 4.3 冷冻 4.4 脱水 4.5 加热 4.6 食品添加剂 4.7 辐射 4.8 贮存 4.9 碾磨 重点:
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C、B1、B2、PP、B6、泛酸、叶酸、B12、生物素)、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D、E、K)理化性质、生理功能、缺乏症和过多症、供给量与膳食来源。难点:
维生素的生理功能与缺乏症。
本章主要教学要求:掌握维生素的共同特征,熟悉维生素C、B1、B2、PP等理化性质、生理功能、缺乏症和主要膳食来源,维生素A、D、E、K的理化性质、生理功能、缺乏症和主要膳食来源。第八章 水和矿物质(WATER AND MINERALS)教学基本内容: 水 1.1 水的功能 1.2 水的需要量及其来源 2 矿物质 2.1 矿物质概述 2.2 矿物质的功能 2.3 食品的成酸与成碱作用 2.4 食品中的矿物质含量 2.5 食品加工对矿物质含量的影响 2.6 食品中矿物质的生物有效性 2.7 重要的矿物质元素 重点:
水的生理作用和供给量,各种矿物元素的生理功能、吸收特点及影响因素、•缺乏症与中毒症、供给量与膳食来源等内容。难点:
各种矿物元素的生理功能。
本章主要教学要求:了解水的生理作用和供给量,熟悉矿物元素的共同特征和营养特点,掌握Ca、Fe、Zn、I等元素的功能、吸收利用和膳食来源,了解Se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第九章 营养素供给量标准与膳食指南(NUTRIENT RECOMMENDATIONS AND DIETARY GUIDELINE)教学基本内容: 营养素供给量标准概述 2 膳食参考摄取量DRIs 3 食物种类 4 膳食指南 重点: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量(DRIs)的定义,膳食指南内容。难点: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量(DRIs)。
本章主要教学要求:了解膳食营养素参考摄量(DRIs)内容,掌握膳食指南内容,指导合理营养。第十章 营养与健康(NUTRITION AND HEALTH)教学基本内容: 消化吸收不良 1.1 消化不良 1.2 脂肪痢 1.3 乳糖不耐症 2 营养缺乏
2.1 蛋白质-能量供给不足 2.2 佝偻病 2.3 营养性贫血 2.4 维生素缺乏病 2.5 其他营养缺乏病 3 营养与肿瘤 3.1 食物脂肪与肿瘤 3.2 能量与肿瘤 3.3 蛋白质与肿瘤 3.4 糖类与肿瘤 3.5 维生素与肿瘤 3.6 微量元素与肿瘤 4营养过剩 4.1 肥胖
4.2 心血管疾病与动脉粥样硬化 重点:
营养缺乏与营养过剩以及所引起的一些疾病的发生。难点:
营养缺乏与营养过剩引起的一些疾病的原因。
本章主要教学要求:了解营养失调、营养缺乏(佝偻病、营养性贫血、维生素缺乏病),营养与肿瘤的关系,营养过剩造成肥胖、心血管疾病与动脉粥样硬化。第十一章 不同人群的营养需要(NUTRIENT NEEDS OF DIFFERENT CROWD)教学基本内容: 孕妇的营养 1.1 孕妇营养的特殊性 1.2 孕妇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 1.3 孕妇的膳食调配 2 乳母的营养
2.1 乳母营养的特殊性 2.2 乳母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 2.3 乳母的膳食调配 3 婴幼儿的营养 3.1 婴儿营养的特殊性 3.2 婴儿的营养需要 3.3 婴儿食品 3.4 幼儿的营养 4 青少年的营养 4.1 青少年营养的特殊性 4.2 青少年的营养需要 5 中老年人的营养 5.1 中老年人的营养特点 5.2 中老年人的营养需要 5.3 中老年人的膳食调配 重点:
不同人群的营养需要及特殊人群的营养特点。难点:
不同人群的营养特点。
本章主要教学要求:熟悉孕妇的营养需要,乳母的营养需要;掌握婴儿的营养需要,青少年的营养需要;了解中老年人的营养需要。
第十二章 营养强化(NUTRITION STRENGTHENING)教学基本内容: 食品营养强化概述
1.1 食品的营养强化与食品添加剂 1.2 食品营养强化发展简况 2 食品营养强化的意义和作用 2.1 弥补天然食物的营养缺陷 2.2 补充食品在加工、贮存等过程中营养素的损失 2.3适应不同人群生理及职业的需要 2.4简化膳食处理、方便摄食 2.5防病、保健及其它 3 食品营养强化的基本要求 3.1 有明确的针对性 3.2 易被机体吸收利用 3.3 符合营养学原理 3.4 稳定性高 3.5 保证安全、卫生
3.6 不影响食品原有的色、香、味等感官性状 3.7 经济合理、有利推广 4 强化食品的种类 4.1 强化谷类
4.2 强化乳粉及强化代乳粉 4.3 强化副食品 4.4 强化军粮 4.5 混合型强化食品 4.6 其他强化食品 食品营养强化中的某些问题 5.1 强化的意义不明 5.2 载体食品选择不当 5.3 强化工艺不合理 5.4 强化剂量不当 5.5 不应夸大宣传
5.6 严格审批手续、加强市场管理 重点:
食品营养强化的意义和作用,食品营养强化的基本要求。难点:
强化食品、新资源食品及保健食品的管理。本章主要教学要求:了解食品营养强化的概念和意义,食品营养强化的基本要求,强化食品的种类。了解食品营养强化中的某些问题的发生。
第十三章 未来的营养问题(FUTURE NUTRITIONAL PROBLEMS)教学基本内容: 充分利用现有食物资源 2 新型食品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3 食品加工新技术的应用 新食品加工技术对食品营养的影响 5 科学的食品加工 重点:
发掘与扩大食品资源,营养素的生产与合成,科学的食品加工。难点:
科学的食品加工的创新。
本章主要教学要求:熟悉发掘与扩大食品资源,营养素的生产与合成,科学的食品加工。
四、考核方式
结课后闭卷考试。
五、课程的主要参考书
1. 何志谦主编.人类营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2. Frances Sienkiewicz Sizer, Eleanor Noss Whitney.Nutrition concepts controversies.Eighth Edition.Wadsworth.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3. 营养学报,中国营养学会和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联合主办
and
第三篇:临床营养学教学大纲
护理专业《临床营养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100701113)
一、课程说明
课程总学时数36,其中理论教学30学时,实践教学6学时,周学时2,学分2,第四学期开课。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护理本科专业限选课程。
2、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临床营养在医学中的重要地位;熟悉其研究内容和应用方法。
(2)掌握基础营养、食物的营养价值、公共营养、妇幼及老人营养、临床疾病营养。
(3)能够运用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评价机体营养状况;结合临床病例制定营养处方,预防保健治疗临床疾病。
3、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第一章1---4节(营养素概论)
2学时 第一章5—8节(营养素概论)
2学时 第二章1—4节(健康人群的营养)
2学时 第二章5—7节(健康人群的营养)
2学时 第三章第1节(医院膳食)
2学时 第三章第2节(循环系统疾病的营养)
2学时 第三章第3节(消化系统疾病的营养)
2学时 第三章第6节(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营养)
2学时 第三章第7节(代谢疾病与营养疾病的营养)
2学时 第三章第9节(手术、创伤患者的营养)
4学时 第三章第10节(烧伤患者的营养)
2学时 第三章第11节(肿瘤患者的营养)
2学时 第三章第12节(儿科疾病的营养)
2学时 第三章第13节(孕、产妇和乳母的营养)
2学时 实践教学
营养状况的评定
2学时 一日食谱计算及评价
2学时 常见疾病营养处方的制定
2学时
4、使用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临床营养学》 张爱珍主编(21世纪课程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主要参考书目:
(1)郭红卫主编《医学营养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2)高言诚主编《营养学》,北京体院出版社,1991年2月
5、课程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了解营养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掌握临床营养的主要方法,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临床常见营养相关疾病的膳食指导。难点是将临床营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与临床各疾病的营养代谢障碍形式紧密结合起来,制定相适应的临床营养处方。
6、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 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讨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多种手段开展教学。
7、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
本课程的总评分为三部分:理论考试占70%,实验作业占20%,平时(考勤)表现占10%。
8、实践性教学安排 与临床各疾病相结合,开展临床营养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检测方法的实验课程,每次2学时,共3次实验教学,总计6个学时。
二、教学内容纲要
第一章
营养素概论(学时数:4学时)
一、蛋白质 教学内容
蛋白质和氨基酸分类;蛋白质食物来源及人体蛋白质营养状况评价方法;蛋白质生理功能;蛋白质供给量;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方法及蛋白质互补作用。
教学要求
1.了解蛋白质和氨基酸分类,蛋白质食物来源及人体蛋白质营养状况评价方法;
2.掌握蛋白质生理功能,蛋白质供给量,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方法及蛋白质互补作用。
二、脂 类
教学内容
脂类和脂肪酸的分类;脂类的主要生理意义;脂类的供给量;脂类的食物来源;脂类营养的评价。
教学要求
1.了解脂类和脂肪酸的分类。2.理解脂类营养的评价方法。
3.掌握脂类包括必需脂肪酸的生理功能和食物来源。
三、碳水化物与膳食纤维
教学内容
碳水化物分类;在膳食中的比例;膳食纤维的种类;碳水化物和膳食纤维的主要生理意义和食物来源。
教学要求
1.了解各种碳水化物的特点,膳食纤维的种类。2.熟悉碳水化物与蛋白质、脂肪代谢的关系。
3.掌握碳水化物的分类,碳水化物在膳食中的比例,碳水化物和膳食纤维的主要生理意义和食物来源。
四、能量 教学内容
能量单位;能量来源及产热系数的概念;能量消耗的内容;能量供给量。教学要求
1.了解能量供给量。2.熟悉能量单位。
3.掌握能量来源及产热系数的概念,能量消耗的内容。
五、维生素
教学内容
维生素分类、特点;机体维生素的营养评价方法;维生素缺乏时机体出现的缺乏症;有些脂溶性维生素过多对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维生素的主要食物来源。
教学要求
1.了解维生素分类、特点。2.熟悉机体维生素的营养评价方法。
3.掌握维生素缺乏时机体出现的缺乏症,有些脂溶性维生素过多对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维生素的主要食物来源,维生素缺乏症的防治。
六、矿 物 质
教学内容
钙、铁、锌、碘、硒等矿物质的需要量与供给量;人体钙、铁、锌、碘、硒营养状况的评价指标;钙、铁、锌、碘、硒缺乏或摄入过多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钙、铁、锌、碘、硒的主要生理作用、影响生物利用率的因素和食物来源。
教学要求
1.了解钙、铁、锌、碘、硒等矿物质的需要量与供给量。
2.熟悉人体钙、铁、锌、碘、硒等营养状况的评价指标及矿物质缺乏或摄入过多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3.掌握钙、铁、锌、碘、硒的主要生理作用、影响生物利用率的因素和食物来源。
第二章 健康人群的营养(学时数:4学时)
一、婴幼儿营养
教学内容
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特点;婴幼儿的热能及各种营养需要的特点;母乳喂养及适时添加适宜的辅食添加。
教学要求
1.了解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特点。2.熟悉营养与婴幼儿健康的关系。
3.掌握婴幼儿的热能及各种营养需要的特点,母乳喂养及适时添加适宜的辅食的重要性。
二、儿童青少年营养
教学内容
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特点;儿童青少年营养需要特点及合理膳食。教学要求
1.了解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特点。2.熟悉儿童青少年的主要营养问题。
3.掌握儿童青少年营养需要特点及合理膳食。
三、老年营养
教学内容
老年人生理代谢的变化;老年人的营养需要特点及合理膳食原则。教学要求
1.了解老年人生理代谢的变化。2.熟悉营养与老年人健康的关系。
3. 掌握老年人的营养需要特点及合理膳食原则。第三章 常见疾病的营养(学时数:22学时)
一、肥胖症
教学内容
单纯性肥胖的病因;单纯性肥胖的病理生理;肥胖对机体的危害和防治。教学要求
1.解单纯性肥胖的病理生理。2.熟悉单纯性肥胖的病因。3.掌握肥胖对机体的危害和防治。
二、心血管疾病
教学内容
高脂血症的膳食营养;高血压的膳食营养;冠心病的膳食营养。教学要求
1.了解冠心病及原发性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特点。
2.熟悉掌握营养因素高脂血症、冠心病及高血压病人的影响。3.掌握高脂血症、冠心病及原发性高血压的膳食治疗。
三、糖尿病
教学内容
糖尿病的发病情况和临床分型;糖尿病的异常代;糖尿病的临床主要表现;糖尿病营养治疗的目标和营养治疗方法。教学要求
1.了解糖尿病的发病情况,异常代谢,临床主要表现。2.熟悉糖尿病的临床分型。
3.掌握营养治疗的目标和营养治疗方法。
四、骨质疏松症
教学内容
骨质疏松症的概念;发病原因和临床表现;骨质疏松症的营养治疗和预防。教学要求
1.了解骨质疏松症的概念,发病原因和临床表现。2.掌握骨质疏松症的营养治疗和预防。
五、手术与灼伤
教学内容
营养在手术与灼伤治疗中的作用和意义;手术与灼伤病人的异常代谢和营养素需要量;手术与灼伤的营养治疗方法。
教学要求
1.了解营养在手术与灼伤治疗中的作用和意义。2.熟悉手术与灼伤病人的异常代谢,营养素需要量。3.掌握手术与灼伤的营养治疗方法。
六、胃肠内及胃肠外营养
教学内容
胃肠内和胃肠外营养的概念、作用、适应症与并发症;胃肠内和胃肠外营养剂的种类和组成;胃肠内及胃肠外营养方法。
教学要求
1.了解胃肠内和胃肠外营养的概念、作用、适应症与并发症。2.熟悉胃肠内及胃肠外营养方法。
3.掌握胃肠内和胃肠外营养剂的种类和组成。
七、孕妇与乳母的营养
教学内容
孕期妇女的营养生理特点;孕妇乳母膳食合理供给的原则;孕妇和乳母的营养与母婴健康的关系;孕妇和乳母的热能及各种营养素需要的特点。
教学要求
1.了解孕期妇女的营养生理特点。
2.熟悉孕妇乳母膳食合理供给的原则,孕妇和乳母的营养与母婴健康的关
系。
3.掌握孕妇和乳母的热能及各种营养素需要的特点。剩余章节为自学内容
第四篇:烹饪营养学教学大纲
《烹饪营养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中文名称:烹饪营养学 2.课程类别:必修
3.适用专业:烹饪工艺与营养 4.总学时:60学时
二、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和教学目标
烹饪营养学是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合理烹饪和合理膳食的指南,且与化学、微生物学、预防医学、烹饪学密切相关。本课程应在学习烹饪化学、烹饪原料学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人体对营养素的需要和烹饪原料的营养价值以及烹饪加工对营养素的影响。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能较全面的掌握营养素的分类、生理功能、缺乏与过量、膳食来源与供给量,以及各类原料的营养价值等烹饪营养学知识;了解烹饪营养学的新进展与发展方向;并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烹饪营养学相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以及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烹饪营养学》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在知识和能力方面达到如下目标:
1、知识方面
(1)、了解并掌握人体需要的各种营养素的相关知识;(2)、熟悉烹饪原料的营养价值;
(3)、了解并掌握烹饪加工对原料营养价值的影响;(4)、了解合理烹饪的相关知识;
(5)、了解并掌握烹饪营养与健康的相关知识;(6)、熟悉烹饪工作的营养工作方法;
(7)、掌握膳食调查的方法及数据采集方法、调查报告撰写。
2、知识方面
(1)、具备科学配餐与食谱制定及营养调查能力
(2)、具备如何选择合理的烹饪方法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
第一部分:理论部分
1.第一章
总论(2学时)
(一)教学内容
(1)营养与营养学(重点)(2)营养与人体健康(难点)(3)营养学的发展(4)烹饪营养学的特征
(二)教学要求
(1)掌握营养与营养学的概念(2)理解营养与人体健康的关系(3)了解营养学的发展过程
(4)熟悉烹饪营养学的研究范围和特征 2.第二章 人体需要的营养素(16学时)
(一)教学内容
(1)食物的消化与吸收(2)蛋白质
a.蛋白质的组成(重点)b.蛋白质的生理功能(重点)c.蛋白质的消化与吸收(难点)d.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评价 e.蛋白质的需要量及供给量(3)脂类
a.脂类的一般组成(重点)b.脂类的生理功能(重点)c.脂类的消化吸收(难点)d.脂类的供给量及食物来源(4)碳水化合物
a.食品中的碳水化合物(重点)b.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 c.膳食纤维的作用(重点)d.碳水化合物的供给量与食物来源
e.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难点)(5)热能
a.热能的生理意义(重点)
b.热能平衡及其影响因素(重点、难点)c.热能过剩与不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d.热能的供给量与食物来源(6)维生素
a.维生素概述:维生素的共同特征(重点)
b.水溶性维生素的理化性质、生理功能(重点、难点)、缺乏症(重点)和过多症、•供给量与膳食来源(7)矿物元素和水
a.概述:矿物元素的共同特征和营养特点(重点)b.钙、铁、锌、碘、硒等的生理功能(重点、难点)、吸收特点及影响因素(重点)、•缺乏症与中毒症、供给量与膳食来源
c.水的生理作用和供给量(重点)
(8)各种营养素之间的关系(难点)
(三)教学要求
(1)掌握消化、吸收的概念, 了解各类营养素消化、吸收的过程(2)掌握蛋白质的生理功能和必需氨基酸的概念,掌握食物蛋白质的分类及各类蛋白质的主要限制氨基酸,了解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模式、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主要评价指标和膳食蛋白质供给量及食物来源,熟悉蛋白质互补作用的概念及应用
(3)掌握脂类的分类、必需脂肪酸及营养特性,熟悉脂类的生理功能,了解脂类的供给量及食物来源
(4)掌握食品中碳水化合物的分类和膳食纤维对人体的重要作用,熟悉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了解碳水化合物的供给量及食物来源
(5)掌握热能对人体的意义,熟悉影响人体能量消耗的因素,了解热能过剩与不足对健康的影响,了解能量的供给量标准与食物来源
(6)掌握维生素的共同特征,熟悉维生素C、B1、B2、PP和维生素A、D、E的理化性质、生理功能、缺乏症和主要膳食来源
(7)了解各种营养素之间的关系
3.第三章
烹饪原料的营养价值(12学时)
(一)教学内容
a.畜类原料的营养价值 b.禽类原料的营养价值 c.水产类原料的营养价值 d.蛋类的营养价值 e.乳类及乳制品的营养价值 f.谷类原料的营养价值 g.豆类及豆制品的营养价值 h.蔬菜及水果的营养价值 i.食用油脂的营养价值 j.酒类的营养价值 k.常用调味品的营养价值
(二)教学要求
(1)掌握肉类、禽类、蛋类、水产类、乳类、谷类、豆类及豆制品类及蔬菜及水果类原料的营养价值的特点
(2)熟悉肉类、禽类、蛋类、水产类、乳类、谷类、豆类及豆制品类及蔬菜及水果类原料的营养价值
4.第四章 烹饪加工对原料价值的影响(4学时)
(一)教学内容
(1)营养素在烹饪过程中理化性质的变化(难点)(2)烹饪过程中原料营养价值的改变(重点)
(二)教学要求
(1)了解营养素在烹饪过程中理化性质的变化(难点)(2)掌握烹饪过程中原料营养价值的改变(重点)5.第五章 合理烹饪(8学时)
(一)教学内容
(1)烹饪原料选择与搭配的原则(重点、难点)(2)烹饪方法的选择(3)食物的风味与营养价值(4)进餐环境与食物的营养价值
(二)教学内容
(1)掌握烹饪原料选择与搭配的原则(重点、难点)(2)熟悉烹饪方法的选择(3)了解食物的风味与营养价值(4)了解进餐环境与食物的营养价值 6.第六章
烹饪营养与健康(8学时)
(一)教学内容
(1)人体食物选择的影响因素(2)营养政策与法规(重点)(3)膳食结构与人体健康(4)平衡膳食(重点、难点)(5)科学配餐与食谱编制(难点)(6)特殊人群与平衡膳食(7)营养、膳食与健康
(二)教学要求
(1)掌握合理营养的基本要求(重点)(2)了解人体食物选择的影响因素(3)熟悉营养政策与法规
(4)了解世界上的主要膳食类型及我国膳食结构改进的目标(5)熟悉平衡膳食中各类营养素的合理构成(难点)
(6)掌握平衡膳食的调配与食谱编制的基本方法(重点、难点)(7)熟悉孕妇、乳母、婴儿和青少年的营养需要(8)了解中老年人的营养需要(9)熟悉膳食、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第二部分:实践部分
1、学生膳食调查(4学时)
(一)教学内容(1)食物摄入量记录(2)营养素摄入量计算(3)营养素评价
(二)教学要求
掌握食物摄入量记录、营养素摄入量计算、营养素评价的方式方法
2、学生食谱编制(6学时)
(一)教学内容
(1)、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质指数(2)、产热营养、能量计算(3)、食物种类确定(4)、膳食评价与调整
(二)、教学要求
(1)、掌握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质指数方法(2)、掌握产热营养、能量计算
(3)、掌握食物种类确定、膳食评价与调整的方法
四、考核方式
期末卷面考试
五、成绩评定
平时成绩(10%)、期中考试(10%)、期末考试(80%)
六、本课程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措施
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从营养学的原则,分析中国传统的烹饪技法的优点以继承,同时分析某一些烹饪操作的缺点,并提出自己的改
善的方案,在实操中对其进行验证。此外,让学生对不同的人群(如在校大学生)的营养与膳食结构进行实际调查,分析调查结果,并提出改善的建议和设计出切合实际的营养食谱。
第五篇:运动营养学基础(通用)
CORE FITNESS 健身初阶-运动营养学基础(通用)
本篇只对运动营养学基础及其应用做浅谈,以解决绝大部分实际操作所产生的疑问。对于深层次的原理及应用不做解答。
前言
人体所需的营养素共有6种,分别为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矿物质,维生素和水。其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在膳食中占比很大,故称之为宏量营养素。维生素和矿物质在膳食中占比较少,故称之为微量营养素。
营养素和食物的关联是什么?举例说明 100g熟米饭(碳水来源)含有25g碳水化合物
因此饮食计划中的营养素含量 并不是 实际食物的重量。热量单位:kcal(简称大卡)和 kJ(简称千焦)换算: 1kcal=4.184kJ
CORE FITNESS 三大宏量营养素
1.碳水化合物:人体最直接同时也是最主要的能量来源。每1g碳水化合物含有4kcal能量。
存在的形式:分别是单糖、双糖、多糖以及纤维素。其中只有纤维素(膳食纤维)是人体所无法吸收的,但由于它促进消化吸收的功能性,每日至少应保证摄入30~40g的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大量存在于蔬菜当中,因此每日要保证一定量的蔬菜摄入。
来源:在生活中就是我们所说的主食、糖、水果这些,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淀粉含量高的蔬菜,也应视为碳水来源,如薯类、藕、山药、南瓜等。
GI指数:反应的是食用某种食物之后会引起多大的血糖反应。如果GI很高,说明消化吸收很快,立刻会造成大幅度的血糖升高曲线,但问题是不会很持久(很快就饿了)。而低GI食物,如薯类、山药、南瓜、燕麦等我们称之为慢碳。消化吸收很平缓,不会引起突然的血糖升高,但续航能力非常强。
2.蛋白质:组成人体一切细胞、组织的重要成分。机体所有重要的组成部分都需要有蛋白质的参与。可以提供能量。每1g蛋白质含有4cal能量。
存在的形式:多种不同类型的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互不相同的蛋白质。摄入的蛋白质在体内分解成各种氨基酸,用以合成各种人体所需蛋白质(修复肌肉)。
与碳水化合物的关系:当体内对于葡萄糖的需求不能被满足时,身体会选择分解蛋白质(体内游离蛋白质储备不足时即分解肌肉)异化形成葡萄糖。因此饥饿减肥法是世界上最可笑的做法,减重的同时流失了大量肌肉,也就意味着你消耗热量的能力不断下降,节食结束后身体内胖素的堆积以及极高的皮质醇会让你极快反弹回去。因此一定要科学减脂,否则害人害己。
来源:生活中主要来源为各种瘦肉类、奶(含量较少)、蛋、鱼类及豆类(植物类蛋白普遍吸收率较低)以及部分水果(牛油果、橄榄等)。
3.脂肪(脂类):供给机体所需的能量、提供机体所需的必需脂肪酸,同时也是人体细胞组织的组成成分。每1g脂肪含有9kcal能量。
存在的形式:可以分为油脂和类脂两大部分。胆固醇也是类脂的一种。脂肪对于女性的意义远大于男性,因为雌性激素需要脂肪来进行调节,女性每天都应摄入足量的优质脂肪才可以保证体内激素不发生紊乱。(紊乱的结果就是长痘、月经不调等。)来源:生活中主要来源为各种油、动物脂肪、蛋黄、坚果等。优质脂肪:这类脂肪可以帮助对抗自身所储存脂肪且对身体具有一系列重要功能性。
1、单不饱和脂肪
最佳食物来源:鳄梨(牛油果)、橄榄、杏仁、榛子和橄榄油等。
CORE FITNESS
2、欧米伽3脂肪酸(可以帮助对抗自身脂肪)
最佳食物来源:鲭鱼、三文鱼、沙丁鱼和金枪鱼等深海肥鱼。
3、欧米伽6脂肪酸
最佳食物来源:葵花籽、南瓜籽、大豆油和玉米油等。
基础代谢、肌肉量、体脂率的意义
1. 基础代谢(BMR):是指维持生命的最低热能消耗。即人体在安静和恒温条件下,禁食12小时后,静卧、放松而又清醒时的热能消耗。因此基础代谢并不是实际你活着所消耗的能量,还需要加上你正常活动及运动消耗的能量。
2. 体脂率:反应了人体内脂肪重量在人体总体重中所占的比例。过高的体脂率容易引发各类疾病,男性控制在10%~20%为宜,女性控制在15%~25%为宜。健身房的电阻测体脂仪器非常不精确,毫无参考价值,永远记得镜子里自己的体态才应该是你所信赖的。
3. 肌肉量:人体所含有肌肉的总重量。包含了内脏的肌肉,并不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骨骼肌重量,我们可以通过训练增长的也是骨骼肌。我们经常说肌肉量大才容易减脂,是因为肌肉量决定了有氧和无氧的消耗,肌纤维约肥大做功消耗的热量就越多。
能量守恒原理
人体遵循能量守恒原理,也就是
当你摄入的热量=你消耗的热量时,体重保持不变。当你摄入的热量<你消耗的热量时,体重下降。当你摄入的热量>你消耗的热量时,体重上升。
而至于增加或减少的究竟是水分,还是脂肪,还是肌肉,由你的训练及饮食决定。
增肌原理浅谈
1.摄入大于消耗:你必须当天摄入的总能量大于消耗的总能量,才会产生能量富裕,导致体重增长。
2.充足的蛋白质:要提高瘦体重就要有足够的蛋白质来源和适当的能量。对于想增加体重的人而言,蛋白质摄入1.2-2.5g/天/kg才是一个理想的增肌增重摄入范围。3.规律生活:少熬夜,少吸烟,少喝酒。
4.足量的力量训练:人体在通常情况下受到负荷刺激和消耗后,其组织和能量物质本身会自动恢复,并且产生一定的超量状态,且不断地在超量恢复期中进行下一次锻炼就可以
CORE FITNESS 使机体在超量恢复中不断发展,也就是我们追求的瘦体重增加(肌肥大增肌肉)
有氧的原理及方式的选择
有氧顾名思义,泛指人体在氧气充分供应的情况下进行的运动。其实我们人正常生活,走路这些都算有氧运动,但因为强度太低,无法达到有效的燃脂的效果。
人体在进行有氧运动时会同时燃烧体内的糖原,蛋白质和脂肪,同时由于它的低强度特性,使得同样多的糖原,在无氧训练中可能只用一分钟就消耗掉了,而在有氧运动中可能够你消耗10分钟(打比方)。因此有氧运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最好在空腹,或是体内糖原消耗殆尽(无氧训练结束或早起空腹)后再去进行,否则燃烧的大部分都是体内的糖原,燃脂效率低下。
二.有氧虽然是减脂利器但是千万不要做时间过长,个人建议保持百分之60心率有氧30~40分钟足矣。过多的有氧会导致你流失更多的肌肉,因为有氧也是会分解蛋白质异化成葡萄糖的。
三.有氧的选择多种多样,跑步机其实是下下之选(尤其对于体重过大的人来说,膝盖有几率出现劳损),多去选择一些新奇的有氧方式,不仅可以解决有氧时无聊的问题,同时保护你的关节。下面是3大类有氧的方式,按照个人喜好去选择即可。
5.高强度间歇有氧(HIIT):以ATP代谢(运动的时候)和有氧代谢(休息的时候)相结合,燃脂效率高。全力运动(冲刺跑)30-40秒,慢走1-2min,待心率降至平稳。再开始下一轮。
6.传统有氧:慢跑、椭圆仪、自行车、爬坡(推荐),单次30min以上,有氧代谢为主,心率越高脂肪酵解消耗占比越低,但总消耗越高,所以需要保持一个50-60%的中等心率。
7.爬楼梯、CROSSFIT等有氧方式:介于传统有氧和高强度间歇有氧之间,属于无氧代谢和有氧代谢相结合。
CORE FITNESS 减脂原理浅谈
1.消耗大于摄入:你必须当天摄入的总能量小于消耗的总能量,才会产生能量盈亏,导致体重减少。
2.充足的蛋白质:要减脂,其实就是提高瘦体重并且减少脂肪重量,所以也需要足够的蛋白质来源和适当的能量。同时由于蛋白质具有很强烈的饱腹感,所以对于想减脂的人而言,蛋白质摄入也需要在1.2-2.5g/天/kg的摄入范围,对于有些人而言,在总能量盈亏的前提下甚至需要摄入更多的蛋白质。
3.无氧训练:可以充分的保持瘦体重,降低基础代谢的减缓速率,同时无氧训练也是能量消耗的一个主要来源之一。同时无氧训练中糖酵解为主进行供能,能够充分利用身体里的肌糖原和肝糖原,保持体内一个稳定的血糖水平,使得身体的糖代谢处于一个较稳定且没有富裕的状态。
4.有氧训练:中等心率的有氧训练和HIIT高强度间歇有氧训练是唯一进行较高效率脂肪酵解代谢的身体活动。
如何估算一天所消耗的能量?
女性基础代谢:661+9.6×体重(kg)+1.72×身高(cm)-4.7×年龄 男性基础代谢:67+13.73×体重(kg)+5×身高(cm)-6.9×年龄 其实网上随便搜一下基础代谢(BMR)计算器就可以了。无氧运动消耗=0.087*时间(min)*体重(kg)
例子:79kg、175cm、25岁、男 基础代谢=(13.73*79kg)+(5*175cm)-(6.9*25)+66=1082.3+875-170+66=1853.3kcal 正常生活消耗(根据你从事的工作会有较大差异)=200kcal~800kcal 无氧训练1小时消耗=412kcal
So 一天总消耗= 基础代谢 +生活消耗+训练消耗
CORE FITNESS 常见的小白问题吐槽
1.女生因为体内睾丸酮水平比男性低十几倍,所以怎么练都不会变成金刚芭比的、、、真的、、、不信练出来给我看看
2.就算每天吃20个蛋黄体内胆固醇也不会升高,因为蛋黄里含有降低胆固醇的酶,会中和掉大部分多余胆固醇。
3.蛋白质摄入过量的确会中毒,可是大多数人连维持正常肌肉的量都吃不够,还总担心自己被毒死、、、4.大多数女生进健身房就直接上跑步机,狂跑1小时。实际上就是把身体里的糖原消耗了一下,脂肪有可能减了点,但是肌肉掉的更多。随后出门一顿猛吃,又把脂肪吃回来了,还不如不练、、、练了比不练还弱 5.想减肥,就一天只吃苹果、、、知不知道水果也是碳水??而且还是升糖很快的一种碳水(果糖),整体饿的跟死了一样还瘦不下去,最后终于瘦下去了发现掉的都是肌肉,身体也完蛋了。
6.增肌比减脂难10倍,所以男生也不用觉得自己随便练练就变成施瓦辛格,说实话,你只能变成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