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引导学生合适的心理宣泄
(德育长廊)(7页)
【通讯沙龙】
如何引导学生合适的心理宣泄
本期话题提供:丁锋
丁锋,新联中学语文教师,曾获通州区青年教师基本功比武二等奖,曾被评为通州市“教学六认真”先进个人,所带班级曾获通州市“新长征突击队”称号;在《少年文艺》《散文诗》《语文世界》《扬子晚报》等报刊发表诗文若干,在《江苏教育研究》《语文教学通讯》等刊发表论文多篇,曾获南通市班主任论文评比一等奖;辅导学生多次获省作文大赛一等奖,指导学生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作品数十篇次。
有这样一则报道:为让学生将心中的压力释放出来,邯郸市一所中学首次将心理宣泄室引进校园。倘若学生感觉心情压抑,或者对某位老师、校长“有气”,完全可以放心大胆地向贴有对方图像的充气娃娃拳打脚踢,且老师、校长的图像是学校让美术老师专门绘制的。在房间四周墙壁上还贴满了写有“痛快”、“如果你愿意,砸吧、打吧”、“扔下愤怒,晴空万里”等极具刺激性词语的图画。据了解,心理宣泄室设立三个月来,几乎每天都有学生光顾。
引学生进行心理宣泄已经成为当下学校教育不可忽视的问题,上文所述正是近几年出现的尝试之一,不过具体做法值得商榷。用来进行心理宣泄的事物是否一定是贴有校长、老师图像?教育者的职业尊严是否因此受到损害?引导学生心理宣泄是否就是让其“暴力发泄”?这种方式真的可行吗?
究其根本,该如何运用合理的方式引导学生合适地心理宣泄呢?
宣泄必须和引导并举
蔡志红
心理学家认为,当一个人受到挫折后,用意志力量压抑情绪,表现出谈笑自若,虽然这种做法可以用来应付某些社交场合的要求,但却会把由挫折引起的痛苦累积起来,最终导致精神崩溃,带来更大的身心伤害。所以,有什么委屈痛苦,不要深埋在心里自我折磨。选择合理的宣泄来疏导负性情绪,这是明智的选择。因此,“心理宣泄室”受到了很多人的欢迎。丁锋给出的材料确是事实,只是该校在学生宣泄完毕后,没有就此结束,而是由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解决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心理困惑。该校心理辅导老师发现:因与同学、老师产生矛盾来发泄的居多;因为男生的发泄途径较少,不像女生有委屈,哭一哭就好了,所以,来发泄的学生中男生占六七成;高
一、高三的学生占多数,因为高一的学生因为要熟悉新的环境产生焦虑,高三学生则面临高考压力;有的则是对老师的严格要求不适应。经过宣泄后,有20%至30%的学生的不良情绪可以自行化解。这样的学生大多是因单纯偶发性的事情引起不良情绪。有些学生宣泄过后,还需要由心理辅导老师对他们进行认知的引导和心理咨询。比如是学习压力引起的不良情绪,就需要老师对其学习方法等进行分析指导,才能真正解决问题。该校心理辅导老师还发现学生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有40%至50%来自父母。的确,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没有伴儿可以交流;很多问题又不好跟家长诉说,因为往往得不到家长的理解;在学校里,很多事情又不愿向老师表露,因为他们更希望向老师展示自己优秀的一面。这时,心理宣泄室便为他们提供了一个途径——关上门发泄一番。所以,学校设立心理宣泄室有可取之处,合理的宣泄法是陷入极度心理困境后即时性的最佳自救策略。而且,凡是设置心理宣泄室的学校都配备了专业的心理健康辅导老师,老师们往往会在同学们宣泄之后进行相应的认知调节。一般说来,经过心理宣泄以后再接受心理咨询,学生比较理性,咨询效果比较好。学生不但得到了情绪调节,也知道了以后如何理性对待那些负性事件。
材料中所说的,学校让美术老师绘制了校长、老师的图像,同学们可以任意选择图像,贴在充气娃娃的脸上,对充气娃娃拳打脚踢。有人因此而质疑教育者的职业尊严是否会受到损害?引导学生心理宣泄是否就是让其“暴力发泄”?我觉得,教师大可不必因为学生的宣泄对象是自己而觉得尊严受到损害。在现行的高考制度之下,教育存在一些误区,学生会觉得我们给予的学业负担过重,我们的管理过于教条死板,我们不够民主宽松,我们不能个性化地实施教育,我们有时对学生并不了解,我们可能会错怪冤枉学生。学生对我们有一些怨气是正常的。所以,要多多理解宽容学生,并努力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更好地处理好师生关系,做受学生欢迎的“人师”,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山东历城一中的心理宣泄室沙袋上贴的是一位学校副校长和三位年级主任的卡通画像,需要发泄的学生可以对着这些画像任意踢打。这位副校长称,此举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释放心理压力的场所。他说:“我们四个人在工作中对学生管得比较多,相信捶完我们之后,他们的心理压力会释放得更彻底。”至今,他和三个年级主任的画像已被学生们“揍”了近两年,学校也没有因为此举而生出什么暴力事端来。当然,学校在管理过程中,可以设置校长信箱、教师信箱,鼓励同学们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提合理化建议。学校心理老师还可以通过心理健康课、心理健康小报、黑板报、校园广播等途径,宣传情绪调节等方法,来帮助学生走出情绪困境。
(蔡志红 通州高级中学心理健康专职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师生关系应该是利益共同体的关系,用解决敌对关系的方式解决师生之间的矛盾是不可取的。当然,成立学生心理宣泄室的原因值得我们反思,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领者,绝大多数学生是尊重老师的,绝大多数老师也用他的渊博知识和高尚人品赢得了学生们的爱戴。照理说,学生要感激老师才对,为何会出现学生如此恨校长恨老师的现象呢?
我想,学校领导应该反思,是否在制定校规校纪以及学校管理过程中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老师也应该反思,自己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是否真正做到视学生为己出呢?是否能真正做到对学生的关爱放在教育的首位呢?
—— 项 兵(川港中学)
让心灵之溪欢快流淌
葛建华
心理宣泄伴随人类的诞生而诞生。只是在工业化社会后,随着生存压力的增大,人们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从而引起心理学界的关注和研究,创生出了心理宣泄这一研究专题。讨论学生合理的心理宣泄,首先当解析促成学生心灵压抑、精神焦虑等心理障碍的成因。而消除这些成因,则是先于心理宣泄的积极预防,或者说是心理宣泄的前期工程。一般说来,其成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过度的忙碌,催生了学生的心理恐慌。童年和少年,应该是人生最轻松和自由的,应该拥有充沛自我嬉戏游乐的时光。然而,我们的学生太忙碌了。上代人生活的压力不知不觉地转嫁和传递给了他们,上代人未实现得了的梦想不由分说地移植到他们的身上。于是,他们被家长和老师硬生生地推上了人生的高速公路,全力以赴地应对扑面而至的课堂、作业、校外辅导活动等,无心无法欣赏路旁的风景,甚至连喘息片刻都成了奢望。本该只能蹒跚信步的他们,却被动地风驰电掣着,就有了心灵的恐慌和害怕。二是成人的误导,暗增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在一定范围内,学生出现焦虑、紧张、恐惧等一些心理现象,应该是正常的。但我们有时的确有些杞人忧天,过度担心这些在限度内的心理现象会引发种种不良后果。加之舆论媒体的热炒,将一些小问题无限度地放大,从而将辨别力不强的学生误导到不是问题的问题中。另一方面,教师、家长以及其他可以影响学生发展的成人,总希望孩子们“提前成熟”,从小就懂得生活的艰辛,生存的艰难。而且成人往往把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担忧甚至恐惧,把人际关系中的尔虞我诈、唯利是图无形中暴露在孩子面前,极易使孩子们沾染悲观痛苦的人生情绪。于是,孩子们承担了不该有的生理、心理重负。
面对假象的、真实的心理压力,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责无旁贷地要引领孩子们走出心理低谷,走进心灵的阳光之城。
一、慢慢走,一路风景入帘来。人生之趣在于且行且停,且停且思,方才能够品尝到行的乐趣,方可领略人生道路上的绮丽风景。对于处于儿童、少年期的学生而言,拥有余裕的时光,持有从容的情态,慢慢行走,悄悄成长,实在是他们应然的幸福状态。教育是慢的艺术,成长是慢的结晶。慢下来儿童少年才可能有充足的时间和宽松的心理空间,用美丽的自然风景,用快乐的同伴游戏,用轻松的自由阅读,用肤浅的自我观照,甚至简单到用酣畅的深度睡眠,婉转的时代音乐,活泼的心爱宠物,去消融成长中的一些困惑和焦虑。由此,我们做教师的,必须更深入地研究学生的心理境况,将与学生对话的语速、课堂的节奏、新授知识的进程、活动安排的频率、作业练习的总量等调试到适切的程度,留足学生休息、游戏、阅读、思考的时空。与此同时,自己也放慢前行的脚步,陪孩子们一同慢慢走,仔细品赏路边的风景。把风景移植到心灵中,让内心充满绿意,构筑起坚固的生命防护林、防洪坡。
二、轻轻敲,欢乐之门次第开。尽管我们一直强调从实际出发,从学生出发,但我们至今仍没有做到,甚至离得很远。仅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例,每门学科的课程标准都十分强调学科学习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于是,就无限度地将生活中的情境、事件移植到学科教学之中。事实上,所移植的生活问题不是所有学生都熟悉的,不是所有学生都有过此类体验的。所以,当学生面对复杂多变的生活问题时,就感到无所适从。因而,无论是知识传授,还是行为道德教育,我们要紧贴学生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的实际,从学生的角度去规划和建构知识及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阶梯,绝不可以成人的统一标准去评价、规约他们。尤其是在思想道德行为教育方面,就某一方面而言,还应该根据幼儿、童年、少年、青少年的身心特征,构建与之相匹配的教育内容、评价标准、实施途径和手段等。要通过我们的精心规划,引领孩子们拾级而上,自然成长,近乎天然地打开人生各阶段的快乐之门。
三、微微启,心灵溪水欢快流。我坚定地认为,本话题的案例中提及的心理宣泄实质就是“暴力宣泄”。学校是社会的缩影,但学校因服务对象特殊而不同于大社会。无论怎样,我们对孩子们的教育应该始终是正面的,积极的,善意的,健康的,应该远离暴力,摒弃以暴制暴,摒弃以斜压斜。面对孩子们的心理问题,我们要像消防队员扑灭煤气罐之火那样,首先集中水力冷却煤气罐,然后小心翼翼地微启心理闸门,而不是增大阀门排气量让它尽快排气减压,那样只能是增加爆炸的几率和能量。更重要的是,既然我们已经意识到心理危机天然地存在于学生中间,就应该每时每刻予以关注,及时清理阻碍心灵之溪流淌的枯枝败叶,让心灵的溪水经年累月地欢快流淌。此外,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我们更要巧妙地灌输理智、自律、文明、克制等行为准则,告诉学生,人人都会出现心理危机,要正确对待和科学处置。如果学生达到我们所期待的境界,那么,至少学校不必设立暴力宣泄室。
心理危机真实存在,情感导流需要谨慎。倍加关注,细心呵护,及时疏导,指点出路,陪护一程,是当下每个教师应该具备的职业基本功。
(葛建华 石港小学)我不赞成邯郸某学校的做法。首先,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可塑性强,如果一受到挫折和委屈,就以发泄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来解决,长此以往,则很容易养成任性、霸道的不良性格。其次,中学生出现压抑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心理治疗方法也应因人而异,对症下药。对什么样的学生,选择什么样的方式,解决什么样的压力,都应考虑进去,而不是到心理宣泄室发泄一通就完事了。第三,心理宣泄室终究是个充斥着暴力和愤怒的地方,有着诱导“暴力”倾向的一面。学生到宣泄室里找橡胶人“施暴”,固然泄了一时压力,但这种诉诸暴力的发泄,会使学生的心理更加脆弱,反而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一旦学生形成了暴力倾向,假如身边又没有“宣泄工具”,其后果是难以预料的。
—— 徐宜秋(刘桥中学)
用邯郸某中学的办法解决学生心头之恨弊端诸多。如果那些怨气冲天的学生误解了他们的愤懑对象,他们眼里那些“面目可憎”之人其实是爱之深、责之切,抑或故意使用激将之法责成其成才的可爱之人呢?如果个别学生确属品行恶劣,好滋事生非,却又不肯接受师长教育,反将苦口婆心者视为大敌呢?但凡此类,亦将拳头相向于“恩师”,一拳一舒坦便认为可以一笑泯千仇,试问怎不让所有为师者为之心寒?最遭殃的其实还是学生本人。毕竟年少轻狂,一旦把这样的泄愤之举视为快乐,或在无意中形成暴力倾向,有的甚至拳打脚踢成瘾,不满足虚拟的人物,便到真实场景中去“真枪实战”,诸如此类等等,真是让人心惊!那出自一片好心的“新颖时髦”的宣泄方式真令人感到后怕!再如果,果真是某些师者品德低劣,教育方式落后简单,伤害了祖国花朵,触怒了未来主人,那么,校方仅以提供“师者挨揍”方式草草了结学生心中不满,对没做到为人师表者不加惩治约束,岂又不是敷淤塞责、避重就轻?
—— 郁 伟(北兴桥小学)
为了弄清楚孩子对于心理宣泄的真实想法,我特意和一个13岁男孩展开关于心理宣泄话题的对话:
T:如果有时候心里感到不开心了,你会怎么处理? S:不做什么处理呀?可能第二天就忘记了呀!
T:假如这个不开心第二天还记着,忘不掉,那可怎么办?
S:这种情况很少,让我想一想啊,(孩子真的想了一会)我觉得如果是很大的不开心,就要和朋友说,我会和爸爸说,假如他不知道我的不开心的话,一定会听我讲,然后帮我一起分析,怎样才能消除。
T:找个朋友倾诉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你能找爸爸谈说明你们的关系如朋友一样好。(孩子点点头,很开心地笑了。)那么如果学校里安排一间教室,让你进去消除内心的不开心,你觉得你会去么?
S:不会。(孩子的回答很快,斩钉截铁)T:为什么这么坚决?
S:我觉得这个教室在校园里面本身就不太安全,每个进去的人都会被别人认为不开心,即使你是好奇进去的,出来的时候,大家肯定也会认为你有深仇大恨呢。
T:如果我的理解不错,你觉得是个人隐私得不到保障。假如这一点可以保证的话,你对这个地方有什么样的建议呢?包括环境之类。
S:应该是一个温馨的地方,因为心里不开心的人内心的颜色是灰暗的,那么这个地方应该涂满蓝色,蓝色会给人一个开阔的心情,像大海一样颜色。空间不一定很小,可以是一个活动的场所,提供一些操作的东西,如魔方、魔尺之类。
T:你觉得需要老师在里面么?
S:可以有,但不希望那些刻板的老师在你心情不好的时候出现眼前,希望一些和善、懂得微笑的老师和不开心的孩子一起在里面操作玩具,聊聊天。
T:如果给你一些沙袋,或者其他物品,写上让你不开心的事情或者人物,让你击打发泄,你会选择吗?
S:(孩子露出极为惊讶的神情,不过随即大笑起来,他理解了这个场所的含义)这个不好吧,让人学会暴力么?我知道有的地方开设这样的场所,但好像学生被禁止入内的。
T:你还是希望这个地方温暖一些,不开心的时候有一个暖意的地方供你消解不开心。那么会不会有人喜欢通过另一种方式发泄内心的不开心呢? S:这个我不知道,但感觉很冷啊,怎么会开心起来呢?再说你通过击打了沙袋上的人,内心肯定会产生新的负罪感,又怎么开心得起来呢,循环下去,岂不是永远不开心了么!(孩子的话很有思辨性)
T:谢谢你的观点,看得出你是一个阳光灿烂的孩子,祝你天天充实开心!S:谢谢老师。
或许,和男孩的对话让我明白心理宣泄也是需要“分级”的(电影上有一个分级制),有其与年龄阶段对应的方式。如果把属于成人级别的暴力击打宣泄、辱骂宣泄等方式放到青春期的中学生,或者更小一点的小学生,其正面意义微乎其微,负面影响则不可小觑。反过来,把一些对孩子有效的心理宣泄方式推广到成人阶段,也会被认为幼稚且不合时宜。
—— 陈
春(南兴小学)
走出“宣泄”一片天
张秀平
在细读丁锋老师提供的关于学生心理宣泄的案例时,我在想,是否学生心里有了一些压力,有了一些不满情绪就非得让他们“宣泄”出来,甚至让他们以这种近似极端的方式“打”出来、“骂”出来呢?是否更应该培养孩子的耐挫能力,让他们在遇到压力,抑或受到委屈,甚至面临人生的种种不幸时,能够冷静隐忍,积极应对,顽强抗争呢?
曾在电视中看过一则报道:一名沈阳大学毕业的大学生就职于某大型企业,工作一年,成绩优秀。企业老总在总结会上曾说到:有些大学生,自以为是本科毕业,就骄傲自满,本科毕业有什么了不起„„一个大型企业,本科毕业生肯定不少,老总在这里是从面上说的,是泛指,但这名大学生就接受不了了,以为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一怒之下就把这名企业老总残忍地杀害了,酿成了不该发生的血案,也给自己本该辉煌的人生早早画上了句号。扼腕叹息之余,也给我们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深深的思考。
在这里,我不想过多的谈论应该怎样引导学生用合理的方式来心理宣泄,尽管这也是一个有意义、有价值的话题。我想说,在我们看到这名大学生的案例后,必须警觉地意识到:在引导学生合理的心理宣泄的同时,更要重视对学生心理耐挫能力的培养。
生活在社会中的人,随时可能遭遇压力、挫折甚至不幸,这是不可回避的。在校学生遭遇的压力、挫折的程度还是比较轻的,几率也不是十分大的。在学校这样的环境中,即便遭遇到这样的压力和挫折,有关心他们的老师,有友好相处的同学,有较为科学的心理宣泄的途径和方法,问题可能会得到及时有效的化解。但是,孩子们不可能一辈子在学校度过,他们总有走上社会的一天。如果,我们只是教会孩子一有压力就宣泄,甚至以近似暴力的方式来宣泄,岂不培养了一个个经不起碰撞的“玻璃娃娃”,更可怕的可能是一触即发的“定时炸弹”。果真如此,孩子们如何去面对纷繁芜杂的社会,如何去面对风云多变的生活,如何去面对充满坎坷的人生?
心理问题几乎伴随着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只是程度不同而已。释放自我,就会变得更健康,更美丽。只有释放,学生过重的心理压力才会得到缓解,由过重的心理压力而产生的一些不良行为才会相应减少。破解心理问题,使用心理宣泄室有一定的效果,但“解铃还需系铃人”、“佛度自度者”,真正有效的是自己救自己。我们可以通过运动、练书法、听音乐等方式自我调节,修炼和谐的内心世界,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打造健康的心理基础。
压力过重固然不好,但没有压力也未必是好事,对于毫无学习压力的学生,教师还是要加强教育,给予一定的正压力。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喷泉是压力的花朵。适度的压力是进步与成就的原动力。教育的目的应当是激发,是唤醒,是向每个人传递生命的气息(泰戈尔)。让学生拥有适度的压力,让学生感受到人生的充盈和生命的完美!
所以,我们还是多考虑,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而不是在学生稍有压力或不快时就匆忙地为他们寻找宣泄的途径和方法。当然,必要的科学的宣泄是不在其中的。
走出“宣泄”,也许就是阳春三月艳阳天!
(张秀平
赵甸小学)
学生在学习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从发展的眼光看,孩子的成长需要困难的磨砺,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冲突,付出和回报之间的落差。在接受一个个矛盾冲突的考验时,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提高,心智逐渐趋于成熟。教育者不能简单地用心理宣泄模式,让学生在虚拟的情境中寻找心理平衡,因为这样会导致他们独自面对困境时如同迷途旅客不辩方向。
——丁剑锋(刘桥中学)
与其“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朱建
研究资料显示,“心理疾病的发展一般分为三个阶段:一开始仅仅是有点心理问题,接着发展到轻微的心理障碍,如果此时没有得到有效治疗,便会发展到严重的心理疾病。”话题中提到的心理宣泄室的建立和使用,就是在帮助那些心理压力已经积累到一定程度的学生将过度的心理压力及时释放出来。我以为,这是一种积极的态度。但学生心理压力的积累是不是可以在达到“非宣泄不可”的程度之前就得以缓解,是不是可以将学生的心理压力控制在较低的水平呢?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我们也许就可以避开关于邯郸某中学做法是否得当的争论了。我认为缓解学生的身心压力,与其“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要使学生的心理压力维持在一个安全范围内,首先要找到学生心理压力的来源。随着就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就业的压力已经前移至高考录取的学校和专业,而高考的压力又前移为高、初中,乃至小学的择校,以及这样、那样的特长、竞赛培训等。孩子柔弱的肩膀已经肩负起过度前移的生存压力。中小学校由于办学竞争的压力,必须在看得见和看不见的指标方面不断努力。这些指标的分解和达成经过教育管理者和老师们的传递,最后还是落到了孩子的身上。家长非常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超越自己、光大家业,这就必然再次导致孩子压力的增大。这里,姑且把来自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压力称为外源性压力。许多好强的孩子往往把社会、老师和家长的要求当成自我奋斗的目标,这就形成了孩子的内源性压力。
对于外源性压力,我们虽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社会和家长,但我们还是可以减轻我们给孩子的压力的。比如,有的教师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反复告诫学生“学习改变命运”。把学习目的指向“改变命运”,这确与当前激烈的社会竞争相吻合,但是,为改变命运而学习的告诫也过于沉重了,对心智发育尚不健全的学生来说,他们还不能以足够的信心和勇气去面对,徒增压力而已。相反,要是能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是快乐的,因为我喜欢,所以我要学,那么,学习还会成为压弯了腰的那副重担吗?所以,我们除了信奉“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还可以通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抽象一点说,教育者可以引导学生自我建构价值体系,让他们以自己认定的价值标准去规划自己当前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就可以既不增加压力,又能获得动力了。
至于内源性的压力,主要是由于学生本身的期望与达成、需要与满足之间的矛盾。举一个易于理解的例子,青春期的学生常会对异性产生好感,但这种好感往往是单方面的,对方不一定接受,甚至不一定知道。又由于学校是不许可这种情形的,这样可能导致陷入其中的学生形成一定的心理压力,这是常见而又棘手的问题。对于这种情形,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发现,另一方面是在发现之后,要善于引导学生把注意力从这种暗恋中转移出来。这只是一个例子,源自学生本身的矛盾和压力可能有各种不同的存在形式。
总之,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成长期和剧变期,且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抗挫折能力,势在必行。如果能够让学生的心理压力在达到“非宣泄不可”的程度之前就得以有效化解,无疑是可取的,所以,我以为“釜底抽薪”更有价值。
(朱 建 二甲中学)
引导学生在倾诉中消解不良情绪
陈钰枢
学生心里有不良情绪不能憋着、藏着,应该及时地促使其有效化解。化解的方法和途径应该是多样的,我觉得倾诉可能是一种适用范围更为广泛、作用效果更为持久的方法。
学生可以倾诉的对象最常见的莫过于老师、家长、朋友或同学。既然如此,引导学生在倾诉中化解不良情绪,就成为我们责无旁贷的责任。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能让学生愿意向你倾诉。为此,需要我们切实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善于发现他们与众不同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或是针对学生某一方面的专长,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对于他们暂时还做得不够好的地方,要真诚地予以提醒,并给予最大的帮助,让他们切实感受到进步的快乐。这样会大大缩短师生对话的心理距离,会使学生产生主动与老师交流、沟通的欲望,把心理的压力告诉老师,并愿意在老师的指导下把压力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二要集中精力,认真倾听学生的诉说。倾听意味着尊重。一个尊重学生的老师,才可能真正了解到学生心中的真实想法。因此,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要特别用心,要善于观察学生的表情,掌握其心理变化的情况,巧妙地改变自己与学生谈话的方式:或和颜悦色,语重心长;或字字千钧,击中要害;或婉转相陈,深入细谈;或譬喻暗示,引而不发。
三要有耐心。每个学生对客观事物都有自己的想法,在生活中也有自己的行为习惯。这就要求我们在与学生谈心时,要有耐心,要循循善诱;不能简单轻率,不要期盼立竿见影。特别是对于那些性格孤僻、固执己见的同学,更是如此。我们需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不急不躁,不嫌不烦,不怕挫折,一次不行再来一次,使谈心一次比一次深入,一次比一次能叩开学生的心扉。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倾诉只是化解内心不良情绪的一种方法,学生把心中的不快倾吐出来,是能获得一时的轻松和愉悦的。但这还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能对他们“对症下药”,做好后续的疏导工作。
(陈钰枢 英雄小学)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上策是指导学生掌握必要的心理调适方法,提高心理自救能力。哲人亚里士多德说:“生命的本质在于追求快乐,使得生命快乐的途径有两条:第一,发现使你快乐的时光,增加它;第二,发现使你不快乐的时光,减少它。”在学生遭受挫折后,我们首先要引导学生端正自己的态度,根据自己的能力设定前进的方向和目标,学会自我减压,学会放松身心。我们还可以通过运动、练书法、听音乐、交友、上网等方式引导学生自我调节,劳逸结合。这样,把外部干预和自我调节有机结合起来,就能够拥有健康的身心。
—— 陈 玲(川港中学)
情绪转移是适合小学生情绪宣泄的有效方法,丰富多彩的活动则能促使小学生的情绪转移。因此,学校要坚持课内课外相结合,校内校外相融合,学校家庭相结合,开展七彩活动,让儿童获得心理的愉悦。可以是学校组织和策划的各种集体性活动:科技节、戏剧节、体育节;踏青月、采摘月、传统游戏月;环保周、航模周、乒乓周;蛋糕制作日、包饺子日、环游日。也可以是教师指导和引领下的班队游戏:制作板鹞、放风筝、吹苇叶哨子、做蚕豆飞鸟、裹粽子、包饺子、推铁环、打陀螺、骑独轮车、溜旱冰滑板等等。还可以和家长一起进行的“躲猫藏”、放哨火、养小宠物、育花草新苗。
如此多彩的游戏活动自然能缓解儿童的精神“压力”,宣泄内心的不良情绪。
—— 陈志祥(实验小学)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当一个人冷静地写出自己的内心时,他的整个心灵就会变得澄明和平静。“写”的过程就是一个减压的过程。在班上建立一本班级留言簿,让孩子们以匿名的方式写下心中的不快,其余学生读后可以“跟帖”,教师也可以以匿名的方式跟孩子交流,进行疏导。建立班级留言簿是一种很好的宣泄倾诉的方式,首先,采取匿名的方式会降低孩子的心理防御机制,更容易说出内心真实的想法;其次,这种班级留言簿的形式也是一种集体教育的方式,当一个学生有困惑时,大家来帮他解决,但是又不是面对面的帮助与被帮助,教育与被教育,这样也可以减少被帮助者的心理压力。这也是马卡连柯“通过集体、在集体中和为了集体”教育思想的一种体现。
——潘胜男(三余小学)
不同性别,不同性格的人应该选择不同的心理疏导方式。采用“虚拟暴力”的方式对性格外向的人作用可能大些,对性格内向的人来说却未必合适。学校心理宣泄室应该提供更多的心理宣泄方式以供选择。像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就将心理宣泄室分成了五个具有不同功能和宣泄方式的房间:“释心室”“宁心室”“启心室”“畅心室”“历心室”。学生可以在这里通过击打沙袋、涂鸦、唱歌、听音乐、畅谈等方式消除心理压力,发泄不良情绪。目前,国内心理宣泄室可供选择的宣泄的物品也正趋于多样化,除了橡皮人之外,还有充气棒,放松椅,一捏就发出悲鸣的“发泄鸭”等等可供不同的学生自由选择。人们还发现,除了宣泄室之外,还有其它方式可以更有效地宣泄不良情绪,释放心理压力。比如深受学生喜爱的户外运动、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其实,学校开展心理疏导的方式并不局限于心理“宣泄室”。
—— 姜文泉(李港小学)
本栏编校 徐冲
第二篇:学生心理引导技巧
九、学生心理引导技巧
1、步难以上青天——层递效应
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小要求后,如果他人在此基础上再提出一个更高的要求,那么,这个人为了认识上的统一,或为了给人留下前后一致的印象,就倾向于接受这个更高的要求。——层递效应,俗称“进门槛效应”。(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1996年),心理学家查尔尼(1975年))
2、榜样太高不可攀——差错效应
能力比自己强,总体上各方面优于自己,然而和自己一样不时会出现一些可以原谅的小差错的人更能吸引人。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差错效应。(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
3、术家写评语——巴奴姆效应
心理学家把人们乐于接受概括性的性格描述现象称为“巴奴姆效应”。(泰勒 巴奴姆)
4、疯狗唾液救人命——接种效应
心理学在研究人们的态度变化与过去对某个问题体验的关系时证实:处于态度改变情境的个体,若受到某种反向态度的轻微攻击后,就好像是在“接种疫苗”,大大刺激其对这种攻击作出抵抗反应,并不断地增强了抵抗力,以后再受到同一反向态度强大攻击时,不但不会改变其原有态度,反而使个体更加执着于自己的态度,并“抵抗”任何不同意见。这就是“接种效应”。(巴斯德)
5、响鼓要用重锤敲——强刺激效应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感受性与刺激的阈限有关。如果作用于人的刺激阈限始终维持在中等水平,那么感受性会因此而麻木。刺激阈限大大超过中等水平,感受性十分强烈,由此而产生的心理效应谓之“强刺激效应”。刺激阈限大大低于中等水平,十分微弱,如一条小虫在皮肤上爬行,其感受性也会因此而强烈,由此而产生的心理效应称为“弱刺激效应”。
6、难以自禁激扬情——组场效应
众人聚集在一起,就会形成一个如同物理学中磁场一样的心理场。当个体进入这个心理场后,在感人场景的渲染下,人的情感、行为就会被磁化而变得情不自禁、身不由己,升华为与场景一致的情感与行为。这种能磁化人心理的强大、特殊场景称之为大众心理场,它所产生的效应称之为“组场效应”。
7、滴蜜赢得他人心——认同效应
引导者表达与对象之间在观点或特征方面的相似性,引导者实际上向对象出示了一张“自己人”的心理名片,这使被引导对象产生一种“同体观”,视引导者为“自己人”,从而缩短彼此的心理距离,消除或弱化对方的“反引导定势”和防范心理,取得倾向于对方的观点,接受对方引导的效果。这种现象称为“认同效应”。
8、先抑后扬见奇效——增减效应
人们最喜欢那些对他们的喜欢不断增加的人,最不喜欢那些显得喜欢不断减少的人;一个对人们喜欢逐渐增加的人,比一贯喜欢人们的人更令人喜欢。心理学家阿伦森把这种心理现象称为“增减效应”。
9、适得其反在禁令——潘多拉效应(禁果逆反)
人们往往有一种倾向,越是禁止的东西,如果没有说明可以为人们接受的充足的禁止原因,那么,禁止本身就会引起假设、推测,反而常常诱使人们产生好奇并引起探究反射,形成与禁止相悖的意向,这就是禁果逆反。心理学上移用潘多拉打开魔盒的神话,称之为“潘多拉效应”。
10、好戏连演令人厌——超限逆反
同样的刺激物,由于刺激强度过大、过强,刺激时间过长,或者机械地、无时间间隔地重复作用于个体,引起个体产生的一种逆向态度。
11、烽火连天戏诸侯——信度逆反
指由于以往经验积累、人格特征等因素,产生对信息源、引导者的不信任,导致消极、反常的情绪体验和行为倾向。
12、好意此时被曲解——情境逆反
指在特定的时机、场合,个体有不同的心理热点,处于不同的情感和情绪状态,如果引导者不顾个体当时所处的情境,会诱发情感障碍,使个体紧闭心扉,对引导逆向、排斥态度。
13、小人之心度君子——自比作用
心理实验证明:如果有一个陌生人,要猜测他人的道德品质、性格特征等,最大的可能性是把对方估计得和自己一样,当经济地位、文化水平、年龄、籍贯相仿是尤其如此。心理学上把这种假设他人与自己相同,怀有一样的心情、想法、好恶、品质等心理现象称为“自比作用”。
14、奖励结果事愿违——德西效应
在某些情况下,当外加报酬和内感报酬兼得的时候,不但不会使工作的动机力量倍增,积极性更高,其效果反而会降低,外加报酬反而会抵消内感报酬的作用。这种心理现象是心理学家德西在实验中发现的,故称之为“德西效应”。
15、心灵绿洲待开垦——罗森塔尔效应
由教师的期待和热爱而在学生身上产生符合期望的心理现象,罗森塔尔把它叫做“皮格马利翁效应”。
16、情境变换难注意——斯特鲁效应
所谓“斯特鲁效应”,就是当着人们对某一特定刺激作出反应时,由于不能阻断对刺激情境中无关特征的影响而难以注意,难以顺利地对这些特定的刺激进行反应。这一心理现象是心理学家斯特鲁首先发现的,故以他的名字命名。
17、大失所望星期一——月曜效应
所谓“月曜效应”,是指点星期一与其他工作日相比,人们的学习意志下降、注意力分散,精神不振,从而大大影响工作和学习效果的心理现象。
18、新官上任放把火——首因效应
心理学上把人际交往中,由初次见面所形成的对一个人的印象,称为第一印象,其产生的心理影响被称为首因效应。
19、妩媚一笑遮百丑——晕轮效应
心理学上借用“月晕”这一自然现象,把一个人某种突出品质或特点的清晰、深刻印象,由此作出整体印象的评价,从而掩盖对这个人其他品质和特点的印象,称之为“晕轮效应”(光环效应)。
20、前功一朝化烟云——近因效应
所谓“近因效应”,是指在人际交往中,新形成的印象淡化,甚至抹去以往已形成的印象,给人们留下更深刻、更持久的印象,并以此指导人们的行为。
21、药铺抽屉密密排——刻板效应
所谓“刻板效应”,是指由社会刻板印象所形成的人际知觉定势。社会刻板印象是社会对一类对象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笼统的看法,而不管这一类对象间的实际差异。如“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22、锦上何须再添花——马太效应
人们把“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这类现象称为“马太效应”。如“锦上添花,好上加好”。
23、险把巨星当鞋匠——黑票作用
所谓“黑票作用”,是指不管一个人具备其他任何品质,只要有一种极端消极的坏印象,就把对方的其他好品质都一票否决掉。
24、失之东隅收桑榆——补偿
所谓“补偿”,是指个体在某方面的需要或目标受到挫折后,便用可能成功的活动或其他高度发展的能力来弥补,充分表现自己的能力,以获得他人的承认,获得心理的寄托和成功的快慰,满足新的需要与实现新的目标。
25、小题大做起作用——升华
所谓“升华”,是指引导对象的“动机替代”,即用高尚动机代替低级动机,用社会性动机代替自然性动机,从而使引导对象地更高的层面上来认识自身动机的社会责任、社会价值,从狭隘的低水平认知和情感中“跳”出来,正确看待个人的得失,产生新的意向,去追求新的目标。
26、文过饰非自解嘲——合理化作用
合理化作用又叫文饰作用,是指个人的行为不符合社会价值标准,或未达到所追求的目标,为减少或免除因挫折而产生的焦虑,保持自尊,而对自己不合理的行为给予一种合理的解释,使自己能够接受它。以“酸葡萄”机制和“甜柠檬”机制最为典型。个体在追求某地目标失败时,为了冲淡自己内心的不安,常将目标贬低,说“不值得”追求,聊以自慰,这一现象称为“酸葡萄”机制或“酸葡萄”效应。不说自己达不到的目标或得不到的东西不好,却百般强调,凡是自己认定的较低的目标或自己有的东西都是好的,借此减轻内心的失落和痛苦的心理现象,被称之为“甜柠檬”机制。
27、有了陪衬始宽慰——觅类求同
当一个人受到挫折后,为了减轻其所受到的心理压力,于是寻找一些与他同样遭受挫折的伙伴,以此聊作自慰,并减轻受挫折感,这种心理现象称为“觅类求同”心理。
28、色若无事实内荏——反向形成
所谓“反向形成”,是指个体的需要和目标受到阻碍后,为防止把自己内心的感受、欲望表现出来,而在外在行为上采取一种与此相反的行动来表现的现象。
29、混为一谈减重压——融合效应
所谓“融合效应”,是指个体受到挫折后,不愿意承担由挫折带来的巨大压力,于是把自己在挫折中应有的责任与他人的责任融合在一起,或者与同样受到挫
折的他人相提并论,证明自己与他人等值,以此减轻自己的心理压力。
30、责难他人为平衡——投射效应
所谓“投射效应”,是指当个体遭遇挫折后,不进行自我检讨,而把挫折引起的内心不安,自己不愿意承认的某些行为、欲念、态度等排除于自身之外,转移或推向他人和周围事物,以此逃避自己心理上的不安的心理现象,也叫“推诿作用”。
31、羡慕名人自炫耀——自居作用
所谓“自居作用”,是指为了迎合能满足自己某种需要的人们,于是就在思想、行为上模仿他们,或按照他们所希望的那样去做;或者把他人具有的令自己感到羡慕的品质强加到自己身上,以此求得安慰和满足。
32、往事浮现月明中——回归效应
一个人如果喜欢沉浸在对过去的回忆之中,认为过去的一切比现在美好,因此迷恋过去,甚至幻想回到过去美好的岁月中去这种心理现象称为“回归效应”
第三篇:引导孩子正确宣泄负面情绪
在孩子不满意或与小朋友之间产生矛盾时,都会产生各种情绪。这时,应该让孩子有机会把这些负面情绪宣泄出来。否则,孩子长期受到压抑,情绪得不到宣泄,有可能导致身体和心理上的障碍。
帮助孩子宣泄不良情绪,负面需要做到:
1、让孩子把心事说出来
比如可以这样说:有什么事你不想告诉别人,但憋在心里又觉得不舒服的,可以通过写日记的方法,把心事写出来,心里就会感到轻松一些。也可以学会向人倾诉,把自己的心事向你的朋友倾诉。有时候自己的倾诉也许并不一定能得到别人的帮助,但你会发现倾诉过后自己的心情会变的坦荡舒畅。还可以找一个没人的地方大声 喊叫来发泄内心的积极。当然也可以找一些自己喜欢的运动,让自己出一身大汗来放松自己的心情。
2、给孩子布置“发泄角”
实验证明,孩子用粗笔涂鸦的方式消解愤怒的效果最好,其次是投掷小飞镖或投篮。对于女孩来说,可以专门在家中开辟一块“涂鸦角”,买块纤维板,专供女儿张 贴涂鸦作品。对于男孩子来说,投掷飞镖,或是练习跑步上篮,都可以让其宣泄负面情绪。特别是那些感觉被老师和父母冤屈的孩子,掷飞镖是“发射愤怒”最有效 的手段。
3、帮助孩子消除消极感受
当孩子有消极感受,如恐惧、愤怒时,因语言表达能力有限而只能借助不当方式宣泄。这时父母可以帮助孩子消除消极感受。如果孩子因为恐惧而采取 不当宣泄方式,抱紧他,陪他待上一会儿,想办法消除他的恐惧感。如果孩子是因对伙伴的不满而发怒,你可以重复一遍孩子的话语,帮助他理清思路,弄清他想怎 么做,然后明确告诉他你的想法,用建议或提出问题的方法引导他找出正确的解决方法。这样孩子会有种被充分了解的感觉,他会觉得自己被理解、被尊重、被尊 敬。
4、发泄后要拥抱安慰孩子
首先要使自己的心境平和下来,温柔的制止他的不良宣泄行为,然后轻轻的拥抱他,抚摸他的身体,耐心询问他到底想要做什么,引导他说出自己的不满,疏导他的 情绪,并告诉孩子你知道他的感受,你爱他等。孩子感受到你的安抚,获得了安全感,会慢慢平静下来。切记不可用大声训斥或惊慌失措来刺激孩子,激化他的情 绪。如果是在人多的地方,要先把孩子拉到一个安静的、可以独处的地方安抚。
第四篇:心理宣泄室管理制度(用)
新河实验小学心理宣泄室管理制度
一、来访者应先向心理咨询人员说明自身情况,由心理咨询人员评估是否适合选择心理宣泄。
二、来访者进入心理宣泄室,请先登记。三、一次进入宣泄室的人数不能过多,控制在2-3人内。
四、来访者在心理宣泄的过程中,请注意做好安全防护措施。活动之前,请清除身上的尖利物品、易损物品等,并做好适应性训练。进行宣泄时,请不要过分用力。
五、使用各项宣泄设备时,请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操作。
六、保持室内卫生,请勿在室内吸烟、吃零食等,不乱涂乱画。
七、须遵守活动规则,爱护室内设备,不故意破坏,不无故损坏。否则将追究责任。
八、使用完宣泄设备后,物归原位,不随意丢弃。
九、宣泄时间一般为30分钟以内,防止导致过度疲劳或力竭。
新河实验小学心理咨询室管理制度
1、心理咨询教师必须态度热情,工作细致和认真。
2、对师生咨询内容和有关的隐私严守秘密。
3、心理咨询员不得迟到、早退,要按时到岗接受咨询者来访。
4、保持室内环境整洁,优美、舒心,花卉盆景等装饰物要不断更新,营造温馨的空间。
5、做好有关材料的存档工作,及时整理、装订成册。
6、在规定时间内认真做好学生个别辅导或电话咨询、网络咨询工作
7、未经同意,有关资料不得外借。
8、爱护室内各项设备,保持正常使用。
9、工作完毕,关好门窗、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10、对非工作人员,非咨询人员要阻挡入室。
新河实验小学心理咨询室教师工作制度
1,值班教师在规定值班时间内必须到岗,耐心接受同学的咨询,并做好面谈预约登记和当日的值班记录。
2.当日值班人员有特殊情况需要请假,必须以电话或当面请假的方式,向心理咨询室负责人提出请假申请,批准后方可请假。
3.严格遵守保密原则,保密内容涉及心理咨询室相关所有工作内容。未经负责人同意,值班人员严禁随意翻阅心理咨询室存放的材料和文件。
4.心理咨询室除工作人员外,一般不允许无咨询要求的学生或其他人员进入。
5.如果在工作中泄密或者由于工作失误导致咨询室财物损失,将酌情给予相应的处分,并担负损失财物的赔偿责任。
新河实验小学心理咨询室档案管理制度
一、心理咨询师有责任向来访者说明工作的保密原则,以及应用这一原则的限度。
二、心理咨询中的有关信息,包括个案记录、测验资料、信件、录音、录像和其他资料,应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作为档案,及时送档案室进行保存。
三、除了心理咨询教师和档案管理员意外,学校任何其他人员包括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等,都无权产看心理档案室档案材料。
四、心理咨询师只有来访者统一的情况下,才能对咨询过程进行录音、录像。因专业需要进行案例讨论、教学引用和科研写作时,应隐去那些可能据以辨认出来访者的有关信息。
五、在心理咨询工作中,一旦发现来访者有危害自身和他人的情况,必须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意外事件发生(必要时应通知有关部门或家属),但应将有关信息的暴漏程度限制在最小范围。
六、心理咨询教师接受卫生、司法或公安机关规定的询问时,不得做出虚伪的陈述或报告。
新河实验小学心理咨询活动制度
一、固定的面谈咨询时间:每双周四下午3:30——4:30
二、咨询室环境符合要求,创设和保持一种和谐、温馨、安静的环境氛围。
三、咨询时间辅导教师按时到岗,确保咨询工作正常进行。
四、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的隐私,切实履行保密原则,对有严重心理障碍必要时可通知学校和家长,取得支持和配合。
五、对学生坚持正面引导,采取启发、诱导,杜绝强硬说教或强加于人,不带个人情绪和自己价值观。
新河实验小学亲情通话室管理制度
一、每学期开学都要重新登记留守儿童监护人和代理监护人的联系电话。
二、对留守儿童的家长的联系电话要保留电子文档和书面材料。
三、结对老师要掌握相关留守儿童监护人或代理监护人的联系电话;
四、结对老师要及时掌握留守儿童监护人或代理监护人电话的变动情况,以防号码发生变化而联系不上,并将变动后的电话号码及时上报学校主管部门;
五、留守儿童之家设立、开通“亲情热线”,建立留守儿童父母与孩子、留守儿童监护人与学校定期或不定期的电话联系制度,及时与家长交换意见,同步教育好“留守儿童”。
六、留守儿童在校期间遇突发事件,必须及时告知委托监护人或在外务工家长,并报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
七、加强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或代理监护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向留守儿童及其家长公布了班主任的联系电话和详细通讯地址。
第五篇:论写作的心理宣泄功能
论写作的心理宣泄功能
[摘要]自从人类创造文字的那一刻起,写作也就随之诞生了,可以说整个人类的发展离不开写作,写作已经成为了人类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时至今日,写作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走进很多人的视野。为什么这种行为能以它特有的方式存在于世并长期发展?这种司空见惯的行为究竟能为人类自身带来怎样的益处?能对人类的精神世界有怎样的帮助?本文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对写作的心理宣泄功能予以简要阐述。
[关键词]写作治疗;心理宣泄;潜意识
[中图分类号]H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09)22-0086-02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之快,社会竞争之大,生存压力之重,导致人们心理负荷沉重。于是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已经成为时下比较热门的行业,而通过写作来进行心理治疗与辅导,也已在西方社会、发达国家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心理治疗方法,这就是写作疗法。写作疗法是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与帮助下,通过一些日常的写作,如写日记、诗歌、散文、小说等来帮助患者。同样,写作更是人们日常心理治疗与保健的一剂良方,通过写作治疗心理创伤,令生命机体获得一个健康、健全的心灵。那么这种治疗方法的心理依据究竟是什么呢?心理学家又是如何探究这其中的奥妙呢?
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奥地利著名精神分析学大师弗洛伊德就已经对文艺创作的心理机制进行了研究。他提出了“文艺升华与转移”理论,把文艺创作本身看作“力比多”的释放、一种“性”的迁移。艺术家把压抑的能量转移到文化领域中较高的目标,这种行为是他们自身“力比多”的一种强烈宣泄与冲动,是一种情感的发泄,是一种“性”的升华。如果我们借鉴它,并把它用于解释写作的心理功能,那么创作主体就是运用写作去自我释放、宣泄,使自己自由,在表达中实现,去解放被压抑的“潜意识”,从而使自己的心理获得平衡„„而这些则可被我们称为“文学治疗”。具体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写作可发挥的心理宣泄功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宣泄“被压抑的潜意识”的功能
弗洛伊德曾在《梦的解析》中把人的意识分为意识与潜意识。它们的关系如同水中漂浮的冰山,意识是露出水面的冰山,潜意识是隐藏在水面下的部分,它常常被我们日常意识所限制与压抑,是平日我们不愿轻易表现的部分。可以用“对立统一”来形容意识与潜意识的关系。如果我们的意识与潜意识过度分裂,潜意识被过度压抑,那么它们就容易产生矛盾,而我们也就存在所谓的心理危机。
众所周知,写作特别是写日记,是一种效果非常显著的宣泄和减压方式,它也是现行美国心理协会特别推崇的写作治疗方法之一。就我们个人而言,也曾运用写作去解决潜意识的心理危机,这道理并不高深。文学无疑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完美的“乌托邦”,也为我们创造一个完美和谐的世界。在创作过程中,不用顾及自我日常的角色、身份、地位,不用理会所谓的“意识”、“理性”等,我们可以肆无忌惮地任游笔头在纸上跳舞,去宣泄我们被压抑的潜意识,调节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平衡与和谐。
同样,很多作家也把写作看作是他们的生命,由衷地热爱它。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就是一位视文学为第一生命的自我拯救者。幼年一次又一次的悲惨遭遇让他对人生充满了恐惧、悲伤、无奈和绝望,是文学创作让他重拾生活的信心,文学这座精神“乌托邦”成为他生活的寄托。对于一颗多次受到重创的幼小心灵来说,意识与潜意识的冲突是巨大的,是写作让他一次又一次地释放、宣泄了积淀在内心的“死亡自杀”潜意识,化解了他内心的苦痛情绪。写作就如同一条“疏导渠”,帮助他疏通了人生的苦闷,让他不断成长、成熟。
二、宣泄“灵”与“肉”不协调的功能
对于那些身体有残疾的人来说,“灵”与“肉”之间存在着一种巨大的冲突。由于自身身体的残缺,病者总是会对自己的残体部分产生不满,他们的“灵”与“肉”就产生了强烈不协调,自我总是试图把身体分离出去。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让当事人从身心分裂与冲突中解脱,成为一个有机生命整体,他们才能感受到生命的存在与潜能,甚至发出耀眼的光芒。而文学创作无疑为残疾人提供了非常好的心灵帮助,使他们的心灵不致残疾。
我国当代作家史铁生,20岁时不幸瘫痪,他一下子就失去了人生的目标。《我与地坛》一文就是作家对当时自己那种彷徨、失落状况的描写。后来他开始了文学创作,并于1983、1984年作品连获全国优秀小说奖。从此,他不再为自己的瘫痪而失意,文学创作为他的人生揭开了精彩的序幕。有人问史铁生从事写作的原因,他回答说:“去除种种表面上的原因看,写作就是要为生存找到一个到一万个精神上的理由,以便生活不只是一个生物过程,更是一个充实、旺盛、快乐和镇静的精神过程„„所以,人是为了不致自杀而写作。这道理简单,简单到容易被忘记。”
同样的例子还有海伦•凯勒、司马迁等。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以后,执著意志,含恨忍辱,发愤著书,终于写成今天备受人们推崇的《史记》。可以说写作也成为他身体残缺后强有力的精神支柱,为他开辟了人生另一番更加宽广的天地,从而造就了一部不朽的传世史学、文学名作。
三、宣泄自身与客观世界疏离的功能
在心理治疗方面,心理学家荣格、阿萨鸠里曾提出过心理综合、瑜伽等方法,它们是通过弥合有机生命整体与外界客观环境的疏离,以达到“集体性”的意识。说通俗一点,就是人类总是试图融合到他人或自然中,寻求一种集体归属感,被荣格称为“集体无意识”,这种“集体无意识”会让个体不再感到他人或自然的疏离,而有一种融合的倾向。当然,通过写作来治疗和融合这种疏离与孤独感也是常见的事。
互联网缩小了我们的世界,在很大程度上缩小了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网络中的QQ聊天,各大网站的论坛、博客等就是这种治疗方式非常好的证明。我们通过在网络上与他人聊天,发表意见,进行文学创作,不断和其他人进行互动,这种方式很容易让我们得到一种“集体归属感”,让我们自身感到不是孤立的,是有所依靠的,从而真正融入到他人的圈子中。个人不再只是天地中一个孤立的个体,而是有属于我们自己的“群”。
同样,作为那些拥有很多读者的畅销书籍作家,他们的创作本身就是一种内在的心理整合与调试。他的读者就是他的“集体”,读者喜欢他的作品,这种喜欢便成就了他的归属感,这就证明是有人接纳他的,不会出现个体与他人的断层,他的内心获得了一份宁静、包容,甚至愉悦,不自觉地就整合了自我与社会环境的疏离。
还有我们日常生活中组织成立的一些诗社、书友会等,也是通过文学这条纽带,把自己与其他爱好者联系起来。他们一起进行文学创作,一起阅读欣赏。不论成员的水平高低,大家能从这组织中获得愉悦。我们可以尽情地把自己的诗歌、散文等朗诵给他人,可以和他人一起交流某一文学作品的看法。这种形式上的自由与开放,本身就是在缓解越来越大的人际压力。
四、宣泄“我”与“无我”之间界限的功能
当代心理学家维尔伯在他的“意识谱”理论中提出,处于意识最底层的是心灵层,又称为心灵水平或宇宙意识层,是一种无界限境界,是人的最高本体层。在这一层面上,个人体会到自己与宇宙是一体的,自我不只是个单独有机体,而是整个宇宙的造化。我与非我的界限被打破,达到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的境界。在心理治疗方面,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宗教,则能使个人有机体与宇宙融合,获得一体意识,达到与宇宙万物合一。
唐代诗人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歌创作,就是这方面典型的例子。王维少年得志,多才多艺,但踏入仕途却屡遭打击,让他产生隐退的念头。后来又加上亡妻之痛,增添了人生的孤寂与悲愁。幸得王维生活在佛教影响深远的年代,他得益于对佛教的信仰和充满禅理的诗歌创作,它们不仅使他痛苦、不安、孤寂的灵魂有所依靠,而且让后期的他心胸豁达,超脱潇洒,创作出不少山水田园诗歌的佳作。我们参看他的作品《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就写出了对宇宙恒静状态的通然了悟,在动静中捕捉生命的律动,从中深深感到“见心”、“见性”的佛理妙谛,展现出诗人的心境达到无界限的心灵水平,让心灵达到一种超脱尘世的极地境界。
五、结语
弗洛伊德说过:“每个人在心灵深处都是一位诗人,只要有人,就有诗人。”可以说写作是我们人类心灵深处那一渊幽静、美妙的池水。事实证明,写作是一种心理需要,是一种宣泄与升华,是一种生理与心理的平衡方式,是自我对话的互动过程,是一次次的养生。写作治疗作为一种心理辅导方法,它不仅帮助我们拂去心灵上的尘埃,缓解平日里的压力,更引领我们心灵达到一个澄静、明朗、和谐的地方,让我们拥有健康、充实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