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方法教学大纲(最终版)

时间:2019-05-13 00:01: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本科方法教学大纲(最终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本科方法教学大纲(最终版)》。

第一篇:本科方法教学大纲(最终版)

“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课程 教学大纲

课程号:

课程名称: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 学分: 4 开课学期:春季

先修课程:社会学概论 基本目的:

1、使学生掌握社会调查和社会研究的基本原理、方法论思想、基本概念、术语和各种具体方法,为科学地认识社会现象、分析社会问题提供研究方法论和方法、技术的指导。

2、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和社会调查研究的全过程,能够设计并组织实施社会调查研究方案,完成具体的社会调查研究课题。

内容提要:

“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分为三编十六章。

1、第一编“社会调查研究的原理与过程”。分六章介绍:(1)科学研究和社会调查的原理、基本概念和方法体系。(2)社会研究的方法论和主要研究范式。(3)科学研究的程序和社会调查研究的一般过程。(4)社会调查研究的选题、准备工作与调查研究方案的设计。(5)对社会现象进行观测的原理、测量的不同尺度以及测量的信度和效度。(6)社会调查的抽样原理、基本概念和各种抽样方法的特点及运用范围。

2、第二编“社会调查研究的资料收集方法”。分六章介绍:(1)问卷调查法。包括问卷设计的主要内容和设计要点,以及问卷调查法的作用及特点。(2)量表与测验法。包括量表法、测验法、社会计量法和民意测验四种采用定量测量工具的调查手段的内容、程序、特点及应用范围。(3)访问法。结构式访问和无结构式访问的特点与类型,说明访问法的程序、技巧和应用范围(4)。观察法。包括社会研究中无结构观察(及参与观察)和结构式观察两种观察法的相关知识,并对观察法的优缺点进行总结。(5)实验法。社会研究中实验法和准实验法的特点、类型和实验设计与实施的方法。(6)文献研究方法。包括个人文献、历史文献、官方文献资料的收集与分类;定量化的内容分析和统计文献分析;定性的历史比较分析等。

3、第三编“调查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分四章介绍:(1)调查资料的审核、汇总和整理。包括定量资料和定性资料的整理,以及应用计算机整理数据资料的程序和方法。(2)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具体介绍对不同测量层次的变量进行单变量分析的方法,以及双变量的相关与回归分析方法。(3)逻辑分析和理论分析。包括社会研究中分析变量关系的“详析模式”,说明详细分析的一般程序和方法;以及对调查资料进行理论分析的一般方法,如比较分析法、因果分析法、结构—功能分析法。(4)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调查研究报告的类型和作用,说明普通调查报告和学术研究报告的基本格式和写作要点。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课外作业、练习和社会实践。教材与参考书:

1、《社会研究方法教程》

袁方主编、王汉生副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2、《社会研究方法》 [美] 艾尔。巴比著

华夏出版社 2000

3、《社会学研究方法》 风笑天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4、《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 袁方主编 林彬副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

学生成绩评定方法:课堂练习、课外作业占20%,期末考试占80%。

第一编 社会调查研究的原理与过程

第一章 导论

1、社会调查研究:由社会调查和研究两个阶段组成。(21页)

2、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体系:分为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方法三个相互联系的层次(24-27页)。

3、社会研究方法论:主要有三种方法论:1)马克思主义方法论(32页)2)实证主义方法论(31页)

3)反实证主义方法论(33页)。

4、社会调查研究的主要作用:感知、描述、解释、预测社会现象。

5、社会调查研究的主要目的:建立社会理论、提出政策措施、监测与检验实际工作。

6、社会调查的历史发展:形成了行政统计调查、实用性调查、学术性调查三种类型(46页)。

7、A.凯特勒:法国统计学家。(41页)

C.布思:英国社会调查专家。(47页)

第二章 调查研究的主要类型

1、探索性调查研究(121页)、描述性调查研究(128页)、解释性调查研究(130页)。

2、横剖研究(132页)、纵贯研究:1)趋势研究2)同期群研究3)追踪研究(134页)

3、普查、抽样调查(135页)

个案调查-典型调查(137页)

4、个案调查的方法论思想:来源于医学和法学的案例分析(136页)。

5、应用研究、理论研究(120页)

6、统计调查:结构式调查与分类统计(140页)

实地研究:系统的现场观察与访问(141页)

7、统计调查与实地研究的特点、优缺点的比较(146页)。

第四章 社会调查研究的过程

1、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归纳逻辑和演绎逻辑(94页)的结合—假设检验逻辑或假设演绎法(95页)

2、社会调查研究的一般过程:分为准备、设计、调查、分析、总结五个步骤或阶段(117页图4.7)

3、统计调查的具体程序:假设检验逻辑(96页图一)

实地研究的具体程序:单纯归纳法(96页图二)

第五章 社会调查研究的设计

1、确定研究课题(117页):选择调查研究题目的原则:科学性、理论意义、应用价值、迫切性、可行性、主客观条件(119页)

2、提出研究假设(123页): 概念与变量(73页)

命题(78页)假设的定义(79页)变量间的关系:相关关系、因果关系、无关关系(76页)研究假设的形式:函数式、条件式、差异式(79页)

3、确定分析单位和调查内容:分析单位的类型:个人、群体、组织、社区、社会产物。(151页)

调查研究的内容可分为三大类:基本状态、主观意向性、客观行为(154页)

4、研究课题的具体化(174页)

概念、假设的操作化

操作定义(176页)

5、研究方案的设计:考虑七个方面:研究目的、方法、调查对象、抽样方案、调查问卷或提纲、时间地点、经费手段(157-159页)

第六章 社会现象的测量

1、测量尺度:定类、定序、定距、定比尺度(169-171页)

四个尺度的数学性质(172页表6.2)

2、社会(统计)指标与调查指标:一般与具体的关系,指标是反映社会现象的质或量的变异特征的范畴(178-179页)

3、测量规则:完备性与互斥性(168页)

4、测量的信度:可靠性、稳定性。(187页)

测量的效度:正确性、有效性(192页)

5、信度与效度的关系: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效度是信度的充分条件(197页)

6、影响测量信度与效度的因素:被调查者、调查者、测量内容、测量工具、样本代表性(191页、198页)

第七章 抽样方法

1、调查总体、抽样框、抽样误差(204-205页)

2、概率抽样方法:分为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209-217页)

3、非概率抽样方法:分为偶遇抽样、主观抽样、定额抽样、滚雪球抽样(221-223页)

4、分层抽样与整群抽样的区别:层内同(异)质性高、层间异(同)质性高(216页)。

第二编

调查资料的收集方法

第八章 问卷法

1、问卷的结构:封面信、指导语、问题与答案等(232页)

2、问题和答案的设计:开放式与封闭式问题(234页)

答案设计的穷尽性和互斥性(251)

3、问卷整体设计:卡片法与框图法(246页)

4、问卷调查法的优缺点:客观、定量

调查内容有限、质量问题等(264页)

5、问卷问题的内容:行为、态度、个人背景三方面(236页)

第九章 访问法

1、结构式访问:标准化、统一性、统计分析(268页)

优点:定量化、回收高、应用广。缺点:费用高、时间长、主观因素影响等(269页)

2、无结构式访问:分为重点访问、深度访问、客观陈述法、座谈会四种

区别:调查目的不同、控制程度不同(271-276页)

3、结构式与无结构式访问的区别:标准化与非标准化、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

4、访问法的优点:直接交往、应用广、可控制等。缺点:主观因素影响、费时、费力等(292)

第十章

量表与测验法

1、总加量表(利克特量表):五级加总记分

制作程序:4步(298-301页)

2、测验法:适于对个人的能力、态度、人格的精确测量(313页)

3、社会计量法:对小群体内部的人际关系和群体结构的调查与测量(320页)社会计量法的资料分析方法:社会矩阵法、社群图分析(324)、指数分析。

4、民意测验(舆论调查):适于对公众的意见、态度的调查和测量(329页)主要的抽样方法:定额抽样和分层抽样(330页)

5、测验法与民意测验的区别:调查目的不同、个人特征与公众意见、测量题目多与少。

第十一章

观察法

1、结构式观察:标准化的表格、定量分析。实施过程:分类、设计、观察记录、统计(339)

2、参与观察:在社区内部长期、深入地观察、描述社会文化现象(342)

3、参与观察的实施过程:进入现场、建立良好关系、确定观察内容、长期观察记录、整理归纳(348)

4、间接观察:通过中介物观测调查对象。分为腐损测量、累积物测量、行为标志观察(351)

5、观察法的优缺点:优点:直接感受、自然环境、适用范围广。

缺点:难以定量分析、样本少、易受主观因素影响等(359)

第十二章

实验法

1、实验设计:典型实验设计—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370页)

拉丁方格设计—多因素设计、考察自变量引入顺序的影响(378)

简单设计与多组设计(373)

2、准实验:不严格、简化的实验,在社会研究中采用。主要类型:相关设计、时间序列设计、非等组设计、现场实验等(380页)

第十三章

文献法

1、文献来源的类型:个人文献、官方文献、大众传媒(392)

2、文献研究的方法:(1)个人文献分析(2)第二手分析(3)内容分析(4)现存统计资料分析。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

3、内容分析:定义:对文献中文字等内容进行客观、系统的定量分析(401)

主要步骤:抽样、编录、赋予数值、统计分析(405-407)

第三编

调查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第十四章

资料整理

1、资料的审查:定性资料审查:消除虚假、错误的成分。保证真实性、准确性、适用性。(423)

定量资料审查:审查资料的完整性、统一性、合格性(431)

2、编码工作的内容:分类、编码、赋予数值(433)

编码簿:建立变量与回答类别的对应关系(436)

3、计算机汇总资料的过程:(1)编码(2)登录(3)输入数据(4)数据处理。(443-446)

计算机检查(净化)资料的方法:幅度检查、逻辑检查(445)

第十五章

资料的统计分析

1、集中量数(趋势)与离中量数(459-465)

简单分组表(455页统计表)

2、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470-480)

3、描述性统计与推论性统计((483)

第十六章

变量分析的逻辑与策略

1、详析模式(501、507)

2、列联表(466、504)

3、变量关系检验的三种模式:(1)防止以假当真:外在变量检验(2)防止以真当假:抑制变量、(3)深入具体地分析变量关系:内含变量、中介变量、前置变量、歪曲变量检验。(508、513、510、511、512、515页)

第十七章

理论分析与理论解释(第三章 理论解释)

1、理论分析的作用:(81-83)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145)

2、因果解释(分析):85页

归纳因果关系的五种方法:(87)

3、功能解释(分析):88页

功能分析的作用:89页

4、比较分析法:(1)类型比较法、理想类型法(2)历史比较法(3)反复比较法

5、民俗方法论:对日常生活中人们相互交往的规则和方法的研究。美国社会学家加芬克尔首创。

第二十二章 撰写调查研究报告

1、调查研究报告的类型:(1)普通调查报告(2)政策研究报告(3)学术研究报告

2、普通调查报告的一般结构:677页

课程进度:每周一章,4课时,共18周。

第二篇:本科教学大纲

大学英语拓展课程教学大纲

本科教学大纲

学 院: 公共外语教育学院 专 业:(高级英语写作)专业负责人:

院 长:

刘霞光 金力

2012 年 1 月 2 日

一、课程名称

大学英语拓展课程

二、课程性质

公共选修课

三、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系统地学习和掌握英语写作的格式、句子写作、段落写作、短文写作、应用文写作,其中包括学习文章的选题、剪裁和谋篇布局。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即培养学生用英语写各类体裁文章的能力,如描写文、记叙文、说明文以及常用的应用文体,如卡片、便条、通知、求职信、推荐信,个人简历、个人信件,商务信件,内容提要等实用写作。学生能根据作文题目、提纲或图表、数据等,在30分钟内写出长度为150-200个单词左右的短文,内容切题,结构严谨,条理清楚,语法正确,语言通顺,表达得体。

四、课程教学组织原则与教学方法

(一)教学组织原则

1.本课程的教学模式是基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和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教学环境尽可能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

2.遵循“精讲多练”的原则,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用多种手段鼓励学生尽量多地进行阅读和写作。

3.英语写作课全面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课上开展以任务为中心的形式多样的活动,更多地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发现式和研究式的方法,更多地在教语言知识、提高技能的同时注入人文因素,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素质

4.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

教师要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以创造语言环境,使学生多接触英语,增强语感。必要时也可利用本族语进行讲解和两种语言的对比,但是要防止过多地使用本族语,以免影响英语、听、说、读、写等技能的训练和提高。

(二)教学方法

1.课堂讨论热身:

教师更多地扮演引导者和启发者的角色,针对每个写作任务,鼓励学生大胆思维,用自己的话语、从自己独特的角度参与写作教学。教师创设各种问题,引发学生在“写前准备”中充分激活相关信息、深化思想,在“写作过程”中鼓励学生提出独到的见解、新颖的看法甚至略显偏激的观点,在“写后编辑”中自评、他评,同时用启发式的方法让学生认识到自己论证中的漏洞,让学生自觉地修改和补充自己的意见,完善思想的表达。2.范文讨论:

写作是教学实践课程,将有问题的学生范文作为反面范例进行小组讨论,帮助有错误的同学发现问题,同时也警醒其他同学规避类似错误的发生。另外,我们从教科书和互联网上引入一些优秀的范文或学生的习作作为范文,大家讨论。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同学们的思考和欣赏能力。3.反复修改实践:

写作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了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我们要求学生自改、学生互改后再自改,修改稿由任课教师评改,教师通过评语或面谈反馈问题,学生再重写。这样,反复操作,实践证明,学生真正学会了写作的过程,改变了过去“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模式”。4.以读促写,素材建库

写作作为重要的输出活动,其质量好坏受制于我们的思想积累和语言积累。对于广大学生来讲写作中两个问题非常突出:思想空乏、语言质量低下。解决这两点单靠课堂教学难以完成,我们要求学生广泛阅读,分头收集好的语言和写作素材创设优秀素材库,每月汇总由学生自行印出分发到每个人,做到资源共享。通过消化这些素材,来增加语言的输入,这是提高写作水平非常有效的方法。5.课外辅助:

本课程除使用固定的课本教学外,还选取了一些课外辅助材料,包括图书资料、音像材料、网络资料等。课外辅助材料的阅读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研究能力,鼓励学生动手,激励学生创造性思维,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和老师以及同学们之间可以通过邮件或公用信箱或 BBS 来交流写作的作品或学习体会。

五、课程总学时和学分

大学英语拓展阶段课程的教学时数应不少于20学时,安排在一个学期完成。要求学生必须在修完大学英语基础阶段必修课之后,才能选修拓展阶段课程。学生通过学期末考试合格者可获得学分。每门课程1学分。

六、课程教学要求及内容

(一)课程教学要求

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够:

提高写作能力,包括遣词造句,逻辑思维,语法应用,观点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学生在结束时能在规定时间内,撰写出结构合理内容充实,无严重语法错误的英语短文。如论说文、记叙文、描写文、故事梗概、读写报告等。具体写作要求:

1.了解写作格式要求,包括移行、大小写、标点符号用法等款式要求。2.句子层次写作

了解英语句子的类型、构成和句子写作中常见的错误,把握措辞、修辞格和句子的选择等内容。

3.段落层次写作

了解写作过程,铺陈方式和各种不同段落的写作方法,包括段落的结构和主题句,各种不同段落的写作方法(段落展开种类中的时间序列法、进程描述法、空间序列法、概括举例法、对比对照法、因果关系法、分类法和定义法等)等;把握段落写作中,统一性、连贯性、条理性和完整性等判断标准。

4.短文层次写作

了解记叙文、描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写作要求和注意事项;把握三段式文章的写作要领等等。

5.了解四级和六级作文题型。

6.了解各种应用文的写作技巧,包括书信、便条、备忘录、个人简历、通知、告示等的写法。

(二)课程教学内容要点

教学内容共10讲,20学时 第一章 手稿格式(2学时)

1、安排

2、单词断分

3、大小写的使用

4、标点符号

5、书写 第二章 句子(4学时)

(1)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2)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3)重心前置句、重心后置句、平衡句(4)短句与长句

(5)统一 连贯 简洁 强调 多样化 第三章 段落(4学时)

1、有效段落

(1)统一(2)连贯(3)过渡

2、段落写作方法

(1)计划段落(2)根据时间展开(3)根据过程展开(4)根据空间展开(5)通过事例与归纳展开(6)通过对比与对照展开(7)通过因果关系展开(8)通过归类展开(9)通过定义展开 第四章 篇章(4学时)

1、组织

(1)某些原则(2)开头(3)结尾

2、写作体裁

(1)描写文(2)叙述文(3)说明文 第五章 应用文(4学时)1.书信 2.通知 3.便条 4.简历 5.求职信 第六章 四六级写作(2学时)

七、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及相关学习网站

1.本课程使用的教材:

丁往道等,《英语写作手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该书共分8个单元,分别介绍了文稿格式和标点符号,每单元均配有大量练习,书后附有部分参考答案。

2.本课程使用的教学参考书

1).祁寿华,《高级英语写作指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年 1 月

2).陈汉生,《实用英语书信》,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7.3).冯启忠,《实用英语写作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八、课程考试与评估

课程考试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构成,其中形成性评价占课程期末成绩的40%,包括阶段性作业 15%、考勤15%、课堂参与10% ;终结性评价占课程期末成绩的60%.终结性评价为书面试卷,闭卷考试。题型比例:主观性试题占80%,为简答题、作文题。客观性试题占20%,为判断题、单选题。

第三篇:《商务礼仪》本科教学大纲

《商务礼仪》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211088

【开课对象】:四年制本科,新闻学、新闻采编与制作等专业

【学分】:

2【总学时】32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课程性质

《商务礼仪》是新闻学、新闻采编与制作等专业的选修课程,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商务活动中商务礼仪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原理,了解商务礼仪在商务活动中的重要性,从而为学生从事商业活动提供必要的知识准备。本课程总学时数为 32学时,总学分为2学分。

三、课程教学要求

《商务礼仪》以日常礼仪为基础,以现代社会中装束、行业、仪式、会务、酬世礼仪为辐射面,阐明了商业礼仪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原则和基本操作技能。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具体包括:了解礼仪的含义、界定,明确礼仪的内容,掌握礼仪的特征和原则;理解并掌握西装、套裙、制服的选择要素,掌握不同服饰的穿法和饰品的搭配原则,以及美发和化妆的原则;掌握公司、企业、宾馆、商店、银行的行业礼仪规范;了解草签合同时应注意的问题、开业仪式的主要作用、如何准备交接仪式,掌握签字厅的布置,筹备开业仪式的三原则,剪彩仪式上必备的物品;了解准备商务洽谈时应遵守的基本原则、发布会的主题、新闻媒体种类及其优缺点、商界积极赞助项目,掌握洽谈过程的“七部曲”、如何协调与新闻界关系,合理分配展览会展位;了解称赞和感谢,了解即席演讲的主要特点,拨打电话的礼仪规范,正式邀约的具体形式,怎样举办交际型派对,如何安排工作餐的时间,掌握怎样致祝贺词与答谢词以及怎样正确地进行解说,使用手机的基本礼仪,参加交际型派对应遵守的礼仪规则。

导论

人际交往实质上就是一种信息交流,而信息乃现代社会中最为宝贵的资源,在此背景下,作为交际艺术的礼仪自然倍受人们青睐。本部分共包括9个部分:礼仪的界定、礼仪的内容、礼仪的归属、礼仪的扬弃、礼仪的特征、礼仪的原则、1礼仪的功能、礼仪的学习、礼仪的操作。

(一)教学要求

1、了解礼仪的基本含义,礼仪的界定。

2、熟悉礼仪的内容,由礼仪的主体、客体、媒体、环境四项基本要素构成;礼仪的归属、礼仪的扬弃、。

3、掌握礼仪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其规范性、限定性、操作性、传承性、变动性等五方面);礼仪的原则(十条原则)。

4、理解礼仪的功能、礼仪的学习、礼仪的操作。

(二)重点、难点

重点:礼仪的内容、特征及基本原则。难点:礼仪的学习和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操作。

第一章装束礼仪规范

本章节主要是个人形象对商界人士的重要性,包括6部分内容:西装的礼仪、套裙的礼仪、制服的礼仪、饰品的礼仪、美发的礼仪、化妆的礼仪。

(一)教学要求

1、了解选择西装应兼顾的主要细节、套裙的几种主要造型、商界人士穿制服的必要性。

2、了解美发礼仪的两个组成部分、头发的养护、化妆的目的等内容。

3、理解穿西装的重要注意事项;穿制服时的主要禁忌;商界“男人看表,女人看包”的具体规则;设计发型时应考虑的相关因素。

4、掌握选择与西装搭配的衬衫、领带和鞋袜;穿套裙的重要注意事项;制服的基本要求。

5、掌握佩带首饰时应遵守的礼仪规范;修剪头发应注意的问题;化妆时应遵守的规则。

(二)重点、难点

重点:穿西装的重要注意事项,穿制服、套装时的主要禁忌;商界“男人看表,女人看包”的具体规则;设计发型时应考虑的相关因素。

难点:选择与西装搭配的衬衫、领带和鞋袜,佩带首饰时应遵守的礼仪规范。

第二章行业礼仪规范

行业礼仪是商务礼仪在商界的不同行业内的具体化和个性化。行业礼仪的概

念、本章节主要包括5个部分:公司、企业、商店、宾馆、银行等行业礼仪。

(一)教学要求

1、了解公司写字间的基本规则;企业形象的概念;“服务角色” 意识。

2、了解银行各营业机构必须做到的“八有”。

3、掌握掌握公司职员个人操守主要禁忌;塑造企业形象应注意的重点环节;

4、掌握宾馆的全体从业人员应如何热情待客,商店工作人员如何热情待客。

5、掌握银行如何提供便民服务;企业员工应如何提高个人素质。

6、理解“零干扰”理论,“无干扰”理论,“一米线”服务。

(二)重点、难点

重点:公司、企业等行业礼仪的具体化和个性化的体现。难点:各行业礼仪的差异性和特殊性。

第三章 仪式礼仪规范

本章节主要包括仪式礼仪的概念、筹划仪式时应遵循的礼仪原则等内容。本部分共包括5个部分:签约、开业、剪彩、交接、庆典的礼仪。

(一)教学要求

1、了解在草签合同时应注意的问题,了解开业仪式的主要作用。

2、了解剪彩仪式的由来,如何准备交接仪式,商界的庆典大体分类。

3、掌握签字厅的布置,签字时具体座次排列。

4、掌握筹备开业仪式的三原则,剪彩仪式上必备的物品。

5、掌握筹备庆典时应优先考虑邀请的人士。

(二)重点、难点

重点:常见的开业仪式具体表现形式,签字厅的布置,交接仪式的主要程序。难点:签字时具体座次排列,庆典的基本程序

第四章 会务礼仪规范

本章节主要包括商界会议类型划分,商务会议的作用。本部分共包括5个部分:洽谈会、发布会、展览会、赞助会、茶话会礼仪规范。

(一)教学要求

1、了解准备商务洽谈时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2、了解发布会的主题,应准备的主要材料,新闻媒体种类及其优缺点。

3、了解如何宣传展览会以及展览会安全保卫事项。

4、了解商界积极赞助项目;茶话会适宜的地点。

5、掌握洽谈过程的“七部曲”,双边洽谈会的座次排列。

6、掌握如何协调与新闻界关系。

7、掌握合理分配展览会展位,掌握审核赞助项目时应重视的主要问题。

8、掌握茶话会的座次安排。

(二)重点、难点

重点:新闻发布会的主题,洽谈过程“七步曲”,合理分配展览会展位。难点:如何协调与新闻界关系。

第五章 酬世礼仪规范

本章节主要包括酬世礼仪的概念以及主要内容及商界人士应该遵守的社会公德。本部分共包括10个部分:谈话、闲谈、演讲、通信、邀约、派对、运动、娱乐、工作餐、自助餐礼仪规范。

(一)教学要求

1、了解称赞和感谢,了解即席演讲的主要特点。

2、了解拨打电话的礼仪规范,正式邀约的具体形式。

3、了解怎样举办交际型派对,健身时应遵守的礼仪,在歌舞厅娱乐怎样选择具体节目

4、了解如何安排工作餐,安排自助餐的时间。

5、掌握怎样致祝贺词与答谢词以及怎样正确地进行解说。

6、掌握使用手机的基本礼仪、使用传真机的基本礼仪,使用电子邮件的基本礼仪,掌握正式请柬的规范书写

7、掌握参加交际型派对应遵守的礼仪规则,在歌舞厅如何照顾自己的宾客。

8、掌握工作餐费用的结算以及工作餐上宾主如何进行交谈。

9、掌握正确对待争执与辩论,得体的规劝和批评。

10、掌握在自助餐上正确的标准顺序取菜、“多次少取”就餐。

11、理解“绅士运动三大球”的基本礼仪,如何在网吧进行自律,利用参加自助餐的机会进行交际活动。

(二)重点、难点

重点:接打电话的礼仪,言谈礼仪、交际礼仪,工作餐礼仪,运动礼仪。难点:接打电话礼仪,接待宾客礼仪。

四、学时分配

表1:适用于新闻学、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

五、教材、参考书

1、推荐使用教材:《商务礼仪教程》,金正昆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版。

2、参考书目:

⑴《社交礼仪》,李兴国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版。⑵《社交礼仪》,文晓玲主编,大连理工出版社,2008年2月版。

⑶《高级商务礼仪指南》,何伶俐主编,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3年版。

六、考核办法

本课程采用随堂大作业考核方式,百分制计分。

七、说明

1、本课程操作性较强,在相关内容结束以后,要对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如站姿、行姿、蹲姿等仪态练习;握手、递送名片、介绍等社交礼仪等练习;洽谈、发布、展览会等会议服务练习。

2、课堂讲授在教室进行,具体操作可在教室随堂进行。

编 写:

审 查:

完成日期:2012年2月

第四篇:电机学本科教学大纲

《 电机学 》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任务

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主干课,它又是该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变压器、交流电机和直流电机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计算方法和一般运行分析问题以及基本实验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以及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以直流电机、变压器、异步电机和同步电机四种典型电机为研究对象,以变压器和异步电机为重点。学完本课程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了解电机的基本结构,掌握其工作原理及运行特性,对各类电机有较系统地完整认识。

2、熟练掌握分析电机的基本方法,能正确运用方程式、等效电路、相量图等方法对电机问题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

3、正确理解电机中磁场的性质及其与时间和空间的关系,深入理解电机参数的物理意义并了解其数量概念。

4、掌握电机的基本实验方法,并能对测试结果的准确性进行分析。

5、对电机额定值、发热、冷却及温升有较明确的工程概念。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1、本课程先修课程为《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及《电路》

2、本课程的后续课程有《电气传动控制系统》、《电气控制与PLC》。

四、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安排

(一)绪论部分

绪论是学习一门课程的重要环节。通过绪论的学习,首先要了解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电机在国民经济各行各业中的作用,明确《电机学》课程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中的地位,从而明确学习目的;其次要了解本课程的性质、任务、特点和电机理论的一般分析方法;最后要对电机常用的电磁定律及铁磁材料的基本特性进行复习

重点:常用的电磁定律在电机中的应用及铁磁材料的基本特性 学时:2

(二)直流电机部分

本课程的特点之一是所研究的对象是一个实物,因此电机的理论分析的第一步除了分析电机的基本知识之外,同时要分析电机的结构,然后再去研究分析电机运行的电磁关系及特性等。

1、直流电机的基本知识和结构

了解直流电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换向器的作用;明确直流电机的额定值。

重点: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

难点:换向器的作用 学时:2

2、直流电机的基本原理

了解直流电机的电枢绕组的基本知识;掌握直流电机的电枢反应的概念和直流电机的电磁转矩及感应电势的计算;了解直流电机的换向过程及改善换向的方法。重点:直流电机的电枢反应以及电磁转矩和感应电势的计算 难点:直流电机的电枢反应 学时:4

3、直流发电机

了解直流发电机的励磁方式;掌握直流发电机的电压、功率、转矩平衡方程式;掌握并励直流发电机的自励过程及条件;掌握直流发电机的运行特性。

重点:直流发电机的电压、功率、转矩平衡方程式 难点:直流发电机的自励条件和空载电压的建立过程 学时:2

4、直流电动机

掌握直流电动机的电压,功率,转矩平衡方程式; 重点:直流电动机的基本方程式 学时:2

5、直流电动机的电力拖动

掌握直流电动机的工作特性及直流电动机的起动、调速方法与计算;了解直流电动机的制动运行。

学时:8

(三)变压器部分

1、变压器的基本知识及结构

了解变压器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掌握变压器的基本工作原理;熟悉变压器主要结构部件的名称、作用及材料;熟悉变压器的铭牌并掌握额定值的含义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重点:变压器的基本变压原理 学时:2

2、变压器的运行分析

掌握变压器运行时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和变比的定义;熟悉空载电流的作用、大小、性质、波形和影响因素;知道变压器折算的目的、原则和方法,熟练掌握变压器的基本方程式、等效电路和相量图;掌握变压器空载实验、短路实验的目的、接线和方法,并会进行参数计算,了解标幺值的概念和变压器的运行特性。

教学说明:通过对变压器运行时的电磁物理过程分析,找出各物理量的之间的关系,然后抽象为数学模型(方程式)、物理模型(等效电路)和相量模型(相量图)—方程式、等效电路和相量图是对同一物理过程的不同的表达形式,最后用这些模型去研究变压器的运行性能。本章为变压器理论的核心,也是学生用电磁理论分析交流电机的起步阶段,其分析方法具有普遍性,因而本章内容基本上都属重点,务求掌握的扎实、巩固。

难点:变压器折算 学时:8

3、三相变压器

了解三相变压器芯式和组式两种磁路结构的特点,掌握变压器极性和连接组别的概念和测定方法,并能根据接线图画出相量图判断组别号;弄清绕组联结和铁心结构的不同对空载电动势波形的影响;掌握变压器的理想并联条件,知道变压器并联运行的条件和某一条件不满足时的后果,熟悉并联运行时各变压器的负荷分配。

重点:变压器的连接组 难点:判断组别号 学时:4

4、特殊变压器 了解自耦变压器的用途及结构特点;掌握自耦变压器的基本电磁关系、方程式和等值电路,熟悉自耦变压器的容量关系和分析计算;了解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的特点及使用方法。

重点:自耦变压器功率传输中的磁耦合和电联系,自耦变压器的特点。学时2

(四)异步电动机部分

1、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

了解三相异步电机的基本结构;掌握异步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理解转差率的意义及其与异步电机不同运行状态的关系;明确异步电机的额定值。

重点:异步电动机转差率的概念 学时:2

2、交流电机的绕组及其电势与磁势

了解交流绕组的术语,认识展开图,懂得三相绕组空间对称的道理,掌握相电势有效值公式,知道其中各物理量的物理意义,了解消除、削弱电势高次谐波的方法;最后要掌握单相脉动磁势和三相旋转磁势的性质和特点。

教学说明:交流电机的绕组及其电势与磁势是交流电机的公共理论部分 重点:交流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相电势公式和三相旋转磁势的特点 难点:三相旋转磁势分析 学时:2

3、异步电动机的运行分析

掌握异步电动机运行时内部的电磁关系,定、转子间的磁势平衡关系,转子频率特点以及基本方程式;理解异步电机的折算特别是频率折算的含义;了解异步电动机工作特性及参数测定方法;了解单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及起动方法。

教学说明:异步电动机的运行分析是异步电动机的重点内容。可运用变压器的理论进行分析。难点:频率折算 学时:4

4、异步电动机的功率、转矩和机械特性

掌握异步电动机的功率传递关系、功率平衡和转矩平衡;掌握电磁转矩各种表达式;熟练掌握最大转矩及起动转矩的性质;掌握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和转矩实用公式的应用;

本内容是异步电动机的重点内容。学时:4

5、异步电动机的电力拖动

熟悉笼型转子异步电动机的起动方法及最初起动电流和最初起动转矩与电机端电压之间的关系;了解深槽式和双笼式异步电动机改善起动性能的原理;掌握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的起动方法;掌握异步电动机的制动运行;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各种调速方法及特点;掌握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恒转矩负载情况下转子绕组串电阻调速时电机内部各物理量的变化及相应计算。

本内容是异步电动机的重点内容。学时:10

(五)同步电动机部分

了解同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理解同步电动机的基本电磁关系、电压方程式和电动势相量图;掌握同步电动机功角特性和改善功率因数的方法;了解同步电动机的起动方法。

重点:改善功率因数的方法

难点:功角特性 学时:6

(六)控制电机部分 了解交直流测速电机、交直流伺服电机、自整角机、旋转变压器、步进电机等控制电机的结构、基本原理及控制方式。了解控制电机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的作用。

学时:4

(七)电动机的选择

了解电动机发热与冷却的规律、电动机工作方式的分类及电动机年一般选择方法;掌握电动机额定功率的选择。

学时:4

五、实践性教学环节

本课程实验使学生更好理解和巩固课堂上所讲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强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作好准备,并为今后从事专业方面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自学和讨论为辅的方式开展教学,着重对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理论综合能力以及实验研究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研发并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

七、考核与成绩评定

1、考核目的:

考核学生对电机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工程设计计算方法等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促进学生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考核形式: 闭卷笔试。

3、主要考核内容:

电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运行特性,分析电机的基本方法,运用方程式、等效电路、相量图等方法对电机问题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电机中磁场的性质及其与时间和空间的关系,电机参数的物理意义及数量概念。直流、交流电机的启动,调速,制动方法。同步电机的基本概念,电机的控制与选择。

4、考核题型:

填空,选择,判断,简答,名词解释,计算。

5、成绩评定:

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60~70%,其他(包括实验、考勤、作业、讨论等)成绩占总成绩的30~40%。

八、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

《电机与拖动基础》.许建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 参考书: 《电机学》,孙旭东 王善铭,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

第五篇:财务会计教学大纲本科

《财务会计》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财务会计 课程的性质:会计学专业课

课程的教学目的:①使学生在掌握基础会计知识的基础上,对会计准则及相关制度有更进一步的了解,能够从更深层次理解会计要素和三大报表;②使学生对一些热点、难点问题有所认识,着重培养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提高他们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③使学生学会并掌握会计日常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实务操作技巧,为今后从事财务会计或经营管理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④为学生以后继续学习理论,继续深造以及学习其他相关学科打下基础。课程的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本课程将遵循知识性与思想性相统一;传授知识与发展智能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相结合;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等普遍的教学原则实施教学。

在教学方法上,以系统讲授法为主,采用讨论式、研究式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以实例练习和课本理论相结合的方式,充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课程总学时:总学时为108学时。课程教学内容、要点及建议学时分配:

第一章 财务会计概述(6学时)

了解:财务会计概述、财务会计工作规范

重点掌握:财务会计核算的四个基本假设,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第二章 货币资金(8 学时)

了解:其他货币资金的结算

掌握:库存现金的限额管理,日常管理的其他规定,内部控制制度,库存现金收支的核算,银行存款与支付结算

第三章 应收款项和预付款项

(10 学时)

了解:应收票据概述、应收账款概述、坏账损失及其确认

掌握:应收票据的核算、应收账款的核算、预付账款的核算、其他应收款的核算、坏账的核算。

第四章 存货(14 学时)

了解:存货的定义与确认,存货的分类

掌握:收入存货的计价、发出存货的计价和期末存货的计价,委托加工物资的核算,低值易耗品的核算,包装物的核算,库存商品的核算,存货的清查。

重点掌握: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移动平均法和加权平均法;原材料的实际成本法计划成本法的核算方法。

第五章 投资(10学时)

了解:投资的概念,投资的分类,交易性证券的概述,持有至到期投资概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概述,长期股权投资概述。

掌握:交易性证券的核算,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核算,长期股权投资减值的核算。

重点掌握: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中的成本法和权益法。

第六章 固定资产

(10 学时)

了解:固定资产概述,固定资产确认的条件、分类,固定资产初始计量的概念,固定资产的折旧,固定资产减值的确认。

掌握:固定资产初始计量的方法,固定资产处置的核算,固定资产减值的核算。重点掌握: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及核算。

第七章 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4学时)

了解:无形资产的概念、特点、内容,其他资产包括的内容。掌握:无形资产的核算,其他资产的核算。

第八章 流动负债(9 学时)

了解:流动负债的概念、内容,短期借款的概述,应付票据概述,应付职工薪酬的构成,其他流动负债。

掌握:短期借款的核算,应付票据的核算,应付账款的核算,预收账款的核算,职工薪酬的核算,消费税、营业税及其他税费的科目设置及核算。重点掌握:增值税的核算(小规模、一般纳税人)。

第九章 非流动负债(6 学时)

了解:非流动负债的概念及特点,非流动负债的利弊分析,长期借款的分类,长期应付款的内容,债务重组的概念及方式。

掌握:借款费用的处理,一般公司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债务重组的核算。重点掌握:长期借款的核算。

第十章 收入费用和利润(9 学时)

了解:收入的概念,收入的分类、计量及确认,费用的概念和分类,利润的概述及利润总额的构成。

掌握:销售商品收入的核算,提供劳务收入的核算,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核算,三大期间费用的核算,利润的核算。

重点掌握:所得税的核算,利润的结转和分配。

第十一章 所有者权益(8 学时)

了解:所有者权益的概念及与负债的区别,实收资本的含义,资本公积的含义及分类,留存收益概述,未分配利润的概念。

掌握:实收资本及变动的核算,资本公积的来源及核算。

第十二章 财务会计报告(12 学时)

了解:财务会计报告的概念及其作用,种类及编制要求,资产负债表的概念及作用,利润表的概念及作用,现金流量表的概念及作用。

掌握: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和内容,利润表的结构和内容,现金流量表的结构和内容,会计报表附注。

重点掌握: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利润表的编制方法,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

总复习、答疑(2 学时)

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要求:课堂教学设计案例,要求学生认真积极地思考、讨论并及时完成。

教材与主要参考书:本课程教材为:《财务会计》(杨智慧主编);

课程的考试与评估:精心设计问题与试题,使其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与能力;认真评估试卷,使课程成绩能够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态。

大纲编写修改时间:2010.08 教学大纲编写教师:么秀杰 教学大纲审查教师: 教务处审查人: 分管教学校长:

下载本科方法教学大纲(最终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本科方法教学大纲(最终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本科《审计学》教学大纲

    《审计学》教学大纲 (2010年春季) 课程:审计学(Auditing) 课程类别:会计专业核心课程 参考资料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审计》,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4 预备知识 本课程为会计学专......

    本科《钢琴》教学大纲 (参考)

    本科《钢琴》教学大纲 (参考) 本科《钢琴》教学大纲 (参考) 一、教学目的 钢琴是每个中等学校音乐教师必须掌握的教学工具,因此,也是师范专业学生必修的音乐基础课及专业技能......

    古代汉语教学大纲本科

    古代汉语教学大纲(本科) Ⅰ、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 古代汉语课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必修课,也是阅读古书的工具课。本课程主要通过讲授典范的文言文作品、古代汉语常识......

    古代汉语本科教学大纲

    古代汉语教学大纲 教学时间 两学期,每期18周,每周4课时。共计144课时 课程学分 每学期4分,共计8分 教学要求 古代汉语是一门工具课,主要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学生通过......

    产品设计方法(教学大纲)

    《产品设计方法》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Product design method 课程编码:04403 学分: 2 参考学时:32 实验学时: 上机学时:10 适用专业:工业设计 大纲执笔人;金涛 系(教研室)主任:牛文杰 一......

    教学大纲(本科):经济法(精选五篇)

    《经济法》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11610720 英文名称:Economic Law 学时数:64 一、课程性质、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为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

    《经济法学》教学大纲本科范文大全

    《经济法》教学大纲 说明部分: 1、 课程的性质、任务:《经济法》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主要介绍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立法机关、行政管理部门所颁布的经济法律和法规,结......

    大学物理教学大纲(本科112学时)

    《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lx2001、lx2002 课程名称:大学物理(College Physics)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 总 学 时:授课学时: 112 上机学时:0 实验学时:0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