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生本课堂上演绎生本理念(重叠问题评课)
在“生本课堂”上演绎“生本理念”
——评王剑老师执教的《重叠问题》
寺坪小学
王保忠
在这次保康县小学数学生本课堂研讨会上,我深感由传统课堂教学到生本理念下课堂教学转型的必要性。在这些课堂上,教师从导到学的互动,从设问到课堂上学生个体自学、小组合作、交流展示,师生思维默契,将课堂营造得十分精致,碰撞出了创新的智慧火花。下面我以王剑老师执教的《重叠问题》为例,说不上是评课,主要是谈谈我听课后的感受,说得不到的敬请大家指正。总的来说,我认为王剑老师的课很好地突出了生本理念,教师角色完成了由“教”到“导”的转变,完成了由“理念”到“实践”的演绎,学生实现了由“知识”到“能力”的提升。
一、由“教”到“导”的转变
王老师的新课导入别致——激趣引入,巧伏重叠思想。
老师首先出示一个脑筋急转弯(在此之前的几个问题主要是为了组织教学,活跃气氛。):“有两个爸爸和两个儿子,却只有三个人,这是什么原因呢?”通过这样一个小小的脑筋急转弯引入课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学生通过思考发现:有一个人具有双重身份,既充当了一个人的儿子,又充当了另一个人的爸爸。这两个身份是重叠的,其实就是这节课的学习重点。引入环节花时不多,却达到了既激发兴趣,又孕伏新知的效果。
又如,老师设计了“三(1)班参加语文兴趣小组的有5人,参加数学兴趣小组的有6人,一共多少人?”这个问题放在这儿,目的就是利用学生以往的思维惯性,给学生制造一个认知冲突,以突出后面的重叠问题。
接着,又给学生一个“可视”的空间——出示例题表格:“请你算一算参加语文兴趣小组和数学兴趣小组的一共有多少人?”同时,请学生实际去体验“重叠”。这样,学生在头脑里就已经开始“质疑”了!
课堂上,教师的主要职责就是激发和引导。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生本教育”思想,重在指导学生、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学会学习的方法的能力,教师的这种对学生学情的驾驭能力,是与老师在平时教学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进行反思离不开的。
二、由“理念”到“实践”的演绎 生本教育是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它能使教育者在实践中充分体会到教育的真谛,享受到教育的乐趣和学生生命力量的神奇。这就需要课堂由“师本教”向“生本学”的转变,实现师生之间积极、主动、活泼、健康的互动。我们看下面的设计。
教师提示——
[个体自学]画一画:(1)请试着用画图的方法表示清楚哪些同学参加了语文小组,哪些同学参加了数学小组,哪些同学既参加了语文小组又参加了数学小组。
(2)根据你画的图列式说一说参加语文、数学小组的一共有多少人。[小组讨论](1)说一说:画下来的这幅图可以看成几部分,每部分各表示什么?(2)参加语文、数学小组的一共有多少人?
听学生的发言,发现他们是自信的、快乐的。这是因为,当学生从自己研究和探索中发现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时候,自然会感到非常的意外和喜悦。自主意识加强,慢慢的就会滋生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学生的潜力也是值得教师自信的。
以下是交流得出的相关结论——
A:我们组把这幅图看成两部分,左边圆圈里是参加语文小组的,右面是参加数学小组的。
B:我们组发现参加语文小组的有5人,数学小组的有6人,可是一共只有9人,并不是5+6=11人。
C:我们组发现有2个同学既参加了语文小组又参加了数学小组,这2个同学算了两遍(多算了1遍)。
D:通过自学和讨论,我们组知道了可以用两个交叉的椭圆来表示。左边的椭圆里是参加语文小组的,右边椭圆是参加数学小组的。中间交叉的部分是既参加语文小组又参加了数学小组的。可以列式:5+6-2=9人。
E:我们组还发现了,左边是只参加了语文小组的,右边是只参加了数学小组的,中间是语文和数学都参加了的。可以列式:3+2+4=9人。
F:我们组还发现了,左边是参加了语文小组的,右边是只参加了数学小组的,可以列式:5+4=9人。
G:左边是只参加了语文小组的,右边是参加数学小组的,可以列式:3+6=9人。
生本教育的理想就是: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老师仅仅是学生自主发展的指导者和引领者。以前在我们的课堂上,即便是老师在课堂上设计了“小组合作”环节,但也只是“蜻蜓点水”,几分钟而已,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想而知,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体性并没有真正体现出来。王老师的“生本课堂”,设计的问题很有价值,教师的讲解要而不烦,学生在教师这一统领问题的引导下,积极地参与讨论,相互质疑,相互释疑,个性得到张扬,思维得到发展,课堂主人的角色得到充分展现。
三、由“知识”到“能力”的提升
生本教育的教学观:教学就是学生在老师组织引导下的自主学习。生本的课堂是区别于师本的,是区别于短期行为的、分数的课堂,是人的发展的课堂。在教学组织上,生本教育鼓励先学,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直至不教而教。
课堂进入了知识提升阶段—— 学生质疑后,有的是其他学生可以来释疑的,有的则需要老师来进行点拨。例如,在算法多样化后就需要去进一步提升,从中提炼出最优化的方法。“请大家看黑板上的算式和白板上的图,认为哪种方法最简便?”由于这里数据较小,加上有前面出示的例题表格、已经明示的韦恩图,学生几乎感觉不到哪种方法最优化。但是,老师让学生“快速列式”,学生就会感觉到用题目中最原始的条件列出算式才是最简单、最优化的方法(5+6-2),而不是利用已知条件先计算出结果、再将其作为后续条件列算式。——虽然学生不能够具体地说出其中缘由。
再如,在“应用拓展”阶段,除了针对性的巩固练习,老师又设计了根据算式“4+9-3”用生活中的事例来编题或画图的逆向思考的问题。还有“三(1)班有部分同学参加文艺表演,有6人表演唱歌,4人表演跳舞,一共可能有多少人?”这一重叠问题可能性的题,实际就是关于集合图中的子集、并集、交集的实例。
生本教育提出,比“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更为基础的是发展人的情感和悟感,认为感悟是人的精神生命拓展的主要标志,学生学习的核心部分应该是发展感悟,积累的意义也在于感悟的形成。王老师的课较充分地体现了学生对知识的感悟和学习能力的提升。
纵观本堂课教师科学地为学生设计学习路径,做到心中有生,目中有人。体现了生本教学观,那就是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这是我们主流的教学理念在主流的教学实践中的体现。我相信,生本理念下的课堂,一定是充满尊重的课堂,是充满激情的课堂,是轻松快乐的课堂!
第二篇:生本课评课稿
为了提高老师们的教学能力,探讨提高生本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和策略,我校举行了生本教育一人一课活动,这次活动举办的非常好,为老师们提供了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听课活动中我们感受到生本课堂教学模式已经在我校全面铺开,课堂上老师们在认真上着每一节生本课,无论从精心设计前置性作业,制作精良的课件,还是小组建设,都能积极主动,都很用心,尤其是几个年轻的老师为了这节展示课更是下足了功夫。课后做课教师自我反思,领导和其他老师评课,大家共同探讨教学的艺术,交流彼此的经验,在看到自己的不足的同时也学到了同仁的优秀做法。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如,教学习惯、研读教材、前置作业、小组建设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结合三节课在来反思我们现在的生本课堂还存在好多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教师对于课标和教材吃的还不够准确,造成课堂的教学目标定位不够准确。
二、前置研究的设计对于学生来说缺乏思维性的东西,学生不能擦出思维的火花,没有了思维的训练,那么课堂也就没有了魂。
三、小组合作学习存在问题
(一)小组合作缺乏实质性合作重形式,缺乏实质性合作的表现有:一方面合作的方式单一学生容易感到厌倦;另一方面一些不需要讨论的问题充斥其中,势必造成时间的浪费,事倍功半;三是合作学习只是简单地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小组间的交流很少,基本上停留在独立学习的层次上,没有真正的讨论和合作,没有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其学习结果不能完全代表本小组的水平。
(二)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确实,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的参与增加了机会,但是好学生参与的机会更多、往往扮演了一种帮助的角色,困难学生成了听众,往往得不到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致使困难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获益比在班级教学中的获益还少。另外,在小组合作学习课过程中,大多数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在小组活动中更容易出现放任自流的现象,很多教师只关注小组的学习结果,不关注学习过程和个人的学习情况。找到了我们自身存在的问题也就找到了今后努力地方向。
今后的教学工作将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一、每一位数学教师平时还要下功夫对新课标进行学习,教研组要定期进行组内的集体学习,更好地去理解课标,并用课标来指导我们的实践。同时要精心的去吃透教材,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明确教学目标,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有的放矢。
二、前置研究要真正的做到“简单,开放,根本”
1、前置性小研究的目标定位要准确。在布置前置性小研究前,首先要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地备好课,掌握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每次的前置性小研究要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对教学目标把握明确、准确。如果设计前置性小研究时脱离了目标定位的背景,课堂学生的交流就只停留了泛泛而谈的浅层次上,教师也就不能引领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提升。
2、前置性小研究内容一定要适中,就学生心理层面应该是“接受并喜欢”,小学数学前置性小研究尽量“少而精”,千万不能成为学生的负担。新授课前我们设计的小研究,基本控制在两个问题之内。同时难度也要适中,要照顾全体,保证每个人都能发现一点,体味发现的快乐。
3、前置性小研究的素材要灵活。如果我们照本宣科的采用课本例题,这样学生就会抄袭课本,失去了研究的空间及价值。这就要求我们灵活的选取教材或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比如:根据信息窗中提供的信息,选取例题之外的信息编制问题,让学生去研究;也可以把课后的习题提到预习阶段,充作课前小研究;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以身边的事例为素材编制的小研究学生的探究热情更高涨
4、前置性小研究的形式要科学。前置性小研究形式比较灵活多样,可以布置在书本上完成,也可以写在练习本上,效果较好的还是由教师准备前置性知识小研究让学生完成。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知识水平,选择课前和课中相结合的前置性小研究形式,可课前先学,也可课中先学,做到形式为内容服务。
5、前置性小研究的格式要有“诱导”功能,并能便于汇报。可以表格式、文字式、图画式。学生在这样的小研究的引领下,尝试解决问题,发现规律,举例拓展。对知识的探究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感悟规律,发展思维。
三、小组合作学习要落到实处,要高效
1、建立一套有序的合作规则小组合作学习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同时也给教师控制课堂秩序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很容易使课堂教学产生看似热闹实则混乱的局面。这就需要教师在每个小组内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小组长应选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学生担任。小组长的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教师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2、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教师要为小组合作学习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参与热情,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积极地参与活动。同时还要给学生提供充裕的合作学习时间。没有一定的时间,合作学习将会流于形式。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讨论、交流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和相互交流时间。
3、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技能现在的小组合作要么七嘴八舌乱讲一通,要么干脆不说坐享其成,要么人云亦云盲目随从,对小组内的意见根本无法提出真正意义上的赞成或反对。因此,要想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合作技能,明确相关职责。比如:在小组分工学习时,要教给学生分工的方法,根据不同成员的能力,让他们承担不同难度的任务,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在小组讨论、交流学习时,教给学生要尊重对方,理解对方,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有不同意见,也要等对方说完,自己再补充或提出反对意见;碰到分歧或困难,要心平气和,学会反思,建设性的解决问题。“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们明确目标坚持下去,相信我们的课堂一定会很精彩。
第三篇:重叠问题评课
《重叠问题》是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第一课时的内容,这个内容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本节课涉及到一种最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集合思想。集合问题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在这里由于学生初次接触,对他们来说既是一个认知的跨越,也是一个思维的跨越。因此从教学内容到课型的特点,都是对教师的挑战。从本节课的整个课堂教学来看,许老师在教学目标的定位上、对教材的处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落实新课标理念等方面都有成功之处。在教学中,许老师为学生创设了具有启发性的教学情境,大胆放手,使学生在实践、探索与交流的数学活动过程中,经历集合图产生的过程,让学生在体验和建构中理解集合图的本质,突破教学的难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目标的定位把握适度。
根据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本节课只要让学生初步体会集合思想,能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进一步体会集合思想即可。要想真正理解集合图的意义,必须经历集合图的建构过程,即集合图是怎样产生的,这是本节课的关键点也是重难点。许老师整堂课也就是定位在让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韦恩图,通过现场游戏、师生辩论、事实确认来引发认知冲突,进而让学生经历探究并获得体验,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认知水平,整堂课学生学得都比较自然和轻松,教学目标达成度较理想。
2、教材的处理和取材内容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教材只是为我们教学提供的一个参考,我们只能是凭借教材去教,而不是去教教材,所以我们在教学时,要根据学生实际、学校实际等,合理地有效地组合教材。在本节课中,许老师并没有利用教材中提供的统计表,而是从学生喜欢的日常游戏出发,到提出问题,引起认知矛盾冲突,从而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对教材进行这样的处理,降价了教学的难度,尊重了学生的认知基础,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并且取材内容比较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也感兴趣,这样学习是有生活基础的,有现实意义,更是有动力的。
3、借助活动,让数学思想方法实现“感悟—→建构”
韦恩图的探究过程,教师提出问题的关键点:让参加游戏的学生站到各自不同的呼拉圈当中,在参加两种游戏的学生左右为难中引发大家的思考,在集体智慧的驱动下自然而然地创造出了韦恩图的雏形,韦恩图的模型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接着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将呼拉圈这一形象的构图在黑板上描下来,实现了由物到形的转换。许老师在教学设计中有意地制造矛盾实现预设中的有效生成,然后利用韦恩图的形式来解决重叠问题。到此,学生在经历韦恩图产生的过程中已经初步理解了韦恩图的本质意义,教学的重难点基本得到了突破。接下来的教学中,教师继续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各部分各代表什么?通过教师的精心设问,学生的合作交流,他们不仅建立起集合思想的数学模型,并清楚地理解了各部分表示的意思,使教学目标真正落到了实处。最后引导学生用各种方法计算总人数。总之,许老师通过“分类”感悟“集合”,通过重叠的事实,建构“交集”;通过解读,理解“交集”;最后通过列式,概括“交集”。
第四篇:7 评课综述--张建华生本课
评课综述
我校张建华老师于11月中旬,展示了一节生本课,值得大家借鉴。圆的问题是小学阶段最后的一个平面图形,学生从学习直线图形的认识,到学习曲线图形的认识,不论是学习内容的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是学习上的一次飞跃。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认识到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同时渗透了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关系。这样不仅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从空间观念来说,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因此,通过对圆有关知识学习,不仅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也为以后学习圆柱,圆锥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打下基础。听了张老师讲的《圆的面积》一课,深受启发,感觉课讲的很成功。由于张老师多次深入钻研教材,可以说准确地理解教材编写意图,跳出教材,对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进行大胆的改革,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紧密结合起来,强化教学互动、学生实验操作推理验证,对提高学生素质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具有一定的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我校数学教师都认真观评本课,记录如下:
于老师:在实施新课程的背景下,在“以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中,“教学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张老师的课,放手给学生探究圆的面积,真正尊重了学生思维,学生主体。
陈校长:本课中,张老师更多地体现为:引导者——给学生的学习提供明确的导航目标,辅导者——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与支持,使学生能够比较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合作者——关注学生的学习,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共同寻求问题的答案。与学生构成良好的学习共同体。
高校长:让学生小组合作在学生动手、动脑剪一剪、拼一拼的基础上,把圆转化成学过的平面图形。再引导学生交流、验证自己的推导想法,师生共同倾听判断学生的汇报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看看他们的推导方法是否科学、合理,使学生们经历实验操作、总结验证的学习过程。这样有序的学习,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智能,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王老师:在学生实践操作的基础上,教师辅助电教媒体精确演示把圆割补拼图的过程让学生清楚地理解自己推导方法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杨老师:能否在课堂评价方面加以改进。评价作为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态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师生共同全方位参与的课堂才会产生心理共鸣,充满激情,充满活力。因为学生很在乎别人,尤其是同伴对自己的肯定。本节课中我感觉在这方面稍微欠缺了一点点。
陈老师:老师既要控制急于“点化”的心理,又要及时出场,当学生总是围绕一点“非中心”问题在纠结时,老师要及时清扫这些无关障碍。
王老师: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照顾到学困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总而言之,张老师展示的课,不仅充分展示了老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风格,而且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探索。
第五篇:生本课堂 评课稿(共)
生本课堂:《轴对称图形》评课稿
上课者:姬俊波评课:宦吉成本节课的设计力求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通过“感知——操作——体会”来获取知识,遵循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理念,注重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审美能力上做文章,现简单点评如下:
1、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大课堂。我们要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处处有生活。数学教学决不能脱离生活实际,进行枯燥乏味死记硬背的教学。因此,这节课老师从孩子们喜爱的话题入手——剪纸,从对称与不对称中感知物体的对称的美。在此基础上抽象出轴对称图形,并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一系列活动,体验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这一知识的形成层层深入,逐步从生活走向数学;后面的巩固练习,让学生用学到的知识判断各种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又把数学融入了生活。真正实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
2、给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新课程倡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交流、合作等多种学习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节课,邵老师把学习的权利放给了学生,从一开始的感知,到进一步的深入理解,再到学生运用自己的体验,创造出各种轴对称图形。整个的教学过程,都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在这种空间下,和谐发展,真正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3、为学生乐学创设了一种情境,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审美情趣。学习数学的过程应当成为积极的、愉快的、富有想像的过程。本节课从导入到新授,到练习操作,学生动手“做”出轴对称图形,又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个性的机会,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培养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
探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轴对称图形》一课,就教材特点来说,很容易把课上得生动、有趣,但本节课有点欠缺,原因是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两边完全一样、两边完全重合)强调的不够。
2.探究新知的教学环节有点零乱,应做适当的调整。
3.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加强,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