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教育简答问答总结三

时间:2019-05-13 01:02: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333教育简答问答总结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333教育简答问答总结三》。

第一篇:333教育简答问答总结三

333教育综合简答问答总结

1.教育的基本职能?

2.教育方针及精神实质?对当今教育实践的看法? 3.如何激发、维持学生学习动机? 4.《学记》对教学论的贡献?

5.1922年《壬戌学制》的颁布的意义、影响? 6.英国《1988年教育改革法》的内容、影响? 7.杜威的主要教学方法? 8.活动课程主要特征? 9.教师专业素养的主要内容? 10.社会规范学习的心理过程?

11.夸美纽斯的班级授课制的主要观点? 12.促进知识迁移的措施? 13.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333教育综合简答问答总结

14.接受学习的基本阶段? 15.知识对人的发展的价值?

16.论述“长善救失”的德育原则和要求? 17.现代教师角色发展趋势?

18.论述“五四”平民教育思想、科学教育思潮。19.论述杜威的“做中学”理论。20.教育产生的条件? 21.教育学理论建设任务?

22.职业教育“三要素”及其借鉴意义? 23.要素主义流派的主要观点?

24.教学过程的特点及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 25.从班杜拉的理论出发,怎样消除学生的不良行为?

333教育综合简答问答总结

26.朱子读书法的主要内容?

27.澳斯波尔有意义接受说的实质和条件? 28.创造性心理结构?

29.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与教育先行? 30.教育的特征和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31.比较杜威和赫尔巴特的教学论? 32.科举制的影响?

33.《白鹿洞书院揭示》教育宗旨? 34.夫吉里奥的教育贡献? 35.论述《国防教育法》。

36.班集体的发展阶段及其培养办法? 37.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对教育的要求? 38.课程编制的基本程序、步骤?

333教育综合简答问答总结

39.科尔伯格道德道德发展理论? 40.教育怎样体现社会的流动功能? 41.百日维新的教育改革措施? 42.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

43.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掌握? 44.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45.桑代克的学习定律?

46.为什么教育对人的发展有重大作用? 47.论述现代教育制度改革趋势? 48.基本教学组织形式?

49.以《劝学》为例,评述中体西用思想?50.元认知策略及其教学?

第二篇:333教育综合 简答 问答总结 一

1.举例说明螺旋式课程内容极其依据、适用性。2.何为发展性原则?有哪些基本要求? 3.学校提高德育的途径。

4.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的教育意义。5.教师的基本素养。

6.永恒主义教育理论及其对当代世界教育实践影响。7.创造性的心理结构及其培养途径。8.教学的基本任务。9.新课改的基本内容。10.德育的基本内容。

11.教师专业发展及其内容、途径。12.孔子的教育思想、实践和贡献。1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14.杜威的教育实践与思想。

15.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16.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制约作用。17.教师专业化内涵。

18.《国防教育法》基本内容、方法。19.平行教育影响理论。

20.简述裴斯泰洛奇的要素教育理论。21.教育的优先发展战略。22.简述生活教育理论。

23.现在是建构主义学习时代了,结构主义学习理论落后了。24.三纲领八条目的内容、含义。25.人文主义教育特征。26.问题解决过程。27.罗杰斯的学习理论。28.评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29.教师角色冲突?如何解决?

30.孟子、荀子对教育作用的认识和人性观。31.认知差异有哪些表现?教学应注意哪些方面? 32.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

33.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哪些方面?与社会发展的关系。34.隋唐科举与学校发展的关系? 35.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及贡献。36.上好一堂课的要求。37.影响学习的动机。

38.人的发展的规律性及其教育学意义。39.朱子读书法的内容、意义。

40.苏霍姆林斯基的个性全面发展教育思想评述。41.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42.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的重要特征。43.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基本关系。44.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

45.从学生观、教师观的角度出发评述师生关系。46.终生教育思潮的基本观点。47.简谈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48.教师劳动的特点。

49.汉武帝文教政策的基本内容。50.影响人的发展因素及其相互关系。51.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52.要素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

53.如何运用迁移原理和规律促进学生学习。54.美国公立学校运动的主要内容。55.宋朝历史上著名的三次兴学运动。56.加里培林的智力技能阶段形成理论。57.教育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58.什么是学校教育制度?有哪些类型? 59.自我效能论。

60.根据学科课程的性质、特点,谈谈中小学设置学科课程的合理性。

61.启发性原则的含义及基本要求。6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63.杜威的儿童中心论的主要观点。64.如何利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65.《学记》在教学思想上的贡献。

66.道德教育如何与生活相联系。67.班级授课制的优点和缺点,如何改革? 68.校本课程开发特征、优势、不足、思考。

69.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及其对学校教育的启示。70.学制的依据。

71.中世纪大学兴起的原因、影响。72.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学习的异同。73.董仲舒三大文教政策。74.生产力与教育的关系。75.近代美国教育发展的原因。76.多元智能理论对教学实践的启发。77.评述环境决定论。78.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力。79.德育的疏导原则。80.教育为什么要以人为本?

81.教学原则中的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82.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的内涵。83.活动课程的特点。84.集体中教育原则。

85.评述韩愈的《师说》中的教师观。86.评述赫尔巴特的课程论。87.精细加工策略和教学要求。

第三篇:教育心理学简答总结

51、简述原有认知结构对迁移的影响。(P79)

答:(1)学习者是否拥有相应的背景知识,这是迁移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2)原有的认知结构的概括水平对迁移起地至关重要的作用。

(3)学习者是否具有相应的认知技能或策略以及对认知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元认知策略,这也影响着迁移的产生。

52、简述如何进行促进迁移的教学。(P81)

答:(1)精选教材。(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4)教授学习策略。(5)提高迁移意识性。

53、简述知识的类型。(P84)答:(1)根据反映活动的深度不同,知识可分为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2)根据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知识可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54、简述知识学习的类型。(P85)

答:(1)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2)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55、简述知识学习的过程。(P87)

答:知识学习主要是学生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这一过程包括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知识的提取三个阶段。在获得阶段,新知识进入短时记忆系统,与长时记忆系统中被激活的相关知识建立联系,从而出现新意义的建构;在巩固阶段,新建构的意义储存于长时记忆系统中,如果不进行深层的认知加工,这些信息就会出现遗忘;在提取阶段,个体运用所获得的知识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并应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使所学知识产生广泛迁移。在学习的三阶段中,应解决的主要心理问题分别是知识的同化、保持和应用。

56、简述知识学习的作用。(P88)

答:(1)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2)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生各种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3)知识学习是创造性产生的必要前提。

57、简述知识直观的类型。(P89)

答:(1)实物直观:即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2)模象直观:即通过对事物的模象的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3)言语直观:即在形象化的语言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语言的物质形式(语音、字形)的感知及对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

58、简述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P91)

答:(1)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2)加强词与形象的配合。(3)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5)让学习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59、简述知识直观的感知规律。(P92)答:强度律,差异律,活动律,组合律。

60、简述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P94)

答:(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2)正确运用变式。(3)科学地进行比较。(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61、简述记忆系统及其特点。(P97)

答:现代认知心理学把人的记忆系统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子系统。瞬时记忆的贮存时间大约为0.25-2秒,有一个相当大的容量。短时记忆的保持时间大约为5秒到2分钟,容量相当有限,大约为7±2个组块。长时记忆保存时间长,从1分钟以上到许多年甚至终身,容量没有限度。

62、简述遗忘的理论解释。(P100)

答:(1)痕迹衰退说(桑代克)。(2)干扰说。(3)同化说(奥苏伯尔)。(4)动机说(也叫压抑理论,弗洛伊德)。

63、简述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

答:(1)深度加工材料。(2)有效运用记忆术。(3)进行组块化编码。(4)适当过度学习。(5)合理进行复习。

64、简述如何进行合理的复习。答:(1)及时复习;(2)分散复习;(3)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

65、简述技能及其特点。(P105)

答:所谓技能,一般认为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技能的特点:(1)技能是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的,不同于本能行为。2)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是由一系列动作及其执行方式构成的,属于动作经验,不同属于认知经验的知识。(3)技能中的各动作要素及其执行顺序要体现活动本身的客观法则的要求,不是一般的习惯动作。

66、简述操作技能与心智技能的区别。(P106)来源:

答:(1)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其特点有:客观性;外显性;展开性。(2)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生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阅读技能、运算技能、记忆技能等是常见的心智技能。其特点有: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

67、简述技能的作用。(P108)

答:(1)技能可以控制动作的执行顺序和执行方式,从而可以使个体的活动表现出稳定性、灵活性,能够适应各种变化的情境。(2)技能还是获得经验、解决问题、变革现实的前提条件。

68、简述操作技能与智力技能的形成阶段。(P109)

答:(1)操作技能的形成可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与操作熟练四个阶段。(2)我国教育心理学家对智力技能提出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的三个阶段。

69、简述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P111)

答:(1)准确地示范与讲解。(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70、简述有关心智技能形成的理论。(P113)

答:(1)加里培林的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理论:他将心智动作的形成分为五个阶段:一是动作的定向阶段,二是物质与物质化阶段,三是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四是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五是内部言语动作阶段。(2)安德森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他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需经过三个阶段,即认知阶段、联结阶段、自动化阶段。(3)我国教育心理学家对智力技能提出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的三个阶段。

71、简述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P120)

答:(1)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2)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3)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

72、简述学习策略的四个特征。(P122)

答:(1)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地使用的;(2)学习策略是有效学习所需的;(3)学习策略是有关学习过程的;(4)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规划和技能构成。

73、简述学习策略的分类。(P122)

答:学习策略可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三个方面。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视策略、调节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包括时间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社会资源利用策略等。

74、简述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P133)答:主体性原则,内化性原则,特定性原则,生成性原则,有效的监控,个人自我效能感

26、简述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答:获得与消退;刺激泛化与分化。

27、简述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P38)答:强化;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消退;惩罚。

28、简述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模式。(P41)

答:学生从环境中接受刺激,刺激推动感受器,并转变为神经信息。这个信息进入感觉登记,这是非常短暂的记忆贮存,一般在百分之几秒内就可把来自各感受器的信息登记完毕。被视觉登记的信息很快进入短时记忆,信息在这里可持续二三十秒钟。当信息从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时,信息发生了关键性转变,即要经过编码过程。信息是经编码形式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一般认为,长时记忆是个永久性的信息贮存库。当需要使用信息时,需经过检索提取信息,被提取出来的信息可直接通向反应发生器,从而产生反应。除信息流程之外,信息加工学习模式的上部,还包含着期望事项与执行控制,这两项在信息加工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9、简述认知学习的有关理论。(P43)

答:(1)苛勒的完形-顿悟说。(2)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3)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30、简述完形-顿悟说的基本内容。(P44)答:(1)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2)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

31、简述布鲁纳的学习观和教学观。(P45)

答:

(一)学习观:(1)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2)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总之,布鲁纳认为学习任何一门学科的最终目的是构建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

(二)教学观:(1)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2)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

32、简述意义学习的条件。(P49)

答:(1)客观条件: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在学习者的心理上是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学习能力范围之内的。(2)主观条件:首先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其次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最后,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或旧知识得到改善,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

33、试述建构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P51)

答:当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1)知识观:建构主义者一般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相反,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被“革命”掉,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2)学习观: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3)学生观:建构主义者强调,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经验,另起炉灶,从外部装进新知识,而是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34、简述动机及其功能。(P54)

答:所谓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它具有三种功能:一是激活功能;二是指向功能;三是强化功能。

35、简述奥苏伯尔的学习动机内驱力。(P55)

答: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即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1)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它是学习的内部动机。(2)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3)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如教师、家长等)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

36、简述学习动机的种类。(P56)

答:(1)高尚的动机与低级的动机。(2)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3)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37、简述学习动机的有关理论。(P59)

答:(1)强化理论。(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3)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4)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5)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

38、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P59)

答: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由低到高排列依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生理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级的需要,包括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

39、简述学校情境中成就动机的构成。(P61)

答: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他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可分成两类:一是力求成功的动机,一是避免失败的动机。力求成功的动机,即人们追求成功和由成功带来的积极情感的倾向性;避免失败的动机,即人们避免失败和由失败带来的消极情感的倾向性。在学习活动中,成就动机是一种主要的学习动机。

40、简述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P61)

答:美国心理学家维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并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

41、简述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对实际教学的作用。(P62)

答:归因理论的理论价值与实际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助于了解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二是有助于根据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推断个体的心理特征;三是有助于从特定的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产生的学习行为。正因为如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运用归因理论来了解学习动机,对于改善学生的学习行为,提高其学习效果,也会产生一定的作用。

42、简述如何培养学习动机。(P63)

答:(1)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学习动机可以影响学习效果,因为它直接制约学习积极性,但是,学习效果也可以反作用于学习动机。因此,指出学习上的关键问题,填补知识技能掌握方面的空缺,是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关键,也是获得真正成功的先决条件。(2)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利用发生途径,主要应考虑的是如何使学生原有学习需要得到满足。从间接途径考虑,主要应通过各种活动,提供各种机会,满足学生其他方面的要求和爱好。

43、简述如何激发学习动机。(P66)

答:(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44、简述如何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P66)

答:要想创设问题情境,首先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此外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状态,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这样,才能创设问题情境。问题情境创设的方式多种多样,并应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始终。

45、联系教学实际谈一谈如何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学生的动机水平。

答: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难度,恰当控制学生学习动机的激起程度。在学习较容易、较简单的课题时,应尽量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使学生尽量紧张一点;而在学习较复杂、较困难的课题时,则应尽量创造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氛,在学生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要尽量心平气和地慢慢引导,以免学生过度紧张和焦虑。

46、简述叶克斯-多德森定律。(P67)

答: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认为,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同时,他们还发现,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这便是有名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简称倒U曲线)。

47、简述迁移的种类。(P72)

答:(1)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即迁移的影响效果不同分为:正迁移与负迁移;(2)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与概括水平分为: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3)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分为: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4)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分为:同化性迁移、顺应迁移与重组性迁移。

48、简述迁移的作用。(P74)

答:(1)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2)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3)迁移规律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关的培训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49、简述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P75)

答:(1)早期的迁移理论有形式训练说、相同要素说、经验类化理论、关系转换理论等。(2)现代迁移理论主要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提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50、简述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P78)答:(1)相似性;(2)原有认知结构;(3)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96、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P173)采集者退散

答:(1)对现实的有效知觉。(2)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3)自我调控能力。(4)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5)与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6)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

97、简述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障碍。(P174)

答: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恐怖症,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性偏差,进食障碍,睡眠障碍。

98、简述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P178)答:(1)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2)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3)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

99、简述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P183)

答:(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6)小组辅导。

100、简述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P183)

答:面向全体学生原则、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学生主体性原则、个别化对待原则、整体性发展原则。101、简述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P183)

答:(1)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包括强化法、代币奖励法、行为塑造法、示范法、消退法、处罚法、自我控制法等。(2)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包括全身松弛训练法、系统脱敏法、肯定性训练。(3)改善学生认知的方法,如艾里斯的理性情绪辅导方法。

102、简述教学目标及其意义。(P188)

答: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在教学中,教学目标有助于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测量和评价,选择和使用教学策略,指引学生学习等功能。

103、简述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P189)

答:布卢姆在其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等六个层次,形成由低到高的阶梯。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而分为五个等级:接受,反应,形成价值观念,组织价值观念系统,价值体系个性化。动作技能教学目标指预期教学后在学生动作技能方面所应达到的目标。有知觉、模仿、操作、准确、连贯、习惯化。

104、简述加涅的九大教学事项。(P194)

答:(1)引起学生注意;(2)提示教学目标;(3)唤起先前经验;(4)呈现教学内容;(5)提供学习指导;(6)展现学习行为;(7)适时给予反馈;(8)评定学习结果;(9)加强记忆与学习迁移。

105、简述教学策略的类型。(P200)

答:(1)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2)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有:发现教学、情境教学、合作学习。(3)个别化教学。有:程序教学、计算机辅导教学、掌握学习。

106、简述布鲁纳对发现教学的教学设计提出的四项原则。(P201)

答:(1)教师要将学习情境和教材性质向学生解释清楚。(2)要配合学生的经验,适当组织教材。(3)要根据学生心理发展水平,适当安排教材难度与逻辑顺序。(4)确保材料的难度适中,以维持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

107、简述合作学习及其特征。(P202)

答:合作学习指学生们以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教师主导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合作学习的目的不仅是培养学生主动求知的能力,而且发展学生合作过程中的人际交流能力。其特征:(1)分工合作;(2)密切配合;(3)各自尽力;(4)社会互动;(5)团体经历。108、简述个别化教学及其环节。(P203)

答:个别化教学是指让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其环节:(1)诊断学生的初始学业水平或学习不足。(2)提供教师与学生或机器与学生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3)引入有序的和结构化的教学材料,随之以操练和练习。(4)容许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向前学。

109、简述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P206)答:(1)教师的领导风格;(2)班级规模;(3)班级的性质;(4)对教师的期望。

110、简述群体动力的表现。(P208)答:群体凝聚力,群体规范,群体气氛,群体成员的人际关系。

111、简述如何提高课堂里的群体凝聚力。(P209)

答:(1)要了解群体的凝聚力情况。(2)要帮助课堂里的所有学生对一些重大事件与原则问题保持共同的认识与评价,形成认同感。(3)引导所有学生在情感上加入群体,以作为群体的成员而感到自豪,形成归属感。(4)当学生表现出符合群体规范和群体期待的行为时,就给予赞许与鼓励,使其行为因强化而巩固,形成力量感。

112、简述群体规范形成的阶段。(P209)

答:第一阶段是相互影响阶段,每个成员发表自己对某一事物的评价与判断。第二阶段是出现一种占优势的意见。第三阶段是由于趋同倾向而导致评价、判断和相应行为上的一致性。113、简述课堂气氛及其影响因素。(P210)

答:课堂气氛通常是指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教师的领导方式、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以及教师的情绪状态是影响课堂气氛的主要因素。

114、简述课堂纪律的类型。(P212)答:教师促成的纪律,集体促成的纪律,任务促成的纪律,自我促成的纪律。

115、简述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分类。(P218)

答:根据实施教学评价的时机分: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根据教学评价资料的处理方式分: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从教学评价的功能分:配置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根据教学评价的严谨程度分: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116、简述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功能。(P219)

答:(1)为师生调整和改进教学提供充足的反馈信息。(2)是学校鉴别学生学业成绩、家长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方式。(3)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4)作为教育评价和决策的依据。

117、简述教师的心理特征与职业成就的关系。(P230)

答(1)教师的认知特征与职业成就之间的关系:学生的知识学习同教师表达的清晰度有显著的相关;教师讲解的含糊不清则与学生的学习成绩有负相关;教师思维的流畅性与他们教学效果有显著的相关。(2)教师的人格特征与其职业成就之间的关系: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一是教师的热心与同情心;一是教师富于激励和想像的倾向性。有激励作用、生动活泼、富于想像并热心于自己学科的教师,他们的教学工作较为成功。在教师的激励下,学生的行为更富有建设性。(3)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影响的实验研究:皮格马利翁效应说明,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被传送给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118、简述教师成长的历程。(P236)答:(1)关注生存阶段;(2)关注情境阶段;(3)关注学生阶段。

119、简述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P237)

答: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通过师范教育培养新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补充,另一方面是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在职教师。(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2)开展微格教学;(3)进行专门训练;(4)反思教学经验。

第四篇:医学统计学名词解释、简答、问答

名词解释

1.总体:总体(population)是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观察单位的全体,更确切的说,是同质的所有观察单位某种观察值(变量值)的集合。总体可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总体中的所有单位都能够标识者为有限总体,反之为无限总体。样本:从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观察单位,其测量结果的集合称为样本(sample)。样本应具有代表性。所谓有代表性的样本,是指用随机抽样方法获得的样本。2.随机抽样:随机抽样(random sampling)是指按照随机化的原则(总体中每一个观察单位都有同等的机会被选入到样本中),从总体中抽取部分观察单位的过程。随机抽样是样本具有代表性的保证。3.变异:在自然状态下,个体间测量结果的差异称为变异(variation)。变异是生物医学研究领域普遍存在的现象。严格的说,在自然状态下,任何两个患者或研究群体间都存在差异,其表现为各种生理测量值的参差不齐。4.计量资料:对每个观察单位用定量的方法测定某项指标量的大小,所得的资料称为计量资料(measurement data)。计量资料亦称定量资料、测量资料。.其变量值是定量的,表现为数值大小,一般有度量衡单位。如某一患者的身高(cm)、体重(kg)、红细胞计数(1012/L)、脉搏(次/分)、血压(KPa)等。计数资料:将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或类别分组,所得的观察单位数称为计数资料(count data)。计数资料亦称定性资料或分类资料。其观察值是定性的,表现为互不相容的类别或属性。如调查某地某时的男、女性人口数;治疗一批患者,其治疗效果为有效、无效的人数;调查一批少数民族居民的A、B、AB、O 四种血型的人数等。等级资料:将观察单位按测量结果的某种属性的不同程度分组,所得各组的观察单位数,称为等级资料(ordinal data)。等级资料又称有序变量。如患者的治疗结果可分为治愈、好转、有效、无效或死亡,各种结果既是分类结果,又有顺序和等级差别,但这种差别却不能准确测量;一批肾病患者尿蛋白含量的测定结果分为 +、++、+++等。等级资料与计数资料不同:属性分组有程度差别,各组按大小顺序排列。等级资料与计量资料不同:每个观察单位未确切定量,故亦称为半计量资料。5.概率:概率(probability)又称几率,是度量某一随机事件A发生可能性大小的一个数值,记为P(A),P(A)越大,说明A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大。0﹤P(A)﹤1。频率:在相同的条件下,独立重复做n 次试验,事件A 出现了m 次,则比值m/n 称为随机事件A 在n 次试验中出现的频率(freqency)。当试验重复很多次时P(A)= m/n。6.随机误差(random error)又称偶然误差,是指排除了系统误差后尚存的差。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使观察值不按方向性和系统性而随机的变化。误差变量一般服从正态分布。随机误差可以通过统计处理来估计。抽样误差(sampling error)是指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的差别。在总体确定的情况下,总体参数是固定的常数,统计量是在总体参数附近波动的随机变量。7.系统误差:系统误差(systematic error)是指由于仪器未校正、测量者感官的某种偏差、医生掌握疗效标准偏高或偏低等原因,使观察值不是分散在真值的两侧,而是有方向性、系统性或周期性地偏离真值。系统误差可以通过实验设计和完善技术措施来消除或使之减少。8.随机变量:随机变量(random variable)是指取指不能事先确定的观察结果。随机量的具体内容虽然是各式各样的,但共同的特点是不能用一个常数来表示,而且,理论上讲,每个变量的取值服从特定的概率分布9.参数:参数(paramater)是指总体的统计指标,如总体均数、总体率等。总体参数是固定的常数。多数情况下,总体参数是不易知道的,但可通过随机抽样抽取有代表性的样本,用算得的样本统计量估计未知的总体参数10.统计量:统计量(statistic)是指样本的统计指标,如样本均数、样本率等。样本统计量可用来估计总体参数。总体参数是固定的常数,统计量是在总体参数附近波动的随机变量。11.频数表(frequency table)用来表示一批数据各观察值或在不同取值区间的出现的频繁程度(频数)。对于离散数据,每一个观察值即对应一个频数,如某医院某一日内死亡0,1,2„个病人的天数。对于散布区间很大的离散数据和连续型数据,数据散布区间由若干组段组成,每个组段对应一个频数。12.算术均数(arithmetic mean)描述一组数据在数量上的平均水平。总体均数用μ表示,样本均数用X 表示。13.几何均数(geometric mean)用以描述对数正态分布或数据呈倍数变化资料的水平。记为G。14.中位数(median)Md将一组观察值由小到大排列,n 为奇数时取位次居中的变量值;为偶数时,取位次居中的两个变量的平均值。反映一批观察值在位次上的平均水平。15.极差(range)亦称全距,即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用于资料的粗略分析,其计算简便但稳定性较差。16.百分位数(percentile)是将n 个观察值从小到大依次排列,再把它们的位次依次转化为百分位。百分位数的另一个重要用途是确定医学参考值范围。17.四分位数间距(inter-quartile range)是由第3 四分位数和第1 四分位数相减计算而得,常与中位数一起使用,描述偏态分布资料的分布特征,较极差稳定。18.方差(variance):方差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离散情况,由离均差的平方和除以样本个数得到。19.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是方差的正平方根,使用的量纲与原量纲相同,适用于近似正态分布的资料,大样本、小样本均可,最为常用。20.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用于观察指标单位不同或均数相差较大时两组资料变异程度的比较。用CV 表示。计算:标准差/均数*100% 21.统计推断:通过样本指标来说明总体特征,这种从样本获取有关总体信息的过程称为统计推断(statistical inference)。22.抽样误差:由个体变异产生的,抽样造成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的差异,称为抽样误差(sampling error)。23.标准误及X s :通常将样本统计量的标准差称为标准误。许多样本均数的标准差X s称为均数的标准误(standard error of mean,SEM),它反映了样本均数间的离散程度,也反映了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的差异,说明均数抽样误差的大小。24.可信区间:按预先给定的概率确定的包含未知总体参数的可能范围。该范围称为总体参数的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它的确切含义是:可信区间包含总体参数的可能性是1-α,而不是总体参数落在该范围的可能性为1-α。25.参数估计:指用样本指标值(统计量)估计总体指标值(参数)。参数估计有两种方法:点估计和区间估计。26.假设检验中P 的含义:指从H0 规定的总体随机抽得等于及大于(或等于及小于)现有样本获得的检验统计量值的概率。27.I 型和II 型错误:I 型错误(type I error),指拒绝了实际上成立的H0,这类“弃真”的错误称为I 型错误,其概率大小用α表示;II 型错误(type II error),指接受了实际上不成立的H0,这类“存伪”的误称为II 型错误,其概率大小用β表示。28.检验效能:1-β称为检验效能(power of test),它是指当两总体确有差别,按规定的检验水准a 所能发现该差异的能力。29.检验水准:是预先规定的,当假设检验结果拒绝H0,接受H1,下“有差别”的结论时犯错误的概率称为检验水准(level of a test),记为α。30..率(rate)又称频率指标,说明一定时期内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计算公式为:发生某现象的观察单位数/可能发生某现象的观察单位总数*100%,表示方式有:百分率(%)、千分率(‟)等。31.构成比(proportion)又称构成指标,说明某一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或分布。计算公式为:某一组 1

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数/同一事物各组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总数*100%,表示方式有:百分数等。32.比(ratio)又称相对比,是A、B 两个有关指标之比,说明A 是B 的若干倍或百分之几。计算公式为:A/B,表示方式有:倍数或分数等。

33.非参数统计:针对某些资料的总体分布难以用某种函数式来表达,或者资料的总体分布的函数式是未知的,只知道总体分布是连续型的或离散型的,用于解决这类问题的一种不依赖总体分布的具体形式的统计分析方法。由于这类方法不受总体参数的限制,故称非参数统计法(non-parametric statistics),或称为不拘分布(distribution-free statistics)的统计分析方法,又称为无分布型式假定(assumption free statistics)的统计分析方法。34.参数统计:通常要求样本来自总体分布型是已知的(如正态分布),在这种假设的基础上,对总体参数(如总体均数)进行估计和检验,称为参数统计(parametric statistics)35.秩次:变量值按照从小到大顺序所编的秩序号称为秩次(rank)。

36.秩和:各组秩次的合计称为秩和(rank sum),是非参数检验的基本统计量。37.直线回归(linear regression)建立一个描述应变量依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直线方程,并要求各点与该直线纵向距离的平方和为最小。直线回归是回归分析中最基本、最简单的一种,故又称简单回归(simple regression)。38.回归系数(regression coefficient)即直线的斜率(slope),在直线回归方程中用b 表示,b 的统计意义为X每增(减)一个单位时,Y平均改变b 个单位。

39.相关系数r:用以描述两个随机变量之间线性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与相关方向的统计指标。

简答题

1.医学统计工作的内容:1)实验设计2)收集资料3)整理资料4)分析资料2.资料的类型:1)计量资料2)计数资料3)等级分组资料。3.抽样包括四种特征:1)代表性2)随机性3)可靠性4)可比性。4.频数表的编制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1)确定组数2)确定组距3)确定组限4)用手工编制划计表.5.正态分布的几个主要特征:1)正态分布以均值u为中心,左右对称。2)正态分布中曲线下面积集中以均值u为中心的中心部分,越远离中心曲线越接近X轴曲线下面积越小,超过一定范围以外的面积可以忽略。3)正态分布曲线下的面积分布有一定的规律。4)正态分布完全由参数u和6决定,当6一定后u增大,曲线沿横轴向右移动,反之u减小曲线沿横轴向左移动。6.总体均数的估计方法有两种:

1)点估计2)区间估计7.T分布的特点:分布曲线的形态变化与自由度V(V=N—1)有关,当自由度V逼近OO时,T分布趋向于标准正态分布。8.配对设计主要有三种情况:1)两种同质受试对象分别接受两种处理,如:把同窝同性别和体重相近的动物配成一对,或把同性别和年龄相近的相同病人配成一对。2)同一受试对象或同一样本的两个部分,分别接受两种不同处理。3)自身对比,即将同一受试对象处理前后的结果进行比较。9.总体方差具有齐性时的两独立样本T检验:两独立样本T检验的检验统计量在H0:即=0的条件下为:。10.假设检验中的两类错误:1)型错误:指拒绝了实际上成立的H0即”弃真”的错误,其概率用 表示。2)型错误:指接受了实际上不成立的H0即“存伪”的错误,其概率用 表示。11.相对数常用的种类有:率构成比 相对比12.相对数使用应注意的问题:1)不要把构成比与率相混淆。2)使用相对数时,分母不宜过小。3)要注意资料的可比性。4)要注意使用率的标准化。5)要考虑存在抽样误差。13.T分布图形特征:1)单峰分布:以0为中心,左右对称,类似于标准正态分布的单峰分布。2)T分布图形不是一条曲线,而是一族曲线其形态变化与自由度大小有关,自由度越小,则SX越大。T值越分散,曲线的峰部越矮尾部越粗,则T分布曲线越低。3)自由度V越大,T分布越接近于正态分布。14.方差分析的三种变异:1)总变异

2)组间变异3)组内变异自由度V=N-1(例数)V=K-1(组数)V=N-K(例数-组数)15.标准化的意义:是为了在比较两个不同人群的患病率发病率死亡率等资料时,消除其内部构成(如:年龄性别工龄病情长短等)的影响。16.常用疾病统计的指标:1)发病率:表示某一时期内某人群中患某病新病例的频率。2)患病率:表示某一时点某人群中患某病的频率。3)病死率:表示某期间内某病患者中因某病死亡的频率。4)治愈率:表示接受治疗的病人中治愈的频率。17.X的适用条件:1)当N 40有理论频数1 T 5时,须对X值进行连续性校正。2)若遇到总倒数N 40或有理论频数T 1,即使采用校正公式计算的X值也会有偏差。因此,直接计算有利于拒绝H0的概率,以作出检验判断的方法。18.非参数检验方法适用于:1)总体分布为偏态或分布形态未知的计量资料2)等级资料3)个别数据偏大或数据的某一端无确定数值4)各组离散程度相差悬殊,即各总体方差不齐。如:有一题需列出:不满意 满意 很满意 非常满意等,则选用非参数检验方法。19.非参数检验的优点为:适应性强缺点为:非参数检验方法犯第二类错误的可能性大于参数检验法,对于适合参数检验的资料最好还是用参数检验20.统计图通常由五部分组成:1)标题2)图域3)标目4)图例5)刻度21.统计图和统计表的作用:代替文字,以表或图的形式进行了阐述。22.怎样确定P值:

(1)当N 25时,可查T界值表,T越小P越小。当N 25时,无法查T界值表,可按近似正态分布用u检验(2)如果T值在查表界值内 0.05;如果T值在查表界值外 0.05.23.常用的统计图有:直系图 百分系图 圆图 直方图 构成图。

24.样本均数的抽样分布具有以下特点:1)各样本均数未必等于总体均数2)样本之间存在差异3)样本均数的分布很有规律,围绕着总体均数中间多两边少左右基本对称,也服从对称分布4)样本均数变异较原变量的差异大大缩小。25.直方图与直条图区别:1)直方图:适用于表示连续变量频数分布情况。2)直条图:适用于无连续关系,各自独立的统计指标。26.圆图与百分条图:1)圆图:是一种构成图,适用于构成比资料,在圆图中圆的总面积表示事物的全部,而圆内的各扇形面积用来表示全体中各部分所占的比。2)百分条图:也是一种构成图,用矩形条子的面积表示事物全部,而用其中各段表示各构成部分。27.方差分析的应用条件:各样本相互独立且均来自总体方差具有齐性的正态分布。问答题

1、标准正态分布(u分布)与t分布有何异同?

相同点:集中位置都为0,都是单峰分布,是对称分布,标准正态分布是t分布的特例(自由度是无限大时)

不同点:t分布是一簇分布曲线,t 分布的曲线的形状是随自由度的变化而变化,标准正态分布的曲线的形状不变,是固定不变的,因为它的形状参数为1。

3、简述直线回归与直线相关的区别。

1资料要求上不同:直线回归分析适用于应变量是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自变量是选定变量;直线相关分析适用于服从双变量正态分布的资料。两种系数的意义不同:回归系数是表明两个变量之间数量上的依存关系,回归系数越大回归直线越陡峭,表示应变

量随自变量变化越快;相关系数是表明两个变量之间相关的方向和紧密程度的,相关系数越大,两个变量的关联程度越大。

4、抽样中要求每一个样本应该具有哪三性?

从总体中抽取样本,其样本应具有“代表性”、“随机性”和“可靠性”。

(1)代表性: 就是要求样本中的每一个个体必须符合总体的规定。

(2)随机性: 就是要保证总体中的每个个体均有相同的几率被抽作样本。

(3)可靠性: 即实验的结果要具有可重复性,即由科研课题的样本得出的结果所推测总体的结论有较大的可信度。由于个体之间存在差异, 只有观察一定数量的个体方能体现出其客观规律性。每个样本的含量越多,可靠性会越大,但是例数增加,人力、物力都会发生困难,所以应以“足够”为准。需要作“样本例数估计”。

5、什么是两个样本之间的可比性?

可比性是指处理组(临床设计中称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除处理因素不同外,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要求基本齐同,也称为齐同对比原则。

6、什么叫医学统计学?医学统计学与统计学、卫生统计学、生物统计学有何联系与区别? 医学统计学:是运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研究生物医学资料的搜索、整理、分析和推断的一门学科 统计学:是研究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与推断的科学。卫生统计学:是把统计理论、方法应用于居民健康状况研究、医疗卫生实践、卫生事业管理和医学科研的一门应用学科。生物统计学:是一门探讨如何从不完整的信息中获取科学可靠的结论从而进一步进行生物学实验研究的设计,取样,分析,资料整理与推论的科学。

7、医学统计的资料主要来源于那些方面?有何要求?

医学统计资料主要有实验数据和现场调查资料、医疗卫生工作记录、报表和报告卡等。实验数据是指在试验过程中活的的数据;现场调查资料主要来源于大规模的流行病调查获取的资料;医疗卫生工作记录有门诊病历卡、住院病历卡、化验报告等;报表有卫生工作基本情况年报表、传染年(月、日)报表、疫情旬(年、月、日)报表等;报表卡有传染病发病报告卡、出生报告卡、死亡报告卡等等。这些资料的手机过程中,必须进行质量抗旨,包括它的统一性、确切性、可重复性。这些原始数据的精读和偏性应有明确的范围。

8、医学统计学的资料类型有哪些?

(1)计量资料:对每个观察单位用定量的方法测定某项指标量的大小,所得的资料称为计量资料(measurement data)。计量资料亦称定量资料、测量资料。.其变量值是定量的,表现为数值大小,一般有度量衡单位。如某一患者的身高(cm)、12体重(kg)、红细胞计数(10/L)、脉搏(次/分)、血压(KPa)等。

(2)计数资料:将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或类别分组,所得的观察单位数称为计数资料(count data)。计数资料亦称定性资料或分类资料。其观察值是定性的,表现为互不相容的类别或属性。如调查某地某时的男、女性人口数;治疗一批患者,其治疗效果为有效、无效的人数;调查一批少数民族居民的A、B、AB、O 四种血型的人数等。(3)等级资料:将观察单位按测量结果的某种属性的不同程度分组,所得各组的观察单位数,称为等级资料(ordinal data)。等级资料又称有序变量。如患者的治疗结果可分为治愈、好转、有效、无效或死亡,各种结果既是分类结果,又有顺序和等级差别,但这种差别却不能准确测量;一批肾病患者尿蛋白含量的测定结果分为+、++、+++等。等级资料与计数资料不同:属性分组有程度差别,各组按大小顺序排列。等级资料与计量资料不同:每个观察单位未确切定量,故亦称为半计量资料。

9、常见的三类误差是什么?应采取什么措施和方法加以控制?

常见的三类误差是:(1)系统误差:在收集资料过程中,由于仪器初始状态未调整到零、标准试剂未经校正、医生掌握疗效标准偏高或偏低等原因,可造成观察结果倾向性的偏大或偏小,这叫系统误差。要尽量查明其原因,必须克服。

(2)随机测量误差:在收集原始资料过程中,即使仪器初始状态及标准试剂已经校正,但是,由于各种偶然因素的影响也会造成同一对象多次测定的结果不完全一致。譬如,实验操作员操作技术不稳定,不同实验操作员之间的操作差异,电压不稳及环境温度差异等因素造成测量结果的误差。对于这种误差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控制,至少应控制在一定的允许范围内。一般可以用技术培训、指定固定实验操作员、加强责任感教育及购置一定精度的稳压器、恒温装置等措施,从而达到控制的目的。(3)抽样误差:即使在消除了系统误差,并把随机测量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样本均数(或其它统计量)与总体均数(或其它参数)之间仍可能有差异。这种差异是由抽样引起的,故这种误差叫做抽样误差,要用统计方法进行正确分析。

10、试述频数表的要素及用途。

要素:组段,频距。用途:① 描述资料的分布特征和分布类型。频数分布有两个重要特征: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大部分观察值向某一数值集中的趋势称为集中趋势,常用平均数指标来表示,各观察值之间大小参差不齐。频数由中央位置向两侧逐渐减少,称离散趋势,是个体差异所致,可用一系列的变异指标来反映。② 便于进一步计算有关指标或进行统计分析。当数据较多且需手工计算时,常先编制频数表,再进行统计计算。③ 发现特大、特小的可疑值。如果频数表的一端或两端出现连续几个组段的频数为零后,又出现少数几个特大值或特小值,使人怀疑其是否准确,需进一步检查和核对并做相应处理。④ 当样本含量比较大时,可用各组段的平率作为概率的估计值。

11、描述单变量资料的统计指标分哪两大类,分别是什么指标? 分类:①描述数据分布集中趋势的指标:算术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②描述数据分布离散程度的指标:极差、四分位数间距、方差、标准差、变异系数。

12、试述平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的含义及用途?

13、标准正态分布曲线下面积有何分布规律?

所有的正态分布曲线,在υ左右的相同倍数的标准差范围内的面积相同。并且,在υ±σ范围内的面积约为68.3%;在υ±1.96σ范围内的面积约为95%;在υ±2.58σ范围内面积约为99%。

14、同一资料的标准差是否一定小于均数?

均数和标准差是两类不同性质的统计指标.标准差用于描述数据的变异程度,变异程度大,则该值大,变异程度小,则该值小.标准差可大于均数,也可小于均数。

15、标准差与标准误有何区别和联系?

•区别:1.含义不同:⑴sx)之间的变异度大小,s越大,变量值(x)越分散;反之变量值越集中,均数的代表性越强。⑵标准误是描述样本均数之间的变异度大小,标准误越大,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间差异越大,抽样误差越大;反之,样本均数越接近总体均数,抽样误差越小。2.与n的关系不同: n增大时,⑴sσ(恒定)。⑵标准误减少并趋于0(不存在抽样误差)。3.用途不同: ⑴s:表示x的变异度大小,计算cv,估计正常值范围,计算标准误等 ⑵ :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联系: 二者均为变异度指标,样本均数的标准差即为标准误,标准差与标准误成正比。

16、简述Ⅰ型错误和Ⅱ型错误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Ⅰ型错误(弃真):拒绝实际成立的H0,型错误的概率记为α。(1-a)即置信度:重复抽样时,样本区间包含总体参数(μ)的百分数。当p≤α而拒绝H0时,只能犯Ⅰ型错误,不可能犯Ⅱ型错误。

Ⅱ型错误(存伪):不拒绝实际不成立的H0,Ⅱ型错误的概率记为β。(1-β)即把握度(或检验效能:两总体确有差别,被检出有差别的能力。当p≥α而拒绝H0时,只能犯Ⅱ型错误,不可能犯Ⅰ型错误。

·联系:对同一资料,α与β反方向变化,若要同时减小α与β,唯一的办法是增加样本含量。

17、可信区间与参考值范围的不同点。

应注意:可信区间与参考值范围的意义、计算公式和用途均不同。1.从意义和用途来看95%参考值范围是指同质总体内包括95%个体值的估计范围,而总体均数95%可信区间是指按95%可信度估计的总体均数的所在范围。可信区间用于估计总体参数,总体参数只有一个。参考值范围用于估计变量值的分布范围,变量值可能很多甚至无限。2.从计算公式看:若指标服从正态分布,95%参考值范围的公式是:±1.96s。总体均数95%可信区间的公式是:

。前者用标准差,后者用标准误。前者用1.96,后者用α为0.05,自由度为v的t界值。

18、在统计推断中,如何区别单侧检验和双侧检验?

如果将拒绝性概率平分于理论抽样分布的两侧,称为双侧检验。例如选定显著性水平α= 0.05,双侧检验就是将α概率所规定的拒绝区域平分为两部分而置于概率分布的两边,每边占有 =0.025。双侧检验只强调差异是否显著而不强调方向性。如果将拒绝性概率置于理论抽样分布的一侧(左侧或右侧),称为单侧检验(右侧检验或左侧检验)。单侧检验强调差异的方向性。在具体的假设检验中,选择双侧检验或单侧检验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H0:μ=μ0 :μ≠μ0双侧 第二种:H0:μ≥μ0 :μ<μ0单侧(左侧)第三种:H0:μ≤μ0 :μ>μ0单侧(右侧)

19、t检验、z检验的公式有那些类型,在应用上有何异同?

t检验:当样本例数n较小时,要求样本取自正态总体。t检验的类型:单样本t检验,独立t检验,配对t检验z检验:样本例数较大,或n虽小而总体标准差已知。

20、假设检验和总体均数区间估计有何联系?

假设检验:是对总体做出某种假定,然后根据样本信息推断总体是否成立的一类统计学方法总称。假设检验有三个基本步骤:①建立假设和确定检验水准;②选择检验方法和计算检验统计量;③确定P值和做出统计推断结论。总体均数的估计:

1、点估计:样本统计量直接作为总体指标的估计值。它未考虑抽样误差的大小。

2、区间估计:按预先给定的概率(1-α)确定的包含未知总体参数的可能范围。

21、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方差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的基本思想就是根据资料的设计类型,即变异的不同来源将全部观察值总的离均差平方和(sum of squares of deviations from mean,SS)和自由度分解为两个或多个部分,除随机误差外,其余每个部分的变异可由某个因素的作用(或某几个因素的交互作用)加以解释,如各组均数的变异SS 组间可由处理因素的作用加以解释。通过各变异来源的均方与误差均方比值的大小,借助F 分布作出统计推断,判断各因素对各组均数有无影响。

22、t检验和F检验的使用条件和应用范围有何异同?

t检验适用于两个样本均数的比较,F检验适用于多个样本的比较。t检验的应用条件:要求各样本来自相互独立的正态总体且各总体方差齐。方差分析的应用条件(1)各样本是相互独立的随机样本,且来自正态分布总体。(2)各样本的总体方差相等,即方差齐性。

23率的标准化的意义及基本思想。

当比较的两组资料内部各小组率明显不同,且各小组观测例数的构成比也明显不同时,直接比较两个合计率是不合理的。因为期内部构成比不同,往往影响合计率的大小,需要统一的内部构成进行调整后计算标准化率,使其具有可比性,这种方法称为率的标准化。率的标准化的基本思想:要比较两个总率时,发现两组资料的内部构成(如年龄、性别构成等)存在明显不同,而且影响到了总率的结果,这时就不宜再直接比较总率,而应考虑采用标准化法。标准化法的基本思想,就是采用统一的标准(统一的内部构成)计算出消除内部构成不同影响后的标准化率(调整率),然后再进行比较。

24常用相对数指标有哪些?它们在计算和意义上有何不同?

率(强度相对数,频率相对数)、构成比、相对比应用相对数时应注意的问题:⑴ 计算相对数的分母一般不宜过小。⑵ 分析时不能以构成比代替率。⑶ 不能用构成比的动态分析代替率的动态分析。⑷ 对观察单位数不等的几个率,不能直接相加求其总率。⑸ 在比较相对数时应注意可比性。⑹ 对样本率(或构成比)的比较应随机抽样,并做假设检验。

25卡方检验的使用范围和各个公式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卡方检验用于:推断两个及两个以上总体率或构成比是否有差别,两个分类变量间有无相关关系,多个率的趋势检验,以及两个率的等效检验等。此外,也用于频数分布的拟合优度检验。

对不同的设计类型的资料,检验的应用条件不同:(1)完全随机设计两样本率的比较1)当n>40,且T≥5时,用非连续性校正值;若所得P≈α,则改用四格表的确切概率法。2)当n≥40,且有1≤T<5时,用连续性校正值。3)n<40,或有T<1时,不能用检验,应当用四格表的确切概率法。(2)配对设计四格表1)当b+c≥40,2)当b+c<40,需作连续性校正,(3)行列表资料1)不宜有1/5以上格子的理论频数小于5,或有1个格子的理论频数小于1;2)单向有序行列表,在比较各处理组的效应有无差别时,应该用秩和检验或Ridit检验;3)多个样本率(或构成比)比较的检验时,结论为拒绝无效假设时,只能认为各总体率(或总体构成比)之间总的说来有差别,但不能说明它们彼此之间都有差别,或某两者间有差别。若想进一步了解哪两者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可用分割法。26率的标准误的意义和用途。

意义:由于抽样的原因所造成的样本率与总体率的不一致就是率的抽样误差。率的抽样误差的大小是用率的标准误来表示。用途:①表示抽样误差的大小,说明样本率的代表性、可靠性。②对总体率的可信区间进行估计

27、非参数统计方法的概念及适用范围。

概念:样本所来自的总体分布难以用某种函数式来表达,还有一些资料的总体分布的函数式是未知的,只知道总体分布是连续型的或离散型的,解决这类问题的一种不依赖总体分布的具体形式的统计方法。由于这类方法不受总体参数的限制,故称非参数统计法,或称为不拘分布的统计分析方法,又称为无分布型式假定的统计分析方法。它检验的是分布,而不是参数。非参数统计不需对总体分布(总体参数)作出特殊假设。适用范围:(1)等级资料。(2)偏态分布资料。当观察资料呈偏态或极度偏态分布而又未作变量变换,或虽经变量变换仍未达到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时,宜用非参数检验。(3)各组离散程度相差悬殊,即方差明显不齐,且不能变换达到齐性。(4)个别数据偏离过大,或资料为单侧或双侧没有上限或下限值。(5)分布类型不明。(6)初步分析。有些医学资料由于统计工作量大,可采用非参数统计方法进行初步分析,挑选其中有意义者再进一步分析(包括参数统计内容)。(7)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从几个总体所获得的数据,往往难以对其原有总体分布作出估计,在这种情况下可用非参数统计方法。

28、非参数检验的优缺点。优点:①非参数统计方法要求的假定条件比较少,因而它的适用范围比较广泛。②多数非参数统计方法要求的运算比较简单,可以迅速完成计算取得结果,因而比较节约时间。③大多数非参数统计方法在直观上比较容易理解,不需要太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统计学知识。④大多数非参数统计方法可用来分析如象由等级构成的数据资料,而对计量水准较低的数据资料,参数统计方法却不适用。⑤当推论多达3个以上时,非参数统计方法尤具优越性。缺点:①由于方法简单,用的计量水准较低,因此,如果能与参数统计方法同时使用时,就不如参数统计方法敏感。若为追求简单而使用非参数统计方法,其检验功效就要差些。这就是说,在给定的显著性水平下进行检验时,非参数统计方法与参数统计方法相比,第Ⅱ类错误的概率β要大些。②对于大样本,如不采用适当的近似,计算可能变得十分复杂。注意: 凡符合或经过变换后符合参数检验条件的资料,最好用参数检验。当资料不具备参数检验的条件时,非参数检验是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

29、相关与回归的联系和区别。区别:

意义 :相关反映两变量的相互关系,即在两个变量中,任何一个的变化都会引起另一个的变化,是一种双向变化的关系。回归是反映两个变量的依存关系,一个变量的改变会引起另一个变量的变化,是一种单向的关系。应用:研究两个变量的相互关系用相关分析。研究两个变量的依存关系用回归分析。研究性质:相关是对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描述,看两个变量是否有关,关系是否密切,关系的性质是什么,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回归是对两个变量做定量描述,研究两个变量的数量关系,已知一个变量值可以预测出另一个变量值,可以得到定量结果。相关系数r与回归系数b :r与b的绝对值反映的意义不同。r的绝对值越大,散点图中的点越趋向于一条直线,表明两变量的关系越密切,相关程度越高。b的绝对值越大,回归直线越陡,说明当X变化一个单位时,Y的平均变化就越大。反之也是一样。联系:

2r与b值可相互换算;r与b正负号一致;r与b的假设检验等价;回归可解释相关。相关系数的平方r(又称决定系数)是回

归平方和与总的离均差平方和之比,故回归平方和是引入相关变量后总平方和减少的部分。

30、直线相关、秩相关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1)资料要求不同:直线相关要求x、y是来自双变量正态总体的随机变量;秩相关适用于不服从双变量正态分布或总体分布类型未知以及用等级表示的原始数据。(2)相关意义不同:直线相关表示两变量的直线相关关系存在,秩相关表示两变量的相关关系。联系: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相同;秩相关将原始数据进行秩变换,以秩次计算直线相关系数。

31、统计表及统计图的制表原则和要求。

统计表:(1)统计表的制表原则1)应重点突出,即一张表一般只包括一个中心内容,内容较多时可以用多个表格表达不同指标和内容。2)统计表要层次清楚,即标目的安排及分组符合逻辑,便于分析比较。主谓分明,通常主语放在表的左边,作为横标目;谓语放在右边,作为纵标目。由左向右读,构成完整的一句话。但若统计表的主语项目少而谓语项目多或主语项目多而谓语只有一项,亦可将纵标目作主语、横标目作谓语,阅读时从上至下。3)统计表应简单明了,一切文字、数字和线条都应尽量从简。

(2)制表要求:统计表通常由标题、标目、线条、数字4部分组成。表中数字区不插入文字,也不列备注项。必须说明者标“*”号等,在表下方说明。1)标题:应高度概括表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研究的时间、地点和研究内容,左侧加表号,置于表的上方。2)标目:有横标目和纵标目,分别说明表格每行和每列数字的意义。横标目位于表头的左侧,代表研究的对象;纵标目位于表头右侧,表达研究对象的指标。注意标明指标的单位。3)线条:力求简洁,多采用三条线,即顶线、底线、纵标目下横线。部分表格可再用短横线将“合计”分隔开,或用短横线将两重纵标目分割开。其它竖线和斜线一概省去。4)数字: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同一指标小数点位数一致,位次对齐。表内不留空项,无数字用“—”表示,缺失数字用“”表示,数值为0者记为“0”。统计图:①根据资料性质和分析目的正确选用适当的统计图。②除圆图外,一般用直角坐标系的第一象限的位置表示图域(制图空间),或者用长方形的框架表示。③

绘制图形应注意准确、美观,给人以清晰的印象。

32、常见的统计图有哪几种?它们的使用条件各是什么?

常用的统计图有直条图、直方图、百分比条图和圆图、线图、散点图、统计地图、箱式图等。·直条图:适用于比较、分析独立的或离散变量的多个组或多个类别的统计指标。指标既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相对数。·直方图:主要应用于频数分布资料,描述连续变量的频数分布。百分比条图和圆图:表示事物内部各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适合描述分类变量的各类别所占的构成比。其中,百分比条图特别适合作多个构成比的比较。·线图:适合于描述某统计量随另一连续性数值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趋势,常用于描述统计量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趋势。普通线图描述的是绝对变化趋势,半对数线图描述的是相对变化趋势,特别适宜作不同指标或相同指标不同组别的变化速度的比较。·散点图:以直角坐标上点的密集程度和趋势来表示两个变量间的相关关系。·统计地图:以不同的颜色和花纹表示统计量的值在地理分布上的变化,适宜描述研究指标的地理分布。·箱式图:通过使用5个统计量(数据分布的中心位置、分布、偏度、变异范围和异常值)来反映原始数据的分布特征。特别适合多组数据分布的比较。

33普通线图和半对数线图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从形式上看,二者的不同点在于纵坐标的尺度不同,普通线图的纵坐标为算术尺度,而半对数线图的纵坐标为对数尺度。从用途上看,普通线图描述的是统计量的绝对变化趋势,半对数线图描述的是相对变化趋势,特别适宜作不同指标或相同指标不同组别的变化速度的比较。

34四种基本抽样方法的概念、优缺点和应用条件是什么?

(1)单纯随机抽样:是在总体中以完全随机的方法抽取一部分观察单位组成样本,其整个抽样过程,都体现了随机化的原则。单纯随机抽样的优点:简单直观,是最基本的概率抽样方法,也是其他概率抽样方法的基础。单纯随机抽样的缺点:当总体例数较多时,编号麻烦,实际工作中难以实施;样本分散,组织困难。单纯随机抽样方法多用于总体例数较少的情况。(2)系统抽样:是将总体的观察单位,按一定顺序号平均分成n个部分,每一部分抽取第k号观察单位组成样本,这里的k是随机确定的,其体现了系统抽样中的随机性。系统抽样的优点是:1)易于理解,简便易行;

2)容易得到一个按比例分配的样本;3)一般情况下样本的观察单位在总体中分布均匀,其抽样误差小于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的缺点是如果总体中观察单位按顺序有周期趋势或单调递增(减)趋势时,采用系统抽样可能产生明显的系统误差。系统抽样方法多用于观察单位具有现成且与试验无关的自然编号,同时观察单位在总体中分布均匀。(3)整群抽样:是先将总体按照某种与主要研究指标无关的特征划分为K个“群”,每个群包含若干观察单位,然后再随机抽取k个“群”,由抽取的各个群的全部观察单位组成样本。其随机性主要体现在“群”的抽取过程。整群抽样的优点是便于组织调查、易于质量控制和节省调查成本。整群抽样的缺点是当样本含量一定时,因为样本观察单位并非广泛散布于总体中,整群抽样的抽样误差一般大于单纯随机抽样。整群抽样较为常用,尤其当“群”间的个体变异较小时。

(4)分层抽样:是先按对主要研究指标影响较大的某种特征,将总体分为若干类别(统计上称之为“层”),再从每一层内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观察单位,合起来组成样本。其随机性体现在层内的抽样过程。分层抽样的优点是:1)由于分层后增加了层内的同质性,观察指标变异减小,各层的抽样误差减小。2)分层抽样便于对不同层采用不同的抽样方法。3)分层抽样便于对各层独立进行分析。分层抽样的缺点是:层间变异较大,抽样误差较小;如果分层特征选择不当,层内变异较大,层间变异较小,抽样误差仍然较大,分层抽样就失去了意义。一般情况下,当样本含量一定,几种方法抽样误差大小的排序为:分层抽样≤系统抽样≤单纯随机抽样≤整群抽样。

35何谓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调查研究:是指研究者通过客观地观察、描述调查对象来搜集资料,未加任何的干预措施。实验研究:是指研究者根据研究假设主动地对研究对象加以干预措施,并观察总结其结果,回答研究假设所提出的问题。

36何谓实验效应,对实验效应指标的要求是什么?

实验效应:指处理作用于实验对象的反应,一般是通过某些观察指标,定量或定性地反映实验效应。选择观察指标的基本原则: 指标的选择必须与研究目的密切关联客观性尽可能选择客观指标,避免一些笼统的、不确切的指标。准确性选用的指标应尽量精确。灵敏性和特异性 实验效应指标应当同时兼顾其灵敏性和特异性,尽量使灵敏性和特异性都高。

37实验研究中为什么要设立对照,常见的对照有几种,各自有何特点?

设立对照组的目的是衬托处理因素的效应。对照原则:所设立的对照组必须与实验组达到均衡可比。除干预措施外,组间其他影响结果的非处理因素等尽可能相同。对所研究疾病的易感度及发病机会相等。检测和观察方法及诊断标准必须一致。自身对照对照与实验在同一受试者身上进行,如用药前后作为对比。

空白对照对照组不施加任何处理因素。安慰剂对照主要目的是为了平衡对照组病人心理因素的影响。实验对照(阳性对照)对照组不施加处理因素,但施加某种实验因素。标准对照不设立专门的对照组,而是用现有标准值或正常值做对照。历史对照

38实验设计为什么要遵循重复原则,影响重复性的因素有哪些?

重复原则包含重现性和观察单位数量两方面的含义。可靠的实验结果应能在相同的条件下重现;可靠的实验结论也不能凭一次实验或3~5例结果获得,一定要有足够量的观察单位数。

第五篇:会计制度设计名词解释、简答、问答

1.2.3.4.5.6.7.会计制度:是由政府部门和企业单位对会计工作的规则、方法程序所制定的26.会议设计:是指使用行政命令方式,召集有关会计人员开会拟订草案加以讨50.规范性文件。论,另聘专家学者为顾问以备咨询,经全体通过后上报批准,公布实施。但51.综合性会计制度:指规范全国会计工作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只适用于政府部门。特点:普遍适用性、内容的概括性和原则性、强制性; 27.设计方案:是根据企业会计涉及的范围,所形成的系统、框架和规划。具体52.业务性会计制度:规范会计核算业务的处理方法和程序方面的制度。可分为全面设计和局部设计。

特点:适用于某一类企业或某一类业务、可操作性强、技术性强、规范对象28.设计类型与方式:设计类型由企业所在行业特点、企业经济性质、企业规模53.是会计工作的客体。来确定。设计方式包括:单独设计、共同设计、集体设计、会议设计。

会计人员制度:规范会计工作者行为和会计人才选拔、管理方面的制度。29.全面设计:为企业设计一整套会计制度,一般在新建的企业或改制、兼并与54.特点:规范对象是会计行为主体,而不是会计业务;体现政府对会计人员的收购后的企业里需要进行全面性会计制度设计。管理模式和要求。30.局部设计:对个别部门的组织机构和会计核算资料,或部分经济业务的会计55.统一会计制度:由财政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或地方财政业务主管部门制定的处理所进行的设计,可分为补充性和修订性。会计制度。31.账务处理程序:是指从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到编制会计报表的整个过程。56.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会计主体根据会计法规、会计准则结合本单位经济活动32.设计思路:是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所采用的行动准则。特点制定的各项会计工作规章制度。33.会计组织机构:是开展和组织企业会计功过的只能部门,是由专门的机构和57.损益:企业在一个会计期间内各项收入、各项支出相抵后的结果。

会计账簿:由具有一定格式、相互联系的账页所组成,用于连续、系统、分类登记经济业务的簿籍。

原始凭证:又称单据,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时取得或填制,用以证明经济业务已发生或业已完成的会计凭证。

记账凭证:会计人员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确定会计分录并作为记账依据的会计凭证。

序时账簿:按照经济业务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逐日逐笔登记经济业务的账簿。

分类账簿:对全部经济业务按照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进行分类登记的账簿。

备查账簿:对某些在序时账簿和分类账簿中未能记载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补充登记的账簿。

货币资金: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停留在货币形态的资金,包括现金、银8.会计岗位责任制:明确各项会计工作的职责范围、具体内容和要求,并落实专职的会计人员组成 到每个会计工作岗位或会计人员的一种会计工作责任制度。34.内部控制制度:指单位或组织内部各职能部门各有关人员之间在处理经济业58.9.企业会计制度:规范营利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制度。相对应的是预算会计制务过程 中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管理制度。度。35.适应性原则:是指企业会计组织机构及其岗位责任制的设计应与企业生产经10.预算会计制度:是规范各级政府、使用预算资金的各级行政单位和各类事业营规模、特点和管理要求相适应,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声场、加工和传递真59.单位收入、分配、使用和报告情况的会计制度。它包括:行政总预算(政府)实可靠、及时有效。会计制度、行政单位预算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36.控制性原则:是指通过在经营的关键环节设置必要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以60.11.会计核算制度:是指以货币为统一计量单位对会计对象进行确认、计量、记便有关人员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使企业会计组织机构及其岗位责任制具有61.录和报告的各种规范。必要的查错防弊功能,并形成一套对企业经营全过程、全方有效的监控系统。12.会计监督制度:对会计核算结果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检查和验证的会计规37.企业内部银行:是相对独立于企业会计部门的管理机构,它将商业银行的信62.范。贷结算职能和方式引入企业内部来充实和完善企业内部经济核算。13.会计分析制度:是指如何利息现有会计信息对相关会计对象进行分析和考38.会计与财务合并设置(会计与财务合并):是将会计对资金运动的核算、监63.核,以比较不同实际或不同单位之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规范。督职能与财务管理对资金的筹集、调度与分配职能统一由一个部门来履行的14.会计控制:是按照既定的会计目标,对会计行为和企业经济活动所进行的制一种机构设置形式。约。39.总会计师领导下的集中核算模式:以总会计师为领导,以会计部经理为主管,64.15.会计制度设计:是以会计法律、法规为依据用系统控制的理论和技术,把单以审计部为专职监督部门的一种会计工作的分工模式。

位的会计组织机构、会计核算与监督和会计业务处理程序等加以具体化、规40.总会计师领导下的分散核算模式:以总会计师为领导,下设财务、会计、审65.范化、文件化,以便据此指导和处理会计工作的过程。计部主管,并将一些成本业务核算或明细核算工作交由分厂或车间等部门完66.16.会计制度设计的对象,是指设计企业会计制度的具体内容。其对象是会计工成的一种会计工作的分工模式。67.作过程。会计工作过程就是运用会计方法对经济活动进行反映和控制,提供41.企业内部银行:是相对独立与企业会计部门的管理机构,它将商业银行的信会计信息的过程。即:在一定的规范之下,运用文字、图表等形式对全部会贷结算只能和方式引入企业内部来充实和完善企业内部经济核算。68.计事务,包括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核算资料、会计业务手续、会计组织42.总会计师:是指企业根据《会计法》、《总会计师条例》规定设置的在企业负机构以及会计人员的进行系统规划,也就是按照企业会计准则来设计企业具责人领导下,主管经济核算和财务会计人员的负责人。69.体的会计制度。43.企业集团:是由母公司、控股子公司、分公司和其他分支机构组成的企业联17.内部控制制度:是指单位或组织内部各职能部门、各有关工作人员之间,在合组织。处理经济业务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管理制度。44.内部核算:运用货币结算形式,把企业的业务部门、车间、职能科室的经济18.责权对等原则:是指在设计会计岗位责任制时,必须明确规定每一位管理者核算统一组织起来,使企业内部各核算单位之间的经济往来形成买卖关系,应负责,并相应地赋予其一定的权利,做到有职必有权,有权必有责,权责使企业内部的各个核算单位之间按等价交换原则统一通过企业内部银行进70.相对等。行结算,以强化企业的资金管理和完善企业内部核算机制、定额考核制度以19.总体设计:是对所设计的会计制度内容及设计工作做出全面安排及规划,即及内部价格体系,提高下属部门工作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企业整体的经济效71.事先有一个提纲性规划和指南。实际上是计划阶段。益。20.会计制度设计方案:是指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设计涉及的范围,所形成的系统、45.会计岗位责任制:是指明确各项会计工作的职责范围、具体内容和要求,并72.框架和规划。具体分为全面设计和局部设计。落实到每个会计工作岗位或会计人员的一种会计工作责任制度。73.21.会计制度设计的方法:是指对会计制度设计的内容用一定的形式予以反映和46.会计与财务分设:是将会计对资金运动的反映、监督职能与财务管理对资金表述。的筹集、调度与分配职能分别有会计部和财务部来履行的一种机构设置形22.单独设计:是指由单位指定有设计能力的会计人员担当设计工作,或者聘请式。合格的会计师负责设计。47.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和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74.23.共同设计:是指由单位选派高级会计人员及聘请合格的会计师,共同参加设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计工作。48.负债:是指企业过去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75.24.集体设计:是指由合格的会计师或专家、企业管理人员共同组成设计小组或时义务。委员会来承担设计任务。49.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利,其来源包25.账务处理程序:是指从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到编制会计报表的整个过程。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

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

备用金:财会部门按企业有关制度的规定,拨付给所属报账单位和企业内部有关业务与职能管理部门,用于零售找零、收购零星商品物资或日常业务零星开支的备用现金。

未达账项:由于结算凭证传递的时间关系,使得企业和银行一方入账另一方尚未入账的款项。

其他货币资金:除现金和银行存款之外的货币资金。

会计基础工作:包括会计机构的设置、人员的配备、人员职责的明确以及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

会计工作任务:对会计目标的具体化,以法规、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形式将会计目标具体化会计工作的内容,形成会计工作任务。

会计科目设计步骤:就是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分类,根据每一类经济业务性质和核算内容确定会计科目的性质和名称,规定用途和使用方法以及进行会计科目的编号。

会计科目分类:就是按照企业经济管理的需要和会计核算的要求对会计科目进行科学的分类。

会计科目设置:就是根据会计对象要素分类项目设置会计科目。会计科目编号:就是确定会计科目的号码。

会计科目使用说明:是对每一个会计科目的使用范围、核算内容、经济用途、核算方法、主要会计事项的处理等进行的文字表述。

会计核算形式:又称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是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组织、记账方法和记账程序结合的形式。

会计科目:是按经济内容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它是以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为基础、按照管理和核算的要求而设计。即根据会计核算的要求,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科学的分类,给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设计一个合适的名称,这就是会计科目。

会计凭证:是用来记录经济业务的发生和完成情况明确经济责任并据以登记账簿的书面文件。

记账凭证:是指会计人员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确定会计分录并作为记账依据的会计凭证。

通用记账凭证:可通用于反映收付款业务及转账业务的凭证。

会计账簿:企业经济信息绝大部分分散于会计凭证之中,相互独立的会计凭证无法连续、系统、完整地提供某一会计事项的全部信息,因此需要设计一定格式、相互联系的帐页,即账簿,用来序时的、分类的记录和反应有关经济业务,把会计报表和会计凭证有机的联系在一起。

序时账簿:是指按照经济业务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逐日逐笔登记经济业务的账簿,也称日记账。

日记账:序时账簿是指按照经济业务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逐日逐笔登记经济业务的账簿,故也称日记账。

它是由原始的日记账簿和分录簿相结合而成。

77.特种日记账:把专门反映某些重要的、经常发生的业务,从普通日记账中逐

步分离出来的日记账成为特种日记账。

78.分类账簿:指全部经济业务按照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进行分类登记的账簿。有总分类和明细分类账。

79.备查账簿:是指对某些在序时账簿和分类账簿中未能记载的经济业务事项进

行补充登记的账簿。

80.联合账簿:将序时账和分类账结合在一起的账簿,如日记总账

81.会计核算形式:是指在会计核算中,以账簿体系为核心,将会计凭证、账簿

组织、记账方法和记账程序有机结合的形式,或称会计核算组织程序。82.逐笔记账型核算形式:记账凭证不需要经过汇总直接据以登记总账的核算形

式,包括记账凭证核算形式和日记总账核算形式。

83.汇总记账型核算形式:是指记账凭证需要经过汇总编制总凭证,然后根据江

总凭证登记总账的核算形式。一类是凭证汇总核算形式,一类是账薄汇总核算形式,前者又有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和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

84.货币资金:是以货币形态存在的资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

币资金。

85.其他货币资金:是指企业的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

用证保证金存款、存款投资款、外埠存款等其他货币资金。

86.库存现金:是指企业库存的现金,不包括企业各部门借用、尚未报销的备用

现金。

87.投资:是企业单位为了通过分配来增加财富,或为了谋求其他利益将资产让

渡给其他单位所获得的另一项资产。

88.交易性金融资产:能够随时变现并且持有时间不准备超过一年(含一年)的投资。如:短期债券投资、短期股票投资、短期其他投资。

89.对外投资职责分离制度:是指企业为了达到各种内部控制制度的目标,应当

建立对外投资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对外投资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90.经纪人通知书:企业投资经纪人进行投资活动的书面记录。

91.投资合同或投资协议:企业进行长期股权投资时与被投资单位签订的表明相

互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文件。

92.交割单:又称证券成交报告单,是企业在证券市场购入和售出股票、债券、基金,由证券公司出具的、表明证券成交的原始凭证。

93.固定资产:是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

超过一个会计的有形资产。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工具器具等。

94.固定资产卡片:为了反映和监督每期固定资产而开设的专用式明细账。95.固定资产登记簿:是按固定资产类别开设的、用以记录各类固定资产增减变

化和结余情况的账簿。

96.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97.后续支出:是指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费用。98.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符合到期日和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

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99.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指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以及除下列各类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贷款和应收账款;持有至到期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

100.长期股权投资:是指持有时间准备超过一年(不含一年)的各种股权性质的投资,包括长期股票投资其他长期股权投资。

101.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102.债券契约:是明确债券持有者与发行企业双方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文件,是对债券发行企业的各种限制条款及保护债券持有者利益的措施。该文件一般记载的内容有:债券发行的标准,债券明确表述的利息率,受托管理人证书,对偿债基金、利息支付、本金返还等的处理。借款等形式筹集资金的活动。127.104.银行借款报告单是对企业各种银行借款的借入、偿还和结欠情况进行详细反

映的报表。

105.债券资本:也成债务资本、借入资金,是企业依法取得并依约运用、按期偿128.还的资本

106.股权资本:亦称权益资本、自有资金,是企业依法取得并长期拥有、自主调129.配运用的资本。

107.直接筹资:是指企业不借助银行等金融机构,直接与资本所有者协商融通资130.本的一种筹资活动。108.成本:是指为取得各种特定成果而耗费的那一部分价值。可归属于产品成本、131.劳务成本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费用,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垫付的款项。

109.成本预测:是指依据掌握的经济信息和历史成本资料以及成本与各种技术经

济因素的相互依存关系,采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未来成本水平及其变化趋势作出的科学推测。132.110.生产经营发展规划中长期成本预测:是指企业在一个较为长远的生产经营发

展规划中,正确把握本专业领域的技术和产品生命周期,预测在生命周期不133.同的发展阶段上,由于采用各种战略性规划所导致的企业成本水平的变化。111.生产过程中短期成本预测:是指科学合理的制定一定时期的企业成本规划,为有效控制成本水平变动提供依据,属于企业一项经常性的管理工作。134.112.可行性研究中的成本决策:是指企业在一个较为长远的生产经营发展规划

中,从成本的角度对各种生产经营方案作出评价和选择。

113.日常经营中的成本决策:是指企业以现有资源的充分利用为前提,以合理且135.最低的成本支出为标准,包括进行零部件自制或外购,产品最优组合、生产批量等成本决策,属于日常经营管理中的决策范畴。

114.成本控制: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根据成本预算对各项实际发生的成本、136.费用进行审核、控制,将其限制在计划成本之内,防止超支、浪费和损失的发生,以保证成本预算的执行。137.115.日常经营中的成本决策:是指企业以现有资源的充分利用为前提,以合理且最低的成本支出为标准,包括进行零部件自制或外购、产品最优

组合、生产批量等的成本决策,属于日常经营管理中的决策范围。138.116.成本决策:依据掌握的各种决策成本及相关数据,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分析139.比较,从中选出最佳方案的过程。

117.成本预算:是根据成本决策所确定的目标成本,具体规定在预算期内为完成140.生产经营任务所应支出的成本、费用,并提出为达到规定的成本、费用水平所应采取的各项措施。

118.标准成本:经过仔细调查分析和运用技术测定等科学方法制定的,在141.有效经营条件下应该实现的成本,是根据产品的耗费标准和标准价格预先计算的一种目标成本。119.成本分析:根据成本计算提供的成本数据和其他有关资料,与本期计划成本、142.上年同期实际成本、本企业历史先进成本水平、同行业成本水平等进行比较,确定成本差异,分析差异产生原因,查明成本超支责任。143.120.实际成本核算的一般流程:是以一定的成本计算对象为依据,归集、分配费

用并计算其成本的过程。144.121.基本生产:为完成企业主要生产目的而进行的商品产品生产。

122.直接材料: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主要材料以及有助于145.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费用等。

123.直接人工: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工人薪酬。146.124.制造费用: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各项费用,以及虽然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但

不便于直接计入产品成本,因而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费用和生产车间为组织147.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125.多步骤生产:是指生产过程在工艺上可以间断,可以分散不同时间、不148.148同地点的产品生产。

126.直接分配法:是指不考虑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劳务的情况,而将各种

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受益车间的辅助生产费用

交互分配法:首先将各辅助生产车间直接发生的费用,在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交互分配,然后将各辅助生产车间经交互分配后的费用总额,直接分配给除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对象的一种分配方法。

品种法: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分批法:以所生产的产品批别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分步法:以产品的生产步骤和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逐步结转分步法:亦称“计算半成品成本法”。按产品的生产步骤先计算半成品成本,再随实物依次逐步结转,最终计算出产成品成本。即从第一步骤开始,先计算该步骤完工半成品成本,并转入第二步骤,加上第二步骤的加工费用,算出第二步骤半成品成本,再转入第三步骤,依此类推,到最后步骤算出完工产品成本。

限额领料单:一种多次使用的领料凭证,适用于有消耗定额的材料,主要有原材料及主要材料。

平行结转分步法:又称为“不计算半成品成本法”,是先计算各步骤发生生产费用中 应计入完工产品成本的“份额”,然后由财会部门进行平行汇总,形成企业最终产品成本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销售与收款业务:是指企业销售商品并取得货款的行为。其环节包括:接受顾客订单、批准销售折扣和赊销信用、填制销货发票、发运商品、核算销售收入与应收账款、办理和记录销货退回及销货这让、处理坏账等内容。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是用来登记应收账款入账时间长短,估计坏账损失的管理表格。应收账款的账龄越大,收回账款的可能性越小,需要提取的坏账准备率较大。

财务报表:是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时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通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

财务报告:是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时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它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结构性描述。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核心。会计报表:是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综合反映。

对内报表:是由各企业根据自身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自行规定、自行设计的会计报表。

对外报表:按照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需要对外报送的会计报表,包括四表一注,其具体格式、编制方法和报送时间均有统一规定。

财务状况分析表:根据资产负债表的有关资料,对各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在各自总额中所占比重及报告期和上期比较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的报表。

经营成果分析表:主要是对企业一定时期构成经营成果的各项目本期是技术与计划数或上期数或上年同期实际数等进行比较和分析的报表

会计循环:从经济业务发生起,直到编制出会计报表止的一系列会计处理程序,也即企业周而复始地进行会计核算的工作程序。

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其是时点报表,是静态报表,是月度报表,是对外报表。

利润表:又称损益表,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经营成果及其分配的报表。其是时期报表,是动态报表,是月度报表,是对外报表。

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及其净额的报表。其是时期报表,是动态报表,是报表、是对外报表。

内部报表:是为企业各管理部门提供的报表。其作用在于为企业管理提供必要的决策、分析所需要的会计信息。

存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耗用而储备的各种有形资产,包括库存的、加工中的和在途的各种原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委托加工材料、外购商品、自制半成品、产成品以及发出商品等。

分类账,逐日逐笔地记录存货收入的数量和金额、发出的数量,能够随时结出结余存货的数量并从账面上求出期末结存金额。150.实地盘存法:也称定期盘存制(定期盘存制),它在平时只记录存货收入的数量和金额,不记录发出的数量和金额,期末通过实地盘点来确定存货的实际结存数量,并据以计算出期末存货的成本和当期发出存货的成本。

151.周转材料:是指企业能够多次使用、逐渐转移其价值但保持原有形态不确定

为固定资产的材料,如低值易耗品、包装物、企业刚模板、木模板、脚手架和其他周转材料。骤、先后次序等情况。料单、销售材料发料单等,在月终加以整理,按材料类别和有关账户归类汇153.收料汇总表:由会计部门根据已经审核的收料单、自制材料和废料的材料交总编制。

库单、委托加工收料单等,在月终加以整理,整理时按材料类别和有关账户157.存货成本的后续计量:是指发出存货成本的确定。由于各种存货是分次购入归类汇总编制。或分批生产形成的,要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需要选择一定的计价方法。发154.定期定货:订货时间固定而订货批量不固定的一种订货方式。定期订货因订出存货实际成本计价有许多方法,如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

货时间固定,适用于签订定期合订货同。均法、个别计价法等。155.定量订货:订购时间不固定而订购批量固定的一种订货方式。适用于签订一

次性、协议性合同或向市场订货。

9、简述投资企业与被投资企业的四种关系。

可将投资企业与被投资企业的关系分为以下四种:(1)控制。控制指一个企业能够统驭另外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决策,借此从该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2)共同控制:是指按合同约定对某项经济活动所共有的控制。即投资双方或若干方共同行使被投资企业的财务和经营决策权。(3)重大影响:是指对一个企业财务和经营决策有参与决策的权利,但并不决定这些政策。(4)无控制、无共同控制且无重大影响。

10、简述内部会计报表的特点。

(1)报表内容有较强的针对性。内部报表的信息使用者是特定的企业,是特定的部门或人员,是为了特定的管理要求设计的,其内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2)报表指标的多样性。内部报表是为特定管理需要而设计的,偏重于分析和评价。因此,采用的指标不仅有价值指标,而且有实物指标;不仅有绝对指标,而且有相对指标;不仅有定量指标;而且有定性指标。(3)报表期限的灵活性。内部报表具有一定的机动性,既可按年、季、月定期编制,也可根据内部管理需要不定期随时编制。

11、简述对外会计报表和内部会计报表设计的原则? 对外会计报表设计的原则包括:(1)报表指标体系要完整;(2)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3)简明易懂,便于编制。内部报表设计的原则包括:(1)报表指标必须适用;(2)报表内容力求简明扼要,便于分析;(3)编报时间要求及时。

12、采用直接法和间接法设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优缺点。

按直接法设计现金流量表的主要优点是便于分析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来源和用途,预测企业现金流量的未来前景;采用间接法设计现金流量表的优点是便于对净利润与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进行比较,了解净利润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差异的原因,从现金流量的角度分析净利润的质量。

13、备用金管理制度的设计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备用金管理制度的设计内容:(1)设置批准制度。(2)定额管理制度。(3)日常管理责任制度。(4)清查盘点制度。(5)审查入账制度。

14、企业为什么要与银行进行银行存款的清查核对?

企业与银行对账的原因:第一,银行存款是企业最重要的流动资产之一,它由银行负责保管;第二,企业与银行之间的账项往来频繁,双方都可能出现差错;第三,银行存款的收付有多种转账结算方式,会出现未达账项而不能及时如账或没有入账,是企业无法准确掌握银行存款的实际数额。

15、简述产品生产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控制制度。

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控制制度。它是成本核算控制的基本条件,主要有:(1)定额管理制度。(2)原始记录制度。(3)材料物资的收发、领退、清查制度。(4)内部计划价格制度。

16、进货凭证及其流转程序的设计应遵循哪些原则? 进货凭证及其流转程序的设计应遵循的原则:(1)有利于加速货物流转,提高工作效率;(2)有利于明确经济责任,防止差错和损失;(3)保证企业内部各关节及时取得所需的业务资料与核算资料;(4)落实各项内部控制制度;(5)保证及时、正确的组织会计核算。

17、进货业务监控制度如何构成?进货业务监控中的职务分离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进货业务监控制度设计的基本要点:(1)职务分离制度。(2)存货采购的请购单控制制度。(3)订货控制制度。(4)货物验收控制制度。(5)入账付款或应付账款控制制度。(6)会计稽核与对账制度。职务分离制度主要包括:(1)在请购单中,对需要采购的存货品种、数量由生产或销售部门、保管部门根据需要量和现有库存量共同制定,然后叫采购部门进行公开询价。(2)采购合同应由生产或销售部门、采购部门、财务部门和法律部门会同供货单位共同签订。(3)存货的采购人员不能同时负责存货的验收保管。(4)存货的采购人员、保管人员、使用人员不能同时负责会计记录。(5)采购人员应与负责付款审批的人员相分离。(6)审核付款人员应与付款人员相分离。(7)记录应付账款的人员应与负债付款的人员相分离。

18、存储业务监控制度设计的基本要点。目标:(1)对存货正确计价并保持账实相符,合理揭示存货方面的财务状况;(2)保证恰当的存货储备量,实现既能满足生产销售的需要,又能减少资金占压,促进企业的资源优化配置;(3)保证存货的安全。基本要点:(1)落实保管责任制度;(2)建立严格的存货收发和计量制度;(3)采用永续盘存制,加强对各项存货的控制。(4)健全实地盘点制度。(5)实施存货保险制度。(6)建立库存存货质量管理制度。(7)确定恰当的存货明细分类账户分户方法。(8)健全存货明细账设置。商品储存指标有业务部门的“可调库存”、仓库部门的“保管库存”和财会部门的“会计库存”三种口径。

1、投资业务的监控需要设计哪些制度?为什么要设计这些制度?

为实现投资业务监控与核算办法设计的目标,首先必须建立投资业务的监控制度。这些监控制度主要有:(1)职务分离制度;(2)投资调查审批制度;(3)财务分析制度;(4)投资取得、保管和处置控制制度;(5)投资核算控制制度。

2、简述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依据。

企业效绩评价主要是通过效绩指标体现。设计依据有四个方面:一是突出企业经济效益,以净资产收益率为主导指标。二是运用现代财务分析技术,制定基本评价指标体系。三是采用因素互补方法,建立修正指标体系。四是借鉴国外评价经验,应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3、责任会计制度的设计应遵需哪些基本原则?实施责任会计有哪些目的? 在设计责任会计制度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1)责任主体原则。使各级管理部门在充分享有经营决策权的同时,也对其经营管理的有效性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按各级管理部门设置相应的责任中心建立责任会计的核算。(2)可控性原则。对各责任中心的业绩考核与评价,必须以责任中心自身能够控制为原则。如果一个责任中心,自身不能有效地控制其可实现的收入或发生的费用,也就很难合理地反映其实际工作业绩,从而也无法做出相应的评价与奖惩。(3)目标一致原则。当经营决策权授予各级管理部门时,实际上就是将企业的整体目标分解成各责任中心的具体目标。必须始终注意与企业的整体目标保持一致,避免因片面追求局部利益而损害整体利益。(4)激励原则。要求对各责任中心的责任目标、责任预算的确定相对合理。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目标合理、切实可行。二是经过努力完成目标后所得到的奖励与所付出的努力相适应。(5)反馈原则。必须保证以下两个信息反馈渠道的畅通:一是信息向各责任中心的反馈,使其能够及时了解预算的执行情况,以便采取有效措施调整偏离目标或预算的差异;二是向责任中心的上级反馈,以便上级管理部门做出适当反应。(6)重要性原则。注意在全面中突出重点,注意成本效益性。通过设计一套行之有效的企业内部责任会计制度,可达到以下目的:(1)设置责任主体,落实经营责任;(2)编制责任预算,分解经营目标;(3)完善责任核算,监控责任实施;(4)编制责任报告,考核责任业绩,揭示经验教训。

4、成本费用中心一般分为哪两种类型?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成本费用中心有两种类型,即标准成本中心和费用中心。标准成本中心通常是指,通过技术分析可以相对可靠的估算出该部门成本发生的数额的成本中心。其特点是投入量与产出量有密切关系,可通过标准成本或弹性预算加以控制。费用中心一般是指由部门经理决定其费用发生数额的管理部门。其特点是投入量与产出量没有直接关系,它是以控制管理费用为主要的责任中心。

5、确定生产费用分配标准的原则有哪些? 在设计分配标准时应注意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分配标准应与待分配的生产费用之间具有相互依存关系。(2)选作分配标准的项目必须是数据资料易于取得、易于计量且计算工作量不大的。(3)分配标准的选择要有利于成本控制、成本分析,有助于加强成本管理。(4)分配标准一经选定,要保持一定时期的相对稳定。

6、简述在总则中规定会计工作任务的意义及现代企业会计工作任务的内容。

会计工作任务的规定对促进和加强会计工作,发挥会计在经营管理中的作用,指导财会教学工作都起了积极作用。现代企业会计工作任务的内容:(1)进行会计核算。(2)实行会计监督。(3)预测经济前景。(4)参与经营决策。(5)考核经济责任。

7、标准成本会计制度的实施应由哪些步骤构成? 标准成本会计制度的实施步骤如下:(1)正确制订成本标准;(2)揭示实际消耗与成本标准的差异;(3)积累实际成本资料并计算实际成本;(4)计算实际产量的标准成本;(5)比较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分析成本差异的原因;(6)进行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

8、为什么要进行会计科目的修订与补充? 会计科目修订与补充的原因:(1)经营管理体制的变化。如国有企业实行改革,国有独资企业改为股份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实收资本”科目,就应改为“股本”,同时还应设置“资本公积”等科目,各科目的明细科目也应作相应变更。(2)财税管理体制的变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之后,实行政企分开,企业照章纳税,自负盈亏,使有关资金、贷款、税款交纳的科目,也应作相应变更。(3)信贷结算制度的变化。相应改变会计科目的设置,会计科目核算的内容也应作相应修改。(4)业务经营政策的变化。企业如实行分其收款销售业务,就需要增设“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科目,允许削价处理商品,就需增设“商品削价准备”科目。(5)经营管理工作的变化。如企业实行经营目标责任制就需要建立责任会计,企业的明细核算就需要作出相应修改或补充。另外,国家统一会计制度修改与补充也要求企业会计制度相应修改加以适应。

19、责任会计的单轨制核算设计与双轨制核算设计有何不同,并对其利弊进行分析。

责任会计的核算模式一般分为“双轨制”和“单轨制”两种。双轨制核算是指在不影响和改变企业原有财务会计核算的前提下,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和责任管理的需要,在财务会计核算体系之外,构建一套独立的责任会计核算体系,进行责任收入、责任成本、责任利润等方面的核算。实行双轨制核算,可以专门提供企业各责任中心责任预算的完成情况。但它也存在着两个明显缺点:(1)由于设置双重的核算体系,加大了日常账务处理的工作量,造成重复性劳动;(2)由于两个彼此具有相互联系的核算内容相互脱节,致使财务会计和责任会计所提供的信息之间缺少直接联系,不利于企业管理当局将企业的整个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各责任中心的责任考核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单轨制核算,是指将责任会计的核算纳入财务会计的核算体系,使责任会计核算与财务会计核算合二为一,通过设置一套账簿同时进行责任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核算。在这种核算模式下,企业必须根据对各责任中心进行考核的需要,增设内部核算账户,或在正常的财务会计账户下,按对各责任中心的考核内容增设二级或三级明细分类账户。它能够避免双轨制会计核算下成本计算工作的重复。

20、简述采用责任成本与产品成本结合核算的形式,其核算方法有哪两种?

第一种是:以传统的产品成本核算体系为基础设置账簿,计算产品制造成本,并将成本责任中心的当期发生的不可控费用剔除,计算责任成本。第二种是:在成本责任中心的生产费用类账户下,分设“可控费用和“不可控费用”明细账,将可控费用和不可控费分别进行登记,并分别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21、简述报表指标的设计要求。

(1)要根据报表的用途、编制日期不同,设计不同的经济指标。报表指标要求集中、稳定、扼要,指标之间的关系要求严谨;内部报表的指标则要求及时、灵活、具体和便于计算。(2)要根据报告期的长短和编报要求设计经济指标,报告期较短的指标可粗一些,报告期较长的指标可以详细一些。(3)在设计指标体系时,还要分主次,规定主要报表指标和报表附表指标。(4)在设计指标时,应注意报表指标间的勾稽平衡关系,以反映报表之间的关系,便于检查报表数据的正确性。(5)指标体系内容要完整、明确。

22.设计会计凭证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1)会计凭证内容设计要完整;(2)凭证内容要与业务管理相结合;(3)有利于加强内部控制;(4)满足会计管理的需要。

23.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主要包括:

(1)可靠的内部凭证制度;(2)健全的账簿制度;(3)合理的会计政策和会计程序;(4)科学的预算制度;(5)定期盘点制度;(6)严格的内部稽核制度。

24.企业会计制度设计的基本要求有以下几个方面:

(1)应与国家财经法规要求相适应;(2)应与经济管理体制相适应;(3)应与所有制形式相适应;(4)应与经济管理要求相适应;(5)应与社会各方所需会计信息要求相适应。25.会计科目设计的作用是:

(1)对会计核算内容进行具体分类;(2)为编制会计凭证提供依据;(3)为开设账户、建立账簿提供依据;(4)为编制会计报表建立基础。

26、会计账簿设计的原则。

(1)合法性。遵守法律、制度的统一要求。(2)完整性。全面、系统,不能有遗漏。(3)控制性。根据不同账簿的用途和特点,设置合理的会计账簿体系,使不同的会计账簿之间形成相互牵制的关系。登记明细账和总分类账的职务要分开。(4)效益性。会计账簿的数量、格式的选择及设计,应与单位的规模大小,业务的繁简以及管理的需要等相适应,力求简明,实用,避免多设账,重复设账,以提高效率。

27、存货业务会计制度设计目标。

1.提供存货的各种真实、完整、有用信息;2.保证存货的安全;3.控制存货的流动;4.监督、落实存货的经营责任;5.加速存货资金周转,考核存货的经济效益。

28、存货业务会计制度设计要求。

1.严格各种存货收发手续的规定,保护实物财产的安全。2.正确反映各种存货增减变动和结存情况,保证企业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3.正确计算物化劳动,考核存货资金以及防止存货超储积压。

29、成本预测设计的内容。

1.生产经营发展规划中长期成本预测,是指企业在一个较为长远的生产经营发展规划中,正确把握本专业领域的技术和产品生命周期,预测在生命周期不同的发展阶段上,由于采用各种战略性规划所导致的企业成本水平的变化。2.生产过程中短期成本预测。是指科学合理地制定一定时期(年、季、月)的企业成本计划,为有效控制成本水平变动提供依据,属于企业一项经常性的管理工作。

30、对内会计报表的特点。

与对外会计报表相比,对内报表没有统一性。1.报表内容有较强的针对性。而内部报表是为了满足本单位管理部门或管理人员的特定管理要求设计的,其内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2.报表指标的多样性。而对内报表是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服务的,采用的指标不仅有价值指标,还应有实物指标;不仅有绝对指标,还应有相对指标;不仅有定量指标,还应有定性指标。3.编报期限的灵活性。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既可按年、季、月定期编报,也可根据企业经营和内部管理的需要不定期编报。4.报表种类的不固定性。不同时期因管理需要不同,报表的种类也有所不同。

31、简述会计制度设计的意义

(1)有利于贯彻国家的财经政策和法规制度。(2)有利于提高宏观和微观经济管理水平。(3)有利于加强会计管理,及时准确地提供会计信息。

32、简述出纳部门收取现金的业务流程及其控制要点

业务流程:(1)由业务部门开出一式两联收款通知,经本部门负责人审核后交出纳部门。(2)由出纳员根据收款通知收取现金,编制收据一式三联,其中一联给客户,--联留存,另一联随同收款通知在登记库存现金日记账后送交会计部门登账。(3)定期进行账账核对。

控制要点:(1)开票人和收款人相分离,出纳员只有凭审核过的收款通知才可办理收款,出具收款收据。(2)库存现金日记账和明细账分别由出纳员和会计员登记和保管。(3)定期进行收款通知单、库存现金日记账和明细账核对,以便发现是否多收、少收以及登账错误等。33.简述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处理原则

后续支出的处理原则为:与固定资产有关的更新改造等后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同时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扣除;与固定资产有关的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34、简述筹资业务会计制度设计的要求

(1).保证筹资业务会计核算资料准确可靠。(2).保证筹资业务合规合法(3).保证筹资业务计算准确(4).筹资的安全性。(5).确保企业战略发展目标对资金的需求。

35、试述原始凭证的基本要素。

(1)填制凭证的单位名称。(2)原始凭证的名称(如领料单)。(3)接受凭证方的名称。(4)编号及日期。(5)经济业务内容摘要。(6)实物数量、单价、金额。(7)经办人签名或盖章

36、试述出纳岗位的基本职责和要求

1.办理库存现金收付和银行结算业务;2.办理各种票据的收付业务;3.登记库存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和票据备查簿;4.保管库存现金和各种有价证券;5.填写支票、本票和汇票,并在会计和管核准后加盖企业印鉴章;6.保管有关印章、空白收据和空白支票等有关资金往来票证,但签发支票所使用的各种印章,不得全部交由出纳一人保管;7.具体办理各种税费的申报和扣缴业务;8.其他与库存现金、银行存款收付有关的业务

37、试述成本计算对象的基本类型。

1.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适用于大批大量单步骤生产的产品,或者大批大量但是管理上不要求分步计算半成品成本的多步骤生产的产品。2.以产品批别为成本计算对象。适用于小批单件组织生产的产品,或者小批单件但是管理上不要求分步计算半成品成本的多步骤生产的产品。3.以生产步骤为成本计算对象。适用于大批大量而且管理上要求分步计算半成品成本的多步骤生产的产品。

38、会计制度总体设计有哪些内容?

(1)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建议的设计。各项内部管理制度要建立建全。(2)会计机构和人员配备的设计。(3)会计核算形式的设计。(4)财产核算及其管理制度的设计。(5)成本费用核算及其管理制度的设计。(6)其它会计管理制度的设计 39.试述会计制度设计的原则

答:1.合规性原则。《会计法》是我们办理会计事务依据的基本法。《企业会计准则》是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2.真实性原则。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完整。3.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合理性。4.针对性。针对单位的具体实际来进行设计。(量身定做)。5.内部控制原则。将内部控制运用到会计制度的各个方面。6.效益性原则。以最少的花费取得最佳的核算、监督效果。7.适应性原则。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发展情况做出恰当的估计。

40试述小型企业会计组织机构设计的特点。

经营规模和范围较小,经营过程、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管理要求较简单,业务量不大通常将会计与财务合并设置为一个部门或成为某部门下属的一个子部门。当业务量大时,单独设置会计部门,并在会计部门内部进行简单分工,财会机构一般设置为科或室。

41述货币资金业务会计制度设计的要求。

1.合法性。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货币资金管理的法规,根据法规设计货币资金收支业务的手续、核算程序、内部控制制度。2.规范性。制定货币资金收支业务上的内部牵制制度,从制度上的组织、岗位职责的分工、权限的划分及限制条件堵塞可能发生的一切漏洞。3.效率性。在进行内部控制及业务处理程序设计时,要便于业务的正常进行,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4.及时性。在进行内部控制及业务处理程序设计时,要能及时反映货币资金的收入、支出、结存及来源、去向等情况,便于货币资金的合理使用、调度和企业管理层对经营及其投资的决策。42.简述固定资产业务会计制度设计的目标

(1)保证固定资产取得的合理性。(2)保证固定资产确认与计量的正确性。(3)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4)保证折旧方法和处置措施的合理性。

五、综合设计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

1.A公司是大型国有企业,拟设立总会计师岗位,试根据相关规定,阐明总会计师岗位的职责与要求。

总会计师是指企业根据《会计法》、《总会计师师条例》规定设置的在企业负责人领导下,主管经济核算和财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总会计师必须由具有五年以上财务与会计管理经验的高级会计师担任。其主要职责包括:

(1).组织领导本企业的财务与会计的管理工作,并对财务与会计机构设、人员的配备和任用、专业职务的聘任等事项提出方案,对会计人员的任免、晋升、调动、奖惩提出建议,负责会计人员的岗位培训,维护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

(2).组织编制和执行业务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和财务预算,并组织建立和健全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和经济核算制度,进行经济活动分析;

(3).审批企业各项财务、会计管理制度,签署财务专题报告和会计决策报告;(4).审批企业财务收支,组织进行成本费用的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5).协助企业领导进行生产经营、业务发展、固定资产投资等方面的决策;

(6).参与制定企业新产品、技术改造、科技研究、产品定价和工资资金等方案,参与研究和审查企业重大经营活动和经济协议;

(7)组织和监督企业执行国家有关财经法律、法规和政府规章制度,保护企业财产安全与完整;(8).其他与财务、会计有关的管理工作。

2、甲企业以支票支付材料款项10000元。要求(1)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2)请为该企业设计支票付款签发程序。(1)借:原材料 10000贷:银行存款 100002、(1)业务部门将外单位收款通知或自制付款凭证经本部门审核后,送会计部门。(2)会计部门经审核后交出纳部门支付。(3)出纳员签发支票并在支票登记簿上做好记录。(4)出纳部门和会计部门根据支票回执分别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和其他有关账簿。

13简述出纳部门收取现金业务流程的控制要点。

.要点:1.开票人和收款人相分离,纯爱员只有凭审核过的收款通知才可以办理收款,出具收款收据。2.库存现金日记账和明细账分别由出纳员和会计员登记和保管。3.定期进行收款通知单,库存现金日记账和明细账核对,以便发现是否多收、少收以及登帐错误等。

14.什么是固定资产?简述固定资产业务会计制度设计的目标。

固定资产: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动、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的有形资产。固定资产业务会计制度设计的目标:1.保证固定资产取得的合理性。合理确定固定资产是进行会计处理的先决条件。2.保证固定资产确认已计量的正确性。企业的固定资产应按正确的标准进行计价,以便真实地反映他们的价值和正确的计提固定资产折旧。3.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维护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时保证企业持续有效经营的先决条件之一,是对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处理的要求。4.保证折旧方法和处理措施的合理性。15.简述筹资业务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中的职责分离制度的设计。

职责分离制度的设计:1.筹资计划编制人与审批人适当分离,重大筹资必须由独立于审批之外的人员审核并提出意见,必要时可聘请外部财务顾问。2.办理债券或者股票分析的人员与会计核算岗位适当分离,通常由独立的机构代理发行债券和股票。3.会计核算人员与负责收付款的人员相分离,利息或股利计算及会计核算的人员与支付利息或股利的人员适当分离,并尽可能应聘请独立的机构负责支付业务。4.保管未发行的债券或股票的人员与负责会计核算人员适当分离。5.不得由同一部门或者个人办理筹资业务的全过程。

3.A公司外购生产设备以扩大生产规模,请对该公司设备采购、验收、付款程序进行设计。

①由供货单位将设备购买发票和运输提货单函寄设备部门。②设备部门根据有关设备购买通知单和合同,编制设备人库单一式三联。③分别通知运输部门提货和设备仓库准备接货。④厂内运输部门到车站提取设备后编制到货清单,并交设备部门验收设备,设备部门验收后登记设备库存账,并通知财会部门付款。⑤最后由会计部门核对合同副本和设备购买通知单,经确认无误后办理货款结算,并登记有关总账和明细账。

4.某企业仓库保管员负责登记存货明细账,以便对仓库中的所有存货项目的收、发、存进行永续记录。收到验收部门送交的存货和验收单后,根据验收单登记存货明细账。平时,各用料部门如果需要领取原材料,都可以填写领料单,由仓库保管员根据领料单发出材料。由于存货保管员工作认真负责,存货保管记录齐全,收发频繁,考虑到实际情况没有对存货进行实地盘点。

要求:(1)根据上述资料,请指出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可能导致的弊端。(2)请对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补充性或修正性设计。

主要问题:1.仓库保管员并不是根据领料单直接发出材料,否则存贷不能实行棵树的计划和控制,可能导致缺贷损失。

2.不能因为建立了存贷明细账忽略对存贷实行盘点,否则账实不符,也可能出现弄错或舞弊行为。

修正性设计:1.仓库保管员只有经过被授权的责任人批准过的领料单等有关凭证才能发料,且领料人和发料人均应在领发料凭证上签字。

2.由资料保管人员,记录人员,内部审计人员等共同组成盘点小组,定期对企业存贷实施盘点清查,并将盘点结果与会计记录进行比较以确定是否相符。

5、某企业是一家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的企业。该公司有两个生产步骤但管理上不要求计算半成品成本。要求:(1)请

为该企业设计合适的成本计算方法,重点规划其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计算期。(2)根据适用的成本计算方法,设计成本计算流程。

(1)品种法,即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适用大批大量但管理上不要求分步计算半成品成本的产品。由于是大批大量的生产,应定期计算成本,即以每月的起止日期作为成本计算的起止日期,成本计算期与会计报告期一致,与产品生命周期不一致。(2)品种法核算流程:

1.根据原始凭证、其他有关资料,编制各种要素费用分配表,包括材料费用分配表、职工薪酬分配表、外购动力费用分配表、折旧计算表和其他支出分配表。

2.各种要素费用中,基本生产车间发生的、、用于产品生产、由对应成本项目的费用记入“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否则记入“制造费 用明细账”„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记入“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发生的费用记入“管理费用明细账”。

7.请设计材料采购、验货、付款处理程序。

(1)供货单位在材料发运后,将材料发票、运单和提货单经银行寄往购货单位;

(2)购货单位财会部门收到寄来的单据,将其送交供应部门,供应部门审核合同后据此编制收货单,通知仓库准备收货,另将提货单交企业运输部门提货;

(3)仓库验收后登记保管卡,并将签收的收货单位交送供应部门;

(4)供应部门将收货单与合同再次审核无误后,将供货单位的发票、代垫运单以及收货单一并送财会部门;

(5)财会部门对照合同副本进行审核无误后,授权出纳办理货款结算,出纳付款后在发票上加盖“付 讫”及日期戳记,与订购单副本一并归档。

8.请设计债券发行业务流程及控制要点。债券发行业务批准、记账、收款的处理步骤:

(1)企业证券部门准备申请材料,其中包括公司章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等,经资信评估机构评估并 出具评估报告后送交银行主管部门审批。审批合格后,企业委托证券公司发行,并签订承销协议一式两份。一份留存,另一份送证券公司。

3.将归集在“制造费用明细账”的费用编制制造费用分配表,分配记 入“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2)证券公司债券发行结束后,将交款清单送交企业证券部门,据以填列应付债券明细表,并将 款清单送交会计部门。

4.将归集在“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的费用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分配记入“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制造费用明细账”,“管理费用明细账”。

5.将归集在“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的费用经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后,将完工产品成本记入“库存商品明细账”。

6、某企业在商业街设立一个产品销售网点,主要进行产品的零售。王某是该销售网点的店长兼任记账员。自2007年以

来,他采用截留销售款、账内做假账等方式,将单位公款用于赌博,使企业直接经济损失50余万元。王某挪用公款主要有两种手段,一是直接挪用销售款,二是做假账。王某自2007年担任店长起,多次从店销售款中直接取走现金,两年的时间里挪用30多万元去赌博;在兼任记账员期间,他又利用负责清理收回销售网点的外单位欠款机会,将收回的外单位欠款数10万元输在赌桌上并做坏账处理。与此同时,利用自己既是店长又是记账员的便利,王某又采取账内做假账的方式来掩盖其舞弊行为。企业每年对他的经营情况进行审计,但只是简单的核对账目,基本上是在走形式。要求:(1)根据上述资料,请指出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存在哪些主要问题。(2)请指出该销售网点的销售与收款业务流程设计的控制要点。

(1)1.王某既是店长又是记账员,职责分工不合理。2.王某从销售款中直接取走现金,擅自坐支现金。

3.未做好应收账款的管理,利用坏账准备抵销挪用的公款,同时账内做假账。(2)合同发货制销售业务处理程序设计要点:

1.销售部门根据销售合同编制发货通知单,分别通知仓库备货和企业内部运输部门办理发货。2.货物发出后,销售部门根据仓库签收的发货通知单开具销售发票,登记产品明细账。

3.运输部门在办理托运手续后,将提货单和运单送交销售部门,销售部门将其与销售发票一并送交会计部门。4.会计部门审核无误后,开具代垫运费清单,并通知出纳员办理贷款结算,同时进行销售账务处理。合同发货制销售业务流程控制点:

1.销售开票、发货、收款和记账分管。2.严格按合同发运商品,结算贷款。3.定期进行账账、账实核对。

(3)出纳部门收到证券公司转来的交款清单和银行收款通知时,经审核编制收款凭证并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并将收款凭证和有关单证送交证券部门。

(4)证券部门据以在应付债券明细表中登记发行日期,并将收款凭证和有关单证转送会计部门。债券发行批准、记账、收款业务流程的控制要点:

(1)债券发行与收款记录职务分离。

(2)核对交款清单、应付债券明细账和银行收款通知金额的一致性。

9.某公司是一家大型企业,单独设置了总会计师岗位,会计与财务分设,请问应该采用哪一种核算模式?并加以说明。应该采用总会计师领导下的集中核算模式,这种模式是以总会计师为领导,以会计部(或处、科)经理(或处长、科

长)为主管,以审计部(或处、科)为专职监督部门的一种会计工作的分工模式。它一般适用于大中型、单独设置总会计师岗位、会计与财务分设的企业。其中,会计部门又可根据工作需要和管理要求分设若干下属部门。各企业的具体分工的内容和要求有所不同。总会计师领导下的集中核算模式的设计中的会计主管岗位、材料核算岗位、职工薪酬核算岗位、固定资产核算岗位、成本核算岗位、总账报表岗位和稽核岗位等,应根据具体情况和工作要求按“一人多岗”、“一人一岗”或“一岗多人”设计。通过设置,形成一个以总会计师为领导,以会计部、财务管理部、审计部为主管,各个科(室)分工负责的会计机构内部组织体系。

下载333教育简答问答总结三word格式文档
下载333教育简答问答总结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心理学(简答论述题总结)

    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 基于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经过教师教育、学生自身努力促进学生达到“可能的发展水平”。“可能的发展水平”与“现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就......

    教育心理学简答和论述题总结

    心理学 1:教育心理学的作用: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控制的作用。 帮助教师准确的了解问题。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为实际教学提高科学的理论指导。提高各种研......

    简答总结

    重点强调简答 1、 1KN=100kg 2、 坑底突涌验算、水平封底隔渗、钻孔减压 3、 悬挂式竖向截水+坑内井点降水、悬挂式竖向截水+水平封底隔渗 4、 截水帷幕采用注浆、旋喷法、......

    教育简史简答

    简答题 1.我国的学校是怎样产生的?最早的学校类型有哪些?春秋时期在经济上,奴隶制国有经济逐渐为地主阶级私有制所代替,封建生产关系正在形成;在政治上,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新势力......

    教育心理学简答

    1.简述性格差异的教育含义。 性格虽然不会决定学习是否发生,但它却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性格也作为动力因素而影响学习的速度和质量。性格的个别差异又会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

    简答教育心理学范文大全

    简答: 教心实践作用:帮助教师准确的了解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教心设计的基本原则:客观性原则,是遵循事实就是......

    教育简答5则范文

    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继承性长期性相对独立性性民族性。马克 思教育1 教育是一种社会发展现象2 起源与生产劳动3 目的促进学生全 面发展4 教育与劳动结合不仅是发展生......

    桥梁工程试题及答案简答问答和思考题

    三、 名词解释(15%,每题3分) 1、净跨径 梁式桥的净+径指设计洪水位上相邻两个桥墩(或桥台)之间的净距。 2、永久作用: 在设计使用期内,其作用位置和大小、方向不随时间变化,或其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