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提高品社学科质量

时间:2019-05-13 00:40: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要提高品社学科质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要提高品社学科质量》。

第一篇:要提高品社学科质量

要提高品社学科质量,需规范品社学科作业

太平溪镇中心小学

望西建

小学品社学科质量不高,一直困扰着品社学科教师。分析起来,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学生家长不重视的外因,也有学生不重视的内因。这些原因传导于品社课堂,就是学生作业质量差。有乱涂乱画的,有格式不规范的,有不交作业的等。因此,我个人认为,要提高品社学科质量,必须从规范学生品社学科作业入手。本学期,我们以“微型课题”为抓手,强力规范学生作业。

首先,申报了“微型研究课题”即“小学品社学生作业规范性研究”。接着按照确立的研究策略即“统一用笔,不二不三;格式美观,不涂不改;按时完成,不拖不欠;小组上交,不落一人。”抓落实。具体做法是: 一.建立“小学品社学生作业规范性研究”记载册。

对于不规范的作业,按照“作业时间,作业内容,存在问题,涉及人员,处理意见”做出记载。这样就可以直接追溯到人,指导更正,直到作业规范为止。使学生认识到作业不规范,是脱不了干系的,更无机可乘,培养学生的作业规范意识。

二.统一作业本封面的书写内容。

作业规范,先从作业本封面开始规范。作业本封面的书写,一改过去随便写的习惯,做到统一内容,统一要求。即只写校名,年级,姓名,其余一概不写。三.统一用笔。

过去学生作业,大多喜欢用铅笔作业。这样就可以随便去擦拭,其实这个习惯很不好。因为一旦考试要求用水芯笔书写,学生就很难适应。多数学生在试卷上随意涂画,卷面极不整洁,这样的卷面是很难得高分的。本学期我们统一要求使用水芯笔作业,不准用铅笔作业。开始学生很不习惯,但渐渐习惯后呈现在老师面前的是一本本清晰、整洁、规范的作业。学生作业优秀率逐渐上升。四.作业实行小组捆绑上交,不准落下一人。

以往上交作业的模式是谁做完,谁就上交小组长,小组长再上交课代表。这种模式的弊端在于少数学生拖交,甚至“浑水摸鱼”不交作业。本学期改为学生作业完成后,不准个人上交,要以小组为单位捆绑上交。即小组1号学生检查2、3、4号学生作业,合格后,由1号学生收齐本小组的作业再交课代表。

为激发学生的规范意识、合作意识,本学期我们特设立了“合作星”予以奖励最先完成作业的小组,这样产生的直接效果是学生的作业完成既快又好,不存在拖交,漏交作业。

以上研究策略的效果,我们已在“月过关”检测中得到有力验证,即卷面普遍整洁了,学生答题书写质量明显上升,学生成绩也有大幅提高。

第二篇:提高品社质量的措施

六年级品社提高教学质量之措施

贯溪中小

李亚芬

提高品社课教学质量,最根本的就是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产生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教师方面:

1、教师要在新理念的指导下,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更要注重学生的基本能力培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教师认真钻研本册教材,把握每课的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结合现实生活教学,使学生既学知识,又指导或联系生活。

3、合理挖掘课程资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课堂教学尽可能体现儿童文化,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二、学生方面:

1、参与课前准备,做好课前预习,养成搜集和处理信息的好习惯,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如:认真做作业,认真检查,及时背诵的好习惯。

3、加强过程性规范训练,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充分利用早读,课堂让学生识记概念、要点,做到人人过关。

4、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 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同时继续适当增加一些学生对生活事例的理解与考查, 综合考查学生的各种能力。

5、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带头作用,与自觉性差的学生结成一对一的对子,布置任务,随时抽查,及时验收,让各层次学生各有所获,各有提高。

6、与学困生多谈心,和他们交朋友,让他们转变思想,提高认识,多鼓励少批评,加强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的督促和指导,让他们自信而健康地成长;采取同学帮、小组帮、老师帮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其进步。

7、优化课堂教学过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努力提高教学成绩,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2014年9月

第三篇:品社学科模式

小学《品德与社会》“新知探究课”教学模式

《品德与社会》学科是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品德、实现社会性发展为宗旨的一门综合课程,其学习内容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品德课堂教学效率,最大限度的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我们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课程实施特点,针对不同学段对课堂教学的基本范式进行了深入具体的研究,以促进品生品社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

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范围逐渐扩大,学生的生活轨道由家庭、学校逐渐趋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开始接触更多的社会规则,需要掌握更多的生存技巧。针对学生发展的需要,《品德与社会》课程以螺旋上升的形式深化了家庭、学校、家乡等不同领域中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等因素,而儿童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就是在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

一、基本思路

按照“情境—互动—合作—发展”的教学步骤来实施的,其基本思路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通过创设生活及问题情境,使学生在与各种学习媒介发生的多维互动中,链接生活、体验生活,在师生的合作探究中感悟生活,促使学生形成一定的生活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以良好的道德行为践行生活,从而实现师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范式的基本结构

(一)情境设置,找准切入

情境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有效途径之一,能有效激发学生构建知识的兴趣,为学生提供情感升华的思考和对比场景。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或现实行为,采用适当方式,如生活事件回放、设置生活问题、创设模拟情境、播放影像资料等,创设学习内容与生活的链接情境,引发学生在情境下自主链接生活、唤醒生活,拉近学习内容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生活探究兴趣。

(二)活动探究,自主建构

生活情境的创设仅仅是课程的开始,对问题的初步解决也只是打开了学生的生活之门,随着活动的逐渐展开,学生们将进一步体验生活的奥妙。所以教师继续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对上述问题进行初步探究和认知,所以设计了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自主的探究活动,这个环节学生可以通过自主阅读文本、观察、调查访问、查阅资料、上网搜集、寻求帮助、亲身实践等种种方式进行自主的学习活动。

(三)交流互动,自主参与

在此环节中,学生积极展示和充分暴露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在小组互动交流中,对已知知识和技能、已有情感和态度进行验证、质疑、总结,从而更加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如《感谢您,老师》一课中,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采访,交流中老师们一天所要做的工作,感受老师工作的辛苦,再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想一想你与老师之间有没有发生过让你难忘的事情,最后讨论你认为有些同学只尊敬自己的老师,你认为这样做对吗?说说你的想法。这样学生在交流中对教师的工作就有了更加系统的了解,也进一步感受到了老师工作的辛苦,内心会很自然的升起对老师的敬佩之意。

(四)展示提升,内化感悟

通过互动,交流,学生的认知虽有所拓展,但也只是丰富了相关的生活经验,对生活的深入认知仍很肤浅,对某些问题仍存在一知半解。在这一环节中学生伴随着新的疑惑、新的问题的产生,以及想要验证自己、他人、教师、教材的理论和观点的更迫切的心理需求,通过汇报展示,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范围内与其他各组进行交流探讨,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其它学习媒介间的多维交流,达成对问题的深入认知。

(五)拓展延伸,回归生活

学生良好的品德的培养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最后回归生活,指导学生的生活行为,促使学生内化道德要求,实现社会性发展。在此环节中,教师根据学生合作探究的情况,为促成学生发展目标的深入和达成,由教师或学生再创富有实践性的新情境和新要求,以检验学生的认识用所学的知识和能力去践行生活,进一步深化、扩展、修正和完善认识,使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得以全面和均衡的发展。

第四篇:品社学科工作计划

整合品社的学习资源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品德与社会学科工作计划

光阴似箭,一晃新学期开始了,为了更好的完成品社学科的教学任务,特订如下工作计划:

一、教好品社学科的指导思想

既然品社学科意义重大,任重道远,所以本学期以至今后的教学工作,我将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华民族优秀思想为主导,以构建社会主义及新时期公民核心价值观为工作方向,以多样灵活、与时俱进深受当代小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为手段,全心全意做好本科目的教育教学工作。

二、对于品社学科的教材分析

现在我们所用的教材采用的是“单元编排、主题统整”的方式,充分体现了作为传统学科的教育性、作为整合科目的综合性、作为社会学科的参考性、作为见闻学科的广博性。同时,在教材编排上,为了适应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尽量用生动的方式呈现,体现了小学科目的直观性。

因为教的年级有四个,所以把每一本书按单元、课节分析太麻烦,也没有必要,通过我个人的观察和总结,无论哪个年级,品社学科都是可以分为四个板块,即基本伦理和道德、历史知识、地理常识、社会常识。所以我按四个板块进行分析。

先说基本伦理和道德板块,这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不可不学,旨在确立一个未来公民的基本道德素养,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了许多以前想不到的社会问题,在物质贫乏的年代,我们总认为,富有了一切就不成问题了,但是富有了不能填补精神的空虚,有时候因为富有了,剩余时间多了,社会问题也就更多了,这些问题必须通过道德来解决,解决的最佳时间就是小学阶段。

再说历史知识板块,这一板块有这样三个任务:

1.深入学习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学会用科学的辩证的思维模式对待历史及传统文化。

2.了解各个民族、国家的历史,培养初步的辩证历史观,丰富自己的学识。3.无论中外历史,不仅要借鉴成功的经验,更要吸取血的教训,为自己和民族甚至世界的发展思考,为将来融入社会,融入世界做好必要的准备。

在教学时我一定本着“不止为教知识,更为教方法”的态度,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努力达到教学相长的目标。第三说地理知识板块,这各板块也有三个任务: 1.了解我国的地理概况,主要地理特征,地理知识。

2.学习基本的地理知识,学会基本的地理方法,能看地图,运用地图。知道世界地理的一般常识。

3.了解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认识到文化的多样性,能对不同文化有包容、理解但不盲从的态度。

最后说社会学板块,这个板块是最活的、最与时俱进的,能突出时代特色的板块。主要是为了建立学生基本的社会价值观念、底线道德,帮助学生了解社会最新的社会常识,社会观念,争取让学生从小开始就跟上时代。

核心素养作为一个时代的教育新名词,它是我国在正式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这份文件中提出的。核心素养体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也就成为我们品社学科的“关键”因素了。从本人粗浅的认识中,品社学科的核心素养应该是学生应该要有爱国情怀,学会自主学习,与人合作,有获取新知的能力及敢于创新的精神。本学期,通过参与教研员李老师的培训,为我的教学指明的方向;同时五年级的品社学科历史题材的内容占了全书半壁江山,如何提高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落实爱国教育也成为我思考的核心问题。

通过历史题材,综合资源渗透民族自豪感,不能忘记历史。五年级的第三单元《灿烂的历史文明》和第四单元《不能忘记的历史》的第二个主题都是属于历史题材的内容,这些内容离学生的生活遥远,有的是无法回顾的,而教科书中所列举的内容又是十分有限的。但学生了解的欲望又是相当强烈的,他们不知的正是书中无法满足他们的,因此老师需要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知识的补充拓展,但一节课中的知识点多,内容太过于饱满,课堂容量又是不允许的,所以综合本课的相关资源显得尤为重要。如教学《我国古代的丝绸之路》这一课,学生对丝绸之路有所知又有所不知,为什么我们要开辟丝绸之路?他们却理解不深入,有种浅尝则止的感觉。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更是我们在历史题材中渗透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的突破口。于是我让学生借助教材了解丝绸之路,然后借助张骞出使西域的古诗让学生认识他们,感受中国的古代文明,初步产生自豪感;然后通过讲述习总书记提出的现代“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现代丝绸之路的作用,为自己有这样伟大、杰出的领袖和祖先而自豪。学生就在《世界上的文明古国》中,认识了中国被称为文明古国的原因,也懂得要把自己的祖先的精神发扬光大。又如《鸦片敲开国门》一课,让学生了解过去的历史,知道落后就要挨打、国家今天的繁荣发展是与自己的奋斗是离不开的,作为一名中国人就应为祖国作出力所能及的努力,不断强大祖国,才不会让历史的悲剧重演。学生在视听觉的影响下,充实认识感受到作为一名中国人肩上的重任。《品社课标》指出“热爱家乡,珍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具有中华民族归属感和自豪感”,课堂的学习中,通过各种资源的综合运用,有效地渗透了民族自豪感,落实了对学生进行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对于学生的情况分析

总体来说,我所任教学科的各个年级的学生素质都很好,具体来说: 三年级学生守纪律,但是气氛不活跃,重点应该落在社会学上,伦理道德常识也应该通过活动的方式去内化。

四年级学生和三年级学生情况正好相反,教学重点次序和三年级也应该正好相反,强调最基本的纪律道德教育。

五六年级情况和四年级相同,不再赘述。

或许在品社课堂上,我们可以借助历史题材的内容进行爱国教育,借助地理题材的内容开拓学生的眼界,在课堂上通过组织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培养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及信息筛选能力。但如何在品社学科中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让学生在学史明理中强大自身,更在学理中不断强大自身的学习力,真正激发学生内需,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还是值得课堂教学示断尝试不断创新的。

第五篇:品社学科主要教学目标浅说

品社学科主要教学目标浅说

黄花镇张家口小学 易仁新 刘会林

有一句成语叫“有的放矢”,“矢”者,箭也;“的”者,箭靶也。该成语的意思众所周知:放箭要有靶子;比喻做任何工作都得有明确的目标。小学品社学科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呢?按照课程标准的规定,无外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大件。但是,这赫赫有名的三维目标,是适合于所有学段、全部学科的。即是说,它更多地体现了教学目标的共性,在不同学科、同一学科不同内容的教学中,它们不可能是平起平坐的,而是允许有轻重缓急的。从哲学的角度说,它们应当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别,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

笔者以为,品社学科教学的主要目标应定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上。理由如次。

学校教育的整体目标规定了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学生必须修成的功课。“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古人把“修身”当做为人处世的第一要务,认为“正心”是修身的前提条件,指出“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大学》)笔者以为,无论从学生个人成长还是从为民族和国家的未来着想,助学生正心修身都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五育并重,德育为首,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因为“聪明用于正路,愈聪明愈好,而文学功名益成其美;聪明用于邪路,愈聪明愈谬,而文学功名适济其奸”。(金缨《格言联璧》)因为“品德不好是危险品”。如何助学生做到心正呢?首先就得从小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校有义务协调社会、家庭并以学校为主阵地,帮助学生从小形成符合社会主流的是非观和正确的价值观,以使学生长大后真正成人成才,愿意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并实现其个人发展目标和体现其人生价值。

《品德与社会》学科特点规定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该学科的主要任务。学校要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固然需要全员参与,全方位协力,但毋庸讳言,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应当承担主要的“传道”任务。笔者曾这样给学生解释《品德与社会》:了解良好的、主流的品德知识,了解社会的常识和进步,形成良好的品德,为参与社会进步做准备。这个解释固然难免偏颇之嫌,但似乎也很有道理。教育部2011年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对于该课程的课程性质定义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翻开小学中高年级各学科课程标准,没有哪一门学科的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中有“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表述,这说明帮助学生正心修身,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品德,是品德与社会学科独有的主要任务。怎样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笔者以为,首先是要充分利用课堂阵地,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爱什么恨何物、什么对什么非、哪样做有意义哪样行无价值、、、这些都得在课堂里尽量弄清楚辨明白,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之于生活实际,借以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打上根深蒂固的烙印,以免长大后临事而迷,误入歧途。“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奠定基础。”这段文字是教育部2011年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对该课程教学目标的总体表述。试想,要“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让小学生“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一旦情感态度价值观出了偏差,这些目标可能达成么? 《品德与社会》教材规定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该学科的主要任务。品社教材内容,虽然说包括了品德与社会两大方面的内容,但可以肯定地说,“社会”方面的内容也离不开“品德“方面的知识。且以鄂教版三年级下册为例略作说明。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三下品社教材四个单元三十二个主题,从主要倾向上看,第一、第四单元(《社区是我们的大家庭》、《我是聪明的消费者》)应当是以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为主要目标的,可是,里面很多内容却无论你怎样做,都撇不开”品德”(良好的情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的培养(或者说,离开了品德的培养,你就无法完成好教学任务)。比如第一单元第二课《身边的朋友》第二主题《公用电话的诉说》,主要是讲公共设施被损坏及其后果,借此培养学生爱护公共设施的习惯的,可是,谁能说“爱护公物”“保护公共设施”与良好的情感态度无关呢?又比如该单元第三课《不一样的社区》,介绍的是中国江南水乡、四川山地、青岛沿海、国外泰国、加拿大等地社区的一些特点,从表面上看,仅仅就是了解一些“不一样的社区”特点而已,但从深层次上分析,培养学生广阔的心胸不正是其应有之义么?而“胸怀宽阔”不是良好品德么?再比如说第四单元第二课第三主题《我去商店买东西》,引导学生文明购物,难道我们能说“文明购物”与情感态度无关么?最后看该单元第三课第二主题《别人有的,我该不该有》,该主题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学会量入为出,倡导学生以俭为荣,有谁能说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可以勤俭节约呢?总而言之,在鄂教版三下品社教材中,教材的内容规定了我们不得不把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践行的主要目标。2014、02、16 赵老师:

这是去年看了您的微研课题的一点思考的结果,现不揣浅陋,权当新年礼品寄给您,请斧正。

黄花镇张家口小学 易仁新 刘会林

下载要提高品社学科质量word格式文档
下载要提高品社学科质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东区小学品社学科计划

    东区小学品社学科2015-2016第二学期 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本学科的课程性质、目标、理念、课程特征为基准,进一步深化区“三步导学”课堂学习模式,关注......

    五年级品社期末质量分析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期末 质量分析 一、试题分析 本试题为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试题,满分为50 分,时间为30分钟,该试题由我会判断、我会选择、我会连线、我会简答等五大部分组成。......

    品生品社学科德育渗透工作计划

    品生品社学科德育渗透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课程改革倡导全面的质量观,衡量学科教学质量的标准不只是教学成绩,更注重学生的......

    四年级品社学科上册第三单元

    四年级品社学科上册第三单元 9为集体尽责 设计者单位:道朗镇中心小学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懂得,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应对自己承担的义务负责。 2、鼓励学生勇于为集体承担责任......

    借助信息技术可促成小学品社学科历史方面教学质量的提高[精选合集]

    借助信息技术可促成小学品社学科历史方面教学质量的提高 长春市南关区树勋小学 李 毅 信息技术 多媒体 整合 小学品德与社会 长春市南关区树勋小学 李 毅 摘要 随着时代的......

    如何提高小学品社课堂教学有效性(合集5篇)

    如何提高小学品社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要有好的导入 导入的心理任务在于激发兴趣和情感,产生学习它要求教师能迅速创造一种融洽的教学情调和课堂氛围。因此,老师要激发学生的......

    小学六年级上册上学期(品社)学科教学总结,质量分析大全专题

    品社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一、教学成绩 总体来说,本次测试成绩一般。其中,一年级成绩较好,六年级品社成绩不理想,四五六年级没有优秀率。二、题型分析 本次测试题型多样,简单易选......

    小学品生品社学科实践性寒假作业设计

    在活动体验中,提升道德认识 ——小学品生品社学科实践性寒假作业设计 一、生活体验式实践性作业: 1.《沟通无极限》——过年的时候,你是用哪种通讯方式给远方的亲人送去祝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